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教学?(通用12篇)
第二模块
专题四 作业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有效教学行为的界定:
1、从行为目的的达成度上来分,教学行为可分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1)判断标准:教学目标。
(2)判断依据: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3)实现方式:教学过程控制。
2、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
有效教学行为是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是具有一定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行为。
3、有效教学行为与理想教学行为
(1)从价值判断角度来看,理想教学行为是“应该怎样”的教学作为。(2)从实际表现欲结果来看,有效教学行为是指“实际怎样”的教学行为。
4、有效教学行为是一种可能有效行为与实际上有效行为的统合(1)教学的最终结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模糊性——可能有效行为。(2)教学结果的有效性不全来自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2、有效教学行为具有哪些特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
1、目标清晰:“上课之前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教学意图”。(1)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三维教学目标”。(2)授课之前应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予以澄清与反思。(3)教学目标如何实现应该心中有数。
2、善启善导:“问题是我启动教学进程的钥匙”。(1)启发诱导是有效教学行为的核心特征。(2)有效教学行为倡导一种“迂回式教学”。
(3)有效教学行为的前设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4)启发诱导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如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
3、遵循逻辑
(1)逻辑是人认识的行程,是教学行为发出的首先考虑对象。(2)不讲逻辑的教学行为会搅浑学生的思维。(3)教学逻辑表现为教师教学行为中贯通的“内线”。
4、手段有力:“我相信我的教学方法、方式、手段能够达到我的预定目的。”(1)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行为的载体。
(2)善选教学手段、灵活驾驭教学手段、准确适用教学手段是教学手段力度的体现。(3)有效教学行为需要的是可变通的教学手段。
5、动态调控:“我能够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灵活调控我的教学方向与方法。”(1)有效教学行为的艺术性体现在动态调控性。
(2)动态调控的实质:一切以具体情境、具体问题、具体对象为转移。(3)动态调控的关键是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4)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回馈是教师动态调控教学行为的基本信息。
6、富有创意:“我从没有想过始终用不变的教学方式来面对学生”。(1)教学创意是教学行为永远有效的秘诀。(2)创意是教学行为与时俱进的源头。
首先,金钱奖励可能会减少员工工作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其次,除非这项工作非常简单,否则金钱奖励反而会引导员工只关注即将到手的钱,从而影响绩效。最后,当员工攀比年终奖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嫉妒、紧张和竞争,和较少的信任、分享和团队合作。如果员工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影响将是复合的:这些关系的恶化不仅破坏了员工个人的幸福感,还破坏团队和谐。
那么,应该取消金钱奖励以一劳永逸吗?也不完全是。一个建议是,尝试新的长期有效的方法:亲社会奖金。
与其给员工金钱让他们花在自己身上,为什不给他们相同数额的奖金并告诉他们必须把这部分钱花在慈善事业和馈赠同事等亲社会行为上呢?研究者们在三个国家,对不同职业和文化下亲社会奖金的作用进行了检验。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 tralia Bank)给每一个员工发放属于自己的慈善券,并鼓励他们把它花在自己关注的事业上,无论是资助癌症研究还是拯救澳大利亚鸭子。在兑现了这些亲社会奖金之后,员工整体报告说,他们对工作产生了更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对自己认识的人表达善意和对陌生人表达善意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亲社会奖金是对所有人都产生激励效果还是只作用于习惯了为自己花钱的银行家呢?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实验中,研究者们鼓励员工为同事和协作者消费。他们把现金发给加拿大躲避球队队员和比利时的药物销售团队,并要求他们为各自团队的其他人花费。结果显示,最受青睐的礼物是一盒巧克力”或“一瓶红酒”,有一个团队甚至买了皮纳塔。
通过认真拜读了宋运来老师的作品《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一书,我有颇多感触。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学是课堂的主阵地。从我个人角度来讲,书中的每个章节对我都很有用,并且非常可用,我觉得收获是极大的。
首先,我对书中“教学反思不能只在课后做文章,更应该在课前下功夫。”这句话认识颇深。说实话,我在读这句话之前,一直都“只是在课后做文章”,有时,我会把教学反思当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它,但无论是为了什么,我还是努力地回顾课堂教学,认真地撰写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学习着在课前作反思。
其次,我对书中所说的“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至于如何做到以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三问”,我觉得学习别人“问”的艺术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也要知道“课前问”要问的内容,如:教学知识是否生活化?是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中是否创设了良好的情景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的活动意识?教师提问是否合理?是否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课中问”使我懂得了要从五个方面去问,如:要对学生知识学习进行提问、要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提问、要对学生情感形成进行提问、要对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进行提问、要对新课程教学的合作性进行提问。“课后问”中,使我明白了我还缺少的对我是否处理好突发事件等情况的反思。总之,在问课方面,首先是问自己;其次是问学生;最后是问同行。问自己就是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三个方面来阐述的。今后我将尽力做好问自己,力争把自己看的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给自己不断的注入活力,使成长的步子更快、更有实效。问学生就是教师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如何教学的愿望等等,因为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疑难、困惑、收获正是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问同行,便能发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我们明天的教学工作。通过问课,我们可以深度反思课堂教学,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教训的痕迹,充分感受教学设计的变化,及时捕捉到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通过问课,能有效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教师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新课程教学。
再次,我对“品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品课,就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深加工,是更高一层次的教学追求,是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品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品课让新教师虚心品味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做到评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節课,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品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品课让教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并有更多的教学收获。品课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品课让教师能洞察自己的教学,反思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达到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以前去听其他老师上课,我觉得相比之下学到的东西太肤浅了,以后,我会仔细聆听师生对话;我会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我会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我要和上课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课堂上练习时与学生交流,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一层次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是“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哲理。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重要的渠道。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注重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最被注重的是听课、评课、议课。我们知道,任何教师的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一定有缺点。我们要找出不足,并且引以为戒。比如,听课不是为了照搬别人的课,而是取经,对师傅的课也是这样,如果不能挑出师傅课的缺点的人,他将永远匍匐在师傅的脚下,他将永远生活在师傅的阴影下。我们教师要有勇于超过师傅的雄心壮志。有志者事竟成!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鼓励和表扬是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良药?
一、要有真实的学习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由于《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很难一下子转化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已有经验体系——其中有些是教师通过较长的教学经历的积演的,有些是经过师徒传承并不断强化所凝固的——对尚在建构之中,还非常稚嫩的新的经验体系的强大惯性冲击,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的心理作崇,再加上社会上严格的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对教师的影响,使本店该圣洁无比的教育领地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作秀的课,追求的是虚情假意的表演,危害的是:“诚信”的道德风范和学生真情实感的学习过程,毒害的是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和他们的健康成长。
于是,来自课改第一线的最强烈的呼感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二、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群体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事求是。该练习就练习,该听讲解就听讲解,该观察就观察,该分组讨论就分组讨论。不要为了体现某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就抛弃传统教学的精华以及学科的基本特征,进行表面的虚假包装……该做的不做,是不科学的。
2、讲究实效。本着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精神,从教学时间、学生基本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技能的掌握,习惯与意识的养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训等。而不是短期效应的一味讲授,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故型玄虚的讨论、毫无价值的合作等等。该否定的否定,该摒弃的摒充……不该做的做了,这也是不科学的。
三、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有效的课堂教学,永远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使学习学得扎实而又灵活、轻松而又愉快,使学生陶醉于一种艺术享受中而对体育课堂教学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刻苦的磨炼和不懈的追求。它具体体现在:①技能;②引导艺术;③引导艺术;④激励艺术;⑤语言艺术;⑥练习设计艺术;⑦“顺应”和“同化”艺术。
四、要有全面的教学设计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识与情感和谐发展。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在统一,要因材施教,按照多云智能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确定或与学生共商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体育学习的认识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可操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1)教师努力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能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
(2)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为教师、学生平等的对话过程,教学目标在对话中生成,师生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
(3)课堂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3、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全面开放,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了教师与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处理好现有资源和社会的关系,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并要规划好学生,做到“立足课堂、面向社会”。
4、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遵循及时、多样、适度激励的原则,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给予评价;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爽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师生共同参与,既不简单否定又不无原则肯定,提倡组织学生的反思性评价。
五、要有明确的学习主体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明确地凸显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
1、学生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定,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深度,又要看参与广度。就深而言,看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就广度而言,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从这一点上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恰当学习内容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2、学生的交流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紧张、有序、活泼、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学习环境是和谐的、愉悦的,那么,学生就能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学生学习出错了,没有关系,有人关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不会被批评,会有善意的帮助;当学生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贺,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师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与理念,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学习目标的达成状况
一堂课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有切实的身心体验,这是上好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度。在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参与运动,有无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跟进,是否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真正学有的得,练有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作出的判断,它不是简单地对原有课堂教育模式与方法的否定,而是对其发展和超越,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练)习活动状态。
批评与表扬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缺其一。但这里所谓的批评,不是板起脸孔的呵斥,不是令人无地自容的挖苦,更不是贬损人格的辱骂。批评同样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批评需要智慧,批评要讲究艺术。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自省式批评的批评效果很好。“批评的智慧在于让学生成为自我的批评者。”自省式批评的最大优点是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较持久。但是,批评还要注意一点:批评要有效、有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所谓“有效”,就是批评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批评真正起到惩戒与促进的作用。该批评时,当即指出,无论成绩好坏。所谓“有度”,就是要掌握批评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缺点。
叶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课堂的教学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物理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同时,初中物理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祖国的科教兴国大业显得尤为重要,物理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经验,总结如下几点方法。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为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学的第一阶段,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兴趣激发期、是学科思维形成期、是知识基础奠定期,这些都直接决定后续学习的高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就会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本学期开学后,初中八年级就开设物理课,教材第一课就有一些生动的演示实验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些神奇的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首先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从应用的角度去激发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实验、人与手段的活动。
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做的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实验探究活动。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解决。
三、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梳理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教师一言堂向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转变意识。
四、精心贮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备课阶段分四个:
(1)集中备课:(1)引领:中心发言人以说课的形式发言。(2)合作:讨论发言人内容;(3)交流:教师进行充分交流(4)整合: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
(2)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全程录像等
(3)教学反思:执教者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4)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反思、反复讨论,积累材料、经验,实现螺旋式上升。
五、有效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多样化教学
(A)探究式教学
(B)自助交往式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之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和愉快的体验,学生自主参与、交流合作、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外部环境中心里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在: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平等、相容主动交往、共同发展的状态。
不管是传统,还是新理念,基本的出发点都一样,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
安喜书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借用经济学的效益概念,可以理解为教学的效率或效益。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我个人认为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使不用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师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收益指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提高提升)。
第三、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师生的课堂参与互动,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学对学生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影响力,使实际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它立足实践,着眼现实,注重创新。所以我认为政治有效课堂的实现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目标。那么如何实现政治课的有效教学呢?下面结合这次培训的收获和我自己的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高中政治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使教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就要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导入的情景材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利用时政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人物事迹导入、漫画导入等等,但无论哪种方式导入至少需要完成下列四个任务中的一个: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和组织指引。比如,在讲授《财政作用》时,我首先让学生活动:列举2010年我国发生了那些大事?国家的对策是什么?学生不难答出,舟曲泥石流、举办世博会、玉树地震、亚参会举办,由此引出国家财政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动机,以此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选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政治课时代感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把人们普遍关注的时政热点、焦点素材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赋予教学内容于新的时代内容。比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科技的作用时,我把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优选试验中,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充实到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科研成果、时政热点等以案例的形式充实到课堂中,可以引起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领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实现师生互动
课程单纯讲授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会慢慢降低的,所以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和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或活动,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开启思维,就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环。哪么如何设计探究问题呢?我的经验是在设计探究问题或活动时要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学生关心的时政热点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跳一跳,够得着”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还要注意:问题要有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问。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掌握各环节的节奏。课堂教学探究活动、问题设计可以采用问题探究、现象辨析、问题辩论、情景讨论、各抒己见、分享感受、角色扮演、材料分析、联系时事等。比如在讲授《文化的作用》时,我选用广州亚运会为背景设置探究问题:讨论一,广州亚运会会徽、吉祥物、开幕式包含哪些中国文化元素?讨论二,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从开幕式谈文化的作用)?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获得了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很好。
四、加强课堂管理,搞好教学组织与调控,拓展“课堂空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时内容, 教材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长、正方形纸片, 剪刀, 球。
【学具准备】方格纸、半径为1厘米的圆片、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揭示课题
播放“装修工人给墙面喷涂料”的视频。提问:
1. 视频中的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装修房子, 往墙上喷涂料)
2. 他在什么地方喷涂料? (墙面)
师: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面”有关的知识。 (板书:面)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对装修房屋时往墙面上喷涂料这一现象并不陌生。课始, 让学生重温“给墙面喷涂料”现象, 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唤醒学生对“墙面”的直观认知。视频中动态的喷料过程, 不但活泼有趣, 而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面在哪儿, 这个面有多大”, 为学生初步感受面积提供了有效的“脚手架”。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1. 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 伸出你的手掌, 用另一只手来摸一摸, 说一说手掌面在哪。
(2) 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上, 看看手掌面与数学书的封面比, 哪个大?哪个小?
(3)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上, 看看书的封面与课桌面比, 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4) 课本封面与黑板面比呢?黑板面与教室的地面比呢?
指出:我们刚才说的课本、课桌、黑板都叫物体,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生齐读) 。
(5) 拿起数学书, 它的面积在哪?再用手摸一摸课桌的面积在哪。
师指导:不要指着一个地方, 也不要摸成周长。
(6) 选取身边的物体, 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在哪, 与同学交流。
(7) (出示刚才喷涂料的画面) 所喷涂料的面积在哪?用手比划一下。
(8) 出示装潢的室内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室内有许多圆柱形的大柱子) 它的面积在哪?用手比划一下 (注意手指弯曲, 上下比划) 。
(9) 出示实物“球”, 让学生现场摸一摸、说一说它的面积在哪。
小结:我们知道了,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还有一些平面图形, 它们的面积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 是学生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认识超越。借助认识面积,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不能光靠纸上谈兵, 更不能靠幻想, 必须要借助实物感知, 给学生充分知觉和体验的机会。
上述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先通过直观的看、比活动, 初步感受物体的表面, 知道表面有大有小, 进而给出物体面积的含义。为了更进一步理解这个抽象的含义, 再让学生摸一摸, 摸不到的就用手比划, 从直观形象到抽象, 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地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同时蕴含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大数学观, 把培养学生空间的观念落到了实处。
2. 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它们叫什么?你还见过哪些平面图形? (再出示圆、三角形) 。它们谁最大? (长方形) 谁最小? (三角形) 它们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利用课件, 逐个演示四个图形的涂色过程, 让学生跟着用手进行比划。)
师:这些平面图形也叫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补充完善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
(2) 出示安徽省地图, 组织学生比划它的大小, 课件配合演示。再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安徽省在哪, 它与中国地图相比, 谁的面积大。
(3) 出示:
让学生涂出它们的面积, 再交流, 明确后一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它是没有面积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课题:积) 。我们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感受”是教学难点, 也是教学的重点。课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比较、感受、演示和归纳等活动, 自主建构这一概念。学生通过电脑演示涂色、用手比划, 既便于感受平面图形的面积, 也便于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而通过在纸上为两个图形涂色的过程, 能体会到什么是封闭图形。
3. 多种策略, 比较大小。
(1) 教师拿起数学书与一本练习本, 问:哪个封面的面积大?有什么办法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来? (重叠方法)
(2) 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纸 (图略) , 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结果产生争议。
(2) 师:还有其它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自己手里的学具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当学生出现“摆圆片法和摆小正方形法时”, 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并说明: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 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 现在看摆圆片和摆正方形的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准确?为什么?
(3) 师:如果我沿着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画线, 再拿走小正方形纸片, 你们看得到了什么?数一数这些小方格, 能直接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吗?
指出: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也可以比较出图形的大小。
(4) 数一数, 下面每个长方形各有几个小方格, 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总结指出:用数方格比较图形大小时, 小方格的大小应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 学生获得了探索数学的体验, 培养了其探索意识, 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但这些比较方法是不是都是最好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自然想到对比较方法进行了优化, 而且, 引出了另一种常用方法———数方格。
三、练习巩固, 内化提高
1. 火眼金睛:出示“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 形状可能各异。
2. 考考你的眼力。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单位小正方形, 先估计每个图形中有多小个小正方形, 再数一数。
3. 相信你能行:组合解答“练一练”第4题。
4. 小小设计家:在方格纸中设计出一个面积含有7个小方格的图案。
(再次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 形状各异。)
【设计意图】本着重基础、提能力、促发展的练习目标, 我在练习环节设计了4道习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格方法比较面积的优越性, 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埋下伏笔。
四、全课总结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 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还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 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可见,有效的人力资源的大小不是由人力资源的数量决定,而是由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源的适用率和人才能力发挥率决定的。
适用率指员工拥有的技能中适用技能的比率,即是否用其所长。它取决于受系统教育、继续教育、培训、自修、知识更新的程度;才能发挥率指员工耗用的技能占适用技能的比率,即主观能动性如何。它取决于员工对组织的信赖感、归属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程度。
企业有效人力资源不足的原因
首先,在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一些误区,致使人力资源的适用率和人才能力发挥率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不少企业在人才选用上,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对博士生敞着门,对硕士生开着门,对本科生留一扇门,对专科生紧闭着门,若是高中以下,就是怎么敲也不开门”,从而造成个人能力超过岗位的需要。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对各个职位缺乏深入的分析,对于每个岗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人力资源部门不清楚;二是薪酬分配平均主义,企业用一个本科生的成本与专科生的成本相差无几,用一个硕士生的成本与本科生的成本相差无几,自然要拔高用人了;三是企业出于树立形象、对外宣传的需要,引进高学历人才装潢门面。我们知道,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和高水平,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不一定对称。如果在学历上惟高是举,不但有可能与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失之交臂。还会使引进的高学历人才成摆设,以至于人力资源的适用率和发挥率降低。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2002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用人中一味追求“高学历”的做法,看似人才浪费,实际上是管理者无知的表现。
其次,培训经费少,导致员工知识老化而又得不到及时更新。有关专业机构曾经分析:一个20世纪70年代中期毕业的大学生到80年代,知识50%已经老化;到1986年,知识已大部分老化。而90年代的大学生,只要一毕业,在校4年所学知识50%已经老化。我国相关政策也作了一些规定,如企业必须按工资总额的7.5%用作培训经费。但落实效果极差,每年每人的培训费约为60元人民币,与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的一些公司,如摩托罗拉、IBM、IT等,用于培训的经费占工资总额的5%~1O%;在德国,培训工人的费用每年每人达六七万马克。
第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技术含量少的简单劳动和技术含量高的复杂劳动、程序化的机械式劳动和带有风险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劳动,二者“投入”时间长度一样,但给企业带来的“产出”不同,理应得到不同的报酬。而企业的分配制度不能体现员工投入产出的差异,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还比较严重。同时,激励的形式也很缺乏。
提高有效人力资源的措施
企业人力资源是否对企业的发展起作用,取决于人力资源利用程度,取决于其潜在能力有多少能转化为现实能力,可从提高人才的适用率和能力发挥率两个方面来分析。
1.提高人才的适用率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企业所做的80%工作,其竞争对手也同样会做到。因此一个企业的成败,就取决于它工作中的另外20%,即高效适用的人的因素决定了其20%的相对领先优势。管理者应充分认识这一点。据美国一项研究,一般员工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5%,经过培训员工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10%-15%。受过良好教育员工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30%。21世纪,优秀的企业将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企业。因此,只有花大力气对员工进行终身教育,使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与企业的需要相匹配,企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对员工的培训可分三个步骤:(1)根据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结合员工在工作中的能力和潜质,制定其职业发展计划。(2)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制定短、中、长期培训计划。(3)对经过受训和在岗位上表现出一定潜力的员工,企业应敢于放权压担子,使其在独立和宽松的条件下施展才华。对于做出成绩的员工,应马上为其提供相应的职位,使其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的价值。
2.提高人才才能的发挥率
选人机制。认真从工作分析开始,克服招聘用人的情绪化、随意性。摒弃“惟高学历是举、惟学历用人”的无知做法,充分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兴趣。通过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兴趣,可以评价企业满足应聘者职业兴趣的能力,以便做到不招聘不适合企业需要的人和企业不能满足其需要的人,提高人才才能的发挥率。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和培养人才。通过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兴趣,确定应聘者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爱干什么;他们对现在的要求是什么,对将来有什么期望。
用人机制。每个下属都有各自的长处,关键是领导要善于观察,通过平时的接触、沟通、交流、了解,发现下属的潜在能力,并根据每个下属的特长来安排合适的位子,量才适用,因人选岗,因岗择人,扬长避短,根据员工特点量体裁衣,为此,企业必须将总体目标细化,使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特别考虑两点:一是员工的兴趣,二是有一定的挑战性。
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发挥率的关键是激励。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激励问题的专题研究结论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实施激励的话,其能力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得当,一个人可顶四个人用。激励的方法很多,诸如荣誉激励、成就激励、竞争激励、沟通激励、参与激励、培训进修激励、关怀激励、感情激励、期望激励、团队激励等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荣誉激励成本低、效果好。如我国海尔集团有一个制度,谁搞的发明创造以谁的名字命名,从而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安利的员工可以随时在公司的内部网上,发表自己的建议和不满,公司有专门的人员处理网站上的员工意见,并且迅速向员工做出反应。安利在全国有60个地区中心,2000名员工,每个月各地区中心和安利总部都要召开一次员工大会,所有的高层经理都会利用这个机会和员工见面,听取员工意见。这是沟通激励的成功之举。
参与激励不可忽视。据调查,实现群体参与式领导体制的企业,其生产效率要比一般企业高出10%—40%,这主要归因于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进一步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留人机制。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多由组织内部的僵化的管理制度、粗暴的管理作风所致,工资待遇、住房条件不是留住员工的最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对集体的归属感、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个人发展的机会等等。否则物质激励再多,也难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文化
有效像素数英文名称为Effective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以美能达的DiMAGE7为例,其CCD像素为524万(5.24Megapixel),因为CCD有一部分并不参与成像,有效像素只为490万。
有效像素、可读像素和总像素的关系
数码图片的.储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为单位,每个象素是数码图片里面积最小的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越大。要增加一个图片的面积大小,如果没有更多的光进入感光器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像素的面积增大,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图片的锐力度和清晰度。所以,在像素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能获得最大的图片像素,即为有效像素。
用户在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商家标榜“最大像素达到XXX”和“有效像素达到XXX”,那用户应该怎样选择呢?在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应该注重看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是多少,有效像素的数值才是决定图片质量的关键。
相关术语:
“有效教学”或许有三种理解。其一是关注考试的有效,着眼点在“有效”。当今各种“有效”流派,无一例外地以学生在应试中的优秀表现作为支撑。考试成绩佐证了教学模式的有效,然后挂上适合于此模式的理论招牌,不外乎是大同小异的“先学后教”“自主合作”之类。既然考得好便是“有效”,那么,只教应考的,精心梳理应试的知识点,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使学生见多识广,熟能生巧,自然便是“有效”的不二法门。这种“有效教学”观在教学中追求精细化、标准化、准确性、高效率,目标是将人训练成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的考试机器。其结果是人的物化、教育的异化。
其二是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着眼点在“教”。此种“有效教学”观以教师技艺的展示为中心,以调动学生、驾驭课堂为特征。着意于容量大、节奏快、环节多、目标多端、活动多样,现代教学手段使用频繁,尤以一些观摩课为甚。教学中或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或枝蔓丛生而不得要领,或架空分析、牵强附会。着意于课堂煽情,追求热闹气氛。启发式教学演变为钓鱼式发问,课堂躁动,“小手林立”的背后隐藏着思维的钝化,结果是知识教学的浅表化、思想认识的碎片化。吕型伟先生斥之为浮肿病、多动症。鲁迅先生倡导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似为对症的药方。
其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似应关注学生发展的有效,着眼点在“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有效教学”必须体现正当性、全面性和个性化,做到既合教育之目的,又合教育之规律——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思维与情感的发展,也包括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等。于语文教学而言,知识性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凭借,语文素养是构成人学识修养、思想修养、情感修养、良好品性的核心素养。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塑造健全人格,引导真善美的人生追求。作家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语文课程是与灵魂最切近的课程,值得追问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于学生灵魂的获取是否做到了有效?
教学过程:
师: (板书:平均数) , 今天我们来讨论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
出示:男生平均身高142cm, 女生平均身高140cm, 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故意设陷阱)
生:可以求出男、女生平均身高是多少cm。
师:怎么求?
生: (142+140) ÷2=141 (cm)
师:都同意这种做法吗? (生都同意) 今天就解决这个问题, 都做对了, 就可以下课了。 (师: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生: (沉思) 不会这么简单吧?
生:应该知道人数是多少。
师:补充上一个条件:一个运动队共10人?又该怎么求呢?
生: (又思考片刻) 不知道男、女生各多少人?
师:想一想, 设一设, 试一试。
生:得数不固定, 因为男、女生各是多少人不固定。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各种情况, 并配合:这个线段区间图, 估计答案分别在哪个区间上。
140 141 142
生:讨论:当男生人数分别是2、3、4、5、6、7、8时, 平均数各是多少?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进行分组讨论, 效率高,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引导]
生:分组汇报自学的结果, 先估计所算答案在哪个区间上, 再列式分别是:
当男生人数是2、3、4时, 答案在140~141之间, 算式分别是:
(142×2+140×8) ÷10
(142×3+140×7) ÷10
(142×4+100×6) ÷10
当男生人数是5时, 答案是141, 算式是 (142×5+140×5) ÷10, 即 (140+142) ÷2
当男生人数是6、7、8时, 答案在141~142之间
算式分别是: (142×6+140×4) ÷10
(142×7+140×3) ÷10
(142×8+140×2) ÷10
[反思]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重点让每个学生说出答案, 在哪个区间上。这是教师在说课时阐述的本课保底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估算。即让学生看到题目, 不用计算就能根据线段区间估计答案在什么范围内。但没有引导学生观看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发现规律, 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两个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最基本的保底目标不应该是正确估算答案的范围, 而是让学生在弄清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思路, 并利用线段区间图理解求平均数问题的本质, 最终通过分析观察引导学生得出求平均数问题的方法是用“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一基本定律。
2.对 (140+142) ÷2=141 (cm) 教师给予简单的肯定。其实对 (140+142) ÷2=141 (cm) 正确是有前提的, 即当男、女生人数相等时才是可以的, 但也应通过从:
(140×5+142×5) ÷10
= (140+142) ×5÷10
= (140+142) ÷2
推导得出, 如果直接列成 (140+142) ÷2应是错误的, 如果教师把这个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弄清来龙去脉, 体验错误的成因, 学生理解就深刻了, 也就不至于练习巩固过程中又出现一片错误。
题目:什锦糖每千克60元, 水果糖每千克40元, 两种糖合成一种糖, 每千克多少元?
生: (60+40) ÷2=40 (元) , 错误率达85%。
想好哪个时间段对你来说最适合,清晨或者午饭后或者晚上?我给自己定下的时间是早上5:30.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并且尽可能的不去改变。如果你没有定下一个确切的时间,那么你很可能会找借口把锻炼推迟到你有更多时间或者更多精力的时候,然后拖到了第二天,拖来拖去这个习惯就没了。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给自己设置一个提醒
我使用的是MemotoMe。当然,还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获得email或者文字提醒。当你接收到提醒之后,马上开始做。不要找任何借口拖延。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开始时运动量不要过大
这条建议也许是最有用的。我刚开始锻炼时,每次都怀着雄心壮志,觉得自己一定能做的更多更。但是,开始阶段如果做的太多的话可能会对你的整个锻炼计划带来不良的影响。当你第一次试着去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时,你的身体也许还不能适应那种成都的压力。关键在这里:最开始时每天锻炼20分钟,并且不要做强度太大的运动。这并不困难吧?甚至刚开始时你只需要锻炼10-15分钟。关键在于迈出第一步,让你的身体逐渐适应每天锻炼,然后慢慢的养成这个习惯。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然后逐步加大运动量
一旦你的身体开始适应了日常锻炼,你可以慢慢的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至少在两周之后再试着这样做——因为你的身体至少需要这么久的调整。当20分钟的锻炼时间已经让你觉得很轻松时,你就可以试着30、40分钟,甚至逐渐的增加到1个小时。当你做到这些之后你就可以逐渐的提高运动强度了——譬如跑的更快一些。不要试着同时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让锻炼变得快乐起来
如果你把一个习惯和痛苦联系在了一起,那么潜意识里你肯定想远离它。但是如果这个习惯能让你联想到快乐呢?你当然会很乐意去做。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刚开始锻炼的时候,我总是把焦点放在锻炼的乐趣上。我一边慢跑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气,日出时美丽的天空,一个人的安静……这些都是我喜欢的。锻炼时带上一个MP3也会有很大帮助。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事先把运动装备准备好
在你养成一个习惯的过程中,你遇到的障碍和阻力越小,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试着想一想,大清早你睡的迷迷糊糊的,想到锻炼之前还要一堆运动装备要整理,你很可能一郁闷就继续睡下了……但是如果你之前就把运动服、运动鞋、手表、MP3等等这些都已经摆放好,随时可以开始锻炼,也许事情会更顺利一些。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别磨蹭,快速开门出去
我的规则就是一穿上跑鞋就马上出门。我不去想我今天要跑多久跑多远。我要做的只是打开门走出去。然后开始锻炼。一旦你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小菜一碟。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各种锻炼项目穿插进行
我喜欢铁人三项训练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让我的日常锻炼不那么枯燥——我可以游泳,或者骑自行车,而不单单只是每天跑步,这就让锻炼显得更有趣了。不同的运动锻炼了我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尤其是游泳。当然,有些部位的肌肉会经常被用到,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它们有着不同的锻炼。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并不是每天都在锻炼同一处肌肉。我会给它们机会让它们休息恢复,因为只锻炼不恢复的话,会对你的肌肉造成损伤。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一周“休息”一天
再次提醒你,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只是每天做少量的运动,只锻炼20分钟,那么也许不用专门休息你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好每周你能抽出一天做些与另外六天所不相同的运动。你不能直接跳过这一天,什么都不做,那样子的话你锻炼的持续性就被打破了,这对习惯的养成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休息,不妨去散步20分钟,或者冥想一会儿。
最有效的健身计划:一天都不要间断
【什么是有效教学?】推荐阅读: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 读后感01-06
行动导向教学是什么01-08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反思06-15
《新闻是什么》教学设计11-20
我是什么教学案例12-28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07-25
《什么是周长》_教学设计12-22
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应是学生的有效参与12-11
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