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
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当前中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目前应归我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依托在我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上,相当于我陆地面积的1/3或相当于我20个山东省或30个江苏省的面积。国家海防的范围由过去的38万平方公里一下扩大到300万平方公里,防御面积增大了8倍;防卫纵深从过去12海里延伸至200-350海里,一下子增大了近17倍,这是中国疆域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这不仅是一个数量上的巨大变化,而且海防要比陆防复杂得多,“陆地国界是„硬‟边界,界碑分明,容易做到„封疆卫土‟;而海上国界是„软‟边界,远而开放,维护海洋权益不易”。[4]137因此对任何一国而言,“要想对广大海域作每天24小时的监控,并维持良好秩序,确保国家安全,包括阻止他国的侵权行为,以及制止走私、恐怖、海盗、盗采、污染等违法行为在内,那实在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荷。”[5]8目前中国行政管辖和国防力量配置方面均难于适应这种海洋形势大幅度的急剧变化,中国海洋国土大部分尚处于失控状态,应当管辖而尚未依法管起来,导致外国势力乘机多方面、频繁地侵犯我海洋权益。
第三,中国海上通道的安全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海上通道各类安全隐患和威胁既有外力所为,也有内部因素所致;既有传统性质的安全威胁,也有非传统性质的安全威胁。外力引发的安全威胁包括海盗与海上武装的袭扰、海上的军事封锁、咽喉要道的关闭、国内**以及国家间对抗或战争向海洋的延伸等等。与内部元素相关的威胁有三类:一是海洋本身因素所致,如台风、飓风、海啸、雨雾、冰山、风浪等对海上通道安全的威胁;二是与海洋通道连成一体的还有港航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出海口、港口、船队等也是海上运输所必须依赖的关键环节;三是与海运当事者本身“操守”密切相关,这包括轮船事故与污染,海运管理混乱,海员素质低下等。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国家间或地区内的武装冲突、军事对峙乃至战争对海上安全构成的威胁以及国内**外溢海洋所形成的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日益猖獗的现代海盗活动与恐怖分子的武装袭扰活动以及海上走私、偷渡、贩卖毒品和人口、跨国有组织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小武器扩散、沿海经济设施受到破坏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展开,我国对海外资源、能源及商品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海上通道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目前中国远洋航线主要有东行、西行、南行、北行4条航线,其中西行航线对我国极为重要。因为这条航线在很大程度上能保障战略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可获得性以及中国产品流入国际市场的顺畅性,是中国极为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和“贸易通道”。该航线从我国东部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红海,经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进入大西洋,而这条海上大通道的特点是:地形复杂、沿线地区和国家关系不稳定因素丛生、存在诸多争端和“热点”问题、安全不确定性大、事故多发。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该区域局势复杂多变,加之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这条海上通道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第四,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冷战结束后裁军浪潮席卷世界,但在亚太地区军力却有增无减,出现了逆裁军的倾向,特别是各国竞相调整海上发展战略,多管齐下重点大力发展海军,反映了亚太形势的复杂性和军事热点已由陆地转向海洋,并对中国海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中国周边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其军备竞赛,一方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危机感,并增大了相关国家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对地区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对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弧形区域形成了战略挤压,从而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海防安全。
三、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形势,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挑战。首先是要认真研究中国与周边海洋国家海上划界问题,这是解决各种海洋纠纷与争端的一个前提条件。在争端未解决之前,可以按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做出临时过渡性安排。当然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不断增强我们自己维护和发展中国海权的实力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中国海洋国土、海上国际通道以及海防安全等问题。
第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权。经略海洋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必须确立一个统揽海洋斗争与发展全局的海权发展战略。该战略应包括维持和控制岛屿的占有权、“海洋国土”归属权、海洋水域的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空间的利用权,海峡通道的控制权。它涉及到海洋的开发、利用、管理、安全、保护、防卫等问题,包含海洋经济、科技、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总之,海权发展战略具有复杂性、广泛性、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不仅投资大、风险大、科技含量高,而且还要对海陆一体、军民结合、平战兼容等问题进行全方位构想。因此在确立国家海权发展战略时应当从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广度和发展深度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切实做到面向海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二,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海权。“海权的得失勾勒出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强与弱、兴与衰的历史。”在反思中华海权史时我们会发现一连串发人深省的沉重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海上的辉煌到郑和之后没有再继续发扬光大而与西方保持同步?为什么海洋在近代没有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途却成为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的捷径而致使国家海权沦丧?为什么近代中国建立的庞大舰队最后葬身海底而没有把中国引向繁荣与富强的航程?为什么新中国能够收回近代丧失的海权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国家海上实力和发展中国海权?[Microsoft1] 那么,到底是海洋误国,还是海洋强国?海洋可以误国也可以强国,其关键在于如何去认识和利用它。“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海洋观念最集中地体现于其海权思想,即对是否开发与利用海洋、为什么开发利用海洋和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基本认识和态度。”[2]2-7临海的国家如果能科学认识并用好海洋,其发展就快。反之,认识不到或认识错误,就会阻碍其发展。如中国历史上那种认为“吾国落后挨打,责之因靠海也”,规定“片板不许下海”,以这种心态对待海洋只能被历史的大潮所无情淘汰。
第三,要以务实的精神发展海权。海权的获取在历史上曾经一度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国家通过一两次大海战的胜利就能获得海权,然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必须以综合国力为基础。旧中国国力衰竭,致使海权沦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海上实力和捍卫海权的能力。但目前总的来看综合国力还不是很强大,为中国海权的巩固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还十分有限,而中国所面对的亚太地区“海洋擂台”上又强手如林,太平洋仍不太平,因此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海权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第四,要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筹划海权。“一个沿海国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往往与这个国家是否拥有海权和拥有什么样的海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海洋作为“蓝色宝库”、“第六大洲”,是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和安全空间,是增强海权的重要源泉。同样经略海洋、发展海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正如宋健同志所说:“海洋开发是中华民族今天和明天的希望所在,牵涉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牵涉到我们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要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来抓”。[6]138因此为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拥有和发展海权。当然中国需要的海权不是攫取殖民地、掠夺他国财富、强制他国服从自己的意志的海上霸权,而是为中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拥有了海权,中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保障;中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有了保障,就能够产生稳定;中国稳定了,世界各国的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中国要拥有海权,不仅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幸事!”[3]2-3
海洋世纪的太阳早已升起,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奋起直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就一定能够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共铸蓝色的辉煌!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远洋航线安全保障能力研究”(09BGJ007)部分成果] ————————————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扶持中小企业、推进科技进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从中小企业孵化需求方面满足情况看, 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之间还存在以下矛盾:
1. 孵化器自身能力有限与企业所要求的服务无限之间的矛盾。
我国企业孵化器政府主导性较强的现状, 使得其自身的资源来源单一, 基本上是政府提供的场地、公用设施和少量的启动资金, 而新创企业却对诸如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技术能力有所要求;并且, 孵化器内不同企业在同一时间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段的各种能力的“装配”要求也不尽一样。这要求孵化器作为能力“装配”平台, 不但要能聚集各种能力, 而且要有计划、统筹的将各种能力及时、贴切地投入孵化装配过程。孵化器相应应在两方面行动:其一, 是孵化器本身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尽可能的将对所有被孵企业均有共性需求的企业能力拥有者纳入孵化器经营者之列, 如风险投资机构、技术配套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其二, 在对不同新创企业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调整服务流程,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差别化的孵化服务, 从而满足服务规模化和服务定制化的要求。
2. 孵化器自身资源不足和孵化相关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之间的矛盾。
从孵化器行业的产业化前景来看, 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在其对市场潜力、产业化前景大的优秀新创企业的争夺中, 原来有效的服务手段, 如优惠的税收政策、低廉的物业租赁费以及工商代理、专项基金的申报等一般性服务会逐渐退化成不同孵化器进行企业争夺的基本竞争平台, 而真正对申请企业具有吸引力的服务会变为诸如技术协作、管理支持、资金筹措以及有针对性的推荐等个性的增值性服务。这就要求孵化器本身的孵化能力以及与外界联系程度能不断提高, 并且必须就已有的能力资源实施差别化的孵化, 即对优秀企业的孵化必须是个性的、倾斜式的, 以避免孵化器吸引的企业素质日益下降的“柠檬”效应。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孵化收益的外部化, 孵化器资金来源有:其一, 政府和其他公益性组织的经济资助;其二, 从代理、物业管理的一般性服务中得到的报酬。前者会因为周而复始的孵化工作而使“输血者”疲惫不堪, 后者则由于孵化器的公益性宗旨而使服务收入低于服务的成本。于是作为地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创新工具, 孵化器自身的服务能力却不能随新创企业一道发展, 而只能持续低下。
因此, 市场化的前景下, 解决此矛盾的出路只能是孵化器在履行对其内部所有的新创企业进行孵化的职责基础上, 再有选择地、主动地参与孵化器内优秀企业的创新过程, 通过优先配制自有资源和积极引入外部能力的方式, 为之提供全程的、贴切的企业能力装配方案, 从而在企业的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分享部分价值回报, 使自身的孵化能力和被孵企业同步成长。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 虽然孵化器的公益性宗旨并不强调其对被孵企业实施差别化的孵化服务, 但从提高孵化器的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其孵化能力的目的出发, 决定了孵化器在新创企业进入之前, 必须对它们进行筛选和潜力评估, 然后选择那些切合孵化器战略企业, 并在此基础上, 差别化的实施孵化。这其实蕴含的正是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将客户进行分类, 对于不同类型 (潜在价值) 的客户实施不同的提升体验方案, 从维护客户忠诚, 并由此获得由于实现客户价值而带来的回报。
三、基于CRM的孵化器运营思路
1. 框架。
介于CRM理念的逻辑顺序:客户需要分析、客户分类、差别化孵化, 提升客户的体验、获得和评价客户关系所带来的价值,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具有共性的基本孵化过程相应如下:
图中:1为客户合作管理模块, 2为主要业务模块, 3为决策支持模块
2. 介绍。
框架由三大模块构成, 即孵化业务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客户合作管理模块;并且每一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1) 以客户为中心的孵化业务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营销环节。这个环节解决的是如何开展合乎实际的寻找、吸纳优秀新创企业的活动;对申请企业进行挑选、甄别和分类。
b.服务环节。这个环节是孵化工作的重心, 它包括孵化器采取的各种服务手段, 而且时间跨度为整个企业在孵过程。由于孵化器内的企业众多, 以及各企业的孵化请求的个性化、变动性, 使得提升企业的体验的难度较大, 这也是CRM的中心问题。
c.退出、评测环节。这个环节主要解决新创企业如何退出孵化器, 孵化器如何实现自己的绩效、对自己的绩效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孵化工作的主体。
(2) 要实现即时、个性化、全程性的服务, 还要借助以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决策支持模块及客户合作管理模块:
a.决策支持模块主要包含专门进行数据处理的支持模块和数据库:
·支持模块解决对申请企业的潜在价值的分析处理、对孵化器自身的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孵化过程中服务的次序、组合进行统筹安排等。
·数据库则完成对所有接触点的信息的存储和归类, 以及各模块的运行结果的存档, 它分别与各模块并联, 以保证各节点的信息共享和及时处理。
b.客户合作管理模块则是作为潜在客户、在孵客户与孵化器互动的平台, 主要又包含:
·电话、网络及常规书信申请的呼叫中心.
·管理各种信息的记录、初步存储以及简单的自助式服务的业务信息系统。
·对各种沟通渠道进行集成管理Web集成系统。
参考文献
[1]侯合银葛芳芳:《科技企业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综述与框架结构设计》, [J]《系统科学学报》, 2010.1
[2]李志能:《企业新创——孵化的理论与组织管理》,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学前英语 儿童 问题
当前,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国际语言之一的英语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英语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关注。多年以来,是否应该在幼儿阶段进行英语教育引起语言学家及教育学家热议,英语教育低龄化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加强孩子的英语教育,各种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各级幼儿园也开始把英语纳入园本课程,这虽然迎合家长们的口味,但却存在现实问题。
一、当前学前英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我国学前英语教育起步较晚,缺少一套完整的学前英语教师的评价体系。目前学前英语教师大多来自学前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园本教师的转型。第一类教师虽系统的接受过学前英语的教育,但该专业主要由高职高专开设,学生基础薄弱。第二类教师虽受过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训练,语音面貌较好,但是缺乏具体实践,在教授的过程中难以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第三类教师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及幼儿园的普通教师,在学前英语教育“热”的背景下转型做了学前英语教师,他们在幼儿教育实践或者理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又缺乏专业的英语知识。
2.政策问题。目前我国在学前英语教育方面缺少一套完整的政策,英语课程标准方面对学前英语也缺少相关规定,在当前学前英语教育“热”的背景下大部分的学前英语教育机构及幼儿园将加入英语课程作为招生的筹码,但由于缺少政策体系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出现了许多“滥竽充数”的学前英语教育机构。在2000年至2009年间,国家提出了“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学体制”政策导向,各级政府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或几所公办幼儿园,其他的由私人自负盈亏筹办,这样易导致部分幼儿园经费得不到保障、师资力量下滑,学前英语教育随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3.衔接问题。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到2005年凡是条件允许的地方务必从小学阶段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众所周知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学前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教育起着重要影响。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英语课程在三年级时开设,这意味着从孩子们接受学前英语课程到小学三年级接受英语教育中间会有两年空白的阶段,孩子们习得的英语将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遗忘,甚至变为零,这样一来学前英语教育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二、解决学前英语教育问题的方案
1.着重解决师资问题。(1)提高学前英语师范教育专业的招生标准。对进入高职高专进行学前英语师范专业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要求提高,在专科就读期间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做铺垫,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以使能够达到学前英语教师的标准。(2)在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英语方向,培养高质量的学前英语教师,提高学前英语教师队伍的学历建设。(3)职前培训及职后学习。对即将进入岗位的学前英语教师进行岗位培训,让新教师们了解此岗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职前教师们根据自身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研修。职后教师们应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专业性的训练,进一步的到高校或者专业机构进行学习,不断地提高的业务水平。
2.加强对各类学前英语教育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及幼儿园英语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的改革。(1)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使各种学前英语教育机构有纲领可循。(2)政府应该加大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学前英语教育机构的监督,使之合理化、规范化。(3)制定相应的政策,平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体制,适当的为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学前英语教师。
3.做好学前英语教育和小学英语教育之间的衔接。(1)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前英语教育过程中不能脱离父母的参与,父母应该正确的认识幼儿学习英语的目的,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不间断的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前英语教育结束后的小学英语教育打下基础。(2)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小升初、初升高的英语辅导机构,对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和提前适应新环境有着不错的效果,所以可借鉴以往成功的经验在政府引导群众监督下开设一些幼升小的英语辅导机构。(3)在小学一二年级适当的把英语课作为一门课外课程来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兴趣,可以适当的组织孩子们听英语儿歌,英文动漫等,使孩子们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对学前阶段学习过的英语知识保持记忆。
学前英语教育的开展在众多国家及地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相关研究也已经表明学前英语教育对孩子以后的英语学习的确有显著影响。但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特点,如果缺少好的环境及优质的教师资源,那么学前英语教育非但不能对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还会使他们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一些不正规的发音甚至会对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当前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刻不容缓,使我国学前英语教育走向正规化亟须引起社会各层的重视与支持。
参考文献:
铁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徐海航
近几年来,全国质监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质监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质监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处理和解决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加强质监系统自身建设及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质监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 识不足。少数领导干部对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缺乏责任意识,过分看重“业绩”,不敢揭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干部则认为抓业务工作是务实,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务虚,把党风廉政建设看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份内事,与已无关。有的干部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
(二)系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足,基层单位普遍没有设置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随着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加重,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履职能力的建设。目前地市级质监局普通设臵了专职纪检组长和监察科室,但部分单位领导过分重视质监监管业务工作,忽略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对其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因不被领导重视,在工作中也逐渐被边缘化。当前质监系统基层单位普遍没有设臵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足,而目前质监系统监管与执法工作大多集中在基层一线,监管与执法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关键环节,一线监管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足,严重影响系统基层党风廉政和行风软环境建设等工作。
(三)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正于体制转型时期,党内监督制度和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存在着管理漏洞。在具体执法操作过程中,由于执法人员权力相对集中,存在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等制度落实力度不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有效预防腐败措施和办法尚不完善。
(四)党风廉政教育多流于形式,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虽然质监系统开展了大量教育培训活动,但内容单一,形式古板,缺乏激励激发和警示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有的基层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监管工作上,不重视教育培训活动,或干脆不开展,有的单位虽然开展了教育活动也是为了走过场,应付检查,使教育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党风廉政教育起到的教育作用很小。对违规违纪行为查处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单位,形成了一种“关系社会”,一些违法违纪人员通过疏通关系,寻求庇护,以此来躲避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这种关系社会潜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滋生腐败的因素依然存在。质监系统做为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履行行政审批和执法打假等众多重要权 力。在新的形势下,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腐败现象高发,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追求利益的倾向日益突出,部分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不惜以身试法,千方百计拉拢腐蚀质监执法人员,执法环境日趋复杂。在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下,系统内部分工作人员理想信念迷失,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滋长蔓延,与封建思想和西方腐朽文化相互交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部分企业对执法人员的贿赂由财产性利益向非财产性利益转变,由所有权转移向实际占有使用形式转变,由现实收受向期权形式转变,导致腐败行为的隐蔽性逐渐增强,给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部分岗位权力过度集中,监督制衡不足。反腐败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遏制以权谋私的过程,就质监系统来说,就是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执法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质监系统一线执法人员长期固定地与行政相对人打交道,权力过度集中,被监管人为了自身长远发展,主动与监管人分享利益,长时间形成了监管人与被监管人“互帮互助的融洽氛围”,而在具体工作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所以导致一线执法人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基层执法监管工作中,存在以收代罚、以收代检的现象,部分执法岗 位存在行政不作为、滥作为的现象。另外,在长期工作中,部分基层单位形成了“一把手”家长制的工作作风,“一把手”权威远远超过了制度权威,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监督机制苍白无力。
(三)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质监系统做为国家主管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的职能部门,履行着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服务的重要职能。但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工作开展前缺乏足够的调研,没有完全考虑实际情况,部署工作逐级发文,落实工作层层汇报,对工作落实的实际效果却不予关注,加之部分基层单位对执政为民的理念认识不足,“庸、懒、散”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形成了被动应付工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监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质监系统的形象。
(四)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反腐倡廉工作面前着许多新形势新问题,而目前的体制机制相对薄弱,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反腐败工作的要求。目前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仅仅局限于一些基层单位的自发行为,适用范围面窄,效果不明显,一些创新工作的产生和开展依仗“一把手”个人意志,一旦发生人事变动,其创新制度也预示终结,致使新思路、新举措的工作部署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机构设臵与反腐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目前质监系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多为其他人员兼任,并且人手不足,同 时担任被领导又对领导者进行监督的双重身份,致使有些工作难以开展,真正查处腐败案件的概率偏低,导致一些腐败分子报有侥幸心理。
三、加强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提升纪检监察队伍能力水平,加大打击腐败行为的力度。推进组织机构能力创新,建设权威高效的纪检监察战线,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机构派驻质监系统工作模式,强化派驻机构的监督实效性。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打造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充实到纪检监察一线,将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先决条件。建立科学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提升纪检监察队伍工作能力和实战经验,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加大力度打击腐败行为。
(二)强化监督制约作用,解决部分岗位权力过度集中的 问题。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规定,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条例》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着力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内生活的各项规定,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相关规定,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大对一线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防止基层执法人员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规范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开展对腐败易发多发环节的重点治理。进一步明确质监各项职能范围、工作流程及办理时限,对社会公开,便于企业查询。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绘制工作流程图,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和加强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完善招标和采购制度,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一线执法人员实行严格管理,重点治理一线执法人员的腐败问题。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提升质监系统服务意识和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逐步形成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中开 设廉政教育培训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升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力开展行风软环境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严肃整治机关“庸、懒、散”现象,适时开展警示教育,以质监系统违法违纪案件为案例,大规模开展警示教育。
摘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发展除了自身增强市场竞争力之外,还要加强自身的企业管理,减少成本支出,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资金,因此加强企业的会计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它在发展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企业根据具体的问题加以改正。
关键词:成本会计 面临 影响 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地激烈要求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内外因素的强化,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要研究当前成本会计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对成本会计的认知
成本会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成本会计阶段、近代成本会计阶段以及现代成本会计阶段。它的发展进程都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成本会计的职能范围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大。
1.1 成本会计与其它学科内容相交叉 成本会计在会计工作中由于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许多的会计其它的知识以及会计之外的知识,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
1.2 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缺乏有效地区分 成本会计在某种程度上是根据成本核算开展的,通过成本的核算可以加强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但是成本会计与成本核算它们之间是独立的概念,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一种,成本会计还包括其它的一些会计相关知识,只是目前会计人员忽视它的其它方面。
1.3 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要有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生产发展已经不再简单地依靠人力资源等,它们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领域的效率,缩短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成本会计还是依靠传统的模式侧重于对于生产成本的核算,而忽视企业的销售环节等方面的会计成本核算,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的成本会计反应的信息缺乏有效性。
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企业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利润重要的工作手段,会计成本的运行在现代企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2.1 缺乏有效的会计成本理论体系,会计成本水平不高 会计成本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对于成本会计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对于成本会计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没有对会计成本的深层次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理解。成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但是我国的会计人员对于此目的没有很好地理解,另外由于我国的会计成本理论的起步较晚,我国的企业模式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等使得我国的会计人员的成本会计水平不高,而且对于成本会计的工作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只是一味地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成本会计。
2.2 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更多地科学技术的支持,对于企业的发展依靠的也主要的就是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企业的各种先进的生产线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模式上,还没有意识到企业生产机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同时现在的企业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还是集中在企业的有形资产的成本核算,而忽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依靠科技发展的企业,无形的资产包括人才资源、固定资产的无形流失等。
2.3 成本会计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不够 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首先就是要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目前虽然大部分的企业都实行了会计的电算化,但是对于成本会计方面在行驶会计电算化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成本会计的统计等方面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它还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
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的成本会计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加以重视,充分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利用多方面的发展因素解决成本会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完善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也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素,解放思想,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理论者要积极地打破传统的思想,积极深入地结合实际的企业发展模式进行成本会计理论,并且要积极地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
3.2 强化成本会计意识,使企业管理者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将减少损失浪费、控制成本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即成本节约观和成本效益观。加强成本会计不是指单纯的成本绝对额的减少,而是在尽可能节约开支,减少损失和浪费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所得与所费的比率。
3.3 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
3.4 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会计,丰富成本会计内容做出了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乡镇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石,是我党的执政基础,是联系农民最直接、最紧密的基层组织。当前,正值经济转型、体制转轨、职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就我们的现实而言,乡镇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新的理念解读乡镇工作当下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现就结合我乡实际情况,谈谈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乡镇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农村改革的一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社会稳定的关键.乡镇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是党和国家机关中,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级基层政府和窗口,不但是上级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而且是农村各种问题的处理者,这是由乡镇政府肩负的一些最基本的公共职能所决定的,发挥好了,群众就满意,评价就好,发挥不好,群众就不满意.
乡镇干部作为稳固农村政权的骨干,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发挥农村、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乡镇政权和乡镇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民心向背、事业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党的形象,通过乡镇政权的执政能力
来判断我们国家的兴衰成败.
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乡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乡镇如何正确审视自己,找准发展路子,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乡镇工作的难点和原因
1、搞好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乡镇工作的重头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稳定、治安形势总体很好,但各种因素影响下的不稳定问题呈增长势头。乡镇在转接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中,投入精力较多,甚至疲于应对,使其他工作受到影响.一是债务纠纷.现在乡镇财政困难,乡村债务沉重是农村工作最大的难点,已成为农村不稳定的活火山。债务形成原因主要是过去抓农村水、电、路及新建学校教学楼基础建设的工程欠款,这些债务靠乡镇自身财力已无法解决,税费取消后债务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土地和宅基地纠纷。由于农村二轮承包时遗留问题较多,加之国家重点项目征地和宅基用地矛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又引发一些矛盾隐患,有的很尖锐。
2、农村环境设施差,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乡发展环境差太大。一是硬环境方面。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利、电力等设施几乎在吃老本,乡村道路损坏严重,村道路面高低不平,尽管近些年农村拆旧房盖新房的情况到处可见,但是,规划不力使得"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比较普遍。村庄建设功能不齐且村容村貌脏、乱、差状况突出。二是软环境方面。对农民的教育管理功能在弱化,目前农民的活动为超自由状态,教育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集体观念淡薄,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意识正在淡化,防汛抢险及村组公益事业的组织难度加大。三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少。因农村地域限制和农民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我乡农村生产加工型企业发展一直火不起来,农民很难找到稳定的致富门路,大部分青壮年一般凭体力在外出务工且不稳定,管理型、技能型劳务输出所占比例很小。四是农村发展经济缺乏手段。上级对发展农村经济非常重视,提出了许多战略,但是,如何发展、如何操作,效果不是很好,其原因除市场手段还没有建立健全之外,行政手段越来越不起作用,基本处于无奈状态。
3、乡镇工作职责不清,权小责大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不断改变,乡镇政府对辖区管理功能有所弱化:一是乡镇政府责任大、权利小,也就是常说的无限的责任,有限的权利。二是条块配合不到位。如电力、通信等是条条单位,在支持和服务农村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又对农村整体环境有
负面影响,各通信单位在架设电缆时,公路边随处能看到一坑栽3至5个水泥杆的不雅观情景,群众埋怨镇政府,而乡镇政府对这些部门各自实施的工程难以协调或无法约束。
4、工作任务重且开展工作缺乏有效措施。现在中央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依法行政强调的特别严,但在农村的具体工作中,很多方面是乡镇干部凭个人感情、熟人关系在从事公务活动,也就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法制手段不配套、人治手段不合法、行政手段无作用,乡镇工作经常处于艰难境地。一是工作压力大。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从法律上已变成知道关系,而上级政府与乡镇政府是领导被领导关系,工作任务安排到乡镇后,乡镇既无下推的环节,更无向上交的可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二是工作任务繁重,干部收入差距偏大。乡镇政府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设定了许多和上级部门有联系的对应机构,但一个机构多功能,一个干部多职务,而且党政、政事、政企分开。在各级政权机关的整个干部队伍中,乡镇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群众,是最具有民众化的干部,不但身份结构不一,有公务员、有全额事业干部、有全额事业工人。干部往往存在哪项工作紧,就拉那根绳,需要多少干部,就抽调多少干部,真是无事不干,无所不能。三是舆论压力大。乡镇干部因身兼数职,日常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或违规言行,不可避免地成了少数农民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和工作责任的承担者及社会舆论的指责者,舆论忽视乡镇干部的主流和工作上的困难,片面强调干部工作失误或不足,使乡镇干部形象受到影响,工作难度加大。
今年以来, 受国外市场需求减退、国内通货膨胀、管理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 轻工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内忧外患”诸多难题, 形势严峻。当务之急是政府和中小企业联手应对, 共渡难关。
一、内忧外患中小企业面临诸多难题
当前, 轻工行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包括融资、人民币汇率、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其中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尤其突出。
1、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 在中小企业层面普遍存在, 也是长期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 “缺钱”再次成为焦点, 中小企业在信贷方面出现资金紧张的传导效应, 回款难度加大, 资金链绷得紧, 三角债问题较为突出。
对当前出现的融资难要做具体分析, 一是金融机构紧缩银根, 信贷规模减小, 金融机构惜贷;二是一些企业信用等级较差, 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不贷;三是大企业手持信贷额度, 金融机构宽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正规的融资渠道, 现有金融机构的服务定位是大企业, 无法保障中小企业需求。
2、汇率问题
汇率问题一直是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剑。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出口企业经营更加谨慎, 为了规避汇率风险, 多以短单、小单为主, 为了维护与大客户的关系, 企业在微利经营。温州市监测的15大行业中, 1~3月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出口导向型行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7%和17%, 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3和25.7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占四分之一强。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 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受贸易顺差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难以改变, 从目前情况看, 汇率调整的节奏和幅度远快于企业的预期。以缝制机械行业为例, 我国规模以上缝纫机企业出口利润普遍在5~7%左右, 而规模以下企业毛利率仅在3%左右。目前人民币2.33%的升值幅度已逼近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对行业十余家主要外贸企业调研了解到, 上半年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企业利润损失少则十几万, 多则上百万, 有的企业甚至经营亏损, 利润空间一再受到挤压。尤其是受物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的叠加影响, 很多企业承受能力到了极限。
3、用工难问题
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区域性用工难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轻工行业劳动力成本增幅在20%左右。从轻工行业看, 用工难的内在原因是结构性矛盾, 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劳动力输入地区, 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尤为突出, 特别是一线工人缺口较大。温州调查的855家企业中, 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较缺。浙江省轻工中小企业集中的鞋类、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10%以上企业的比例均在八成以上。
4、流通环节成本问题
流通环节成本增幅较快。除燃油价格调整因素外, 流通环节收费不合理和乱收费是重要原因。我国商业流通各环节存在着繁复杂乱的交易成本。在商品销售终端, 进场费、摊位费之类的费用多不胜数, 这些最终都摊到商品价格里, 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在商品运输环节, 物流成本畸高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其最有说服力的即是“全世界14万公里收费公路, 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流通环节对中小企业的层层盘剥, 使中小企业发展重负日益加剧, 无法支撑快速发展所需的成本, 生存压力日渐增加。
5、国际市场问题
今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北非等海外市场持续动荡, 国际市场消费低迷, 经销商进入“去库存化”状态, 企业订单普遍下降。据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调查, 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 企业订单的平均下降幅度达15%~20%。另外, 一些欧美客户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 将以往投放中国的订单逐步转移到东南亚地区。
与此同时,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轻工行业应对国外贸易摩擦呈现出多发、常态化的特点, 贸易摩擦政治化倾向严重, 多种贸易救济手段并用, 应对难度加大。从全行业角度观察, 可以用贸易摩擦阶段频发, 但总体表现比较平稳概括。一些动向值得关注:一是贸易救济案件打持久战, 许多日落复审案件只复审不日落, 如欧盟对我输欧自行车反倾销的制裁期长达18年, 表现出鲜明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二是应对贸易救济案件的成本和风险加大, 企业应对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观望气氛渐浓, 一些贸易救济案件出现无企业应诉的情况, 增加了组织工作的难度;三是国内产业受到不公平贸易行为冲击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维护产业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四是贸易技术壁垒对产品出口的影响日益严重, 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措施的强制性特点更加突出, 由此带来的产品召回事件频发, 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远超过贸易救济案件。最近,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提案使中美贸易战骤然升温, 新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6、对外市场开拓问题
对外市场开拓主要问题, 一是对外贸易过度依赖产品出口, 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 也加大了贸易摩擦风险, 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提高, 原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正在削弱;二是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水土不服”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出口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自营渠道。当前轻工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 80%的因素是没有自主品牌, 没有核心竞争力。
二、转型升级破题中小企业发展困局
从根本上讲, 轻工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在于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低, 不具有产品的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 无法应对和转嫁上游各类投入成本 (如原材料、环境、劳动力) 的变动和增加, 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并保持市场占有率。因此, 只有走转型和升级之路才能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从国外需求分析, 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之前, 欧美日等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不得不置身于消化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各种后遗症, 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将使我国的出口规模持续下降;从成本投入来看, 全球流动性泛滥背景下, 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将难以避免, 在节能减排、能源价格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 轻工中小企业降低投入成本难言乐观;此外, 原来的成本优势在其他新兴出口导向型国家面前也难以长期保持, 轻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轻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变化
近年来, 轻工行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从对外贸易角度观察, 表现出一些积极变化:一是出口额增长明显快于数量增长, 产品平均单价提升, 扣除成本因素产品创汇能力有所加强;二是“两高一低”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缓解了资源压力;三是出口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主要形式, 竞争优势正在向产业链延伸。
2、轻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阻力
轻工行业平均利润率低, 全行业平均利润率在5%左右, 一些行业更低。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景气度指标显示, 利润增长放缓成为行业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直接影响到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导致部分企业抽逃生产资金从事房地产、资金拆借等投资, 企业生产空心化。最近温州等地区出现的企业老板出逃现象与此不无关系。保护制造业, 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从税收等方面给企业松绑, 调动企业的经营热情。
对中小企业而言, 目前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能够让企业实实在在看到实效的并不多, 要出台一些普惠的政策措施, 通过建立救助和退出机制, 疏通企业发展和退出两个渠道, 一方面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在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时, 职工得到安置、企业得到必要的补偿, 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应对策略助力轻工中小企业发展
鉴于中小企业现状, 政府应尽快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发展服务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机构
现有金融服务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拓展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 并向民营资本开放。
2、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面对资金供需失衡情况, 需要通过利率杠杆调控。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虽然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但对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平衡供求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对民间借贷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建议做出调整。
3、开展流通环节综合治理
流通环节薄弱是中小企业的一个共性问题, 市场潜力大、措施见效快。一方面要降低路政收费, 治理乱收费, 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为中小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等配套服务。建议将现代物流纳入产业集群公共平台建设, 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4、建立自主品牌专项扶持基金
与钢铁、石化行业相比, 轻工行业企业规模虽小, 但在某种商品领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建议针对轻工行业特点建立自主品牌专项扶持基金, 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大支持力度;对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大商场零售渠道给予扶持。在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 实施轻工出口专项培育计划, 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 扶持重点出口企业扩大自主品牌经营, 提高市场占有率。
5、出台中小企业减税措施
减轻中小企业税赋是一项普惠政策措施, 也是企业的迫切要求, 对缓解中小企业困难帮助大。建议提高中小企业所得税起征点和降低税率, 同时结合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费用、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支出实行税收减免优惠。
6、大力推进内需发展战略
今年内需拉动仍然是轻工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8月份数据显示, 内需增长对新增销售产值的贡献率约为90%, 即每增加百元销售产值, 其中90元是国内市场实现的。虽然国务院办公会议研究制定了扶助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 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倾斜, 对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起到积极作用。但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没有改变, 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 离不开内需的拉动。因此扩大内需, 活跃国内消费品市场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成本会计 问题 对策
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这几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而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本会计开始面临新的环境,因此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不断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成本会计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1.对成本会计的认知
成本会计工作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发生变化,其职能范围不断扩大。
1.1成本会计与其它学科内容交叉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的一种与其它的会计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到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1.2混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成本核算工作来开展的,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成本会计知识单纯的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而对于成本管理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1.3生产成本比重下降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走向成熟,当前在生产领域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而相应的营销以及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却不断提升。当前成本会计将核算的重点放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于营销以及其它环节的一些成本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
2.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冲击和影响
2.1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成败。而传统的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能够看到有形的资产消耗,而对于知识的消耗却常常视而不见。这给成本会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当中,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的采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飞跃,也使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造成成本下降。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之下,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直接的人工成本则在不断缩水,只有制造成本的1/3 。如果成本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不去进行改革,而是将制造费用由人工工时去进行分配。势必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3竞争加剧使管理者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在激励的竞争当中不断的发展壮大,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优势。
2.4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将发生变化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丰富多样,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解决对策及建议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完善成本会计理时,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断成熟,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将逐渐壮大。这批高素质人才在经过实践的历练后,他们不会选择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墨守套路,做一個核算机器。而更倾向于积极运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依照企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决策来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去处理会计实务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并实现理论创新的目标。
3.2会计行为客体的要求
企业进行会计行为,主要是为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日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逐渐促使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特别是那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的相关需求大幅度增加。在这一情况下,会计准则也就应运而生并充当规范体系内的合理补充。特别是那些多个利益主体并存的大型的会计主体而言,由于各个利益主体的对信息的需求各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为满足各自的信息要求,企业更加会倾向于作为公认会计规范的会计准则去很好的去解决这一难题。
3.3会计环境的要求
随着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逐渐被提上议程。而这一日益完善的系统机制会使得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因此,在多部门同一协作下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将会更好的为服务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而逐步完善的准则体系也使其有朝一日取代会计制度成为必然趋势。
此外,由于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工作涉及面及其广泛,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相关的大力宣传,强化培训以及贯彻实施工作。财政部会计司作为主管部门将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纳入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范围;并且提出要搞好师资培训,层层开展培训工作;组织会计知识大赛,广泛学习宣传新准则。另外,对于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们,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对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因此,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加快促进会计从业人员及相关单位机构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充分吸收。
总结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如果能够有一个通用的会计准则来打破各个国家之间的会计制度,将会十分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进一步的经济交流。我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把握这个机会,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另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各行业各部门尽可能的采用相趋同的会计准则,才可以更科学合理的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服务,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健康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现在及其将来一段时间内,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仍将长期并存。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会计制度被会计准则所取代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孔莉.试论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J].渝州大学学报,2007,(45):85-88.
[2] 陈军.论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1-14.
[3] 顾玉萍.浅析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发展及其关系[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141-145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当前药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07-08
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0-21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09-24
当前乡镇纪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29
当前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10-06
关于当前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10-11
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06-29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05
当前检察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