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制约因素及对策(精选8篇)
网络环境下制约陕西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因素及对策
针对陕西图书馆联盟建设中缺乏协调机制、合作机制、评价机制等几大制约因素,提出了图书馆员要树立新型合作理念、政府要干预协调及优化运行机制、联盟要构建统一网络化平台的对策:目的是进一步发挥图书馆联盟的`优势,促进本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共知的持续发展.
作 者:祁卓麟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杨凌,712100刊 名: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 AGRICULTURE年,卷(期):22(7)分类号:G259.23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制约因素 对策 网络环境
一、当前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的几大重点制约因素分析
一般来说, 农村融资力的强弱, 发展后劲充足与否, 与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自身环境等有直接关系。
(一) 农村经济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史正相关的, 一方面, 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因“引致增长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 虽然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处于上升阶段, 但是由于经济机会与城市地区相比不够明显, 从而无法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有效吸引, 从而加剧了农村资金向城市的集中。同时, 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又制约了农村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 也不利于农村地区乘数效应的实现, 反过来又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归根究底,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的落后。
(二) 法律体系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 没有法律的刚性约束商业银行不可能对农村金融有大规模的投入, 各国的实践证明, 只有在硬性规定下, 商业银行才会通过营业网点, 去扶持弱质的农业;同时, 还需硬性加强对农村金融的规范和保护, 提出正向激励措施。如美国对信用社的免征税赋。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是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无硬性规定规定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农业的支持;没有法律的形式去规范和保护农村金融这一相对弱势领域。如《刑法》对有意通过提供虚假财务资料骗贷的企业刑事责任无明确规定;《破产法》规定清算程序上把银行排在最后。
(三)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 “垄断效应”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的改革以来,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农村的撤出, 各行都采取了撤并网点、收缩权限的集约化经营手段。并且国家处于防范风险的考虑, 国家出台政策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 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非银行机构在农村市场发展严重滞后, 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不受政府政策上的鼓励和保护, 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 形成“一社抗三农”的局面。2002-2007年, 农村信用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份额分别高达81.04%、84.14%、
86.26%、87.35%、91.65%、92.63%, 比重不断
上升。而垄断的农村金融一般都是低效率的。因此, 虽然客观上赋予了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 但是这种制度安排, 实际上是把“垄断”经营强加于农村信用, 致使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称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 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无法长期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角色。
(四)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加剧了农村金融生态的脆弱性
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 我国农村整体信用环境不尽人意, 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生态。一方面, 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 社会信用文化缺失, 农村企业和农户缺乏诚信意识, 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根据雷和平、林之诠对陕西部分地区的调查, 陕西省周至县2005年3月底全县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7.9亿元, 而农村信用联社不良贷款额为1.7亿元, 不良贷款率近22%。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务发展缓慢,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 农村有限的信用信息资源也无法共享。此外, 当前正蓬勃发展的“合理不合法”的民间金融, 由于民间融资不规范和诚信环境的缺失, 恶化了民间融资能力的提高。
总之, 农村个人信用的缺失加大了贷款的风险, 降低了贷款的可获得性;农村企业信用的缺失加剧了“信贷配给”和金融机构主体的“无奈”, 加之政府的“无为”, 最终导致农民和企业得不到金融的支持, 农村经济萎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异化, 并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民间借贷的风险增大,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生态的脆弱性。
(五) 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 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 它的职能定位和根本宗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当前, 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 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 未能正确定位其职能和根本宗旨, “生态建设”意识淡薄, 思想上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实践中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二、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体系, 切实为农村金融的稳健、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一个良好、平衡而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以切实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健、高效运行, 实现农村金融、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一) 提高农业生产率,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是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的基础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讲, 还是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才能放大和集中农村资金的供应量和需求量, 增强货币创造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村是落后地区, 农民是弱势群体, 农村经济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而现代农业是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高度集中的发达产业, 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客观必然性, 也具备现实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大, 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向前推进, 显而易见, 发展现代农业是现阶段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而农业产业化又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 因此, 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当前的重大任务。
(二) 强化法制建设, 夯实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
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生态法律体系。
第一, 以法律的形式, 明确的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支持比例。如对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明确规定相当比例的贷款流向农村, 以防止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第二, 加强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 从根本上为农村金融提供法律支持。针对现行的《破产法》规定清算程序上把银行排在最后, 未明确金融机构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享有无条件的破产起诉权, 对有意通过提供虚假财务资料骗贷的企业刑事责任无明确规定, 应修正《破产法》, 让其成为债权人依法保护其债权的最后底限;针对农民可担保资产不足, 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要完善《担保法》, 强化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顺序, 是担保缺失成为规避债权风险的有效屏障, 并将动产主要是企业应收账款和存活纳入担保物范围, 发挥抵押、担保在支持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2、在立法基础上,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农村金融犯罪。
这就要求在法律框架下,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同时, 鉴于农村金融案件一般金额较小, 如果按照常规法律程序, 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成本将大为增加。因此, 应建立一种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特别简易程序, 以期加大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力度, 为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宽紧适度的法制环境。
(三) 培育农村金融良好的征信体系
农村的征信体系是农村金融生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当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不仅制约着正规银行的借贷, 而且恶化着民间金融的融资能力, 因此有必要培育农村金融良好的征信体系。
1、建立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硬性程序。
将信用环境建设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 增强对政府改善信用环境的约束力;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协调合作, 建立农村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库,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 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运用法律约束、行政处罚等多种有效措施,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实现社会诚信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
2、注重“征信文化”的普及, 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氛围。
基层政府首先要以提高行政公信力为核心, 提高政府信用。并在此基础上, 发挥主导作用, 如加快对新用户信用的评定步伐, 文明信用工程实行贷款有限、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信贷扶持, 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 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 培育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民。
(四) 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当前农村金融抑制非常普遍,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正规金融之间缺乏竞争, 造成信用社的“垄断效应”;二是“合理而不合法”的民间金融无法与正规金融协调发展。面对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不仅需要正规金融的主体作用, 而且需要民间金融的有益补充, 如何改善当前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竞争的局面, 促进正规金融之间、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1、加快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
解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单一与自身管理机制的问题。例如, 改善中国农业银行过分的追求商业化问题;真正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作用;让邮政储蓄不再仅仅成为农村金融的“抽水机”, 以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有效竞争。
2、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 使民间借贷真正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下, 打破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金融建设, 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保证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有平等的竞争环境, 坚持普惠制改革, 优惠政策要惠及一切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 使其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共生发展;加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有机联系, 充分发挥正规金融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 建立二者之间各种有效的合作机制, 改善广大农户的贷款条件, 提高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度。
参考文献
[1]、惠国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08 (12) .
[2]、曾学文等.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 2008 (9) .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新华社.
【关键词】 会计;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
一、网络会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安全保密措施不完善:一是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网络会计主要应用数据自动处理功能,自然或人为的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二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系统安全威胁首先来自网络犯罪,主要是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对企业网络会计系统的非法入侵和恶意破坏,包括对会计信息的截收、仿冒、窃听、病毒破坏等。
(二)法律及会计制度的滞后:网络会计的迅猛发展超出了现有法律体系的规范,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目前还缺少有关网络交易责任与可靠性方面的法律规定,因此,在法律上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电子会计数据(无纸化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是国际性的问题。就目前的会计电子化实务看,有关法规要求企业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打印到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作为审计和其他法定需要的证据。但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数据作为有效的会计证据和法律证据是必然的。面对“无纸”的会计数据,会计人员确保这些数据是以原始形式保存下来是无纸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关键。司法部门对如何决定电子文档的合法性,以及怎样才能构成有效的电子签名等问题存在争议。
(三)复合型人才缺乏:由于网络会计作为网络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其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又要求其具有很深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但我国目前情况离此尚有很大差距。
二、网络会计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安全保密系统
一是硬件设备安全控制。制定网络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系统,专机专用;计算机机房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磁和防辐射及恒温等技术要求,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二是系统软件安全控制。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三是会计信息安全控制。会计信息安全的基础是密码学。按加密和解密算法所用的密码是否相同,将密码分为對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后者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四是系统入侵防范控制。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会计系统的入侵,应采取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等安全技术,用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用以隔离应用系统与外界访问区域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过访问区域对网络应用系统服务器,尤其是对会计数据库系统的非法访问;加强原有的基本账户和口令的控制,提供授权访问控制和用户身份识别。
(二)强化系统内部控制:一是组织与管理控制。首先,适当的职责分离。既设置网络管理中心,由网管中心全盘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措施确保各工作站、终端和人员之间适当的职责分离;其次,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制定措施,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二是系统开发控制。系统开发控制是为保证网络会计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设计的控制措施,贯穿于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测试与维护的各阶段。利用网络在线测试功能,检验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并对非法数据的容错能力、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系统遭遇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进行重点测试。三是日常操作系统管理控制。制定上机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和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加强系统人员的操作管理。人员操作管理的重点是权限控制,系统管理员被赋予超级用户管理权限,主要负责系统硬、软件的管理维护和网络资源分配,操作人员应按照被授予的权限严格作业,不得越权接触系统,系统程序员不得对越权现象进行业务操作,以避免人为因素或操作不当给操作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四是系统维护控制。系统维护包括软件修改、代码结构修改和计算机硬件与通讯设备的维修等,涉及到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充和完善。对网络会计系统进行维护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维护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维护的原因和性质要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五是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指在网络会计系统的数据输入、通讯、处理和输出环节所采用的控制程序和措施:输入控制。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在输入系统前,数据要经过检验,输入工作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验,以保证合法性、真实性。
(三)制定网络会计安全相关法律:我国网络会计安全立法应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照国际有关示范法的原则,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首先,更新专业知识。在网络时代,从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到网上理财等等都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存在差异。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严重冲击,同时也使财会人员新增了大量诸如计算机知识等必修“边缘知识”课程。其次,学好计算机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懂得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如录入、查询、打印外,应该至少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并掌握其设计方法。能结合财会岗位工作特点,进行有关财务软件的简单维护,并能熟练地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最后,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财会人员应关注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扩展专业视野。尤其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国强;对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理论研究现状的评价[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2]林雄伟;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事件的会计信息系统[D];福州大学;2003年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当代国际经济的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随着产业集群现象在我国的不断出现,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引起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制约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作 者:张曼茵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上海,93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10)分类号:F273关键词:产业集群 制约因素 对策
[内容概要]语文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有效地整合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势在必行,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伪整合开发”现象与新课标的理念背道而驰,令人担忧。整合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受到课程目标、课题类别和课堂“动态”三个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处理好几组关系,构建绿色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资源 整合 制约 策略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一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教师拘泥于教材和既定的教学设计,忽略了语文课程作为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缺乏资源意识,不大注意学习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对潜藏于课内外有益于提高语文素养的各种学习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久而久之,语文课程学习的鲜活源头遭到堵塞,语文课堂教学成了按部就班的简单化模式,这种单调、孤立、静止的教学形式必然压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势在必行。
语文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然而,在听过一些“重量级”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特别是许多课后的“说课”或“评课”之后,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倒对这纷纷扰扰的“繁华”不合时宜地感到深深忧虑:在所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语文素养”的名谓之下,许多课堂成为老师展示资料的“音画时尚”,成为学生谈天说地的“新闻会客厅”,这与新课标的理念一致吗?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远远不 止几篇课文与几本课外读物。它既有文字形式的又有非文字形式的,既有通用的又有地区特有的。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还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这些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而直接 “进课堂”,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因为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有效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
那么, 能够“进课堂”的语文课程资源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呢?
1、“课程目标”的制约。
“提高语文素养”是总目标,所有的资源配置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实现这个总目标,《教学大纲》将其分解到各册各单元,因而单元整体目标就显得犹为重要,它是教师直接面对的“靶子”,各种资源都要以此为参照进行取舍。当前,在新课标的实验中,有些课堂在“新”中呈现出教学目标弱化的倾向,有的目标大而化之,虚不可及,“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把目标定在完成课后练习或得出与教师、教参结论的一致性上,有的以追求课堂的感官效果,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这些都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高中三个年级的目标,教科书的编者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已经做了“第一级”整合,划分出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口语交际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 1、2 册),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第 3、4 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第 5、6 册),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社科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则贯穿于高中三年级。同时编写《语文读本》作为教材必要的组成部分,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
写作教材,一改传统的“文体”训练体例,也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 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的规律,提高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 2至 5 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小创作;第三阶段(第 6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口语交际教材大体上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 1 册),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大胆开口, 文明得体。第二阶段(第 2 册),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第三阶段(第 3、4 册),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劝说、讨论、辩论、演讲。
《语文读本》中写作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习,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延伸。综合性学习专题,围绕语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设计,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拓展。设计这样的专题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从以上简单粗略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各阶段的基本目标。但是编者的整合是 “过去时”,它已经凝固在一册册教材之中了。
作为教师,关键在于“二级开发”。这种开发,不仅要吃透教材,更重要的是,要以“目标”为出发点,获取更多与课文相关的信息。但是,翻阅的资料多,获取的信息量大,对问题的理解深,并不等于可以把你研究的所有成果一股脑儿都倒给学生,也不能够把你自己认为最“出彩”的东西教给学生,更不能为讨得学生抑或听课教师的欢心而热热闹闹地“演”给学生。报载某校为上好一节公开课,居然安排学生先说错,然后经过老师启发,再由另一同学“订正”,以示有效。我想,这绝不是个例。如果目标是茫然的或偏误的,那些忙忙碌碌、反复演练的“好课”,不上也罢,因为这样反倒助长了学生浮躁的心态。
曾听语文教育专家洪镇涛先生讲授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候夫编席”中那段极富情味的对话描写,洪老师设计了一段与人物个性有所差异的“对话”对原文进行了置换,并亲自 作了表演。学生即刻领悟了原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另一位老师讲述这一情节时,先让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这段“对话”美在哪里,并由此展开对语言描写方法的讨论,还映出孙犁先生关于文学创作的有关论述,资料可谓全矣,方法无可厚非,但已经脱开了单元目标中“体悟小说语言风格”这一要务了。洪先生则以“朴素”的话语方式整合了那些关于语言风格的 “创作原理”,学生的脑中不仅生动地复现了原文中的对话场景,而且品味出对话中弥漫出的浓浓的人情味,进而感悟到一种朴素而高尚的人性美。可以推想,洪老师课前对那些资料是研究过的,但洪老师将其内化了,“化”得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贯串这一教学片段的始终。有人说,这恰恰体现了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却是两位教师心中的“标的”不同使然。
高考是检测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虽然这种测试方法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仍然是最公正最成熟的检测方法。从现实的教学状态来看,毋庸讳言,“高考考点”也是课程资源调配的重要目标。它直接而具体地深入课堂,在特定的时期显示出强大的“指挥”作用。关键是教师要理清这些考点与总目标的关系,让学生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起就始终笼罩在“语文”的艺术氛围之中,让“考点”成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将它变成一个个张牙舞爪的魔鬼。
2、“课题类别”的制约。
课题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分出许多类别。比如前面所述教材编写者的分类:阅读、写作与交际、综合性学习,就是依据内容的不同性质来划分的。具体到每一“板块”,又可以分出许多子项来。比如“阅读”有“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之分,“写作”有记叙、议论、说明、应用四种文体之别,等等;如果从课型上分,还可以分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活动课”等等。
不同的课题类别,一定会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基础重在“积累”, 阅读重在“领悟”,作文重在“创新”。这些内容之间虽然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各自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因而过程与方法也就各异。不能什么课都是“兵马未动,音画先行”。
这里主要说说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最主要的课题类别,也是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重头戏,更是当下被新课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这一强势话语而遮蔽“本真”的一个误区。阅读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对课堂文本阅读的特殊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文本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而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阅读教学必须回归“文本”,以文本自身的内在联系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合读法教学的范围:
(1)从书面语言的单位看,有词句读法、段落读法、文篇读法;
(2)从阅读方式看,有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
(3)从阅读目的看,有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 如果我们能够将上面提到的种种读法,一一展开细目,化解为一个个可以操练的阅读技能,那将是对阅读教学的一大贡献。 至于练习课,这是大家都在“着力”进行而又羞于谈论的一类课。本来这也是课题的一个类别,但因其与应试教育有斩不断的直接联系,往往被作为“另类”而置于“地下”。其实练习课仍然有它自身的特点,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课程资源,使这类课上得不令人讨厌。
3、课堂“动态” 的制约。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而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因而就受到某一问题、课题、情境的制约,在一堂动态生成的课堂中,由于课堂的生成性而充满了不确定性,谈论的走向、学生认识的偏向、意外分歧的出现,往往会与教师案头备课的预设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调动“备用资源”,巧妙地删枝剔叶,把这些不确定因素转化为课程资源,使课堂之绿树健康成长。
我们不可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凭借丰富的课程资源相机而行。特别是要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若干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
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不少语文教师总以为他说了,学生就会说;他讲了,学生就应理解;他念了好文章,学生就能作出优秀作文;根本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本来就应当是教师引导下的语言操练过程,也就不会利用背景、创设情景、发掘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进而将学生引入特定的语言训练场。比如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只不过是备课笔记的复制。
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既定的程序中去。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看起来热之闹之,却完全是由多媒体的程序控制的,答案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但是对许多问题,学生与教师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尽管有些教师能够肯定学生的答案,但不能把学生许多有创意的答案放入多媒体课件,向全体同学展示。结果仍把自己原先设计好的内容、答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长期如此,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或不愿意发表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看法,而是消极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早点展示出来。
所以,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在“整合”上下功夫,不仅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的,要运用充分必要的资源,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学改革融合起来。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用,才能避免多媒体课堂公式化、程式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解放。
具体地说,面对“动态”的课堂,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可以从这些角度考虑:
一是从问题的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二是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当下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等。
三是从学习情境看:可以从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从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从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当然,如何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
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19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月上供稿文/范满志 周燕
[导读]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范满志 周燕(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内蒙古包头市014030)
[摘要]基层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标志着调研工作已成为基层央行的一项日常性基础工作。“调研立行”更是明确了调研工作在基层央行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应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基层央行 调查研究 难点对策
一、制约调查研究工作的因素
第一,调研选题难制约调查研究质量。对基层行来说,由于立足面不同,视野不同,掌握的素材不同,基层行选题局限性很大。一个调研课题如果对上级决策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如果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那么,这个调研课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因此,解决调研工作选题的问题成为基层搞好调研工作的关键。
第二,信息采集难制约调查研究广度。一是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在金融机构中的监管职能弱化。虽然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是,调研更需要的是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现成的报表,需要辖区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配合。在现实调研工作中,对报送随机性调查表的行为没有相关的细则,对于基层央行临时需要把握的资料是否包括在内也未能明确。因而金融机构延迟提供、提供失真度较大的数据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基层金融机构缺乏调查分析意识,缺乏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地区经济金融运行的深入调查,这样监测出的材料对上级行的参考价值不大。三是缺乏调研分析信息共享机制。基层央行开展调研分析的信息来源除了金融机构外,还有一大部分信息来源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等,由于信息封锁分割,渠道不畅,到这些地方获取信息往往事倍功半,成为基层央行开展调研分析工作的重大掣肘。四是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基层央行履职过程产生和积累的信息散布于行内各部门,如货币信贷部门掌握着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等信息,而综合业务部掌握着反洗钱、支付与结算等信息,这些信息由各部门自行采集、储存和加工,其它部门往往难以得到甚至不知道这些信息,信息资源缺乏共享。
第三,监测指标采集难制约调查研究深度。基人民银行以金融统计为基础建立货币事务监测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企业景气调查、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物价调查等。从基层来看,大多数基层央行调研分析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存、贷款等,造成监测面窄,无法准确把握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情况,如缺乏中小企业贷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等信息。
第四,调研成果转化难制约调查研究力度。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形成的成果主要是供人民银行系统内部使用,对外发布较少,一些相关的调研分析成果不能为地方政府部门和
金融机构所共享,使调研分析工作价值大打折扣。一些通过金融机构开展的调研往往内部上报就了事,没有向这些金融机构作调研情况通报或反馈,影响了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形象,不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对调研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也不利于调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二、对策建议:
第一,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随着经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各辖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消费、环境保护、金融生态等都在不同层面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经营,个别商业银行已开始逐步建立经济金融监测分析体系。基层央行要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如定期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银企联席会等,培养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的意识,进而提高基层央行调研分析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第二,建立多层次、覆盖面广且稳定的经济金融信息机制。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统计局、发改委、经贸局、房地产公司等政府部门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行业协会的信息共享机制等。基层央行要在保密的范围内将金融信息社会化,与信息共享的对方部门实现互通有无,对等互惠。二是建立基层央行内部信息资源集中和共享机制。建议在基层央行内设立信息中心,挂靠在办公室或金融管理部门,配备若干专职人员,负责对来源于行内行外各类经济金融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并通过行内网络权限设置实现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共享。
第三,健全完善货币事务监测体系。基层央行要结合辖区实际,拓展调查研究范围,增强货币事务监测的定量分析,进一步健全完善货币事务监测体系。例如包括:综合统计体系(资本市场统计、企业景气统计等);银行统计体系(银行信贷、现金、累放累收等统计)、国际收支统计、专题统计体系(企业贷款统计、利息统计、有价证券统计等),检测宏观资金整体流量与流向,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监测体系,监测金融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情况,监测市场利率结构、变动及趋势等等。
第四,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成果转化及发布机制。基层央行要在保密范围内,逐层次建立完善调研分析成果转化及发布机制。一是实现行内共享。二是逐级上报。利用人民银行办公室信息渠道逐级上报。三是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通报或反馈。通过编发定期或不定期内部刊物实现。四是向公众披露。主要通过地方媒介来完成。
关键词:林权流转,特点,制约因素,对策
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地确权到户的政策要求成片的集体林地按物理分割的方式分到每家每户,农户的林地权利逐步物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户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农村集体林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的情况伴随而生,为了使林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对林地流转进行了支持和鼓励,在大部分林权改革热点地区建立了专门的林权流转中心,为林权流转创造条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权流转,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集体林权流转依然不顺畅。
林权实现有效的流转是解决林地资源细碎化经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对制约我国林权流转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究刻不容缓。本研究正是着眼于此,结合大量学者的研究结果,基于我国林权流转的现状及特点,对当前制约我国林权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述评。
1 林权流转的特点
1.1 流转主体多元化
在我国林权改革初期,农户之间私下的林权流转现象已经出现,发展至今林权流转已经逐渐开始市场化,林权流转也由单一主体变为多主体[1,2,3,4]。
从林权转出主体方面看,在林权改革之前,林地归集体所有,单个农户无权对集体林地做出支配,林权的转出主体相对单一,大部分为村集体以及其他村民组织。林权改革之后,尤其是在2004—2007年,确权到户的工作逐步完成,随着大部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赋予农户,林权流转出让主体由原来单一的村集体组织转变为有村集体、村民小组、各种形式的联营及个体农户等多主体[2,4]。
从林权转入主体方面看,在林权改革之前,由于部分政策的限制,林权转入方以林场、采育场、林业企业等国有单位为主。在林权改革之后,由于政策放开,政府鼓励林权的市场化发展,转入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国有对象转变为多种社会经济组织,作为自然人可以是本村或其他村落农户,作为法人可以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私有林业企业等[1,2]。
1.2 流转形式和方式多样化
林权交易内容与形式的丰富程度与产权市场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林权改革后,林业产权逐步细分到各家各户,林权流转市场条件初步形成,流转趋于活跃,流转形式多样化,市场选择手段也开始丰富[2,5,6]。
林权流转的形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类。谢屹在研究林地林木流转问题时指出,当前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已出现多种形式,可按照流转权属、是否保留流转后林地的收益权、流转标的等标准划分[1]。另外,林木流转按照是否已经办理采伐证,可分为活立木转让和采伐证转让[2,6]。多样化的流转形式促生了多种流转手段,不保留林地收益权的林地使用权流转一般采取转让、租赁、拍卖、招标等形式;保留一定收益权的林地使用权流转一般采取股份合作、转包或者协议的形式。
1.3 林权流转趋势逐渐放缓
林权流转在根本上是资源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的过程,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林业经营的活性,福建和江西2个省是新一轮林权改革的试点地区,集体林地确权工作完成得比较彻底,这2个区域的集体林权流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林权流转的总体趋势。
林权流转方式按照交易的公开程度可划分为私下流转和公开流转,私下流转无从统计,就公开流转部分,不少学者研究发现,林权改革之后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流转趋势下降。曾华锋、聂影分析了2005—2007年福建省永安县林业要素市场的林权流转数据,认为林地流转发生的频率不高[7]。刘祖军在对福建省集体林权流转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从2005—2009年福建三明、沙县等地区,林权交易次数和交易面积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谢屹指出江西省林地与耕地流转相比,林地流转发生率较低,江西省集体林木林地流转尚不活跃[1]。宋娟在对江西省林权流转问题的研究中,得出了林权转效率低、林权流转的收益不合理的结论[8]。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权流转发生率偏低,林权流转速度放缓,部分地区呈现萎缩的趋势。
2 林权流转制约因素
2.1 产权关系界定不清
多数学者认为农村林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是导致集体林地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我国集体林地基本制度是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归承包家庭所有。集体所有权是高度抽象的,谁能够处分集体共同拥有的林地,不同的法律对这个集体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当前,林地的所有权并不是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才是林权流转的主要标的,这些权利在林权改革之后,主体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在林业产权问题上的主体不明确之说并不是影响林权流转的主要原因。
在产权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林权流转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产权结构中所包含的各个权属之间的界限不明确。黄和亮指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着力点不在于明确产权主体,应该在规范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内涵和外延、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上[9]。聂影提出我国集体林地产权关系界定不清严重影响林地流转市场化的进程。主要包括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界定不清以及林地使用者之间产权关系界定不清[6]。另一些学者等发现在林权流转中,多主体争夺集体林地所有权行使代表身份、同一林地上的多种使用权关系不清、集体林地使用权与行政管理权冲突等林地权属问题比较普遍[10,11,12]。这些研究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在林业产权立法中关于各种权能关系上界定不清晰的问题。
2.2 信息不对称
在林权流转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炒卖、倒卖林权的现象。谢彦明等在对云南省林权流转调研中发现,农户在林权流转中对相关的政策信息以及对林地、林木资源的市场价格行情知之甚少,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农户在林权流转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13]。姚星期等则进一步研究了林权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提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成本会长期存在于林权交易中,解决林权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是阶段性的[14]。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搭建林权流转的信息平台,以解决林权流转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林权流转的逐步推进,林权流转信息透明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林权流转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会逐渐消失,加速该进程的关键在于对政府对农户的宣传和正确引导,另外林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发展也是促进林权流转顺利进行的关键。
2.3 交易成本较高
交易成本较高也是抑制林权流转的原因之一,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郭志勤等提出目前我国林权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林权改革中新旧制度交替产生的“摩擦成本”[15]。另外,姚星期等和冷清波分别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分析理论对林权交易进行分析,认为林权交易成本较大是阻碍我国林权交易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对林权交易市场组织以及交换媒介的创新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长久之计[16,17]。
笔者认为,林权交易市场条件不成熟是导致林权交易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林权交易的实质是森林资源产权变更的一个过程。首先从林业产权范围的界定上,我国缺乏一个详细明确的规定,而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就是产权清晰,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林权交易会产生一部分法律成本;其次是林权交易的定价成本,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评估成本较高也是林权交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另外对整个林权交易市场来说,缺乏一个专门的规范林权流转的制度安排,不合法的私下流转大量存在,这样就会增加林权流转后的维护成本。
2.4 制度供给不足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制度的供不应求是林权流转不顺畅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对林权流转制度进行了探讨。此类研究主要围绕林权流转法律依据不足、监管机制缺失、以及各法律政策的协调性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
从法律依据角度看,杜国民等在林权流转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不足,林权流转法律依据不明,农村土地实际产权制度供给滞后于潜在的制度需求[18,19]。王世进等指出《森林法》对集体林权流转形式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政策规定不一致[20]。从林权流转监管角度,贺东航等认为政府监管存在制度上的缺位和盲点,而当前制度安排无法满足林权流转市场化的需要[21]。朱小静汲取福建省南平市林权流转制度有效改革改革的经验,总结出我国林权流转制度在监管制度方面的缺失[22]。从林权流转政策间的协调性角度,邓扶平等认为林地经济私益与生态公益的立法不协调,目前没有专门立法的统一性和针对性来增强林地权属立法的科学性[10]。贺东航等、巩固等提出林权流转制度的协调性不足,部分法律法规与政策条文甚至冲突[21,23]。展洪德也提出林权转让条件过于苛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权的流转[24]。
笔者认为,目前林权流转所能依据的部分法律法规的时代背景已不能适应当前流转内容多样化形势,在林权流转方面存在很多真空地带,大部分政策条款都过于宏观,缺乏具体的细则,因此有很多规定还需要补充完善。在林权流转程序方面,法律虽然已经作出了相关规定,鲜有人去遵守规定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监管机制缺失以及法律的强制性不够,而是按法律程序进行林权流转的成本问题。如果制度完备,而遵守制度的成本很高,则会抑制林权的流转以及催生不合法的私下流转。因此,不能只是从完善监管机制单方面去解决林权流转不规范的问题,应该结合林权流转过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如何规范林权流转,监管机制的完善应该在建立已经形成成熟的林权流转市场之后逐步进行。
2.5 配套措施不健全
谢彦明等提出制约林权流转的因素在于森林资源的评估体系未跟上,大多数评估机构缺乏林业评估资质,且评估成本高[13]。赵少毅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陕西省还未存在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价格难以达成共识,林木流转出现有价无市或者有市无价的现象[25]。廖元昌在研究云南省德宏州集体林权流转问题中指出缺乏专业的林权流转市场是制约林权流转的原因之一[26]。聂影认为在市场条件下,农民进行林业生产经营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2种风险相互交织下,没有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林地有偿流转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而难以进行[6]。
从诸多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林权市场无论在产权、定价、交易市场以及风险防范方面都未形成系统。林业产权的市场化运作不是仅有几部法律就能实现的,必须从产权、定价、交易市场等方面进行共同维护,各个方面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共同促进林权市场交易。在林业产权方面,必须有详细的权属界定;在林权定价方面,必须有统一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在林权流转市场的构建方面,必须要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3 对策
3.1 明确林业产权权属范围
当前我国林地存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范围界定不清、林地使用者之间产权关系界定不清、多主体争夺集体林地所有权行使代表身份、同一林地上的多种使用权关系不清、集体林地使用权与行政管理权冲突等林地权属问题。无论是何种交易,产权清晰都是首要条件。从前文的分析中已经知道我国当前林业产权的主体是明确的,而在林权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却引起了诸多的产权纠纷,根本原因不在于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各项权能的法律主体不清,而在于各个权能之间的关系规定不明确。明确林业产权权属范围,就是要对各个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做出详细的规定,这是从根源上解决产权问题的关键[27]。
3.2 建立统一森林资源评估标准
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市场形成的标志,林业产权要实现顺利的交易必须要一个社会公允价格。林业产权的价格不仅仅取决于供求,森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28]。统一科学的森林资源的评估标准,是林权合理定价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缺乏专业的森林资源评估机构,且评估成本高,导致林权价格难以达成共识,林地林木流转出现无价无市的现象。因此,建立科学统一的森林资源评估标准是林权交易的必要条件。
3.3 出台专门的林权流转管理细则
林权流转法律法规缺乏是当前林权交易体系建设中公认的关键问题,必须根据森林资源特点以及林业产业特征制定详细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林权流转专门性的法规。从林权主体范围、客体范围、流转方式、流转程序、流转合同规范、流转后的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以达到切实规范林权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利益的目的。
3.4 加强林权流转信息平台建设
关键词:游泳;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研究
引 言
本文对游泳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针对得到的游泳项目发展现状的制约因素,以希望通过对游泳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能够提供切实解决问题的对策,并针对不合理、不科学的制约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游泳项目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游泳项目更加健康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沈阳市的游泳教练员、专家以及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游泳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游泳项目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权威、充实的理论依据。在拥有前人研究成果和现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本篇论文。
1.2.2 专家访谈法
向游泳运动队的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及老师专家进行咨询。
1.2.3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采用当面填写与回收的形式进行,发放了调查问卷共40份,回收38份,回收率为95%,回收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达到了100%。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具体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游泳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
2.1.1 游泳训练场地不足
由表2可以看出,89.5%的问卷中认为场地不足是游泳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游泳场地的限制直接制约着我国游泳项目的发展,而场地不足更限制了后备人才的培养。青少年如果能够早期就在游泳场训练,他们也许能够更早地创造优异成绩,有潜质的优秀运动员能够更早地被发现,并且及时得到培养,获得更好的训练环境和训练机遇。
2.1.2 后备梯队建设不完善
81.6%的问卷中认为后备梯队的不完善制约着游泳项目的发展。学校、老师以及家长都将文化课的学习放到了第一位。除此之外,能够学习游泳项目的学校或者俱乐部数量较少,而且费用较高,普通家庭的孩子无法系统地进行学习训练,从而造成游泳项目的普及率比较低,进一步则限制了青少年后备梯队的完善。
2.1.3 训练方法不合理,缺乏良好的监控体系
76.3%的问卷中认为训练方法不合理,78.9%的问卷中认为缺乏良好的监控体系。通过文獻了解到,我国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训练中占了很大部分,但是体能还是不及国外选手。这就需要将监控体系应用到体能训练中,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控,在体能训练与机体恢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循环关系,从而提高运动员体能能力。
2.2 促进游泳项目发展的对策
观察表3可以看出,促进游泳项目发展的对策主要是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强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加强运动训练的科研保障以及建立完善的后备梯队。
2.2.1 争取吸引更多经费的投入
在表3中可以看出,97.4%的问卷中选择了加大经费投入,所以经费问题是促进游泳项目发展的关键。经费的来源有三种:国家拨款投入、社会赞助、自我经营收入。第一,国家拨款投入占的比重最大,属于主要来源。第二,社会赞助是游泳项目经费来源的另一渠道,主要包括企业赞助、事业单位赞助以及个人赞助。第三,要求游泳项目要走向市场进行自我经营,可以采取游泳娱乐健身、竞技表演、出卖冠名权以及广告等方式,增加经费的来源渠道。
2.2.2 建立完善的后备梯队
根据表3对调查问卷的统计,81.6%的问卷中认为为了促进游泳项目的发展,要建立完善的后备梯队。在梯队建设中,要对培养机制进行改革,解决好运动员训练与自身文化知识之间的矛盾,保证他们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能够得到相应的高等文化教育。
2.2.3 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学化训练
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和引进,使得游泳项目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当今的科技发展,工程学和生物力学的结合使得器材更加完善,生物学监控、技术监控系统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科学选材培养出更多优秀运动员的概率正在增大。运动营养和高科技药物使得教练员清醒地认识到赛后恢复的重要性。现代科技的介入和引进,使游泳项目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场地不足严重制约着游泳项目的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3.1.2 后备梯队建设不完善制约游泳项目的发展,社会观念问题、游泳项目的培训机构有限以及较高的费用,导致了后备梯队建设的不完善。
3.1.3 训练方法不合理,缺乏良好的监控体系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体能问题,从而进一步制约着游泳项目的发展。
3.2 建议
3.2.1 通过国家拨款投入、社会赞助、自我经营等方式多争取更多经费的投入,加快游泳场馆的建设,多开展竞技游泳比赛。
3.2.2 建立完善的后备梯队,解决好运动员训练与自身文化知识之间的矛盾。
3.2.3 加强科研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兰雄超. 山西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西大学,2013.
[2]张国栋. 南充市少儿游泳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3]蒋徐万,丛宁丽. 成都市游泳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32-35.
[4]洪平. 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2:196-200+205.
[5]张明飞,马仑,程燕. 游泳运动员选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3:66-69.
【环境制约因素及对策】推荐阅读: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10-15
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11-29
制约教学策略的因素12-05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11-05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大学生手机品牌选择制约因素的调查问卷11-28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09-20
制约食品安全的原因06-11
城市环境卫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06-05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对策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