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个人事迹材料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驻村个人事迹材料(精选8篇)

驻村个人事迹材料 篇1

“两项档案”践实绩。一是建立工作实绩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对“第一书记”工作实绩进行档案管理,详细了解每个“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学习培训情况、项目推进情况等,对各工作事项进行归类登记,保证各类数据、参与人员、工作效果等有凭有据,真实客观地反映“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二是业绩佐证材料。主要包括荣誉、影像、图片资料等能证明工作业绩的视频、照片、文字等材料,在村以上媒体受到宣传的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和受表彰情况,确保“第一书记”工作有记录、评价有依据、成长有轨迹。

“三项考核”强激励。对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考核分日常考核、期满民主测评和工作考评。日常考核由乡镇(城区社区)党(工)委根据考勤、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定期抽查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民主测评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根据“第一书记”述职报告,对照到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测评;工作考评主要由村委组织部依据目标任务,检查建班子带队伍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等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对考核优秀的“第一书记”优先评先表彰、优先提拔任用。

“四项制度”抓管理。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第一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参观学习;建立考勤制度,由村党支部对“第一书记”到村情况进行考勤,并按周上报,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建立日志制度,要求“第一书记”根据到村开展工作情况和走访农户情况分别填写组织部统一印制的《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并每月由村党支部签字盖章;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至少2次“第一书记”碰头会,了解工作动态,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驻村帮扶事迹材料 篇2

根据上级要求,为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筛选,成立了**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帮助该村制定发展规划,筹措引进资金,实施扶贫项目,开展技术培训,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驻村帮扶队入驻**村后,立即组织调研。在入户调查摸底中做到“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一是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经济发展状况,村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情况,了解农村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试用技术,法规法纪教育等情况,明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影响和制约**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调整

滞后,村民纯收入趋缓,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沿袭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单一种植模式,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大,经济作物少。由于结构单一,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先进收入增加更少。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更谈不上办福利公益事业。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年轻人中多数是初中或者小学毕业,并有少数文盲,高中毕业生很少。村民安于现状,进取精神不够。加上**镇钢制家具产业较为发达,初中毕业后,都能在附近企业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没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

针对调研情况,驻村帮扶队立即向镇党委作了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我们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让班子强起来,使队伍聚起来,把新村建起来,帮群众富起来”的工作目标。具体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干部在议事中的规范程序,在办事中健全制度;重点细化落实村情民意恳谈两会制度,村两委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组织党员深入开展以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热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动力;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党组织输入新血液,解决老远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

基础,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围绕本地实际,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采教相结合的办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每个党员掌握1-2门试用技术,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积极帮助村支部加强兵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建设,建立机构,完善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增强活力。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史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帮扶工作队积极向镇党委定期不定期的汇报**村的情况,得到了镇主要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村两委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效缓解了办公经费难的问题。三是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帮扶工作队全年共协调修路项目资金40余万元,完成主干道修建1300余米,目前仍有2条水泥路正在规划建设,建成通车后,即可实现村内道路的全覆盖

在**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镇的驻村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安排不够细化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努力解决改进,务求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群众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更新观念,转变旧的生产生活方式,用于接收新思想,新事物,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生活质量。

二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

成。采取向上级部门争取、号召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办法,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确保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项目顺利落实。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团员、青年、妇女等组织的作用,在全村开展帮扶、帮带活动,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民思想文化阵地。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和政策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五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驻村帮扶工作对和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的为群众生产生活办几件事。

中共**镇委员会

驻村书记帮扶典型事迹材料 篇3

这是流传在松桃自治县甘龙镇玛瑙山下麻阳村的一句顺口溜。里面所说的指导员就是驻村干部江明。在麻阳村,只要一提起江明的名字,群众都对他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百姓的“贴心人”。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该县扶贫办驻村干部江明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奔赴甘龙镇玛瑙山下的麻阳村,开启了驻村生涯。

初来乍到的江明,对风光旖旎、海拔1400多米的玛瑙山既陌生,又好奇。

巍巍玛瑙山,确实很美、很秀丽,据当地村民介绍,山上有溶洞、溪流,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站在玛瑙山之巅,让人心旷神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江明十分兴奋,像是遇到久别的.“朋友”,有点“相见恨晚”。用他自己的话说最为确切:玛瑙山下的约定。

据说,当年贺龙曾率领红三军九师一部进驻甘龙,依托玛瑙山在麻阳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至今遗址犹存 ……

驻村第二天,江明走村串寨,开始村情民意调研,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麻阳村位于甘龙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接官坟村,南与印江县刀坝乡接壤,北与大树村毗邻,辖7个自然寨13个村民组,共326户1552人,党员21名。村里可使用面积78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村民收入大多靠外出务工,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

通过走访调研,感受最深的是村民朴实、勤劳和直爽。作为驻村工作组的组长,来驻村的目的就是“接地气”,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发展,为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当好助手。想到这些,江明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详细掌握麻阳村的实际情况,江明深基层、送政策、访民情,总是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查看路、沟、渠等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与村支两委团结协作,共同研究发展规划,理清麻阳村的发展思路。

民情日记106篇、交谈心记录102篇、工作台账45篇……

在江明的办公室里,不仅看到各种完善的制度,齐全的办公设施,还翻看了他认真作的工作笔记,他对麻阳村底数十分清楚,情况十分明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村里环境卫生,丰富村里文化生活……

随着目光的转移,在给群众承诺的办理实事的公开栏中,看到件件都是惠及百姓的实事,并在不断的兑现着。

心动不如行动。思路明确了,计划拟定了,说干就干,江明甩开膀子大胆干起来。

“江组长,刚才村民打电话过来,说小沟组山体塌方了,快去看看”。

4月26日凌晨 7点,雷电交加,大雨瓢泼。江明正准备去茶园沟勘查路况,电话突然“嘟嘟”的响起来,电话那头传来麻阳村支书费佐仁急促的声音。很快,江明和费支书立即赶到塌方地点,原来是印(江)秀(山)公路边的小沟组山体塌方,阻碍了车辆正常通行。

看着车辆不能通行,长长的队伍,像条长龙盘踞在玛瑙山上。

说时迟,那时快。江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边和费支书迅速组织群众,一边电话联系挖掘机,及时抢修公路。

群众听说是抢修塌方的公路,纷纷赶赴而来。不久,挖掘机也来了。

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撮箕、有的搬动石头……

在江明的指挥下,抢修工作有序进行。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抢修,600多方的土石被清理干净,车辆可以通行了。

看着公路恢复了正常通行,一辆辆汽车飞奔而过,江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里踏实了许多。

“驻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锻炼人,尤其是为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觉很幸福,很满足。”一句朴实憨厚的话,道出了江明驻村的初衷。

要想富,先修路。江明在走访群众工作中发现,陡坎子组共54户238人,至今没有建成通组公路,全凭肩挑背驮,群众生活生产很不方便,极大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改善出行条件,打破陡坎子组经济发展瓶颈,江明与其他驻村干部多次深入该组实地查看,认真听取老百姓的意见。群众听说要修公路,积极性空前高涨。江明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内完成陡坎子通组公路建设。

通过江明不懈的努力,该县扶贫办积极帮扶6万元,群众筹资7.38万元,并投工投劳,修通了一条长2公里的通组公路。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6月3日,江明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次空前的农业产业化培训,邀请有关专家,为群众讲授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核桃种植与培育等知识。

群众得知村里要搞农业产业知识培训,大家都早早的赶来,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通过培训与现场解答群众提出农作物病虫防治等问题,提高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技能。

6月8日,江明像往常一样,早上八点左右,戴着草帽,背着水壶与书包,就出发了,去茶园沟组调研。茶园沟组是麻阳村地理位置最高的村寨,共65户326人。长期以来,由于村子3公里的“连户路”没有得到硬化,不论大人小孩走路,都很困难,尤其是下雨天,泥泞路滑,行人容易摔倒,群众十分渴望硬化道路。

当晚,江明召集部分群众召开院坝会,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如何解决道路硬化资金、土地协调等问题。据初步估算,3公里的“连户路”硬化需要资金10万余元。村寨偏僻,条件恶劣,凑钱硬化很困难。

那晚,江明躺在床上,左思右想,碾转反侧,彻夜未眠。

第二天,天刚破晓,未到上班时间,江明就拨通了他所在单位的领导电话,把硬化道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请求得到帮扶。单位领导听后,十分关心。党组书记周尚军、副主任龙昌培亲自前来该村调研,当场决定调拨10万余元的水泥、沙石等物资,群众投工投劳,共同解决硬化道路的问题。

这个好消息,很快不胫而走,群众兴高采烈,有的还电话给在外打工的亲人,整个茶园沟组都沸腾了起来。

6月中旬,太阳炙烤着大地,气候炎热,群众依然冒着烈日,顶着酷暑,开启了硬化道路的进程。大人、小孩、老人,甚至是连年过古稀、耄耋的老人,都兴致勃勃的赶来修路、送水。“感谢党、政府送来了水泥、沙石,我们的路可以得到硬化了。”费支书激动地对笔者说。目前,道路硬化工程正在有序进行。

为了丰富群众生活,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今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江明共募集经费近5000元,在村里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农民运动会,比赛内容为篮球、拔河等项目,连毗邻的印江县刀坝乡的村寨也赶来了,共8支球队、6支妇女拔河队进行了角逐。

一时间,麻阳村各项工作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有条无紊。

旱灾无情,人间有爱。今年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麻阳村旱情严重,损失较重。江明与其他驻村干部一道,早出晚归,上山寻找水源,帮助老人挑水,发扬灾情面前毫不退缩的精神。白天,江明穿梭在田间地头,查看灾情,与群众座谈。晚上,做好民情日志,统计灾情,分析灾情原因及解决方案。

江明同群众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并挨家挨户告诉群众有什么困难就拨打连心卡电话。

“请问你是江组长吗?我们家的田里没有水了,需要水泵和抽水机。”

“好的,我们会尽快协调解决。”

7月26日,老寨组一古稀老人胡建耀夫妇通过连心电话卡,拨通了正在村里查看灾情的江明的手机。

第二天,江明通过与镇政府协调,得到水泵、抽水机各一台,并与村会计谌志刚为老人及时送去。

到了老寨组,胡建耀老人年纪大了,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不会使用抽水机与水泵。江明不仅亲自去买来柴油、机油,还找来工具,在沿溪河岸挖好水塘,接通电源与水管。

“来水了,来水了,我们的稻田得救了。”

看到一大股清澈的泉水从水管里汩汩流出,奔向稻田时,胡建耀老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感谢你们的及时帮助,还自己掏钱解决我们的燃油问题,我们这片面临减产的稻田有希望了!”老人动情地握着江明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花点钱不算什么,只要能多抽一点水,老百姓少担忧一点,多收获一点粮食就行了。”江明的话,温暖了群众的心窝。

一个身影一面旗。哪里困难,哪里就有江明的身影。

8月2日,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面对水井干涸,人畜饮水困难不言而喻。

江明急忙背着刚从镇上买来的水桶,赶到孤寡老人王玉桃、李仁邦,残疾老人胡建常的家里,询问是否还有水喝,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

在残疾老人胡建常的家里,江明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急忙帮助老人去挑水,硬是把老人的水缸灌得满满的,才离去。

“还是党和政府想得周到,派来了这样的好干部。”每次江明去给老寨组的孤寡老人王玉桃、残疾老人胡建常挑水后,他们都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江明总是淡淡一笑。

舍小家,顾大家。为了麻阳村的发展与建设,江明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时间,驻村5个多月以来,一直坚守在村里,不断兑现给群众的承诺。“在与群众一道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别样的幸福。”他时常这样感叹。

在抗旱救灾工作中,总是看到江明穿梭村寨与田间地头的影子,与群众亲切的交谈、了解群众心声、协调抗旱物资、宣传森林房屋防火、化解矛盾纠纷……

江明,尽管过头不是很高,但却看到他高大的身影。

驻村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整理 篇4

凝心聚力促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我的初忠是多帮忙不添乱,下来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干实事……”和平村第一书记说。崔春同志是杭锦后旗政协派到三道桥镇和平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2020年10月开始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自他到和平村驻村以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

“我的初忠是多帮忙不添乱,下来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干实事……”和平村第一书记说。崔春同志是杭锦后旗政协派到三道桥镇和平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2020年10月开始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自他到和平村驻村以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驻村工作中,他走遍和平村家家户户、一角一落,认真履行驻村干部工作职责,静心想事、耐心谋事、细心干事、真心为民,是村民心中的“好干部、好书记”,始终本着“再接再励出成绩,为民办事不放松”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谋划产业发展,助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走访摸底,他是社情民意的“调查员”

驻村后,为了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和平村的基本情况,他开始深入实地开展调查工作。

(一)精准识别“贫困户”。他与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每一家农户,了解掌握贫困户贫困原因。听取群众对全村脱贫致富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地重点访问老党员,种植养殖能手,困难户等村民代表,了解村民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精准退出22户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3人,其中两户是因户内成员患有大病,医药费指出极大,导致贫困;另外两户是残疾妇女离异和丧偶,独自一人带孩子上学,无经济来源导致贫困。

(二)多种形式摸“村情”。驻村工作生活中,主动与村组干部拉家常,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会同村书记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详细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两委”干部的评价,了解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规划、村组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了解到因地少,群众年龄机构老龄化,村民无更多的地可耕,部分群众思想落后,等靠要思想突出、因学因病因残等主要致贫原因,掌握了基本村情、弄清了和平村的贫困现状及原因、摸清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愿望。

(三)制定规划谋产业发展。他走访农家户,踏遍村里的一角一落。通过走访,他掌握了村里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状况,找准了驻村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拟制了《和平村2018—2020年扶贫攻坚产业发展规划》、《一户一策脱贫计划》,长远规划和平村种养殖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真抓实干,他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驻村工作以来,他始终把村民放心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开展亲民、便民、爱民工作。

(一)践行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获得了和平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在村委会宿舍里,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唠家常问政策,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他反映商量。自己也不免感慨: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忧”“喜”关乎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

(二)做小事办实事。正如他所说,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实事。看到村里的赵银花、范凤珍等几位残疾群众无法行走,崔书记急忙想办法想旗残联部门申请轮椅、拐杖;了解到70岁的冯玉福特殊的家庭遭遇,还要供上大学的孙子读书,崔书记联系爱心人士捐资助学;村里有些渠道的涵管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群众通行,崔书记多次联系水利部门,为和平村申请涵管30节,解决了燃眉之急。除此之外,他非常重视群众教育和公益服务;联系河酒文工团“送艺下乡”,补精神之“钙”;邀请旗医院和同济医院8个重要科室“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为农村困难家庭上门就诊,解就医之难;邀请名理发师为群众免费理发,送服务到家;联系其爱心协会,为贫困人捐衣送物,想群众疾苦。驻村以来,村民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会找到第一书记,因为他不怕艰辛、不畏劳苦,是群众的“贴心人”,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一份社会正能量。

三、全心帮扶,他是脱贫致富的“引领者”

驻村帮扶,怎样才能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崔书记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

(一)转思想换观念。村民尤其是贫困户都想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都想家里有存款、出行有车子,但是村里没有更多的人去想脱贫致富的方法路子,主体意识不够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大多仅满足于政府能发几头猪、几只鸡,几只羊,习惯于现有生活生产方式。假如思想观念不转换,扶贫工作就会形成越扶越贫、越扶越懒的怪圈。作为扶贫“第一书记”,他坚持从解决村干部的思想“贫困”和转换村民思想观念着手,通过组织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逐个找村干部谈心谈话、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村民走出思想贫困的误区,真正更新观念,形成真扶贫、人人能脱贫的局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民魏克义对他说:“崔书记,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和你们这些好干部,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二)调结构增收入。西甜瓜种植是和平村的特色产业,效益很好,但是了解到贫困户不种西甜瓜,原因是有的怕苦,有的不懂种植技术,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增强致富的信心,今年年初他和村干部多次召开贫困户和党员、种植大户座谈会,形成结对帮扶格局,让党员和种植大户指导和引领贫困户种植西甜瓜经济作物,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白情海、史银忠等几户亲自今年的收入增加了10000元左右。今年和平村西红柿产业也获得大丰收,崔书记和包村干部主动多次联络收购商,商讨与贫困户的联结机制,最后商定与贫困户签订单给予最大限度的让利,每斤收购价高出0.5元,每亩幼苗优惠300-500元,已写入订单协议,目前和平村已有5户贫困户签了订单,实现种植稳定。村民史建华高兴地说到:“崔书记真的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事,感谢崔书记”。

(三)建组织强堡垒。“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驻村工作每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不树正气,很难取得群众的信任,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第一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村“两委”三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好,会议议事制度不经常,特别是在涉及民生、关联村民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上政策宣传不够、透明度不高,存在推、拖、回避、躲等问题。他适时改进驻村工作方法,积极协调处理好与村“两委”工作关系,帮助村“两委”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增强引领,树立了“堡垒就是阵地、党员就是旗帜、驻村帮扶就是形象与榜样”的工作意识。

市发改委驻村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篇5

市发改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干部驻村联户扶贫的号召,定点包扶XX县红庙镇群福村。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企业带动、开发扶贫”的方针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领导亲自带头包抓,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帮助定点村理思路,抓重点,促脱贫,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一、提高认识,明晰责任,增强帮扶使命

红庙镇群福村位于XX县南部,属丘陵山区,辖八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7.861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村民居住分散,广种薄收,地理环境复杂,防御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受地理环境影响,群福村缺乏主导产业,以外出务工和传统的粮油种植为主,没有成规模的种植、养殖基地,经济结构单一,增收渠道少,耕作方式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下,处于自给自足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差距很大。新一轮包村扶贫工作确定由市发改委包抓群福村后,委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工作思路,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为全力配合市委领导抓好包村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机关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委领导多次带领相关科室深入群福村调研走访、了解情况,科学划定贫困户、贫困人口贫困类型,分析致贫原因,分类制定针对性的包扶措施,确保包扶的每一个贫困户都有联系人、有具体的脱贫措施,为我委扶贫开发工作稳步实施、有序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住机遇,科学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扶贫”的工作总体要求,市发改委驻村干部与县、镇包村人员分为三个工作组对群福村8个村民小组223户、1017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收入来源、子女上学就医、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分类汇总、信息录入和建档立册,做到了情况清、底子明。在充分掌握群福村实际情况及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开发扶贫、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分段实施”的原则,坚持以群众增收、脱贫致富为目标,确定了“依托优势、多业发展、培育特色、综合配套”的帮扶思路,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环境整治、党的建设等方面拟定了三年脱贫致富规划及市发改委《包扶XX县红庙镇群福村扶贫开发(2014—2016年)和干部驻村包扶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编制科学的发展规划和3年的包扶措施,使群福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群众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贫困村“五有”的目标:即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有完善的公共服务、有整洁的居住环境、有健康的文明村风,确保群福村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多增收1000元。

三、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也是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上实现质的跨越。包扶工作开展以来,市发改委在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统筹协调扶贫、交通、财政、水利、文体等部门资源,相继帮助实施了11个项目的建设。截止目前,投资25万元的群福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院场硬化、文化长廊、农家书屋、广播室建设、投资48万元(发改委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的群福村一组0.78公里道路拓宽硬化工程、投资55.2万元(发改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40万元)的群福村供水工程及投资357万元12.8公里的群福村七、八组高压线路架设工程,在多次与XX县电力局沟通协调后,均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群众反响良好。同时,招商引资项目、农业产业园建设、七、八组道路、立面整治和移民搬迁安置等项目按照规划方案正在逐步实施。

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

针对耕地面积少、群众增收路子不宽的现状,群福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以高山蔬菜、核桃、养殖、劳务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在市发改委的精心谋划下,结合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完成了以茶叶、核桃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劳动技能培训,流转1000余亩土地用于高山蔬菜基地建设,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劳务技能培训等方式,使贫困户能够尽快脱贫致富,扶贫项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南江黄羊产业走扶持大户、帮带贫困户的路子,重点培育百头以上大户5户,全村黄羊饲养量达到2036头,人均实现2头羊。劳务输出240余人,年创收300万元。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猕猴桃1000亩、茶叶基地300余亩,全村初步形成了主次分明的产业格局,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0元,比2013年增长19.5%,广大群众依靠特色产业正在逐步走上致富路。

五、强化宣传,树立信心,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篇6

圆梦小康的“领路人”

--XXX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XXX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汉族,XXX年X月生,选派前为XX单位XX职务。2015年9月经组织选派任XX县XX乡XX村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走村入户,真情付出,真心服务,一心帮助XX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心无旁骛搞驻村、脚踏实地抓帮扶;竭尽全力解民忧、千方百计促发展。

访民情

谋思路

致力搭桥建规划

XXX同志由于近几年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对当前基层农村工作不熟悉,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他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中央、省市县扶贫攻坚的文件精神,并主动向基层干部学经验。他说:“只有多接地气,工作才有底气;只有掌握村情民意,才能掌握群众所急,解决群众所需,真正帮到点子上。”

驻村个人事迹材料 篇7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同样可以凝聚成塔底的基石。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感动了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舍小家顾大局做表率,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群众,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就是昭通市公安局驻彝良县洛泽河镇大寨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XX。

XX长期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一年中有300多天住在村里,几乎天天与贫困群众在一起,而且一干就是4年!他在彝良县委、县政府,洛泽河镇党委、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带头践行市委“133”工作思路,严格按照“571”标准,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深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执行洛泽河镇“包社盯户,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工作要求,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推动,进一步加强大寨村党建工作,下足“绣花功夫”,写好“帮扶文章”。他和镇、村干部一起,与贫困群众一道,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XX在大寨村打造“九位一体”,推行“六个一”,创新推出“4+N”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成绩斐然,亮点纷呈。大寨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受到省、市督查组、抽查组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基层党建工作受到市委组织部的表扬,得到市直工委的肯定;扶贫工作中创造的“一看二查三问四辨五核六评”的“六字工作法”,被市扶贫办广泛推广;驻村扶贫档案受到了市、县相关部门的多次表扬;帮扶村顺利通过脱贫出列验收和脱贫普查,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目标;XX的扶贫先进事迹先后被昭通日报、乌蒙先锋、市妇联、昭通警方、云南公安信息网等专题宣传报道。

扎根基层,苦干实干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X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随时不忘党的宗旨,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荣。彝良县洛泽河镇大寨村辖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45户7080人,属全县82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9年,大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4户2966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产业基础弱。为详细掌握大寨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和遍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生产生活、子女就学、住房条件、具体困难等情况。他广泛宣传,向贫困群众宣传就业、就学、就医和住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脱贫攻坚政策,使他们掌握并用好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让贫困户清清楚楚了解政策,明明白白享受实惠,扎扎实实推进精准扶贫。他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劝返辍学青少年复学,劝导患病群众及时治疗,让惠农政策落实落地。他及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上寨组、大寨组、小寨组、大坝组、铁匠组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了重点人群思想疏导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工作中,面对有些不配合的群众,他用微笑去感化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扶贫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最终取得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他用心去做事,用心去服务,把一件件好事、一件件实事送给老百姓,暖了群众的心,联了农户的情,村里的群众也知道市公安局来了个“王书记”。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扶贫工作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群众所需所想,就是驻村队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XX告诉驻村队员:“我们来驻村,就是为了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9年以来,他带领5名驻村队员和大寨村“三委”、挂村镇干部一起,完成重点户包保销号239户;收集务工证明1198份;完成危旧房拆除59户;劝返辍学生12人;开展“三讲三评”52场,参会群众1500人次;他把驻村队员分片包组,深入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5次,遍访非贫困户21次,扎实开展大寨村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讲授党课7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8次,精神文明活动创建1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400余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00余次;他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开展“扫黑除恶”宣传50余场,发放、张贴扫黑除恶宣传资料3000余份;矛盾纠纷调处60余起;协调投入到大寨村资金10余万元,电脑3台,投影仪1台,打印机一台(四合一),办公用品一批,爱心物资一批,并给大寨村安装了LED显示屏,帮建大寨村党员活动室、文化墙和宣传栏;他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20余场,“输血”、“造血”扶贫并举,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本领;他邀请市公安局机关第九党支部、第十四党支部到大寨村进行业务指导,并带领大寨村党务工作者到市公安局机关党委进行学习培训。他持续抓实“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凝心聚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尽职尽责,久久为功

狠抓“住村”、“驻村”和“助村”。XX认真落实驻村帮扶,他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作为光荣神圣的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不怕苦、不怕累,踏实做事,取得实效。人勤春早,助农先行,时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他和队员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将一袋袋农资化肥分别送到贫困户手中,帮助他们开展春耕生产,解决春耕生产肥料不足的燃眉之急,送去了浓浓的精准扶贫真情,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国家实惠。共计免费发放尿素680袋,复合肥680袋,受益群众达680户3031人。他经常与大寨村“三委”和贫困户对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帮扶合力,精准施策;他和队员一起,协调解决了大寨村上寨组群众饮水、刺老组串户路建设、郑厂组群众修房、小寨组危房拆除、山塘组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问题;他实地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房屋修缮加固、串户路建设、通组公路硬化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他按照贫困户类别分门别类建立了内容较为完善、形式较为规范的精准扶贫工作档案。他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体驻村队员、村“三委”成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和村民共同打扫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他帮助群众建立《村规民约》,推进“厕所革命”,帮助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他积极动员村民将自家的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树立文明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局面。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增强了贫困群众对驻村队员的满意度。

心系群众,勇挑重担

XX在脱贫路上不缺位,抗“疫”战中不掉队,充分发挥驻村扶贫队员“生力军”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全面狙击,一手抓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冲锋在前,不畏艰险,用实际行动筑起大寨村疫情防控的“安全网”,为实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提供坚实保障,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成为村寨最美“警”色。自2020年1月29日工作至今,他从坚守在脱贫攻坚前哨的扶贫队员,迅速转身成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积极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村组摸排,战“疫”在一线。他进组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与防疫资料,通过大喇叭、拉横幅、宣传单、公开信、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教育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科学认识和防控疫情。遇到不识字的群众,他逐字逐句读给他们听,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动员和发动群众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避免出现感染情况。他严格落实居家观察“八个一”措施,确保居家隔离观察规范有效。强势推进网格管控,实行人盯人,把驻村工作队员,村“三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义务联防联控成员装进网格中,全村一张网,全村一盘棋,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同时,他将疫情防控与摸排返乡人员结合起来,一并摸排返乡人员之前务工地点以及现在务工意愿,分类分批建立台账,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等待外出时机,确保已脱贫农户不因疫情返贫,做到疫情防控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两不误、双推进。目前,大寨村2145户群众的生活井然有序,全村未出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经过连续的奋战,他与镇、村两级干部一起,将大寨村打造成了一个安全“避风港”。

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XX在市公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是有名的业务尖兵,更是工作队的大内勤,负责扶贫工作内宣外宣、总结汇报材料的撰写和宣传,负责扶贫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负责信息的接收和报送等,他有条不紊地统筹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默默的做着很多幕后工作,圆满完成组织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每到扶贫点,总有使不完的劲”,工作中,他以“傻”著称,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扶贫工作上,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驻村扶贫4年以来,他已记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加了多少次班,吃了多少桶泡面。记不清多少次冒着高温、酷暑,狂风、暴雨,大雪、严寒,行走于贫困户之间,朋友、家人嫌他傻,他只知道脱贫攻坚工作大于天,心里的委屈只往肚子里咽。然而正是他的“傻”换来了同事和领导们的赞许肯定,正是他的“傻”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扶贫工作。他小小的肩膀上扛着的是他的“小家”和贫困户的“大家”。他经常加班加点,“5+2”“白+黑”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他无法陪伴刚出生的孩子,照顾不了生病住院的老人。作为父亲,他对孩子是不称职的;作为儿子,他对父母是不合格的。但在党中央“确保2020年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任务安排下,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得起在党旗下的宣誓,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党徽,更对得起大寨村600多户贫困户。他也想回家多陪陪妻儿、照顾父母,但为了贫困群众、为了扶贫工作,他无怨无悔,殊不知,愧对家人无人晓。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在小情与大爱之间,在小他与大他之间,他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驻村个人事迹材料 篇8

**,**街办百二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从**年5月驻村至今,**突出抓基层党建、抓思路创新、抓精神脱贫、抓项目建设、抓村级产业“五个方面”,铆足干劲,带领百二河村村民拓新路、谋发展。

两年多时间,先后发展了蜜蜂养殖、食用菌、艾蒿深加工等产业项目,帮助成立了物业公司,千方百计开发村内工作岗位,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年获得全区“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1、抓基层党建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抓党建不能玩虚的。”**同志首先解决的就是百二河基层党建薄弱的问题,她多次找到街办党委主要负责人汇报百二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和街办领导一起到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单位申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百二河村争取了10万元资金,用于完善村委会办公设施,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参加了几次百二河村的党内会议后,**发现百二河村17名党员,年龄偏大,引领意识不强,会上基本不主动发言,为此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将党员民主议事制度常态化、制度化,把议事决策权归还党员。

通过党员议事,不仅提升了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获得感,也激发了党员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抓思路创新

确保脱贫工作实效

**同志充分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开拓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思路、学习先进的扶贫理念和项目。她先后带着村“两委”干部去郧阳区香菇小镇、铁炉沟村车厘子基地等地实地观摩学习,了解龙头企业带动下的扶贫工作思路,回来后又让村干部结合本村的实际在党员大会上谈体会,找出本村的发展思路。

为进一步刺激和开阔党员的眼界,**联系城区走在前列的社区、企业,来百二河召开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村支委一起精心选定活动主题,策划活动方案,先后开展了送春联、脱贫事迹宣讲、保护母亲河、久久重阳圆梦微心愿、文明大家同行等活动。

3、抓精神脱贫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同志切实把“精神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来抓。她筹措资金在百二河村梨树洼易地拆迁扶贫点建起了“脱贫奔小康

感恩共产党”主题文化长廊,对村民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实际修订了《百二河村村规民约》和《百二河村红黑十条》,通过民主评议,在文化墙红黑榜上予以公示,借此来规范村民行为。开展了“卫生文明户”和“百二河之星”民主评选,通过褒扬先进以鼓励后进。

4、抓项目建设

增强村民获得感

**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百二河村的人居环境。

一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年建成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年又争取资金陆续配备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中心、警务室、农家书屋、市民学校、群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为村民议事决策、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开展提供了场所。

二是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添置了完备的医疗设施,在区卫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了资深全科医生全天坐诊,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

三是安装了8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集聚区域的照明问题。

四是建成了村文体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配置了篮球场,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5、抓村级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将百二河村的村级产业和到户产业齐抓共管,同步发展,组织成立了2个农民合作社,吸纳村民219人,其中贫困户近124人入股,开发村内务工岗位20多个。

经过充分的调研,她发现百二河村山大人稀,自然植被完好,山花花期长达九个月,是养殖蜜蜂的好地方。养殖蜜蜂的方案经过全体党员讨论后一致通过,村集体率先养殖100箱蜜蜂,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社+贫困户”紧密的产销联系和利益链接机制,合作社对无经济能力的贫苦户进行种苗铺底,对无技术的进行技术培训,对无经营能力的实行产业托管,帮助贫困户发展企业。

**年,百二河村人均纯收入达1064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如期实现了脱贫成效巩固的目标。

**任劳任怨,始终风雨无阻坚守在精准扶贫一线,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真情走访农户,用真心服务农户,用质朴无华的行动,努力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男,藏族,中共党员,现年30岁,**镇**村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带领群众致富,是他在基层工作的目标。在牧区生活成长的他,深知牧民最需要的是致富途径,需要的是引路人。工作中,他把如何带领牧民群众致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子,将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因**村地理特殊,属湿地保护核心区,为减轻草原载畜量,加强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走传统畜牧业生产向村级集体经济转变的新路子。为了转变传统增收方式,引导广大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劳务技能提升,转移就业脱贫致富,结合**村实际,由帮扶单位出资,整合扶贫产业资金和天津援建资金、牧户入股资金、总计73万元,创办了**县****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现有挖掘机一台,装载机一台,自卸车一辆,将全村建档立卡户和低收入户中有劳动力的牧民全部纳入到了该劳务队中,形成了一支设备及人员齐全的劳务队,劳务队的组建,能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户收入得到提高。现在入股分红的牧户有8户,既为牧村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为广大牧民提供了致富门路。公司自成立以来,作为负责人的**在想怎么才能使劳务服务公司有活干,他积极与镇政府和县项目单位主动联系,为劳务公司招揽工程。就近在镇政府驻地和**村为期解决项目施工地,发挥致富带头作用。

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他积极宣传医疗、教育、养老、低保、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等与牧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有关政策。为投保牧户提供服务并且完成镇党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做好草原防火宣传工作,加强对病死牛羊的无害化处理,说服群众按照政策对死牛羊进行科学处理。

做好维稳工作,创建和谐牧村.走亲访友、进村入户宣传讲解国家政策和“两高一部”法律法规,积极动员党员做好情报信息搜集工作,划区分片对重点人口进行结对帮教,做好正月法会和“三月敏感期”的值守联防和党小组管理工作.近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村民和谐相处,民风得到改善.【篇三】

xx,现任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62年10月出生,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敢闯敢干、创新意识强,带领村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振兴等,让xx村从边远的“贫困村”蝶变为美丽的“幸福村”。

情系百姓,任劳任怨

xx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团结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引导群众苦干实干勤劳致富。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守纪律、严规矩,提高自身素养,注重理论学习。

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生活中对大病户、特困户、五保户等格外关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种植、猕猴桃种植、农家乐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快发展。

二是经常性开展自学和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建设学习型的班子,利用“三会一课”和每季度的党员大会等,采取多种形式与班子成员一起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文件。

三是自己率先垂范,打铁还需自身硬,抓班子,带队伍,坚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村风民风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是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思路,从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中选出高素质人才,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两委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乐于奉献,敢于担当

xx在决胜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中,敢于担当,勇于探索,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全村133户土坯房,改造建好38户全部入住。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识别,三评一公示一入户,62户195人实行项目精准、政策精准、帮扶精准、资金精准,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如期高质量推动全村脱贫。

抓民心工程,解难点问题

xx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人民办实事当作头等大事,实打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做好了护林防火、抗洪抢险、群众突发事件等,两年间调处矛盾纠纷60余起。

他坚持矛盾不上交,邻里矛盾不出网格,一般事不出村,无聚众上访,邻里关系和和美美。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对照党员标准检查自己,带头遵守党纪党规,带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等,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篇五】

“马书记,快到屋里来坐坐。”6月24日,看到xx区大川镇党委副书记xx入户走访,卡子村贫困户郭安培高兴地打招呼。

“地面还返潮吗?”xx拉着郭安培的手询问道。

“不返潮了,感谢马书记!”郭安培高兴地说。

前不久,xx在开展户户走到过程中,了解到郭安培的易迁房地面有些返潮。xx立即联系村委会安排施工队伍进行维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户户走到,关键是发现问题,重点是解决问题。”xx说。20xx年8月,xx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卡子村很多孩子都在集镇上的学校上学,村民大都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集镇租房照顾孩子,不仅没有收入,每月还得支付几百元的房租,这一进一出,给很多村民带来不小压力。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得知十堰温州商会计划选择一个乡镇建设精准扶贫车间的消息后,他立即行动,上门拜访,并主动邀请商会负责人到大川考察。双方一拍即合,利用大川村闲置的厂房建设鞋帮车间。一个多月后,首批电动缝纫机安装调试完毕,30多名在集镇照顾孩子的妇女正式上岗,在车间里上班,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每月按件计酬。“扶贫车间开在家门口,出门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孩子,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卡子村4组贫困户王桂银说。

xx所联系的卡子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里近三分之二的群众长年在外打工,居住地也十分分散。xx坚持利用中午、晚上和节假日,挨家挨户走访。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走访的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和问题诉求,然后再分门别类地将这些问题诉求交办给具体责任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拿出民情日记本,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诉求没有得到解决,然后明确时间抓紧督办和落实。

卡子村2组村民严立云长期居住在汉江路,但本人却在东风大道沿线的一家工厂打工,十分不方便。同时,严立云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是由于户口问题学校还没有着落。能不能想办法让她就近打工,让孩子就近上学呢?xx与驻卡子村第一书记分工协作,一个负责联系学校,一个负责落实房屋,孩子很快顺利进入xx小学就读,东风大道沿线的房屋也及时租到。开学那天,严立云专门发来短信,感谢xx对她的帮助。

在20xx年精准扶贫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中,卡子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摘掉了贫困村帽子,群众对扶贫工作认可度也由最初的70%左右上升到90%以上。“只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兴富民事业,解群众难题,群众就认可我们的工作,群众满意度就高。”xx如是说。

脱贫攻坚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合集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他们为了带领大家走向致富的道路,尝试多种方案,对每家贫困户进行深度了解,你知道哪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2018

脱贫攻坚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

篇。

篇一

2017

月,区统计局干部×××同志被选派到秦岭镇×××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惠农支农政策,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联系对口部门争取项目。同时,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

2017

年底完成脱贫任务

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

2014

年的%

降到

2018

年的11%,今年预脱贫

人,有望年内实现整村脱贫。

理顺工作思路

科学谋划助帮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能全面掌握×××村产业发展情况及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他和帮扶成员扎下根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首先开展座谈会,初步了解村情民意。然后逐一走访

2013

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113

户,500

余人次,全面细致了解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和致贫原因。通过不断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

2017-20

年秦州区秦岭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计划》,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能顺利开展且落地见效;全面完成了

11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未脱贫户

户)“一户一策”计划,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为尽快实现整村脱贫营造了良好开局!

明确目标责任

精准施策抓落实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能明确工作目标,勇担帮扶责任,扎根基层,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健全工作队制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实驻村开展工作,积极撰写《驻村工作台帐》《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制定《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并严格落实。二是落实“第一书记”主体责任。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计划及时召集全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协调工作开展。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区食药监局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区文管局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完善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登门拜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商议今后帮扶工作如何有利开展。四是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组织贫困户

人参加驾驶证技能培训;种植×××至台子同村主干道两侧行道树

㎞,共计

1500

苗;维修改造自来水管道

150

余户,其中新上水

户;成立秦达种养殖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

180

余亩建设蔬菜大棚

余座,带动村上

余人就近务工;入户巷道硬化

11000

平方米、文化广场硬化

1300

平方米和配套排水渠

千米已基本完工;“一事一议”亮化工程

盏路灯项目已完成施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

户,已完成5

户;庭院硬化

户、2220

平方米已全部完成。五是推进村貌治理移风易俗。对×××村现有的1

人环卫队伍建章立制,专人分段包片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形成垃圾清运常态化管理。重点从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入手,通过广播宣传,走访劝诫,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动员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营造出村级全域无垃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不断弘扬文明新风,推进全村移风易俗。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典型事迹申报材料

2017

月,区统计局干部×××同志被选派到秦岭镇×××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惠农支农政策,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联系对口部门争取项目。同时,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

2017

年底完成脱贫任务

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

2014

年的%

降到

2018

年的11%,今年预脱贫

人,有望年内实现整村脱贫。

理顺工作思路

科学谋划助帮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能全面掌握×××村产业发展情况及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他和帮扶成员扎下根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首先开展座谈会,初步了解村情民意。然后逐一走访

2013

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113

户,500

余人次,全面细致了解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和致贫原因。通过不断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

2017-20

年秦州区秦岭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计划》,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能顺利开展且落地见效;全面完成了

11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未脱贫户

户)“一户一策”计划,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为尽快实现整村脱贫营造了良好开局!

明确目标责任

精准施策抓落实

工作开展以来,他能明确工作目标,勇担帮扶责任,扎根基层,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健全工作队制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实驻村开展工作,积极撰写《驻村工作台帐》《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制定《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并严格落实。二是落实“第一书记”主体责任。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计划及时召集全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协调工作开展。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区食药监局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区文管局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完善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登门拜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商议今后帮扶工作如何有利开展。四是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组织贫困户

人参加驾驶证技能培训;种植×××至台子同村主干道两侧行道树

㎞,共计

1500

苗;维修改造自来水管道

150

余户,其中新上水

户;成立秦达种养殖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

180

余亩建设蔬菜大棚

余座,带动村上

余人就近务工;入户巷道硬化

11000

平方米、文化广场硬化

1300

平方米和配套排水渠

千米已基本完工;“一事一议”亮化工程

盏路灯项目已完成施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

户,已完成5

户;庭院硬化

户、2220

平方米已全部完成。五是推进村貌治理移风易俗。对×××村现有的1

人环卫队伍建章立制,专人分段包片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形成垃圾清运常态化管理。重点从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入手,通过广播宣传,走访劝诫,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动员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营造出村级全域无垃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不断弘扬文明新风,推进全村移风易俗。

党建引领发展

强基固本促脱贫

作为×××村“第一书记”,他不断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并为党员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惠农政策,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让群众真正理解政策落实,积极支持帮扶工作,保证帮扶措施顺利实施开展。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村“两委”班子中仅有

名党员,党建带头人力量十分薄弱,党员队伍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年轻党员较少。他通过走访了解、党员推荐、自我申请,于

2018

月召开党员大会确定

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推进学习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村党员年龄整体偏大,学习教育抓的不够紧,学习积极性不高。他入户走访党员家中,了解党员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面对面深入谈心交流,单对单进行宣传教育,党员队伍思想整体转变,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召开“主题党日”学习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学习研讨和讲党课,加大学习力度,确保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多措并举抓好党员管理。对部分党员因事因病不能及时参加学习的,通过建立“×××村党员学习微课堂”微信群及时发布学习内容,加强平时党员沟通交流;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建立上门送学机制,通过入户走访及时传达党的新精神、新政策;对农忙时党员不能集中开展学习的,通过召开“喇叭会”,在党员回家吃饭期间及时传达学习内容;对村上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建立联系帮扶机制,在平常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用真心换真情

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坚持逐户走访了解真实情况,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干实干帮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村上能尽快通上自来水,他四处奔走联系相关单位,对全村老化自来水管道进行维修改造,终于在6

月底实现通水,解决了群众半年来吃水困难。虽然近期由于水房故障导致×××自然村供水再次中断,但他没有气馁,继续多方联系协调进行维修,确保尽快恢复通水。

日傍晚,连日降雨的×××村突遇暴雨,正在走访排查安全隐患的他冒雨带领村干部劝导群众转移安置,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抢险自救,经过

个多小时抢修,村级主干道基本疏通,安全隐患得到妥善处理,群众人身安全得以保障。

日傍晚,群众端着刚出锅的玉米面馍送到了村办公室,让正在完善资料的他十分惊讶和感动,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用他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刚驻村开展工作时,群众对他不看好不认同,觉得这个“娃娃书记”太年轻估计干不出什么名堂。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他事事为群众着想,逐渐和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现在大家见到他都会亲切的叫一声“杨书记”。

上一篇:莆田市政府下一篇:西南交大期末考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