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精选6篇)
在高中课本中我们就知道了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这就是凤辣子的形象,一个外貌很美的女人,但内心很毒辣,阴险的女人。她同时也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将荣国府治理的井井有条。另外,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流,真可谓八面玲珑。她很会讨贾母喜欢,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在贾府中的权利很大。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能够来当家呢?除了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贾母的靠山,还有她对人情世故的巧妙周旋,她的聪明和才智。比如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这里刚出口,说王熙凤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探春一说,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说这个王熙凤通体透亮。其实王熙凤的心机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但是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的心机深细、谋略周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
王熙凤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例如邢夫人要讨鸳鸯。邢夫人先来找王熙凤商量,说老爷想讨鸳鸯作妾,就是把这件事先跟王熙凤说,王熙凤一听,她就连忙回说,“别去碰这个钉子,”“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成了,何况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反劝告邢夫人,“明放着不中用,反招出没意思来,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她先这样说,觉得这个事(/wenxue/)情根本是不行的,但是这个邢夫人呢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冷笑说要个妾有什么不可以,老太太未必好驳回,埋怨王熙凤,说我还没有去你倒派我不是。王熙凤听了邢夫人这话,知道刚才那番实话全不对路,就立即调头转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而且她举出例子,她说那个贾琏,贾琏有了不是,老爷太太恨得那样,及至见了面,依旧拿心爱的东西赏他。父母待儿子这样,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你看她这个出言何等现成,何等有说服力。当时邢夫人便又喜欢起来。同样是讨鸳鸯这件事,一正一反的两番说辞,同出于王熙凤之口,居然都通情达理,动听入耳。像这样能够顺应对方心里,急转直下又不落痕迹,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得到。所以说王熙凤的这种机心,机变之速真是能够让人叹为观止。
她作为贾府的女管家,地位显赫,但也责任重大。她是贾府里的大忙人,忙忙的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忙则忙矣,然而凤姐管起来,无论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妥帖周详。
凤姐的理家才干,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为充分。宁国府都总管赖升,闻知里面委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见请了西府了的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小心侍侯才好。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了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个是有了名的烈货,脸酷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第二天一大早,就“走马上任”,并宣布“施政纲领”道:“既然委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了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理!”她针对宁府的五种弊端,采取了“承包责任制”,做到是有人办,物有人管,活有人干,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加之他软硬兼施,“打一儆百”,各色人等愈加谨慎小心,不敢怠慢。由此可见,王熙凤的权威性确实是很强的,把那本是乱糟糟的宁府,治理的十分整肃。她的才能还表现在她能将平儿的`心笼络住,以致平儿死心塌地跟随她,一切先以凤姐的正面和长远利益为重;在某些场合,平儿会违逆凤姐意图,但凤姐对这些其实很多时侯是睁一只眼闭只眼,而这正是许多成功领导的拿手好戏,试想:如果凤姐和平儿事必较真,平儿何敢阳奉阴违?而凤姐也就必定会失去平儿的忠顺了。她笼络住平儿这样一位得力心腹和助手,没有平儿,她将照顾不到许多方面,但若平儿没有凤姐,恐怕更难胜任林林总总的府中大小事物。
她是个“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厉害角色。她凭着伶牙俐齿讨得贾母欢心,在贾母面前谈笑自若。但表面光鲜亮丽的他暗地里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她为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的婚事索要了3000两银子的贿赂,假托别人的名义写信给长安节度使迫使守备忍气吞声收回聘礼,使得张金哥用麻绳自缢,守备的儿子跳河自尽。她还经常扣住丫鬟小姐的月钱放高利息贷款,逼死了贾琏的奸妇鲍二家的,还借刀杀人让贾琏的小妾尤二姐折磨致病,不堪忍受欺辱,吞金自杀。但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生命。”一辈子争强好胜的“凤辣子”曾经呼风唤雨,最终却难逃众叛亲离的命运,到死也只有一张破席包裹她的尸体。
她的判词就是她的一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一.王熙凤的外在形象
在卷首, 冷子兴是这样来描述凤姐的:“模样又极标志, 言谈又爽利, 心机又极细, 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 “年纪虽小, 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 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读者对凤姐动人的外貌和出众的口才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1. 动人的外貌
书中用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来介绍凤姐的人物形象:“一语未了, 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 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 裙边系着豆绿官绦, 双横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单唇未启笑先闻。通过服饰的衬托和外貌的直接描写把凤姐“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的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
2.出众的口才
凤姐一开口就与众不同:“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 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 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 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 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 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五十五回说书的女艺人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说一回书, 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可见凤姐的口才不凡, 连说书的都佩服。
凤姐语言机智幽默, 正对贾母味口, 很容易讨老人家欢心。比如贾母说起因小时淘气头上落个疤, 凤姐马上就编出一个故事来, “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老寿星头上原来是个窝, 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 所以就凸出来了。”一个疤就让她说得这样吉利, 她这种即兴发挥的口才令人佩服。
凤姐口才还表现在针对不同的人她自会有一套方式。对于讨鸳鸯这事, 她在邢夫人面前就是几种态度, 但她却能猜度别人的心思巧妙的自圆其说。开始说‘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 饭也吃不下去的。’说了一番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等等话, 但发现自己的态度完全不对路, 惹得邢夫人不满意, 又马上话锋一转‘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想来父母跟前, 别说一个丫头, 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 不给老爷给谁?’如此圆滑, 同样一件事, 两番说辞, 居然被她说得入情入理, 毫不做作, 这种应变, 圆滑, 不能不令人佩服。
二.王熙凤的内在性格
《红楼梦》中所述:“凤姐素日最爱揽事, 好卖弄能干。”根据描写可以把其性格归纳为三种:
1.奸猾
凤姐伺候贾母, 极尽奉承之能事, 而不露出逢迎的形迹。凤姐知贾母喜热闹, 更喜谑笑。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时, 凤姐见贾母喜欢, “忙留”刘姥姥住两天, 并与鸳鸯商量, 拿她凑趣取笑, 哄着贾母大大开心。
贾琏偷娶尤二姐被凤姐知道后, 凤姐便想方设法骗尤二姐入住大观园, 并且和颜悦色, 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 又说:“倘有下人不到之处, 你降不住他们, 只管告诉我, 我打他们。”同时又唆使丫头善姐不要听她使唤, 没了头油, 不拿;肚子饿了, “连饭也懒端来给他吃了, 或早一顿, 晚一顿, 所拿来的东西, 皆是剩的”。凤姐又到宁国府大闹, “嚎天动地, 大放悲声”, 弄到尤氏、贾蓉不知如何对付。此种行动岂是大家姑娘能够做出, 确实是个泼辣货。
2. 狠毒
有一次王夫人问起月钱, 凤姐一一含笑答复, 转身出来, 冷笑道:“我从今以后, 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抱怨给太太听, 我也不怕!胡涂油蒙了心, 烂了舌头, 不得好死的下作娼妇们, 别做娘的春梦了!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 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想, 自己也配使三个丫头?”此种行为不但刻薄, 而且狠毒。
她既诳骗尤二姐入住大观园, 同时又悄悄命心腹旺儿买通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去衙门告贾琏“仗财依势, 强逼退亲, 停妻再娶”。贾珍、贾蓉利诱威迫, 打发张华回原籍后, 凤姐想到张华“倘或再将此事告诉别人, 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因此, 又打算将张华治死, 剪草除根, 保住自己的名声。幸得旺儿想到何必如此, 于是告诉凤姐张华已被截路打闷棍的打死了。凤姐又进一步, 欲置尤二姐于死地, 唆使丫头虐待尤二姐, 并且挑拨秋桐使尤二姐难堪。尤二姐既受丫头的欺侮, 又听秋桐的冷语, “如何经得这般折磨”, 便吞金自杀。
3. 贪财
凤姐管荣府家务时, 便营私舞弊, 收受贿赂。贾芸想要谋差事, 就必须送冰片、麝香给凤姐。凤姐卖缺, 做得极其高明。王夫人房中, 因金钏之死, 须补一位大丫头, 月钱每月银子一两。一两银子在当时是很优厚的, 许多仆人常来孝敬凤姐东西。凤姐心想他们“送什么, 我就收什么, 横竖我有主意。凤姐儿安下这个心, 所以只管耽延着, 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 然后乘空方回王夫人”。
在贪财方面, 凤姐胆子可大了去, 居然连老祖宗王夫人她们的月钱也敢拿去放高利贷。书里面有这么一出:袭人问平儿, 怎么这个月的月钱还不见发?平儿喝了点酒就说实话:这个月的月钱, 我们奶奶早已支了, 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 凑齐了才放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 翻出有几百来了。她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 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 只她这梯己利钱, 一年不到, 上千的银子呢。袭人一语就道破天机:“拿着我们的钱, 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凤姐拿着大家的本钱去放高利贷, 得到的利钱却是全进了自己的口袋。
凤姐因为贪图钱财还产生人命案。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 许她三千两银子。她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 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 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 以后有了这样的事, 便恣意地作为起来。
三.王熙凤的最终命运
金陵十二支曲的《聪明累》一曲暗喻了王熙凤的命运和悲剧结局, 是对凤姐一生的真实写照:“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 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 终难定!”
凤姐是《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 她以女儿身成为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和掌权者。可是作者曹雪芹在第五回中却给她下了这样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凤姐的悲剧与她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她具有极强的个性, 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缺乏一般女子的三从四德, 也没能为贾家生下一个用来传宗接代的男孩;她不具备封建主子应有的仁慈与宽厚, 对下人非打即骂, 到处卖弄权势。凤姐是一个要强的人, 这一点书中常有体现。她对于某些事情上的做法非常毒辣, 很多时候就是源于她的要强和自尊, 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去这样做。人人都知道她是贾府的儿媳, 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儿女子孙。身为管家, 又深受贾母的宠爱, 在这一个地位上真所谓是来之不易。如果她失去这个重要的地位, 那么如此脾性的她会忍受不了贾府里面人的欺辱, 最终导致被逐出贾府的悲惨结局。
尽管王熙凤富有心机, 才干超群卓绝, 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性, 但还是无法挽救荣府衰亡的命运, 她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的聪明才智, 既没能拯救家族, 也没能拯救自己。纵观王熙风的一生, 她的性格的形成与她所处的这个没落的封建“末世”时代, 与她所处的这个由盛转衰的封建大家庭是不无关系的, 尽管她在大观园中呼风唤雨, 但其实质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所以她的毁灭也就在情与理之中了。
参考文献
[1]俞平伯.红楼梦辨[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出版社, 2004.
【关键词】王熙凤;出场方式;人物形象
《黛玉进贾府》选段是《红楼梦》给予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选段,该选段不但是引导中学生了解《红楼梦》的重要情节,还是教师在讲解《红楼梦》时需要拓展的重点。在该选段当中,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毫不掩饰的向读者显露出来,帮助读者加深了对整本著作的印象。印象当中红楼梦里的贾府华丽而富贵,府中的人物也气场十足。整篇选段当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贾府二奶奶—王熙凤。相信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在她的出场方式上,就是为了让读者们能深深的记住她并分析她。
一、《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又叫石头记,里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从兴盛到破败的历程。众人皆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其实曹雪芹只写了《红楼梦》的前80回,后40回是由其他人续写的,但具体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了,后期由程伟元整理出来并对外公布。《红楼梦》以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当中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小说当中也显现出最初的民主主义思想,当时资本主义正在盛行,封建家族的存在已经被资本主义的自由思想渗透,促使人们想要反抗封建社会的统治和束缚[1]。
二、出场方式不同的王熙凤
(一)王熙凤的干练
中学教师在讲解《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文之前,都会先向学生们讲解贾府极为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在《红楼梦》的开篇几章也有关于荣国府的人物介绍,在开篇的第二回当中,冷子兴简单的介绍了贾府当中的人物分布,并提到了一些比较重要人物的人名。在第二回当中,作者虽然在评价宝玉的文笔上用词较多,但毕竟宝玉算是整部《红楼梦》当中的主线人物。而作者竟然也在这一部分对贾琏夫妇进行了介绍。其中有一段文字专门介绍了王熙凤,书中提到王熙凤的样貌精致且言语干脆,在言谈举止方面都得到称颂,在心机方面更胜男人[2]。书中对王熙凤这样的评价展现出旁人看待王熙凤性格的中肯又表现出了王熙凤高贵干练的人物特点。而在《黛玉进贾府》这一选段当中,王熙凤的出场也充满的了干练的色彩。文中有人在黛玉还没有见到王熙凤时就介绍说凤姐是比较精明能干的。而根据《红楼梦》当中对贾琏的表述,贾琏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相反,其掌管了荣国府上下的一干事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也要对王熙凤退避,可见王熙凤的管家能力是没有人可比的。
(二)王熙凤的放肆
在《黛玉进贾府》这一选段当中,很多《红楼梦》当中较为重要的人物都在这一章节出场。黛玉初进贾府,对于很多长辈都不熟悉,王熙凤就是在贾母等人向黛玉一一介绍在座长辈时出现的。众人正在闲聊,却听到门口传来一阵笑声。在这样的场合里,封建贵族的礼教并不允许有人行为放肆,但王熙凤却从一出场就用笑声来显示出她的放肆和性格爽朗。黛玉只听见“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就能够对这为还未见面的二嫂子留下深刻的印象[3]。王熙凤的出场方式从这一句话就与其他几位区别开来。无论是几位夫人还是迎春等贾府小姐,都一丝不苟的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范,就连作为长辈的几个舅母在此时也是中规中矩的,只有这一位凤姐不符合大家风范,放肆的发出笑声。黛玉的心中自然会觉得是不是哪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来了,竟然这样的放肆不守礼数。果然,这一位无论是从家世还是样貌都属于上乘的贾二奶奶以其不一样的出场方式让人记住了她。
那么作者又为何耗费笔墨将王熙凤的出场方式写的这样别致呢?首先,王熙凤拥有者同样不一般的显赫家世,娘家的不一般给予她在贾府不一样的待遇[4]。其次,王熙凤拥有非凡的持家能力,在精明能干的背后又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权威使她越发干练吗,而精明又带给她无线的荣宠。作者给王熙凤这一角色加上恃宠而骄的形象,使读者即使在后来《红楼梦》行文复杂的状况下也无法忘记这位放肆的凤辣子。
(三)王熙凤的狠辣
王熙凤并不是《红楼梦》当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人物,甚至有人比较讨厌她的四处逢迎。尽管王熙凤的样貌美丽,能力也非常出众,但其性格当中还是有着致命的缺陷。在《红楼梦》的后半段里,王熙凤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不惜巴结王夫人以及贾母,并且凭借二人对其的宠溺欺负别人。王熙凤在《红楼梦》当中让人讨厌的直接原因还在于她利用管理荣国府的职权便利,放高利贷,以至于有人因她的行为死去。尽管在古代的封建家庭当中,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但做人心肠可以歹毒到王熙凤这样地步的还是比较少见的[5]。
在《红楼梦》当中,作者又专门描写王熙凤是如何整治得罪他的贾瑞的,又着重描写了尤二姐因她而死的片段。虽说尤二姐在品行方面失德,但其性格上温柔大方,样貌也美丽,如果不是因为家世的原因,也许不会做出失德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尤二姐并不能为已经掌管贾府事物的王熙凤造成威胁。王熙凤竟然不顾尤二姐已经怀孕的事实,悄然使用狠辣的计谋,最终导致尤二姐失去腹中孩子,自己也选择了吞金自杀。不仅是尤三姐评价她心肠狠毒就连贾府的小厮也私下说贾二奶奶两面三刀。王熙凤还没有出场的时候作者就已经写到了她的狠毒,而尤二姐因为不相信传言所说,最终却被王熙凤用借刀杀人的计策夺取了性命。《红楼梦》越读到最后,越是能够感觉到王熙凤的毒辣,越是想起小说情节当中无辜人的惨死,读者越是憎恨她。作者成功的将王熙凤这一人物从《红楼梦》错综复杂的人物当中分离出来,使读者一接触她就无法忘记她。
三、结论
《红楼梦》是笔者儿时的重要阅读刊物,也是中学时期不得不学习的一本著作。作为反映封建礼教最深刻的古典名著,无论是学校还是国家的教育部门都很看重学生对《红楼梦》的学习。王熙凤是《红楼梦》当中的经典人物,了解了王熙凤就相当与对《红楼梦》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们可以通过自身对王熙凤与他人不同的出场方式的分析感受到王熙凤这个人在贾府存在的意义,进而产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并解读出与别人眼中不一样的《红楼梦》。
参考文献:
[1]刘丽红.2000——2010年王熙凤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5(01):11-17.
[2]张海涛,陈恒新.王熙凤形象探析及其典型意义[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8(06):86-95.
[3]贺晗黎,单学文.上场与缺席:《红楼梦》人物塑造的一种特殊策略[J].红楼梦学刊,2015,02(06):291-304.
[4]罗怀宇.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独特艺术性:一个中西比较文论的视角[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1(08):88-90.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看重。人称凤辣子、凤姐、琏二奶奶。
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爽朗的笑声出场,给人以不同寻常的感受。
作为大户人家出身的她,有教养,恪守三从四德,尊老爱幼,即便是对年长的下人也很尊敬。她狡黠、刁钻,又伶牙俐齿,随机应变。她精明能干,掌管贾府和宁府家务,打理地井井有条。却也极度贪婪,收人贿赂,迟发公费月例,以此来赚得体己钱。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既可怜又更可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在宁国园子里巧遇王熙凤,言行轻薄,王熙凤看出贾瑞的心思却不说破,反而设计让贾瑞在寒冬腊月中苦等一晚,继而被其爷爷贾代儒责罚。事后,贾瑞不吸取教训,又来找王熙凤,王熙凤便设局与贾蓉、贾蔷两人戏弄贾瑞。至此,贾瑞生病,药物不得治,后又在镜中被一骷髅惊吓,随后病逝。王熙凤知其消息后,面色并无波澜。虽终究是因为贾瑞贪恋美色,却可看出王熙凤的心狠手辣,心思缜密。
在王熙凤接手宁府,掌管宁府大小事务时,分配给下人任务,各司其职,对下人也极为严苛。某人一下人因睡过头被王熙凤责罚二十板子。又有让丫头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她的一句“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可见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上。
而在王熙凤对贾府宁府众人的严苛下,除贾母,王夫人,其他人大都对她心生怨恨。其婆婆邢夫人当众羞辱她,一向看重她的王夫人盘问她家中姨娘,下人的月钱,听信邢夫人的谗言,批评王熙凤。而后她敛财害命之事被揭露,获罪入狱,被其夫贾琏休弃回金陵娘家。贾府衰落,她与宝玉在狱神庙待罪候命,在狱神庙与刘姥姥相见。其女贾巧姐被卖到妓院,幸得刘姥姥相救。王熙凤最终短命而死。
纵观王熙凤的一生,她用一生的时间去争夺那无妄的“虚权”,看不到人世间的美好的.一面。只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下迷失自我的既可恨,又可怜的人。
“说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凤辣子”虽然是一个绰号,但一个“辣”字即形象地揭示她的性格特征,又直观地感知她的个性本质。这辣直观是指她口辣、手辣、心辣。现在我们从品味的角度上来品尝一下王熙凤的香辣、毒辣、酸辣。
二、凤姐的“香辣”
凤姐原“香辣”是以香味为主,这种香实际上是一种“迷魂香”,迷惑在贾 府中居她上层的统治者,以满足她在贾府中政治上的权势欲。
凤姐的香辣,就是在贾母不高兴时也有效。当贾赦要讨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作妾时,贾母非常恼怒,一家人都战战兢兢过日子,在一起连话也不敢多说,只有凤姐敢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把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如果我是男人,我也她”。三言两语就把老太太逗笑了。贾母气消怒平,对凤姐自然就宠爱有加。
凤姐的“香辣”还能把“缺点”变为“优点”。贾母头上的因小时失足落水,被钉子碰碰头皮,落下了指头大的一块窝儿疤痕。这本是个“缺陷”是别人忌讳,不愿说或不好说的,她却能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说窝儿好盛福,寿星老头儿也有一个窝儿。万福万寿盛满了,就凸高起来。让贾母听得口服心服,感到甜蜜蜜、香喷喷。
凤姐凭三寸不烂之舌,能把坏事说成好事,把黑色说成白色,把稻草说成金条。这张利嘴,让大观园蓬荜生辉。这张利嘴,让贾母时光易度。
三、凤姐的“毒辣”
如果说凤姐的“香辣”是显示她在政治上的权势欲,那么她的“毒辣”也同样显示她在经济上的贪欲。
封建地主阶级的恶劣贪欲之于王熙凤,就象血液的循环之于人体一样,一失去它,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渗入凤姐的每个细胞与每根神经的,是无孔不入的。她为了巩固她的权势,除依仗娘家势力外,用“香辣”奉承贾母。用“毒辣”控制其下人奴婢,甚至连同辈同份也不放过。
四、凤姐的“酸辣”
政治上的权势欲,经济上的贪欲,表现在伦理道德上,就是疯狂的占有欲,这就是凤姐的“酸辣”具体表现为淫乱、嫉妒、残暴。
凤姐在“金陵十二钗”中唯一自幼假充男儿教养,有学名但又不识字,缺乏文化素养的贵族女子。由于政治上得意,物质上富有,精神上贪乏,就在私生活上狂热地纵欲。她与小叔侄贾蓉不正当的暧昧关系,焦大的咒骂“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就是一个佐证。
凤姐狂热的占有欲的另一方面是嫉妒。
总之,凤姐的“香辣”、“毒辣”、“酸辣”。看似在保护自己,维护她在封建家族的地位,权势及尊严。实际上是在毁灭自己,毁灭整个封建大家庭。
凤姐的形象,有如那“罂粟花”,外表美丽、迷人,但内在果汁让人致死。这个人,即美丽又贪婪,即有才又毒辣,是那个时代孕育出来的“罪恶天才”。
聪明、才干、美貌,是凤姐性格的外在表现;香辣、毒辣、酸辣,其思想性格的核心,是封建主义的权势欲,贪欲和占有欲。
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忽听他房中嚷起来,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宝玉忙要赶过来,宝钗忙一把拉住道:“你别和你妈妈吵才是,他老糊涂了,倒要让他一步为是。”宝玉道:“我知道了。”说毕走来,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袭人先只道李嬷嬷不过为他躺着生气,少不得分辨说“病了,才出汗,蒙着头,原没看见你老人家”等语。后来只管听他说“哄宝玉”,“妆狐媚”,又说“配小子”等,由不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哭起来。
宝玉虽听了这些话,也不好怎样,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话,又说:“你不信,只问别的丫头们。”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了。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一面说,一面也哭起来。彼时黛玉宝钗等也走过来劝说:“妈妈你老人家担待他们一点子就完了。”李嬷嬷见他二人来了,便拉住诉委屈,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与昨日酥酪等事,唠唠叨叨说个不清。
可巧凤姐正在上房算完输赢帐,听得后面声嚷,便知是李嬷嬷老病发了,排揎宝玉的人。----正值他今儿输了钱,迁怒于人。便连忙赶过来,拉了李嬷嬷,笑道:“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一面说,一面拉着走,又叫:“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一面还说:“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后面宝钗黛玉随着。见凤姐儿这般,都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宝玉点头叹道:“这又不知是那(/wenxue/)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帐上。”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袭人一面哭,一面拉着宝玉道:“为我得罪了一个老奶奶,你这会子又为我得罪这些人,这还不够我受的,还只是拉别人。”宝玉见他这般病势,又添了这些烦恼,连忙忍气吞声,安慰他仍旧睡下出汗。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着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生气。袭人冷笑道:“要为这些事生气,这屋里一刻还站不得了。但只是天长日久,只管这样,可叫人怎么样才好呢。时常我劝你,别为我们得罪人,你只顾一时为我们那样,他们都记在心里,遇着坎儿,说的好说不好听,大家什么意思。”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流泪,又怕宝玉烦恼,只得又勉强忍着。
一时杂使的老婆子煎了二和药来。宝玉见他才有汗意,不肯叫他起来,自己便端着就枕与他吃了,即命小丫头子们铺炕。袭人道:“你吃饭不吃饭,到底老太太,太太跟前坐一会子,和姑娘们顽一会子再回来。我就静静的躺一躺也好。”宝玉听说,只得替他去了簪环,看他躺下,自往上房来。同贾母吃毕饭,贾母犹欲同那几个老管家嬷嬷斗牌解闷,宝玉记着袭人,便回至房中,见袭人朦朦睡去。自己要睡,天气尚早。彼时晴雯,绮霰,秋纹,碧痕都寻热闹,找鸳鸯琥珀等耍戏去了,独见麝月一个人在外间房里灯下抹骨牌。宝玉笑问道:“你怎不同他们顽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那么些,还不够你输的?”麝月道:“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伏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伏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
宝玉听了这话,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因笑道:“我在这里坐着,你放心去罢。”麝月道:“你既在这里,越发不用去了,咱们两个说话顽笑岂不好?”宝玉笑道:“咱两个作什么呢?怪没意思的,也罢了,早上你说头痒,这会子没什么事,我替你篦头罢。”麝月听了便道:“就是这样。”说着,将文具镜匣搬来,卸去钗钏,打开头发,宝玉拿了篦子替他一一的梳篦。只篦了三五下,只见晴雯忙忙走进来取钱。一见了他两个,便冷笑道:“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宝玉笑道:“你来,我也替你篦一篦。”晴雯道:“我没那么大福。”说着,拿了钱,便摔帘子出去了。
宝玉在麝月身后,麝月对镜,二人在镜内相视。宝玉便向镜内笑道:“满屋里就只是他磨牙。”麝月听说,忙向镜中摆手,宝玉会意。忽听唿一声帘子响,晴雯又跑进来问道:“我怎么磨牙了?咱们倒得说说。”麝月笑道:“你去你的罢,又来问人了。”晴雯笑道:“你又护着。你们那瞒神弄鬼的.,我都知道。等我捞回本儿来再说话。”说着,一径出去了。这里宝玉通了头,命麝月悄悄的伏侍他睡下,不肯惊动袭人。一宿无话。
至次日清晨起来,袭人已是夜间发了汗,觉得轻省了些,只吃些米汤静养。宝玉放了心,因饭后走到薛姨妈这边来闲逛。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贾环也过来顽,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顽。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顽,让他上来坐了一处。一磊十个钱,头一回自己赢了,心中十分欢喜。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赶着这盘正该自己掷骰子,若掷个七点便赢,若掷个六点,下该莺儿掷三点就赢了。因拿起骰子来,狠命一掷,一个作定了五,那一个乱转。莺儿拍着手只叫“幺”,贾环便瞪着眼,”六--七--八”混叫。那骰子偏生转出幺来。贾环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来,然后就拿钱,说是个六点。莺儿便说:“分明是个幺!”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宝钗不等说完,连忙断喝。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宝钗忙劝他:“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又骂莺儿。
正值宝玉走来,见了这般形况,问是怎么了。贾环不敢则声。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他想着:“兄弟们一并都有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饶这样还有人背后谈论,还禁得辖治他了。”更有个呆意思存在心里。----你道是何呆意?因他自幼姊妹丛中长大,亲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亲戚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等诸人。他便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是以贾环等都不怕他,却怕贾母,才让他三分。
如今宝钗恐怕宝玉教训他,倒没意思,便连忙替贾环掩饰。宝玉道:“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你别处顽去。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你原是来取乐顽的,既不能取乐,就往别处去再寻乐顽去。哭一会子,难道算取乐顽了不成?倒招自己烦恼,不如快去为是。”贾环听了,只得回来。
赵姨娘见他这般,因问:“又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一问不答,再问时,贾环便说:“同宝姐姐顽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贾环素日怕凤姐比怕王夫人更甚,听见叫他,忙唯唯的出来。赵姨娘也不敢则声。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时常说给你:要吃,要喝,要顽,要笑,只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哥哥嫂子顽,就同那个顽。你不听我的话,反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输了几个钱?就这么个样儿!”贾环见问,只得诺诺的回说:“输了一二百。”凤姐道:“亏你还是爷,输了一二百钱就这样!”回头叫丰儿:“去取一吊钱来,姑娘们都在后头顽呢,把他送了顽去。----你明儿再这么下流狐媚子,我先打了你,打发人告诉学里,皮不揭了你的!为你这个不尊重,恨的你哥哥牙根痒痒,不是我拦着,窝心脚把你的肠子窝出来了。”喝命:“去罢!”贾环诺诺的跟了丰儿,得了钱,自己和迎春等顽去。不在话下。
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瞧瞧他去。”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正值林黛玉在旁,因问宝玉:“在那里的?”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那里一趟,就说这话。”林黛玉道:“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可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便赌气回房去了。
宝玉忙跟了来,问道:“好好的又生气了?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子。又来自己纳闷。”林黛玉道:“你管我呢!”宝玉笑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没有个看着你自己作践了身子呢。”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林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黛玉忙道:“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宝玉道:“我说我自己死了干净,别听错了话赖人。”正说着,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这里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
没两盏茶的工夫,宝玉仍来了。林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不料自己未张口,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作什么来?死活凭我去罢了!”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林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林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宝玉笑道:“何尝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炮燥就脱了。”林黛玉叹道:“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推荐阅读:
红楼梦的读后感王熙凤12-21
论红楼梦人物形象描写07-16
浅析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10-21
红楼梦人物分析12-17
《红楼梦》人物分析内容提要05-27
红楼梦人物简评12-14
红楼梦人物系列介绍09-25
红楼梦主要人物评析03-16
浅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03-09
《红楼梦》主要人物简介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