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故乡》(精选14篇)
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座四季分明的滨海城市。这里,春天风和日丽,繁花似海;夏天满目葱翠,凉爽宜人;秋天碧空如洗,果蔬飘香;冬天山海飘雪,素裹银装。分明而均匀的季节画卷,拼出了一个多棱多彩的靓丽故乡。
航标塔下那片洋行、商号、酒肆、教堂、民居、洋房以及使领馆,那些日渐落寞的老房子,仿佛年高有德的长者伫立于喧嚣一侧,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从1861年开埠以来曾经的那些纷繁迷乱和风云旧梦。
而今,现代化了的清初“千户所”早已掸去了历史的尘埃。站在南山之巅远眺,日新月异的城市如同一只张开双翼的鹏鸟,傲然飞翔在蓝天碧海之间。此时,你会觉得天很高,云很低,城市很近,尘嚣很远……
故乡美,美在澄澈。你看,这里的天是澄澈的,这里的海是澄澈的,这里的风是澄澈的,就连这里的人,目光和微笑都饱含着透明的澄澈——透着云淡风轻,透着丰饶富足,透着从容淡定,透着自信与成熟。
故乡东、西、北三面临海。顺着海岸线望过去,山岛竦峙,烟波浩渺。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循着海平面梭巡,总会有一些美景让人惊喜,总会有一种辽阔让人神怡,总会有一缕凉爽的风,把浮躁的心绪轻轻抚平。
故乡有山,不高却起伏有致。南北、东西数条隧道,让隔山相望的.亲友没有距离。登高远望,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苍翠,海天一色的湛蓝,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更高更远的碧天白云,以及旖旎秀美的田园……
除了这些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色,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储量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的黄金宝藏。就连海市蜃楼的美景奇观也会为城市增光添彩。难怪来自五洲四海的宾朋会由衷的赞叹:上苍真是太偏爱这里了!
是啊,苍天的确是太眷顾这个地方了!如九泉有知,曾于儿时在这里居住过八年的冰心老人,亲眼目睹着保存完好的故居和秋实累累的柿子树,看着这里一天一个样的沧桑巨变,又该发出怎样的感慨写出怎样的文字啊!
这是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的一段。作者对蜜蜂的赞美是多么美,又是多么耐人寻味啊!然而它又岂仅是歌颂蜜蜂,作者在这里不仅激发了我们对蜜蜂的崇敬,而且把我们引进了更高的境界——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我们就像读了一首热情而含蓄的诗一样,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作者精巧的构思,洋溢的热情,优美的文笔贯穿全篇,仅从这一段引文里,就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了。
散文的诗意,是许多散文家所刻意追求的。高尔基就曾要求青年作家像写诗一样去写散文,在鲁迅的作品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抒情散文(尤其是《野草》中的散文)。既谓诗意,当然也就要具有一些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我以为主要是指作家用写诗那样的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感情和精炼优美的语言来抒发作者的感受,告诉读者一种深刻的思想,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来表达他的感受是构成散文诗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作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最激动的内心感受用抒情的笔调表达出来,才能构成散文的诗意。因此,我们不能把诗意作狭隘的理解。郭沫若在解释什么是诗时说:“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例如近代的自由诗,散文诗,都是些抒情的散文。”这些话对我们理解诗意是有启发的。作者要抒情,当然就离不开诗人那种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感情了。
水,日夜流淌于故乡那片肥沃的土地,春播秋收,生生不息。喝水不忘挖井人,遥想当年我们的祖辈们从遥远的地方飘流到三都岛,择水而居,那叮叮咚咚的泉水声是祖先和大地交流的原初音曲,那股清洌的泉水充满着诱惑,绊住了祖先前进的步伐,有水就有了井,有井就是一个姓氏种子有了一个穴,有了这个穴一个姓氏就能像一粒草籽在这个穴萌根发芽,慢慢滋长出一个村庄。村子在长大,井慢慢变小,最后在时空交集的演绎中他成了故乡诞生时的一枚胎记。
井,是生命之源,村村寨寨,无所不在,股股清水犹如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养人也养生灵。三都岛上月半井与其他村寨的井一样蕴藏着这个朴实的天经地义。可是有位朋友他这样问我:“三都岛是个海中之岛,四周盈盈海水合围,海水是咸的,这井流出的不是咸水吗?”他的疑问确实让我难以释疑,我只好说井水不犯海水,这口小小的月半井根深得很,他完全可以穿越过深不可测的海洋,与深海底中的大陆紧紧相连,成为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大陆深处断裂层流淌着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月半井这冬暖夏凉、甘甜清洌、永不干涸的水脉是连着内陆的。正如我的姓氏,也是从宁德洋中迁到这里一样,说不定这水脉就与洋中相连,月半井的水就来自洋中的大山。想到这,念到这,感觉这口井显得亲近而又遥远。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月半井的水,我的童年记忆填满着月半井带来的欢乐。小时候,父亲每天到井边挑水,他总是在我前面疾步如飞,我拎着水桶蹦蹦跳跳地在他后面追赶,母亲在井边洗衣服、洗菜,我就蹲在边上戏水玩耍。月半井我能一眼见底,不过一米多深,井底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那块巨大的石头没有人为加工过的痕迹,看不见一凿一孔,凹凸不平,表面布满了青苔,水不知道从何处流出,却又真实地存在,原来这水源不一定要肉眼可见,水如文,文如魂,他就是这样让人潜移默化。此时我在波光粼粼的光芒里看到他折射出古典的韵律与诗意,石头天然的纹理与水的波纹在浮光掠影中虚实相错,如梦如幻。
井口很大,我常常趴在井沿望着天光云影,也常常提着水桶学大人的样子打水,那些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而一切皆流,无物常在,没有人能够重新走回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月半井的记忆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让我学会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凡事留有余地,曲展有度,才能进退从容,犹如这月半井与木桶绳索之间的磨合,当木桶绳索的长短升降适中,当手腕的力度大小拿捏地恰到好处,水桶触碰于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一层一层晕开,当水桶与水面的倾斜度不偏不倚时,将桶口朝下猛地用力一拉,“啪”的一声,水桶倒扣于水中,提起绳索时,水桶就灌满了水。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力气也不大,每次打起满桶的水,却提不起来,常常将水桶的绳索沿着井的边缘,磨擦、拉扯而上,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熟能生巧,后来我也能和大人一样,轻易地打起了一桶水,仿佛自己长大了。井、就是这口井,让我捞起了童年时的快乐,捞起自己成长的年轮。
井对于村庄,则与我有些不同,每天傍晚是月半井最热闹的时候,妇女们集中在这里,挑水、洗菜、洗衣服,市井百态在这里上演,一脚海泥,一件件盐渍的衣服在这井水冲泡中洁净。妯娌姑嫂的家长里短,哪家哪户的蜚言流语在这里传播开来,儿童嘻笑玩耍的泼水声,调皮的孩子往井里扔小石子,招来家长的怒骂声,声声回荡在井边。当一切归于平静,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烟囱里袅袅升腾而起的炊烟如暮色般的青灰。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外出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在井边拎起一桶井水,一头扎进桶中,脸上流淌着的汗水与井水融为了一体,咕噜、咕噜地大口地豪饮着,当他仰起起头时,一桶水已所剩无几,被海风吹过、太阳晒过的黝黑的脸庞带着满足,长喘一口气,挥起衣袖往嘴角一抹,迈起步伐,朝着透出温暖灯光的家门口走去。
月半井的水日夜流淌不息,时光如逝,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三都邮政局营业厅上班,有一天,邻居阿婆拿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撮泥土说要寄包裹,寄给外地工作的儿子,我愣住了,这不就是泥土吗?哪儿没有泥土呀!那阿婆从我惊讶的神情中看出了我的疑问,她慌忙笑着解释说:小孙子在外地水土不服,一直生病,看了老中医,说要用井边挖的泥土作为药引子,后来我查阅了中医资料才知道,那可以当作药引的泥土在中医上叫做“乡井土”。井水不断,故土难离,一撮乡井土跨越千山万水,抚慰着远方的游子,维系着乡情与亲情。背井离乡,说的是井与故乡的牵连,那是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那一缕思念日夜牵连着故乡,就像故乡的水脉永远缓缓流淌。
井水流淌着岁月的车轮,流淌着祈春的祝福。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吃过团圆饭,围炉夜话守岁时,新年的鞭炮声在子时的夜空中绽放,那是对天地所恩赐的礼赞,又是对来年丰收的憧憬。大家都挑着水桶在月半井边排队等候,据大人们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三都就有这么一个风俗习惯,那就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来挑井水,相传月半井的龙王在此护佑这方水土的风调雨顺,并在除夕之夜赐予乡亲们神水,这神水有着延年益寿、祛病消灾的功效。不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但常喝月半井水的女人的皮肤一定是光滑温润的,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村里比比皆是。
现在的我虽近在宁德城关,但因俗事缠身,回三都岛的次数也越来越少,那份思乡思亲之情常常萦绕于梦,那梦并不是如浮萍般飘渺的,那梦是有血脉有根的,那根脉就是故乡三都岛,就是那口月半井。每逢宁德城关停水,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故乡的那口源源不断的月半井。回三都岛时,我总会去看看那口井,每当我站在井边,看到那井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是那么湛蓝湛蓝,那么辽远广阔,仿佛一眼望不到底。那口月半井在历史的原始森林中,就像一根粗硕的老藤,穿过岁月风霜的洗礼,显得那么坚韧,就这样静静地望着它,仿佛它能够洗礼我怯懦的性格,增强我的意志,喝一口那井水,仿佛它能够启迪我愚钝的灵魂。
虽然没能回到20年未见的杭州,但这次路过却引出了我千丝万缕的思念。我曾在这里度过最美妙的童年,几乎所有的童年记忆都与这片故土紧密相联。当时我就住在闻名遐尔的西湖边。但我更钟情的却是西湖旁边的宝石山。宝石山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捕捉笨乎乎的小虾,抓疑心重重却抵不住面包诱惑的小鱼,还有攀登充满挑战的大巨石,以及捡一些稀奇古怪的果子。
把脚浸泡在冰冰的水中,挽起袖子,不顾一切的嬉水,多么诗意的情景啊。有时我们还会找一张网,把小鱼往源头赶,让自己站不稳,也让鱼呀虾呀惊惶失措地拼命往前游,小心翼翼地躲着一个个小浪花造成的旋涡。太好玩了。抓到那些已经筋疲力尽的小鱼后,又假慈悲地把它们像稀世珍宝似的捧在手里,让浪花拍打双手,让小鱼轻轻地从我的指缝敞开的手掌中游过,一边游一边与皮肤擦身而去,感受那舒适的轻微的“搔痒”。恐怕除了在故乡这样美的情境、这样美好的感受是再也没有的了。
不知你有没有体验过爬上高高的岩石像君王一样俯视大地,同时让带着淡雅花香的风吹拂你的自豪感和那种惬意。年幼的我特爱那种感觉,于是我对攀岩近乎狂热。不仅登上去会有无限的乐趣,在爬的过程中,也是何等的兴奋啊。在一群同龄的孩子中,只有你能像小鹿般矫健地跳过岩石。当你轻轻一跃,顷刻又悄然落地,听到欢呼那多么让人骄傲啊。唯我独尊那又是怎样一般滋味啊。除了这些,在故土感受的还有温暖。当你一面看着笔直的悬崖突然萌生怯意,一面看着下面的地面而发抖时,一个陌生人拉你一把帮你回到坚实的地面时,心里会充满多少感激啊。在家乡这样的关爱不计其数,现在回想起来,不觉感动的留下热泪。
小时候总是坚持要妈妈带着去采果子,口里为了讨好妈妈,为了带回那些诱人鲜红小果子时说的“我可以用它给寒号鸟编窝对吗?我用这个给你做个生日礼物好吗?……”说完这些甜言蜜语、采完果子后就把一大袋果子束之高阁,好像忘了自己花一个下午的力气有多累似的。如今,故乡的那些果子是否还一如当年地在吸引现在的小朋友?
确切的说,桃园是我生命长河中的第二个故乡。一九六九年春天,几个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知识青年,扛着铺盖卷,跋山涉水昼夜兼程来到桃园,张永兴老师在我日记本的扉页上大笔一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浑厚苍劲,雄风赳赳。
故旧的土坯房子面前是一大片花事正浓的桃园,蝴蝶轻盈地舞动着彩色的羽翼,在挨挨挤挤的花儿间缠绵,有时静静地伫立在春光明媚的枝头,翘首顾盼相思花的灿烂。还有蜜蜂浅吟低唱地嗡叫着,匆忙穿梭于纤尘不染的桃花间,翕动着湿润的渴盼的双唇,以聒噪的古典情话,撩动花儿甜甜蜜蜜的心。
第二年桃花再次绚烂一片天的时候,有个叫阿珍的小姑娘在星光淡淡的夜晚,借着稀疏的朦胧月色,小心翼翼地穿过门前簇拥着的灼灼桃花,暗香盈袖。
阿珍坐在铺着旧报纸的摇摇晃晃的椅子上,双手不停地绞动着那根黝黑的又粗又长的发辫,俨然一朵似开未开的妩媚的桃花,在春风柔软的臂弯里不胜娇羞。她的目光怯怯地盯住门口的一把铁皮暖瓶,浅浅的`微笑似有若无地挂在嘴角,像木棉花一样有着梦幻般的飘逸。
桃花又一次映红木格子窗棂的时候,我虔诚地摘下了两朵最漂亮的桃花,在清风明月的笛韵里,轻轻别在了阿珍的鬓角,我看到桃花像一双彩色的小鱼,在夜深人静的缠绵风浪里轻舞。第二天,阿珍把一双缀满粉红桃花的鞋垫羞涩地塞进我的口袋,数朵生机盎然的桃花,带着蕙风的灵气,抒情诗般袅袅地盛开在我心里,朝霞一样青春而温暖。
风中摇曳着微笑着的桃花,像丘比特那根熠熠闪光的神箭,赐给了我们雪花般圣洁的爱情。
又是桃花烂漫时,伫立窗前,桃花淡淡的幽香缓缓飘过,轻烟般在房间里缭绕,挽住阿珍那双虽粗糙但依然温情的手,朦朦胧胧竟有了些醉意。
“闻竹声而悟道,赏桃花以明心。”有许多过来赏花的远朋近客,在一片赞美的唏嘘声中,把相机对准了热闹非凡的花丛,俊男靓女躲在桃花的夹缝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一个阳光般璀璨的微笑,定格了幸福而甜蜜的记忆。
逢着细雨霏霏的阴雨天,一种云里雾里的朦胧意境,一种虚幻的妙笔生花的韵致,行云流水般翩然而至。心灵展开骄傲的翅膀,在自由自在的梦里翱翔。桃花经过雨水浸润,亮晶晶饱满得像少女光洁的额头,暗香浮动,濡湿了敞开窗子的静谧的房间。
何处是故乡?我常扪心自问。
故乡,故乡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故乡即家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那么我的故乡在哪里?在我尚未懂事的年龄就跟随父母离开了我出生的地方,那个有山傍海的村庄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是空白,是外婆姑姑穿着大襟服盘着头髫难得来走亲戚的模样,是伯伯舅舅憨厚的面容和听不懂的语言,是父母常从微薄的`工资中抽出些许邮寄的方向。那个被我们称作老家的地方直到今天我涉足也不超过五次,少年不懂事,对老家来人除了一个称呼并无热情可言,等我成年回到老家他们的纯朴和慷慨让我感动无比又惭愧不已,我似乎对那个陌生的地方有了某种新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想亲近的情愫,然而老一辈大多已与世长辞,而同辈的兄弟姐妹忙于生计真正待在家里的所剩无几,故乡,我想亲近却少有理由。
有人说父母在哪哪就是故乡,我认同这个说法却在潜意识里仍顽固地坚持故乡就是“老家”,虽然我的大半辈子都与这个城市共存亡了,蹒跚的幼年,无忧的童年,快乐的少年,奔放的青年,温厚的中年直至老年,我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城市。从懵懂到青涩,从无知到成熟,在这个城市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更收获了爱情,在这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我的至亲至爱,我的直系亲属都生活在这个城市,但在我所有的履历表上,这个城市从未成为我的故乡,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写上我的出生地,一个离我还有几百公里并无值得骄傲的海边地址。我总是积极申辨我不是本地人,尽管在我四岁时就离开了的小村庄在我的内心却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是受父母影响还是国人认祖归宗的本能,在我矛盾的情感世界里无法界定。遥远的地方并无我的感情寄托,置身在美丽家园又不能认同就是故乡,难道我的心仍在漂泊?
何处是故乡?故乡是祖籍?故乡是老家?故乡是出生地?故乡是居住地?等到有一天我们的子子孙孙再谈到故乡时他们的眼神是茫然还是明亮?在这个流动的世界,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人有第一故乡、第二故乡甚至第三故乡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人生处处有青山,埋骨何须桑梓地。母亲叶落了也未归根,她安眠在青山翠柏间没有半点私心杂念,或许有一天我们都成了大自然的一缕尘埃仍然会左右着父母,我们是风筝,飞多远那根线都掌握在父母手中。
在李老师这个课例的第一课时, 他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他看来,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 他 (她) 们朗读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一样。以下是这堂课中的一个极小片段:
学生读了一遍后, 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 让我和同学们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几天心里, 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 “今天晚上, 哦不, 是今晚上, 在院子里坐着, 乘凉, 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 掉字换字不少, 而且读得很快。“同学们, 他读得怎么样?”我问。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嗯, 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 “给人的感觉, 朱自清不是在散步, 而是在跑步。”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 给同学们示范一下, 好吗?”胡迪同学的朗读, 吐字清晰, 很有感情。“不过, 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 指出了她的不足。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 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 就应该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 同学们在读的时候, 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 进入他的内心, 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地流淌出来。
以上教学片段, 揭示了朗读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意义。老师让学生用角色扮演、模仿朱自清的口吻朗读的方法, 展现的是一种多层次的阅读。
在第二课时中, 李老师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词句, 品味这些词句的妙处, 逐步推敲, 深度揣摩。大致流程如下:找经典———针对难句逐步分析———深度讨论《采莲赋》的增删对文章美感的影响———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整合鉴赏方法。在这一课时, 学生和老师都成了鉴赏主体, 老师分别用了朗读、找关键字、仿写、自由讨论等方法来达到鉴赏的目的。
纵观《荷塘月色》的30多个课例, 李镇西的这篇课堂实录是少数能够真正关注到抒情散文“读法”的课例, 可以说是课例中的“另类”。这篇课例把教“读法”、教鉴赏作为教学重点, 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是比较到位的,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 这堂课把多层次阅读和语感教学划上了等号。第一课时中的多层次阅读触及了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语感。关于语感, 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尽管说法林立, 但关于如何找到语感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在这篇课例中, 老师试图通过变换形式的反复阅读来体现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却并未把语感转化成为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尝试仍然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 这与传统教学中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熟能生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其次, 在教“读法”的过程中, 老师试图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经验。在这篇课例的结尾处, 老师在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直接搬出了自己的阅读经验, 并以此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很显然, 这种做法有灌输的嫌疑, 如此一来, 老师的阅读经验变成了教学内容, 学生想学的“读法”变成了对老师阅读经验的模仿。不但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教学内容也出现了偏离。
杨朔的抒情散文代表了散文“诗化”创作方向,众多的文学史都肯定了他的这一贡献。让我们挑出几篇最具诗意化的散文来分析他的创作,看看究竟能有一些怎样的思考。《荔枝蜜》已烙在了我们那一代学生的记忆里,《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给我们深深的印象。当再一次细读这几篇散文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模糊的好的印象,它已引起了我强烈的思考欲望。以前的欣赏只是泛泛的印象感觉,不涉及任何创作规律内在的思考。当拔开那层掩盖在其上的红花翠叶之后,一个清晰的骨架已呈现出来。因此,在杨朔的散文世界中,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下面都可以找出一些简单的构架。
毫无疑问,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散文材料还是很广泛,空间的跨度也很辽阔,并且在具体的事物选择上也注意事物本身的诗意特征,枫叶,浪花,茶花,蜜蜂等事物在我们的视界里(传统中也如此)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带褒义感情色彩的,作者能借助这些事物再融入自己的体验或传说故事来营造意境,生成一种独特的散文文体,一般的阅读印象便是如此。但当仔细去思考他的散文构筑方式时,同时也发现一个让我惊讶的现象:散文创作样式的同一模式,或者说复制现象。以上所举的四篇文章进行解析,为了便于明晰的理解,示图如下:
《荔枝蜜》通过我对蜜蜂的感情为线索,以喝荔枝蜜的甜美生活体验,而抒发对劳动人民对甜美生活的创造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自己变成蜜蜂;《茶花赋》以我在异乡求人作画解乡愁为由,联系自己在云南见到茶花之美,而抒发劳动人民创造生活之美的情感,最后画与茶花成为一体;《雪浪花》以海边礁石议论的见闻为发端,通过描写老泰山一生为线索,而抒发祖国建设就是千千万万的老泰山的集体力量所成,最后升华到老泰山就是一朵雪浪花;《香山红叶》通过我游香山为绪,穿插老向导的动人叙说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人们对香甜事物只有在好的时代才能自觉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老向导也成了一片可爱的红叶。这四篇文章都采取借物抒情的方式,从具体的事物联想到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其想象方式和想象的过程也显现出基本一致的倾向。
横线上下则是作者设计的两条抒情线索。以上部分是文学的显性层面,是审美抒情,其构造方式是完全同一的,由一物而想到这种事物所对应的一个褒义审美特征,并通过这种审美特征象征人的精神品格,最终达到物与人的合一。以下部分是政治的隐性层面,属政治抒情,其表达没有超出诸如生活、人民、劳动、集体、时代等范畴,体现着时代的鲜明烙痕。而连结这两条线索的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体验,既是他所借的那个物本身所能具有的特征,同时又指向抒情双线中那些体验的对象,对象在享受着这些美好情感时,同时又显现着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将物与人实现合一。这样就呈现出了杨朔散文外在表现庞杂而内在同一的精神模子,就好比我们工业生产中的模具一样,用的是同样的模子,塞进的材料不一样罢了,有些人感觉出它们的花花绿绿,煞是可观,而细致的人则看出了他们不过是规格稍有出入,内里骨架却完全一样的东西,久而久之便感觉出单调来。这恐怕是杨朔散文致命的软肋吧!
也许,在今天这样一个偏重个性和审美的时代里去苛求杨朔散文,显然是一种苛责,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宽容一些,回到他的创作年代,那样的散文就是难能可贵的。可淘洗经典的重要液质莫过于时间了,时间的长河流得越远,我们的宽容也就越少,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而无法让评价的法则圆满,结果只能是像杨朔这样的作家在反前一阶段的畸形要求下被抹煞了。又说回来,任何一种怎样的模子,他也会产生成熟的作品,骈文就是一幅戴在创作者身上的镣子,但镣子也能成就人,王勃不也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绝唱吗!但《滕王阁序》只能是唯一的,我相信,在一种正常的批评风气里,杨朔的散文极少数还会时不时地被人提起,会在某一个时期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
故乡,在柳河岸边。这里,地贫、水瘦,没有丽人的风景,更没有动人的传说;但这里,朴实的民风,淳厚的乡情,常常让我难以释怀,而根植于心的还是故乡的月夜。
西边,最后一抹晚霞还没有完全褪去;东边,月亮便悄悄地伏在村头石桥边的櫆树上,象是怕羞,总要躲上一会,才一跃而出,静静地停在树梢上,仿佛用线系着的一只氢气球,触手可及。
夜色渐浓,月亮渐高,天穹下群星灿烂,河中繁星点点,河边的青蛙尽情地唱着嘹亮的恋歌。此时,劳累一天的人们纷纷卷起一顶草席,相继来到村前老櫆下的石桥旁。我喜欢跟着大人们挤在一起,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树影,在那神秘而恬静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的星星交流。
时而可以听到老爷爷复述着牛郎织女和嫦娥后羿的神话。老爷爷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当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老爷爷念叨着,地上的一个好人上了天堂。真的代表一个人吗?那我是哪一颗?家人又是哪些颗呢?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银河两岸会有牛郎织女吗?我常常望着月亮发呆。时而可以听到大人们侃三国,聊水浒,话聊斋等等,许多神奇古怪的故事都是在故乡的.石桥边生根发芽蔓延开来。在惬意的故事和温馨的夜风中,慢慢地沉入了梦乡
“嘭、嘭、嘭”,月下的捣衣声,伴着一阵女人们的笑语,徘徊在柳河两岸,响彻整个夜空。“哗啦啦”,衣服在水中上下翻飞,河水荡起了层层波纹,月亮颤了颤,颤成一湖碎金。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地里的虫子在尽情地吟唱,墙根下的蟋蟀也在声嘶力竭地吆喊着,远处,偶尔听到一阵阵狗吠声。此时,白天劳作互不搭理的姑娘小伙,也在小伙的一声口哨中,姑娘一甩长发,便相继消失在茫茫的高粱地里。夏夜,开始了另一个故事。
月光下,是谁,在河畔拉起了《二泉映月》,满腹心事叙与明月;是谁,桥头边,仰头低吟“晚风轻吹的澎湖湾,白浪逐沙滩”,重温少年的情怀;是谁,农田里,扶犁耕田,“哞——”的一声,穿破夜空,犁开夜幕。
一盘磨钝了磨牙的废旧石磨,躺卧在村外河流的河底下。在这个修理河道的工程中,石磨被发现而挖掘了出来。虽然多年的河流已淹没了它的踪影,可憨厚而坚固的石磨却依然厮守着它的旧居遗址。
昔日的`河流,已成了电站的朋友,淡忘了老伙伴石磨的来历和用途。而坚如磐石的石磨依然讲述着山村久远的故事。镌刻在石磨上的磨牙如同深邃的音符,欣然被春雨浸湿的山风揉搓成了乐章。
山歌悠悠,像那壶陈酿老酒的滋味。沉迷在酒场的我推开了虚掩多时的柴门,松明火光下照亮了往日的春秋。仿佛那呼唤的回声曾是磨房里碾出无穷往事,神韵就是雕琢在童年岁月的记忆中。
在岁月的风雨中历练着志向,在漫长的寒暑下默默劳作。勤劳换来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勤俭支撑着细水长流的时光。梦幻是风调雨顺的年景,欢欣是一家人的温饱和希望。排涝灌溉,春耕夏锄。按着节气迎送那无怨无悔的日月,不误农时老实巴交地守望着秋收。
抚摸石磨,如同抚摸着父亲粗糙而又苍老的手;抚摸石磨,如同抚摸到艰苦年代中青黄不接的杂粮五谷。凹凸不平的磨牙可是记载父亲坎坷经历的文字?抹不平的印记可是父亲为我们创造幸福的诗行?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滋润;散文风格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6-01
文学地理学研究者邹建军认为:“任何作家的成长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任何作品的创作也只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因此,我们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因素,称为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2]文学地理学中提出的“地理基因”主要指的是作家成长中的故乡自然地理环境,同时也包括故乡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作家心里沉淀、审美倾向等等。因此,本文主要从故乡地理基因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汪曾祺“滋润”散文风格的形成及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温润多雨的江苏气候和丰富多产的物候。
汪曾祺说过,他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而熟悉的生活很多来自于家乡高邮。高邮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全国惟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且从秦朝开始,保留至今。不管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对于故乡的书写都占据很大的比重。故乡高邮对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滋润”的散文风格。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采访汪曾祺提到,汪曾祺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到水,都有一种“水的感觉”。汪曾祺自己也承认,“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写作的背景并且影响他的创作风格。水有时候是波涛汹涌的,像黄河的水;水有时候则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流着的,像江南的小桥流水。文学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基因的气候特征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条件和物候条件出发,探究江苏高邮对汪曾祺的散文风格的作用。高邮城,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冬季温和,一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七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由于夏季降水量高,地处京杭大运河临岸,加上高邮城的地势较低,运河河底与城墙垛子一般高,因此常常闹水灾。江南的人家,处处都是河道,家家户户都有船。汪曾祺在《我的家乡》中曾提到:“终于,我记得是七月十号,倒了口子。我们那里把决堤叫做倒口子,西堤四处,东堤六处。湖水涌入运河,运河水直灌堤东,顷刻之间,高邮成为泽国。”[3]汪曾祺常年生活在水乡中,水不仅影响他的品性,也滋养他的散文风格。汪曾祺散文无论是记人记事,还是回忆花草,都如同一股清流,滋润读者干涸的心灵。江苏温润多雨的气候也影响高邮丰富多产的物候条件。温和多雨的气候,造就高邮鱼米之乡,孕育出著名的高邮双黄咸鸭蛋,高邮麻鸭,尤以水产品突出,光鱼类,就有乡下人所重的鳊,白,鲫;虾有青白;蟹有醉蟹。农业上,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等。苏北人家喜欢吃野菜,多雨的季节繁殖丰富的野菜资源。丰富多产的物候资源,也成为汪曾祺的散文创作的素材源泉。高邮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滋养一代作家,形成汪曾祺平和闲适的心境,也影响他“滋润”的散文风格。汪曾祺提倡,文学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也就是“滋润”,形成汪曾祺独特的“滋润”观。
二、本籍人文地理环境的滋润
(一)江苏文化传统的历史动因。
除了自然地理环境,高邮的人文地理环境更是影响深刻。如果说自然环境的滋养是土壤,人文地理环境则是肥料。江苏地理人文底蕴深厚,自古人才辈出,是人杰地灵的优越之地。江苏的文化是以吴、越为中心区域的文化圈,江苏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水文化”和“海洋文化”。而高邮地处苏北,本文主要探究“水文化”。高邮是水乡泽国,高邮家家户户以船为车,以桥为马,“水文化”贯穿整个高邮地区。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5]因此,水文化具有所重特性,江南的水文化与儒家、道家文化兼揉并济。既有儒家的智者文化,又有道家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尚清谈的情怀。因此,高邮的“水文化”具有清、柔、秀、雅的特征。汪曾祺也说过:“江南的文明本质上是水的文明。”[6]正是高邮的“水文化”滋养汪曾祺的散文风格,不急不躁,讲究的是细腻、平和,表现的是南国的柔性的美感。
(二) “士大夫”传统家庭教育。
汪曾祺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自小就受“士大夫”传统家庭教育的熏陶。汪曾祺的祖父从他五年级起,便每天给他讲《论语》一章,剩余时间大、小字各一张,隔天还要交作文一篇。父亲汪菊生乐善好施的性格,对于绘画和音乐的喜爱,熏陶汪曾祺的品性,自小就打下深厚的文学基础。祖父和父亲为培养汪曾祺,专门请当地的名师为他讲解《史记》和桐城派的诗文。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归有光的抒情散文,因为归有光的散文常常以清谈的文笔描写平常的人物,亲切凄婉的气质深刻地影响汪曾祺,也反映到他的文学创作风格。汪曾祺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作家,跟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跟所师承的语文老师具有很大的关系”。[7]其中对汪曾祺影响最深的语文老师就是高北溟先生。学业上,他讲解的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给汪曾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学业上,高先生为人正直、待人忠诚、勤奋好学、谈薄名利的人格魅力都在汪曾祺的身上有迹可循。正是“士大夫”传统家庭教育,使得汪曾祺自小打下深厚的文学底蕴,形成平和闲适的品性,创作出独特的散文风格。
参考文献:
[1][3][6][7]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4]孔子.《论语》[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05.
临近黄昏的时候,陈婴宁拿出一挂鞭炮,拴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在院门前放完。村子里其他人家的鞭炮声也都此起彼伏地从远近响了一阵后,赵庄的新年提早来临了。
美格问陈婴宁;姨,咱这儿的鞭炮咋放得这么早?天还没黑都放完了。
陈婴宁说;你问问大星,看她知道为啥不?
余星薇说;我不知道,我才两三岁都去城里了,我不知道咱农村的习俗是咋回事儿。
陈婴宁说;咱这儿放炮放得早的习俗还是打咱村里兴起的,怕惊着了晚上会景的人。慢慢没多长时候,十村八里的地方都成这样了,晚上都早早地放完炮。到天一落黑,就到咱这村外去看人会景。
余星薇和美格睁大眼睛问;啥是会景?
陈婴宁说;啥是会景呀,就是男女小青年背着家人约会见面呗。咱村外有条小河,天一黑,就有一些小年轻人到河边见面。慢慢都成了习惯了,半大小伙儿小妮儿都偷着去,小一点儿的都跑去凑热闹,就成了会景看景的习惯。
为啥都去那个地方呀?
陈婴宁说;因为去的人都说,这一天晚上有心人在这里能听着美丽动听的箫声,两个人见了面听到箫声,就会一辈子死心塌地的在一起。相传呀,有一个外乡人来到咱村里,他叫萧史。他没有进咱村里边居住,在村边的河边上搭了个小屋,租了块地谋生。每到了天一落黑,就坐到河边上吹箫。那箫声哀婉动人,能让人听得心动落泪。时间长了,这箫声打动了一个叫弄玉的女孩。女孩天天靠听他的箫声才能睡着觉,不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据说有一两回箫声一会儿有一会儿停,村里的人都好奇了,跑去一看,看到了萧史和村里的弄玉在一起亲热。以后这事就传开了,萧史到弄玉家求过几次婚,让弄玉他爹给回绝了。回绝是回绝了,可挡不住两个人见面呀,他爹就慌着给弄玉找人家。人家找好后,弄玉过了年就要出嫁了,年跟前这几天萧史的箫声吹得是让人人听了都得落泪。弄玉更是别提了,天天以泪洗面的听吹箫,整夜翻来覆去得睡不着觉。年三十的时候,月上中天了,依然是没有听到箫声吹响。弄玉坐不住了,从家里的窗户上爬出来去找萧史。到了小屋,弄玉就看见萧史脸色煞白的躺在地下。弄玉就急了,抱着他怎么喊怎么救都救不过来,她跑到门外,跪在月亮下祈求上天。她发誓,只要能救回萧史的命,愿意拿自己的命相抵。发完誓,弄玉看见她跪在地下的面前,白色的的星星草闪着蓝色的光。她拔了一把星星草回到屋里,把星星草放到萧史嘴边,可萧史就是张不开嘴。弄玉把星星草含在嘴边,送到萧史嘴边上,他动了动嘴,吞了下去。等萧史醒来,弄玉已经躺在地上脸色发白,早就没了呼吸。这时候,萧史闻到了星星草满屋飘香。他拿起散落在地下的星星草,同样放到嘴边上,去亲吻弄玉的时候,一道亮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弄玉已经不见了,啥啥没有了。这天晚上,箫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到了天亮的时候,村里人来到河边,只剩下个空空的小屋,萧史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了。可河边上,有一片镶着蓝边的星星草飘着醉人的香味,多少天都没散尽。咱这儿人都知道,星星草上的蓝边,是弄玉眼里流出的眼泪染成的。
陈婴宁的故事讲完,美格含着眼泪问;妈,那萧史找着了没有?
陈婴宁说;那谁能找着了,说不定萧史和弄玉一样,也是天上的仙人,俩人一块儿升仙了。可奇怪的是,咱这儿年年到了开花的时候,星星草长得特别旺。只有这河边上的星星草和别的星星草不一样,花瓣上有蓝边。
那人吃了会不会升仙,找到萧史?美格问。
多少人都想升仙,没听说谁升仙,咱这附近的人现在都管这花叫情人花。
2我姨陈婴宁给美格和姐姐余星薇讲完故事,已是夜色降临。
美格激动地要让姨跟她一块去看情人会景、听箫声。姨却是笑着拒绝了她。
姨说;这事儿是因为弄玉他爹反对引起的,大人都不去那地方,怕惊着了这些小情人。你要是想去,还是跟大星去吧,我搁家看门。
姨找出了手电筒要给她们带上,并且交代说;到了河边上可别打手电了,打了手电可就别想听着仙人吹箫了。
姐姐余星薇把接到手里的手电筒又还给了姨说;那俺俩还是不拿手电吧,別还没走到跟前,就把仙人惊跑了。
姨嘱咐说;你俩人当心点,看看了就早点儿回来,见人别走的太近,别把那些脸薄的人惊住了。也就是我了,要是俺姐知道了这事,非得好好挨她一顿吵了。
趁着月光,两人在凸凹不平的村路上走着,议论着姨讲给她们的萧史弄玉的爱情故事。
美格问;大星,你说咱今晚能看到她们在一起吹箫会景吗?
姐姐笑着说;美格你还把这故事当真了,这就是个故事。妈讲的时候,我就想起这故事是一本古书里的故事,让咱老家人搬到现在了。
真有这故事,那你也给我讲讲。
姐姐一路讲着自己在书里看到的故事,虽然有些不一样,但一样是打动着两个少女的心。
两个人快走到村外的时候,听到了村外隐隐约约传来了箫声。她们停下脚步,仔细地倾听着,千真万确是如泣如诉的箫音。
美格兴奋地说;真是箫声,咱俩都遇着仙人了!
姐姐也高兴地说;真是的,别人多少年都听不到,今晚偏偏让咱俩遇到了,看来咱俩还真是和仙人有缘。咱干脆别走了,别把仙人惊了,他就不吹了。
两人听着隐约的箫音,美格说;大星,这真不是人能吹了的,我想哭!
我也是,可能是萧史没找到弄玉,她们天各一方,萧史才这么伤心。
两人不再说话,认真倾听,箫声却消失了。等了一阵,箫声再也没有响起。两人站起身,还没向前走,就看到一个人向这边走来。
远处的身影来到了跟前,姐姐认出了这个人,叫了一声;姥姥!
美格跟着叫了一声姥姥,她认出,这个人是几天前见过的苗草花叶四个女孩的妈何小琴。
何小琴看到她们,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说;我去找春草,也不知道跑哪了。这么晚了,你俩干啥去,还不回家?
姐姐说;我俩想去看看情人会景,还想听听仙人吹箫。
何小琴说;哪有仙人吹箫,乡下人就会瞎胡扯。早点儿回去吧,别让你妈操心。
美格说;姥姥你先回去吧,我们一会儿就回去,你放心吧。
何小琴和她们告别,消失在夜幕里。
美格说;这个姥姥真年轻,我觉着跟姨年龄差不多。
姐姐说;听妈说,她嫁给我虎娃姥爷的时候,比我妈只大几岁,当然年轻了。
她们继续走了一阵,就来到了村外的河边。
长长的小河边上,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对对情侣相偎在一起,让两个情窦即开的少女看得脸红耳热。
美格说;这乡下人咋比咱那里的人还开放,大过年的在这儿约会。
姐姐说;没有这么大胆的感情,哪会有那么好听的故事?乡下和城里人一样,都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像我爸和我妈那样、你爸你妈那样,要不哪会有我们!
从家乡回来后,姐姐余星薇对姥姥说出了年三十看到的听到的一切,让姥姥听完,内心激动不已。她长叹一声,对姐姐说;你这个姨呀,啥都敢给你说。我看她是看着你长大了,想让你多知道点男女间的事。几十年过去,这个苦命人还是放不开这段心里的苦情。
姐姐问;姥姥,你是说谁呢?是说仙人萧史弄玉,还是说俺姨呢?
姥姥说;傻孩子,这世上哪来的仙人呀,这就是哄人的障眼法,不愿意让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可知道不知道,名分是再也改不了了。
姥姥,你说这故事是人瞎胡扯的?谁瞎胡扯个这故事干啥?我看古书里也有个跟这差不多的故事,就是感觉着那个故事却像是个没影的神话传说,这个故事却是就在身边发生,还真是能听见故事里的人吹箫,跟真的一样。
姥姥说;这本来就是真的,人编成故事,让你相信这就是个故事,不能当真。
姐姐被姥姥的话说得感到了困惑不解,她好奇地说;姥姥,这是咋回事,你给我讲讲吧。
姥姥说;你不瞌睡呀,不瞌睡了姥姥就对你讲讲这个会景的故事。听完了,你就把它烂在心里,不能回老家了再讲给别人听。
姥姥,你讲吧,我听完只当是个故事,听完就忘,不会讲给别人听。余星薇虔诚地对姥姥保证说。
姥姥点了点头,开始讲一个并不遥远的故事。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你出生的前两年。那时候,农村正是讲成份的年代。咱家乡从很远的地方请来了一个小学老师,在咱村里落了户,教孩子们念书识字。那个小学老师是个半大小伙,年龄不大,书教得好,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他。来咱村里以后,逢年过节都很少回家,就是有个比他小四五岁的漂亮妹妹时常来看他。只要妹妹一来呀,老师就欢天喜地的,高兴得跟啥似的。来的时候多了,就生下了事,让在村里一个有权势的老光棍看上了,非得要小学老师的妹妹嫁给他。嫁给这个老光棍了,她的哥哥就有书教。要是不嫁了,哥哥不单是教不成书,连在村里落户都落不成了。那就是两个半大孩子呀,也没有个啥主意,末了妹妹还是嫁给了老光棍。老光棍算是如愿以偿了,对年少的媳妇也是疼爱喜欢。可这个妹妹却是心里比黄连还苦,一天天熬日子,有苦说不出。按道理,哥哥还在村里教书,妹妹也成了家,日子过得也比别人好,该是满足了。可就是没人知道这姊妹俩本就不是姊妹,而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有情有义青梅竹马的小情人。因为家庭成份不好,他们隐瞒了身世。原想着离家乡远点,两人能有一个好结局,却是鲜肉落到了狼嘴里,再也挣不脱了。唯一的好处是,两人都住同村,能够时常见面。可见面只能说兄妹之爱,不能讲男女之情,心里的苦比不见面还苦。你想啊,守着有几十双眼睛的学校,一个不小心可就是身败名裂呀。也只能是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哥哥坐到村外的河边,吹一曲洞箫,传达对自己心里人的情感。就是这样,也还是怕人传出来闲话,老师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萧史弄玉的故事,由学校里传播开来。让人都相信了这个故事,他们俩也能有一个心里的互相安慰了。人这一辈子呀,没有啥事是遂心遂意的。两个有情人在一块,有的是得到了人,有的是得到了心。要真是既能得到人,又能得到心,那就是最幸福的日子了,就是故事里的仙人的生活了。
姐姐听了姥姥的故事,噙着眼泪说;姥姥,我知道故事里的仙人是谁了,那天晚上她也听到心上人吹得仙曲了,她心里肯定很幸福!
姥姥说;你还小着呢,不知道人心有多复杂。可也就是的,只要心里有,就是幸福!
这是姐姐十多年前讲给我的一个故乡的故事,我听的如醉如痴。这故事胜过我看到过的许多言情小说,让我至今难忘。我也曾去看过那条河,就是一条家乡普普通通的河。
离开喧嚷的城市,踏上那条熟悉而弯曲的乡间道路,就来到了可爱的故乡。
记不清多少次梦回故乡,也记不清故乡多少次在梦中呼唤着我。人到中年,许多红尘往事在岁月的风雨中失色无痕,可对故乡的那份情,那份爱却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底。
此时,逶迤河堤,依依杨柳,茵茵草滩,长年流淌的黄河,美丽而富绕的田园,都化作迷人的彩蝶,飞进我激动而喜悦的心田。
在深幽的小巷里,轻轻推开老屋那扇虚掩的门,静静地站在祖传的.八仙桌前,在渐去渐远的时光中,一遍遍,一遍遍寻视那慈爱的身影,多想在这梦中之地再次与您相遇。
来到淙淙的小河边,斜身倚靠在梧桐树上,闻着清香幽雅的紫桐花,在纷纷繁繁的思绪中,在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里,去寻觅那份无法忘记,却又不能相许的永久的秘密。
轻抚古井台上绿绿的苔藓,亲亲老柳树苍桑的树干,握握勤劳而温厚的双手,一页页,一页页认真阅读当年用心写成的日记,深深感慨着人生的酸甜与苦辣。
走进故乡春天的故事,在清脆的鸟鸣声里,在芬芳的花丛中,在一阵阵欢歌笑语里,在农家飘来的浓郁酒香里,细细品味着故乡的梦想与希望。
也许你是一支飘游在天空的风筝,尽管能看到远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尽管能体会到朝霞暮云的迷人,我相信,你的心会时时维系在故乡身旁;也许你是远方游子,习惯了他乡的民风民俗,领略了异地的文明与繁荣,我相信,你永远会记得亲切的乡音和养育的故乡。
站在逶迤的长堤,放眼黄河滩上一群群悠闲吃草的牛羊,聆听树间传来一声声婉转的鸟鸣,俯身摘一朵路边不知名的小花,轻轻地亲吻着,亲吻着,总想长久沉醉在这古朴自然的纯美之中。
【关键词】《白杨礼赞》;现代抒情散文;转折
《白杨礼赞》是现代散文史中的名篇,其中应用的借物言志、象征等表达手法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同时,《白杨礼赞》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是现代散文的转折点,并开辟了新的写作范式。
一、《白杨礼赞》的创作历程
在1938年,矛盾开始了自己的新疆之行,这一旅程历时两年,在这两年内,矛盾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在事后编辑为《白杨礼赞》、《时间的记录》、《见闻杂记》等集子,西北之行给予了矛盾非常深刻的创作启发。在当时的社会,抗日战争爆发,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的优越阶层,虽然会免遭屠杀,但是往往不得已必须要迁徙到他乡。矛盾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开始他的西北之行,在迁徙的途中,他发生了高亢的声调。
二、《白杨礼赞》的创作姿态
《白杨礼赞》并非是作者一时的感慨,而是对于自己西北之行的总结,可以说,矛盾将自己对于西北最为深刻的情感都融入到了《白杨礼赞》中。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对西北黄土高原风景进行了描绘,塑造出了白杨树挺拔、傲然的形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句话中既包含肯定,又有否定,之所以用这样的表达形式,就是为了塑造白杨树不折不饶、力争上游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对白杨树的品格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重新审视白杨树的审美趣味,他用铿锵的词句赞美白杨树,也是赞扬西北高原的抗日军民。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感情的荡漾,作者反复使用准确、有力的形容词释放自己胸中的情感,因此,《白杨礼赞》并不是简单的礼赞,更是作者对于情感的宣泄。
三、《白杨礼赞》中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救亡精神高涨,知识分子开始走出禁锢,深入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重新审视我国以及整个世界体系,知识分子开始分析中国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文学大众化运动发展起来,这给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在以往,很少有作家描写白杨树,矛盾当然也了解这一问题,因此,在文章中提出,白杨树并没有婆娑的姿态,但是却以退为进表现出白杨树中蕴含的新美学。除此之外,矛盾还清算了旧的美学与意象,借此表达出了白杨树的灵魂。《白杨礼赞》中虽然蕴含着矛盾的情思,但是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在这一时代下,大量新意象诞生,白杨树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彻底摆脱了五四后乡土文学的卑劣形象。同时,农民也开始翻身做主,作家们纷纷改变了自己以往对于农民的态度,积极从他们身上攫取时代的精神,《白杨礼赞》正是这种典型新美学的佼佼者。
四、《白杨礼赞》中散而不乱的结构美
《白杨礼赞》尽管内容广泛,联想与想象丰富深刻,并且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但是“散”而不乱。 全文以白杨为线索贯穿, 形成一个严谨美妙的整体。开篇点出白杨树“不平凡”,暗含了“礼赞”的强烈之情。 继而撇开白杨,笔锋一转而写西北高原的“雄壮”、“伟大”、及“单调”之感的“潜滋暗长”。 表面上似乎不再写白杨了,线索像是断了,其实不然,写西北高原恰恰是在写白杨,在为后文的盛赞作铺垫、设伏笔,暗中仍在写白杨。以至紧接着写“猛抬眼”见到白杨的一刹那的惊呼,感情为之一振,再次礼赞。然后又正面写开了白杨的“极普通”,于“极普通”和“不平凡”的矛盾之中,突出白杨的“不平凡”:“力争上游”,“向上发展”,“不折不挠”。 在描写白杨外貌的基础上,又由白杨展开联想——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点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最后再次表达了白杨,对白杨所象征的伟大人民及其美好的精神的强烈赞颂之情。全文无一处不在写白杨,无一处不体现白杨的光辉形象。
五、结语
《白杨礼赞》从抒情开始到抒情结束,运用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写作手法来形象自然地说理。抒情与说理结合后,可以直达主题,很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情绪,也可以运用诗歌、对偶、比喻等修辞方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还要让文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蕴涵哲理并给人一种启示。议论和抒情,常常以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并不是在一段叙述后加上一段议论,而是在特定的主题之下,将议论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郑江义.横看成岭侧成峰——作家笔下的白杨树形象浅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刘娜.情景交融 如诗如画——简析朱自清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美[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