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测试题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语文测试题(共8篇)

大学语文测试题 篇1

考试科目:《大学语文》 第八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5﹪)

1、冯至的《

》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2、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思考,被冠以“

”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

》等。

3、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他的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4、1934年出版的《

》是最能体现沈从文小说风格的传世之作。

二、选择题(每空1分。占6﹪)

1、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

A.戴望舒《雨巷》 B.徐志摩《志摩的诗》 C.闻一多《死水》 D.郭沫若《女神》

2、下列哪些作品集中,不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

A.热风

B.《花边文学》

C.《华盖集》

D.《朝花夕拾》

3、()是性灵幽默的大师,他的散文有意超离现实,其宽广的文化视野以及幽默的兴味给现代散文增加了新的风格。

A.何其芳

B.周作人

C.丰子恺

D.林语堂

4、以下剧作,()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A.《日出》

B.《北京人》

C.《上海屋檐下》

D.《原野》

5、特别看重读书市场效果的是(),思想内容驳杂,言情与性爱是常见题材。

A.“京派”小说

B.“社会剖析派”小说

C.“海派”小说

D.“左翼”小说

6、杨沫的《青春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

A.资本家的“发家史”

B.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史”

C.土改革命史

D.革命历史小说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占9﹪)

1、“朦胧诗”

2、“现代派”

3、“寻根小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占20﹪)

1、分析《致橡树》诗中意象的象喻意义。

2、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义。

3、《茶馆》“寓庄于谐”的语言。

4、《雷雨》的结构特色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占20﹪)

1、分析翠翠的形象

2、举例说说王小波幽默和反讽的语言风格。

六、作文(占40﹪)

蒲公英老了,小蒲公英问:“留下什么遗产?”老蒲公英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了一把远飞的伞。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5﹪)

1、冯至的《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2、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思考,被冠以“文化散文”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3、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他的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4、1934年出版的《边城》是最能体现沈从文风格的传世之作。

二、选择题(每空1分。占6﹪)

1、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

A.戴望舒《雨巷》 B.徐志摩《志摩的诗》 C.闻一多《死水》 D.郭沫若《女神》

2、下列哪些作品集中,不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

A.《热风》

B.《花边文学》

C.《华盖集》

D.《朝花夕拾》

3、()是性灵幽默的大师,他的散文有意超离现实,其宽广的文化视野以及幽默的兴味给现代散文增加了新的风格。

A.何其芳

B.周作人

C.丰子恺

D.林语堂

4、以下剧作,()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A.《日出》

B.《北京人》

C.《上海屋檐下》

D.《原野》

5、特别看重读书市场效果的是(),思想内容驳杂,言情与性爱是常见题材。

A.“京派”小说

B.“社会剖析派”小说

C.“海派”小说

D.“左翼”小说

6、杨沫的《青春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

A.资本家的“发家史”

B.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史”

C.土改革命史

D.革命历史小说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占9﹪)

1、“朦胧诗”:广义上讲,“朦胧诗”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通常指用不同于传统的形式手法表达对现实的怀疑和想象,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称为“朦胧诗”。“文革”结束后,形成一种创作潮流。如北岛、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者。“朦胧诗”注重反思历史,批判专制主义和奴性人格,表现复杂、多层次的主体世界。情感表现的多向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一些习惯“文革”诗歌的评论者和读者感到难以理解,晦涩、朦胧,“朦胧诗”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2、“现代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般所讲的“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他们坚持“纯诗”的观念,力求将东西方诗歌审美艺术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思;他们重视诗的思维、诗的情绪、诗的内在韵律,而并不借重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3、“寻根小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出现“寻根小说”,特点是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老井》、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占20﹪)

1、分析《致橡树》诗中意象的象喻意义。

诗歌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先用两组排比句式,拒斥了传统女性的从属角色和陪衬地位。爱情既不能是依附式的,如凌霄花攀援高枝,如鸟儿倚傍绿荫;也不能是一味奉献式的,如源泉送出慰藉,险峰衬托威仪。这些传统的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主导与从属的关系使爱情失去了本质。接下来的两句“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语调从高昂到低缓,但并非轻柔,而是深沉坚定,在最低缓处爆发出充满信心的直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接着用了一连串的对仗句式,突出了木棉与橡树相依、并立的形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全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意象鲜明,寓意突出。排比、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层层推进的效果,激情饱满,富有力度。

2、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义。

作品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灯光”,贯穿全文,把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爱尔克的灯光”,原是欧洲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这里,爱儿克的灯光就是姐姐窗前的灯光。它是照路的灯,蕴含着姐弟之间纯洁深厚的感情;它是希望的灯,寄托着姐弟所认同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它也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

故居门前的灯光,“是阴暗中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这灯光象征着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的大家族。“心灵的灯光”,是作者离开故居时的突然顿悟,是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3、《茶馆》“寓庄于谐”的语言。

在《茶馆》中,老舍的语言达到了言简意赅、经得起吟味、雅俗共赏的极致。老舍强调“说什么固然要紧,怎么说却更重要。说什么可以泛泛地交代,怎么说却必须洞悉人物性格,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来”。我们看到,老舍描绘“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心和对善良者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这种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如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儿时的对话,“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初听引人发笑,细想叫人感叹,这句话给可悲可恨的某类国人画了像。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虽像玩笑话,却表现了他对动荡时局的强烈不满。《茶馆》中的语言简短有力,个性味十足,写北京的人,说北京的事,纯用北京口语,称得上是中国话剧史上“京味儿”作品的典范。

4、《雷雨》的结构特色

本剧在结构上也颇有特点:《雷雨》采用了回溯式写法,将30年的变化集中在一天的时间,以现在的戏为主,把过去的戏和现在的戏结合起来写,把多重冲突交织在一起,且越来越紧张;剧情上还故意设置了悬念,用秘密的发现和情节突变来强化剧中的人物冲突;有的地方借某个人物的突然登场,制造短暂的延宕,引起读者的期待;剧本的序幕和尾声又增加了西方宗教的背景,给全剧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宿命的色彩。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占20﹪)

1、分析翠翠的形象

翠翠是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人物。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这个纯美少女的形象,代表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她自然、健美、纯净、善良,从外表到内心都无比姣好。翠翠的天真纯洁在小说中表现为她的毫无机心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翠翠之爱,是十分含蓄、朦胧的。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正直朴素的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家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

2、举例说说王小波幽默和反讽的语言风格。

幽默是王小波一贯擅长的。因人为的安排,猪的生活有了“生活主题”,却使猪非常痛苦。“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这种点题的俏皮话让人忍俊不禁。对猪的任性而为,作者由喜欢发展为敬佩,在这里折射的是插队生活的压抑状态。几十个人围捕猪的场景,把捕杀者的气势、自己的心理活动、猪的躲避逃跑穿插在一起,生动而夸张。尤其文尾一段,王小波把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大大赞美一番,揭示的却是对盲从、谨小慎微的不满。王小波的幽默,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特别是用夸张拼凑的方法戏剧化地加强冲突与矛盾,令读者既感到荒诞滑稽又觉得沉重。

有了幽默的表现手法,本文在内容上就处处看出反讽的味道。许多被习惯或无意识弄得稀里糊涂的问题,按照经验理性一推敲,立刻显示出荒谬来。反讽手法是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其言辞的表面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思完全相反,真实意思却藏在字里行间,读者自然明白。如作者表面上写母猪“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讽刺人对猪生活的干预。写领导开会对“猪”的“破坏春耕的坏分子”定性,是讽喻过去的年代政治上纲,打击面太广。

六、作文(占40﹪)

大学语文测试题 篇2

一、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面

高考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但自主招生考试考查的知识面要更广, 有些是中学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不作要求的。

例1. (2010年复旦大学) 请选择“复旦大学”四个字的正确拼音写法 () 。

A.Fudan Daxue B.Fu Dan Da Xue

C.fudan daxue D.fu dan da xue

例2. (2010年复旦大学) 写出“干细胞”三个字的繁体写法。

高考对高中生语音方面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即要求能判定常用字普通话的读音是否正确, 不要求拼写, 当然不必了解拼写的一些基本规则。但是, 要达到语音方面的规范要求, 最好是了解一些基本的拼写规则。繁体字在我国大陆地区早已被视为不规范的汉字, 中学并不要求学生辨识, 更不要求书写。但大学的学习, 特别是中文系学生的学习中, 以后必然会遇到繁体字, 所以, 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常用字的繁体写法并不过分。

例3. (2005年复旦大学) 李商隐有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请问它采用了何种对仗方式?

提供的答案是“工对和借对”。“工对”学生还了解, “借对”恐怕了解的学生不多。这对考生文学知识的储备提出了要求。

例4. (201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从“诗言志”的角度谈曹操《短歌行》的文风。

曹操的《短歌行》在高中已经学过, 但要符合题目限定的要求来答好这道题并不容易, 它既要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还要了解作者诗歌的一贯风格, 要求比高考显然要高一些。

例5. (2010年武汉大学) 《尚书》有云: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请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要答好这道题,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常识,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和音乐常识。

二、考查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对语言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感悟性, 对语言要恰当驾驭, 是一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这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普通高考还是高校自主招生, 都有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

例1. (2009年北京大学) 对对联。

上联:博雅塔前人博雅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例2.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 对下联。

(1) 谈美当观表里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 丝丝春雨润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对对联, 是我国的文化传统。要正确对出下联, 必须揣摩所给联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背景知识和字面词语, 还要有一定的音韵知识, 要求并不低。这就要求考生对语言具有一定的敏锐性, 平时养成对语言感悟、玩味的习惯。

例3. (2006年北京大学) 默写一首五言律诗, 再在每句适当的地方添加两个字, 使之成为一首七言律诗。意境不必相同。

此题考查要求较高, 一要默写出一首五律, 二要改成一首七律, 三要改成“七律”, 就得遵从格律诗的要求, 诸如对仗、押韵、平仄等。虽然题目中说了“意境不必相同”, 但要高中生从自己有限的记忆仓库中检索出一首五律, 把它改成七律, 没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还是很难完成的。

例4. (2009年北京大学) 翻译下段文言文 (原题无标点) 。

吴人之妇有绮其衣者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嗜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很生僻的词语, 也没有特殊的修辞手段, 但因为没有断句, 没有注释, 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要求考生具备文言断句的能力和一定的文意理解能力。

三、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 它包括五个方面: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独创性。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学习成绩、工作成就, 所以, 高校一向很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例1. (2009年北京大学) 写出两个成语, 并曲解它们的意思。 (如: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好, 每天都像在过年。)

曲解本是一种修辞手法, 指对某些词语的意思有意地进行歪曲解释, 以满足一定的需要。运用曲解, 或造成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 或达到辛辣讽刺的目的。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曲解”并不是胡乱歪曲地解释, 而是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 是一种辐射性的思维方式, 要求考生在学习中要学会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例2. (2008年复旦大学) 鲁迅《月界旅行》第7回:“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 或饮或食, 忽踊忽歌, 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与句中“乐不思蜀”构成反向意义的是 () 。

A.流连忘返B.饮水思源

C.乐而忘返D.乐不可支

表面上看, 此题考查反义词, 实际上, 此题也是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看其是否能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然后从相反方向给出答案。考生平时既要做好词语的积累工作, 又要训练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3.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 续写“玄幻”故事结局。

有一位刚毕业的博士被分配到某研究所, 这位博士因为头顶博士帽而自视甚高, 而研究所的正副所长都是本科学历, 这让他很瞧不上。一日, 三人钓鱼, 两位领导说要离开片刻去小解。突然, 他们脚点水面, 近乎飞一般掠过湖面……请就此续写。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 是把不完整的故事补充完整, 有助于考查考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题的特殊地方在于要续写一个“玄幻”故事, 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4. (2006年北京大学) 某官员贪污腐败被人检举, 在单位的职工大会上作了检讨。请你模拟想象该官员的心理与口气, 写一份检讨书。要求:检讨看似深刻, 实际上毫无悔改之心, 堆砌辞藻, 敷衍了事。字数600—700。

不用说写检讨书这种写作形式的新颖了, 要写好符合要求的检讨书,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考查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度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高校并不是要选拔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它需要的是既会读书, 又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熟悉人情世故的人才。在自主招生考试中, 就有不少考查这方面能力的题目。

例1. (2009年清华大学) 从“酷”“粉丝”“小众化”“媒体”等流行名词中选择2个, 来解释其含义。

此题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对流行文化的关注。这些词语词典上尚未收录, 要解释它的含义, 就需要经常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

例2. (2009年北京大学) 有腐败分子认为:腐败, 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普遍本性”, 它有助于刺激消费, 增进感情, 有利于经济增长, 无害于和谐社会。

请你写一篇文章, 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 要求: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 题目自拟, 800字左右。

此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目的很明显, 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要驳斥“腐败无害论”的观点, 就要清楚腐败到底有哪些危害。这如果没有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 怕是很难写好的。

例3. (2009年南京大学) 请你列举出2009年发生的大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测试题 篇3

1.给文中的空处加上标点。(6分)

2.用“~”画出最能表达本段意思的句子。(2分)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

( )( ) ( )( )

作溜

( )( ) ( )( )

4.填一填,写一写。(4分)

我发现“来来往往”既是叠词,而且里面还含有一对反义词,我也能写四个这样的词 、、 、 。

5.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形态各异”的理解,并用它说一句话。(4分)

(1)形态各异

(2)

古人的诗文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清热去火。荷叶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它总是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我更爱荷叶。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1)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2)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写近义词。(3分)

确实——()保护——()保存——()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5.用“~”画出文中写荷叶用途的句子。(2分)

6.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写出荷叶的特征。(6分)

颜色 ,形状,质地 ,整个自然段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的生长习性。你能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吗?

7.“荷叶是美的”指的是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心灵美”指的是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赞美荷叶或荷花的诗句 , 。(8分)

在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爬行类动物,那就是恐龙。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是错的。恐龙有的很大,比十几头大象加在一起还要大;有的却很小,和一只鸡差不多。有的恐龙飞,我们称做翼龙;有的恐龙生活在水中,我们称做鱼龙;有的恐龙就像牛呀、马呀,只吃树叶和草类,那是草类恐龙;有的恐龙就像老虎、狮子一样,专门捕食别的动物,我们称做肉食类恐龙。恐龙的种类有好几百种,样子千奇百怪。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8分)

称心( ) 称赞( ) 对称( ) 称职( )

称雄( ) 称号( ) 称快( ) 称谢( )

2.照样子组字、组词。(6分)

例:龙:拢(靠拢) 茏(葱茏)胧(朦胧)

是:() ()()

会:() ()()

3.在错字下面画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绶慢()冀龙()哺食()

4.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深: A深度B深奥C(感情)深

(1)这本书很深,我们还看不懂。( )

(2)他们两个人常在一起,感情很深。( )

(3)这口井有8米深。( )

5.写近义词。(3分)

庞大()错误()缓慢()

6.根据短文填空。(6分)

恐龙种类有 种,样子。文中介绍了, ,。

7.用“~”画出描写恐龙大小的句子。(1分)

1.成语妙答。(5分)

(1)成语 是说蛇本来没有脚,但画画的人却给它加上脚。

(2)“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是 从秦王那里要回了和氏璧。

(3)炎帝的女儿游泳时淹死在东海,化为鸟,衔来西山的木石想填平大海。这个故事就是成语 的来源。

(4)一般来说,“昙花一现”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2.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3分)

(1)“匡庐天下秀”赞美的是()

A.嵩山 B.泰山 C、.庐山 D.华山

(2)下列不属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峨眉山 B.普陀山 C.五台山 D.恒山

(3)“五岳归来不看山,()归来不看岳”。

A.泰山B.华山C.黄山 D.天山

3.心系奥运。(8分)

(1)连一连

郭晶晶体操冠军

张怡宁射击冠军

杜丽跳水冠军

杨威乒乓球冠军

(2)填一填

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 。

4.吟诵古诗。(4分)

看到春天的美景,你会吟诵古诗:

, 。

看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你会吟诵古诗:

大学语文测试题 篇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各专业大学语文(1)试题 2007年7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三、考试结束后,把试题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题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一、名词鹪释(每词5分。共20分)

1.《战国策》

2.辛弃疾

3.《登楼赋》

4.晋希金

二、词语辨析【每词5分。共10分)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中“尽”的意思?

2.“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中“典”的意思?

三、分析题(20分)

分析下面这段文字,谈谈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引文:

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节录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年轻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四、作文(本题50分)

题目:岁月.要求:·1.写成叙述性文章2.500字以E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各专业大学语文(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07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20分)

1.《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l下迄秦末楚汉之争,共约二百四十年左右。大约为战国末年和秦、汉闻人所撰,原编者不明。它主要记述战

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 映当时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2.辛弃疾,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主张坚决抗金,遭到主和派打击,历任闲职多年,后闲居农村20年之久,终抑郁而卒。其词作慷慨悲壮,扣动人心。作品收于《稼轩长短句》中。3.《登楼赋》:东汉末文学家王祭所作。它摒弃了汉赋铺陈张扬的传统写法,以简洁明了的语句,感时忧国,期冀太平,对自己飘零身世,发出由衷的哀叹,情真语切,曾传诵一时,被誉为东汉抒情小赋的佼佼者。4.普希金(1799~1837)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诗《欧根·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创作都取得辉煌成就,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二、词语辨析(每词5分。共l0分)1.“尽”,全。2.典,掌管。

三、分析题(20分)分析:这段文字感情真挚、意蕴深刻,这主要体现在:(1)“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概括出了作者历经九十年的人生道路对人生总的体味。(2)当写道“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一时≥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文势也随之起伏跌着。冰心老人以她无畏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面对一切,作出T--十世纪末的呐喊……用排笔句式作了突如山洪暴发般的情感宣泄。与作家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冰心用她一身一世的清白反衬出社会中阴暗、肮脏的一面;积近乎一个世纪的经历和体味,作了无情的控诉。(3)这两段文字反映出冰心先生灵魂的高尚与伟大,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力可拔山,气可盖世”。(4)这两段文字意蕴深刻。“家”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现实中的有些“家”不正是充满着权与利争斗的所在吗?{更何况整个社会这个大“家”呢?!

大学语文考试试题 篇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庄子》又称___南华经__,主要阐发的是____道家_____思想的精髓。

2、《左传》是一部___编年___体的史学著作,与____公羊传___、___谷梁传___合称“春秋三传”。

3、“_____采菊东篱下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4、“唐宋八大家”中,_____苏洵/王安石____和____苏轼/曾巩___是欧阳修的弟子。

5、李清照号____易安居士____,是____婉约____派女词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作品集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有(A B D E)

A、《围城》B、《写在人生边上》C、《风景谈》D、《谈艺录》E、《管锥篇》

2.“三苏”是(A B C)

A.苏洵、B.、苏轼C.苏辙D.苏舜钦

3.下列哪些不是李清照的词集(B C D)

A.《漱玉词》B.《乐章集》C.《潍海词》D.《稼轩词》

4、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A D E)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5、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B E)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

三、翻译题(每句 2分,共10分)。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2、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答:国内最大的城邑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恐怕对您有所不利。、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答: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答:手下办事的人因孟尝君认为他卑贱,(所以)给他吃粗劣的饭菜。

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答: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

四、分析题(每大题10分,共30分。)

(一)阅读李大钊《今》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妮?“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咋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

(1)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第一问上一段论点:“今”最可宝贵。下一段论点:“今”最易丧失。

第二问上一段论据:名人名言(或答理论论据)。下一段论据:事实论据

(2)这两段文字有何内在联系?

答:因为“今”最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今”最可宝贵;论证了“今”最易丧失,也就证明了“今”最可宝贵。

(二)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找出至今仍使用的一个成语。

答:多行不义必自毙。

(2)分析庄公人物形象,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刻画这一人物性格的?

答: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残忍、自私,语言描写。

(3)祭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智慧,坦诚,以国事为重。

(三)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1)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

答:是宝钗在对宝玉说话。

(2)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宝钗一直劝说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这说明宝钗是一个真心爱慕宝玉,但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贵族

少女。

(3)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答: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言语描写和肖像描写(或表情描写、情态描写)。

五、作文(40分)

以《满招损,谦得益》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600—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满招损,谦得益”这句话由古至今都非常出名实用,骄傲会使我们得到一定的损失,谦虚会使我们得到的是益处,告诫人们要养成谦虚的美德,杜绝骄傲。也正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骄傲自满,要懂得谦虚,我们要不断努力,继续努力。

潮涨潮落,历史的海啸汹涌澎湃,将万事万物层层吞没,唯有精神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看那恢复平静的沙滩上,正是欧阳修拖着嬴弱的身躯不停地向世人宣告着:“满招损,谦得益。”

秋风萧瑟,哀鸣遍野。因为自负,一代枭雄拿破仑惨败滑铁卢,将那撼世的壮志与雄心破碎在凡尔赛宫。狼烟四起,群雄夺鼎。因为谦逊,势单力薄的刘备由一名没落的皇亲后裔迅速崛起,直至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诚然,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自满的人总是满足于现状,总是俯视着周遭的一切。“我就是太阳,世人为之瞩目的太阳!”疯狂的意念将尼采折磨至疯,狂奔在雨中的那道身影就像稍纵即逝的流星。自负,划破了尼采五彩的人生,更割破了人类精神的天空。

月亏则圆,水缺则满。谦虚的人总是积极进取,总是在追赶着时间的晨曦。因为谦逊,因为明白学无止境,孔夫子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所有的不解。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正是谦虚造就了孔子的儒圣地位,创造了异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满招损”使得唐高宗“智勇困于所溺”,日夜迷陷在花天酒地中,用李家王宫屋顶上的瓦片筑起自己的歌舞升平。“谦得益”使得亚历山大“生如夏花般灿烂”,横征阿尔匹斯山,统治了英勇的高卢人,成为可以和恺撒大帝媲美的一代帝王。

在历史的长廊中,多少英雄因过早的骄傲而功败垂成。楚霸王项羽因为骄傲自大,最后落得四面楚歌,死于乌江之畔。东汉末年的曹操,因为骄傲自大,换来了火烧赤壁的失败。骄傲会让人止步不前,失去动力。就像溪水停止不前,终将变为一湾死水,臭臭的,失去生机。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进取,不断拼搏,永不放弃。

北京师范大学期末大学语文试题二 篇6

单选:第1题(2分)

1.《诗经》题材内容广泛,能够形象地反映周代社会生活,下列题材内容在《诗经》中未涉及的是()山水诗

2.汉代乐府民歌在下列著作中收录最多的是()《乐府诗集》

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主要性格特征是()阴险狡猾、虚伪刻薄

4.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史记》

5.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白居易

6.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7.王国维曾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句话

是评论的作家是()李煜

8.号为“稼轩”的词人是()辛弃疾

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除了韩愈以外,还有()柳宗元

10.《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11.戏曲《牡丹亭》表现的是()书生柳梦梅与杜丽娘鬼魂相爱,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喜结良缘的爱情故事

12.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成熟的是()传奇

13.《红楼梦》初名为()《石头记》

14.现代文学史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5.提出了“新诗格律化”即诗歌“三美理论”的是()闻一多

16.下列散文作品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屐痕处处》--周作人

17.下列作品不属于王小波的是()《一次动情的旅行》

18.下列作家作品中专长独幕喜剧创作的是()丁西林《一只马蜂》

19.其作品以“京味”著称,并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剧作家是()老舍

20.20世纪20年代,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人生写实派”偏重以“写实”的手法反映现实

人生问题,下列作品属于这类代表的是()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判断:第1题(2分)

1)《诗经》又称《诗三百》,这是因为《诗经》共收录了300篇诗歌。F

2)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鲁迅曾经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F

3)《史记》代表着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T

4)《孟子》文风雄辩犀利,对后世特别是唐宋古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T

5)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四位诗人。F

6)伟大的浪漫主义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诗风获“诗仙”之称。T

7)婉约词的主要特征是文辞柔美简约,蕴含深婉。T

8)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浪淘沙”是这首词的题目。F

9)《五代史伶官传序》是苏轼的代表作。F

10)经过唐宋的古文运动,古代散文不断地沿着平易流畅、清新自然的方向发展。T

11)诸宫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样式。F

12)中国古代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多种样式,如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等T

13)干宝编辑的《世说新语》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F

14)朦胧诗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涌现出来的一批诗作,这类诗歌注重反思历史,艺术上多

用总体象征,表达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F

15)象征派代表诗人李金发效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富于感伤情调和颓废气息,欧化

味道很重。T

16)第三代诗人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有意用原生态的口语入诗,因此也被称作“民间诗歌

”,舒婷和海子是这一流派的代表诗人。F

17)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作家之一,其早期散文多写漂泊生活中的艰辛,富于自叙传的色彩。T

18)沈从文散文往往以湘西为场景,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人性美和自然美,这类作品有《湘

行散记》和《湘西》。T

19)《茶馆》分别展现了三幅历史时代画卷,这三个时代是:满清末年、抗日战争、新中

国建立。F

20)汪曾祺师从沈从文,一生只写长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均是长篇。F

简述《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艺术特色。

全文结构完整,清洁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1)郑庄公

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他一生下来就遭到了母亲的记恨,几乎被剥夺了国君的继承权,他是无辜的受害者,但这种险恶的家庭环境以及特殊遭遇也养成了他一套处世本领。姜氏为叔段请制,他明知对方包藏祸心,但表面上却扮成很依顺母亲和爱护弟弟的样子,如同一个“孝子贤兄”,他从容不迫,采取了欲擒故纵的办法,最终赢得了胜利,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外顺而内奸,外宽而内险的任务形象。

(2)武姜

内讧的制造者,这是一个道地的贵妇人,其养尊处优的地位和生活,养成了她吃不得一点苦头和偏私狭隘的性格。她因一点疼痛,就对骨肉结下了怨仇,显得她是那么的毒辣残忍。她的失败原因在于她只凭自己一贯肆无忌惮的性格行事,在斗争中不讲策略,任性而为,笨拙愚蠢,因而她的失败是必然的。

(3)共叔段

他从小就得到母亲的宠爱与庇护,养成了一种恃宠骄纵的性格,在夺权斗争中野心勃勃,有恃无恐,赤裸裸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不讲策略,与庄公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其政治上的狂妄幼稚,因而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特点。

郭沫若以学者、剧作家、诗人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他的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区落笔,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

大学语文测试题 篇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 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 外语的交际功能也更加突出和重要, 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 以指导各高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与使用了15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1999) 相比, 《课程要求》所依托的教学理念更先进, 且大大提高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它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 《课程要求》还重申了教学评估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并强调终结性评估 (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 也应该主要评价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为听力测试指明了方向, 也就是说测试必须能反映测试对象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最为先进的交际测试理论, 积极关注、努力实践测试法改革, 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核心是交际能力的学说。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交际能力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20世纪60年代中期, 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提出了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语言行为 (linguistic performance) 两个不同概念。但他所提出的语言能力只是一个抽象的语言能力, 由于人们交往时只有抽象的语言能力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到语境, 并且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 由此便产生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不同的语言学家对交际能力作了不同的阐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学家有Hymes、Canal和Swain以及Bachman。

适合自己学习词汇的方法。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侧重对学生认知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 学生在一个新单元的学习中, 是否能区别积极词汇或消极词汇, 从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去掌握它们;其次, 学生是否经常在课外阅读中巩固单词, 扩展新词汇;再次, 学生是否根据构词法或上下文语境来猜测词汇。影响词汇学习的策略还有调控、交际、资源策略等, 这些都是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如何渗透的问题。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 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要让学生善于思考, 教师首先要勤于思

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之说, Hymes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Hymes认为语言能力应该表现在语言交际使用能力上。他的交际能力模式包括四个方面: (1) 可能性, 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在形式上可能; (2) 可行性, 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践以及可实施的程度; (3) 恰当性, 即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得体, 以及得体的程度; (4) 有效性, 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践以及实践的程度。Hymes的这一语言能力概念涵盖了语法的、心理语言学的和社会语言学的内容, 相对于Chomsky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概念更为具体和便于理解。

20世纪80年代Canal和Swain提出了另一个交际能力模式, 该模式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Canal和Swain交际语言能力模式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语言的重新认识。语言不再单纯是知识系统而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 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用该语言做事情, 例如订旅馆房间、问路、就餐等等现实的生活活动。

到了90年代, Bachman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 该模式认为交际能力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 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 它主要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 (Bachman&Palmer, 1996;Bachman, 1999) 。语言能力包括组织能力 (语法与语篇能力) 和语用能力;策略能力指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 主要包括评价策略、确定目标策略、制定计划策略和执行计划策略。这一模式对交际能力的认识更客观、全面、深刻, 指出交际能力各构成因素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 是一个互动 (interactive) 关系, 即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dynamic process) , 各种知识、技能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 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其中, 策略能力把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者的世界知识和真实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成为交际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理论对语言教学和测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语言教学方面, 日益普及的交际教学强调语言材料应是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真实材料, 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应符合真实交际的特点。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变化必然引起语言测试发生相应变革。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交际语言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方法、手段等都尽可能地复现真实交际的特点。现在, 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原则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真实性

Bachman (1991) 提出应该从两方面来定义测试的真实性:

考, 勇于创新。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更新教学观念,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 使学生在中学阶段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阳.词汇教学方法新探 (三) .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5.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 情景真实性, 指测试方法特征与将来某一特定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关的程度; (2) 交际真实性, 指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 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 参与的程度如何。语言测试的真实性这一标准有助于我们设计考题时打开思路, 评估试题具有新的角度, 提高测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Bachman还提出了用以提高语言测试交际真实性的四项措施:第一, 提出要求。在设计考题时可以具体说明考生只有使用何种策略才能完成该任务。第二, 提供机会。即给考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必要的信息和工具等。第三, 考试任务要得当。任务太难, 会影响考生策略的应用。第四, 考试任务要由趣味性。通过提高考试任务的情景真实性可以提高考试任务的趣味性。

真实性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 如果某项测试有较高的真实性, 即测试任务特征与真实生活中使用的任务特征有较高的一致性, 那么对测试任务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的评价就可以推断出受试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语用能力;2) 真实性能潜在地影响受试者对测试的接受程度。真实性高的测试会激发受试者对测试任务的积极反应, 从而有助于他们发挥最佳水平。由此可见, 运用真实性原则设计听力测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交际运用语言能力。以下主要讨论如何运用真实性原则设计听力测试。

运用真实性原则设计听力测试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Bachman认为真实性主要体现在情景真实和任务真实, 因此当我们运用交际测试理论设计听力测试时就必须做到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真实性以及听力理解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也具有真实性。

1.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首先体现在其真实的语境上。因此, 听力材料的选取应有一定的语境, 而且是在真正的交际情形之中, 与真实的语言有同样的特点。为了增加听力材料的真实性, 在选择材料时应适当加入背景噪音或声音。它对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 使学生适应真实的交际环境都起着很好的作用。以听飞机场的信息播报为例, 学生在语音实验室中, 利用耳机, 去听事先录制好的教学磁带, 他们能获取其中重要的信息。然而, 到了人来人往的候机大厅时, 他们在理解广播通知时就觉得有困难。因为学生们只是适应了在“真空”中播放的听力素材。如果在听力测试材料中能够适当加入背景噪音或声音, 这一测试将对听力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为了使听力测试具有较高的效度, 能真正测试应试者听的能力和技能,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也体现在其语言的特点上。听力与阅读虽同属输入性技能, 但在材料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后者为严谨的书面文章, 而前者多为口语化的材料。这种口语化的材料就决定了它具有真实语言的特点:整体语速较快, 具体交流时又时快时缓, 并不时伴有停顿或重复, 且材料口音不一, 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都和经过改写的材料有差异。这种非正式的真实听力材料通常结构松散, 有许多冗余的话语, 在言语交际中有停顿、支吾、起句失误等现象。因为真实听力材料是交际者在即兴说话时进行的语言交流, 不像经过改写或整理并先录好了音的听力材料那样信息量大, 无用信息少。此外, 在语音中, 真实听力材料还有同化现象、缩约形式、音长的变化和停顿位置的变化。它的语言体系、语法结构和正式的经过改写的书面语式阅读材料有较大的差别。因此, 在设计听力测试时, 材料最好源自现实生活, 而不应是由一些专家和教授编写或整理、然后由操英语的人士录音而成的语言材料。

再次, 听力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多样化。听力测试材料要有情景真实性, 必须是听的情景用的材料, 而不是读的情景用的材料录在录音带上, 而且这些材料还必须与测试目的相结合, 必须属于真实情景。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的实际英语听力水平, 比较理想的听力材料应该是人际交流的真实片断, 如谈话、电视采访、新闻报道等。同时, 听力材料还应兼顾多样性, 它包括题材体裁类型和语言发出方式的类型, 如:新闻报道、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教师讲课都属于题材及体裁类

型材料, 而会话 (conversation) 或讲话 (talk/monologue/unscripted talk/scriptedtalk) 、辩论、评论等则属于语言发出方式的类型题材。它们都适合作为听力测试材料。

此外,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还体现在语速上。这是听力测试材料所特有的问题, 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听力材料语速要求自然, 就是要求符合真实生活中一般人讲话的速度。当然, 自然语速也有快有慢, 快的自然速度和慢的自然速度可以有相当的距离。如果是设计高级的听力测试, 可以取高一点的自然语速。相反, 如果是设计低级的听力测试, 则可取低一点的自然语速。不同的篇章类型, 速度要求也不相同。重要的是要保持在自然的幅度之内。

2. 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语言测试一般通过任务引出样本, 然后凭借样本评估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熟练程度。Bachm an和Palm er (1996:44) 对“语言使用任务”进行了定义:在特定的情景中个人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而使用语言的活动。测试对象能完成测试任务就代表他具备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测试采用了具有真实性的材料, 但测试任务却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 测试结果也不可能真正反映测试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具有必要的听力理解能力。

在Buck (2001) 看来, 听力任务的设计过程中, 只需尽可能逼真地复制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听力任务, 就就可以了解到听者应付听力测试任务所需的能力怎样。Bachm an和Palm er (1996:43) 指出情景真实对于展现特定语言测试的表现与语言测试以外的具体情景的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因此, 测试中包括的任务必须具有情景真实性, 即具有真实生活的突出特征。这些突出特征主要有:环境特征、规程特征、内容特征、预期听力反应、内容与听力反应之间的关系等。 (转引自何勇斌:2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设计听力测试时, 我们应当力求材料与真实生活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所设计的听力测试才能反映被测试者的真实交际语言能力。此外, 就测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 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 教学是第一位的。但是,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 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 测试对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 如果在语言测试中注重真实场景下语言材料的使用,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就会更有意识地训练听懂真实的语言, 培养听力技能, 真正提高学生听语言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摘要:众所周知, 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有教学就有测试, 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如何使测试成为教学的有效评价方法, 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测试理论来指导听力测试。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出现为听力测试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原则。本文主要讨论了运用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中的真实性原则指导如何设计听力测试。

关键词: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真实性,听力设计

参考文献

[1]Bachman, Lyle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和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5]张艳荣.大学外语听力教学及测试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

[6]何勇斌.听力测试的构想效度及其实现[J].外语教学, 2005, (5) .

[7]潘之欣.交际性听力理解考试任务设计研究[J].外语界, 2007, (1) .

[8]王海华.语言的真实性与听力技能测试[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9]洪丽燕.交际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与评估原则[J].科教文汇, 2007, (9) .

大学语文测试题 篇8

1. 阅读微型语段,回答(1)—(4)题。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liàn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gài是不行的。(选自课文《端午的鸭蛋》)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A.东_______B.子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A.liàn[ ]囊B.大gài[]

(3)请在田字格内写出两个与“囊萤映雪”词义相近的成语。

(4)请谈谈你了解了“囊萤映雪”这一典故后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忆课文有关知识,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

C.萧乾的《吆喝》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D.冯骥才的《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3. 请在下面语段的“□”内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歌会酬和的方式。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选自《云南的歌会》)

4. 某理发店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然后根据这一职业的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补全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意旨相通。

我爱读书,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诗句,并指出它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四个句子中,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沙场秋点兵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闲来垂钓碧溪上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小明和萧军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传统文化;萧军则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9—11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9.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段用了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段的场面描写在写作方面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12—18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2. 依次填入文中“□”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绕灌扔抵B.绕装丢顶

C.缠装扔顶D.缠灌丢抵

1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

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既然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

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

16. 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选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对过端午节,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美文《坐歌堂》,回答19—24题。

坐歌堂

张喜洋

在川西北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桌酒席,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的传统菜,像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这些菜都是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弥漫着四川特有的咸菜香。土制的高粱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婚庆气氛格外热烈。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一放,两边都摆上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陪伴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开场时有个规矩: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后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因此,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已开始唱了起来。歌唱者不分男女,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得到的掌声就最多。歌曲类型不限,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可以通宵达旦,乡亲们越是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就越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并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的演唱会。

还记得当年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长大成人后,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参加“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

19.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坐歌堂”开始的时候,大家合唱《东方红》,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结尾写奶奶唱情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孩提时代的我,为什么“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男女老少合唱《东方红》的时候,作者说“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这样写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单元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到民间去采风”的活动,请把你“采撷”到的“风”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作文(1) 题目:我家乡的__________节

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要体现出家乡过这个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陶行知认为“健康先健心”。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1)A. j€靚B. ju€鄋(2)A.练B.概(3)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写出两个即可) (4)略。2. D3. 见景生情 互嘲互赞4.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明经过理发后人就会变得美丽,另一方面暗指重新开始。这一广告语指出了理发的作用,强调了理发的必要性,获得了形式美、意境美的效果。对联:换新颜从头开始,改旧貌以剪收场。5.略。 6.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 7. C 8.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1)示例:①我认为应该保护。因为“信天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之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我认为不需要保护。因为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信天游”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被自然淘汰。(2)略。

二、9. 山路漫歌10. 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动人的场景,使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与山鸟的鸣唱相应和,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11.示例: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12.D13.风俗有: 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午饭要吃“十二红”。心理与追求:避邪祛灾,祈福吉利、美食健体、喜庆红火。14.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15. B16. 从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使家乡风俗更显淳朴,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17. 流露出对淳朴欢乐的童年生活、对丰富奇妙的家乡习俗的怀念之情。18. 略。19. 排比;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婚庆的热闹气氛。20.不但营造出“坐歌堂”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感激之情。21. 将文章情节推向高潮,增添了文章的情味。22. 因为“坐歌堂”表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参加合唱的人员多,歌声高,热情饱满。24. 示例:贴春联;闹花灯;吃年夜饭。

上一篇:湖南省信访条例下一篇:青少年法制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