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学前班教案
【培训目标】
1、通过老师简单介绍,学生初步体会上学的意义,认识老师和同学。
2、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各个设施具体位置。
3、学生初步了解在学校需要注意的各种礼仪和良好行为。【培训过程】
一、认识老师,熟悉同学。
1、老师自我介绍,首先要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班级,认识主副班主任同学,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白家庄小学一年级三班,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是你们将来的好朋友,我姓X,你们可以叫我X老师。从今天开始呀,你们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可以和好多哥哥姐姐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你们知道吗,学校可好了,在学校里我们可以认识许许多多新朋友,可以知道好多自己以前不知道事儿,而且啊,还会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儿等着你们呢!
老师点名学生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在过程中了解学生们的基本情况。
好,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我,那么现在我也想认识一下你们。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喜欢做什么„
2、练习排队,排座,记学号
师:老师一会要带着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的校园,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排队的纪律,记住自己的座位和学号,才能安全快乐地了解校园,可以吗?
(1)练习排队,明确纪律
男女生按高矮排成两队,排队要快静齐。按顺序给学号,一定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学号。
立正:两脚并拢,两手五指并拢紧贴两腿侧裤缝,抬头挺胸,向前看;稍息:两胳膊放腿两侧,右脚斜伸向右前方;向前看齐:两胳膊平行伸直,不要挨着前一个同学的背就可以了,抬头挺胸眼看前面同学的后脑勺;向前看:两脚并拢,两手五指并拢紧贴两腿侧裤缝,抬头挺胸,眼看前方。
(2)排座位,记学号
按照高矮安排学生座位,把写有学生姓名和学号的卡片贴在课桌右上角,便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便于老师记住学生。(再次跟学生强调记住自己的学号)
二、参观校园
了解教室、厕所、老师的办公室、食堂等设施的具体位置。带领学生逛一逛校园,渗透相关礼仪的训练和安全教育。
师: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出去站好队,老师带着大家在教学楼里走走,过一段时间再回教室,看看谁能够在这么多同学一起找位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很快的找出自己的座位。
(1)参观办公室:告诉学生办公室是老师办公地方,有问题可以找老师,但不能随便进入,要喊“报告”,要经过老师同意才能进入。
(2)参观厕所:教会学生认清男女厕所的标志,教会学生正确入厕的方法,男生小便入池,大便入坑,一人一坑,手纸丢在垃圾篓内,在厕所不能攀爬,打斗,聊天。
(3)参观餐厅:告诉学生餐厅是大家吃饭的地方,餐具摆放要整齐;按顺序无声、排队盛饭;文明用餐、不浪费食物;快速收拾饭兜。(4)上下楼:右行礼让,轻声慢步,不在楼梯上追跑打闹。
三、回班小结
1、回教室,认出并找到自己的座位
2、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引水机的方法:用自带水杯接水喝,不要用玻璃瓶,双手拿瓶接完水后回教室座位处喝水,注意不能用饮水机的水洗手,饮水时必须依次排队,不推不挤不插队。
3、总结刚刚参观过的地方,学生应注意的事项及相关要求。
同学们,我们刚刚在途中遇到过很多老师,我们该怎么做?
早上进校门时大声跟老师、校安鞠躬问好,跟送他的家长再见;见面问好,见到长辈(不只是老师)驻足问好行礼,大声鞠躬问好。
四、课堂常规训练
1、学习儿歌,渗透课堂常规教育
大家到现在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好不好。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逐句讲解,让孩子理解内容。
(1)练习坐姿:上课听讲时手要平放桌面上,胸挺起,腰挺直,两脚并拢,向前看。老师看看谁坐得最直,最快!
(2)站姿:两脚并拢,两手五指并拢紧贴两腿侧裤缝,抬头挺胸,向前看。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
(3)发言:自己发言要先举手,发言时要大声说话,眼睛目视前方。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应该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
大家都把小手举起来,老师看看谁的动作最标准。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清楚。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大声回答声音一定要响亮。
(4)倾听:老师说话时、同学发言时,要安静倾听,不随意插话抢话。
2、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上课怎样用眼睛、耳朵、嘴巴、脑子来学习,希望大家能按要求去做。我想我们一定能学好本领,成为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五、放学前半小时梳理总结
1、放学:提前收拾好书包,放学时一定要带走自己的物品,特别是饭兜。离开座位时椅子放在桌下,桌面要干净。
2、跟老师再见,跟家长说“谢谢您来接我!您辛苦了!排队放学,散队时说再见,没人接的孩子一定找老师不要自己乱走,最后跟老师一起回学校在大门处等候家长。
梳理总结今天一天学习到的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重申训练内容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表扬认真学习、做得好的学生,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8月25日
【培训目标】
1、巩固第一天学习的内容,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
2、对学生拼音掌握情况摸底。【培训过程】
一、回顾昨天的培训
同学们,真开心我们又见面了,老师特别想念你们,因为你们昨天表现特别好,每个小朋友都特别认真学习,那现在谁还记得我们昨天都学习了那些知识呢?
二、巩固练习,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真棒大家都还记得,那我们再一起练习练习吧!大家还记得自己的学号吗?我们到班外面排一下队,看看还记不记得你前后的小伙伴都是谁了!
强调站姿、坐姿,礼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笔、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
三、课堂常规训练
1、学习用具的摆放
桌面上怎么放,位斗里怎样放,饭兜和书包怎样放。
2、课前、课后要求(1)课前 听到铃声响起,同学们,这个铃声就是我们上课的信号,上课之前呢我们要做一些准备活动,从书包内拿出下节课需要用到的课本、练习本和其他学习用具。并将它们整齐的摆放在自己的课桌角上,做好课前准备。这样我们才能在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家能做到吗?
铃声响起要快进教室静息等待老师上课。师生问好:上课班长喊“起立”师:同学们好(老师环顾学生,稳定学生情绪,鞠躬问好)生:老师好(精神饱满,目视老师)班长喊“坐下” 迟到要叫“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可以进教室。(2)课后
我们昨天已经学会了小耳朵听老师,那么如果老师没说下课的时候,孩子们能随便走动吗?真棒大家都是听老师话的好孩子。
等老师宣布下课才可以下课。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把上节课的学习用品整理起来,准备好下节课的用品,离开座位时要注意把凳子放在桌子下面。(3)下课时的安全
下课了同学们可以自由活动玩耍了,但是我们能追跑打闹吗?对不能,因为追跑打闹很危险,老师和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不奔跑不打闹、不做危险举动。可以散步、聊天、休息、写作业、讨论问题、看书等。
四、拼音摸底
孩子们,大家在幼儿园都和拼音交朋友了吗?哪些同学认识这些拼音小伙伴呢?能给大家读读吗?
语文书43页:我会读,让学生们读拼音,老师了解班级同学拼音掌握情况。
五、放学前半小时梳理总结
梳理总结今天一天学习到的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重申训练内容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表扬认真学习、做得好的学生,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放学之前再次提醒学生排队、散队时需要注意的秩序和礼仪等事项。
8月26日
【培训目标】
1、了解前两天礼仪训练的落实情况
2、巩固前两天的训练内容,落实习惯的养成
3、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养成集体意识 【培训过程】
一、了解前两天的训练情况 通过聊天了解孩子在家和训练的情况
同学们,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这两天你们在学校过得开心吗?你们有跟爸爸妈妈分享我们在学校的生活吗?都和爸爸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二、巩固训练
1、楼道行走训练:右行礼让,不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
2、排队上厕所、轻声慢步,不大声说话。上完厕所要洗手,以及用纸、冲水训练。
3、同学之间玩耍要团结,讲谦让,互相帮助。
4、餐具摆放要整齐;按顺序无声、排队盛饭;文明用餐、不浪费食物;快速收拾饭兜。
三、学习基础知识,关注习惯养成
认识四线三格、田字格和拼音基本笔画,在学习中关注学生的 站姿、坐姿、听讲习惯、思考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及握笔姿势。作息时间
1、坐姿:上课听讲时手要平放桌面上,胸挺起,腰挺直,两脚并拢,向前看。
2、站姿:两脚并拢,两手五指并拢紧贴两腿侧裤缝,抬头挺胸,向前看。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三天你们过得开心吗?老师过得很开心,因为大家都特别听话,讲礼貌讲卫生,都做得特别好。以后我们X个同学和老师就是一个新的大家庭了。大家想想,在家里你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么相处的呢?在我们一三班这个家庭里,老师就是家长,大家都是孩子,我们也要向你们在家里一样,彼此相爱,互相帮助,好吗?
让孩子明白进入学校就是集体生活的开始,不追逐打闹,考虑他人的感受,做个讲礼貌的小学生。
五、放学前半小时梳理总结
1、提醒同学们一会放学要怎么做:有序排队放学,跟老师再见,跟家长说“谢谢您来接我!您辛苦了!散队时说再见,没人接的孩子一定找老师不要自己乱走,最后跟老师一起回学校在大门处等候家长。
一、一年级新生现状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午睡课后的情景, 因为是第一天上课, 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 所以觉得特别累, 下课的音乐响了, 也不见几个苏醒。教师提醒大家可以醒来后, 就继续在教室里看新本子上的名字, 其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 多认识几个新同学。这时围上来两三个胆子大的孩子, 一个大眼睛的女孩问教师:“老师, 你怎么不睡觉?你在写什么呀?”教师说:“老师在看本子上的名字, 没有时间睡觉。”这时又凑上来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问:“老师, 大班的老师说, 到了小学里谁要是表现不好老师会骂的, 是真的吗?”我一听忍不住笑了:“哦?真这样说的吗?”孩子一脸认真地点点头。教师暗自想:幸亏开学的第一天没有生气发火, 不然在孩子的眼里会留下可能终身难忘的印象呀!为了及时消除孩子刚入学紧张的心理, 教师就故意问:“那你今天有没有听见老师骂你?”孩子们一边使劲摇头一边说:“没有。”为了更好地维护好一年级老师的形象, 教师解释说:“上了小学, 哪个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会批评指正, 这不叫骂。如果你表现很好, 老师同样会喜欢你, 懂吗?”孩子点点头, 放心地一蹦一跳出去了。望着他的背影, 教师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年级的新生是多么可爱呀!他们习惯了幼儿园轻松、愉快的游戏生活, 进入小学都带着好奇和新鲜感, 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会有部分新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甚至会像第二个孩子说得那样, 对小学的老师多少充满了畏惧。当孩子心理有了这种压力, 能学好知识吗?教师又怎能顺利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呢?但是作为教师, 往往会对一群杂乱无章、不懂规矩的新生缺乏应有的耐心。如打了上课铃, 一群小不点儿蹦呀跳呀唱呀闹呀, 个个满头大汗, 乐不可支。教师进来一看如此状况, “啪”的一声响, 教鞭重重地敲在讲台上。顿时, 活跃的身影全都定了格, 一张张笑脸全都傻了, 一双双惊恐的眼睛齐刷刷地指向了讲台前的老师。只见教师一脸严肃, “这可不是幼儿园了, 任你们闹任你们吵。现在上一年级了, 就得懂规矩、守纪律、爱学习。上午布置的作业写好了吗?”“没——有———”稚气的话语拖得长长的。“上小学了, 可不能这样嗲声嗲气了, 说话要干脆, 跟老师说一遍, “没有。”“没有。”孩子们的声音挺干脆, 但没有了童稚。
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威严下逐渐变乖了, 但他们和老师之间的心的距离却拉开了。那如何善待孩子的童真童趣, 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呢?
二、一年级新生的教育策略
1. 从熟悉校园开始
开学第一天, 教师可以牵着学生的小手带领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 认一认教学楼的名字、操场、男厕所、女厕所, 自己的教室在第几层楼, 自己坐在第几排, 在班级里有几个熟悉的小伙伴……让学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 减少孤独感, 增强自信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亲近学生, 研究学生
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 体贴和关心学生, 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教师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 , 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 掌握哪些是乖学生, 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和学生们混熟悉了, 甚至有时还有学生不经意间冒出“妈妈, 我要……”的话。等学生发现叫错了, 会情不不禁地掩起小嘴巴。教师在和学生相视而笑中, 体会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3. 与家长多沟通
充分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和“家校路路通”, 与家长探讨新生入学该准备些什么, 既有学习用品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心理准备。同时, 让家长重视做好孩子入学的准备, 及时告诉孩子小学和幼儿园学习的要求有所不同。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的学习是一种义务, 要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家长应告诉孩子:上小学要学很多知识, 有了丰富的知识, 就会长很多的本领, 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呀!这样, 就能从心理上消除孩子对学习的畏惧、紧张。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因为小学生活比较紧张, 课程多, 休息时间短, 孩子会很难适应, 家长要在家里有意识地增设有一定难度的游戏、绘画、计算等活动, 逐步延长孩子的安静时间, 以适应小学生活。
三、结束语
“细无声, 润心田”, 这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方法, 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品质。小学一年级教师面对的是六七岁的孩子, 工作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只要教师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 多呵护孩子的童稚, 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就能给他们一个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童年。
摘要:通过从熟悉校园开始;亲近学生, 研究学生;与家长多沟通三方面探究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 从而让他们早日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角色转变,沟通,家校联系,生活
参考文献
[1]王余幸, 刘筱蔼.小学新生适应障碍及预防干预措施[J].中国校医, 2007 (03) .
关键词:古诗;学前“储蓄”;矫正
一年级学习古诗,我们发现学生能流利地“朗诵”,但我们细究字词,总能发现学生不屑的目光。我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不耐烦,和他们学前时的教育“储蓄”不无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體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当再次相遇《静夜思》时,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矫正:
一、运用媒体,矫正已有的“偏见”
《静夜思》学生都会背。这样的内容,在课堂中怎样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这样引领学生进入古诗境地:
师:播放古香古色的音乐,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电脑博士说,有小朋友把古诗的题目念错了……电脑博士悄悄说,我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后鼻音和平舌音全读准了呢!
多媒体的运用,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具体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感受到了一年级和学前班的学习内容尽管是样的,但是学习方式确实如此趣味十足,于是一开始上课,就趣味十足。
二、趣味诵读,矫正缺失的“诗情”
学生对于古诗的认识,仅仅是能朗读、会背诵,而且很多时候的朗诵其实是“唱读”。
1.设计趣味游戏,有效识字
一年级伊始的学生“能”背诵,而不“会”背诵。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都不分,更有甚者n、l不分,可谓错误百出。一年级学生借助拼音正确识字。准确认读是进行阅读的基础,因而在学习古诗时,我尝试着让他们用游戏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读准前后鼻音,轻松、愉快地识字。
2.对仗生情趣,古韵入课堂
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美。《静夜思》中这种对仗更是明显。如,“举头”对“低头”,“望明月”对“思故乡”,还押ang韵。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节奏、韵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师生合作读,让学生在朗诵当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音律美。
3.示范诵读,动情吟诵
学生是学习主体,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创设情境: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远离亲人的李白,看到这么冰冷的月光更加孤独、冷清了。教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学生模仿朗诵。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生字,还要感受到诗歌朗诵的韵律、节奏,更要让他们有朗诵的兴趣,这样他们才能抛弃原先古诗仅是读一读、背一背的观念。
三、相遇意象,矫正迷失的“诗意”
很多古诗内容和现在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太大,他们很难与诗人感同身受。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呢?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这样的情景。
师:同学们,你知道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写作时间?学生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生:我知道“夜”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师:你从诗句的哪些地方看出是写“夜”呢?
生:“床前明月光”的“明月”。
师:诗人看着明月,会思念谁呢?……
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因而他们在朗诵的时候不再毫无表情地唱读了。
上述仅仅是个人在一年级古诗教学中,对遭遇的学前古诗
“储蓄”在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影响进行的探索。当我们发现学前教育无法裨益小学教育时,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在保证学生原有知识正确性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学习梯度,打破他们固化的先入为主的不良学习印象,最后终将迎来课堂教学的良好学习局面。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福溪街道中心小学)
1.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2.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小花猫,哭得很伤心,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知道小花猫为什么哭吗?(出示小花猫,讲故事)
二、听故事明理
小朋友,我以前像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我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小老鼠,美美地饱餐一顿,而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从眼前跑过也看不清,天天饿肚皮。一出汗,热气就沾在镜片上,什么都看不见。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同学们,老师今天就要教给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读书、写字的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大有好处。(出示活动课题:读写字时要正确)
三、演示导行(1)提出读书要求
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边说边示范)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教师示范分解动作,速度稍慢,边示范边讲解)①身体坐直。②头放正。③肩放平。④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注意: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可跟学生解释,“尺”相当于你们文具盒的长边那么长,只要把文具盒放在眼睛和书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教师巡视,纠正。请同学上讲台示范。出示儿歌,教师领读:
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 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不仅要读书,还要写字。哪个同学会写字?(请一位平时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上讲台做写字姿势)大家说说他做得对吗。写字姿势很重要,姿势不正确,字就写不好,时间长了,视力就会变差,身体也会长不好。(2)提出写字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要做到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边说边示范纠正该生动作)
教师示范分解动作,速度稍慢,握笔动作要详讲,做完稍停片刻,让学生看清楚。①人坐正,身体坐直。②把书本放平。
③拿起笔(握笔)手离笔尖一寸。
“一寸”是多少呢?“一寸”相当于老师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同学们来说,差不多三个指头并拢那么宽。(试量一下)
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教师演示)。另外,无名指和小指钩起来,垫在中指下面。(重复两次)④眼离书本一尺。
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与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⑤胸离桌边一拳。
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师生一起边说边做。学生训练,教师巡视,一一纠正,并请姿势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示范。出示儿歌,教师领读:
写字姿势要端正,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学好知识身体健。
四、上课发言
①讨论过渡:我们学会了怎样写字,老师还要教小朋友一个本领,上课想发言应怎么做? 归纳:要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②示范举手。
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
③举手姿势训练,教师巡视,纠正动作。④小试验明理。
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清楚。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大声回答声音一定要响亮。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老师念: 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讲普通话。⑤发言训练
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请学生回答,进行评议。
五、巩固和延伸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交流知道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能够遵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等,学习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师生初步熟悉,了解学校生活。
教学难点:学生能言行合一,逐步养成习惯,做到主动自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教师自我介绍(1)师生问好
(2)谈话导入:小朋友,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很光荣的。(3)教师简单介绍自己
请孩子猜猜教师的年龄,谁猜对有奖。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 教学活动
(二)故事导入
1、老师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淘气今年6岁,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淘气和他的小助手们一块 上学,淘气的小助手有他的眼睛、耳朵、嘴巴、四肢和身体,晚上淘气召集助手们开会分了工,淘气说了:眼睛负责看,耳朵负责听,嘴巴负责说,四肢和身体负责动,助手们各自领命,第二天一早随淘气去上学。放学后回到家里,妈妈问淘气,今天听老师讲了什么新知识?淘气挠挠头怎么也想不出来,妈妈又问:那你今天的作业是什么?淘气又挠挠头,还是不知道,妈妈说:你没带耳朵去上学啊,淘气说:带了带了。淘气问两只耳朵:左耳朵、右耳朵你们怎么搞的,为什么没听明白。右耳朵委屈地说:淘气哥哥我是在听啊,可嘴巴不停地说,闹得我听不清。左耳朵更委屈了,说:我也在听啊,可眼睛看了窗外又看天花板,手和脚也不停地动,结果我左耳朵好不容易听到的东西都从右耳朵跑出去了。淘气犯愁了,去向智慧老人请教,智慧老人听了淘气的烦恼,教了他几个课堂学习听的绝招你想知道吗?智慧老人说:听可不只是左耳朵、右耳朵的事,眼睛、嘴巴、四肢和身体、大脑都要一起来听。用眼睛去倾听,听的时候眼睛要看看说话的老师或同学,让说的人知道你在认真地听,尊重地听。用嘴巴去倾听,听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和老师停顿的时候才能大声的发表你的意见。用手和脚去倾听,听的时候手和脚别动,包括手和脚管理的那些文具、书、桌子、椅子都要悄悄地。需要的时候要静静地把你听到的要点记下来。
聪明的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活动
(三)学习常规要求
教师逐条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试着做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书、作业本、文具盒),铃声响轻轻进教室。
2、课中: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要认真听,动脑筋,想办法。发言先举手,声音响亮,同桌交流时轻声细语。拿学具、文具速度快,轻拿轻放。
3、课末:整理学习用品,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 教学活动
(四)常规歌
1.上学歌
小小书包自己背,高高兴兴上学校。微笑挥手有礼貌:老师早!同学早!
2.升旗歌
升国旗时要肃立,国歌响起唱整齐。小眼睛,望国旗,一点一点向上移。
3.上课歌
上课铃声响,端坐位置上。小手—放平!小脚—并拢!胸脯—挺起!眼睛—看前!专心看老师,边听边思想。发言先举手,声音响又亮。
4.下课歌
下课游戏有礼貌,课本文具摆放好。去喝水,去厕所,不奔不跑不吵闹。
5.午餐歌
饭前洗手保健康,排队取饭不争抢。专心吃饭少说话,爱惜粮食身体棒。6.放学歌
快速整理小书包,课桌对齐椅摆好。队伍整齐出校门,家长不到不乱跑。
教学活动
(五)课中操训练
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
小鸭子,嚘嚘嚘(双手放前作鸭子嘴巴状)
小金鱼,游啊游(双手作小鱼游状)(或者在腰部摆动)
小朋友,拍拍手(拍手)
(一)zh ch sh r
z c s
y
w 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24个韵母①单韵母:ɑ
o
e i
u ü
②复韵母和特殊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③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④后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
声调口诀:一声平平平地走(一声平),二声高高上山坡(二声杨),三声下山又上山(三声拐弯),四声低低下山去(四声降)。
韵母+四声调
ā á ǎ à ō ï ǒ î ē ã ě â 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āi ái ǎi ài
ēi ãi ěi âi
uī uí uǐ uì āo áo ǎo ào
ōu ïu ǒu îu
iū iú iǔ iù
iē iã iě iâ üē üã üě üâ ēr
ãr
ěr âr ān án ǎn àn ēn ãn ěn ân īn ín ǐn ìn ūn ún ǔn ùn ǖn ǘn ǚn ǜn ānɡ ánɡ ǎnɡ ànɡ ēnɡ ãnɡ ěnɡ ânɡ īnɡ ínɡ ǐnɡ ìnɡ ōnɡ ïnɡ ǒnɡ înɡ
※ j q x y和ü相拼的时候,去掉两点还读ü。
jü→jū jú jǔ jù qü→qū qú qǔ qù xü→xū xú xǔ xù yü→yū yú yǔ yù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
整体认读音节+四声调
zhī zhí zhǐ zhì chī chí chǐ chì 蜘/支
直
只
志
吃
池/迟
尺
斥/翅 shī shí shǐ shì rì 师
石
使
士/试
日
zī zǐ zì cī cí cǐ cì 资
子
自/字
疵
词
此
次 sī sǐ sì yī yí yǐ yì 司/丝
死
四
衣
姨
以/椅
意/异 wū wú wǔ wù yü→yū yú yǔ yù
乌 无 五/午 物/务 迂 鱼 雨 玉
yie→yē yã yě yâ yüe→yuē yuâ
椰 爷 也 叶 约 月 yuān yuán yuǎn yuàn
yīn yín yǐn
yìn 冤 园 远 院 因/音 吟 引 印
yüe→yūn yún yǔn yùn yīnɡ yínɡ yǐnɡ yìnɡ
晕 云 允 韵/运 应 迎 影 硬
拼一拼,读一读
zhī zhù zhī zhū zhí chǐ zhì xiànɡ chī fàn 支 柱 蜘 蛛 直 尺 志 向 吃 饭
chí dào
shuǐ chí chǐ zi
chì bǎnɡ lǎo shī
迟 到 水 池 尺 子 翅
膀
老
师
shí tou
shǐ yînɡ zhàn shì rì lì zī běn 石
头
使
用
战
士
日 历
资 本 zǐ nǚ xiě zì zì jǐ xiá cī zǔ cí cïnɡ cǐ
子 女 写 字 自 己 瑕 疵 组词 从 此
sī jī sī ɡuā sǐ wánɡ sìwàn yī fú ā yí
司 机 丝 瓜 死 亡 四 万 衣 服 阿 姨
kě yǐ yì sī wū yā yǒu wú zhōnɡ wǔ wù tǐ
可 以 意 思 乌 鸦 有 无 中 午 物体
yū huí jīn yú xià yǔ yù mǐ yē shù yã ye 迂 回 金 鱼 下 雨 玉 米 椰 树 爷 爷 yě shì shù yâ yuē dìnɡ yuâ liànɡ yuān wǎnɡ
也 是 树 叶 约 定 月 亮 冤 枉
huā yuán yuǎn fānɡ yuàn wànɡ yuàn zi
yīn wâi
花 园 远 方 愿 望 院 子 因 为
yín yǒnɡ xī yǐn
yìn zhānɡ
yūn dǎo bái yún 吟 咏 吸 引 印 章 晕 倒 yǔn xǔ yùn mǔ yīnɡ ɡāi huān yínɡ 允 许 韵 母 应 该 欢 迎 ruǎn yìnɡ
软 硬
一去二三里
yī qù âr sān lǐ yān cūn sì wǔ jiā
一 去 二 三 里,烟 村 四 五 家。
tínɡ tái liù qī zuî bā jiǔ shízhīhuā
亭 台 六 七 座,八 九 十 枝 花。
mǐn
nónɡ yī
悯
农
(一)chūn zhînɡ yī
lì
sù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白 云
yīn yǐnɡ
阴 影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nónɡ fū
yóu è
sǐ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mǐn
nónɡ âr
悯
农
(二)chú hé
rì dānɡ wǔ
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 知
盘
中
一年级, 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 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突变。面临这一重大转折, 新入学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一是他们不适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的小学生活, 学习的正规化和负担的加重, 比起那种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前期, 简直天翻地覆。二是他们不适应新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个要求那个要求的, 让他们顾此失彼。三是他们不能妥当处理好集体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小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容易闹情绪, 人际关系的处理让他们不知所措。众多的不适应, 再加上家长的过高期待, 容易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恐惧、退缩、郁闷情绪, 并导致过度焦虑, 直接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 进而产生学业不良或其他不良行为。因此, 教师应抓好幼、小过渡, 缩短儿童“断奶期”, 帮助其尽快自觉地适应学校生活——健康快乐一年级。
一、小准备, 大过渡, 给孩子一个入学准备期
许多孩子没有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一些刚入学的新生, 到了校门口或者教室门口会抱着妈妈哭;一些新生会找借口, 说这里痛, 那里不舒服, 不愿去学校;还有一些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玩弄文具, 忘带书本、作业的事情常有发生, 许多学生的爷爷奶奶便成了专业“快递员”……
对于已经习惯了幼儿园轻松随便生活方式的孩子, 对即将开始的小学学习普遍存在“既期待, 又害怕受伤害”的矛盾心理。上学后, 学习压力增大, 困难增多, 在心理上很难马上适应, 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厌烦。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 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各项准备, 做好了这些帮助孩子入学的“小准备”, 就能促成孩子的一年级“大过渡’。
1.心理准备——让孩子向往小学
家长可抽出时间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 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 向孩子表示祝贺, 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 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 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但是也要让孩子明白, 上学是一件无商量余地的必须做的事。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 家长要向孩子介绍一下小学的学科内容, 班级授课形式和老师的分工, 等等。
2.物质准备——让孩子拥有装备
在开学之前, 家长要为孩子购买书包、铅笔盒、尺、橡皮、铅笔刀、铅笔, 以免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书包不必太大, 实用、结实就行。最好是双肩包, 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同时, 还要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怎样使用这些学习用品, 例如铅笔怎样削, 文具盒怎么整理……
3.环境准备——让孩子拥有“家庭教师”
上学以后, 必须让孩子养成在家学习的好习惯。孩子放学后, 家长先笑脸相迎, 主动与孩子聊一聊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表扬孩子表现好的方面, 让孩子放松一下。接着让孩子坐在书桌前, 摊开教科书及作业本, 复习当天所学习的功课。游戏、看电视都得在做完功课以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即使当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 也要让孩子在书桌前看看书。如此每天在相同场所、相同时间实施, 渐渐地, 孩子就会养成放学后在家用功的习惯。
二、新体验, 大氛围, 给孩子一个心理适应期
对于新环境, 谁都应该有个心理适应期, 大人都是如此, 何况小孩。全新的体验, 需要时间, 更需要氛围。
1.“包装”教室环境, 让孩子恋上新家
一个布局合理, 既美观又舒适的校园环境, 是孩子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条件。为了避免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学校产生过大的反差, 给他们创设一个家园化的教室, 他们在情感上必然产生亲切感, 就会有一个“心理安全场”, 也会恋上这个“新家”。
我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就让他们参与到班级布置当中, 当好班级“设计师”。 共同设计, 共同创作, 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 让教室真正成为孩子的温馨家园。因为是自己亲手设计, 亲身参与的, 所以孩子们倍感亲切, 对其中的规章制度也就不会排斥, 而会欣然接受。
2.“寻找”同伴阵营, 让孩子不再孤单
一年级孩子原本对新环境是充满好奇的, 为什么有的还不愿意上学呢?因为他们觉得原来的同伴分离了, 进入陌生环境, 没人一起玩, 缺少安全感, 缺少朋友。因此, 教师要重视“同伴关系”的建立, 帮助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同伴群体, 让孩子觉得不再孤单。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 可以替他安排一个热情大方的同桌;一个不大爱发言的孩子, 可以替他安排一个口头表达力强的同桌;一个动作拖拉的孩子, 可以安排一个作业速度快的同桌。
3.“构建”角色网络, 让孩子期待无限
孩子读一年级后, 上课下课, 作业、活动都有一些规则要求, 就是这些让他们不适应, 因为他们既想得到表扬, 又不想受约束。所以教师要给他们创造环境, 让他们有新的角色, 更有成就感。一年级的孩子, 荣誉感极强, 容易满足, 所以教师可以替他们构建角色网络, 让他们有事可忙, 有角色可当。还可以让他们身兼数职, 这种角色当不好, 还有另一种角色, 总有一种角色让他有满足感;今天做不好, 明天可以继续努力, 过段时间还可以转换角色, 让他不会失望。比如, 除了班干部, 可以设置诸如领读员、领操员、路队长、图书管理员、四人小组长等, 甚至可有报纸发放员、媒体管理员、课桌整洁检查员、学习用品准备督察员等。
规范的落实, 习惯的养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是参差不齐的, 今天小张进步了, 也许明天他又退步了;这点要求小李一学就会了, 也许小张却屡教不会。这一切差异都是可能存在的, 所以老师还是要实施人性化大管理, 给孩子一个不断重复、变化、逆转的成长过程, 最后实现真正内化后的进步质变期。
1.会说话的时间表, 一份温馨小提示
进入小学, 首先作息时间变化了, 学生的脚步有些跟不上了。那么人性化管理, 就可以从时间表改革开始。
看似单调的时间表, 摇身一变, 成了一份多功能的“温馨提示”, 不仅起到了提醒学生时间的作用, 而且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到了每一个小环节, 虽然同样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但用上了充满个性化、人情味的语言, 学生感受到的就不是强制和冰冷, 而是亲切和温馨, 也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小小的一份“时间表”就像一位时刻在教室里不说话的老师, 无声地提醒着学生该怎么做, 要注意什么, 这对于入学新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像这样充满人性化的标语、提示还有很多, 这些温馨的话语, 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行为。
2.多样化的评价, 一张心情晴雨表
设计多样化的评价, 让孩子的心情天天阳光灿烂。一个好孩子, 不一定就是发言积极、专心听讲、作业认真, 评价应有更多的内容, 要时时处处让孩子有成就感。可以针对行为规范的要求, 采取“星级制”评价, 优秀的多得几颗星, 那么表现一般的也能得一颗星, 不会毫无期待。这样人性化管理, 各项行为规范就不再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孩子, 他们慢慢努力, 进步一点也是进步, 逐渐将这些规范内化为自我的要求, 他们的行为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一、实习目的1.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接触幼儿,了解幼儿,培养热爱幼儿教育工作的感情。
2.明确保育员工作的意义和职责;了解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保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护理和组织幼儿日常生活的技能,增强保育观念。
3.结合卫生学的知识,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了解幼儿园各项活动中的卫生要求和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实习内容:
1.请园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请幼儿园优秀教师和保育员介绍工作经验。
2.见习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及各项教育活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全面实习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如“来园”“离园”“盥洗”“饮食”“睡眠”“户外活动”“教学活动”等环节的保育工作。
4.每个学生独立承担保育员日常工作2天以上。
实习要求:见《教育实践手册》P28—30。
三、见实习时间:2周(4月16~27日)
第一阶段为保育见习,时间为:3天。
第二阶段为保育实习,时间为:7天。
四、保育见实习作业
请完成《教育实践手册》上布置的有关作业,并于实习结束后交学校带队教师批改,作业成绩作为评定保育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五、实习结束
1.以适当方式向幼儿园师幼告别。
2.学生填写实习鉴定表,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评定保育实习成绩,实习成绩要盖实习园章和学校章。
3.实习结束后第一周的班会课各班召开保育实习总结交流会。
4.各班带队教师将实习鉴定表、教育见实习成绩册等个人有关材料交教学科研处。
学校实习工作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幼儿师范学校
年10月23日
保育实习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保育实习成绩评定为优秀、优良、良好、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参考标准如下:
1.优秀
(1)实习认真,观察细致;能较快地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了解保育员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对个别幼儿的护理做到心中有数。(2)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工作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不拖拉,热爱幼儿,关心幼儿。
(3)认真按时制定保育工作计划,条理清楚,主动交给原任指导老师审阅。在原任老师的指导下,出色完成保育工作。
(4)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自觉全面地遵守实习生守则。(5)按时完成、上交各项作业。作业成绩优秀。
(6)实习期间出满勤,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任何违纪现象。
2.优良
(1)实习认真,观察细致;能较快地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了解保育员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对个别幼儿的护理做到心中有数。(2)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工作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不拖拉,热爱幼儿,关心幼儿。
(3)认真按时制定保育工作计划,条理清楚,主动交给原任指导老师审阅。在原任老师的指导下,保育工作做得好。
(4)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自觉全面地遵守实习生守则。(5)按时完成、上交各项作业。作业成绩优良。
(6)实习期间出满勤,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任何违纪现象。
3.良好
(1)实习认真,观察细致;能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了解保育员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2)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工作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不拖拉,热爱幼儿,关心幼儿。
(3)认真按时制定保育工作计划,条理清楚,主动交给原任指导老师审阅。在原任老师的指导下,保育工作做得较好。
(4)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自觉全面地遵守实习生守则。
(5)按时完成、上交各项作业。作业成绩良好。
(6)实习期间请假天数不超过总实习天数的1/3,没有迟到、早退及其它违纪现象。4.及格
(1)见习较认真,比较明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保育员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2)能完成保育员工作,质量一般,主动性不够。
(3)能较认真地制定保育工作计划,交给原任指导老师审阅。在原任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基本上能按质完成保育员的工作,工作效果一般。(4)能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基本遵守实习生守则。
(5)能完成和上交各项作业。作业成绩一般。
(6)请假天数不超过总实习天数的1/3,偶有迟到、早退现象,无严重违纪现象。
5.不及格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保育实习成绩不及格:(1)旷工半天及半天以上。
(2)请事假或病假达到或超过总实习天数的1/3。(3)经常迟到、早退。(4)不完成实习作业。
(5)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事故。(6)有严重违纪现象。
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必须利用假期自己联系幼儿园补实习,成绩最高等级为及格。
一年级保育实习工作注意事项
各班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
一年级保育实习时间为4月16—27日,本次实习,每班只配备一个实习指导教师,由该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所带班级的实习联系、管理及指导工作。现将本次实习工作的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请提前一周与实习点联系,确定实习班级及实习小组(每组3—5人)名单。2.每位学生收保育见实习费10元,实习结束时交实习幼儿园。
3.实习前召开保育实习动员班会(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参加),明确任务,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仪表仪容。强调进出幼儿园要佩带校卡。
4.乙肝带菌学生学校不统一安排见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见实习单位或在学校自学。
5.批改《教育实践手册》上的有关作业,作为评定保育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实习结束后,把实习鉴定表、实习成绩册及个人有关材料交教学科研处。
教学科研处 2007年4月2日
保育实习材料目录
学生:1.每班2份学生考勤表。2.每班2份实习计划。带队教师:1.实习计划各1份。
2.《保育实习工作注意事项》1份。3.班级《教育见实习成绩册》1份
4.带队教师下点安排表3份(填好后1份交教学科研处,1份交园长)。5.带队教师考勤表2份。
云淡风轻秋意渐浓,丹桂飘香雁过留声。跟随着秋天的脚步,孩子们又走进了美丽的校园,开始了他们崭新而多彩的学习生活。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也愿成为您和您孩子的好朋友——任老师,欢迎您的孩子来到二年级2班,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小天使,也是闪耀的大明星。在您孩子即将开始的二年级学习生活中,我定会竭尽我所有的智慧和知识,用爱心和耐心呵护您的孩子,教导他们成才,陪伴他们长大。请您相信我!
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并且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培养孩子,在此,我希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得到你大力的支持,与您多交流、多沟通,团结协作,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生活、学习的主环境里和谐快乐地成长,蓬勃向上地发展。孩子的教育缺不了您的引导,我的工作也离不开您的支持。因此,在这一学期里,我真诚地希望您能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做好如下几点。请您支持我!
1、督促孩子备齐必需的学习用品
每天上学前请您督促孩子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用品是否备齐:HB铅笔,铅笔带3支即可,不要准备太多,以免孩子将铅笔当成玩具,给自己或同伴带来危害;2B或4B的黑橡皮,这种橡皮擦得比较干净,不要带玩具橡皮,书写时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直尺、铅笔盒等最好简朴、耐用与安全一些,切忌花哨和追求时髦,因为7、8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学习。书包也最好选用轻便、合适,以能装上书为宜,不要太大、太重。教室里学生多,课桌抽屉较小,书包太大装不进去,放在地上既不卫生也容易绊倒孩子,很不安全。
课本一定要包书皮。书皮纸最好选用透明书皮,并在上面写上学校、班级和姓名,这样会显得整洁美观,而且透明的材质让学生对数目一目了然。家长最好让孩子自己包书皮,这样能养成小学生惜书、爱书的好习惯。
每次完成家庭作业后,请家长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书桌,切不能依赖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这样可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
2、每天带好水壶、手帕或面纸
初秋季节,天气干燥,小孩子容易口渴,家长可为孩子准备一个水壶,水壶要实用,不漏水,易打开,千万不要让孩子带饮料到学校,饮料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危害很大,在家中也尽量让孩子少喝。另外孩子每天带一块手帕或一包面纸,用于饭后或课间擦手、擦嘴。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假期里,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乱了,常常是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按时起床。开学第一个星期里,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晨是人类记忆最佳时间,建议孩子早上起床后读书20分钟;晚上最好在九点前入睡,孩子有了充足的睡眠,第二天课堂上才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辅导孩子学习方面,请家长做好这几点:
(1)为孩子创设好学习环境,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不要让嘈杂的人或事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读书写字时,家长最好陪伴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读书,既督促了孩子,又给孩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每次完成作业后,家长要先让孩子学会自我检查是否做全做对,然后家长再帮孩子检查一遍,最后请您签名。
(3)要求学生会读或会背的课文,家长要给孩子读或背的时间,课文至少读5遍,背诵要流利,家长一定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并请您在书上签字。
(4)不论我有没有布置,都请您每天帮孩子听写至少10个词语,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做到温故知新。(5)培养孩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提高修养,请您在孩子的书包里装上一本轻便的课外书,便于孩子在课余时间看一看,并督促孩子每晚临睡前阅读课外书籍半小时,阅读的材料可多种多样:科普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文学读物,如《木偶奇遇记》、绘本故事;儿童报刊杂志等,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读,一起交流讨论,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孩子会读书,乐读书。
(6)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孩子的写话能力,因此,每周周末我都会布置一篇周记,学生要按要求完成,请家长让孩子独立完成,适当辅导,切不可完全照抄作文书或网上作文,平时家长也可让孩子每天写一句话,写一件有趣的事,只言两语,积少成多,慢慢地,孩子的写作水平必然会有所提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希望您和我一起共同培养好您的孩子,欢迎您跟我和数学老师常联系,多交流,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更好的教育建议。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再学习、共成长!
一、辨
辨, 就是辨别方位。它是学习原地转法的前提。在教学中, 如果学生没有清晰的方位感, 原地转法的教学将无从谈起。如何快速、有效、准确地判辨方位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 笔者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常识、行为习惯以及学校的建筑物为切入口, 训练学生对方位的认识。
1. 生活常识和行为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智力、生理发育等还不够完善, “左右”的概念很模糊, 但对日常生活常识和行为习惯却印象深刻。以右为例, 可以告诉学生写字的手是右手, 吃饭拿筷子的手是右手, 行队礼的手是右手, 早晨起来洗脸刷牙用的是右手等 (左撇子需另加说明) 。
2. 建筑物
建筑物其实就是参照物, 在一年级的体育课堂中, 教师应当固定位置与方向, 让周围环境在学生们头脑中形成深刻记忆, 学习原地转法时就可以借助四周的建筑物来判别左右, 如乒乓球台、篮球架、旗杆、树木、厕所等。
在教学生辨别方位时, 教师一定要多花时间, 肯动脑筋, 要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讲究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多样性, 如, 可以结合摸耳朵、举左右手、指左右眼等游戏开展教学。在正式学习原地转法之前, 一定要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做这方面的强化训练, 方位问题弄清楚了就等于原地转法学会了一半。
二、抬
抬, 就是抬脚。以学习向右转为例 (以下均以向右转为例) , 是在立正的基础上教师用简洁的语言 (“抬右脚尖、左脚跟”) 有目的地提示学生抬起右脚尖、左脚跟。这是向右转的前期准备工作, 开始阶段教师一定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确保脚尖、脚跟抬的正确。如果抬错了, 向右转动时两脚就会被“锁住”, 如右脚挡住左脚的线路, 要想完成向右转就只能跳转或扭转, 学生就会很快意识到动作的错误。在抬脚尖脚跟的同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低头看脚, 应保持头正体直, 两手自然放于体侧。
三、转
转, 就是转动身体。如果说“抬”是基础, 那么“转”则是关键。以向右转为例在脚尖脚跟抬起后, 就形成了以右脚跟为转轴点, 左脚掌为动力源的预转阶段, 此时, 要让学生明白左前脚掌内侧的发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直观教学, 教师可采取背面示范, 抬起左脚用手指向左前脚掌以客观的存在告诉学生发力部位, 用左前脚掌内侧踩地产生一个右旋的动力。此外, 教师还可以做出夸张的、搞笑的用左前脚掌用力踩地的示范动作。教师在发出“向右—转”口令时, 要有意延长口令时间, 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准备的时间;在变换方向转动身体的同时应及时提醒学生上体不要前倾, 两臂不要打开, 仍然要保持头正体直, 两手自然放于体侧。
四、放
放, 就是放脚尖。“放”是“转”动作的延续, 在完成右转90°后的一瞬间, 身体处于右脚跟左脚掌两点着地的状态。大家知道两点具有不稳定性, 一年级学生无论是控制能力、平衡能力还是协调能力都比较差, 此时要想保持身体平衡就必须快速放下右脚尖, 形成右脚全脚掌着地与左脚尖点地重心在右腿上的身体姿势,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能控制好身体平衡, 所以放脚要及时。
五、收
【一年级新生学前班教案】推荐阅读:
一年级新生入学教案07-13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06-04
一年级新生入学攻略07-06
一年级新生入学培训09-28
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01-30
一年级新生报到须知04-10
一年级新生入学温馨提示11-12
一年级开学新生家长会09-07
一年级新生开学通知书10-19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英语)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