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开展(精选11篇)
摘要: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和适当引导学生反思等方面组织开展,同时要注意把握探究式教学的“适度”。
关键词:探究 教学 开展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积极的、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和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大的作用。面对探究式教学,我们正处于实践探索的阶段;通过实践把握好其教学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它。结合我们的实践探索,谈谈一些体会。
一、把握探究式教学中的“关键点”
1、“主动”点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学习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发挥好“主导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自由等手段来诱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在操作中要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过程。
例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先设置一个探究问题: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在这一过程中,笔尖(动点)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探究,教师仅是作点拨提示,在学生探究出结果后再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进一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关系。这样的探究设计能推动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到椭圆上动点所满足的几何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兴趣”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课本中的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对教材内容做不同程度地处理,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急待探究的状态当中。例如:在“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的学习时,可创设如下情境:据气象台的预报,一个台风正在我省南部大海中形成,估计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30km的圆形区域。当时我市航运公司有一艘轮船位于台风中心正东70km处并向港口方向沿直线航行,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天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省位于沿海地带,台风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比较大,各大媒体都时刻关注它的动向。用“台风”为背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本题的学习,学生很快就探究出可用坐标法来解决此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拔,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此类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3、“问题”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提问为主的做 1 法,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经过思考,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学会提出问题。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有价值,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需要一个培养过程的。而且,情不自禁发表的意见是智慧火花的闪现,如因未得到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火花也会随即熄灭。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争论,到最后的解决,能使知识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4、“和谐”点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学生被动地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成为存储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热情地鼓励他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回答不出问题或担心自己见解不够成熟而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5、“反思” 点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它既是反思的材料,又是反思的结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强化探究过程,逐步加深印象,形成习惯,而且能再次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在课中、课尾引导学生反思、小结,主要是回忆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取得的各项收获,逐渐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作风。
二、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度”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是比较适合的。但是不能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首先,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知识的积累不可能都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或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接受式的方式对某些知识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外,过分强调探究与发现,违反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也给高中数学学习增加更大的压力。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能因为提倡探究式教学就将它全盘否定。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造,让它渗透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首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所以教师要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流程, 以各种方式呈现或提出课堂所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疑才会有思考, 才会有探究, 才会有钻研。古人云:“疑者, 思之始, 学之端也。”
第二步:质疑问题———营造安全氛围,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学习过程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 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 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 阅读教材, 自己质疑, 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 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 实现学习方式的最终转变。
第三步:思疑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思疑。
在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后, 教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 而是要进行引导, 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大胆发言, 让学生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 往往会产生相关的“奇谈怪论”、“奇思妙想”。对此, 教师要因势利导地组织全班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当然, 有些看法不一定科学, 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难能可贵。所以要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解放学生。
第四步:解决问题———开展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合作解疑。
在课堂中, 学生遇到或提出的某些问题不是学生个体所能解答的, 这时应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完成。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实验)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 其中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 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 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在开展讨论前, 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采取分工合作方式,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拟订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 做好课堂讨论准备。在组织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 学会在讨论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解疑, 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讨论之后, 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 开展新的探究, 这样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 提高能力, 又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第五步:拓展探究。
这一阶段主要总结前几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 既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又要对学生运用的探究方法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引导。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继往开来的重要一环。在探究式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真正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尊重事实的意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新课标所强调的人文精神。同时在材料的收集、鉴别、处理、运用, 在课题的研究、探讨中,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在以后的历史学习和其他各科学习中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中地理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验教学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能锻炼和培养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逐渐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步骤
下面以“海陆热力差异”为例子来说明高中地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过程。
1、提出問题。高中地理中讲到气候形成因子、季风形成原因时,经常提到海陆热力差异。学生对海陆热力差异感到迷茫,经常要问:“什么是海陆热力差异?”,“能否自己设计实验解决呢?”
2、让学生设计实验。取两个烧杯,一杯放水,一杯放等量的细砂,在两个烧杯中均插入一支温度计。把两个烧杯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定时间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把两个烧杯移入室内,过一定时间后,再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收集整理数据。在阳光下晒30分后,当时细砂的温度为 45℃,水的温度37℃,移到室内10分钟后,细砂温度为31℃,而水温为35℃。水温度变化是2℃,而细砂的温度变化是14℃。
4、结论。水的温度变化比细纱小,说明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5、交流合作。引起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是水和细砂的比热不同。水的比热大,而砂石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温度升高的就比较小,而细砂升高的就比较多。
三、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类型
1、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
(1)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这类实验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或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学习印象,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月相成因、地转偏向力等都可以设计成教师探究性实验。
(2)学生探究性实验。学生探究性实验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的试验,同时,也可以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探究性实验是地理实验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是多元的。如在学习了潜水和承压水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流井模型探究自流井、承压井和承压水的关系等。
2、课内探究性实验和课外探究性实验
(1)课内探究性实验,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在教室内就能够完成的实验。如在学习沉积作用时,可以用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自然界的沉积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例3:沉积物分选的实验。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玻璃瓶中(不超过容量的一半)。将玻璃瓶用水注满,盖上瓶盖,剧烈振荡,然后让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让学生观察沉淀成分的排列顺序,是否是大颗粒在下部,黏土细粒在上部。在这个实验中,所用材料以及沉积过程与自然过程基本一样,只是缩小了规模,放在玻璃瓶里进行的。
(2)课外探究性实验,一般是实验进行的时间比较长的或必须在野外才能进行的实验。如月相的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的测定等。前者需要时间比较长,后者必须要在教室外面才能完成的,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一般放在课外进行,因为课外的时间比较充裕。
四、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1、探索性。科学规律往往隐在较深层次并有不确定性,需要学生采用不同流程和方法去挖掘和感悟。从中领略科学的方法,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并从中学会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2、过程式原则。其注重过程。它包括从问题的引出,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与处理,评价与交流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生推理、思维、实验的能力。
3、民主性。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究的环境,形成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问、敢疑、敢探索。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张扬个性。
4、发展性。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重视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多留给学生继续思维,思考探索的时间、空间。拓展、深化已解决的问题,创造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
5、自主性、开放性。对学生活动能自主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形成在老师指导下能独立感知和理解实践活动,求异创新;不光指活动空间形式可以从学校延伸到校外,还从内容材料,求知方法和结论,时间上向课堂外延伸。
五、高中地理探究性实验的注意事项
1、实验选材要方便。实验过程中的材料要求学生身边能够采集到的,或者理化实验室本来就有的。如果实验材料很难找到,则学生设计实验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2、实验设计过程要避免老师自己过多地参与设计,而是让学生自己多动脑设计。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学会做实验,因为物理化学的实验已经比较多了。
3、学生设计的实验,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或指出实验中的不当之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给学生更多的鼓励。
探究式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值得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注重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挥,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思维以及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合理地利用探究式教学来加强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会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一、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突破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灵活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成效。 物理学知识能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异常”现象进行解释,在还没有学到这些知识前,当学生看到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时会非常吃惊,学生在过往的知识体系下形成的一些基本认知会受到冲突,学生往往会对于这些现象背后暗藏的知识背景有极大的探究欲。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契机,不仅为新知导入进行了良好铺垫,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欲望也受到激发,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促使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更加投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更高。
例如,在讲“力的分解”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重锤和细线,提问: 用一根线将重锤提起来,还是用两根线将重锤提起来更容易断?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然是一根线容易断。 然后我用一根线故意颤颤巍巍地把重物提起来,学生鸦雀无声,显得很紧张,就等着重锤一下子掉下来,可等我把重锤举过头顶的时候,线也没有断。 我又用两根线将重锤提起来,看到老师稳稳地将重锤提起的时候,学生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我又慢慢地增大两根线之间的夹角,突然间学生听到了重锤落在讲台铁盘上的清脆撞击声,“啊,细线断了!”学生在看到这一场景的同时,认知冲突强烈产生,学生对于这一现象的造成原因都充满了好奇,对于新知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 这充分体现了透过认知冲突的创设对于课堂教学可以起到的推动效果,这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
探究式教学的另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是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 很多物理学知识都能够在一些生活场景中得到体现,有些知识还能够用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这些内容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知,教师在知识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要以此为切入点来有效展开探究式教学,从而让知识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动量定理”时,教师可以提问: 一个鸡蛋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至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肯定会回答: 破碎。 紧接着又提问:假如另一个同样的鸡蛋从同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至一个很厚的海绵垫,是否会破碎? 为什么? 有的学生认为,仍然会碎; 也有的学生认为,不会碎。 但是,当要解释其中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困惑。 学生只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一些推断。 对于自己的推断展开剖析时,学生又有点不知所措。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作为依托,为知识教学提供了铺垫,学生的探究欲望也随之被点燃,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三、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启发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启发同样非常重要。 在学生展开对于很多内容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时,难免会遇到障碍与瓶颈,学生如果在这个部分一直得不到突破,不仅学习热情会下降,而且很可能会被一些错误的观念引导。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尤其是在学生的思维存在偏差时,教师要及时指正,要让学生在正确的观念与思维模式下有效地展开对于问题的独立探究。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让探究式教学更好地展开。
例如,在讲“单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相关内容展开独立探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组建一个由小重锤和绳子组成的能够自由摆动的摆,要求学生测量它在20s 内的摆动次数。然后分小组汇总20s 内自制单摆的摆动次数,同学们发现每一组记录下来的摆动次数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各组绳子长度的不同造成的,有的学生认为是各组小重锤的质量不同,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小重锤释放时的高度不同引起的。 教师将学生的各种猜测写在黑板上,然后请每一组学生选择一个猜测,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富有新意,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也得到凸显。 在对于这些问题展开独立探究时,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会越来越深,探究教学的效率也会更高。
摘 要: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在各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英语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创新教学学生主体
一、对创新教学的理论认识
创新教学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意志,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我们老师要不断创新教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使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实施高中英语阅读创新教学的背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体现了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对人才英语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要求,除阅读量较大幅度增加、突出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外,试题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及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速度和快速思维能力。
虽然高中英语实施了新课改,使用了新教材,但仍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在阅读课上只是让学生“听录音,翻译成中文,讲语言点,做练习,对答案”,他们更多关注的只是学生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而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使教学失去弹性,因而也就失去了许多功能性和时效性,阅读课也就完全失去了训练学习者阅读技能的功能。再者,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阅读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阅读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部分,既是外语学习的手段,又是外语学习的目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能力,它由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组成,因此,我们英语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及策略。
三、实施创新教学的方法
1、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这几种教学法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在阅读文章时,我们提出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启发学生回答,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可以锻炼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
2、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
尽管教师的教法千差万别,不存在一种十全十美的方法,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阅读教学的原则有: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配合不同目的的阅读训练,选用适当的阅读材料。3.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4.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这些原则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
那么,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讨论、设问及默读的形式。
(1)讨论。可以是师生对话、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可以是读前或读后进行。
(2)设问。可以是老师设问,也可以是同学互问。同学之间的互问主要是针对课文的理解。而老师的提问往往带有目的性、指导性,或是为了引出话题,或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某个现象上来。例如,阅读The weather in England和Weather and climate这两篇短文时,可以先给出问题: Do you know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 in England? 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效果比较明显。
(3)默读。高中阶段的阅读以默读为主,那种以听代读、以大声朗读代替默读的阅读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其实,默读正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扩展同步阅读内容
课本虽然涉及面广,但篇幅毕竟有限,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增加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扩大视野,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某一单元 Sports 后,可增加一些有关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报道文章,也可以介绍某些著名的运动员及奥运会与中国,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练习语言的作用。教学中也可打破教材单元,甚至各册界线,把内容相近、体裁相同的单元集中学习,如No Smoking, Please!或 Saving the Earth 及 The sea 这三个单元的内容都与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关,让学生搜集相关英文材料,并设计问题展开讨论,如What do you think of smoking? What will Beijing do to improve its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hold a grand game in the year 2008? How should we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等问题,让学生大胆地讲,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鼓励学生讲,并且不要总是纠正学生在讲英语时犯的错误,而是多给学生以鼓励,少给学生以指斥,让学生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4、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网络教学、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以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展示方法,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增加了真实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Europe(欧洲)时,设计了“Europe”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欧洲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平时我们也可以把关键词、关键句、关键图片等制作成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学生在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可以复习旧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作为一名学科老师,课程地位得到提升意味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是件好事。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真正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不多,有能力并能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研究的就更少。面对新课程改革,一接触到庞大的课程体系、繁杂的教学内容、多元的评价机制,很多老师就犯傻了,畏难、观望、消极等待、激进,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有以下两种。
1.1认为新课程“换汤不换药”,所以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笔者通读了“广东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材,这些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编写的体系和依据应该是一致的,简单一点说,这些教材都突破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以“认识、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首先阐述“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概念,接着介绍“如何获取、加工、管理、交流互联网信息”,最后还专题涉及到信息的安全。其中“信息的加工”是必修课程的重点,分“文本和表格信息的加工、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两章,占据了教材大部分篇幅,这部分内容和以往课程比较接近,只不过过去的教材是直截了当地学习Office软件里的Word、Excel、PowerPoint或金山WPS等等。对课改认识不够深刻,对新课程研究不够深入的一部分老师就此认为新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没有变,是“换汤不换药”,因而对新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都缺乏应有的热情,其实这些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教会学生看到树木,新课程的教学更要让学生看到森林。课程内容只是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才是教学的内涵。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1.2认为新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思想上下决心要好好教,但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旦上起课来就力不从心。
如果寻找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存有疑虑,还苦于无从下手,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新课程标准,听听专家们的解读。
2.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中小学教学的指导文件,代表国家意志,反映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审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专家们普遍认为,计算机教育时代将技能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超越。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为这门课程注入了应有的教育内涵。信息素养包括技术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专家们对课程标准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
一是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其他课程的任务来驱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二是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融化到其他各门学科活动中,以强调其工具性 和实践性。因此,在课程标准中应注意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的服务功能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
3.课程整合不论是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还是先进技术本该发挥的作用,亦或是教育发展、课程改革的必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显得十分必要、十分有意义。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①认为“整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②认为“整合”是其他学科的事情。这两种认识都会制约“整合”的进程和效果,应该努力摒弃。
3.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由来已久、随着教育的出现而出现、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课题。综观教育史,无论教与学的过程,对学习者来说都是获取、辨别和加工信息,不同时期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属于某类信息的集合。无论教与学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只不过每个时期使用的都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所能够提供的“信息技术”而已,所以,信息技术不是到各学科的课堂上展示自己,它总是为课程服务,当然就不能让信息技术与课程分离、脱节,也就是需要与课程“整合”了。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既然明白了“整合”不是“新生事物”,我们就不能排斥它,而是要和用手中的粉笔写字、用我们的嘴巴讲课一样,适时、自然而然、毫不刻意地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整合。
3.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只是其他学科老师的事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只要提及课程整合通常都是关注其他学科如何做、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而很少关注信息技术学科。其实高中《信息技术》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技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最直接、最前沿的学科。实施课程整合就不能撇开《信息技术》只讨论其他学科,相反信息技术学科老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起重任,大胆创新,为整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中的尝试,体会、感受到整合的魅力和甜头,也为其他学科老师开展整合树立信心、做出表率。
真正的改革都是双刃剑,改革有风险,还可能失败,但是不改革就没有创新。人类已走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如今信息社会,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是十分强大,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积极探究、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成功的做法要宣传、推广,改革的风险要规避、化解,只有这样新一轮课程改革才能不负众望,起到真正实效。
一、借助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质疑
自主探究绝不是让学生孤军奋战,而是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通过对课本知识重、难点的探索和质疑,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在大胆质疑中进行发散性思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I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对运动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再从运动的时间、位置、路程等方面向学生详细地阐述有关运动的知识。教师在结束知识点讲解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与运动相关的实例。学生从运动的含义出发,联想到了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如赛跑、骑自行车、跳远等,都属于运动范畴。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大胆质疑, 对自己不理解或不明确的内容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及两者的概念、关系等内容。学生明确了这两者的关系后,再列举实际生活中的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现象,就会对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从“被动疑”到“主动疑”。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并就讨论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以提高探究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对于高中生而言,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如果能对所探究的主题有浓厚的兴趣,就更能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学生在内心深处对某个问题有强烈的探究兴趣后,才能走进自主探索的课堂,主动突破思维的禁锢, 激起思维的火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将相对抽象和静态的物理知识置入灵活而形象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潜心探究。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个体之间的差异,搭建探究思路, 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中来,使情境设置既鲜活生动, 又科学合理,符合教学三维目标,这也是影响探究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教师精心设计2~3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进入物理情境,进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在正式上课之前, 教师要精心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搭建知识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摩擦力的相关概念。生活中的摩擦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应用了摩擦力的知识吗?”几秒钟的思考之后,教师再通过问题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学过的摩擦力概念。当学生对摩擦力有了初步的印象时, 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摩擦力的知识,掌握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再对学生提问:“静摩擦力是不是只在静止的物体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会不会存在静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一定阻碍物体运动?接下来要求大家联系实际并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抛出的这些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对摩擦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积极的回顾,帮助他们搭建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使他们认识到新知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给予充足时间,绽放创新思维
教师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如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与小组交流时,时间应充足。教师在讲授完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进一步拓宽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II第七章第四节“重力势能”内容时,教师结合教材知识,应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重力势能的应用,以及重力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教学完教材知识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分析重力势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探究,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
学生在探究物理问题时,教师可以对学生适时进行指导和推进,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在开放性的物理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 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形成。
四、先进理念引导,激发活力课堂
教师应强化对新课改相关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更为精细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使其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增强,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能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其他学生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自主讲课的过程中也展现了自我,提升了自我,强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一节“重力”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从班级中选出一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物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站在讲台上给其他学生讲课。那位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对重力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其他学生也可以对重力知识进行补充,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情境。
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的教学探索,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也有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的。
五、结合生活实践,学以致用
在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课程的开展,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地探究物理知识。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知识面得到了拓宽,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曲线运动”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曲线运动现象,然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主题,让学生结合喷泉的现象分析曲线运动,在小组探究后进行问题汇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自然就会理解物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在对实际现象的分析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曲线运动的理解,感悟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意义。
教师要积极开展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精心设计物理探究方案,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物理知识的有效应用。结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恰当评价,适度变换条件,引导学生继续对探究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总之,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在实践不断中摸索、反思,在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学科的科学应用特点。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物理知识,不仅能提高认知水平,还能拓展思维能力,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从引导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探究,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对高中物理开展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41-02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创设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师生合作,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逐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变被动的讲授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的主动探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主体意识,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提高数学能力。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一、合理导入
(一)利用学科历史与轶闻激趣
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包蕴丰富,不仅仅意味着令学生印象深刻的算术与方程。探究这门拥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教师首先应当要有研究精神,为学生呈现一个感性的数学学科历史,将与教学内容具有较强关联的学科历史或者数学家的轶闻趣事作为教学导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将数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研究精神激励学生去学习。比如讲到射影几何时,可以介绍数学家帕斯卡,“求抛物线弓形面积”与莱布尼茨、牛顿以及古希腊之间的有趣关联,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较好材料。又如,在进行等差数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高斯的传奇故事作为导入:高斯10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彪特耐尔布置了一道繁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当时所有学生都开始埋头计算,只有高斯一个人立刻能将答案写上黑板上了。因为,高斯发现,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是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的和也是101,……共有50对这样的数,用101乘以50得到5050。他的数学天赋与出众的才华顿时让彪特耐尔信服,下课以后这位教师向校长汇报,说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数学知识可以教授高斯的了。
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学习充满了兴趣,由此引入课堂学习的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情境设置,恰当引发数学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理解和条分缕析,充分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带着寻求答案的好奇和欲望深入到探究活动中。若学生能被激发出足够的好奇和求知欲,那么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成功了,也将完成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预设目标。比如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物死亡后,机体内碳14会按确定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称为“半衰期”。按照这一规律,得出生物体内碳 14 含量 y 与死亡年数 x 之间的关系为,x≥0。以此类与现实世界有关联的问题引入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
二、多维拓展
(一)数学概念的拓展
数学概念是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加工浓缩了的认知结果。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复杂的理性思维过程,教师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能仅仅为学生呈现一个概念的内涵,而且也要呈现概念的外延,内涵与外延同样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隐藏于概念中的内核,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生动而又严谨的过程。剖析和领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便学生对概念更彻底地理解和灵活运用。
比如,讲解求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时,教师不可直接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概念。首先利用知识点的关联性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之前学习过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找到旧识与新知之间的微妙关联,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概念的某些特点。在学生产生对新学概念的好奇与疑惑之后,教师可利用数学模型演示,明确概念内涵,解答学生疑问。在此基础上,学生得到了思维的抽象训练,并且在提炼概念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对概念的掌握也会牢固许多。
(二)思考路径的拓展
数学知识的传授只是数学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在缜密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以多方向的抽象思考路径获取多样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常见的数学思维路径有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等,方法则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坐标法、参数法等。思维路径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即具概括性又有可操作性。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仅可以短时高效,而且还可以达到“会”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做到对概念、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
比如这样的3道题目:
(1)在等差数列 {an} 中,已知 a5=l0,a12=31,求首项 a1 和公差 d。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前l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 n 项和的公式吗?
(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pn+q,其中 p,q 是常数,且 p≠0,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它的首项和公差是什么?
(1)(2)两题是基础题,教师可以通过此类基本题目,引导学生操练数学思考的路径和具体的数学方法。(1)(2)两题即可运用方程思想、基本量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等来解决。
而(3)题比(1)(2)题更进一步,难度更大,它的解答实际就是回答了等差数列的一种判定方法,并从中让我们发现等差数列的几何意义。在求解过程中,在一次函数的两个基本量里发现等差数列由 a1=p+q 和 d=p 来确定。对本例题进行剖析和探究把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此基础上,教完等差数列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就可以布置这样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目:请您列举出生活中与等差数列有关的实际案例,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自编一道结合实际生活中与等差数列相关的数学题目。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赋予探索性,既能巩固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同时,又能让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以及课外的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并将所学知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三、总结延伸
探究式学习在理论上是无止境的。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当在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之后,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并通过课堂讨论进行反思和课外延伸,尽可能扩展学生数学学习的视界。目前教学中,单一传授式教学还很常见,为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加入对话和讨论。在交流讨论中教师需发挥主导作用,把数学概念、知识精心编织到问题中去,引导学生分层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比如,可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来对对数的运算及其公式进行总结延伸:
(1)算一算 log24和log216,并求 log2(16×4);
(2)观察 log2(16×4)与 log24 和 log216 的关系;
(3)这一关系推到一般情况需要表达为什么形式,这个关系式是否恒成立;
(4)请用计算器进行一般数值的验算,验证等式是否恒成立;
(5)数学公式证明是什么意思;
(6)请运用类比,猜想 log2(M/N)=?log2Mp=?说明理由,并试着证明它们。
按照难度分层次设置探究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归纳总结出数学概念、知识的某些相通和相同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给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利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索问题,激发学生在小组课外学习的过程中展开激烈讨论,形成教学“群英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延伸课堂教学的宽度与维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锦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9(5)
[2]张孝梅.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命题思想:难度恰当,区分度好,知识为主体,能力为主题
总体情况:
全市 示范 非示范 历届生
人数 22320 7368 13667 1285
平均分 102.98 115.8 97.35 89.36
最高分 148 148 148 144
标准差 21.76 15.07 21.38 24.37
最低分 2 34 2 15
各题得分率(%)、区分度:
一、0.90
试题目标:关注社会,注重基本概念,选择题充分考虑试卷的知识覆盖面
1/81.1,0.24 2/96.7,0.22 3/96.6,0.12 4/84.5,0.43 5/97.5,0.10
二、0.79
试题目标:以基础知识为背景,进一步考查阅读能力
6/78.8,0.31 7/90.4,0.31 8/90.9,0.33 9/86.9,0.52 10/73.6,0.49
11/77.3,0.47 12/86.6,0.39 13/64,0.37 14/69.3,0.46 15/86.6,0.40
16/75.3,0.45 17/84.7,0.37
三、0.56
试题目标:正确判断的能力、推理能力
18/45,0.18 19/45,0.48 20/70,0.42 21/0.72,0.35 22/48,0.46
四、0.80
试题目标:结构原理、平衡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23A (1)88,0.58 (2)94,0.29 (3)91,0.30 (4)88,0.45
23B (1)87,0.55 (2)88,0.50 (3)79,0.40 (4)87,0.52
24 (1)77,0.38 (2)97,0.37 (3)77,0.47 (4)72,0.41
25 (1)96,0.36 (2)66,0.37 (3)65,0.33 (4)63,0.38
五、0.65
26A(1)81,0.51 (2)70,0.46 (3)86,0.42 (4)67,0.37
教学实验――巩固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
26B(1)82,0.61 (2)65,0.58 (3)58,0.73 (4)65,0.58
工业生产作试题背景,体现学科价值
27(1)87,0.33 (2)54,0.47 (3)58,0.44 (4)32,0.29 (5)75,0.53(6)38,0.48
离子检验0.544(不会表达);数据处理0.381;滤液的成分0.32
六、0.62
28.0.675/0.40
(1)86,0.40 (2)87,0.45 (3)59,0.42 (4)40,0.39
好学生拿满分不容易
29.0.593/0.34
(1)78,0.34 (2)56,0.50 (3)70,0.51 (4)67,0.32 (5)8,0.28(6)77,0.40
命题情景科学可信,以能力立意,深入浅出
七、0.39
化学计算:知识、能力、方法的综合
30.0.745/0.58
(1)72,0.58 (2)77,0.56
31.0.276/0.46
(1)84,0.46 (2)54,0.50 (3)28,0.54 (4)13,0.52
高考试题要求:
测试目标明确,情景科学可信,表述合理有效,题干及设问准确、恰当
★ “问题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 试论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 创新在孤独中前行作文
★ 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 科技创新教育教学论文
★ 创新教育教学成果论文
★ 天津教育教学创新论文
究
【摘要】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主要在于知识点的抽象性。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学生接受平台。文章重点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生活;课程资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措施
一、引言
初中物理是生活规律的抽象和总结,物理知识点来源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有时难以回归物理的这一本质,只是就抽象的公式和定律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不高,他们运用物理思维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不足。换句话说,初中物理教学现实性考虑不足,造成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需要提供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将物理还原到生活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对抽象问题进行解释,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进行有效的推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我,进行思维发散,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调动。
二、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习惯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初中物理学习习惯方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主动性不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觉性不足,自主预习、自我提问、知识分类等能力都较低。考前,突击复习的学生比较多。换句话说,目前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较为被动。物理学习是一个过程,只有日积月累才能?w现效果。因此,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就是因为没有长期坚持。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讲解枯燥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度不高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讲解,在相关物理原理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就出现不理解的现象[1]。长此以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堆积得多了,就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挫败感,最终影响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度。
(二)教师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物理教学中,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不能照顾到班级上所有的学生。因为现在一个最小的教学班也有三四十人,这样大的师生比例将使得物理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较少。平时,许多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物理知识点的时候就开始下一段知识的学习。这样不利于他们查找出自己的问题,最终也无法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物理知识。
四、初中物理学习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需要学生自我探索,相互讨论。在这种方式中,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这种学习方式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方面,实现自我知识网络的构建。物理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才能有效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种学习理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研究性。物理问题具有研究性的特征,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相关问题的解决。其次是应用性。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之中。再次是过程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最后是分层性。每个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认知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生活化资源、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的具体融合实施措施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多是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知识点是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归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笔者将初中物理教学还原到生活之中,拓展教学的生活化案例,同时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生活化资源的整理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教学大纲对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和应用,收集多元化的生活案例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运用到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上。例如“浮力”这一知识点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案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案例,将浮力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二)实施差异化分组
初中生在接受物理知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探究教学,就要首先考虑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将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实现相互补充。同时,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2]。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分配学习小组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考虑学生的一些性格特点。因为每一个物理学习小组都需要组织者、发言人等不同的角色,所以教师需要将具备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分配到对应的角色上去。例如:一些学生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以担任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探究学习;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可以担任小组发言人。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性格优势,奠定探究学习的基础。
(三)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通过预习相关的课本,可以初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一些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有效了解和认识,培养运用物理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之前,教师应有效启发学生进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学生只有先对相关物理思想和知识点进行自学,才能奠定相互讨论、探究学习的基础。根据自己思考、归纳出来的一些物理思想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讨论物理知识点。
(四)组织小组内部讨论
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内部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每位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讲出来,并由各小组内专人记录,归纳总结。组织讨论的前提是教师需要设计一个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五)组织小组间讨论
除了小组内部讨论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探究学习小组将指派一名学生发表本探究小组的相关想法,不同的探究小组将提供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需要在小组间讨论的过程中,组织好相关的讨论秩序。每个小组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有发言时间、人数等方面的限制。
(六)教师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最大程度的学习思想的补充,但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思考空白、误区等。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对学生的一些学习思想进行总结,同时还需要补充学生没有思考到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延伸思维长度。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易产生思想误区的地方,也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七)借助现代化手段延伸小组合作交流
一段知识点的完整探究学习还包括课后复习过程,物理知识点的学习也需要通过课后复习进行相应的巩固。教师可以在课后借助现代网络平台进行延伸。在知识点的巩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物理思想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3]。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供学生讨论的QQ群或微信群。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相关物理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有效思考的目的。教师还要设计一些物理习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有效消化这些知识点和背后蕴含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应用题可以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一些应用题,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知识的迁移。
(八)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决定着教学方向。要想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就需要将教学评价进行有效转变,实现教学意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过程评价就是一种现代化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设计相关的教学评价量表,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进一步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放手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改革。
六、结语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学生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运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时,需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重要一环就是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有效优化,不断满足高效物理教学的要求,从而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一、组织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研究化学与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化学概念与定理都是化学家在无数次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在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剥夺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权利,而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形成,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探究,学会自主学习。我们要全面了解教材,选取具有科学性、典型性与探索性的实验,除了要做好探索性实验,还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改革,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学情,更利于学生的掌握,更安全更环保,这样更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更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钠与水的反应”我除了要做好教材上的实验,还设计另外的实验:在U型管中加入少量CCl4,然后在U型管的两边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与CuSO4溶液,分别加入一粒金属钠,分别点燃产生的气体,这样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点燃U型管两边所产生的不同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实验与教材上的实验两者相比较。这样既利于学生深入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同时又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的激情,使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来设计新实验,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在实验中发现知识与定理。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取得自主探究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取与分析信息,为上升为理性认知、达到本质认识奠定感性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碍于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多媒体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资源平台,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如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照片等资料动态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种类与数量有了很大的突破。
《教育的未来》指出:“我们把学习的触角切入互联网,那么就会将全世界的资源化为自己的资源。”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着大量的信息,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并不能及时将这些信息补充到教学中来。运用多媒体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站在时代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可以将全世界的资源转化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得信息的种类更为丰富。这些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频与精彩的视频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化,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归纳与总结,从而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完成探究
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教学的旁观者,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上,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体,是教学共同的主人,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成为局外人,而是真正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与学生一起参与探究,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多向互动、进行知识与情感的互动,真正成为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学习共同体。为此在探究性活动中教师在要扶与放之间找准平衡,发挥主导作用。
扶:即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不过多干涉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在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肤浅、无法继续开展下去时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诱导,让学生寻找新角度、新视角,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也不要直接否定,或是直接给予正确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再想一想,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自我修正,这样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诱导下开展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成为知识的真正构建者。
放:即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与主动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主体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独立开展探究活动的权利,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教师不要对方法、手段过多地干涉。不仅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还要解放学生的大脑,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释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扶放有度,发挥主导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探究。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增强与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完成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此我们要加强实践与探索,进行创新与总结,有效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07-05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5-24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06-16
浅谈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0-22
高中新课程中数学探究06-30
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论文11-14
实施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06-12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