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通用8篇)

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 篇1

1.1 国内外OP 药物概况国内外对OP 的药物治疗主要有:原发性I 型骨质疏松症属高代谢型,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亢进引起骨量丢失,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原发性 II 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增龄老化所致调节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维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钙制剂、氟化剂和维生素K2 等。钙质、维生素D 吸收和加强锻炼有利于提高骨密度。1.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1)雌二醇1-2mg/d。(2)乙烯雌酚 0.25mg/每晚。(3)复方雌激素 0.625mg/d。(4)尼尔雌醇 2mg/半月。(5)利维爱。2.降钙素:

(1)降钙素。(2)益钙宁。(3)密钙息。3.Vir D:(1)罗钙全。(2)阿法骨化醇。4.钙制剂:(1)无机钙:1)氯化钙。2)碳酸钙。3)碳酸氢钙。(2)有机钙:1)葡萄糖酸钙。2)乳酸钙。3)门冬氨酸钙。4)活性钙。5)钙尔奇D。6)柠檬酸钙。5.双磷酸盐:(1)氯甲双磷酸二钠。(2)羟乙基二磷酸钠。

6.异丙氧黄酮。7.氟化物 8.依普拉芬(一种合成的异黄酮衍生物)9.甲状旁腺素(PHT)10.中药制剂骨质疏松症治疗市场已经在过去 10 年中发生了变化,从 90 年代早期占据市场大部分销售份额的荷尔蒙替代疗法(HRT)发展到了目前市场上占领导地位的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药物。1.2 国外OP 药物市场据骨质疏松症基金会(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估计,50 岁以上的妇女,每两位中会有一位会因骨质疏松而引起骨折。在美国,有 1000 万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困扰,另外还有 3400 万美国人经历因骨量流失引起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折磨。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性骨折而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40 亿美元,到2040 年将达到500 亿美元。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一种非常普遍的骨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经重新吸引了医药界关注的目光。据美国制药行业协会(PHRMA)统计,目前有20 个骨质疏松药物正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早在几年前,看到OP 类处方药物销售额不断

上升,美国决策资源公司就乐观地预测,到 2009 年,世界主要 OP 药品市场将超过 100 亿美元,其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10%。而事实上,该类药物的市场表现也似乎正沿着这样的道路不偏不倚地走下去--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外临床应用的主要药物中,双膦酸盐在市场中的比例约为 35%,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为 52%,这两大类产品稳稳占据了 OP 药物的大半江山。此外,降钙素和维生素D 活性代谢物则占据了11%的市场份额。据IMS MIDAS 统计,整个骨质疏松症药物市场目前仍然由双膦酸盐类药物主宰,尤其是美国默克(Merck)公司生产的福善美(Fosamax,阿仑膦酸盐)。2003 年,激素替代疗法的风险问题曝光,激素替代疗法的市场规模缩水了8.5 亿美元。据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用药市场的规模将从 2003 年的 83 亿美元上升至 2014 年的147 亿美元。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激素替代疗法的减少和2009 年之前新药的陆续上市。1.2.1 2004 年OP 药物市场情况 2004 年,福善美的销售额超过了30 亿美元,占M5B 类治疗药物(骨钙调节剂)市场份额的48%,居此类药物市场份额的首位(图1)。福善美在2004 年的增长率比较平缓,仅为12%。而由美国宝洁和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Actonel(利塞膦酸盐)在此类药物份额中位居第二,增长了 50%。2003 年 Actonel 的销售额达到9.4 亿美元,2004 年销售额迅速达到11 亿欧元,约合15 亿美元。其次是美国礼来(Eli lilly)公司生产的易维特(Evista),市场份额仅次于 Actonel 排名第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易维特(雷洛昔芬)在2004 年占G3H 类治疗药物(其他性激素)市场份额的74%,增长率为5%。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密盖息(Miacalcic,鲑鱼降钙素)是H4A 类药物(降钙素)的主导产品,自2003 年以来销售增长处于平缓状态。自 2002 年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生物科技产品市场启动以来,礼来公司生产的Forteo(重组甲状旁腺激素)获得了高速增长,目前其份额占 H4V 型治疗药物(其他荷尔蒙剂)的92%。1.2.2 2005 年OP 药物市场情况 2005 年3 月底,美国FDA 批准了由瑞士罗氏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1�0 每月服用一次的药物Boniva(依班膦酸钠),该药于2005 年4 月18 日在美国推向市场。自1996 年以来,依班膦酸钠就一直被用来治疗因恶性肿瘤所引起的高钙血症, 有关 Boniva 临床试验的数据已经在第五届 ECCEO(欧洲骨质疏松症及骨关节炎临床和经济问题大会)上公布。研究显示,这种月服一次的药片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罗氏和葛兰素史克公司也在开发一种静脉注射药物,使用这种药物的病人每三个月只须注射一次。诺华公司则开发出每年使用一次的静脉注射药物Aclasta(唑来膦酸),此为其在欧洲的药品名;在美国现已获 FDA 认可,其上市的名称是Reclast。2005 年4 月,FDA 批准了由默克公司开发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 Fosamax Plus D,该药片含有福善美(FOSAMAX)和维生素D3,每周只需服用一次。法国Servier公司生产的Protelos(strontium ranelate)口服药于 2004 年首先在德国推向市场,Servier公司在2005 年将该药推向整个欧洲。有关Protelos的临床试验数据已经在2005 年3 月16~19 日于罗马召开的第五届ECCEO 上进行了公布。研究表明,该药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理:即在增加骨骼强度的同时,减少骨质的流失,从而使骨质代谢再次平衡,有利于骨质的形成。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rotelos可以给脊椎骨折患者带来明显和持久性的对抗脊椎骨折的效果。与安慰剂相比,使用Protelos一年以后临床发生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性下降了 52%,三年以后下降了18%。Protelos也可以将发生各种外周骨折的危险性降低16%。此外,该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2005 年3 月,由NPS 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注射用重组甲状旁腺激素Preos(在欧洲销售时的商品用名定为Preotact)向欧洲有关部门提出了在欧盟上市的批准申请,该公司

正在准备向美国 FDA 提出新药申请。此外,目前还有大量其他的治疗骨质疏松症产品(表1)正在整装待发。1.2.3 2006-2007 年OP 药物市场情况目前,最接近市场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是美国惠氏公司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Viviant(bazedoxifene),2006 年惠氏已经向美国 FDA 提交了该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适应症的申请,目前正处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Ⅲ期临床研究阶段。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自1997 年礼来公司的易维特(雷洛昔芬)获得批准后的 10 年间第一个上市的新一代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将bazedoxifene和雌激素联用,而不是将bazedoxifene单用,惠氏公司正在开展这两个药物联用的研究。其他正在研发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还有礼来公司的arzoxifene,该药物目前正在300 位绝经妇女中开展和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的对比研究,该研究通过测定腰椎骨密度的百分比变化来确认疗效。美国辉瑞和 Ligand 公司合作开发的拉索昔芬(lasofoxifene、Oporia)正在开展雷洛昔芬对照研究,该药物原本预计今年上市。但是 2005 年 FDA 曾拒绝批准该药物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2004 年发表的两份报告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拉索昔芬能显著增强脊柱的骨密度,但并没有增加髋骨的骨密度。美国 ARIAD 制药集团研制的Src抑制剂是一种通过抑制再吸收而治疗骨质疏松的新型药物。该种小分子药物通过抑制Src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进而选择性地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了骨质的重吸收。双膦酸盐的代表药物是诺华公司的唑来膦酸(Zometa),该药用于治疗肿瘤引起的骨转移。诺华公司正在研究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每年静脉注射一次的低剂量唑来膦酸新型制剂。一年仅需用药 4 次的诺华Zometa上市定位同样是争夺福善美及其仿制药,以及Actonel 等药物的市场份额。此外,Zometa还能定位于一个被忽略的市场,那就是存在骨丢失风险的高危住院病人,该药计划于2008 年在美国上市。1.2.4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销售情况双膦酸盐类药物巨头纷争,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阿仑磷酸钠,默克公司的福善美FOSAMAX 是其最典型的代表(表2)。目前福善美的市场份额高达35%,不过业内预测,随着2014 年专利到期所带来的仿制药竞争,福善美的市场份额将滑落到8.5%。表2 1999-2003 年Fosamax 全球销售额及增长率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销售额(百万美元)1043 1275 1760 2250 2700* 增长率(%)-+22 +38 +38 +19 国内销售的阿仑膦酸钠片主要来自海南曼克星、石家庄制药、河北制药、美国默克以及中美杭州默沙东等制药公司。从近几年国内主要城市的医院用药情况看,阿仑膦酸钠同样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2000 年以来的增幅均在 50%左右(见图 2)。2003 年前三季度,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和河北制药集团在上海市的销售额旗鼓相当,而石家庄制药集团在北京和广州地区保持了较大的份额,在北京地区更是占据绝对优势,2003 年上半年份额超过了 70%。河北制药集团的市场份额2003 年基本与2002 年持平,份额居第四位。而海南曼克星制药厂近几年的销售额均未超过30 万元,市场份额不足1%。目前,国内阿仑膦酸钠片市场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国产品和进口品平分天下的局面。图2 1999-2003 年阿仑膦酸钠医院销售趋势图从各季度的销售额来看,阿仑膦酸钠没有明显的季节影响因素。(图3)图3 2001-2003 年阿仑膦酸钠各季度医院销售趋势图 1.3 国内OP 药物市场由于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的缺钙状况令人担忧。据我国 2002 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仅为391 毫克,与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膳食参考摄入量(成人800 毫克/日,老人 1 000 毫克/日)的标准相比,一半都不到。目前市面上的补钙制剂品种繁多,无机钙类以碳酸钙、氧化钙(活性钙)、氯化钙、磷酸氢钙为主要功效成分;有机钙类主要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此外还有氨基酸钙包括L-苏糖酸钙、酸螯合钙等。中国西京医院的科研人员运用传统方药进行改良,研制成主要由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的骨松康胶囊。骨康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制成口服液制剂,临床广泛运用,获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正在申报国家三类新药。1.3.1 我国治疗OP 药物主要品种分析目前,我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雌激素、降钙素、雷洛昔芬、阿仑膦酸钠、利噻膦酸钠、甲状旁腺素特立帕肽等。雌激素替代疗法(HRT)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应用能缓解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但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危险及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所以应用雌激素后,妇女应该坚持有规律的乳腺癌照相和乳房自我检查。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关短期应用的研究,但可以明确的是,HRT 对于减轻绝经后症状的益处大于应用后带来的危险。雷洛昔芬是用于预防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使用剂量为每天60 毫克。研究证实,它能降低新发脊椎骨折病例(脊椎骨折下降 30~50%),但对髋部和其他非椎体骨折的疗效不明确。此外,雷洛昔芬不减轻潮热、对子宫没有刺激作用,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但情况轻度,目前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还不明确。阿仑膦酸钠是用于预防(每天5 毫克)和治疗(每天10 毫克或每周一次70 毫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它同时也被批准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GIOP)和男性骨质疏松症(每天10 毫克或每周一次70 毫克)。但阿仑膦酸钠的生物利用度低,必须空腹用水送服药物,并保持至少 30 分钟非卧位和不进食。利噻磷酸钠是用于预防(每天5 毫克)和治疗(每天10 毫克或每周一次70 毫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GIOP 的双膦酸盐。研究证实,利噻膦酸钠能减少新发脊椎骨折病例(下降 41%),减少非脊椎骨折病例(减少 39%)、减少髋部骨折病例(减少30-40%)。它给药剂量较简单,但利噻膦酸钠的生物利用度比较低,也必须空腹用水送服药物,并保持至少30 分钟非卧位和不进食。鼻喷降钙素用于治疗绝经至少5 年的骨质疏松症,使用剂量为每天200IU(国际单位)。经过对1255 位妇女5 年的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服用剂量200IU 可以明显降低新发脊椎骨折病例(减少36%),而其它剂量无效(更大或更低剂量没有效果),对髋部和其它非脊椎骨折的疗效尚不明确。鼻喷降钙素可能还有止痛作用,它的不良反应为偶有鼻刺激,罕有鼻衄。甲状旁腺素(PTH)用于治疗高危骨折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合成促进剂,以增加骨密度、骨标记物和降低骨折危险性;也批准用于高危骨折的男性原发性或低性腺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研究已经证实,甲状旁腺素能降低新发脊椎病例 65%~69%。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存在骨肉瘤危险性增加时,不宜使用甲状旁腺素;对于儿童患者、干骺端未闭合、肿瘤骨转移或骨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症以外的其它代谢性骨病、已有的高钙血症或以前曾经进行骨骼放射治疗的患者,也不宜使用甲状旁腺素。联合治疗目前还有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报道,联合两种抗骨吸收药物有轻度协同作用,如:阿仑膦酸钠与雌激素或雷洛昔芬联合应用、利噻膦酸钠与雌激素联合应用。但目前对联合应用两种抗骨吸收药物对骨折的疗效尚不明确,且医疗费用增加,也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应用抗骨吸收药物和骨形成药物理论上值得研究,但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报道。1.3.2 我国OP 药物市场竞争格局分析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替勃龙(利维爱)是具有孕激素和雄激素作用的甾体化合物。在国内重点城市医院雌激素用药中,北京的用量居首位,年增幅很大,占抗骨质疏松药品总额的5%左右。2002 年6 月

有关部门批准紫竹药业生产原料药及其片剂,商品名为紫竹爱维。依普黄酮由日本武田、旭化成株式会社生产,2001 年赤峰药厂、正大青春宝药业、武汉滨湖双鹤药业开发依普黄酮成功后获得了生产批件。妊马雌酮在国外有着很好的市场,已是全球雌激素中的佼佼者,我国卫生部 1996 年 6 月批准苏州立达制药生产复合型雌激素片剂和软膏,在国内重点城市医院中上海的用量较大,占了抗骨质疏松药总金额的2%。多数城市使用较为固定,但市场份额较低。雷洛昔芬在我国属于二类新药,目前我国已批准了雷洛昔芬片剂、胶囊的药物临床研究。双膦酸类: 1996 年,中国华西医科大学研制成功羟乙膦酸钠,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成都制药厂生产出片剂,商品名邦得林,同年秋天上市。上海医工院与江苏天晴制药总厂合作开发了原料药及其片剂产品,1997 年 2 月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商品名为依膦。1998 年以后,丽珠集团、海正药业、黄石市长征制药、扬州中宝制药和天津太平洋制药等5 家企业获准生产羟乙膦酸钠原料药及其制剂。从近两年全国主要城市医院用药情况看,随着新一代产品的相继推出,羟乙膦酸钠在同类品种中起伏波动较小,其销售额约占该类品种的 12%,处于平稳发展态势。1992 年,氯屈膦酸钠在我国通过临床验证后,获准进口销售,商品名骨膦。1998 年上海医工院、南京制药厂合作开发成功后,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生产原料药、片剂、胶囊和注射剂,商品名洛屈。国内具有生产批件的厂家还有哈尔滨北方制药厂、广东明兴制药厂。1997 年氯屈膦酸钠在国内十大城市医院用药进入百名之内,同类药物中占据 20%的市场份额。帕米膦酸钠在我国属于二类新药,1996 年上海医工院、南京药物研究所、合肥医工所分别研制成功,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经小批量试产和二期临床研究后,1998 年12 月深圳海王药业取得了批准文号,生产原料药及其粉针剂,1999 年 3 月,浙江奥托康制药取得了原料药及其注射剂生产批件。近年来,帕米膦酸钠在国内走势良好,在同品种中名列前茅,占据着双膦酸类药物 40%的市场份额,2002 年第四季度,我国典型医院帕米膦酸钠制剂在肌肉、骨骼系统用药中排名第2,占该类药物市场7.63%的份额。1996 年重庆医工院、石家庄康平药研究所研制的阿仑膦酸钠产品获卫生部颁发的二类新药证书,河北制药生产的制剂固邦在1998 年上市。2002 年第四季度,我国典型医院帕米膦酸钠制剂在肌肉、骨骼系统用药中居第8 名,占该类市场份额的4.06%,其中合资厂产品占据了优势,2002 年默沙东的福善美在我国典型医院销售额中占1.7%,是双膦酸盐类药品中的后起之秀。(图4)图4 阿仑膦酸钠片生产厂商市场份额变化图 2003 年前三季度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各厂商市场份额见图5。图5 各厂商在国内三大城市的市场份额降钙素类:降钙素类药物品种不多鲑降钙素该药在全国重点城市医院用药增长速度较快。有关部门近年先后批准上海第一生化、桂林制药、北京双鹭药业等8 家企业生产原料药和注射剂。在鲑降钙素市场上,密钙息占据着主要份额。依降钙素由日本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研发,也称为合成鳗降钙素,商品名为益钙宁。依降钙素已具备国产化能力,其原料药及其注射剂由上海丽宝生物高技术公司、珠海丽宝生物化学制药厂合作开发成功。维生素D3 及其活性代谢物:骨化三醇是人体内维生素 D3 最重要的代谢活性物,亦称钙三醇,由罗氏开发,1978 年8 月通过FDA 批准上市,我国1992 年开始进口用于临床,商品名为罗钙全。罗钙全在2000 年全球的销售额为1.66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在世界畅销药品中排名 272 名。2002 年列入美国畅销非专利药 200 名内,销售额 2652 万美元。据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药物数据库表明,近几年,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消耗基本呈逐年上升趋

势。罗钙全在北京、上海的市场较好,2002 年此产品占上海罗氏在我国典型医院销售额的 5.7%,因其零售价格较高,在全国主要城市重点医院的销售额约在 5000 万元左右。骨化三醇注射剂为雅培公司的产品,商品名为溉纯,1997 年在我国注册后用于临床。近日报道,国产骨化三醇由青岛海尔药业开发成功,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阿发骨化醇是骨化三醇的类似物 1α-羟基 VD3。20 世纪 80 年代初,丹麦利奥、以色列泰华、日本帝人和中外制药相继研发成功上市,制剂有胶囊、软胶囊和片剂。995 年我国批准中美昆明贝克诺顿的进口软胶囊、上海四药股份公司的进口片剂生产上市,1996~2002 年,国家下达12 个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由上海黄山药厂、重庆制药六厂、青岛海尔药业等 10 家企业生产。据报道该产品在全国主要城市重点医院的销售额约为1000 多万元,市场稳步上升。碳酸钙维生素 D3 是很好的补钙药品,一般认为对成年人缺钙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有作用,容易被人接受,市场较大,品牌较多。主要是美国立达公司开发的钙尔奇D,挪威奈科明公司的凯思力,法国伊诺岱克医药公司的逸得乐,美国矿维公司的乐力等。钙尔奇D 最初于1994 年进口,1995 年4 月国家卫生部批准苏州立达制药,目前由合资后的惠氏-百宫制药公司经销,钙尔奇D 在补钙制品中称雄一方,在北京地区重点医院的销售额蝉联首位,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在2002 年化学制剂亿元以上的40 个药品中,钙尔奇D 名列第7 位,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事实上,对于白热化竞争的OP 化学药物市场,国内的企业也开始有着更多的想法--早在2004 年,在第39 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的新药点评会上,多家企业就已经表现出了对于OP 市场的热切关注--新药点评会中出现的11 个新药中同时有两个瞄准了骨质疏松市场做文章,其中金天格胶囊还是拥有国家专利的中药;而仙灵骨葆胶囊等已快人一步悟到了“商机”。1.3.3 我国OP 药物市场容量国内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市场增长潜力同国际市场一样,依然十分强劲,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治率依然较低,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世界七个主要药品市场上只有不到25%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被确诊并接受治疗)。有专家分析指出,现阶段除补钙制剂外,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全国药品市场容量约为 17.5 亿元左右,这样的市场空间对于相关产品来说“大有可为”。在 2000 年,盖中盖的销售金额为3.8 亿元,居补钙保健品第一位;其次是巨能钙,其销售金额为2.5 亿元。保健类补钙制剂以其无需处方,市场需求量大,成为我国OP 药物市场的宠儿。1.4 未来的OP 药物发展趋势显然,对病人来说,他们希望获得不需频繁使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有着严格的治疗原则,比如,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后一段时间里,病人不能吃喝(水除外),或不能服用其他药物。这就使病人在遵从这些原则上会出现偏差,从而使临床试验中得到的结果不能反映到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就会有发生进一步骨折的危险性。第五届ECCEO 发表的有关研究特别强调,病人在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时,需要改进他们的依从性。据大量研究显示,患者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顺应性很差,从而导致骨折风险的增加。一项报告显示,50%的骨质疏松妇女不能坚持使用双膦酸盐;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在所有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病人中,只有不到25%的病人坚持用药一年。在上述药物中,有一些药物可以一年用药一至两次。药师们希望这种减少频繁给药的制剂能帮助病人坚持治疗,“每周用药一次和每月用药一次的双膦酸盐是坚持用药最好的方法,每月用药一次、每周用药一次或每天用药一次并没有太大的疗效区别。”另外,目前国际上对延长阿仑膦酸钠生命周期所作的努力是开发缓释剂型,以一周一次的新剂型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日本万有公司和帝人公司已

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1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6例, 女100例, 年龄在61~8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2.1±4.2) 岁。经过X片摄片, 发现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 并经定量骨密度测量仪 (QCT) 测定后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56例患者均排除了肝功能、肾功能不正常、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采用鲑鱼降钙素进行肌肉注射, 并同时每天口服迪巧钙两次;对照组单纯服用迪巧钙, 2次/d, 疗程都为1年。

1.3 疗效评价

在患者开始进行治疗前, 以及治疗1年后, 利用QCT测定患者2~4 腰椎的BMD值。治疗两周内骨痛减轻程度大于30%则认为显效;两个月内骨痛减轻30%则认为有效, 两个月内骨痛没有减轻则认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骨痛情况

治疗前,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都有四肢无力、腰背屈伸麻木、腿痛、体位变换痛等临床表现。研究组48例患者在开始进行治疗后的第4天骨痛程度减轻, 22例两周以后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有所增强, 疼痛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36例患者经过两周的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 总有效率为46.2%。

2.2 BMD值的变化情况

利用QCT测定患者BMD值, 研究组经过1年的治疗后, 2~4腰椎BMD值由治疗前的 (0.78±0.05) mg/cm3升高到治疗后的 (0.85±0.07) mg/cm3, 前后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对照组治疗前BMD为 (0.79±0.06) mg/cm3, 经过1年的治疗后, BMD值为 (0.80±0.11) mg/cm3, 治疗前后几乎无差异。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特征为骨小梁变细、骨量减少、骨容易断裂或骨折, 是一种代谢性、骨脆性增高的老年多见病。骨质疏松症往往伴有剧烈的腰部局限性疼痛, 其产生原因有很多种。一般认为与骨组织发生机械变形, 导致神经被压迫, 造成肌群疲劳、缺氧, 不正常刺激代谢物质相关。

降钙素是一种能够调节人体骨代谢的激素, 其是一种来自人、猪、牛、羊、鲑鱼等动物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鲑鱼降钙素在其中是活性最高的骨代谢激素。本研究中采用小剂量的鲑鱼降钙素, 并配合钙剂的服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治疗的总体效率接近90%, 其骨痛程度改善明显, 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钙剂治疗。

关于降钙素镇痛作用的机制有多种解释, 有人认为降钙素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受作用。其可以使神经元的钙离子流发生改变, 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受体产生抑制作用, 刺激垂体, 促进β-内啡肽的释放, 同时阻碍疼痛感觉的传导。

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 降钙素联合钙剂使用, 可以使骨质疏松症患者2~4腰椎的BMD值增大, 并且相对于治疗前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与国外的一些报道一致。骨质疏松患者不仅骨组织显微结构会退化, 而且其骨量也会逐渐在减少, 降钙素对破骨细胞增生产生抑制作用, 并阻碍其活性, 从而减小破骨转换的几率, 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另一方面, 降钙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骨细胞, 促进骨细胞的形成, 改善骨的结构, 增加骨密度值。但单纯使用降钙素, 会引起不良反应, 如可能会引起低血钙,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所以需要联合钙剂使用, 因适量钙剂可使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功能得到抑制。如长期使用降钙素会导致降钙素抗体的出现, 降低骨细胞的活性, 出现平台效应。所以, 对于降钙素的用药要间断性给药。

降钙素和钙剂的联合使用, 能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 通过协调两者的作用, 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除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外, 还要指导患者饮食、运动以及进行心理护理等, 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总之, 降钙素联合钙剂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 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1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 研究组予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 对照组予单纯口服迪巧钙, 利用QCT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患者的2~4腰椎BMD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2%。结论:降钙素联合钙剂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BMD值,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钙剂,骨质疏松,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汤静, 潘慧, 徐松, 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7 (12) :950-951.

[2]李建军, 李燕, 苏斌, 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 7 (1) :84-85.

[3]刘念, 程泽能, 李焕德.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2 (1) :1243-1246.

[4]梁竹, 黄元, 邹弘颖.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 2000, 8 (10) :73-74.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搭配 篇3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多病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加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骨质疏松症已经发展成现代社会的一种老年常见病,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何合理的搭配运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达到最佳的疗效,是临床的一种艺术。本文的目的就是将这么多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何在临床中合理的运用和搭配介绍给大家,使患者能够达到理想的疗效。

先来介绍目前临床主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和其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三大类。见图1。

钙剂:钙剂有很多的种类,选择钙剂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元素钙的含量、吸收率和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钙制劑是有机钙。其特点:溶解度较高,吸收好,对胃肠刺激性较小。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剂型。对有消化道疾病,如吞咽功能比较差,可以选择冲剂、粉剂、溶液这些容易吞咽的剂型,而对于有些病人由于禁食,可以选择针剂。

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维生素D的剂型包括:普通维生素D、单羟活性代谢物、双羟维生素D。维生素D不适用于高钙血症患者,慎用于肾结石和动脉硬化的患者;单羟活性代谢物:阿法骨化醇。特别适用于肝脏功能不全患者和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双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特别适用于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和高龄患者。注意使用维生素D制剂,在治疗过程中都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药物剂量。

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分为抑制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及双重作用药物。⑴骨吸收抑制剂:①双膦酸盐:双膦酸盐是骨吸收抑制药物中的代表药物,是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用药,可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其中阿仑膦酸钠注意不适用于食管异常和不能直坐和站立30分钟患者。②降钙素: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其更大的优点是中枢性镇痛作用。降钙素最适用于骨质疏松合并明显疼痛者短期镇痛,如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③雌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是导致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原因,由于雌激素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发生。雌激素治疗可以增加骨密度,对椎体骨折和非椎体骨折都有预防效果。在雌激素应用中强调早期应用,即绝经早期60岁之前应用更好。临床可以选择如结合雌激素、雌二醇等。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此类代表药物是雷洛昔芬,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首次及再次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对非椎体骨折的风险降低证据不足,同时还可降低侵润性 乳腺癌发生的风险,而且不增加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轻度增加静脉血栓危险,少数发生血管收缩症状。⑵骨形成促进剂:骨形成促进剂可以增加骨密度,对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代表药是甲状旁腺素。⑶双重药理作用:代表药物是雷奈酸思,能增加胶原蛋白与非胶原蛋白的合成,通过增强前成骨细胞的增殖而促进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同时可以抑制前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它用于治疗绝经后的骨质疏松以降低椎骨及髋骨骨折的发生。睡前服用,对胃肠道刺激比较少。

植物性雌激素药物现在临床上用的是依普黄酮,它是合成的异黄酮衍生物,同样既能抑制骨吸收,又能刺激骨形成。

维生素K也具有双方面的作用,是骨钙羧基化的必需维生素,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促进胶原的合成、骨矿化及骨形成,同时也能抑制骨吸收。

选择抗骨质疏松理想药物的原则:①显著减少骨折风险;②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③长期使用安全性高,依从性好;④使用方便,简单。目前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很多可以供我们去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合理搭配要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例1:患者,男,78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入我院治疗,无其他疾患,消化功能良好。治疗方案:可以首选碳酸钙。考虑患者高龄,肝肾功能可能退化,维生素D方面可以选择阿法骨化醇或钙三醇。没有消化道的问题,可以选择目前应用的最广的,疗效也比较确切的阿仑膦酸钠。对于该患者就可以用碳酸钙+阿法骨化醇或钙三醇+阿仑膦酸钠给与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长期治疗过程。药物的合理搭配是治疗的关键,要求临床医师选择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只有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患者才能长期坚持配合治疗。同时患者再配以合理的膳食,积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预防意识,避免各种危险因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谦,刘光军,许硕贵.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实用医药杂志,2010,4.

2 周惠琼.双膦酸盐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相关问题.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1).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知识分析 篇4

摘 要:本次课程主要讲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常用的方法,杂质与安全检查,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酶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脂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核酸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糖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检验技术。

关键词:发展前景分析检验方法安全应用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仍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面,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趋成熟,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⑴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天然来源少和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物活性物质;⑵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新型蛋白质类药物;⑶大分子物质活性片段的制取和化学修饰;⑷发展大分子药物的新剂型。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任务和作用是:使学生掌握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生物药物基本分析检验方法,培养学生重视生物药物质量的观念,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常用的方法,杂质与安全检查,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酶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脂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核酸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糖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检验技术。

生物药物广泛用作医疗用品,特别是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上起着其他药物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随着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的发展,生物药物正日益渗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1)、治疗药物 肿瘤、爱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2)、预防药物传染性强的疾病,疫苗、菌苗、类毒素。(3)、诊断药物 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免疫诊断、酶诊断、放射性诊断、基因诊断试剂。(4)、其它 生化试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医用材料。

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制品等。生物药物分析”主要包括对生物药物进行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技术。而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制品等。

药物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1)、样品审查。(2)、取样。(3)、鉴别。(4)、检查。(5)、含量测定。(6)、记录。(7)、检验报告。

酶分析法是一种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酶分析法在生物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以酶为分析对象,根据需要对生物药物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酶和生物药物样品所含的酶进行酶的含量或酶活力的测定,称为酶分析法;第二,利用酶的特点,以酶作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用于测定生物药物样品中用一般化学方法难于俭测的物质,如底物、辅酶、抑制剂和激动剂(活化剂)或辅助因子含量的方法称为酶法分析。

优势:酶是一种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的生物催化剂。酶法分析具有特异性强,干扰少,操作简便,样品和试剂用量少,测定快速精确,灵敏度高等特点

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药物、激

素、蛋白质、微生物等)的分析方法。

应用:在药物分析中,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在实验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学中测定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等生物药剂学中的重要数据,以便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解、代谢和排泄情况;(2)在药物的临床检测中,对治疗指数小、超过安全剂量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最佳治疗浓度和毒性反应浓度有交叉的药物血液浓度进行监测;(3)在药物生产中从发酵液或细胞培养液中快速测定有效组分的含量,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4)对药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量有害杂质进行评价。高效液相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生物检定法:利用某些生物对某些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的特殊需要,或对某些物质(如激素、植物激素、抗生素、药物等)的特殊反应来定性、定量测定这些物质的方法

生物测定今后的方向是:发展更敏感的短期实验方法和能测定综合因素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方法组成系列检测系统;研究其他生物试验得到的数据如何推演到人;研究外界物质进入机体后如何代谢,进入细胞后起什么作用,如何影响遗传物质,化学结构与毒性有什么关系;探索“三致”的机理等,以为人类战胜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衰老提供科学依据。

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健康有害的物质。一般杂质及其检查方法:

(一)、氯化物检查法。

(二)、硫酸盐检查法。

(三)、铁盐检查法。

(四)、重金属检查法。

(五)、其他检查法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药品检验:氨基酸类药品检验:酸碱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定氮法,碘量法或溴量法等。多肽类药品检验: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效价测定法。

基因工程药物检测: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要求:产品的鉴别、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常用的鉴定方法:电泳方法: SDS-PAGE、等电聚焦、免疫电泳;免疫学方法: 放射免疫(RIA)、酶联免疫(ELISA)

参考文献

[1] 白文玲;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 200

[2]徐景峰.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6):12-14.[3] 徒永华;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对蛋白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药物分析就业情景 篇5

就业前景,始终是各位在校的莘莘学子们最为关注,也最为切实的问题之一。辛苦攻读十数年,很多人可以说就是希望有一个光明的就业前景。

我们真诚地邀请药分版的广大会员说出你们心中对药分专业毕业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就业前景的看法,不论是发展方向还是收入情况,包括个人就业期望,都可在此畅所欲言。药分专业的会员和非药分专业的会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们热切地盼望已经进入职场的药分区会员能将你们的切身感受和宝贵经验写下来,给你们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经验。

[jaminlew]: 总的来说药物分析在分析化学里面是算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因为毕竟现在公司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多,虽然说大部分公司可能只是想要一个质检员或者分析员,完全用不上硕士以上水平的,但是起码人家还是愿意找一个硕士或者博士充充门面,所以,药分的毕业生找工作还是不用愁的,但是工资能有多少,就不用抱太大的乐观了,这个……还得要看个人发展和你的能力了。

看看分析化学的其他方向,电分析,生化分析,等等,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呢,因为现在生物方面的公司太少了,造成市场需求基本没有!没办法,等再过若干年,生物制药发展起来了也需前景就明朗了~~

药分里面,个人觉得又有区别,很明显色谱的工作最好找了!因为现在的制药公司那家不是用色谱进行分析的?色谱现在就是药物分析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手段!如果你是学色谱的,前景就一定是很光明的!我们实验室的,就做色谱的最吃香了,为啥?因为做其他方向的都来巴结你,希望能在你的文章里面挂个第二第三作者,以后找工作就有用了!而且毕业前大家也都来了解一下色谱,要你教他们,以将来应付求职时候的诘难,嘿嘿,这个时候,免费的午餐就可以不少捞了~

色谱里面,个人觉得,又以液相色谱最好,尤其是液质联用的,现在在求职场上是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做中药的,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了!所以做液相的同志可以先开心一下!

说了这么多色谱的好话,现在还说说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就是色谱太成熟了,不好发文章!当然这里特指发高档次的文章,比如说Anal Chem,J Chromatogra A等等,发IF一点几二点几的还是很容易的。在方法上创新是很难了,只能从体系上着手,或者从柱子上动脑筋。不过如果大家的目的只是为了毕业为了找工作,这个不好的地方可以忽略不计了。

最后,以我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说明药物分析的前景。

一个师兄,博士,电分析化学,本来不做药物的做纳米的,文章有一篇3.9的,另有若干<3的,找工作貌似很轻松,面试了一家卷烟厂,一家五百强化工厂,最后去了一个科研所座环境分析去了。注:面试都是对方公司出飞机票飞来回哦~~

另一个师兄,博士,液相色谱,搞中药的,文章JCA一篇,若干<3的,Waters要他去,给月薪2万,他没去!若干制药公司强烈要求他去,均被拒绝!最后去了一家大学,深受重视,现在已经有房了!可见做液相是多么的好啊~~~~关键一点是,他的实际经验非常丰富,而且还有文章!

所以我个人觉得药物分析还是前景不错的我本人是做CE的,也做过两篇药物分析的文章,感觉在做药物分析这方面CE

还是不上HPLC,关键是重现性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

作药分的同志,一定要好好把握有横向课题的机会,好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加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有百利而无一害阿!

[phnphn]: 药物分析成为就业热点, 入门容易!

由于制药行业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入门容易,并且近几年北美制药行业增长强劲,所以目前的一个很大的就业热点是Pharmaceutical

Analyst!这无疑给华人技术移民提供了另一种职业选择,因为大多数新移民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深厚的化学根底,理性的逻辑思维,可以快速的接受培训进入新领域,这都是我们华人移民进入药物分析行业的突出优势。

一般来说,Pharmaceutical Analyst 起步工资约在37000 到45000之间,奖金和各种补贴,保险的金额亦相当可观, 而且只要你一旦找到一份固定药物分析工作,应该不必担心被辞退。

药物分析成为找工热点,还有另外两点原因:其一,制药公司是集研究、生产、分析、销售于一体的稳定实体企业,制药行业在美国和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柱产业,在加拿大400 多家制药公司当中,每年至少需要3000多名药物分析人员。其二,随着北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对药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chenwei6669]: 药物分析在医药化工行业中是算就业前景比较好的,特别随着医药化工行业的兴起,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一带,化工企业很多,而且很多公司需要质检或分析员,但是工资不是很乐观,除非在大的企业或科研机构,如果你的分析能力强的话,是非常吃香的,特别是从事色谱分析方向的,而且待遇也很好,工作环境舒适.但电分析,生化类的却不是很乐观.这是由在中国的生物行业不景气造成的.但是总而言之,药分专业是很不错的.[wandering]: 我是做药物分析的,基本就是做药物研发过程中的HPLC,对于这方面我算是比较了解,其实现在中国的医药行业对分析人才需要的确实满多,但是就质检而言,HPLC用的就比较呆,主要集中在含量和有关物质,用于研发相对来说就比较活,但是做分析比较吃亏不讨好,容易出故障,问题层出不穷,特别耗时,特别是化药,这些是自己工作中体会到的[pengyao0616]: 对药物分析专业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感觉这个专业属于药学各科里比较吸引女生的专业,我们学校药分的plmm可不少呢,我想首先是因为这个专业工作环境比较好,然后文章相对比较好发,毕业压力小一点,最后就是进药检所得几率大一些,我们学校药分毕业的人不少都在药检所,进入公务员系统工作比较稳定,呵呵。

至于前景,我觉得随着目前国内制药企业的不断壮大,质量控制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药分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吃香的,不过所谓修行在个人,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些真本事,所以现在努力读书,努力科研,前途一定是光明的[jy1977]: 据我所知药物分析是按照前苏联的专业划分建立的。前景也要看从业人员的技能结构了。是适合女生的工作。

无论国外国内,药代现在是热点,质谱是热点。硕士毕业在上海RMB4000+/

月,博士毕业8000+/月,博士毕业美国USD80000+/年。

做QA/QC在南方可以拿到3000+/月,外企6000+/月。

当然药分硕士毕业也有在北京拿2000+/月

[wlldaling]: 我是药分硕士,今年毕业,刚经历过找工作,体会较深。目前,药学类毕业生就业前景最好的是药物化学,就是合成专业,其次就是药分。我的同学中毕业后大多从事药物质量研究和生物样品分析,或销售仪器。单位有研发公司,CRO公司,知名外企,药检所,国企等。工资水平:上海 4500-5000元/每月;北京 3000-4000元/每月;其他城市因城市消费水平而异。

[chenwei6669]: 总体来说,是不错的,看看美国和日本,美国化学会中有约35%左右的会员是分析化学相关的,仅次于有机化学专业。要知道我国的发展正式在基本沿着他们社会进步的途径,对分析化学的要求会越来越多。关于收入,应该说在中间的样子。不高不低.而且药物分析也可以转行从事外贸,国际认证等行业的工作.特别在药企,很吃香!

[kl128]: 就我接触的药分专业的同事来说,尽管目前待遇不错,但是,岗位不同酸甜苦辣也各异,个人将其归纳一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纯粹熟练工种型,这类的药分人才主要集中生产企业,因为生产的品种相对少,检测方法成熟,这类工作基本没有任何挑战性,熟练即可。二,模仿探索性,这类人才组要集中于研发企业,因为国内研究基本靠仿,所以,能找到相关文献,摸索一下方法,作到稳定性,重复性,均确性,灵敏性好即可,这类人员需要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技术创新型,这类人才主要集中于高等研究机构,从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是药分人才的高端,要求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基础。

[yoyoyo]: 药物分析,只要是制药企业都需要的,但是发展潜力没有做合成的好。学校里药分的硕士博士,找工作时几乎都是冲着铁饭碗去的(高校/研究所/药检所。。)

本科毕业生作QC,那是相当的辛苦

[朱之夭夭]: 我主要是做生物药物分析的,个人感觉色谱及各种联用分析技术在生物

药物分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方法更准确简便了,HPLC和CE 及免疫分析已成为主流了,所以从事HPLC的人特别吃香,我的一个同学就是从这行爬上去了,比较而言,我对我们这行有信心!

执业药师之药物分析 篇6

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药物的杂质检查,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体内样品中药物的分析。通过分析《考试大纲》可以看出,药典部分的要点主要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范围、效力和制定原则,《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次、各部收载的品种情况和基本结构,凡例、正文和附录的主要内容、索引的种类,主要的外国药典的名称、缩写和基本结构;

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药品检验工作的标准操作规范、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校正,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包括物理常数的测定与应用,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电泳法,体内药物分析法;

药物的杂质检查包括:杂质和杂质的限量检查,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常用药物的分析包括10类药物与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与旧版大纲相比,本版大纲新增的要求有:药品检验工作的标准操作规范,pH测定在原料药、注射液和滴眼液等制剂分析中的应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电泳法的应用,体内样品的种类、处理和测定,特

殊杂质的检查。删除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分析法中的络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光学分析法中的荧光分析法。

增加的药物有:氟康唑、磷酸可待因和阿奇霉素;

更换的药物有:右旋糖酐20更换为右旋糖酐40,诺氟沙星更换为左氧氟沙星。《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以下简称《应试指南》)是《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配套用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该书为考试用书,对于执业药师复习考试,该书具有权威性,应考人员应以该书为复习的主要参考书。《应试指南》药学专业知识

(一)后半部分为药物分析的内容。药物分析部分页数虽然不多,但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基本上涵盖了目前药学专业大学阶段学习《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的主要内容,并包括部分《体内药物分析》的内容。从内容上看该书可以分为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药物的杂质检查和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四个部分。复习时应比对《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复习。

2学习《应试指南》

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部分应重点掌握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效力和制订原则

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部分应重点掌握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效力和制订原则,《中国药典》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常用计量单位、术语和符号,对照品和标准品的规定,检验方法中有关限度及精确度等的规定,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校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减免误差的方法,有效数字的定义、修约及运算法则,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的定义及其考察或测定方法,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不同检验项目的验证内容。本部分涉及到正确理解《中国药典》各项条文规定所需的基本知识,需要理解和记忆的概念较多,应注意掌握。例如,应注意掌握下列术语的意义: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误差、有效数字、相关与回归、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与范围、耐用性、标准品、对照品、精密称定(量取)、恒重、空白试验、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等。

常用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部分应重点掌握常用分析方法

常用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部分应重点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掌握这些方法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例如: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和pH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应用;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包括碘量法、铈量法和亚硝酸钠滴定法)和非水滴定法等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常用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电泳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特殊杂质的检查应注意常用的光谱和色谱法在特殊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药物的杂质检查与各类药物分析药物的杂质检查应注意掌握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分类,一般杂质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溶液的颜色、易炭化物、澄清度、炽灼残渣、干燥失重、残留溶剂等检查项目(共11项)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条件。应该特别注意掌握重金属、砷盐和残留溶剂的检查,并注意杂质限量的计算。特殊杂质的检查应注意常用的光谱和色谱法在特殊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与旧版大纲相比,本版大纲的显著变化是增加了体内药物分析的内容,主要有:苯巴比妥、吗啡、可待因、雌二醇、庆大霉素和阿奇霉素等6个药物的体内测定。对于此部分的内容,应注意常用体内样品的种类、样品处理方法、常用的测定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验证。

3选择适当的习题集

选择适当的习题多练习,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点和考题类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做题可以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再重点复习,可起到自我检测,查漏补缺的作用。考试技巧在考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练习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强化自己的解题能力,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与其他科目一样,药物分析考题分为A、B、X三种题型。A型题为最佳选择题,B型题为配伍选择题,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这几种题型都只需考生在答题卡上涂黑正确答案而无需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述。选择答案时可有直接选择法、排除选择法和猜测选择法等基本解题方法,应注意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目前市面上执业药师考前辅导的习题集有多种,大部分大同小异,考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习题集供自己使用。在练习中应以《应试指南》的内容为准,避免钻“牛角尖”。应注意由于考题题型的局限性,每年考题内

4注意知识的应用

最新考试大纲突出强调了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掌握有关药剂学理论的同时,要注意能解决生产和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片剂成型理论,解决压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滤过机制,选择不同滤器提高滤过效率;根据药物配伍变化,合理用药等。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篇7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型、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原发型系指妇女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多为疾病、药物和营养不良等所引起;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则为某些生理因素而导致。不论哪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其治疗和预防的原则是共性的。

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以下分别简述其药理作用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1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1.1 雌激素和孕激素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部分,这一分型的本身表明了绝经所致的雌激素缺乏与骨质疏松的密切关系。雌激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使骨基质形成增加。缺乏雌激素,可引起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并抑制肠钙吸收和尿钙重吸收,导致骨量丢失。雌激素能恢复骨代谢的平衡,防止骨量的继续丢失,减少骨折的危险性。应用于临床的雌激素制剂有天然与合成之分。天然与半天然制剂有17-雌二醇、结合雌激素(妊马雌酮)及戊酸雌二醇等。半合成雌激素有乙炔雌二醇、炔雌醇三甲醚、乙炔雌二醇甲酯。合成的制剂包括乙烯雌酚、双烯雌酚和尼尔雌醇等。利维爱(商品名)亦为人工合成,具有弱雌激素、弱孕激素和弱雄激素等三种激素的作用,用于绝经后的激素替代疗法。

绝经后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除有以上提到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外,对妇女健康还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主要不良影响是诱发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但这一危险过去可能被过高地估计了。文献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应用低剂量结合雌激素不超过10年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而应用大剂量结合雌激素,时间超过10年以上或应用合成的雌激素,有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但目前仍缺乏有说服力的资料。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最好慎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孕激素,如19炔诺酮衍生物Norethisterone可减少骨吸收的生化指标,与雌激素有类似的作用。孕激素还能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因此,孕激素与雌激素联合应用,可减少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提高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疗效。诺和诺德公司的诺更宁和诺康律即为两种连续联合替代疗法(HRT)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所谓连续,即根据月经周期,序贯性地服用雌、孕激素。两产品均为28片分格包装,每日1片,不会漏服,使用非常方便。诺更宁适用于绝经后妇女,而诺康律适用于未绝经的妇女。

1.2 二膦酸盐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二膦酸盐类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之一。二膦酸盐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主要与减少破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有关。

1.3 降钙素

降钙素为3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降钙素来源于甲状腺,但鱼类降钙素却是由其后部鳃腺分泌的。鱼降钙素与哺乳动物的降钙素受体的结合能力超过哺乳动物的降钙素,这一点十分特殊。由于这一原因,目前临床应用的均为鱼降钙素。

1.4 依普拉芬和类黄酮类药物

依普拉芬(Ipriflavone, IP)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合成的一种异黄酮衍生物。异黄酮属类黄酮中的一种,而后者广泛存在于我们食用的水果、蔬菜和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中。异黄酮在动物和人体中均没有雌激素活性,但能增加雌激素的活性。大量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防癌、抗心脏病及抗动脉硬化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在切除卵巢小鼠的实验中发现,异黄酮有雌激素样维持骨质的作用。依普拉芬在各种骨质疏松实验模型中均能减少骨丢失,临床研究表明,在老年性骨质疏松妇女(65岁以上),骨密度减低伴椎体骨折者,依普拉芬能增加骨密度,且有很好的镇痛效果,骨转换指标明显降低。故认为依普拉芬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2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2.1 氟化物

氟化物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促进新骨形成的药物之一。人类及动物模型显示,氟化物可刺激骨形成,其作用机制有数个模型。最新的研究证实,氟化物可直接增加特异性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或间接抑制成骨细胞磷酰化酪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最终增加磷酰化促进骨细胞增生。由于氟对骨组织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目前对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益及危险性尚有争议。近来的研究提出,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前景是那些骨密度低的患者,预防非创伤性骨折的发生。

一氟磷酸骨酰胺+钙(商品名:特乐定,Tridin)是目前国内惟一上市的氟制剂。除一氟磷酸谷酰胺外,还含有葡萄糖酸钙和枸橼酸钙,每片含元素氟5 mg,元素钙150 mg.本品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尤其是低骨量或已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本品不良反应少,偶有胃肠道不适和下肢关节疼痛等,减量或暂停服用可使症状消失。本品可与抗骨吸收药物合用。

2.2 甲状旁腺激素(PTH)

PTH为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PTH的合成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PTH对骨的影响是复杂的。

在骨形成的过程中,骨通过不断增加新的、比刚形成时更坚厚的骨质而得到加强。人一到成年,骨骼便逐渐丧失了在原本是软组织的部位形成骨的能力,因此,如果单纯应用抗骨吸收的药物,最终只会导致有极少的部位可供形成新的能增加骨坚硬度的骨质。这样,治疗开始时表现为一过性的骨密度增加,紧接着进入停滞期(平稳期),最终缓慢降低。因此,人们通过控制成骨细胞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又重新认识到PTH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2.3 维生素K

1975年,Pettifor发现孕妇在妊娠前3个月口服抗凝剂华法令(Warfarin)能导致新生儿骨畸形,因华法令是维生素K的拮抗剂,从而引起人们对维生素K与骨代谢关系的重视。维生素K与机体骨代谢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认为维生素K参与体内骨钙素的合成,而骨钙素在骨矿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另据推测,维生素K同时影响多种骨吸收环节,减弱各种骨吸收激活因子的作用,从而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及其诱导作用,最终抑制骨吸收。

3 作用于骨矿化的药物

3.1 维生素D

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及激素,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3与钙剂联合用药有相辅相成的效果,其作用机制是联合用药增加了肠道Ca2+的吸收并使血钙升高,由此反馈性地减少了甲状旁腺激素的释放,从而降低了骨转化率;联合用药的另一机制是促进骨不完全钙化区的完全钙化。

3.2 钙制剂

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 篇8

【关键词】 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药物干预;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4.020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这两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O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1]。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OP定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关于OA和OP间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正相关,也有学者认为负相关,为此进行文献研读,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1 临床研究

1.1 OA和OP呈正相关 大多数学者认为OA与OP具有密切关系[2-4]。临床大量病例资料显示,OP患者发生OA的几率远高于健康人群,观察OP患者与OA患者的骨密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血钙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OA常早于OP发生,OP患者更容易引起OA的发生,而且骨质疏松的程度从无到有到加重,OA的程度也逐渐加重,骨质疏松能够加速OA的病变,OA和OP并非两种完全独立的疾病,常是两者相互制约,且发病机制上存在重要关联[5-6]。Papaloucas等[7]发现,OA患者的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与OP患者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近似,且髋关节OA患者伴有OP,认为局部OP是OA的一个重要特征。刘新辉等[8]对323例确诊为腰椎退行性OA患者的OP发病率进行调查,发现腰椎OA患者合并Ⅰ型OP的发病率为78.95%,而单纯腰椎退行性OA患者的发病率为21.05%,在腰椎OA患者中存在OP的高发病率,OP的病理影响腰椎OA的病理状态。临床上,抗OP治疗OA能取得一定的疗效[6]。李军等[9]从临床证候和影像学方面分析出OA和OP正相关。因此,推测OP可能是OA的病因之一,但也有少数学者持反对意见,故目前尚未定论,OA与OP之间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1.2 OA和OP呈负相关 有少数学者认为OA与OP呈负相关。Marinovi?等[10]采用形态分析学的方法,对髋部骨折和患有OA的患者骨小梁体积、厚度、数量等进行分析,认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髋关节OA的发生呈反比。笔者认为该结论未对OP的全身性进行探讨,只是对髋关节这个局部进行分析,得出OA和OP呈反比的结论并不可靠。有学者曾发现,在影像学测查中,伴有退行性OP患者骨密度的测定值都要升高,是因为退行性病变和显微骨折产生的新骨,使测定值产生了错误的结果[11]。还有学者测量了OA患者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发现腰椎骨密度受OA影响较大,而髋部骨密度无明显影响,认为这一差别可能受到骨赘增生的影响[12]。这提示要分析OA和OP的关系,还需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不同部位间的差异,注意到OA患者软骨下骨早期疏松、晚期硬化的问题,需慎重下结论。

2 基础研究

2.1 OA合并OP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OA合并OP动物模型的建立,为基础与临床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目前比较通用的造模方法是采用切除双侧卵巢造成OP模型,一段时间后加上膝关节Hulth手术法造OA模型。卢勇等[13]切除SD大鼠双侧卵巢1个月后,采用Hulth法造模,共耗时2个月,成功建立大鼠OA合并OP模型。模型鉴定为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股骨近端标本骨密度,光镜、电镜观察膝股骨髁关节软骨组织显微结构与细胞超微结构。笔者认为该造模方法经典、成功率较高,但对手术等操作者要求较高,常要等OP模型造好再行OA造模,且动物相对易出现死亡,总实验耗费较大。

彭冰等[14]将小鼠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关节腔注射碘乙酸,8周后模型鉴定,用多光谱小动物成像仪分别行X-ray活体成像观察膝关节股骨远端与腰椎,同时测定骨密度;光镜观察股骨远端及胫骨平台软骨、软骨下骨与腰椎骨小梁结构,发现成功建立了OP合并OA模型,推测OP与OA二者具有相互叠加作用。笔者认为此法较双侧切除卵巢加Hulth法简便,关节注射法造模损伤较小,小鼠成本低,但耗时较长。小鼠造模操作要精准,一般的影像学设备无法观察清楚骨骼精细结构,但形态学仪器却易于观察与拍摄关节切片整体结构。

有学者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双侧卵巢切除,

10周后血清雌二醇、骨密度显著降低,关节软骨退变,成功建立兔膝OA合并OP模型。模型评价用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股骨标本全骨密度,光镜观察关节股骨髁软骨组织形态,并进行Mankin评分。结果说明,OP和OA具有共同发病机理,其中去势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导致二者发生的关键性

因素[15]。笔者认为该造模方法最为简便,比较好控制实验条件;兔子做膝OA模型虽较为典型,但不易饲养、总成本较高,且抗兔抗体较少,不利于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实验研究,故可用大鼠造模。

2.2 OA与OP相关性的动物模型研究 OA与OP在动物模型上也表现出密切相关性。有学者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方法,在兔膝关节做OA合并OP模型,发现OP能够加剧兔OA模型中软骨变化,OP合并OA模型同单纯的OA模型相比,前一种模型的关节软骨损害更严重,认为OP与OA有直接联系[16-17],提示OA与OP可能在病程进展上相互影响并呈正相关。

李楠等[18]用单纯的卵巢切除法成功制作SD大鼠OA合并OP模型,并推测OA合并OP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卵巢切除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OP,软骨下骨量减少,关节不稳定有关;也可能是OA与OP同时发生;也可能是OP与OA存在共同的信号通路,OA先于OP发生,两者互相加重互为因果。因此,雌激素水平下降是OP与OA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也符合临床上绝经后妇女高发OP合并OA的实际。目前,关于OA合并OP的动物实验研究较少,通过动物实验深入研究OA合并OP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nlc202309081716

3 药物对OA合并OP治疗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OA合并OP的治疗以缓解疼痛、提高关节功能、抑制关节滑膜的炎性反应,以及提高骨密度为主,而中医对OA合并OP的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3.1 西药对OA合并OP的作用 OA合并OP的治疗是以改善物质代谢和微循环,抑制退行性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和防止骨量丢失,缓解关节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为目的[19]。目前用于治疗OA合并OP的西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营养关节软骨药及抗骨质疏松药等,还有一些局部关节腔注射药等。

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早期OA较为常用的方法[20],使用该法加上抗OP的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的早期OA伴OP,疗程结束后,骨密度明显增加,膝关节活动疼痛得到缓解,效果良好[21]。或是膝关节腔注射法,加上碳酸钙D3和鲑鱼降钙素治疗早期OA合并OP患者,膝关节痛改善,同时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及其他全身OP症状有较大改善,且无非甾体抗炎药带来的胃肠道不适,具有一定优越性[22]。关节腔注射治疗具有局部有效浓度高、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但OA晚期患者不宜使用。也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依托考昔片配合营养关节软骨的氨基葡萄糖,加上抗骨质疏松药阿仑磷酸钠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OA伴OP,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23]。药物治疗加上康复训练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康复训练要考虑患者的依从性等问题。上述研究表明,治疗OA合并OP主要是以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为主,抗OA药物与抗OP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显著。

3.2 中药对OA合并OP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OA属于“痹证”,OP属于“痿证”。OA早期病变以关节疼痛为主症,从“痹”治;OP早期病变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日久血瘀,痰浊痹阻气机,出现麻木的“痿证”表现;OA、OP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均以肾虚为本,均是全身退行性改变,这也是OA合并OP的病理基础[24-25]。

强骨饮和密骨片都是补肾中药,用其治疗OA合并OP患者,均能提高骨密度,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改善膝关节局部内环境,增加骨转换和抑制骨吸收,增加骨钙含量,改善软骨细胞的营养、炎性因子和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失衡,能够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其中强骨饮总有效率高达90.00%,疗效十分显著[26-27]。中药方剂补肾强督方治疗OP合并膝OA患者,有效率达62.5%[28]。中成药金天格胶囊用于治疗膝OA合并OP,总有效率达90%以上[29]。上述研究说明,由于OA和OP具有共同病机,因此补肾中药预防和治疗OA合并OP可有确切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3.3 中西药结合使用对OA合并OP的作用 中西药治疗OA合并OP有各自的特点,中西药结合使用,充分体现标本兼顾,内外同治,防治并举的特点,且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具有显著优越性。

吴晨等[30]使用金乌骨痛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OA合并OP患者,能够提高骨钙素,提高骨骼成骨功能,纠正骨代谢失衡,患者晨僵、疼痛、关节功能等得到改善,并且无胃肠道不适反应。有报道用透明质酸钠、鲑鱼降钙素、鹿瓜多肽、骨化三醇、中成药骨疏灵等药物,序贯治疗OA合并OP,患者骨密度显著提高,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迅速缓解,关节炎性指标降低,临床疗效显著,推测机理是抗炎、保护软骨、降低骨吸收、补肾壮骨[31]。上述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OA合并OP起效快,疗效显著,因其能够各取所长、互补其短,故加强疗效、缩短疗程。

4 展 望

4.1 基础研究展望 目前关于OA合并OP的研究较少,一些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难以在临床试验中被验证,且其病理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短期的实验研究很难完全揭示OA合并OP的病理机制,要利用好高分辨率的动物影像设备(Micro-CT、核磁等)进行活体观察与定量分析,并要将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结合起来,联合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探索。

4.2 临床研究展望 尽管有不少学者对OA合并OP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宝贵探索,但是有些学者仅对绝经后的妇女进行研究,没有对老年男性患者发病情况进行研究,代表性不足。因此,需要完善设计方案,科学进行临床研究。

4.3 治疗展望 目前关于OA和OP的病因及病理仍存在着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的争论,且国内外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仍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在治疗上不能忽视二者的可能关系。最近研究表明,一些药物可能对OA和OP的进程都有效[32]。国外有学者指出,OA和OP可能有相同的致病原因,且可以同时接受治疗[33-36]。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可将OA合并OP的发病皆归因于肾虚[27]。临床上也存在大量OP和OA共存病例,OA患者OP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且两者在高龄患者中常常同时存在,这进一步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呈正相关。但是如何对OA合并OP采取更加有效的药物干预治疗,及其药物作用机制探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骨性关节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1-72.

[2]黄火高,郑毅,尹义存.骨性关节炎的定量超声骨密度研究[J].天津医药,2004,32(12):737-739.

[3]李西海,党传鹏,杨世奎,等.软骨潮线漂移调控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建的机制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9):51-53.

[4]俞建钰,林星,陈晗.骨关节炎早期诊断及进展预

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7):55-60.

[5]刘康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6):904-907.

[6]吴波,田卫群.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7):27-29.

nlc202309081716

[7]Papaloucas CD,Ward RJ,Tonkin CJ,et al.Cancellousbone changes in hip osteoarthritis:a short-term longitudinal study using fractatal signature analysis[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05,13(11):998-1003.

[8]刘新辉,杨少锋,何东,等.Ⅰ型骨质疏松患者伴发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1):25-26.

[9]李军,张开伟.骨质疏松症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共病相关性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4):82-83.

[10]Marinovi? M,Bazdulj E,Cei? T,et al.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subchondral bone of the femoral head in osteoarthritis and osteoporosis[J].Coll Antropol,2011,35(2):19-23.

[11]Masud T,Langley S,Wiltshire P,et al.Effect of spinal osteophytosi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measurement in vertebral osteoporosis[J].BMJ,1993,307(6897):172-173.

[12]于莉.骨代谢标志物实验室检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18-21.

[13]卢勇,孟庆才,方锐,等.SD大鼠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6):9092-9096.

[14]彭冰,胡正国,宋才渊,等.小鼠骨质疏松合并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2):8-10.

[15]Zhou J,He CQ,Guo H,et al.Establishment of a rabbit model of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1,15(41):7639-7642.

[16]Calvo E,Casta?eda S,Largo R,et al.Osteoporpsis increases the severity of caritilage damage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osteoarthritis in rabbits[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07,15(1):69-77.

[17]Casta?eda S,Largo R,Calvo E,et al.Bone mineral measurement of subchondral and trabecularbone in healthy and osteoporotic rabbits[J].Skeletal Radiol,2006,35(1):34-41.

[18]李楠,王猛,刘永明,等.卵巢切除术构建大鼠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3):2413-2416.

[19]王茂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0]许小志,曾文磊,张立兰,等.中药熏洗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15-18.

[21]赵良春,肖涟波.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3):59-62.

[22]郑林,肖涟波.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0):64-66,76.

[23]张敬,钟良宝,郑颜萍,等.家庭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6):2371-2373.

[24]刘文刚,许学猛,谢国平,等.温阳通络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机

制[J].广东医学,2009,30(5):807-810.

[25]王文胜,李飞,邵航,等.张俐教授专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临证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99-2801.

[26]周丕琪,沈霖,杨艳萍,等.补肾法治疗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5):22-24.

[27]吴连国,刘康,王定,等.强骨饮治疗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2):10-13.

[28]王柯,张劲,丑钢.补肾强督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4例[J].河南中医,2012,32(5):599-601.

[29]孙剑,裘敏蕾,何永淮.金天格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7):19-21.

nlc202309081716

[30]吴晨,李欣,施丹.金乌骨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38-42.

[31]梁兴伦,朱敏洁,陈缵绅.等.六联强化加序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12):908-912.

[32]Casta?eda S,Roman-Blas JA,Largo R,et al.Subchondral bone as a key target for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J].Biochem Pharmacol,2012,83(3):315-323.

[33]Bultink IE,Lems WF.Osteoarthritis and osteoporosis:what is the overlap?[J].Curr Rheumatol Rep,2013,15(5):328.

[34]Pan J,Zhou XZ,Li W,et al.In situ measurement of transport between subchondral bone and reticular

cartilage[J].J Orthopa Res,2009,27(10):1347-1352.

[35]Hwang J,Bae WC, Shieu W,et al.Increased hydraulic conductance of human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plate with progression of osteo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8,58(12):3831-3842.

[36]Bijlsma JW,Berenbaum F,Lafeber FP.Osteoarthritis:an update with relev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J].Lancet,2011,377(9783):2115-2126.

收稿日期:2015-11-13;修回日期:2015-12-25

【骨质疏松药物市场分析】推荐阅读:

骨质疏松防治知识06-24

骨质疏松症教案01-30

高一抒情散文 :《易疏松》200字09-10

上一篇:周记报告下一篇:《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