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精选8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说明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步骤。
(3)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即算法的特点。
(4)初步了解高斯消去法的思想,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了解利用Scilab求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高斯消去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思想,发展对具体问题的过程与 步骤的分析能力,发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清晰地 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算法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重点: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合理表述。难点:算法的合理表述、高斯消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要把大象装入冰箱分几步? 第一步 把冰箱打开。第二步 把大象放进冰箱。第三步 把冰箱门关上。
2.组织学生模拟参加幸运52的竞猜游戏。
价格竞猜中我们运用了曾经学过的二分法的数学思想。利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时,我们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每一步都能得到一个结果,如果结果满足精确度则停止运算;若不满足则继续寻找,直到找到满足精确度的结果为止。这样的求解过程就是这一类问题的算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算法的概念。
我们学过的求函数零点的二分法以及在解析几何初步中利用公式计算的几何问题进行
分步求解,这些计算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一类问题(不是个别问题)都有效,计算可以一步一步地进行,每一步都能得到惟一的结果,通常我们把这一类问题的求解过程叫做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算法。这些算法虽然很机械,计算量大,但优点是一种通法,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总能算出结果。通常把算法过程成为“数学机械化”,数学机械化最大的优点是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所以学习算法是为了学习编辑程序,让计算机去帮助我们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用学生熟悉的问题来引入算法的概念,降低新课的入门难度,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二.新课讲解
随着计算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是实际在数学学习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的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先乘除后加减),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一)算法的概念: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看成按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二)描述算法的方式: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形式语言、框图语言 【例1】写出你在家中烧开水的过程。解: S1、往壶内注水; S2、点火加热;
S3、观察:如果水开,则停止烧火,否则继续烧火; S4、如果水未开,重复“3”直至水开。
总结:1其实大部分事情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执行,因此要理清事情的每一步。2判断水是否烧开与是否继续烧火的过程是一个反馈与判断过程,因此有必要不断重复过程3。
广义地说,对于一项任务,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执行并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则这些步骤称为该任务的一个算法.简单地说,算法就是就是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例2】一群小兔一群鸡,两群合到一群里,要数腿共48,要数脑袋整17,多少小兔
多少鸡?
算法1:
解 :S1 首先计算没有小兔时,小鸡的数为:17只,腿的总数为34条。
S2 再确定每多一只小兔、减少一只小鸡增加的腿数2条。S3 再根据缺的腿的条数确定小兔的数量:(48-34)/2=7只 S4 最后确定小鸡的数量:17-7=10只.算法2:
解 :S1 首先设x只小鸡,y只小兔。
2x4y48S2 再列方程组为:
xy17S3 解方程组得:y7
x10S4 指出小鸡10只,小兔7只。
本题讲解紧扣算法的定义,层层诱导,提示学生如何设计步骤,可以先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总结。最后提示学生,一个问题算法可能不止一个。深化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算法并不是高渗莫测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从前解题步骤的总结。
再归纳一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用方法,即用高斯消去法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11x1a12x2b1。a21x1a22x2b2S1 假定a110(如果a110,可以将第一个方程与第二个方程互换),① (a21aaab)②,得到:(a222112)x2b2211 a11a11a11原方程组化为:
(3)a11x1a12x2b1 aaaaxabab(4)211221122111122S2 如果a11a22a21a120,输出方程组无解或有无数组解
如果a11a22a21a120,解(4)得x2a11b2a21b1(5)
a11a22a21a1
2S3 将(5)代入(3),整理得:x1a22b1a12b2(6)
a11a22a21a12S4 输出结果x1,x2、方程组无解或有无数组解
令Da11a22a21a12,若D0,方程组无解或有无数多解。若D0,则x1b1a22b2a12bab1a21,x2211。
DD由此可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
S
1计算Da11a22a21a12;
S
2如果D0,则原方程组无解或有无穷多组解;否则(D0),x1b1a22b2a12bab1a21,x2211
DDS
3输出计算结果x1、x2或者无法求解的信息。
(三)写算法的要求
算法不同于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的方法,是这种方法的高度概括。一个好的算法有如下要求:
1.求解的过程是事先确定的,事先都考虑好了,有确定的步骤.2.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并且能重复使用。3.算法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能够做到的,要简洁,要清晰可读,不能弄搞繁杂,以以致于易程序化。
4.算法过程要能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在有限步内有结果,应完成给定的任务。
(四)算法的特征
确定性,通用性,可行性,有穷性,有输出
【例3】.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解:为了便于理解,算法步骤用自然语言叙述: 算法1:
S1 先假定序列中的第一个数为“最大值”。
S2 将序列的第二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第二个整数大于“最大值”,这时就假定这个数为“最大值”。
S3 将序列的第三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第三个整数大于“最大值”,这时就假定这个数为“最大值”。
S4 将序列的第四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第四个整数大于“最大值”,这时就假定这个数为“最大值” 依此类推
Sn 将序列的第n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第n个整数大于“最大值”,这时就假定这这个数为“最大值”。
Sn+1 直到序列中没有可比的数为止,“最大值”就是序列的最大值。算法2 S1 先假定序列中的第一个数为“最大值”。
S2 将序列中的下一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大于“最大值”,这时就假定这个数为“最大值”。
S3 如果序列中还有其它整数,重复S2。
S4 直到序列中没有可比的数为止,这时假定的“最大值”就是序列的最大值。带领学生分析题目,找出算法。让学生观察算法1,思考如何简化算法?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特点是:“机械的、呆板的、可以按部就班执行”,体会到学习算法的意义和必要性。体会到算法优化的意义,指出算法要设计合理,运行要高效,让学生体会顺序结构的简单直观,但有时却很繁琐的特点。促使学生产生改进方法的欲望。
试用数学语言写出对任意3个整数a、b、c中最大值的求法
S
1max=a S
2如果b>max,则max=b S
3如果c>max,则max=c, S
4max就是a、b、c中的最大值。
三、巩固练习
1.给出求100!123100的一个算法。
2.给出求点P(x0,y0)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点的一个算法。
3.一位商人有9枚银元,其中有1枚略轻的是假银元。你能用天平(不用砝码)将假银元找出来吗?
四、课堂小结:
1.算法的概念: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2.描述算法的方式: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形式语言、框图语言 3.算法的特征:确定性,通用性,可行性,有穷性,有输出
五、作业
P7练习A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习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三、抓意象,观意境,悟情感。
古代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的意象既可指人物,又可指景物。它往往创造一种情调,营造一种氛围。意象的本质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也只有景物的附丽才有依托。诗歌往往通过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从而形成意境。诗歌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歌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真实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意象进入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让学生与诗人对话。如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相当精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十四字写出六种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领悟出全诗的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在弄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全诗的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意象,从而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的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
在高考试题中,通过“分析意境型”的模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学生只要抓住“折柳”表达的是离别之意,就能分析出诗人是听到“折柳”曲后所引起的思乡之情。2003年春季高考韦应物《闻雁》、《害塘》二首考查“雁”意象。只要抓住“雁”能回巢,而诗人却正远离故乡,就能明确这两首诗所抒发皆为思乡之情。也有些高考题只是单纯考查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考查“子规”意象的含义。其他如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二小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第一小题,等等。可见,只有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考查模式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让古代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十年高考试题全解.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3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1.
[5]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 2011, (11) .
概率是近几年来高中数学新增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中热点之一。因为概率的内容更能容易体现数学的实用性,鲜活的有关概率的例题、练习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同时也极易通过学生熟知的现实例子,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很好素材。
二、教材分析
课标明确要求: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古典概型;教学中不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计数”上;还要求鼓励学生尽可能的使用计算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更好的体会统计思想和概率的意义。
教材中,概率作为模块3的一章内容出现,分三大节内容:3.1随机事件的概率;3.2古典概型;3.3几何概型。教材中较完整系统地对统计概率,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三个方面的编写,学生更容易全面了解和把握,开阔了对概率概念理解的视野,新教材中涉及到的例子比旧教材更典型、鲜活、更具有时代性,除了典型的纸硬币正反面试验、掷骰子试验、彩票摸奖等例子,还增添了降雨概率、遗传基因、密码破译等更接近生活实践的概率应用实例。新教材是在没有学习排列组合有关内容背景下,安排概率内容,所以内容编排上尽可能避开过多运用排列组合数公式的题目,重点放在对概率概念整体上的理解《新课标》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力图把死板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知识。
三、多媒体将概率知识形象化
傳统教学中,学生较难真正理解概率的有关概念,因为他们对这种“不确定”型数学思维缺乏真切体验,而传统中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无法进行大量计算和演示,已显落后,而多媒体课件及其他软件应用,科学计算器的应用,更能直观形象易操作的让学生理解有关概率知识,发挥出了很大优势。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通过本章的教学,对教学成绩和学生测试以及学生接受情况分析,充分理解课改精神,提高教学水平,革新教学手段,应对自己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要较深入钻研教学软件、计算器使用,有关课件制作的学习,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武器。不断扩充、深入知识的理解。同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大胆灵活的对教学内容删减或补充。
1.突出统计与概率的意义,强调其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
本学段的学生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问题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种极好的动力,教学时,应着重于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概率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提供丰富的、反映统计与概率思想方法的探索素材,引导他们把对统计与概率的探索从日常生活发展到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中感兴趣的领域.如在统计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以下的例子:根据往年本地统一阶段时间的气温记录,预测下一年本地这段时间的气温情况;根据对公共汽车不同时间客流量的统计,合理地安排发车等等。
2.加强对随机现象与概率意义的理解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即从随机现象中研究其规律.它为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逐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还可以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如“中奖率为1/1000的彩票,买1000张一定中奖”“若干个人抓阄,先抓和后抓,抓中的可能性不一样”等等。)。
古典概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其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并让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概率知识时,应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和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等相关内容,如在教学概率的统计定义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两个实验,连续掷两个硬币的实验与边框中有放回的摸球实验,通过观察与分析、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对新教材编排的一点建议
望新教材编写上,能及时全面多样化配置教师用书,使教师更方便地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增加课后习题练习的数量,使教师和不同层次学生更能灵活的选择取舍。在题目编写上加大选择填空题的数量,编排一定数量、难度不同的成套单元测试试题,尽可能从题目题量、题型上与高考同步,使学校教师、学生更容易接受新教材。另外,旧教材中相互独立事件,独立性重复试验概率内容可适当编排为选学内容。
以上几方面是自己对本章概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多请同仁指正。
— — Reading — —
节日和庆典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和庆典。大多数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就会挨饿,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亡灵节
些节目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在日本盂兰盆节,人们要扫墓、烧香,以缅怀祖先。人们还点起灯笼,奏响乐曲,因为他们一位这样做可以把祖先引到世上。在墨西哥,亡灵节是在月初。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人们会吃制成颅骨形状的食物,和装点有“骨头”的蛋糕。他们向亡者祭献食物、鲜花和礼品。西方的万圣节也源自人们古老的信念,以为亡者的灵魂会返回人间。万圣节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节目,这天他们可以乔装打扮上邻居家要糖吃。如果邻居什么糖也不给,那么孩子们就可以捉弄他们了。
纪念名人的节目
也有纪念名人的节目。中国的端午节(龙舟节),是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美国的哥伦布日是纪念克里托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子。印度在10月2日有个全国性的节目,纪念莫汉达斯.甘地,他是帮助印度脱离英国而独立的领袖。
庆丰收的节日
收获与感恩节是非常喜庆的节目。越冬的粮食收集起来了,农活结束了,人们都心怀感激。在欧洲国家,人们通常用花果来装饰教堂和市政厅,在一起聚餐。有些人还可能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参加各种评选)而获奖,比如最大的西瓜或最帅的公鸡。中国和日本都有中秋节,这时,人们会赏月。在中国,人们还品尝月饼。
春天的节日
最富生气的而又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告别冬天,迎来春天的日子。中国人过春节要吃饺子、鱼和肉,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他们)舞龙灯、狂欢,全家人聚在一起欢庆阴历年。在一些西方国家有激动人心的狂欢节,通常在二月,复活节前的四十天。狂欢节期间,人们身着各种艳丽的节日盛装,伴随着鼓噪的音乐,在街头游行,昼夜跳舞。复活节是全世界基督教徒的一个重要的宗教和公众节日。它庆祝耶稣复活,也庆祝春天和新生命的到来。在晚些时候,日本就迎来了樱花节,(节日里)整个国度到处是盛开的樱花,看上去就
像是覆盖了一层粉红色的雪。
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喝、玩耍。节日让我们享受生活,让我们为自己的习俗而自豪,还可以暂时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 — Using Language — —
一段伤心的爱情故事
李方的心都碎了。这天是情人节,胡瑾说她下班后会在咖啡馆和他见面的。可现在她却不见人影。也许她这会儿跟朋友在一起,正在取笑他呢。她说她会7点到达,他(李方)认为她会守信用的。他一整天都期盼着见到她,而现在他拿着玫瑰花和巧克力独自一人守候着,像个傻瓜一样。他不想屏息等她来道歉,他要用咖啡来解愁。
很明显,咖啡馆里的经理在等李方离开——他擦好桌子,然后坐下来,打开电视机。这正合了李方的意!正在播出的是流传在中国的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
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下凡来到人间。她的名字叫织女,做纺织活的女孩。她在人间遇到了牛郎,两人相爱了。(李方想:“这正像我和胡瑾。”)于是他们秘密结了婚,并且生活得非常幸福。(李方想:“我们也可以像他们那样幸福的。”)当王母娘娘知道自己的外孙女跟一个世上的凡人结了婚,她勃然大怒,强行把织女带回到天宫。牛郎试图追随上去,却被银河阻挡住了。看到织女伤心的欲绝,最后王母娘娘决定让这对夫妻每年跨过银河相会一次。阴历七月七日,喜鹊们会展翅搭桥,让这对恋人过河相会。中国人都希望这天天气晴朗,因为如果碰到下雨,这就意味着织女在哭泣,两个恋人不能见面。
支持人说道:“这就是乞巧节的故事。外国朋友听到这个故事就将它称作中国的情人节故事。今天天气晴朗,我希望你们都能见到所爱的人。”
李方动身往家走,心里想:“我想胡瑾是不爱我了,就把这些鲜花和巧克力都扔了吧。我不想因它们想起她来。”于是他把花和巧克力都扔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神情失落地走过拐角处的一家茶馆,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那是胡瑾在向他招手,她喊道:“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我在这等你好久了!我有礼物送给你!”
他怎么办呢?他把情人节的礼物都扔了!她恐怕永远也不会原谅他了。这个情人节快乐不起来啦!
Unit 2 Healthy eating
— — Reading — —
到这儿来用餐吧(1)
王鹏坐在他那空荡荡的餐馆里,感到十分沮丧。这个上午真是怪得很。通常他很早就起床了,准备他的菜肴——烤羊肉串、烤猪肉、炒菜和炒饭。然后到午饭时分,这些菜都会买完。这个钟点他的餐厅本来是宾客盈门的。但是今天却不是!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了什么事?他想起来他用滚烫的精制油烹制的羊肉串、牛排和腊肉。他的可乐又甜又冷,冰激凌是用牛奶、奶油和水果制成的。他想,“再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了”。突然间,他看到他的朋友李昌匆匆地走过。他喊道:“喂,老李!你是吃老一套的吧?”可是李昌似乎没有听到。怎么回事呢?要是李昌不像往常那样不到他的饭店里吃饭,那问题一定严重了。
王鹏跟着李昌来到一家新开张的小餐馆。窗子上的标牌写着这样的一些字:“肥腻的东西吃厌了吧!想变瘦吗?请到永慧减肥餐馆来吧。此地只供应减肥食品,让你恢复苗条!”
王鹏受好奇心的驱使,走了进去。里面坐满了人。店老板,一个清瘦的女人走上前去来说道:“欢迎光临!我叫永慧。您要是天天来这里用餐。我可以保证在两周内 去掉您的全部油脂。”然后,他递给王鹏一张菜谱。菜谱上有很少几样食物和饮料:只有米饭、醮醋吃的生蔬菜、水果和水。王鹏对此感到吃惊,特别是对它们的价格。这价格比他在餐馆吃一顿好饭还贵。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甩了菜谱就急忙往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了自己的菜谱。那些菜让人发胖了吗?也许他该去图书馆查查看。他可不能让永慧哄骗人们却不受惩罚!他最好做一番调查!
在图书馆,王鹏很惊讶地发现,他餐馆的食物脂肪含量太高,而永慧餐馆的食物脂肪含量又太少。尽管顾客吃她的餐馆里的饭会变得苗条,但是他们摄取不到足够的热量来保持健康,很快就会感到疲乏。开车回家时,王鹏觉得又有了希望。也许写个新的标牌、打点折,能够帮他赢回顾客!于是他写下了他的标牌:“想保持苗条健康而又精力旺盛吗?到这儿来用餐吧!今天打折!我们的食物能够给您提供一整天所需的热量!”
这两家餐馆之间的竞争开始了。
— — Using Language — —
到这儿来用餐吧(2)
一周后,王鹏的餐馆几乎坐满了人,他感到高兴些了。也许他仍然能够谋生,而不至于关张了。他不希望由于餐馆不受欢迎而负债。他微笑着坐在门口热情地迎接他的客人。但他一见到永慧走进来,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永慧瞪着他,看上去不高兴。“请问你那天到我餐馆里来干什么?”她大声地问道,“我本来一位你是一位新顾客,现在我才发现你只是过来打探我和我的菜谱的。”王鹏心平气和地解释说:“很对不起,上周我想知道我的顾客是上哪儿吃饭去了。我跟着一位顾客走,发现他们在你的餐馆里。我并不想让你心烦,不过我发现你菜谱上的才太少了,所以我也就不着急了,我也开始宣传我餐馆的食物的好处。你为什么不坐下来吃顿饭呢?”
永慧同意留下来。没过一会儿,他们两人就津津有味地吃起饺子和蒜蓉鸡胸。当到吃冰激凌时,水慧开始感到不舒服了。她说:“吃了这么多油腻的、难消化的食物,我都觉得恶心了。我想吃我的蔬菜和水果。”这时候,王鹏正在吃第二盘饺子,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同样地,(如果在你的餐馆)我还想吃我的饺子和肥肉呢。你不觉得自己很容易疲乏么?”“是的,我的确经常需要休息。”永慧承认了。“不过,难道你不认为瘦一点更好么?我相信,那样你会觉得更健康写。”
他们开始谈论菜谱和平衡膳食的问题。王鹏解释道:“我的研究表明,你我两家所提供的都不是平衡膳食。我没有提供足够的纤维食物,而你提供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也许我们两家所提供的食谱应该综合起来,做出一份富有热量和纤维的平衡膳食。”于是,他们就照此做了。他们用生蔬菜配汉堡包,煮土豆而不是油炸土豆。还拿新鲜水果配上冰激凌。这样,他们减少了饭菜中的脂肪含量,增加了纤维素。他们的平衡膳食非常有效,王鹏很快就瘦了,而永慧却胖了。过了不久,这两个人发现,他们生意上的合作变成了私人的合作了。最后,他们结了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 — Reading — —
百万英镑
第一幕,第3场
旁白:1903年的夏天。一对年老又富有的兄弟,罗德里克和奥利弗,打了一个赌。奥利弗认为,一个人靠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在伦敦能活一个月。他的兄弟罗德里克对此表示怀疑。这时,他们看见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在房子外面的人行道上游荡。他叫亨利.亚当斯,一个美国商人,在伦敦迷了路,不知道该怎么办。
罗德里克:年轻人,请进来一会儿,好吗?
亨 利:先生,你叫谁来呀?是叫我吗?
罗德里克:是的,就是你。
奥利弗:从你左侧的前门进来。
亨 利:(仆人给他打开门)谢谢。
仆 人:早上好,先生,请进。先生,请让我来带路吧。
奥利弗:(亨利走进来)谢谢你,詹姆斯,没你的事了。
罗德里克:你好,先生,你贵姓?
亨 利:亚当斯,亨利.亚当斯。
奥利弗:来,请坐,亚当斯先生。
亨 利:谢谢。
罗德里克:你是美国人?
亨 利:是的,从旧金山来。
罗德里克:你对伦敦熟悉吗?
亨 利:一点儿也不熟,这是我第一次来伦敦。
罗德里克:亚当斯先生,不知你是否介意我们问几个问题?
亨 利:不介意,请问吧。
罗德里克:可不可以问问,你在这个国家干点儿什么?你的计划又是什么呢?
亨 利:嗯,谈不上有什么计划,我希望能找到工作。事实上,我在英国上岸是偶然的。
奥利弗:这怎么可能呢?
亨 利:嗯,你看,在美国的时候,我有我自己的船。大约一个月前,我开船驶出海湾……(他的眼睛盯着兄弟俩留在餐桌上的残羹剩菜上)。
罗德里克:往下说呀。
亨 利:哦,好的。嗯,傍晚时分我发现我被一阵大风刮到海上去了。这都是我的错。我不知道是否能活到早晨。第二天早上,我正感到绝望的时候,一艘海船发现了我。
罗德里克:正是那艘船把你带到了英国。
亨 利:是的。事实上我靠做义工来顶替船费。这就是我为什么衣冠不整的原因了。我上美国大使馆求助,但是……(兄弟俩相顾而笑)。
罗德里克:嗯,这一点你倒不必担心,这还是优点呢。
亨 利:对不起,先生,你的话我没有听懂。
奥利弗:亚当斯先生,请你告诉我们,你在美国干哪个行当?
亨 利:我在一家矿业公司工作。你们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份工作呢?
罗德里克:耐心点儿,亚当斯先生,如果你不介意,我能不能问问,你手头儿有多少钱?
亨 利:嗯,老实说,我一分钱都没有了。
奥利弗:(高兴地)老兄,真走运!真有运气!(鼓起掌来)
亨 利:嗯,这对你们来说可能是运气,但对我来说可不是。事实上,正好相反。如果你们认为这是一个笑话,我可不觉得很好笑。(亨利起身准备走)好了,请原谅,我想我该上路了。
罗德里克:亚当斯先生,请别走。你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不在意你的感受。奥利弗,把信给他。
奥利弗:是,那封信。(从桌上把信拿起来,像送礼品一样递给亨利)给你信。
亨 利:(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是给我吗?
罗德里克:是给你的。(亨利要拆信)啊,别拆,你不要拆,现在不是时候,到两点钟你才能打开。
亨 利:噢,这真可笑。
罗德里克:这不可笑,这里边有钱呢。(叫仆人)詹姆斯?
亨 利:噢,不,我不需要你们的施舍,我只要一份老老实实的工作。
罗德里克:我们知道你工作是很卖力的,这正是我们给你这封信的原因。詹姆斯,请送亚当斯先生出去。
奥利弗:祝你好运,亚当斯先生。
亨 利:嗯,怎么不给我讲讲,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
罗德里克:你很快就会明白的,(看看钟)一个半小时以后。
仆 人:请这边走,先生。
罗德里克:亚当斯先生,两点钟以前不要拆信,答应吗?
亨 利:答应,谢谢。再见!
— — Using Language — —
第一幕,第4场
(在餐馆外边,亨利看了看那封信的信封,没有打开,然后决定走进餐馆。他在靠近前边窗户的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
店 主:(看看亨利的那幅穷酸相)那张桌子有人订了。请到这边来。(对服务员)霍勒斯,来等先生点菜。
亨 利:(坐定之后,把信放在桌上)我要火腿加鸡蛋,还来一块大牛排,要特厚的。我还要一杯咖啡,一份菠萝甜点。
服务员:好的,先生。恐怕这得花费一大笔钱。
亨 利:我明白。我还要一大杯啤酒。
服务员:行。(服务员离开了,很快把所有的食物端上来)
女老板:天哪!你看他,吃起东西来就像头狼。
店主:瞧着吧,看他是不是像狼一样机灵?
亨利:(刚吃完了所有的东西)喂,服务员。(服务员过来了)同样的东西请再来一份,呃,再来一大杯啤酒。
服务员:每样东西都再来一份吗?
亨利:是,没错。(看着服务员脸上的神色)有什么不对吗?
服务员:不,没什么不对。(对店主)他再要一份同样的食物。
店主:嗯,许多美国人喜欢吃得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哦,我们得冒点儿风险。去吧,让他吃吧。
服务员:(饭后念账单)好了。两份火腿家鸡蛋,两份特厚的牛排,两大杯啤酒,两杯咖啡和两份甜点。
亨利:(望着墙上的挂钟)请等几分钟号码?
服务员:(很不耐烦地)还等什么?
店主:霍勒斯,行啦,这儿由我来照应。
亨利:(对店主)这餐饭吃得真棒。从生活中如此简单的东西之中竟能得到这么大的乐趣,真是令人吃惊,特别是当你暂时吃不到这些东西的时候。
店主:是的,很有意思。如果你现在能付账的话,我就可以去照顾别的顾客了。
亨利:(又望着墙上的挂钟)好了,我看两点钟到了。(他把信封拆开,那车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亨利感到吃惊,店主和服务员惊呆了)很抱歉,我……我……我没有小一点儿的钞票。
店主:(还在发呆,而且有点儿紧张)好……嗯……,等一会儿。玛吉,来瞧瞧!(女老板尖叫起来,其他顾客都望着她,于是,她用手捂住了嘴巴)你看这张钞票是真的吗?
女老板:天哪,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店主:嗯,我确实听说过英格兰银行发行了两张这样面值的钞票……不管怎样,我觉得这不可能是假钞。这么大面值的钞票会特别引人注意的。小偷可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女老板:但是他穿得破破烂烂的!
店主:也许他十一哥非常怪异而富有的人。(如梦初醒似的)啊,对了,一定是这样的。
女老板:(在她丈夫的手臂上打了一下)是你把他带到餐厅后面去的,还不马上去看看他。
店主:(对亨利)先生,对不起,非常对不起,这张钞票我们找不开。
亨利:而我身上就只带了这张钞票。
店主:哎呀,先生,请别着急,一点儿也没关系。我们非常高兴你能走进我们这家小吃店。先生,真的,我希望您随时光临。
亨利:这,你太好了。
店主:我太好了?不,先生,是您太好了。您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您就是在这儿坐一下也是我们莫大的荣幸!至于说账单嘛,先生,请把它忘了吧。
亨利:忘了它?喔……,那就太谢谢了。你太好了。
店主:啊,先生,该是我们谢谢您呢。先生,我从心底里感谢您。
(当亨利离开的时候,店主、女老板和服务员都一齐向他鞠躬)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 — Reading — —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没有人确切知道地球是怎样开始形成的,因为在很早很早以前它就形成了。然而,一种普通为人们所接受的理论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次大爆炸将物质投射到四面八方。然后,原子开始形成并结合成恒星和其他天体。
大爆炸后好几十亿年过去了,但地球还只是一团尘埃。随后它会变成什么没人能知道,直到38-45亿年前,这团尘埃才慢慢地形成一个固体的球状物。地球(开始)变得激烈动荡,不知道这个固体形状是否会继续存在下去。它(地球)猛烈的爆炸喷出了烈火与岩石。最终产生了碳、氮气、水蒸气和其他多种气体,从而形成了地球的大气层。更为重要的是,地球冷却了下来,地球的表面就开始出现了水。
在火星这些其他行星上都出现了水,但和地球不同的是,这些水后来都消失了。水会对生命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明显。很多科学家相信,由于地球表面上长期有水存在,它使得地球得以把有害气体和酸性物质溶解在海洋里。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使得生命就有可能开始发展了。
好几百万年以后,水的表面开始出现了极小的植物。它们繁殖起来就使得早期的海洋充满了氧气,这为早期的贝类及其他各种鱼类的发育进一步创造了条件。接着,绿色是植物开始出现在陆地上。随后,陆地上出现了动物,其中有一些是昆虫,另外一些叫两栖动物,它们一般是通过孵蛋而繁衍后代的。再后来一些叫做恐龙的巨型动物出现了。它们也生蛋,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四千多年。然而,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时代结束了。它们为什么会突然灭绝至今仍是个谜。恐龙的灭绝使地球上哺乳动物的产生有了可能。哺乳动物不同于以往所有的生物形式,因为它们能从体内生产出幼仔并给幼仔哺乳。
最后,大约260万年前,一些小巧聪明、长着手脚的动物出现了,它们散布在地球的各个地方。于是,他们接着成为了这个行星上最重要的动物。然而,他们对地球却并不怎么在意。它们把过多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层中,这使得地球上的热不能释放到太空中去。因此很多可科学家相信地球可能会因此变得太热而不适合生物的生存。所以,在未来的数百万年中,生命能否在地球上延续取决于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 — Using Language — —
月球之旅
我的朋友李彦平是一位宇航员。上个月我有幸得到一个机会同他一起去太空旅行。我们乘宇宙飞船参观了月球。
在启程以前,李彦平向我解释说,在我们的航行中会有三次引力的改变,而第一次的改变将是最强的。随后我们就起航了。随着火箭徐徐升空,我们慢慢逃离地球的引力。但这种引力太强了,把我们重重地向后推在座位上,以至于我们彼此间都不能说话了。随后,这个力量慢慢减小,我才能够同他讲话。我问道:“为什么太空船不会向后朝地球的方向落下去呢?在地球上的时候,如果我从书上掉下来,总会朝地上落下去的。”李彦平解释说:“现在我们离地球太远了,感觉不到地球的拉力,所以我们好像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地球引力了。当我们更接近月球时,就会感到月球的引力在拉我们。但是,月球的引力不像地球的引力那么大。”我立刻感到很高兴,由于失重我在太空舱里飘来飘去,我望着(身后的)地球越来越小,而(前方的)月球越来越大。
我们到达月球时,我就想立即进行探测。“来吧,”我说,“要是你讲得对,我的重量就会比地球小,而我就能够更自由地活动了。如果我在月球上呆的时间足够长的话,我甚至可能长得更高,我的体重肯定也会变得更轻!”我笑着从火箭的阶梯上爬下来。而当我试着向前迈步的时候,我发觉我被送出去很远,步子的跨度竟然是在地球上的两倍,因而我摔倒了。“天哪,”我大声说,“重力改变了,看来走路也的确需要练一练了。”过了一会儿,我才掌握了走路的诀窍,这才开始感到自如了。
摆脱月球引力不想摆脱地球引力那样痛苦。但是返回到地球的经历却是非常吓人的。我们惊奇地看着,随着丢引力的增加,宇宙飞船的外层燃烧起火。当我们回到地面时,我们又感到被重重地推到在座位上。我说道:“真是精疲力竭了,但也很激动人心。关于引力,我现在就懂得更多了。你认为下次我们可以上星球上去参观吗?”“当然可以,”他笑着说,“你想到那颗星球上去呢?”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 — Reading — —
“真北方”之旅
李黛予和她表妹刘倩要去加拿大大西洋海岸的蒙特利尔市看望她们的表兄妹们。她们不想一路乘飞机,她们决定飞到温哥华,再从西海岸乘火车横穿加拿大到达东海岸。要横贯整个大陆的想法很是令人兴奋。
她们的朋友林丹尼在机场等候她们。他要带着她们和行李到火车站乘坐横穿加拿大的“真北方”号列车。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林丹尼聊起了她们的旅程:“你们沿途将会看到美丽壮阔的风景。向东一直走,你们会经过一座座山脉,上千个湖泊、森林,还有宽阔的河流和许多大城市。有人想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横穿加拿大,他们忘了加拿大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共有5,500公里。这儿,温哥华,是加拿大最温暖的地方。人们说温哥华是加拿大最美丽的城市,被大山和太平洋环抱。落基山可以滑雪,海港供你扬帆,这些使得温哥华成为加拿大最受欢迎的居住城市之一。这个城市的人口增长很快。在温哥华北面的海岸上保存了最古老、最美丽的森林。那儿的湿度很大,所以树都长得特别高,一些高达90多米。”
那天下午表姐俩才登上了火车落了座。火车先是穿越落基山脉,她们设法看到了野山羊,甚至还看到了一只大灰熊和一只鹰。她们的下一站就是卡尔加里,这个城市因“大西部赛马会”而闻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牛仔们来参加赛马会比赛。他们中许多人都有骑野马的本领,他们能赢得几千美元的奖金。
两天以后,她们开始意识到加拿大人烟稀少。他们在学校学过,大多数加拿大人定居在靠近美国几百英里的边境地带,加拿大的人口也就是三千万多一点儿。但是现在看到这么空旷的国家,她们很惊讶。火车穿过一个种植小麦的省份,她们看到了面积有数千英亩的农场。晚饭后她们又回到城市,位于五大湖区顶端的繁忙的港口城市桑得贝。巨大的海轮可以开到五大湖,让表姐妹俩感到吃惊。她们知道,因为有五大湖,加拿大的淡水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事实上,加拿大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淡水量,其中大部分都蓄在五大湖泊里。
那天夜里她们睡着了,火车越过苏必利尔湖,穿过大森林,朝南向多伦多飞驰着。
— — Using Language — —
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真北方”列车
第二天早上,在她们的车窗外到处是灌木丛和枫树,挂满朱红、赤金和橘黄色的叶子,地面覆盖上一层薄霜,表明秋天已经来到了加拿大。中午时分,她们来到多伦多—加拿大最大、最富有的城市。她们要晚些时候才动身去蒙特利尔,因此就在多伦多市内游览了一番。她们登上了高高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俯瞰着下面的湖水。远处,她们可以看到湖的南边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方升腾着的雾霭。湖水流入尼亚加拉河,再经过大瀑布,流向大海。
她们看到了加顶的大型运动场,那是几支著名的篮球队的驻地。当她们从港口区向北走的时候,李黛予说:“我妈妈的老同学林菲住在这里,我该到电话亭去给她打个电话。”
大约黄昏时分,她们在市区的中国城遇到了林菲,这时多伦多三个中国城中的一个。在一个名叫“海珠酒楼”的餐馆里用餐时,表姐妹和许多年前就移居加拿大的林菲闲聊了起来。林菲告诉她们:“我们在这里可以吃到很好的广东菜,因为这里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自中国南方,尤其是香港。很可惜你们不能一只走到建安大的首都渥太华。它在多伦多东北方约400公里,要去那儿花时间就太多了。”
火车在那夜晚些时候起程了,第二天黎明到达了蒙特利尔。火车站里,人们到处说的是法语。指示牌和广告也都是法文的,但有些标注了小字体的英文。刘倩说:“我们要到傍晚才动身,不如到市区去走走。”整个下午她们穿梭于布局可爱的商店,还摆放了水边工作坊里的艺术家。当她们坐在咖啡馆里眺望广阔的圣劳伦斯河时,一个年轻人坐在了她们的身边。
“你们好,我叫亨利,是这里的大学生。”他说:“请问你们从哪里来?”姑娘们告诉他,她们是坐火车来旅游的,要横穿加拿大,在蒙特利尔只待一天。他说:“这太糟糕了,蒙特利尔这个城市有极好的餐馆和俱乐部。我们大多数人既说英语也说法语,但是这座城市具有法国文化和传统。我们喜欢好咖啡,好面包和好音乐。”
“看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中国一些有知识的人,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举措: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理志)
2.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184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为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影响:1.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2.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促使人们开阔眼界
局限:1.带有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统治)
2.尚未付诸实践或基本未付诸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 西: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背景:内忧外患
人物: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
内容: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2.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学为体),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举措: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启示:只学习器物,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是不能救中国的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新派的探索)
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物:王韬,郑观应
内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主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早起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出实践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
中西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想结合,借孔宣新
为什么借孔子的旗号变法:1.封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如此可减少变法阻力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只有变法才能图存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18,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影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悟,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把集合C={a+bi|a,bR}中的数,即形如a+bi(a,bR)的数叫作________,其中i叫作____________,复数的全体组成的集合C叫作__________.
2.复数通常用z表示,z=____________叫作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________分别叫复数z的实部与虚部.
3.设z=a+bi(a,bR),则当且仅当________时,z为实数.当________时,z为虚数,当____________时,z为纯虚数.
4.实数集R是复数集C的__________,即__________.这样复数包括实数和虚数.
5.a+bi=c+di(a,b,c,dR)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复数与点、向量间的对应
如图,在复平面内,复数z=a+bi (a,bR)可以用点________或向量________表示.
复数z=a+bi (a,bR)与点Z(a,b)和向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7.复数的模
复数z=a+bi (a,bR)对应的向量为,则的模叫作复数z的模,记作|z|,且|z|=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0”是“复数a+bi (a,bR)为纯虚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a,bR,若(a+b)+i=-10+abi (i为虚数单位),则(-)2等于( )
A.-12 B.-8
C.8D.10
3.若z=(x2-1)+(x-1)i为纯虚数,则实数x的值为( )
A.-1B.0C.1D.-1或1
4.下列命题中:
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若z=a+bi,则当且仅当a=0且b≠0时,z为纯虚数;
x+yi=1+ix=y=1;
若a+bi=0,则a=b=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B.1C.2D.3
5.若(m2-5m+4)+(m2-2m)i>0,则实数m的值为( )
A.1B.0或2C.2D.0
6.在复平面内,若z=(m2-4m)+(m2-m-6)i所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0,3)B.(-∞,-2)
C.(-2,0) D.(3,4)
二、填空题
7.已知复数z1=(3m+1)+(2n-1)i,z2=(n+7)-(m-1)i,若z1=z2,实数m、n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8.给出下列几个命题:
若x是实数,则x可能不是复数;
若z是虚数,则z不是实数;
一个复数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这个复数的实部等于零;
-1没有平方根;
若aR,则(a+1)i是纯虚数;
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
9.在复平面内,向量对应的复数是1-i,将P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向量P0,则点P0对应的复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实数m分别为何值时,复数z=+(m2-3m-18)i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11.(1)求复数z1=3+4i及z2=--i的模,并比较它们的模的大小;
(2)已知复数z=3+ai,且|z|<4,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
12.已知集合P={5,(m2-2m)+(m2+m-2)i},Q={4i,5},若P∩Q=PQ,求实数m的值.
13.已知复数z表示的点在直线y=x上,且|z|=3,求复数z.
1.对于复数z=x+yi只有当x,yR时,才能得出实部为x,虚部为y(不是yi),进而讨论复数z的性质.
2.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复数问题实数化的依据.
3.复数与复平面上点一一对应,与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一一对应.
4.复数z=a+bi (a,bR)的模为非负实数,利用模的定义,可以将复数问题实数化.知识梳理
1.复数 虚数单位 复数集
2.a+bi(a,bR) a与b
3.b=0 b≠0 a=0且b≠0
4.真子集 R?C
5.a=c且b=d
6.Z(a,b)
7.
作业设计
1.B [复数a+bi (a,bR)为纯虚数a=0且b≠0.]
2.A [由,
可得(-)2=a+b-2=-12.]
3.A [z为纯虚数,∴x=-1.]
4.A
5.D [由题意得:解得m=0.故选D.]
6.D [z=(m2-4m)+(m2-m-6)i,对应点在第二象限,则解得3,|z1|>|z2|.
(2)∵z=3+ai (aR),|z|=,
由已知得32+a2<42,a2<7,a∈(-,).
12.解 由题知P=Q,
所以(m2-2m)+(m2+m-2)i=4i,
所以,解得m=2.
13.解 设z=a+bi(a,bR),
则b=a且=3,
解得或.
教材内容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联系性原则,二是统筹性原则.下面简单谈谈这两条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联系性原则
从知识逻辑联系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整合的必要性.两部分内容的联系点就是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从直观性看,直接通过指数与对数各组成部分的对比,给出对数定义,指数中底数、指数、幂与对数中底数、真数、对数的概念一目了然.教材在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中就使用了这种设计.从细节性看,从指数与对数的相互关系出发,利用指数与指数运算的相关性质,可以逐一推导出对数和对数运算的相关性质以及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的难度在于学生对其概念的陌生,捅破入门这层窗户纸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指数与对数的关系,运用指数的相关知识,得出对数的相关知识.只要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一种证明推导方法练熟,把细节的功夫做足做透,就不难收到由渐悟到顿悟的效果.
从新、旧知识教学衔接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看,指数与指数幂运算的相关知识,是切入“对数与对数运算”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对数是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知识点,这个“新”应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学生原有基础的范围,对数运算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超越运算,其运算性质不同于以往学生掌握的以四则运算为主体的初等代数运算,从对数的定义、性质到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对于学生都是全新的概念.二是与学生原有知识的衔接相对不足.与对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仅仅接触过简单的指数性质与指数运算,且仅涉及整数指数幂的情况.在完成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节的学习后学生才将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与指数运算,扩大到了整个实数域,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对数与对数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认知角度看,“先夯实常量基础、后进行变量迁移”,是初等数学学习的最优路径.在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正是从实数、代数式、方程等相关基础知识的不断完善开始,逐步过渡到了函数的学习.高中的函数学习,仍然坚持这一认知路径.指数与对数作为一对互逆的运算,性质相互贯通,运算相辅相成,在函数性质上又互为反函数,因此指数和对数中任何一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仅影响到彼此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而且影响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从整体上抓好指数与对数运算的学习,就是拿到了指、对函数学习的一把钥匙.
二、统筹性原则
教材内容整合,前提是不能违背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根本思想.这就要求教师统筹兼顾,既要处理好待整合内容之间的关系,也要妥善处理好剩余内容与之间的关系,使其既要追求局部效果,也要服从于教材的整体设计.这就对教材内容整合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要求,最高要求是要把剩余内容,根据联系性原则,有机地整合到其他内容中;最低要求是,整合不能背离教材对原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即内容不脱节、时间不超时、难度不超纲.下面以上两节课剩余内容的处理为例,阐释这一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前面分别整合了两节课程的前半部分内容,其中2.1节剩余的内容是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节剩余的内容是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两节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整合的可能性,而联系两部分内容的桥梁就是反函数.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进行两种设计:
一是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完成由指数函数向对数函数的过渡.在教学设计中,在完成“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后,可以充分利用教材73页的“探究”(探究内容是“在指数函数y=2x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如把y当成自变量,x当成因变量,那么x是y的函数吗?如果是,对应关系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依据分类讨论思想对相应的对数函数的图像进行描点作图,进而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并探讨其相关性质与图像特点,最后给出两者互为反函数的关系.
执行这种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在前期的教学中,学生对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掌握比较充分,运用得心应手.如果没有前一部分的整合,学生对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关系理解尚不清晰,使用尚不成熟,这种教学设计就很难付诸实践.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新课改以后的新要求精确掌控,比如,在反函数的教学中,“教科书只要求学生知道同底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不要求学生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也不要求学生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在教学实践中,就不应把反函数作“定义化”处理,而徒增教学难度.
二是按照教材顺序,依次完成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与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并在最后指出两者具有互为反函数的关系.这是一种稳妥的教学设计,虽然由于前部分的内容整合,而使后面指、对函数的内容略显孤立,但是最后互为反函数的结论,依然突出了两节课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也较适宜普通班学生基础一般,或者年轻教师驾驭经验不足的情况,对于普通学生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年轻教师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教学;思考;诗歌
一、以文本为依据,探究诗歌深刻的思想内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所选八首词分别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文学大家的代表作,涵盖豪放、婉约两派。其中柳永和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李清照兼跨两宋,辛弃疾主要生活在南宋,这些诗词的创作时间跨度大约有二百年。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经历的差异,反映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也就自然有不同的体现。具体表现在:柳永擅长以纤细婉转之笔写离别相思、男欢女爱,常常将自己的羁旅情愁和仕途坎坷融入词中;李清照屡经国家之难,她的词反映了自己的生活变化和内心的真切感受;苏轼虽屡次遭贬,却依然达观豪迈,诗词中表现的是一种超然的情怀;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负”,但一生仕途坎坷,屡遭排挤,可是他的词没有低沉之势,始终洋溢着爱国情怀。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能够透过表层的描绘,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去探究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达到情感的体悟与作者心绪的融合,获得心灵上美的感受,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语文教学的本真。
二、以文为媒,陶冶学生的情怀
本单元所选八首词,不论是豪放派的代表,还是婉约派的杰作,作者都能用匠心独运的手法,精巧优美的语言,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涛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以生花妙笔给读者描绘出一幅荡人心魄的壮美的画面,展现出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此为介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文,深刻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刻苦努力,学有所成,将来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既学习了诗歌的内容,又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体会诗情,感悟人生的道理,最终达到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张同杰.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选修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推荐阅读: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三06-18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全部教案10-19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2 苏教版必修06-28
高中数学《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11 新人教A版必修10-18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09-18
高中数学 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11-09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07-21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一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