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正的强者作文(共12篇)
至今我看过的国外文学作品,最喜欢两本。一本是由米切尔恩德所写的《毛毛》;而另外一本则是《鲁滨逊漂流记》。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莫过于荒岛求生;如果想在荒岛求生,就必须有勇气和一颗坚持不懈的心,《鲁滨逊漂流记》就告诉了我们。
首先,这是一本励志书。鲁滨逊不想遵从父亲的话成为一名律师,他想作为一名勇敢地水手环游世界。抱着这样的梦想,鲁滨逊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水手,成功的环游了世界。鲁滨逊凭借着一颗坚持的心,终于成功了。
其次,还是一本野外生存指南。他的生存过程告诉我们首先安全第一,保证自己安全的.武器和武器补给必不可少。然后是保证自己不被饿着,淡水、食物要长期供应,那自制耕种器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最后自己要有个安全、略感舒适的家,干净卫生,靠近淡水,远离猛禽,靠近海边便于求救……如果你想野外游玩,建议自备一本仔细阅读。
一独生子女的历史由来与现状
至今, 中国坚持计划生育已有20年了, 独生子女渐渐成为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权威机构统计, 至1995年, 中国3.2亿个家庭中, 独生子女家庭占20.72%, 独生子女已达6600多万。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重人伦, 重子嗣, 强调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因此, 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愿意多生, 但基于计划生育政策, 被迫只生一胎, 所以在这个文化背景下, 独生子女的父母及其他长辈视其如掌上明珠。独生子女绝大多数都能得到很好的家庭抚养和家庭教育。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特点, 整个家庭教育的水平不高, 所以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的表现
虽然独生子女家庭在物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但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不尽如人意, 如他们不懂得爱惜财物, 不易和别人搞好团结, 独立生活能力差, 感情脆弱, 不尊敬长辈, 过分依赖, 娇气等。吉林大学人口所与美国学者合作, 采用根据儿童心理特征编制的包含31种品德特征的量表, 于1987年对吉林长春市1465名小学生与其家长, 教师进行调查, 其研究结果表明,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得比较娇气和依赖性较强。
三跆拳道教学对改善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的正面影响
1. 学习跆拳道对独生子女改变娇弱、勇做强者的正面影响
跆拳道的训练和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跆拳道技术的训练和跆拳道礼仪精神的学习。在跆拳道的学习过程中, 每节课都要进行身体训练, 大量的身体训练可以培养独生子女坚持不懈的品质, 通过一些挑战性的训练动作, 改变独生子女的娇弱形象, 在不断提高跆拳道技能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挑战教练, 勇做强者。
跆拳道武道精神是从“始于礼, 终于礼”开始的, 在跆拳道中学习百折不屈、忍耐克己、礼义廉耻, 在这种礼仪精神的熏陶下, 使独生子女学会坚韧不屈、忍耐自己、尊重别人,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2. 学习跆拳道对独生子女改变娇弱、勇做强者的作用
第一, 强身健体。跆拳道学习中包含大量的技术动作, 多种多样的步法、腿法, 可以很好地锻炼人体的灵敏性、柔韧性、耐力、速度和力量, 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协调性, 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二, 提高独生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跆拳道的训练过程中, 学习者会遇到很多苦难, 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克服困难是跆拳道训练的核心。
第三, 培养独生子女的集体主义精神。独生子女在家里通常都是说一不二, 通过学习跆拳道可以培养独生子女的集体主义精神。
3. 跆拳道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跆拳道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要求练习者须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 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 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的人格。因此跆拳道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用“礼仪、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的精神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修养, 培养具备自信、忠诚、尊敬、诚信、正直、友爱的健全人格。其中, 鞠躬是基本的礼仪。初学者第一课必定是学习如何鞠躬敬礼。一个简单的鞠躬动作, 内涵丰富。跆拳道教练会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 强调“礼始礼终”。每次练习前要先向国旗致礼, 然后向教练敬礼。通过向国旗、长辈、教练、教师、队友鞠躬施礼, 使学生养成行礼的习惯, 以具备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相学习的作风。
四结论
当今社会, 孩子娇生惯养的性格缺陷仍然是令家长和老师们头痛的事。但是, 从练习跆拳道的孩子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下一代的希望, 相信他们会是新一代中国人的骄傲。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3
在生活中,一些人虽然常常成功,但只要遇上一次小小的挫折,就沮丧失落,或者是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丧失信心。而有些人,面对挫折与困难,有着平和的心态,能耐心地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美洲豹是狩猎的高手,在这方面它比號称“万兽之王”的狮子更为优秀,它所看中的猎物,很少能逃过它的利爪。当然了,再优秀的猎手,也无法做到百发百中,美洲豹也有失误的时候,失误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美洲豹如果连续七次出击都不能成功,它就会死去。而致使它死去的原因是,除了体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心灵上所受的打击,是巨大的沮丧与失落。它,是被自己“气”死的。
与美洲豹相似,鳄鱼也是优秀的猎手。可它常常失败,有时甚至一年半载也捕捉不到猎物。可它却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毫不沮丧,毫不气馁,以异乎寻常的平和心态,养精蓄锐,耐心地等待下一个机会。因为它明白,属于它的机会总会到来,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于是,当下一次机会来临时,它又会一跃而起,成为一条好汉。也许它仍然不会成功,但它努力过了,它用自己的力量证明了它是能够经受任何打击的强者!
美洲豹因自己连续七次出击未能成功,就被活活“气”死,它的本领虽高,却受不起挫折。而鳄鱼经历过多次失败却是毫不沮丧,毫不气馁,有着异乎寻常的心态。可见,不怕失败的人比不失败的人要强得多。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说明了那些成功的人,并非就是强者。只要你不怕困难与失败,面对它们有着异乎寻常的平和心态,那么,当你经历过数次的失败后,就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要想不怕失败,有着平和的心态,不是所有人所能及的。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不在于他是否能成功,而在于他得失皆平静。
罗志琼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九年前一次不幸的车祸中,右脚以下骨头被撞碎,不得不截肢,从此,她只剩下一条腿走路了,做什么都不方便。但她从来都不自暴自弃。她想做的事,她一定做好,她常常这样想:我不景比别人少一条腿吗?但其它方面,我并不比任何人差。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办到。这种坚定的意志,使她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
我第一次看她,她的言行举止是大方自然的,眼神是坚定的。她虽然拄着拐杖,走起路来一颠一跛,但速度却很快,她的形象是高大的。
今天,她演讲的内容是《用自强撑起一片睛朗的天空》。她的声音好听,神情专注,她娓娓动听的演讲感受人肺腑、扣人心弦,摧人泪下,获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当我看到她用双手举起拐杖,左脚稍微有点摇晃,身体左右颤抖,真让人心惊,让人感动。但她神态自若,她用自信和智慧,战胜一次次困难,获得一次次成功,不得不使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她是人类征服命运,挑战自我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她的父母离婚了,幼小的她用单薄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家。上学靠自己,而且放学还要照顾自己的弟弟和妹妹,爸爸瘫痪,常年卧床……很难想象,这么弱小的她生活该有多么困难!为了给不到半岁的妹妹改善生活,她爬上树去掏鸟蛋,有几次从树上掉下来差点送了命;为了给父亲买药,她去卖冰棍、搬砖,累得晕倒在地上,可她还是忍着,坚持着……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我仿佛看见了她用那瘦弱的身体勇敢而艰难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仅仅只有十三岁呀!十三岁本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日子,可她却过早的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遭受了不该属于她的坎坷与无奈!掩卷深思,我感慨万分。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有多少人因缺少关爱而生活在痛苦之中,又有多少人因没有钱看病而徘徊在生死线上,还有多少人因饥饿而瘦骨嶙峋,奄奄一息……他们多么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带来一缕温暖的阳光啊!可是,面对贪污受贿,奢侈浪费这些丑恶现象,好多人却不以为然,视而无睹。
此时此刻,我惭愧万分,和她相比,我是多么的自私和卑微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该为家里做些什么,只求索取,不讲回报,就连叠被子,扫地、倒垃圾之类的活干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吃饭时挑三拣四,还嫌父母给的零花钱太少!我已经十一岁了,十一岁的男孩该做些什么呢?自责,愧疚,使我抬不起头,我仿佛看见小女孩站在我面前,用那忧愁的目光看着我!我乘妈妈不注意,悄悄地走到了垃圾袋旁边……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阅读一篇好文章时,就好似眼前展开_个新的世界。海伦。凯勒所着的《假如给我三天光眀》就是这样,它给我启迪,给我力量,催我奋发上进。
海伦。凯勤是个不幸的孩子,上天对她不公平,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幻想着假如给了她三天光明的时间去看世界。第一天,她首先要去看沙莉文老师,因为可以说是改变她人生道路的人,接下来约朋友散步,晚上回忆所见所闻;第二天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第三天海伦。凯勒打算游览纽城,感受日常世界,晩上再看看喜剧。
海伦。凯勒,这位坚强的女人,这位命运的`强者。她一生为人们树立与命运拼博的榜样,尽管命运之袖神夺走了她视力和听力,这位女人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我最感到震撼的不是海伦。凯勒的勤奋,而是海伦。凯勒那坚忍不拨拔的精神!海明威说过,人只能被消灭,不能被打败。是啊,在遇到命运不公平对待的时候,誓不低头丶向人生挑战,这便是生活的强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想起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和海伦。凯勒多么相像啊!
在4月份,老师为我们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叫《我们一起走,迪克》。这本书是沈石溪写的,他可是动物小说大王呢。这本书讲诉了一只丑狗经历的各种事情。首先丑狗迪克被主人遗弃了,它非常渴望家犬的种种生活,后来它被一个盲童阿炯收养了,不幸的迪克又被判了死刑。最后,迪克又和自己的.小主人阿炯相依为命。
这本书一共有三十二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战胜拦路的狗群》。这篇文章主要讲诉了一天黄昏,迪克还像往常一样,帮小主人阿炯领路,突然,一只白狗来恐吓阿炯,作为小主人心爱的家犬,迪克闷声不响的拦截到白狗面前,结果迪克战胜了白狗。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但是,迪克还是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打败了领头的灰公狗。在这次“战争”中,迪克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红娜。我从文中体会到了主人公迪克忠诚、勇敢、机智。假如我是迪克,我可不一定做得到,我可能会退缩。但是,自从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退缩,要像迪克一样不怕困难!我们还要学习阿炯那样聪明、勇敢。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学习的主人 做生活的强者》。
学习的主人,就是那些愉快地享受它、积极引导它、控制它的人。但有很多同学把学习看做是强加于自身的一种苦役,履行的过程痛苦艰难。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学习的奴隶。却总有一部分人,将学习视作一种权力,如果不行使,就是一种浪费和挥霍。第一种状态当然不可取,因为这样是被学习牵着鼻子走,任何一个崇尚精神自由的人都会坚决摒弃这种被动的状态;后者当然是积极而正确的境界。但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试着去对学习感兴趣,哪怕是你最最讨厌的科目。无数人抱怨过“天书”一样的课本,直插云天的作业,让人如坐针毡的课堂等等。但请先克制任何想把这些一口吞掉的心理,试着去理解它、喜欢它、享受它。
第二,合理计划,奖惩分明。列一个详尽可行的计划和勤奋学习一样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列出的计划就像一把标尺,限定我们的行为。这项工作可以放在星期天的晚自习来进行,计划下一周的任务,一定要同时制定出完成计划的最后期限,这样做可以配合计划的实行,使计划完成更好。也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在“失败”或“成功”时,小小的惩罚或犒劳一下自己。这样可以使自己精力充沛,在和学习的周旋中游刃有余,站在积极的位置上引导它。
第三,勤奋是永不过时的法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句话也许夸张了一些,同时我坚决不赞成利用下课等休息时间啃习题,但合理利用一些被忽视的时间,如晨读、晚读、早自习、间操后的时间等时段,总会有不错的效果。学习效率也是极其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率是成功的关键。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真正“降服”学习,使它受用于我们自己。这时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在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后,你就能真正做到完全支配自己,将自己更多闪光的方面展现出来,在充满竞争,强手如林的环境中自在前行,拥有更强健的体魄,不惧怕生活中的坎坷、挫折、灰心、失意,成为生活的强者!
在此请同学们铭记:
“别等太阳已高挂天空,才进入今天;
别等花已凋谢,才来珍惜;
别等机会远去,才来痛心;
别等已经失败,才来懊悔;
等,只会白了少年头;
等,只会错过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适应环境,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为了某个观点,而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想法、观点……这只是让你在心理上有点适应,但不是完全适应,学会跟着社会的脚步会让你少受点苦头,但我们还是要保持自我,勿忘初心,才能不被大众的潮流麻痹了心理。
一个人,如果随波逐流就失去了自己的主见,思想受到禁锢,做事总会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最后有可能连自己的私事都无法解决。无法一个人独立地完成任务,总要有人一起商讨,渐渐地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只会执行任务的机器人。我们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想法,过分地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所吞噬,成为大众傀儡中的一个。没有了想法,人云亦云这对我们自身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况且,当今社会复杂多样,各种人都有,如果不法商人偷税漏税,假冒商品,那些适应环境的人就会很容易陷入网中,成为其中一员。那么这个社会的风气就污浊了。有时候,跟着众人一起,会让你产生安全感,但做事时,也要分辨事物的好坏。长期地跟随他人,之后便会被蒙蔽了双眼,无法看清事实,导致作出错误的决定。
当然,在社会的大染缸里,保持自我实属不易。陶渊明当初就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山林,成为了田园诗人,保持了独立完善的人格。试想,如果当时他跟随潮流,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诗篇被流传至今,也不会流芳百世。而现在社会更加可爱,人心难懂,我们要保持自我就要学会分别是非,同时要洁身自好,不受他人的思想所左右,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对于自己的观点可以怀疑,但不可以轻易改变。跟着自己的心走,不用顾念过多,坚持本心,方得始终。
有人说:“芭蕉叶像蒲扇。”
有人说:“芭蕉叶像大象的耳朵。”
我说,芭蕉叶就像芭蕉叶,它什么也不像,因为太像别人就会迷失自己。
——题记
看到我的题目,大家一定会笑着说,“这位仁兄啊,你是脑子有毛病还是怎么样,居然认为做自己很难,自己不就是自己吗,还有什么难的?”先别急着下定论,看完我的文章之后,我相信大家一定有新的想法。
我们班里有一个人十分崇拜哈利·波特,他的梦想就是做“哈利波特二世。”于是,那个同学便开始热衷于模仿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的电影,书籍他都要看几十遍,哈利波特的眼神、动作、语言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他还随身带着一把“魔杖”(其实就是钢笔),叽叽咕咕数说着稀奇古怪的咒语。时间长了,同学们都习惯叫他小哈利,对哈利波特的印象又深了一层。而他的真名,反而很多人都淡忘了……
还有春晚上走红的小沈阳,那个女扮男装热衷于模仿的小伙子。他自己损自己为观众取乐,开着无聊的玩笑……毕竟模仿不会太长久,只有弄出自己的风格,才会把观众们吸引住,才会被观众们长久的记住。曾经的小沈阳辉煌一时,但现在,电视上不再看到小沈阳的影子。我看了很多小沈阳曾经的小品,发现小沈阳的小品都是由几部分构成:“自我介绍:我的中文名字叫小沈阳,英文名字……+模仿唱歌+自己损自己。”偶尔和大家提起,大家也只会说“那个热衷模仿的小伙子”“那个男扮女装的小伙子”“那个春晚上和本山大叔演出的小伙子”……我真为小沈阳而感到悲哀。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生活变得富裕,随之而来的是个人压力越来越大,人情变得越来越冷漠。有的人在社会中受到挫折,生活中遇到些困难,便喜欢把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态度不好,随处抛“白眼”,有时还冷嘲热讽,遇到这些事情,一般人的态度会是愤怒,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不必这样。有些人生活中的问题处理不得当,或因与他人的关系,或无法正确看待别人的歧视(如有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大城市人对边远城市人)等等问题,而把别人当做出气筒,使情绪产生连环效应,其实他们才是生活的弱者啊!因为真正的强者是不会歧视任何人的,只有善于向别人学习,不管他有多么卑微,身上总有自己不具备的优点,这样才能成为强者。因此若不小心成了别人的出气筒,不必气恼,一是弱者才会把别人当做出气筒,二是损失了自己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干吗要这样呢?
有些人遇到事情爱情绪激动,继而泼妇骂街或指桑骂槐,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情绪的激动除了使自己的肾上线素增加,血压升高心脏跳动加快,对解决问题本身毫无帮助,不如想想事情怎么解决,吸取教训,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毕竟情绪失控的人总是比淡定的人看上去更没有道理,显得理亏,不免有理屈词穷之虞。
《在急流中》是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描写了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在浏览美丽迷人的贝江过程中,看到一位年轻的妇女,背负孩子在波涛汹涌的急流中搏击,勇敢地逆流而上的动人事例,抒发了作者对年轻妇女奋勇前进、勇于抗争的精神的赞美之情,引起了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揭示了“人们要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的深刻哲理。是一篇融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
文章以优美的笔调、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提出了令人深思的生活话题,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情感熏陶、思想教育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生词。
2.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深深的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有这样一幅图:(大屏出示)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奋力划桨前行。她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优美的写生图。作者赵丽宏取名叫《在急流中》。这幅图感动了作者,我相信在我们走进图画背后的字里行间后,我们也会被深深地感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哪些段落讲的是这件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年轻母亲)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年轻母亲的?(由远及近)
2、从哪些重点词语看出来的?快速浏览3--6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来。
(板书:远远地跟前消逝)
3、首先读读描写在远处的竹筏的段落。(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描写竹筏和年轻母亲的句子来,仔细品味品味,看看哪些词语一下映入你的眼帘?把你从中体会到的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a、“急流汹涌的江面上,……逆流而上。”
透过“急流汹涌”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就在这急流汹涌的江面上,有一只小筏子,远远望去就像--(生: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个筏子非常的小,可以想象,这样小的一只小筏子在如此急流汹涌的江面上,实在是--(太危险了)。如果让你在这个小筏子上,你敢吗?为什么?但它仍然拼命地挣扎着逆流而上,从这里你体会到点什么?(板书:勇敢)
指导朗读。
师过渡: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为年轻的母亲的呢?
b、“划竹筏的好象……曲折前行。”哪个词触动你的心?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镇定)指导朗读。
c、“她背着……红杜鹃。”
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比作红杜鹃?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年轻的母亲在湍急的江水中逆流而上,面临着危险,但她却勇敢、镇定。而我是顺流而下,我坐的是轮船,所以同样在湍急的江水中我的心态和年轻的母亲完全不一样,我不用担心船会翻,在我的身边没有危险。文中用了一个词描写我的心情,找出来。(悠闲)
引读。我悠闲地欣赏着周围的风景--(第二段)
景色美吗?大家想想,这么美的景色,那位年轻的母亲注意到了吗?为什么?此时她想的是--(生:安全到达)
因为这湍急的江水里有险滩、有礁石,处处有危险,她全神贯注,顾不上欣赏周围的风景。而我顺流而下,没有危险,所以悠闲地欣赏风景--(引读第二段)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引读第三段)
看到这红色的包裹,作者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红杜鹃,这一抹红此时成为了江面上最亮丽的色彩。
4、很快,小筏子到了跟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勾画出描写年轻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并留下思考的痕迹。
汇报交流。
师:到现在才明白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生答)。引导学生联系第三段的内容谈感受。
5、“那小筏子……不息的火苗。”“火苗”指什么?从火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6、在贝江上见到这一幕,我很难忘记。目睹了这一幕,作者受到了这样的启示:(最后一段)
全班交流。
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希望我们也能像那位年轻的母亲一样勇敢、坚强、乐观、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的急流。
7、引导学生回到第一自然段,感受贝江水流的湍急,让学生通过环境描写更深地感受年轻母亲那母爱的伟大。
四、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再配乐朗读课文,在读中使心灵受到微微颤动。
板书设计:
11在急流中
远远地跟前消逝
年轻的母亲
(勇敢、坚强、镇定、母爱的伟大)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蕴涵着人生哲理的散文。文章并不长,作者那隽永的文字、细腻的描写很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因此,在教学中我便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字里行间去。也许是一个字,也许是一个词,也许是一个句子都有着无限的韵味。比如:一个“不停地”,让学生体会到逆流而上的艰辛,但教学这里时,我觉得还抓得不够,应该挖掘得更深一些才行。在逆水中只有不停地划桨才能前进,不划桨就要后退,甚至淹没在逆水中。因为这一点与后面的面对生活中的急流不谋而合,前面的教学挖掘得更深一些,后面的难点也更能突破。
一个“竟”字,原本在备课时我并没有想到,后来在课堂中灵光乍现抓住“竟“字,出乎作者的意料,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猜作者所想,反衬出划桨的艰辛,流淌着作者对年轻母亲的赞叹。
最后,教学这一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引导学生切实地走进了字里行间,去细读,去品味,为年轻母亲沉着勇敢所感动,也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间深深铭刻下在面对生活中的急流时也应沉着、勇敢、乐观、积极,做生活的强者!
【做真正的强者作文】推荐阅读:
我身边的强者代表作文06-23
以生活的强者为题的作文02-08
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12-11
强者作文600字10-19
生命中的“强者”作文12-12
强者的寓言故事11-20
做真正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03-08
强者与弱者议论文06-21
座右铭:强者座右铭11-07
真正的微笑作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