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精选8篇)

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 篇1

摘要:作为教育和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体育教学与生俱来蕴涵表征丰富的文化品性。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性突出表征为生命文化、精神文化、审美文化和民族文化。然而,由于人本主义的迷失、功利主义的诱惑以及技术教学的主导,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生成和彰显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需要重塑文化统整的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融通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展现交互生成的体育教学过程,施行观照人性的体育教学评价。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文化;体育实践;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杨岭,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北京100081);;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715)。

作为一对经典的学术论题,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历来被学者们津津乐道。长期以来,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教育与文化存在着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其与文化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外,作为人类的一项特殊活动,体育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成了体育文化这一特殊文化形态。由此,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又必然构成相互包容、相互作用、互为目的和手段之关系。可见,作为教育和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体育教学与生俱来蕴涵表征丰富的文化品性。然而,受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急功近利、忽视生命、追求技艺等价值观念扭曲着体育教学的本真面貌,体育教学陷于文化迷思的异化境地。基于此,将体育教学重新置于文化的时空下进行审视和更新是体育教学和当今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规避的重要命题。

一、体育教学的文化涉入

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命题的提出意味着体育教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和以事实发现及知识积累为目的的活动,而是以提升人的体育水平和培养人的体育修养为目的的文化实践活动。体育教学之所以涵蕴文化之品格,源自体育教学对体育文化与教学文化的双重文化涉入。其中,体育实践的文化性是体育教学文化品格的本质规定性。

(一)体育的生命品性与体育教学的生命文化

体育是高度表达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体育实践是人的生命本质力量展示和体验的独特方式。”[1]一方面,人们通过外在的身体力量来展现自我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实现状况;另一方面,人们还通过身体技巧、肢体动作和复杂的运动形式来展现个体的体力、体能和美感,进而感悟生命的活动过程。事实上,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传统之中,体育在本质上都表达为一种生命文化。在西方,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教育家们认为肉体的健美与心灵的美化是内在一致的,生命的健与美、精神与肉体浑然一体早已是西方大众的普遍共识。而在东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将体育视为生命道德实践的高层次境界和追求,体育自古追求的就是生命发展的整体性、道义性以及和谐性。一言以蔽之,体育实践的`浓烈生命特质必然诉求体育教学张扬厚重的生命文化。

(二)体育的精神品性与体育教学的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是体育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思想意识。体育与体育精神存在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性关联。一方面,体育在长久的实践活动中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体育精神;另一方面,体育精神又成为体育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育的精神品质呈现出立体、多元的特点,其表征为四个维度:一是人文精神,即体育实践中表现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和认可人的价值的品质;二是拼搏精神,即体育实践中的竞争与进取品质;三是合作精神,竞争与合作在体育实践中从来都不矛盾,合作精神同样是体育的生命所在;四是科学精神,体育同样需要科学品质,无论是身体锻炼还是技能训练,都离不开科学地计划、安排和实施。体育所蕴含的这些精神品性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学彰显精神文化,同时又极大充盈了体育教学的鲜活生命力。

(三)体育的美学品性与体育教学的审美文化

体育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作为一种展示人的体质力量、智慧力量以及精神力量的实践活动,体育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体育与美学可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体育是审美创作的灵感源泉,体育丰富了美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审美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体育实践,从而提升体育的美学价值。体育的美学蕴涵具有多重层面,其既可以体现在外在层面,也可以体现在内在层面;既可以体现在静态层面,也可以体现在动态层面。譬如,体育表现出的形体之美、健康之美、心理之美则主要展露出一种内在层面、静态层面的美,而体育体现出的竞技之美、艺术之美则更多展露的是一种外在层面、动态层面的美。体育所蕴含的多重层面的美学品性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则是彰显审美文化,体育教学倘若舍弃审美的心态而展开,则无异是对体育实践活动以及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双重异化。

(四)体育的民族品性与体育教学的民族文化

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深受它所赖以存在和展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一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可能孕育不同的体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又必然折射民族文化的特质。从宏观层面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传统体育文化风格迥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传统,其关切的是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通过体育锻炼而以外达内、由表达里,追求通过“形而下”有形的身体活动促成“形而上”精神活动的升华。因此,中国传统体育体现的是重和谐、重内涵、重神韵、重含蓄的文化特质。相比而言,西方体育追寻的是一种竞技性,追求在各种力量的交汇中实现体育的价值,因此,西方体育体现的是重竞争、重外在、重形体、重阳刚的文化特质。再进一步看,同一国度之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样反映到体育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在诸多场合之下通常充当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由此,就教育教学活动的境脉性意义而言,体育教学应当尊重并张扬民族文化。

二、体育教学文化品格的遮蔽

体育实践的多重文化品性赋予了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多重文化品格,体育教学的文化涉入决定了体育教学理应成为直面生命、关怀精神、走向审美、贴切地域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然而,现实的学校体育教学并没有担负起这种文化使命,学校体育教学或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或在竞技体育的片面追求下,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逐渐遮蔽了体育的文化本质,在实践中走向褊狭,沦为文化的荒漠。

(一)人本主义的迷失

教育的终极旨归在于使人从“物化”走向“人化”。“人化”即用人的方法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与“文化”形神相似。体育与人具有天然的亲近性,体育在本质上具有属人性、人为性和为人性三重特征。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实现。由此,作为蕴含文化品性的体育教学,其最根本的原点应在于人本身。然而,体育教学中“人的失落”由来已久,主要表征如下。

第一,单维的课程认识。长期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均普遍认为学校体育课无非是增强体质、传授技艺。受这种简单应用思维的影响,学校体育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体育课仅仅成为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课程。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体育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往往被化约、凝固成一项项固化的知识技能而传递给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的内化和升华,学生沦为被动接收体育技能的“容器”。第三,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割裂,学校体育往往置地域文化特质、地域体育课程资源于不顾,片面追求制度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脱离实则是与人的脱离,是对人置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漠视。体育教学中“人的失落”实则是人本主义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迷失,其恶果是体育教学长期对学生的漠视和异化。

(二)功利主义的诱惑

“功利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和最高标准,认为追求和实现人的幸福和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最根本目的,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人共有的自然本性和行为的必然选择。”[2]实践中,“体育就是达标”、“体育就是竞技”,“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让人学快、学多、学好”等口号无不渗透着功利主义的气息。体育教学中的功利主义具体表征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寄希望于体育教学能多出体育人才、出好人才,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宣传资本,由此将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追求利益的短期效应上,参加各项体育比赛的学生比例和比赛中的名次等显性要素逐渐成为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二,部分体育教师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学生在各种体育竞技中取得好成绩,获得更多的“奖牌”,为自己的评职晋级增添筹码,从而使部分学生专业运动技能的发展成为体育教师教学的重点,由此体育教学势必放弃了对群体学生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及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注,嬗变为对“个别机器”的技能训练。第三,部分家长寄希望于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从而为顺利跨入高等学府增加一份入学“保险”。在“功利主义”的诱惑以及多重主体的浮躁心态作用下,体育教学遮蔽了自身的文化品性,逐渐走向功利主义。

(三)技术教学的主导

体育教学本应是充盈生命活力、张扬文化魅力的活动,然而,时下体育教学正遭遇着技术主义的深度控制,极大束缚着体育教学文化品性的伸展空间。技术主义对体育教学的渗透表征为体育教学的“技术教学观”。

首先,在每周节数不多、每节45分钟的体育课堂中教会学生某项技术动作通常成为体育教学的合法目标,体育由此自愿或非自愿地沦为一门“技能课程”,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体育教学必然成为一个个枯燥的技术问题,进而从“道”的层面降格为“术”的层面。其次,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充斥着“活动化”和“游戏化”倾向,这种貌似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倾向实际上将体育教学推到“虚无”的境地,学生在体育课堂既体验不到运动的美感,也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最后,体育教学评价同样压制着体育教学文化品性的伸展。或一个哨子,或一把尺子,或一块秒表,通常成为体育教学成效的绝对评判标准。统一的考核目标以及统一的考核内容,使得一项项本应充满文化灵性的体育活动最终抵不过成绩簿上的一个个冰冷数字。技术教学对体育课堂的绝对控制必然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精神属性和体育的文化意义,而单纯注重学生的“生物改造”,将人改造为马尔库塞所言的“单向度的人”,沦为人性贫瘠的技术工具。

三、体育教学文化品格的生成

体育教学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品性,理应在教学实践中焕发鲜活的生命活力和文化张力。但现实中,体育教学与文化品性间存在诸多悖论以及单向度的、褊狭的运作逻辑与机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学有必要立于文化学的视角重新厘清身份、担负使命、走向变革。

(一)重塑文化统整的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要彰显文化品性,必须推倒对体育教学单向度认识的藩篱,进而重塑文化统整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不管是从身体健康功能视角、知识技术视角,还是从学校教育视角、社会本位视角看待体育教学,均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割裂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文化统整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原点——将体育以及体育教学视为一种“文化实践”。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用以观察一切问题的核心观点,而“文化就是将知识和旨趣融为一体的一种人类实践的方式”[3],由此,实践的丰富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为我们反思体育教学的实践形态提供了重要启发,使文化实践成为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实践形态。基于将体育教学视为文化实践的逻辑起点,体育教学目标必然走向文化统整。走向文化统整的体育教学目标打破了传统静态、单一、功利的目标观,并将超越性的目标定位于学生身与心、知与情、意与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力求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完整的人。

(二)设计融通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最大特性就在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强……教材内容繁杂,而且难以归类。”[4]面对繁杂的体育教学内容,如何寻求一条清晰的路径使其得以呈现体育文化并反映文化传递功能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以融通生活为旨趣和原则设计体育教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反映体育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反映体育作为思想、审美、技能等方面的文化价值。[5]融通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表现出开放、自主、多元的特点。首先,体育教学内容需关切学生置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如前所述,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体育教学内容在设计上要关注地域文化,要擅于挖掘、利用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但有利于传播东方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笔者曾经尝试将“板鞋竞速”、“夹包”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板鞋竞速”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都不高,但是其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力量和耐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次,体育教学内容需关切学生差异的精神生活世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求差异,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在体育课堂过上一种充实全面的、活泼深切的、完善自我的精神生活。最后,体育教学内容需追寻一种“跨界”式的设计,教学内容不仅要强化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故事、体育人物的横向贯通,同时要加强体育与艺术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汇。

(三)展现交互生成的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以崇拜技能为表征的“工具性课程”转向以追寻文化为表征的“文化性课程”,意味着势必扬弃传统封闭化的直线性程式,转而追求主体交互的、动态的、意义生成的文化过程。作为文化过程的体育教学首先要求建立互动互生的师生关系。譬如可以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入“孤岛求生”、“依存共渡”等拓展运动的项目,将班级内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竞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也增加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小组内或者班级内的凝聚力。体育教学既不是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机械完成教师布置项目的过程,也不是打着尊重学生自由的幌子实施所谓“活动式”教学的过程,而是由师生、生生围绕某个体育项目展开的合作、对话和碰撞。其次,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传授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过程,而是学生在获得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探究、体验情感、升华精神的过程。最后,体育教学的信息传递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课堂—课堂”的单一形式,而应从“单向”转向“立体”,构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社会”、“课内—课外”、“课堂—社会”的立体式传递方式。

(四)施行观照人性的体育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 篇2

首先 ,语言是获 得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感形成的过程,是从文到意再到悟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任 务就是通 过适时的 引导,让学生通过文字作品去学习语言并 形成良好 的文化品格(生命语言)。最终凭借语言接触文 化、熟悉文 化、拥有 文化。

其次, 文化品格提升要求的是思维培养。阅读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 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阅读才能触发学生想象。而精读文章, 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升, 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评判能力。

那么, 究竟如何看待阅读教学与文化品格的形成呢?

一、文化经典阅读内容不能摒弃

社会转型是计划经济走向多元化, 产生更多新理念新科学的过程。阅读教学受到现代知识理念的影响, 经典文化受到冲击和颠覆。因为文化品格受到亚 文化和共 同文化的 影响, 所以阅读教学的内容应当以共同文化为准, 柔性对待亚文化, 借此来增强文化的适应过程。时髦流行的文化只是暂时的,就如时下流行的“神曲现象,来得快去得更快,学生如果沉迷于此不利于精神素养的提高。经典文化才是学生获得文化品格桥梁。

二、秉承阅读教学是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主阵地理论

新课标提倡语文文化品格的主导地位, 并发展和塑造传统文化,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并让其自由发展。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学生文化品格发展入手, 在自由民主的愉悦课堂气氛中完善学生的语言素养并使其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

三、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教师

语文教师只有具有独立的思想精神,才能诠释自身使命实现生命价值和人文价值,只有教师超越了职业界限, 重拾人文精神和文化关怀才能平复骚动和不安。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只有教师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文化品格意识;其次,只有教师秉承平等互助的教育原则才能完善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这是开放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再次,教师在反思成长过程中, 自我激励、自我升华,才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讲, 文化精神的化身就是教师, 教师拥有良好的文化品 格意识才 能教化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开启学生走向知识的大门, 净化学生心灵;最后,学生掌握了知识才能逐步培养语文素养, 完善文化品格。

从语文阅读角度 来说 ,知识文化形态多种多样, 短词短句是知识文化, 写听读说是知识文化,为人处事是知识文化爱国主义以及见义勇为是知识文化。从成长角度看,学生成长所要吸收的知识也是文化品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因此,阅读教学是吸收知识的过程, 是构建学生文化品格意识的过程。有时候学生看不到文本背后的文化品格影响力和扩张力, 搞不清文化品格的来源, 最终获得的只能是形式上的呆板的解析罢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化品格的底蕴, 从课文中选择与其相关的文本让学生分析掌握, 逐渐积累文化品格素养。

数学教学的文化生态品格回归 篇3

摘 要

数学教学不仅具有科学理性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生态品格。数学教学丰富的文化生态品格源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即抽象性、探究性、简洁性和精确性。然而中学数学对科学性的孜孜以求导致数学教学中功利主义理念的滋生蔓延,数学教学的文化生态品格逐渐迷失在应试教育的荒漠中。因此,中学数学教学要革新使命,重塑路径,促使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回归。

关键词

文化 数学教学 文化生态

随着数学史上人文主义数学教育与科学主义数学教育两种价值观冲突的日渐凸显,以及西方功利主义理念的滋生蔓延,目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实践走上了一条具有浓厚实用主义氛围的道路。数学的公式定理、解题技巧、题海训练等被奉为圭臬,数与型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人文性的弱化导致数学教学陷入“科学至上”的迷失境地。将中学数学教学置于现代社会发展时空之中,考察数学教学所具有的多重文化生态品格,对重塑数学教学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教学的多重文化生态品格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数学教育价值观的二元对立往往是人为分割的,事实上数学教学不仅具有科学理性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生态品格。而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提出打破了“知识实用主义”的藩篱,促进了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回归。数学教学丰富的文化生态品格源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即抽象性、探究性、简洁性和精确性。

1.抽象性——数学逻辑的深层演绎

抽象性虽然并非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性,但是却是数学特性中最根本的特性。所谓抽象,就是把同类事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本质性的东西提取出来,加以归纳,使其具有更大的推广性和普适性[1]。只有通过抽象、归纳才能将事物被掩盖的本质特征导出,从而对事物统一性作出规定。数学自诞生伊始,就与抽象性共生共存,正因其抽象性的存在,扩大了数学应用范围。数学定理的高度抽象,让数学逻辑在不同情境中进行深层演绎与迁移应用,这也是数学学科发展创新的不竭动力。总之,只有抽象的数学才是完美和永恒的,数学的抽象性保障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2.探究性——数学思维的暴露过程

人类的思维发展始于问题,当人类头脑中知识表征与客观事实产生冲突时,个体就会开展后续学习与研究。而数学的探究性也起源于学习者对解决数学问题强烈的内在驱动,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充分暴露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一方面,数学学科的特性与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蕴含了丰富的探究性精神;另一方面,数学探究性教学成为促进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数学教学的探究性生态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数学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将教师头脑中完整观念复制给学生的过程;第二,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是启发学生主动寻求数学结果的过程;第三,数学教学探究性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实现学生个体差异性与集体智慧共生发展的过程。

3.简洁性——数学理论的化繁为简

数学始终以追求简洁著称,用最简单的形式勾勒出复杂理论,化繁为简。数学的简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数学语言及其表述的简洁性。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主要形式,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的基础,最简洁的符号系统与最简单的自然现象(信号的两级)联合起来,却造就了能进行最复杂运算的机器[2]。第二,数学方法的简洁性。数学计算中的换元法、建模法、化归法等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方法的简洁性。第三,数学知识逻辑体系的简洁性。犹如诗歌与漫画一般,简练的语言与寥寥几笔的勾勒却表达了最热烈的情感,数学简洁的形式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

4.精确性——数学真理的永恒追求

数学的精确性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学对精确性地追求促进数学学科生命力的迸发。数学精确性主要表现为数学逻辑的必然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数学的结论是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法则得来的,对于懂得数学的人来说这种结论是确定无疑与不可争辩的。数学教学的精确性文化品格张扬着人类对理性的崇尚与追求,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奋不顾身的精神属性,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要将数学承载的文化品格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生态品格的熏陶中提升对数学的内生需求。

二、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迷失

数学教学本应具有多重文化生态品格,但是对科学性的孜孜以求导致中学数学教学中功利主义理念滋生蔓延。中学数学教学实践逐渐走向实用主义道路,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逐渐迷失在应试教育的荒漠中。

1.工具主义理念的导向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属性,但是在工具主义理念的导向下,学校和家长在应试与升学的双重压力下妥协于短期的利益追求,学生数学学习的真正需求逐渐被忽视。工具主义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将解题技能奉为数学学习的法宝。长期以来,教师片面注重数学解题技巧的传授,数学课堂沦为了训练学生机械解题的主要阵地。第二,重数学思维训练,忽视数学素养的培养。现实数学教学实践将数学学习等同于数学思维的训练,而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则很少涉及,学生在高强度的思维训练中逐渐迷失,数学的工具性更为凸显。第三,片面追求数学知识掌握,缺乏数学实际应用。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是现在的数学教学割裂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脱离,数学成为了只与考试相关的一系列公式符号,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真正需求渐行渐远。

2.形式教学过程的主导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多重文化生态品格,决定着数学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数学课堂应是极富张力的课堂,是学生良性发展的生命绿地。然而在实用主义、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数学课堂失去了原有的丰盈生命力,形式教学过程主导了数学实践。形式化教学过程首先表现为固化的数学教学环节。数学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需要设计教学过程,然而为了实现短期的目标利益,本应充满生命力的教学被简化成了教材与习题的反复循环讲解,将学生拉入了一个“死胡同”般的学习过程。其次表现为过度强调数学形式化结论的记忆与掌握。形式化结论主要是指数学定义、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片面强调形式化结论的掌握会让学生忽视对数学本质内容的学习。

3.数学知识体系的缺失

数学知识网络具有整体功能,表现在组成其各部分和谐完整的形态以及功能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产生的联合效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应把知识“散装”在每一节课中,“零售”给学生,而应认真分析教材知识呈现顺序,让学生在知识结构中分析、探索,再经过组合连接,完成对知识系统、结构的认识,而使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网络更加完善[3]。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考点的掌握,将数学知识体系分割成独立的板块。同时,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往往是平铺直述式,未考虑到数学知识学习是抽象程度不断上升的循环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数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头脑中未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完整的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缺失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意义建构的难度。

4.数学情感态度的漠视

数学情感是指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需要的主体与对他有意义的客体,对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对数学的态度是数学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4]。由于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具有生成性特征,不同于知识掌握所具有的操作性,因此,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学生数学情感态度培养作为教案上形式化目标看待,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实践中。首先,在教学目标中没有将数学情感态度培养落到实处,在短期利益的追求下对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妥协于知识技能的教学。其次,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未对学生数学情感进行及时关注与调整,尤其是对学生消极的情感态度采取漠视和放任,造成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持续。最后,教学评价中往往重视知识、技能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情感反馈,数学课堂丧失了原有的鲜活生命力。

三、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回归路径

数学教学所具有的多重文化生态品格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彰显人文精神与关怀精神,突破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教学成为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回归的必然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中学数学教学必然要通过自身变革走向更高层次发展。

1.重塑数学文化涉入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任务,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与预期效果都需要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整合和支配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数学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等目标成为重中之重,而无形的情感态度目标逐渐被边缘化,因此,数学教学想要厘清方向,必须从教学目标层面作出改进和调整,重塑数学文化涉入的教学目标体系。当我们把数学视为文化时,就不会只满足于学到几个公式、几条定理,而是把握好数学的精神[5]。数学文化涉入首先要求统整数学教学目标,树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建构人文性教学目标体系。学生数学学习不仅在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变化以及对数学文化与精神的感悟。其次,要将数学文化涉入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虽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文化性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体系,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形式化倾向,往往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确保文化涉入的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在课堂实践中。

2.统整科学性与人文性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科学主义价值观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冲突逐渐凸显,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当今必须从整体上来考察数学教育,在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及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来综合建构数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价值[6]。因此,科学性与文化性统整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保障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也能彰显数学教学的人文价值。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生活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受到数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原动力与数学素养。其次,科学性与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统整追求“螺旋交叉式”设计,即科学性教学内容与人文性教学内容互相渗透,而不是直线式的设计。科学性与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统整为数学教学改革明晰了方向,也为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回归打下了坚实基础。

3.渗透文化生态思想的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要彰显文化生态品格,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生态思想进行充分渗透,寻求文化生态教学过程的生成。渗透文化生态思想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时间的持续与积累中动态生成的。首先,文化生态教学的生成要求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与类型采取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其次,让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学科得以不断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通过生活化的素材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让数学教学注入生活气息,改变学生数学观,促进文化生态教学过程的生成。最后,文化生态的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在课堂实践中,还应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也要进行数学文化生态思想的渗透。其中数学作文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充分融合。

4.建构人文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形式化教学现象的逐渐凸显,数学教学评价也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表演、轻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的单一与对数学考试结果的依赖[7]。因此,追寻数学文化生态品格的数学教学必须改变原有狭隘、功利的教学评价,建构人文性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学教学的文化涉入价值,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感、行为的整体变化,将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拓展开来。其次,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生成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此,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即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只有建构人文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及时给与反馈与调整,促进数学教学文化生态品格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增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网络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王宝株.高中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性教学[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5] 张楚廷.作为文化的数学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14(5).

[6] 曹一鸣.数学教育价值观的擅变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5(12).

[7] 李芳,徐丹,傅海伦.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3(4).

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 篇4

上传: 赖炜明 更新时间:2012-12-28 19:54:17

【摘要】苏轼作品中的“水月”意象是异常丰富多彩的,他的诗、词、文、赋中各种各样的水和月随处可见,伴随着他独特、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喟叹。他以一种复杂而豁达的心情去体验和感悟“水月”,因而他笔下的“水月”时而透露出一股寂寥空漠的荒寒之感,时而又流露出一种逝者如斯的随缘自适、与世无争的态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轼笔下的“水月”才区别于前人笔下的“水月”,浸透着苏轼独特的人生感受与生命哲学,具有非凡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苏轼 水月意象文化品格

文化中的“水、月”之缘

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生命,而与生命息息相关的那就是“水”。远古神话中,水是一个中心话题。“大禹治水”自不必说,即便是“女娲补天”,实际上也是一个洪水为灾,女娲用种种办法诛妖除魔,堙塞洪水的故事,而“夸父逐日”的悲壮结局,更是因为夸父饮水不足造成的。水在人类的生活与艺术中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从“水”之物质特征讲,水是柔软的、透明的、多变化的、流动的、不竭的。一般而言,涉及“水”的诗文只有少数是单纯正面的描摹水以及相关物象的性质状态,大多是作者通过比喻、相关、象征等手法有所寄寓,这种兴发寄寓是古已有之的。先秦孔子曾经临水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他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理想受挫时,感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另一位哲人老子则说出了水之所以备受青睐的原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更在《逍遥游》里描述了大水雄鸟的非凡气势:“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段话后来引出了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歌。

“水”的意象在唐诗中层见叠出。初唐张若虚曾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句,赞叹了长江月夜的美景。盛唐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尺幅万里,传颂千古。诗仙李白豪迈地高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圣杜甫则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叹。到了晚唐,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青山隐隐水迢迢”诸句,在赞美江南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唐朝衰微局势的深深忧虑。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水有着许多寄寓。一是代表对历史的感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水又隐喻着时光的飞逝,如“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更有包含了离愁别绪或家国之悲的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然也有象征着甜蜜爱情的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历代诗文中水意象的重章叠唱可谓不胜枚举。月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同样引人注目。先秦有“嫦娥奔月”,汉代有“蟾蜍蚀月”,南北朝有“吴刚斫桂”。《诗经·陈风·月出》可以说是最早的一首咏月诗,而《古诗十九首》里的明月更是演绎出游子思妇的缠绵深情。“海上生明月”“清风明月苦相思”“举头望明月”“月是故乡明”,这些流传千古的清词丽句,折射出历代文人被明月触发的生命感怀。[1]

明月是诗人“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一个题材源泉。同样一个“月”的意象,不同的诗人各有各的的感悟,开掘出了丰富的寄寓和诗境。“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无论征人思家还是思妇怀远,都是望月生情,月作为一种寄托似乎能传递彼此的情谊;月光是流逝的,月亮是永恒的,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了人生的短暂,于是月又有着时间的意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天上或圆或缺的月亮,牵动着人间的悲欢情愁,因此,月又是离愁别绪的象征——“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自然又与情爱相连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一轮明月,给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多少感伤和慰藉。

水、月意象在寓意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有对时间的隐喻,它们都是情感的象征,常常同时出现在诗文中。“水月”一词本是佛门的偈语,后来泛指一切虚幻的现象。然而“水月”对于苏轼而言,既不是佛门中“镜花水月”的虚幻现象,也不单纯是大自然中唯美空灵的客观风景,而是一种逝者如斯的随缘自适、与世无争的超然态度和一段独特、幽深、清远、旷达的人生感受与生命哲学。

君子如水,美人如月

(一)君子如水,因物赋形。

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儒家偏于仁,佛、道则偏于智。因此,儒家更强调从社会功能上看水,佛、道二家则更多从审美角度而言。对于苏轼,似乎介于仁智之间。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徘徊,仁与智之间的波动,正可从苏轼对“水”意象的选择中得到明证。入世之时,苏轼充满了仁者情怀,失意之后,苏轼则选择佛、道二家的“水观”,是一个典型的智者。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苏轼的一生都表现出对水的极大偏爱,仕宦经历也多与水结缘。

苏轼爱水,似乎与生俱来,宋人王宗稷甚至认为苏轼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不仅与水有关,而且决定了他的才性:“议者以十二月为辛丑,十九月为癸亥日,丙子癸亥,水向东流,故才汗漫而澄清。”[2]苏轼早年沿江出峡,为夔门江水的“瀰漫浩汗”而惊叹,作《滟滪堆赋》,开篇即对水的品格有一段评说:“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水之为物,无固定的形态,但因物赋形,千变万化难以穷其变。所以他在阐发“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时说:“万物皆有常形,唯水不然,因物以为形而已。世以有常形者为信,而无常形者为不信。然而方者可斫以为圆,曲者可矫以为直,常形之不可恃以为信也如此。今夫水,虽无常形,而因物以为形者可以前定也,是故工取平焉,君子取法焉。唯无常形,是以迕物而无伤;唯莫之伤也,故行险而不失其信。由此观之,天下之至信,未有若水者也。”苏轼两处说的水之“信”,即水之“性”,揭示的正是其与别的事物最不相同的特性。

不难看出,苏轼之爱水,正是喜爱其变化无穷和姿态万千。他晚年作《天庆观乳泉赋》言:“今夫水在天地之间者,下则为江湖井泉,上则为雨露霜雪,皆同一味之甘,是以变化往来,有逝而无竭。”水不仅可以因物赋形,穷极变态,而且可以在天地之间往来变化,在地为江湖井泉,在天为雨露霜雪,循环往复,姿态万千,以至无穷。在苏轼看来,水之魅力,正在于不拘其形,不守常态,因物赋形,无所不有。苏轼将水的这种品格拟之于人,有“君子如水,因物赋形”之说,要求君子如水一样,不拘一格,不守故旧,善于与时俱进,通变维新,即“天不违人,水不失平。惟一故新,惟新故一。” ﹙《尚书·商书·咸有一德》﹚君子要具备“水”一般的变化和活力,成为通变之才。[3]

苏轼在他的文论中,特别喜欢用水的特征与品格来阐述文艺创作必须不断变化的道理,如:“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苏轼评价自己的文章,如水之随物赋形,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先验的程式,完全取决于立意和行文表达的需要。另外,诗画本一体,他在《书蒲永昇画后》一文中赞赏孙位、孙知微、蒲永昇几位画家,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画水能够画出其随物赋形、不拘一格的文化品格,才是“得水之神”的“活水”。[4] 不管是作品还是人品,苏轼都有如水的一面,他有水的灵性、自发性与丰富性。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其原因在于“其作品散发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顽皮有时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这就跟水一样,它不自为形而可以变化无方;它看似随和柔弱而蕴藏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它最为平淡无奇却包孕酸咸众味;它外显平静无争内却拥有丰富的智慧和信念。[5]

(二)美人如月,清明皎洁。

《苕溪渔隐丛话》中有言“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在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中,写月夜的就有五十多首,变化多端,神妙独到。月盈亏变幻却永恒常在,独冷凄清却又高洁美好,深得苏轼喜爱。他在清风皓月中举杯独酌,感悟人生;在暗月孤灯下神驰心系,惆怅怀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苏轼的月亮情结愈加浓烈。由最初的《宿望湖楼》等诗词中偶尔借用月亮意象,到《中秋月》以月为题,由《赤壁赋》中对月亮的无限遐思,再到《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经典的提出,苏轼将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能够穿越时空的审美高度。

苏轼的一生极其坎坷不平,他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人生中总是交织着各种失意:壮志未酬之悲、去国怀乡之悲、亲人离别之悲、惨遭横祸之悲……这样的人生经历,使苏轼总是敏感于自然界中的圆满和缺憾,敏感于月的盈亏对人生的启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他却用“人有”、“月有”这样平淡的语调道出。纵观苏轼的平生遭际,即使有大磨难却仍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清远旷达和 “大江东去”一样令人惊心动魄。苏轼把时代之悲、个人之悟都融进月里,他的月意象自此有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融进了时代的风霜和自己的独特感悟。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四十岁时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三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豪放开朗的心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理想却难以实现,隐含作者人生不得志的悲情。“如满月”而实际的人生不尽人意,反衬出人生的不圆满。再如《浣溪沙》中有:“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阳关曲》则有:“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西江月》更为悲怆:“中秋谁与共孤光”。三首词都是东坡异时异地之作,都有一个很明显的主题,即是对良辰不再、世事无常的感慨,慨叹不知何时一切圆满。这种何时何地何人共看明月的哀叹,正是苏轼执拗地发现人生不圆满的心理体验,明月盈亏使他悲叹人生的无常缺憾,即使明月圆了,他悲的仍是此生此夜不长久。

《水调歌头》在中秋词中最负盛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苏轼任职山东密州时写的。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作者望月生悲,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苦乐辛酸,月有阴晴圆缺,天时不定。作者阅尽世事,蓦然回首,想起李白《把酒问月》的结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又想起谢庄《月赋》的名句:“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感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人间的生活虽然不尽如意,但天上的也并非完美,也许到了那里一片凄清寒冷,只能成个顾影自怜的寂寞仙子,那还不如留在人间,人间的这些不如意、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质。从来就如此,不但不该厌弃,更当细细品尝这人生原本的滋味。所以苏轼决定不再悲叹,也不去做那寂寞的神仙,而情愿“永留世间与君共婵娟”。[6]此词虽是因想念苏辙而作,以天上人间的这番思量和讨论来安慰苏辙,但我们从中不难听出苏轼这位“谪仙”的心声,他是如此留恋人世,尽管有许多不平,尽管世间有许多人给予他的只是打击和伤害,但是苏轼依然恋着人间,依然为世人的生活唱出衷心的赞歌,这是何等的高尚与旷达。他就如那一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夜空,散发着清明皎洁的月光,静静地照亮着大地。

月亮的描写对苏轼清旷潇洒的人格,起到了完美塑造的作用。苏轼仕途坎坷,几经沉浮,但始终泰然处之,以清高脱俗的襟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清风明月便成为心灵的寄托。《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又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里的月亮意象体现出苏轼清旷脱俗、啸傲山林的人格,成为他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水有潮涨潮落,人有祸福旦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无论是水还是月,苏轼都在追求它们的最高境界:君子如水,因物赋形;美人如月,清明皎洁。在“恒常”与“变易”的潇潇水月中,月色悄悄地被打捞起,苏轼掬一捧“水月”在手,弄阵阵花香满衣,他已经渐渐地把自己融入了水月,他的清晰又朦胧的一生就是一汪透明而幽远的水月。【参考文献】

[1]程章灿《古典诗词风物风情系列.——月》.第一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3页

[2]王宗稷.《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页 [3][4]杨胜宽.《通才与变才——从“水”意象看苏轼的文化品格》.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9.13页

体育教学与坚毅品格的培养论文 篇5

通常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有的同学在课前只是抱着“玩”的心态来上课,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自然就没有失败与成功的概念。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个体运动水平,因人而宜设置合理目标,使其不会轻松达到,但只要努力终究会完成的。学生就会在这种“向前看”而又需“屡败屡战”的情境中学会如何对待挫折,明白挫折和失败的克星是努力和坚持,只要努力和坚持的次数比挫折和失败多一次,就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3.2正确运用归因,自信内省向前看

因为在设置目标时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任务,所以学生在奔向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就注定会有挫折和失败,不同学生在寻找失败根源时会有不同的倾向,这就是归因风格的不一样。积极归因风格的学生倾向于从自身的努力因素归因,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对再一次的尝试或挑战充满了希望;而消极归因风格的学生则倾向于从外部不可控因素或自身能力等方面归因,会产生“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等消极思想,对再一次的挑战表示无能为力。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体育行为,从其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其运动归因风格,对消极归因风格的学生应进行归因训练,帮助其克服归因障碍,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对未来、对挑战充满希望。

3.3教授心理技能训练,放松自信挖潜力

在体育课堂上或是课外体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自信、退缩、放弃、恐惧等心理的学生,而这种内隐的心理在平时的室内课堂上表现并不突出,很多时候都会被教师忽视。但在需要学生用身体活动等外在表现来对教学做出应答的体育课堂上,这种心理就会清晰地体现出来。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观察,并且应善于去帮助这些学生。对这类学生只是表浅、单纯的语言鼓励已难以达到期望的结果。所以,应从深层次的心理调整方面着手,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技能训练,如渐进放松训练、自生训练或是自信训练,这样既能使其放松身体、放下心里的顾虑,又能激发其自信心,重拾挑战的勇气。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在体育赛场上还是人生舞台上,追求结果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可以适时地调试心理、调整风帆,最终抵抗住风浪而迎来胜利的曙光。

3.4激发运动动机,内部力量无限大

学生的体育行为不积极或是体育成绩差,其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其体育态度不端正和缺乏必要的动力机制。所以,为了能根本扭转“体育差生”的状态就得深入地了解学生本身的内部和外部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其内部或外部运动动机,有了运动动机,就有了运动的动力和方向,哪怕在运动过程中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和鼓励,学生就能坚持和努力,就能跨越障碍、突破困难。

3.5了解学生特点,有的放矢成效大

“一视同仁”早已不是评价一名好教师的标准之一,好教师做到的恰恰是“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正因为有了区别对待,中下水平的个体才不会在班级统一标准下“望洋兴叹”以致丧失信心,而会在立足自身水平的恰当标准下信心百倍、动力十足;正因为有了因材施教,中下水平的个体才不会在“大锅饭”中营养缺失,以致萎靡不振,而会在“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法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拾信心。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与学生多交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促进后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让学生在多次努力和成功后回头看到自己奋斗留下的一串脚印,才能使其明白坚持的意义。3.6树立学习榜样,分享失败经历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运动技术和技能,而且要介绍一些体育明星,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高超的技术不是目标,而是分享这些体育明星在通向成功道路上的“励志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些体育明星也不是天生就是强者,而是与普通人一样,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了耀眼的光环,因此,学生就会向榜样学习坚持的力量,感觉失败并不可怕,自己也可以很优秀。

4结语

体育能够培养坚毅品格,当然体育的这一功能不是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的,而是需要体育工作者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有这种意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中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其充分发挥其功能。因为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所获取的情感记忆远比传统的室内课堂的要多,只因体育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学生所获取的单一体验会向高峰体验转变,这种高峰体验带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久远的,同时又是可迁移的,可迁移到日常的学习以致将来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计雯.如何帮孩子塑造“坚毅”性格[J].基础教育论坛:文摘版,(12).

[2]梁崴,王丹丹.简式毅力问卷(Grit-S)在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的检验[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9):47-48.

[3]石转转.“Grit(坚毅)”教育理念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J].海外英语,(13):32-33.

培养良好品格 篇6

教学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课堂上自我体会,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树立廉洁思想,形成尊廉崇洁的良好意识。

教学方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师主持引导,以学生自我展示和体会为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培养良好品格,树立廉洁意识”的主题班会。

首先,我们来听这样一个故事:《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无疑仍然具有时代的意义。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务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格,洁身自好,从小树立廉洁意识。

下面,请大家查一查现代汉语字典,看一看“廉洁”是什么意思呢?

(答案: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说文解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求索的征途上,大家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路”本来是一条宽敞的通途,一旦失“足”,用带钱的“贝”旁来代替,那么面前宽敞的路也就消失了,变成了“赂”。“赂”者,“贪”也。

再比如,“忌”,一个人如果只把自己放在心上,这是人生的大“忌”,所以,我们不能把心只放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要放在人民身上。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关于新时期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故事。

新时期好干部、好党员孔繁森两袖清风,扶贫济困,为国人敬仰。孔繁森,山东聊城人,先后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岗巴县县委副书记,拉萨市副市长,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在西藏工作期间,他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献过血,这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简直难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得由她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

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

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感动,为之流泪„„ 从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干部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表感想。„„ ……

„„ ……

大家都说得很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去努力践行自己的诺言。下面我们请**同学给我们朗诵一首《廉政山歌》:

廉政山歌

中央颁布新《纪要》,反腐掀起新高潮。共建惩防体系网,我来邀你唱几条。

当官为民掌好权,牢记宗旨在心间。苍蝇不叮无缝蛋,端正党风靠倡廉。

蜘蛛结网排对排,贪官比它还要乖。金钱织起关系网,又有靠山有后台。

阿哥阿妹手牵手,反腐倡廉亮歌喉。腐败贪污个个恨,坏过人间强盗头。

清除腐败任务重,常抓不懈莫放松。党员要做“啄木鸟”,抓尽党内的害虫。

一个苍蝇坏锅汤,一只白蚁咬断梁。腐败之类危害大,加紧防治和预防。

很好,这首廉政山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实际上,历史和现实中都不乏有很多堪称廉洁的表率,他们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下面,我们举行有关名言警句的知识抢答比赛。(提前准备好小奖品)

单项选择:

下列名言警句是谁说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江泽民 D郑培民 E牛玉儒

我们的权利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A)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就会身败名裂。(C)

情义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B)

当官,不就是要为人民多做些事吗!(E)

要警惕权利本身对掌权者的腐蚀。(D)

填空抢答(大意即可):

爱心不可无,贪心不可有。得意莫忘形,失意莫失态。

工作上争先创优,永无止境;享受上不贪不占,知足常乐。

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清白之心不可无,贪欲之念不可有。

好官为国为民以己任,群众利益铭记心;贪官为名为利以追求,夜郎自大傲视人。要在人间扬正气,不给百姓留骂名。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大家知道,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从制度上、体制上扼杀腐败之风,近年来也惩处了一批贪污受贿的高官,比如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这反映了中央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对这些腐败分子决不手软,这使我国目前出现了视腐败分子如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良好局面。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效果呢?这还得从我国反腐的法律法规说起。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国家为反腐倡廉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条例。

部分中央级法规和党的纪律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实施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

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

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

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的处分规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

我们在座的某些同学,将来可能成为出色的党员干部,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怎样树立廉洁意识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廉政“三字歌”》:

廉政“三字歌”

立身篇

纪检人,是公仆,严执法,情系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为先;

日三省,德居先,保廉洁,操守严;稍不慎,入迷途,天网恢,法如山。

教育篇

重教育,是基础,勤学习,筑防线;两“务必”,记心间,同志间,要互勉;

严是爱,纵为害,树正气,共争先;反腐败,倡廉政,拒腐蚀,永不沾。

制度篇

建规章,定机制,重大事,集体定;选干部,看德才,重民意,用正人;

征管查,三分离,互制约,严考核;常公示,重承诺,透明度,不可少。

监督篇

党组织,勤管理,多监督,把好关;行政权,执法权,两手抓,为重点;

常检查,堵漏洞,超前防,不空谈;风气正,形象好,为人民,做贡献。

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 篇7

傅谨:好。那么我就以京剧为例来简单谈谈吧。谈京剧的文化品格, 我们首先要探讨京剧的诞生问题。对于京剧的历史, 有人会说是200多年历史, 实际上这是以历史上“四大徽班”进京为京剧诞生的标志了。所谓“四大徽班”进京, 是公元1790年乾隆皇帝做寿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戏剧在传统社会里是宫廷里最豪华也最高水平的娱乐, 清代的历代皇帝都喜欢看戏。清代宫中也有戏班, 但宫里的戏班一般都不会有很高的水平, 因为这些人在演戏的时候, 两眼看的、满脑想的一定是怎样让皇帝喜欢, 不要犯错误, 也正因为此, 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宫廷戏班会特别出色,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皇帝要看好戏, 大概都要到民间去找。从后来的文献来看, 为了给乾隆皇帝做寿, 当时京城整条大街全都是各地送来的戏班, 而送戏最为成功的, 大概要属扬州一带的徽商了。清代的扬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码头, 也是运河的集散中心, 像盐啊稻米啊等等都从这里过, 徽州人又特别会做生意, 很多徽商富可敌国, 为满足娱乐需求, 商人之中蓄养戏班也便自然而然了。乾隆下江南时曾在扬州领略过戏班的精彩表演, 并且记忆深刻, 因此, 为乾隆祝寿, 徽商送戏班进京是理所当然的, 从1790年三庆班进京, 北京陆续形成著名的“四大徽班”。徽班演出的剧目, 包括昆曲、徽戏等各不同声腔, 他们进京有清廷大约二百两银子资助, 二百两银子并非小数目, 但对戏班的长期经营当然不够, 所以还有地方官商资助。这些戏班为皇帝祝寿演出结束后, 不一定都离京, 他们会试着继续留在京城寻找市场。京城的徽班就是这样出现的, 并且因表演水平高而得到观众的肯定, 随后湖北艺人加入进来, 他们把汉调带进京城, 在徽戏、汉调基础上, 融合昆曲, 衍生出一种新的戏剧样式, 俗称皮黄, 即西皮和二黄, 就是后人说的京剧。

因此, 准确地说, 1790年徽班进京是京剧诞生的重要契机, 京剧作为独立剧种成型、诞生却是在四五十年以后。从1790至1840年京剧萌芽、诞生的这个时期, 我们可以发现, 是民间戏班进京, 催生了新的剧种产生。京剧诞生的文化背景, 是一个既有文化格局逐渐让位于多元文化格局的文化大变革时代, 而京剧诞生的意义在于, 它不是以文人趣味为中心的文化秩序的产物, 恰恰是对这种文化格局的一种颠覆。

黄春黎:如此看来, 京剧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民间身份, 而且从艺术地域上来讲, 它更接近北方, 并具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那么, 它的脱胎与代表精英身份、高雅艺术的昆曲, 又是什么关系呢?

傅谨:京剧与昆曲的关系, 本质上是两种文化形态的关系。我们看, 明末时期地方戏虽已蓬勃发展, 但唯有昆曲被认为是雅的, 所以清中叶以前, 宫廷只唱昆腔和弋阳腔。迄今为止, 在文学上、音乐上、表演上, 昆曲仍代表着中国雅文化的最高水平:传奇剧本代表了明清文人的文学创作最高成就;昆曲代表了明清时期雅文化音乐的最高水平;昆曲表演代表了明清雅文化格局内的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 哪怕今人创造古典舞蹈, 基本上也是倚赖古代文献、敦煌壁画和昆曲表演。可见, 昆曲在中国舞蹈艺术史上的地位之高。在文化上, 昆曲是一种高度、一种象征、一种标志, 因为它代表了文人士大夫的表达情趣、审美取向和文化理想, 所以它一经传播, 就被作为一个整体的文人阶层广泛接受, 并获得了无可比拟的文化地位。而只有当艺术发展到相当程度, 审美趣味趋于精微和细腻时, 雅致才能成为这一文明的美学取向和成熟标志。但任何一个社会, 雅文化的需求都是小众的, 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时代, 雅俗之分下的雅文化都只有小众接受群体。因此, 昆曲越是提升其精致程度, 就越是离开普通大众。而普通大众要满足戏剧需求, 就势必会采用更为民间化、俚俗化的方式。因此, 昆曲臻于极盛之时, “花雅之争” (花, 即俗) 也随之而起, 而从明中叶开始, 秦腔的流传、演绎发展到现在我们说的京剧, 这一支被称为秦腔或乱弹、梆子、徽戏、汉调的地方剧种, 无论是在剧目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音乐艺术上, 便都更接近民间趣味。

当然, 京剧与昆曲的关系, 远不止于俚俗与高雅的风格之别、大众与精英的受众之别、北方与江南的声腔之别, 事实上, 京剧的发展是离不开昆曲的滋养的, 而京剧的崛起也改变了雅俗艺术的界定标准, 缩小了雅俗戏剧之间的美学距离。

黄春黎:那么, 京剧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 成为自上而下最为追捧的剧种, 除了广大的民间基础与超强的艺术吸纳能力之外, 是否还有一些特定的历史原因呢?

傅谨:应该说, 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 有两个历史原因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太平天国”起义。这是清代中华民族遭遇的最大创伤, 生产力遭到严重摧残, 戏剧艺术发展也受到极大破坏, 太平天国占领的南京、苏州一带再也无法输送具有母语优势的昆曲人才, 导致了宫廷的昆曲水平甚至不如民间。二是慈禧太后掌权。慈禧太后在民间长大, 相较从小在宫廷内接受系统教育的掌权者而言, 其思维观念和审美趣味更多元, 当她掌握最高权力以后, 宫廷戏剧发展到最后便只重皮黄, 而皮黄在民间自然更急剧地兴盛起来了。这两个事件, 基本上是昆曲和皮黄此消彼长的最重要的历史原因。

黄春黎:我记得您曾说, 对戏剧发展而言, 文人的推举、民众的喜爱和官府的倡导三者之间是一直有关联的。那么, 除了宫廷的促进作用外, 民间的戏剧土壤又是怎样推动京剧发展的呢?

傅谨:对京剧的发展而言, 相比宫廷作用, 民间戏剧土壤的功劳更大。这就要说到茶园的重要作用。茶园不是喝茶的地方, 是听戏的地方, 从清代开始, 北京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茶园。其经营方式很特别:首先, 清代戏班和茶园不能兼营以致彼此制约、共同促进的经营模式, 客观上加快了京剧的发展;其次, 戏园和戏班的分成制度和安转 (即戏班和戏园之间连轴转) 制度, 也刺激了京剧表演水平的提升。此外, 清代达官贵人之中盛行的堂会之风 (即将各戏班最好的演员齐集一台, 在家中同台唱戏) 急遽提高演员收入, 也推动了演员行业的壮大与发展。因此, 京剧在短短一百年时间之内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绝非偶然, 而是宫廷、茶园和堂会共同促成的结果。

黄春黎:您对京剧诞生和发展的阐释, 不仅包含了戏剧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 还有着戏剧行业发展的商业逻辑, 我想, 您的这种戏剧分析视角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也会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此外, 京剧能成为皇室贵胄、大小官吏、普通民众普遍接受且更具影响力的剧种, 就题材内容与音乐形式本身而言, 它是否也具备着顽强的生命力呢?

傅谨:的确, 京剧与昆曲在题材内容上, 反映的正是中国文学史的两大传统:一是, 文人写作的传统, 抒写内心世界, 文辞精雕细琢, 主要消费对象为文人群体;二是, 胡适所说的俗文学传统。昆曲与一般剧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文人士大夫面向自我的创作, 而其他剧种则更贴近老百姓的需求。首先, 从题材内容上来说, 昆曲的故事和老百姓的趣味之间是有距离的, 传奇作家的写作为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 包括明初以来很多经典作品, 像《牡丹亭》《琵琶记》《浣纱记》《长生殿》《桃花扇》等, 大体都是如此;但戏主要是给老百姓看的, 民间的说书讲史更符合老百姓的趣味。中国老百姓爱听故事, 从隋唐 (很可能是从汉代) 开始, 就出现一批说书讲史人, 将奇奇怪怪的民间故事编在一起, 说给老百姓听。这些民间说书讲史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故事本身也是一脉相承, 注重传奇性, 而且充满了老百姓对军事、政治和社会的理解, 像关云长的故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等, 既有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伦理道德, 也有他们对历史、爱情、婚姻、民族关系以及宫廷政治的理解。老百姓的理解逐渐与故事融会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 这些故事由于好听、好玩、有意思, 所以都被搬上舞台, 这就是宋元南戏。到明清, 就有了从秦腔到京剧的这一段演变过程, 而从秦腔到京剧, 叙事方法就是说书讲史。其次, 从艺术形式上来说, 地方剧种的音乐形式也更接近民间。唐诗、宋词、元曲对文字的音乐性要求越来越高。话说明清人格外讲才情, 一个戏写四五十出, 如此长的文本, 用很多支曲, 而每一支曲的遣词造句又都要符合严整的格律, 这真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能写好曲的文人就非常少, 普通艺人更不会, 就更不要说老百姓了。因此, 艺人就采用自己能掌握的比较简单的音乐形式来表现了:从秦腔开始, 音乐就回归到最简单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句式的上下对偶形式;像湖北的黄梅戏"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只有两个乐句;节奏上有些细微变动, 再加一点花, 虽千变万化, 但基本上还是两句。因为简单, 所以易于掌握, 也易于接受, 易于流行。从秦腔到皮黄就是这样, 音乐简单、故事简单、叙述方法简单, 但简单的艺术未必就是差的艺术。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 最重要的并不在于采取了简单还是复杂的形式, 而是在于直指人心, 在于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无数的艺人就是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因此, 说它们通俗, 就是很通俗, 说它们朴实, 就是很朴实, 而且有时候还比较喧闹, 但它们仍然是最好的艺术。相反, 我会认为写传奇的那些文人, 则过于注重文字上的精雕细琢, 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手法上, 他们的优越感太强了, 反而忘了文学真正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汤显祖的《牡丹亭》写得很好, 人类艺术史上很难有作品与之媲美, 但《牡丹亭》也写得过于矫情了, 他没有必要将每一字都写得那么复杂, 每一句话都像朦胧诗, 让很多人都不理解, 很多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也都必须对其加以改动, 这也是有原因的。戏曲学家李渔曾就“袅晴丝飞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钱”等字句, 评价说“字字俱费经营, 字字皆欠明爽”, 他这就是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昆曲很伟大, 但它和京剧是不一样的。从秦腔到京剧, 作为质朴的艺术, 它们同样创造出了伟大的作品, 像《四郎探母》《游龙戏凤》《八大拿》等, 以正统文人的角度来看, 那些故事都是非常荒诞不经的, 但它们都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了老百姓所认同的价值观。很多时候, 这些故事会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 但也正是因为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 趣味也因之生发出来。因此, 从题材内容上来说, 京剧代表了民间文学中最有魅力的成就!

黄春黎:您说的真是浸人肺腑!那么, 作为一种舞台艺术, 在表演形式和角色行当上, 京剧与昆曲及其它剧种的地方戏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傅谨:当然, 京剧跟中国大多数剧种的演出形式都是不一样的, 它是演折子戏的, 这是它对昆曲的重要借鉴。大部分地方戏, 秦腔、汉调、徽戏、越剧、黄梅戏等, 都是演整本戏为主的, 昆剧虽然一般是四五十出, 但只选其中一两出来演, 可以说, 相比之下, 唯有昆剧是演折子戏为主, 京剧则接续了昆剧的这个传统。相比整本戏, 折子戏在舞台艺术上有更精致的要求, 所以, 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京剧表演的艺术水平。京剧艺术特别之处还在于, 它是以老生 (老生一般扮演较为成熟的男性) 为最重要的角色行当的剧种。在京剧发展最繁盛的过程中, 老生都是戏班中最重要的演员, 这跟京剧的题材是紧密相关的。京剧题材里有大量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宫廷政治故事, 这类政治军事题材与昆曲中以爱情故事为主的题材大相径庭, 它更热闹, 有家国情怀, 气势宏大, 这也只有老生才最适合表达。即使是在梅兰芳那个时代, 旦行虽然也得到极大发展, 但就是梅兰芳也不会自认为或被认为是京剧的代表, 京剧的代表当然是谭鑫培、余叔岩、杨小楼……这就是因为在京剧艺术样式里, 老生才是最重要的行当, 也最能代表这一剧种。当然, 花脸、老旦、小生、花旦啊, 也都是很重要的角色。

黄春黎:可以说, 中国戏曲剧种丰富多样, 韵味各不相同, 但正如您曾说, 它们大体也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情感领域上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和"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那么, 在京剧艺术欣赏过程中, 我们该如何深入地去体会这种情感韵味呢?

傅谨:欣赏京剧艺术, 唱腔流派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又不能止于唱腔流派。这里我还想特别说说谭鑫培。谭鑫培是清末最重要的京剧演员之一。如果要说到京剧的美学和表演体系, 最能够代表京剧表演艺术的还是老生, 而非正旦 (青衣) 。20世纪以来的京剧表演艺术, 如果一定要说有哪一个人能作代表, 那是谭鑫培, 不是梅兰芳, 但我们可以说, 梅兰芳是京剧表演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人物。毫无疑问, 谭鑫培是京剧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最杰出代表, 谭鑫培之前无人抵达, 谭鑫培之后也没人超越, 就是在当时也广为流传的“无腔不谭”之说。谭鑫培对京剧的影响远远不止老生这个行当, 其它行当的著名演员也向他学习, 就是因为他在美学上代表了京剧。梁启超曾经赞誉他“四海一人谭鑫培, 声名廿纪轰如雷”, 我想, 这不是没来由的。

谭鑫培是中国文化在清代最杰出的代表, 他特别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文化中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 就像杜甫那样, 杜甫就是从诗经、楚辞而来的美学追求的结晶, 而这种追求在谭鑫培这里又一次得到了体现。这与谭鑫培所演绎的人物也是密切相关的。谭鑫培其人嗓子不高也不亮, 这与当时京剧追求声音洪亮、高音是有距离的。就像西方的歌剧, 那是人类歌唱所能达到的极限, 技术难度很高, 但清代的梨园行内流行的一部重要著作却说, 就唱功而言, “高不难, 低难”, 难的是唱得不高, 却要唱出韵味来。谭鑫培之前, 演员们也都在追求声大势宏, 但戏曲表演艺术里真正有魅力的却不是音高, 而是委婉的、像谭鑫培这样带有磁性的、能唱出人类内心最深刻的痛楚的声音。而谭鑫培也是唯一一个以扮演失败者而成为伟人的艺术家。他扮演过很多失败者, 像《洪洋洞》《李陵碑》《捉放曹》《秦琼卖马》唱的都是失败者。《秦琼卖马》就是一个典型, 秦琼是隋唐时期的一个少年才俊, 长得又帅、武艺又好, 出身也不错, 方方面面都没得说, 是一个不世出的英雄。谭鑫培唱得最感人的地方却是秦琼最落魄的时候, 一个大英雄, 落魄到没有钱住店了, 只有把自己最心爱的战马卖掉!我们都知道, 马对英雄来讲意味着什么, 而谭鑫培唱的就是这种英雄末路。英雄末路又怎么能用洪亮的声音去唱呢?所以, 只有用他那种低回婉转的声音才能唱出英雄末路的无奈, 这才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因此, 当时京城到处都在传唱他的声音, 这也不是偶然。他表演一系列失败者, 唱出失败者的沧桑感, 这就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而恰好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中华帝国上下五千年都一直很辉煌, 就是在清代这个时候最落魄, 日本也打不过, 西班牙也打不过, 荷兰也打不过, 见谁谁赢, 真可谓英雄末路!我相信, 当时那样一个时期, 整个民族也都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挫败感的, 而且没有办法———这就是秦琼卖马!我想, 谭鑫培之所以能代表那个时代, 就在于他唱出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他恰好找到了那个点, 让千千万万的人感动、痴迷。他的际遇、他所表达的这种情怀, 我想, 在京剧史上没有人能与他相比。所以,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他需要机缘、需要际遇。虽然在他之后, 有很多人在学他, 但没有一个人超过他, 就在于没有他这样的机缘、际遇。有人说, 谭鑫培唱的是“亡国之音”, 对, 这就是“亡国之音”, 他唱的就是一个千年帝国将要灭亡的感慨!

黄春黎:我想, 谭鑫培的艺术成就也提示着我们要去思考当下的戏剧与现实的关系, 思考民族情感与文化价值的问题!近年, 教育部已将京剧纳入音乐课程标准, 并试图推进京剧艺术进入校园;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经典剧本也面临着现代解读的问题。对此, 您是怎样看的呢?

傅谨:首先, 教育部推动京剧进入中小学课程, 这体现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从大方向而言, 是值得肯定的, 青少年从小深入地接触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提升文化内涵、改变片面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窘境的可行路径。我认为所有中国人, 都应该了解、接触并喜爱中国自己的艺术, 尤其是中国的戏剧艺术, 包括各地的地方戏, 由此才有可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艺术产生深厚的感情。西方艺术的价值观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所以能产生巨大影响, 与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是紧密相关的, 如果不能重新、尽快地建立一种更健康、更理性、更客观的文化价值观, 我们的艺术教育、文化前景都会很可怕。

其次, 在戏剧作品的文本解读中, 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学艺术传统, 如何在既有传统与现实困境之间寻求新生契机, 吐故纳新, 延续文化命脉。譬如, 通过对《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戏剧经典的研习, 我们可以思考与把握戏曲的美学精神, 领悟不同民族的戏剧的共性与个性, 看到中国人在寻求与应答那些最能体现世界本质与人类本质的问题上的成就与贡献。

再次, 我们可以通过进入剧场或通过其他媒介欣赏或研习戏曲作品, 理解这些经典剧本在舞台上的呈现方式, 更深刻地领会"剧本"作为舞台表演之基础的文学要求, 强化在写作中戏剧性的营造与表达的训练。还可以通过对京剧及各地方戏的经典剧目的学习, 把握戏曲的多元风格, 尤其是正视与正统文化大相径庭的娱乐精神, 理解其中平实而普适的价值态度, 并在认识戏曲的社会功能的同时, 也享受它的娱乐功能, 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追求娱乐、大量消费电视、电影的时代。

京剧进课堂不仅仅是学几段唱, 同时要带领学生读剧本;不仅读剧本, 更要正视当代基础教育中戏剧教育几乎完全缺位的严峻现实。我们从西方引进了近代基础教育体系, 却丢弃了其中的戏剧这一重要课程。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完全没有戏剧的位置, 这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极大的缺陷。中国戏剧融音乐、文学、表演和美术于一体, 是最完整的艺术教育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 戏曲课程的开设, 几乎可以同时实现对中小学所有艺术课程的全覆盖。我认为值得认真研究, 如何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 (而不是在音乐课中加几个有限的戏曲唱段) , 通过这一课程有效推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康成长, 弥补基础教育中戏剧课程缺位的遗憾, 并且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各门艺术知识, 提升其综合素质。

上海城市品格的文化基因 篇8

移民促成上海多元文化

开埠以前,上海只是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按照人口规模,1843年开埠时的上海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十二,位居排北京、苏州、广州等城市之后。到了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跃居全国第一。自那以后,上海一直是中国人口第一大城市。

在世界大城市序列中,上海在1934年排名第六,前五名是伦敦、纽约、东京、柏林、芝加哥。1935年,上海人口超过了芝加哥,排名第五。因此,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习惯称上海是国际第五或第六大城市、远东第二大城市。

从1843年到1949年,上海城市人口增加了20多倍,而同时期中国总人口增长为20%,换句话说,近代上海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全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百倍以上。

上海超常增长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国内外移民。国内移民来源地最多的是江苏、浙江,其次为广东、安徽、山东、湖北、福建等省。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葡、波兰、捷克、印度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最多时超过15万人。

这样高比例、多来源的移民人口,使得上海社会主客矛盾基本不存在。因为本地人口很少,外来人口很多,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文化的同化力不够,这为外地文化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于是,文化多元成为近代上海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

文化多元程度世界罕见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存在文化多元现象,但多元到上海这样的程度,实在罕见,令人难以想象。

最突出的是市政管理机构多元。近代上海一市三治,就是一个城市有三个管理机构,即中国地方政府、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由此多元就派生出法律多元与各种制度多元。这里有三个司法体系、三个警察系统、三个公共交通系统、三个水厂、三个发电厂。门牌号码各排各的,没有统一的规则。电压在法租界是115伏,在公共租界与华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不相同。黄包车夫没有三个城区的执照,就不能顺利穿越所有城区,而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能有钱办齐三个执照,因此,乘客不得不在城区边界换车。

公共交通亦各自为政。假如有人想从南京路乘电车去南市县城的某个地方,他必须先乘英国电车到租界边的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穿过马路进入法租界,乘法国电车到县城边上,然后穿过民国路(今人民路),再乘中国电车继续前行。在这趟半个多小时的路途上,首先看到的是穿着英国警察制服的英国人和印度锡克族人,然后是穿着法国警察制服的法国人、白俄人和越南人,最后看到的是中国警察。

这里宗教多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与东正教都很兴盛。佛教寺院有上千处,道院、道房有百余所,清真寺20座,基督教教堂200多处,天主教堂400多座,东正教堂10座。

近代上海市面上流通的,除了金条、银圆等硬通货,还有各种各样的纸币。外国银行在上海发行纸币的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比利时等至少18家。各种文字、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纸币,英国女王头像、孙中山头像、自由女神像、赵公元帅像,同时出现在上海货币市场上,真正光怪陆离,莫此为甚!

至于饮食服饰、戏曲曲艺之各从所好,语言之南腔北调,建筑之形形色色,已为人们所熟知,兹不赘述。

文化差异促进各族群了解,学习与竞争

生活在上海的许多外国人,将上海视为自己的家园。他们将欧美的物质文明、市政管理、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带到这里,使租界变成东方世界中的一块西方文化“飞地”。在全国范围里,上海租界设立得最早、面积最大、居住的外国人最多,因此,反映西方文明的许多事物都首先在上海出现,构成难计其数的近代中国第一。

诸如:机器印书馆、新式旅馆、银行、跑马场、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教会中学、消防队、照相馆、公共运动场、邮局、中文报纸、缝纫机、城市交通规则、高尔夫球场、室内菜场、汽水厂、煤气灯、欧式剧场、博物馆、自行车、公园、有线电报通讯、通讯社、气象台、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外国魔术、画报、洒水车、垃圾车、火车、邮票、教会大学等等。

在整个中国,上海是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各种先进事物的引进,如电灯、电话、自来水等,不但远比内陆城市早,比其他通商口岸也早得多。以上海与天津相比,上海的煤气使用早19年,电灯早6年,自来水早14年。晚清人称赞天津城市建设比较先进,便说“俨如一小沪渎”,意思是像个小上海。

四面八方的移民来到上海,并没有统一的机构管理他们。维系他们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同乡组织,包括会馆公所与同乡会。从晚清到民国,上海会馆公所的数量,少的时候有五六十个,多的时候有二三百个,为各地移民安排住宿、介绍工作、排解纠纷、防病治病、购置棺材、联络乡谊,有的还提供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

广大移民,依托着会馆公所这一平台,将其原籍文化搬到上海,祭祀原籍神明,遵循家乡风俗。比如徽州人供奉紫阳公朱熹,福建人供奉天后娘娘,江西人供奉许真君,山东人供奉孔夫子,山西人供奉关公,粤菜、川菜、徽菜、淮扬菜各领风骚,粤剧、锡剧、淮剧、越剧、黄梅戏各擅胜场。

多元文化共存,从整体上说是海纳百川、气度宽容;从每一种地域文化来说,是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场所;从各种地域文化之间来说,是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机会和场所。

任何大城市都是人类智慧激发与聚合的加速器,都是思想创新与文明演进的温床。在同样的空间,人口异质程度越高,文化差异越大,相互影响、启发、促进的可能性也越大。上海正是这样的城市,于是,重视学习、崇尚竞争、追求卓越成为上海人性格中的显著特点。近代上海之所以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其外贸额在全国通常占40%左右,工业产值通常占全国60%以上,金融业占全国80%左右,新闻业、出版业占全国半壁江山以上,归国留学生大半在这里创业,其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上海人对文化身份的双重认同

上海移民传统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上海进入中国改革开放前列。上海对全国的人才需求空前加大,移民的闸门又逐渐放开,先是蓝印户口,然后是按需引进。截至2012年底,上海常住人口已接近2400万,其中约800万是新时期从各地引进的。与此同时,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到2012年底,上海市常住外国人口共17.3万余人,占全国四分之一。

移民来源高度多元,给上海人性格带来一个重要特点,即对移入地与移出地的双重认同,在家里说家乡话,到街上说上海话。去外地他会觉得自己是上海人,而在上海他却自认是外地人。上海文化由此形成了自我批判的机制。很多上海人都有这种经历,他与外地人相处,假如表现得比较慷慨、大方、直率,得到对方最高的评价竟是:“你真不像个上海人!”上海人对这种总体否定、个别肯定的赞扬,也心安理得,这在人口单一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

上一篇:防疫责任书下一篇:请假调休管理制度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