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大小写

2025-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字大小写(精选7篇)

数字大小写 篇1

如果我们要把几百条数据了数字转换在中文大小写这样用手工来操作不把人累死去,但是幸好excel中一个功能可以直接把数字金额转化大小写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此功能如何使用吧,

1、作个简单的测试吧,我们打开excel文件,然后随便在表格中输入数字123456,如图:

2、然后我们选中有数字的单元格,然后右击在弹出菜单中点击“单元格格式” 3、在弹出窗口中我们点击“数字”——》“分类”——》“特殊”——》“中文大写数字” 这里有多种我们只选择我们要用的就可以了, 4、点击确定之后你会发现我们数字变成了大定了哦 好了非常的简单吧,如果要转换回来我们在第三步只要简单的换另一种方式即可解决了。

数字大小写 篇2

一、传统实验的弊端及原因

在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 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根据二力平衡原理 , 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3]。因为是手拉动 , 在操作中很难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边拉动边观察 , 较难准确读数。所以常规实验存在着两点不足 : 难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难准确读数。这是传统实验的缺陷 , 其它实验一样有 , 它往往得不到与规律相符的结果 , 会给教师教学造成尴尬 , 让学生产生困惑。究其原因最主要表现为 :

1. 由于实验仪器结构简单 , 制作粗糙 , 受摩擦力、自身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 所测数据相差较大 , 影响了探究实验的结果。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对科学知识和规律进行再发现 , 那么就必须使探究得到的结果和需再发现的规律尽可能的相符合 , 结果相反 , 使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 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2. 传统实验仪器的分辨率、精确度不高 , 导致一些现象不明显 , 产生的效果不明确 , 测量的数据误差较大 ,不能显示相关的规律 , 导致最后得到的结果和科学规律不尽相符 , 影响学生科学实验观的形成。

3. 传统实验中实验数据 , 只能采用手工记录 , 实验次数不多 , 数据采样率不高 , 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大。对连续、长时间的实验 , 给数据记录增加困难 ,影响实验进程 , 面对快速连续变化的量 , 往往无能为力 ,导致一些实验无法完成。

4. 传统实验只能根据实验要求采集实验数据 , 但没有自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功能 , 初中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强 , 简单的还可以分析找出规律 , 但面对大量的数据 , 处理时不懂如何分析和处理数据 , 最后依旧依赖教师直接给出实验结论 , 使实验不能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长此以往 , 学生会觉得实验难做 , 实验意义不大 , 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物理数字实验的实践——以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为例

(一)实验仪器

笔者将准备好的数字仪器来做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 , 由传感器、采集器就可以组成最简单的实验装置 , 双量程力传感器(如图1)代替弹簧测力计 , 它的原理简单来说 , 是把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转换装置 ,通过采集器(如图2)收集信号 , 也可以通过电脑软件Addestation v5.0(6.0)分析处理数据[4]。

(二)探究步骤 :

1. 把实验装置自制如图 3 所示 :

这个实验装置的创新点是 :

(1)用电动机拉动木板 , 木块在木板上相对运动 ;

(2)两个定滑轮 , 第一个改变力的方向 , 第二个保持直线运动 ;

(3)利用定速电动机 , 达到匀速直线运动效果 ;

(4)用力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 , 能连续、多样测出摩擦力 , 并数字化、坐标图等形式显示。

2. 设置参数 : 为了使显示效果更好 , 反映相应的数据图像 , 需要对Addestation v5.0(6.0)软件参数设置。如对“时长 / 采样率”设置为1分钟 /1000, 在测量时 ,使F/t曲线在1分钟内形成 , 速度适当 , 版面在可视范围内 , 便于观察 ; 通过“传感器归零”设置 , 选择的频道传感器测量值校零 , 使测量值误差减少 ; 还可以转到“观览数码表”,以指针式显示测量数据;还有“定点标记”功能 , 开始点到终点标记 , 其中可对数据分析 , 有最大值、最小值、时间差等。可根据不同的实验设置不同的效果 , 根据分析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参数。

3. 进行实验 : 按上述参数设置 , 利用曲线图显示 ,操作如下 :

(1)保持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接通电源 , 让电动机匀速拉动长木板 , 使小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 , 读取采集器的示数 , 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通过投影幕 , 学生方便观察坐标曲线(如图4),读数直接以数字显示 , 精确到0.01N;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 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 重复实验。

观察力的变化 , 每增加一个砝码 , 传感器受力也增加 , 曲线呈梯级图像(如图5)。验证了摩擦力与压力有关的猜想。

(3)改用不同面的长木板 , 从而改变木块和长木板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重复上面的实验。同样得到相同压力下 ,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结果[5]。

木块在木板上做相对运动,并采用定速电动机带动,使物体匀速直线地做相对运动。用力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 , 数字化读数更精确 , 图像显示更直观 , 摩擦力前后的变化可直接比较。

4. 实验的优点[6]

本次实验 , 克服了传统实验的缺陷 , 较准确地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 并探究了摩擦力大小与因素的关系 ,达到预期目的。数字化实验有如下优点 :

(1)测量数据以数字显示 , 方便直接读数 , 避免传统实验中 , 学生因量程和分度值不同而读数错误 , 大大提高了读数的准确性。数字化仪器可连续测量 , 数字显示也是连续变化的 , 并自动保存记录 , 生成记录表。

(2)误差大大减少。采用传感器作为采集实验数据的工具 , 其分辨率远远高于传统实验仪器 , 如弹簧测力计 , 其分辨率一般为0.1-0.5N, 而采用力传感器作为测力工具 , 其分辨率一般可达到0.01N, 精确度远高于传统测力工具 , 使误差值大大减小。数字仪器还有敏感度高、反应迅速等特点 , 为科学规律的再发现提供了完美的工具。

(3)数字实验 , 软件中具有实验数据自动采集的功能 , 采集频率可自行设置 , 一般在10k Hz以上。足够高的数据采样率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 同时可以轻松解决涉及到连续快速变化的量的各种实验 , 而许多传统实验是无法解决的。

(4)数字化实验平台的软件部分 ,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 能根据采集到的数据 , 帮助学生轻松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 通过图表、坐标图等形式 ,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对科学规律进行再发现 , 使理科实验教学得到大大的简化 , 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三、教学反思

1. 数字实验是以电脑软件辅助 , 智能化的应用 ,学生对电脑设备有亲近感 , 软件功能很快掌握 , 只要教师适当引导 , 定能完成实验操作。本节课教师演示后 ,安排有学生分组实验 , 学生积极性高 , 组装器材 , 设置参数 , 相互协助 , 基本能完成实验。今后要大力研发相关实例 , 设计实验方案 , 充分利用好数字仪器 , 如利用双量程力传感器还可做相互作用力大小测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二力平衡等实验。

2. 有学生发现 : 不论是教师演示实验 , 还是分组实验 , 每次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摩擦力总是不同的 , 不能得到在相同接触面同样的压力下 , 摩擦力是相同的规律。连续的数据相差0.01到0.05N之间 , 明明是同一块板和木块 , 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相同的读数呢 ? 如表1所示 ,各小组讨论 , 寻找原因 , 有小组认为是因为有误差 , 有小组认为是因为采集器太精确了 , 有小组认为是因为木板和木块接触面不可能完全相同 , 造成摩擦力本来就是不同的 , 所以摩擦力就有变化 , 测得的就是该点的摩擦力 , 整个面的摩擦大小有变化 , 正是力传感器的精确度高 , 才能显示这变化。可以说 ,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 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推理 , 才得到在相同的接触面时 ,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规律。

3. 传统测量仪器和数字传感器 , 最大的区别在于测量的原理不同 ,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 而力传感器主要是把力信号转成电信号 , 不同原理可以反映同一属性的大小 , 力传感器的精确度、分辨率等要高得多 , 数字实验是今后实验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战略高度提出 , 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 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 : 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 ,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7]。教师要更新观念 , 逐步适应新的实验方式 , 让实验仪器更精密 ,结果更接近事实。

大小写字母闲侃生存之道 篇3

A对a说:要想成功,就得削尖脑袋。

2.b对B说:腰带再紧,也掩盖不住那满身赘肉。

B对b说:抽脂很有效,健康价更高。

3.c对C说:笑的时候,别太大声,对哭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C对c说:哭的时候,不要憋着,没有人会嘲笑你。

4.d对D说:不出头,不落后,平淡一生,枯燥。

D对d说:出头的椽子先烂。

5.f对F说:低头才是智慧。

F对f说:挺胸实为原则。

6.j对J说:独立的头脑,独立的思维,才是发展的根本。

J对j说:脱离实际,都是竹篮打水。

7.l对L说:做人要简单、正真。

L对l说:脚大才能坐稳江山。

8.n对N说:棱角太鲜明,成事很艰难。

N对n说:太圆滑的人生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9.q对Q说:站直了,别趴下。

Q对q说:太刚易折,难得糊涂。

10.r对R说:架根文明棍,你以为就是绅士?

R对r说:像根树杈,也不会小鸟依人。

11.s对S说:姐,身材好太重要了。

S对s说:妹,小巧玲珑也让人羡慕哟。

12.t对T说:肩膀再宽,没有头脑,也不行。

T对t说:过于单薄,咋能扛住风雨?

13.v对V说:骄傲使人落后。

V对v说:自卑无法前进。

14.y对Y说:穿上高跟鞋,也不是“高人”。

Y对y说:人正,影子才不斜。

15.z对Z说:再大,也是最后一名。

Z对z说:越是最后一名,越不能小看自己。

Word大小写字母转换(批量) 篇4

①用Ctrl+A组合键选择要转换的整个文档,或用鼠标选择要转换的部分文档,选择“格式→更改大小写”命令,

②在弹出的“更改大小写”窗口中选择“转换大小写”,单击“确定”按钮。

小提示:如果要把文档中的字母统统转换成小写或大写,可在“更改大小写”窗口中选择“大写”或“小写”。

数字大小写 篇5

要将人民币小写金额转换成大写格式,用Excel提供的格式,将自定义格式类型中的“[dbnum2]G/通用格式”改为“[dbnum2] G/通用格式“元””来实现。但在转换小数时却出现了问题,比如¥6,050.09只能转换为“陆仟零伍拾.零玖圆”。那么用Excel能不能解决这一先天不足呢?其方法有以下两种(以下均对B1转换,假设B1是通过函数ROUND( )四舍五入取得二位小数的小写金额数,其值为¥6,050.09)。

一、在三个连续的同行单元格中转换      ()

1. B2中输入公式 “=IF(B1<0,“金额为负无效”,INT(B1))”,计算结果为¥6,050.00,然后点击“格式→单元格→数字→特殊→中文大写数字→ 确定”,B2显示“陆仟零伍拾”,再点击“格式→单元格→数字→自定义”,将“类型”编辑框中的“[dbnum2]G/通用格式”修改为: [dbnum2](“人民币”)G/通用格式“元”,此时B2显示:“(人民币)陆仟零伍拾元”。

2. C2中输入“=IF(B1<0,“”,INT(B1??10)-INT(B1)??10)”,同样C2改为:[DBNum2]G/通用格式“角”,C2显示:“零角”。

3. D2中输入“=IF(B1<0,“”,INT(B1??100)-INT(B1??10)??10)”,同样D2改为:[DBNum2]G/通用格式“分”, D2显示:“玖分”,

这样在连续的三个同行单元格中实现了大写金额格式的转换。为了使转换符合财务格式,B2应右对齐,C2列宽无间隔,且不设左右边框线,D2要左对齐。

二、用Excel提供的函数转换

个位为0,则不显示;不为0,显示“XXX元”;不为0、且角位和分位均为0,显示“XXX元整”;元角分位均为0,则显示“零元整”。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为0、且元位或分位有一为0,则不显示;为0、且元位和分位均不为0,则显示“零”;不为0,显示“X角”。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为0,则显示“整”;不为0,显示“X分”。

根据以上思路在B2中输入公式:

“IF(B1<0,“金额为负无效”,IF(OR(B1=0,B1=“”),“(人民币)零元整”));

IF(B1<1,“(人民币)”,TEXT(INT(B1),“[dbnum2](人民币)G/通用格式”)&&“元”)&&IF(INT(B1??10)-INT(B1)??10=0);

IF(INT(B1)??(INT(B1??100)-INT(B1??10)??10)=0,“”,“ 零”),TEXT(INT(B1??10)-INT(B1)??10,“[dbnum2]”)&&“ 角”)&&IF((INT(B1??100)-INT(B1??10)??10)=0,“ 整”,TEXT((INT(B1??100)-INT(B1*10)*10),“[dbnum2]”)&&“分”)))”。

品牌的大小之虞 篇6

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与祸是一对相伴相生的兄弟。因此, 知福方能知祸, 知祸方能知福。经济繁荣与经济危机也正是如此, 要深刻地理解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机理, 不妨先站到经济危机的反面——经济繁荣上去看一看。

经济繁荣时是消费升级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谈消费升级, 所谓消费升级就是消费者由于收入的增加和文化涵养的提升, 不断地一步步升级其所消费的产品档次和品牌档次, 通过放弃之前消费过的中小品牌, 转而消费高品质、高价格、高品位的大品牌甚至奢侈品牌产品, 来改善生活的品质, 来彰显自身的身份、地位和品位。经济繁荣之时, 消费特点是向大品牌集中。

因此,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 企业不光要做产品品质, 而且还要做品牌品位。通过广告和明星代言来拉升品牌档次, 以满足消费者的内心对身份、地位、品位的情感需求。其本质都是在不断地通过品牌升级来迎合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

经济危机时是消费退流

当危机到来的时候, 从宏观来讲,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减缓, 经济增长的减速。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 工作不稳定了, 工资缩减了, 手中的钱少了, 消费起来便有后顾之忧, 存钱储蓄以备不测的中国传统生活观念又将重新回归。

经济状况的现实迫使消费者, 特别是城市中产消费者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 重新选择实惠主义的生活方式, 暂时将大品牌、奢侈品牌抛到一边。回归到中小品牌的消费上来, 这种现象叫消费退流。

危机中的顾客关系管理

大品牌如何保有消费群

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 大品牌的问题是如何保有现有消费群体, 使其不向下流失。思考点应该站在问题源头处, 从源头顺流而下, 抓住本质。消费者退流的本质是购买力的下降, 再也不能长时间维持高消费。

1.强化会员与俱乐部营销制。通过会员折扣、贵宾内部价等形式, 稳固住一批忠诚客户, 作为品牌的群众基础。

2.加强服务。在不加收服务费基础上, 加强服务。将服务做到产品价值中去, 从而做大产品价值。产品价值大了, 而价格不变, 也是一种降价形式。

3.情感营销。中国人向来重视情感, 好面子, 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危机时刻考验的是企业深度营销的能力, 如何将顾客关系深化是企业应该着重思考的一个方面。努力将买卖关系, 上升为亲朋关系, 将客户做成朋友。

中小品牌如何承接回流消费群

退流下来的中高端消费群, 不得不重新面对原来不屑一顾的中小品牌。从而面临一个在众多的中小品牌中, 重新选择、重新体验, 进而建立信任、建立忠诚的过程。

面对消费者的重新选择, 企业等客上门, 不如主动拉客。要想方设法让退流消费者与自我产品建立第一次成功沟通。

如果是食品, 则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吃上第一口, 在终端建立消费者试尝试吃台就尤为重要了, 特别是一些新品类商品更是如此。

如果是用件商品, 则要强调终端的现场体验, 通过体验产品功能, 让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成功沟通, 而后一回生, 二回熟。

大小虚实话立意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26—01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在高考作文中赢得高分,首先得过好审题关。审题立意,二者是密切相连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审好了题,立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技巧。高考作文立意要做到“思想健康”,这是一项基本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他们作为训练作文“两个致力的目标”。可见,这是一项基础等级要求,同时,这项要求也符合我们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目的。在符合这一要求的前提下,立意也要讲求一定的技巧。

一、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范围很大,可以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一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方向,较难落笔。可以用“化大为小”的方法来解决难题。即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去写。

例如,“希望”这个话题,“希望”的外延很广,此时就要懂得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眼。如,可以把话题分割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转化为一个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望(对父母理解自己的渴望),父母望子(女)成龙(凤)的心情。选取自己体验最深的一点来谈,谈深谈透,文章就会立意集中,且能挖掘出一定的深度。

二、以小见大

有些话题作文材料比较具体,话题范围较小,学生如果着眼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拓展,难以下笔。此时,需要学生大胆链接,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拓开思路。例:

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辩论就辩论,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也就完成了。”请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材料比较容易懂,话题范围比较小,学生写这样的作文一般是不会跑题的。可如果就事论事,文章的思路就会受到限制,显得深度不够。可以把这个具体的话题与社会、生活、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社会意义的主旨。可以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切人,谈人的自律、素养、责任心等心理因素在事业成就和社会繁荣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社会分工不同,人必须各司其职”这一角度切入,谈在社会的发展中,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三、化实为虛

有的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据“实”写来,就事论事,不但思路拓展不开,而且立意层次也较低。但是,如果在立意时化实为虚,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借助虚拟的“形象”来表达中心,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如“牛”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显得“小气”。如若化实为虚,写牛之时拓展到那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拓展到那些只懂埋头苦干、不懂灵活变通的人,文章的思路就开阔了,立意也会既深远又新颖。

四、化虚为实

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还会蒙上科幻的色彩,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假若记忆可以移植”便是。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这样结合日常生活立意:“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父辈几十年以来为工作为生活日夜操劳、摸爬滚打遍尝生活酸甜苦辣的记忆移植到我的头脑中,让我尽快地品味生活,理解父母,感受亲情,消除代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初三、高三学生遨游于题海之中、饱经过重学习负担煎熬、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痛苦记忆移植到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老师的头脑中,让他们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探寻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作文话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要学会化虚为实。

上一篇:技术员工转正个人总结下一篇:我的家作文300字 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