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篇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下列不属于调节器控制的基本形式有()。A.比例作用 B.积分作用 C.微分作用 D.差分作用

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 2.数控机床、生产自动化一般采用()位微机系统。A.4或8 B.8或16 C.16或32 D.32或64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3.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方法实现。A.插补 B.切割 C.画线 D.自动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4.常用的导轨副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压板和()A.镶条 B.顶板 C.摩擦 D.侧板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5.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接口耦合、物质流动、信息控制和()四大原则。A.能量转换 B.信息控制 C.运动传递 D.环境统一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6.系统加入具有比例作用的调节器,时间常数小了,说明系统响应速度()。A.提高 B.减低 C.恒定

D.没有变化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7.下列不属于挠性传动部件的是()。A.同步带传动 B.钢带传动 C.绳轮传动 D.齿轮传动

答案:D 满分:3分得分:3 8.系统建模的方法很多,通常将模型分为2大类:物理模型和()模型。A.数学 B.比例 C.实体 D.数字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9.对一台确定的步进电动机而言,其步距角决定于()。A.电源脉冲的频率 B.电源脉冲的幅值 C.电机的通电方式 D.电机的负载大小

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 10.根据丝杠和螺母相对运动的组合情况,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种类型。A.2 B.3 C.4 D.5

答案:C 满分:3分得分:3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控制用电机选用的基本要求有()。A.性能密度大 B.快速性好

C.位置控制精度高 D.适应启停频繁要求,寿命长、可靠性高

答案:ABCD 满分:4分得分:4 2.既能承受轴向力又能承受径向力,又可以通过内外围之间相对位移来调整间隙的轴承是()。A.单列向心球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 D.推力轴承。

答案:BCD 满分:4分得分:4 3.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可视性 B.复杂性 C.交叉性 D.拟人性

答案:BCD 满分:4分得分:4 4.检测传感器的输出量有()。A.数字量 B.模拟量 C.开关量 D.脉冲量

答案:ABC 满分:4分得分:4 5.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有()。A.响应速度快 B.精度高 C.频率高 D.控制性好

答案:ABCD 满分:4分得分:4 6.微机的选择要考虑()。A.完善的中断系统 B.足够的内存

C.完善的的I/O通道 D.实时时钟

答案:ABCD 满分:4分得分:4 7.FHN00T加工中心的构成有()。A.数控运动装置 B.回转工作台 C.自动换刀台 D.CNC控制器

答案:ABCD 满分:4分得分:4 8.机电系统中要求传动机构()。A.精密化 B.高速化 C.轻型化 D.经济化

答案:ABC 满分:4分得分:4 9.消除结构谐振的措施有()。A.提高传动刚度 B.提高机械阻尼 C.采用校正网络

D.应用综合速度反馈减小谐振

答案:ABCD 满分:4分得分:4 10.微机按组装形式可分为()。A.单片机 B.单板机 C.双板机 D.微机系统

答案:ABD 满分:4分得分:4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物质、能量、信息是工业的三大要素。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2.诊断技术是一种测试技术。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3.丝杠螺母机构只能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A.错误 B.正确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4.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5.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检测传感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组成。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6.液压执行元件比电动执行元件转矩大,过载能力强。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7.控制用电机按期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旋转磁场型和旋转电枢型。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8.直流伺服电机通过电刷和交换器产生的整流作用,使磁场电动势和电枢电流正交,产生转矩。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满分:3分得分:3 9.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A.错误 B.正确

答案:A 满分:3分得分:3 10.支持部件通常称为导轨副。A.错误 B.正确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篇2

1机电控制系统的涵义

在现有的科学技术里,所谓机电控制系统是指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之下,利用自动控制设备,让生产设备或者机器按照预先编辑好的程序进行动作,还可以利用通讯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实现特定的任务要求。其中机电控制系统里最主要的组成是控制方面。而从技术层面看,机电控制系统是单片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结合体,而且这些技术并非是孤立的,而是这些技术互相结合、互相利用的综合性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整合而成,包括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伺服变频技术。随着各个领域的对于这一方面的认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研究,然后在运用到自己的行业当中,现阶段属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初阶段整体上呈现发展的很快,取得成果很多,但是问题也会很多,这一阶段应该更好的脚踏实地的从根源上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排除问题,最终推广这项技术。

2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是操作控制器,让被控对象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任务操作执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中按照被控参数可以分成这几类:位移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控制等。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它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自身系统中的各个机械电子等部件的协调工作实现预先设定的程序任务,这是自动控制技术的主要内容。

自动控制系统分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类,其中经典控制理论讲的是在分析控制系统中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来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在复数域中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系统的动态和静态分析,一般来说,主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三大性能,而且一般这样的系统都是负反馈闭循环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等算法的调节器,所以,这种控制理论我们称为自动调节原理。另一种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方式和前面所说的控制理论相比较,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利用数学工具中的线性代数和矩阵,把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个运行的状态采用状态空间法在时间域内用时域方程进行客观表述,可以利用这些方程和现在正在表现的状态把系统将要出现的下一种状态分析出来。

3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工业与机械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的明显,但是,面临着人们的需求的不断地增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底子薄,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在初期采用的模式比较陈旧,大部分都是粗放式的模式,这样对于环境与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关注,直接的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对于原有的产业结构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经济才会持续的稳步向前发展。其中的一些行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数控机床的电气制造等都需要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在这一行业中,日本走在了前面,他们率先提出把机械系统中的动力部分等其他部分与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把机械运动与电子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材料、新的技术。而机电一体化目前已成为一个专业、一个学科,要求设计者们对机电产品进行设计规划时,就把产品当做一个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把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加入进去以后完成的产品就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机电控制系统。

4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方法

4.1利用电子控制代替机械结构控制

如果采用单独的机械结构,则采用的控制方式一般是简单的机械控制结构,如果采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则可以使用电子电气控制对简单机械控制进行改进,这样可以改变机械运行过程,还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首先可以使用可编程控制器件(PLC)或者单片机控制器件,将电子控制与机械控制相结合,其次可以使用变速器件替代机械控制中的接触器等老式控制方式,这种设计理念,不但可以整体提高设计产品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该产品的质量,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4.2让电子控制部分与机械控制部分完美的结合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改变原先旧的产品设计理念,打造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而实现产品功能的原理性东西没有动,只是采用一个新的方法创造该产品,也就是让电子控制部分与机械控制部分完美结合,两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过一个过程的,在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之前的想法与方案进行不断地修正以及否定,做出更加完美的方案,在发展的过程不能墨守成规,对于以前的发展规律如果一味地跟随,不进行改变,那么行业的发展很难有所突破。但是,也不是胡乱的改革,一定要本着科学的原理,跟着时代的步伐,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条款,只有这样的改革才是有意义的,才会被大家认可。

4.3功能模块的整合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机械控制与电子控制的结合没有实现需要达到的功能,就需要采取别的方法,就是对产品中的各个功能性的模块进行功能性整合,让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模块构成的大综合系统,从而实现客户或者设计者的预期目标。现在所使用的数控机床就是这种设计方法的一个很好例子,在设计时,购买好供机床装备的电子电器模块,包括伺服模块、电机模块、CNC模块等和各种机械模块装置,再对这些模块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可靠的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产品。这样的设计方式节约了设计时间和设计成本,而且方便维修和管理。

结束语

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非常的有力的。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是需要我们进行探索的,现阶段,我们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处处充满了市场的竞争,行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适应时代的需求,增强综合的竞争实力,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上面这篇文章介绍了机电系统的一些方面的内容,大家一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当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专业性人才。我相信,只要我们沿着今天的发展趋势走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地向前发展,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工业的发展而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控制系统以及机电一体化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的重要的方面,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在不断地细致化,产品设计是一个重点研究问题。现阶段这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向前发展,面对于行业的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地解决当前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机电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 篇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设计;应用方法

工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不仅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程,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工业科技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技术应用方案。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是工业经济中的先进模式,由于多种技术融入而提高技术的实用性,这些都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机电一体化的特点

(1)科技性。对于任何一个产业经济而言,科学技术始终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依赖于科技创新才能取得预期的发展成就。机电一体化采用了先进科技成果为指导,把不同科技融合起来形成了一体化控制系统。这不仅解决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加快了工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生产收益的提升。(2)自动性。实现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这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其能够摆脱人工控制的难度,使机电设备处于相对自动化的控制状态。

二、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它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从企业角度分析,开辟新工业生产模式是行业科技的创新要求,也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应注重几大模块的控制:(1)结构模块。机械本体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有机身、框架、支撑、联接等,这是机电系统控制的主要对象。设计一体化系统要考虑设备本身的结构设置,使机电、机械等设备发挥出预期的功效,这样才可以加快控制系统的功能发挥。(2)动力模块。动力驱动部分依据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机械设备,都要借助动力系统才能正常地运转,这是机电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动力模块设计可选用变频调节技术,根据主电机传输能量的大小,由变频器自动控制电传动速率,进而对设备动力供应系统进行调节,这样能够方便机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转。(3)感知模块。测试传感部分对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传感器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设备,用其作为信号感应与自处理装置,对机电设备调度具有指导作用。无线传感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够帮助控制系统快速地分析数据信息,避免其他信号传递造成的干扰。(4)指令模块。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将来之测试传感部分的信息及外部直接输入的指令进行集中、存储、分析、加工处理后,按照信息处理结果和规定的程序与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指令的控制,尤其是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语言之间的转换,更应该朝着一体化方向转变,这是保证机电信号稳定传输的重点条件。

三、新型控制系统的应用表现

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调度的主要趋势,也是基于信息科技的自动化控制平台,用其作为工业生产控制模块,有助于加强生产设施的工作性能,带动了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借助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可快速完成规定的动作和功能。除此之外,新型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还表现在其它方面:(1)人机智能化。从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角度考虑,我国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也将朝着智能方向改进,这种智能性特点是在原控制模式上的升级,应用了多功能控制技术作为辅助方案。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机电一体化作业模式的智能系数更高,大部分人工操作均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平台处理,这些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不足。(2)数字一体化。数字一体化是对机电一体化控制的延伸,其选用高科技数字系统作为支撑,对机电设备动作指令进行合理地调度,帮助工业系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数字一体化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平台,这种小型计算机具备了常规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因其外形轻巧而适合安装于机电设备。利用数字传感器对控制系统实时感应,发现异常信号后及时调整指令,加快了数字系统的自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丁子华.新时期多功能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应用[J].工业科技研究.2009,20(12):19~21

[2]林仁宝.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1):31~33

机电一体化作业2 篇4

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1和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1)垫片调隙式(2)螺纹调隙式(3)齿差调隙式

2、试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惯性质量受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而造成的各种物理效应,进一步转化成电量,间接度量被测加速度。最常用的有应变式、压电式、电磁感应式等。

3、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敏感元件 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

传感元件 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形式。

基本转换电路

将电信号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4、某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移是多少毫米?若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

光栅此时的位移

细分前4mm, 细分后 1mm 测量分辨率: 细分前0.01 mm/线 细分后:0.025

5、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减至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S=dy/dx=(2.5-3.5)/(5.0-4.5)V/mm=-2V/mm 6、8086与8088这两个微处理器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有何主要区别?

都是16位处理器。共同点:

(1)内部均由EU、BIU组成,结构基本相同。(2)寄存器等功能部件均为16位。(3)内部数据通路为16位。(4)指令系统相同。

不同点:(1)对外数据总线8086为16位,8088为8位。

7、已知在累加器A中存有一个单字节无符号二进制数,请编程将该数转换成3位BCD码。其中转换后的BCD码的百位、十位、个位数分别存入片外RAM的32H、31H、30H地址单元,程序以RET结束。(程序名及程序中的标号可自行定义)HBCD:MOV B ,#100;

DIV AB;MOV 32H, A;MOV A, #10;XCH A , B;DIV AB;SWAP A;MOV 31H, A;MOV 30H,B RET

(2)指令队列8086为6级,8088为4级。

8、机电一体化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伺服系统要求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负载能力强和工作频率范围大等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

9、试分析直流伺服电机与交流伺服电机在控制上有什么不同?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大的启动转矩和相对功率,易于控制及响应快等优点。尽管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还是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10、简述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案。

(1)开环控制

(2)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

(3)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4)永磁同步电动机开环控制

11、分析影响直流伺服电机的影响因素。

(1)驱动电路对机械特性的影响

(2)直流伺服电动机内部的摩擦对调节特性的影响(3)负载变化对调节特性的影响

12、简述电磁干扰的种类。

1、静电干扰 2、磁场耦合干扰

3、漏电耦合干扰

4、共阻抗干扰

5、电磁辐射干扰

13、什么是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往往是指同时加载在各个输入信号接口断的共有的信号干扰。如图7-3所示检测信号输入A/D转换器的两个输入端上的公有的电压干扰。

14、机电一体化中隔离方法有哪些?

隔离方法有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和继电器隔离等方法

15、简述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提高抗干扰的措施有哪些?

一、逻辑设计力求简单可靠

二、硬件自检测和软件自恢复的设计

三、从安装和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消除干扰

16、刻线为1024的增量式角编码器安装在机床的丝杠转轴上,已知丝杠的螺距为2mm,编码器在10秒内输出307200个脉冲,试求刀架的位移量和丝杠的转速分别是多少? 10s内转轴转了多少转:

307200÷1024=300(转)位移量(∵螺距 T=2mm)

∴300×2=600(mm)转速: 300÷10=30(转/秒)

17、有一脉冲电源,通过环形分配器将脉冲分配给五相十拍通电的步进电机定子励磁绕组,测得步进电机的转速为100r/min,已知转子有24个齿,求:

1)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2)脉冲电源的频率。

1)

K=2;M=5, Z=24;α=360/2*5*24=1.5º2)

f=400Hz

18、某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移是多少毫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

100:

1=400:х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篇5

1.B, 2.B, 3.D, 4.D, 5.B, 6.C, 7.C,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D, 15.D, 16.B, 17.D, 18.C, 19.C, 20.B, 21.A, 22.B, 23.C, 24.C, 25.A, 26.C, 27.D, 28.D, 29.A, 30.D, 31.B, 32.B, 33.B, 34.B, 35.A, 36.B, 37.A,B, 38.A, 39.A, 40.B

一、选择题

1.线性度是表示实际特性曲线()的程度。

A.接近真值

B.偏离理想特性曲线 D.测量值离散 C.正反行程不重合

2.下列哪项指标反映了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A.漂移

B.相频特性

C.分辨率

D.重复性

3.传感器的分辨率越高,表示传感器()。

A.迟滞越小

B.重复性越小

C.线性度越好

D.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 4.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A.线性度

B.稳定时间

C.阻尼比 5.一阶传感器系统的时间常数τ越小,()。

A.频率响应特性越差

B.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C.灵敏度越大

D.灵敏度越小

6.二阶传感器系统的输入为一正弦信号时,其输出信号的()。

A.频率变化,幅值和相位不变化

B.频率不变化,幅值和相位不变化 C.频率不变化 , 幅值和相位变化

D.频率相位不变化,幅值变化 7.二阶传感器系统的时域动态性能指标中,当传感器输出y(t)达到稳态值的50%时所需的时间为()。

A.上升时间

B.稳定时间

C.延迟时间

D.峰值时间 8.下面所列传感器中,()与其它三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

A.旋转变压器

B.光栅式传感器 C.磁栅式位移传感器

D.感应同步器

D.时间常数 9.天然石英作为敏感元件常应用于()。

A.霍尔传感器

B.压电传感器

C.热电偶传感器

D.电涡流式传感器 10.下述关于霍尔传感器不正确的是()。

A.霍尔传感器是物性型传感器 B.霍尔传感器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C.受其工作原理的影响其结构上不易微型化和集成电路化 D.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11.直线感应同步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为绝对式,对位置具有记忆功能。

A.标准型

B.三重型

C.窄型

D.带型 12.下列关于光栅传感器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B.可进行无接触测量

C.为数学式传感器

D.能适应油污、灰尘等恶劣环境 13.实际使用中,选择传感器时应考虑其具体性能指标,其中对灵敏度的选择不正确的论述为()。

A.灵敏度反映了传感器在静态标准条件下,传感器被测量的单位变化引起的输出变化量。

B.传感器的量程范围与灵敏度密切相关。

C.对于多维矢量的测量,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愈大愈好。

D.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可以感知的变化量就越小,但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被系统放大。

14.以下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除了(),其余都是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

A.屏蔽

B.隔离

C.滤波

D.软件抗干扰 15.三相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中,当定子三相绕组中接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源后,三相绕组中的电流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中产生的磁场是:()A.脉动磁场;B.静止磁场;C.圆形旋转磁场;D.无磁场 16.与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软、硬”无关的参数是:()

A.电枢电阻;B.电枢电压;C.反电动势系数;D.转矩系数

17.当直流伺服电机电磁转矩恒定时,电机转速随控制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A.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

B.动态特性;

C.失灵区;

D.直流伺服电机的调节特性 18.下列操作中,可以使直流伺服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升高的是:()

A.增大电枢电阻;B.减小电枢电压;C.增大电枢电压;D.减小电枢电阻 19.步进电机的输出转角与下列哪项有关:()

A.步距角;B.脉冲频率;C.脉冲数量;D.通电顺序 20.步进电机的输出转矩随着工作频率增高而:()

A.上升;B.下降;C.不变;D.前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21.采用PWM进行直流伺服电机调速时,通过改变下列哪一项内容来改变电枢回路的平均电压:()

A.脉冲的宽度;B.脉冲的频率;C.脉冲的电压;D.脉冲的正负 22.在开环控制系统中,常用选择下列哪一项作为驱动元件:()

A.直流伺服电机;

B.步进电机; C.同步交流伺服电机;

D.异步交流伺服电机 23.步进电机通过控制下列哪一项来改变转子的转向:()

A.脉冲的数量;

B.脉冲的频率; C.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

D.电机的极对数 24.下列哪项不是可逆PWM变换器的优点:()A.电流一定连续; B.电机停止时有微振电流

C.在工作过程中,4个大功率晶体管可能都处于开关状态 D.低速平稳性好,系统的调速范围宽 25.下列执行元件中,比功率最低的是:()A.步进电机;B.直流伺服电机;C.交流伺服电机;D.交流变频电机 26.关于开环控制、半闭环控制以及全闭环控制,下列哪个描述正确:()A.开环控制的精度优于半闭环控制,但是低于全闭环控制精度; B.半闭环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都比全闭环方式差; C.开环控制所需的成本低于半闭环控制以及全闭环控制; D.半闭环控制必须闭环在执行元件的末端 27.永磁同步交流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包含:()

A.定子和永磁转子;B.位置传感器;C.电子换向开关;D.电刷 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的组成部分:()

A.力矩马达;B.液压控制阀;C.反馈机构;D.传感检测机构 29.步进电机的失调角在哪个区域称为静态稳定区:()

A.(-,+);B.(-1/2,+1/2);C.(-1/4,+1/4);D.(-2,+2); 30.下列可能的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方案中,不包括哪一项:()

A.改变电枢电压;

B.改变定子励磁磁通; C.改变转子电阻;

D.改变负载转矩

二、判断题(正确选A 错误选B)31.滑动导轨副产生低速爬行的主要原因是摩擦系数随运动速度的变化和传动系统刚度过大。...........................................................................................()32.轴系组件的强迫振动是由于传动系统本身的失稳引起的。...................()33.要使齿轮传动装置的重量最轻,各级传动比应以“先大后小”的原则处理。.......................................................................................................................()34.旋转支承的置中精度是指运动件转动时,其轴线与承导件的轴线产生倾斜的程度。...........................................................................................................()35.直线运动导轨是用来支承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作直线运动。()36.在谐波齿轮传动中,若柔轮固定、则谐波发生器与刚轮转向相反。()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篇6

《机电一体化技术(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对于长时间工作或处于恶劣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在选用时必须优先考虑其__________因素。.稳定性.线性度.灵敏度.迟滞

标准答案:

2.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以下_________为输入设备.十进制码拨盘.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扬声器

标准答案:

3.()每个车轮都有专用的控制通道,即一个轮速传感器对应一个压力控制阀。.低选控制.独立控制.高选控制.智能控制

标准答案:

4.齿轮减速器是_________.零接口.被动接口.主动接口.智能接口

标准答案:

5.在量程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__________,但要求注意外界噪声的干扰影响。.越低越好.越高越好.保持不变越好.适合工作要求

标准答案:

6.选用相应的传感器将物理量(温度、速度、压力、位置等)转换为电量,再经过________

谋学网

进行整形、放大、匹配,变成微机可以接受的信号。.信息采集接口.人机接口.控制输出接口.机电接口

标准答案:

7.用于航空、航天的传动装置,按()的原则来确定各级传动比就显得十分必要.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转动惯量最大

.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标准答案:

8.()用于各种微动装置。

.螺杆转动,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同;.螺杆转动,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螺母转动,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螺母转动,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

标准答案:

9._______是用采样开关将模拟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抽样成离散模拟信号的过程.采样过程.量化过程./转换过程./转换过程

标准答案:

10.选择齿轮传动级数时,一方面应使齿轮总转动惯量与电动机轴上主动齿轮的转动惯量的比值_________,另一方面不要避免因级数过多而使结构复杂。.较大.相等.较小.不能确定

标准答案:

11.在汽车S系统控制方式中,()方向稳定性最好。.独立控制.低选控制.高选控制

.智能的独立控制

标准答案:

谋学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大比例系数,可以消除稳态误差。

.积分控制不能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但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微分控制可以减小超调量,但要延长调节时间。.积分控制能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标准答案:

13.调频(FM)收音机未收到电台时,喇叭发出烦人的“流水”噪声,这是_________造成的。

.附近存在电磁场干扰.固有噪声干扰.机械振动干扰

.空气中的水蒸气流动干扰

标准答案:

14.齿轮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按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为()。.快速响应.结构紧凑.精度最高.最稳定

标准答案:

15.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计算机具有控制功能,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大脑.骨骼.手足.五官

标准答案:

16.检测系统中_______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放大元件.基本转换电路

标准答案:

17.在小功率传动链中,为使总的折算惯量最小,各级传动比分配应遵守()原则。.前小后大.前大后小.平均分配.都可以

标准答案:

谋学网

18.同步带中的()传递动力,同时保证带的节距不变。.承载绳.带齿.带背.包布层

标准答案:

19.________将取得的样品值量化为用“0”“1”表示的数字量。.取样保持.量化.编码.采样

标准答案:

20.光耦合器是将()信号转换为()信号再转换为()信号的耦合器件。.光→电压→光.电流→光→电流.电压→光→电压.光→电流→光

标准答案:

21.飞机接地是指是_______。.等电位点.大地.高电位点.低电位点

标准答案:

22.交流伺服电机变频调速时,应同时调节__________。.磁极对数.转差率.电压.电流

标准答案:

23.稳态误差反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响应性.精度.动态特性

标准答案:

24.滚珠丝杆副上施加预紧力主要是提高滚珠丝杆副的()

谋学网

.刚度.强度.转动惯量.稳定性

标准答案:

25.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同步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不打滑的条件下,保证同步带的抗拉强度()。.弯曲应力.耐磨性.剪切强度.抗拉强度

标准答案:

26.__________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动力源

.检测传感部分

标准答案:

27.下列传动部分为线性()传动.带轮.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轴承

标准答案:

28.机电一体化概念最早起源于__________.美国.德国.日本.英国

标准答案:

29.当传感器告知右前车轮抱死趋于消失时,右前车轮进液电池阀和回液阀均断电,(),电动泵转动与主缸一起向右前轮送液实现减压控制。.进液阀导通、回液电池阀关闭;.进液阀关闭,回液电池阀导通.进液阀关闭,回液电池阀关闭.进液阀导通,回液电池阀导通

标准答案:)(谋学网

30.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往往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不需经常更换或校准。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传感器的__________有严格要求.重复性.灵敏性.稳定性.线性度

标准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传感器一般由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多路模拟开关

标准答案: 2.I/O通道有.并行接口.串行接口

.模拟量I/O通道.数字量I/O通道

标准答案:

3.同步带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中的爬齿和跳齿其原因__________.带型号过小.小带轮直径过小

.同步带传递的圆周力过大.带的初拉力过小

标准答案:

4.计算机技术包括__________.硬件和软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检测传感技术

谋学网

标准答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转动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转动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快;

.转动惯量大,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大,容易产生谐振;.转动惯量大,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

标准答案:

6.滑动摩擦导轨在工作因摩擦等原因影响加工精度,提高导轨耐磨性的常用方法__________。

.合理选择导轨的材料及热处理.减小导轨面压强;.保证导轨良好的润滑;.提高导轨的精度。

标准答案: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是_________.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标准答案:

8.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________ 基本要素:.机械本体

.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标准答案:

9.同步带中的带齿传递扭矩,要求有较高的__________.剪切强度.耐磨性.较高的强度.较小的伸长率

标准答案:

10.与传感器有关的指标_________.灵敏度.响应特性.线性范围

.稳定性和精确度

谋学网

标准答案: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同,用于各种微动装置中

.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同,用于要求快速夹紧的夹具或锁紧装置.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用于要求快速夹紧的夹具或锁紧装置中.螺杆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用于各种微动装置中

标准答案:

12.机电一体化中机械系统的制动的主要参考因素().制动力矩.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制动转角

标准答案:

13.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__________.高速化.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

标准答案:

14.在采样保持电路中,采样周期应大于__________之和.捕捉时间.孔径时间./转换时间.反转时间

标准答案:

15.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完成信息的_________交换、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等.其主要工具是计算机。.交换.存取.判断.决策

标准答案:

16.下列传动部分为非线性__________传动部件。.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丝杆螺母副.链轮

谋学网

标准答案:

17.莫尔条纹的特点__________.位移与光栅的移动成比例.具有位移放大作用

.具有平均光栅误差的作用.具有提高分辨率的作用

标准答案:

18.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中消除齿侧隙的方法__________.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提高装配精度;.采用偏心轴套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标准答案:

19.机械运动中的摩擦和阻尼会降低效率,所以在设计中要适当选择其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当阻尼比ξ=0时,系统处于等幅持续振荡状态,因此系统不能无阻尼。

.当ξ≥ 1时,系统为临界阻尼或过阻尼系统。此时,过渡过程无震荡,但响应时间较长。.当0<ξ<1时,系统为欠阻尼系统,ξ愈小,其震荡愈剧烈,过渡过程越长。

.当0<ξ<1时,系统为欠阻尼系统,ξ越大,则震荡越小,过渡过程越平稳,系统稳定性越好,但响应时间较长,系统灵敏度降低。

标准答案:

20.产生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机械的间隙

.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外界的干扰.误差的因素

标准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模型 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模型,主要功能,从属功能

0 引言

技术系统(包括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目的是运用一定的物理效应促使过程对象的变换过程实现。变换所需效应通常由系统在操作者和/或其他系统的协同下生成,并通过其交互来进行传递。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德国Darmstadt大学的R.Iserrmann[1]等人认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驱动器、传感器及机械部分都是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外界环境而存在的,控制系统设计是机电一体化设计的主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Murali Barathwaj Jayaram[2]从设计理论的角度考察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布置、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公理化设计、层次分析法(AHP)和偏爱建模法的4阶段方案设计方法。大量的文献已经研究了技术系统的功能和功能性质的定义和表达。遗憾的是,由于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本质和特征缺乏充分的洞察,仅有极少数文献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实质上的针对性。本文从变换功能、目的功能和状态变迁角度出发,建立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新的、完整的功能结构模型。

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机电一体化是使机械制造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部件、模块和系统层次上实现功能交互和空间集成的学科。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显著特点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机械变换过程,机械技术和信息处理与控制技术需要紧密协同和集成,这种协同和集成使得设计者在生成建设性的方案解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更能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机电一体化系统抽象、完整的功能结构模型,由变换功能、目的功能和状态变迁部分组成。

变换功能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输出流转换来描述系统的功能,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人机协作,将过程对象(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状态有目的地变换为期望的输出状态。可将变换功能系统视为输入输出已知而内部未知的“黑箱”。变换功能表达方式反映了功能的本质特征,易于实现功能的推理和运算。变换功能中的单一步骤称作操作,每个操作都改变了过程对象的若干性质和特征。为了获得所需的过程对象的输出状态,通常需要更多的其他操作。技术系统本身并不是技术过程,它只是运用必需的效应来推动技术过程的实现。如录像机是一个技术(机电)系统,而录像带的播放是一个功能变换过程。该变换过程的输入过程对象是储存于录像带上的磁信号,而输出过程对象是发送至显示屏的电信号。为完成录像带播放过程,操作者发送“播放”信号给录像机,由录像机完成磁信号到电信号的变换。

目的功能是指技术系统生成功能变换所需物理效应的能力,物理效应的全体构成了系统的目的功能。目的功能依据显现出的物理效应来表达功能,效应可由操作者、系统(部件)或两者协同生成。笔者认为,目的功能表达方式更符合设计者的思维习惯,更接近于设计者对系统功能理解的实际经验,能够有效地表示设计意图。例如,球轴承或静态结构的功能用效应来表达比用输入输出变换来表达更容易让人理解。

在连续类型的功能变换过程中,功能被描述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连续流。变换过程的输出具有连续性,即输出状态仅仅取决于输入状态(如传导功能、放大功能、转换功能等就是如此)。但是,连续性变换功能结构无法明确地表达不同的系统状态。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结构不能仅用变换功能来表达。

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在不同的状态(至少有“开”和“关”两个状态),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系统的状态,不同状态间的变迁受一定的逻辑条件控制(例如,如果操作者按下开关,系统就处于“开启”状态)。然而,当为系统的状态变迁行为建模时,系统中的信息流却并不清楚,而信息又是状态变迁所必需的。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同样不能仅用系统的状态变迁来表达。

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结构

信息由人产生,为人服务,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数据和消息都是信息。这里的“信息”指的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信息,即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能量的一类功能变换对象。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两类信息:①过程信息:被系统所变换(处理)的信息;②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变换过程的信息,是能够被系统所“理解”的信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过程信息和控制信息划分在不同的信息层次上被证实存在着相对性。例如,机器人中的电子反馈回路无疑是传递控制信息的,即这个装置的目的是控制系统的运动,但是,若从局部来看其中的反馈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的话,就会发现被它们处理的信息具有过程特征,同时,过程信息的语义值对传感器和前置放大器等的功能并无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过程信息和控制信息通常在系统的信息层次结构中交替出现(控制信息需要变换功能,而变换功能在下一层次上又可能被控制信息所支配。例如,由一个图像传感器而来的信息在用来控制下一较高层次上的机器人程序之前必须被处理)。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从属功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一些从属功能的协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主要从属功能包括动力功能、控制功能、接口功能、保护功能、通讯功能和结构功能。

(1)动力功能为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提供必需的能量。

如果系统主要部件的输入或输出与系统所处环境的相应输入或输出不能直接匹配,接口功能就是必要的了。例如,当选用电动机去驱动一个直线移动机构时,就需要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接口部件。

(2)保护功能确保系统的重要部件的功能参数处于可允许的范围内。

另外,保护功能也防止系统部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通讯功能使系统部件能够与环境交换(状态)信息。

例如,激光系统会发出警报信号(输出)以表明其处于运行状态,同时又可根据一些参考设置(输入)进行运转。通讯功能主要向功能结构上层的控制回路提供信息。

(4)结构功能确保主要部件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空间条件能够得到满足。

例如,电灯插座就有结构上的用途,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个电气接口。控制功能管理着系统中部件的状态,并能根据外部输入控制系统的功能特性。

从属功能本身可被视为下一较低功能层次上的主功能,每个这样的功能又需要新的从属功能。正是实现主功能的方法决定了在功能结构的下一层次上需要什么样的从属功能。

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模型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模型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原则:①包括所有从属功能;②维持功能方法树因果链层次的递归性。所有的从属功能均被置于系统边界上以表明它们可以被相联的系统所共用。初步的系统模型见图1。

结构功能未包含在图1中,因为它不宜用变换术语表达。同样,将保护功能表达为输入/输出关系可能会妨碍到对它的全面理解。如机械安全销的功能是防止机构移出安全区域,这样的保护功能就不能够用变换术语来表达。以上功能模型可以清楚地解释从属功能以及主功能与从属功能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结构。但将此模型作为设计工具(即抽象地描述产品的功能结构)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当多个系统集成时,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变得相当复杂因而难以清楚地表达。

5 结论

本文首先对复杂机械系统的一般建模过程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多体动力学基本元素。随后对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进行了介绍,并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得到了基本模型元素的属性。讨论了模型元素的种类,对其进行了分类处理,根据这些分类,设计出机械多体动力学模型组件,并给出了复杂机械系统的类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 Isermann Rolf.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mechatronic systems[J].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1996,19(2):117-134.

[2] Murali Barathwaj Jayaram.A formal method for functional modeling and conceptual design of complex mechatronic systems[M].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2.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业 篇8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39-01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测控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结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当今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流,机电行业对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为迫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是机电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我校人才培养环节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该与时俱进,课程应向实践性、应用性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

1 整合、精选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从学科角度来看,它是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而不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的简单组合体;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果或最终体现来看,它则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由机械本体、电、气、液压以及光电器件组成的产品或设备,是一个自动化的工作系统[1]。在教学过程中,应减少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例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的知识。因此分配较多的课时讲授诸如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快速成型机、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机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实例,从机电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析与设计等内容。课程教学中及时增加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系统、新案例,明确机械、电子、测控等各部分内容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体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实用性。由于缺乏工程实践,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这门课程难度大,因此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和搜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实例,并以研讨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综合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利用影像、动画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授课过程中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实例,从汽车、洗衣机、采棉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入手,使用图片和影像资料使学生了解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把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的展示具体化为学生的感官认识,使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与时俱进,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动态,例如大部分学生对机器人、军事武器装备及航天器有浓厚的兴趣,使用这些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3 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实践性很强。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出发,建立了涵盖机械、检测、控制、驱动等内容的多层次实验体系,应积极探索面向解决问题综合性实验和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性创新性实验等多种实践形式[2],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例如开设慧鱼机器人的组装和调试,包括机械部分的结构组装调试和控制部分的连接及调试,通过编程软件对组装成的机器人进行整体调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利用,也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基础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学生亲自动手,并鼓励学生脱离图纸自己设计,这样能很好地开发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选择与机电一体化密切相关的实际工程课题作为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资料查询、制定研究方案、发现与解决问题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教学平台,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培养与训练切实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

4 采用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因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科综合性强,采用闭卷考核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3]。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应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进行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因此采用闭卷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的形式,平时作业由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制定,形式为幻灯片汇报,针对一个题目,提倡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合作完成,目的在于鼓励学生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拓宽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同时注重考试内容的灵活性,增加了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考题,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和知识迁移能力,适当地将实践环节成绩、论文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以适当的比例计算到总成绩中去,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分析评价教学效果[4]。

5 结束语

本着我校培养“宽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需要,立足于学院教学改革的实际,本文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知识结构及其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的任务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功能定位,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使这门课程更好的为培养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闫华,汪木兰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 科技教育创新,2008(15): 241~242

[2] 杨富超,吴媛.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2008(16): 58~59

[3] 黄中华,谢雅.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长沙学铁道学院学报,2009(10): 86~87

[4] 徐浩宁,谢雅. 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J]. 职业技术,2009(2): 20~21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63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D07002

上一篇:国贸毕业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外劳动技术服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