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精选13篇)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教和学的方式方法的转变怎样来贯彻实施,因为,作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由简单教和学的方式方法获得。此时,数学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就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一 什么是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有何作用?

作为人类抽象产物的数学,在最初的应用需要中,由数学语言系统演绎、逻辑系统推理,从而成为由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著作、数学工具等构成的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其语言、逻辑系统促进思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对行为的影响,最终促进了数学理性精神的形成。

可见,数学从它的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课程的数学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辉。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意识。

二 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开发

结合数学定义和数学文化的分析,在实施作为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

1.数学的理性精神

2.数学思想与方法

3.数学的美

4.数学的应用价值

5.数学的历史文化

总之,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数学,还是作为课程的数学,它其实展示了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

三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

1.注重对学生数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批判

2.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体现数学的美感价值

4.注重数学人文价值的渗透

5.有效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现象

6.将相关的数学史适时引入课堂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对此,我有一些自己的做法。我经常带着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孩子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介绍给孩子听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虽然学生还不太懂,但是,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了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美丽的,精彩的。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去做,通过这些文化的沉淀,一定能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2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教师要改变自己“一言堂”的传统做法, 要变成“多言堂”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 使他们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 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 增长智慧和能力。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在教学中, 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 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分析、解决问题, 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多找问题与疑点, 即使是错误的想法, 也要给学生一个说明理由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使学生在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 发展和提高自己。

按照新课标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一本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教师一人主宰课堂的局面也不复存在。但不尽人意的是, 我们往往因顾忌什么而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才能把每个学生都能调动起来,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课堂上, 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式、讨论式、座谈式、演讲式、辩论式、表演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各种形式又可以灵活多样, 如问答式可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形式;演讲式可以分组演讲, 也可以进行演讲比赛等。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有明确的目标, 对学习内容和道德有自觉意识和反应, 去积极主动学习的行为。简单地说, 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而言, 自主学习是以发展为本的高品质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 它又是一种“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涵盖所有倡导并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的教学策略、实践与环境。自主学习方式灵活, 课堂内外均可开展。课外自主学习的形式包括主动预习、复习、独立制定并实践学习任务、独立选择学习资料、自我监控与评比等。

三、拓展语文学科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可见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 去揭示它所承载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东西。以课文内容为核心, 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学习, 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 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的信息量, 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阅读实践活动, 这样就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 也是语文学习延伸和扩展的有效方法。

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 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绪、发展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在活动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课堂教学的目的, 绝不是要消除差异性, 而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 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学生只有贴近生活, 才能激活其思维, 培养其能力;只有贴近生活, 才能真实显现其学习水平;只有贴近生活, 才会显示其学习价值和展示其魅力。

四、拓展型作业是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

每周设置语文活动课, 如诗歌朗诵、文学知识竞赛、广告创意表演、讲故事比赛、佳作欣赏、成语接龙等。学生为了本组有出色的表现, 课外都能自觉进行练习。此外布置拓展性作业, 就是根据所学课文向外拓展。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周做不少于1000字的摘抄作业, 摘抄的内容为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中的精彩语句、语段或文章, 后面要附上自己的点评, 点评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 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体会, 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累一些雅词, 主要是“读一读、写一写”中重要的词语的读音、意思及用法, 也包括新学到的成语的积累。积累一批优美语句, 主要是摘抄本单元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非常美的句子, 并说出理由等。如学习古诗词, 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古人写的春花、春风、春雨的诗句, 也可让学生扩写、改写, 以培养其想象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不竭动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进而培养学生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形成自己关照语文课程的独特视角已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过程的完美与和谐就在与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火花, 它往往能照亮学生心灵的暗角, 使学生获取自我成功体验的绝佳结果。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向学生灌输了多少语文知识, 而在于能引导他们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翱翔。创新来源于积累, 欣赏文学作品要能够再现作品中的情节或意象, 这也是获得阅读愉悦感的一个好方法。

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也是写作出新出奇的不二法门。阅读理解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不断运用推理、分析、整合、判断等思维形式的过程。在课文教学中, 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句意, 根据标题推测内容, 根据已知推测未知, 判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意。总之,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浅谈评价在数学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评价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的有效操作,离不开评价的运用。评价反映了学生的成就和潜能,通过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正面激励,树立信心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的人,其思维的方式、方法、能力等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深度、广度,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结果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还要尊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所获得的不同成果,即不仅要尊重学生正确的思维成果,还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中的合理成分,使学生体验到自我努力的价值,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室里各个角落的小黑板,展示各组的成果,并鼓励“小老师”自告奋勇地讲题,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主要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后作出价值判断。

二、榜样导向,学会学习

在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程序或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时,我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加上科学运用课堂量化评价,正确运用表扬的艺术,真正发挥表扬的积极强化、榜样导向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快速和谐地发展。

小组建设初期,我们充分考虑到了每个组的好中差搭配。首先在水平相当的对子间讨论互助,如果出现差异,学生谁也不服谁时,小组长就会引导同学分析是怎样获得这个答案的。对于其他学生,要组织他们学会倾听、反思。小组长在这里就起到了榜样、导向的关键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激励性的点评,会使全体学生行动起来,指导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思维活跃且顺利获得一种发现时,学生会努力表达清楚,展示自己;而思维有障碍的同学,会积极倾听,及时吸纳,反思自我,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及时补充调整,从而更趋完善。

三、甄别比较,增强动机

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通过他评、自评、师评等,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有的学生往往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恰当运用相对评价,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前,把具体的行为标准提出来,使学生逐步明确数学学习的要求,科学运用课堂量化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一是课堂上是否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是否认真倾听,是否积极展示和点评;二是课后作业是否及时主动完成,课前有无预习,课后是否复习。学生自我评价后认为全部做到的加一颗星,小组长的评价很好加一颗星。针对学生这一周的情况,教师从总的方面给予评定,表现不错的奖励小组一个星星。每周的评价量表张贴一个星期,作为下一周学习行为的参照。

这种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它有利于在全班群体内小组间做出横向比较,在相互比较中判断小组的位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提高“兵教兵”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二是强调学生个体的自我比较,是将现在与过去比,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因为每个学生都愿意在群体中得到认可,所以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改掉不良习惯,建立自信,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和谐发展。

四、批评约束,促进养成

当前,有的学生被长辈娇惯坏了,在家没有好的做事习惯,延伸到学习上也是一塌糊涂。这样的学生的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所以对学生的要求就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而是逐渐提高要求,采取“小步子前进”的原则,正确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实现批评的约束不良行为、形成良好行为的教育功能。主要是运用正面强化,以表扬为主。

强化就是指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方法。事实证明,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要运用得当。批评惩罚时要讲明原因,指导改正,切忌体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必须耐心反复地提出要求,反复纠正。量变会促使质变的产生,这样一直做下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会确立起来。教师要掌握批评的关键时机,让被评价者在更多的时间自悟中进步。

既然评价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就必须让被评价者有更多的反思与自悟的机会,因为有反省才有进步。教师的告知不能替代学生的自省、自悟。只有发自内心的反省与感悟,才能真正懂得,真正坚持,并不断进步。

结语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体会到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改善和提高,激发数学学习动机。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元对话,让数学课堂成为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弹奏出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相互启发与沟通的动人乐章。

参考文献:

[1]胡志红.浅谈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1).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4

靖江第一中学 黄熠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关键词】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高中英语课标和教材,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教学重点从“如何教”转到“如何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众多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高中英语课表所列出的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和国际事业等情感态度目标内容,都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成功和形成健全人格的积极情感因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树立对英语的学习信心,才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比如,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批改时,会用红笔把全部错误改正。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时,感到很沮丧,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了避免这些,我在错误处画上横线,在空白处写上符号,要求学生自己改正,重新写一遍改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有时对一些敏感和害羞的学生,可以写几句鼓励的话语,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方面,是根据教学要求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单独的个性特征,即个性特征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都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获得成功感,提高英语的学习成效。为此,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给予合理指导,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兴趣是人对学习的一种认识倾向,总是由需要所引的一种情绪反应,对学习具有明显的增效性。在影响学习的素调查研究结果中显示:学生的学习习惯占33%,学习兴趣6%,智力因素仅占15%,学习兴趣的因素仅次于学习习惯。无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活动,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也是奠定每一位学生学力长与人格成长的基础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开放型”务,以“合作、探究式”的小组活动,使学生在个体思考的基上产生信息的交流和观点的沟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和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并对学生加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通过评价来记录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鼓励学生对自己作出行为评价、情感评价和思维评价,反思自己的进步和问题,以及及时对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进行调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情感和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必将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适应知识日益更新和加快的时代要求。英语有句谚语“Littl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意思是幼年定终身。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敢于表达、主动参与、及时预习和复习及独立完成作业等都是有益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了使学生形成这些习惯,教师应从一开始就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形成良性循环,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课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充分发展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创造力,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设置的课外活动形式有多种多样。比如,英语唱歌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手编报比赛、英语墙报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单词竞赛、短剧表演、用英语讲故事、英语诗歌朗诵、看英语影片写心得体会、读英文小说作笔记摘要、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和自主选择,把学生从紧张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要求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旧观念必须丢弃。全日制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实施原则:

1.独立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2.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有目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3.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动起来。

4.合作性原则: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见解,互相合作讨论。

5.创造性原则: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6.全体性原则:全体学生都参与。

7.互动性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最能体现师生的互动。

二、实施方法

1.创建有利于自主探索学习的人文环境。

首先,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其次,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最后还有教师的教法要多样化,不独占整节课的活动,尽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2.适时放权,适时启发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如学习音节:ba pa ma ……以后,da ta na la 就可能让学生根据以前的拼音经验,自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6

一、合理分组是实现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根本。

小组的规模一般为4-6人,采取自愿组合的原则,使性格相似的学生在同一小组,有利于合作上的默契。同时应注意学生层次和男女性别的搭配,不同基础的同学在一个小组可以起到互相帮扶的作用。针对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男生在这方面往往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带着基础薄弱的女生完成相关实践操作,这样的组合能够使学生优势互补。各小组之间的结构基本相同,有利于学生在平常教学中进行竞争和比赛,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小组形成后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编号,例如优等生为一号,中等生为二号和三号,基础薄弱的学生为四号,这样可以方便以后的讨论和交流。

二、设计好教学内容,明确自主学习任务。

首先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合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在“怎样让多媒体变得丰富多彩”这一节课,做一个海报或一个多媒体作品,从其设计、规划到制作,一个人很难在规定的一个课时内完成,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行。这时可先由小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大致确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版式,然后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人负责一块内容,如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设计版面,有的制作多媒体素材,完成后由组长或基础较好的同学将各自的成果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份较满意的作品。作品制作好后小组内的成员应进行评价,并完善和修改成完整的、易于表达的作品。作品形成后,小组成员还应该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技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完整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教师应指导学习小组及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具备相关的合作品质。

学生应当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主持,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针对学习小组组长进行前期的辅导。

在信息技术上机实验课中,我每节课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单机操作演示提前跟学习小组组长交流学习的内容,让其明确当天的学习任务,对关键的操作步骤进行讲解、指导和启发,这样学习小组组长就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组织学习。在网络教室,可利用Lanstar或者网域电子广播系统进行讲解和演示,也可以在投影机上进行讲解和演示。其次,学习小组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合作形式。如以下几种形式:

(1)组长主持式:让一号当组长,由他主持进行讨论发言。可逐步改为二号、三号当组长,甚至4号也可以当组长。

(2)轮留发言式:当大家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模型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具体的过程,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小组成员发言的先后顺序。如问题较难,可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先发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分项讨论式:每人各说一题或一小点,再综合讨论,彼此交流各自的见解。

(4)补充讨论式:一人先发言,其余的人逐一进行评价、补充,使答案逐步趋于完善。

(5)小组讨论式:由四人变为两两一组,一号和四号一组,二号和三号一组,进行交流和互助。这样既增加了发言机会,又使困难学生得到了具体的帮助。

最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应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考虑到学生人数和小组数较多,教师无法参与到更多的学习小组中,教师可选择班干或专业基础较好的同学帮助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以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教师通过小范围辅导,指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合作学习方式,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能使学生不仅自尊,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而且更尊重别人,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从而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形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

自主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学生内心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愉悦的情感,不仅个人取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交流和参与的喜悦,使学生真正达到爱学习、想学习的效果。为了加强学生学习总结的能力,每次自主学习完成后学习小组都要撰写学习总结报告,如实验报告等,具体的栏目可有学习的内容、获得了哪些经验、小组在合作交流中有哪些不足、通过思考有哪些改进的办法等。然后对总结报告进行评估,可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导师导评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得每一次的自主合作学习都有成果、有效果、有价值、有意义。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7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 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状态或行为, 不是要求教师放弃所有的主动权和管理权,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教师、任务与材料等多因素动态的协调的过程, 其不仅没有削弱教师的职责, 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 提高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的效率, 根本在于教师如何发挥中介作用。本文首先讨论了自主学习的定义, 然后描述了“最近发展区”及“中介作用”理论, 最后指出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中介作用。

二、自主学习

不同的学者对自主学习有不同的定义, 除了普遍使用自主学习这种名称之外, 还有许多其他的名称, 例如独立学习、学习者控制的教学、开放式学习、参与式学习、自我为导向的学习、自我组织的学习等等。自主学习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关于终生学习技巧的发展和独立思考之间的争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 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 它强调自主学习不仅仅代表独自学习, 应该将自主学习看做是一种学习态度。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 即一种超越, 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孙晓霞, 2007) 庞维国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习者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习者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庞维国, 2001)

虽然学者们对于自主学习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但他们对于自主学习的本质有着一致的理解, 即自主学习始终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和社会建构主义思想, 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社会建构主义强调, 知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内在表现;知识不仅通过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还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得以构建。对学生而言, 这种构建并非真空中的个体认知发展行为, 而是发生在课堂内外的特定环境中, 是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社会互动的结果。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情景创设者, 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吴庆麟, 胡谊, 2003) 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变化的学习, 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三、“最近发展区”及“中介作用”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 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 在儿童智力发展过程中, 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业已达到的实际发展水平。具有这种水平的儿童, 其主要特征是他们能够独立解决相应的问题。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具有这种水平的儿童能够在成人的帮助下或者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维果茨基认为, 尚未成熟但正处在成熟过程中的潜在发展水平是教学的最佳时期。“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 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王文静, 2000) “最近发展区”理论提供了一种积极信息, 即学习者在某个学习阶段遇到障碍时经过教师的帮助可以越过障碍达到一个新的学习阶段。

“中介作用”最早也是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儿童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能够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儿童与对于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人之间的互动, 被称为“中介作用”, 而对于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人, 例如父母、教师、同伴等等被称为“中介者”。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费厄斯坦几乎同时指出, 中介者在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维果茨基和费厄斯坦彼此独立地创立了一套强调社会环境作用、以言语互动为中介的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学说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上, 而费厄斯坦的学说是在他所负责的犹太移民儿童教育的世纪工作中形成的。 (王革英, 2004) 费厄斯坦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年的对中介学习经验的探讨, 提出了著名的“中介作用”理论, 并且指明中介作用有以下12种特征:

(1) 重要性:教师须使学生认识到某个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 让他们明白该活动对他们个人及对社会的价值。

(2) 超越当前的目的:学生还需要了解某个学习经验除了达到眼前目的外, 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3) 让对方明白意图:在呈现某个学习任务时, 教师须有清楚的意图并让学生明白这个意图并对意图做出反馈。

(4) 胜任感: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完成所面对的学习任务。

(5)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使学生有能力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与行动。

(6) 确立目标:使学生有能力制定现实的目标和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

(7) 挑战:使学生需要挑战、寻求挑战, 满足他们对挑战的需求。

(8) 认识变化:使学生理解人是不断变化的, 使他们有能力认识并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

(9) 相信积极的结果:使学生相信即使面对困难, 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10) 共享:使学生理解合作, 使他们懂得合作可以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11) 个性:承认并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独特性。

(12) 归属感:使学生感觉属于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

(王艳, 2007) 教师作为学习者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应该起到中介者的作用。作为中介者的教师与传统的仅仅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教师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一, 中介作用是赋予权力, 即教为学服务, 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控制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帮助学习者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第二, 中介作用强调中介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听取学习者对于教学的反馈。

四、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中介作用

教师作为中介者, 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中介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中介者, 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更新观念, 完善知识结构, 调整自己的角色, 真正了解、理解和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开发,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教师的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重教学中的双向交流, 改善师生关系。第一, 要建立民主开放的师生关系。民主开放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 可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挖掘自己的潜能, 发挥其自觉性。第二, 要形成人际互动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过程, 交互学习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示范作用, 又能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 因而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作为中介者, 要努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首先, 教师应该向学习者了解他们的各种学习需求, 同时说明学习内容的目标, 充分地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需求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设计教学, 学习任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给学习者以挑战, 但也不应该太难, 以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3.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教师作为中介者, 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灵活安排教学, 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技巧。其次, 教师要使学习者养成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的习惯。另外, 教师可以加强学习者之间学习策略与技巧的相互学习。

4.增强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作为中介者, 要增强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者的自主意识是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 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观念, 并通过教学使学习者重新审视自己对语言学习的认识, 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来源于自己的自觉意识。但是, 要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意识离不开外部条件的刺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逐渐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率。第一, 教师要引导学习者逐步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二, 教师要引导学习者树立主体意识, 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 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发展自我调控能力。

5.赋予学习者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作为中介者, 要赋予学习者合作学习的能力。知识的建构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自主学习不仅仅意味着独自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是个体性的, 也是社会性的, 以小组或团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 教师应该协助学习者学会倾听别人, 而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习者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会共享。

6.提高学习者的胜任感。教师作为中介者, 要提高学习者的胜任感。在学习者面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时, 教师可通过身边的事例使学习者明白任何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鼓励学习者勇于挑战自我。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示向学习者说明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 使学习者感到有能力完成所面对的学习任务, 从而获得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另外, 在小组讨论活动中, 教师应注意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搭配, 既要体现高水平组员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使低水平或中水平组员找到归属感, 增强各种水平的组员的胜任感。

五、结论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习者独立学习, 也不是没有教师的学习。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在引导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 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增强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 赋予学习者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习者的胜任感, 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最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

摘要: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自学,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 根据“最近发展区”及“中介作用”理论, 教师要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中发挥其中介作用, 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介作用,中介者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2) .

[2]孙晓霞.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介入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25) .

[3]王革英.“中介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4) .

[4]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 2000.

[5]王艳.对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中介作用的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7 (5) .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师;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代表否认了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目前,初中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知识点和简单的学习技巧,但理解力还不够透彻、对要领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加上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躁动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和主动性不强,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诱惑而发生变化,需要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指导。由此看来,教师的作用不是被抛弃,而是得以重建,教师将会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教师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良性转变。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参与者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角色定位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了实现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建构,需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新课改下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向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分享者的角色转变。其中,“促进者”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是对學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心理品质加以指导、帮助和训练,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主动获得知识的主体,要学会与之分享课堂主动权,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探究原因,活跃学生思维。教师还要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信任、理解和关怀学生。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发表看法和意见,积极参与合作讨论,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自主学习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过程。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开发学习资源,推动教学进程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要求,开发教学资源。教师应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情和校情对之进行整合,实现教材的再创造和二次开发,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点,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制订相应的学习方案。做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角度,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提供条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优化策略教学,做好学法指导

学习策略其本质是学习者通过学习方法的调节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其次,保证教学的持续性,学习的掌握是在反复联系中形成和发展的。最后,教师应将学习策略的教学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独立完成任务。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学习策略才能发挥其功效,学习策略对学生来说才具有真实意义。此外,教学计划要因学生而异,随着阶段发展不断调整新的策略,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五、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一般都是渗透在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之中的,所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就是提高学习策略水平。教师要特别注重在平日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主动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等等。好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教师要随时监控及时督促,有布置有检查,落实到位,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由强迫到形成习惯。

六、做好自主学习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反馈矫正。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反馈矫正的意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正确进行归因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能感。耐心对待学生的失误和错误,给予学生矫正错误的时间和空间,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教师身上的担子不是变轻了,而是变重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建立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的,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积极发挥自身价值,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讨论越来越的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这种形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

那么究竟何为小组合作学习呢?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相性学习方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受每个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程度参差不齐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则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完整建构。并且,小组合作学习使在小组成员间能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是小组成员,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型,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在彼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自信心,大大的促使了自身个性品质发展和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

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的主体性

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条件,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在优生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得到培养。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启发下,一级一级的达到了优等生的等级。从而达到了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三、突出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让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意思:

1、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们要向学生讲清楚此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围绕这个内容和目标我们每个人应该干什么、怎么干。

2、小组合作探究

在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看法,最好以文字形式表示,写好后传给组内的另一个人进行交流,这样每个人既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并且可以结合他人的观点补充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同意好笨组的意见后,选一名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教师既了解到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同时注意了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还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如何开展好小组合作

1、科学合理构建学习合作小组

在组建小组时,班主任必须与个任课教师了解每位学生基本状况,然后将全班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的特点来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特点,让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的局面。

2、明确组员的分工与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序、有效,学生就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

3、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好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可参与,但不可取代,要充分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角色,使小组成员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兴趣。

4、做好小组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是总结和归纳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对小组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性,不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1、学生学习的主动型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性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我今年教的是一年级两个班共48名学生的数学课,通过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到课堂上,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按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往往兴趣不高,反映的只是少数的个别学生,大部分同学没有参与的热情,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通过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后,每次给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及目标后,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积极查找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评比、竞争,惟恐落后。学生现在都要学、乐学。学习主动性很高。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脑、动手、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交流有原来的只跟教师交流转变为能跟同龄人,能跟与自己一块学习的伙伴交流。增强了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了比原来更多更多的知识与交流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我带了48名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部分学生还处于贪玩状态,不知学习为何物。按以前的方式来教,大部分学生坐不到十分钟就坐坐不住了。但自从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后,学生在交流中探讨中,学生不知不觉的过了40分钟,直到下课了还在讨论上课时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自我体现价值的机会。

4、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研讨照出了问题的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使原来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在课堂上浑水摸鱼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交流后部分思考不正确的同学也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答案,及时纠正、及时改正。使尖子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宽广的知识面及思维逻辑能力。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教学要求得到日益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角度出发,其要求教师对传统形式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更新,采取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水平。现阶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阅读教学

目前,在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的前提下,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受到广大教师与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培养[1]。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阅读能力中的意义重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受到广大小学教师的青睐。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性学习;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应用实践

1.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自由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教育进入信息化教育时代,信息化对人们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青年一代,信息技术使他们的学习突破了学习围墙的限制,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ipad、智能手机等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学习的模式由单一的课堂听课、课堂实验向多种形式转换,满足了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要,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和自主。如: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可以在网络课程平台中提交、也可以发电子邮件或QQ离线发送,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QQ或微信、微博留言,还可以短信等,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师生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流畅、自由,信息技术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自主性提供了支撑。

2.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趣味化、形象化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世界、对人类的影响是空前的,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方式,人类认知世界、探究知识奥秘的模式发生了变革,视频点播、动画fiash、在线互动及测试、图片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趣味化、形象化,抽象的原理知识感性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丰富了视觉感受,最大程度的启迪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丰富的多方位的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标准、发展动态等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平台。如: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其资源库包含焊接标准、电子元件检查方法与标准,各种动画fiash(如PN结的形成、截止饱和失真动画等)、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动态等。降低了理论知识的难得,难得重点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知识的外延也得到了拓展。

3.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由于资源的丰富、网络无处不在,移动通信设备的智能化,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越来越成为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如:笔者进行了解后得知,有的同学通过打游戏的方式来记忆英语单词,有同学应用仿真实验来观察验证理论等等。除此之外,在每个学习任务结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ppt、微视频等来总结学习收获,这样不但能锻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同时锻炼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当然,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由、独立的完成,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学习情境设计及任务安排,引导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使学习及提升具有目标性,效果更好。

二、未来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浅析

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发掘了学生自身原有的动力和天分

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然随着硬件的高速变革和软件的高度智能化来到教师和学生面前,“微课堂”、“翻转课堂”、“E课堂”、“学习空间”等已经走入校园,走进教学。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课堂,而是线上学习越来越成为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成为交流学习成果,答疑解惑的场所,比尔·盖茨声称,“五年以后,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线上学习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根据个人的学习数据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辅导。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可得知各种行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学习行为的数据将自动留存,更易于后期的学习行为评价和评估,教师不再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以及共同点等,只要通过分析整合学习的行为记录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学习过程中规律,这样对教师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有指导意义。并且线上学习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根据个人的学习数据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辅导。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可得知各种行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这种开放的课堂、翻转的课堂,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整个班级一个教学方案,每个学生接受同样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更加个性化,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天分爱好,激发学习的原动力,使学习获得更好效果。

2.信息技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大学肩负着培养人的举止、行为、社交、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责任,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学生拥有了更好的课程选择和推荐、更好的校友资源、更好的实验室、更多的优秀教授、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这些来自于工业界和研究界的经验资源的感染和熏陶,使得学生从开始就像一个社会人。与此同时,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的陶冶,使大学出来的人更加具有职业精神。当然,网络也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多更好学习伙伴,娱乐就是学习,大学是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好的交往和创新碰撞的场所。据了解,最近几年的教育学国际会议和期刊,娱乐教育和社会化网络学习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如何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让人自主管理自己,看来只有社交圈子和娱乐能够担负重任。教育行为学和教育行为诱导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斯坦福大学进行的“翻转课堂”(Flipping the Classroom)的实验。 第一步就是改变班级人数, 增加在线互动。 他说“仅仅把讲座录像搬到网上就跟传统课堂一样乏味,所以大约每15分钟左右, 在线讲座就会弹出一个小测验以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 此外, 斯坦福在“Flipping the Classroom”的实验中还增加了社交媒体的元素。它允许学生互相之间提问。 斯坦福大学校长Hennessy发现, 在实验中,学生们互相之间的回答非常快。 这种“共同学习“的模式非常有效。学校也将成为更纯净的社交圈,在这个社交圈中,学生的举止、行为、社交、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等深层意识形态的潜质得到洗礼和升华。

3.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挑战

随着网络资源的普及和开放,在线教育如果仅仅是将传统的课堂搬上网络,也许更加不适合学习的原有规律。NMC(新媒体教育联盟)通过历史研究,将人类的学习行为归类为社会学习、可视化学习、移动(位置)学习、游戏学习、讲习学习,每种学习方式,基本上对应者信息与知识的载体的技术方式。也就是说,技术限制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一旦有新的技术改变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模式,人类学习的方式马上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开放的社会和资源,进一步解放人们的学习行为,越来越多的才子不用在学校里面接受所谓学习方法的熏陶,教育正在进行或者未来必定主流的模式将是:视频成为主要载体,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翻转课堂;按需学习;终生学习。对于学习来说,在信息技术革命的今天,教化在撤退,支持在推进。然而,无论哪种学习方式,无论多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对经过无数次洗礼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的确面临着新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挑战。面对开放的学习环境,没有了课堂的各种约束,如课堂的考勤、面对面的沟通互动、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等,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良好的学习规划等,都对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必须加大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同时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行为进行网络上的实时记载及考核。而对于学生而言,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主流,学习阶段由在校期间向人的一生延伸,所以,学生必须在校开始锻炼培训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并且有能力对自身的未来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从而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网络;越来越少的教室,越来越多的咖啡厅;越来越少的讲授,越来越多的交互;越来越少的编制,越来越多的合作;越来越少的办公室,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这些场景已经随着技术的倒逼,悄悄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学生教师也将在此革命中的不断成长提高,而学生更将在学习中发挥其主动性与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2]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教育电子杂志.2012(5)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首先,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中, 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助者, 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 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 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从而能够快乐地学习。

其次, 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 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学习中, 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 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不太懂的要小组讨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 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拓展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 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 学会与别人合作,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是:课前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上全班统一交流—个体得到修正—获得新知识。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更新、提高的过程。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这是一堂复习课, 课前自习首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 复习函数的定义域, 各自总结出来在进行小组讨论, 得出自己小组的总结。

上课时, 学生非常活跃, 积极地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其中一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定义域的求法:

(1) 整式形式:定义域为R, 如y=2x2+x-1的定义域为R。

(2) 分式形式:即使分母不为零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如求。

(3) 根式形式:偶次根式根号内大于等于零, 奇次不限制。

(4) 指数函数定义域为R, 对数函数真数部分大于零。

(5) 幂函数如果幂指数为零, 则底数不能为零。

(6) 应用题要考虑实际的几何意义。

该组展示完毕后, 我问有没有补充, 立刻又有一组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 如下:

(7) 已知f (x) 定义域为D, 求f[g (x) ]定义域, 只需g (x) ∈D。

学生举例如下:

例1:已知f (x) 定义域为[0, 1], 求f (x2-1) 的定义域。

分析:使0≤x2-1≤1, 解出x的范围即可。

(8) 已知f[g (x) ]定义域为D, 求f (x) 定义域, 只需求g (x) 值域。

学生举例如下:

例2:已知函数y=f[lg (x+1) ]的定义域为[0, 9], 求f (x) 定义域。

分析:解出lg (x+1) 范围即可。

之后又有一位学生上台展示, 他补充了求解定义域的逆运算, 即已知定义域求参数的范围, 如:已知函数定义域为R, 求的a的取值范围。

分析:定义域为R, 分母不能为零, a又是最高次的系数, 需要对a进行讨论: (1) 当a=0时, f (x) =1, 有意义, 且满足定义域为R, 成立。 (2) 当a≠0时, 分母不能为零, 只能令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即△=a2-4a<0, 解得:0

我补充分析:以上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第一位同学与第二位同学的总结扩展就能得到形如y=logaf (x) 形式的题目, 该题目往往会设置定义域的求解, 可令f (x) >0, 解得x即可, 但是形如y=logf (x) g (x) 的又该如何求?学生很快说出其分类:。我继续补充:y=f (x) +g (x) 又该如何求定义域?分段函数如何求定义域?学生难住了, 思考一会儿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最后得到答案很是令我满意, 前边的取交集后边的取并集。

我强调定义域就是求x的取值范围, 并且最后写成集合或者区间的形式。

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篇13

【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战略,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职能和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从多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发挥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政府;自主创新;作用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的关健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健又在于自主创新,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已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自主创新的本质就是要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对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重大的战略部署,对于实现我国“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线。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而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点,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条件下,应明确政府在提高和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职能与作用。

一、政府要明确角色定位,科学有为

提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政府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技术创新规律,转变职能,纠正错位,收回越位,弥补缺位,正确定位。

(一)政府要既不当“运动员”,也不应当“裁判员”,而是要当“场地维护员”和“监督员”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条件,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政府要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者,资源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二)要克服完全或大部分由政府直接投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及政府鼓励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认识和操作误区

提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又要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应在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技术平台和科学普及等重大公共科技产品供应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三)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完善自主创新机制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使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相协调,使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平等自由的竞争环境,倡导自主创新精神,全面促进科技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总之明确政府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职能与作用十分重要,只有政府定位准确,才能真正发挥对自主创新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二、要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竞

争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家应出台和建立一套扶持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和机制,加强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经济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全面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一)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增加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虽然在科技投入总量上逐年不断增长,但仍显不足,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1%,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另外也缺乏明确的科技投入战略,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的技术研究尚处于改进技术阶段,我国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成熟,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仍由政府组织实施,这也就决定了政府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相当时期内仍将发挥主渠道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调整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研究的支持,加强对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提高和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

一个项目的创新过程通常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过程,银行不愿提供贷款,一般投资者也不愿投资,于是就普遍存在着创新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融资体系,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股票上市,多渠道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革金融、证券市场制度,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三)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降低创新型企业成本和风险

当前我国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的税率为15%,而且还有许多优惠政策,而内资企业所得税为33%,这种税负不公平状况,显然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利于它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品牌产品。要以税收政策为杠杆,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实施公平税赋,完善出口退税制度,鼓励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四)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达国家的普通做法,如美国的《购买美国产品法》、《联邦采购法》等法律就专门制定了针对创新技术和产品进行政府采购的内容。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政府采购仍主要以节约采购资金为主,对促进自主创新作用不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优先考虑采购本国创新技术和产品,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内容。

三、支持和激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众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增强。

近几年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有显著增长,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企业创新投入仍显匮乏,据统计多年来我国大中型企业科研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一直维持在0、5%左右,而世界主要国家企业的这一指标为2%-4%左右,企业或由于实力资金有限或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因为科技创新投资额大、见效慢而不愿投入;我国科技研发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主力、科研经费投入主要集中于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产学研脱节,企业研发人才不足,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仍是配角,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另外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往往难以到位,技术市场相应的中介服务不完善。总之我国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这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明显软胁。

提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健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创新利益分配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要多方面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健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塑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是创新之本,高素质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自主创新的实现最终要落实于人的创新活动中,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因此要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完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人才支撑体系。

实施自主创新,教育是基础。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水平。

五、实施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提升了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长期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现象,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脱节,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大量资金用在了引进环节上,对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例仅为1:0、08。因此要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明确引进技术并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通过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带动我国科技水平提高,实现创新。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调控政策,支持和引导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我国经济由导入型向内生型经济转变。

六、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促进自主创新和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实质在于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促进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知识产权意识仍薄弱,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健全知识保护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与转移的良好法治环境。

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就是要保护知识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加强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严厉制裁违法行为。

另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

坚持自主创新并非排斥技术引进,也并非是封闭式创新,而是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树立全球视野、利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自主创新。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许多国际科技合作,在利用国际资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也应该注意到存在的不足,即参与的多,主导的不多;低层次的多,高层次的不够;关健性人才相当缺乏。

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我国企业及其它部门主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活动,扩大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层次、规模和水平,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在更远处范文下一篇:挂靠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