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研读工作的要求,我们认真组织了关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审订稿)》的研读工作,现将研读意见反馈如下:
一、宏观意见
(一)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本课程的首要目标,但课程价值追求只能是主导而不能代替课程的能力和知识要求,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支撑。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突显的知识目标“虚化”及教学内容“泛化”的问题,本课程修订稿仍然没有改变。本课程之大忌,即知识目标的“虚化”和教学内容的“泛化”问题。如内容标准中成长中的我,1.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协调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这样的内容标准完全是以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代替了能力和知识目标,能力要求不符合初中学生实际(过高),没有认知要求(空洞)。
(二)内容标准。内容标准要解决什么问题?内容标准的左栏(内容标准)与右栏(活动建议)的功能区别是什么?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核,是对课程教学的一般规范和要求,是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左栏(内容标准)的功能包括:第一是内容规范,即“教什么”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内容标准”中的具体的关键名词、观点或原理来实现。第二是能力目标,即“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内容标准”中的关键动词,如知道、了解、理解、说明、树立等等,右栏“活动建议”的功能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程修订稿的内容标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标准中交往的品德,2.5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公关秩序。这样的表述有多处,不能发挥内容标准的规范与指导作用。
二、微观意见
(一)关于“前言”部分
1、“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学科发展规律,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1
建议改为“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结合课程发展规律,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理由:从课程论的维度看,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本课程不是学科课程,而是综合课程。
2、建议将“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修改为:“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或“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理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目的有许多,“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是这门课程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目的)。
3、“思想性”中的“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议修改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由:使用“引导”更符合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规律性;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使用“引导”更科学、更符合这一特质;这也是思想性特点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与表述)
4、“人文性”特点中的“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建议修改为“用优秀的人类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陶冶学生心灵,”
理由: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与时俱进;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后面“目标”与“内容标准”也具有规定性和指向性。
5、建议将“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修改为“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理由:与“分类目标”一致,“珍爱”相对“热爱”更平实。
6、建议将“一方面,初中生在生活中需要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初中生在处理这些关系时都会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重要的内容要素。”修改为“一方面,初中生在生活中需要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初中生在认识自我和处理这些关系时都会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重要的内容要素。”
理由:初中生不仅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和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都会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重要的内容要素,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时更需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更需要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重要方面来全面认识和评价自我。
(二)关于“课程目标”部分
建议将“分类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最后一点“热爱祖国,热爱和平。”修改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有全球观念。”
理由:具有全球观念(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全球观念(意识)是合格公民的必备素养;具有全球观念(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有的意识;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公民”的特质与要求。
(三)关于“内容标准”部分 认识自我
1、建议将“内容标准的1.1”中的“协调”修改为“促进”。
2、建议将“内容标准的2.1”修改为“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习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理由:每一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对初中生来讲,不仅要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更要认识其他生命体的生命独特性,通过比较,初中生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体会生命的独特性,才能更好地感悟生命、珍爱生命;更能体现人类的“大爱”精神,更能培养学生的“大爱”精神。
3、建议将“内容标准的2.3” 修改为“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理由:语顺更通畅;由“体验”到“懂得”到“学会”更符合逻辑;体现了人对行为后果负责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强迫接受,有利于责任意识(责任感)的
培养。
4、建议将“
(二)自尊自强” 中的“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和“开展一次“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以增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两个“活动建议”对调,可以使之与“内容标准”对应。
5、建议将“内容标准的3.1”修改为“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将“和”改为“或”的理由:法律的制定(成文法)与法律的认可(习惯法)是法律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偏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都要具备”,“或”偏重于“两者之间任选一个”。
将“我国”改为“理解”的理由:“内容标准的3.1”前半部分是讲普通意义上的法律,后半部分是讲我国——个体意义上的法律,逻辑上不符;“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法律(法制社会)的本质与根本原则,“法”的这一精神应该是普通意义上的,而不仅仅是指在我国;与本“目标”之规定保持了一致;“内容目标”的重要作用是规定“教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在此使用“理解”,其要求就非常明确了,而且与“知道”在逻辑上是和谐的。
我与他人和集体
1、建议在“交往与沟通”中增加一个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精神。”或者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意识。”
理由:将“集体”的内容调整过来后,在“目标”中没有明确体现;为“内容目标——1.7”提供了依据;针对性更强——青少年的一些现状(个性过于张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漠视集体生活与行为,等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改革与创新、科技进步与发展更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需要重视和发挥集体的力量与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2、建议针对“内容目标的1.4”增加一个相应的“活动建议” ,如“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谈一谈与异性交往应注意的问题。”
理由: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在当前不能回避,反而要更加明朗化,更要注意在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更利于对教学的指导。
3、建议将“权利与义务”中“目标”的“掌握与个体成长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法律知识,做到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修改为“掌握与个体成长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法律知识,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理由: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一“做到”的目标要求太高,能够通过学习,达到“懂得”的要求更符合初中生的实际。
我与国家和社会
1、建议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目标”的“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修改为“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理由:关于“集体”的内容已经做出了调整;改为“国家”在逻辑上和内容上与后面的“祖国”更加和谐一致。
2、建议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的“回忆童年的游戏活动,讨论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之间相互矛盾与相互促进并存的关系,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和游戏观。”和“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两个“活动建议”对调,可以使之与“内容标准”对应。
3、建议针对“承担社会责任”中“内容目标的2.4 2.5”围绕“公平”或“正义”增加相应的“活动建议”。
4、建议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目标”的“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修改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5、建议将“内容目标的4.4”修改为“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
2003年5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原课标”) 这一学科纲领性文件, 这对于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贯彻回归生活理念, 意义非常重大。但毋庸讳言, 当下思想品德教学依然存在脱离生活、偏离现实的现象, 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回归生活理念的进一步实施与落实。主要表现为:
其一, 课程内容依然存在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经验相脱节的现象。有些教材内容空洞, 缺乏贴近生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 使教学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也使课程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脱离生活的课程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验生活的动机, 进而也难以使学生形成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价值认同。其二,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教师授课较多地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上, 而不是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或创设饱含生活气息的活动,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在活动中感悟, 在实践中升华, 因而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使思想品德教学丧失了其应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三, 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上存在窄化倾向, 不能很好地使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 更不用说将三者有机地融于一体;没有充分发掘学生这一课程资源, 没有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 也难以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提供必要的帮助。”[3]新课标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体现回归生活的理念, 抓住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质, 这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积弊的矫正。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维方式、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3]从本质上说, 思想品德不是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 而是基于鲜活的生活实践的道德建构。初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从每天直面的现实生活开始的, 生活中的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 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友谊、关爱、团结与合作, 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等。因此, 道德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 而是蕴涵于生活之中的规则和感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事件将使学生开启思考之门, 进而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等观念。[4]思想品德教育应该面向并且存在于初中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 并通过与生活的关联, 让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 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 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正如“生活教育”思想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5]
二
综观新课标的几个组成部分, 除了与时俱进, 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加强法律模块的教学要求, 充实了法律模块教学的内容等变化外, 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增加教学的生活含量, 彰显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1.在课程性质上, 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2](1)
新课标修改和完善了原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即“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一修改与完善, 一方面更加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色, 在表述上更趋科学和严谨;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在课程特性上, 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2](2)
新课标延续了原课标中有关思想品德课程的四大特性, 即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但对这四大特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修订完善, 特别是在实践性和综合性两大特性上更突出生活教学导向。在“实践性”特性的表述中, 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 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综合性”特性的表述中, 强调“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融为一体。”
3.在课程内容上, 新课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需求, 更能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继续沿用了原课标的四大模块, 即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模块, 但具体课程内容有增加也有删减, 有丰富也有精简。对于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 新课标从标题和内容均作了相应的调整修改, 使其逻辑关系更加明晰。在“成长中的我”主题中, 增加有关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等内容。与原课标相比, 对于青春期现象, 新课标采用了更加积极的视角, 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在“我与他人和社会”主题中, 侧重于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等。这些内容重心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 对于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处理与父母等家人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等关系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我与国家和集体”主题则增加“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 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等要求。[1]这些内容的修订,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 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规范与要求, 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新课标对活动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增加了许多内容。
4.在实施建议上, 新课标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组织教学活动, 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
新课标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内容。修改后的实施建议, 在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两部分内容更加突出德育生活化要求。
(1) 在“教材编写建议”上, 倡导“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2](22)
(2) 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上,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特点出发“,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2](23)
三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变化。那么如何适应这一重要变化, 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立足于生活实际, 促进学生发展呢? 笔者认为, 我们应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转变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生活,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其先决条件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使教学回归生活, 则必须关注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课堂参与是大胆积极还是胆怯消极?学习信心是持续高涨还是低靡不振?诸如此类, 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 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
关注学生生活, 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 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 也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
其次, 创新教学方法, 营造生活情境, 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核心内容和考量指标。如何创新体现新理念的教学方法,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生活的乐趣, 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新课标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2](2)是“帮助”选择而不是教育指令, 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 感悟人生, 力求创设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道德激励情境, 把具有导向作用的道德要求化为道德主体发自内心的自发生长机制, 引导道德主体向道德修养的更高层次攀升。[6]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设计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活动,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将品德教育渗透于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段视频和一次活动之中, 融合在师生彼此都能投入的一种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再次, 改革评价机制, 联系学生生活, 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机制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要求, 也是思想品德课程落实回归生活理念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 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2](20)为此,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要立足学生学习过程, 重视联系学生生活, 通过改革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等途径, 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以实现应有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一要改革评价方法, 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生活的乐趣。
二要改革评价内容, 引导学生拓展与提升生活能力。我们要改变过多倚重学科知识, 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 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绍兴县以主题探究活动等为载体, 采用“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测试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
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知识体系中走出来, 关注学生及其生活,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倡导回归生活理念, 既是对当下思想品德教学脱离生活的理性反思与矫正, 摒弃以社会需要作为逻辑起点、德育教条空洞的做法, 将教育教学回归到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道德生活之中;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剧烈变化的一种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3]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0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4]刘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EB/OL].http://www.hldsjsjx.com/zysyts/pxnr/xkbf/xx/pdshuo/1/bz1.htm, 2007-09-18/2012-07-30.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423.
关键词:思想品德 设计 思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经过各方专家近一年的努力,现已正式颁发。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事实上,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们在研制过程中最为苦恼,也最费思量的问题就是如何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又能够把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素质教育理念能够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现在看来,专家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本文试就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作为对现行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重大改进,使之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学科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上统筹考虑了几大难点和重点。
(一)编排上如何取舍
初中的德育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经过广泛的讨论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界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即认为课程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但如何编排这几块内容,目前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基本沿袭现行思想政治课标的思路,即每块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进行;另一种是打破年级界限,把几块内容有机综合,融会贯穿在三年中进行,根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过程,按螺旋式由浅入深地安排教育内容,使思想品德教育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深化。
现在采用的正是后一种意见。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加以展开的,而是在学科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进行了跨学科的整合,内容标准的许多要求是开放的和过程性的。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标准也力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
(二)国家的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关系如何处理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等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身心发展与其他年龄段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由于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正确的价值引导与尊重学生的思考、实践相统一就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所遵循的原则。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特点分析
(一)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现行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虽然一般而言,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知、情、行三个环节,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发展相应地也应该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但是,在这三者之中,认知是“导向”而非“主导”,更应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这一点,已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所印证。
因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比较,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更为明确和科学。
(二)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改善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新的思想道德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除了要求教材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外,对教材编写提出“应有足够的开放性”,还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呈现方式要“有利于学生自学”,还倡导以生活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标准内容等。这些建议,既反映了新的课程教材理念,又为编写教材提出了一定之规,也为编写出各具特色的教材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作者:佚名 教研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2 更新时间:2011-7-1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首先,我代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编写组的全体成员,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能得到广大任课教师和中学生的支持与肯定。
我将与大家共同来学习、解读《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并结合析以往教材的比较分析,说说我们的设计思路。
一、解读新《课标》
(一)基本理念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究竟要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相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基本问题: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针对性的缺乏是指未能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与之相关,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这种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景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由于这、这种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
落实到效果,就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例:
初一年级(七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品格修养,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初二年级(八年级)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犯罪做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初三(九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国策、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从整体内容目标而言,已经初步具有了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从成人世界对学生品德的简单设计,而不是从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
以此为准的教科书设计,一般都是将初中三年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为三大板快: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国情教育。每一块中都是按照所涉及学科的逻辑框架,开中药铺似地一一展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
2、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规定
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其明显的特色在于,在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确保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价值熏染与引导的同时,突出更广泛视野之中的人文启迪和人文渗透,即充分注重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又“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把学生置身于个体与生活世界的各种交互关系之中,让学生在必要的认知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发现、感受、体验、判断、理解,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思想性和综合性是多继承,有发展,而人文性和实践性则是发展重于继承。
3、新课程理念的解读
(1)核心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是前面说的根本转向,即转向对学生个体品德发展与生活实际的关照。
(2)课程目标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传统的意义都是被规定的、非个体化的、与宏大主题相关联的。
四川都江堰蒲阳中心小学校训:“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懂得如何追求幸福。”
我在教材的前面写了一段给中学生朋友的话:
我们期待大家能与新教材一道,勇于思考,乐于实践,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权利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把活泼、健康的自我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这段话表达了我们对新课程目标的基本理解。
(3)过程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原则。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这实际上是提示我们,新课程标准试图在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突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的独立思考与积极体验,以内在促进而不是外加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健康发展。就象我在教材前面所写:
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紧贴大家生活、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课程。我们并不期望大家机械、被动地接受成人世界对中学生的规范和教训,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大家视为平等的朋友,力求把好的问题、感人的事例、优美的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5、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解读
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共包括3大板块、10大要点、59个小点。其主要内容是:
1、成长中的我(1)认识自我(包括6小点,略)
目标:能够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2)自尊自强(包括6小点,略)
目标: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会用法(包括5小点,略)
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养成自我防范意识。
2、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包括6小点,略)
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交往的品德(包括6小点,略)
目标: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会关心、尊重、宽容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3)权利与义务(包括7小点,略)
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6小点,略)
目标:认识成长的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2)承担社会责任(包括5小点,略)
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法律与社会秩序(包括4小点,略)
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4)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包括8小点,略)
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们对其进行了整合。以初一年级第一册教材为例:
我们设计“走进中学”作为第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
第二单元主题“在成长的道路上”,旨在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化解矛盾、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我们以中学生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往为主要内容,设计编写了《相处之道》,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体验与自己生活中最切近的人的交往,来理解、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学习、掌握在不断拓展的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艺术。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意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体验团队生活,关注集体发展,理解合理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是初中法律教学的一个开篇,教学内容以法律的基础理论为主,意在让学生在一般性地了解法律、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的基础上,懂得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由上可以看出,我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逻辑来展开的,通过这样一种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把心理、道德、法律等有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当然这种融合不是知识点的硬性接合与拼凑,而是从中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呈现出来的,是他们生活中所实际遇到的
问题。这样,教材与学生之间是以实际生活为联系的媒介或桥梁,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和成人的话语为沟通媒介。同时,这种设计也为后面教材的安排打下了基础,因为,七年级的教材虽然较全面地涉及到了心理、道德、国情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一种“初接触”,随着学生生活的扩展,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会得到扩展性的诠释。如心理学方面,初中一年级只涉及到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设计成长计划、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和调节情绪,如何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顺境、逆境和挫折,而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将会根据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心理教育的问题将会扩展或延伸到青春期的心理调适以及如何解决和应对考试焦虑、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等更高层次的问题了;在道德方面,七年级的教材是从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出发,探讨中学生在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应当养成什么样的品德和操守,而在八年纪和九年级的教材中则是逐渐从不断扩展的公共生活的角度使学生逐渐认识和理解诚信、正义等道德问题;在法律方面,七年级的教材只是结合现实生活从总体上对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做了介绍,而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将会涉及到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未成年人犯罪及其保护问题,而最后则引导学生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国情方面,七年级的教材中并没有用专门的章节来谈这一问题,只是在各单元中有所渗透,而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阅历的增加,我们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逐渐加重这方面内容的分量,使学生十分自然的了解和接受国情教育,而不是强硬地向他们灌输这方面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与比较
(一)基本认识
教材的特色实际上也就是教材改革创造性的最集中的体现,但是任何特色的形成都不是凭空抽象出来的,而必须要通过实际的比照和思考才能够较为合理地归纳出来。我们认为,要编写出有明显特色的教材,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需要对现行教材的优缺点有确当的把握,而这是我们形成自己特
色的最基本的前提。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内有代表性的教材版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教材和广东、深圳等地所采用的教材,并在三所省级重点中学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召开了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座谈会,获得了很多有启发性的经验材料。
第二,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即应当积极地汲取当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的一些好的措施和做法。我们参阅了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的一些教材,也研究了台湾地区“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标准”,应当说对当今国际上的相关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要对新颁布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特别是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二)国内教材的优缺点
从现行国内教材来看,客观地说,近年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经过多次修订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内容安排和形式设计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主要优点:
一是目标明显拓宽,不仅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出发来设定目标,而且已开始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增加了做健康、活泼的中学生的目标取向;
二是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增加了大量跟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
三是形式也开始摆脱单
一、枯燥的说教式面孔,从版式设计到内容组织都不乏生动活泼。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教材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成为我们新教材编写创新的基本参照,主要缺点有:
(1)课程设计的知识点很丰富,但是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并不十分清晰。
传统教材大都是以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目标,注重知识点的设计与分布,在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设计中往往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但作为初中阶段课程整体而言则其中缺少了逻辑线索,结果只能是心理、法律、国情等几大块内容的拼接,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学习这些内容的内在动因和整体印象。而从学生的实际成长过程来看,并不存在那一个阶段只关注心理、法律、道德或国情的实际状况,他们的生活是不断扩展的,与社会和知识的接触是多层面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和知识积累都体现出一种多元的递进性。很显然,过去那种分割的、封闭的教材设计方式是不合时宜的。
(2)注意了教材内容上的平面分布和个别处理,但是交叉性和递进性体现不够。
正因为传统教材是以不同体系的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它所注意的只是不同知识框架内的逻辑联系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处理,不是从学生生活的整体需要出发,在某一时段内整合不同知识内容,所以它只能是不同内容的简单相加,而不能使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层面上交叉渗透,螺旋上升,体现对学生生活的整体性的关照。因而从整体而言,这样的教材设计不具备包容性、辐射性和立体性,不具备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深层吸引力。
(3)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教材内容表达的通俗性和亲和性,但是启导性、冲突性设计不够,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挑战性。
由于传统教材更多地注意给学生说清楚某个道理,目标过分明确,而不是让学生从中自我去认识、体验、发现,这就使得传统教材只注重把要说的道理用平易的形式直白地表现出来,惟恐学生不能明白教材的意思,往往在标题上就开门见山地摆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得学生缺少了积极参与、体验、发现、表达的空间,使教材明显地内容单薄,对学生而言更多地只需要记诵,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构成真正的张力与挑战。
(4)阶段性学习目标定位不清晰。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应当具有整体性、协调性、贯通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都应该有明确定位,虽有所不同但又能整体关照,尽量避免内容简单重复,但是目前的教材在这一点上还存在不足。如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整体协调和贯通没有处理好,有的内容在小学时已经出现,初中教材又重复出现,使学生感到乏味,对他们不构成挑战、探索的意味。而高中简单重复初中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5)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尚显呆板,还存在着明显的说教性、灌输性、刻板化的痕迹。
由于传统教材组织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参与学生生活为基本线索,这使得以往教材的改革,更多地关注的是知识点的增加和知识体系框架的调整,而对于知识的呈现方式重视不够。同时也更多地关注了对学生识记知识的要求,而对于如何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知道、理解和懂得有关知识和道理重视不够,因而导致依然难免简单机械说教的面孔,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分割开来。
(6)过于偏重知识教育的环节,而实践环节的设计显得薄弱。
学生面对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平面化教材,更多地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其中灌输的道理,参与也只能是机械、被动地印证、重复,缺少对学生创造性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引导。
(三)当前国外教材的基本特点
从国外相关教材的设计来看,从20实际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德育课程的改革,尽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不尽相同,如西班牙、比利时、英国、新加坡等都十分重视中学生的宗教情感和道德情操的熏陶,韩国、日本等国则把道德课单列。并且在课程的名称设计上也不尽相同,诸如“道德课”、“修身课”、“人格训练课”、“公民课”等等,但是在课程设计上却有很多一致之处:
第一,重视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他们所熟悉的事件、人和环境切入,尽力避免强制性的灌输和外在训导;
第二,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觉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操守;
第三,重视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淡化体系化、框架性的知识点铺陈,实践参与的部分占据的比例相当大;
第四,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样,特别强调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图文安排,并且印刷装帧十分精美;
第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体验,体现学生主体性。
这些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编制教材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力求改变单纯以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教材结构模式,而追求以不断拓展的学生生活为基本主线,把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学生自身生活发展需要有机的结合、统一在教材整体结构的逻辑理路之中,注重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螺旋上升,提高教材的包容性、辐射性和立体感;
把学生周遭的生活的复杂性、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生活对学生个体的挑战性尽可能地展示出来,提高教材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的真实性、丰富性,改变教材平面化说教的形象,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学生思想、智慧、情感、态度的挑战性,提高教材的层次与品位;增强教材设计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参与的程度,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开辟自主思考、体验、创造、发展的实践的可能空间。
我们坚持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1、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又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教材要尊重、关注、反映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冲突与矛盾;另一方面,要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个人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全球生活),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联系起来,引领他们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会过道德的、有意义的生活,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为他们终身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目前社会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要不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我们认为应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热情但缺乏理智,他们追求真善美,但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应引导他们自主地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可以”的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但是这种引导,决不是采用过去的“教条式”的强加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了解,引导他们进行内化的基础上;不是只仅仅重视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决策与践行能力。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道德主体。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美德”的容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初中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品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还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提供条件,创设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教材的心理学基础,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把过去教材以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实践为主,积极倡导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积极主动地以自己为认知对象,以自己的生活、以身边的环境为课堂,去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道德修养、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等方面的能力。教材主题的选择、教材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等,为学生的探究、交流、活动、实践留有足够的空间,注重加强实践活动的环节,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整合的品德教育观。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丰盈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要实现这个目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使三者形成网络,产生合力,这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即使在学校,也不仅仅只是品德课程这一渠道,要打破各科目界线森严的局面,要处理好品德教材与其它各科教材的关系,这是思想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是课程内容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整合。在品德课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一整体,倡导师生的互动、对话、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是教学情景之中师生认识、情感的整合。在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中,不是人为地割裂品德的结构,也不是把品德结构看成是静态的,而是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与学习融于一体,这是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内在整合。
当然,要完全克服传统教材缺点,解决前面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只能逐步改变,不可能一步登天,但我们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难度,我们将以此作为超越、创新的原点,力求有本质性的突破。
(五)结语
我们参与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立项申请和编写工作得到了许多专 家和 老师的鼓励与支持,编写组的全体成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广大任课教师能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再一次表示诚挚的谢意,并期待与老师们的真诚对话。
留下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们在编写过程中的困惑,期待与老师们一道共同来思考:
1、思想品德课程究竟应该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涉及到我们对这门课程的编写与教学中的定位的问题。
2、思想品德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怎样才能称作是贴近了学生生活?品德教育中到底要不要适当的说理、认知,或者说必要的“灌输”?如何保持这样一种“度”?怎样处理认知与情感体验、灌输与自我发现之间的关系?
3、思想品德教材如何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修订思路:
1、是巩固改革成果,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改革的基本经验;
2、是深入分析并积极回应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3、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前瞻的眼光积极应对未来挑战,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更新与发展。
二、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整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思想品德课程则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性。
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和重点是: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
四、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有较大变化。在内容上增加了与公民意识及其教育、信息化等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是体现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是适应、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有所降低的内容进行了删减,这几种体现在法律部分相关内容的调整上。修改的内容居多:指导思想的更新、课程立足点的更新、文字表述的更新。在结构上将“我与集体的关系”部分从第三部分调整到第二部分,将原来“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拆,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作为“我与国家和社会”的第二节,将“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三节“学法用法”修改为“心中有法”,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品德”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积极适应社会进步”修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该部分的“法律与社会秩序”修改为“法律与秩序”。
政治: 金万顺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开始实行,作为冲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线教师该具备什么素质呢?该作好哪些准备?将何去何从呢?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总结中不停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应用于实践检验,从而看清前进的方向。
在日常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我认为情景问题讨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结合初二思想品德《理解与宽容》这一课,谈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情景问题供学生讨论。其中几个环节是: 1.“大胆设想——人们之间没有理解会怎样呢?”
①同学之间没有理解;②师生之间没有理解;③亲子之间没有理解。
2.“我思我行——遇见以下问题你怎么做?”
①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②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上;③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
3.“情景体验”:①你的一篇得意之作获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②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针对以上情景,我设计了一些问题:遇到那些情况,我会怎么做?说说理由。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换位认知——假如我是”设计了三个角色:“假如我是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假如我是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自己的朋友,我希望我自己”。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而且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好看法、好点子。我在总结的时候,充分肯定了这些看法,有的同学的看法甚至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计,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学生的讨论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可以说是意外收获。通过这堂较成功的讨论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通过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我认为一堂好的政治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课的思想品德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反馈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端,教师是“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包打天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情景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反馈二:设计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由于一些说教原理抽象难懂,使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比如我把“理解与宽容”这个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体验、换位认知。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问题讨论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多且新颖,打破了“一言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反馈三:情景问题讨论,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课不能只说不做,设计情景问题时,尽量把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理解与宽容”时,设计了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要求学生选择几个需要理解的对象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只重课堂,课外的社会实践几乎是空白,设计实践问题,使学生能面向社会,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撰写小论文、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反馈四: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
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同时要挖掘学生回答的内容。我这次课的失误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做到“收放自如”,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比如在讨论“情景体验”时学生说了很多,但是我的引导不够,学生很投入,自己的激情却不够,没有及时地小结。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开始实行, 作为冲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线教师该具备什么素质呢?该作好哪些准备?将何去何从呢?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们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在总结中不停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应用于实践检验, 从而看清前进的方向。
在日常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我认为情景问题讨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结合初二思想品德《理解与宽容》这一课, 谈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情景问题供学生讨论。其中几个环节是:
1.“大胆设想———人们之间没有理解会怎样呢?”
(1) 同学之间没有理解_________; (2) 师生之间没有理解_____________; (3) 亲子之间没有理解______________。
2.“我思我行———遇见以下问题你怎么做?”
(1) 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 与你意见有分歧; (2) 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上; (3) 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 你觉得冤枉。
3.“情景体验”: (1) 你的一篇得意之作获得了校一等奖, 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 (2) 放学路上, 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针对以上情景, 我设计了一些问题:遇到那些情况, 我会怎么做?说说理由。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换位认知———假如我是__________”设计了三个角色:“假如我是老师, 我希望我的学生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父母, 我希望我的孩子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自己的朋友, 我希望我自己___________”。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 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 而且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好看法、好点子。我在总结的时候, 充分肯定了这些看法, 有的同学的看法甚至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计, 既有师生互动, 又有生生互动, 学生的讨论既源于课本, 又高于课本, 可以说是意外收获。通过这堂较成功的讨论课, 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 而应通过设计情景问题讨论, 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我认为一堂好的政治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 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课的思想品德课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反馈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端, 教师是“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包打天下”,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而情景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 真正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通过讨论课, 学生思维活跃, 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反馈二:设计情景问题讨论, 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由于一些说教原理抽象难懂, 使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敬而远之”, 长此以往,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 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比如我把“理解与宽容”这个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体验、换位认知。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问题讨论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多且新颖, 打破了“一言堂”,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反馈三:情景问题讨论, 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课不能只说不做, 设计情景问题时, 尽量把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理解与宽容”时, 设计了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要求学生选择几个需要理解的对象进行沟通, 并做好记录。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只重课堂, 课外的社会实践几乎是空白, 设计实践问题, 使学生能面向社会, 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撰写小论文、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 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反馈四:情景问题讨论, 应当把握好度, 做到收放自如
作为教师, 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 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 说得很多, 甚至说偏了, 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 同时要挖掘学生回答的内容。我这次课的失误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做到“收放自如”, 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 比如在讨论“情景体验”时学生说了很多, 但是我的引导不够, 学生很投入, 自己的激情却不够, 没有及时地小结。
通过讨论还涌现了一大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总之, 在思品课教学中, 通过设计情景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 学以致用,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实践中多反思, 多总结, 特别是要提高情景设计的能力和课堂的随机互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中良, 武新春.教育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 2006.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与一般科目不同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在主观、客观上高度的融合,一方面将学生的错误思想、看法进行纠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人际交往做出指导,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和当下的学习中,都能按照理想的轨道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正是针对学生青春期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的,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上还是存在难度的,需采取有效策略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1.情境的设定
从年龄段来分析,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观点,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都是比较明显的。为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具备良好的情境。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强硬干预的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心理变化、日常行为等,采取顺势而为的策略,通过案例列举和心理沟通,将学生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与学生做朋友,减少师生分析,将正确的观念进行灌输。其次,思想品德教学虽然有具体的大纲和硬性标准,但具体的手段则可以灵活开展。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生在每一个科目的学习中,都希望好好表现自己。因此,教师想要将新课程标准更好地贯彻落实,就必须创造出较多的机会、平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以正确的心态来学习知识,减少灌输式教学。首先,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应将教材作为众多工具的一种,并非绝对性的主导。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变化,尽量不要触碰学生的底线,以互相沟通、讨论的形式完成内容的教学。其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提供的条件,带领学生参与到社会话题的讨论和分析中。
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广泛地开展自主探究,通过多方面的经历、总结、分析后,才可以真正明白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变自身缺陷,如何加强行为上的规范。建议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总结。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和看法,教师则作为一个指导者,由此来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减少极端的想法和行为。(2)以不记名的方式,提出思想品德的观点,包括初中生的日常规范、遇到事情的处理方法等等,利用集思广益的方式,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又不伤害到学生的个人利益。
2.积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而言,不能仅仅在主观工作上努力,而是要切实改变学生,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观念、态度等,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九年级政治全一册《认识社会巨变》这一讲解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自主探究的作业:让学生周末走访一户人家,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本镇普通家庭的生活变化情况,并编写题目,给出答案。有不少学生是用具体的表格数据来说明问题的。他们编写的题目不但涉及了本课的知识点,还涉及法律、国情和发展战略的问题。
三、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模式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并且能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抓住时机,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合作学习,学生之间意见分歧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想法,以此来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策略。思维矛盾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所在。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辩论,以辩论会的形式来发表观点,以此来促进学生思想的交锋,积极讨论,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总的来说,从现阶段的教育工作来看,大多数地方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初中生的行为有所规范,各种错误的观念、极端的行为减少,早恋、打架斗殴事件有所降低。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刚.“学案导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让“学案导学”回归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属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4):51-52.
[2]陈香琼.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价值解读及教学思路调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4):56-57.
[3]白翔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30-31.
【研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推荐阅读:
研读教育理论有感07-11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12-27
研读课标心得体会12-15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09-07
思想品德06-01
思想品德试卷11-16
万州区中学思想政治、思想品德10-15
思想品德学科优势07-03
思想品德教科版07-23
政审思想品德鉴定09-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