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精选8篇)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篇1

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是按实用的成本分类,按经营层次(单位)和医疗产出单位,建立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目标成本计划制度,并核算实际成本,以加强成本管理。这种实用的全面配套的成本核算就是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必须具备各项财务管理、经济管理和医疗产出管理的基础工作条件,并与

上级机关的财政管理政策相适应。因此需要经过逐步改革和完善的过程。目前,主要是以科室成本核算和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为主,今后应逐步创造条件,建立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医疗DRG成本,以及日/床医疗成本和门诊人次医疗成本等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制度。

目前我国医院以传统医疗指标作为计算医疗产出量的核算基准,因而主要是核算日/床和门诊人次的医疗成本。但是,以此为医疗成本核算基准不能准确地衡量医疗成本的高低及合理性。因为传统医疗指标缺乏“病例组合”内涵,即不同的医院、科室,收治的病人不同,其医疗消耗也大不相同,故不同医院科室其每一日/床的医疗成本无可比性;即使是同一医院、科室,也可由人为因素通过有意识地挑选“病例组合”而不正常地干扰医疗变动成本。

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虽然是一种服务量单位的成本核算,但不能代替医疗产出的度量。因为每个病人所需的医疗项目是由医生随机决定的,同样的病人所用的医疗费用,可能由于医疗决断的很大差异而各不相同。医疗产出计量及其医疗成本计算,必须先计算具有“病例组合”内涵的病例数量,其次才是这些病例所用的医疗项目的医疗消耗计算。综上所述,完善的医疗成本核算体系应该包括医院各级核算单位的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医疗成本核算,且最好是病种DRG的医疗成本核算。这种成本核算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定的医疗产出量的医疗成本。这种成本核算对于改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或者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补偿医疗消耗,更具有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医院科室成本核算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以医院的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医疗成本核算的基础。通过科室成本核算可以找出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利于改善经营,为控制成本提供方便,是节省开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加强医院对科室医疗投入、产出管理的重要环节。

应该明确的是,医院的现行财务报表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划分的,而成本项目是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的。两种划分方法虽不一致,但可以将费用要素作为成本项目来核算成本。

(一)医院成本核算科室分类。应由粗到细循序渐进,可分六类,如图1。

图1 六类科室成本核算

(二)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

图2 六类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

(三)科室成本核算的原则界限

1.费用与成本的划分。为了正确核算成本,必须严格区分费用与成本,费用是按期间汇集的资金耗费,成本是按成本对象汇集的资金耗费。费用只有对象化以后,才能形成成本,只有与获取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才能进入成本,当期的费用不等于当期的成本。应计入成本的费用,是指为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组织和管理医院业务所发生的费用。不应计入成本的费用,是指专用基金和专项拨款支付的费用;中标科研课题补助费、医疗事故赔偿款、交通肇事及违章罚款,以及其他意外事故支付的费用(但在未改变现行医院财务管理办法前可暂记入)。

2.划清本期发生与非本期发生费用的界限。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在计算期内发生的当期费用应计入成本;在计算期内分期计入的通过“预提费用”或“待摊费用”科目分期计入的费用,应分期计入成本。

3.划清各部门之间的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计算各科室成本,分清成本责任,必须准确划分在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并分别记入各科室和各自帐户。

(四)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是对各项费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归集、分配、再归集、再分配的数据处理过程。

1.做好账务处理

(1)直接成本科室的核算

为了核算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加工的科室成本,在资金占用类设置“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制剂加工成本”帐户。借方记各项业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贷方记冲销转出数,月末结转“业务收支结余”帐户后无余额。“医疗服务成本”按临床和检查治疗科室设一级明细帐户。“药品销售成本”按药剂科设一级明细帐户;“制剂加工成本”控制剂产品设一级明细帐户。

这三类直接成本均采用多栏式明细帐核算。

(2)间接成本科室的核算

为了核算后勤服务、科技信息、行政管理的科室成本,在资金占用类设置“后勤服务成本”、“科技信息成本”、“行政管理

成本”帐户。借方记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记配计入“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制剂加工成本”数;月终无余额。“后勤服务成本”、“科技信息成本”按其核算的科室、部门设置一级明细帐户;“行政管理成本”按十一个费用项目下设一级明细帐户。这三类间接成本均采用多栏式明细帐核算。

(3)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大型设备更新

维护费、一般修购费,要求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内容、要求相一致。

2.为了使科室成本核算与经济管理考核结合起来,不能单纯用收入指标作为考核依据,必须通过“定人员、定消耗、定收入、定技术、定质量”等定额管理来完成。各科室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及其他指标要与财务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数额相一致并按月进行核对。

3.间接科室成本的分摊

间接科室成本的分摊计算:

图3 成本分摊示意图

(五)科室成本核算的要求

(1)医院应健全经营管理机构,并与财务科共同核算科室(部门)成本,加强科室成本考核。

(2)做好科室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按科室(部门)设置帐户,及时准确地反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

(3)加强定额管理。

(4)科室成本核算要与综合评价考核结合起来,达到降低消耗,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目的。

(5)科室成本核算的有关指标要和财务核算指标统一。以科室为责任单位的成本核算,是单位内部的二级核算,科室成本是医院总成本的组成部分,为了使科室成本核算与经济管理考核结合,按月核对帐目数额。

三、医疗项目成本核算

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是指按各项医疗服务项目计算成本。其目的是通过核算项目成本,正确计算各项医疗服务的实际消耗,合理制定收费价格,合理安排预算,争取使医疗消耗得到应有补偿。目前,我国医院都是实行按医疗项目收费制度。因此,加强医疗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当前医院经营管理的起码要求。

(一)医疗项目成本构成医疗项目成本的内容可分为六类:

劳务费用。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公务费用。包括办公费、邮电费等。

业务费用。包括煤、水、电等消耗。

药品材料费用。包括中、西药品、试剂及卫生材料的消耗。

大型仪器设备更新、维护费及一般修购费用。

低值易耗品消耗。

(二)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一般性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要合理摊入劳务性费用。

高科技医疗项目和新技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要充分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急救医疗项目及抢救医疗设备的项目成本核算,要以上年度的实际利用率为依据,充分考虑其风险性和技术性价值。

做好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目前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成本,采取按一定比例提取的方法计算。应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做到按固定资产的合理折旧计提成本。

加强定额管理。合理的消耗定额,是核算项目成本的重要依据。确定了合理定额,才能确定费用的分摊比例。

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应由单项成本核算逐渐向综合成本核算扩展。

(三)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

医疗项目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医疗项目成本之中;间接费用应按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有关的医疗项目成本之中。

1.直接费用分配办法

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按测算期内各医疗项目的实际劳务消耗计入项目成本中。摊销方法如下:

·工资(每小时费用)=[月平均工资(元)/(月工作日×日工时数)]×单项工作时数

·补助工资(每小时费用)=[月平均补助工资(元)/(月工作日×日工时数)]×单项工作时间×工作人数

·职工福利费(每小时费用)=[月平均职工福利费/(月工作日×日工作时数)]×单项工作时间×工作人数

业务费:根据业务费发生特点,按以下办法分摊。

水:根据实际消耗,对各种服务项目用水量比例进行估算,按比例分摊。

电: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有计量的按实际消耗分摊;无计量的,根据各服务项目的用电比例进行分摊。

煤:取暖用煤按面积分摊;业务用煤按用汽量比例或按人数分摊。

低值易耗品:医疗业务所用的低值易耗品和杂项费用,凡能直接计入医疗项目的,按实际支出数分摊;不能直接计入的,按各医疗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比例分摊。

卫生材料费(包括直接用于诊治、处置的药品):按实际消耗量分别计入各项医疗项目。房屋及大型仪器设备更新、维护费及一般性修购费:根据各医疗项目所占用的固定资产总值,按规定提取标准分别计算,计入各项医疗项目成本之中。

2.间接费用分摊办法

辅助科室费用:包括设备维修室、木工室、变电室、电话室(交换台)、动物室、浴室、洗衣房、锅炉房、缝纫组、污物洗涤消毒室、供应室、图书室、司机班、太平间等部门发生的费用。这些辅助部门的煤、水、电等消耗,有计量表的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无计量表的按一定比例计算。

管理费用计算部门:包括院长室、党委办公室、工会及各职能科室所发生的费用。

以上间接费用的分摊公式:

·某类应分摊的间接费用=计算期内间接费用额×该类间接费用的分配率

·间接费用分配率=某类(间接费用)发生部门人数/医疗、护理、药剂、制剂部门人数之和×100%

(四)单项医疗项目成本计算

单项医疗项目是指门诊、急诊、住院、手术及各医技科室的各项检查、治疗项目的单项成本。其固定资产成本摊销计算方法如下:

·挂号=固定资产修购费×应提比率/测算期内工作量

·住院=固定资产修购费×应提比率/测算期内工作量

·手术=固定资产修购费×应提比率/测算期内手术室核定的总工时数×单项手术时间

·检诊、治疗项目(每小时费用)=固定资产修购费×应提比率/年工作日×日工作时数×单项工作时数

四、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随着医院改革的发展,此课题已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首先是有些省市实行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措施,它必然对医院的经营活动形成强有力的制约。但是,合理的“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应是体现为病种医疗总费用的控制及病种医疗费用结构的调整。否则,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对医院经营产生误导作用。故此,研究病种医疗成本已成为现实需要。其次,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实施,也需要探索以病种为单位的医疗费用结算或是以病种为单位的费用预付制度。为此,也有必要研究病种医疗成本。再其次,现在已有少数医院实行了少数常见病的病种医疗费用收费制度,随着这种按病种收费范围的扩大,更加需要进行病种医疗成本核算,以合理确定病种医疗价格。

(一)病种病例分型

病种医疗成本可按不分型的病种综合进行病种医疗成本核算。但是,这样核算的病种医疗成本是“病例组合”内涵很不完整的医疗成本。由于在同一种病种之中,因其病情轻重、合并症有无和多少,以及医疗技术手段等显著差异,其医疗消耗大不相同,其成本必然有很大差别。因此,最好是进行病种分型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就是对每个病种都按分型标准,各分为工A、B、C三种类型,分别进行医疗成本核算。

(二)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历史成本法。就是通过病种或病种病例分型的医疗成本的回顾调查,进行病种成本核算。二是标准成本法。就是对每个病种按病例分型制订规范化的诊疗技术方案;再根据诊疗方案所需医疗服务项目的标准成本核算病种医疗成本。

(三)历史成本法技术路线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历史成本法,国内已有初步研究(详见《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3年第9期张鹭鹭等的《单病种成本核算》一文)。

历史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行较为大样本的病例回顾调查,以调查资料为依据,进行医疗技术项目归集,以计算出项目成本;同时将间接成本(即所谓非项目科室所发生的成本),按一定的分摊系数分配到病种医疗成本中,最后归集为病种医疗成本;并将回顾调查的实际费用与核算的病种医疗成本加以对比分析。

(四)标准成本法技术路线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标准化要素,并与小样本病例回顾调查进行对比分析,可节省大样本病例回顾调查所需人力、物力。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既能使病种医疗成本计算科学合理;又具有保证医疗质量的意义。

首先强调病种的疾病诊断标准及病种病例分型标准化。

通过制定“病种(分型)的诊疗技术方案”,使医疗技术项目标准化。“病种诊疗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即诊疗技术项目。每个诊疗技术项目均分为A、B、C三型填写具体剂量或使用次数和天数;手术治疗分A、B、C三型填写手术等级和麻醉方法;护理栏分A、B、C三型填写各级护理天数。在检诊技术项目中,包括X线检查、B超、CT、MRI、心电图、心向量、超声心动、肺功能、心导管检查等,以及其他仪器检诊。在治疗技术项目中,包括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处置栏内包括吸氧、胸穿、腰穿、骨髓穿刺、换药和各种急救治疗等;仪器设备及其他治疗栏内包括放射治疗、理疗、高压氧舱、按摩、针灸以及碎石机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制订标准住院天数。每个病种的平均住院天数分为A、B、C三型。对不易治愈的慢性病,病人住院天数不易制订标准,均按必要完成的检诊项目或完成若干疗程的平均住院天数测算。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篇2

由于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既有化学反应, 又有物理变化, 且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 这决定了钢铁企业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相对其它企业就显得尤为复杂, 而特钢企业由于产品属性更多 (钢号、规格组距、交货状态、技术标准、工艺路径等) 且流程长、离线设备多、产品交叉往返加工等, 使特钢企业成本核算较一般普钢企业难度更大。不少特钢企业由于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没有能设计好, 核算结果不能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的成本差异, 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导致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比较被动。笔者有幸在特钢企业参与过多年财务信息系统设计, 对特钢企业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设计有些体会, 总结如下, 与各位同行探讨。

一、成本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不少钢铁企业在设计成本核算系统时, 总是希望成本核算系统功能大而全, 最好能包罗万象, 满足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等各个方面需要, 既能满足成本核算需要, 又能满足现场成本管理需要;既能按照最小颗粒度 (炉号、轧号或订单等) 核算产品成本, 又能高效完成月度成本结账, 满足会计报告需要;既能满足库存管理需要, 又能及时反映产线生产实绩等等, 但是在实际系统运行中, 功能大而全的信息系统往往导致信息系统庞大和低效运行。成本信息系统设计, 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成本核算需要, 在高效完成月度成本结算基本要求基础上, 适当考虑其它管理功能需要。

因此, 在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上可以考虑打破财务与成本集成、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集成的构架, 实现普通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适度分离。树立“核算粗、管理细, 核算与管理适度分离”的理念, 进而逐步建立成本核算系统与数据挖掘系统 (BI) 。笔者在特钢企业多年实践, 建立了如下的成本系统架构, 见图1。

笔者认为应将厂务会计、成本会计和产副品会计功能纳入成本核算系统, 核算对象适当归类合并, 同时保证成本核算简洁高效, 这样既能满足对外会计报告时效性要求, 又能满足经营业绩真实反映的要求。将成本管理需要的功能纳入成本数据仓库 (BI) , 因为是离线管理信息系统, 所以不会影响生产运行系统的效率, 而且成本管理要求的报表展现形式会随着管理要求的改变而经常变化, 所以此功能放在数据仓库 (BI) , 可适应多变性要求。

二、成本核算对象的设计

普钢企业由于品种比较简单、流程简单, 而且产品多数仅添加少量合金料, 因此在产品成本核算对象设计上多设计为“钢号+产品形态”, 但是特钢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含合金量比较高, 产品形态差异较大, 离线和重复加工情况较多, 技术标准的差异对产品成本影响也较大, 如果按照普钢企业成本对象设计, 会导致不能真实反映不同产品成本, 也不能真实反映月度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因此对于特钢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建议设计为“钢号组+规格组距+交货状态+工艺路径+产品形态+技术标准”。

特别应注意的是“钢号组、规格组距、技术标准”应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成本差异情况, 适当合并归类以减少数据量。比如:在钢号设计上, 如果区分特钢企业生产的全部明细钢号, 会导致钢号数据量庞大, 因此我们在成本对象设计过程中, 将成本差异很小的钢号归并在一起, 形成钢号组, 例:牌号10、15、20、45、70等钢种主要是产品碳含量要求不一样, 在产品冶炼、轧制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大差异, 产品成本也比较接近, 因此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将其归并为10-70钢号组。在“规格组距和技术标准”设计上也是同样的设计理念。

由于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L1、L2系统支撑, MES是按照炉号和轧号收集数据的, 因此可以满足上述成本核算对象设计的需要, 而且按照炉号、轧号收集直接原料消耗数据也为企业数据仓库 (BI) 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成本核算方法设计

国内钢铁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 绝大部分钢铁企业信息化水平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因此基础自动化L1、L2和MES系统都发展的较为完备, 而且都在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因此在直接材料消耗收集上, 基本都能按照炉号、轧号收集钢铁料、合金料原料明细品种投料量, 这对产品成本核算提供了强力支撑, 使钢铁企业具备按照炉号、轧号收集原料投料消耗实绩。

根据作者多年在钢铁企业工作实践, 钢铁企业间接费用分摊上适宜引入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的基本思想是以产品耗用作业资源量多少为依据分配间接费用, 这样保证了产品所接受的费用与耗用资源量正相关, 产品成本反映真实、可比, 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依据。做好作业成本法在钢铁企业的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需要正确划分作业类型。作业类型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资源, 比如烧结产能、冶炼产能、轧机产能、酸洗产能、退火产能、运输能力等等, 钢铁企业作业类型很多, 作者所在特钢企业曾经梳理过, 共有作业类型1000多种, 理论上作业类型划分的越精细, 费用分摊可以做的越精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还要考虑现场可操作性和信息系统负荷, 因此建议每个生产工序的作业类型以不超过5-10个为宜, 作业类型所耗费的费用比例较大时, 可单设一个作业类型, 对于那些作业类型耗费的费用比较小, 可以考虑归并设立一个作业类型。其次, 将物资耗用与作业类型建立对应关系。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明确各类物资费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按照何种作业进行分配。每种作业类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均需耗费一定的物资和费用, 例如:轧机产能作业需要耗费动力电、生产设备备件、生产辅料、机器折旧、人力成本等;酸洗产能作业需要耗用酸、机器折旧、生产辅料、人力成本、循环水等。这种对应关系建立是否准确决定将来产品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因此需要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和设备部门共同参与。再次, 核定每种产品耗用的作业量标准。在基础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 成本核算系统可直接利用MES系统采集的每个炉号、轧号耗用的作业量, 以此作为费用分摊的依据, 可以真实反映每个产品在当月的生产成本。如果钢铁企业受条件限制, 不能直接采集到每个炉号、轧号实际耗用作业资源量, 我们可在成本核算系统设计时, 采用跟班方式测量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耗用的作业量, 然后再组织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设备部门和生产现场操作人员一起讨论, 最终核定每个产品耗用的作业量标准, 以此作为费用分摊的依据。

四、成本核算系统与周边系统功能划分

财务信息系统一直是企业ERP系统的核心部分, 因为企业的任何经济行为最终都会通过财务价值体现, 而除了三项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外, 其它物资消耗和费用发生均需通过成本价值流转, 因此成本核算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信息交互最频繁。

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孤立信息系统, 它与周边其它信息系统发生信息交互关系, 既要从其它信息系统接收数据, 又要向其它信息系统输出数据见图2。

产品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功能, 应结合企业信息化发展实际水平。在系统高度集成的企业, 产品成本核算系统可不接受任何手工录入数据, 产品各类直接材料消耗数据和产量数据由生产系统完成自动采集, 后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归集抛账给产品成本核算系统;间接材料消耗数据由采购供应系统按照成本中心归集抛账给成本核算系统;折旧、人工费数据由资产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月度按照成本中心抛账给成本核算系统;修理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没有业务系统支撑的间接费用, 由会计核算系统完成会计处理后, 抛账给产品成本核算系统。在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的企业, 如果产品成本核算系统没有和其它业务系统衔接, 则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收集直接消耗数据和产量数据 (由业务系统数据导出手工加工) , 间接材料和加工费用在会计核算后, 手工转入成本核算系统。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成本费用核算 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过程为导向,学习要以行为为导向。这就需要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会计课程体系,通过实践专家研讨座谈和行业、企业的调研,对会计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进行整体化的分析,明确了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开发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成本费用核算就是其中之一。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与行业企业合作,与会计专家共建,与职业岗位对接,着眼培养学生的成本费用核算能力,满足学生会计职业发展的要求,基于成本费用核算的工作过程设计,保证学生具有迅速上岗处理成本费用核算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成本核算的规划、判断、组织、协调、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成本费用核算资料进行决策的相关能力等。

课程设计思路:通过会计行业调研和会计专家座谈会,在分析会计职业岗位和成本费用核算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处理成本费用核算的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学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力求课程内容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体系工作任务过程化,课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

二、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成本费用核算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掌握成本费用核算的方法,熟悉成本核算程序。通过具体的学习情景的分析,掌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具有成本、效益意识,养成严谨、细致、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工作作风。通过项目模块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岗位的相关技能。

通过专业调研和实践专家座谈会,我们得到该门课对应实际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因此,将该课程的具体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掌握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核算程序。

能力目标:会采用品种法、分批法、综合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

素质目标:具有成本、效益意识,树立准确核算成本思想,养成严谨细致、踏实肯干、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依据会计职业发展对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成本费用核算的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成本费用核算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对学习情境的设计以虚拟公司为工作环境,以成本费用核算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了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能力目标和技能集成的课程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把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分为6个学习情境45个子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也就掌握了一个生产类型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岗位的技能。6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涵盖了制造企业所有不同生产类型的业务,学完了6个学习情境,能够胜任任何一个制造企业成本费用核算岗位的工作。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设计是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的,为此,我们构建了以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为止的生产工艺和加工制造过程的业务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任务的设计基于成本费用核算工作过程,通过对成本核算岗位任职要求以及各种企业不同生产类型的分析,整合6个典型工作任务,即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为了便于教学,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排序,这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下面以项目一举例说明,如下图:

学习情境设计好后进行能力训练,通过对这些子项目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以项目一子项目举例说明,如下图:

四、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1.做学一体,知行联动。根据成本费用核算课程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能力本位、面向岗位的职业教育原则,采用做学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在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通过完成拟定的项目达到教学目标。成本费用核算共分六个项目,每一项目的内容都是按照工作任务、相关知识、操作指南、独立操作来编写的。例如,在讲解项目一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时,第一步,给学生下达工作任务,以昌盛造纸厂2010年7月的成本核算资料为主线,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事情;第二步,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链接相关知识点;第三步,分小组结合工作任务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随时答疑,并将小组讨论结果在小组间进行交流;第四步,由老师或者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难点及注意事项;第五步,布置课外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大量虚拟项目的研讨和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高度融合。

3.启发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摒弃以老师为中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拓展学生思考空间、积累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的,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灵活机动的互动方式,包括难点提问、扩延讨论、师生归纳、探究争论等,增强师生互动,拓展学习内容。

4.利用资源、发挥能动。本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五、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由于成本费用核算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因此考核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单项考核、综合评价,即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单项考核60分,综合考核40分,重在过程考核,重在能力考核。

(1)单项考核:6个单项项目完成情况及评价。把六个工作任务设计为六个单项项目进行考核,每个项目成绩各占10%。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后,由学生自己、小组以及老师分别评定成绩,附:《课堂操作评分表》,将三方评定成绩加权平均,即为某学生这一单项的成绩。期末再将六个单项成绩加起来,即为该学生单项总成绩。

(2)综合考核:组织纪律和学习态度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篇4

1、管理员,必须掌握日常经营情况和市场供应价格的浮动。

2、要求各管理员每月每旬必交一份旬结核算内容,每旬内定期做十余种高,中,低档单菜成本核算。

3、健全出库原始资料记录及原材料燃料的一些费用和原始记录的凭证。

4、食堂建立完善的验收,保管,盘点等原始数据。

5、加强计量工作包括进货,投料,成品,半成品等各环节,保证核算真实可靠。

6、相关核算内容定期交到饮食中心质检部由核算员核算验收定价。如未能上交或缺少一项给予扣罚当月营业额的0﹒1%。

7、各部食堂每日每餐必须标有明码实价,如单菜价格违反中心价格的有关规定则按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篇5

财-6 医院成本管理制度

1、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对医院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成本核算还可以收集各部门实际产生的收益和发生的成本费用资料,进行成本分析和评估;更有效合理地安排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增强职工成本意识,节约支出;调动职工积极性,健全、完善物质激励机制。为了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切实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2、建立健全医疗成本管理、核算组织体系:

2.1、加强对医疗成本管理、核算的领导,建立健全院、科二级成本核算组织即将医院科室确认为业务单元。其中有可以产生利润的核算单元和直接发生成本的核算单元:

2.1-1、医院内部服务并依据内部转移价格取得收入,以收抵支后形成部门利润,它包括中心供应室、纯净水车间等。

2.1-2、完成科室自身的职能并从外部取得收入,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单元,以收抵支后形成部门利润,它包括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2.1-

3、只产生成本项目,部门本身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即为成本中心它包括行政、后勤部门、门诊和住院辅助科室等。

2.2、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院领导、财务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等组成,主要负责对全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

2.3、财务部配备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一般由专业会计人员担任,负责具体 的成本核算工作。

2.4、业务科室和后勤班组应配备兼职的成本核算员,负责基础资料的统计编 报工作。、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

3.1、人员经费:指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3.

2、材料消耗费用:指卫生材料、消耗性药品、低值易耗品、其它材料等。3.

3、固定资产修购费和日常维修费:包括所有固定资产的修购费提取和日常维 修等。

3.4、水、电、汽、油、煤等消耗费。

3.5、公务费:指公务费中应计人成本对象的各项费用。

财务工作制度

3.6、药品费:指医院药品销售成本。

3.7、其它费用:指上述内容之外应计人成本的费用。4、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4.1、医院的成本核算贯穿于医疗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医院内的所有部门 和人员。必须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 各项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真实、完整。

4.2、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消耗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制剂等各项财 产物资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并实行定额 管理;对水、电、气消耗等做到设表计量管理;对工作人员定编定员管理。5、确定医院成本核算对象:

5.1、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单位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总成本和单位项目成本四个层次。医院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医疗项目成本,在目前条件下,先以科室成本核算开始,逐步向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过渡。根据我院目前的经营状况,拟同时实行全成本核算和科室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把医院所有的收入项目和成本费用项目归集到每一个基本的核算单位、单机或单病种。全成本核算主要是医院收入支出的客观反映,为医院的宏观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分析、决策依据。科室经济效益核算:即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考虑到科室的承受能力,前期可以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加,逐步地实现科室的全成本核算。此种核算方法是过度性的,目的是利用经济手段使员工建立成本节约意识,充分调动科室及员工的积极性,增收节支,提高科室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种分配制度。

5.2、医院成本核算以科室为具体核算单位,根据医院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室、制剂室、血库、供氧中心等,其中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中包括一些具体的科室。6、收入、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6.1、具体科室收入要素

包括科室组织的直接收入和与其他科室共同产生的收入通过一定的提成比例(具体比例见下)进入科室的间接收入。例如:一个CT检查项目所带来的收入,要在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6.1-1、按科室类型区分收入要素:

财务工作制度

6.1-1-1、临床科室:(以病区科室为例,其他临床科室参照)

a)、直接收入项目:指科室直接进行医疗活动组织的收入。科室门诊的收入:包括挂号收入、诊察收入、其他收入;住院收入:包括本病区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仪器使用)、材料收入、护理收入、其他收入。b)、按比例进入科室的间接收入项目:药品收入、放射收入和检查收入等; 6.1-1-2、医技科室:

包括检查收入、放射收入、化验收入。这些收入扣除一定比例给临床科室外,计入医技科室的收入。

6.1-1-3、药剂科(含纯水车间)a)、药剂科收入

药品收入包括门诊药品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制剂加工收入,直接计入药剂科收入。

b)、纯水车间的收入(目前尚未作为利润中心考核收入情况)应通过内部结算价格向各科室收取的水费收入。6.1-1-4、门、急诊收入

a)、科室直接收入:包括挂号收入、诊察收入、其他收入。b)、医院平均绩效工资按科室人数给科室的补助。c)、一定比例的检查收入。6.1-1-5、辅助科室收入:

a)、中心供应室提供服务按内部转移价格取得的收入;(目前尚未作为利润中心考核收入情况)。

6.1-2、收入在科室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6.1-2-1、药品收入:为了控制患者药品费用处于合理的水平,不对药品的收入 在科室之间进行分配;

6.1-2-2、医技科室收入:在医技科室的收入中提取5%直接计入临床科室的绩 效工资;

6.1-

3、医院补贴

医院补贴是在医院业务并不饱和的情况下,对各科室的政策性扶持,主要包括人员成本、科室发展潜在空间和不可预见的成本,以及科室闲置资产的维修成本等因素的补偿,根据各科室的不同性质和发展潜力,设定医院补贴数,这种补贴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措施。随着业务收入的不断增长逐渐取消医院补贴。

财务工作制度

6.2、具体科室成本、费用要素

按科室是否能自主控制,将成本项目分为科室成本和科室经费,以期充分调动各科室节约成本的积极性。

科室成本要素包括进入科室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科室的固定成本包括按科室面积收取的物业管理费、能源费用、房屋租费;按原值5%的比例提取的设备维修费等;变动成本包括药品费、卫生材料费等。6.2-

1、科室成本项目如下:

6.2-1-

1、人员工资支出:包括固定工资、补助工资、社会保障费;固定工资:包括医院核定的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之和;补助工资:指医院支付给员工的津贴、补贴。例如误餐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费补贴等;社会保障费:指由医院承担的五险一金,即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及子女保险、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由单位缴纳的部分。

6.2-1-

2、标准额度内的其他工资和补贴:手术补贴、值班费、值班交通费、夜餐费、加班费;由医教研部核定各科室标准的手术、值班、加班等的金额和次数,以及每例手术的享有误餐费的标准人数,超出标准的一律在科室经费中列支;例如外科手术每台手术核定10人,内科手术每台手术核定4人,误餐标准10元/例/人,不足核定人数按核定人数,超出部分计入科室经费。6.2-1-

3、药品支出(仅限于药剂科):药品的成本

6.2-1-

4、卫生材料消耗费:为使各科室的卫生材料库存有合理的基数,尽可能在不无影响业务的情况下,降低库存量,从而减少资金占用量,此项费用为各科室领用的卫生材料费。

6.2-1-

5、低值易耗品消耗费:医疗用品、棉织品的消耗;(同卫生材料)6.2-1-

6、标准额度内的业务费:包括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宣传学习费; 办公费是指医院用于正常办公的费用支出,包括笔墨、纸、计算机耗材等零星办公用支出;基本额度的核定由后勤保障部、信息部和财务部共同核定,各科室原则上不保留库存。对于办公费科室有节省的可以进行累积,半年结清一次,增加科室经费。

虽属办公用品但在临床使用的(如电生理动态心电图用电池、放射科使用光盘)不在核定办公费额度内。

邮电费是指医院用于安装电话、长话费、市话费、电报费、手机费、上网费、邮资、汇费等费用支出;信息部与财务部共同核定科室电话费定额,超出定额部分

财务工作制度

计入科室经费。

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按规定开支的交通、食宿、补助等费用; 因培训、进修、学术活动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经医教研部核准后,按50%的比例计入科室成本中;

宣传学习费是指医院学习材料、书报、宣传费等支出。

6.2-1-

7、标准额度内的业务费:包括水电汽等能源消耗费、印刷费、职工培训费等;

能源费按照科室房屋使用的面积,按10元/每平方米/每月计入科室成本; 印刷费是指医院医疗表格文件等费用; 职工培训费是指医院职工进修培训费用; 6.2-1-

8、物业管理费分摊;

物业管理费按照科室房屋使用的面积,按6.5元/每平方米/每月计入科室成本;

6.2-1-

9、房屋使用费:

房屋使用费按照科室房屋使用的面积,按20元/每平方米/每月计入科室成本; 6.2-1-

10、设备维修费:

按设备原值的5%提取设备维修费; 6.2-1-

11、科室其他支出。6.2-

2、科室经费项目如下:

6.2-2-

1、不计入工资项目的人员经费:科室临时工资、超出标准额度的值班费、值班交通费、夜餐费、加班费;

6.2-2-

2、超过标准额度的业务费、公务费和业务招待费等费用。6.2-2-

3、不属于常规支出项目的费用。6.2-2-

4、其他不可控的费用项目。

科室经费从各科室收支结余进行一定比例提成后的6%作为科室经费,现阶段科室经费统一在医院财务部进行管理,科室有自主支配权。

6.3、对上述收入、成本、费用要素进行归集:财务部根据原始资料提供的数据将费用直接计入有关帐户。由于医疗服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的计算不能够一次完成,因而在归集这些费用时应做到及时、正确、完整。

6.4、对上述收入、成本、费用要素进行分配:财务部通过核定的分配方法将费用分配到各成本核算对象。

财务工作制度

6.5、财务部对收入、成本、费用要素归集和分配把握原则:直接费用直接计入 成本、费用,间接费用分配计入成本、费用。

7、成本核算的原则

7.1、分期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核算分期一致,即每月的二十六 日至次月的二十五日,及时计算各期成本; 7.2、费用确认配比原则:应按受益期分配确认;

7.3、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原则:正确划分成本支出与专项支出,划分资本性支出 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划分不同期间的费用界限;

7.4、一贯性原则:成本核算的处理方法和要求前后期间应保持一致; 7.5、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按实际成本计价而不是标准成本; 7.6、重要性原则:对一些成本中重要的内容应进行单独立项反映。8、医院科室成本计算方法:

8.1、医院科室成本计算过程表述为:将原始资料提供的各科室直接费用直接计 入各相关明细帐户;根据间接费用分配表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相关明细帐户,期 末根据各科明细帐结出科室总成本。

8.2、科室成本计算公式为:科室直接成本+所分配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总成 本。

8.3、以上公式的核算过程就是依据原始凭证将科室的直接费用计人相关科室 明细帐户,依据间接费用分配表上科室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计入相关科室明细帐 户,期末分别结出科室的总成本,并反映在医院分科核算成本汇总表上。

9、成本的分析及科室绩效考核:

9.1、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它资 料,研究成本的形成和变动情况,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成本管理活动。在成 本管理工作中,应每月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超成本计划的原因,掌握成本的变动 规律,以便挖掘潜力,努力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

2、成本分析可以采用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

9.2-

1、一般方法的程序: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写成本分析报告。

9.2-

2、专门方法常用的有比较分析法、标准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9.2-2-

1、比较分析法:计划与实际对比,本期与上期对比,本院与同类型医

财务工作制度

院对比;

9.2-2-

2、标准成本分析法:以预定的服务项目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 与其相比较,揭示各种成本差异,找出原因,为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提供资料; 9.2-2-

3、本量利分析法:要在既定的成本水平和结构条件下,找出医疗工作 量、医疗成本、收益三者结合的最佳点,使医院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收益。9.2-

3、医院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提供总成本资料作为设定医疗收费标准及评估 收费合理性的依据;可以提供医疗资源分配及投资效益分析等经营决策的依据; 可以作为医院管理者评估营运绩效及控制成本的依据。也是科室业绩考核的依 据,科室业绩考核的方法是科室绩效与科室当期工作质量综合评定分值。由公式 计算出来的科室绩效工资只是科室的奖金来源,要通过人力资源部综合考评和医 教研部的业务考评(另行规定)质控中心的质量考评,进行增减,形成最后可分 配绩效。决定绩效考核的部门:

9.2-3-

1、由人力资源部决定的考核指标:例如重大违纪行为等。

9.2-3-

2、由医教研部决定的考核指标:例如医疗保险的拒付、医疗差错等。9.2-3-

3、财务部决定的考核指标:如物价政策执行的偏差等。9.2-3-

4、各职能科室决定的考核指标:如资产的损坏、丢失等。9.2-

4、个人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 9.2-4-

1、科室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

(科室收入+医院补贴—科室支出)*提成比例+检查收入(临床科室)=科室经费+科室绩效工资+税金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绩效工资实际上只是科室绩效的来源,在形成绩效工资进行分配之前,要经过有关职能部门的考核,充分考虑其加减分的各项因素,最终计算出科室的绩效工资。

9.2-4-

2、核算单元的不同,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a)、临床科室:由科室主任按照当月科室绩效工资的总额发放给科室内部每位职 工的绩效工资数额。

b)、医技科室:由科室主任按照当月科室绩效工资的总额发放给科室内部每位职 工的绩效工资数额。

c)、医疗辅助科室、行政科室: 科室人数×全院平均绩效=科室经费+绩效工资,根据考核后的结果,由科室主任进行分配。

财务工作制度

d)、门、急诊的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 医院补贴+(全院平均奖*科室人数+本科处置费等收入+医技科室5%的提成)-科室支出】*0.9 =科室经费+绩效工资+税金

10、强化医院内部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医院成本管理目标:

10.1、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更好地为 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10.2、医院内部应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核算,个个参与成 本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因为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 人,所以要强化“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10.3、成本核算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基础工作应当扎实,核算手段要先进,最终应达到会计核算、科室核算、医疗成本核算成为一个整体。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篇6

4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结论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而对医院的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帮助及进行成本控制及定价管理等活动,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运用过程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运用作业成本法需要利用到大量数据分析,这就对医院的成本信息准确度要求非常高,成本动因的数据归集要求有精确的数据,这些都涉及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必须完善,才得简化工作量,也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作业成本法工作量大,其实施成本大幅提高,在医院进行引进时,必须考虑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作业成本法的根本目标是推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如果医院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其成本的增加超过了经济效益的增加,那就要考虑其使用的可行性。并不是所有医疗单位的医疗项目都适用于作业成本法。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医院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以促进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但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并行,结合使用,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成本数据和高质量的成本信息。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

[2]路敏,于柏玲,胡滨。探析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院成本控制[J].中国卫生经济,2007(7).

[3]刘随生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7(4).

[4]黄坚,王佳波,古瑾香.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10).

[5]周伟.基于标准成本的估时作业成本法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篇7

1 系统环境

基于“军卫一号”网络系统和“军队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采用传统C/S系统结构;服务器要求内存2G以上, 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数据库采用ORACLE;客户端采用普通PC机即可。

2 功能结构

系统主要由6个功能模块组成 (图1) 。

3 设计思想

3.1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作用, 基础数据尽量来源于网上的原则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向医院的各个层面深入, 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医院管理和运营的各个方面, 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网络系统的范围也含盖了整个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因此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优势, 基础数据直接从网上提取, 避免了因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的缺点, 既能准确及时地统计出医院业务活动中收入、成本状况, 又能客观反映出不同成本对象、成本的变化情况, 提高了绩效工资核算的准确性。

3.2 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收费, 科室高值耗材零库存原则

在全院推广高值耗材条形码收费, 科室实行零库存管理、高值耗材使用时出库即计入消耗, 避免以前科室领用过多而使用不完发生的堆积现象, 从源头上解决了影响科室绩效工资的因素, 同时物质供应科也可以动态监控物资库存、使用量等信息, 通过对库存物资消耗情况分析, 科学制定库存物资高低限量, 既保证临床需求, 又减少资金占用, 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3.3 科室收入与工作量相一致的原则

科室医疗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收付实现制, 二是责权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直接反映医院及科室实际收入, 科室的收入与财务部门记账收支相一致, 可以真实的体现医院医疗收入;责权发生制直接与业务科室的工作量挂钩, 科室收入与科室的工作量成正比, 科室收入与当月科室的发生医疗费用有关, 科室如果收容数量多、病种质量高, 科室当月的收入就会明显增加, 科室本月效益就会增加, 采用责权发生制从而避免了收付实现制中以出院病人计算科室本月收入的弊端, 如患者出院时的费用核减, 极少数患者欠逃费用等问题, 不少医院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收入与成本, 而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以患者出院结算收入作为科室收入, 造成收入数据与工作量不符。两种收入核算方法各有利弊, 收入采取那种核算方法直接与个人的收入存在关系, 但总的来说两种核算方法对医院和科室是一致的。

3.4 军队患者采取虚收实算, 充分体现为兵服务原则

按军队会计核算有关要求, 军队患者应与地方患者一样同病同治同核算, 不少医院没有严格按照地方病人计价办法核算军人收入, 而是采取单病种补贴方式、收治人次补贴方式或日补贴方式给予收治军人补贴, 不能真实反映科室工作量, 影响科室收治军人积极性或变相控制军人费用。在本系统中我院完全执行上级文件要求, 军地实行同一核算, 提高了科室为部队服务的积极性, 充分体现为兵服务原则。

3.5 水电费、营房管理根据收入动态分配原则

水电费、营房管理等费用的分摊与绩效核算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水电取暖费与季节有关, 冬季、夏季成本较高, 春季、秋季成本较低, 水电费成本与收入不一致;而营房管理等固定分摊费用平均分配到每月也会造成成本与收入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我院采用动态分配原则, 水电费、营房管理等成本根据去年收入成本比例动态分摊到各月, 本月收入高相应分摊的成本也高, 本月收入低相应分摊的成本也低, 从而消除了影响绩效工资的一些不利因素, 使全年各月的绩效工资更加趋于平稳。

4 应用效果

《医院科级全成本核算系统》在我院的应用,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具体如下:

4.1 有效的解决了影响绩效工资的因素, 使科室绩效工资更加趋于平稳

通过运行该系统, 从源头上解决了科室成本积压、水电、营房管理等费用与收入脱节等因素, 科室绩效工资与科室工作量成挂钩, 避免了科室绩效工资大起大落现象, 使我院各科室每月绩效工资平稳有序。

4.2 有利于优化我院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运行《医院科级全成本核算系统》实施医院成本核算, 有利于促进逐步完善医院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改变科室盲目的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的错误观念而导致医疗成本不断升高, 使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4.3 有利于提高全院人员节约意识,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本系统应用, 是医务管理人员意识到:在竞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 高质量、低消耗的医疗行为是医院赢得市场的必然规律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手段实施医院成本核算, 可以挖掘内在潜力, 充分发挥科室的主观能动性, 让科室在进行医疗活动的同时时刻提醒科室人员的节约意识, 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起, 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极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也有利于科室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同时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 通过《医院科级全成本核算系统》的运行, 充分体现了正确、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工资核算原则, 有利于提高全院人员成本意识, 厉行节约、高效、优质、低耗地服务, 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正面激励作用, 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 更好地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录涛, 姜福康.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 .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8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

0 引言

随着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各医院希望能增加在新的市场经济下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在加强市场营销工作的同时,医院也越来越关注通过改善医院内部的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医院成本核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国内医院情况的调查,笔者认为,医院全成本多级分摊技术应该是最具前途和影响力,也最能适合医院全面成本经营管理的需要。

1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思路

以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理论为基础,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和各科室业务关系,将业务科室分为不同的核算类型,如直接医疗核算科室,管理核算科室、后勤核算科室、医技核算科室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核算成本类型,如公共成本、管理成本、后勤成本、医技成本、门诊成本、住院成本等。

将医院核算中能直接计入科室的成本直接计入,形成各业务科室的直接成本,不能直接计入科室的成本计入全院公共成本,对公共成本及各级科室的成本按照多种分摊原则进行分类。逐级、分步结转分摊,从而公正、合理、客观地将成本分摊到各类科室。以此为基础,进行全院及科室的成本分析、收益分析、经营分析和经营规划,协助医院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经营决策支持系统。

2 成本核算系统的构成

成本核算系统使用SQL2000数据库,Delphi7.0开发,程序在Windows平台下运行。

成本核算系统由基础数据管理、成本数据归集管理、成本收益分析、绩效分配四个部分组成。

2.1 基础数据管理 对整个成本核算系统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初始化的工作。实现对业务科室信息、员工信息、成本项目代码、成本分摊方案、各种数据字典的维护,以及操作员权限、操作日志的管理。

2.2 成本数据归集管理 对医院核算科室的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归集、整理。包括临床科室收入数据的归集,医技科室辅助创收数据的归集,非营业性收入的归集,以下科室支出数据的归集等。

数据的归集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自动数据采集,也可以通过手工进行录入。

录入完毕后,按照成本分摊方案将成本费用分摊到成本核算科室的成本中去。核算员对归集的全部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产生各类的成本核算数据,并提供给业务科室确认,使业务科室知晓本科的经营情况,以此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系统同时能生成各类的核算报表。

2.3 成本收益分析 在成本数据进行分摊后,进行成本的各类分析,对医院的收入构成、支出、收支平衡、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医院的收入构成表、医院支出构成表及医院收支平衡表,在收入和全成本的基础上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

在分析医院的收入,全成本的基础上对医院的盈利能力和医技创收能力进行分析,对医院各业务科室的费用、收入、支出等费用进行经营规划。

实现对全院门诊、住院、医技、职能、后勤科室的直接费用、全成本数据的监控和规划。

2.4 绩效分配 把分析医院各业务科室的收入,成本支出的作为客观数据,增加一定的主观评价对核算科室进行绩效考核。以此进行劳务费分配。本模块具体包括制定劳务费分配方案,形成劳务费决议,计算劳务费,生成劳务费发放表等。

3 小结

上一篇:急救护理学自考知识点下一篇:巡察整改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