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精选7篇)
第Ⅰ卷(阅读题,共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
(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察所闻,无不穷纠纠:纠正
B.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
C.虽相羁縻,王人罕到羁縻:笼络
D.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3分)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③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人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D.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4分)
(2)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6~7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词人。主要生活在宋、元两朝换代时期。咸淳十年(1274)年成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一生饱经战乱。
5.如何理解“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中的“客”和“断”?(4分)
6.这首词写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简要概括各阶段的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楚天千里清秋。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
(3)清风徐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二、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1题。
准噶尔的地平线
沈仁康
①我还从未见过像准噶尔盆地那样广袤、那样深邃、那样悠远的地平线。
②在内地,人们的眼光常被局限在山岭、树木、各种建筑物的樊笼里,常被局限在淡云、浓雾、自然地形的桎梏里,目光投不到遥远的天地之交。
③但是,当我旅行在新疆准噶尔大戈壁上,却为这片凝固或半凝固的沙原所展示的辽阔和无限震动。啊,真有大海一般的气魄!极目远视,没有高峻起伏的远山,没有绵延的森林,没有热闹的村庄,只有平荡荡的,卵石遍布的大戈壁。它努力向前伸去,伸到天地之交。那天地之交,是一条平平的、绵延的地平线!
④这里荒漠,但有气魄!
⑤这里只有疏疏朗朗的芨芨草、骆驼刺在旱风中摇曳,有些地方连稀草都没有。它是固定了的沙漠,没有水,没有生命;但它的广袤却给任何人以壮阔的胸襟,我在默默凝视戈壁地平线时,感到了心脏的膨胀。
⑥地平线,在远方。
⑦在地平线上,清晨有初阳,这里的初阳没有那么红,它明明净净,没有晨烟晓雾的缭绕,特别的灼白;夜晚有朗月和疏星,也那么明明静静,没有烟云的笼罩,特别的晃眼。
⑧地平线,在远方。每当我向前跨进,马上会出现一条新的地平线,横亘在更远的地方。我仿佛从这里触摸到了点什么,我触摸到了我们的人生,当我们不断前进,生活远处就会不断出现新层次的憧憬。我们永远走不到地平线,但它总在吸引旅人不怠倦地朝前,如果我们可以到达地平线,那人生之路就完结了,人们的展望就不再延伸了。不,我们永远走不到地平线。超越自我的追求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标准,在更远更高的地方产生,等待我们新的超越。
⑨地平线,准噶尔壮阔深邃的地平线,使我难忘,也使我思索很久。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先写准噶尔大戈壁,再写准噶尔的地平线,全文内涵丰富,构思巧妙,层次分明。
B.文章从描写准噶尔大戈壁下笔,又以准噶尔“使我难忘”收束,充分表现了热爱边疆、热爱祖国这一中心。
C.最后一段意蕴深刻,启迪人们在人生旅途上要不断追求、进取,去达到新的境界,去确立新的标准,去等待新的超越。
D.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不只欣赏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人生有一条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
E.本文不仅写“景”,而且写“意”,层层展开,通过类比联想,深化了主题,受到了意切情深的艺术效果。
9.在①~⑤自然段中,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不超过9字)(1分)其独具的特色是;(不超过8字)(2分)
作者由此产生了这样的意象:。(2分)
10.文中对地平线上的初阳和星月夜的描写,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1.“在地平线上,清晨有初阳”、“当我向前跨进,马上会出现一条新的地平线”,这两句话中的“地平线”分别指什么?(4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10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4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一代名臣诸葛亮肝胆相照,鞠躬尽瘁,赢得了后世广泛的敬仰。
B.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C.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D.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
A.梁启超的子女们都很有教养,他们富有同情心、感恩心,处事礼数周到,这与梁启超先生对他们的耳提面命分不开。
B.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C.国庆节前市旅游局加大了对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力度,很多涉旅单位积极配合,服务质量大为改观;但也有一些私人酒店并不配合,表现差强人意。
D.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各自为政。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B.我们将防范和警惕包括通货膨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D.央视“3·15”晚会专门揭露知名企业的不诚信问题,为防止这些能量巨大的企业进行
“危机公关”,播出前剧组人员对晚会所有内容严格保密。
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现在看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不够慎重的。
B.广州新电视塔高610米,取代加拿大的西恩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塔,是一处具有观光旅游、广播电视发射、城市窗口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C.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D.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一本托尔斯泰的传记中,我看到一张托翁晚年居住在波良纳时的照片。一座俄罗斯木房子,前面,目光仁慈而忧郁的托尔斯泰,穿一件农民外套,坐在一把宽大的座椅中。
A.栅栏和窗是白色的,屋顶是斜的,树丛和远山围绕在木房子四周。
B.白色的栅栏和窗、斜的屋顶,围绕在木房子四周的树丛和远山。
C.围绕在木房子四周的树丛和远山,白色的栅栏和窗、斜的屋顶。
D.丛和远山围绕在木房子四周,栅栏和窗是白色的,屋顶是斜的。
17.请根据下列提供的文字材料,为“蓝藻”下一定义。(不超过40字)(5分)
①蓝藻是藻类生物,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②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③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
18.为下面对联续写下联。(4分)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19.仿照下面例句的修辞和句式特点,另选两个话题,再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园中的兰花,并不因为牡丹的娇艳而羞于绽放。
20.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4分)
①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②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
③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④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⑤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21.请将下面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语序,可更改个别词语,但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4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我更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22.下面是一份请示报告,在行文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至少4处毛病,并加以修改。(4分)
甘肃省教育厅:
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2013~2014学年度我校的高一年级将扩大招生,原来的10个教学班增加到17个教学班。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严重不足,因此急需新建教室7间。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积极进行筹措,但仍无法自行解决全部的基建经费,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以解燃眉之急。
特此请示,希复。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2013年9月15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那是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涧底。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附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盲人说,我的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登。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而准就够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以浙江卷为例)
1.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立意。单纯考查知识的题目越来越少。主观题除了14题是考查史学素养外, 其余题目都反映了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立意的鲜明特点。即使是最具知识要求的13题, 在考查瓷窑分布的时候也独具匠心地增加了空间概念的能力考查。
2.特别注重对历史概念的考查。12题小国寡民;15题会馆;20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题印象派。历史概念在全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些概念, 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3.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如16、18题考查的都是历史的阶段特征, 21题也有所体现。
4.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文化素养的考查渗透其中, 如14题。
5.关注中西文明的交流, 关注人类文明演进, 渗透史学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 如16、17、20、21都有体现中西交流、文明演进的内容。
二、复习策略
针对高考的以上特点, 在第一轮的高三历史复习中, 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落实就成为重中之重。怎样才能提高第一轮复习的效率呢?现在每一位高三老师的手上都有一大摞的讲义——《世纪金榜》、三年5年、步步高、《导与练》等, 每套资料的编者都有一套自己的一轮复习方略, 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你, 适合你的学生, 而且这些资料良莠不齐。我建议老师们一定要自己编一份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我把自己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大概思路跟老师们分享, 一方面是对自己一年来认真教学的鼓励, 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我以必修一专题五的复习为例, 展示一轮复习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线索 (让学生宏观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达到高屋建瓴的目的)
一条线索: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三个阶段:50年代奠基
70年代突破
80年代调整
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列举: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内瓦会议4.万隆会议
5.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6.中美关系正常化
7.中日邦交正常化8.外交政策的调整
9.多边外交的开展10.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说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讲述力求准确、完整。只有准确、完整地把握好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才能学会灵活运用。
三、知识运用和能力提高
说明:这一部分的复习, 主要是选取不同的角度, 运用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二是通过不同角度的解答问题, 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度一:外交方针、原则、政策。
问题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实行的外交方针、政策、原则。
问题2.指出以上政策、原则中的变与不变, 并分析为什么?
问题3.新中国制定外交政策、方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问题4.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问题5.如何看待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问题6.体会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说明:以上问题的设置可谓层层递进。问题1、2主要考查对书本知识的再认、再现, 以及学生简单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 问题3引出一般的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从特殊到一般, 以史实为依据,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再从一般到特殊, 引出问题4、5, 实际上是对问题3的再运用。通过这样一些步骤, 学生才会学会如何分析、如何运用。最后体会新中国外交的特点。这样的题目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
角度二:国家关系。
问题1.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表现、原因。
问题2.中苏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表现、原因。
问题3.中美、中苏关系的发展对新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实践的影响。
问题4.中苏、中美关系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说明:问题1、2可以书本中出现的史实为基础, 主要展现的是不同时期大国关系的发展是不同的, 而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了新中国的外交战略。50年代联苏抗美、60年代反苏反美、70年代联美抗苏、80年代不结盟, 从中体会到新时期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提出是新中国长期外交实践的结晶。
角度三:伟人与外交 (周恩来、邓小平的外交活动) 。
问题1.列举周恩来、邓小平的主要外交活动。
问题2.体会外交官所必备的素质。
以上是我根据新课程高考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的第一轮的复习方略, 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运用, 再进行配套的单元练习, 那么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就将不是问题。我以为, 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是历史史实的基本稳定性, 即使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形势下, 历史的基本史实也是不变的, 能力考查以史实为基础的基本理念也是不变的。因此, 只有在复习中牢固把握好基本史实、基本概念, 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以能力立意这点上, 上世纪90年代已经做得很好了, 翻翻90年代的高考试卷, 在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上比之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是学生变了, 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要随之变化。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进行思考, 都有收获, 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摘要:高三该怎样复习?怎样复习才有效?这是困扰每一位高三老师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2011年高考试卷特点的分析, 结合2010—2011学年高三复习的经历, 力图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套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后奥运时代,傅园慧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她极具个性的言行深受国民喜爱。她不是冠军,却比很多奥运冠军还红。她被体育总局局长点名表扬,并以非冠军选手身份随团出访港澳。她的“表情包”层出不穷,她也成为了各大活动最抢手的红人,微博粉丝逼近千万,身价也早已翻了几番。但对她的批评也从未停止。她被指因过度参加活动而荒废训练,致使近期比赛表现不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根据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命题的形势,“任务驱动型”作文已非唯一选择,适度回归材料作文也是命题的重要发展方向。本题属于时事类材料作文,写作时要求紧贴材料,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符合全国新课标卷作文的考查特点。此外,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就是要在高考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本题命制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同时也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和“敬业”两种价值观。
本则材料共有七句话。第一句交代事件背景和写作对象;二、三两句交代傅园慧因个性言行,而并非因为获得冠军受到国民的喜爱;第四句交代傅园慧受到官方的表扬;第五句交代傅园慧因受到民众喜爱而名(微博粉丝)利(身价翻番)双收;第六句笔锋一转,提到民众对她的批评;第七句交代她受批评的原因是因过度参加活动而荒废训练,导致比赛表现不佳。可以看出,针对傅园慧,有来自两方面的声音,一褒一贬,在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方面进行分析而不必面面俱到。
选择立意角度时,首先应该明确材料提供的写作对象——傅园慧或傅园慧现象,然后紧扣写作对象展开,才能命中材料的核心立意。这是考生在备考作文中应该培养和加强的意识。
1.从傅园慧的角度:
①关注傅园慧成名的原因:活出真我、个性自由、率真。
②关注傅园慧的运动员身份:敬业、业精于勤荒于嬉、专注本职工作。
③关注傅园慧面临名利困扰的问题:心态上,可以写坚持本心,保持平常心,要静心、不要浮躁;把握对名利追逐的限度,找到名利面前的平衡点,找准自己在名利面前的位置。
以上立意起点均来自材料,是切题的。而另外的立意,如积极昂扬的精神、看清目标、胜不骄、得与失、人红是非多、创新与分享、谨慎等,看似与傅园慧不无关系,但是均与材料提供的内容无关,可视为偏题或离题。
2.从傅园慧现象的角度:
从官方表扬的角度,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反映了体制内的包容度在提升,开放意识在增强,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有了重大进步;而从傅园慧受到国民普遍赞扬的角度,也应该认识到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认知和整个社会日益开放的心态。
从傅园慧现象这一角度立意,具有更宏观的视野,富有时代意识和家国意识。这些立意为切题立意,且比从傅园慧角度立意更为深刻,更容易出彩。如果考生剖析现代奥运的精神,如勿过分消费体育冠军等比傅园慧本身更大的体育话题或娱乐话题,则显得大而无当;如果看到傅园慧被赞扬与被批评,从而提出不要苛责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性地看待他人等观点,均未涉及傅园慧的核心事件,属于游离于材料核心。
佳作展评>>
勿让个性追求淹没理性表达
文/ 谭 芃
傅园慧的突然蹿红,乃至于成为一种现象,这无疑是一种个性意义上的解放与进步,充分表达了社会群体对个性的追求,尽管同时我们也见到了在这个愿望表达过程中群体理性的缺位。
傅园慧走红的原因还是在于民间。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得坦率真实,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没有任何做作,极大地张扬了个性。这种个性的张扬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认同,以至于我们有意无意地把她当作了自身对个性追求的心理愿望的投射。
民间的自发行为或许还称不上社会的进步,但从官方对傅园慧持赞赏态度这一点上来看,全社会从上到下对傅园慧的认同实现了对“唯金牌论”的突破,完成了人的个性的回归。
个性,是个体得以与群体区分的东西,是自我的灵魂。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个性观念向来是比较缺乏的。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在强调个人的命运与天下兴亡联系的观点。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观念的确能让我们在危急时刻挺起民族脊梁,但也造成了对个体的压抑与忽视——运动员只有为国争光才是光荣的,哪还需要什么个性?傅园慧现象不正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个性的追求、对人文主义的召唤吗?
纵然傅园慧现象是一次个性回归,但整个事件也有矫枉过正的一面。群体的共同追求最易导致偏激,当我们过度消费傅园慧时,群体理性已然缺位,傅园慧现象也无可避免地被娱乐化庸俗化,最终成为对运动员的伤害。
个性是属于自我的,根据拉康·雅克①的看法,自我乃是在想象界②通过镜像作用③形成的,而这仅仅是人类心理被圈定的三个界域之一。个人在内心中对个性的追求,还停留在较为初级与原始的想象界。社会对个性的诉求,应当进入象征界运行,而象征界恰恰牵涉着逻辑、语言、理性的判断。
这意味着,要让个人对个性的追求真正成为社会的共同诉求,就一定要选择理性的表达方式,避免陷入盲目激情与群体狂欢中。理性地对待傅园慧,避免过度娱乐化,这才是对傅园慧的喜爱和保护,这才是真正的个性追求。
【注】 ①拉康·雅克,法国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
②拉康认为,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是支配人心理活动的三种界域。这是对人生存境遇的一种结构化表述。
③拉康认为,意识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大陆访问团。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才能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认知,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淌融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
①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 ②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③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和”是一致的,而扩张好战的日本却与其大和文化中尚“武”精神密切相关。这表明()
A.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性 B.不同民族文化会影响民族不同发展道路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有人以棋为喻,来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治世,如下国际象棋,非得拼到你死我活;而中国治世则如下围棋,观气取势、择其大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非零和博弈。由材料可见()
①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由材料可以看出()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不仅是我们的立国精神,而且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这是因为长征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能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由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中国青少年团队竞技公益励志节目《极速少年》,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强健少年体魄,展示赛场上孩子们紧张激烈的角逐,获得了观众好评。《极速少年》的成功启示我们,应该()
①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②积极发展大众文化,满足大众娱乐化的需求
③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④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句话的蕴含的一个道理是()
A.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往往是自觉和主动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9.“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①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发展上的守旧主义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要么在和家人团聚,要么在回家团聚的路上。”这是对亿万中国人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不管多远都奔波回家团聚情结的真实写照。这种情结体现了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 爱国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17.“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8.20世纪初,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这一史实启示我们,当前在进行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必须()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一个谣言公式:R = i× a/c,即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由此可见,终结网络谣言()①政府要及时公开信息,让谣言止于真相 ②国家要限制网络发展,让谣言无处遁迹 ③公众要提高鉴别能力,让谣言止于智者 ④个人要拒信网络言论,让谣言无从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1.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重要的贸易商道,也是一条承载沿途多种文化形态互相交流、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材料表明()] ①人口迁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②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宰(zái) 恹恹欲睡(yān) 晕圈(yūn) 秀颀(qí)
B、淅沥(lì) 猗郁(yī) 涸辙(hé) 揠苗助长(yà)
C、枝柯(kē) 禀赋(bǐn) 荒诞(dàn) 韶华(zhāo)
D、澎湃(pài) 婆娑(sā) 不折不挠(náo) 酣然(hān)
2、词语积累--下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B、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C、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D、惴惴不安:环境嘈杂而不安静。
3、文化积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庄子,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B、韩非,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C、矛盾,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白杨礼赞》选自《矛盾选集》。
D、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抒发自己对绿的酷爱之情。
4、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上下衔接最恰当得一项是:( ) (3分)
蓦地里,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叫声,冲破这寒夜的寂静。那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如吟如诵,若怒若怨,听来令人毛骨悚然。
B、如泣如诉,若怒若怨,听来令人毛骨悚然。
C、如吟如诵,若怒若怨,听来令人心旷神怡。
D、如吟如诵,若怒若怨,听来令人心旷神怡。
5、语言运用--提取下列句子主要信息,正确的是:( )(3分)
这样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上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A、白杨树象征精神和意志。 B、白杨树象征新中国。
C、枝枝叶叶象征精神和意志。 D、枝枝叶叶象征新中国。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母正在逐渐衰老,”母亲说:“她需要关怀,亲爱的。”
B、一个老人用皱纹诉说着生活的沧桑,我不知道他读了《红楼梦》会不会有这样的深刻?
C、花园里的花很多,什么海棠、玫瑰、米兰……等,挺吸引人的。
D、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竟然能用那么稚嫩的肩膀托起如此沉重的水泥板。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
1、《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蜀国过居延。__________, _________.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浣溪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4、《水调歌头》中借月的圆缺表现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5、《秋水》:且夫________,___________,始吾弗信……
6、《使至塞上》中描大漠特有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7、《白杨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两句古诗词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篇段积累--默写。(4分)
秋水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焉……
二、阅读(50分)
(一)《囚绿记》选段(16分)
1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促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钉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3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4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9、简洁的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4分)
10、第3段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4分)
11、句子“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4分)
12、第3段中把常春藤称为“绿友”,结合选文分析这个词,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二)茶声?生命 (16分)
我喜欢倾听水的声音。因为水声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生命。尤其在沏茶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沏茶总喜欢不断改变杯子与水壶之间的距离,体味不同的水声。
当水壶距杯子较近时,茶声低调、深沉。这就是一个无为的生命所奏出的韵律。它没有水花四溅的激情,高亢,嘹亮的成功宣言。它唯一的表现就是安于平静与懦弱。
当水壶距离杯子适中时,茶声很均匀。但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生命历程。这样的生命一帆风顺,总是在失败与成功之间徘徊。它经不起任何的坎坷。如果你晃动一下水壶,水声就会打破原先的均匀,变得杂乱,甚至给人一种措手无策的感觉。
当水壶距杯子较远时,不但水花四溅,而且茶声高亢,节奏分明。即使晃动一下,茶声也不会发生多大变化。这是一个充满斗争的生命。这斗争是关于坎坷的。一般来说坎坷总是一个失败者。这样的生命并不多,它是力量与意志的结合体。
在这三种生命中,我最喜欢第三种。它不仅仅是生命的问题,更是人生意义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要事业有成,但却要为事业去奋斗;我们不一定要流芳百世,但却要奋斗一生。
茶声与生命表面实无必然联系。但又有多少人去倾听它们本质的共性,从茶声中发现自己生命的从属,改变或提高生命的.境界。
13、作者借茶声表现了那三种生命类型?(4分)
14、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4分)
15、阅读第二段,说说你怎样理解“无为的生命”?(4分)
16、作者想通过对茶声的描写抒发怎样的感情?(4分)
(三)扁鹊见蔡桓公(12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汤熨之所及也 汤:________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______
3、桓侯故 使人问之 故:_______ 4、使人索扁鹊 索: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19、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诗歌的第一二句,作者用哪些物象描写了怎样的景致?(3分)
21、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中秋将至,九(6)将举办一场以“中秋明月乡思”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要求安成以下任务。
22、请你写出活动的形式。(至少两种)(4分)
23、请为本主题活动写一则不少于50字的活动宣传语,要体现活动的目的。(6分)
活动形式:__________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秋天来临,自古言秋悲寂寥,很多人为此季节赋予了落寞的悲凉,也有人说春天是欢愉的,满是丰收的喜悦。秋一定也使你暗长了不少情思,请以“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体自定,除诗歌外均可。
3、注意书写端正,整洁,书写情况将计入作文分数。
参考答案:
一、
1-6题:BDDBAD
7、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8、(课内外均可,意同即可)
8、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二、
9、写我因喜欢绿而囚绿的过程。
10、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枝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
11、比喻、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我因爱绿之深,从而囚绿的自私。
12、“绿友”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表达我对绿的喜爱和我对光明自由的执着追求与向往。
13、1、无为的生命;2、一帆风顺的生命;3、斗争的生命。
14、文章的总领,引出下文对三种生命类型的描述。
15、没有激情,安于平静与懦弱。(意对即可)
16、作者用茶声象征了三种生命类型,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积极、奋力拼搏的生命本质的赞扬。
17、1、用热水焐;2、掉转;3、特地;4、寻找。
18、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了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现在病已经进入骨髓,(已经无法医治),所以我就不再过问了。
19、告诫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好的意见和建议,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要讳疾忌医。
20、用烟、水、月、沙,描写一幅幽静淡雅的景致。
21、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对当时统治者不思国之安危,沉醉于纸醉金迷生活的愤慨。
22、例如手抄报、墙报、诗歌朗诵会等。
23、(先选择一种活动形式,然后根据形式写宣传语,切合活动主题和形式,突出活动的目的,比如诗歌朗诵让人们记住优秀的古典诗词等。)
一、组织形式
本次期中考试,我校能严格按要求,使用教研室统一提供的试卷,认真组织。现将具体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二、成绩统计
从成绩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各年级基本上都存在不及格的现象,大多数科目的优秀率不是太高;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科之间,年级之间成绩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如数学成绩优于语文,低年级成绩优于中、高年级成绩。
三、试题分析
1、语文
本次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学生全面分析、技能运用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测试。阅读、习作题的检测比较灵活;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各年级均注重了课外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看拼音写词语,课文默写和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几项,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一般得分率都在90%以上;而分析运用能力题即阅读分析、习作,学生的得分率低于70%;有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得分率较低,以后各年级都要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五年级的习作题,它是在上一题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真正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2、数学
本次试卷所出的试题能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所学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本次试卷除四年级、六年级偏难外,其余年级试题难易适中。
四、答卷分析
(1)、语文得分率较高的有看拼音写词语, 走进课文,按课文填空等,这与教师平常要求多读多背多写密不可分。
(2)、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做到真正的内化。如:六年级语文第四题阅读的第一小题:阅读成语词典中关于“望梅止渴”的解释,完成练习。教师没有注重训练,学生失分率就偏高;二、三、四年级的阅读题,学生对短文读不透,对文意理解不透,所以失分较多,老师没有讲到的学生做对的不多;三、四、六年级的习作都是考教材中的题目,学生大都写得比较好,而五年级的作文题是联系上一题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有的学生就写得较差。
(3)、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课外书籍少,再者,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家长素质等因素,不可能也舍不得去买那么多的课外读物,只要孩子能把语文书学好就满足了。本次各个年级的试卷中考查课外知识的比例比较大,失分率也比较高
(4)、试题相当灵活,重点考查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死记硬背的多,故此类题目失分较多。
(5)、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偏差,不能准确表达。阅读分析中的回答问题及习作得分率不够高。
2、数学(1)、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较好,反映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解答上,正确率均在90%以上。
(2)、大部分教师能把握住数学的特点,加强计算的教学,学生因计算丢失分不多,但中高年级对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规律的使用上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3)、操作题完成不太好。如:六年级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两题全部做错,四、五年级也有不少同学因不理解题意或作图不精确而失分。
(4)、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较以前有进步,只有部分学生在书写数量关系上出现错误;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式,但有些同学但失分失在计算上。
(5)、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强,衔接性比较强的题目,少数学生得分率偏底。
五、改进意见:
1、语文
(1)、教师应当改进识字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低年级在抓好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中高年级在加强书写指导上,不仅要求学生写正确,更要要求学生写美观、写规范、写入体。
(2)、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学每一篇课文,应当作一次阅读训练来要求学生,教师在教会学生读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在每一堂课中,适当加入拓展训练,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3)、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进一步积累词汇,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4)、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5)、加强家校联系,关心后进生。注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数学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数理的教学,例如小数和小数部分是两个概念,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平时有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我们平时只是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了解其功能,并不提倡作业中使用。
(4)、数学课堂也要提倡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训练说数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和分析能力。
(5)、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
自新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5年11月21日,广州恒大足球队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以1:0战胜阿联酋迪拜阿赫利队,从而再次获得亚洲男子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冠军
②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20日抵达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③《超级笑星第二季》于2014年11月20日在安徽卫视隆重开播,这是内地收视率超高的综艺节目
④2014年10月1日晚,“青春梦·中国梦”红歌大家唱活动在滨江公园举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决定着国家的软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3.德国哲学家康徳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④人们发展文化和享用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文化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2015年11月12日,第十九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在沪开幕。作为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压轴大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加了本届博览会,规模居亚洲首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 ③不同文化可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④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故宫于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举行名为“石渠宝笈特展”的故宫文物展。《伯远帖》《五牛图》《游春图》等一批国宝悉数登场,《清明上河图》更是最近10年在京城首秀。《清明上河图》等故宫珍贵文物
①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 ②是传统工艺,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属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时下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以令
人惋惜,是因为
①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发展上的守旧主义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未能清楚认识到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④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9.2015年7月,电影《捉妖记》成为中国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②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④科学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12.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会认为你缺乏自信,许多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完全不同 C.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13.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陆丰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它主要包括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C.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D.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14.“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走入发达城市的学校教学活动,极大地便利了师生教学活动的进行。“微电影”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试卷第1页,总3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江南style》能够迅速风靡全球,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幽默夸张的表情,更多的是Youtoub等国际网站的推波助澜,以及众多世界名人的强力推荐。这给我们发展文化的启示是()①要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②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创新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
③要立足互联网进行文化创造 ④要面向世界进行文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A.商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B.商品贸易与文化传播无关
C.商品贸易必然会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吞并 D.商品贸易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17.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种现象揭示()
①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②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
③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8.《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
A.继承传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与本
C.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9.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主要说明()
A.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0.“‘站在前人的肩膀’从事文化创造”这句话的意思是()
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2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22.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被称为()A.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B.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C.革命英雄主义 D.排外主义和极端主义
23.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鲁迅说《红楼梦》:“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色情,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西方也有一句名言:“有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的感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
③知识构成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④作家能创造出因读者而异的经典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一位德国记者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散射„„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拒绝外来文化
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软实力 ④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全面吸收外国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6.移居英国的李先生向英国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时,称“中信·李”。这是因为英国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这一现象说明,不同文化影响人们()
A.知识素养的差异
B.人生观的差异
C.价值观的差异 D.思维方式的差异
27.美国竭力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使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进入了更直接、更深层次的碰撞。中新网2012年9月13日电,综合报道,美国一部名为《穆斯林的无知》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触怒了中东等地区的穆斯林民众,引发一轮反美浪潮。利比亚反美冲突已造成美国驻利大使身亡,埃及、突尼斯、巴勒斯坦抗议不断,伊朗、黎巴嫩、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均强烈谴责该电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A.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冲突 B.极端宗教往往导致极端的行为
C.文化和宗教的差异反映了经济利益的对立 D.忽视文化平等的原则往往导致文化歧视和政治僵局 28.《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①文化传承要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9.一只永远在叫嚣要吃羊却总也吃不到的狼,一群永远用智慧战胜威胁的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喜羊羊,说做人要做喜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这说明
A.文化是人创造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30.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各地中秋节的过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①传统习俗世代相传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 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试卷第2页,总3页
二、问答题,在下列问答题中,需要用到文字性的表述,将你对题目问题的论述工整地写在答题卡区域。总分40分。
3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制,让人民参与和监督,“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培育公民的法治素养对依法治国的作用。(8分)
32.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2014中法文化高峰论坛于6月6日至7日在巴黎塞纳河畔的凯布朗利博物馆举行。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十多位来自中欧学术、人文、教育、出版、艺术等领域的学者围绕创新性这一人文社会最具挑战的主题展开讨论。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聚焦中法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希望能为中法思想界和文化界加强对话、深化相互理解、加深中法友谊作出贡献,同时帮助更多中法两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对方的文化,为中法关系的明天谱写序曲。(1)运用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2014中法文化高峰论坛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说明在中法文化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33.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8分)
34.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6分)
试卷第3页,总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C2.B3.D4.D5.A6.B7.C8.D9.A10.B11.A12.C13.C14.B15.A16.D17.A18.D 19.A20.C21.B22.B23.B24.B25.C26.D27.D28.B29.D30.B 31.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公民政治法律素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推动法治化进程。(2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培育公民政治素养,为法治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4)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珠算基础上形成的珠心算及人体智能的培养,体现了珠算文化创新。(2分)34.(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状况的反映,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2分)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个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分)(3)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分)大的智力支持。(2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实行依法治国,培育人们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人们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法治化进程。人们文化素养的高低影响法治建设的进程。(2分)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有助于人们理解法治文化并付诸实践,推进依法治国。(2分)32.
(1)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持多种多样的世界文化。(2分)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分)(2)
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推进中法文化交流。(2分)
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相互借鉴,又要取长补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2分)
④要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中法文化交流时时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2分)
⑤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33.
(1)珠算属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分)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承珠算,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繁荣。(2分)(3)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2分)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推荐阅读:
天一联考高三历史试题09-07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题10-05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06-08
广东省惠州市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06-24
泉州高三历史市质检09-07
提高高三历史成绩的方法06-15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07-17
高三历史第1次月考07-17
高三历史模拟题免费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