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散文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这样一个人散文(通用10篇)

有这样一个人散文 篇1

有这样一个人。听说某个村子里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损失惨重。得知了这件事后,她当即买了米和炸面叫老公亲自驾车送了去。要知道,她平时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逢年过节,偶有亲朋好友给她买礼物,等客人一走,她会把那些礼物全部退还给超市,而去换回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她说;“有饭吃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就不要浪费了…..”。

有这样一个人。当她在电视上得知四川发生了大规模地震,她和很多人一样,整日坐着电视机前泪流不止。后来,得知了乡政府在村里设立了捐款点,她立刻掏出200元钱钱,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你可知道,她和老公都是农民,她家里的`生活并不见得富裕。一年的经济收入就靠几亩地的茶叶钞票,和他们两口子打工挣来的一点辛苦钱。

有这样一个人。当她从报纸上得知,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缺少课外书的消息后,她马上从自己的书柜里整理出100多本书刊,送了过去。你也许并不知道吧,一直以来,她是一个视书为宝的人,看书不仅是她的爱好,而且,还是她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她说:捐了书,虽然有点不舍得,但想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

有这样一个人。当她得知“爱心公社”将要到谷来去看望10个留守儿童,她第一个报了名,又买来10本’新华字典,10打铅笔,匆匆地送了过去。而你却不曾看见过,她儿子的那本“成语字典’早已经是破烂不堪了,儿子曾多次提出过“抗议”,要求重新买一本,而她总是笑笑说:还可以用,过几年再说吧。

有这样一个人。无论是出门在外走在马路边,还是上山下地走在乡村的小道上,每次看见路中间有石头或树枝挡道,她都会不由分说地把那些障碍物挪开。她说:她怕别人不小心磕着、碰着,宁可自己麻烦一点,也不愿意看到别人伤了、疼了。

有这样一个人。她每天都会到井边去洗衣服。每当看到有老人来提水,她一定为走上前去帮助提水。她说:老人从井里提一桶水,需要用九牛二虎之力。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

有这样有一个人。在暑假里,看到一群孩子经常往山塘水库里跑,她又不放心了。于是,她心生一计;在家里办了一个临时课堂,召集孩子们到她家里读书,她给孩子们讲故事,学文化,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她说;看到孩子们快乐她就特别开心。

有这样一个人散文 篇2

一巧妙释题, 整体感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是从整体感知再到具体品味。解释课题就是一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而靳老师的释题方法更富有新意———

(师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

师:我把课题写好了, 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生:您少写了“这样”两个字。

(师向提出“错误”的学生表示感谢并补全课题, 生齐读。)

师:读了这个题目, 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读了课题《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看到“这样”两个字, 我就很想知道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

师: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课文题目来推想课文内容。“这样”究竟是“怎样”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请打开书认真读课文, 然后说说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

(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师巡视并辅导, 纠正“咆哮”“屏障”的读音。之后, 师范读课文, 向生提问。)

师:究竟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谁来说说?

生:这个小村庄原来是“很像样”的, 村后山坡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可是, 由于村里的各家各户都用锋利的斧子砍树造房、造犁、烧火, 后来一场洪水把村子吞没了, 所有的东西都被卷走了。

师:你说得很好。这个村庄过去是“很像样”的, 很美丽, 很富庶, 可是, 后来一场洪水把村子里的一切都卷走了。此时, 你们在想什么?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小村庄原来是“很像样”的, 可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了。

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 这节课我们就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大问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课文, 大家先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靳老师先采用填空式板题法, 让学生加深对“这样”的识记, 然后再由“这样”形成悬念———究竟是“怎样”的。由无疑促使学生生疑, 由课文题目推想课文内容, 再带着这样的推想去读课文, 得知课文的基本内容。这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第一步。在学生反复读以及教师示范读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们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 这又进一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在“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流程中, 靳老师对前一“整体”和“部分”的衔接做了巧妙的处理。为什么原来是“很像样”的村庄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了”呢?靳老师有意识地板书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样做使“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很自然。这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为后面“部分”语言的品味和具体内容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据文作图, 据图品文

依据文意适当画图再现文句情境,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图示法”, 而靳老师的“图示法”却有与众不同之处———

(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

师:这个小村庄在什么地方呀?

生:在一片河坡上。 (师随手画一河边坡地)

师:河坡上有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这是村子里的房子。 (师画房屋) 这个村子里有多少人家呀?

生:几十户人家。

师:谁愿意在黑板上画好多间“很像样”的房子呢? (生上台前画房子, 师提示要画出房子远近大小的区别。画完后, 师让生齐读表现图意的语句:在一片河坡上, 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师:作者写了“河坡上有个很像样的小村庄”后, 接下来写了什么?

生:写“村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

师:谁能在村前画一条小河?

(生画小河)

师:河水非常清澈。 (师在“小河”旁板书“清澈”) 你想想, 在河里画些什么才可以显示出河水的清澈呢?

生:在水中画些鱼。

师:还可以再画些什么?

(师提示, 生画上了树木及房屋在水中的倒影。)

师:大家把表现这个图意的句子读出来。

生: (齐) 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

(师引导生理解“清澈”一词的形、义。)

师:接下来, 又写了什么?

生:写村后的山坡上, 郁郁葱葱的树林, 像一道巨大的屏障。

师:你们说, 下面该画些什么呢? (教师让10位学生上台画山坡的树木, 每人画一两棵, 教师也参与其中。)

师:画得不错。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片树林?

生:“郁郁葱葱”。

(教师在“树林”旁板书“郁郁葱葱”并解析词义, 继而又解析“屏障”一词的词义。之后, 指导学生齐读表现这一图意的句子。)

师:接下来还写了什么呢?

生:写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

(教师在“天空”处板书“清新”, 并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师:谁会画清新的空气? (生默思)

师:空气无形无色怎么能画出来呢?可以通过画什么来表示?

(学生有所悟, 相继画出白云、小鸟、蜜蜂、蝴蝶等。画完后, 教师让学生齐读这一句子。)

师:庄稼长得怎样?

生:很好。

师:在这个村子旁边, 有很多长得非常好的绿油油的庄稼。 (师画村前的田地、庄稼) 现在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黑板上的这幅图, 然后再来读课文的这一自然段, 看看是怎样具体描写“很像样”的小村庄的。

(生齐读课文)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知, 靳老师运用的“图示法”有如下的特点: (1) 教师先适当示范性地画图, 然后引导学生依据文意画图。先后共有近20位学生上台画图, 充分突显了全员参与、合作学习、亲历过程的教育新理念。 (2) 在图画上板书关键词语, 如“清澈”“清新”“郁郁葱葱”等词语与图境有机结合, 突显了画图的指向性———品味理解词语, 使画图较好地为品味语言服务。 (3) 每画完一处图后, 朗读表现该图意的句子, 把图示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较好地突出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要求。概言之, 靳老师运用“图示法”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 而是把图示与品词、品句、品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品词品句, 多式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 语文课应主要引导学生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上下工夫, 语文课应是咬文嚼字课、品词练句课。靳老师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所进行的咬文嚼字、品词品句既扎实到位, 又形式多样———

【片段1】

师:“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

生1:形容树木非常茂盛。

师:这个词中哪些字是说茂盛的?

生1:“葱葱”是说茂盛的。

师:“葱葱”是说茂盛吗?

生2:“郁郁”是说茂盛的。

师:“浓”和“郁”组成一个词叫———

生:“浓郁”。

师:从“浓郁”这个词可推知“郁郁”就是很稠密、很茂盛的意思。“葱”可以和“绿”组成一个词叫———

生:“葱绿”。

师:由“葱绿”这个词可推知“葱葱”就是———

生:颜色很绿。

师:好极了。那么“郁郁葱葱”就是指树木长得非常———

生:茂密。

师:茂密和什么?

生:翠绿。

师:对了, “郁郁葱葱”就是指树木长得非常茂密和翠绿。

在这一片段中, 靳老师对“郁郁葱葱”一词的教学采用了“语素”分析法:先分别解释“郁郁”和“葱葱”的词义, 再合起来解释“郁郁葱葱”的词义。靳老师对文中的“清澈”“屏障”“清新”等多个词语的教学均采用“语素”分析法。这样做,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 学生对词语的记忆是意义识记而非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才能让学生对词语的记忆更深刻, 进而对词语融会贯通。

【片段2】

生:“一年年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裸露”的词义, 之后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减少”的反义词“扩大”。)

师:如果我们不是用斧头滥砍乱伐树木, 而是全民植树、护树, 那么我们山上的树木就会逐年怎样?

(学生先说“扩大”, 自我否定后又说“增加”。教师板书“增”。)

师:我没有写“加”, 再想想, 该写什么?

(学生讨论, 在教师的点拨下, 最后确认为“增多”。因为“减”与“增”相反, “少”与“多”相反,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义词。)

从这一片段可以看出, 靳老师引导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是非常准确的。学生由此迁移寻找“扩大”的反义词时, 便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出“缩小”一词, 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 能扩句为:“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不断增多, 裸露的土地不断缩小。”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是准确的, 而且是精确的。

【片段3】

教例1:“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在靳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把上面的语句变为了排比句式: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谁家想做家具, 谁家想烧柴,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

教例2:靳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 让学生认识到小村庄由原来的“很像样”到最后的“什么都没有了”, 主要是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差导致的结果。于是, 靳老师让学生以“保护环境”为话题进行说话训练:

生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生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大自然。

生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保护”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破坏”。

师:那么,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什么呢?

生1: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的家园。

生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大自然。

生3: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人类自己。

(教师指出“破坏”与“人类”搭配不当, 学生又提出把“破坏”改为“伤害”, 教师指出这里应该用比“伤害”程度更严重的词语。最后, 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提出了“毁灭”这个词。)

生3:破坏环境就是毁灭我们人类自己。

师:说得真好!能不能把用“保护”和“破坏”这一对反义词造的两个句子合在一起?

生: (齐)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破坏环境就是毁灭我们人类自己。

在教例1中, 靳老师引导学生把“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扩展变为“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谁家想做家具, 谁家想烧柴”的排比句式, 这种把散句组合成整句, 使语气由弱变强的训练,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在教例2中, 训练的形式也是很有创意的。靳老师引导学生由“保护环境就是……”扩展变为“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就是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做法很有创意:在形式上一句多式, 在语意上层层推进;在正意说的基础上又进行反意变说, 即“破坏环境就是毁灭我们人类自己”;在正反分说后又把二者合在一起来说。如此的“一意多说”“正意反说”“正反合说”的多变训练, 足见靳老师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设计上的颇具匠心。

四以读为本, 多读精背

以读代讲, 以读悟情, 这是感悟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节课中, 靳老师采用的“读法”形式多样———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教例1:

师:题目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这里的“这样”究竟是“怎样”的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大声地读课文, 反复地读课文。

教例2:

师:这个村庄过去是“很像样”的, 可是, 最后却什么也没有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板书大“?”) 带着这个问号你们再认真地读一遍课文。

教例3:

师:最后村里什么都没有了, 罪魁祸首是谁呢?

生:斧头是罪魁祸首。

师:没有人使用斧头, 它自己会砍树吗?究竟谁是罪魁祸首呢?我们还是从课文中找答案吧, 仔细读课文的第2、3、4自然段。

从上述的三个教例可以看出, 靳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或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引导其读书, 把读与思、思与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2.教师示范读课文。

师:你们读了几遍课文了? (生普遍已读了两三遍课文) 究竟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下面你们看课本,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我读到哪儿, 你们眼睛就盯到哪儿, 思考到哪儿。 (师深情地范读课文)

从这一教例可以看出, 学生诵读了两三遍课文, 已初步感知课文, 在此基础上再听教师范读, 这样的读书效果是极佳的。这样做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先自由练读, 然后再听教师范读, 这能充分发挥学生读书时的想象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范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仿读, 则不易发挥学生读书时的自主性。再者, 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范读逐渐减少, 而“以机代口” (课文朗读录音) 的现象日渐增多。在课堂上, 我们应像靳老师一样, 亲自范读。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形象地从视觉、听觉上感知课文, 才能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密切。

3.读———画———读。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 靳老师让学生们逐句朗读逐句分析。如靳老师先让学生读句子“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 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 之后引导学生在黑板上作画, 先画出房子、小河, 再画出小河中的鱼儿和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最后画村后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画完后, 靳老师让学生找出表示图意的句子认真品读。

在这一教例中, 靳老师先让学生读句子, 初步感知句意, 再让学生动手作画, 扩展其想象的空间。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画完后, 靳老师又让学生回读句子, 此时, 学生朗读的时候, 眼前就不仅仅是一个简短的句子了, 脑海里会浮现出丰富的内心视像。“先读———作画———回读”这种教学方法, 对于品读写景状物的语段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4.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 靳老师先让学生看自己画的“山村图”, 并熟读课文, 然后他又引导学生采用逻辑引读的方式背诵这一自然段。如靳老师分别抓住方位词“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村后”“这里”引读, 在有关方位词的提示下, 学生很快能背诵这一精美的语段。

这一教学片段给我们的启示是: (1) 要把背诵引进课堂教学中。因为只有“胸藏万汇”, 才会“笔下生花”。 (2) 要善于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如靳老师在以上教例中就采用了看图指导背诵法和引读指导背诵法。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 篇3

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仔细想想,你的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

他清楚地记得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零食,两人一起吃饭时会主动地把肥肉、骨头、菜根、配菜挑到自己碗里;

心情不好时,他会静静陪着你,却不会追问到底是什么事,他会等你主动告诉他;

走在路上,他会让你走在内侧,笑说自己身体强壮,就算撞了也没事;

逛街时他会不停问你“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

他从来不会觉得你胖,老觉得你吃不饱,吃不好;

他盘问你近来的身体状况,关心你的睡眠情况,老觉得你不会自己照顾自己,有时会说你像他女儿;

盯着你看时,会用一种很心疼的眼神;

每次打电话,都会等你先挂机;每次分别,他都会在背后看着你消失在他的视线外;

你无意中说他穿某件衣服很好看,后来你就发现他一直穿它;

经常说“只要你喜欢,怎么都行”;

从来都是他等你,大老远就面带微笑注视着你;

偶尔出其不意地一把抱起你;

你肆无忌惮地伤害他,就算他再生气,都不会说一句重话,只会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比如没胃口、睡不着;

……

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存在,千万不要放弃他,千万不要以为一次次伤害他之后他还会陪着你;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爱情,不要尝试飞蛾扑火,不要因为年轻就挥霍爱情。该放手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要让不值得的人一次又一次伤害你。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爱的是那个人,其实你只是爱上爱情。

有这样一个人 篇4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人。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是个身材苗条的小姑娘,时常梳着一个马尾辫,偶尔还会梳着一条麻花辫。她非常萌,脸上镶嵌着一双像黑玻璃球似的大眼睛,小小的鼻梁下长着一张像樱桃似的小嘴巴。她非常爱笑,一遇到高兴的事,一双眼睛就会笑眯眯的,所以她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开心果。

她有一个缺点:写作业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一边写作业,一边想着精彩的课外书,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和身旁的爸爸聊上几句。因为这个问题可没少挨批,见爸爸真的`生气了,就口头保证认真做作业,再也不讲闲话了,可没过多久她又会忍不住说上几句,爸爸无可奈何地直摇头。

她还有一个会永远保持下去的优点:爱看书。她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书,吃饭时爸爸叫了她好几遍,她都装作没听见,直到爸爸把书从她的手中夺走,拉着她的手把她拖到饭桌前,她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吃起饭来。吃完饭后,爸爸说:“该写作业了!”她却央求道:“先看10分钟书吧!”还没等爸爸回应,她就迫不及待地到书房看书了,还没尽兴呢,但10分钟已过,她只得去写作业,然后又练了一个小时的琴。晚上上床的时候比平时要晚,爸爸说:“今晚只能看5分钟的书了。”她却乞求道:“10分钟吧!”“不行!”爸爸好像生气了。所以她只得乖乖地点头同意,心想:总比不看要好,5分钟就5分钟吧。她捧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立马就沉浸在书海中,仿佛跟着海伦?凯勒四处演讲。突然被一阵响亮的声音拉回了现实―――“睡觉了!”只见爸爸神情严肃地站在床前,不由分说地把书拿去,将她按进了被窝里,并且给她盖上被子,用手指点了点她的小额头,说:“快点睡觉!要不然明天早上又不能按时起床了,到时候太阳就要照屁股喽!”然后关灯离开了。

有这样一个人 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这样一个人》

历史的车轮辗过峥嵘的岁月,留下一道道沟壑。匆匆的岁月流过,如一泓潺潺的溪水。在流水般的记忆里,多少人被遗忘,多少事被淹没在繁芜的深处,我们已无从知晓。然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被永远镌刻在心头。

46年前,有这样一个人,肩负着党的重托,来到当时环境恶劣的兰考县,展现在他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他看到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长期忍受着风沙、盐碱、内涝这“三害”的蹂躏,很多人因连年灾荒流离失所、外出乞讨,甚至背井离乡。但重重的困难,没有让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退缩。他相信,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他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于是,他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带领群众向“三害”宣战!

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他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与人民群众一道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发展生产,终于在沙丘、碱地、涝洼、荒滩上催发了勃勃生机和希望。

正当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这个硬汉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他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从不把自已的病放在心里。组织上劝他住院治疗,他总是说: “ 工作忙,离不开。” 可当他发现别的同志有了病时,却总是关心备至。终于,在一九**年五月十四日,这位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位普通的领导干部,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走完了他那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灿烂的一生,长眠在为之耗尽了心血进行治理的沙丘下,与世长辞了。终年四十二岁!他的名字叫---焦裕禄!

历史为我们树立了又一个光辉的榜样,一切的一切,无不在诠释着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每当想起,恰如一股暖流行遍全身,让我们禁不住泪流满面。同时也再次证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虽然走了,那个时代虽然远了,但是有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站了起来,为国家为人民,前仆后继,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消逝,而会在时间这把刻刀下变得愈发深刻而明显,被永远镌刻在你我内心的深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坚信,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事迹,也一定会激励鼓舞更多的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时代需要、也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骄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有这样一个人作文300字 篇6

有这样一个人,她对我百般照顾、温柔体贴。时而,她为了工作加班经常忘了吃饭,是一个工作狂。她就是我的妈妈。

有这样一个人,一天夜里我发了高烧,躺在被窝里头晕脑胀。一动也不动,吓坏了妈妈,她在我的身边问我:"怎么了?”抚摸着我的额头,才知道我发烧了,她穿上一件单衣,找到了家里的感冒药、退烧药。为我到来了一杯温水,为我服下药。她对我的关心、照顾让我有了一种暖暖的`感觉。过了一会儿,她又抱着我去了医院,打上了一针退烧针,守着我一夜都没合眼。

有这样一个人,经常工作到凌晨11、12点。记得有一次是一个农历的大年三十儿,妈妈自告奋勇的值了那晚的夜班。在这个万家灯火的时候,我和爸爸在家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想起来了妈妈,我穿上衣,给她送去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到了科室,才知道她仍在做手术。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工作放弃吃饭,为了工作放弃了和家人团聚。

生活中的好妈妈,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与生活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工作中的先进者,为了工作总是忘记吃饭,放弃了太多太多……

有这样一个人散文 篇7

中和:初次见到你, 根本就难以让人看出你是个残疾人, 一般来说, 许多身残的人不仅能让人一眼看出他/她的身体的不灵便, 更重要的是可能通过举止和眼神, 能让人发现许多能证明其残疾的东西, 比如不自在、不自信、无助、哀怨等。当然, 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这样的表现并不算是什么, 但你给人的感觉就不是这样。如果没有预先说, 你让我们感到的不仅不是个身残的人, 而且好像是个女强人:那样的开朗、积极、乐观、向上。

曾伟:的确如此, 每一个初见到我的人都有同感。但这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这是非常艰难并经过长期修炼的结果。我是15岁出的车祸, 当时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 没有刻意的专门训练, 主要是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 自己慢慢摸索而走过来的。其实我绝望了很长时间, 不想活在这个世上, 也试着结束自己的生命。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自杀, 我甚至存过安眠药, 但被医生发现了。再后来, 就试着活下去, 但心里还是存着随时可以死去的想法。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 我发现我的工资养不活自己, 还非常绝望 (因为假肢很贵, 而当时的工资很低, 我大概是76块钱一个月) 。我真正下决心活下来首先是因为父母, 特别是父亲曾经在邻居家说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父亲是个不善言谈、感情不易外露的人, 但在和邻居说到我的时候, 他情不自禁痛哭着说:我对不起她, 没有给她一天的好日子。他还说:我没有权力要求她为我们活着。

的确, 自从这场灾祸之后, 父母亲一直为我的存在而操劳着, 天天提心吊胆, 生怕我一时想不开。得知父母的良苦用心, 考虑到这人间大爱, 我下决心活下去, 为父母而活下去。

中和:是的, 从愿意活下来, 到好好的活, 再到活出人生意义来, 是个艰难过程。但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 它是那么有意义, 那么精彩, 那么值得我们去回忆。因为这个过程不仅谱写着你的人生意义, 对于现在许多还处在与你类似遭遇的人来说, 它又是无穷无尽的财富。特别是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 会有许多遭遇不幸, 但又有幸活下来的人, 他们的心理, 特别是肢体和心理都遭遇到巨大的不幸, 不仅需要爱的抚慰, 更需要真实地故事让他们看到生的勇气、生的意义。通过你的故事, 我想会有许多启示。

曾伟:人是社会的动物, 给予我生的勇气、力量的还有友情, 在这期间, 是友情慢慢地把我引向了社会, 引向了幸福人生。我从高中起, 就有一些好朋友, 非常关心我, 一路走来, 朋友越交越多, 许多人给我无私的帮助, 我在我的书 (《来, 推开窗子》) 里也写了一些。说到理想, 开始的时候, 我只是想自己养活自己, 不成为别人的负担。后来, 发现自己不仅能养活自己, 还能帮助别人了, 就开始尽己所能做一些事情了。说到信念, 我一直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 不管什么时候, 也没有怀疑过这一点, 所以, 才会一直努力。说到榜样, 我人生的路上真有不少榜样, 比如北京有一个孙恂大姐, 她是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19岁时得了重症肌无力, 这种病一般活不过5年, 可她到现在已经活了48年, 而且越来越好,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还坚持学习, 帮助他人, 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 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我从2003年认识她, 每年都会去北京看她, 和她交流很顺畅。从她的身上, 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还有, 人应该忘掉自我, 帮助他人, 人应该怀着爱心与善念生活。一个湖南的残疾女子叫李梅, 她13岁时因车祸失去一条腿, 年龄和我接近, 可是她活得非常阳光灿烂, 比一般健全人都要幸福, 她就像生活在童话里的女子, 14年前, 我走近她, 和她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她身上不仅没有残疾的阴影, 甚至许多健全人还要羡慕她的幸福。她本身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 还有非常爱她的父母、丈夫和姐妹, 生活在很和睦的氛围里。她做过湖南邵阳电台的热线节目主持, 还是湖南省作协会员, 出过自己的书, 是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 湖南省残疾人艺术团的主持人……她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她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我从她身上发现:原来残疾了还可以生活得这么幸福, 她的残缺不仅不是缺陷, 甚至成了“特色”,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中和:就现在而言, 你是如何看待灾难的,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灾难、战胜灾难?

曾伟:联系到我所经历的, 我觉得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在我看来, 所有的人生, 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所经历的一切, 都可以成为成长的阶梯, 灾难和幸运, 都可能成就一个人, 也可能毁灭一个人, 主要看经历的人怎么面对。其实, 不管发生的是什么, 我们除了面对它, 都别无他法!但面对灾难, 一定会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里, 痛苦、挣扎、甚至绝望都是正常的, 只要不放弃, 走出来之后, 这些经历都会是宝贵的。我有时候会对别人说:我们不能白白经历苦难, 如果没有从中学会成长, 那就太不值得了!我也曾经对自己说过, 别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倒霉, 生为人都有苦难,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健全的人未必生活得比残疾人幸福, 甚至有不少无法生活下去的正常人。我就是这样看待自己所经历的灾难并慢慢战胜灾难的。

忘记灾难、战胜灾难只是迈向有意义人生的开始, 真正的幸福还要理解并处理好人生过程中的许多身外东西。细细想来, 我觉得自己大多数的收获都来缘于放弃。人有时候想要得太多, 反而会得到得很少, 如果只是做该做的事情, 而不要希求过多, 反而一切该来的都会到来。包括名利与财富, 我觉得它们都是人在追求理想或者信念之后的副产品。现代人, 表面上看起来只顾着物质的利益, 其实, 人在这样的时候更需要精神的支撑。还有, 我觉得人生观、价值观是很重要的, 人要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之后, 才会有健康的人生态度。

理解人生就要学会思考, 要回归到为人的根本来思考。今天, 我发现许多人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心, 就开始了对财富的不顾一切的追逐, 无论这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 都利用职业之便来追逐财富。他们以为, 自己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没有钱, 如果有了钱, 其余的一切都会有了。其实, 真不是这样, 说到底, 我觉得还是人生观的问题, 现在有不少人, 觉得谈人生观太空泛, 其实, 我觉得人生观是最实在的问题, 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 许多具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中和:你获得今天的幸福人生, 是源于你对人生刻骨铭心的体验与思考, 还源于你对生活的不懈追求。你是如何看待奋斗与获得、奋斗与人生关系的?

曾伟:没有奋斗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也不可能获得今天的意义。我的人生历程就是奋斗, 就是不断与命运抗争, 就是要做常人看难以做到的事情。我现在主要是依靠假肢走路、骑车, 但像我这样双腿膝盖以下缺失而能够依靠假肢行走得如此自如顺畅的人非常罕见。之所以这样, 主要在于我的苦练和忍耐, 我训练假肢行走所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我曾经两次摔倒在操场, 并摔裂了假肢, 而当时却没有一个人在场。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考大学可能是年轻人最重要、最现实的出路了, 于是我就下定决心考大学。但当时大学招生政策规定不招收残疾考生。但我没有放弃, 于是就不断写信争取, 最后宜昌大学——这所地方院校放松了录取条件, 同意录取, 当年的秋天我破例进入它的微生物工程专业学习。1987年大学毕业后, 我进入了宜昌啤酒厂工作, 1990年调入教育系统, 做一名生物实验员兼生物教师。后来, 我参加了自学考试, 并取得了本科文凭。我很喜欢服装设计, 于是进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 曾经一度成为一位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我现在从事中学历史和心理健康专业教学。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学习, 我的学习一是根据我实践的需要, 一是根据我的兴趣。我现在还喜欢做衣服, 我的许多衣服都是我自己设计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自己主动要求代的。

对于人生奋斗来说, 我有自己的理解, 我没有所谓的远大目标, 我只是个见事做事的人, 我信奉一切“即在当下”。所以我当教师就要善待每个学生, 善待每一堂课, 干好每件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做义工时就要尽心尽责地对待每件事, 把好事做好做彻底, 不考虑其他。

中和: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 你是一名教育者。不仅因为教师非常适合你的性格, 也不仅因为教师职业可以帮助你展现人生风采。我感到, 以你开朗豁达而又自强不息品格、悠远宁静而又积极向上的心态, 定会让你的学生受益无穷。因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是心对心的互动, 而你拥有一颗平凡而又悠远的心。打开这扇窗, 会看见一个奇异的世界。从教这些年来, 我希望你谈谈自己对教育的看法。

曾伟: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从教虽然有17年了, 说来不短, 但理解还是不深, 因为我所经历的毕竟有限。如果说我在过去的教育中取得一些成功的话, 那可以归结为一点, 我认为教书如同做人, 我只是“教在当下”——尽心尽责地教好书 (自己的学科) 、育好人 (自己的学生) 。我教书生涯是从实验室开始的, 当时学校条件很差, 实验室更是脏乱差。但我感到, 无论今后如何, 也不管理想有多高, 整理好实验室, 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就是一切。当时我拖着残疾的腿, 楼上楼下跑, 拎水拖地、整理物品, 还加班辅导学生。后来我被“提拔”为教师, 当了班主任 (所谓的“差班”) , 但我无不奉行“教在当下”的思想, 认认真真做好本职中每件事。

我非常赞同温总理的观点, 教育很复杂, 但有两条最重要:一个是爱, 另一个是知识, 而爱是根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但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激发学生, 我经常自己花钱买针线包、小影集、记事本的物品奖励学生, 后来我经常买书 (也包括自己的书) 奖励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我让学生开展“护蛋”活动——让学生把鸡蛋带在身上一周不离身, 每天写“护蛋”日记, 以此让学生理解父母养育之恩, 懂得感激与报答。因为有爱, 才愿意付出;因为有爱, 才愿意用心专研教学;因为有爱, 才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在我短暂的教育经历中, 我发现教育慢慢地背离了自己的本质, 开始异化;在多数人的眼中, 教育不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 而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知识训练活动。其背后是复杂的功利主义教育动机, 这着实让人忧心。

中和:爱因斯坦说过,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生活。除了教书育人, 你还有许多业余生活, 比如写作, 比如社会活动。你比一个身体正常人更加忙碌。你是如何看待你的副业, 你又是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的?

在工作之余,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写作。我的藏书较多, 涉猎面也大, 史书传记、中外名著、服装裁剪, 各种类别的书籍应有尽有。我认为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 也正是书拯救了我。影响我最大的一本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我真是百看不厌。我白天忙于教学, 晚上有空就伏案写点东西, 将自己的心得和感受不断地传达到笔尖。我发表的诗歌、散文作品近50万字。其中, 诗歌《望江东》获第四届路遥青年文学奖, 我的诗作被收入《当代十人诗选》。2006年, 近10万字的散文《来, 推开窗子》由香港凤凰出版集团出版。

作为一名残疾人, 我近些年参加了湖北省和宜昌市肢残人协会的一些工作。我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残疾人朋友懂得自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 树立新生代残疾人的精神风貌;也希望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爱。这些年我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反响较大的有两件事。一是2002年我组织了宜昌市12位残疾人单车远行400多公里, 从宜昌直达武汉。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完成了一次身心的飞跃, 宣传了我们残疾人健康向上、不断超越自我的新形象。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是, 2004年1月, 我们成立了“宜昌市残疾人太极柔力球队”, 请来北京“美新路基金会”志愿者骆先秋教练为我们教授为期一周的“太极柔力球”指导, 并于当年5月的第十四个“全国助残日”期间组织表演。此后, 太极柔力球队一直坚持训练至今。2005年10月, 宜昌太极柔力球队一行11人前往北京与全国四地八支残疾人太极柔力球队一起, 参加由北京市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志愿北京迎接奥运”太极柔力球友谊汇演, 并获得了“最佳成就奖”和“最佳表演奖”!更令人欣慰的是, 这支残疾人太极柔力球队即将代表湖北省进京参加残奥会期间的残疾人文体活动展演。这是对我莫大的鼓舞!

有这样一种声音 篇8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你的心灵,谁的声音让你刻骨铭心。

请你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注:此题为湖北荆州2010年初三年级第一次调考作文题,所选文章为此次调考高分作文,湖北公安玉湖中学胡志林老师推荐)

每当起风时,一串清脆、细碎的音符,便沿着窗口跳到房间里,飘扬到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春风是温柔的,它轻轻地摇曳着竹筒,敲出一曲温和、悠扬的旋律,这是母亲做的竹风铃,这一种声音带着“自信”。

去年九月,学校举行演讲比賽,老师选定了平时少言寡语的“闷葫芦”我,这简直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母亲说我是“狗肉上不得正席”的人。于是我整天忧心忡忡地看着演讲稿,脸上写满了焦虑与困顿。母亲也看在眼里,愁在心头。几日后,我默记下演讲稿,却不敢大声背诵,只好结结巴巴地小声念叨,围着屋子打转转。忽而,窗外响起一阵清脆的竹筒碰撞的声音,那声音虽不过于美妙,但很绵甜柔和,它有如雨击湖水的婉转,又不失风敲沙子的遒劲。我的心情缓和平静了许多。来到窗前,我发现窗上挂着一只竹制的风铃。细看,每一节竹筒上都刻着“自信”二字!

我明白了,这定是母亲大人的杰作。近几日,母亲神神秘秘地原来是在做这件事,吃饭时,我发现母亲手上起了几个血泡,出于心疼与感激,我鼓起了信心,决定奋力一搏。风铃那顺畅连绵的声音伴随着我早读晚练,慢慢地,我的演讲声也能和得上它那畅达的节奏。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一个星期后的演讲比赛中,我终于获得了三等奖。是母亲的风铃声教我学会了自信。

去年冬天,外公因高血压中风了。外婆每天陪伴着他坐在沙发上叹息,有时竟会哭出声来。小时候,外公最疼爱我,现在看着他半身不遂、说话含糊的样子,我也常常以泪洗面。家里少了欢笑声,爸爸妈妈整天也难得说上一句话。

冬日,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窗外“噼噼啪啪”的风铃声更加铿锵。我突然听到窗外那久违的风铃声,连忙开窗收回被风雨折磨得伤痕累累的风铃,用干布仔细擦拭。忽然,我注意到每一节竹筒新刻上了“安康”“坚强”等字。这大概又是母亲的良苦用心。

我提着风铃去问母亲,为什么不将风铃挂回屋来。母亲思忖片刻后,极富哲理地开口说道:“因为风刮得越大,风铃越是不会屈服,越是叫得响亮。”说完,母亲拿起风铃,再次挂到了窗外。

“叮叮当当……”那声音继续响起,跳动着强劲的音符向我涌来,那坚毅、勇敢的旋律从此永无休止地奏起……

有这样一个人小学作文500字 篇9

有这样一个人,他燃烧自己为了照亮别人;有这样一个人,他哺育了千千万朵祖国的花朵;有这样一个人,在许多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去无怨无悔的帮助他们。没错,她就是老师培养了祖国无数的花朵,还任劳任怨,不求回报。

老师啊,您是一颗明亮的星,在我们遇到黑暗的时候,是您给我们照亮了灯光;老师啊,您是一盏指路灯,在我们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给我们指路;老师啊,您是一条路,带我们走向成功的路,老师啊,谢谢您!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您,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有幸成为了您的学生。您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您那时已经有40多岁了,但您还没有一丝白发,还能健步如飞。您的教学方法很多的,不是直奔主题,而是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导我们,我最记得的就是您讲循环小数的时候讲的故事,您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但是您问大家谁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完。大家呆住了,都摇头。 您便说:“这就对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和数学有关的讲不完的---循环小数。”不管在那一堂课,您都有故事讲。

考试的时候,您会一直在教室里边打转转,以防有人抄袭,同时,你改试卷的时候,可是从来都不看答案哦!您可是自己一题一题的写,写完自己对下答案,然后再把自己的试卷作为例卷哦!

在您的课堂上,没有人敢说话,没人敢不听。因此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还是蛮高的。同时你也不会很仁慈,面对那次那些不听话的学生,直接体罚,可是您重来没有罚我什么,我也是比较乖的。

每个班都有这样的一个人 篇10

据说 你老人家是系副主任 据说 你老人家是博士 据说你老人家在外面开了一小公司。据说的你是如此的牛叉。。我想 如果我们这些在你嘴下受教的弟子们 都按你的步子来走 将来也会这么牛滴 你也应该是这么想的吧 所以 你只给了我们两条路 两条对于一个期末考的学生都可以说是“死”路德路:要么立刻就走人 我不报上去 要么你继续做 我报到上面去。刚刚发下试卷两分钟 另一监考官看到我课桌里面的高数书 就拿出来放到了前面 而你 一个牛叉的博士 高雅 有文化 做事做人都达到了我们不可逾越的境界 一个jian步就飞到了窝旁边 jian一般的速度扯走了窝的试卷 jian一般的语气放出了狠话 好吧 我还没抄 但我有作弊的动机 你说的是对的 我无从反驳 我不反驳其实也是因为你是我的老师 而且是一个估计根本就意识不到你说的那些原则性的东西是有纰漏的牛叉的博士老板 什么原则不原则 你觉得你一辈子都会秉持自己的原则生活么 这不过是欺负我们这帮暂时“低你一等”的“孩子们” 没办法 即使你给了窝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叫我现在就走 我却还是选择了另一个 赌上让你老人家上报的风险 心惊胆战的坐在教室两个小时 埋头做题。我是多么希望你在另一个监考老师的劝说下 给我一个机会 课两次的劝说 你都无动于衷。更是证明了理你牛叉!或许 你的世界只有你一个 或者 那些比你权高位重的领导们 其他的 在你面前都是没面子的“人”。你说你这是按规矩办事 我说 那就是说那个老师没按规矩办事咯 你说 是 所以我不喜欢她。呵呵...殊不知 经过这样一件事 你会增加粉丝几何!!

冠冕堂皇一点 你这样做是为我好 好吧 就按这样一个好听点思路去说 但是不是好过头了?事后 我说 我已经得到教训了 给我个机会吧 我做的那份试卷不要了 你交份白卷上去 不要上报了 你说不行 那是你选择的路 我想说的是 那不是我选择的路 那是你逼出来路 是你以你宏伟的身份给我强加的路。来到这所大学 上了本科 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学不学 要怎么学 我们自己心里有个度 如果 我们现在还是像初中高中生那样被老师这样逼着没退路 那大学还有个什么意思!!我说我知错了 你却任然不给机会 或许 你觉得我们是贱的 必须将我们这样的伢压榨到底。好吧 你赢了。我不得不佩服额思想 你的人生。如此的种种 你亦能混成这样 说明一点 你是对的!不过 经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 希望我能用我的绵薄之力和与你伟大思想有所偏差的拙劣想法创造出一个远远胜于你的生活 这个生活 叫 幸福。(请不要沾沾自喜的认为 你解救了一个无知的青年 不发生这件事 将来的幸福一样会发生 因为 我们本质上都是有志青年)。现在的中国大学是一个怪胎,进去的是精英,出来的是蒲公英;提高的是学费,降低的是教学质量;增加的是专业数量,减少的是就业质量......这一切的一切是因为大学和娱乐界一样,辉煌的外表下暗藏着许多潜规则,把原本纯净的象牙塔变成了雷峰塔!可怕的这些潜规则虽然危害力惊人,但却很少被外人所知,而且我们还得继续忍受和默认它们的存在!

一、成绩与老师的印象成正比

大学不比中学,升学率不再是老师们多拿工资和奖金的充分必要条件,学校的实力也不再以学生成绩为标杆,考试从出题、阅卷到评分基本上由任课老师说了算。所以,学生成绩如何,也就由任课老师一人说了算。那些平时出勤率高的,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的,逢年过节送过礼的,基本上期末成绩都不会低,反之亦然。期末的成绩单,说白了,就是一张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单。

二、学生会选举只是形式

美国的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们选出来的,中国的学生会是老师们定出来的。候选人演讲、投票、选举,似乎学生会的选举每一步都很民主,都很公平。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其实在每次选举之前,主席的人选早就敲定了,选举只是显示校园民主的一个幌子,未来的主席说不定早已喝过庆功酒了。这不是某个高校的个例,而是普遍的事实,建议美国人权机构多关注关注这些问题,这是多大的反民主现象呀!

三、party员都是内定的

对大学生而言,party员永远属于那些会拍老师马屁的人。因为party员不是选班委,经公开投票选出。能不能入party,完全是老师们说了算,每天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就等着25岁退团后做平民吧!

四、课本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电脑书是落后市面需要两个版本的,会计书是与事实严重脱轨的,英语书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惟有哲学书是不会落伍的,但却是照原价收费的。其实谁不知道,学校一学期的购买量成百上千,新华书店怎么也要打五折吧,可交的书费却九点九折都不打,多余的书款不是成了老师们的午餐补助,就是买了中秋节的一盒月饼。

五、药只开便宜的

国家每年拨给大学生一笔不菲的医疗费,但当我们生病时,开出的药却是最便宜的。这还不算,一次,一个同学买了一袋抗菌优,出厂日期竟是1979年的!比他还要早出生几年。真不知道医疗费都跑哪去了!

六、爱情多在毕业时枯萎

大学的爱情是最美好的,没有中学时的稚气,没有大龄者的枯燥,有的只是激情和单纯。但美好的东西多很短暂,大学里没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爱情多是建立在经济基础稳定的基础上。一旦毕业,面临就业、成家等诸多现实,爱情不再坚强,而是严重缺钙,枯萎是自然的事情。

七、文科生是失业主力军

文科生就是比理科生就业艰难,不为别的,看看这些专业就知道了。博物馆专业、图书馆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Communistpartyparty史、社会工作、言语听觉科学、档案学……这些五花八门的专业要么没有市场前景,要么只是太笼统,让人摸不着头脑,就算一些稍微好点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是博而不专,所以,文科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多半与本专业无关,所学不能所用,失业率自然高过理科生。

八、文凭是学费买来的次品

上大学只是一笔交易,交学费拿文凭,即使学生不这么想,学校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扩招本身就是一项拉动内需的举措。一个大学生养活了老师、书商、食堂、网吧老板等一大帮子人,而买来的文凭却越来越不值钱。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大学毕业证贬值了不知多少倍。

九、。。。。

十、考前一周≥一个学期

又一个文凭贬值的重要证据。一本几百页的课本,即使一个学期不上课,只要考前一周恶补一下,看看笔记,记记老师画的重点,一般都会顺利通过。我打听过,这种在所有大学生都存在,以敷衍的态度教学,大学生焉有不差之理?每个校园里都有这样的女孩

她们在校园里怔怔地走过,你猜不出她的心事;

她们好像目不斜视的样子,可是却用余光打量着路人;

她们从不会让人惊艳,可她们的衣着都搭配得恰到好处;

她们不是美女,但绝不是恐龙;

她们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你觉得她是安静的女孩;

她们和同伴一起的时候,笑声撒在了整个林荫道上;

她们好像没有男朋友,却偶尔能看到她们和不同的男孩子比肩而行,表情上总有些暧昧;

她们好像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寂寞,可是却又做出一副不愿意被打扰的样子;

她们看到亲热得一塌糊涂地情侣,会做出鄙夷的神色;

她们看到牵手而行的男女,又会生出羡慕的眼光;

她们有时候在食堂里吃饭,和陌生的男生对面而坐,你能感受到她故作从容的尴尬;

她们有时候在教室里自修,虽然也是安安静静的,却总扰得旁边的男生经常分神;

她们有时候出现在oicq上,遇到校友,她们会显出一种出乎意料的热情,如果你约她见面,又会面对意料之中的冰冷;

每个校园都有这样的女孩,她们最有理由被唤做女大学生,因为在她们身上,女人味与学生气结合得无可挑剔;

她们每个人各不相同,可都把女大学生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至;

每个校园里都有这样的女孩,她们外表上更象紫霞,骨子里更似晶晶;

上一篇:高新产业下一篇:浅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