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教育课教案(通用8篇)
安全工作以及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它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每个同学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方面的锻炼,提高警惕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安全、文明、健康、快乐地度过难忘而又富有意义的住校生活。同时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也是十分必要。
二、教学过程: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者变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住校生安全防范”的意见,希同学们时刻牢记,严格执行。
1.来校和回家途中不逗留、游玩,高度注意交通安全。
2.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寝室内不存放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50元以上),保管好自己的IC卡。学校不提倡学生穿名牌服饰来校,提倡节俭。相关私人物品放入箱柜,上锁,自行车按规定停放,上锁。
3.爱护学校公共财产。如扫把等严禁用手游玩;不用力攀折上铺档板;不做有危险性的游戏,如铺与铺之间的跳跃等;不私拉乱接电线;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4.不在走廊楼梯处冲撞玩耍,要轻走轻声。严禁在窗台、扶栏等危险处攀爬、游玩、晾晒衣物等。
5.打扫卫生时,要注意安全。
6.开水瓶要整齐地靠墙摆放,避免走路时碰翻。
7.严格执行事前请假制度,如有请假,至少要报告班主任值周教师。按时就寝、起床,寝室长点名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睡觉时严格遵守规定,不两人同睡一铺,不容留非本寝室人员过夜,不擅自调换床位。
8.遵守纪律,熄灯后安心入睡。不讲空话,严禁点蜡烛,严禁用打火机。不传播无聊、迷信、下流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言论。
9.注意冷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健康。如有生病,要及时报告班主任,不能拖延。
10.既关心、团结同学,又要注意谨慎交友。要关注同学的心理情绪变化,互相安慰、鼓励。如有反常情况,寝室长有责任及时报告值夜老师。
11.男生、女生都要提高抵抗诱惑的防范意识,自尊、自重、自爱,提高对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能力,不轻率与陌生人结交,不经管理人员允许,男生严禁进入女生生活区。
12.注意饮食卫生,不带饭菜点心零食来校。如发现食堂有过期、变质、三无食品出售,可马上向学校反映情况。
三、总结
充分认识在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区开展普法教育是法制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深入, 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呈现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多种经济体制并存, 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 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这部分人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组织来管理, 法制教育状况非常薄弱;二是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使得社区治安存在很大的压力;三是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 社会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将逐步增加, 对加强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 大部分由社区来承接。同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 社区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社区居民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 参与社区的活动, 而且对社区的服务管理、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通过分析社区现状, 我们认为在社区进一步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的法治环境, 对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对于推进“文明城区”和“首善之区”建设, 保持社会稳定, 推动依法治区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确保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相当数量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 社区的“社会人”的人数不断在增加。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社区法制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就要紧紧结合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研究新思想, 探索新途径, 解决新问题, 扎扎实实把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 在组织措施上要做到“两个到位”
一是要组织到位。作为以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主管部门要成立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并指派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班子干部负责此项工作。领导要亲自动员, 亲自部署, 亲自抓检查落实。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职能部门全力抓, 其他部门配合抓,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保障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的科学完善。
二是要制度到位。为保证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形势和工作实际, 社区要有社区法制教育考评制度, 要将社区法制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二) 在普法宣传对象上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要突出社区居民骨干。特别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居住在社区内的党员和法律工作者以及离退休干部的作用, 因为他们是做好居民群众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二是要突出社区青少年。各社区要加强与辖区内中小学校的沟通,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 使在校的学生出了校门走进社区同样感受教育氛围,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 使社会每个环节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都不失控。
三是要突出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 人口流动越来越多, 外地人员来津务工经商的人员也随之增多, 在新兴居民小区购房居住和在老旧小区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员也越来越多。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 社会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将逐步增加。因此,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相当艰巨的任务和重点。
(三) 在普法内容上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所需
街道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应由两方面组成, 第一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学习内容, 这部分基本上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以及涉及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第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不同地区的实际, 有侧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社区要充分借助社会上大型的法制宣传活动的舞台, 如综治宣传月、“6.26”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 对社区群众开展适宜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 在方式方法上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目前仍在采用的传统的宣传方式, 如法制橱窗、板报、法制图片展、印刷发放宣传资料等, 这些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 在创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下功夫。如利用网络开展法制动漫、利用播放广场电影时播放法制宣传短片、利用社区文艺宣传队开展法制文艺演出、利用社区电子显示屏做普法公益广告等。要注意开拓普法教育与维权相结合, 普法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 普法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渠道, 使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朝更有益于群众接受的方向扩展, 通过好的形式进一步增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今年河西区司法局为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 为每个街道制作了一套与广大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展板, 由各街负责到各社区进行循回展览;还印制了普法凉扇和普法宣传彩页向社区居民发放;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公民统计法律素质;法制宣传教育;有效性;教育要素;教育过程;教育效果
当前,统计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上升期,既面临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景和机遇,又存在着如何适应和面对问题的挑战。从整体上看,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不断提高,统计数据客观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统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统计工作,统计部门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统计对党和政府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各界对統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的压力和难度也越来越大,调查对象不配合的情况日益增多,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长期困扰,人为干扰统计数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这都与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不佳有着直接关系。新修订的统计法,虽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统计法律制度,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则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境遇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主要采取全民普法的形式。从1985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先后转发了中宣部和司法部联合制定的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了五个决议。普法规划的实施,推动了普法活动在全社会蓬勃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为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中央提出,“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研究,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统计法制”,指的是统计法和相关行政法规规章,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统计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还包括实质意义上的统计法,如统计法的实施细则、各类普查条例、调查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行政法规与规章。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着眼于公民统计法律素质的提高。公民统计法律素质,是指公民所具有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法律知识以及运用统计法律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因素条件,是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
目前,我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宏观环境相对宽松,但也陷入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期望的现实困境。第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公众特别是国外媒体特别重视我国的统计数据。以至近年来统计的“声音”越来越响了。有报道说,国外媒体对中国新闻发布的关注度,除了外交部就是统计局了。第二,在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后,社会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有较大增长的趋势,这也给统计宣传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统计法的修改以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在统计法的诸多内容上有所改变,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刚性。与民商事、刑事立法相比,以往统计法的立法动态并没有在公共舆论中引起太多的关注,但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统计法的修正案后,不论从网络民意还是访问议论来看,中国修法确保政府统计数据公信力的消息成为不容置疑的新闻热点。在此背景下,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努力适应新形势,赋予新内容,开辟新途径,创造新业绩,切实增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重新修订的《统计法》,第1条就明确了立法目的与立法宗旨,即“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在此之前,2009年5月1日,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开始施行。为全面掌握新《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和查找贯彻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决定联合开展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为此,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增强其有效性,通过进一步宣传新的《统计法》和《处分规定》,增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观念,努力营造学习统计法、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法的社会氛围。
二、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有效性的价值体现
统计“作为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是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国力的“晴雨表”,是管理国家、监督国民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增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中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这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统计工作发展和统计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此,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树立依法统计意识。第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自觉守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行依法治国,贯彻落实国家统计法律,必须在全社会培养以自律为基础的守法意识,使人们形成发自内心的对宪法和包括统计法在内的法律的信仰和崇敬,并把统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内化为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主动、积极地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做到自觉诚信守法。第三,科学有效组织统计工作的需要。为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就要通过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观念,努力营造学习统计法、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法的社会氛围,实现依法统计。
增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第一,提高统计责任单位及统计人员的认识,为国
家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执法大检查提供客观、可靠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加入贸组织和国际接轨后,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受政治或经济利益驱動的影响,统计工作中“领导干部人为干预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参与弄虚作假、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统计违法行为不仅使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受到损害,更会影响到领导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造成决策失误,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增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为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深化统计法律宣传教育,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推动统计法的普法活动在全社会蓬勃开展。以此进一步确立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的观念;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非法干预统计工作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公民等统计调查对象履行法定义务的积极性。第三,增强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律意识,保障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职权,保证统计机构监督检查措施的顺利开展。政府统计机构可以依法采取六项法定的监督检查措施,其性质为法定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检查对象)进行的行政行为,需要依法行政、依法统计。同时,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负有法定的配合义务。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统计调查对象法律意识提高的基础之上。
三、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体现在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实现之上。“统计工作不是把数字随便填到几个格格里去,而应当是用数字来说明所研究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充分呈现或正在呈现的各种社会类型”,为此,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凸显其有效性,以实现统计工作“四性”的根本要求。
第一,彰显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素的有效性。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要素,就是构成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运作系统或者说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活动的基本元素。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可将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中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等作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要素。
要彰显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者要素的有效性。统计法是规范、引导、保障和推动统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准则。在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中,要重点宣传新修订的《统计法》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规范,增强统计活动中各参与主体贯彻实施统计法的自觉性,使统计法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实到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统计法对统计工作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要彰显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对象要素的有效性。要围绕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这三类重点普法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教育方案并落实到位。各级领导干部在组织领导统计工作、维护统计工作秩序、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方面负有重大责任,要切实抓好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使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统计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法领导和支持统计工作,自觉维护统计工作独立性,防止行政干预,杜绝弄虚作假。广大统计人员是推进依法统计的主体,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培训,使广大统计人员清楚地掌握依法统计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统计法》,切实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加强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宣传教育,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公民明确自身在统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履行法定统计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更加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
要彰显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目的要素的有效性。统计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保障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直接目的,这对于党和政府正确判断形势、实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修订的《统计法》和《处分规定》,是统计工作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做好这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统计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促进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切实履行职责。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优化统计发展环境、规范统计工作秩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强化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过程的有效性。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从主体上来看,包括教育者的“教”与教育对象的“学”两个方面;从活动性质来看,包括主体的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两个层面。
要强化教育者的意识活动、实践活动过程的有效性。要配合执法检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宣传专栏、发放宣传材料、印制张贴宣传挂图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推动统计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依法统计的主要精神和基本要求。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表扬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计法的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同时曝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提高宣传效果,努力形成威慑违法违纪行为、维护依法统计权威的舆论氛围,为深入贯彻实施统计法律法规、保障统计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要强化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实践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统计法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履行法律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基本义务。与此同时,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要保护社会公众包括教育对象的监督权与检举权的切实实现。
第三,实现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效果的有效性。要把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与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普法宣传、城乡抽样调查样本轮换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六五普法”的启动与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各类法治实践、依法治理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与教育,积极争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执法大检查的重视,积极争取检查对象的配合,积极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检查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要通过宣传,发动和鼓励群众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形成有利于反对统计弄虚作假的强大舆论氛围和正确舆论导向。
随着《全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五五”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论是从内容上、形式上、规模上、参加人员的数量和层次上,均意义深远,作用明显,成效突出。为使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五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发展理清思路,更好地服务于统计工作,要按照《2011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理论研究,认真总结‘五五普法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工作规律,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六五”期间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着力加强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进一步学习、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增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观念;继续深化统计法的“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和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统计系统的依法治理,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17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26.
[3]张来成.李超然:诠释统计宣传之道[J].数据,2008(10):16.
[4]凌峰.“统计法”成为热点的另类解读[J].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09(13):44.
[5]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26.
[6]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57.
王场初中:张孝琼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二、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三、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五,六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主要内容:(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学会断案
案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五)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教学目的:
1、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守法意识;
2、使每一位学生远离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
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懂法、守法、用法;
4、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年。
教学重难点: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法的渊源
在新华字典上的解释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行为规范。
相关链接:在古汉字中,“法”写作“灋”,是由“水”、“廌 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公平,“廌”是一种长相像牛的独角兽,它生性正直,具有明察善恶的本领,“去”表示惩处。传说,在古时候,有两个人发生了矛盾,为一点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双方都强调自己有理由,指责对方的过错,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这事闹到县衙里了,于是县官就叫他们两个先后说出自己的原因和理由,而后由“廌”去裁定,结果“廌”一下就找到了说谎的人,并用自己的独角把他顶到在地。这就是法的来历。
所谓的法,我们的理解就是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所以就要受到这个社会的约束: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在社会,要听国家的话,而国家的话就是法律要 求的行为规范,法律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高压线”,在日常生活,我们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要去碰法律这条“高压线”,避免自己和家人受到伤害。
二、违法和犯罪:
相关链接: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
1、违法: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它指违反法律,不履行法律义务。从广义上讲,违法是指违反一切现行法律规范的行为,包括违反刑法、违反义务教育法等等。违法行为,又称为“非法行为”“不法行为”。从狭义上讲,所谓违法是指违反刑法以外法律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比如: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touqie;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犯罪: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并非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只有为刑法所禁止,并具有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即达到了 2 一定严重程度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民事、经济和行政的违法行为,只能适用有关法律加以调整,而不能适用刑法,认定为犯罪。)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行为同其他违法行为一样,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则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也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受刑罚处罚,就意味着不是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还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王某,男,案发时未满16周岁,一天,他在一家游戏机室遇见邢某即向其索要香烟,邢某说没有,王某便觉得邢某没有给他面子,就又叫他去外面拿烟,邢某不去,王某便一拳往邢某腹部打去,当邢某躬着身抱着肚子叫痛时,王某又用右肘部击他后脑造成邢某颅内出血死亡。此案例中的王某已满14周岁,而且实施的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经过审理,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0年。
如果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对你所作的行为进行治安处罚或送劳动教养等等。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诱因分析:
1、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容易诱发各种暴力犯罪,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等,这两种犯罪也是我们青少年中多发的两种犯罪类型。这种情况大多发 3 生在男孩子身上,很多男孩子从小都喜欢刀、枪,炮等等。小的时候是拿一些玩具刀、枪做游戏,等大一点了可能就开始玩一些真刀、真枪了。
案例:马某是一名中学男生,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班级里也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家原住农村,后转学到县城读书。因在校园内曾遇到过几位高年级的学生向其索要钱财和一些学习用品,在以后上学的时候,他经常在书包里放上一把尖刀用来防身。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位同学在教室里打闹,其中一名男生张某对马某进行辱骂和挑衅。马某对张某的辱骂忍无可忍,一时气愤,掏出书包内的尖刀突然刺向张某,张某因没有防备被刺中心脏,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试想,马某要是不随身携带刀具,也不会一时气愤拿刀伤人。马某和张某本是花季的年龄,张某却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而马某也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而被判刑,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活。他的父母因其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与马某连带赔偿被害人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近二十万元。马某的行为不但给别人的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害人又害己!
2、以大欺小,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这种习惯在往前发展一步,那就非常容易构成抢劫罪。
案例:三名高年级中学生看到两个小学生在路上走,就上前跟两个学生要钱,在遭到反抗时,又用砖头和拳脚对被害人进行殴打,被害人害怕了,赶紧将身上的七元钱给了三名被告。三名被告拿其中的五元钱打车到游戏厅,又拿一元钱买了游戏币,开始玩游戏。被公安机关抓到时,三名被告也承认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抢劫罪。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是其他方法强行抢劫公私财物的,就构成了抢劫罪。哪怕是抢了一元钱,只要是符合了抢劫罪的构成要件,那么都要按抢劫罪定罪处 4 罚。法律的无知带给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他们将为此付出大好的青春时光作为代价。所以,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一定要从小杜绝。
3、顺手牵羊的小偷小摸行为也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容易引发盗窃罪,而盗窃罪在青少年中更是多发的犯罪类型。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构成了盗窃罪。绝大多数的罪犯都是从小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导致犯罪。
4、缺乏宽容心,同学之间因琐事打架斗殴,这个习惯很不好,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案件都是因为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彼此之间发生的矛盾,而引发的流血事件。
四、青少年如何加强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
1、青少年学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2、树立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意识。自尊、自立、自强、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青少年学生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一个人违法犯罪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因是指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内因是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个人的修养,虽然,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但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内因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就像莲花,它出污泥而不染,如果我们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你,也是无济于事的。
3、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同时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 魄,这样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避开危险,机智应对。为避免违法犯罪行为侵害自己,同学们首先要选择躲避,我们不提倡同学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毕竟自己年纪还小,要采取智斗,明智的做法就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方法得当,处置灵活。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时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作主张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
明辨是非,自我保护。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起玩,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去违法犯罪,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动手,也难脱干系。
李:感谢老师的对我们给予的希望。我们也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六班会做的更好。
陈: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课,我们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也给我们擦亮了眼睛。给我们日常的行程减少了麻烦。
合:中学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不但要学会各种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只要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相信我们班就会做得更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一曲《军歌》送给在座的老师们。请您们相信我们六班是最棒的。
很多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很多他们认为不是犯罪的行为事实上都已经越过了法律的界限。在初中的政治教育中应当要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首先, 要注重政治课本中法律知识的讲解。从初中起直到大学, 政治课本中都会有关于法律知识的章节, 这是在学生的三观形成过程中不断灌输法律知识, 引导学生成为遵纪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方式。因此,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 对政治课本中法律知识的部分要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并形成积极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
其次, 要在政治课堂上随时引入法律问题。法律所包含的范围十分宽泛。在生活中, 任何一件小事, 甚至是一个物品都能够牵引出法律问题。初中政治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 要善于发掘法律知识切入点, 有机地在其他的政治知识和法律问题之间进行切换, 时刻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细节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微妙关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关注法律问题的意识。
最后, 要在政治课堂上适当举行法制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举行实践活动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法制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 却可以通过适当举行法制教育活动, 譬如法律知识趣味竞赛等, 来引导学生对法制的关注, 并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深化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甚至喜欢上法制学习。同时, 学生的亲身实践, 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行为指导, 让学生下意识地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向。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很多的初中政治老师观念中, 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才是教学的重点。实际上在教育改革之下, 法制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而是为了保证学生思想观念和法制观念的正确方向, 降低犯罪率, 让人们更好地享受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 初中政治老师的教学理念应当有所转变。而随着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需要随之更新。
1. 多媒体的合理利用。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 由于法律知识相对复杂难懂, 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普通的口头教学, 不仅让学生难理解, 而且会让法制教育显得枯燥乏味, 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重视度也随之下降。对多媒体巧妙合理的利用, 既不会喧宾夺主, 将课堂重点带跑, 又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
2. 互联网的正确利用。
当今世界是互联网的时代。在教学改革中应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有意识地将互联网纳入教学活动中。互联网的广大信息量也是诱导未成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初中的政治教育中, 应该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通过正确的使用互联网, 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课堂与生活的结合
任何教学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知识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政治课堂所讲述的法律知识, 最终也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实现其意义。因此, 在政治教育时, 应该有意识把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 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包含法律知识的现象的能力和意识。将观察并分析的任务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时刻注意法律问题, 并以此为诫, 养成遵纪守法、维护法律的观念。
其次, 可以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引入课堂进行法律层面的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但这些违法乱纪的人并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 往往会形成这些事情是可以做的这种想法。政治老师在法制教育时应该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容易忽略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出现象和问题, 经过知识点的讲解以后, 再让学生自己分析现象、解答问题。
最后, 注重开展课外的法制教育活动。这与课内的活动有所不同。课内的活动重视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践, 而课外的活动则重视生活体验。这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地认识到哪些事情可以做、应该做, 哪些事情不能做;当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的时候, 应该如何机智而正确地与之进行斗争等问题。
关键词: 高校 法制宣传教育 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法治”,可见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高校如何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培养成中国梦的实现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在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但法律知识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当前大学生为了就业,大多重视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而对法律内容学习重视不够,法律基础知识贫乏。第二,高校以前独立开设《法律基础》课,现在和《思想道德修养》合并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法律的课时数减少,法律知识学得不牢靠;第三,高校理工专业课老师着重教学和科研,忽视或轻视对社科知识,特别是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因此,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提高师生的法律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大学校园内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法制观念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师生的法律知识不足,有的学生不能全面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有的学生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不知道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当以相互联系的眼光看待它们,而不应孤立地理解它们;有的学生蔑视人的生命意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为一点小矛盾就起了杀人之心,甚至酿成血案。这些案例虽然有种种偶然因素掺和其中,但他(她)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蔑视人的生命意识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仍然还有不少法盲,或知法犯法者。
(三)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缺乏。
从现行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渠道看,高校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就其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分析,内容薄弱,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老套,以说教为主,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另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够稳定,法制宣传教育模式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把犯罪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等。
二、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法制宣传教育现状,高校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制环境,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健全组织机构,科学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师生法律知识。
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规划等措施,为学校普法工作的落实,增长师生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1.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为学校有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依据。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省级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文件精神,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学校普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象与要求、实施步骤等,要求全校上下以普法工作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为重点,以全面实现依法治校为目标,不断加大依法治校工作力度,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2.建立和健全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为全面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其职责是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协调和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使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化。学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党政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职工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确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每年都要认真研究、制订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全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列入部门工作计划。要在全校形成党政工团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二)建立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保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丰富教育内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法制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1.建立“五个层次”的宣传教育制度,以制度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建立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确定学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解决学校在普法教育、职工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党员、教职工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党员教职工的普法教育,在每学期政治理论学习中列专题学习。三是建立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要求,保证课程、内容、学时的落实。四是建立学生社团的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大学生社团利用重要的节假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项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五是建立“法制宣传日”普法制度。以每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2.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学习资料供给制度,为顺利实施法制宣传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学法教材保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学法教材由校纪委和组织部门提供,教职工学法教材由工会、人事和宣传部门提供,学生学法教材由教务部门提供等,确保各类人员学法有充分的物质保障,为全校师生学法提供通畅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氛围。
3.认真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保障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要不断加大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每年都将法制宣传教育需要的授课、场地、资料、器材、音像制品及教材等必要的经费开支列入年初预算;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三)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法,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
1.分清层次类别,突出重点内容,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学校党委每年确定一到两个专题作为校党委中心组和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列出学习具体内容和重点研究思考的问题,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学习思考研究。一是学校党委中心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党委中心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研究确定学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出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进行思考研究。二是党员、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党员、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中列专题进行学习。如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重点研究和思考与其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三是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外,还应在相关专业学生中开设专业法律课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增加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内容等。
2.结合师生实际,维护师生权益,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一是结合师生实际,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国家新颁布的与师生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校要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报道。首先,利用网络。利用本校新闻网或各职能部门的网页,第一时间登载其法律原文,选载有关对新法解释说明的权威性文章,以便师生查阅学习,帮助师生全面准确理解新法颁布施行的背景、重大意义和与其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具体解释;其次,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做成展板放在显要位置进行展出宣传,扩大宣传面;再次,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新颁布法律法规的专题辅导讲座,使教职工不仅对新法基本内容有了总体把握和了解,更对今后如何遵纪守法,运用新颁布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提供帮助;第四,学校组织举办“‘新法’知识培训班”,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管理部门人员接受系统培训,并向学生做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工作。二是利用特殊时机、采用不同方式宣传师生现实需要的法律法规。如为配合代表的选举和学校党代会的选举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师生了解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选举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选举的程序和要求,使学校选举的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圆满完成选举工作。这样广大师生既学习法律知识,又促进工作开展。再如为配合中央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党员干部和教职工中开展党风党纪和反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学校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为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营造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环境氛围,净化校园环境。在毕业班学生中广泛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知识学习,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法律知识等。这些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实践活动“寓教于用”,对提高师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律意识,效果显著。
3.定期开展活动,强化法律意识,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一是在每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法律协会,在学校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放保护消费者权益宣传资料,参加“消协”举办的相关活动等。二是每年开展与“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览、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视频和录音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宣传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向社会宣传善待地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共同家园的科普知识。举办地球与环境专题知识讲座,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保护地球和环境。三是每年12月定期开展“安全月活动”,举办大学生安全法规知识竞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12·4”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等。通过定期开展的系列活动,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法制宣传教育课教案】推荐阅读:
民主法制宣传教育06-18
法制宣传教育情况12-15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12-19
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制度12-29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总结12-31
保密法制教育宣传方案10-25
法制教育宣传手册11-07
法制教育宣传标语大全12-25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06-17
举办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总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