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共12篇)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1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习主席在校园观看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并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其内容谈到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出发坚决践行五四运动精神,时间历程从古至今,阐明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而当今我们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从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因此这就要求,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大学生而言,是社会中的中流砥柱,言行举止在全社会起着带头作用,我们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一定要积极践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为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格完整、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正如我们校训所说的那样。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作为时代青年,是否能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在于对普遍事物能否持有批判性。“思考使人清醒,批判使科学进步”。对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来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独立思考,批判选择尤其重要。大学期间,正是课余时间充足,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独立地对外物进行评判,择善而为之,就很容易迷失在各种所谓的休闲与娱乐中,使自己丧失了对宝贵时光的驾御能力。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就很可能终日看似忙碌实质空虚,无所作为虚度青春。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我认为这点是关乎一个人能否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踏踏实实的笃实精神,工作中不能做到踏实肯干,能力不够,但心飞得太高,绝对不行。我认为我们当代大学,尤其是刚刚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来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2

为了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识及践行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1 总体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研问卷1000份,回收883份,回收率为88%。调研对象主要为西南地区高校学生,文、理、工、医各学科均有涉及,各年级均有涉及,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7%、24.6%、32.9%、14.7%,研究生及其他学生占2.1%。数据显示,男生占调研人数的52.3%,女生占47.7%,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2 大学生对抗战历史的了解情况

调研显示,91%的学生认为了解抗战历史有意义,但只有61%的学生主动深入了解过抗战历史。其中,党员主动深入了解抗战历史的比例为75%,远高于非党员同学。说明学生主观认识到了解抗战历史的重要意义,但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可发挥党员同学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学习抗战历史。

关于同学们了解抗战历史的出发点,调研看出,出发点主要集中在抗战的故事性和相关课程要求,分别占68%和60%,表明大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抗战历史的意识和被动学习抗战历史的渠道。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学生对于抗战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正确认识。

3 大学生对抗战历史意义的认识情况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了解抗战历史具有现实意义。其中50.2%的人认为了解抗战历史非常有现实意义,40.5%的人认为比较有意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肯定抗战历史的现实作用,认可度较高。

大学生对于抗战英雄故事的看法,87%认为这些故事是我们宝贵的财产,应该代代相传;73%认为“这些故事能在自己意志消沉时起到激励作用。”78%认为“这些故事可以经过艺术再创造焕发新的活力”。仅有18%认为“这些故事已经过时了,对于当代人已经没有学习和了解的价值”。总体来说大学生对抗战英雄故事的认可度较高,对于当代的青年有学习和了解的价值。

4 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知情况

抗战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抗战斗争中的具体体现,其极大的丰富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迎来抗战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定信念。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等方面。数据结果显示41%的大学生认为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在当下最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这反映出大学生们对合作精神的渴望,在当今推崇合作共赢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大学生们对当下合作精神缺失的担忧。此外,大学生认为当下最有现实意义的精神为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和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的比例分别为26%、21%和12%。

关于继承抗战精神的影响,86%认为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84%认为对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产生正面影响,83%的调研对象认为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塑造良好品质。说明继承抗战精神对大学生的品质培养、道德提升、思想转变、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以及对个人的学习等方面都有现实作用。

抗战精神的认知最主要的来源是教科书和课堂的占81%,相关课外历史读物占62%,抗战有关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占52%,媒体宣传报道占40%。这表明,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知来源主要为书籍等传统途径。同时,电视电影等媒体也易于帮助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识和了解。

5 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践行情况

针对“如何践行抗战精神”,77%的大学生选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76%选择“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主动传播网上正能量”,75%选择“在生活中不怕挫折与困难,积极乐观”。选择比例较小的为“抵制日本文化、抵制日货”,仅13.4%。这表明,大学生普遍认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抗战精神。并且,大学生群体对抗战精神的践行有正确的态度,不推崇如抵制日本文化,抵制日货等极端行为。

6 加强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对策

6.1 增强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的认识情况,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抗战历史的了解程度不足。会主动深入了解抗战历史的人数仅占61.3%,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缺乏主动性。对此,学校应该加强引导,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为大学生学习了解抗战历史与抗战精神创造有效途径。

6.2 明确抗战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

抗战精神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形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抗战精神的内涵,使之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更易于被大众接受。比如调查中大学生认为现实意义最小的“献身精神”,我们可以结合现实需求适当拓展其内涵,将其引申为广义的奉献精神。

6.3 改进学校对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党员如何践行中国梦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中国梦;先锋模范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国家的发展就有希望。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它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是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比群众有更高的觉悟,是率领群众前进的先锋,群众效法的楷模和榜样。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综述。

1.大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保持和发挥一名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模范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政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党员要坚持运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思想上入党。结合十六大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要明确新形势下“中国梦”对学生党员的要求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习近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按此计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于2021年实现,距今还有8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2049年实现,距今(2013年)还有36年。习近平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随着祖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中走在前面,做出表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担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期共产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如何加强党性修养,体现党的先进性,关乎科教兴国的大业,关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学生党员一定要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指导,努力加强党性修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讲党性,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加强知识和能力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的作风修养,在科学的发展观下永葆我们的先进性。面对现实的学校生活,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

3.在日常學习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试想如果连周围的同学都团结不好,何以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作为大学生党员,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要用先进性来带动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作为一名人文社科系的学生,我认为学生党员最根本和最实际的义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它更是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及奉献行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学校工作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可以利用学校优越的智力资源和计算机信息,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各种科技实践活动拓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作为学生期间,要以做好身边之事为起点,把大学生活的追求与人生历程的追求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理想的高峰攀登。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从细小的事情上做起。但我们现在不少的党员好高骛远,大事干不好,小事又不想干。其实许多干大事的人,都是些能把小事做得十分优秀、非常完美的人。我们不能“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很难设想,一个连“善小”都不为的人,怎能做一番大的事业。平凡孕育了伟大,伟大来自平凡,没有平凡何来伟大?所以党员要善于做小事,特别是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小事做起。

因此,当代大学生党员应该做自我做起,明确中国梦对我们的切实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践行我们的中国梦。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N].人民日报,2013-03-04.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4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将加强法制工作建设,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此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精神要义的提出,要求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并且尽自己所能与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关键词:依法治国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遵法守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即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现今社会上,很多大学生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自身心理健康品质因素,人生观、世界观的不端正,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复旦投毒案,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因与室友关系不合,林森浩产生了“整”室友黄洋的念头,向饮用水中投放化学毒性试剂,造成室友死亡,林浩森被判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药家鑫杀人案件,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他某日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返回西安,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驶来的电动车,受害人倒地呻吟,药家鑫因怕受害者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被害人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他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时再次撞伤两情侣,被送上法庭后,判处死刑。像这样骇人听闻的例子比比皆是,实在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商务系学生会主席黄小勇,2013年5月4号中国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席在纪念5.4运动94周年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说:“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大学生(原创)——当代青年学生如何践行中国梦。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员,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梦对我们的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运用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鼓足中国信心,努力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活动锻炼增强本领,在工作中,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并将所学的运用到工作学习中,认真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在学习中,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为今后的道路奠定理论文化基础;在生活中关心和帮助同学,认真了解同学的需求,从而让学院安心、老师舒心、家长安心!

第二,明确个人目标,成就自身价值,演讲稿《大学生(原创)——当代青年学生如何践行中国梦》。作为大学生,要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在工作生活中激励自己多多锻炼、艰苦奋斗。平时生活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比如“中国梦”系列活动、各系组织的相关活动等,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创造自己的价值。

第三,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陈旧的思想已经适应不了。只要广大青年胸怀理想,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应该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创新,用最佳的实效完成工作和学习,遇到问题应该想到弊端,想到根源,用最佳的办法最终解决它。

第四,我们应该锤炼高尚品格,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帮助他人,勇于奉献,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努力践行中国传统美德,积极参加无偿献血、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灾区捐款等活动,不断用实践来检验和强化自己的品格。并且应该践行我们学院的校训“明德、善学、强技、力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泉州经贸学院毕业生而奋斗!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百十年前,目睹积贫积弱的中国,梁启超先生便将中国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于《少年中国说》中写下了“少年强则国强”传世佳句,百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也向我们证实,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中国梦的未来与希望同样在于青年,中国梦就是青年的梦。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6

习总书记在北大的演讲是从弘扬五四精神联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同北大的老师和学生交流想法。然后就广大青年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讨论。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应该谨记习总书记的教诲,做到勤学、修得、明辨、笃实。同时习总书记对教师也有一定的期望,作为未来的教师,也应该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习总书记要告诉我们的是,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广大青年要在以下四点上下功夫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

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7

关键词:专武干部;三知;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专武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一线指挥员,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也是战时动员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中坚和骨干。广大基层专武干部牢固确立“知义、知学、知止”的人生理念,对于专武干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履职尽责,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坚定的政治信仰,折射的是崇高的理想,展示的是博大的胸怀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专武干部应把实现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1.“铸魂”

这个“魂”就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主义。使我们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切实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自觉把忠诚于党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血脉,转化为听党指挥的自觉行动。

2.“固本”

这个“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人的信仰不是空的,而是有着共同利益基础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崇高目标。

二、知学

“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新世纪,如何适应新变化,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质量地完成所肩负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是每一名专武干部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深学政治理论

要从大局的高度,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精学本职业务

明确武装工作的内容、方法、标准和要求,要重点强化后备力量组织整顿、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征兵工作、装备管理等基本业务的学习,使专武干部明白武装工作“是什么”“抓什么”“怎么抓”;要强化与人武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专武干部依法解决新形势下基层武装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和依法处理军人、军属涉法问题的能力。把专武干部培养造就成懂政治、懂军事、懂经济、懂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知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专武干部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正确看待自己、评价别人。

1.平常心

在个人利益得失面前应该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始终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做到“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始终远离灯红酒绿,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事不做、不义之人不交,注重保持共产党人的名节和气节。

2.慎权

专武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决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应当严格依据政策法规,公平处事、正确用权,特别是在人、财、物的分配使用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存有一颗公心,依法行政。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8

【摘要】世界绝大多数军队都有其核心价值观。例如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是“责任、荣誉、国家”。法国军队强调的是“纪律、忠诚、献身”,印度军队倡导的是“克制、自尊、守纪、集体精神”,等等。这些核心价值观都是他们教育训练的内容,以促进官兵品格的形成和战斗精神培养。2008年12月底,胡锦涛总书记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高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有国家、使命、荣誉等各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共性要求,又有“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等体现我军性质、宗旨的特殊要求。

新的形势带来新的使命,新的任务提出新的要求,部消防局在继承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总结抗震救灾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我消防部队对胡总书记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履行职责使命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主题词】消防官兵核心价值观践行新时期消防精神

一、倡导和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是倡导和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公安消防部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产生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忠诚可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转化,“赴汤蹈火”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消防部队建设方面的体现,“服务人民”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内涵的直接体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践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

二是倡导和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推动公安消防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消防事业的“灵魂”,是公安消防部队在新形势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消防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要真正把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转化为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引导激发广大官兵的工作热情更好的服务人民。

三是倡导和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加强新时期公安消防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倡导和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有利于坚定广大消防官兵的理想信念,端正官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官兵献身消防事业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责任感,使广大官兵自觉遵纪守法,做到令行禁止,自觉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二、践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与当前消防官兵思想冲突

一是平等意识增强,但服从意识弱化。经济管理中的平等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平等意识也植入了部队官兵的头脑。部队的军事性、武装性必然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必然要求官兵接受命令,服从指挥。但在部队管理实践中,表现出部分官兵平等观念增强,但服从意识、服从观念弱化的趋势。

二是权利意识兴起,但责任意识淡化。当前,消防官兵对自身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是否享有权利更加关注,也更加注意相互之间的对比,看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待遇、资格差别,以寻求权利平等。与此相反,虽然官兵的权利意识、竞争观念不断增强,但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正在有所淡化。

三是个人意识增强,但大局意识减弱。官兵更加注重、强调个人的选择和发展,往往以个人主观愿望为第一,而不愿服从组织安排,缺乏大局观念。

四是利益观念突出,但奉献精神缺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更加注重利益的追求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社会上的利益观念不断影响、冲击着部队。官兵考虑个人利益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官兵注重自己得实惠、得好处,但是对弘扬消防部队传统奉献精神不足。

三、对践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的几点看法

(一)以德治军,用军人思想道德准则来规范官兵的言行。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减少腐朽思想文化给官兵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官兵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时时牢记自己是为民谋利,而不是与民争利;必须克服自己的盲目攀比心理,要做到与先进人物比,与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要比责任而不是比报酬,辩证地看待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正确地对待社会变革时期的利益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意识的侵袭,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

二是改善官兵精神文化生活,以用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警营文化阵地。在开展警营文化活动中,既要安排娱乐、游戏项目,还要针对官兵求新意识强的特点,举办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警营文化活动,使官兵不仅能学到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能有助于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政治觉悟。

三是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正确引导和教育广大官兵注重美好的精神追求。就是用科学的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武装、引导、塑造和鼓舞官兵,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旺盛的革命斗志,投入到教育训练和各项工作中去。

四是发挥正反两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引导官兵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从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各项规章制度和强化部队日常管理入手,充分运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宣传官兵、教育官兵,要比一般的说教更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鲜明性,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同时结合开展反面典型教育为主体的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反面警示作用以法制理念引领官兵行为,确保部队长治久安。

(二)强化教育,树立官兵良好的消防职业道德

一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消防官兵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消防官兵要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除了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作保证。这是因为,一是它有助于强化消防官兵的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从而为做好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通过倡导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等,规范消防官兵的执法活动,公正而严格的执法,谨慎而准确的行使权力。

二是树立良好的消防职业道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消防官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十分积极的。一方面,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消防官兵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热情服务人民,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反之,就会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有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消防官兵代表国家执法,接触群众广泛,职业道德如何必然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消防部门认真纠正自身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在与群众交往时表现出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必然会感染和影响群众,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是树立良好的消防职业道德,有助于密切警民关系。警民关系的本质是确立消防部队与人民群众之间公仆与主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调节好这种关系,消防官兵就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消防职业道德在怎样对待群众方面,有很多严格的要求,它着重激发官兵热爱人民的情感,强化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对于密切警民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战训,在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上下功夫

消防部队就是灭火战斗的主力军,更是社会抢险救援的机动队,这是新《消防法》律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要时刻做好灭大火、打恶仗的思想准备,火怎么灭,险怎么救,兵就怎么练,向素质要战斗力。

一是要切实改革以往执勤训练与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和做法,改变过去不切实际“以秒论英雄”的训练模式,使战训工作迈上一个新水平。

二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建立执勤秩序,强化战术训练。把辖区“六熟悉”作为队伍训练和岗位练兵的重点和基本要求,从人员在位率、装备完好率、闻警出动速度、灭火作战计划制订、重点单位熟练程度、社会救援能力等方面抓起,保证闻警即动,动之能战,战之能胜,使执行秩序建设正规化。

三是抓好新装备消化吸收和应用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特种灾害事故处置的战术研究,着力提高运用现有装备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的本领。努力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文明执法,建立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

“从严治警、执法为民、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消防部队的迫切殷切希望。法律赋予消防部队依法行政的职权,就要求我们要把依法行政做为行使职权的唯一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快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统一监督执法规范化标准,规范法律文书,建立并严格落实消防执法审核审批程序,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和执法质量考评制度明确内部职责分工,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定人定岗,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依法行政,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面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水平。要以人为本,加强对干部的法制教育,增强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治火、执法为民的自觉性。消防官兵必须树立和明确以当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增强消防监督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意识。依法严格实施消防监督,为人民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重要条件,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五)扎根基层,努力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基层干部要承担起抓好部队能力建设的责任,确保官兵能力素质整体提高,部队战斗力全面加强。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还要带头提高自身能素质,通过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带头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消防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着力解决思维层次不高、科技素质欠缺、领导指挥能力不够等问题,努力做到提高科学判断形势、从思想、政治上掌握部队的能力;抓中心任务,提高领导部队现代化建设、指挥打赢复杂条件下灭火救援战斗的能力;把握治警本领,提高依法治警、严格管理部队的能力;倡导改革精神,提高求真务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打牢组织基础,提高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必须更新观念,形成发展和创新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赶超必须创新。加强能力建设,首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提高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9

摘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作为90后的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新希望,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明确学习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明白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生活中,对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起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的研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由上述可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一代主力军,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如何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 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刻不容缓,我们必将一马当先!参考文献: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篇10

【摘要】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导火线: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关键词】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弘扬中国爱国精神

文届有很多响应,其中阮真在该刊最后一期的《编辑科经过报告》中这样写道:“……真(阮真)于发表来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会及改良教育为救国初步之方针,此本刊之微意也。”中国最终收回主权,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最后,广大中国人民抵制日货。当代大学生在牢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亦要有所收获,战胜敌人不仅要靠手中的武器,更要依靠我们的团结。一、四运动的爱国意义

在我看来,中国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时期,我们当代大学生一直深深爱着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与1919那段时期相比,我们比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更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勇气,是的,古往今来,我们学生一直深受知识的熏陶,比不读书的人多了很多文化和教育素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着实感受不到当时候的水深火热,那时候的中国是遍体鳞伤,脆弱不堪的,承受不住太多的打击了。所以,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中国大学生开始反抗,这些反抗代表了当时候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迫切愿望,我们不要压迫,我们不要这样的折磨,我们中国要走上伟大富强之路。

五四运动的性质,第一,它反应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

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相信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段屈辱与荣耀并存的痛苦回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不能忘却这段历史,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首先我们要做到团结,第一,是思想的团结, 中国当时面临内忧外患的紧张局面,各种势力相互博弈,价值观大相径庭,但要求同存异,第二,要做到民族的团结,只有我们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对外,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第三,同国外友好势力的团结。五四运动的胜利与团结协作精神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团结能够生成战斗力,能够为胜利奠定基础。

三、大学生团队协作培养的精神意义

1.对工作的意义。团结协作现在几乎成为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数据庞大、分工精细、任务务繁杂的现代化工作模式,没有合作,光靠自己,几乎无法完成一件像样的任务,试设想抗战时期,过河修桥、跨越碉堡、冲击敌人封锁线这些事如果光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几乎不可能,现代的工程设计、程序设计等等工作都是建立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

2.对学习的意义。学习讲究补漏,在于通识,在每一个专业领域用到的只是也是涵盖颇广,团结的过程也是交流学习的过程,试想抗战时期每一个重大决策的产生,哪个不是决策者深思熟虑、相互探讨、不断质疑交流加深的结果,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敝帚自珍,最终很有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

3.对生活的意义。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的互相帮助几乎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抗战时期,解放军能够在生活中获得人民的帮助,能够保持高昂的战斗力,都离不开军民团结这一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发挥团结协作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有利于发挥自身社会作用,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团结向上。

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有益之处覆盖整个生存空间,这种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团体、社会的进步,我们大学生应当在这种精神的发扬与实践中有所作为。四、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转机,从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我们的火枪洋炮,撕开了曾经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使得西方主义在中国的权利不断扩大,使当时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饱受列强的欺凌下,国人逐渐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不断有新的思想出现,不断有新的代表人物出现,于是出现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同时还有浩大亥革命,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原因除了当时的政府软弱之外,还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一个适合国情的指导思想,直到后来的五四运动,这是一种新的思想浪潮。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是意义深渊,它解放思想,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在历史的尘埃中,它成为了历史的绝响。无论是创建人的文学,还是新青年同仁们对封建文化的激烈鞭挞,其背后的诉求和志向却是非常远大的。)“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首先要厘清“五四”的时间界限问题。放在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长河中来考量,“五四”时期并不是仅指爆发“五四”运动的1919年,而应该是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止。《新青年》的编者和读者是青年,“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青年,组建“新民学会”、“觉悟社”、“改造社”等著名社团的也是青年,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多数还是青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语)整个“五四”时期,青年思潮激荡着社会思潮,青年精神改变社会精神,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在历史中蜿蜒前行。不论是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还是延安时期的青年运动,都因处于战争**年代,在某种意义上是“救亡压倒了启蒙”(李泽厚语),但“五四”的基本精神依然在中共根据地与国统区爱国知识分子中传承延续。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和“实事求是”两大命题,正是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与之相辉映的是,以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国统区爱国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不屈精神。五、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

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改革开放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之一,也是贯穿于五千年兴衰史的民族精神的内核。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同时又是一个行为范畴,只有把对国家民族的美好祈愿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上,才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

抚今思昔,我们会欣然发现,“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已不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和纯粹的民族主义了,它反帝但不盲目排外,爱国却不闭关自守,它把反对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和反

对本国的封建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救亡与启蒙、爱国与输入西方新思想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精神与“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是贯通的。改革者以开放的胸襟,自新的勇气,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励精图治,攻难克坚。事实上,改革开放正是自1840年以来“救亡图存”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路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知道,爱国有爱国之道,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不能否认年轻人爱国有极端行为,例如,05年在上海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反日游行,去年抵制家乐福事件,抵制日货行为„„试想一下,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忠于这片国土和人民,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像朝鲜和之前的越南与印度那样的爱国情结,使得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我觉得比卖国贼还卑劣„„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要按照《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具体规定理性的爱国。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爱国是具有时间的阶段性的,是有历史范畴的,而在当前,我们的爱国主义就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的,高度的统一2009年5月4日,也就是在五四发生九十周年之际,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看望学生,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同时也用总书记的希望与同仁共勉: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第四,希望同学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 篇11

前言

时间在飞逝,社会在发展,很快又将迎来3月5日学雷锋日。恍然发现周围大张旗鼓、作秀式的学雷锋活动少了,多了的则是对于雷锋精神本质的探讨,这是令人欣慰的。

在国内环境从战争转向和平、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新中国时代诞生的雷锋精神,雷锋形象和雷锋精神可以说是“红色媒体”建构起来,打着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在计划经济时代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也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伴着我们的父辈成长,构成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坐标。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中的人们追求解放个性,讲的是“以人为本”,即追求每个社会个体的利益最大化。

有人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没人想心甘情愿地做“傻子”,也别拔高地说是“社会主义的傻子”。笔者不敢苟同,学雷锋应该也是随时代进步的,不是抛弃,而是完完本本地将雷锋精神的内涵继承下来。雷锋精神与中华文化的“人心向善”所契合,在当今社会依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几代中国人道德观念的形塑力量,并将继续保有在国人的骨子里。

这个社会,现在似有太多与雷锋精神背道而驰的东西,需要我们每个人将雷锋精神深刻理解贯彻在脑海、在心中。新时代的新雷锋精神不妨和“八荣八耻”及志愿服务精神结合起来,它们同根同源。“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提出了荣辱观念约束。“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教育,在社会公德上表现为热心公益,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爱岗敬业,在人际处理上表现为团结友爱。志愿服务事业,因战争时期展开的人道主义的援助与和平时期进行的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帮助弱者、保护环境、维护和平而发展壮大,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

“有心向善,虽善不赏”,不应带有功利心的做学雷锋的表面文章,也不应让市场经济下人人为利而动的自私自利的人性本惰论抬头。在亟需缓解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我们推崇与时俱进、理性地传承雷锋精神,让我们争做新一代的“雷锋们”。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在雷锋身上体现的精神为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大事业与美好生活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崇高精神。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高尚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应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阐释。

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理性自觉。明知与笃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成就道德人格的必要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理想,是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雷锋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忠诚的道德实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他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改造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对于祖国和人民、对于党和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上升到理论理性的高度,从而具有了清醒的理论自觉和道德自觉,并将理论与实践、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性和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成就了一个伟大的道德人格。

胸怀崇高理想与立足本职工作的科学精神。雷锋精神体现了追求崇高理想与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的高度统一。理想是人们对于社会、人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然状态的预期和想望。科学而正确的理想,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净化人的心灵,协和人际关系,激励人们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而奋斗献身。共产党人的人生理想是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社会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是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历史使命的深刻体认,是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人格理想是人们对于在思想、品质、作风、言行各个方面具有某种稳定倾向的人生典范和楷模的向往、追求和建构。它是社会理想以及反映一定阶级利益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人格化。

热爱人民与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人生目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高标准。为了达此人生目的,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的关系,既要为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而斗争,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与具体利益;正确处理对人民负责和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的关系,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党员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放在心上。学习雷锋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于一般群众来说,就要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尽心竭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德才兼备与德能双修的人格追求。雷锋精神不仅表现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鲜明的立场以及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不仅表现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不仅表现为具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还表现在刻苦钻研业务、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现为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苦干实干的作风。雷锋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对待工作,服从党和人民事业需要。

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雷锋是一位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而又克勤克俭、厉行节约的人,是一位不懈追求心灵的丰富、精神的富有和精神的愉悦的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国家不富裕,还有困难,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能忘本。”他克勤克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支援受灾地区,帮助困难群众,并在帮助别人的行为中体验到一种高尚的快乐和精神的富足。

自强不息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雷锋严于律己,自觉用道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深刻反思、坚决纠正,对于自己的私心杂念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坚决清除;雷锋见贤思齐、追求进步,在工作上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雷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认为“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属于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精神的突出表现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等。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主动地认识和学习雷锋精神,或者说,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比如,雷锋同志当时勤俭朴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今天我们就可用珍惜资源、不奢侈不浪费,自立自强来体现。如雷锋在学习上发扬“钉子精神”,有“挤”劲,有“钻”劲,在校大学生则要珍惜宝贵时间,勤奋学习。又如,雷锋同志为人民做好事,不求名利,今天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不同时代体现雷锋精神可有不同行为模式,但内核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精神完全可以体现在每个大学生都能做到的平凡行动中。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党员,完全可以把雷锋同志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力求在为人民作出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12

【摘要】:中国与世界各国接触时,必然会受到他们的文化冲击,而我们在物流纷飞的时代,开始不能坚守我们的优良文化精神。虽然不怎么喜欢日本和韩国,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的,他们有强烈的民族感和爱国情,这点我们正在慢慢丢失。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文化潮流的时代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那就要了解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更要知道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关键词】:民族精神;弘扬;文化冲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接轨,各国的文化接踵而来,让国人不知所措。在西方文化、日本和韩国的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国人渐渐丢失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质。现在中国人已没有什么精神信仰,只剩金钱至上,关心自身不在乎外界的事物,道德慢慢地丧失。反而韩国、日本曾经向我们学习文化,却能保留我国的一些文化,他们有很强的民族感和爱国情,可是我们呢,中国优秀文化都丢失了,韩国还把端午文化给夺去。现在的中国不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关心西方节日。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应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感和爱国情。不让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当代大学生要了解民族精神才能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一 什么是民族精神

党的十七大中华民族精神被阐释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团结统一——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中足以看见中国人的团结精神,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猥琐,不妥协,团结一致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爱好和平——虽然当今世界,和平是大的环境,但是在世界许多地方还是有很多战争、**,不和平的事情常有发生,在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去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在经过近百年的**之后,人们更加珍惜这和平;

勤劳勇敢——从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在的快速先进发展上来看,中华民族无愧于一个勤劳的民族,各项发明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让我们拥有一份宝贵的遗产即是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在经过百年的近代摧残后,我们能够不畏惧困难,坚强奋斗,在21世纪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国民生产宗旨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时代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二 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国;

其次,我想作为一个人,如果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深刻的内涵,那么如何也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同样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在世界人民面前扬眉吐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何时弘扬民族精神都很重要。

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当代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需从各个方面做起。其一,要培养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理解,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是要睁开雪亮的眼睛观察外界民族的发展,以博大的胸襟正确对待外来民族精神,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善于吸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外来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之中。假如我们大学生对别的国家民族文明和制度没有平等的认同、宽容,而是以一种狭窄的视野藐视地球上其他文明的存在,其发展的情景只能是夜郎自大的封闭。我们不能忘怀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耻辱和痛楚,造成这样的悲剧就在于清王朝的故步自封,只局限于看自身国内的发展,眼光没有放远,那是赶不上先进发达的国家与民族的,民族精神更不能唤起。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去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人类发展整体的命运,与整个地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我们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人类共同发展的趋势中前进。其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倡导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信念。其三,做到自立自强、坚强刚毅、宽厚待人、积极进取、通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适应国内形势发展要求,落实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相统一,结合文化特点,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高尚爱国情操和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目标则在于:领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知道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内容是:重点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要有诚信尚德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尊师重道德精神等。其四,在校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援助、青年志愿者服务三项活动,将民族精神切切实实贯彻到实践行动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表现。它吸取了中华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源泉。它彪炳千秋,又与时俱进;它烨烨生辉,充满活力。

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到今天,已是几经沧桑,历尽风雨。然而它自强不息的向上进取精神仍在,继往开来的创造精神仍在。中华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将以新的姿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吸收容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今天的大学生,站在时代要求的前列,将是有希望挑起祖国大旗的“脊梁”。民族振兴的重任落在我们大学生这一代人的身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潮流中,我们努力高扬民族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定的步伐将在祖国灿烂的曙光中响起!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学艺术等各种手段,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全民族的精神和士气振奋起来,同心同德地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1]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 科学社会主义》 2007年 第02期

上一篇:购买计算机服务器合同下一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