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系列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系列

高考作文系列 篇1

1.石头与树苗

[阅读材料]

一天,清扫后院时,偶见一棵树苗倚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替它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若依赖他人,终难长久。植物如此,人也一样。你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请以“压力与依赖”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树苗的种子在石块的压力下顽强艰难地生长着,终于冲出地面,获取了阳光雨露的滋润,长出了幼苗;然而遗憾的是幼苗冲破石块压力后并没有脱离石块自立自强,反而“倚石而长”,结果搬开石块后反而倒地夭折了。事物总是相反相成的。压力激发潜力,产生动力,增强斗志。中国人民曾受“三座大山”的重压,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而且不依靠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足球经历了四十四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冲破了重重压力,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压力无处不在。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时时处处都在同各种“压力”打交道:求学是一种压力,求职也是一种压力;竞争上岗是一种压力,行业竞争更是一种压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在给各行各业“施压”……也有自己给自己“施压”以增强耐压能力的。依赖他人求生存,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要么受人控制,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自身价值,而一旦被别人一脚踢开或靠山倒了,由于没有抗压能力和自立能力,也就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夭折”。

2.服务

[阅读材料]

社会是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当我们在为其他成员服务的同时也在接受其他成员的服务,从而共同支撑着大家庭的和睦和繁荣。请以“服务”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他人的服务,我们还可能经常地服务他人。“服务”与我们同在,与生活同在。“售后服务”、“微笑服务”、“上门服务”、“社会化服务”都是新时期的热门“服务”话题,而“为人民服务”则是“永不褪色”的服务话题。可从服务者的角度写清洁工、送煤工、邮递员、售货员以及人民勤务员的新风新貌;也可以从被服务者的角度写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军烈属在千百万“服务者”所撑起的绿荫下幸福生活的情景,颂“炭火精神”,扬时代新风。

3.责任

[阅读材料]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却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产了,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在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我现在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责任”的外延很大,大体上可分“被动责任”和“主动责任”两种。如触犯了刑法,违反了“规章制度”,就要毫无条件接受“制裁”和“惩罚”,承担起“刑事”责任

和“政纪”责任,是为“被动责任”。但在通常情况下,在法律上是没有责任的,而在道义上,在良心上是负有责任的,这种“责任”不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也没有人强迫你去承担,而是自己主动、自觉地去承担,是为“主动责任”。例如: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尊老爱幼,讲究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等公共设施,礼貌待人;讲职业道德,树行业新风;见义勇为,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献血捐款,扶助弱小贫困;防火防盗,抵制歪风邪气;参军抗洪,保卫祖国家园等等。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而且要对家庭和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主动责任”是对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检验,也是对一个人良心灵魂的考验。如果每一个人都自觉地肩负起家庭、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繁荣昌盛。写作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自己,不要让自己缺席;要有血有肉,避免空洞说教。

4.“我”和“我们”

[阅读材料]

有一句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你对这句名言有何看法?请以“„我‟和„我们‟” 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高考作文系列 篇2

1.指导学生掌握日常用语中的谦辞敬语以及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为达到不同目的而使用的不同语言。

2.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教育学生使用得体的语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依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复习语言得体相关知识,并学会依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即表达应用。

“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境包括:外部语境(场合、对象、目的、礼貌等)、和内部语境(词语的搭配、句子的结构、上下文句间的关系)。

语体包括: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和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

三、命题前瞻

在全国高考中,语言表达准确和得体是考查的热点,经常作为考查对象出现在试卷中。但自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湖南卷还没有直接考查过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然而,对于新课标高考,有关方面提出了灵活考查的要求,考查内容不会限定在某一个方面。因此,表达准确和得体很有可能作为直接考查内容进入高考,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试题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

四、学法导航

(一)看场合,顺情合理

例1:下面这句话哪里说得不得体?

律师事务所里,张律师很严肃地对王先生说:“我郑重地告诉您,要他负法律责任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他已经是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了。”

积累知识:

时间(再好的话,如果说得不是时候,也同样是不得体的);

地点(如公众场合、私密场合、工作场合、娱乐场合等);

氛围(如正式、非正式,喜庆、哀伤,庄重、轻松等)。

(二)看对象,讲究分寸

例2:请按照要求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这一意思分别做出恰当的表述。

(1)在商场的广告里: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3)在给下级的书面通知里:

(4)在给朋友的口头通知里:

积累知识:

充分考虑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爱好禁忌等。

(三)看目的,有的放矢

例3:某地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加以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

(1)植物学家说:

(2)历史学家说:

(3)美学家说:

积累知识: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或叙述事件,或说明事理,或描述现象,或抒发感情等等。因此,在说话或写作之前,先要明确目的。语言的表达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即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合理选择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

(四)看谦敬,遣词得当

例4: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用错的项是:( )

A.区教委有关领导认真答复了家长对学生体育会考成绩是否影响高考录取这一问题的垂询。

B.我们有幸请到您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真是蓬荜生辉。

C.这件礼服是舍妹特意让我带给令媛的。

D.幸亏有你的鼎力相助,我才能彻底攻克难关。

E.你的照片,我一直惠存着。

F.你亲自惠临,我们不胜感激。

G.张编辑,您好,现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鄙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积累知识:

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只能用于称呼己方。有人把谦敬词语用一句话归纳“家大舍小令外人”。

(五)看语体,用语妥帖

例5: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1)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2)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3)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4)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1)内容适当;(2)表达得体;(3)符合口语特点;(4)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______________

积累知识:

不同体裁类型的文体,在用语上往往有不同要求。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也不相同。

(1)口语(包括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等)的特点为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

(2)书面语可以分为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其中,政论语体应准确、严密、有鼓动性;科技语体应准确、平实、严谨;文艺语体应流畅生动;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应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合同(应严密清楚),广告(应形象生动、多用修辞),贺辞(应热情洋溢)等。

五、精题瞭望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1)“小美人鱼”的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六、课堂总结

系列化作文教学效果好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同样的感觉: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太难了。平时偶尔出现一两篇不错的学生作文,却又发现是抄袭而来。为了对付学生抄袭作文,有的老师总希望把作文题目出得新颖,一次一个花样。可学生一次次做起来,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往往弄得文不对题。

其实,学生做过一个题目后,不等于“会做”或“做好”了。如果今天做《我的老师》,明天写《星期天的故事》,后天又做《祖国在我心中》……文题变来变去,一学期下来,做过的题目虽不少,但真正会做的却不多。老师作文教学无论怎样卖力气,结果也只能是收效甚微。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系列化的作文,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能收到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系列化作文教学,能让学生学一种类型,掌握一种类型。以记叙文中记人的文章来说,可以让学生先写自己最亲最了解的亲人,如《我的妈妈(爸爸)》。然后,根据存在的优缺点,教师进行讲评,指出努力的方向。接着,写其他亲属,如《我的叔叔》等,提出高于上一篇的新的要求。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再写《我的同学》等一类亲属以外的人物,再提出更新的要求。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提出一次比一次高的作文要求,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如此做法,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学会如何围绕人物选材;如何为表现人物而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如何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去表现人物;尝试用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去烘托人物形象。学会了这些基本功,以后再遇到写人的文题,学生写起来,就会感到“顺手”,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也不觉得“犯难”了。

当然,作文题目有着不同的类型,但在选择材料、确立中心、布局谋篇等许多方面的做法是相似或相通的。

进行系列化作文训练,便于把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结合起来。不然的话,今天写《雨》,就要给学生讲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如何写出景物特征;明天写《春蚕》,又得讲如何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题旨;后天写《说勤》,还得讲如何使用恰当的论据证明论点。总之,总要“零敲碎打”,教师讲不透,学生学不牢,写法不会用,作文水平很难提高,真是浪费了时间,又收效甚微。

只有集中写同一系列同一类型的作文,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训练的时间,教师才可以系统的讲解写作知识,准备好与题材一致的范文,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写文章、写好文章。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好,指导集中有力,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集中一段时间训练同一类型的作文,如果一次作文出现了问题,还有机会在下一次的训练中补救,学生作文水平就会显著得提高。像《春蚕》、《烛》、《春风》这一类象征比喻性的文题,学生第一次做,往往做不好,如果放弃不做了,今后在考试中遇到了就会影响成绩,甚至会造成学生升学失败,而终生遗憾的情况。

因此,作文训练最好是成系列,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进行,要学生练到会写、能写好为止。事实证明,浅尝辄止,零零碎碎,极容易忘记,不好运用;系统讲解,系统训练,才便于掌握,便于提高。正所谓“集中挖一处,方能见井深”,井深了,水才多啊。

我在教学实践中还深深体会到,进行系列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某一系列的某一文题,学生没做好,教师便在第二次还让学生写同一个系列的文题,学生便有了改正和进步的机会,一旦尝到甜头,慢慢的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这是其水平提高的强大动力。

集中一段时间,训练同一系列同一类型的文题,有助于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如写人,他们会细致的观察周围的同学各有什么特点;老师们各自讲课的神情姿态;爸爸妈妈怎样料理家务;甚至连路上的行人,商店里的售货员、顾客等都会留心观察一番。如写物,他们也会对其大小、形状(或形态)、颜色、气味(或味道)等方面做仔细的观察或体味。如写事,他们总要观察校园或街道等其他公共场所,发生了什么事,注意到时间、地点、经过、结果这些记叙的要素。学生养成对周围生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它为学生作文开辟了道路,提供素材来源。不然的话,“巧妇无米难为炊”,文章是肯定写不出来的。

作文训练成系列,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练习还有利于课堂教学,促进课外阅读。学生正在练习写哪种类型的作文,他们就会对老师讲的那种类型的课文最感兴趣,就会细心听讲,认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甚至尝试着从结构到语言特点都去模仿。除此之外,学生会在自己所能阅览的报刊和一切课外书中,寻找同自己正在训练着的作文同类的文章,认真阅读,细心体味。由于作文而引发的课外阅读活动,会“一浪又一浪”,久而久之,学生会在课文以外学到多少文章,获得多少知识,掌握多少写作方法,那是难以估量的。这正是系列作文训练产生的结果,因为系列作文训练,给了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时间和信心。

高考作文系列 篇4

①忌陈词老套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心称“在××的领导下,在××的支持和关怀下,在××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月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了。

②忌故弄玄虚 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③忌开头突然 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不知所云。如写读后感,有的文章在不作任何交代的情况下就开始“感”起来了。写供料作文一开头就说“读了这个材料我有深刻的体会„„”材料内容只字不提就这样写,太突然了。

④忌不必要的解释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要是一开头就用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根据需要,适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⑤忌凭空抒情 有的文章的开头,特别是议论文的开头,不管与中心、主题有无关系,议论还没有展开,问题还没有说清,就“啊”“呀”不断,感慨万端。这种凭空抒情,只能叫无病呻吟。

⑥忌绕大圈子有的文章开头,不管中心需不需要,与主题有关无关,就先秦两汉、前村后店地谈开了。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来。

⑦忌堆砌名言锦语有的文章,开头想先声夺人,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就把格言、警句等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以为这样就算是个好的开头。其实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盲目性,效果往往很差。

⑧忌开头重复 文章只能有一个开头,可是有的文章有两个开头。比如有的文章本想从引用写起,写好后又觉得扣题目谈更好,于是又开个头。有的文章一开头就介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这样都会出现两个开头。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题目或中心的要求,取其一个开头即可。

⑨忌盲目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画人物,或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文章一开头就“花儿”、“鸟儿”、“草儿”地写一通,实在是不必要。

高考作文系列 篇5

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有以下几种——

一. 日记式

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如 2001 年江苏省盐城市作文题是:以“考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除诗歌外)作文。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挚而获得了高分。参考例文一

感 激

5月2日大雨

窗外的雨水在浙浙沥沥地下个不停,电视里播报洪水还在不断上涨。无情的洪水,淹没了一屯屯的房屋。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种灾情就发生在离我们只有十几里的乡村。5月8日大雨

刚进教室,班主任就发布消息:动员同学自愿捐钱、捐物,解决灾民生活的燃眉之急。我一脸的不高兴,倒不是自己不愿意捐,而是怕老妈不肯。一进家门,我就对正在炒菜的妈妈说:“妈,学校要我们都参加给灾民献爱心的活动!”我特意把那“都”读得很重,生怕妈妈听不清。“噢!”妈妈冷冷地说完这一个字,就忙她自己的事去了。唉!没救了,家里条件本来就不算好,加上妈妈又是一个节俭的人,她肯定不会同意。趁妈妈在厨房做晚饭,我溜进房里,挑了一件最旧的衣服悄悄地塞进了书包。

5月9日晴天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小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翠绿了。我正准备出门,被妈妈叫住了:“你难道就把那件自己都不想穿的衣服送给人家么?”我一惊,没想到妈妈已经知道这事。正在左右为难时,妈妈把放在床上了的那件新衣拿了过来。这下倒让我为难了。说心里话,我是十二分的不情愿,在我看来,这捐钱捐物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何必那么认真?这件新衣连我自己都舍不得穿啊!妈妈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献爱心,不是收破烂!”后来,在妈妈的叮嘱下我还在衣服里夹了一封短信。

6月18日晴天

今天中午,我意外地收到一封灾区的来信,那是一封足足写了四页的长信,信中说:“洪水来不久,妹妹病倒了,一直躺在床上,这件新衣服送到妹妹手上的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妹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那天,她高兴得流下了泪水,远方的朋友,我感激你给我们全家带来的欢乐!”读完这封长长的来信,我的眼睛模糊了,真不知是应该感激我,还是应该我感激妈妈。

本文作者通过“引发洪水”、“自己偷旧衣”、“妈妈捐新衣”、“灾区来信”等四篇日记,表现出了自己和妈妈在救助灾民活动中的不同心理,内容虽然没有过人之处,但由于脉络分明,形式新颖,文章评为一类文。

参考例文二

单 飞

题记: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小小鸟,它不能总依靠在妈妈温暖的翅膀下。总有一天,它得单飞„„

9月1日星期六阴

今天,我终于来到这所梦寐以求的名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生平第一次离开老爸和老妈,兴奋之余,更多的是紧张,不安„„

这一天处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胆怯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觉得哪儿都不是我可以躲避的港湾。中午,我甚至害怕去食堂排队买饭,便恍恍惚惚出了校门,毫无目的地“漫游”。看见前面有家书店,不由心中一阵窃喜。毕竟,这里还让我有一丝安全感。书店油墨飘香,我把心埋入书籍中,肚子唱起了“空城计”也全然不顾。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妈妈!我扔下书,急忙奔过去,靠在妈妈的身边。接着,我去食堂打来了饭,狼吞虎咽,第一次感到这里的饭菜很香。可是,妈妈很快便对我说她要走了,让我慢慢吃。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可为了不让妈妈看见,我只得埋下头,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把泪水往肚里咽。

晚上,我失眠了,想老爸老妈,想爷爷奶奶,也想家中舒适的小床。

„„

望着窗外满天的星星,我的心沉沉的,眼泪又来了。我只盼望着天快亮起来„„10月8日星期二多云

一个多月的学习生活使我渐渐丢掉了依靠父母的坏毛病,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了。同时,我也发现,没有人再把我当做一个孩子,很多事情得自己做,做不下来也得做。想起以前在家靠父母,做事从来不考虑结果。现在每做一件事都得考虑后果,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从前的小小鸟„„班上工作干不好,学习不见效果„„天哪,真想痛哭一场。然而,我没有时间去舔自己的伤口,只有顶着压力靠自己飞„„

12月28日星期二晴

老师说,每个人来到新环境,总会有一段“磨合期”,只不过是时间长短不同罢了。我想,我终于过了这段“磨合期”了。今天,老师为我戴上了“学习标兵”的桂冠。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突然间,我意识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后记:朋友,如果你还是一只小小鸟,那么,就请你告别依靠,单飞吧!

简评:这是一篇日记体作文,感受细腻,体验深刻。离开父母第一次去“单飞”,天是阴的,“心是沉的”,“单飞”了一程路,也“渐渐丢掉了依靠父母的坏毛病,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了”。但“压力太大”,“学习也不见效果”,又飞了一程,靠自己的信念和毅力,终于戴上了“学习标兵”的桂冠。文末直抒胸臆:“告别依靠,单飞”。作者于开篇处表露的孤独感随父母的远去而远去,这正是用心灵写出来的人生诗韵,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应试佳作。

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

在依旧如昔的阳光中,走进中学的校门,几多大志与梦想,几多理想与抱负,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中,尽情驰骋与翱游,不要徘徊、等待,挺起胸膛,证实自己,搏击校园人生!

——题记

2001年10月24日 天气阴沉 心情指数:2颗星

这该死的学校,条件也太艰苦了吧!昨晚一直没睡好,一张两尺宽的床还要两个重量级人物睡在一起。我的天!我没有杜甫先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我只拥有“愿吾庐不破,受冻死可惜”的感慨。由于蚊子的光顾,我一夜间竟然变成了国宝大熊猫,叫我如何见人呀!呜呜„„

2002年11月5日 天气微晴 心情指数:4颗星

第三节课下课铃响了,这也预示着第N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楼梯间、跑道上已呈千军万马奔腾之势,学子们如潮水般向热水间涌去,我们的热情程度绝对不低于锅炉里沸腾的开水。容不得你丝毫怠慢,得立即上前线“杀敌卫水”,那抢水风潮决不亚于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执着,也决不亚于伊拉克人民对抗美军时的勇敢!

“我的妈呀,是谁的水从我脖子飞流直下?”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疼啊!对不起有什么用„„”我就是那个可怜人,脖子上恐怕要留下永远的记号了!2003年4月7日 万里无云 心情指数:5颗星

接触的那些日子,竟然会成为我最美的回忆。

站在食堂里,长长的队伍让我差点失去了信心。望着那一盆盆正在消失的饭菜,我雅兴大发,禁不住仿鲁迅先生的《故乡》压轴句喜得一经典句:“钱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食堂的菜,那原本不是菜,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菜!”

2004年6月17日 阳光灿烂 心情指数:5颗星

坐在这宁静的考场上,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试卷,我情不自禁地有种难言的喜悦。那一道道的题目就像一位位的朋友,面孔是那么的熟悉,既便是遇上一些不曾见过面的题目,我也从未胆怯。那记录下来的一个个文字,就像我亲手插下的一株株秧苗,让人倍感亲切。不管从前有多苦,有多累,在此时都已作了欢乐的笑颜和激动的泪水,我终于相信,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确是至理名言啊!通过初中三年的磨砺,我已练就了取胜的绝技——吃苦耐劳!我没有想到,自己与吃苦亲密

高考作文系列 篇6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例: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情感有关。”(2003年高考作文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写法指导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例:如果生命有形色,它一定奔涌如大河,挟卷一切入海,奔流不返,它以劈山穿石的伟力流动,在我们的叹惋中奔去,雄伟而决绝。

?所以勤勉者说:生无所息。

?如果生命有形色,它一定奔流如大河,穿越千里,穿越岁月,生命在月光下奔流,在平原上涌动,累了,倦了,便暂停下匆匆脚步,于是有了湖泊的美丽与宁谧。

?所以,睿智者说:生有所息。?人生,便是这二者的统一。

(《生命如大河 》)写法指导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极致;小桥流水,蝉吟虫唱,斗转星移,珍器古玩,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才创造了美景奇观;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池塘边的芦花,因为选择了价值才成就了美名的享誉。(2006河北高考作文: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写法指导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例:?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2001年高考作文: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写法指导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例: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2003年高考作文: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怎一个“情”字了得》)写法指导

(一)精彩开头的常用技巧小结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2.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3.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4.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练习:

请以“谈意气”为题,采用上述开头方法的一种或几种,写一段精彩开头。

提示:“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1 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2 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3 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精彩开头范例 例1: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精彩开头范例 例2: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主体部分可以设置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放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在分论点的阐释中,突出三个亮点:语言优美,引用诗文名句,精当事例。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1.优美语言成段 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假设、因果、条件、对比句等,使文章语言优美。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1.优美语言成段 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假设、因果、条件、对比句等,使文章语言优美。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2、引用诗文名句成段 引用古圣前贤的经典名言,显现集体智慧的成语谚语等,融入自己的文章,是对权威的借重,可以加强文章的可信性与说服力。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2、引用诗文名句成段 引用古圣前贤的经典名言,显现集体智慧的成语谚语等,融入自己的文章,是对权威的借重,可以加强文章的可信性与说服力。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3、精当事例成段 可以采用面例(略举一组事例的写法)和点例(详举一例)的形式写。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

3、精当事例成段 可以采用面例(略举一组事例的写法)和点例(详举一例)的形式写。习作范例 真正有高度的人,自然是那些精神人格高的人。魏书生说:“人可以不处在荒原大漠,但心必须海阔天空。”同样,人可以处在物质的外在的低处,却必须有大人格。如毛泽东,青年时虽“身无半点钱,心却系天下”;如马克思,虽只是一名图书管理员,眼光却穿透整个人类社会;如爱因斯坦,虽只是专利局小科员,心里却藏着整个宇宙。所以,就算我们身处卑野,在这商品时代打滚,也必须入乎己心之内,筑造大人格大人生。唯有大人格大人生,才能横绝于亘古时空,笑看风云。(《人生的高度》)习作范例 峡谷的深处隐藏着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着它的状态,以致我们吝啬得连一瞥也未曾停留在它身上。朱自清在《背影》里窥视他父亲的背影时,却发现父亲肥胖的身体已不便越过栏杆了,可是那一袋橘子的情感之沉却唤起了他对熟悉的一切的回忆,那点点滴滴,泌着父亲的醇香,再也无法成为被漠视的风景,停驻的脚步发现了熟悉的深处原来有风景。《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才悟出熟悉之中,那个严肃的面孔所传递的亲情涵盖了生命的所有,风景,也要回头才能发现的那一处。似我躺在深深的峡谷,熟悉的峡谷。(《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作范例 生活的不如意,生存的艰难,种种苦痛都会使心灵变得灰暗,让人裹足不前。读书,给灰暗的心灵点起光明的圣火,在蕴涵哲理、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火光穿透了灰暗,在前方闪耀,引领着人们向前,使人们鼓起勇气走下去。亚拉伯罕??林肯,小时候家境贫寒,在学校度过的时光不足一年;然而书却是林肯最好的伙伴,他拼命读书,把他所能找到的书都读遍了。在那贫苦暗淡的日子里,是书给了林肯以安慰,燃起了他心中的希望,也照亮了他辉煌的一生。„„ 读书,使我们的羽翼逐渐丰满,在不断向前的奔跑中,我们的生命终有张开翅膀,刺向蓝天的一天。(《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写法指导

(二)?议论性散文的主体写作技巧小结 1.优美语言成段 2.引用诗文名句成段 3.精当事例成段 练习请从自己积累的“材料多角度分析立意”中选其一写一段有精当事例构成的文段。(采用点例式或面例式)*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标题要求简洁、明确、有内蕴,最好能体现文章观点。失败,是另一个成功的开始 岁月的痕迹 书籍的光芒照亮了我的眼睛 真情莫过共握手 我想握住你的手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美,距离的忧伤 淡淡的爱中有深情 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2.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3.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4.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濯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谈意气》)运用比喻排比,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平添了文章的色彩与气势。?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不要妄想,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静静地汲取养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就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汇入苍茫大海,在奔流的路上需要停下脚步积蓄力量; ?如果你是一条小鱼,就不要奢求一跃成龙,在奋斗的旅途中需要学会慢慢地等待时机„„

高考作文系列 篇7

关键词:习作;生活;教师;角色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教师在指导后,学生写作大都是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基于此,我们尝试了“生活实践作文系列化训练”,教师在“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五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做好“策划、编剧、导演、发行”四种角色,让学生习作处于可控状态,让学生习作从“望天收”转变成“旱涝保收”。

一、做好“策划”——让学生习作有兴趣写

前些年,“给妈妈洗脚”曾风靡一时,我们将其定义为一次好的策划典型案例,它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1. “策划”要有创意

“给妈妈洗脚”远比布置孩子回家“学做饭”来得有创意。“生活实践作文系列化训练”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照片中苏州最美的一处风景”“我的老家在哪里”“父亲节——谁的祝福短信更感人”等许多意蕴深远、可操作性强的好策划。

2.“策划”要与时俱进

如今再策划“给妈妈洗脚”,就是漠视学生智商的尝试了,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对这一策划早已失去新鲜度了。我们曾有过许多紧贴现实热点的好策划——“给苏州最美司机一封信”“2015苏州世乒赛,我设计的主题口号”……

3.“策划”要符合实际

我们也有过一些看似很美,但往往事与愿违的策划。如“寻找苏州最美的一条小巷”策划,学生因为各种因素,难以独自完成。但将选题改为“照片中苏州最美的一处风景”之后,学生的参与度就大为提高了,他们游玩后基本都拍照留念,从照片中寻找“一处最美的风景”的可操作性就大大增强了。

二、做好“编剧”——让学生习作有的写

当前习作教学,学生往往受困于没有材料可写,针对此现象,教师就要做好“编剧”,设计好适合学生“参演”的剧本,让学生不为写什么犯愁。

1.好的剧本让学生容易参与

比如“周末徒步”剧本设计, “主人公”是学生,“配角”是家长,“情节”是周末时让家长陪孩子一起“徒步苏州”。这样的“剧本”投入小,演员好找,情节简单,实施起来简单可行。

2.好的剧本让学生经久难忘

比如“评比家中最美的一张照片”,让学生和父母各自找出一张最美照片,并陈述理由。这样的剧本演出后,学生普遍感到,要是细数近期最难忘的事,就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坐一起,围绕这个主题热烈交流的场景。

3.好的剧本让学生收获素材

“母亲节——我为母亲做发夹”,让学生在母亲节前自己动手制作,做发夹的过程就是实现剧本的过程;“同一首歌——我和父母飙歌”,演出即是玩乐,玩乐之余又融洽了亲情,融洽了亲情之余又丰富了习作素材;“我游苏州博物馆”,这里的建筑有什么特点,你看了哪些珍贵文物,你能不能重点介绍几样最难忘的文物……诸如此类的剧本累积之后,当面对习作时,又何愁学生找不到素材可写?

三、做好“导演”——让学生习作有方法写

搞策划、设计剧本,并不意味着习作的成功,教师还要学做一位好“导演”,让学生习作“有法可依”。

1.“文似看山不喜平”——“导演”要擅长 “导戏”,让习作“这出戏”起点波澜。

一个剧本如果没有高明的导演“导戏”,那么演员很容易演砸。比如“徒步苏州” “母亲节——我为母亲做发夹”之类的剧本,学生很容易写成流水账。这时候作为导演,教师的“导戏”显得至关重要:你在徒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在制作发夹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样一一克服这些困难的?本来剧本设计的是让学生怎么去做,并没有预设“怎么克服困难”,但“导演”就要擅长把握不同剧本的剧情,提炼话题和学生交流,“导戏”的过程便是引导学生将习作写具体、写出波澜的过程。

2.“我手写我心”——“导演”要能调控“演员”,让“演员”投入其中。

比如“评比家中最美的一张照片”,学生会将评比过程完整记录下来,而将自己这个“演员”置于事件之外,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此时教师作为“导演”,就要调控“演员”,让其置身事中:你为什么要选这一张?你看到这照片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你爸爸妈妈评比的照片的内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选这一张?你看到他们选的照片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3.“绝知此事要躬行”——“导演”要能把握实情,让文字记录真实生活。

“生活实践作文系列化训练”中,每一次剧本设计都有脚本,让学生有迹可循,且附带设计好的“演出”记录表格。比如“徒步苏州”剧本,凡是认真“参演”细致记载的学生,每一步到哪里清晰可见,沿途见闻绘声绘色,徒步感受真实可信;凡是应付了事的学生,表格记载潦草简单,沿途见闻写不出来,徒步感受更是纯凭想象。作为导演,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有所作为,把握学生“弄虚作假”的真实动因,能“再演”且愿意“再演”的给予其补救的机会,实在无法“参演”的,要寻找变通的方法,但绝不允许在习作中胡编乱造。

四、做好“发行”——让学生习作有动力持续写

对学生来说,一个好的策划和一个好的剧本固然能让其有参与其中的兴趣,但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仅仅凭兴趣实难让学生坚持到底。

“生活实践作文系列化训练”中,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让学生初步尝到习作成功的“甜头”。组织投稿,学生习作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上百篇;校报校刊开辟专版发表学生习作;定期编印《班级作文周报》,让更多的孩子有发表的机会;定期集中优秀习作进行橱窗展评。这样,学生的优秀习作不仅能让老师看得到,还能让同学、家长都看到,学生的习作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习作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生活实践作文系列化训练”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习作教学需教师担当多重角色,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习作真正的实践者仍然是学生,教师只有担当好自己应有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习作教学才能有效高效。

高考语文《病句》复习专题系列 篇8

标签:

分类: 语言基础

杂谈

高考语文《病句》复习专题系列

一、导入

我们学校在《给家长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个句子:“经过学校的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决定召开这次家长会”。这个句子从语法的角度讲是一个病句,同学们都可以找到病因——缺主语。这个句子,要我们修改的话,我相信大家都会。可是要我们使用的话,我们又难免会说出类似的病句。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是说了病句而不自知。从今天开始,我们还是要对病句的六个类型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全面系统的掌握病句。

病句是指由于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使用不当或不合事理造成表意不清的语句。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全国卷)

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湖南卷)

3、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95上海)解析:“理论上”——“说明” “政策上”——“规定”(照应不当)“没有”移到“把”前面

“讨论”与“发现”有时间先后区别

4、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04北京)

解析:“交融”和“碰撞”有先后之分(语序不当)

还有一处语病,看看在哪里? “发扬”与“传统节日文化”(搭配不当)

一、语序不当的几种主要类别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语语序不当 4、定语与状语语序不当、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分句或词语间次序不当 7、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介词短语位置不当(一)、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1、一位 优秀的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国家队的 篮球 女教练。

应改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一般顺序: 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多层定语的排列还遵循以下的规律:

1、表颜色和质地的定语连用时的顺序一般应该是:表颜色的词语放在表质地的词语前边.例如:只能说“蓝色的呢子大衣”或“蓝色呢子大衣”,不能说“呢子的蓝色大衣”或“呢子蓝色大衣”。

2、不带“的”的动词定语紧靠中心语,带“的”的动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例如:我收到的两封从北京寄来的感谢信

3、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的数码录音设备”,一般不能说成“教学用的刚从国外进口的数码录音设备。例如:

※中文系 那位 新分配来的 戴眼镜的 女老师。※他姐姐 那件 去年 买的 蓝呢子大衣。※门口 那几个 穿黑色西装的学生。l 错误举例: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分析:句中主语中心词“妇女、老人和孩子”的前面有两个修饰语,“许多”表数量,相当于例句中的“一位”,“附近”是地点,相当于例句中的“国家队的”,对照例句,可见这两者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成为“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才通顺,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2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分析:句中宾语中心词“方法”的前面有一个长定语,“有效的”是一个形容词,相当于例句中的“优秀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当于例句中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对照例句,可见位置不对,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例题: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二)、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题: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表时间)在阅览室里(表处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 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 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

表语气、程度、范围的副词 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昨天 就 对你 在教室里 清楚地讲过。(昨天)(在教室里)(就)(清楚地)(对你)讲过。例如:许多老师都 同他 热情地 昨天在休息室里交谈.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错误举例:

1、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分析: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相当于例句中的“热情地”,“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2、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 直喘粗气。

运用:句中“呼哧呼哧”是为了修饰“直喘粗气”的样子,而不是修饰“累得”,根据“修饰语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的原则,不要弄错了修饰对象,应放在“直喘粗气”的前面。(三)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方法:根据句子的谓语去寻找它的搭配对象,然后确定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

例1:他突然想到阁楼上有条模型船,便根据描绘中的影片,亲手把它装饰成“泰坦尼克”号。例2 :在阶级社会里,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

例3: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好文化的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方法,都会影响年轻人的文化观。与时俱进的好文化

(四)定语和状语的位置颠倒 l 例①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 例②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例③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例④花木兰在困难面前格外显得坚强。(五)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并列短语。在病句题中,并列短语的出现,几乎就意味着病句的出现。①名词性的并列短语,短语中有重复、交叉、从属现象。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②动词性的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中语序混乱。如: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③短语中的几个并列成分因性质、词性等不同而不能并列。

如:传统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

* 绿化造林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解决控制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问题。④句中有两组以上并列短语,彼此间不对应。

如:*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圈象征着纯洁、坚韧和高贵,表达了人民对英雄们的永久怀念和敬仰。

* 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⑤并列的几个部分与所搭配的词不全搭配。这种情况,在此类语病中占较大比重。

如:*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 济南市公交系统广泛开展向李素丽学习的活动,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使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⑥该并列不并列。如:

* 二建公司职工小王,因工作缺乏责任心,致使正在承建中的一堵围墙倒塌,为了教育全体职工,公司领导决定给小王停发一年奖金的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停发一年奖金、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的处分。(六)分句词语间次序不当

要注意分句、词语之间的逻辑顺序和程度的强弱。你这样做违反了操作程序,是危险的,是错误的。我们要掌握和了解诗歌评论的写作要求。

1、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2、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3、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 很多人膜拜、崇敬、羡慕明星。[羡慕、崇敬、膜拜(程度有弱到强)](七)主语和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 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

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损失。如果他

2、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l 不仅我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l 我不仅认识他, 还认识他弟弟。

l 我不但参加了那次集会,还发表了演讲。l 不但我参加了那次集会,他也参加了。

l 我因为身体不适,所以没有参加那次会议。l 因为我不去,所以他也没有参加那次会议。

(八)、介词短语位置不当

1、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导。

2、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注意:“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否定形式都是把否定词放在“把”或“被”的前面。[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 1.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 文物。

l 2.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04′广东卷)语序不当。应将“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与“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调换位置。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主干成分: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枝叶成分: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呼应成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 搭配不当的几种类别 主谓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关联词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

(一)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一、陈述对象不明确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二、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今年,这个地方的水稻生产,由于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一般长势良好。

2.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解析:“歌声……焕发…… 芬香 ”陈述对象不明确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不能供应,供应的应是无公害蔬菜,另外,首句说了前提,后面没有与之相应的结果句

(二)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方法:这一类句子的错误要特别注意判断词“是”、“就是”等一类的词。

1、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2、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3、世界是一个不停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落伍。

4、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 的一年。

(三)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 1我国如果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压力”或“减轻负担”

• 2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避免”改为“消除”

• 3、周围漆黑一片,车厢内伸手不见五指,列车的一声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4、他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安排了”“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 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因为不合 事理)• 司马文华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李教授的报告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悄无声息的会场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五)关联词搭配不当 • ①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无论……(还是)……(都)• ②球员们深深理解这一点: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③至于戴眼镜近视越深的理论,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越”要成对使用,改为“越戴(六)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 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虽然都为两面,但面与面交叉不当

• 特征:有 “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之类的两面词。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2)能不能稳住人才,关键在于激励措施是否到位。

(3)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资深院士大胆指出,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中国济济速度发展的快慢。以下都有问题: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93`全国卷)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大的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96`全国卷)

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身体是否健康,取决于平时的体育锻炼。

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特殊情况:要注意隐含的两面(可采用补充方法)

1、能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决定我们的成绩。

2、是否规范施工,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3、党员是否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4、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5、学习进度的快慢,取决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6、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7、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8、能否考上大学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注意病句中的联合短语

1.联合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时,联合短语(或构成联合短语中的某个词)常常会和谓语、宾语不搭配。

例: 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这句话的主语是“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谓语是“感染”。“思路”是不好“感染的,主谓搭配不当。

2、联合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时,联合短语(或构成联合短语中的某个词)常常会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这句话的的谓语是“培养和提高”,宾语是“水平”,“提高”水平可以,“培养”“水平”不行。动宾搭配不当。

3、联合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时,联合短语(或构成联合短语中的某个词)常常不能和谓语搭配。

例: 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出席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联合短语“内容、时间、出席人员、应注意的问题”充当句子的宾语。“内容、时间、出席人员”都可以“统一安排”,“应注意 的问题”怎好“统一安排”

4、联合短语之间,不能构成对应关系

例: 《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周密而深刻的说明。

应该是:“理论”上作了“周密而深刻的说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句子当中不能对应。

5、联合短语之问,交叉重复。

例: 从诗歌中我们似乎看到,八月的南方,秋风阵阵、阴雨绵绵,黑云笼罩着江南的农村、山区和城镇。

“农村”、“山区”、“城镇”,概念之间交叉、重复。应将“山区”删去。

6、联合短语的修饰不当或语序不对。例: 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 意义。

例: 那重量级的“幸福”250型摩托车,跑得快、载力强、马力大、能驮粮、能运菜,真是农家的好帮手。

此句应为:那重量级的“幸福”250型摩托车马力大、跑得快、载力强、能运菜、能驮粮,真是农家的好帮手。

7、病句中构成联合短语的某个词,和整体氛围不协调。

例: 这时,村头的喇叭响了,传出了激动、悲壮的乐曲。大家都默默地听着。句子中的“激动”和“悲壮”、“默默”构成的意境就不一致,显然不妥。

8、句子当中的词或短语的本身,就不能构成联合关系。

例: 思想政治课,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政治常识”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则是一个动宾词组,二者不能构成联合关系。要使二者构成联合关系,只有在“政治常识”前,加上动词“学习”,变为“学习政治常识”的动宾关系的词组。这样前后才能一致。

9、联合短语强调的总是“同时具有”,可有时往往只需其一,因而,常使句意表达错误。例1: 我们强调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认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社会对人的尊重与关心。

例2: 太阳红集团公司向社会招聘35周岁以下,为人诚恳,事业心强,具有大专以上的医学、药学学历的人员。

句子中的“忽视和否认”、“医学、药学”就是只需其一,无需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应为: “忽视或否认”、“医学或药学”,才合乎实情。

10、联合短语中的多个人和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对象的不明确,从而产生歧义。例: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由于“和”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所以,这个句子就有两种意思: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去存钱;二是他和副总经理,背着总经理,一起去存钱。

三、成分残缺与赘余 成分残缺与赘余 残缺: 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赘余:重复 可有可无

(一)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为了、当、在、在……中或下)查主语残缺。

1、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2、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3、当丁医生经过住院治疗回到家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

4、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05′浙江卷)例

5、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93`)

6、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去掉“从”“中”

7、看到老师傅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感动。去掉“使”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①红庙岭垃圾堆放场建垃圾发电场一事,日前专家已通过可行性鉴定。②比赛地点在天安门金水桥前,沿着长安街、二环路等规定路线跑完全程42.195公里。③2003年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超额完成了第一季度的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10%。④昨天,郑州铁路局最后一辆蒸汽机车8077号在焦枝线宝丰境内退役,宣告郑州铁路局 百年蒸汽的结束。

1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这颗珍珠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都是不恰当的。析:在“兴趣”的后面加“的情况”

3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给假文凭致命一击,使假文凭无藏身之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析:在“注册”的后面加“制度”

(二)谓语残缺

1、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谓语,却另处起一个头,造成谓语残缺。

例:一天,刚刚下班的李师傅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中年男子向他伸出一双脏兮兮的手。

在“李师傅”的后面加上“走”

2、缺少谓语中心词 ①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工业迅速的发展。②“哥伦比亚”号机毁人亡令人痛惜,但这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情,约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析:在“继续”后加“实施”.

3、尽管美国总是自诩为最尊重人权的国家,但是美国一再出现的严重违反人权的丑行却在国际社会上一致声讨。(2006)(分句缺谓语“遭到了”)

——谓语残缺

4、今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04全国卷B)

交纳

——谓语残缺

(三)宾语残缺

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作宾语

例:记者从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获悉:国家已安排专项经费一亿元,加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技攻关和相应的研究。析:在句末加“工作”.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成分残缺)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养猪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养猪事业发展,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97`)缺宾语,加技术

2、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给予”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处罚”

3、中科院李院士的报告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在2005年以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加上“的信心”

4、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缺少主语,删除“对” 成分赘余 成分多余:

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查语句重复。

例句: 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在句中三次出现,造成了语句重复。

1.实属是 2.约……左右 3.过分…溢美之词 4.悬殊很大 5.来自于

6.正方兴未艾 7.刚刚甫抵

8.更加弥足珍贵 9.可以堪称 10.破天荒第一次 11.第一部处女作 12.凯旋而归 13.分外…多了

14.非常酷爱 15.目的…为了 16.即将展翅欲飞 17.不知是曾几何时 18.座位座无虚席 19.从内心由衷地

21.取得卓有成效的大成绩

22.诉诸于/见诸于/公诸于/付诸于 23.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24.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5.令人匪夷所思

26.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27.中国的汉奸

28.被/让人贻笑大方 29.每天日理万机

30.生活安居乐业

31.人民生灵涂炭

32.书香门第之家 33.没用的废物

34.独自孑然一身

35.目前…当务之急 36.众多莘莘学子 37.值得可歌可泣

38.您的令爱 39.人为地蓄意破坏 40.有助于对 41.年轻的小伙子 42.使他利令智昏

43.由于他咎由自取 44.我的拙作 45.我鄙姓张 46.深受…所欢迎 47.一忌不要 48.防止免遭盗窃 49.避免不发生

50.过虑的想法 51.令人堪忧

52.被应邀 53.油然而生地产生 54.共同角逐冠军的争夺 55.三令五申强调

四、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即“费解”和“歧义”。它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

费解

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说。

1、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2、国务院办公厅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共度新春佳节。

分析:“中国血统的外籍人”表意不明。改为“外籍华人”

3.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04′吉林卷)解析:申请时间究竟是开学前“3个月内”还是“2个星期内”还是“3个月到2个星期”之间那段时间?让人费解。

歧义

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 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

①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②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③几个工厂的工人。

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⑤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一)交代不清(费解)

1.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是张原还是老人“手里提着”交代不

2.他谁都瞧不起。

3.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2004年高考全国卷I)

解析:“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所指不明确。

4.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5.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解析:“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解析:介词缺失,造成语义不明,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或“便投诉于《人间指南》编辑部”。

(二)指代不明

1.部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的准备的。“他的批评 ”指代不明

2.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的。“这样的” 指代不明

3.搜集史料已经不容易,鉴定和应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文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 指代不明

4、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5.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解析: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解析: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三)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语义混乱

1.不准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和商业区以外的地方设立广告牌。

解析: “以外的”有歧义

2.记者否认外星人光临W国N城是有根据的。解析:“否认” 有歧义

3.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由我们解决”的内容有歧义

4.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1994年高考题)“15日前 ”还是“前去”

5.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4C)

解析:“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6.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2005年高考江苏卷4B)

解析:“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四)词语含有多层意思,造成表意不明

1.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2.这辆车没有锁。

解析:“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又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

3.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2005年高考全国卷I4C)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年高考天津卷4C)

解析: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解析: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五)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1.本店热忱为各位旅客服务,购买车船、飞机、饭票者请到一楼服务台联系。

2.(新闻标题)“豆制品会长 不敢买豆腐”。

解析:由于“车船”“飞机”后省略了“票”,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解析:“会长”是协会会长,还是豆制品质量差,会膨胀?不能随便使用简称,应将“豆制品会长”改为“豆制品协会会长”。

(六)介词表达歧义

在病中她仍没忘记被造反派抄去的她同“李先生”的300多封家信。

解析:“被造反派抄去的”是“她”的家信和“李先生”的家信共300多封呢,还是“她”与“李先生”的往来书信300多封呢?

(七)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解析:可能有两种理解:

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 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与数字有关的语病 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 ②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了一半。(√)③每件产品的成本下降了20元左右。(√)2.“平均分(成绩)都……”

①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当然,当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或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时,平均分就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成绩)都……”的表述未必存在不妥。②这次期中考试,我班各门学科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隔壁的二班,打了一个翻身仗。(√)(学科不止一门)③两次物理考试,我班的平均成绩都不错。(√)(考试不止一次)④这次比赛,男女同学的平均得分都不低。(√)

(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3.“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 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问题。

③这种电子元件每件的单位价格是15元。④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元。⑤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人。⑥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每件、每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4.“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语病。例①应去“以下”,或去“最多”而代之以“在”;例②应去“以上”或“至少”。5.“囊括……中的……” ①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

“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②这次世乒赛,我国选手成绩优异,囊括七枚金牌。“囊括”使用正

6.“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 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大约”、“超过”、“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例①可删“超过”或“以上”,例②可删“大约”或“上下”。7.“几(×)个…的…”

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几(×)个”修饰的对象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一短语的结构是否有不同的理解。①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②钱副总理先后接见了三个国家的外交部长 例①的“三个”修饰对象不明,有歧义; 例②的“三个”只修饰“国家”,不存在歧义。

(八)并列短语种属不清造成歧义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解析:“其他学校领导”到底是指同一学校的其他领导,还是指别的学校的领导呢?可在“其他”或“学校”后面加个“的”字,即可消除歧义。

(九)缺乏必要的停顿造成歧义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解析: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五、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主要有三种类:

句式杂糅、藕断丝连、中途易辙

(一)、句式杂糅

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04′福建卷)

“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改“由于”为“由”即可。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1、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以……即可:

以……为宜; ……即可 3、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4、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5、由于……下:

由于……;在……下 6、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7、经过……下

经过……;在……下 8、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9、借口……为名

借口……;以……为名

10、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原因 11、有……组成

有……;由……组成 12、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 14、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15、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17、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二)、藕断丝连

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做另一部分的开头。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04′浙江卷)

“民间力量” 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做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为突出“民间力量”,可从它后面一刀两断,再在 “在舆论……的作用”前加 “民间力量”,使整个句子变成两句话。

(三)、中途易辙

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3、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04′青海卷)

解析:“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删去“对”。

六、不合逻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不合逻辑主要包括:

1、自相矛盾

2、范围不清

3、强加因果

4、主客倒置 5﹑否定失当

6、不合事理 7﹑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全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解析:“突然”和“渐渐”矛盾。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解析: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解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解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 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②周古城先生早年积极投身 “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逻解析: 两句之间无因果关系,不合辑.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解析: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②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解析: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③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黄鹤楼的传说对我并不陌生.解析:主客倒置,应改为“我对黄鹤楼的传说并不陌生”.5﹑否定失当 ①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

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 与 不可重 ②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

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双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逻辑

6、不合事理 ①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01`)

日前”是指几天以前,与“正在……之中”矛 ②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抓特征词快速辨析病句 特征一:否定

一看否定词的个数 二看有无暗否定词

三看句子的语气(是不是反问)。总之:看语意是否颠倒。

有“避免”、“预防”、“防止”、“忌”、“缺乏”、“杜绝”“忘”等词用在否定句中也相当于否定词,要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有“ 否则”要考虑重复 特征二:介词

介词的滥用,造成主语残缺

(介宾短语在句首,第二分句开头为动词)

介词的误用,造成语意不通

介词缺宾语。特征三:两面词

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虽然都为两面,但面与面交叉不当

特征:有 “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之类的两面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特殊情况:要注意隐含的两面(可采用补充方法)

1、能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决定我们的成绩。

2、是否规范施工,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3、党员是否廉洁关系着国家 的前途命运。

4、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5、学习进度的快慢,取决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6、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7、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8、能否考上大学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下列句子中,两面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05年山东卷)

B、能否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05年浙江卷)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特征四:并列词

句中出现“和、与、及、以及、和顿号”等表并列的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注意

1、语序是否合理

2、是否会因“和”造成歧义

3、前后搭配是否恰当(两面或多面对一面或两面对两面)

4、并列是否合理(注意交叉、属种关系)。特征五:关联词

一看关联词语的位置是恰当 二看关联词语前后是否照应 三看前后语意关系是否合理

(分句的逻辑关系是否颠倒,是否有关联词语表达的语意)特征六:数词

一看数词前后是否重复 二看数词前后是否矛盾

注意点:大约、上下、左右、平均、以上、至少等

“倍数”、“增多”、“提高”、“超过”等词语只能用于数量的增加。特征七:代词

上一篇:江苏省幼儿园等级下一篇:手工制作兴趣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