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精选8篇)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1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禁毒工作,进一步落实禁毒工作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发〔2014〕6号)、国家禁毒委员会《关于印发〈禁毒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4〕22号)的有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禁毒工作责任追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坚持责任与职能相适应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禁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禁毒工作负总责。

各级党委、政府分管禁毒工作的领导是禁毒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具体负责禁毒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本地区禁毒工作负主要责任。

各级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是本部门、本单位禁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禁毒委员会委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禁毒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第五条 禁毒工作责任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追究:

(一)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二)约谈;

(三)取消评选受奖资格;

(四)不得提拔和交流重用;

(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条 各地在履行禁毒工作职责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约谈相关责任人:

(一)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通报地区的;

(二)被省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整治地区的;

(三)市(州)禁毒工作专项调查测评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

(四)县(市、区)禁毒工作专项调查测评排名后三位的;

(五)因禁毒工作不力,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

第七条 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履行禁毒工作职责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约谈有关责任人:

(一)未将禁毒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的;

(二)未明确负责禁毒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落实必要经费的;

(三)未按要求完成禁毒工作任务的;

(四)主管禁毒工作领域发生重大问题,对禁毒工作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

第八条 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整治的地区,应采取以下责任追究措施:

(一)取消该地区参加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全国性及地区性评比的资格;

(二)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原则上不得评先受奖、提拔和交流重用;

(三)在被列为重点整治的地区以前,已经在该地区担任相应职务两年以上(含两年)的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因不重视禁毒工作、履职不力导致毒情严重的,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九条 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整治的地区,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导致不能按期完成整治目标任务的,应延长整治期限,并视情给予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整治的地区在延长整治期限内仍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应给予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降级、撤职处分。

第十条 被省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整治的地区,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导致不能按期完成整治目标任务的,应延长整治期限,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原则上不得评先受奖、提拔和交流重用。

被省禁毒委员会列为重点整治的地区在延长整治期限内仍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应给予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一条 省禁毒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禁毒委员会重点整治地区、省禁毒委员会重点整治地区、各市(州)和省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禁毒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各市(州)禁毒委员会负责其他县(市、区)和市(州)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禁毒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采取的追究措施,由以下程序决定:

(一)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和约谈的,由负责考核的禁毒委员会决定;

(二)取消评先受奖资格的,由负责考核的禁毒委员会与有关部门研究决定;

(三)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不得提拔和交流重用的,由负责考核的禁毒委员会提出建议报同级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四)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负责考核的禁毒委员会提出建议报责任追究决定机关按程序进行处理;

(五)各市(州)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的情况,应及时上报省禁毒委员会。

第十三条 在对责任人作出处理前,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予以采纳。

依照本办法规定受到追究的责任人不服追究决定的,可以自接到有关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作出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申诉期间,不停止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同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各市(州)党委、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省禁毒委员会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禁毒委员会组织实施。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2

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是指参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承担全面责任, 不得违法发包、肢解发包, 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 降低工程质量, 其违法违规或不当行为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应当承担责任;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保证勘察设计文件符合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对因勘察、设计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承担责任;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对因施工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承担责任;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监理, 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 按规定进行严惩: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投诉、举报、群体性事件、媒体报道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勘察、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建筑工程不能正常使用;存在其他需追究责任的违法违规行为。

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实行书面承诺和竣工后永久性标牌等制度。

项目负责人应当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前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连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项目负责人如有更换的, 应当按规定办理变更程序, 重新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连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 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和项目负责人姓名。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建筑工程各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布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追究情况, 将其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及处罚结果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给予信用惩戒。

鼓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项目负责人终身质量责任承诺等质量责任信息。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3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

第三条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及其有关机构领导人员按照职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力,致使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

(二)作出的决策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三)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作出的决策严重违反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

(五)地区和部门之间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方面推诿扯皮,主要领导成员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本地区发生主要领导成员职责范围内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或者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处置不力的;

(七)对公益诉讼裁决和资源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执行不力的;

(八)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责任的同时,对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及相关部门领导成员依据职责分工和履职情况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有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二)对分管部门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行为监管失察、制止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的;

(三)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应当依法由政府责令停业、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停业、关闭的;

(四)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组织查处不力的;

(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二)批准开发利用规划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核准)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

(三)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不力,不按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四)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

(五)不按规定报告、通报或者公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信息的;

(六)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责任的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追究相应责任。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

(二)干预司法活动,插手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具体司法案件处理的;

(三)干预、插手建设项目,致使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得以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四)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九条 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按规定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第十条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形式有: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党纪政纪处分。

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各级政府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发现有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的,必须按照职责依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进行调查,在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处理决定的同时,对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应负责任和处理提出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材料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需要给予诫勉、责令公开道歉和组织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的沟通协作机制。

司法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等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有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的,应当向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负责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一般应当将责任追究决定向社会公开。

第十二条 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第十三条 政府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对发现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应当调查而未调查,应当移送而未移送,应当追责而未追责的,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提出书面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受理并作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五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提拔;单独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至少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至少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国务院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落实本办法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负责解释。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4

为做好治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营造良好的车辆营运市场秩序,构建和谐高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打造高速公路治超窗口形象,为交通行业争光,为高速人争光。特制定超限检测点负责人(班长)治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一、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行为查证属实的,由主管领导依法对涉及单位的负责人和班长、检测员的过错责任进行调查、认定,做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二、超限检测点负责人未按照规定为治超站点指派执法人员且经督促教育仍不纠正的,或者所指派执法人员不作为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超限检测点班长、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进行训诫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三、治超执法人员在接到查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通知后不能及时到位履行职责,致使已查获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逃逸、调查取证工作无法进行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当班检测人员、检测班长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停岗或者撤职处分。

四、治超站点违规放行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当班检测员、班长或者超限检测点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停岗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轻或减轻处分:

(一)积极配合调查工作的;

(二)有立功表现的;

(三)主动纠正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阻止损害后果扩大的;

(四)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的情形。

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或加重处分:

(一)干扰、妨碍调查工作的;

(二)指使或者暗示治超执法人员违反治超规定,放行超限超载车辆的;

(三)利用职权保护非法超限超载运输的;

(四)以权谋私,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影响治超工作的;

(五)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的情形。

七、治超工作人员在治超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廉洁高效、公正透明,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改造任务。根据《毕节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第三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责任主体

第四条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行首长负责制。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

第五条 责任追究对象为:

(一)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

(二)乡镇长、办事处主任;

(三)分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乡镇办事处副科级领导;

(四)乡镇办事处危改办主任;

(五)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乡镇办事处副科级领导和乡村干部。第六条 乡镇办事处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计划,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组织实施维修、改建工程,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坚持“最危险房屋和最困难群众”优先改造的原则,合理确定改造对象;

(四)调查处理涉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信访案件;

(五)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

(六)及时上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度。

(七)农村危房改造农户信息数据的录入与工程进度同步;

(八)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及时兑现补助资金;

(九)做好工程的逐户验收;

(十)收集、整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档案资料。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七条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责任追究方式:

(一)通报批评;

(二)戒勉谈话;

(三)取消评先选优资格;

(四)经济处罚;

(五)党纪或政纪处分;

(六)移交司法机关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根据过错行为程度和社会影响,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合并使用。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乡镇办事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一)周报工程综合进度排列位于全市后五位的;

(二)阶段性安排的工作逾期十日未完成的;

(三)改造对象信息录入与上报的工程进度不一致的;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的;

(五)不按规定公开、公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危房改造对象等有关内容,负面影响较大的;

(六)接待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人或群众来访时,不按工作程序办理,发生越级上访事件的。

第九条 月末综合进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且排列为后五位的乡镇办事处,由市分管领导进行戒勉谈话,记黄色预警一次,限期整改。(结合市实绩考核办相关规定进行,下同)

第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乡镇办事处责任人员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

(一)季度考核被确定为“不满意”等次两次的;

(二)被市分管领导戒勉谈话三次以上的;

第十一条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行调度制度,进度滞后的乡镇办事处为会议筹办单位,承担会务所需费用,并作表态发言。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乡镇办事处责任人员,视其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执行政策不严格,确定改造对象偏差较大,将不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村家庭住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的;

(二)监管不力,导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达不到技术规范要求,造成较大损失或较大负面影响的;

(三)对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未经村、乡镇办事处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的;

(四)滥用职权,优亲厚友,擅自改变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危房等级、家庭类别的;

(五)虚报农村危房库存的;

(六)从事管理和审批工作的人员丢失、毁损相关材料的;

(七)玩忽职守、擅自改变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用途的;

(八)向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人索要财物,收受申请人财物、刁难申请人、延误办理时间的;

(九)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村家庭住房拒不受理或拒不签署同意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的;

(十)所辖区域发生贪污、截留、挪用、套取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补助资金的。第十三条 有干扰、阻碍问责调查,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等行为的,从重问责。

第十四条 乡级责任追究对象的问责结果,列入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 因管理和审批行为发生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造成国家赔偿的,由直接单位或直接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追究责任:

(一)发现错误审查、审核、审批后及时纠正,尚未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二)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审查、审核、审批延误期限的。

第四章 追究程序

第十七条 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察局),由市纪检(监察局)、生态办、实绩考核办、督办督查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 具体落实责任追究工作。

第十八条 责任追究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市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办公室对各乡镇办事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提交联席会议办公室,对需要实行问责的,联席会议研究并报经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同意后,由纪检监察机关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二)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住房与城乡建设、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经查实需要实行问责的,提交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席会议研究并报经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同意后,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三)问责决定机关根据问责建议,集体讨论作出问责决定,将问责决定书送达被问责人及其单位。

第十九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人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二十条 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单位。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一条 执行问责决定:诫勉谈话由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谈,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住房与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按有关规定进行;通报批评由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行文;被责令公开道歉的干部应当在相应的新闻媒体和领导干部大会上公开道歉;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由组织人事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被问责人的考核、评优及任用等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纪检监察机关将被问责人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廉政档案。

组织人事部门及时将被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干部的问责情况记录在案,将被责令公开道歉、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干部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问责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建议机关。

问责实行情况应当及时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毕节市危改办负责解释。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进一步加强我镇征兵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征兵工作任务,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工作条例》、总参、总政、监察部《廉洁征兵若干规定》;《浙江省征兵工作实施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征兵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镇人民政府、兵役机关一定要强化领导,统筹安排,确保征兵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下列单位和人员:

(一)泽国镇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

(二)泽国镇各村(居)驻村干部及各村(居)民兵连长

(三)应征青年;

(四)其他有关对象。

第二章 责任追究的内容

第四条 在征兵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拒绝完成、故意拖延征兵任务的,阻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在征兵过程有违纪违法行为、逃避兵役行为的,或者有其他妨害征兵工作行为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

第五条 镇征兵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未按要求抓好征兵宣传工作,宣传发动不到位的;

(二)应征青年兵役登记率、目测初检率未达到镇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要求的;

(三)镇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市征兵办公室的指示、通知、要求贯彻不力或要求上报的表格、资料及相关材料拖延、未按规定时间上报的;

(四)在应征青年报名过程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或隐瞒应征青年政治、户籍、身体、学历、年龄和现实表现情况的;

(五)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或吃拿卡要的;

(六)对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名单、廉洁征兵监督员、体检、政审合格青年名单等未按上级要求公示的;

(七)在征兵工作中以各种名义收取或变相收取政审费、服装费、报名费等不应当收取的费用或对应征青年及家长摊派各类费用的;

(八)未按规定时间办理应征青年相关手续的;

(九)完不成征兵任务的;

(十)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第六条 负责征兵政治审查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在审查青年现实表现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未能及时上报、调查处理的;

(二)在应征青年报名过程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或隐瞒应征青年政治、学历、户籍、年龄和现实表现情况的;

(三)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或吃拿卡要的;

(四)未按规定时间办理应征青年相关手续的,(五)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不符合征兵政审条件的青年入伍后被退回的;

(六)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第七条 负责征兵体格检查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在体检过程擅自提高或降低体检标准,致使体检不合格青年入伍后被退兵的;

(二)在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或隐瞒应征青年体检情况的;

(三)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或吃拿卡要的;

(四)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第八条 负责应征青年交通、运输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未按规定时间组织应征青年或新兵起运的;

(二)收取或变相收取应征青年或新兵交通费、食宿费等不应当收取的费用的;

(三)在应征青年交通、运送过程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管理不严,导致应征青年伤残、死亡或出现其他意外事故的;

(四)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第九条 应征青年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在应征过程中擅自更改、隐瞒自身政治、户籍、文化、身体、现实表现情况的;

(二)在应征过程中向征兵工作人员请吃、行贿的;

(三)在体检过程中私自逃离体检现场或对体检情况弄虚作假的;`

(四)在应征过程中不服从组织领导、不遵守纪律,与征兵工作人员或应征青年或其他人员发生争执、冲突的;

(五)在报名应征至交接兵期间中有打架、偷盗等违纪违规行为的;

(六)入伍后因思想原因逃离部队或主动要求退兵的;

(七)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第三章 责任追究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 镇征兵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实施责任追究: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或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情节轻微是指未按市征兵办要求抓好征兵宣传发动工作的,应征青年兵役登记率、目测初检率未达到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要求的,对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名单、廉洁征兵监督员、体检、政审合格青年名单等未按上级要求公示的;在应征青年管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管理不严,导致应征青年出现顶撞征兵工作人员或发生其他打架等事故的,未按规定时间办理应征青年相关手续的;有吃拿卡要情况的;或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上级征兵办公室的指示、通知、要求贯彻不力或要求上报的表格、资料及相关材料拖延、不上报的;或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对征兵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社会影响不大的。

(二)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停职、调离原工作岗位等处理;相关单位、人员当年不得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情节较重是指在应征青年报名过程中,以各种名义收取或变相收取政审费、服装费、报名费等不应当收取的费用的;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或隐瞒应征青年政治、户籍、身体、文化、年龄和现实表现情况的;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量额不大的,因个人违纪违规操作造成退兵的;完不成征兵工作任务的;或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洁征兵若干规定》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是指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额较大的;因个人严重违纪违规操作造成退兵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一条 负责征兵政治审查的工作人员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实施责任追究: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或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情节轻微是指在征兵过程中有故意拖延办理应征青年相关手续的,有吃拿卡要情况的;或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对征兵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社会影响不大的。

(二)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停职、调离原工作岗位等处理;相关单位、人员当年不得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情节较重是指在应征青年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数额不大;报名过程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擅自更改或隐瞒应征青年政治、户籍、年龄和现实表现情况的;在审查青年现实表现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未能及时上报、调查处理的;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洁征兵若干规定》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是指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数额较大;审查青年现实表现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而违规办理相关手续的;因个人严重违纪违规操作造成不合格青年被政治退兵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二条 负责征兵体格检查的工作人员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实施责任追究: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或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情节轻微是指在征兵体检过程中有吃拿卡要情况的;擅自降低、提高体检标准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青年被退兵的,或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对征兵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社会影响不大的。

(二)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停职、调离原工作岗位等处理;相关单位、人员当年不得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情节较重是指在体检过程中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数额不大;故意隐瞒青年身体情况或弄虚作假导致不合格青年入伍后被退兵,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洁征兵若干规定》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是指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额较大,或因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三条 负责交通、运输的工作人员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实施责任追究: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或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情节轻微是指未按规定时间起运征青年或新兵,或所产生的过错行为,对征兵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社会影响不大的。

(二)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停职、调离原工作岗位等处理;相关单位、人员当年不得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情节较重是指在应征青年或新兵运送过程中,收取或变相收取交通费、食宿费等不应当收取的费用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洁征兵若干规定》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是指因工作严重失误,导致应征青年或新兵在运送过程中造成伤亡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四条 泽国镇各村(居)驻村干部及各村(居)民兵连长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实施责任追究: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教育、批评;

情节轻微是未按镇征兵办要求抓好征兵宣传发动工作的,在兵役登记及目测初检阶段适龄青年未在规定时间到站兵役登记或体检的,对征兵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社会影响不大的。

(二)情节较重的给予批评、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或诫勉谈话

情节较重是指驻村(居)干部和民兵连长未按规定时间送应征公民到市站体检,或缺人的,应完成未完成输送兵员任务的,因后期兵员管理不严格(期间有打架、偷盗等违纪违规行为致政审、身体条件等不合格的)导致无法出兵的,新兵入伍一月内有逃兵、思想退兵、退回原籍的

(三)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洁征兵若干规定》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是指收受应征青年及其家长财物数数额较大;审查青年现实表现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而违规办理相关手续的;因个人严重违纪违规操作造成不合格青年被政治退兵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五条 应征青年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实施责任追究:

(一)情节轻微的,给予教育、批评及罚款;

情节轻微是在体检期间未按规定时间参加镇目测体检及市站体检、拒绝接受体检私自逃离体检站的为逃避服兵役而纹身 的;

对纹身的处理

1、对第一年参检的应征青年纹身的,交款5000元至7000元。

2、对第二年参检的应征青年纹身的,交款3000元至5000元。

3、对第三年参检的应征青年纹身的,交款1000元至3000元。对应征青年未参加或未按规定时间参加目测体检和市站体检的处理

1、未按规定时间参加镇目测体检的应征青年交保证金3000至5000元。

2、未按规定时间参加市站体检的应征青年交保证金5000至10000元。

3、未参加市站体检或未参加镇目测体检的应征青年,罚款10000至50000元。

以上款项统一使用慈善发票,交镇慈善分会。

在镇目测体检和市站体检时,发现青年患有性病的,交派出所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

(二)情节较重的,依法应履行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征集,经教育不改的,由镇征兵办公室提出意见,报请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以下措施,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待业青年的三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村官,不得被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得出国;五年内不得担任村、社干部;

是在职职工的,三年内不评先进、不转干、不提级、提职和晋升工资;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的,注销其本人营业执照,三年内不再批准发给。

情节较重是指在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经教育不改的,在应征过程中向征兵工作人员有行贿行为的;在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在应征过程中擅自更改、隐瞒自身政治、现实表现情况的;在应征过程中不服从组织领导、不遵守纪律,与征兵工作人员或应征青年或其他人员发生争执、冲突的;在报名应征至交兵期间中有打架、偷盗等违纪违规行为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情节严重的,依照《兵役法》、《浙江省征兵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定给予30000元至60000罚款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是入伍后因思想原因逃离部队或主动要求退兵的;或产生的过错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四章 附则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7

本办法所称责任追究,是指因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造成桥梁、道路严重损毁和人员伤亡等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对所涉及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站、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巡查队、装载货物源头、车辆生产和改装及维修场所等单位的过错责任进行倒查,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职责的责任。

第四条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实行省政府领导、市县(区)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各级监察机关负责依法进行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

交通运输、公安、经济和信息化、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第五条 责任追究的对象包括:

(一)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

(二)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

(三)受行政机关委托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

责任倒查中涉及的直接责任人,由监察机关监督其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条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实行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有责必究、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 各级监察机关和交通运输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安监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对造成责任事故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应当调查其所属单位或者所有人、途经站点等涉及单位的过错责任,提取相关证据,形成初步核实报告。

责任倒查初步核实工作,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特大事故、案情复杂的,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第八条 造成责任事故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查证属实的,由监察机关依法对责任对象的过错责任进行调查、认定,做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

(一)积极配合调查工作的;

(二)主动纠正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阻止损害后果扩大的;

(三)其他应当从轻处分的情形。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

(一)干扰、妨碍调查工作的;

(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三)包庇同案人员的;

(四)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五)其他应当从重处分的情形。

第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进行约谈、责令作出检讨或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二条 交通运输部门未对车辆维修企业的改装行为进行有效监管,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交通运输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和企业主管或者监管单位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三条 交通运输部门未对煤炭、水泥等货物集散地以及道路运输站(场)的运输装载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检查,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交通运输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和企业主管或者监管单位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四条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站、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巡查队违规放行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站、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巡查队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按照规定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站、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巡查队指派执法人员,或者指派的执法人员不作为,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执行有关规定,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机动车登记条件的货运车辆发放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车管所主要负责人和市交警支队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十七条 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对车辆生产企业的准入未按照国家规定对车辆生产企业以及产品公告管理,致使非法改装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八条 工商部门未依照《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规定查处无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站(场)经营和车辆改装、维修经营,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工商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九条 质监部门未检查从事改装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及标准执行情况,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改装车辆生产企业没有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组织生产,致使非法改装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质监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二十条 质监部门未按照职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明确要求和监督检查,致使非法改装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质监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二十一条 安全监管部门未对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进行安全监管,致使危险化学品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安全监管部门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致使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造成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拒不配合调查取证工作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检讨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二十四条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人员在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中逾越职权、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违反党纪的,移送有管辖权的纪检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篇8

一、责任主体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村(居)民委员会、镇直各单位是本地本单位信访维稳工作的责任主体。

1、村(居)民委员会的信访维稳工作职责:一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山林、土地流转、界限权属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二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由刑事、治安案件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三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四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村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五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对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六是负责协调解决村(居)民委员会班子内部不团结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七是负责协调解决村(居)民委员会干部相互推诿、回避矛盾及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八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因公益事业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九是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其他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

2、镇直单位的信访维稳工作职责:一是负责协调解决镇委、镇政府和信访、维稳部门交(转)办的信访维稳事项;二是负责协调解决本单位内部以及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矛盾

纠纷和信访问题;三是负责协调解决因本单位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四是负责协调解决因本单位政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引发的信访问题;五是负责协调解决村(居)民委员会上报需要调处的信访问题;六是负责协调解决与本单位相关的其它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

二、工作要求

1、凡涉及到村(居)委会的矛盾纠纷,事发的村(居)民委员会在接到群众的诉求时,必须在事发当日由治保主任组织调解;一次调解不成功,应在3天内由村(居)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组织再次调解;再次调解不成功,由村(居)民委员会在事发7天内组织相关村(居)民代表联合进行调解。每次调解必须有专项记录,调解记录三方均应签字。三次调解不成功,由村(居)民委员会书面上报镇政府,亦可同时申请有权处理的镇直单位进行调处,矛盾纠纷的调处时间不得超过15天。

2、凡上级交办的信访问题,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必须按要求在15天内调处结案,并将调处结果书面报告镇政府。信访问题本身不属村(居)民委员会一级解决的,应在7日内向镇报告情况并申请镇委、镇政府派人调查处理,也可同时向有权处理的镇直单位提出申请。但信访人的稳控工作由所在村(居)民委员会负责。

3、凡在镇直单位发生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由事发地在15天内调处终结,并确保息访罢诉。若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发生不属事发地不作为或乱作为引起的,首先由事发地组织协调,若协调不成,应在7天内书面申请镇委、镇政府指定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4、若发生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所在地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应在半个小时内报告镇委、镇政府,1小时内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并控制势态的发展,同时配合镇委、镇政府应急工作专班,积极开展处置工作。

5、凡上级交办的信访件、领导批示件、信访、维稳部门交(转)办件,有权处理的部门必须认真组织调查处理,并在15天内调处终结,情况特别复杂的信访问题,可书面申请延期15天(领导特殊要求除外)办理。

6、有权处理的部门在对信访问题进行调处时,若情况复杂且涉及到较多人群,应及时书面报告镇分管领导;镇分管领导难于决策时,责任单位在7天内书面报告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审批。信访问题的处置时间最多不得超过30天。

7、比较复杂的信访问题,事发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和镇直单位应主动协商相关部门,联合进行调处,若调处不成,事发地应及时向联系村(居)的镇干部和镇直单位的分管领导进行汇报,由镇指定牵头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限时解决。结案材料由牵头单位负责起草,并会同相关部门协商一致,报分管领导签批后答复信访人。

三、考评办法

1、各村(居)民委员会、镇直各单位必须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信访工作站,三级网络健全,制度上墙,措施落实。(5分)

2、对受理、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程序办理、登记、记录、签字(三次调处)的缺一项扣5分。(15分)

3、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的,造成越级上访或非正常上访的,北京扣20分,省扣10分,宜昌扣5分,市扣3分,镇扣2分。(20分)

4、受理、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15日内,特殊案件除外),每发生一件扣2分。(5分)

5、因处理不当,造成重复上访的,每发生一起扣2分。(5分)

6、对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疏导,做好工作,将人接回,若组织不力的,发生一起扣2分。(5分)

7、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的,每发生一件扣2分。(5分)

8、无正当理由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每发生一件扣2分。(5分)

9、严格执行信访保密纪律,若不守秘密,故意泄密,造成严重后果的,每发生一件扣2分。(3分)

10、作风粗暴,激化矛盾,造成严重后果的,每发生一件扣2分。(5分)

11、对信访信息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造成严重后果的,每发生一件扣1分。(5分)

12、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每发生一件扣1分。(5分)

13、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每发生一件扣1分。(5分)

14、处理结案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书面上报信访办和答复信访人的,每发生一件扣1分。(5分)

15、各村(居)委会、镇直单位领导班子必须实行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周每人一天,若空档空班的,每缺一次扣1分。(5分)

16、信访事项档案管理不齐全的,每差一件扣1分。(2分)

17、全年信访责任制考评低于80分,实行一票否决。以上责任制实行百分考核制,并每项实行倒扣分。

四、责任追究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及反思下一篇:被执行人财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