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结果公示制度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处方点评结果公示制度(精选7篇)

处方点评结果公示制度 篇1

发布日期: 2013-11-13 发布: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

Prescription review summary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

Dong Xie,Xiaohong Yu

Objective To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review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 were analyzed.Methods 90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These prescriptions were performed followed by statistic calculation.Results A rational percentage of prescriptions was 86.23%,mainly for the case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the prescription writing is not standardized,overprescription,irrational drug combination,improper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repeat prescription.Conlusions

Comment by prescription can found unreasonable problems.Effective measures such as formulating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system,enhancing training on rational drug use knowledge and promot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armacists and physicians etc should be taken aimed a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drug use.KeywordsPrescription review; Rational drug use;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它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等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参考上述两个规范性文件,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和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对处方实行定期抽查、审核、点评、公示、奖惩[4]。现将我院2013年上半年的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6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500张,共计9000张处方,所抽查的处方样本基本覆盖全院门急诊各专科,具一定的代表性。

1.2 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与《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实施细则》中规定,依据药品的说明书、教科书、药典、注射剂临床配伍检索表、文献资料及公开出版的医药学书籍等,以《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作为判定标准,重点评价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根据判定标准抽取的9000 张门急诊处方中存在合理用药处方7761张,处方的合理率为86.23%。不合理用药处方1239张,处方的不合理率为13.75%。根据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及分类,其中不规范处方占处方总数的百分率为 5.93%(534/9000),不适宜处方占处方总数的百分率为7.82(705/9000)。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统计表

3讨论

3.1 处方不规范:①处方没有注明特殊理由门诊开具超过七日用量,如诊断为左侧睾丸、附睾炎,年龄为44,开具羟苯磺酸钙分散片72片(12天用量)。②如没有注明特殊理由急诊开具超过3日用量,如诊断为肾绞痛,左肾多发结石,年龄为38岁。开具尿石通丸5盒(15日用量)。《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③处方没有写明用法,如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开具阿莫西林分散片未注明是否需要皮试。④

处方前记缺项,缺少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患者的年龄,联系电话等。

3.2 药物的用法不适宜,如时间依赖型头孢抗菌素类(头孢西丁钠、头孢孟多酯、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及头孢他啶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其给药方案应为一天分2-3次给药(q6-8h),而不应一天一次给药,因为其抗菌作用取决于体内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此类抗菌药无抗菌后效应(PAE),其使用原则是将给药间隔缩短,每日一次用药难以达到抗菌要求,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的生长。

3.3 处方不适宜,重复给药,①如诊断为急性咽扁桃体炎,年龄为6岁。给予扑尔敏tid/半片,维C银翘片,bid/1片。维C银翘片中含有扑尔敏,另外又开具了扑尔敏tid/半片,考虑到患者为儿童,重复服用扑尔敏,使得扑尔敏的用量过大,建议选用维c银翘片即可。②如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年龄为59岁。给予氨茶碱针(qd,iv)+茶碱缓释片(bid/1片,po),考虑到茶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应避免重复用药,以免发生药物中毒。③如诊断为腹痛查因,胃肠炎,年龄为18岁。开具泮托拉唑针(qd/1瓶,iv)+雷贝拉唑胶囊(qd/1片,po),泮托拉唑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它抗酸剂或抑酸剂。④如诊断为急性咽炎,年龄为59岁,开具蒲地蓝消炎胶囊+清热消炎宁胶囊,两种药物的功效类似,均为清热解毒,应选用其中一种即可。⑤如诊断为急性流行性腮腺炎,年龄为6岁,开具蒲地蓝消炎胶囊+清开灵颗粒,两种中成药药理作用相似且复方中都含有板蓝根,建议选用其中一种即可。

3.4 处方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如诊断为肺炎,年龄为50岁。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iv/qd+左氧氟沙星片0.2g,po/bid,即一日的用量为0.7g,超过一日最大剂量(0.6g),建议减少剂量至最大剂量以内。

3.5 处方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合,①如诊断为发热查因,年龄为28岁,开具洛哌丁胺+小檗碱片+654-2+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等胃肠道用药。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开具醋氯芬酸片qd/1片。③诊断为右足软组织炎,开具血塞通qd/iv,与诊断不符合,建议更改药品。④诊断为胸闷查因,年龄为30岁,开具丙谷胺西咪替丁+曲美布汀分散片(消化道用药)。

3.6 处方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如,诊断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年龄为40岁,开具乙酰半胱氨酸颗粒tid/1包。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对呼吸道黏膜有

刺激作用,有时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因此,其说明书中明确写明哮喘患者禁用此药品。

3.7 处方不适宜,配伍禁忌,如诊断为急性咽气管炎,年龄为3岁,开具654-2+四磨汤,口服。654-2与四磨汤有相互拮抗作用,不宜同时服用。

3.8 处方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如诊断为支原体感染,年龄为35岁,开具克林霉素片tid/2片,克林霉素适用于厌氧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除外)及敏感金葡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其诊断为支原体感染,非细菌感染,应选用抗支原体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3.9 处方不适宜,无指征使用抗菌药,①如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年龄为41岁,开具头孢他啶2g/qd,iv,应给予抗过敏治疗,而不是抗菌治疗。②如诊断为小儿腹泻,年龄为1岁,开具开具第三代头孢抗菌素(头孢地嗪针),在无明确使用抗菌素的指征下不应选用第三代头孢抗菌药,以避免抗菌药的滥用导致耐用菌的产生。

3.10 处方不适宜,选用的溶媒不适宜,如诊断为高血压病?,年龄为32岁,开具舒血宁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的说明书中写明选用的溶媒是5%葡萄糖注射液,考虑中药注射剂的不稳定性,建议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结论

处方管理是医疗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处方管理是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处方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处方点评是一项复杂、持久的工作,点评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点评标准的设置要合理,要体现策略性和人性化特点。点评内容有理有据,证据要详实充分,点评结果应服务于临床。

综上所述,我院应继续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克服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继续做好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和培训,将处方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和提供药学服务方面的作用。药师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被动、简单地从事接方和发药的工作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方面的工作。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服用药物,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5]。

参考文献:

处方点评结果公示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 按照《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每月随机抽取不同日期的100张门诊处方共计1200张。

1.2 点评方法

将抽取的处方按《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提供的处方评价表按月进行点评, 将全年12个月数据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 统计内容包括: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注射剂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比例;通用名占处方用药比例;平均处方金额。不合格处方按三大类: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

见表1。

2.2 不合格处方分类统计

见表2。

3 分析

3.1 处方基本指标分析

(1) 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的规定。 (2)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在2011年1~3月均超过20%。通过我院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 不断强化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 2011年4~12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 已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得超过20%。 (3) 注射剂在门诊使用比率偏高。一些患者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打吊瓶好得快, 主动要求医师为其开具注射药品, 有待医院加大力度对患者做合理用药宣教。 (4) 药品通用名的使用情况有明显好转。医师逐渐改掉写商品名的习惯, 使通用名处方比例大幅提升。 (5) 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高。要加强基本药物政策宣传, 降低患者药品费用。 (6) 全年总平均处方金额为94.15元, 可能与药品价格有关。近年来人们的用药档次在不断提高, 造成单张处方金额不断攀升。

3.2 不合格处方分类统计表分析

(1) 不合格处方分类中主要是医师书写不规范, 药师没有双签名等不规范处方居多。 (2) 用药不适宜处方中多数存在联合用药不当、配伍禁忌等问题, 如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3) 超常处方多为无正当理由为病人开具诸如氨基酸、钙片、多维元素片等营养药品。

4 总结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篇3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47-01

1资料与方法

由医务科、临床药学室、临床医师等相关人员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对2014年1月份-3月份的门诊207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014年1月份-3月份的门诊20700张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25.42元,注射剂3439张,占16.6%,抗菌药物3486张,占16.84%; 有238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 ,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1937张、处方用药不适宜303张、超常处方140张,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比率为81.4%、12.7%、5.9%。,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30.51%;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100%。

3 讨 论

3.1不合格处方典型情况分析

3.1.1电子处方录入错误:多为药品的用法、用量错误。肌内注射用药录入口服,口服用药录入静脉滴注药品用量单位错误。例如甘精胰岛素100IU,1Iu,一日一次;氯沙坦钾胶囊50mg*7粒、口服,1粒、一日一次等。此类错误是由于医师电脑操作失误导致电子处方错误,药房调剂人员审方不严,凭经验发药交代用法及用量。

3.1.2药品名称相似而造成的调剂错误:例如进口氯沙坦钾和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等,此类错误是由于药房调剂人员粗心,审方不仔细造成的。

3.1.3静脉用药浓度过大或滴速过快增加刺激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应将每0.5 g溶于至少500 ml溶液中,而且要缓慢静脉滴注,但医生常把0.5g磷霉素钠溶于250 ml溶液中静滴浓度过大,增加了静脉炎的风险。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用药时应将0.3 g溶于至少100 ml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但医生处方中常有把1.2 g克林霉素磷酸酯溶于100 ml或250 ml溶液中使用的现象,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3.1.4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符合:例1,1岁男患,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奥美拉唑胶囊,20mg,3次/d,口服;例2,44岁女患,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处方:康复消炎栓,

2.8g(1枚),外用。两药的适应证与医师的 临床诊断完全不符合。此类处方错误,经调查询问处方医师得知,是由于患者就诊看病的同时点名购药,导致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符合。

3.1.5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的联合应用:例如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头孢曲松钠等的联用,二者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用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而且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1]。

3.1.6非皮试类抗菌药物滥用;经统计我院抗菌药物金额排名第一为注射用克林霉素,0.75g,经统计、分析,发现临床在使用中存在问题有:使用时间过长;适应症不符;不良反应未警惕等

3.1.7重复用药;门诊患者,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注射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用。

3.1.8配伍禁忌:门诊患者,支气管肺炎,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内加炎琥宁60mg,维生素B6 0.05g,加入液体后未发现异常,输入约10~15分钟后液体呈浅乳黄色混浊(如冲淡的奶水样),且有豆渣样悬浮物及少许沉淀,立即更换液体,患者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此后,在应用炎琥宁与维生素B6序贯输入时,又发现数例同上述一样的药物不良反应。这说明炎琥宁与维生素B6不能配伍;

3.2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策略[2]

3.2.1加强继续教育:首先,在继续医学教育中把药物治疗学,合理用药知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列为重要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学习;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定期出版药学通讯,发布新药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讨论、药学动态及典型药害事件报道等,进行合理用药引导。

3.2.2加强科室管理:在药事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小组。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本院基本药品目录;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线表,对抗生素实行分线分级使用,并对门诊、病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按数量分别进行排序,每月將前十位的处方医师及抗生素进行公示,对连续3个月排名在前且单价金额较大的抗生素通知科室限制使用,药剂科限量采购;加大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医师进行限制处方权;制定各临床科室药品收入结构比例,以此减少大处方,促进合理用药;强化临床药师的配合、督导、指导作用,加强药房调剂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严格调剂操作规程,做到“四查十对”双人调剂复核,增强责任心。每月的处方、病历抽查点评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对不合格处方、病历的医师、调剂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3.2.3加强法规执行:《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医务人员的从业行为,依法行医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基本准则。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参考文献

处方点评结果公示制度 篇4

一、规范处方书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而开具的用药指令,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医疗文书,是处方开具者与处方调配者之间的书面依据,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可以看出,处方是否安全、是否合理,是研究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的主要内容之一。

处方书写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处方是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所出具的具有医疗、法律、经济等多重作用的书面文件。其书写质量的优劣,不仅反映了医生的医疗基础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因开具处方或调剂处方不当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现象时有发生.为此,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4.08-10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具体细则,2007-02-14国家卫生部再次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并要求2007-05-01起实施.二、《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要求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一)处方书写: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应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毒、麻药品单签字。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

1、同一种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

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通过规格的区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中加以区分;

3、同一种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个别情况下可以在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以示区别;

4、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新化合物的专利名称和复方制剂名称开具处方。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目前我院处方书写存在的问题

一、处方前记存在的问题

1.没写患者具体年龄:年龄一栏,个别处方只写“成”。应当填写患者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2无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用药的依据,且所开药物应与临床诊断相符,处方中存在漏写临床诊断的情况。

二、处方正文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名称存在的问题

1.使用商品名:如“氯化钾缓释片” 写成“补达秀”、“萘敏维滴眼液” 写成“艾维多”、“卡波姆眼用凝胶”写成“唯地息凝胶”等。

2.无通用名和通用名不准确:如将“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写成“安痛定”、“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或“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写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

3.药名用缩写:如“精制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 写成“T.A.T”;“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或“三磷酸腺苷片”写成“ATP”、将5%葡萄糖注射液写成5%GS等。

(二)、药品剂型存在的问题

1.无剂型:如将“阿莫西林胶囊” 写为“阿莫西林”、“法可林滴眼液”写为“法可林”等。

2.注射剂用“针”表示:如把“地塞米松注射液”写成“地塞米松针”、“注射用阿昔洛韦”写成“阿昔洛韦粉针剂”等。

(三)、药品规格存在的问题

1.无规格:如把“甲钴胺片 0.5mg×20片” 写为“甲钴胺片20片”;如果一种药品在药房中有两种规格,而医师不写药物规格,譬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药房有60单位和120单位)药剂人员就为病人无法划价。2.规格错误:药品规格要准确。

(四)、处方药量存在的问题:处方药量超过规定天数用药量,但未没注明理由。《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五)、药品用法用量存在的问题

1.没写“用法、DS或Sig”: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前应写“用法、DS或Sig”。

2.无用法和用法不完整:有漏写用法,用法中缺剂量和每日给药次数。3.无剂量和每日给药次数:如将“开塞露 20ml×1支 用法:20ml肛塞 qd” 写为“开塞露 20ml×1支用法:肛塞 ” ;把“0.9%氯化钠注射液10ml×2支 用法:冲泪道st(或qd)”写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ml×2支用法:冲泪道” 等。4.给药途径不正确:应该“i.v.gtt(静滴)”给药的 错写为 “i.v.(静脉注射)”给药。

(六)、其它问题

1.修改处方未签名:修改处方中任何一项均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用法用量有修改而未签名。

2.药品超过5种:《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3.无斜线: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4.处方应用错误:如儿童(14岁以下)没使用淡绿色儿科专用处方,而使用普通处方。

三、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

1.临床诊断与所开药物不相符:如临床诊断为高血压,而处方所开药物为抗菌药物。

2.处方中药品间存在理化性配伍禁忌、不良相互作用和重复给药等。3. 每日给药次数不合理:“醋甲唑胺片”说明书中要求每日二次口服,处方写成每日三次; 处方的点评制度

依据《药品管理办法》第六章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要求定期进行处方分析,来提高处方质量,降低用药不合理性,以期解决与用药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处方的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要求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具体工作包括5项:填写评价表、实施动态监测、实施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格处方、干预不合理用药。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掌握本临床机构医师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信息;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干预、制约的机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和谐社会,以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处方点评的主要内容,包含法规要求的内容和药学专业技术要求的内容,其中包括:处方书写质量点评,包括书写是否清晰规范,药品名称是否准确,用法用量是否清楚等,囊括了处方书写的所有格式要求;处方用药合理性点评,重点检查大处方、不合理使用药物;处方服务质量评价,以现场访问、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评价医师、药师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

一、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应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

(二)医师开具处方是否使用药物通用名称。

(三)药品用法用量是否符合药物说明书中的说明,超剂量应用或增加使用途径医师是否签字以示知情并负责。

(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六)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二、评价方法

结合医院日常医疗质量检查工作,由门诊部、药剂科对所有科室的处方质量尤其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考核、评价,并通报结果。各科室内部开展经常性的处方评价活动。医院每个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处方评价活动,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并在内部通报评价结果和落实整改措施。

三、处方评价标准

医务人员所开具处方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

(一)书写格式

1、前记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有缺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前记除以上必须栏目外,必须的“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等有缺项。

2、正文无Rp或R标示。

3、后记中“医师签名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栏目有缺项;

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5、医师未签全名,或只有专用签章没有签名;

6、处方后记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中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签名,或调剂、复核非双人签名;

7、儿科处方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或体重的;

8、药品名称不用通用名的;药品剂型、剂量、规格、用法、用量书写不正确或不清楚;

9、需进行皮试的,处方上未注明;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未划斜线;

10、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或缺其中之一者;

11、其他项目书写有缺项。

(二)合理用药

1、药品的适应证有与临床主要诊断不符合的;

2、药品间有配伍禁忌;

3、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4、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

5、普通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每张处方用量超过规定的;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加说明的。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开具权限不符合《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分线使用管理合》规定的;

7、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不合理的。

(三)其它

1、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开具的处方;

2、药学部门无签名式样及专用签章备案记录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师的签名和专用签章与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不一致的处方。

四、考核与奖惩

(一)医院把处方的合理性纳入医师及其科室目标考核和奖惩范畴,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把处方的合理性与奖金发放、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做到奖罚分明,使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对不合格处方书写医师,按其违规程度等给予批评、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等相应处理;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每张不合理处罚5元。对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规定的,依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违反处方管理规定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违反处方管理规定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1 篇5

为了加强我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及我院《处方点评制度》要求,特制定本奖惩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每月按照《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在HIS上公示7天。对点评结果有异议的当事人或当事科室可在公示期内申请复议。公示结束后,报院领导审批,交财务科按照本奖惩制度予以奖惩。

一、奖励措施

1、对于全年抽取处方10次以上,总数在20张以上,且无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奖励200元,并在院内通报表扬。

2、全年考评处方合格率达100%的科室,科(病区)主任奖励200元。

二、处罚措施

1、对一个考核周期内(当月)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生且无正当理由的,对该医生提出批评教育,科室督促其培训学习。超过5次出现不规范、不合理和超常处方的,每张不规范处方、不合理处方扣罚10元;每张超常处方扣罚20元。

2、半年内出现不规范处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10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以及年终评先评优资格。造成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的,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3、在每月进行的处方点评中,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下的科室评为“处方不及格”科室,全年累计3次以上考评为“处方不及格”的科室,科室(病区)主任扣罚100元。

4、药师(药士)应严格遵守调配、审核处方规章制度,无调配或审核签名的每张处方扣10元;出现发错药物引起纠纷的,每次扣罚当事人(含调配人、核对人)50元;因医疗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三、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医务处负责对本制度进行解释。未尽事宜由院办公会讨论决定。

中药处方审核与处方点评 篇6

中药审方,是指中药师在配方操作之前对中药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认真审阅核准的过程。它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处方点评的思路与处方审核基本相同,只有事前与事后的区别,可能点评人员职称还存在差别。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更加明确了药师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审方人员必须认真仔细、严格慎重地审核处方,审方时除看清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临床诊断等内容外,还必须对药名、用量用法、辨证用药、因人用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等内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除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抗菌药与某些特殊管理药品及超常处方等少数不适应外,处方点评的结果大部分内容适应对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关键需要高水平的中药主管药师参与。1 审核药名的适宜性

主要是审核药名是否规范,是否有笔误,相近似的药名是否清楚正确,有无重味等问题。曾遇到一张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处方,其中用了一味“黄芩”,用量为60 g/剂,根据经验判断应是“黄芪”之误,将患者病历一看果真是“黄芪”,是西医生抄方有误。中药品种繁多,有些药名十分相近,一字之差,稍有不慎,容易搞错,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如天麻与升麻是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药物,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为治头痛眩晕之良药,而升麻为升阳举陷之要药。如果肝阳上亢的患者误用了升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它容易搞错的药名还有桂枝与桔梗,杞子与栀子,茺蔚子与菟丝子,山茱萸与吴茱萸等等,这要求中药师在审方时要认真仔细辨认,发现有疑问的药名一定要与医生联系,决不能想当然,随意配给。2 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

中药的剂量大小与疗效和毒性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药师在审查处方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大小,小儿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差,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约为常用量的1/4至1/3,老年人约为常用量的1/2至2/3)。同时要注意每味中药剂量有无误用或误笔,发现有疑问之处,要与处方医师联系。曾遇到一张处方蜈蚣用13条/剂,而蜈蚣的常用量为1~3条,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才知道是抄方笔误所致,实际上是3条/剂。正确的煎服法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有效必须注意的问题。附子、乌头经久煎后使有毒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很小的乌头次碱,而回阳祛寒止痛之效犹存。但审方时经常发现处方中制川乌、制草乌等中药的脚注是空白的,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方知是疏忽所致。又如朱砂不宜入汤剂,因为高温下可使朱砂中硫化汞分解,使毒性增加,但在审核时曾经发现有朱砂的处方用法是煎服,即与处方医师解释后改为朱砂单独冲服。3 审核“辨证”用药的适宜性

中医药治病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有的放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用药不对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是治疗温病高热证,用治虚热证应慎用。又如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藿香正气散和保和丸均能治腹泻,但它们的辨证区别在于理中丸治中焦虚寒之腹泻;半夏泻心汤能治胃寒肠热的腹泻;痛泻要方可治肝郁脾虚腹泻;葛根黄芩黄连汤能治肠热腹泻;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挟湿之腹泻;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腹泻;保和丸主治食滞腹泻,我们在临床上应区别应用。4 审核“因人”用药的适宜性

医生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况、联合用药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剂量。幼儿、老人或脏腑功能较差等患者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全或衰退,肌体耐受性较差,易发生药物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应禁用或慎用作用峻猛,易损伤正气及对脏腑功能可能有损害的中药,确需使用用量也要轻。如山豆根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但如脾胃虚寒者服之则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又如审方时发现肝肾病患者使用川楝子、朱砂、马兜铃、广防己等有可能对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时,可提醒医生慎用。5 审配伍组方的适宜性

合理的中药配伍可调整药物偏性,增强疗效和降低毒性,反之,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循者居多,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作为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但由于目前对于“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决定其取舍为时过早。因此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配伍禁忌时,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此外,妊娠禁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药物性能对孕妇胎儿损害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大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攻下和滑利等一类药物。审方时若发现妊娠“禁用”中药,应予以拒配;发现妊娠“慎用”的中药,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给予提醒,如实属临床需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6 有毒中药的适宜性审核

我院门急诊处方抽查结果点评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1年1-3月我院开具的门急诊处方20 861张。

1.2 方法

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对处方进行分类, 并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和药品说明书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2结果

共抽查处方20 861张, 其中不合格处方590张, 占所抽查处方的2.83%。不合格处方前3位分别是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118张 (20.00%) ;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103张 (17.46%) 及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88张 (14.92%) , 不合格率为52.37%。见表1。

3分析

3.1 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

处方前记部分缺项, 如门急诊患者住址栏联系方式未填写;个别有性别、年龄未填写;临床诊断栏未填写或简写或英文缩写用词不规范。如临床诊断为“上感”时, 应写为上呼吸道感染。这会影响药师对处方合理性的判断。

3.2 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

有些医师不注明剂型或不写规格, 特别是同一种口服药物有多种剂型规格, 如头孢他美酯分散片有2种规格均为12片装, 一种是0.125g/片, 另一种是0.25g/片。这种情况会影响药师对处方的判断。

3.3 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

如把氨溴索注射液书写成氨溴索针, 氨溴索针包括氨溴索注射液和注射用氨溴索。此时同一药品在药房存在2种注射剂型, 药师将无法判断该取哪种剂型。另有医师仍习惯性地使用药品商品名, 《处方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 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使用代号。

3.4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如在同一张处方中开具注射用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两者均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 具有相同的作用靶点, 两者因相互竞争相同靶点而产生拮抗, 合用不仅不可增强抗菌作用, 反而增大了不良反应。另如妇科处方用奥硝唑注射液和头孢尼西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不合理, 主要与配伍比例、pH值密切相关;pH值越小, 溶液越易变色, 越易发生头孢类析出沉淀, 具有不可预测性, 如必须使用, 需在输液后加强输液管的“冲管”或采用其他给药途径给药。特别是同一处方开具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糖皮质激素时, 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因糖皮质激素有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 会掩盖后者初期的过敏反应。

3.5 诊断与用药不符或联合用药不适

如临床诊断为高血压, 处方却开了酚麻美敏片等上呼吸道感染类药品。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无细菌感染, 却开了抗生素, 不仅无明显疗效, 同时易导致耐药, 还会造成正常菌群失调。另如同一张处方中开具卡托普利与螺内酯,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发挥降压作用, 常与利尿剂氢氯噻嗪合用增强降压效果, 它能减少醛固酮的分泌。而螺内酯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具有潴钾作用, 两者合用可引发高钾血症, 应避免联用。

3.6 医师签名不规范

医师本人签字潦草, 不规范, 不一致, 难辨认;实习医师代开处方, 带教老师未签字, 或实习医师直接签带教老师的名字。这种问题说明医师对工作不负责任, 一旦发生纠纷, 可造成较大的影响。

3.7 超量开药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一张处方最多只能开5种药, 普通处方<7d用量, 急诊处方≤3d用量。若时间过长, 将不利于疗效的观察和用药的监控, 也不利于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有些患者为减少来医院开药次数或以路途遥远等理由, 要求医师超量开药, 碰到此类问题, 医师应据具体情况给予说明或回绝。

3.8 处方涂改未签字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字迹应清楚, 不得涂改。如需涂改, 医师必须在涂改处签字。如需取消该药品, 应在该药品前写明停用或取消并签字, 而非只在需取消的药品前划“×”, 或划去需取消的药品。药师若在调配时发现此类问题, 应立即退回。

3.9 处方书写字迹潦草, 难以辨认

有个别医师书写处方字迹非常潦草, 药名规格基本看不清, 甚至连患者的姓名都难以辨认, 明显违反相关规定, 极易造成药师审核调配发药差错。

3.10 选择处方类型不正确

处方类型的选择应据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 分别开具不同的处方。如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为红色处方, 两类精神药品应为白色处方, 儿科处方应为绿色处方, 急诊处方应为黄色处方。

4小结

据以上门急诊处方的调查结果, 一方面说明部分临床医师对处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合理用药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药师更应在审方时把好关, 认真核对。据《处方管理办法》, 药师调配处方时应坚持做到“四查十对”, 发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与医师联系、沟通, 并及时纠正, 严格把好医疗流程中的最后一关, 能够审查出不合理的处方, 从流程上控制不合格处方。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医疗机构的监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指导, 尤其是药学理论的学习培训, 尽量避免因专业知识不足造成处方不合格。我院应当建立更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4], 强化医师、药师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 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 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我院开具的门急诊处方20861张进行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20861张, 其中不合格处方590张, 占所抽查处方的2.83%。不合格处方前3位分别是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118张 (20.00%) ;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103张 (17.46%) 及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88张 (14.92%) , 不合格率为52.37%。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 应加强处方质量宣传, 提高医师等相关人员对处方规范重要性的认识, 减少不合格处方,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处方管理办法,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S].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的通知[S].卫医管发[2010]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Z].卫医发[2004]285号.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范文下一篇: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