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爷爷音乐教案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学唱与表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与联想,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其音乐体验,体现音乐的人文性与审美性。让学生在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其情感体验,同时激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边划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知识目标: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情景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教学:
(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学唱前,先请学生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听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律在高声部。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采取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边唱边为歌曲划拍。
4、尾声部分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划拍。
鼓励学生争当小小指挥家,比一比谁划拍最准确。
在划拍的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思考与分享:二声部合唱有什么特点?(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向榕树爷爷表达即将毕业要离开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情感,二声部用模拟榕树爷爷轻柔地应答的效果。)
(二)变声期嗓音保护教学
变声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为歌唱困难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要嘲笑音出于变声期而歌唱困难的同学。
2要避免在各种场合大声喊唱、喊叫。
3在生活中注意对嗓音的保护,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等等。
4发声练习此条发声练习是歌曲《不老的爸爸》中的一句,主要是配合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的学习,训练学生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中一连串的衬词“啦?”。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爷爷吹的景象。
2、乐意关注风的自然现象,体验风来了事物的.变化。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发声练习(价值点:打开歌喉,建立音乐常规)
1、发声练习《问好歌》。
2、复习歌曲《秋叶》。
3、要求:演唱歌曲时能表现出强弱变化。
二、学唱歌曲《风爷爷》
引导语:刚刚我们唱的歌曲中树叶都落下来了,那你们知道是谁把这些树叶吹落到地上的呢?(风)
过渡语:是呀,风爷爷让树叶都落在了地上。追问:你们喜欢风爷爷吗?为什么?
小结:有人喜欢风爷爷,因为它能让树叶落下来,能让小雨点从天空掉下来,能给我们带来凉爽。有时候不喜欢风爷爷,可能是因为风爷爷脾气不好,变的太大了,给我们带来了(大考吧幼儿教育 )不方便。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风爷爷的歌曲,听听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
(一)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关键提问: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比较好)音乐听上去感觉如何?
小结:今天风爷爷心情比较好,可能刮的是小风,所以感觉开心的,舒服的,轻松的。
(二)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对风爷爷说了什么?
小结:风爷爷风爷爷你在哪里。风来了我不怕,风爷爷风爷爷你快来吧。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听随音乐学唱歌曲。
2、分男女生演唱。
三、表达表现(价值点:放松身体,尝试用肢体表现风爷爷吹来时事物的变化)
引导语:风来了很多东西都会随风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用舞姿告诉大家风爷爷来了吧。
教师示范,每句话开始时飞舞,最后一个字摆造型。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飞舞的?什么时候停下来的?
小结:原来,要听清楚乐句,每一句话开始时飞舞,唱到每句话最后一个字时摆造型。
要求:
1、可以多一些翩翩起舞的动作,可以是旋转的,可以是移动的・・・・
2、每句话结束时用造型定格。
3、可以和同伴合作表现。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够唱清歌词,唱准旋律。
2、理解歌词内容,并能通过表演表达自己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爷爷亲奶奶亲》,爷爷、奶奶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复习歌表演《好妈妈》。
师:小朋友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好宝宝,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妈妈》。(表演一遍以后两人互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2、理解歌词。
师:小朋友你们家里除了有好妈妈,还有谁啊?
(出示图片)看一看这里是谁?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怎么样来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呢?这里讲了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用歌词讲故事。重点讲解:宝宝不撒娇,宝宝不胡闹。
3、学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看图来讲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师:宝宝还把故事唱给爷爷奶奶听呢,请小朋友听一听宝宝怎么唱的?(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师: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拍手。(欣赏歌曲一遍)
老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
师:老师来做爷爷,请一个小朋友做奶奶,一个小朋友做好宝宝来亲爷爷奶奶。(边唱歌边表演,反复3-4遍)
4、幼儿自由表演。
师:小朋友三个一组,一个做爷爷,一个做奶奶,一个做好宝宝,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请表演好的小朋友上台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2.学习去点子默唱,并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示默唱部分的节奏型。
3.体验用多种方式演唱的快乐,培养幼儿的演唱能力,游戏时提高自控能力。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指棒一根,油性蜡笔一支,干抹布一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他”(出示小狗图片)师:你还记得谜面里小狗的名字是什么?(小花)我们一起来和小花打个招呼!
幼:你好,小花师:小花会是谁家的小狗呢?(老爷爷)教师模仿老爷爷咳嗽声音师:小花原来是张家爷爷的小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张家爷爷的小狗》
二、学习新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演唱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提问: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张家爷爷的小狗》(请1—2名幼儿说)你听到了什么?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初步学唱
(1)幼儿回忆歌词,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张图谱,你觉得哪里最特别?
教师解说点卡图示:这里有三行点,表示三句话,每一句话有五个点,每个点表示一个字
(2)引导幼儿朗诵歌词师:看着图谱我们一起把歌词有节奏的说一说。
(3)初步学唱(2遍)师:试着把它唱一唱吧!会唱的小朋友请你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
3.学习用轮唱和齐唱、叠加和齐唱的的方式进行演唱
(1)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图示,讨论演唱方法。
师:这里有三行点,正好我们也有三组,可以怎么唱?(每一组唱一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大家一起唱。
看指挥学习用轮唱和齐唱
(2)师:在打击乐《杂技表演》活动中,我们学了一种新的演奏本领,你还记得吗?(叠加)叠加是什么意思?(一组一组加进来)看指挥学习叠加唱和齐唱提醒幼儿:小眼睛看仔细了才能唱得更好听!
三、学习默唱,体验歌唱的快乐
1.教师分别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三个字、后一个字、后四个字进行默唱,鼓励幼儿在默唱时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示(拍头、拍肩、拍腿等)师:今天我们要挑战一个新的歌唱本领,有没有信心!
(1)教师先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三个字师:我划去了几个点?是哪三个字?应该唱哪两个字?待会儿我们把划去的字唱在心里,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示幼儿学唱中间三句后完整演唱
(2)划去每句歌词的前两个字,学习默唱师:刚才我们把划去的字唱在心里,这种唱法称为默唱。
(3)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一个字,学习默唱,在默唱时用拍手动作表示。
2.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去点子的方法,在默唱时做木头人(请2—3名幼儿上来去点子)
四、玩游戏,对默唱游戏进行复习巩固
1.教师交代游戏要求师:待会儿我们站起来玩游戏,边唱边走,当默唱时马上做一个木头人的动作。
2.幼儿起立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挑战了新的歌唱的本领,就是去点子玩默唱游戏,课后小朋友可以试着再唱一唱,让你的歌唱本领越来越强好吗?
教学反思:
《张家爷爷的小花狗》这首歌曲歌词比较简单,幼儿学习起来也比较快。活动一开始我在黑板上放了一张《张家爷爷的小花狗》的图谱,还有五朵小花和两只小花狗的图片。第一个环节我出示了一张小花狗的图片作为导入活动,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涨,一下子都吸引过来,齐声道:这是“小花狗”。接着我在用讲述故事的形式讲述歌曲内容,幼儿听得比较认真,我再用歌唱的方式将歌曲演唱出来。幼儿对于“名字叫小花”这个歌词有多少遍不太清楚,以至于我演唱了3、4遍也还没有彻底的弄清楚。我就利用图谱上的小花图片让幼儿弄明白到底要唱多少遍,“原来是5遍呀!”孩子们感叹道。弄清楚之后,孩子们学起来就特别容易了。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了,用默唱或拍手的方式来演唱歌曲。首先我采用了孩子们的想法,用做小花和拍手的手势来代替歌词内容。先是“花”不唱,对于孩子来说是简单的,然后是“小花”不唱,也是比较容易的。在上这两个环节时,由于我的紧张我把这两个顺序倒了一下,自己都没有发现,还是吴园长给我点评的时候提出来的。再是“叫小花”不唱,最后是“字叫小花”不唱,这两个演唱是有难度的,孩子们唱的时候最容易把歌词唱出来。活动最后我和孩子们一同把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了一边。
整个活动流程还是挺顺的,但是在活动中我一边弹琴一边演唱,不太容易关注到所有的孩子,有时还特别容易弹错,孩子们的兴趣高涨,纪律有点收不住。还有在环节的把握上不是特别的清晰。
今年是我第三年在这个工作岗位上,还是一名新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不仅要在课程上下功夫,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行为,幼儿良好的常规可以影响教学活动。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态和神情,一节好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幼儿两方面的合作。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教学意图:
家长的过分溺爱与关怀,致使很多幼儿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人面前不知道去关心体贴大人,而是更加蛮横无比。为了能让幼儿理解家人的辛苦和对他们的关怀与疼爱,因此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以此来引起幼儿对家人辛苦的关注和增强幼儿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关心老人的情感。
2、能与同伴合作,体验表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组织幼儿与老人进行谈话,激发幼儿热爱、关心老人的情感。
2、假胡子、围裙若干。
3、爷爷、奶奶的头饰、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组织幼儿讨论:我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自然引出歌曲的名称。
—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拍表现敲背捶腿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互相轮流按音乐节拍捶腿敲背,激发幼儿按四分和八分音符为一拍的两种节奏做动作。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幼儿学唱,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
3、合作表演歌曲
—鼓励幼儿边唱边创编动作,自由表演。(.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教师扮演奶奶,与一幼儿师范表演,表演时可有机的结合幼儿的动作创编。
—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三人一组分角色有表情的合作表演歌曲。
—提供胡子、围裙等道具,幼儿表演唱。
4、体验游戏
1、我们也来为给爷爷奶奶捶捶腿吧。
2、请男孩女孩自由组合,一个当爷爷或奶奶,一个当宝宝,宝宝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结束后换角色。
3、可以游戏数次。
附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我是你的好宝宝哟,宝宝不撒娇哟,宝宝不胡闹有,我是你的好宝宝哟.咚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哟,两只小手忙得欢哟,咚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哟,两只小手忙得欢哟.教学反思: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爷爷奶奶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孩子,每个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大胆表达出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也能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本次活动环节还是比较清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幼儿对此有着一定的兴趣。在教师的提问、幼儿的回答过程中,很多幼儿还是愿意大胆开口表达自己观点的,唱歌的时候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每个幼儿的小嘴巴都动了起来,而且幼儿能够通过动作具体感知如何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幼儿之间也有一定的互动。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让幼儿走在前面,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多让他们说说,做做。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对于故乡真挚眷念的感情。
2、通过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赏析文学作品,找出不同的作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联系。
教学方法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如果你是一叶小舟,故乡就是你永远牵挂的岸;如果你是一只风筝,乡情就是你无法挣脱的线。乡愁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朴素的情感之一。无论是羁旅漂泊的苦楚、官宦失意的彷徨、还是亲人阻隔的悲怆,都可以从乡愁的苦痛中寻到一脉深深的根。乡愁,是漂泊者不朽的灵魂之歌。它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蕴涵,成了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乡的榕树,去体味在异乡漂泊的游子的心声。
二、新课讲授 〖知识卡片〗
1. 走近作者
黄河浪(1941—),原名黄世连,福建长乐人。5岁时其画便被国家推荐于华沙展出,并获奖。中学时代他的诗便发表于《人民日报》上,堪称“神童”。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师多年。1975年抵港,以画谋生,以诗文自娱娱人。1995年移民夏威夷,创办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并出任主席,主编会刊《珍珠港》和会员合集《蓝色夏威夷》第一、二集,广受好评。著作甚丰,已出版诗集《海外浪花》、《大地情诗》、《香江潮汐》、《天涯回声》、《风的脚步》、《海的呼吸》等多种,还有散文集《遥远的爱》等。1979年所写的《故乡的榕树》一文,获香港市政局举办的首届中文文学散文组冠军,一时洛阳纸贵,被海内外十几家报刊杂志所转载,好评如潮,后被选入高中第一册语文课本作为课文,在全国使用,也有一些大学将之选为教材或补充教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初到美国即筹建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四处呼朋唤友,共同推动华文文坛,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以一介书生之力,肩负如此重任,为新移民树立榜样,为四海文林所推崇。
2. 神奇的榕树
榕树,桑科常绿大乔木,可入药,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北方也有室内栽培。多年生的榕树,它的树枝可长出黑色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便又成为树干。
榕树是一种很神奇的树。
在黔东南州榕江县有株老态龙钟的古榕,种植于清康熙二十九年。这株榕树原植于一座高约2米,面阔1.5米的小土地庙后边。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雄心勃勃的榕树长大后,居然将所谓主宰一方水土的土地庙吞人口中,形成了“古榕吞庙”的奇特景观。
在重庆长寿县有一株神奇的榕树,就长在长寿城区三倒拐的半山坡上。它夹在两栋一高一矮的建筑之间向上顽强生长,它的根部紧紧缠绕着建筑物的墙壁,仿佛要把自己和墙壁融 为一体;而在墙壁的另一面,榕树的根须爬满了墙壁,好象是墙壁的“被盖”。奇怪的是榕树穿墙而过,墙壁却完好无损!无独有偶,在广州一个废弃多年的榨糖厂里,有一个20多米高的大烟囱,上面居然长出一株树冠面积达10多平方米的大榕树来!
在云南德宏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有一棵被称为“中国榕树王”的大榕树,树干生根,根变树干,经过近300年的“扩张”,竟然由一棵树而长成为一小片林子,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独树成林”的景观。
在海南省琼海市温泉小学草坪上更有一棵神奇的树中树。这棵树的下部是榕树,顶部却是一棵油棕,油棕是从榕树树干约两米多高的地方长出来的。
由此观之,黄河浪故乡那棵有中空树干斜出的榕树并不为奇了。而黄河浪写这棵榕树,也只不过因为它是乡愁的载体。
3.重点字词(1)字音
镌(juān)刻
苍虬(qiú)粗犷(guǎng)荫庇(yìnbì)冷飕飕(sōu)
蓊(wěng)郁
摇曳(yè)
泯(mĭn)灭
袅袅(niǎo)
虔(qián)诚
汩汩(gǔ)
鬈(quán)曲 黝(yǒu)黑 汲(jí)水(2)词语解释
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舒畅。赏心,使心情舒畅。安然无恙:平平安安地没有遭受任何损害。恙,疾病,也指灾祸。悠然自得:形容闲适从容。悠然,闲适自在;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文脉梳理〗
结构思路图解
说明:文章由眼前之景勾起思乡之情。榕树是情感的载体,寄情于物,情景交融。通过写故乡榕树下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与无限的眷恋。结尾再由小儿的话打断思绪,回到现实,并发出对故乡的呼唤。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技巧赏析〗
1、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乡的榕树》不是为了临摹故乡榕树的自然形态,也不是为了再现因年岁的增长而愈益清晰的故园、乡亲和历历往事,而是为了抒写作者那缠绕在胸、丰富繁复的悠悠思乡之情。作者的故乡在榕城,榕城有遍地的榕树。作者为了抒发那诚挚的感情,就将满腔的情倾注到榕树上。当作者带着小儿子在客乡的大榕树下散步时,不禁驾着想像和思想的小舟驶向自己的故乡———伟大母亲的怀抱。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榕树四周环境的画面,闽东农村特有的风光,为进一步刻画榕树抹上一层恬静、清爽的底色,画面于平淡质朴中透露出自然界的无限生机,激发读者对作者家乡的怀想。作者还进一步对那棵被称为“驼背”的老榕树,进行细针密线的描绘:“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并叙写了儿时和小伙伴把老榕树当作船划的趣事。作者现在虽远离故土,但仍惦念着儿时的伙伴,有着自己美丽的思,无限的念。故乡的榕树幻化出一幅幅迷人的意境,凝聚为一缕缕思乡的恋情。牵动游子感情的往事历历在目:女人们祈求榕树之神赐福;榕树下的石板条在早、中、晚供人们享用和满足———醇厚的民俗;母亲用榕汁为“我”治癣、祖母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慈爱善良,使人难以忘怀———博大的母爱;榕树总是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浓郁的美景;还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无限的眷恋。作者回忆故乡往事的部分看似散漫,如无限放飞的“风筝”,实际上被一条绵绵的思乡之“情”暗暗地牵着。榕树是全文的开启,也是作者抒情的起源。诚挚情感的切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好像亲历其地,亲见其景一样。作者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极尽赏心悦目之能事,景中有意,画面含情,不仅写出了自然之美,更道出了自然之情,用整个心灵去感应“故乡的榕树”,诚挚真切。
作为“微笑”文学的散文,“它不像诗那样以专职的抒情构成完整的情感结构,而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去纵横交错地粘结在一切使情感得以产生和表现的自然之物”,(曾绍义《散文论坛》)因而散文对于自然图景和客观社会生活的再现,也往往融合或反射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之中。本文作者黄河浪深谙其中的道理。
2、充满诗意的语言风格
作者是散文家,也是诗人,他的散文总是把人引入一种诗美的空间。这种效果的取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语言的超常搭配。语言的超常搭配,就是超出语法和逻辑意义上的词语搭配现象,它往往是不同辞格的具体运用,有着其独特的修辞功用。《故乡的榕树》中有几处语言的超常搭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如:“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这些句子中,“摇曳”和“青翠”,“注”和“清凉”,“清凉”和“洒下来”,“隙漏”和“清凉”,“生命的船”,都属于超常搭配现象。语言超常搭配的运用,使景物描摹更形象灵动,情感表达更亲切可感,同时也拓展了语言的想象和诗美的空间。
(二)情感的自然宣泄。“抒情性的作品看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真实则不在画,而在于那幅画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感情”(别林斯基语)。作者把对故乡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 与抒发自己主观的思乡之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景物写得细腻,又具有绵密深厚的情致,充满着诗意,使文章达到写景的绘画美与抒情的真挚美水乳交融的境界,出色地完成了意境的创造。“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文中有多处直抒胸臆的语段,读来酣畅淋漓。作者满蓄的思乡之情是“故乡的榕树”所盛载不了的,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缘物生情,连用两个设问:“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呀,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飘泊天涯的游子么?”用形象生动的诗一般的情趣和语言,把思乡之情进一步推向巅峰,流溢出耐人寻思的韵味。最后文章以“故乡的榕树呀……”结尾,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故乡的榕树呀……”既是作者心灵情绪的自然吐露,也浸润着作者诚挚真切的情意,有一种诗意的含蓄美。
〖疑难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本文并不遵循空间或时间顺序来写景抒情,而是由此物而彼物,由此情而彼情,以一种意识流的情感流动来行文。从眼前的榕树想到故乡的榕树,由小儿的生活想到自己的童年。突破时空,忽而现实,忽而历史;忽而此地,忽而彼地。
而对比的笔法,正是本文推动意识流动的动力。比较明显的对比有:童年的对比,榕树的对比。作者的思绪从“住所旁边的土坡上”那 “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上起飞,“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眼前的榕树下建了“滑梯和亭子”,种了许多花,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小儿在这里嬉戏。而故乡的榕树周围有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小石桥和小石狮子。故乡的榕树也更有特色,比如那棵“驼背”,是“我”和小伙伴们“划”的“船”。这里不仅是儿童的世界,也是所有农人的世界。通过对比,唤起了对故乡的人和事的记忆,而思乡之情也便汩汩地涌入笔端。比较隐蔽的对比有:动静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眼前的榕树是静态的,故乡的榕树是动态的;眼前的色彩是楼房的“铅灰色”和榕树的“青翠”,而故乡的色彩有青青的秧苗、火红的杜鹃、小白花还有榕树黑黝黝的影子和那一片绿阴。对比笔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意识自然流动,形象真切地写出了不同事物的特征,恰倒好处地表情达意。
2、作者于文章开头说他在香港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那么如何理解他的乡愁?为什么这样写?
作者在文章开头给我们描绘了他在异乡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
“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嘴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循声跑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开去;他再吹响,小狗又跑拢来……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我们可以对这幅“天伦乐事图”作这样的分析:一,作者的“悠然自得”是因为他“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二,作者吹起哨笛“逗得小儿子嘻嘻笑”也只是“那天特别高兴”。所以对作者来说,乡愁多于快乐,因为他的“悠然自得”来自于故乡的榕树;他最快乐的一天,想到的也还是家乡。真正高兴的是童心未泯的小儿。而写小儿的快乐,又让作者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进入了对故乡的人和事的回忆。当然,我们也不能理解为作者在他乡过得并不快乐,所以才想起故乡。作者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抒写思乡情怀,情感更真实,更能揭示出作者对故乡的挂念是始终如一的。
【课后习题对话】
第一题参考答案: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做“水手”梦;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家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这些都使“我”记忆深刻。差别就在于“我”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眼前的榕树和悠扬的哨音,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激发起“我”内心已有的体验。而儿子没有这样的负担,他只觉得好玩。这就是乡土情结在起作用。
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是为了训练学生梳理文章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课文引伸开去,关注学生个体的感受。
第二题参考答案:在这里,作者连用几个问句,不断追问,同时答案就在语句之中,使思乡的感情表达更加连贯,更加强烈。学生练习写这样的句子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设问,也可以递进地设几个问题。
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是使学生认识几个问句连用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不同作用,并学着自己去运用。
第三题参考答案:①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②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③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荫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纯朴的人们。④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要使文章写得有文采,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要有丰富的想像,要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要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要运用华丽的词语。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二、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三、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四、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榕树爷爷音乐教案】推荐阅读:
《故乡的榕树》课时教案10-10
大榕树作文700字10-13
顽强的榕树作文600字11-13
春天的榕树700字作文11-18
榕树进行曲阅读附答案06-03
学校的大榕树作文40011-15
关于广西大榕树导游词09-14
榕树作文500字左右说明文11-20
写大榕树的小学说明文06-08
校园的大榕树作文500字范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