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精选2篇)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 篇1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追问,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对现代技术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追随沉思的道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作 者:管小丽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年,卷(期):“”(7)分类号:B516.54关键词:技术 现代技术 解蔽 座架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 篇2

一、海德格尔“座架”一词首次出现的时间

对海德格尔的“座架”,国内学者的译法有多种,但从词义上看都相差不多,或者说大体一致。“座架”也被不同的学者译为“托架”、“架构”,也有的译为“集合”、“框架”等,在这里我们把它们统一看成“座架”。对于“座架”,有的学者把它称为一个词,有的把它称为一个术语。对“座架”的这些称谓笔者认为都有道理,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因不同语境而定。在这里,笔者把它们统一看成一个词。孙周兴先生在其翻译的《海德格尔选集》(下)中《技术的追问》一文的注释里认为,“座架”(Ge-stell)一词是海氏对德语Gestell(框架、底座、骨架)一词的特定用法,以此来思技术的本质。同时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是海德格尔在强调德语前缀Ge-的“聚集”之义[1]。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中,“座架”是海德格尔关于技术问题论述中的一个关键词。因此,“座架”一词引起我们的关注是自然的事情,梳理弄清“座架”一词在海德格尔那里出现的时间,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海德格尔的《技术的追问》中“座架”一词己经存在了,并且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和令人关注的词。

那么,在海德格尔那里“座架”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高田珠树在其所著的《海德格尔:存在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后期海德格尔把“座架”看做是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也被译成集合等。20世纪40年代末在不莱梅作的系列演讲中,有一讲的题目是《座架》(后来改为《技术问题的追问》)[2]。高田珠树的这一说法和冈特·绍伊博尔德的说法基本相同。冈特·绍伊博尔德在《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学》一书中认为,“座架”的一词出自不莱梅的报告[3]。

按照两者的说法,“座架”一词出现的时间就比较清楚了: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但没有明确说出具体的年份和月份。比梅尔在他所著的《海德格尔》一书中说,1949年12月,他(指海德格尔)在不莱梅俱乐部举行题为《观入在者》的系列演讲,其中包括《物》、《座架》、《危险》、《转向》。《座架》这篇演讲报告后来经过修改,并以《技术问题》为题在1955年11月18日巴伐利亚美术学院举行的“技术时代的艺术”会议上宣读[4]。比梅尔讲到了“座架”一词出现的年份和月份,但没有说出具体日期。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则明确地指出了具体时间,即1日或2日。在他所著的《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一书中认为,1949年晚秋,(海德格尔)又应邀来到不莱梅。他的第一个连环报告的总题目是《对“是什么的”观察》(具体题目为:“物”、“托架”、“危险”、“转向”)。报告会于1949年12月1日和2日在新议会大厦的壁炉大厅举行。同时,萨弗兰斯基在该书中还讲到,“托架”的说法首次出现在不莱梅报告中。但是使这一说法不胫而走的,却是1953年海德格尔在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的报告,题目是《对技术的追问》[5]。可能是由于翻译的关系,这里讲到的“托架”实际上就是“座架”。

经过疏理,我们可以基本准确地得出4点看法:(1)“座架”一词首次进入海德格尔哲学文本的具体时间是1949年12月1日或2日(我们目前还无法确认究竟是1日还是2日)。“座架”一词的出现,是经过海德格尔深思熟虑的,是大胆而慎重的,是海德格尔追问的结果,思的结果。(2)“座架”一词首次出现即是以《座架》作为海德格尔系列演讲的题目之一。以《座架》为题来追问技术的本质问题,是海德格尔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座架”一词来代表现代技术的本质,也许在海德格尔看来是最恰当、最准确的一个词。而“座架”一词一经出现,在海德格尔那里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座架”。(3)“座架”一词首次出现的地点是在不莱梅的报告。对海德格尔来讲,不莱梅这个城市和那些真诚大胆邀请他的人们,为他提供了在当时来说非常必要的、相对自由的环境。就是在不莱梅,他首次把“座架”公诸于听众之前。当时海德格尔还被当局禁止执教。(4)以《座架》为基础修改为后来的《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对自己的著作从标题到内容有反复修改的习惯,其有关技术问题的文章有些与发行时有很大差异,或起初以演讲的形式发表,后来又作为论文集发表的内容。关于技术问题的演讲曾作过多次,其篇名和内容经过多次修改,并不尽相同。表明海德格尔的思考在持续,对技术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或深化。

二、海德格尔“座架”一词的来源

我们在弄清“座架”一词首次出现的准确时间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座架”一词的来源,或者说“座架”一词来源的可能性。可以肯定地说,在“座架”一词首次出现在海德格尔那里之前,也就是说在1949年12月1日或2日之前,海德格尔对“座架”一词的使用是经过长期艰苦思索的。

我们看到,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中诗意的词语很多,这既增加了我们理解的难度,又使我们更加关注。海德格尔的“座架”本身像迷宫一样很难理解。的确,海德格尔与其他哲学家有明显不同,他把诗人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诗人作品那里吸取一些词语,并赋予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己所用。海德格尔对歌德、里尔克、荷尔德林、特拉克尔等诗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与其他哲学家相比似乎更细致和深入,这无疑拓宽了他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他的哲学。早年的海德格尔也写过一些诗歌,但显然他的诗歌成就远没有达到他哲学的高度。在他的哲学词语中,有些词语就与被他称为“指引未来的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有关。那么,海德格尔使用“座架”一词,是否会与荷尔德林的诗有关呢?我们注意到,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一些哲学词语与荷尔德林的关系。

海德格尔的“敞开”一词即与荷尔德林的诗句有关。荷尔德林在《漫游者》中写道:“在那里小树丛俯首问候/敞开的庭院之门”[6];在《斯图加特》中写道:“天庭现又敞开大门”[7];在《归乡》中有这样的诗句:“敞开大地胸襟,为你们送来沉闷的云。”[7]34荷尔德林在他的另外一首《乡间行》中也写道:“敞开的目光将向敞开者敞开”[6]120。海德格尔的“遮蔽”一词也与荷尔德林的诗句有关。荷尔德林在《希腊》中写道:“他的容颜对认识遮蔽自身/并用艺术遮盖空气”[10];在同一首诗中又写道:“这个壮丽的国度并没有遮蔽于人类”[6]120。在《夏》中荷尔德林也有这样的诗句:“人的生命/展现于大海上毫无遮蔽”[8]。海德格尔的“持存”等词语也同样与荷尔德林有关。在《追忆》中荷尔德林说:“但诗人,创建那持存的东西”[6]120。还有诸如“诗意地栖居”、“追问”等词语也都可以在荷尔德林的诗中看到。无疑海德格尔引入荷尔德林的诗句作为他的哲学词语,在他看来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从荷尔德林的诗句中并没有发现“座架”一词。我们不能牵强武断地说,海德格尔的“座架”一词也同样与荷尔德林的诗句有关。也就是说在海德格尔那里,我们无法知道“座架”一词是怎么出现的。而通过文献疏理,我们又觉得“座架”一词与荷尔德林似乎有着某种潜在的割不开的关系,或者说受到了荷尔德林诗的某种影响或启示。

国外有些学者谈到了上述这一看法。高田珠树在解释“座架”时说,荷尔德林的诗讲到莱茵河的时候说到:今天建成了水力发电站,与过去在河上架桥把两岸连接起来不同。发电站为了发电把河本身纳入发电站,变成它的一部分。一切存在的东西都被纳入人为的作为之中,只有在这之中才被允许存在[2]129。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的看法与高田珠树相同,他认为海德格尔在研究现代技术的本质上,求助于被阻隔构建的水电站里的“莱茵河”同荷尔德林同名赞歌中的“莱茵河”对立[5]499。那么,荷尔德林的诗句是否会引发海德格尔的联想,进而将“水电站”与“座架”联系在一起呢?是否会通过他的想象使“座架”一词成为他用以表达现代技术本质的一个关键词呢?

海德格尔本人也曾说过,进入发电厂被隔断的“莱茵河”,与荷尔德林的同名赞美诗这件艺术作品中被道说的“莱茵河”道出一个矛盾———这句非常重要的话出自他的《技术的追问》一文[1]937。看来荷尔德林的影响或启示在海德格尔那里是有的。海德格尔在此强调了进入发电厂被隔断的“莱茵河”与荷尔德林的同名赞美诗的“莱茵河”的矛盾存在。1966年9月23日,海德格尔接受了《明镜》记者的采访。《明镜》记者问海德格尔:在1935年的一次课上,你讲到了行星规定的技术和近代人类技术问题。海德格尔回答说:这是手稿中原有的,并且其用语也吻合于我当时对技术的理解,我当时还没有把技术的本质解读为后来的“座架”[9]。从海德格尔的话里,我们听到至少从1935年起他就开始了对技术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但当时他没有把技术的本质解读为“座架”。我们注意到,在海德格尔的回答里用了“当时”和“后来”两个时间词。在这两个词之间,海德格尔的追问之路竟有20年。可见,海德格尔为了技术问题寻找这个“座架”经历多年,他对技术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座架”一词终于进入了海德格尔的视野。因此,高田珠树认为,后期海德格尔把“座架”看做是现代技术的本质[2]269。国内有的学者也认为,到了晚年的海德格尔,对“座架”的认识似乎更加清晰,也更明确[10]。在这里,“后期”和“晚年”意味着“座架”一词的使用是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尽管荷尔德林的“莱茵河”对海德格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座架”一词属于海德格尔。

1.“座架”是海德格尔为现代技术的本质选择的“对应物”。

海德格尔在多年追问现代技术的本质问题之后,终于有一天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找到了“座架”这个“对应物”。这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现代文学中的“对应物”理论异曲同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现代文学中的“对应物”理论,是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或一种情绪植入某一具象之物之中,以此物来代表要表答之意,这一如现代技术的本质居于“座架”之中。虽然在海德格尔看来“座架”在本质上并不是物,但“座架”毕竟是物象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海德格尔思的实践,我们在考察现代技术的本质的时候,也许至今不会看到“座架”这个摆在眼前“对应物”。

2.“座架”是海德格尔为现代技术的本质设计的“建筑物”。

这个“建筑物”复杂、难懂,在别人看来艰涩而陌生,连海德格尔自己都觉得“怪异”。似乎他自己也并不情愿这样做,但又没办法。因为,为了表达的必要再没有比“座架”更适于现代技术的本质了。其实,莱茵河上的“水电站”就是一个“建筑物”。“水电站”把莱茵河的激流变成了“存货”。我们不妨试一试稍加注意地看着海德格尔的这个句子:现代技术的本质居于“座架”之中。

看着海德格尔的这个句子,我们眼前不得不呈现出“座架”这个“建筑物”。海德格尔让现代技术的本质居于“座架”这个由他本人所精心设计的“建筑物”之中。

三、海德格尔“座架”一词的作用

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海德格尔曾经这样说过,他对于使用“座架”一词是一种“大胆冒险”,而且是“在一种迄今为止还完全是非同寻常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虽然海德格尔认为使用“座架”一词“几乎无伤大体”,但还是“一种苛求”,而且是“容易令人误解”的做法。由此可见“座架”一词的使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有多么重要,也可见他“追问是思之虔诚”的勇气和力量。

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中引入了包括“座架”一词在内的很多诗意的词语,曾受到一些学者们不少谴责。这些诗意的词语被认为是多余的。由于他“引入多余的一词而产生了典型的多此一举的语言复杂化,甚至语言混乱”[3]73。而海德格尔的解释似乎也有其道理,他认为引入这些诗意的词语的理由,“是因为要思考的事情使它成为必要”。

德国学者比梅尔在谈到座架一词的作用时说,怎样理解座架?海德格尔是在一种非习惯的意义上使用它的,因为这里的全部考虑都是要把我们引入这种非习惯的东西之中。座架一词通常使我们想起某些物性的东西来,因为我们的全部想象都希望在物性的东西上找到落角点[4]129。如此看来,正是“座架”一词这种“非习惯意义上”的使用,才有足够的可能把我们“引入这种非习惯的东西之中”,而这个非习惯的东西就是“座架”。

美国学者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说,“座架”的作用就像柏拉图对“理念”一词的使用一样。柏拉图从日常生活话语中提出“理念”一词,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指示某物的外观,来表示任何一个可接近事物的本质。如果对于柏拉图来说,是“理念”使所有理解得以可能,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是作为“座架”的技术充当着这个功能[11]。依据上述说法和我们平时研讨的情况,可以看出“座架”一词所担当的作用。

1.“座架”一词的形象性。

在海德格尔看来“座架”不是物,也不是什么技术因素,但我们看到“座架”所呈现出来的是“物”的状态。它给人以立体的、具有整体性感受的、可触可摸的形象。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认识经历多年追问过程之后,为技术的本质找到了“座架”这个具有物性的落脚点。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中谈到的莱茵河上构建的“水电厂”就是“座架”。正是海德格尔把日常生活中的“座架”进行了“非习惯”使用,使人们对现代技术本质的所有理解才得以可能———海德格尔就是这样通过引入诗意的、难以捉摸的词语,使那些看上去枯燥呆板的东西得以复活。他在使“座架”一词成为一个哲学词语的同时,也成为一个现实可感的形象体。

2.“座架”一词的空间性。

“座架”是个复杂的、有结构、有空间的东西。“座架”之中居于现代技术的本质,似乎是说“座架”是一个载体,承载着现代技术的本质。似乎“座架”又是一个“壳”,里面装着现代技术的本质。而实际上在海德格尔那里,“座架”和现代技术的本质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座架”是一种发展着、变化着、扩充着的思想形态,其空间容量是无限大的,人们对现代技术本质的认识是发展的,是不断深化的。而无论人们得认识深化到什么程度,也还会被纳入到这个“座架”之中。

3.“座架”一词的规定性。

“座架”是一个有设计、有计算的,像原来意义上的框架或托架那样经过打造的整体,是带有强制性的、规定着人或事物活动边际的,也像原来意义上的框架或托架那样成型的整体,是一个有着工作过程的整体。“座架”是有边际或边缘的东西,“座架”本身对纳入其中的东西有一种要求或索要,有一种限制或束缚,人与物都在其中。而“座架”似乎又是无边无际的设定或限定,无论如何人与物都走不出它的边际。对于人与物乃至整个世界,“座架”形成一种强大的笼罩。

综上所述,“座架”一词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本质的认识上的质变,是他对现代技术的本质的认识已经成熟的标志。“座架”一词的使用无论是对海德格尔本人的思之追问,还是对整个世界哲学领域对现代技术本质的认知,都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影响。“座架”一词的出现可能受到荷尔德林诗的启示,但是海德格尔创造了它。“座架”一词集其形象性、空间性和规定性于一身,在海德格尔看来,把现代技术的本质解读为这个“座架”,恐怕它是最合适的一个词了。的确,我们无法说清在海德格尔那里“座架”一词是如何出现的,但我们知道随着“座架”一词的出现发生了什么。

摘要:依据相关文献对海德格尔首次使用“座架”一词的具体时间进行疏理,对“座架”一词的来源进行分析,就其作用进行探讨,并归纳得出有关“座架”问题本身一些新的看法和结论。

关键词:座架,海德格尔,时间,来源,作用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M]//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37.

[2]高田珠树.海德格尔:存在的历史[M].刘文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50-269.

[3]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学[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73.

[4]比梅尔.海德格尔[M].刘鑫,刘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8-129.

[5]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M].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90-491-499.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0.

[7]荷尔德林.荷尔德林诗选[M].顾正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34.

[8]荷尔德林.塔楼之诗[M].先刚,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6.

[9]贡特.奈斯克.回答———海德格尔说话了[M].陈春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1.

[10]李平.被逐出神学的海德格尔[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78.

上一篇:舞动青春放飞理想作文下一篇:白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