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通用6篇)

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 篇1

1.阳江市民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探讨 2.阳江城市交通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3.阳江市计生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4.促进阳江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5.论江城区民营经济的人材策略

6.以人为本,做好信访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 7.浅谈城市垃圾处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8.关于阳江海洋渔业管理问题 11.阳江市社保工作现状与问题 12.浅谈阳东县农村档案管理 13.关于政府信息管理问题的探讨 14.关于发展电子政务的思考 15.当前反腐倡廉的动向与对策

16.关于加强阳江市政府诚信建设问题的思考 17.关于阳江建设园林城市问题的探讨 18.谈谈阳江市出租房管理

19.关于加快阳西县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思考 20.加强阳江市招商引资工作之我见 21.如何做好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2.阳江市保护耕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对发展阳江市旅游业的思考 24.浅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25.阳江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26.阳江市平环境污染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27.拓展阳江市保险事业的几点思考

28、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9、加快和完善产业转移的思考 30、关于加快阳江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一篇4000字以上。

2、调查报告一篇1500字以上

3、论文要求有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打印要求:目录单面打印,正文双面打印,页码从正文编起

5、时间安排:

⑴ 8月30日前完成选题、搜集材料 ⑵ 9月完成论文与调查报告初稿

⑶ 10月1日前将论文与调查报告交班主任或指导老师 ⑷ 10月---11月在老师指导下论文修改、完善、定稿、装订 ⑸ 12月论文上交教务处

⑹ 1月初合格论文到省电大终审

例:

目 录(四号宋体)

一、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特点„„„„„„„„„„„„1

(一)事业单位的政治化倾向„„„„„„„„„„„„„„2

(二)政府领导、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行„„„„„„„„„„2

(三)财政划拨经费,事业人员膨胀„„„„„„„„„„„2

(四)计划是事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2

二、阳江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3

(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3

(二)政企不分„„„„„„„„„„„„„„„„„„„„4

(三)民主决策程度低„„„„„„„„„„„„„„„„„4

(四)缺乏监督„„„„„„„„„„„„„„„„„„„„4

三、阳江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5

(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5

(二)经费不足,待遇较低„„„„„„„„„„„„„„„5

(三)“人治”行为突出 „„„„„„„„„„„„„„„„5

(四)监督环境不成熟„„„„„„„„„„„„„„„„„6

四、加快阳江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6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7

(二)加大监督力度„„„„„„„„„„„„„„„„„„8

阳江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探讨(二号黑体)

【内容提要】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建设的各项重要任务。近年来,虽然我们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的事业单位及管理体制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浓重的烙印,过去管理方式比较单

一、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的状况一时难以扭转。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阳江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对策。(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关键词】事业单位 管理体制 改革 分流(四号宋体)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组织机构之间的格局、配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我国数以百万计的事业单位,分布广,人员多,承担着国家建设的各项重要任务。近年来,虽然我们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的事业单位及管理体制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浓重的烙印,过去管理方式比较单

一、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的状况一时难以扭转。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四号宋体)

一、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特点(小三号宋体加粗)

根据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定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

会服务组织。而作为传统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事业单位的政治化倾向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中国的各项“事业”均被视为“政治”活动,而非经济活动。因为,事业单位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服务。由于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没有生产收人,不实行经济核算,当然也就不能成为一种经济组织。长期以来形成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背离。

(二)政府领导、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行

尽管从编制管理来看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方面是两类不同的组织,但是在计划体制与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并不是独立的社会实体、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政府机关通过各种权力,如所有权、行政权、经营管理权等,运用多种方式,包括计划、命令、财务控制、人事任免等控制事业单位。

(三)财政划拨经费,事业人员膨胀

由于事业单位功能的非产业化,因此,事业单位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来供养,国家为事业单位提供了一切事业经费,而且还为事业单位制定了统一的事业财务制度。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大多超编,人头费开支极大。这些人头费给事业单位造成很大压力。而且,由于机制不活,投人越多,政府背负的债务也越重。

(四)计划是事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事业单位的人财物、产供销基本上掌握在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手中。政府以计划和行政命令方式制定事业发展目标、拨付事业经费。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2

1、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3、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5、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6、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7、政府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8、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10、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11、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12、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4、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15、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16、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7、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8、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19、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20、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21、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

22、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23、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24、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25、行政公开化研究

26、行政信息化研究

27、行政伦理研究

28、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2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30、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31、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2、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33、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34、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35、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36、行政监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式

37、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38、公务员激励的模式研究

39、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40、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41、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42、公务员管理与晋升问题研究

43、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44、行政改革与行政体制创新

45、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

46、WTO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47、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48、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研究

49、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关系

50、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

你好,以上论题仅供参考,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然后把题目输入百度搜索,收集多几份资料,整理成自己的一篇论文就行。

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 篇3

(一)1.市场经济与依法行政 2.市场经济与政府行为变革 3.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 4.市场经济与腐败行为 5.市场经济与公务员道德建设 6.市场经济与人事管理改革 7.高科技与文化管理 8.高科技与领导方式变革 9.高科技与行政组织变革 10.高科技与公务员素质 11.高科技与人才激励模式 12.入世与政府职能转变 13.入世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14.入世与领导观念变革 15.结构改革与行政效率 16.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 17.行政会议与行政效率 18.行政决策与行政效率 19.激励机制与行政效率 20.电子政府与行政效率 21.依法行政与行政效率 22.绩效考评与行政效率 23.人事制度改革与行政效率 24.行政决策科学化问题 25.行政决策民主化问题 26.行政决策法制化问题 27.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8.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公务员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29.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设问题 30.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31.行政一把手与廉政建设 32.领导班子集体廉政机制 33.行政法制与廉政 34.乡镇管理中的廉政机制 35.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36.公务员道德建设与廉政 37.完善人事监督制度与廉政建设 38.党管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9.民主监督与知情权问题 40.干部竞聘考试中的问题与对策 41.政府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42.职称评聘中的问题与对策 43.干部培训中的投入与产出问题及其对策 44.干部异地轮换中的问题与对策 45.社区民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46.乡村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 47.社团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问题 48.用人失当与领导责任问题 49.决策失误与领导责任问题 50.全球化对政府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影响 51.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5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人才选拔 53.唐太宗行政管理思想及其影响 54.曹操唯才是举思想及其影响 55.中外行政立法制度比较研究

56.中外选举制度比较研究 57.中外监督制度比较研究

58.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 59.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60.中外职位分类制度比较研究 61.当代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及其启示 62.当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利弊及其启示 6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64.转型社会政府职能定位问题 65.公共服务市场化与政府职能转变 66.信息化与市政管理问题 67.公共权力内在矛盾及其演变趋势 68.现代领导本质探讨 69.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0.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71.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72.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决策制 7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5.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76.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77.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78.充分发挥舆论和监督作用 79.改革和完善干部双重管理体制 80.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81.确保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82.经典作家关于政权建设(政府职能)的论述83.论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监督机制84.中国经济建设育国际环境关系研究 85.全球化与政府职能关系研究 86.政党制度问题研究 87.现阶段我国社会阶段、阶层结构变化问题研究 88.探索政府治污管理上的制度创新 89.提高政府再提供公共物品中的效率 90.推进中国水务改革,政府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91.推进价格听证制度与提高公共物品的供应效率 92.加强市政研究,提高城市行政效率 93.城市基本建设在东北工业发展中作用 94.行政管理在阜新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95.市政主体在城市行政管理中地位 96.市政体制在城市运营中的确立 97.论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组织的变革 98.论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 99.论文化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00.论我国当前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阻力与前景 101.论新中国行政组织的发展历程、特点与趋势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二)1、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3、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5、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6、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7、政府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8、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10、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11、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12、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4、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15、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16、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7、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8、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19、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20、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21、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

22、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23、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24、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25、行政公开化研究

26、行政信息化研究

27、行政伦理研究

28、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2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30、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31、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2、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33、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34、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35、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36、行政监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式

37、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38、公务员激励的模式研究

39、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40、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41、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42、公务员管理与晋升问题研究

43、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44、行政改革与行政体制创新

45、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

46、WTO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47、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48、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研究

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 篇4

毕业《综合作业》选题参考

提示:选题并非题目,其作用是为了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选题应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和工作实践,择选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选题确定后在设计论文题目的过程中应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论文题目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1.网络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

2.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3.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

4.地方人大的职权范围及其实施办法研究

5.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6.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

7.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8.行政环境问题研究

9.公共物品理论研究

10.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11.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2.地方政府组织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13.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

14.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5.公民参政议政制度研究

16.行政组织特点研究

17.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18.街头官僚问题研究

19.公务员考绩研究

20.公务员培训研究

21.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22.公务员管理体制研究

23.行政领导的角色研究

24.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25.公务员辞职、辞退理论与实践研究

26.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研究

27.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研究

28.政府公共关系研究

29.政府形象管理研究

30.乡(镇)行政决策研究

31.改革过程中的渐进决策研究

32.中西行政决策观念比较

33.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34.我国传统决策文化对当代行政决策的影响研究

35.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36.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37.行政授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38.行政监察问题研究

39.舆论监督研究

40.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41.国外行政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42.行政伦理问题研究

43.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44.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45.行政文化研究

46.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研究

47.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研究

48.我国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研究

49.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

50.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51.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52.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53.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

54.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研究

55.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56.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57.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58.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59.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0.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

61.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的决策参与方式

6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63.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64.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5.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66.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67.村庄问题研究

68.城乡社区管理研究

69.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研究

70.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71.乡镇行政管理问题研究

72.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73.县级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4.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研究

75.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化研究

76.地方政府改革面临的挑战、问题及使命

77.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探索

78.地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79.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研究

80.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81.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及其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82.社会中间阶层问题研究

83.中国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研究

84.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85.社会资本与大学生择业问题研究

86.城乡居民邻里关系模式问题

87.民间组织的合法性问题研究

88.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89.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90.民营企业家参政问题研究

91.政府信息公开化研究

92.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93.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研究

94.房地产业调控政策研究

95.城市征地拆迁政策研究

9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97.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研究

98.NGO问题研究

99.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政策研究

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B

B2.办公室布置要注意(D.各种沟通、保密)。

B63.办公室人员在社交活动中应如何选择话题,哪些是属于合适的话题?(A.有共同利益的话题)。

C

C6.传真机的使用哪一项是不对的?(B.随时随地可向对方发送)。

C29.传真机最好用来传送以下哪种邮件?(D.感谢信)。

D

D53.当文员获知婚丧喜庆的消息后,首先应(D.查证消息的可靠性)。

H

H36.会议中有时有人会要求把他发言的一段不作记录处理,这时文员应(D.征求主持人意见,停止笔录,关录音机)。

J

J62.接受忠告的正确反应是(D.切勿感情用事)。

J64.将同文多页沿边取齐后均匀错开,从首页到末页,在页边加盖一完整公章,可以证明文件各页确实是同时形成,以杜绝日后篡改之嫌疑,这是(A.骑边章)。S

S37.上司决定参加某个会议时,文员不应该(A.只在便笺上写好会议名称)。

S47.上司出差,文员预订机票时,以下哪一种做法不正确?(D.不必提前在取票前或出发前再用电话予以确认)。

S52.社交场合很讲究次序礼仪,一般(B.以右为尊)。

S60.上司参加各种应酬和会议,有时需要更换服装,文员应(A.通知上司家人把衣服送达)。

W

W3.文员在进行办公室布置时,以下哪些行为是不适宜的?(C.较大的物品放在稍高于眼光平行的层面上,用标签贴在各种物品的下方)。

W13.文员按照“优先顺序”处理工作,以下哪一项是不适宜的?(D.可以按照文员自己的习惯进行工作)。

W14.文员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下利用时间的行为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C.每天把工作安排得超出工作时间,给自己压力)。

W17.文员传达上司的指示时,哪一项做法是不适宜的?(A.传达可以根据上司主要意思,夹进自己的意见)。

W18.文员必须具有合作精神,以下合作方法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B.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尽可能使别人服从自己)。

W21.文员在接打电话时,正确的做法是(B.在电话机旁随时放着电话记录单和笔,一有留言就能立即记录下来)。

W24.文员在拆邮件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拿到信件后在桌子上磕几下,然后用手撕开)。

W25.文员如果误拆了非本公司的信,应该(A.在信封上注明“误拆”,写上自己姓名的缩写,并把信重新封好并退回去)。

W28.文员打印寄往欧美国家的信封,收信人内容的打印顺序应该是(C.姓名、部门、地址、国名)。

W31.文员在处理信访工作时,由收信人(单位)复信的情况是以下哪一种?(A.初次写信,或有过激言行的)。

W32.文员从事信访工作,在处理顾客或其他人的来信时,不应(C.处理信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进行转办、交办或自办)。

W34.文员进行会议的计划和准备时,不应该做的是(B.什么日期、时间召开会议应要考虑议题的紧急程度)。

W35.文员做会议记录时,可以在会议记录中(C.与发言者用词不一致但意思完全一致)。

W41.文员根据上司指示,向对方要求约会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如果上司出差,可以在他回来的当天安排约会)。

W42.文员制作日程安排计划表时,以下哪一种情况应避免?(D.日程安排计划笔记本如果已经使用一年以上,可以废弃)。

W45.文员应该为上司的商务旅行作许多准备工作,以下哪一项是不适宜的?(B.代替上司制定约会计划)。

W50.文员遇到对方递送的名片上有较罕见的字,应(D.请教对方“可否请问一下,这个字怎么念?”)。

W54.文员协助举行宴会时,不用考虑(D.有无休息室)。

W58.文员打印寄往欧美国家的信封,寄信人姓名、地址应该打印在(B、左上角)

W66.文员要做好档案收集,应该收集的文书资料是(A.下级单位报送的报告,统计报表等)。

W68.文书立卷归档要求遵守一定的制度,包括以下方面(B.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耍求)。

W69.文书立卷的归档制度包括三方面:归档范围、(A.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

Y

Y1.以下哪点不是办公室事务管理的特征?(B.决策性)。

Y4.以下关于文员对办公室布置的情况,哪一个是错误的?(B.办公桌抽屉里的物品摆放要注意放置整齐,东西可放得满一些)。

Y8.以下关于录音机的使用哪一项是不适宜的?(A.录音时需将监听开关至于“ON”位置)。

Y9.以下关于投影机的使用哪一项是不适宜的?(D.应设置电脑的桌面屏幕保护功能)。

Y10.以下哪些不是文员在准备办公用品时的职责?(B.制造)。

Y11.以下文员订购和储备办公用品的行为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B.让员工们随意领取办公用品)。

Y12.以下文员的工作顺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文员也应具有适当判断情况,机智应对的应变能力)。

Y15.以下关于文员管理好时间的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把零散工作安排在安静、有效的时间段里去做)。

Y16.以下文员对办公室零用现金管理的行为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C.标准的零用现金单据有一个签名)。

Y19.以下接打电话的行为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C.应随时使用手机在飞机上、饭店里、大剧院等进行联系)。

Y20.以下哪个接打电话的行为是不正确的?(A.受到通话对方极大的责难,应针锋相对回击)。

Y22.以下文员应遵守的电话礼仪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B.打出电话,而对方无人接听,等铃声响了二、三下可挂电话)。

Y23.以下哪些标准不是文员分拣邮件应该遵守的?(C.按私人公务标准分拣)。

Y26.邮件送到单位所租的信箱,由文员开启,取出邮件带回办公室,以下哪项事情与文员的工作要求不一致?(D.应提高办事效率,把取邮件与其他事一起办)。Y27.邮件的寄发不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D.爱好)。

Y30.以下关于握手的礼节,不正确的是(C.双方有很多人时,可以交叉握手)。

Y38.以下哪一种类型适合自由谈话,或是收集创意的会议?(C.圆桌型)。

Y39.以下关于交互式电话会议的功能中,哪一项是不具备的?(A.审查功能)。

Y40.有时应上司要求,文员参与会见或会谈,以下哪项内容不是文员的任务?(B.发表意见)。

Y44.以下关于确认上司日程安排计划的行为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A.以电话方式决定面谈或开会的重要预定计划,不用再以书面形式确认)。Y46.以下关于预订工作的行为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D.不一定要弄到确认旅馆预订的传真或其他书面形式的证明)。

Y49.以下关于名片的使用方式,哪项是错误的?(D.各自只能当面递送,寄去是不礼貌的)。

Y51.以下关于交际礼仪的举止行为,哪一项是比较适宜的?(D.穿着短裙的下蹲姿势,应跨前半步后腿虚跪,上身保持挺直,蹲下时慢悠悠地弯下腰)。Y55.以下说明宴会的种类与形式的内容,哪一项是正确的?(C.工作餐是非正式宴请形式,早、午、晚举行均可)。

Y56.以下关于文员的宴会礼仪中,哪一项是正确的?(D.吃西餐时用左手把汤盘靠近自己一边方向稍稍提起,再用汤匙轻轻由里向外舀去)。

Y57.以下餐巾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C.用来擦嘴唇嘴角)。

Y59.以下文员应遵守的参加宴会的礼仪中,哪一项是不适宜的?(C.未用完一道莱时,应将刀叉平行排放在盘了上右侧,叉尖向上,刀刃向内)。Y61.以下关于说话的要领中,哪一项不适宜?(B.由过程先说)。

Y67.以本单位与外单位就某些问题的往来文书为标准立卷。如问函与复函等用(A.按通讯者特征立卷)。

Z

Z5.在办公室里,(D.靠近窗户)的位置是上座。

Z7.在使用复印机的过程中,以下哪项内容是不恰当的?(A.接通电源可立即复印操作)。

Z33.在会议开始前和进行过程中,文员的以下哪项活动是不恰当的?(C.作会议记录时离开会议室接听电话)。

Z43.在某些情况下,文员在安排日程计划表时可能获得上司的完全信任,取决于两点:一是掌握足够的知识,了解业务的轻重缓急;另一是具有(B.说话的技巧),了解要求约会者的心理。Z48.照料上司身边琐事的说法,哪一种是不正确的?(D.应酬需要更换衣服,这是上司个人的需要,不必给予协助)。

行管专科论文参考选题 篇6

一、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况。

3.经验管理学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 一般到个别。

7.要称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娥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1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1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1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1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三个方面。

1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16.管理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追求

17.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

18.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正是对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的生动概括。

19.所谓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是指市场调节。

20.企业管理者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的关系。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地说,义就是利就是

22.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23.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顿悟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二、选择题

1.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A、B、C、D、E)

2.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

3.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E)

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B、C、D)

5.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A、B、C、D)

6.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

7.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

8.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A、B、C、D、E)

9.协调的类型可分为(A、B、C)

10.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B、C、D、E)

11.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指(A、B、C)

12.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A、B、C、D)

13.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A、B、C、E)

14.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点(A、B、C、D、E)

15.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有(A、B、C、D、E)/ 6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6.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

7.决策民主化指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1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四、简答题

1.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

(2)联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素。

2.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

(2)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

3.管理哲学的特点

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特点:

(1)与管理科学相比较,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

(2)与一般哲学相比较,它的概括层次低于一般哲学

简言之:就理论概括层次而言,管理哲学低于一般哲学,而高于管理科学。

4.管理哲学的作用

(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

(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人之所以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1)从人的作用看:有了人的作用,物和财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客体。

(2)从管好人的意义上看: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

(3)从人的特性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不像管理客体中的物和财那样只是机械地接受管理。

6.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是科学决策?

科学的决策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2)决策所确定的措施方案也是正确的;(3)保证在实施方案、实现正确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少,时间最短;(4)能保证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最小,并且对一旦产生的副作用有严密完善可行的处理措施

(为了便于记忆,可简化为以下四点:目标正确,措施得当,成本最低,副作用最小,并有完善可行的应付措施)

7.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必备条件:

(1)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要能抛弃旧观念,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2)要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运用各种智囊团、信息库、咨询公司等条件,弥补决策者个人知识、经验、才智、精力等方面的不足。

(3)能注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能够不断总结和研究别人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决策。

(4)要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懂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内行;会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活动。

(5)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遵照决策科学的要求,按决策的程序进行决策。

8.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只有科学地制定计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

(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计划是制定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桥梁。

(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基础表现在:A、计划包括建立目标和一些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础。B、控制的所有标准也都来源于计划。C、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计划是预测这种变化并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

(4)计划工作还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减少盲目性所造成的浪费,促使各项工作均衡稳定的发展。

9.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管理控制过程表现了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各自功能不同(这是相互对立的方面);而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相互统一的方面)。

(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时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目标离不开手段,手段服务于目标;目标制约手段,目标性质决定了手段的性质。

11.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经济管理者在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

(1)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上考虑全局,在时间上着眼长远,也就是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经济管理者的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的认识,善于处理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关系。

(3)经济管理者的创造性作用要求其善于创新,重视学习,并且善于启发创造。这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维。

12.“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经济生活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自发进行。二者是经济生活中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方式。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国家干预会使经济缺乏活力,牺牲部分效率,但有利于在短期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就是二者的区别所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二者具有互补性,表现在自发性和自觉性的互补,事后调节和事前调节的互补等。(这是二者统一性的体现)

13.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原则:

(1)生态持续原则: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威胁后代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并在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持续是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内容。

(2)经济持续原则:要求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经济持续。主张把传统的粗放的外延式再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的内涵式再生产方式,在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既肯定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充分注意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3)社会持续:从关心人的温饱上升到注重人的生存质量的高度,鼓励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健康和谐的生活;把物质财富的分配原则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呼吁国际社会进行社会改革,以实现公平分配和广泛的社会平等。

(4)文化持续:倡导精神价值,鼓励人们摆脱和消除工业文明给人们的压抑、迷茫、痛苦的不良影响,强调文化进步和价值系统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持续原则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多角度化。

生态持续与经济持续可说是对传统发展观中突出的缺陷的弥补,而社会持续和文化持续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意味着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要求,体现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继续促进人类在发展观上的认识和创新。

14.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尺度。可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多个角度来定义。效率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经济效率。

条件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地位、法律上和人格上的公平。它与效率无直接联系。

手段公平亦即机会均等,主要指竞争规则和社会参与规则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有可能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手段公平是促进合理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公平指的是人们在收入、经济水平和权威上维持完全的平等。它与效率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通过竞争以外的手段干预分配结果以实现所谓的“均贫富”,必然导致低效率,从而损害多数人的福利水平;而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必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在经济管理中,我们固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在不直接损害效率的情况下,组织有义务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对在竞争中受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公平促效率,以效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 注意:对如何正确把握“××与××的辩证关系”这种类题目(如本题和下题)的回答,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说明××与××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二是说明“如何正确把握”]

15.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所谓义是指人们应遵循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要求的思想原则,以及符合这些思想原则的行为。所谓利就是

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及其活动。简言之,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具体到经济管理中,义就是经济管理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利就是经济管理行为所带来的物质利益。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与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1)相互依存:一方面,利是产生义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利的取得也离不开义。经济管理中要获取更多的利,必须遵循一定的义,经济组织的维系也离不开义的支持作用。

(2)相互制约:一方面,义制约利,经济管理道德的作用发挥得好,组织内部就能团结协作,利才得以实现;反之则会妨碍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利也制约着义。经济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必须从正义的活动中获得利,经济管理的道德原则才能得到自觉贯彻。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应坚持的科学的义利观。即义利同等重要,应当既重视利,又重视义,要做到以义促利,以利促义。

五、论述题

1.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仁”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在行政管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管理上主张以学“礼”(社会道德、社会制度)为基本内容,并倡导“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管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原因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天志”、“明鬼”等。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哲学思想出发,反对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则,主张“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出发,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提出“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

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强调全局的重要性,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争取主动权;提出“奇正相生”的观点,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

5.管理协调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协调,以免造成积重难返。及时性原则还包括进行预测性的工作。预防工作是及时性原则的组成部分。

(2)关键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抓住重大和根本的问题,包括影响长远的问题、影响全局的问题、薄弱环节、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带动性(根源性)问题、员工意见大、反映强烈的问题等。二是解决问题要标本兼治。

(3)激励性原则。要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集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相结合,激励理论和激励艺术相结合。

(4)沟通情况和信息传递原则。要确保信息安全可靠而且高效,并灵敏地反映客观事实,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5)全局性原则。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自觉服从全局利益。

(6)长远性原则。不要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也不要因为是刚出现的小问题而不重视解决任其发展而成为重大问题,变得不易解决。

(7)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性的管理,要求原则的坚定性;作为艺术性的管理,要求策略的灵活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处理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到20世纪末叶。

传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为根本目标;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趋向于成为一种经济活动的辅助行为和伴生现象。

传统发展观在指导后发国家的发展实践时,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发展方式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使许多后发国家解决了最为紧迫的人民生存问题,同时也启动了后发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但也导致了后发国家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使这些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传统发展观最深刻的局限性在于“将‘发展’、‘现代化’这样的基本范畴当作某种自明的先验的前提来加以确认并广泛运用,却忘了对这些范畴本身的逻辑预设及其合法性问题,因而导致对‘发展’本身缺乏辩证的批判的态度”。这就使人们在发展模式上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种种误区:

(1)认为“发展是一个自在的无矛盾的过程,误把实现发展的某些手段和阶段性目标当作发展的终极价值”。由此导致人们在追求所谓的“发展”时,忽略和漠视了“经济—自然”、“经济—社会”、“经济—人文”等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2)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涵、外延的界定上,采取了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立场,主要从客体的尺度出发,将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化程度、GDP总值等物化指标作为发展的参照系,从而忽视了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

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首先要科学地回答发展的标志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发展标志问题也就是判断何为高级何为低级的问题。这一问题显然涉及主客体两方面,只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才能认识到发展的全部意义。也就是说,发展应不仅仅以事实、更以包含着事实基础的价值判断来衡量。这种价值判断就是人本的、重视发展的人文价值和人的本质需求的。传统的发展观却仅仅从客观世界本身去寻求“发展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10.谈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它们虽然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进行历史活动的自然基础。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依赖,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在生态系统中。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要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

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同,并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环境,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适宜的环境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着动态平衡,人类能够在其中正常地生活、工作,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而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失去了相对的平衡,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付出相应的代价。(注:这里应举实例加以说明)

上一篇:致命ID心理案例分析下一篇:自考英语应用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