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灭火器手册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常用灭火器手册(精选6篇)

常用灭火器手册 篇1

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最常用的灭火器材,在仓库中尤其以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使用普遍,使用面广。目前,我国生产灭火器的厂家已达数百家,能生产六大类23种各类灭火器,年产量达几百万具。

一、概述

(一)分类

我国通常采用按照充装灭火剂的种类、灭火器重量、加压方式三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1.按充装灭火剂种类分

(1)清水灭火器:灭火剂为水和少量添加剂;

(2)酸碱灭火器:碳酸氢钠和硫酸铝;

(3)化学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和硫酸铝;

(4)轻水泡沫灭火器:氟碳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

(5)二氧化碳灭火器:CO2;

(6)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或磷酸铵干粉灭火剂;

(7)卤代烷灭火器:卤代烷1211、1301、2402。

2.按灭火器的重量分

(1)手提式灭火器:总重在28公斤以下;容量在10公斤(升)左右。

(2)背负式灭火器:总重在40公斤以下;容量在25公斤以内。

(3)推车式灭火器:总重在40公斤以上;容量在100公斤(升)以内。

3.按加压方式分

(1)化学反应式:两种药剂混合,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加压。包括酸碱灭火器和化学泡沫灭火器。

(2)储气瓶式:气体储存在钢瓶内,当使用时,打开钢瓶使气体与灭火剂混合。包括清水灭火器、轻水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3)储压式:灭火器筒身内已充入气体,灭火剂与气体混装,经常处于加压状态,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灭火器。

(二)标志

灭火器外表涂以红色油漆。

(三)灭火器类型规格编码

GBJ140—90国家规范认可的国产各种标准类型规格灭火器的类型规格编号代码见表7—13。

表7—1

3灭火器类型规格编码的字母含义

举例:

MY4:M代表灭火器;Y代表7211灭火剂;4代表充装1211灭火剂4Kg。

MF8:M代表灭火器;F代表干粉灭火剂;8代表充装干粉8Kg。

MS7:M代表灭火器;S代表酸碱灭火剂;7代表充装灭火剂7L。

(四)火灾种类的划分

仓库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烧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本,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可然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五)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是指按规定模型进行灭火试验时灭火器的灭火性能。它表示灭火器的灭火能力大小,是采用科学试验方法确定的。目前国家标准仅规定了2类灭火级别A和B。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1A、1B是灭火器扑救A类火灾、B类火灾的最低灭火级别,也是灭火级别的基本单位值。我国现行标准系列规格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有3A、5A、8A、13A、2lA„„55A等和1B、2B、3B、4B、5B„„120B等两个系列。分别标记在相应规格灭火器的铭牌上。

目前国内所有标准规格灭火器的灭火级别见表7—14。

表7—1

4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六)灭火器的选择

灭火器的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应根据配置场所的性质以及其中可燃物的种类,判断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然后确定选择何种灭火器,见表7—15。

表7—1

5灭火器适用性

灭火器类型选择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扑救A类火灾用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2)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3)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4)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5)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6)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同一类型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2.灭火的有效程度。注意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对灭同一种火灾时灭火效果的差异。

3.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如果被保护物品不能被污损,则应选择灭火后无污损的灭

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

4.设置点的环境温度。要求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必须在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内,以确保灭火器的灭火性能和安全。

5.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考虑使用灭火器人员的性别、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合理确定灭火器的规格和型式。

在选择灭火器时,考虑到使用人员操作方便并有利于平时进行灭火训练,提高灭火操作熟悉程度,同时也为了方便灭火器的管理与维修,规定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同一类型的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防止因灭火剂选用不当而降低灭火效力。

(七)灭火器的设置要求

1.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3.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

4.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八)灭火器的报废年限

1.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5年;

2.手提式酸碱灭火器——5年;

3.手提式清水灭火器——6年;

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储气瓶式)——8年;

5.手提式储压式干粉灭火器——10年;

6.手提式1211灭火器——10年;

7.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8.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8年;

9.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储气瓶式)——10年;

10.推车式储压式干粉灭火器——12年;

11.推车式1211灭火器——10年;

12.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二、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包括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两种,均是通过筒内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喷射出泡沫,覆在燃烧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起到窒息,灭火的作用。

(一)化学泡沫灭火器

按使用操作形式可分为MP型手提式、MPZ型舟车式和MPT型推车式三种。

1.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1)构造

主要由筒体、筒盖、瓶胆、瓶夹及喷嘴等组成,见图7—2。

图7—2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 1—筒盖;2—筒体;3—瓶胆

(2)规格及性能

国产MP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主要有MP6、MP8、MP9、MP10、MP26、MP29型。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的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以及C类和D类火灾。

(4)使用方法

用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到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颠倒,以免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m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让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烧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泡沫应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的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射在燃烧物上,直至扑灭,使用时,始终要保持倒置状态,否则将会中断喷射。

使用时必须注意,不允许将筒盖和筒底对向人体,以防因爆破而造成事故,当灭火器已颠倒,但不喷泡沫,应把筒身放在地上,用铁丝疏通喷嘴,切不可先旋开筒盖以免筒盖飞出伤人,最好将其移至安全地点另换一只灭火器。

(5)检查维护

①它是一种可供循环使用的灭火器材。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打开筒盖,把筒体和瓶胆清洗干净,并充装新的灭火药液。

②存放时,不可靠近有高温的地方,以防碳酸氢钠分解出二氧化碳而失效;严冬季节要采取保暖措施,以防冰冻。并应经常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③使用期在2年以上的,每年应送请有关部门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在灭火器上标明试验日期。

④装药1年后,必须送检验部门检验药液质量。

2.舟车式泡沫灭火器

MPZ型舟车式泡沫灭火器,其规格、性能及维护保养与MP型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相同。其构造见图7—3。

图7—3 MPZ型舟车式泡沫灭火器

舟车式泡沫灭火器的结构特点是:在筒盖上装有瓶盖机构,用以控制瓶口启闭。关闭时,瓶盖严密地封在瓶口上,保证在颠簸震动时,药液不渗出。当使用时,先把瓶盖机构向上扳起,中轴即可弹出,使瓶盖脱离瓶口而开启,然后颠倒筒身,酸碱两种药液混合,生成泡沫,从喷嘴喷出灭火。

3.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1)构造

由筒体、筒盖、瓶胆启闭机构、喷射系统和车身等组成,见图7—4。

图7—4 MPT型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2)规格及性能

推车式泡沫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量有MPT65和MPT100型两种。(3)适用范围

其适用范围与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相同。(4)使用方法

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先将灭火器迅速推到火场,当距离着火点10m左右处停下,由一人施放喷射软管后,双手紧握喷枪对准燃烧物;另一人则先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将螺杆升至最高位置。使瓶盖完全开足,然后将筒体倾倒,使拉杆触地,并将阀门手柄旋转90°,即可喷射泡沫进行灭火。如阀门装在喷枪处,则由操作喷枪者负责打开阀门。

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手提式基本相同。由于它的喷射距离远,连续喷射时间长,因而可充分发挥其优势,用来扑救较大面积的的初起火灾。

(5)检查维护

①存放处的环境温度在4~45℃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

②每月应定时检查一次,察看喷枪、软管、滤网及安全阀有无堵塞现象,并及时加以清除。

③使用2年后,应对筒体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④每隔半年应对所充满的药液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变质现象,应及时更换。

(二)空气泡沫灭火器

空气泡沫灭火器内部充装90%的水和10%的6%型空气泡沫灭火剂。依靠二氧化碳气体将泡沫压送至喷射软管,经喷枪作用产生泡沫。按照所装灭火剂种类不同,分为蛋白泡沫灭火器、氟蛋白泡沫灭火器、抗溶性泡沫灭火器和“轻水”泡沫灭火器。它们扑救可燃液体火灾的能力要比化学泡沫灭火器高3~4倍。虽然它们类型各异,但组成及使用方法大体相似。以“轻水”泡沫灭火器为例作一介绍。

1.构造

MQP3型“轻水”泡沫灭火器由筒身、操纵机构、二氧化碳钢瓶、启闭机构和喷射系统组成。

2.主要技术参数

MQP3型“轻水”泡沫灭火器灭火剂容量3升,射程6m,喷射时间40s,使用温度在4℃~55℃之间。

3.使用方法

将灭火器提至距燃烧物6m左右地方,拔下保险销,一手握住喷枪,另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将压把按下,刺穿储气瓶密封片,泡沫混合液在二氧化碳的压力下,从喷嘴喷出,与空气混合,产生泡沫,覆盖燃烧物灭火。注意不能将灭火器颠倒或横卧使用,否则会中断喷射。

三、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以高压二氧化碳为动力,喷射干粉灭火剂的器具。干粉灭火器按移动方式分为MF型手提式、MFT型推车式和MFB型背负式三种;按贮气瓶在灭火器上安装的形式又分为内装式和外装式两种。凡是二氧化碳贮气瓶装在干粉筒内的称为内装式干粉灭火器,装在干粉筒身外面的称为外装式干粉灭火器。

(一)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构造

(1)外装式干粉灭火器。主要包括筒体及悬装在筒外的二氧化碳钢瓶两部分,如图7—5所示。筒体内装干粉灭火剂,并有进气管及出粉管各1根插入底部,它们分别与位于盖部的进气口及出粉口相通。钢瓶上口的开启阀为穿针式(由拉环操纵),用紧固螺母与进气口连接。带有喷枪的喷粉胶管则以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出粉口处。

图7—5 MFS型手提外装式干粉灭火器

1—进气管;2—出粉管;3—二氧化碳钢瓶;4—螺母; 5—提环;6—筒体;7—喷粉胶管;8—喷枪;9—拉环

(2)内装式干粉灭火器。钢瓶安装在筒体内部,且其阀门的开启由位于筒盖上压把操纵,其余部分则大致与外装式相同。其整体结构如图7—6所示。

图7—6 内装式干粉灭火器

1—压把;2—提把;3—刺针;4—密封膜片;5—进气管;6—二氧化碳钢瓶; 7—出粉管;8—筒体;9—喷粉管固定夹箍;10—喷粉管(带提环);11—喷嘴

2.规格

MF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规格是按充装干粉重量划分的。有MF1、MF2、MF3、MF4、MF5、MF6、MF8、MF10八种规定,其中MF3和MF6两种规格不常用。

3.适用范围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

4.使用方法

使用外装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当提起提环时,阀门即打开,二氧化碳气体经进气管进入筒身内,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干粉经过出粉管、胶管由喷嘴喷出,形成浓云般粉雾。灭火器应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灭火。注意使用前,先要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后,再提起提环喷粉。

使用内装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拔下保险销,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握住提把,然后用力按下压把,开启阀门,气体充人筒内,干粉即从喷嘴喷出灭火。

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姿势,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

5.检查维护

干粉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物品附近、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灭火器各连接件不得松动,喷嘴塞盖不能脱落,保证密封性能。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规定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灭火剂结块或储气瓶气量不足时,应更换灭火剂或补充气量。灭火器的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进行再充装,再次充装应由经过训练的专人按制造厂的规定要求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更换灭火剂的品种和重量。充装后的储气瓶,应进行气密性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经修复的灭火器,应有经当地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应注明维修单位名称和修复日期。

(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构造

MFT35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主要由喷枪、二氧化碳钢瓶、干粉储罐、车架、进气管、出粉管、压力表、安全阀、喷嘴等组成。这是一种内装式灭火器,其构造如图7—7所示。压力表用于显示罐内二氧化碳气体压力,通过压力表的显示来控制进气压杆,使储罐内压力保持最佳状态。安全阀的作用是,当储罐内的气体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放气降压,起到自动限压作用。

图7—7 MFT35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护罩;2—压力表;3—进气压杆;4—提环;5—喷枪;6—出粉管;7—钢瓶

2.规格

推车式灭火器按充装的干粉重量分为MFT25、MFT35、MFT50、MFT70、MFT100型五种规格。

3.适用范围

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相同。

4.使用方法

MFT35型灭火器使用时,先取下喷枪,展开出粉管,提起进气压杆,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储罐。当表压升至0.7~1.1MPa时(0.8~0.9MPa灭火效果最佳),放下压杆停止进气。同时两手持喷枪,枪口对准火焰边沿根部,扣动扳机,干粉即从喷嘴喷出,由近至远灭火。如扑救油火时,应注意干粉气流不能直接冲击油面,以免油液激溅引起火灾蔓延。

5.检查维护

(1)检查车架上的转动部件是否灵活可靠,经常检查干粉有无结块现象,如发现结块,立即更换灭火剂;定期检查二氧化碳重量,如发现重量减少1/10时,应立即补气;检查密封件和安全阀装置,如发现有故障,须及时修复,修好后方可使用;每隔三年,干粉储罐需经2.5MPa水压试验,二氧化碳钢瓶经22.5MPa的水压试验,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2)每半年检查一次二氧化碳气瓶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瓶卸下用秤称重量,称得的总重量减去钢瓶重量即二氧化碳实有量。手提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泄漏量大于额定充气量的5%或7%;推车式减少额定储气重量的1/10时,就应送修理部门充气。

(3)每年检查一次出粉管、进气管、喷管、喷枪和喷嘴等部分,有无损坏或干粉堵塞现象。检查干粉简体有无腐蚀,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松动变形损坏。检查干粉是否有变质结块现象。如有不安全因素存在,立即修复或更换。

(4)储压气干粉灭火器应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在红色区域时,应查明原因检修后重新充气。四、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高压)贮压式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安装的高压液化二氧化碳喷出灭火。

(一)构造

1.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由钢瓶、启闭阀、喷筒和虹吸管组成。其构造见图7—8。

图7—8 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1—喷筒;2—手枪;3—启闭阀;4—安全阀;5—钢瓶;6—虹吸管

2.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它的构造与手轮式大致相同,其构造见图7—9。

图7—9 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1—压把;2—提把;3—启闭阀;4—钢瓶;5—卡箍;6—喷筒;7—虹吸管

(二)规格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规格,按充装灭火剂的重量分为MT2、MT3(多为手轮式)、MT25和MT27(多为鸭嘴式)四种; 按移动方式(手提式按开关形式)分为MT型手提(手轮)式、MTZ型手提(鸭嘴)式、MTT型推车式三种。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挡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的电气装置以及一般的B类火灾。

(四)使用方法

灭火时,将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即可喷射二氧化碳。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右手拔去保险锁,紧握喇叭木柄,左手按下鸭嘴压把,二氧化碳即可从喷筒喷出。手轮式的使用方法是:逆时针旋转手轮,阀门即可开启。在使用过程中应连续喷射,防止余烬复燃。灭火器不可颠倒使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以上时,会造成呼吸困难,血压增高;含量达到20%~30%时,呼吸衰弱,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五)检查维护

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应放置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强射的地方,存放地点温度不宜超过42℃;对灭火器每年要检查一次重量,泄漏量超过1/10时应检修补气,方法是:将灭火器一年前称出的重量与一年后称出的重量比较,检查前后两次的重量差是否符合要求。每五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重新充装,维修及充装应由专业单位承担;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

五、1211灭火器

1211灭火器是卤代烷型贮压式灭火器,利用装在筒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喷出灭火。1211灭火器有MY型手提式和MTY型推车式两种。

(一)MY型手提式1211灭火器

1.构造

主要由筒体和筒盖两部分组成,其构造见图7—10。

图7—10手提式1211灭火器

1—喷嘴;2—压把;3—安全销;4—提把;5—筒盖;6—密封阀;7—简体;8—虹吸管

2.规格

1211灭火器按充装灭火剂重量分为MY0.

5、MY1、MY2、MY4、MY6型五种。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效力比二氧化碳高2倍,适用于配置在变配电间、档案资料室、计算机房等场所扑救初起火灾。

4.使用方法

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然后握紧压把,通过压杆迫使密封阀开启,1211灭火剂在氮气压力作用下,通过虹吸管从喷嘴以雾状喷出,并立即气化;当松开压把时,压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阀门关闭,灭火剂停止喷出,故可进行间歇喷射。

灭火时,要保持直立位置,不可水平或颠倒使用。喷嘴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及远,快速向前推进;要防止回火复燃,零星小火则可采用点射灭火。如遇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可使1211灭火剂的射流由上而下向容器的内侧壁喷射,而必须避免让射流直接冲击液面,以防燃烧液体飞溅而扩大火势。如果扑救固体物质表面火灾,应将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喷射即可。此外,当采用1211灭火器在狭小的密闭空间灭火时,在火被扑火后,使用者应立即撤离,以防中毒。

5.检查维护

(1)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取用方便的地方,储存处的环境温度为-10~45℃。

(2)不得存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也不应放在阳光强烈照射的场所,以免变质失效。

(3)每隔半年检查一次灭火器上的压力表。如果压力表指针指示在红色区域内,应立即补足灭火剂和氮气。

(二)MYT型推车式1211灭火器、1.构造

其结构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基本相似,除外形大小有所差别外,推车式灭火器则还有由车轮、车架组成的行走机构,以及由喷射胶管、手握开关、伸缩拉杆和喷嘴等组成的喷射装置。其结构见图7—11。

图7—11 推车式1211灭火器

1—压力表;2—启闭喷嘴;3—筒体;4—虹吸管;5—车架;6—喷射胶管;7—喷枪

2.规格

按充装灭火剂量可分为MYT25和MYT40型两种。

常用灭火器手册 篇2

1泡沫灭火剂的定义

泡沫灭火剂(foam extinguishing agent)是把泡沫剂的水溶液与空气或二氧化碳(CO2)混溶,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方法产生泡沫进行灭火的药剂。灭火泡沫是由空气填充的水溶液气泡组成的, 水溶液是由泡沫浓缩液与水按适当比例混合而成(典型的是1:3,或6% 的浓缩液)。

2泡沫灭火剂的分类

泡沫灭火剂分类方式有:生成机理分类、发泡倍数分类、用途分类、泡沫基料类型分类。泡沫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化学泡沫灭火剂由发泡剂、泡沫稳定剂、耐液添加剂、其他添加剂组成。有两种药剂的水溶液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泡沫。空气泡沫灭火剂能够与水混合,通过机械方法产生泡沫。在消防部队灭火战斗中,通常使用空气泡沫管枪发泡,利用强制送风时获得的泡沫质量较高。泡沫灭火剂分为低倍数(20倍以下)泡沫灭火剂、 中倍数(21 ~ 200倍)泡沫灭火剂和高倍数(201 ~ 11000倍)泡沫灭火剂。 可分为普通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和通用泡沫灭火剂。

3泡沫灭火剂的性质

泡沫液中,混合液产生的泡沫体积与混合液体积的比值称为发泡倍数。泡沫倍数K泡是泡沫体积V泡与液体体积V液之比:V泡=V泡/V液=(V气+V液) /V液,式中V气——气体体积。对于低倍数泡沫,发泡倍数在6 ~ 8的范围较好;对于用于“液下喷射”灭火时,则采用发泡倍数为2 ~ 4的泡沫液。

泡沫稳定性是指泡沫单元存在的时间,或指泡沫一定体积的存在时间。在标准状况下,泡沫受到破坏是由于液体流失和泡沫内液膜破裂所致,稳定性较强的泡沫,液膜在10 ~ 20min里不会被破坏,高倍数泡沫,其液体流失较困难, 其破损主要是液膜破裂的缘故。液体由泡沫流失是一种纯水力现象,液体流失的气泡膜表面层受到弹性变形——拉力和压缩的作用,同样能破坏气泡膜,液体由气泡壳的流失速度,以及泡沫的稳定性都与泡沫溶液的黏度有关。

泡沫的抗烧性同样是泡沫灭火剂的性能指标之一,抗燃烧时间是衡量低倍数泡沫的热稳定性和抗烧性能的一个指标, 是指一定量的泡沫,在规定面积火焰的热辐射作用下,被全部破坏的时间,抗燃烧时间越长,说明泡沫的稳定性越好。

4泡沫灭火的原理、作用及应用范围

(1)重质泡沫(低倍数泡沫)。 1灭火作用。重质泡沫的灭火作用决定于冷却作用和隔绝作用,其作用程度取决于火灾发生的条件。冷却作用是靠泡沫本身及从泡沫中析出的水产生的, 用泡沫扑救固体物质的阴燃火灾(如木材、纸张、防止品等)以及扑救能形成受热层的石油和液体(适合做燃料的液体)火灾时,泡沫的冷却作用占优势。 当重油和次重油发生燃烧时,温度达到200 ~ 300℃,上层的热油会以5 ~ 20cm/ h的速度往下面油层移动,这时使用泡沫灭火剂主要是利用其冷却被加热的油层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由于泡沫形成泡沫层,能阻止氧气接近火焰区,达到隔绝空气灭火的目的。2应用范围。重质泡沫主要用来扑灭可燃液体(汽油、石油、苯等)火灾和固体物质(木材、橡胶、 纸张、塑料等)火灾,可保护油罐、矿井和储有可燃物液体及可燃物固体材料的仓库,防护火灾对附近房屋和油罐的热辐射,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能防止复燃。但因重质泡沫的水溶液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不能用于电气设备火灾扑救,同样不能与轻金属(如锰、铝、钠、 钾、锂、镁等)接触,这些金属与泡沫中的水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引起分解出的氢气燃烧。

(2)中、高倍数泡沫。中、高倍数泡沫的主要灭火作用是抑制作用。在向起火点供给泡沫时,泡沫易被破坏,从而使水分开始汽化。高倍数泡沫在供给泡沫时,能覆盖整个火焰区,饱和的水蒸气形成贫氧区,从而使燃烧速度降低并停止燃烧。高倍数泡沫另一性能是它的隔热性能和阻止火灾向邻近的可燃物蔓延的性能。中、高倍数泡沫灭火剂广泛适用于煤矿、坑道、飞机场、汽车库、 船舶、仓库、地下室等有限空间,以及地面大面积油类火灾。中、高倍数泡沫灭火剂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汽油、煤油、柴油、工业苯等B类火灾;木材、 纸张、橡胶、纺织品等A类火灾;封闭的带电设备场所的火灾;控制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的流淌火灾。

5其他几种泡沫灭火剂应用介绍

(1)蛋白泡沫灭火剂(FP)。蛋白泡沫灭火剂(protein foam extinguishing agent)可适用于油田、飞机场等油类火灾和一般固体物质火灾扑救,一般存储时间为2年。

(2)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含有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蛋白泡沫灭火剂称为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luor-protein foam extinguishing agent)。氟碳表面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较高的稳定性、较好的浸润性和流动性,当泡沫通过油层时,油不能像泡沫液内扩散而被泡沫分隔成小油滴,在油层表面形成一个包有小油滴的不燃烧的泡沫层,即使泡沫中含汽油量高达25% 也不会燃烧。氟蛋白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石油及石油产品等易燃液体火灾(B类火灾)(油罐液下喷射) 及飞机坠落火灾,也适用于扑救木材、纸、 棉、麻及合成纤维等固体可燃物的火灾(A类火灾),可与各种干粉联用。

(3)抗溶泡沫灭火剂(AR)。抗溶泡沫灭火剂(alcohol resistant foam extinguishing agent)用于扑灭水溶性液体燃料火灾。在蛋白质水解液中添加有机酸金属络合盐的称为蛋白型抗溶泡沫灭火剂,广泛用于醇、醚等可燃性极性溶剂及油类火灾。

(4)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queous film forming foam extinguishing agent)又称为“轻水” 泡沫灭火剂,组分由氟碳表面活性剂、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及水组成。其特点是在油类表面形成一层抑制油类蒸发的防护膜,靠泡沫和防护膜双重作用,灭火效率高、速度快、防复燃性能和封闭性能好,储存期长,可与各类干粉灭火剂联用,也可采用“液下喷射”的方式扑救大型油类贮罐火灾。广泛用于扑灭醇、酯、醚、酮、醛、胺、有机酸等极性溶剂火灾和环氧丙烷等高极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

参考文献

[1]徐晓楠.灭火剂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52-383.

劳动合同常用条款解析完全手册 篇3

要注意,在订立劳动合同前,HR经理一定要了解下面这些法律规定!

1、《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3、《劳动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7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7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5、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6、《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7、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动合同基本格式、内容

注:以下所列的合同形式、条款及其编排,仅供参考。

甲方名称:乙方姓名: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号码/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地 址:住 址: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市劳动合同条例》,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合同的类型和期限

第一条本合同的类型为:_______。期限为:________。

使用提示:

当事人可从下列类型中任选一种:

(一)有固定期限合同。期限_____年,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二)无固定期限合同。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具体为:_____。

法规示要:

1、《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具体内容见篇末“小贴士”)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

第二条本合同的试用期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使用提示:

当事人双方首次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期限内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约定属于选择性约定。

法规示要:

1、《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挡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三条录用条件为:_____。

使用提示:

如文化知识、身体状况、劳动技能等。

法规示要: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四条乙方的工作内容为:_____。 第五条乙方的工作地点为:_____。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六条乙方所在岗位执行_____工时制,具体为:_____。

使用提示:

1、现行法定工时制度分为: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当事人应明确选择其中之一。

2、执行标准工时制的,甲方安排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应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j比准。

第七条甲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休息休假的规定,具体安排为:——。

甲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加班的规定,确实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应当与乙方协商确定加班事宜。

法规示要:

1、《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五、劳动报酬

第八条本合同的工资计发形式为:。_____

使用提示:

企业工资计发一般有计时或计件两种形式,当事人可从下列方式中任选一种:

(一)计时形式。乙方的月工资为:_____元(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_____元)。

(二)计件形式。乙方的劳动定额为:__________,计件单价为:_____。

注意:劳动定额应当是本单位大多数从事此类工作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法规示要:

1、《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第九条甲方每月__________日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

使用提示:

甲方要建立健全工资管理制度,使用规范的工资单及签收形式,作好各项必要的合帐记录。

法规示要:

1、《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第十条本合同履行期间,乙方的工资调整按照甲方的工资分配制度确定。

法规示要:

1、《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2、《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十一条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在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依法安排乙方补休或支付相应工资报酬。

法规示要:

1、《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六、社会保险

第十二条甲方应按国家和本市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为乙方参加社会保险。

使用提示:

本市社会保险包括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小城镇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等类型,乙方有权了解甲方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第十三条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等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工资和工伤保险待遇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七、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第十五条甲方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及其标准。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告知义务,并做好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预防工作。

法规示要:

1、《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4、 《劳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十六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以及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并依照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有关规定向乙方发放劳防用品和防暑降温用品。

第十七条甲方应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乙方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水准和职业技能。乙方应认真参加甲方组织的各项必要的教育培训。

八、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十八条甲方应当按照约定向乙方提供适当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和工作岗位,并按时向乙方支付劳动报酬。乙方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劳动职责,并亲自完成本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

法规示要: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3、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第十九条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的内容,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使用提示:

1、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劳动合同的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除的法律行为。

2、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经当事人协商—放,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法规示要: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九、劳动合同的解除

第二十条经甲、乙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一条乙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乙方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二十二条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一)未按照本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甲方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乙方权益的:

(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详见下文)规定的情形致使本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乙方可以解除本合同的其他情形。

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或者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乙方人身安全的,乙方可以立即解除本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甲方。

法规示要:《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三条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乙方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甲方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本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使用提示:

甲方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应将各项规章制度告知乙方或者进行会示。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或者额外支付乙方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一)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未能就变更本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五条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第二十三条的约定解除本合同:

(一)乙方如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一旦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乙方为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甲方工作期间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甲方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使用提示:

当事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十、劳动合同的终止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终止:

(一)本合同期满的;

(二)乙方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乙方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甲方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甲方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甲方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本合同期满,有第二十四条约定情形之一的,本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按第二十四条第二项约定,乙方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后终止本合同的情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十一、经济补偿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应当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

(一)乙方依照本合同第二十二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甲方依照本合同第二十条规定向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乙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甲方依照本合同第二十四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经济性裁员,而对乙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甲方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乙方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合同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合同第二十六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经济补偿按乙方在甲方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乙方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乙方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乙方月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乙方在本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规示要: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十二、补充条款和特别约定

第三十条乙方为甲方的服务期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月_____日。

法规示要:

《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第三十一条乙方的竞业限制期限自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 日。竞业限制的范围为:______。在竞业限制期间甲方给予乙方一定经济补偿,具体标准为:______,支付方式为:___。

法规示要: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年。

十三、违反合同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终止本合同或由于甲方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害的,应按损失程度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本合同或由于乙方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损失的程度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乙方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承担违约金为:___。

法规示要:

《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三十五条乙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承担违约金为:___。

使用提示:

第三十四条三十五条仅适用当事人有服务期、竞业限制约定的情形。

法规示要: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见前文)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十四、其他

第三十六条本合同未尽事宜,或者有关劳动标准的内容与今后国家、本市有关规定相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章):

委托代理人(签章)

___年___月___日___年___月___日

小贴士:《劳动合同法》摘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常用灭火器手册 篇4

建筑施工现场根据灭火的需要,必须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设施,如消防桶、消防梯、铁锹、安全钩、沙箱(池)、消防水池(缸)、消防栓和灭火器。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等五种灭火器。种类不同,其性能、使用方法和保管检查方法也有差异,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泡沫灭火器。规格:10升或65-130升。药剂:筒内装有碳酸氢钠、发沫剂、硫酸铝溶液。用途:适用于扑救油脂类、石油产品及一般固体初起的火灾;不适用于扑救忌水化学品和电气火灾。效能:10升喷射时间60秒,射程8米;65升喷射时间170秒,射程13.5米。使用方法: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2次,打开开关,药剂即喷出。保管和检查的方法:一年检查一次,泡沫发生倍数低于4倍时应更换药剂,或每年更换一次。

2、干粉灭火器。规格:8公斤或50公斤。药剂:钢筒内装有钾盐或钠盐粉,并备有盛装压缩气体的小钢瓶。用途: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初起的火灾。效能:8公斤喷射时间14-18秒,射程4.5米;50公斤喷射时间50-55秒,射程6-8米。使用方法:提起筒,拔掉保险销环,干粉即可喷出。保管和检查的方法:置于干燥通风处,防受潮、日晒;每年抽查一次干粉是否受潮结块;小钢瓶的气压压力每半年检查一次,如重量减少10%应换气。

3、二氧化碳灭火器。规格:2公斤以下或2-3公斤、5-7公斤。药剂:瓶内装有压缩或液态的二氧化碳。用途:主要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的电器及油脂等火灾;禁止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物品有,遇有燃烧物品中的锂、钠、钾、铯、锶、镁、铝粉等。效能:接近着火地点距离3米以内。使用方法:拔掉安全销,一手拿好喇叭筒对着火源,另一手压紧压把打开开关即可。保管和检查方法:放置于取用方便的地方,注意使用期限,防止喷嘴堵塞,冬季防冻,夏季防晒;每月测量一次,重量减少5%时,应充气。

4、1211灭火器。规格:1公斤、2公斤、3公斤。药剂:钢筒内装有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并充填压缩氮。用途:主要适用于扑救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设备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初起的火灾;不宜扑救乙炔电石等的火灾。效能:1公斤喷射时间6-8秒,射程2-3米。使用方法:拔下铅封横销,用力压下压把即可。保管和检查方法:放置于干燥处,勿摔碰,每三个月检查氮气压力,每半年检查药剂重量。

2022年公司员工手册常用守则 篇5

第一条 为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加大对各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培训支持力度,奖励所内积极主动实施培训的员工,营造良好内训氛围,结合企业实际培训情况,特制定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 本奖励办法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

第三条 本部门对内部成员所进行的培训不在奖励范围之内。

第四条 本奖励办法自______年____月__日起开始执行。

第二章 目 的

第五条 调动企业内部培训师积极性,提升培训师培训水平,促进培训质量。

第六条 具有针对性,对受训者起到促进作用。

第七条 营造良好内训氛围,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第三章 相关要求

第八条 培训类别要求

1、 思想教育培训:指对员工进行思想、观念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2、 基础知识培训:指对相关岗位职工进行应知应会内容,如安全常识、供热管理办法等知识的培训。

3、 岗位技能培训:指对相关培训对象进行本岗位相关知识、技能应用,如cad 绘图等内容的培训。

4、 制度宣贯培训:指对员工进行相关制度及办法等内容的宣传,以使员工熟知相关制度或法规的培训。

第九条 培训时间要求

1、 单次培训时间必须达到45分钟以上。

第十条 培训人数要求

1、 单次培训参训人数必须达到3人以上。

第十一条 培训师要求

1、 必须提前准备培训课件,熟悉培训内容,做好培训。

2、 必须上交培训课件复印件至办公室主任或部门经理。

第十二条 参训人员要求

1、 参训人员必须在《 培训签到表》上签到。

2、 所有参训人员须合理调配工作安排, 按时参加培训。

3、 培训期间须将手机关闭或置于振动、静音状态。

4、 培训期间不得擅自发言,如需发言必须举手示意。

5、 培训期间禁止吸烟。

6、 自觉将培训成果落实到岗位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及改善工作绩效。

第十三条 部门经理或站办公室主任要求

1、 负责为下属培训创造条件。

2、 负责按培训要求组织相关培训。

3、 负责准备《 培训签到表》,并组织做好签到。

4、 负责安排培训记录人记录本次培训内容,填写《培训记录表》

5、 负责监督培训师实施培训的工作。

6、 负责留存《 培训签到表》的工作。

7、 负责留存《培训记录表》的工作。

8、 负责留存培训课件复印件的工作。

9、 负责审核、检查培训资料的真实、完整情况。

10、 负责上交本部门或单位培训资料至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第十四条 人力资源部要求

1、 负责协助各部门、基层单位及培训师做好各项培训活动。

2、 负责收集部门或单位上交的培训资料,并留存。

3、 负责对各部门或基层单位上交的培训资料进行核查、统计及汇总。

4、 负责填写《内部培训奖励明细表》并上报。

5、 负责填写《内训课时费审批单》并发送至培训师。

6、 负责收集《内训课时费审批单》。

常用灭火器手册 篇6

附:消防救援支队紧急救援小组行动指南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遇险紧急呼救程序

消防救援支队安全员灭火救援工作导则

为规范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控工作,充分发挥安全员职能作用,着力提升队伍安全施救水平,依据《关于加强安全助理(员)和紧急救援小组建设的通知》《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手册》等文件规定,制定本导则。

一、能力要求

消防救援站安全员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素质,并须经过专项培训与考核,实行持证上岗:

(一)在灭火救援岗位工作5年以上;

(二)具有健康的身体状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三)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协调沟通能力;

(四)具有较为丰富的实战和管理工作经验。

二、职责任务

消防救援站安全员协助指挥员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安全管控,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任务:

(一)评估和监测灾情发展态势,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示指战员安全行动注意事项;

(二)对内攻作战和进入处置核心区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记录,实时了解掌握参战人员安全状态,全程管控行动安全;

(三)检查和督促紧急救援小组做好应急准备,随时执行紧急救援和梯次轮换任务;

(四)协助指挥员制定紧急撤离方案,明确撤离信号、路线和安全集结区,并告知参战人员;

(五)开展作战行动安全检查,纠正或制止不安全行为,发现危险征兆及时发出紧急撤离信号。

三、现场设置要求

(一)指挥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和作战力量部署,合理设置安全员,指定观察哨、出入口管控等辅助人员。

(二)安全员一般设置在内攻出入口、进攻起点层等相对安全、便于观察、利于指挥的部位,并设置明显标识。

(三)组织内攻行动前必须设置安全员,每个内攻入口至少设置1名安全员,根据内攻人员数量视情增设安全员。

(四)当安全员进行内部侦察或其他原因暂离岗位时,必须经指挥员批准同意,并指定专人接替安全管控工作。

四、主要工作流程

(一)接警出动

1.随首车出动。

2.途中预先研判灾害事故风险,提示参战人员安全注意事项,督促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二)风险评估

3.协助指挥员开展灾情侦察,收集掌握现场信息。

4.参照灾害事故安全风险评估表,通过外部观察、仪器检测等方式,全面快速评估现场风险,将结果报告指挥员并通报参战人员。

(三)行动部署

5.协助指挥员制定紧急撤离方案,向参战人员明确撤离信号、路线和安全集结区,做好发布紧急撤离信号准备。

6.提示紧急救援小组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紧急救援方案。

(四)安全管控

7.监测现场风险和不安全因素,督促落实现场警戒、禁绝火源、关阀断气等安全措施。

8.检查、督促和提示参战人员落实个人安全防护措施,记录和掌握进入危险区域人员数量、空气呼吸器压力、作业时间、作战位置等信息。

9.定时联络内攻人员,及时更新行动信息,提示安全注意事项。

10.发现爆炸、坠落、毒害、坍塌、触电等风险苗头或险情突变征兆,第一时间进行安全警示,及时发出紧急撤离信号。

11.发现以下违反作战安全规程的行为,应及时制止与干预:

(1)现场灾情风险高且超出可控范围,危及参战人员安全的;

(2)未按要求落实防护等级,个人防护装备佩戴不齐全的;

(3)情况不明、准备不足,在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冒险作业的;

(4)未按照作战指令或部署要求就贸然行动的;

(5)违规操作装备,存在安全隐患的;

(6)带伤(病)参与作战行动或在作战中出现体力不支、身体不适、状态不良等情况的;

(7)其他违反安全行动规程的。

12.即将发生可能危及参战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可以直接命令参战人员停止或暂停作战行动,并向指挥员报告。

13.监听作战和紧急救援频道,收到呼救信号后,立即向指挥员报告,启动紧急救援程序,协助指挥员组织紧急救援小组开展营救,掌握救援进展,做好安全管控。

(五)总结讲评

14.清点参战人员,整理安全管控记录,并向指挥员报告有关情况。

15.做好归队前安全检查和归队后安全讲评工作。

附件:1.安全员管控装备配备参考标准

2.安全风险评估表参考模板

附件1

安全员管控装备配备参考标准

序号

名称

数量

反光背心(带标识)

1件/人

专用头盔(带标识)

1顶/人

出入口安全管控牌

1套/人

强光照明灯

1个/人

激光笔

1支/人

指南针

1个/人

高音哨

1个/人

计时器(秒表)

1个/人

发令旗(红、绿色等)

1套/人

红外热像仪

1台

夜视仪

1个

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

1套

漏电探测仪

1个

测距仪

1个

风速仪

1个

测温仪

1个

望远镜

1个

警戒带

4卷

警示灯

4个

气喇叭

1具

说明

1.各地可结合实际、根据需要,增(选)配相关装备器材。

2.表中装备可结合消防救援站现有器材进行调整优化,但须满足安全员工作需要。

3.各地可研发或配置便于携行出动的安全管控装备箱,能够在现场快速展开、操作应用、利于管控。

附件2

安全风险评估表参考模板(建筑类)

类型

要素

评估内容

建筑坍塌风险

建筑结构

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他▢

燃烧时间

起火时间      时      分     截至目前燃烧时间       小时       分钟

坍塌征兆

1.承重墙出现贯通线纵向裂缝:

是▢   否▢

2.承重梁混凝土保护层出现裂缝、钢筋外露、挠度增大:     是▢   否▢

3.承重柱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钢筋屈服向外凸出、扭曲变形:是▢   否▢

4.建筑物门框变形,导致屋门无法闭合或打开:             是▢   否▢

5.楼板发生挠曲、弯曲塌陷或出现呈“锅底”形状下沉:       是▢   否▢

6.墙体、整体结构倾斜,发出异常声响:                   是▢   否▢

坍塌风险评估

极高▢            高▢            中▢        低▢

火场烟气风险

烟气量

少▢          中▢          多▢

烟气流速

1.速度:        慢▢          中▢          快▢

2.流动状态:    稳定流动▢      紊流状流动▢

烟气浓度

淡▢          中▢          浓▢

烟气颜色

黑▢        灰▢         白▢        其他▢

通风情况

通风良好▢           通风受限▢

轰燃征兆

1.烟气突然变黑、变浓,流速加快,紊乱烟气充满着火空间:是▢   否▢

2.烟气(中性面)降至离地面1.5m以下,火场温度越来越高:是▢   否▢

3.烟气上层夹杂火苗:                                   是▢   否▢

4.室内可燃物分解出白色可燃烟气,并被引燃:             是▢   否▢

回燃征兆

1.烟气从紧闭的门窗缝隙中冒出:                         是▢   否▢

2.有大量的烟气聚积室内,窗户颜色变暗,玻璃被熏黑:     是▢   否▢

3.门窗发热、可感受到透过窗户的热辐射:                 是▢   否▢

4.房间内无明火或火势较小,火光闪烁、趋于窒息状态:     是▢

否▢

5.门窗发出类似口哨的声音,窗户出现震颤:               是▢   否▢

内攻危险性

极高▢            高▢            中▢        低▢

周边环境风险

触电危险

1.有裸露电线:  是▢     否▢

2.切断电源:    是▢     否▢

爆炸危险

1.可燃气体泄漏:    是▢     否▢

2.存在可燃粉尘:    是▢     否▢

3.存在压力容器、装置,是否处在热辐射或火焰烘烤范围内:    是▢  否▢

中毒危险

现场存有危险化学品,是否发生泄漏或燃烧:    是▢  否▢

砸伤危害

存在物体坠落、倒塌的可能:    是▢  否▢

坠落危害

门、窗、电梯井、楼梯等部位处于完好状态,有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  是▢否▢

环境风险

极高▢            高▢            中▢        低▢

被困人员幸存率

1.存在被困人员:

是▢

否▢

2.被困人员幸存率:   低▢      中▢       高▢

综合风险评估

极高▢            高▢            中▢

低▢

消防救援支队紧急救援小组行动指南

为保障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高效应对消防指战员遇险被困等突发情况,规范紧急救援行动程序,制定本指南。各级指战员应结合现场情况,全力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一、能力要求

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素质,并经过专项培训与考核,实行持证上岗:

(一)在灭火救援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业务骨干;

(二)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反应灵敏、体魄强健、善于攻坚;

(三)具有过硬的识险、避险、处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经过医疗救护等专业技能培训。

二、职责任务

紧急救援小组主要负责遇险被困消防指战员营救任务,并协助指挥员和安全员做好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控,及时掌握内攻作战行动进程,随时保持待命状态。

三、设置要求

指挥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力量部署,确定紧急救援小组数量和待命位置,原则上按照与内攻作战人数的1:1比例配备,可作为内攻梯次轮换力量。参战力量多且已划分战斗区域的情况下,指挥员可根据区段设置紧急救援小组。

四、行动程序

(一)救援准备

1.收集信息。辅助指挥员、安全员开展灾情侦察、风险评估等工作,了解掌建筑结构布局、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内攻力量部署和位置等信息,视情开展熟悉踏勘。

2.安全管控。辅助安全员检查、督促和提示参战人员落实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协助做好现场警戒、分区管控等工作。

3.集结待命。根据指挥员命令,按照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准备器材装备,到达指定位置,设立集结待命区,填写《救援任务检查清单》,保持与指挥员、安全员的信息沟通与通信联络。

(二)救援展开

1.启动救援。根据指挥员紧急救援指令,立即转入战斗状态。

2.快速询情。向指挥员、安全员及参战人员,迅速了解遇险被困指战员状况,重点掌握以下信息:

(1)遇险呼救情况

①姓名、单位、战斗区段和任务;

②被困、受伤情况和大致位置;

③空气呼吸器压力等供气保障情况;

④灾情发展、内部情况和潜在风险;

⑤急需资源和营救(撤离)通道。

(2)人员失联情况

①失联指战员姓名、单位、战斗区段和任务;

②最后联络时间、行动路线、活动区域等相关情况;

③所在战斗小组的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等保障情况;

④预判失联指战员大致位置。

3.制定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和询情结果,迅速制定紧急救援方案,报告指挥员协调参战力量和资源,给予通信、供气、供水、照明、协同施救、现场急救等行动支持保障,并向参战指战员通报紧急救援行动准备与开展情况。

4.全力营救。应在确保被救指战员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展开紧急救援行动。

(1)营救被困指战员

①根据被困人员提供的信息和评估结果,判断能否为其排除原有紧急撤离通道上的险情;

②险情无法排除或耗时较长时,应考虑开辟另一条紧急撤离通道。如需参战力量和车辆装备协同施救时,由指挥员统一调派,给予支持;

③营救中应定时与被困人员保持通信联络,不断核实、确认和校准其被困状态及位置;

④选择建筑开口部位实施营救时,应防止通风等因素导致烟火蔓延,危及其他内攻作战人员;

⑤找到被困人员后,应根据其被困状态和身体状况,快速果断运用救援技术,使其脱离困境,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防止二次伤害。

(2)搜救失联指战员

①根据现场掌握信息和失联人员最后位置,分析判断首要搜索区域,确定搜索起点和搜救方法;

②搜索范围较大或紧急救援力量不足时,指挥员应部署安排多个紧急救援小组同时展开搜索。搜索时间较长时,应组织预备力量进行梯次轮换;

③找到失联人员后,应根据其被困状态和身体状况,快速果断运用救援技术,使其脱离困境,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防止二次伤害。

(3)转运救助

①单人转移遇险人员时,可采取拖拽空气呼吸器、灭火防护服和利用扁带拖拉等救助方法;

②两人以上转移遇险人员时,可采取并排拖拽、推拉拖拽等救助方法,通过楼梯、狭窄空间等区域进行转运;

③遇险人员丧失行动能力或失去意识时,一般按照摆正至仰卧位、复位呼救器、检查供气、转移伤员等程序进行救助。

(4)现场急救

遇险人员被救至安全区域后,应立即检查其受伤情况,协助到场医疗救护力量实施院前急救。医疗救护力量未到场前,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质的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现场急救措施。

(5)送医救治

本着就快就近原则,第一时间将受伤指战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途中应派专人跟车,及时掌握伤情进展和救治情况,向指挥员进行报告。

(6)总结讲评

行动结束后,应及时整理相关记录,向指挥员报告有关情况,做好战评总结工作。

五、相关要求

(一)规模大、参战力量多的灭火救援现场,指挥员应根据战斗区(段)划分明确紧急救援小组集结待命区位置。

(二)紧急救援小组应实时掌握灾情发展态势和作战行动部署情况,制定不少于2套紧急救援方案。

(三)长时间开展灭火救援行动时,紧急救援小组可与内攻班组轮换作业,但必须做好情况通报和交接工作,确保始终有能够担负紧急救援任务的小组处于待命状态。

(四)遇有突发情况,遇险被困指战员、紧急救援小组和指挥员、安全员应迅速启用紧急救援频道,其他参战人员应切换至备用通信频道。

附件:1.紧急救援小组装备配备参考标准

2.紧急救援小组任务检查表参考模板

3.紧急救援行动记录表参考模板

附件1

紧急救援小组装备配备参考标准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手持电台

1个/人

宜带有一键强制通话功能

骨传导通话装置

1个/人

与手持电台连接使用

强光照明灯

1个/人

发光导向绳

1根/组

宜带长度标识

闭环式扁带

1根/人

每组宜配备有不同规格

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1个/人

宜使用时间不低于30分钟

空气呼吸器气瓶包

1套/组

含气瓶、面罩和供气组件

红外热成像仪

1个/组

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

1个/组

漏电探测棒

1个/组

液压(手动)破拆工具组

1套/组

多功能担架

1个/组

救援绳包

1套/组

宜满足人员搜索实际需要

医疗急救箱

1个/组

宜增配AED除颤仪

备注

1.各地可结合实际、根据需要,增(选)配相关装备器材。

2.表中装备可结合消防救援站现有器材进行调整优化,但须满足紧急救援小组工作需要。

3.各地可研发或配置紧急救援装备箱,便于在现场快速展开、操作应用。

附件2

紧急救援小组任务检查表参考模板

1.人员组成组长                        1号员             2号员             3号员

指挥员▢站长助理▢安全员▢    专职▢  兼职▢      专职▢  兼职▢     专职▢  兼职▢

2.集结待命区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3.检查救援装备

消防梯▢   空气呼吸器▢   多功能担架▢   发光导向绳▢   液压(手动)破拆工具组▢

红外热成像仪▢   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   无齿锯或链锯▢   其他:

4.检查建筑用途

单元住宅▢    高层建筑▢    商店或办公室▢    事业单位或教育机构▢

仓库或工厂▢    公众聚集场所▢    易燃易爆场所▢    其他:

5.现场灭火策略

内攻▢          外攻▢        其他:

6.可利用的救援通道

(1)位置(2)位置(3)位置

(4)位置(5)位置(6)位置

7.预先架设救生通道

是▢       位置                                否▢

8.内攻人员情况

位置                       人员数量                  频道

位置                       人员数量                  频道

位置                       人员数量                  频道

位置                       人员数量                  频道

9.紧急救援频道           备用通信频道

10.监听被困人员频道

是▢      频道                                否▢

11.医疗救护力量

医疗救护人员到场:是▢  否▢    联系方式:                    位置

附件3

紧急救援行动记录表参考模板

通信频道:     频道

指挥员:

呼  号:

记录员呼号:

救援小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所属单位

指挥员呼号

搜索区域

行  动  记  录

组别

编号

姓  名

空气呼吸器压力

预计撤离

时间

进入时间

实际撤离

时间

第1组

1-1

1-2

1-3

1-4

1-5

第2组

2-1

2-2

2-3

2-4

2-5

第3组

3-1

3-2

3-3

3-4

3-5

遇险紧急呼救程序

消防救援指战员在灾害事故现场遇到迷失、埋压、坠落、毒害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启动紧急呼救程序(简称呼救“五步法”)。

一、发出信号。

第一时间通过手持电台呼叫、呼救器手动报警、照明灯爆闪、器材敲击发声等方式发出呼救信号。使用手持电台呼救时,应使用战斗频道或紧急救援频道发出“呼救、呼救、呼救”的现场求救信号,每间隔5秒进行重复呼救,直至收到回复为止。

二、说清要素。

收到回复后,应当立即将姓名、单位、所处位置、当前处境、空气呼吸器压力等情况一次性报告清楚,并与紧急救援小组保持联络。

三、主动待援。

在具备行动能力情况下,应当主动寻找避难层(间)、疏散楼梯间、靠外墙房间、承重构件下方等避难空间,采取关门、射水、支撑等方式,堵截火势、驱散烟气、稳固结构,努力减少危险因素。

四、积极避险。

待援时应采取深吸、慢呼的呼吸方式,调节呼吸深度、降低呼吸频率,尽量延长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当空气呼吸器气量即将用尽时,可利用阻燃头套进行“过滤式”呼吸,并采取低姿体位通过地面、缝隙获取空气等方法,最大限度延长生存时间。

五、永不放弃。

坚定信心、发挥潜能,保持冷静,积极求生,最大限度消除恐惧心理,积极等待救援。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20XX年X月X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印发《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试行)》。在学习宣贯的过程中,消防指战员一定会拿出20XX年X月X日公安部消防局印发的《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进行比对。我们可以看出,新《手册》较旧《要则》从总体上有两个方面明显的变化。

一、名称改变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要则是重要的准则。它的应用形式是挂在墙上,起到的作用是“广而告之”;手册是收录专业知识的小册子,汇集了某一学科需要经常、随时查考的工具书。它的应用形式是揣在怀里,起到的作用是“形影不离”。

二、名称改变

旧《要则》5章39条,分为总则、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业务训练、附则等5章。新《手册》5章50条,分为总则、安全防护、作战行动、伤害防护、业务训练等5章。乍一看像是5章数量没有改变,增加了11条,其实不然。

新《手册》中总则、业务训练部分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做了应时的修改,将旧《要则》中区分的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两个章节全部整合,更加突出体现了当前“全灾种、大应急”的理念。整合后按照安全防护、作战行动、伤害防范区分设置章节,有针对性地从参战人员安全防护、作战行动中的程序和管理、消防员常见伤害情况预防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更加便于对号入座、便于学习掌握、便于操作执行。

第一章《总则》部分需要弄清楚的几个地方

一、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因改革转隶略有变化

第一条

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执勤战斗条令》《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等法律规范,结合灭火救援作战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手册。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参与的所有灭火救援作战训练行动。其他各类专职消防队、社会救援力量可参照执行。

二、原则、要求与指导思想“结伴同行”

第三条

指导思想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行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指战员“生命至上”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职,齐抓共管,失责追责”相关要求。

三、作战与训练安全工作怎么抓?有了内容和方法

第四条

目标任务通过:

①明确灭火救援作战行动安全责任;

②健全安全组织;

③严密安全制度;

④强化安全意识;

⑤落实防范举措;

⑥科学组织实施;提升预防能力,努力杜绝和明显减少各类灭火救援作战训练行动指战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明确了谁是第一责任人、谁是直接责任人

此条款明确了“四类人员”的责任,并对各级相关人员分工提出了5项要求。根据以往发生事故案例来看,有的按照分工只追究单个主官责任,有的只追究值班人员责任,每案责任判定各不相同。那么,新《手册》中此条款就是事后定性追责的依据,上述各类人员必须挑起责任分工,做到事前主责主抓,事后担责认账。

第五条

安全责任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业务部门领导、现场指挥员(训练组织者)为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具体负责作战训练安全管控监督工作。各级相关人员分工:

①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

②督促安全制度落实

③组织安全理论技能学习训练

④严密安全防范措施

⑤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确保灭火救援作战训练行动安全。

五、为安全制度设定了“通用规则”

此条款规定了作战与训练安全的形势分析、教育训练、跟班作业、管理人员、督导提示、事后讲评等6项制度,是我们日常抓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各岗位的“通用规则”,其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好的制度贵在落实和坚持常态。

此条款中的6项制度还对一些具体工作提出了量化标准,例如:

1.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队、站每月至少开展1次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

2.消防站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安全行动专项训练;

3.总队、支队每年对安全官(员)专项培训不少于10天;

4.大队、站至少明确1名干部或班长担任现场安全员;

5.总队、支队定期对安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6.消防救援站对每一起有影响的灭火救援行动,应组织即时作战安全讲评。

第六条 安全制度

(一)严格落实安全形势分析制度。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队、站每月至少开展1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查找责任落实、人员编配、学习训练、装备维保、车辆巡查、行车管理、作战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针对性措施。

(二)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训练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常识学习教育,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季节转换、队员复退等特殊或敏感时期,以及执行重特大特殊灾害救援时,必须开展符合形势任务、气候特点的安全教育,明确安全防事故措施与要求。消防站常态开展安全行动专项训练,训练时间每周不少于1课时。

(三)严格落实干部跟班作业制度。作战训练必须由与之规模相匹配的级别干部到场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安全检查和全程监督。进行侦察、攻坚及非常规灭火救援行动时,必须由干部或班长带队,现场最高指挥应明确各段任务分工,站指挥应掌握现场本站人员位置及作战任务。

(四)严格落实安全官(员)制度。总队、支队两级全勤指挥部必须设置灭火救援安全官,专门负责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理、督察。消防救援大队、站到场至少明确1名干部或班长担任现场安全员,专门负责现场安全监测、提示。总队、支队安全官对灭火救援现场安全员实行统一管理。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官(员)进行不少于10天的专项培训,逐步推进持证上岗。

(五)严格落实安全督导提示制度。总队、支队应定期对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要通过图传系统、组织督导专班实时实地监督会操考核、实战演练和大型灭火救援安全行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总队、支队全勤指挥部在出动途中,以及各级作战指挥中心在调度过程中应主动介入,持续提醒安全注意事项。

(六)严格落实作战安全讲评制度。

总队、支队、大队应将作战行动安全作为战例研讨的必评内容。消防救援站在每一起有影响的灭火救援行动后,都应组织即时作战安全讲评,即时讲评通常在现场器材收整完毕后,或归队恢复战备后转入正常生活、工作秩序前进行。

六、八个禁止条款是绝对不可逾越的“红线”

正可谓“令行禁止”。在以往的上级文件、领导讲话、救援与训练中提出的要求多数是“避免、防止、加强、严格”等字样和语气,新《手册》力度最大、突破性最大的地方就在这里,更加凸显坚持指战员“生命至上”的原则。禁止条款的设定并非“红绿灯”,而是“高压线”,总的来说就是,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现场处置坚决叫停!八个禁止条款归纳总结实际就是6个方面的禁止:

1.情况不明禁止强攻;

2.方案未定禁止展开;

3.防护欠缺禁止作业;

4.不按规程禁止操作;

5.装备障碍禁止行动;

6.身体不适禁止逞强。

第七条 禁止条款

(一)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行动尤其是无人员被困或确定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时,不得强行内攻,严禁冒险作业。进入危险建筑内攻前必须进行评估,必要时邀请建筑结构专家进行鉴定。

(二)作战行动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危害风险落实等级防护,随身携带空(氧)气呼吸器,在充烟、高温、有毒、缺氧等场所侦察或作业时,必须佩戴使用。并根据作战环境情况使用安全导向绳(水面漂浮绳)或救生照明线进行保护,严禁疏于防护。

(三)作战行动应根据指挥员指令编组实施,至少两人以上协同配合,同进同出,严禁擅自行动。

(四)进入危害现场进行侦察或作业前应设置安全员大面积灾害现场应多点设置安全员,在出入口处进行登记,检查防护装备,明确进攻路线、通信方式、撤离信号、撤退路线、接应点,安全员必须坚守战位,保持不间断联络,做好接应准备,直至内攻人员全部撤出,严禁擅离职守。

(五)牢记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不得违规作业,每名救援人员都有纠正他人危险作业行为的权利和义务,严禁违反规程。(六)执行内攻等危险战斗任务时遇空气呼吸器余量不足、器材故障、体能下降、突发险情等情况,无法按时安全有效完成既定任务时,应立即调整战斗部署或果断撤离、整装再战,严禁逞强作业。

(六)队友发生触电、溺水、窒息等紧急情况必须持续采取心肺复苏等针对性急救措施,送医途中必须安排人员随车护送,持续急救,严禁中断急救。

上一篇:新视野英语第四册下一篇:《自省清单》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