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审题训练(精选8篇)
李彩红
(福建省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
摘 要: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可见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且它在试卷中是占有最大分值的一个考点,因此,如何做好作文写作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而要想学生写好作文,前提是让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应该创新训练方式,加强作文审题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对初中作文审题技巧进行整合,并提出有效的训练方式,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作文审题教学活动,进而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题目]为了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加上“山”、“水”、“绿”等字, 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在写作中, 适当穿插描写、抒情及议论等表达方式。
刚把题目摆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的眼神中出现了困惑, 我感觉到学生在写作此文时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为此, 我引导学生用增加 (减少) 作文题目字数的方法进行审题。比如, 针对“绿”来分析, 学生大多写出了以下几种题目:
①为了绿
②为了那一片绿
③为了家乡那一片绿
在这里, 题目的重点是“为了”、“绿”。
通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理解了题目后, 似乎有了一些信心。
之后,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写作中。
一小时过后, 学生满怀信心地把作文交了上来,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微笑。我知道他们从中也找到了新的审题方法, 他们因为轻松而微笑!
但作文至此还并不算成功, 经过我认真细致地审阅后, 我才真正地发现了问题。学生作文中描写的内容大多如下:
①描写家乡的一角绿。 (眼前的景象)
②通过家乡的新旧变化, 体现出家乡的新面貌。
③通过农民的顽强斗争, 强化治理, 家乡渐渐变了。
这样的主题与立意, 缺少作者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见解, 没有多大新意, 因此也就没有吸引读者的兴趣点。由于我们地处落后的山村, 与先进地方比起来, 以上的题材就更没有吸引力, 更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没有独特见解、不能与时俱进的文章, 就没有作文的真正内涵。
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怎样辅导学生, 他们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我想起了一句诗:“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这不是有形无穷地提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吗?是呀!我眼中犹如闪过一道亮的的彩虹, 在满天云霞的衬托下, 是多么的美丽。如果作文能够从高、从远来思考问题, 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写作源泉。
在本篇作文的讲评课上, 我还是狠抓审题、立意这两个环节, 提醒学生审题、立意时, 要把自己定位高一些, 把自己的目光放远、放宽一些。如每写一篇作文, 都可以考虑到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新发展、新变化,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新意、就会与众不同、就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
这样一说, 学生的眼睛顿时变得雪亮起来, 有些学生还用炙热的目光注视着我, 眼光里带着无限的渴望, 还有种跃跃欲试的企盼!
我趁热打铁, 感觉到学生目前的状态已达到了“柳暗花明”的境界, 于是就要求学生再选时间, 认真地重新写一次作文, 以求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他们满怀激情地展开了二次创作。
周末收假回来的时候, 学生们满怀信心地把第二次习作交了上来。
当晚, 我挑灯夜战, 批改作文。原野上一片宁静, 不时听到蟋蟀在悄悄弹琴, 青蛙在放声高歌。此时, 我也在慢慢地欣赏着学生们的佳作。渐渐地, 我感受到了《社戏》中自由安详的“平桥村”, 《醉翁亭记》中太守与民同乐的欢快气氛, 也见到了一幅幅优美的乡村风景图, 一栋栋新式的花式造型房……
看着, 看着, 我心里洋溢起一股暖流, 感到无限的欣喜和愉悦!
是啊, 只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启迪、足够的时间, 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他们就会展开无穷的想象空间, 他们就会写出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出来。
一、读题训练
1.通读材料,全面把握。
只有全面把握了材料,不断章取义,才可能正确立意。如: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对于这一段材料,如果立意为“大谈书法或者音乐或者医术的妙处”,或者三个领域一起谈,这都是跑题的。如果只谈“要注意向大自然学习”“要通过实践进行学习”“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也有失偏颇,因为只关注了其中某些段落。最后一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概括了前面三段的含意,因此立意最好确定为 “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全面把握材料:一是在字面内容上全面把握,关注材料所有的要素、对象、情节、事件、特点;二是在含意上全面把握,关注整段材料的含意。
2.找关键句。
材料中常常有主旨句、抒情议论句,这些句子便是关键句,是打开材料含意的钥匙,需要考生重点关注。关键句大多出现在材料后半部分甚至是最后,它能概括整段材料的含意。上段材料最后一句就是材料的关键句,把握住了,就能很精准地立意了。
3.概括情节,化繁为简。
有些材料只是一段故事,没有代表作者观点的议论句、主旨句,那么,就要概括情节,化繁为简,从中提炼含意。如: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针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山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这段故事的情节可概括为: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这样一简化,寓意就昭然若揭了。
概括情节可以先勾划要点,再连缀成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概括时,要大胆舍弃次要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再点评。
4.梳理要点,分析角度。
有的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含意,很难有一个中心,那么,考生就要耐心梳理这些要点,从中选择最适合的立意写作。如: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认识了几位垂钓者,他和其中一位有了以下的对话——
年轻人:“一整天都待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钓鱼者:“因为喜欢,自然会找到钓的乐趣。”
年轻人:“钓鱼时为什么要不停地上下抖动竿子?这多累啊!”钓鱼者:“只有不停地抖动鱼竿,鱼才会咬钩啊。不累,怎么能钓到鱼呢?”
年轻人:“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钓鱼者:“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鱼我也很高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显然,钓鱼者的几句回答各有含意,分别可以得出多项立意:做一件事情,只要喜欢,就能从中找到乐趣;只有辛勤劳作,坚持不懈,才能有收获;与别人分享成功,也是一种快乐。选择其中一个立意,进行写作即可。
二、寓意探究训练
1.理解关键句。
找到关键句以后,还有一个理解关键句寓意的过程。同一个关键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自然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寓意。如,“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世界”这个关键句,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责任,才会改变整个世界;抱怨无益,做事最要紧;人人都要尽力,人人都要尽责。
2.抓住情节,展开联想,物人对应。
叙事性材料,先要概括情节,然后就要围绕情节进行联想,推广升华情节的寓意。如果材料主人公是物,那么要对应地想如果是人,会是什么情节,有什么寓意;如果材料主人公是人,要推广地想如果应用在类似的情节上会得出什么寓意。如,上文概括的情节——“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可以进行如下联想: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才能让子女成才;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让学生成才;等等。
3.分析结果、条件、原因。
大多数材料其实都可以概括为“原因(条件)+结果”的模式,这是一条立意的捷径。不管你材料多复杂,往往可以概括成这种模式。得出这个模式,要立意也就不难了,立意一般都是强调原因和条件。如,上段提到的“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严格训练是原因条件,掌握飞翔本领是结果,自然立意可以确定为“严格要求才能成功”。
三、立意训练
1.联系现实,立意要有时代性。
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有很强的时代感,才更有价值。一是要求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多看新闻,了解这个时代和社会,有更多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立意时,一定要多想想自己的立意是否紧密针对现实生活中一种观点或现象,如果针对性不强,就要作修改或者更换。
2.联系自我,立意要扣住生活与内心。
作文要有我,要写出青春的朝气、理想与激情,不能学固步自封的老学究。首先,要从自己的思想实际出发去立意,不用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过多的政治术语,过多的圆滑世故,不属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次,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立意和选材,比如,高中学习生活,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相处的事件。即便是写议论文,也需要联系自身实际,显得更有说服力。
3.比较推测,立意要新颖。
立意要新颖,千人一面的作文让人生厌,产生审美疲劳。立意要新颖,需要从众多立意中进行比较选择。比如,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可以有很多立意:自立,才能拥有世界;拒绝啃老,勇敢自立;自立,才能自强;不要搀扶,自己站起来;打败懦弱的自己,勇敢自立。比较而言,后两个似更易“跳”出来。立意要新颖,还需要推测他人可能选择的立意,自己要避免与他人撞车。
命题作文
1.鲁迅先生有句诗:“花开花落两由之。”表达的意思是花开花落自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必为之伤感,为之抱怨,最积极可取的是采取“听其自流,待其自生”的态度。
请以“花开花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充满诗意的作文题,“花开花落”实际上指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得失。写此类题目,有一下几个注意点:
一、尽可能实写,不要太虚,不能泛泛而谈。
二、切口一定要小,如果写记叙文,力争有一两个精彩的细节;写议论文,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化理念,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层次。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姿态在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此题首先要弄懂其中“路”的含义。根据提示语来看,这里的“路”当是虚指,并非自然的路,而是发展之路、前进之路、追求之路、理想之路、寻梦之路、奋斗之路等,明此乎,则可以从“我”希望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我”渴望走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我”为什么希望走在这样的人生之路上、“我”为什么渴望以这样的姿态走在人生之路上等角度立意。这里的主角都是“我”,其实细细想来,主角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类,比如写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上、你又希望它在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上等,甚至可以具体到我们这个民族素质、道德、教育等正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当然,作为命题作文,这里也可以直接写实在的路,写你某次在路上的见闻感受。
3.请以“架一座心灵之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作提示】
“桥”的作用是连通双方,使两岸的交往不再存在障碍;“心桥”连通的则是两颗心灵,使心与心得以交流。理解和沟通。
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一座沟通的桥,我们也太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来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我们渴望沟通、交流、理解,渴望拆除心灵的围墙!我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思路设计一:架一座心灵之桥,能减少冷漠、猜忌、增加理解、交流、形成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的人际关系。思路设计二:架一座心灵之桥,能消除歧见、误解,保持健康的心态。思路设计三:架一座心灵之桥,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起创造的灵感。只要双方敞开心扉,让各自不同的见解或主张相互碰撞,新异的思想火花就会不断迸发。
思路设计四:架一座心灵的桥,需要双方以平等和真诚赢得尊重和信赖。思路设计五:架一座心灵之桥,需要以宽容和包容达到心灵的默契。思路设计六:架一座心灵之桥,要善于倾听和表达。善于倾听,能够提升交流的质量;善于表达,能使陌生人不再疏远,使朋友更加亲密。
4.竹在文人笔下含义多多,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乃文人雅士钟爱之物;杜甫对竹却另有看法,“新竹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时之竹乃恶之代表;俗语有云,“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摹竹之腹空状,而喻人之虚怀若谷;宋人韩元古有词云:“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此处之竹又被喻为报平安的青鸟。这是古人喜欢的一种托物寄兴方式。古往今来,梅兰竹菊,虫鱼鸟兽,都被人们赋予了许许多多的文化色彩。
请以“从
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添加你熟知的一种植物或动物;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1.必须选择能寄予一定寓意的植物或动物,有蕴涵有文化色彩。文章既要写出该植物或动物本身的特点,又要与寓意密切相关联,褒贬皆可。
2.尽量调动自己的文化积累,适当引用诗文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3.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避免选材方面的误区:“禁区”、“盲区”、“老区”。所谓“禁区”,即违背现行法律和人伦道德及其相关的材料。所谓“盲区”,即自己从来都不熟悉的材料,只是一知半解或零星听闻。“老区”,即指那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应追求富有时代色彩。
话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建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这时,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内心深处涌来的温暖。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心里为他人搭一个“屋檐”。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话题,材料中的“屋檐”是为别人搭建的,那么“心灵的屋檐”就应该是指心灵中主动为他人着想的意愿。这个话题的基本立意是:主张人们在心中想着他人,随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作文形式可以多种多 样,如果写记叙文,可写一个或几个感人的故事,通过一些在心灵上为他人搭建“屋檐”的事件阐发文章的主题。如果是议论性的文章,最好也先从形象入手,通过引述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出论题,进而可将心灵屋檐与外在的善行联系起来,阐明“爱心”的价值。
2.阅读下面一首散文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请以“结茧·破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本题作为寓意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应明确“结茧”与“破茧”的象征义(引申义),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构思。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一、“结茧”是力量的积攒,机会的等待;而“破茧”则是等待后的迸发、飞翔。
二、“结茧”可理解为最初的理想和追求,得到后又得主动冲破这个“障碍”,“破茧”而放飞自我。
三、“结茧”是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将来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破茧”是指锐意进取而不满足现状,“破茧”是飞跃。“结茧”、“破茧”,构成了人生充实的过程。
3.大自然有晴天雨天,这是人所共知的。其实,你想过没有,不只是大自然有晴天雨天,一个人的生命里同样也会有晴天雨天„„
请以“我的晴天雨天”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我的晴天雨天”这个话题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自然景物,二是生命意义。如果从自然景物的层面去写,就很容易写成纯自然界的晴天雨天,那将意义不大,升华不出寓意深远的主旨,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而要努力地从第二个层面——生命意义去写作。把生命意义的晴天雨天写足写够,自然就有可能写出佳作。
那么,什么是生命意义的晴天雨天呢?具体说来,生命意义的雨天,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坎坷、磨难、挫折、痛苦、打击、失败,等等。生活中,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生命意义的晴天,又可以具体理解为高兴、快乐、顺利、上进、收获、成功等。再卑微的生命,也会有生命,也会有高兴、快乐、成功等。从第二个层面去挖掘、生发,是比较容易写出好作文来的。
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话题中还有一个“我”字,它限定了人物范围,暗示着写自己的亲历、亲受,而避免生拉硬扯,无情造文。
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
一座古城以光洁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民居,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而文明遐迩。城中四季开满鲜花,整座古城浸透在水一般的诗意之中。
十年后,这座古城已经被鳞次栉比的商铺覆盖,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诗情画意已经荡然无存。
材料二:
牛津大学一直领先其他有名的大学,一个因素就在于它始终保持着古朴的风格。让初到牛津的人一看,每个学院就像废弃的古庙,给人一种寂寞与萧瑟的感觉。这是一种诗意的表现,背后却反映了他们对待传统的严谨态度和学术风格。
在很多人看来,现代化就是大都市中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数不尽的商铺构成的繁华闹市;名牌大学就等于高楼林立加上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现代化与古朴的诗意是水火不相容的。
其实,诗意是文学的另一种涵义。有些东西可以遗弃,然而永远不要失却的,是蛰伏于传统之上的诗意。
请以“诗意与现代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说说你的见解。【写作提示】
“诗意与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型命题,审题时要深入思考两者的关系。不可狭隘地理解诗意,也不要机械地去解释现代化。诗意并不仅仅指小桥流水、桃红柳绿,扩而大之,诗意可谓是传统的代名词。对传统,应作具体分析。并非凡是传统的东西都已经过时,都应抛弃;不少传统的东西应该继承,并发扬广大,如勤俭节约,如助人为乐、奉献爱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注意的是“诗意是文明的另一种涵义”这句话,还有“永远不能失去的,是蛰伏于传统之上的诗意”这句话。可结合自己的见闻和积累,举适当的例子,把自己的看法表述出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同上) 有想法的人,不会被别人左右。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书!反过来,你读什么书,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悲剧在于,我们心灵的牢笼都是自己搭建的。
从上面这些话中你悟到了什么?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有思想,可以说是人最大的一个特点。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为什么“思 想形成人的伟大”?思想与读书是什么关系?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可以根据你对上述五句话的理解,抓体会与感悟最深的一句来构思表达。
3.一位90后的孩子在日记中写了如下一段话:
请给我勇敢,改变可以改变的;请给我坚强,接受不可以改变的;请给我智慧,分辨这两者。
请联系自己或身边的现实,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段发人深思的话,说出了90后发自内心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是真诚的。面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多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努力;但有不少是个人的力量所不可改变的,你只能适应。比如贫困,无论知识上的贫乏,还是经济上一时的贫困,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改变,关键在于你自己。
写此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勇敢”、“坚强”、“智慧”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力求写得集中一些、深入一些。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乌鸦衔着一块肉在树枝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瞧你,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一百倍„„”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打起颤来。刚要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
乌鸦叹息道:“看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不了奉承不行,抵御不了谩骂也不行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个寓言材料中所涉及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乌鸦,一个是狐狸。从乌鸦的角度来写,可以这样立意:(1)抵御奉承和谩骂,保持清醒的头脑。(2)看问题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不能被表面形象迷惑。(3)淡然处世,坚强做人。(4)坚持真我,不被他人的褒贬所动摇。(5)在生活中学会泰然处之,不被他人左右。(6)要胸襟开阔,宠辱不惊。(7)吃一堑,长一智,时时进行反省。(8)抵制一切诱惑,避免冲动。(9)把握自己,坚定信念。(10)做事要三思而后行。(11)关键时刻要学会忍耐,等等。从狐狸的角度来写,可以这样立意:(1)要有敏捷的思维,依照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方法。(2)做事要多思考。(3)不打无准备之仗。(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5)改变固有的思想模式。(6)思考要深入一些才能取得胜利,等等。
5.有一个孤儿,向高僧请教如何获得幸福。高僧指着一块陋石说:“你把它 拿到集市去,但无论谁要买这快石头,你都不要卖。”孤儿来到集市卖石头,第一天、第二天无人问津,第三天有人来询问。第四天,石头已经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
高僧又说:“你把石头拿到石器交易市场去卖。”第一天、第二天人们视而不见,第三天,有人围过来问,以后的几天,石头的价格已被抬得高出石器的价格。
高僧又说:“你再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
单则材料审题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 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 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 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用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们所拥有的财富,除时间外,不会有其他东西。
一个人出生后,到底拥有些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生命,也就是一个逐渐支出时间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财富,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金钱;有些人需要闲适,于是就在宁静和安谧中从容的度过自己的时日。……
瑞士人对财富的理解,对我们或许有所启迪。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提示:
本材料的主旨是瑞士人认为财富就是时间,关键词是“财富”、“时间”,抓住这两个词语组织语言,就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
① 时间就是财富,要珍惜时间。
②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财富。
③ 抓住时间,努力拼搏,创造更多的财富。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道,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乘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追问“拒载“缘由。这样做,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可当事人却认为值得!
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
戏!
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本材料起提示作用的关键句子有第二段的“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第三段的“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关键词是“较真”与“宽容”,但不能选其一来立意,一定要结合二者才是切合题意。所以适合构思成文的有:
① 有条件的认真或该认真时才认真(暗扣“宽容”)
②有原则的宽容或不能凡事都宽容(暗扣“较
真”),③既要认真,又要宽容,④ 分情况去“较真”(“较真”须看场合),⑤ 如何正确对待“较真”(“宽容”),⑥ 追求“较真”也须宽容之心,⑦ 有限的宽容,及时的认真,⑧ 宽容与纵容等。
多则材料审题法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蓝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要求全面理解上述三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
多则材料审题的关键是找到材料的共同点。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据此,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
① 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
②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③ 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
④ 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
⑤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
⑥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
⑦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⑧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4、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5、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6、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7、多角度立意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五、随堂训练。
(一)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有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
1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3不少于600字; ○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本文题中材料的关键语句是什么?
2、本文题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试说说,文题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确立中心主旨?你所选取的角度是什么?
4、根据你所选的角度,给你的作文拟一个好标题。
(二)请你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70年代的一场拳击竞赛中,拳王阿里和拳坛猛将菲雷泽展开激烈对决。当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筋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用解说员的话说:“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然而,此时的阿里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血战到底的气势,使菲雷泽认为阿里仍保持着常有的体力,于是在最后一刻,菲雷泽放弃了。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菲雷泽见此情景后悔莫及。
要求:
1请你从上面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在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见○
所闻、所思所想,写一篇600以上的文章;
2可讲述故事,可发表见解,可说明问题,可抒发情感; ○
3选择适合你表达的一种文体; ○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
1、材料中有没有关键语句?如有,请你找出来。
2、以上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中心意思?
3、试说说,文题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确立中心主旨?你所选取的角度是什么?
4、根据你所选的角度,给你的作文拟一个号好标题。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五、随堂训练。
(一)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有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
1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3不少于600字; ○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本文题中材料的关键语句是什么?
2、本文题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试说说,文题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确立中心主旨?你所选取的角度是什么?
4、根据你所选的角度,给你的作文拟一个好标题。
(二)请你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70年代的一场拳击竞赛中,拳王阿里和拳坛猛将菲雷泽展开激烈对决。当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筋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用解说员的话说:“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然而,此时的阿里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血战到底的气势,使菲雷泽认为阿里仍保持着常有的体力,于是在最后一刻,菲雷泽放弃了。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菲雷泽见此情景后悔莫及。
要求:
1请你从上面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在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见○
所闻、所思所想,写一篇600以上的文章;
2可讲述故事,可发表见解,可说明问题,可抒发情感; ○
3选择适合你表达的一种文体; ○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
1、材料中有没有关键语句?如有,请你找出来。
2、以上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中心意思?
3、试说说,文题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确立中心主旨?你所选取的角度是什么?
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审题和有效的立意呢?
一、审题要正确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要想真正打开作文的那道窗,把握作文的“眼睛”,即审好文题至关重要。审题正确,就像“瞄准靶心,命中十环”,所写文章符合文题的要求,则高分有望;审题偏题文题的要求,下笔偏离题意,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盘皆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教会学生如何打开文题“那扇窗”,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从本质上讲,作文是开放的,无论是哪个环节都具有开放性,有很大的伸缩性,学生可以根据作文题目、材料,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进行审题。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审题,都必须看透题目及材料背后的内涵,判断题目和材料的主要意义。一般来说,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认真分析材料,把握写作的基本框架。
要想正确的审题,就必须认真分析题目或材料的基本意思和要求。这一步骤,其实也就为学生确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写作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等打下了基础,也是为下一步的立意和构思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揣测命题者的意图,全面把握文章的内涵。
毋庸置疑,在初中作文写作中,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求学生从题目或者材料中,明确命题者想要学生写哪方面。只有准确地把握命题者和材料的意图,才能够准确地审题。
在实际写作中,有部分学生往往只看材料表面意思,对题目和材料的背景语有所忽略,而导致文章审题出现问题,对题意的理解片面不全,这在材料命题作文中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下面一则材料: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涵,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则作文材料中,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就会陷入到偏题的陷阱当中。很多学生在读材料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江苏教育研究,2009(35).
中,只是把握住了“哲理”,而没有看到命题者的另一层意思,只将写作的层面停留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哲理层面。但是,如果学生把握材料的内涵,就知道,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正反”的矛盾关系,因此,审题、立意就必须建立在“矛盾对立”的基础上,否则,就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
二、立意要有效
文章是否符合命题者的要求,关键是审题。但是,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光靠正确审题是无法实现的。而区分作文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立意。有效的立意,具有深度的立意,才能很好地提高文章的高度,为文章加分。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采取以下两个策略:
(一)逆向思维。
雷同、模式化、没有个性,是当前初中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主要因素。那学生如何摆脱模式化的写作困境呢?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逆向入题法。所谓的逆向入题,也就是采用逆向思维,选取常规思想的反面作为文章写作的切入点。
如《谈“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个题目,按照常规的思维,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这句俗语的正面、常规解释,即“常在河边走,湿鞋在所难免”,作为立意立足点,阐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基本内涵。这是符合命题要求的,但是显得“模式化”,很容易给人一种“人云亦云”的感觉。此立意是正确的,但是不新颖,文章的深度可能会受到模式化的影响而有所缺失。但是,如果学生逆向思维,立论为“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从这样的逆向思维入题,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丰富内涵。
好文章的标准是内容单一,但是内涵丰富。初中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要想立好意,就要增加文章的层次,只有通过富有韵味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为立意找到足够的支撑点。因此,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使用“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等方式,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内容、情节、线索等来增加文章的层次。
如2010某省中考作文题目《误会》,这是个命题作文,大部分学生都会对“误会”进行正面的解读,写“我”与他人产生了误会,产生了什么后果,经过“我”的努力,误会得以化解,这是一般立意思路,符合题目要求。但是,如果增加写作的线索,或者说内容,丰富文章的立意点,就可以让文章更深刻。如在前面所说的思路之上,学生可以再增加一条潜在的线索:在“我”想方设法消除误会后,发现“误会”不存在,只是“我”自己的判断失误。在此思路上升华———误会,有时候是我们臆想出来的。这和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异曲同工,文章的深度和层次感就得到了丰富,立意也就更深刻。
审题和立意都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点,初中学生只有很好地把握这两个方面,实现正确的审题和有效的立意,才能保证文章的质量。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审题与立意,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2]付明伟.小学语文课预习方法之我见.新课程(小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思维;审题训练
发散思维又叫做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它是指我们设定一个目标,从这个目标开始思考探究,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最终形成不同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很多心理学权威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检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曾经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具有变通、流畅、独创三个主要特点。变通是指思维具有多方面的指向,随机应变、融会贯通,不受既定形式的约束,不受功能固定的影响 ,因此才能产生不同寻常的奇思妙想,获得非同一般的新的观念;流畅则是指人的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灵敏迅速,畅通少阻,在比较短时间内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表较多观念,其表现形式是量的指标。思维具有超乎寻常的新异,就是独创性的成分,因此它更多表现的是发散性思维的本质。可以通过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如“一事多写”“一物多用”“一题多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何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就要培养学生从发散性思维的单个信息源中引发出各种不同结果的一种思维,通俗一点就是对同一件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究。这对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改变命题作文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在命题中不命题作文
像《天空》《发现》《美丽》等类似词语的形式出现的作文题目,小学生写作往往很不易把握,因为题目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具体方法,学生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从教三十多年。发现传统教育下,检测作文能力大都用的是命题作文,因而无论是老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学生的习作思维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扩散不开。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不受命题作文的影响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的教学,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应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学生的习作中,审题是习作的关键,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怎样才能将作文题目审好呢?关键是将命题作文转化为不命题。每一个作文题目对写作文总会有一些限制,但千万不要被这些限制框住了思路,捆住了手脚。审题时,既要看到题目中限制了什么,又要看到没有限制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路既在限制的范围内,又能发现可供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比如给学生一个题目:“第一次”,题目太大,学生不知从哪方面描述较好,但让学生用快速作文方法中的添加因素法去审题,就会写出“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做家务”“难忘的第一次”等为主的文章,有多少个学生就会有多少个不同的“第一次”。这样,在作文中既节约了时间,学生又抓住了自己熟悉的材料写出了好文章。因此,在命题作文中,教会学生审题,既可以走出命题作文的束缚,又能把命题作文转化为不命题作文,使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学生对同一问题阐发出不同的观点,相应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教作文要“授之以渔”,教方法比教作文更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习惯性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去作文,教师怎么教,学生便怎么写,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代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真正地发挥。时间长了,思维形成了固定模式。比如,某次教师要检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描写一口关于“井”的文章,往往是教师告诉学生,这口井在什么地方,大家通过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并阐发出它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样文章就行了。学生往往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写出达到目的的好文章。但是,如果换一个题目,如换为“灯塔”“路”“桥”等题目,同样是写奉献文章的题材,同样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可学生只会平淡地描写直观上能看见的“灯塔”“路”“桥”,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它们具有的无私奉献精神很难想得到。假如我们教学这类作文时,限定学生描写事物时通过自己的观察把所见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如特征、作用、潜在意义、延伸义等方面去写,要求学生通过对事物外观的观察去联想自己所感悟的东西,这样不仅是“灯塔”“路”“桥”等文章,就连“蜡烛”“笔”“他(她)(它)”等类型的文章学生不仅也能描写完整,还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它们共有的无私奉献精神。又如,遇到用“词”的形式出现的题目,可给这个题目“加项”,也就是给它加上主语,或加上宾语,使这个题目的主词有了更多的条件限制,其内容就更具体地显示出来。像“桥”“灯塔”“尝试”这些题目在其或前或后加上一些成分,即可变成:“跨越生命的桥”“桥——纽带”“灯塔——希望”“我尝试做太阳能车”“尝试当班主任”等;“种子”也可变成“希望的种子”“生命的种子”等。这样发散以后,可以使每个题目的题义更局限,写作起来更集中,主题更明确,不至于由空泛而失之茫然。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利用材料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式之一。
一次作文中,我要求学生用发散思维法从材料中提炼论点。从材料中提炼论点是一个难点。可提炼的论点不止一个,因此,要让学生全面地分析材料,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提炼论点。有这样一则材料: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掉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向着原来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根据这则材料,学生很容易得出论点:挫折面前,百折不挠。但只能提炼出这样的论点吗?还有没有其他论点?有。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就会提炼出这样的论点:一再受挫折,要重新选择目标。再如,有这样一则材料:电灯亮了,室内一片光明,灯泡说:这是我的功劳!电线说:这是我的功劳!开关说:这是我的功劳!我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想我们学过的课文《手指》,从不同角度思考,结果学生提炼出很多论点:(1)团结起来力量大。(2)个人置于集体才有力量。(3)要发扬合作精神。(4)功劳应归于集体。(5)物各有短长。(6)事物是普遍聯系的。(7)不要以功自居。(8)不要争名夺利。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论点。选择的标准,首先是自己有话可说,在此前提下,再看看哪个论点更新颖、更有深度。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不会观点相同,千篇一律。在一次作文观摩教学中,授课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了开放性题目作文的好处,从哪些方面可以将文章写好,于是以“想起这件事,我就( ) ”为半命题的形式进行开放性作文。通过这个开放性题目,学生写出了“想起这件事,我就(难过)”“想起这件事,我就(烦恼)”“想起这件事,我就(开心)”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以上几种方法能加以运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就不是一件难事了,坚持下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还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形成。
以上是我对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观点和建议,参考借鉴了很多同行的文献,如有类同之处,望同行们谅解。
【初中作文审题训练】推荐阅读:
作文训练——审题训练07-27
话题作文审题、拟提训练10-12
中考作文审题专项训练11-01
初中英语作文训练10-31
初中作文训练系列11-23
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指导06-16
作文指导审题立意训练11-22
如何训练初中英语作文07-15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训练10-10
初中生作文训练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