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方案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方案(精选8篇)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方案 篇1

2010-04-06

京建发〔2010〕149号

各区、县建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各施工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巩固我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治理成果,有效预防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我委制定了《2010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京建施〔2009〕521号)的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做好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二O一O年四月一日

2010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部署,严格贯彻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行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中毒事故发生,全面提高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规定》中各项具体要求,建立长效监管体系,消除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杜绝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力压减一般事故。

三、整治工作重点

(一)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有限空间作业分包单位进行管理;

(二)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是否依法对本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在作业前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三)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根据规定组织审批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四)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是否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通讯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

(五)有限空间作业是否履行作业审批制度;是否存在未经审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为;

(六)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是否组织日常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施工现场是否专设监护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是否明确各自职责,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七)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八)有限空间作业监理单位是否履行监理职责,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对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并加强日常管理。

四、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份)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成立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郑志勇副主任任组长。成员单位由施工安全管理处,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各区(县)建委组成,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施工安全管理处。

各单位在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和动员,全面提高本辖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意识。

(二)组织检查阶段(5-6月份)

各施工单位要在5月上旬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自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从5月中旬开始至6月底,市、区两级建委将结合网格检查,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各施工单位在此阶段继续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三)全市检查阶段(7月份)

迎接市安委会组织的全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提高重视,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要成立本单位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各区(县)建委要督促本辖区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结合整治工作重点,认真组织检查并做好指导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违章严重的企业要予以通报批评,依法进行处罚。

(三)各施工单位要以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严把有限空间作业队伍准入关,落实安全生产投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严格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强化隐患治理力度,切实提高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方案 篇2

有限空间作业是化工企业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之一, 但只要在作业之前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频繁不间断地对有限空间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控制, 就能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避免相关事故发生。

下面笔者就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主要危险点以及作业前的准备措施、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 希望能够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有限空间的认识

在化工企业中, 一说起有限空间作业, 很多人认为就是下到储罐内进行检修作业,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下罐作业。其实如此理解有些片面, 有限空间作业不仅局限于下罐作业, 还包括很多其他作业。

从有限空间作业的概念不难看出, 其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 (炉、塔釜、罐、仓、池、槽车、管道、烟道等) 和城市 (包括工厂) 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 以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通风不良的矿井也应视为有限空间。

由于对有限空间作业概念理解的模糊, 在企业里面经常碰到一些员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但自己却并不知道, 因此未办理相关作业票, 从而出现违章作业的情况。例如, 有些员工在下到无水的水池底部或进入锅炉烟道进行一些常见作业时, 往往感觉跟有限空间作业没有太大联系, 没有办理作业票, 违章作业, 结果引发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

主要危险点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空间内是否存在有毒气体以及可燃气体。在存在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是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重要原因。

第二, 空间内是否缺氧。如果氧气浓度低于18%, 是坚决不允许人员进入作业的。

第三, 设备是否可靠隔绝。如果没有隔绝或者隔离不彻底都可能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 尤其在化工生产当中, 一些塔釜、储罐由于工艺要求, 是相互连通的。这就要求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之前, 必须可靠地使其与其他设备管道隔绝, 不能出现串漏现象。例如采取堵盲板, 切断阀门的方法或者将连接处的法兰盘拆开彻底断开, 做到可靠隔绝。

第四, 进入塔釜罐这样的设备内进行检修时, 要分析这些容器盛装物料的特性。例如化工设备当中有些有毒气体的密度比空气重, 这就会导致容器的最底部可能存在残留的有毒气体。

第五, 气体置换不彻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设备, 由于气体置换得不够充分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第六, 用惰性气体置换后, 未用新鲜空气置换惰性气体或者置换不够充分。例如, 在化工企业的一些检修作业当中, 需要进入塔釜内进行检修, 常见的是用氮气进行置换可燃气体或者有毒气体。氮气虽然不助燃, 是非常好的阻燃气体, 但是同时氮气也是窒息性气体, 如果用氮气置换完毕后, 不用新鲜空气进行彻底置换氮气的话, 人员进入设备检修势必会发生窒息甚至更严重的事故。

注意事项

任何的危险都是相对的, 只要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就能够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落实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 相关单位及个人必须针对作业内容, 对有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维修组、施工单位必须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外部监护人员的职责;不得将进入井下、沟池、管道等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的施工作业项目, 发包给不具备有关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 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机动车间、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技术交底, 并指派作业监护人。如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 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三,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 必须将该有限空间与其他空间进行安全隔离 (如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 , 并清洗、置换干净。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 盲板处应挂牌标识。

第四, 在进入有限空间前30 min必须取样分析, 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 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如果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 至少每2 h分析一次, 如发现超标, 应立即停止作业, 迅速撤出人员。

第五, 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 确保有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可采用自然通风, 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 但严禁向有限空间内充氧气。进入有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第六, 需要进入作业的有限空间内应有足够的照明, 且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有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 V。在潮湿或狭小空间内作业应小于12 V, 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要求。

第七, 在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好适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在特殊情况下, 作业人员可戴长管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 但佩戴长管面具时, 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 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 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 并有专人监护。

第八, 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 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第九,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 必须安排专人监护, 并与进入有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如果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 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 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必须严禁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施救, 以避免伤亡扩大。

第十, 在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发生变化, 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 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 必须重新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审批手续。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方案 篇3

在此,以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经常进行的有限空间作业为例进行有关危害辨识与控制的分析。为其它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提供危害辨识与控制分析的参考。

一、有限空间作业危害辨识

(1)危险类别与危害后果

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发现导致人员中毒、窒息、伤亡及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与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易燃易爆、使用电气设备及工作场所的特殊性有密切的关系(见图1)。

(2)有限空间事故隐患识别

安全生产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可能发生事故的作业场所进行有效地控制。要防范有限空间场所作业事故的发生,首先要科学的、全面的识别出该场所内存在的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换一个角度讲就是对事故隐患的有效控制。要有效地控制事故隐患,就要识别事故隐患。通过对图1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四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的事故隐患(见表现1)。

二、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分析

对识别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分析,是进行危害控制的重要过程。根据识别出的四个不同类别的事故隐患,通过简易故障树的方法,分别进行初步分析。

1、缺氧、有毒气体失控事故分析(见图1)。

2、易燃、易爆气体失控事故分析(见图2)。

3、狭小空间作业伤害事故分析(见图3)。

4、用电伤害事故分析(见图4)。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害控制措施

在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有毒气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事故;缺氧导致作业人员窒息事故;可燃气体闪爆或爆炸事故;与作业空间相连工艺设备有毒或可燃气体发生泄漏事故;作业场所内自聚物裂解爆炸事故;设备检修作业人员碰伤、砸伤事故;用电电击伤人事故。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危害控制措施,分列如下:

1、在作业前,由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救护方法等;

2、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装置进行清洗、蒸煮、吹扫、置换等必要的处理,严禁用关闭阀门或用止逆阀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识,并在作业过程中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连续监测,如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停止作业;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并办理相关作业票,进入带有搅拌装置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切断电源,并在开关处加挂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处不得有障碍物,应保持畅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须经企业安全部门批准;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需使用临时照明,所用行灯或电筒必须为防爆型且电压不超过36伏,在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的地方作业,电压不得超过12伏,且绝缘良好,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完好的漏电保护设备;

6、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必须安排轮换或休息,每次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7、有限空间作业应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但禁止向有限空间通入氧气;

8、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空气不合格时马上停止作业,进行置换处理;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登记,防止遗留在作业点内,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材和灭火器材;

10、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的防护器具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四、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

通过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危害辨识,认识和发现导致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和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上述各项控制措施可以基本实现安全生产,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疏忽大意、设备的意外损坏等都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要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事先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中毒事故相对较为常见,且救护的正确与否对受害者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应急处置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应急处置分两步,第一步(图5)是发现有人中毒,开展抢救中毒人员的应急处置;第二步(图6)是查找有毒气体泄露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达到安全状况后恢复作业。

(2)电击、窒息等其它失控情况也可建立相应的应急流程。

五、结论

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害辨识与控制,同时对可能存在的中毒、窒息、电击等失控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应急处置流程。着重从事前、事中两个方面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实现和提高在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的安全性。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篇4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编 制:陈 鑫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4日 实施日期:2016年 11月06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有限空间作业。3术语

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3.2有限空间的可分为三类

3.2.1密闭设备: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高炉、转炉、混铁炉、煤气柜、除尘器、加热炉、罐车、烘干炉、等; 3.2.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管廊、电缆沟、地下工程、暗沟、地坑、旋流井、污水池(井)、化粪池等; 3.2.3地上有限空间:如沉淀池、料仓、等。4职责

4.1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工作许可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2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易燃易爆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4.3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的监测。4.4作业负责人职责

4.4.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4.4.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措施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4.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4.4.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4.4.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4.5监护人员的职责

4.5.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4.5.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4.5.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4.5.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4.6作业人员的职责

4.6.1 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要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6.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4.6.3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4.6.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4.6.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4.6.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4.7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职责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篇5

1.有限空间作业前,有关人员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求;

3.有限空间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4.检测人员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5.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现场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7.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8.有限空间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篇6

这是一份“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应知应会66条”的规定,内容全面细致。

1.2014年9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 条规定》(第69号令),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第69号令)“五必须五严禁”内容:一 是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是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是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是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是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3.涉及或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 员(简称“有限空间四类人员”)要进行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的培训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未经专项安全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

4.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有限空间作业的班组,每季度 应组织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并及时完善作业标准。

5.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称为有

限空间作业。

6.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即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地上建(构)筑物。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矿井、特殊情况下的围堤和挖掘作业视为有限空间。公司重点管控的“三类有限空间”是指: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涉及有毒有害和窒息性气体或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存在淹溺或掩埋危险的有限空间。

7.采用管道送风时,强制通风引风区应设置在远离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异常释放 的区域,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保证风源安全可靠;凡需要通风的有限空间,缺少在线通风设备设施时,应配置专门的风机、风管等通风设施。

8.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规定,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9.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 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也就是说可靠切断只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插盲 板,一种为拆取一节管道。除此以外的关阀门、水封等方式均不属于可靠切断的手段。

10.缺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富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 体积百分比高于23.5%。硫化氢正常状态下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停留时间为8小时。CO含量不超过24ppm(30mg/m3)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11.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 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12.配戴长管呼吸器时,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 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13.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 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14.进入带有转动设备类的有限空间,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切断电源,并在开关 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禁止启动”等警示标志。

15.有限空间的坑、洼、沟或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 间应设警示红灯。

16.进入竖型、筒形、圆柱型等不易施救的有限空间及在其内部检维修作业的人 员,必须全部系挂一根可靠牢固的“安全绳”(救命绳),绳端要固定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该“安全绳”(救命绳)不得替代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带。监护人应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保护绳进行沟通。

17.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电焊作业,要提高电绝缘防护等级(如使 用电绝缘靴、铺设绝缘板等),更换焊条时身体不准靠在导电物体上。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电气设施,包括电动工具、通风、照明设施等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18.当有限空间为原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容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 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

19.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手持行灯必须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在金属容器、潮湿环境、狭小容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内作业,电压

应小于等于12V。

20.硫化氢中毒: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臭鸡蛋味,易溶于水;属窒息性、剧毒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等低洼处。

21.CO中毒:CO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

22.氮气,正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空气中氮气含 量过高,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9.5%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23.因设备检修维修或施工作业临时形成的有限空间(如打人孔需进入的管道、围堤、坑洞等),作业前,应在现场设置“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明确告知有限空间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包括应当准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施、应急电话)。

24.有限空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指:窒息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缺氧、易燃易 爆物质、液体、物料、触电、坠落、旋转设备、高温/低温、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25.有限空间危险因素辨识方面内容:

一是有毒有害和窒息性气体或缺氧环境 引起中毒或窒息的危险; 二是可燃气体、液体、固体及易燃易爆物质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三是液体水位升高或坠入液体储存设施内引起淹溺的危险;

四是固体坍塌引发掩埋或窒息的危险; 五是设备设施转动引发绞伤的危险; 六是潮湿环境引发触电的危险; 七是高处坠落或高处落物的危险;

八是温度、噪音、腐蚀性化学品等其他危险。26.有限空间作业3个方面的危险特性: 一是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二是危险性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三是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有限空间作业造成伤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施救不当,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

27.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窒息性和易燃易爆气体分 别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煤气(主要有毒成分是C0)、硫化氢(H2S)、甲烷(沼气、H4C)、二氧化硫(S02)、氨气(NH3)、氢气(H2)、氧气(02)等窒息性气体:氮气(N2)、氩气(Ar)、二氧化碳(C02)等。

28.根据有限空间潜在的危险性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应把有限空间分为 A级、B级、C级、D级进行分级管控和分级审批。

(一)A级:可能造成作业人员多人伤害或死亡的有限空间作业;由单位分 管生产、设备、工程的厂领导审批;

(二)B级:可能造成作业人员死亡、重伤或较大及以上险肇事故的有限空 间作业;其中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和窒息性气体或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作业由单位主管生产、设备、工程的部门负责人审批,其他类型的有限空间作业可由作业区主管审批;

(三)C级:可能造成作业人员轻微伤害或一般险肇事故的有限空间作业; 已有作业标准的,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无作业标准的,由有限空间所属作业区主管审批;

(四)D级:有限空间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已完全确定,并得到有效控制。在不含有以下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前提下可不纳入有限空间管理,但作业前必须制定完善、可靠的作业标准。

1).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2).存在或产生可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3).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 4).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2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不得涂改,如确需修改应经签发人在修改处确 认。各栏目应由相应责任人填写,他人不得代签。有限空间作业许可部门以及许可审批人员,应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公布,并下发执行。

30.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 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31.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19.5%或高于23.5%、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撤出并清点作业人员,暂时封闭作业现场的出入口,等待通风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32.气体检测“四项规定”:一是检测所有可能的危险气体;二是从通风孔处插 入检测探枪;三是检测所有部位(顶部、底部、不规则形状);四是如

果检测到危险气体或蒸气,应进行通风和清洗,之后再次进行测试。

33.检测记录10项内容:测定日期、测定时间、测定地点、测定方法、测定仪 器、测定时的现场条件、测定次数、测定结果、测定人员和记录人员,并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34.涉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有限空间的安全置换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是应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蒸汽清洗;二是作业人员进入或接近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并持续检测空间内的氧气含量。

35.氧含量可能发生变化的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至少每2h 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36.从事“三类”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等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

一是有限空间安全知识考核合格; 二是会使用应急救援器材; 三是具备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37.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有限空间作业9字诀)。检测指标包括3个浓度: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38.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9步法:作业前危险辨识、安全准入、安全隔离、安 全置换、安全检测、安全防护、安全监护、安全作业、安全确认。

39.有限空间作业前,要根据安全分析评估,针对有限空间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

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40.有限空间作业前,现场负责人应组织安全监护人、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员,对照“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或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帐相关内容,针对作业项目、作业内容和作业流程,再次辨识确认作业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完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应急措施。

4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明确应急救援人员及其职责,应急响应和信息沟通方式 方法,并告知所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

4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采取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蒸汽引射清洗,后强 制通风的措施,以消除或减少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富氧环境下会发生氧中毒和燃烧爆炸。

43.作业方案要按程序审批,明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 人员,把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4.所有的有限空间作业均应设专(兼)职安全监护人员,A级、B级有限空间 作业应设专职监护人;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以及危害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懂急救知识。接受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且考核合格。

45.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安全监护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不间 断联系。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及作业过程中,监督检

查:作业许可手续合规程度、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情况、设备停送电手续及挂警示牌情况、通往作业现场能源动力介质或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可靠切断或关闭、现场环境安全、通风情况、违章查处和隐患排查、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情况等方面。

46.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 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47.在检修、施工等非常规作业活动临时形成的“三类”有限空间,应当在施工 方案制定阶段,明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通过现场书面安全交底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

48.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尽量利用设备设施的孔、洞、门进行自然通风,自然 通风方法无法满足安全需要的,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可靠的呼吸面具。

49.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在有限空间进行高处 作业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需要动火作业的应办理《动火安全证》。

50.有限空间作业前要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督促、指导、监督作业人员清理现场、清点工器具,确认无误后撤离作业现场。

51.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 一是未经批准不准私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是作业方案未经安全可靠性论证和审批不准作业;

三是涉及气体和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未采取通风和连续监测措施不准作业;

四是未对作业人员履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手续不准作业; 五是未经专人对现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不准作业; 六是安全监护人员不在现场不准作业; 七是未经过专项培训且合格的人员不准作业; 八是未彻底清理残留物不准作业;

九是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准备不到位不准作业; 十是作业人员、工器具清点不清不准封闭出入口。52.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十必须”: 一是必须办理安全许可审批手续;

二是必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和置换措施; 三是必须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四是必须保持通风设施的正常连续运转; 五是必须佩戴气体监测仪;

六是必须配备通讯联络工具,设置安全监护人并保持联系; 七是必须按照作业标准和单项安全技术措施作业; 八是高处作业的有限空间必须设置逃生和应急救援通道; 九是必须保持出入口畅通; 十是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撤离。53.气体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则:

一是气体可靠切断(堵盲板或拆取一节 管道、关闭阀门、上安全锁)。

二是作业前吹扫置换、监测合格。

三是作业中连续通风、定时或者连续监测。54.物料掩埋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则: 一是物料来源可靠隔离(隔断)或 清理彻底。

二是来料系统停电挂牌(就地开关打到零位、挂牌),皮带系统事故拉绳等紧急设施在自锁状态。

三是作业人员使用安全绳或安全带,并可靠固定于有限空间外,严禁站在料筒、料仓等储料设施下方捅料。

55.易燃易爆物质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则:

一是易燃易爆物质必须彻底清 理干净且不准存放在作业地点周围。二是作业中连续通风、监测或必要时充水。56.淹溺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则:

一是液体来源可靠切断(关闭阀门、设 置物理隔断)。二是作业人员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并可靠固定于有限空间外。三是酸类环境应使用防护服。57.机械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则:

一是设备设施必须停电并挂牌,有明显 的断开点,必要时使用工业安全锁;

二是采取防止设备设施转动的硬件措施;

三是作业人员必须从作业地点全部撤离后方可封闭出入口。58.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5种常见的错误认识: 一是没有闻到或看到任何危险, 进入没问题;

二是只探头进去看看,不是真的要进入; 三是很快的进去看一 下;

四是都检查过了,没问题了,可以不用测试仪器; 五是一旦发生什么事,可以屏住呼吸并逃离。

59.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涉险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 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60.有限空间应急用品配置要求: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为应急人员配备全面 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或救生索和安全梯等。

61.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发生紧急情况应采取的8项措施: 一是呼救或报警; 二是 在进入前等待帮助; 三是等待时打开通风设备; 四是撤离受伤人员; 五是人工通风;

六是尽可能使用救援设备; 七是组织医疗救护;

八是隔离此区域直到找出原因。

62.急救中心电话: 120;消防报警电话: 119;

63.同一有限空间存在多个承包方时,各单位外协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应

指定专人 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属分包的项目,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要同时参加有限空间所在单位组织的现场书面安全交底。

64.从事“三类”有限空间或在A级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协人员,必须是在各单位 至少工作3个月以上的人员。

65.从事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的“四类人员”(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急救 援人员、作业人员)必须会正确使用C0检测仪、氧气含量分析仪、空气呼吸器、灭火器等监测仪器和应急救援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的防火对策 篇7

有限空间及其类型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 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 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 自然通风不良, 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累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并存在缺氧危险。工作人员作业时, 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 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 另外大部分有限空间作业面狭窄、作业环境复杂, 还容易发生触电、机械损伤、淹溺和坍塌掩埋等事故。有限空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往往瞬间或很快耗尽有限空间的氧气, 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造成严重后果。如瓦斯爆炸事故中有大量人员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而不仅仅是爆炸冲击波造成的死亡。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有限空间, 将其分为4类:一是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 (釜) 、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是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 (井) 、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三是地上的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四是通风不良的矿井。

火灾危险性分析

1.有限空间存在的可燃物, 导致潜在的火灾危险性

在以上提到的4种有限空间类型中, 普遍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可燃物。如密闭设备中的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 (釜) 、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锅炉等设备中, 就可能存在大量的货物, 可燃物料及燃料等;地下有限空间中的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 (井) 、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可能存在可燃的物料或者可燃的气体;地上的有限空间中的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一般情况下都存在较多的可燃物料。这些可燃物的存在都有可能在进行作业时遇到火源而引发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造成作业人员的伤亡。

2.有限空间存在的其他危险物质和因素, 使发生火灾的诱因增大

除了可燃物外, 有限空间中还存在其他危险的物质和因素, 主要包括7类:一是刺激性气体, 如氨、氯化氢、二氧化硫、光气、氮氧化物等;二是有毒气体, 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等;三是能量的意外释放, 如压缩气体或化学品未做好隔离、机械转动部位未锁定、高温介质意外释放等;四是不良的照明, 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 并影响外界监护人员对进入人员的看护;五是极端的温度, 包括高温和低温对进入人员的影响;六是触电, 有限空间内物品的意外带电或潮湿引起绝缘性能降低, 增大了触电的危险;七是噪声、光滑或潮湿的表面、坠物或坠入、缺氧等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以上这些危险物质和因素的存在都会对作业人员的正常安全作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致使作业人员在非常态作业中出现差错的几率增大, 以及发生火灾的诱因增大。

3.有限空间作业产生的火源是引发火灾爆炸的重要条件

在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时, 作业人员进行的工作内容很多都涉及到热工作业。所谓热工作业, 也称动火作业, 是指其作业内容或过程中涉及燃烧、焊接、使用明火、会产生火花或其他点火源的作业, 如电焊、气焊、切割、打磨等。这些作业产生的火源一旦接触有限空间中存在的可燃物, 就有可能引发火灾或者爆炸, 导致在相对封闭的有限空间造成作业人员的较大伤亡, 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4.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富氧环境, 增大了火灾爆炸危险性

富氧与缺氧相反, 是指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超过23.5%。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 导致富氧状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引入有限空间的氧气源发生泄露, 如气瓶配件、胶管等破损导致的。另外在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 由于操作人员的误解直接使用氧气进行通风来提供更好的呼吸环境的情况下也可能造成富氧的状况。富氧环境会降低可燃物的燃点、加快可燃物的燃烧速度、使可燃气体和粉尘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在富氧的环境中, 所有的可燃物如可燃物料、作业人员的衣服、头发都容易在遇到摩擦产生的静电火花时发生猛烈的燃烧, 增大有限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对策

控制可燃物

如果在一个有限空间内存在可燃物, 或者由于作业人员的进入而引入可燃物, 则必须通过以下4种方式尽可能地控制可燃物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一是减少有限空间内的可燃物数量, 减少有限空间可燃物数量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5种:将有限空间与可燃物料隔离;进入前将可燃物料清理;可能情况下, 使用不燃的清洁用品;控制必须使用的可燃物料数量;注意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式, 如可使用手工涂刷替代喷涂油漆的方式;将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气瓶置于有限空间之外。

二是移除可燃物料前将其湿透。

三是尽可能保持有限空间的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浓度极限下限的10%。

四是注意检查气焊 (割) 使用的可燃气体的气瓶配件及气管的连接位置, 防止泄漏;当不使用气焊 (割) 的设备时, 尽量将其从有限空间内移走。

控制点火源

在很多情况下, 作业人员无法完全避免使用可燃物料, 其呼吸同样需要氧气, 因此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就至关重要。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可通过9种方式控制点火源:一是尽可能避免在有限空间内动火;二是使用的电器设备及照明工具适合于该危险区域, 需要采用防爆的电器及照明设备时必须与该有限空间内要求的防爆类型和等级相匹配;三是应使用本质安全型气体测试仪器、通讯联络器材等进入有限空间;四是禁止携带香烟、火柴和打火机进入;五是避免静电火花的释放, 如穿戴化纤衣物进入;六是不得在有限空间内使用加热器;七是避免作业设备与金属结构及接地导体搭接;八是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九是穿不产生火花的鞋子。

防止氧气过量

充足的氧气不仅会支持燃烧, 而且富氧的环境会使火灾、爆炸发生的几率和危险性显著增大。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 氧气使用不当或泄漏等原因可能造成富氧环境形成。因此,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 应遵守以下规定防止氧气过量:一是确保将有限空间与氧气输送管线完全隔离;二是不得使用氧气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换气;三是将氧气瓶置于有限空间之外;四是进行气焊 (割) 前, 必须对所有连接部位进行检查;五是不使用焊 (割) 炬和气管时, 从有限空间移出。

控制其他危害物质和因素

1.减少危害气体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影响

对于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环境, 在人员进行作业前, 应使用机械通风措施进行通风, 将新鲜洁净的空气引入空间内, 稀释内部危害气体的浓度, 或采取各种措施完全消除其中的有害气体, 避免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以及因此带来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具体应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有限空间内空气的监测;二是清洁有限空间内的污染物;三是通风或置换排除其中的危险气体;四是作业过程连续通风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五是如不能维持呼吸环境的安全, 使用呼吸保护手段。

2.减少其他危险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 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不良照明、极端温度、触电、噪声、光滑或潮湿的表面、坠物或坠入等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防止非正常作业或者误操作导致的火灾爆炸。如进入前应对蓄积能量的设备及管道进行识别并对其控制和隔离程序进行锁定;进入前应配备相匹配的安全照明设备;对于有限空间内的温度、电源情况、噪声、作业地面等情况, 作业人员在进入前应进行充分的识别和判断, 必要时应配备功能型防护服、绝缘工具、漏电保护器、耳塞或耳罩、救生绳或锁具、坠落防护等设备进行保护, 防止因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火灾爆炸事故。

建立健全和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义务和责任;建立相关制度,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有限空间的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危害告知制度、临时作业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尤其要严格遵守有限空间安全技术职责:应先检测、后作业, 进行危害评估, 持续保持可靠的通风, 提供满足安全作业的防护设备, 并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汇报 篇8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汇报

一、诚泰热力基本情况:

北京雁栖诚泰热力中心成立于1995年3月,属于北京 市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雁栖开发区)市政能源供应部门之一。诚泰热力中心管理的热力站分东(B区)、西(A区)、南(CD区)三个站,东站现有10吨/时蒸汽锅炉4台,20吨/时蒸汽锅炉3台;西站现有10吨/时蒸汽锅炉4台,7MW热水锅炉1台;南站有40吨/时蒸汽锅炉4台, 20吨/时蒸汽锅炉2台。目前总供汽能力达340蒸吨,生产供热负荷为120t/h,供汽压力可达8公斤,设计采暖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年用汽量达50万蒸吨,实行24小时不间断供热。

目前,诚泰热力中心主要承担雁栖开发区内玛氏、红牛、达能、朝日啤酒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工业用蒸汽、100多家企业及几十万平方米居民小区的供暖服务,供热辐射面积达13.235平方公里。

此外,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进东西站供热整合工程,此工程属于国家直接支持的项目,整合完成后将建有4台65蒸吨锅炉。届时,热力中心供汽能力将达到460蒸吨/小时。

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热力中心是高危行业,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很高特种作业设备,为此在安全管理上,我们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来抓好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具体做法就是:

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确保安全管理效果。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就建立了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特种设备管理等各项制度共70多个。

2、明确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逐级明确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将设备管理承包到每个人,每年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有效保障了安全运行。

3、加大安全日常检查力度,彻底排除安全隐患。从我们日常的安全检查主要由自查、对查(责任人对换检查)、督察(安技部对各岗位的检查)、联合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检查实行日查、月查、季查、节前及重要活动期间大检查。检查应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力度。年初制定我们对全年的安全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特种岗位取证培训等,通过讲授、实操演练、知识竞赛等形式,将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员工的安全操作能力。

5、抓考核促生产,确保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安全百分

考核、月绩效考核将考核与员工的工资与安全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安全成为员工一种自发的行动。

通过这些措施,多年来,热力中心一直都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

1、有限空间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危害

诚泰热力中心属于高压高温特种作业设备行业,这里的有限空间包括两类,其中密闭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如软化罐、除铁罐、除氧罐)、管道、烟道、锅炉炉膛炉筒等;地下有限空间包括热力管道沟、灰水泵房、热力检查井、配电室地下室。存在的危害类型主要由缺氧窒息、烫伤等。

2、有限空间制度建设情况:

自2009年先后发生通州新华联家园北区污水井7人中毒死亡事件、怀柔红螺食品厂污水井窒息死亡事故、西城区后海宏源南门污水井中毒伤亡等有限空间事故以来,诚泰热力中心就特别重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进一步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审批工作,有效杜绝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管理制度。自09年以来,诚泰热力中心不断完善各项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先后建立了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2)签订有限空间安全责任书。自上而下与经理、与各部门、各主要岗位签订了有限空间安全责任书,明确了领导、部门主管、各主要岗位员工对有限空间作业应负的责任。

(3)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流程的管理。严格了有限空间方案审批、作业审批流程,规定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先审批后作业,先检测后进入”的流程,没有审批、没有检测不得进行作业。

(4)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力度。自09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有限空间理论知识培训及制度的学习、组织员工进行有限空间实操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并派部分员工学习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监护证。目前我们所有生产人员都严格做到了持证上岗。

(5)实行安全月绩效考核、安全百分制考核,将考核与员工的月工资及年底奖金密切挂钩,将安全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实际工作中,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3、有限空间作业设备情况:

在进一步完善健全有限空间软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加强有限空间硬件设备的购置、配置工作,现在热力中心拥有一台正压式呼吸器、一台泵吸式气体检测仪、一台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防爆风机、防爆对讲机、防爆灯、防坠落三脚架等全套有限空间作业设备和救援装备,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一篇:4s店盛夏活动方案下一篇:《烈火英雄》的影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