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精选7篇)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篇1

么公正执法的能力则反映依法行政在合理性方面的要求。行政行为分为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裁量性行政行为。裁量性行政行为赋予行政主体较多的自由裁量权,从行政法理论发展史来看,行政权执行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不断地创设自由裁量权和不断地控制自由裁量权之间徘徊的历史。行政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公正执法是依法行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公正执法的能力是要求民警在深刻领会法律的立法本意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行政行为实际和法律规定的幅度适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地一种能力。

(四)公安机关内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能力

公安机关肩负着繁重的执法任务,出于各种?因,可能会出现与法治精神相悖的执法过失、过错行为。公安机关内部必须健全针对这些过失、过错甚或违法行为的预防和追究机制,才能保证公安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质量。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同违反法律的行为做斗争的能力和勇气,以促进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公安机关内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能力是依法行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保障性组成部分。

二、制约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传统影响使社会民主法治文化底蕴不足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有很大的惯性,它无论是对社会执法环境还是对行政行为涉 及的个人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成为制约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中,把行政管理过程与“家”文化联系在一起。“官本位”思想,“家、国一体”,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各级行政主体是一个个小家庭,管理者是父母官,被管理者处于“子民”的地位。在这种家长制管理体制的权力运行格局中,管理对象的权利来自于管理者的赐予,管理者的权力及影响力是自家的私产,管理者的行政过程就是把自家的权力及祖上留下的影响力作为“家族资产”予以“?营”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这种权力运行文化的根源是“人治”的思想,把“个人及个人背后的影响力”而非“法律”作为行政的本?和出发点。执政者的内部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以不同的“人”打造一个稳固的“政治生态平衡系统”,达到儒家的“和”的政治理想,而不是建立一套具有“善”的价值的“良法”法律系统来保障公权力的运行,达到“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运行。我国的政治文化长期缺乏西方“自然法”的传统。传统的“人治”在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中还有“残余”,举例来说,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在自己遇到利益冲突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个人或关系人的“影响力”的保护(即走“人治”之路),而不是寻求法律的保护(即 “法治”),他只有在“人治”途径走不通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法律,这些思想在公安机关仍然存在,构成了制约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的社会文化思想 根源。

(二)公安机关外部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行政权力具有天生的扩张趋势,因此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构成了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从我国目前的监督体制看,监督的法律依据主要存在于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行政权力的监督可以分为立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从上述监督体制看,立法机关的监督过于宏观,法院通过行政诉讼进行的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体制终究是动力不足。这些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多是局限于事后监督,缺少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督。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内容限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般不涉及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因此,现行制度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是薄弱的。

(三)公安机关内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对于依法行政,公安机关内部并没有落实相关的激励机制,民警依法行政的个人执法状况并没有完全与民警个人利益挂钩。对执法过错、滥用职权的责任追究制度也缺乏必要的力度。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同种情况不同处罚及适用法律不合理的情形。没有严格落实激励、监督制度就不会在公安机关树立崇尚依法行政的价值导向,也就不利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四)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总体法律素质不高 与其他的政府机构相比,公安机关的人数多,民警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有一定难度。而且基层执法服务工作繁重,工作性质复杂,较少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此广大民警中间执法水平很不平衡。再加上长期与社会阴暗面接触,民警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应付执法、恣意执法甚至报复执法、恶意执法等现象的存在。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目标

(一)建立“有限权力”型公安立法、执法模式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权力产生、来源于人民的权利。因此法律没有规定的公权力政府无权行使,即“法无授权即禁止”;相对于公民来说,公民的权利是权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只要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就可以行使,即“法无禁止即为权”。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行政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法治政府,限制政府的权力。这个目标分解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方面,就是不断规范、限制公安机关的行政权力,建立“有限权力”型公安立法、执法模式。

(二)建立权责一致的公安权力运行机制从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可以看出,政府是全体公民委托的代理人。执行权力就必然伴随着行政责任的产生,假如没有执行权力或者违法执行权力就可能面临行政处分或行政诉讼。公安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要求建立一套健全的权力行使问责制度。

(三)树立公安行政过程的执法权威和公信力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必须注重提高案件办理 的质量,建立权责明确、程序规范、监督有效、保护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对于出现执法错误的案件,应当讲诚信、负责任,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用足用好行政补偿制度。在广大群众面前树立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权威和公信力,不断筑牢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基础。

(四)建立高效、便民的公安机关行政模式高效、便民、关注民生也是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追求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保护好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一切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四、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措施针对我市公安机关实际,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依法行政的正确方向在公安行政工作中,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有依法行政为保障和必要条件。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衡量标准,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来考量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增强公正性,增加透明度,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规范公安行政执法程序等方面使广大群众更加得到尊重,更加感受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冲破 一切妨°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消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又积极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要树立d调发展的理念,d调好公权与私权、保护与打击、公正与效率、行政与司法、社会利益与个人权权益等之间的关系,在执法中不仅要做到合法,而且要做到合理,不仅要实体上确保准确,而且要严守一整套完善、合理、规范的程序,不仅要保障处理结果的公正性,而且要做到高效便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立足当前,抓紧解决公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夯实公安工作的根基,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依法行政的文化氛围结合公安部的“三考”工作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向民警灌输法治知识,培育民警崇尚“法治”的法律情感,培养良好的执法品行,树立公安机关及民警追求“法治”的职业理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重塑民警和群众对法律的信心,从尊重生活中点滴的规则做起,重塑人们对规则的信仰。要让合法合理行政、权责一致、程序正当、诚实守信、高效便民这些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在公安机关的文化氛围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公安民警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尺。这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深化权力运 作体制改革,探索外部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必须从制度体制改革上寻找突破口,在日常工作中推进制度改革。人性的弱点及权力扩展的本性决定了现实行政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风险。权力的唯一边界就是权力本身,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权力运行监测、监督、处臵体系,以达到权力对权力的制衡与约束。加强对行政行为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在立法上建议国家推进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相关法律的修改进程,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审查制度。创新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行政机关的形式.

(四)推进公安机关内部改革,构建严格执法的保障体系要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必须彻底改变制度落实不力的局面,严格执行民警执法工作激励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配套制度。创新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事前提醒、事中监测等监督形式。坚持落实执法责任、赏罚分明、令行禁止,探索案件主办民警制度。不断健全队伍管理教育、执法情况的预警机制,完善对监督制约制度检查落实,加强动态监督,使相关制度o盖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执行执法责任追究,必须严格遵守程序,依照法律和党政纪律规范操作。

(五)激发公安民警学法动力,开创全警学习的崭新局面要解决民警综合素质不高对依法行政能力的制约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好、实施好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激发民警的 学习法律的积极性。让大家意识到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优秀人才在公安机关内部、外部交流制度,鼓励大家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流动导向。

二、实施公正奖惩制度,坚持对学习、工作绩效进行公正评价,这是调动民警学习积极性的长久之策。

三、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考核制度,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公安机关树立重视学习法律的良好风气。

综上,公安机关应当深入学习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与依法行政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明确目标,把握方向,不断健全完善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以严格、公正、高效、诚信的执法实践不断开创具有公安特色的依法行政崭新局面。么公正执法的能力则反映依法行政在合理性方面的要求。行政行为分为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裁量性行政行为。裁量性行政行为赋予行政主体较多的自由裁量权,从行政法理论发展史来看,行政权执行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不断地创设自由裁量权和不断地控制自由裁量权之间徘徊的历史。行政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公正执法是依法行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公正执法的能力是要求民警在深刻法律的立法本意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行政行为实际和法律规定的幅度适当地行使自由 裁量权地一种能力。

(四)公安机关内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能力公安机关肩负着繁重的执法任务,出于各种?因,可能会出现与法治精神相悖的执法过失、过错行为。公安机关内部必须健全针对这些过失、过错甚或违法行为的预防和追究机制,才能保证公安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质量。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同违反法律的行为做斗争的能力和勇气,以促进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公安机关内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能力是依法行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保障性组成部分。

二、制约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传统影响使社会民主法治文化底蕴不足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有很大的惯性,它无论是对社会执法环境还是对行政行为涉及的个人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成为制约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中,把行政管理过程与“家”文化联系在一起。“官本位”思想,“家、国一体”,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各级行政主体是一个个小家庭,管理者是父母官,被管理者处于“子民”的地位。在这种家长制管理体制的权力运行格局中,管理对象的权利来自于管理者的赐予,管理者的权力及影响力是自家的私产,管理者的行政过程就是把自家的权力及祖上留下的影响力作为“家族资产”予以“?营”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这种权力运行文化的根源是“人治”的思想,把“个人及个人背后的影响力”而非“法律”作为行政的本?和出发 点。执政者的内部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以不同的“人”打造一个稳固的“政治生态平衡系统”,达到儒家的“和”的政治理想,而不是建立一套具有“善”的价值的“良法”法律系统来保障公权力的运行,达到“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运行。我国的政治文化长期缺乏西方“自然法”的传统。传统的“人治”在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中还有“残余”,举例来说,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在自己遇到利益冲突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个人或关系人的“影响力”的保护(即走“人治”之路),而不是寻求法律的保护(即 “法治”),他只有在“人治”途径走不通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法律,这些思想在公安机关仍然存在,构成了制约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

(二)公安机关外部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行政权力具有天生的扩张趋势,因此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构成了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从我国目前的监督体制看,监督的法律依据主要存在于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行政权力的监督可以分为立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从上述监督体制看,立法机关的监督过于宏观,法院通过行政诉讼进行的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体制终究是动力不足。这些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多是局限于事后监督,缺少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督。行政诉讼法规定的 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内容限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般不涉及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因此,现行制度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是薄弱的。

(三)公安机关内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对于依法行政,公安机关内部并没有落实相关的激励机制,民警依法行政的个人执法状况并没有完全与民警个人利益挂钩。对执法过错、滥用职权的责任追究制度也缺乏必要的力度。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同种情况不同处罚及适用法律不合理的情形。没有严格落实激励、监督制度就不会在公安机关树立崇尚依法行政的价值导向,也就不利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四)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总体法律素质不高与其他的政府机构相比,公安机关的人数多,民警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有一定难度。而且基层执法服务工作繁重,工作性质复杂,较少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此广大民警中间执法水平很不平衡。再加上长期与社会阴暗面接触,民警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应付执法、恣意执法甚至报复执法、恶意执法等现象的存在。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目标

(一)建立“有限权力”型公安立法、执法模式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权力产生、来源于人民的权利。因此法律没有规定的公权力政府无权行使,即“法无授权即禁止”;相对于公民来说,公民的权利是权利的本源,是第一 性的,只要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就可以行使,即“法无禁止即为权”。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行政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法治政府,限制政府的权力。这个目标分解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方面,就是不断规范、限制公安机关的行政权力,建立“有限权力”型公安立法、执法模式。

(二)建立权责一致的公安权力运行机制从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可以看出,政府是全体公民委托的代理人。执行权力就必然伴随着行政责任的产生,假如没有执行权力或者违法执行权力就可能面临行政处分或行政诉讼。公安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要求建立一套健全的权力行使问责制度。

(三)树立公安行政过程的执法权威和公信力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必须注重提高案件办理的质量,建立权责明确、程序规范、监督有效、保护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对于出现执法错误的案件,应当讲诚信、负责任,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用足用好行政补偿制度。在广大群众面前树立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权威和公信力,不断筑牢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基础。

(四)建立高效、便民的公安机关行政模式高效、便民、关注民生也是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追求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保护好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一切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 众办事。

四、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措施针对我市公安机关实际,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依法行政的正确方向在公安行政工作中,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有依法行政为保障和必要条件。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衡量标准,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来考量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增强公正性,增加透明度,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规范公安行政执法程序等方面使广大群众更加得到尊重,更加感受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冲破一切妨°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消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又积极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要树立d调发展的理念,d调好公权与私权、保护与打击、公正与效率、行政与司法、社会利益与个人权权益等之间的关系,在执法中不仅要做到合法,而且要做到合理,不仅要实体上确保准确,而且要严守一整套完善、合理、规范的程序,不仅要保障处理结果的公正性,而且要做到高效便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立足当前,抓紧解决公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夯实公安工作的根 基,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依法行政的文化氛围结合公安部的“三考”工作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向民警灌输法治知识,培育民警崇尚“法治”的法律情感,培养良好的执法品行,树立公安机关及民警追求“法治”的职业理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重塑民警和群众对法律的信心,从尊重生活中点滴的规则做起,重塑人们对规则的信仰。要让合法合理行政、权责一致、程序正当、诚实守信、高效便民这些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在公安机关的文化氛围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公安民警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尺。这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深化权力运作体制改革,探索外部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必须从制度体制改革上寻找突破口,在日常工作中推进制度改革。人性的弱点及权力扩展的本性决定了现实行政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风险。权力的唯一边界就是权力本身,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权力运行监测、监督、处臵体系,以达到权力对权力的制衡与约束。加强对行政行为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在立法上建议国家推进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相关法律的修改进程,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审查制度。创新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行政机关的形式.

(四)推进公安机关内部改革,构建严格执法的保障体 系要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必须彻底改变制度落实不力的局面,严格执行民警执法工作激励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配套制度。创新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事前提醒、事中监测等监督形式。坚持落实执法责任、赏罚分明、令行禁止,探索案件主办民警制度。不断健全队伍管理教育、执法情况的预警机制,完善对监督制约制度检查落实,加强动态监督,使相关制度o盖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执行执法责任追究,必须严格遵守程序,依照法律和党政纪律规范操作。

(五)激发公安民警学法动力,开创全警学习的崭新局面要解决民警综合素质不高对依法行政能力的制约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好、实施好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激发民警的学习法律的积极性。让大家意识到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优秀人才在公安机关内部、外部交流制度,鼓励大家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流动导向。

二、实施公正奖惩制度,坚持对学习、工作绩效进行公正评价,这是调动民警学习积极性的长久之策。

三、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考核制度,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公安机关树立重视学习法律的良好风气。

综上,公安机关应当深入学习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与依法行政之间的内在必然联 系,明确目标,把握方向,不断健全完善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以严格、公正、高效、诚信的执法实践不断开创具有公安特色的依法行政崭新局面。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篇2

依法行政, 秉公办事。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履行职责, 维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权威和尊严。依法行驶职权, 不以权代法, 不滥用权力, 按工作程序、规则办理公务,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不徇私舞弊, 不搞暗箱操作。

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热爱交通事业, 热爱本职工作, 积极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加强调查研究,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勤奋工作, 努力完成任务, 争创一流业绩, 认真负责, 不敷衍了事, 不推诿扯皮, 不以任何结借口不作为, 严谨细致, 保守工作秘密。机关干部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 与时具进, 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适应新时代的生存方式。

竭诚服务, 讲求效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深入基层, 联系群众, 主动、热情、周到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尊重科学,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在实践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清正廉洁, 遵纪守法。坚持“两个务必”, 甘于奉献, 淡泊名利,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严格执行“六不准”规定:不准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不准利用职权干预行政审批、工程招标和物资采购, 不准违规收送钱财、报销费用, 不准违规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 不准接收公款旅游, 不准“跑官要官”。

团结协作, 顾全大局。坚持民主集中制, 不独断专行, 不搞自由主义, 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服从领导、认真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维护政令通畅,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大局。

交通系统机关公务员团队是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愿望、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规则, 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 产生群体协作效应。机关工作者要形成一种合力, 形成一种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 把每一个单位都看成整体, 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文化亲和力, 应对各种挑战, 开创美好未来。

诚实守信, 文明礼貌。谦虚谨慎、言行一致, 待人真诚友善, 遵守社会公德、自尊自爱, 学习先进、助人为乐, 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机关文化重在以人为本,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努力形成机关全体成员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凭借人格的力量, 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点亮人性的光辉, 回归生命的价值, 共创繁荣幸福。

交通公安与交通经济建设紧密联系, 承担着重要的保障任务。当前, 港航运输生产的快速发展, 在治安和安全方面迫切要求交通公安机关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安服务, 创造更加平安和谐的运输环境。交通公安机关要认真研究, 积极探索, 善于配合港航单位党政部门排查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打击严重危害运输安全形势的犯罪, 善于在运输高峰时段采取有力措施疏导缓解港口道路压力, 善于协调配合行业内部行政执法机关开展联合执法, 善于利用高科技手段服务交通公安工作, 使交通公安驾驭港航治安大局的能力得到切实增强, 服务交通经济建设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使港航成为全国最平安、最稳定的区域。

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在加强安全监管上下功夫。交通公安机关作为水上安全的重要力量, 要认真落实新的安全观,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依法加强消防监督, 努力消除火灾隐患,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保障人命安全, 为促进港航运输生产的健康发展营造长期安全、稳定的环境。

加大队伍正规化建设力度。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 大力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 在队伍建设上有新的突破。规范教育和训练, 根据交通公安队伍的特点和要求, 广泛深入开展执法为民教育、交通发展形势教育, 使广大公安干警牢固掌握公安工作宗旨, 了解交通事业发展现状和目标, 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觉为交通发展贡献力量。要加强训练, 掌握过硬本领, 展现交通公安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齐心协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交通公安队伍。

交通公安系统要牢固树立“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责任感, 在各级党政和公安机关正确领导下, 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 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 坚持用时代的标准塑造自己, 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全面提升公安系统执法水平和战斗力, 实现交通公安事业的新发展。

增强责任意识, 全力维护政治稳定, 努力提高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 积极妥善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坚持深入调查的工作制度, 落实工作责任, 提高发现能力, 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和苗头, 积极主动向党政领导提供预警信息, 力争将事态处置在萌芽状态。建立完善的处置工作机制, 进一步强化反恐防暴工作, 明确各级领导指挥权限和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建立各警种协作机制, 贴近实战, 反复演练, 保证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各部门能协调行动, 切实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夯实公安业务基础, 完善工作机制, 提高驾驭交通公安局势的能力, 行驶跨区域的中央管理水域的公安管理事权, 警务工作方式、工作机制都要适应形势, 要加强和完善公安业务基础工作建设, 全面掌握港航干线运行情况、各区段治安特点、沿途重点要害部位等基础业务信息。

深化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 追求服务水平上的新作为。切实转变执法观念, 端正执法思想, 解决执法活动中的错误认识和执法偏差;切实履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解决执法责任制, 把公安机关的执法任务、目标、要求、权责分解到各警种、各部门和各个岗位, 融会到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中。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把执法监督贯穿于执法活动全过程, 尤其要加强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 遵循权利由法定,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侵权须赔偿, 违法要追究的原则, 建立健全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制度。

摘要:交通系统的机关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化、学习文化, 也是责任文化、诚信文化, 具有培育精神、凝聚力量的功能。先进的机关文化是一种柔性生产力, 它对机关建设有着向导、凝聚、约束、激励、辐射等作用。交通公安与交通经济建设紧密联系, 承担着重要的保障任务。当前, 港航运输生产的快速发展, 在治安和安全方面迫切要求交通公安机关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安服务, 创造更加平安和谐的运输环境。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篇3

[摘 要]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仅意味着更加完备制度建设,同时要求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具有较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机关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法治实践中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法治能力。这一方面需要在个体层面对机关党员干部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激励,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体系层面对实践提供整体性支持。

[关键词]

法治国家;制度化;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2-0043-03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亨廷顿关于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国家要塑造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政府,其关键不在于制度的具体形式而在于国家的制度化水平。[1]对于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意味着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国家的法治能力建设。

一、从制度走向制度化:

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在法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在整体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根据2014年的全球法治指数,中国在99个列入排名的国家中仅排名76位,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2]全球法治指数反映出国家法治水平,意味着中国法治国家建设存在着法治体系完善但法治实践落后的困境。

从制度化的理论看,制度的稳定有效依赖于国家的制度化水平,而从制度化的内涵来说,制度化首先意味着制度能够被有效执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需要全社会具有与之适应的法治能力。这种法治能力的形成,第一意味着有较完备的法律,第二意味着社会总体上有能力通过一定的法治方式实现对法律的遵守与应用;第三意味着国家和人民对现有法律体系形成共同的认同。[3]机关党员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基础和依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机关党员干部的法治能力不仅影响着依法治国的整体进程,而且对其他社会成员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有法治知识低法治能力:

机关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问题所在

(一)对政策和行政命令的依赖高于法律。尽管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机关党员干部仍然习惯于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办事,特别是在政策与行政命令与现有的法律规范相冲突时,往往选择以行政命令和政策为准则而忽视法定的规范和程序。因此,尽管机关党员干部都一定程度上知法懂法,但一些机关党员和干部甚至在违反法律规范的决策和行为面前不能坚持原则,对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认同和依赖超越了对法律规范的坚持。

(二)社会治理和工作决策中存在短期行为。由于机关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法治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对法律规范和程序不够尊重,从而使行政权力的行使受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机关单位和部门领导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使党员干部在工作决策和国家治理行为中往往偏好于效率高、见效快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为机关干部在国家治理和决策中更多地考虑当下而较少考虑未来,更多地关注部门而较少关注全局,更多地考虑工作效率而较少考虑社会效应。这种治理的短期考虑在较极端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决策失误。

(三)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矛盾的能力不足。一是由于当前社会治理体系规范化和制度化程度不足,使得机关党员干部在面对数量剧增、多种多样的一般性社会治理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或资源不足,从而出现了“不立案、不登记、不解决”等消极不作为现象,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二是面对一些形式比较激进的上访、缠访、闹访事件,往往采取个别补偿和利益补偿手段,而不是采取正式的法律程序和手段解决。三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党员干部运用法治能力进行现场处置的能力不足,甚至出现了处理失当、矛盾激化的现象。这三类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并进一步损害了现有国家体系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和效力。

(四)存在屡禁不绝的特权和腐败现象。由于机关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的薄弱,使得对行政和执法权力的规范性、制度性和程序性制约不足,而个人违法成本则相对较低。在制约相对不足同时法律权威又不能得到尊重和有效执行时,一方面会出现较为浓厚的特权意识,主要表现为在行使权力时不按程序或超越法律办事,在工作决策中一言堂,在行使职权时追求差别化待遇等等;而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严重的腐败行为。

三、体系与思维问题并存:

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权力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对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使中国封建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意识,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这种传统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关党员干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制度化程度和法治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高度集中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权力是党和国家赢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基础。因此,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也使得党员干部比较容易形成权力至上的思维定式。不过也应当认识到,在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从权力至上的思维观念过渡到法律至上的理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

(二)长期的发展主义:路径依赖对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机关党员干部中广泛存在着“重实效轻程序”的思维,这也是党员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对于现代法治政府建设来说,其最重要的内容是依法行使职权,而这不仅仅意味着从内容上要尊重法律规范,而且意味在过程上要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因此,法定程序对法治政府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价值,机关党员干部做出决策或实施某一行为,其过程、步骤、方式、时限等应符合一定的程序性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发展绩效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首要标准,这使得一些机关党员干部为寻求社会发展的捷径和工作效率,避开程序性思维,转而选择更加高效的实践性思维。在许多情况下,确实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成效,甚至降低了行政成本。因此,这种短期有效性使得“重实效而轻程序”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许多机关党员干部中成为一种常态。

(三)管理的部门导向:国家体系对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法治能力不足其真正内涵并不意味着“不想为”或“不作为”,而意味着“不能为”。在许多情况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或是不同部门的法律规章或条例之间存在着内容或原则上的相互冲突;在某些时候,也存在法律规章与上级部门下发的指导意见相冲突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不得不采取“打擦边球”或“有法不依”的办事方法。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来自于单位制下以管理为导向、以部门区隔为特征、以单位管理为内容的行政体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单位制的进一步解体和社会流动的增加,社会治理越来越需要以服务为导向、以部门整合为特征、以区域管理为特征的治理体系。因此,以部门区隔为特征的现有行政体系在社会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阻碍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进一步发挥。

(四)信息不对称问题:科层体制对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其法治能力的发挥还需要处理好上级决策和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上级决策与法律规范的要求之间本身存在冲突时,机关党员干部如何作为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困境。一方面,机关以集中为特点的科层制结构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执行上级决策;而另一方面,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要求又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法理上说,在两个方面相互冲突时违背任何一方面都会消弱现有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因此,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其关键在于机关党员干部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使之在决策之初就能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符合。但在当前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决策者与治理对象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其经常会做出一些错误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由于以集中为特点的科层制结构阻碍了信息的自下而上传递;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体系的部门区隔使得部门间存在信息的孤岛效应。

(五)治理的破窗效应:法治环境带来社会弱治理的连锁反应。所谓破窗效应,是指一种不良现象可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而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缺乏,则会在社会治理中带来连锁效应。其对法律的尊重程度不够,或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行为,会使得法律规范在社会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减弱,从而使社会其他成员也会对法律规范不尊重、产生对执法机构不信任,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由于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缺乏,使得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处理解决往往采取法律和制度之外的非正式方式,而这则进一步降低了法律规范和执法机构的有效性。因此,机关党员干部的法治能力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四、国家法治能力的体系化重建:

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全面性。国家法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体系化的重建过程。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这个体系化过程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决策层面要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这就需要在整体战略上进一步推进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来有效克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在行为层面,要强调机关和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所谓法治国家,就是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党员干部与社会之间已经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良性互动就需要党员干部更加重视自身的服务角色和服务功能。第三,在工作层面,必须重视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服务的前提是对社会需求的发现、对接和回应,这也是实现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的前提条件。

(二)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党员干部法治能力,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支撑。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既有行政体系的部门区隔问题。这不仅意味着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还远未完成,同时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所在。从现有条件来看,在国家各个领域存在的党建资源和组织体系是推动国家一体化建构的重要资源。只有党的组织既具有核心性的政治优势,同时也具有整合性的资源优势。因此,现代国家的法制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党建资源,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机关工委是国家机关内部组织和推动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机关工委应该以党建为引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承担起应有之责。

(三)重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统一性来看,机关党员干部和普通公务员一样都需要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都需要结合自身职业岗位特征增强专业化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在条件成熟的部门,还要将领导决策与法律顾问机制结合起来。但从差异性来看,机关党员干部相较于普通公务员,其法制能力还有一个独特的内容,即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机关党员干部其身份首先是党员,需要认真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核心作用,通过党组织体系的一体性,通过党的工作方式中共同协商和柔性互动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四)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应与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相衔接。要使机关党员干部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政治能力,并整体上为国家的法治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撑,就必须转变长期以来以发展绩效为中心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中国当前的改革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发展不再是国家和政府的唯一目标,党和国家已经提出了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全面要求。因此,对于机关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不应延续以发展绩效为中心的机制,而应将整合资源能力、化解复杂问题的政治能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王冠华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2] 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 Rule of Law Index 2014[EB/OL]. http://worldjusticeproject.org/rule-of-law-index.

[3] 马振清,孙留苹.法治中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力的提升[J].理论探讨,2015(1).

作者李威利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红系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研究室主任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篇4

■ 由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三板斧”侦察向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破案转变

■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岗”转变为“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

■ 大力推行网上办案,设置办案程序“防火墙”,规范了民警执法程序

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这是过去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三板斧”。然而,近年来,随着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李逵”式的“三板斧”已日渐“老迈”。

全国公安机关进行一场公安信息化的现代警务新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9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信息化主导案件侦破:轻点鼠标、坐在“家”中就可以千里缉凶

“李逵”式的“三板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实现精确打击。

8月25日晚,江苏省江阴市城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命案,江苏警方迅速利用“天网”省级警务平台,根据物证调查定方向、车踪碰撞定车辆、技防监控定形象、旅馆信息定身份,8天内将4名长途奔袭而来、作案后四散逃匿的湖南、江西籍犯罪分子全部抓获。

据介绍,“天网”平台作为高端统筹阶段的核心,是江苏公安信息化的拳头产品和亮点。依托省级警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张覆盖全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防控网络,实现对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活动轨迹进行跟踪管控,有效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起破案方式的改变,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破案追逃协查信函满天飞,民警“大海捞针”。如今在网上自动排摸比对,坐在“家”里轻点鼠标,犯罪分子就可能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获。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江苏警方的“天网”已比对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5.9万条。去年,全省利用网上信息直接破案占22%、协助破案占27.5%,共抓获逃犯3.9万名。

公安信息化不但能快速破案,而且可以实现有效防控。广东警方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建立覆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

“我们强化视频辅助指挥能力培训,推动指挥模式的可视化。”广东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梁伟发说,通过组织视频监看民警与路面巡逻民警进行联合作战演练和轮岗培训,提高了协同作战的效能,推动指挥调度与路面警力“无缝对接”,实现了打击现行犯罪的可视化指挥。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路面便衣侦查支队民警之间的联动,有效打击了火车站广场地区的违法犯罪,去年该区域刑事案件零发案275天。珠三角八市“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其中盗窃案下降35.2%,“两抢”案下降34.8%。

鼠标轻点,兵不血刃,是今天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过公安信息化变为现实。

记者获悉,在信息化条件下,指纹、DNA等刑事技术手段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联网应用在侦破跨区案件、认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已占到破案总数的30%甚至40%以上。

信息化引领机制改革:警力跟着警情走、变坐等处警为“猫鼠同步”

多年来,基层民警“早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早已习以为常,“警察下班,小偷上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趁虚而入。“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警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与新形势下的治安形势不相符合。

运用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打破坐堂办公、坐等处警的传统勤务模式,实行动态与治安相适应的24小时实战勤务。

“2005年底,我们经深入调研,全面部署开展了社会面巡防机制改革,要求市县公安机关组建专业巡防队,实现巡防工作四班三运转和„红橙黄绿‟四色布警。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对违法犯罪分子露头就打。”江苏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长黄明介绍说。

2007年4月27日18时许,朱某驾驶摩托车,在南京市中山北路与陈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擦,双方发生争吵,朱某突然从随身携带的夹包里掏出一把手枪,对陈某连开三枪。朱某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巡逻至此的交警当场抓获,缴获仿五四式手枪一把。

记者获悉,在常态情况下,江苏省每天投入巡防的警力达1.8万人、保安员4万人、巡逻车1.5万辆,见警率、管事率、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明显提高。每到夜幕降临,江苏各地的街头里弄,都能见到闪着警灯的警车缓慢经过。

公安信息化要求警务围绕信息转,警力跟着警情走。浙江警方通过科学调整勤务方式,促使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变办公室为更衣室,把街面、路面作为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因时、因地、因发案规律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将警力向案件多发段倾斜。

以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为例,安吉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量,将派出所分为三类,分别实行主副班工作制、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度。一类派出所接处警工作划归巡特警承担,使派出所从大量的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以“白天和上半夜并重”的主、副班制。二类派出所对民警实行主副班错时工作制,由主班领导和民警负责当日接处警工作,上半夜副班民警配合主班工作,开展重点区域、场所的巡逻工作。三类派出所在轮流值班情况下,实行民警下社区工作制度。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警力投放更加符合警情实际,工作更加主动,既有效保证了民警休息时间,又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浙江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设置办案“防火墙”不符合程序“寸步难移”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如今我们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项执法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来。”江苏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苏警方大力推行网上办案,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13个市局目前全部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了网上办案系统,每一起案件从接处警开始到办理结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证据网上展示,程序网上流转,手续网上办理,结果网上公开”。

“民警办案如果不符合程序就寸步难移,工作不符合标准也能及时发现。” 黄明认为,通过信息化的运用,规范了民警的执法程序,堵塞了执法的漏洞。

双击鼠标,打开警务综合平台,记者在江苏省公安厅网站看到 “网上法律学校”。这是江苏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动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网上会诊案件、远程教学等活动,实行民警网上学法分级管理,推行网上执法资格认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网上法制

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警执法能力。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可以大幅度提高执法水平。浙江警方在2003年依托全省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称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我们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程序,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了„防火墙‟,民警只有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才可以顺利完成案件的办理。”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避免了民警因适用法律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篇5

XX市局对万人评议公安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历来高度重视,刚才大家一起学习了市局《关于认真整改2014年万人评议意见的通知》,有关内容会后将发至各单位主要领导信箱,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务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整改“万人评议”意见工作的重要性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XX公安在新一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博、负重奋进,队伍管理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业绩。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队伍建设和各项公安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性质还比较严重,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距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单位领导对评议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认识模糊,有自满情绪。一是少数同志认为,“万人评议”活动,和其他的社情民意调查差不多,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好坏对公安机关影响不大。二是有的同志认为,经过几年的教育整顿,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抓得差不多了,名次也已经上去了,再提高也很难了,从而满足于现状,甚至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三是有的同志认为,评议活动是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事,于己无关,从而漠不关心。在一些单位没有真正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少数民警执法为民思想根基不牢,群众满意度不高。一是反映少数单位民警工作不负责任,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参与经商和插手经济纠纷等。二是少数服务窗口单位存有“冷、硬、横、推”的问题。这是公安机关的“老大难”问题,虽说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整治,也有所好转,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个别窗口单位在接待群众办事、报警、求助等方面,仍有投诉。反映出我们窗口单位及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尚未根除。三是反映少数民警执法不文明、不规范,办人情案、关系案等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基层执法单位,仍存在语言不文明的问题,存在着与群众撕扯、推搡等不文明行为等。四是少数民警形象不佳、着装不整,工作时间嬉戏打闹、玩游戏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少数单位不能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问题。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是大局,公安机关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严格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服务投资环境的应有之义。公安机关通过严格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就是对人民群众最好的服务,就是对投资环境建设最大的贡献。因此,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单位和民警摆不正服务与执法的关系,忽左忽右,在强调严格执法时,忽视服务,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强调服务时,又忽视了严格执法,工作中缩手缩脚,甚至出现不作为的现象。

以上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我们一些单位和民警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还没有真正打牢。这些问题都影响着警民关系,影响着评议成绩的好坏,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自觉地把评议活动作为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把评议结果化作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新的突破。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第二点意见:

二、全警动员,扎实推进整改“万人评议”意见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再集中开展一次走访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单位要集中开展走访企业、党委、政府、各界人士和群众的走访活动。采取直接走访、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果,了解企业诉求,倾听群众呼声,征求其对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变被动接受评议为主动征求意见,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派出所领导要亲自带队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社区、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走访,对群众的走访要入户、到人。通过走访全面展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以争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执法单位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坚决杜绝粗暴、野蛮执法和不公正、不文明执法行为,做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决不允许发生因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引起群众不满,引发信访投诉。要对案件被害人、当事人及近亲属开展回访活动,化解他们对公安机关的误解和意见。

(三)信访部门和窗口单位进一步规范接待。严格按照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认真接待群众,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全力做好信访和窗口服务工作。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等问题。绝不允许因接待和服务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群众不满问题的发生。各单位领导要教育民警从小事做起,哪怕是接一个电话、回答一个群众的咨询,都要态度和蔼,认真解释,要把每个电话和群众咨询都当作上级和评议部门的暗访电话和暗访人看待。(前一段是时间,XX市民巡访团专门给我们写来感谢信,户政大厅陆红琴同志在接听电话过程中态度热情、耐心细致,在办事过程中急人所难、注重效率,其对群众诚恳的工作态度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被巡访团的同志深深感动。如果我们每个同志都能做到像陆红琴一样,我想“万人评议”的整改活动也就不需要开展了,我们现在开展整改活动,就是倡导大家都来向陆红琴同志学习。)

(四)政工部门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重点宣传我局公安工作、基础建设、严打斗争、追逃战果、服务群众、治安巡逻防范成效、为企业和群众解决的实际困难等方面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的了解公安工作,了解为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每一名民警付出的艰辛,让人民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

(五)纪检监察、督察部门在整改“万人评议”意见工作中,要加大检查督察力度。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各单位公安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尽可能地堵塞漏洞。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整改“万人评议”意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不能迟疑,迅速动作,既不可等待观望,更不可犹豫排徊,而要闻警而动,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一要充分发挥警种条线的主体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二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单位一把手是整改“万人评议”意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要亲自抓,全面掌握测评结果的内容和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亲自动员、部署;班子成员要实行一岗双责。教(指)导员要具体负责抓紧、抓好此项工作。在此强调一下,在这项工作上,如果由于工作不认真、不主动、不细致、不到位而发生问题,我们将在追究当事民警责任的同时,还要严肃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三要突出重点,正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本单位存在问题或者苗头性的问题立即开展整治活动,坚决将“评议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整改好,确保整改活动取得实效。四要立即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各单位要将此次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民警,做到人人皆知,不留死角,要组织民警开展一次提升作风的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每位民警积极参与整改“万人评议”意见工作的自觉性,让全体民警以良好的姿态、卓有成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公安机关推进依法治市 篇6

根据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区纪工委《关于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再上台阶走在前面”委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先做汉沽公安分局关于“趋利执法”自查自纠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我局党委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将其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主动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局成立了专门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我局党委书记谷晏光任组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推动工作。同时,我局领导经常性的深入各单位检查督导依法行政工作,督导各单位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定期听取执法部门的工作汇报和建议,决定解决依法行政工作方面和提高执法质量的关键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今年3月,我局召开公安机关作风建设暨强化规范执法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分析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提出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系统解决制约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切实加强依

法行政工作。此次会议,我局党委书记在会上作动员部署。会后,各单位迅速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依法行政工作。

(二)全面落实依法行政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

1、加快公安机关职能的转变。执法规范化是公安机关职能转变的指挥棒,我局贯彻“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要求广大民警、包括各部门的领导要改变认识,改变观念。经过不懈努力,我区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执法质量跃上新台阶。

2、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我局领导多次在重要场合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谷晏光局长号召广大民警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法制观念,推进依法行政,我局建立相关法律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包括新出台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此外,我局深入贯彻实施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即所有在编民警,必须先通过厅组织的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基本级)并取得相关资质,并且规定所队长在任职期间要定期参加区厅组织的法律知识集中培训,增强其依法行政意识。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强化执法指导。我区公安机关围绕执法疑难突出问

题,及时指导民警规范办案。

2、约束行政权力,规范行政执法。为解决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我局出台了相关规定,确立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制度。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随意性,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此外,我局认真完成行政执法职权依据核准界定公告工作,依法核准、界定各部门的行政执法职权,并将行政执法主体、职权、依据及办事条件、办事程序等信息向社会公告,约束行政权力,增加行政执法透明度,做到职权法定、程序公开、执法规范、监督有效。

3、积极推进执法考评,强化行政执法监督。2012年,我局对管区公安机关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自评。对各单位的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对每份案卷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将案卷评查的情况纳入单位执法情况。并且将相关情况通报到每位执法民警,组织相关民警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加强行政案件的指导和监督。

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局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我局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逐一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并且将清理情况及时报告管区政府。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投诉大幅减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五)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升执法监督水平。

1、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尝试

运用和解、协调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推行听证审理,采用简易程序处理,探索建立与信访、督察等部门联动机制,坚持阅卷审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全面贯彻行政诉讼案件主要负责人出庭和旁听庭审制度。

2、狠抓执法信息化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落实一案一考。我局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研发应用了网上执法办案、电子执法档案等关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对民警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监督。二是创新执法检查模式,建立执法巡查工作机制。以网上巡查为主,案卷巡查和现场巡查为辅的工作模式。分局组织执法巡查小组,对正在办理和已办理的各类行政案件进行巡查,及时纠正和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逐步实现执法监督的动态化和经常化。

二、存在问题

我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基层民警依法行政意识有待提高。二是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不平衡。有些单位对依法行政工作认识不够,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措施不明确,成效不明显。三是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不够。四是执法装备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下阶段,我局将认真把握落实依法行政工作重点,采取

以下措施,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目标,创新治安管理措施,创新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同时,要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人格尊严等合法权利,在各个执法领域、执法环节充分体现人权保障思想。

(二)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趋利执法”大排查大整顿活动,通过依法公开公安机关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让阳光警务普照汉沽管理区这片热土。加强和改进执法制度建设,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发布程序;建立规范性文件评估与清理制度;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积极开展“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

(三)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成立执法监督委员会,以法制部门负责对案件进行审核监督为基础,督察部门对个案和现场执法监督、纪检部门对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执法监督体系。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强化主要领导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基层公安机关党风廉政之思 篇7

古人云:“贪如火,不禁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十八大之后,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还发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号召,一时间众多官员纷纷落马,社会风气逐步得到了净化。

就基层公安机关而言,党风廉政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民警队伍的健康发展、战斗力的提升和职责的履行。但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个别民警在其中迷失了自我,抵制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影响了公安系统的全面建设及发展。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1、廉洁自律是公安民警的必备素质。公安队伍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望。从小的方面说,民警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其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和谐。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做到清正廉洁,执法为民。

2、执法为民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迫切需要。一是民众依法维权的意识逐渐增强,对执法者执法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现代传媒的发展,对执法者的监督更为严格。目前网络等传媒的发展迅猛,使得公共权力更加透明,监督领导干部的层面更为宽广和高效,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认真分析,找准症结

从近年全国公安系统发生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够深入。只限于学学文件、通报,走走过程,缺乏深入性、及时有效性和针对性,廉政文化整体氛围不浓;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举措不实。虽然出台了许多措施,但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三是制度建设不够系统。由于任务繁重,人员流动较快,致使基层所队制度衔接不够,漏洞较多。

(一)以位谋权,以权谋私。有的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有的法制意识不强,不严格履行执法程序,不作为或乱作为,捞取好处,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思想腐化,道德败坏。有的民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作风不端正,生活作风不检点,腐化堕落,道德沦丧;不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道德操守,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名利观,未能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教育,筑牢公安民警的思想防线。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教育是基础。在教育内容上,要强化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使民警经得起考验;强化以法律法规为主的法制观念教育,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界限;强化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化以“现身说教”“以案说法”为主的案件警示教育,使全体公安民警珍惜现有的工作和手中的权力。

(二)拓宽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改变事后监督的滞后性,一是要拓宽监督制约的领域和范围,对民警特别是公安领导干部的监督,应注意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不留“空白”。二是要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三方面协助监督的工作机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切实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家庭,管好配偶和子女。同時,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社交、生活领域,把好“交友关”和“生活关”。三是要提前介入,将监督的触角由以往的事后转向事前、事中,进一步增强监督的超前性,有效防范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领导以身作则,防止上行下效。有句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上梁不正下梁歪”,一级看一级,领导就是榜样。在当今世界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安队伍里更是如此。在公安一线基层所队里,领导面临的考验比普通干部要多得多,只有领导经得起考验,作风过得硬,下属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警队才整体廉洁自律。古人云:“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要注重小节,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否则,上行下效,队伍就会变成烂摊子,与党和人民要求就会越去越远。

(四)不纵恶小,建立长效机制。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违法违纪就像大堤漏洞,惩戒如同堵漏,及时堵小,可防微杜渐减少损失;视小不堵,终将酿成大患。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定期检查各单位“一岗双责”的落实情况,看对本单位存在的违法违纪苗头和隐患是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是否做到早提醒、早告诫、早预防,促使各单位形成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严格责任倒查追究。发生违法违纪的单位,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并在绩效考评和评先评优工作中一票否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抓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关链接

张庆繁简历

张庆繁,男,中共党员。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大理州县市公安局工作。 2002年通过竞争上岗被选拔到大理州公安局任信息通信科科长,后改任信息通信处处长、科技信息化处处长。现任大理州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

李培荣简历

李培荣,男,1965年生人。中共党员,曾在大理州县市文化、档案等部门工作。从警以来,先后担任大理州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宣传科科长,大理州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宣传处处长、政治部副主任、网安支队政委等职。多年来笔耕不辍,文章少有儿女情长与人生咏叹,而多铁血沙场与英雄本色,先后在中央、省级媒体发表散文、纪实文学、论文等近50万字。

上一篇:立足课堂注重实效下一篇:项目工程监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