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扩写作文(推荐15篇)
虽然时运不佳,可是崔颢依然刻苦诵读,同时像李白一样追求得道成仙的梦想。
据传,位于长江边上的武昌有一个胜景——黄鹤楼,曾经出现神仙下凡的故事,传授长生的秘诀。崔颢闻讯摩拳擦掌,决定徒步千里,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经过艰难的跋涉,有限的盘缠几乎耗尽,日夜期盼的大江以及古色古香的黄鹤楼终于向崔颢展现迷人的容颜。
登临上黄鹤楼,却空无一人,更无黄鹤的踪迹。
恰巧江边徘徊着一个白发老者,困惑之时,崔颢向老人求教:“长辈,小生叩问此地莫非黄鹤楼?”
“足下所问正是。”
“黄鹤楼不是流传仙人的故事吗?”
“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佳话了。我的儿子就因为久盼无果而投江自尽的。”
告别素不相识的老人,崔颢重新登临俯瞰大江的黄鹤楼。纵目远眺,浩浩荡荡的大江,向东奔流而去,时间仿佛无穷无尽,又似乎凝固在这个轰响不止的时刻。黄鹤楼空空荡荡,四周也不见游人踪迹。极度的失望,感觉太阳瞬间失去了光芒,犹如月亮一般暗淡。得道成仙的夙愿顿时土崩瓦解,化为一道看不见的青烟。崔颢泪流满面,当即研墨挥毫,直抒胸中块垒。
故人西辞黄鹤楼,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写罢一阵天旋地转,崔颢栽倒在黄鹤楼的石阶上,直至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用米汤把他灌醒。
老人循循善诱,告诫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要对神仙执迷不悟。
崔颢感谢老人搭救之恩,辞别老人,在一家简陋的旅馆连续睡了三天三夜,终于从幻想的迷梦中挣脱出来,准备返回故里。
临别之前,崔颢再度登临黄鹤楼。此日,正值响晴天气,从黄鹤楼纵目远眺,武昌城掩映在繁茂的绿树中,显得格外壮观,格外生气勃勃。而长江中的小洲——鹦鹉洲,如一枚翠绿的碧玉,引人遐想万千。可是想到自己人生的至高追求,崔颢顿时又觉得眼前瑰丽的景物似乎暗淡下来。
关键词:扩写; 作文教学;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1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27
小学生习作“篇幅简短、内容单调、空洞无物”,乃常见毛病。笔者发现,每次布置习作后,大部分学生都无从下笔,不知道该写什么,或者像记流水帐一样,分不清重点在哪里。经过不断的研究、实践,笔者认为扩写是解决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空洞单调问题的较好手段。扩写,指在不改变原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把内容粗略的片断或短文加以扩展和发挥的作文训练形式。其目的是使原文主要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使原文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深刻。那么,扩写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应用呢?
一、扩写训练需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低段学生可进行扩词、扩句练习,目的是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写形象;中段学生可着手进行片断、场面、情景等扩写,目的是把段落写完整、写详细;高段学生则以扩写全文为主,着重扩写重点段落,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具体丰富,重点突出。
(二)抓准扩“点”的原则
怎样才能确定好扩写的重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找重点,即抓住题目中的“题眼”确定扩写重点。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凡是能表现中心的都是重点材料,也就是文章需要详写的部分,和中心关系不大的则是次要材料,要略写。三是根据扩写对象确定重点。扩写的材料是以写人为主的,就要把突出人物的特点作为重点来写;扩写材料是以写事为主的,就要把事情的经过作为重点来写;扩写材料是以写活动为主的,就应该把活动场面作为重点来写。
(三)文本必要原则
扩写需要拉长篇幅,但不能硬加硬凑内容,或把语言写得罗唆、重复,而应在原文的枝节再生发,产生新的枝节。需要注意的是,原文的主干一般不必再动,以免改变原意,失去扩写的意义。进行扩写时,先要熟悉原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紧扣原文的中心思想,抓住主要情节,而对原文没有明确交代或写得不够具体的地方,要深入思考,多问几个“怎么样”,并做出合理的想象,来充实文章的内容。
二、扩写训练的常见方法
如何进行扩写片断训练呢?根据习作题材,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多为写人、叙事、描景类文章。对于写人记事类习作,教师除指导学生把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完整外,还应重点指导把重点段写具体、写丰富。
(一)扩写“过程”
“过程”是记事作文的主线,写具体了,文章就充实了。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其中有一位女学生写了《我第一次炒菜》,她写了星期天,母亲去看望生病的阿姨,中午不能回家,自己第一次炒菜,学做西红柿蛋汤,从准备工作到炒菜过程到结果只写了一百多字,非常空洞,结尾也只交代了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作文交来后,我找到这位学生,当面指导她对原文进行修改:重点扩写炒菜的过程,从步骤、动作、心理活动以及遇到什么难题,怎么解决难题,有什么收获等方面展开详细描述,从颜色、声音、形状、气味、味道等进行描写。这位学生按意见进行修改后,文章就具体丰富多了。特别是炒菜过程,写到自己不知道先炒西红柿还是先用水煮,先放油还是后放油这些难题,最后汤有些酸,弄不清什么原因,后来母亲回来后问明白,是先炒造成的,若先煮就不酸了,讲自己学到了知识,感到很愉快。
(二)扩写“动作”
写人、叙事作文离不开人物,人物的行为少不了动作,把动作写详细、写准确,文章就形象生动。在写《记一次课外活动》时,一位学生写到两同学打乒乓球,打得很激烈,很精彩。但描写只不过是你打一个过来,我挡一个过去,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了了几句。我认为要从打球动作方面进行扩写。因此,在一个课外活动,刚好有学生打乒乓球,我找到此学生,让他观察打球同学的动作,并在旁边提醒每个动作有什么不同,用什么词恰当。后来,这位学生对原文进行修改,分别用上了“推、挡、拉、扣、切、削、挫”等动词,把打球过程写得活灵活现,精彩极了。
(三)扩写“语言”
人物的行为中,“语言”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具体了,人物的性格就跃然纸上。有位学生写《我的叔叔》,说叔叔是个豪爽的人。但全文只简单列举了一些事例,处事干脆,很少有语言描写,显得枯燥单调。我要求他从语言方面进行扩写。通过修改,写出了“一边去,别碍手碍脚”“要去就去,怕啥,又不是大姑娘,忸忸捏捏的”“废话,不冷,你光着脚试试”等,这些语言的运用,把叔叔豪迈而又不顾严寒光脚助人从泥泞中推车的形象生动地刻划了出来。
(四)扩写“心理”
心理活动的描写,同样可以突出人物性格,增添人物形象。有学生在写《我第一次……》时,写自己第一次骑自行车,只写看到邻居小明会骑自行车,自己就请哥哥教自己练习,学骑时怎样摔跤又爬起来骑,又摔跤又爬起来骑,最后,终于学会。过程完整,语言、动作描写还不错,只是缺乏心理描写。我启发他从学骑车之前,自己想学骑车的迫切心情和担心害怕摔跤的矛盾心情,骑车时,摔跤后心里如何下决心的想法,学会骑车后的愉快心情等进行扩写。该学生按要求修改后,文章比原文更丰满,人物形象更生动。
(五)扩写“环境”
环境对人物起衬托作用,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做铺垫。因此,根据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环境适当进行扩写,以充实文章的内容。
扩写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说明文,但以记叙文为多,大多是一些寓言或小故事。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扩写型,即题目中并不规定需扩写的地方,由答题者自己选定;另一种是指定扩写型,即在题目中已划好了需扩写的范围和要求。当然,扩写练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为扩写而扩写,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练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练习,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逐步改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会了扩写文章,学生的习作会慢慢地克服篇幅简短、言之无物的通病,写出的文章才会内容充实,有血有肉,中心突出。
【范文一】
古时候,大诸侯国宋国有一个富可敌国的人,他的家里挂满了稀有的文学古画真迹。还拥有一个私立的大金库,蕴藏着无数的金银珠宝,翡翠首饰。房子十分高大气派,令人羡慕。
一天,这个有钱人在书房教他的儿子写字,突然天上乌云密布,大地一瞬间变得昏暗起来,呼呼的刮起了大风。一刹那间,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猛烈地向大地拍打过去,地上瞬时间满是雨水。只听见“轰”的一声,墙在大雨的拍打之下,终于支持不住了,坍塌在地。过了许久,雨终于停了。年幼的儿子看见墙被毁坏了,便拉拉有钱人的衣襟,说:“爸爸,下大雨把咱们家的墙都冲毁了,赶紧修一下吧。不然,一定会有人趁虚而入,偷咱家的东西的。”有钱人听了,满不在乎的说:“没关系,怎么可能会有人头咱们家的东西呀?儿子,不要担心了,我们接着写字吧!”就在这时,听见有人叩门,原来是有钱人的邻居——一位老人,老人慈眉善目,行了个礼后便笑着说:“你家的墙被大雨冲坏了,老夫劝你还是赶紧找人修一修,不然会招贼的!”“嗨,这光天化日之下谁敢偷呀,您太过担心了,我谢谢您了!”老人便摇着头离开了。
夜幕降临,有钱人的墙一直没有修,果然正如所说的那样,小偷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有钱人的钱拿走了许多。第二天,有钱人发现后十分气愤,但又开心,他想:“我的儿子一定是亲生的,不然怎么会这么聪明呢?倒是那个老头,哼——难不成是家贼难防,这不可能!我年幼的儿子怎么会偷自己的东西呢。只不过,只不过只有儿子和老头知晓墙坏的事,不是儿子,那么肯定是哪个老人了!哼,猫哭老鼠——假慈悲!还好心劝我马上补好,否则有盗,反而自己偷了东西。”他恨恨的向邻居啐了口吐沫。
【范文二】
从前,宋国有个家财万贯的富人,他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和一个年轻漂亮妻子。但是这家人经常闹矛盾 ,邻居家的老人闻声好心来劝时,还嘲老人吹胡子瞪眼。
有一天,忽然下了暴雨,刮了狂风,雨借风势,风助雨威,哗哗啦啦下个不停,仿佛要把整个世界翻转过来。富人家有一堵老墙,已经不知多少年了,泥土有些松散,根基也不大牢固了,被这场雨一冲,无力地挣扎几下后,“轰隆”一声倒了。
雨过天晴,富人的儿子第一个发现墙倒了,慌慌张张地对富人说:“父亲,不好了,不好了,墙,墙……”
“墙怎么了?咱慢慢说。”富人安慰儿子。
儿子缓了口气:“咱家东边的那段墙塌了!”
“呀,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富人的妻子忍不住说,“塌了就塌了呗!”
儿子说:“要是不赶紧修补修补的话,恐怕会丢东西呀!”
妻子较上劲儿了:“怎么可能!你也不想想咱……”
富人使劲地摆了摆手:“都别说啦!关于修墙的事,明天我自有结果!”
这时,邻居家的老人拄着拐棍来到了富人家:“这年头,有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如果你不赶紧修修的话,难免会有人起坏心啊!”
富人撇了撇嘴,不屑的说:“这绝对不可能,我警告你,你可千万别乌鸦嘴啊!”
富人的妻子正好有气撒不出去:“糟老头,瞎说什么呢!信不信我撕破你的嘴!”
富人让家丁把老人赶了出去。
老人狠狠地用拐杖敲敲地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晚上,富人家的人都睡下后,一个黑影很轻松的翻过断墙,溜进了库房……
第二天,妻子突然发现她珍爱的一盒珍宝不见了。富人慌了,急忙到库房一查,坏了!只见库房是一片狼藉呀!仔细清点后,发现近五分之三的财宝都被偷走了。
富人傻了眼,一屁股瘫在了地上,嘴里还嘀咕着:“怎么会呢,这不可能啊,这不可能啊……”
妻子把他扶了起来,叹了口气:“早知道就听咱儿子的话了,把墙补好,可以挽回多少损失啊!”
富人后悔地说:“咱儿子一早就看出来了。你看我顽固的,咋就没听儿子的话呢!以后一定要注意儿子的意见。”
妻子好像发现了什么:“我觉得,有可能是那老头请人偷的。你看啊,以前咱对他态度不好,他一定记恨在心。昨天我又骂了他两句,他一定心怀不满,为了报复,就请人来偷咱家的钱!对!一定是这样的!”
富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但是——我们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啊!”
黄鹤楼作文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相传它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挂着长达七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水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是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大,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黄鹤楼真是太大的名气了!你想去看看吗?黄鹤楼作文3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刚登上蛇山,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迎面而来,楼高五层,最高层正中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黄鹤楼”。每层边上都有黄色琉璃瓦砌成的飞檐翘角,如黄鹤正展翅欲飞,我想这便是“黄鹤楼”得名的原因吧。
走进一楼大厅,一副巨大的壁画映入眼帘。这幅壁画有两层楼高,壁画上祥云飘飘,烟雾缭绕,云雾中一只黄鹤引吭高歌,展开有力的翅膀,向蓝天白云深处飞去。一名白发苍苍的仙人短笛横吹,悠然自得地坐在黄鹤上,他的衣襟在微风中微微飘动,那么悠然,那么飘逸,我仿佛听到那婉转悠远的笛声在空中萦绕……地上,一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在楼前载歌载舞,他们手握酒杯,仰望着天空,目送着仙人与黄鹤,渐渐地消失在雾霭之中。此情此景,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崔颢的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里还有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有户人家开了座酒馆,有位仙人天天来喝酒但从不付酒钱,为了感谢店主对他的千杯之恩,便在墙上画了只仙鹤,可以翩翩起舞为酒客助兴,从此酒馆生意非常兴隆。过了十年那名仙人回到酒馆,他一吹笛子,画上仙鹤竟飞了出来,仙人驾鹤直上云霄,消失不见。为了纪念这位仙人,这户人家便建了这座黄鹤楼。
上到二楼,陈列着历代黄鹤楼的模型。黄鹤楼多次经过战毁后重建,所以每个朝代的黄鹤楼造型都各不相同。这些模型细致逼真,即使是一片小小的瓦片,纹路也清晰可见,层次感分明,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让我感受到历代黄鹤楼的沧桑变迁。三楼四楼主要是一些人文壁画,展现了唐宋时期如李白、孟浩然、崔颢、白居易、岳飞等文化名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吟诵黄鹤楼的诗词。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高层五楼。极目远眺,武汉长江大桥一收眼底,高大的桥头堡就像两位驻守阵地的大将军,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纹丝不动。桥上车水马龙,时不时开过轰鸣的火车,桥下万吨巨轮缓缓驶过。远处,龟山静静地横卧江中,龟山上的电视塔高耸入云,长江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整座城市一片生机勃勃。我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如果李白和崔颢生活在现代,他们又会吟诵出怎样的诗句呢?
一地有一地的第一。初到的人率先要去的总是那个第一。像北京的天安门,西安的兵马俑,上海的外滩,青岛的栈桥……到武汉,第一当然是黄鹤楼。我这都是第三次来武汉了,可脑袋冒出的“第一”仍是黄鹤楼。好像不去黄鹤楼报个到,就像没来武汉似的。
借住的酒店离黄鹤楼不算远,两三站的样子。时间从容,本想走着去,可天却正下雨,便只好打车了。谁知路遇堵车,那车流,前不见头后不绝尾地堵得让人无奈。司机欺生,提前抛下我,溜了。害我在雨中走了很久的路。可是,那是一段有着茂密树木的路,加上雨,滤得空气清新干净,呼吸都感到畅快。风是轻的,雨是细的,轻风细雨中,偶尔还有桂花香气送入鼻腔,沁人肺腑。擎了伞走在这样的清幽里,又是旧地重游,竟不觉那路长,也不觉得那骗子的可恶了。
去黄鹤楼要穿过一条明清古肆——十年间,我穿过三次了——说是古肆,却一点古意也没有,还是那么大红大绿地夺人耳目。卖的还是那些彩虹伞、百家扇和一点也不古的古玩意儿。我如前一样没有买的欲望,我仍只是拍下它们,仍请人——这里有点儿故事了——和它们合个影,证明我又来过了。
黄鹤楼也还是原来的样子,五层,攒顶,飞檐,明黄的琉璃瓦。内容也还是仙人骑鹤远去的传说、唐人崔颢的《黄鹤楼》诗和由传说和诗派生出的一些文人墨客的雅事遗迹。像李白的“搁笔亭”,王羲之的“鹅池”,毛泽东的“词亭”。一座空楼,一条长江,风景虽好,终是不耐看的。添补些人文,供游人流连时品味总也是旅游的一种必要。而我,旧地重游,想看的,想寻找的,也不单是那些经年不变的风景风物,更多的是驻足凝神间对过往人事的凭悼与人生际遇的咀嚼。
第一次登黄鹤楼是2002年秋。南游,从南阳,过襄阳,游长沙,辗转一路到武汉。
到的时候天色将晚,车上看到夕照下的黄鹤楼已有些剪影的悠远了。知道时间有些晚,却性急,等不及第二天,就买票上楼了。于是,便让我有了一次独特的登楼经历:偌大一座黄鹤楼,只我一个人。黄鹤楼乃海内四大名楼之一,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游客摩肩、登者如织的景象是常态;而没有经过特别安排,却只有一个登临者,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奇观奇缘。这让一向自恋的我一下子想入非非起来,以为一定是自己有慧根仙缘,才得以有这独拥仙楼的时刻。我当时被自己的这些念头鼓舞得热血沸腾,激情满怀。想着自古以来,站在楼头总是那些糗不拉叽的男人,他们把女人的脚缠成“金莲”,让她们动弹不得,自己便独霸江山,占尽风流。否则的话,写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也许就是蔡文姬;伫风高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就可能是谢道韫、李清照。想着想着,人就愤慨激动起来,见四顾无人,便高门大嗓地喊起自己的“杰作”——
昔人乘鹤纷纷去,
唯有一女伫空楼。
自古山河尽须眉,
今日天高吾独秀。
过后,还把这浅薄可笑的经历录成一篇文字:《一个人的黄鹤楼》,收进我的游记《远方》。不过,清醒之后再没勇气去翻开那一页。
第二次是从重庆乘江轮下武汉,也是路过,也是向晚时分。登楼的过程是怎样的,竟忘了。只记得情绪有些低落,站在楼上,看着缓缓东去的江水,只想流眼泪,完全没有了第一次登楼的慷慨激昂。无人惜别,却无端地伤感不已。且一直有种诀别的感觉,江城此一去,再也不会来了。
世事难料,谁知三年之后,我竟又一次站在楼上,旁边还有个新知——登楼前才傍上的异姓伙伴——也就是在明清古肆乐于为我和“古玩意儿”拍照的男士。他看中我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看中的他的却是他胸前的那架大相机——我需要一个好摄影师。无论如何,这细雨,这花树,这江水,这古楼,这温润缠绵的江南时节……若不留下几张“玉照”,若再像第二次那样遗忘个干净,这“三登”岂不是又成了子虚乌有?当然,还因为他的男性性别。登楼是个风雅事,也是个体力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找个男士互补,应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最佳选择。
我们下车后,登上了一个很长的楼梯后,就看见黄鹤楼的顶了,一个牌坊出现在面前,上面写着三楚一楼。继续往前走,只见两只青铜黄鹤站在蛇缠龟的背上,抬头向上看,三个金色的大字黄鹤楼的牌匾,挂在黄鹤楼楼顶的檐下。门前也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繁体的气吞云梦四字。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去,书上说黄鹤楼有五层,每层高十米,楼高五十米,我抬头看了看,确实非常高。
我们乘着电梯来到楼顶,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下游的长江二桥,再看对面龟山上的电视塔在山顶高高耸立。站在楼上往前看,远处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只见青青的汉江流入浑黄的长江中,现出半清半浊的奇观。长江大桥的桥面上行驶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轮船缓缓驶过,不时传来“呜呜的”汽笛声,船尾激起了洁白的浪花。江水无声无息地向远方流去。
黄鹤楼位于武汉的蛇山之巅,与湖南省的岳阳楼和江西省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屡毁屡建,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进了黄鹤楼公园,我们就直奔黄鹤楼而去,黄鹤楼建筑群金碧辉煌,黄鹤楼主楼有五层,非常雄伟壮观。我们乘电梯上直接到了黄鹤楼顶层,在那可以遥望到长江,使我不由的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对面是龟山,中间则是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就像是一根扁担,挑起两山。龟山右边是鹦鹉洲,就是崔颢诗中“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个鹦鹉洲。而左边,就是伯牙和子期曾经在那弹琴的晴川阁。
从黄鹤楼下来,我们见到了“黄鹤归来铜雕”。它位于黄鹤楼以西,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两只鹤由龟和蛇托着奋力向上,仿佛呼唤着一去不复返的同伴早点归来。
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十分著名的一个是说有一个名叫费祎的人,在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纪念费祎,便在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由此流传开来关于它的另一个传说:黄鹤楼原为一辛氏人家开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非常难建。传说中鲁班曾经被一个穷汉领养,鲁班在穷汉家每天上山砍柴,每天从柴里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来,一共做了一百个。穷汉在做饭时顺手把一根木楔添进灶火中,鲁班叹道:“这是无价宝,将来有用。”一百天后,鲁班留言:“放得千日货,自有变钱时。”然后离去。三年之后,蛇山上造起了黄鹤楼,但楼体倾斜严重,楔了这头那头歪,急得工匠团团转。穷汉照着鲁班留下的楔子削了一个,凑成一百,到集市上卖。建筑师见此宝楔,十分中意,花重金买下。建筑师站在龟山上对着黄鹤楼,将楔子一个个抛了过去,九十九个楔子呼呼作响飞过长江,牢牢楔在黄鹤楼上,只有一个木楔落入江中,那是穷汉削的。黄鹤楼因少了一个楔子,还略微有些倾斜,但也千秋无妨了。
同学们,听了黄鹤楼的动人传说,你们一定心驰神往了吧!
脑瓜转一转: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扩写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扩写作文 篇1五月正值黄梅成熟的季节,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每家每户都被夜雨笼罩着,雾蒙蒙的一片。诗人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听着一直响个不停的蛙叫声忍不住皱了皱眉。心里想着:"怎么还不来呀,好想和他下一盘棋,是不是他被这风雨挡住了去路"?夜色如墨,诗人还是没有看见友人的身影,他托着腮帮独自发呆,手不停地用棋子敲着棋盘。惆怅无奈。笃笃的敲棋声把快要燃尽的灯花震了下来,诗人两眼呆呆地望着飘落的灯花,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友人的到来。
扩写作文 篇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这还是柳永第一次有闲暇来观赏风景,然心里凄楚无比,遥望远方,他眼里流出忧郁,取下腰间的佩剑,伸指在剑柄的绿丝带上小心翼翼地轻抚,细细春风吹进了残破的楼,丝带轻飘,昏暗的烛光摇摇欲坠,透过破旧的草帘往外看,清冷的天抹上了一片片的冰蓝,一种凄苦的美。
轻叹,脚尖点地纵身跃上草原,风扑面而来,虽已是黄昏,天空依旧清明,究竟是失去抛了,一切都变得没有了意义,丝带已变成淡绿色的了,透明得似乎随时都会随风而逝,不禁拔剑轻舞,挥洒心中的烦闷,剑收轻步走向草原深处,多年的习惯,仍是用绿绸带把头发束了起来,天已经黑了,许多昆虫奏起了天然的夜响,时不时停顿一下,远处的山坡一片昏黄;几株苍劲的白杨挺立却越显矮小,当初多少欢乐,却被仇恨雨打风吹去,昔日青翠的草原也已苍凉不堪,柳永迎风而立,束发的绸带突然断裂,一头飘逸的长发随风而舞,这时,如果有人到柳永舞剑的地方,就会看见,在那里立着一颗岩石上,印刻着: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有时候,被雨打风吹去的`,何止且诺言呢?
扩写作文 篇3她醒来的时候,天,微亮。有微弱的光,从窗户缝钻了进来,透过床前的薄纱帘子,温柔地照在被子上。
她记得她做了梦,梦里自己在哭,而眼前的人笑得一如从前那样明朗。不要哭,我回来了。他伸出了手这样说
抚去眼角尚存的一丝泪痕,她慢慢坐直身子。门外的丫鬟马上进来,扶她下床:小姐今日为何醒得如此之早?
今日我想早些去望江楼。她答。
好,小姐梳洗更衣吧?语毕,几个丫鬟麻利地打来洗脸水,搬来黄铜镜,端上梳妆盒。一个丫鬟开了窗子,不禁惊喜道:小姐你看,有两只小雀在树上呢!
她扭过头去,看见了那两只雀儿。它们俩时而互相梳理羽毛,时而低头啁啾,你侬我侬,好不可爱。一会儿,它们就结伴飞走了。
这是好兆头啊。她想着,有浅笑浮上脸庞。纤纤玉手从梳妆盒里挑出一只簪子。这簪子,是他送的信物,她一直珍藏着。今天戴这个吧。她说。
丫嬛接了簪子,替她整理那一头乌发,她望向铜镜。里面的人,也称得上美丽,只是眼睛却藏不住寂寞和冷清。
今天能见到他么?她小心翼翼地问自己。
小姐,头梳好了。丫鬟轻声唤她。
她收回思绪:扶我出去罢。
望江楼,高百尺。这里,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江上每一条船。不知何时,这里成了她每天必来的地方,只因他说过他会乘船而归。
她一级一级上着台阶,每上一级,心里的希望就增添一分。
终于到了顶层,此时天已大亮。太阳在天上投下一道道刺眼的白光,照亮了江面,也照亮了她的心。她快步走到最靠近江水的那一排栏杆前,江面上已有船只穿梭。她静静地看着,倚在栏杆边的红木柱子上,辨认着那些船的样子,不再言语。丫鬟们跟她久了,心有灵犀,相互看看,都悄无声息地退下。
今天的船格外多,每来一艘船,都会让她的心漏跳一拍,也会让她想起一段关于他的记忆。但,在确定心上人不在船上之后,她又感到无比沮丧。
她轻摇着手上的团扇。他现在的模样同以前一样么?他会不会住船舱而我没有认出他来?不,不会的,我不会忘记他的样子。当年心爱的笛子,他还带在身上么?为了在他回归之时能与他合奏一曲,她在他走后便苦练乐器,直练得手指勒出道道血痕,三千青丝雪白了几根。现在她也精通乐理,他教她的曲子,她可以用琵琶琴瑟演奏出来。但她从未试过,因为怕心疼。
又一艘船过去了,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伤痕。她的目光跟着船,停靠在码头。她看到一个少女,突然激动地挥起手中的绢帕。一个从船上下来的少年瞧见了,飞速地跑向已经泪流满面的少女。她叹了口气,将视线生硬地收回,看向江水与天相接的那条若隐若现的线。
已近黄昏,残阳如血,直照得江水通红,过往的船只也像镀了一层金。但她期待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
小姐,是时候回府了。丫鬟爬上这么高的楼,有点气喘,鼻尖儿上有一层细汗。
她说:我想再等会儿,你先歇歇。他今天府里有消息么?
回小姐,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和信函,我们照旧打听着。
她觉得像被泼了盆冷水,寒气逼进了骨头里。她嘴唇颤抖着,什么也说不出来。记得与他分别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满是无奈和悲凉。他苦笑着唤她的名字,只说了两个字:等我。
两年?三年?她靠着这弱不禁风的两个字等了他几年?又能再等多少年?她伸手摩挲着头上的那根簪子,有点想哭出来。
最后一艘船也走了。视线中只剩下那轮光亮柔和的红日,和鳞浪层层。水中的浮草随水波起伏,看着她肝肠寸断。
小姐丫鬟怯怯地问了一句。
走吧,回府她闭上眼睛,压制了内心的清苦。
一级一级下着楼梯,每下一级,她的眼睛就少一分光亮。
请让我,今夜与他,在梦中相见。发出内心最后的祈求,她再也抑制不住失望,低声啜泣起来。
扩写作文 篇4屋内香气弥漫,香料在漫长的等待中燃尽,心心念念的人儿何时才能归来?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我独自守候在原地等待你的消息。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心中的思念,散入了渺渺天地。
我黯然坐在那采菊之地,独执一杯淡酒,看遍了红日与夕晖,院里的那丛菊花,馥郁芳香,不禁令人心生愉悦。可是没有你的陪伴,左不过一片荒芜。扬起衣袖,清甜的香气渗入心房,却终是抵不了心也上的荒芜。
可谁知这菊浸于憔悴忧伤之中,同我这清瘦的思君人一般,孑然一身,立于这肃杀秋风中,只余心中一抹孤寂与之作伴。
西风卷起珠帘,珠子的碰撞声平添了几分生气。
1952年,武汉酒厂在“老天成”等糟房的基础上建成,当时生产的是“汉汾酒”,因此,该酒与清香型白酒“汾酒”之渊源,一看便知。武汉酒厂历经更名,最终于1992年改厂名为“黄鹤楼酒厂”,此时,也是黄鹤楼酒业较为辉煌的阶段。
历经数个世纪的演变,黄鹤楼酒形成了它特有的酿造工艺:它以水、高粱、小麦、玉米、糯米和大米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踩制的清荏曲、红心曲、后火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时,热水打浆,掌握适当入池水分,采用地缸分离低温缓慢发酵,石板封缸的工艺,回沙、回醅、断吹回酒、缓火蒸馏、掐头去尾、再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经此工艺酿制出的清香型白酒黄鹤楼,酒液清澈透明,酒香清雅纯正,酒质醇厚谐调,入口绵甜爽净,饮后愉悦提神。
黄鹤楼酒历经“汉汾酒”、“特制汉汾酒”到“黄鹤楼酒”,其商标主要有黄鹤楼牌、晴川牌、长江大桥牌(用于外销)。同为黄鹤楼牌商标的酒,图案也有一定的变化:80年代上半期,黄鹤楼商标图案由三层楼改为五层楼,其瓶型也于80年代中期左右开始改为方形扁玻璃瓶。
遗憾的是,两度蝉联国家名酒的黄鹤楼酒,最终难逃其倒闭的命运,最终于2003年被天龙公司收购,更名为“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因此,在陈年白酒收藏市场,早期的黄鹤楼酒则显得更具有纪念价值。
收藏指数:★★★★★
20世纪70年代末 黄鹤楼汉汾酒
该酒是目前收藏市场上出现最早的一瓶黄鹤楼酒,酒标中的黄鹤楼图案仅有三层楼,楼外有一仙鹤展翅高飞。该酒在市场上存量稀少,非常珍贵。
市场参考价:孤品
收藏指数:★★★★
20世纪80年代中期 黄鹤楼汉汾酒
80年代的黄鹤楼酒,酒标构图上大致相同,但图案中的三层楼变成了五层楼,展翅高飞的仙鹤也变成了两只,俨然一幅黄鹤楼重修后焕然一新的景象。该酒在市场上存量稀少。
市场参考价:3000元左右
收藏指数:★★★★
20世纪80年代初 特制汉汾酒
特制汉汾酒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采用长玻璃瓶形。该酒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停止生产,市场存量稀少。
市场参考价:3000元左右
收藏指数:★★★
20世纪80年代末
晴川牌 特制黄鹤楼酒
晴川牌注册商标取意自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诗句。该酒在收藏市场上颇为少见。
市场参考价:800元左右
收藏指数:★★★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特制黄鹤楼酒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制汉汾酒”逐渐过渡为“特制黄鹤楼酒”。图中的扁玻璃瓶形,是80年代至90年代特制黄鹤楼酒的主流瓶形。
市场参考价:800元左右
收藏指数:★★
1992年 铝旋盖特制黄鹤楼酒
铝旋盖特制黄鹤楼酒在收藏市场目前较为常见,该酒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品鉴级老酒。
有一次,楚灵王在宴会上看到许多舞女在跳舞,她们杨柳细腰,身姿婀娜,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楚灵王都看呆了。他说:“如果我的大臣们也有这样的细腰,那该多好啊!”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一个芝麻小官知道了,他立马减肥,他的腰瘦了以后,立马得到了重用。
文武百官看了眼红,那些小官想:“如果我瘦腰,就会得到大王的重用了。”而那些大官想:“我现在虽然已经很有权利了,但是如果我再瘦腰的话,大王就会更器重我,我就能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那样岂不妙哉?”
于是,一阵减肥风暴在朝中悄悄席卷开来。
话说当时有一位小官名吕信,他一心想要升迁,听到这风声儿,马上就开始减肥,因为他想:“我现在这么努力,却得不到重用,还不如瘦腰来得快!”于是他便开始减肥了,他将一日三餐改为只吃一餐,每餐都是一张薄饼,半碗面汤,有时候连薄饼都免了。吕信每天起床整装,都要先做个吸气的动作,把腰带狠狠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这样做了半个月,吕信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还时不时的晕倒。
迎面走来一个家乡人,他忙迎上去问:“我家还有谁在呀?”乡里人十分同情地告诉他:“从这远看就是你的家,可实际上松柏之间只有一座座的坟墓。”老李不吭声了,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他抬起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野兔自如的从原本属于狗的洞中钻来钻去,雉鸡大胆的在房梁上乱飞,院子中间长出了野谷,井边生出了野葵。走进家门,老李用打好的谷子做了饭,用野葵做了汤,饭和汤很快做熟了,但望着凄冷的屋子,却不知赠给谁吃。
孤单的老李放下碗筷,走出院子,深情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晚归的家人,但他明白,无论他等多久,那些可爱的亲人也不会死而复生。他沉没着,不久衣襟被泪水打湿了……他憎恨汉武帝的可恶,他怀念他的亲人。
古代名家对这首诗评价极高。《唐诗纪事》中说诗仙李白游黄鹤楼读了此诗后大为佩服,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评价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定论了这首诗为唐七言律诗排行第一的文学地位,就连黄鹤楼因这首诗也扬名天下。
大学时,老师怎样分析这首诗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过了将近二十年,二00一年,我再读这首诗,读第一遍,就被这首诗的感情所深深触动,久久不能释怀。我深深感悟到,这首诗是一个大诗人站在天地之间对人生的发问,是一个身心疲惫的人所发出的深沉叹息!
可是,我所看到的所有书籍文献,也包括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简单地称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乡愁”之情。若仅仅是“乡愁”或“怀乡”之情,就不可能让李白叹服,不可能被严羽评为唐七言律诗的第一吧?
我在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时,总觉得按《教师教学用书》的“乡愁”理解太肤浅、太教条,给学生分析太牵强,动不了情,打动不了学生,达不到我读这首诗时心灵得到触动的那种感觉。
也许是人到中年,工作上生活上的体验,更能使人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吧,下面我把我对这首诗不同于别人的理解阐发出来,以供搞文学研究的老师以及其他阅读者参阅。
在这里,我抛开它的声律等艺术手法不说,单就它的思想内容进行阐发。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需要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1、崔颢创作《黄鹤楼》时的年龄: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字号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说:“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见,崔颢诗风转变是在他“晚节”时期,即人生的中后期。
现存的《崔颢诗集》一卷共有43首诗,只有几首艳体诗,风格浮华而内容轻佻,应该是他早期的作品。其他大多写戎旅边塞生活,慷慨豪迈,雄浑奔放。《黄鹤楼》没有浮艳的儿女私情,反映的是一种长期郁结于心的愁情,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心境,是诗人内向、稳重、成熟心理的表现,是有一定人生阅历的心理表现,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这首诗是他的后期诗作,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
而自考教材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罗宗强、陈洪主编的2000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325页却说“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是从他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开始的,其标志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诗……”,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合情理。据一般的书籍资料记载,崔颢生于704年,及第中进士时为723年。那么按这个说法,他创作此诗时为721年,即当时他的年龄为十六七岁。十六七岁的崔颢,正是一个苦学备考的少年书生,顶多是一个卖弄文采的花花少年,根本抒发不出这么深沉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是他长期仕途不顺畅和远离家乡落泊飘荡所凝成的体验和感受。
2、从崔颢中进士时的年龄可见他的聪明和才气: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注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这几个说法不管哪个正确,都能说明一点,崔颢中进士时是在18—20虚岁之间。这个年龄在古代社会中进士可谓奇事,简直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只有崔颢这类极其聪明、富有才华、出类拔萃的人才能可为。因此,闻一多在《唐诗大系》中给崔颢的出生时间往前推了四年,即便这样,也还是说明了崔颢的出类之才。
3、对崔颢性格为人以及创作本诗时心境的分析:
才子,尤其是像崔颢这样出类的才子,大多性格清高孤傲,给人感觉很特别,不合群,别人不能理解,因此,朋友少,人际关系不怎么好,心情自然苦闷、抑郁。而且,一般才高的人,常遭人嫉妒,遭人暗算,反而时运不顺。再加上长期离家在外漂泊,内心孤独,心无所依。
另外,崔颢年轻时的名声,对他的负面影响也很深远。《旧唐书》记载:“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新唐书》记载:“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理。不与接而去。”这两段说明,年轻时的崔颢是一个有文采,但爱赌博、爱喝酒、轻浮好色、薄情寡义的浪荡才子,给人的印象不好。交际场中,虽然有才,但不惹人喜欢,人际关系差。有才,却不讨人喜欢;有才,却无人理睬他,以至有才却无人赏识、无人引荐,自然产生这样的思想——自己虽然有出类之才,但怀才不遇。由于性格和让人厌恶的爱好的原因,这种想法估计在他年轻时期有,中年时期有,甚至出仕以后至死都有。当然能推知,他长期的心境应是失意、伤感、郁闷和愤懑的。
再者,古人寿短,三十而立,即三十岁就应该功成名就,事业有成,而崔颢显然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崔颢不到二十岁就离开家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然后在外地漫游差不多二十年,直到742年才入朝作太仆寺丞这样的小官,而742年崔颢已入不惑之年,已是人生的后半晌了。他一直想成就一番事业,一直想有所作为,他也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凡人俗人庸人,而是一个能扬名天下、名垂青史的人物,但现实却没有成全他这番心愿,这自然使他感到苦闷、焦虑、惆怅。
以上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分析,以下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为方便读者对照阅读,先把这首诗抄录如下: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是这样理解这首诗的:
诗人登上高楼,放目远眺,或伫倚雕栏,或把酒沉吟,从眼下的黄鹤楼到万里长空,从长江对岸“历历”可见的“汉阳树”,到江中的“鹦鹉洲”,再到“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看了很久,当然也想了很久,想得很多很深很沉,最后发出感慨。
首联和颔联:抚摸着眼前的黄鹤楼,想起乘黄鹤仙子的传说。“白云千载空悠悠”,人去事过天地却长在,时间从眼下推延到久远的千年古代;向远眺望,白云长空,空间从眼前的黄鹤楼延伸到远方的无穷广袤,空远开阔,顿然产生空阔渺茫孤独之感,正是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
颈联:上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课文注释为“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那么,看到对岸汉阳镇树影历历在目,当然也能看到汉阳镇的村落房舍,这自然让人产生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之感,自然勾起“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秋思》)的游子思乡之情,顿生落泊飘零之感。
下一句“芳草萋萋鹦鹉洲”,除写人去事过芳草依然萋萋在的感慨外,更主要的是“鹦鹉洲”三字的用典上(在这首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也是用典)。在古代,诗人写诗很讲究用典,以显示自己文学素养、学问才华的高深,崔颢的时代,正是写诗讲究用典的时代。此句中“鹦鹉洲”三字,是全诗的关键,是最后两句所抒感情的闸门。由“鹦鹉洲”想到《鹦鹉赋》,想到葬在鹦鹉洲上的《鹦鹉赋》作者祢衡,想到他与自己相似的才气性格甚至名声,想到他一生的命运,想到他遭人杀害的遭遇,对照自己当时的命运处境,感到自己正和祢衡是“同病相怜”的同一类人,感到自己也许命不久矣,内心愁苦忧愤。
这样由祢衡到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长期抑郁的忧愤之情陡然涌上心头,不免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这慨叹是诗人从心底迸发喷涌出的郁闷之气!这慨叹震撼人心!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面上是写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放眼望长江,江上烟波缥缈,油然而生思念故乡寻觅故乡的感情,而实质上却是诗人面对苍天大地对人生发出的慨叹!这是身体疲惫的人的慨叹,更是心灵疲惫的人的慨叹!
在这一联中,诗人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日暮”字表写的是“天色将暮”,实质说的是“自己也许所剩不多的时日”;“乡关”字表写的是“家乡”、“故乡”,实质指的是“自己的人生归宿”;“烟波江”字表说的是“烟雾波涛弥漫着的长江”,而实质道的是“自己无法预知的漫漫人生之路”。
理解到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百感交集哽咽哭泣之状,这首诗深深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首诗才配得上“压卷”之作的称号!这首诗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异曲同工,但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更丰富。
也正因如此,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被称作“千古绝唱”,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作唐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
我自认为自己的理解较入情入理,可《教师教学用书》和课后练习题答案都是“乡关”即“故乡”、“烟波江上”即“江上的烟雾波涛”之类的说法,而学生不按《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答题,中考高考将不得分,这使我有点彷徨。我不知道同我一样站在教学一线,亲自讲授过这首诗的同行是否与我有相同的理解?《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该不该修改?
【黄鹤楼扩写作文】推荐阅读:
黄鹤楼初二语文作文10-07
世界遗产的作文:黄鹤楼导游词10-1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作文450字11-30
黄鹤楼优质教案11-10
崔颢古诗《黄鹤楼》赏析06-27
古诗黄鹤楼闻笛赏析09-29
登黄鹤楼王之涣古诗06-15
25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10-10
黄鹤楼公园春节前安全检查工作简报07-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