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精选7篇)

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篇1

一、意象与意境

1.意象: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

⒈ 含蓄性。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有的以物喻人,有的以物寄情思。⒉ 特定性。在不同的诗人笔端,特定的意象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⒊ 丰富性。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同样是美酒,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三、诗歌主题与意向 ①送别诗

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②爱情诗

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③哲理诗

特征: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④边塞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⑤田园山水诗

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⑥行旅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⑦咏史诗(怀古诗)特征: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⑧咏物诗

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⑨其它题材——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

——

四、“柳”的特定意象

⒈ 抒写离愁别恨。“柳.留.惜别.依依不舍”。

⒉ 倔强的弱者形象。白居易《有木诗八首》“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杨柳的样子弱不禁风,可风雪袭来时,却顽强地与之抗争,仿佛一个性格倔强的弱者。⒊ 朴实无华的君子形象。刘禹锡《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近,争似垂杨无限时”,以“桃李”讽刺那些争名夺利、风云一时的势利小人,以“垂柳”赞美那些不求闻达,朴实无华,又长期造福于人的人。

⒋ 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用拟人手法,以讽刺口吻诅咒“倚得东风势便狂”的杨柳最终必将受“清霜”的惩罚。

——

五、有关音乐曲调的意象

⒈ 杨柳曲。“杨柳枝”,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李白《塞下曲六首》“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⒉ 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⒊ 阳关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⒋ 行路难。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⒌ 梅花落。冷落,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⒍ 霓裳羽衣曲。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⒎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绮靡之音。——

六、诗歌意象的分类(1)

⒈ 组合意象:将 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从具象的形、声、色、味去体会诗句,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例如: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根据诗中“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的形、色来联想: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 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采莲图,可以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欢快喜悦之情,进而也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 自然的情感。

⒉ 象征意象:卞 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该诗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 理,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表面平淡无奇:桥上有风景,于是你在看;你也构成了风景,于是别人也在看你。在无奇中,让人体会到了画面 所蕴含的丰富的生与死、知与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对性哲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的是梦,这一语言的搭配极为巧妙,巧就巧在 具象词与抽象词的组合,打破了语义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种诗意的逻辑,从而大大扩充了诗歌语言的弹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涵,又扩展了诗的表现范围,加深 了诗的理意。

⒊ 白描意象:指 对形象作具体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描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⒋ 通感意象:即 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舒婷《路遇》“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 在悸动的长街”,前一句听觉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理感觉交织转换,沟通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境界,使人拍案叫绝。

⒌ 比喻意象: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以蝉象征高洁或自比,以水喻愁。

七、诗歌意象的分类(2)㈠、送别类意象

⒈ 杨柳。“柳、留”谐音,古人送别,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深情,传达怨别怀远情思。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⒉ 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⒊ 杨花。象征离散

⒋ 长亭。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成为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⒌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⒍ 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⒎ 酒/杜康。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㈡、思乡类意象

⒈ 月亮/桂魄/蟾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⒉ 鸿雁/大雁/青鸟: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戴复古“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也代指书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⒊ 莼羹鲈脍。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马星野《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⒋ 双鲤。以鲤鱼代指书信。《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⒌ 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易触动游子的情怀。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⒍ 登高。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⒎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⒏ 烂柯。表示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⒐ 烛。相思、别愁。⒑ 浮云。漂泊的游子。

⒒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㈢、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⒈ 梧桐。凄凉悲伤,愁思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⒉ 芭蕉。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⒊ 斑竹/湘妃竹。泪水,悲伤。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⒋ 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⒌ 流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⒍ 猿猴。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⒎ 乌鸦。衰败荒凉。也代小人。

⒏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因眷恋旧巢的习性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⒐ 杜鹃鸟/子规/杜宇。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⒑ 鹧鸪。“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旅人的羁旅愁怀和旅途艰难。“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代表着离愁伤感。“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⒒ 寒蝉。悲凉,离愁别绪。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也有高洁之意。

⒓ 斜阳/夕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㈣、抒怀类意象

⒈ 桑榆。比喻人的晚年。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⒉ 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寄托自己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⒊ 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 佳的艺术效果。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意深。

⒋ 丁香。代哀愁、愁思或情结。戴望舒《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象征着诗人的低徊和迷茫。

⒌ 红药。代悲苦。姜白石《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触目而伤怀,心中悲凉。

⒍ 松柏。以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象征傲岸和顽强的生命力,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品格。

⒎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有“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象征气节和独立。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的禀性。⒏ 兰。高洁。

⒐ 叶。绿叶代表着生命力、希望,黄叶表示凋零。

⒑ 黍离。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诗经》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古都,悲叹宫廷毁坏,长满禾黍,作《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⒒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⒓ 风。东风表示春天、美好。西风表示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表示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⒔ 霜。表示人生易老,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也表示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⒕ 雪。表示纯洁美好。也表示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⒖ 露。表示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⒗ 大漠。苍凉、旷野、凄清。⒘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只有春光枉自明媚,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⒙ 蝉。蝉餐风饮露,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⒚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⒛ 马。马的奔腾代表追求。㈤、爱情类意象

⒈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⒉ 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深长思念和爱情纯洁。⒊ 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爱情的忠贞。

⒋ 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写恋情。也咏怀古迹。

⒌ 梅子成熟。喻少女情怀。

⒍ 连理枝、比翼鸟。比喻恩爱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⒎ 鸳鸯。忠爱的夫妇。

⒏ 画眉。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㈥、战争类意象

⒈ 投笔。指弃文从武。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⒉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⒊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⒋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⒌ 柳营。指纪律严明的军营。

⒍ 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⒎ 羌笛/胡笳。羌笛凄切之音,让征夫怆然泪下。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⒏ 碧血/丹心。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⒐ 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天狼”表示有战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⒑ 商女/歌女。指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 ⒒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⒓ 折腰。喻指屈身事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⒔ 汗青。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㈦、闲适类意象

⒈ 五柳。隐者的代称。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⒉ 东篱。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情致。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⒊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⒋ 采薇。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⒌ 东山高卧。指隐居。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⒍ 赤松子。表现寻仙访道的思想和生活。

⒎ 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⒏ 化鹤/归鹤。表人生变幻,反映消极的出世思想。

⒓ 梦蝶/化蝶。比喻做梦、梦幻。陆游《闲游》“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⒔ 金乌。代太阳。

八、诗歌意境特点

1.发散性。诗歌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2.相关性。

3.多样性。论诗有“情”“景”“事”“理”四要素。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实际上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偏重于描写景物的(如山水诗)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⑴ 物境。特点: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如曹操《观沧海》,李白的《蜀道难》。

⑵ 情境。特点: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这类诗歌的意境构不成整体的艺术画面,它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设置情境,为抒情服务。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李商隐《锦瑟》。

⑶ 意境。特点: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如曹操《龟虽寿》,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牧《乌江亭》。4.意境常用词

⑴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壮丽、深远等。

⑵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明净、婉转等。

⑶ 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⑷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沉郁、孤愁等。——

九、诗歌意境的艺术特征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生动的直观,另一方面是情感的载体,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⑴ 景中藏情式。作者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如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⑵ 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如李白《月下独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 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即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一个醉眼朦 胧,酣态可掬的“酒仙”的形象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

⑶ 情景并茂式。抒情与写景达到浑然一体。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吸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 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虚实相生

⑴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⑵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⑶ 形象为实,抽象为虚。一切难写之景事,如声音、香味、愁情均为抽象。“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并没有说起蜂蝶来,是“闹”的作用。

⑷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里面包含了多少复杂难言的感情。

⑸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虚写想要表现的实的东西,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

3.生命律动

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是意境的本质特征。“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诗人去对生命律动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要动静结合。

4.韵味无穷

“韵味”指意境中蕴含的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物色在于点染,意志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可见所谓“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

十、诗歌意境举例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柳絮榆荚、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静、橙黄菊绿、小菏残菊、鹧鸪杜鹃、湖光山色、田园桑梓 ——

十一、古诗中的“空”字的作用

1.表现幽寂静谧的意境,往往借助动静结合来表现。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传达凄清冷落的氛围,往往通过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来表现。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3.寄寓个人感世伤怀的感慨。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十二、有关形象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1、人物形象类:身份+性格+思想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2、景物形象/意象类: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意境类: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篇2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也是诗人们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 盛唐之后, 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在《诗格》中, 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即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物镜、情境、意境) 。诗僧皎然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在其著作《诗式》中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昌”、“取境”等重要命题, 全面发展了意境论。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 提出了“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 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 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意境论”。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象派是以埃兹拉·庞德为领袖的于20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当时, 占据英国诗坛的是感伤色彩极浓的浪漫主义诗歌, 庞德认为这种诗歌内容空泛, 情感苍白, 表达方式矫揉造作, 形式上冗长累赘, 于是与休姆、佛林特等理论家和诗人在法国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型、形象性影响下发起了旨在创新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但意象派只在文坛上活动了几年的时间, 1918年之后这个流派便不复存在, 意象主义活动也销声匿迹。时间虽短, 意象派诗人却创造出不少有价值的诗篇, 意象派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作诗歌创作的宗旨, 庞德提出:“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 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他追求的是情感在审美化的自然中沉浸栖息, 在主客、物我双边互动中完成二者内在的融合, 使心灵与自然之灵共感。这也是意象派诗歌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意象概念为中西方所共有。在传统文艺作品中, 意与象本是同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 意指作品包含的意蕴, 象是意的特质载体, 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审美中介。在中国, 意象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其云: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所以意象的古意是“表意之象”。“意象”作为一个概念, 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其云:“夫画布以为熊麋之象, 名布为候, 礼贵意象, 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是指以“熊麋之象”来象征某某侯爵威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 从它“示义取名”的目的看, 已是严格意义上的观念意象。意象, 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字形象。

埃慈拉·庞德用“意象”这个审美范畴将“意”与“象”二者融合, 使意与象在诗歌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 把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 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的外化形态有机地同一化。在一个意象中, 物象变为了审美化、情态化的形象, 而原本无情的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倾向呈现出直观鲜活的态势。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做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

意象与意境具有相似性, 但仍然存在本质的区别。意象是意境的素材, 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新生体, 意境高于意象, 意境是意象的高级形态。诗歌创作以意象为基础, 不论中国古代诗人还是意象派诗人, 都是选取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将之组合为诗歌。意象是情物相连、主客分立, 意境是情景交融、主客一体。情景相连是情物并列、泾渭分明;情景交融则是二者相融, 你我不分。意象明晰而具体, 意境朦胧而含蓄。“诗言志, 歌缘情”。东西方诗人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不相同。东方诗人是以象表意, 隐意于象, 意象统一, 意为归宿;西方诗人则描象表意, 意象分立, 象为焦点。着重点在“意”还是在“象”, 其结果必然表现为朦胧或清晰, 因为“意”具有模糊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 除了核心部分具有共同性之外, 与个人经验和想象也是相关的,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意”会赋予不同的个人情感, 这是想象空间, 诗人的情感由此变得朦胧而含蓄。“象”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 “象”与“意”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切断, 代之以没有普遍意义的个人感觉, 读者就失去了联想依据, 只能局限于具体的“象”, 诗歌成了具象的罗列而失去了“情”、“景”同化的美感。因此也就显示出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审美追去上的相近与差距。

一、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差异

意象派诗人主张诗歌的表达方式应是直呈意象, 即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审美形态化作一种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诗歌之中。庞德和诗人杜立特尔、奥尔丁登三人提出了意象派诗歌创作的三项原则:

1、对于所写之“物”, 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 都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2、绝不使用任何对文字没有用的文字;

3、关于韵律:按富有音乐性的先后关联, 而不是按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庞德和其他意象派诗人很注重诗歌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要求用简洁、凝练、硬朗的语言表现诗的内容, 强调诗的语言应由具体的“事物”构成, 要能够直接呈现情景交融、生动鲜明的意象, 让诗意直观化。莎士比亚的“黎明裹着降红色的斗篷”, 被庞德推为典范的诗句, 因为里面有凝聚主体情感和自然景物审美形态的意象。庞德认为, 诗人应沉浸于审美对象中, 把对象歌化、意象化, 同时将直自己的内在体悟升华为、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 在这过程中创造出、捕捉到主客同一的意象。被推为意象派诗歌的开山之作是庞德的《在巴黎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庞幽灵般出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昏暗的地铁车站中喧嚣杂沓的人群和其中不时浮现的儿童纯洁鲜亮的面庞是诗人观审的对象。喧嚣的人群、昏暗的车站与由此引发的诗人压抑憋闷的心境在审美关照过程中融合成为第一个意象“湿漉漉的黑色枝条”, 纯洁清丽的儿童的面庞与诗人由此陡然而生的愉悦感化合为第二个意象“花瓣”。但整首诗物象之间的联系过于牵强、跳跃, 具有着模糊性, 给人为意象而意象的感觉。意象派注重了意象所引起的感觉, 用感觉和情绪把意象串起, 忽视了人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这种联系的社会意义, 将含而不露变成秘而不宣, 不给想象任何暗示或引导, 使人莫名其妙。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象、言之间的辩证关系, “象”只是表情手段, “志”才是目标。这可以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诗言志”、“情志说”中体现。意境的构建要求淡化文字言辞之境, 即客观物象;熔铸主体之情, 即把主观心灵与客观物象交融化合在一起, 是情思渗透在物象之中又不直接形诸文字。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 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 已透露出多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 而是通过孤帆消失, 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 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 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 诗人藏情于景, 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 虽不言情, 但情藏于景中所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正体现了“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二、意象的呈现手法不同

意象派诗人洛厄尔在庞德提出意象派作诗的“语言通俗, 用词准确, 不加修饰;节奏具有音乐性而非节拍性;题材自由, 不受限制;意象具体确切;明确, 清晰, 不含混;简练, 浓缩”原则后又补充一点:含蓄, 不要直陈。这些原则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白描和简洁写作手法, 但忽略了比喻、起兴、赋采等写作手段, 显得直白单调, 不能够多方面地调动读者的思想情感活动, 诗歌美感随之减弱。意象派以写实的手法准确描写客观世界, 洛厄尔的“含蓄, 不要直陈”指的是情感而非意象, 突出意象, 不谈感情, 是意象派的典型写作手法。如庞德的《诗章》第49章:

雨, 空江, 旅人,

冻云闪电, 暮天倾雨,

扁舟顶下孤灯,

密密芦苇低垂,

喃喃竹丛似泣。

该诗铺陈了诸多意象, 语言通俗, 不加修饰, 意象具体确切, 也没有直陈诗人的情感, 完全体现意象派的作诗原则, 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情绪沉郁的诗人在江边观察到的景象:暮天倾盆大雨, 天边电闪云低, 空旷大江上的一叶扁舟点着孤灯, 低垂的芦苇, 被雨拍打的竹丛。但这些堆砌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之间并没有由此及彼的流畅联系。而中国古典诗歌不仅善于以赋、比、兴, 白描的手法营造一个虚实相生的境界, 而且通过这些手法把意象与人的情感紧紧地联系、融合在一起。同是写诗人在江边或江上的诗歌,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等, 都比庞德的《诗章》高胜多等。而奠定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孤篇横绝。这是一首长篇歌行, 采用的是乐府旧题, 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 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中, 烟波浩渺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 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诗人在感受这美丽景色的同时, 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 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 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由时空的无限, 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 感到神秘而亲切, 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诗人似乎在无须回答的天真提问中得到了满足, 然而也迷惘了, 因为光阴毕竟如流水, 一去难复返。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 转而续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明净的诗境中, 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从优美而来的忧伤, 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 徐缓迷人。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 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三、在意象的创造与运用方面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象表意, 隐意于象, 意象统一, 意为归宿, 先有思想情感再投射以象, 重点在人情。因此对意象的选择贴切自然, 客观物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本来就串联在一起, 组合流畅且不露斧凿痕迹。刘勰《文心雕龙》有言:“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一开头就突出了一种动感:风急、天高、猿声哀鸣, 诸清、沙白、鸟儿来回飞旋。头两句写景, 将字和音节排得密集而紧凑, 每句各包三景, 一字一顿一换, 便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为缓解节奏的迫促, 又采用了流畅的“灰”韵, 造成声调的回环流转。登高而望, 江天本来是很空阔的, 但使用这种特殊的对仗和起句方式, 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 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 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于是, 本来写不出形态的秋气, 便借风、猿、鸟所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显示出来了。颔联的两句相对, 蕴含着逝者如斯、时不待人的悲慨, 但它的境界是如此壮阔, 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 更有哲理的启示:秋气是那样无情, 催促着注定要消逝的事物快速逝去, 使人联想到一切有限的生命, 包括短短的人生。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 正如这长江水不停地流去, 却永远也没有流尽的时候。那么后半首则以同样的快速概括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万里漂流, 又常在客中悲秋, 人到晚年, 老来多病, 又如此孤独, 这种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 此时登高四望, 心情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整首诗写出登高所见江山秋色, 抒写了晚年到处漂泊、艰难潦倒的处境和无限悲凉的心情。全诗以缜密工致的声律和凝练飞动的意象, 展示出阔大高远的境界。在一种回旋流荡的旋律中, 烘托出独立于秋气中的诗人贫病交困而孤独寂寞的形象。

意象派诗人也同其他西方诗人一样, 以意统象, 意象分立, 象为焦点。他们对意象进行并置、叠加、复合, 意象处于不规则的变动之中, 意象间的逻辑联系、意象与诗人的情感往往只有诗人自己明白, 使读者的阅读轨迹牵制在意象之间, 难以通过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如希尔达·杜立特尔的《热》:

哦!风, 撕开这闷热,

劈开这闷热,

把它剁成碎片。

空气这样粘厚, 果子也落不下来,

果子掉不下来, 被闷热。

紧紧压住, 磨钝了。

梨子的尖端, 搓圆了葡萄。

……

诗歌中用撕、劈、剁、磨、搓把风、果子连接在一起描绘“热”。整首诗中, 诗人表现“热”的意象可谓非常丰富生动, 但诗人的情感, 没有表现出来, 全诗读起来只有热的意象, 这与中国古典诗歌所追去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有差距的。

意象与情感缺乏必然联系是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区别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典诗歌诗人选取具有共同社会联想意义的意象作为素材, 通过想象、联想将之组合起来, 并融入个人情思, 创造出“意与境谐”的新境界,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意象发掘出诗人的情感, 并通过想象丰富这些情感。意象派诗人也是将意象组合在一起, 但他们选择的意象往往只代表个人感觉而不具有广泛的社会联想意义, 意象与情感没有共同认可的内在联系, 所以读者得不到与诗人一样的情感体验, 想象成了没有共同根基的个人情感活动。

中国哲学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 认为人的情思就是物象的“灵魂”, 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互相关照的, 心灵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 即“天人合一”。西方哲学是主客分立, 认为人是自然的核心与主宰, 只有人才能认识客观世界, 不存在物对人的感应。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 不可能做到物我两忘的情景交融。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必然养育出不同风格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一致性, 主要表达的是个人情感和志向, 所以诗歌往往短小精粹, 诗人总是期盼创造出一种以小见大、想象无穷的绘画般的美景;而西方诗人更多地注重了社会及宏大的历史事件, 追求诗歌的思想性和崇美的崇高, 所以产生了许多鸿篇巨制和不朽的史诗。

意象派显然是受中国古典诗歌 (主要是唐诗) 和法国象征主义, 还有日本俳句与和歌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滋养下, 开创了英美现代诗之河。总的来说, 意象虽然为中西方所共有, 但由于文化思想、哲学观念、审美情趣、艺术评价和诗味理解等方面的差异,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境界追求存在着差距, 使得意象派诗人未能完全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真谛。他们虽抓住了意象, 但不可能将之升华到意境的高度, 必然创造不出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学精神审美境界。

摘要: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上出现的意象派诗歌流派, 显然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 也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意象。但由于文化、审美追求的差异, 意象派终没能达到“意境”这一审美高度, 而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境诗学精神依旧独领风骚。

关键词:意象,意境,意象派,中国古典诗歌

参考文献

[1]童炳庆.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24, 232.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48, 349.

论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篇3

【關键词】意象;意境;诗歌;林黛玉;王国维《人间词话》

“无中生有”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通过自己的感受而真实存在于自己的心中,这里的“无”指的是虚假的东西,而“有”则指的是真实的东西。道家认为“无中生有”指的是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而诗歌中的“无中生有”我觉得主要是指“意象”和“意境”这两个读者从诗歌中体会到的东西。一首好的诗歌,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意象“和”意境“,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当时所处的情境真真切切的传达给读者。意象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和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都是以“意”为前置词,都在诗人诗心的统辖之下,这是两种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的有机组合。[1]

“意象”,原是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意”指意义、意蕴,“象”指图像、形象。“意象”是诗歌中物象与情意的融合;是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读者对于物象的感受则形成了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到的意象可能不同。诗歌的意象体现在诗歌艺术上,就是寄情于景、寓意于象。诗歌都是作者借助可以被感知的具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诗歌中的“意象”有利于促进诗歌画面的生成,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首诗中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前一首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后有一首诗,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2]

简单地说,诗歌中所谓的“意象”,就是:表意的象“,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这种外在之象不仅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触觉的,甚至是心里的幻象。但之所以为”意象“,就与纯客观的物象或景象有别,它是寄寓着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的形象,或者说是情感化的物象或景象。“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她是以泪报恩的绛珠仙子,她是《红楼梦》中最为典型的悲剧形象的代表。她的诗歌中“意象”也与她悲剧的人生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如她的海棠诗:“半卷相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述,倦倚西风夜已昏。[3]”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薛宝钗之诗同一起法。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花人之高洁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此联借写种花人写花,已将种花人与白海棠的神韵画出轮廓。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此联意思不过是说海棠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但“偷来”“借得”说法新巧,显出诗人慧心。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为流水对,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缝制,可见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全联的意思是说:深闺中幽怨的女儿将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秋闺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时黛玉正居父丧,身穿白色孝服,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画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继续以人写花,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她用的是“冰、玉、梨蕊、梅花、仙人、西风”,活画出一株超脱尘凡的海棠,写海棠之魂超脱尘凡,也就表现了黛玉本人的超凡脱俗和聪慧高洁。

由以上所看,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运用外在的物象来表现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将抽象情感化为具象,从而给人以美感和隽永的意味。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一首诗的意境可以由多个意象叠加而成,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一句一个意象,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动态、静态错落有致,构成开阔优美的境界,传达出诗人愉悦畅朗的情怀。意境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组合之后的升华。境生于象而超乎于象,意境有更自由的创造天地,更辽阔的艺术空间,更丰富的想象余地。即使是由一个意象构成的意境,也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呈现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在唐代,人们就要求诗人构思时“思与境偕”,“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在近代学者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研究最为深入,他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这里所指的“境界”即“意境”。他曾举例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之”闹“字而境界全出。”原因在于“闹”字是词人在直观生活自然时感受到的春意的最充分的体现,通感和拟人,‘闹字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闹”字,将烂漫的大好 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它形象地采用拟人手法将红杏争相开放那种活跃的气氛写的活生生的,就好比在那里打闹,在那里嬉戏一样。他辨析诗词有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4]其实,王国维十分清楚,绝对的无情无“我”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因此,他所谓的“有我之境”,不是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的境况,而是指当人们存在有“我”的意念,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即当“外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威胁着意念的状况下观屋所得的一种境界。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人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给人营造了一种伤心悲凉的境界。而所谓的“无我之境”是“我”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心情宁静,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与物具化的境界。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沉溺于远淡静穆的景物之中,完全置身于景物中,抛开了现实世界的烦恼,他将自己的心境完完全全的融入到景物中,以至于完全达到与景物融为一体、浑然合一的状态。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都是诗歌“无中生有”的东西,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才能得到诗人所表达的意象以及传达的意境。一首诗歌中,只有具备了“意象”和“意境”才能成为一首令人称赞且千古流传的诗歌,尤其是“意境”的营造,这真的是要与自然之景物完全融为一体且文学技艺高超的诗人才能借用诗歌中的“意象”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一种含蓄之美的境界,所以当我们理解一首诗歌的意境时,往往总是很难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一个人的处境与诗人所传达的意境相通时,我们在当下是能把握诗人的意境的;简而言之,“境界”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会随着不同人、不同想法、不同经历而改变,我们想要了解诗人所传达的“意境”唯有用心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让“意境”和“意象”与我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诗歌艺术》

[2]《唐宋词抒情美探幽》

[3]江西教师网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红楼梦中主要任务的诗词意象研究》

如何解答意境意象类诗歌鉴赏题 篇4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常见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作者的感情类别 :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思乡之情、思念友人、忧国忧民之情、关心人民疾苦、壮志未酬的愤激等。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1)松柏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正直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坚贞、高洁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2)竹子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气节与虚心

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名士风度

常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优雅脱俗 3)柳树

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惜别怀远之情

(4)柳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飘零之感、流离之恨

苏轼: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兴亡之感

常见意象意境----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满地残红点绿苔。

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梅花

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纯净洁白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高尚情操

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2)菊花

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坚贞、高洁品格

(3)浮萍、浮云 浮萍:漂泊不定。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浮云:漂泊不定,喻游子。

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莲

莲——纯洁、脱俗、高洁。

如: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借以表达爱情

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常见意象意境----动物类

(1)大雁

雁姿雄壮——雄浑悲壮

春秋迁徙——思乡之情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鸿雁传书

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2)猿、杜鹃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别感伤

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幽深的乡思

(3)鹧鸪

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4)蝉

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品性高洁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孤标傲世

寒蝉------悲凉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乌鸦

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荒凉、衰败之景,表凄清之情。如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枯藤老树昏鸦 (6)燕子

雌雄颉颃,飞则相随---------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光流逝----年华易逝、好景不常 常见意象意境----自然景观类

月的其它意象

A 蕴涵边人的悲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悲亢幽怨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悲壮雄浑

B 蕴涵情感的无奈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祈祷和祝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希冀和渴盼

C 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无奈

(2)流水

流水不返。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烦忧、愁苦 (4)风、烟、霜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古代诗歌意象 篇5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2)凌寒不屈的顽强

例: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例: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例1: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5)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例1: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预示不久的将来春天也将到北方。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

从此,“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

3、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例: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4、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例: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5、莲

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梧桐

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所以,用梧桐来写悲秋,就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

例1: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例2: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例1:《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例2: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例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例3:“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

8、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例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11、竹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例: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3、丁香:

愁思或情结

例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19桃花:象征美人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

21牡丹:富贵 美好

二、动物类

1、蝉 :

(1)品行高洁。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

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例1: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例2: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3、鹧鸪

乡思、羁旅行役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1:“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例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鸿雁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1: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例2: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5、乌鸦

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1: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6、蟋蟀

思乡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8、精卫

复仇、奋斗、不畏艰难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9、青鸟

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例1: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例2: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10、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例2:晏殊的《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例1: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例2: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例3: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例4: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11、猿啼

14、鱼:

自由 惬意

15、鹰:

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16、狗、鸡:

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17、(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三、地理气象类

1、月亮:

思乡、思亲,人生的圆满、缺憾,边愁,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1)思乡、思亲、思人、乡愁、无奈

例1:唐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例2:“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例3: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例4: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例5: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希冀和渴盼。

(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例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悲亢幽怨;

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悲壮雄浑。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例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斜阳(夕阳、落日)

(1)失落 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例1: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例2: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2)雄浑、苍莽

例1: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例2: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

(3)思古幽情

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以抒发思古之幽情。

例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水

爱情、友情、漂泊、时光易逝、愁情

(1)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例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临流感叹的,是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

例2: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例3: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例4: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尤其是愁情无尽。

例1: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例2:秦观《江城子》:“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例3: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例4:宋•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这是一首浓情厚意的诗文,作者从友人和自己所处的两地间距入手,通过回顾二人的交往,叙述当下的处境,展现友人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他的关切和怀念。“江湖夜雨十年灯”摹写知己天各一方、秋夜苦雨相伴的凄凉境况,其基调是悲的。写江湖、夜雨、孤灯,在于感慨自己十年来的江湖飘泊,夜雨中只有孤灯一盏和自己作伴的凄苦不平之情。

4、冰雪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例1: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6、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7、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8、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9、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2、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13、东风:春天 美好

14、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15、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6、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18、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9、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20、天晴:欢愉 光明

21、金风:秋风

22、雨

喜乐、安静、祥和、幸福、希望(甘霖、甘露、甘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

例: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喜雨诗歌的一般特征:

A、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B、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C、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

愁苦、幻灭与绝望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常表现诗人的孤独、幻灭和愁苦。

例1:唐•戒昱:“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

例2: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例3:陆游:“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

例1:文天祥:“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例2:宋•汪元量:“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故乡心”。

例3:明•袁凯:“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23、秋

悲愁、悲戚、悲郁、离愁、思乡、迟暮之感(万物凋零)

(1)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例:汉•刘彻(武帝):“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2)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例1: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例2:李清照:《声声慢》

例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例4:杜甫:《登高》

(3)豪迈、豪放、开朗、豁达、喜悦(天高、气爽、云淡)

例: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器物类

1酒

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幻想丰富。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更多的酒是和愁绪连在一起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这是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压抑,壮志难酬的要数南宋时期的主战士人群体,山河破碎,强敌虎视,欲挥戈杀敌却报国无门,愤恨忧愁郁积在心,时代的“大愁”既然无法用剑刺破,就只能用一樽浊酒化解心中的“小愁”。“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张孝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这就是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中国传统文人,与民族、国家的沧桑巨变同呼吸共命运,即便以酒浇愁也不甘沉沦,在一杯杯或浓或淡或清或浊的琼浆玉液里映照出的依旧是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

(1)悲

例:“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表达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

(2)欢

例:“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写出了少年游侠的昂扬意气,富有浪漫主义气息。

(3)离

例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

例2: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饯别之作,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面上是在写离人酒醒之后,看到岸边萧疏的杨柳,残月在天,清光如水,更加触发了离别的伤感。而其中的意蕴却不止于此,它甚至使人联想到,人生的许多痛苦在人的清醒之时,将会愈发感到痛苦,所以不如不醒。

(4)合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相聚总是一种欢乐,人生喜相逢。酒在这时充分展现了相聚的心境。

(5)喜

例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例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这是盛唐的美酒,酒香浓烈,洋溢着唐帝国雄健开朗、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

(6)乐

例1:“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杜甫《客至》)。例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闲暇无事与朋友对饮,其乐也融融。

(7)哀

例:“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酒御寒,而酒敌不过寒,借酒消愁,酒又不能解愁。此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作者所经历的国破、家忘、夫死、独守的苦难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一种久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8)愁

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赵一度“负笈远游”,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人比黄花瘦”,但却是既有对菊花的赏识,也有孤芳自赏的味道。因为她与丈夫的离别只是暂时的缺憾。

2、舟:

漂泊、自由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笛声

(1)游子思乡,归心似箭。

例: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满城飘荡、无处不在的笛声传万千游子飘泊天涯、思念故园的殷殷情怀。

(2)征人思乡,嗟怨连连。

例1:王之涣千古名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借羌管悠悠,抒万千感慨。

例2:边塞诗人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更是将戍边将士的荒寒苦怨、思家念亲之情渲染得格外悲壮动人。

附:羌笛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4、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琴瑟:

(1)

比喻夫妇感情和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6灯:

(1)温暖、美好、团圆、希望、向上、亲切

例1:“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

例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孤独、凄凉、愁苦、哀伤、凄婉、惨淡

例1:“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腔长叹。”(李白《长相思》)

例2:“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眼。”(杜牧《旅宿》)

例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7珍珠:美丽 无瑕

8簪缨(冠):官位 名望

9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五、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凄凉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六、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类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七、地点类

1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例: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2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例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例2: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4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5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6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7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8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9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10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11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12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八、其他类

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例1: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2破晓:初现希望

3深夜:愁思怀旧

4鸿雁、尺牍、尺素: 信

5后庭花:亡国。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8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9白发: 愁苦、迟暮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例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附录:诗歌意象简述(两分法)

A、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1)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例1: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例2: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例3: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例4: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例5: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例1: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例2:《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例1: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例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4)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例1: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例2: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例3: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1)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2)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

(3)松、菊、梅。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梧桐、萍、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1)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雍陶《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2)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欧阳修《渔家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B、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杜甫《夔州歌》:“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1)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3)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例1:例2:

(4)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无言之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 篇6

何谓意境?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这是用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界定意境。也有人从典型化角度将意境表述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与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有过很深刻的分析与总结,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1]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无极之所乃非字面所在,有余之意常在空白之中。刘勰认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2]强调诗文余味曲包的含蓄之美。司空图也引用戴叙伦的话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3]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诗歌理论。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进一步对诗歌意境进行阐述,他评价唐人之诗:“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4]

这些文论家对诗歌意境的诠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特征。朱光潜则将之概括为:“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5]用“无言之美”总结了意境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上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从作品层次上看,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首先表现为言与意、形与神、显与隐、情与景、明朗与含蓄等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运动,是感兴的发端、虚实的转化、幽深的寓意、曲折的妙着,而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是中国古代诗歌意境最本质的构素之一,它是可感的,又是写意的;它是形象的,又是传神的;它是明确的,又是未定的;它是写实的,又是空灵的。它既具有特定形象的直观性、确定性、可感性,又具有想象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歌词旨隐约而意象丰美,自成一体,充分体现了诗歌意境的未定性,可称之为古代的朦胧诗。如他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诗是借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尤为传世名句,夕阳好,而且又是“无限好”,试想红日西沉,霞光满天,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的景色。“只是”二字却又蓦然一转,“近黄昏”三字,则说好景不长,转瞬即逝。尽管该诗明显地有所寄托,但很难明白其寄托的是什么,是“感吾生之行休”?是感国祚之将覆?是想及时行乐?还是想力挽狂澜?读者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人周汝昌先生则认为:“只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如按此理解,则末句就有哀叹感伤之意了。

又如李商隐有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诗亦真亦梦,若即若离,读之令人低回不已却又难明所以,唐以下诗家对它的解释,也都是各持己说,莫衷一是,诗人到底是凭吊早夭的恋情,感伤流逝的青春,还是嗟叹未酬的壮志,抑或聚散的无常?诗作蕴藉缠绵,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空灵而又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三、读者的审美想象———对空白的艺术感知能力

诗歌中不确定的,作为空白、空无,需要读者去丰富、充实的部分,也即是所谓“言所不追,笔固知止”部分,含有空白与未定性的意境在读者的阅读复现中产生了以下特点。

一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具有间接的不确定的具象性,必须借助读者的审美想象。有些名句,很难说出作者的具体所指,然而诗歌中那些未到极点的含蓄蕴藉的描绘,正欲追求达到顶点的阅读效果,但能否实现这种效果只能取决于接受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激活”诗歌中的审美构素,在何种程度上填补意境中的意义空白。

我们试读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诗一向以“老妪都解”而著称,而这一首诗若念给老妇人听,她一定会不知所云———非花非雾,如梦似云,简直令人费解。而在有艺术想象力的读者眼里,他可能认为此诗写的是日夜渴慕的意中人,忽而出现,但只是惊鸿一瞥,留下无限怅惘;也可能认为此诗写的是诗人的愁恨事,经常萦于脑际,浮在眼前,虽已过去,但又无时或忘,从而对诗人化实为虚,委婉曲折的表达叹服不已。

正所谓诗无达诂,要欣赏诗有时很难,作者往往有所寄托,而又无诗序交代,人们无从得知。如韦应物的七绝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人认为此诗是即景偶题,春潮夜雨,野渡横舟,多么静谧的一幅画面。这样理解,自无不可;也有人认为这是诗人感到自己未被置于“要津”,不得重用,因而有闲散之意,是诗人在借景抒情,如此分析,亦有道理。

二是由于诗歌意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韵外之致”、“言外之旨”表现出诉诸想象的巨大容量和可塑性,想象这种意象运动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它在创造性意象中呈现为无限的广阔性,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6]。在想象中,诗歌的“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呈现出“含蓄无垠,思致微妙”、“会于心而难以名言”的特点,而且由于读者直觉的瞬间领悟和情感的流动不羁,使作品让人有“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中国东方式的文学感知,这种感受方式对诗歌中空白与未定性的感知能力有极高要求,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对读者的重视。《乐记》中就有:“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7]强调“审声以知音”,否则就没有资格欣赏艺术。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表达了对读者、鉴赏者的一种阅读期待与召唤。

严羽则提倡妙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8]用禅宗宗门“极则事”,来说明诗歌的创作与鉴赏,都需要别具会心的体验和颖悟。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激起了读者相应的艺术感悟,诗歌意境的未定性与空白才获得了审美意义。没有接受主体的呼应与共鸣,寓意再丰富的艺术空白也只能是无奈的空白,永远得不到填充。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境界———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词道:“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意、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9]以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来衡量能否达到第一流的创作,强调诗歌意境的未定性与空白,追求无穷之味、不尽之意,这种“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正是空白与未定性在最高审美本质上显现的意义,其最终的整体构成就是意境。意境是过程,只有在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共同建构中,在审美对象浮现出来的基础之上才能最终形成。意境将创作论和阅读体验论结合起来,“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10]。

具象→意象→象外之象,并没有完成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之路,严羽认为,诗有“别材”、“别趣”,它“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只有在无象之象中,意境才体现了中国诗文化、诗哲学的终极追求。

这一层次上的意境是一种审美上的空灵境界,中国哲学的庄禅一系正是将这种审美的空灵看作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最高的空白:无。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1]庄子则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12]

但意境又绝不等同于冥冥的虚无,韵味隽永的意境与博大精深的人生境界互为表里,在相对有限的语言、文字中,在相对的独特性和偶然性追求一种无限深广的高远境界,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将主体与客体、创作过程与欣赏过程浑然相融,文学成为一种完整的审美体验过程,而在这一体验过程中,“无”显示了无限的丰富性,意境展现了无尽无穷的意味。

摘要: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有过深刻的分析与总结, 都指出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上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以及读者对空白的艺术感知能力来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空白,未定性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序.

[2]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3]司空图.与极浦书.

[4]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6]谭献.复堂词话.

[7]礼记·乐记.

[8]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9]王国维.人间词话.

[10]王国维.人间词话 (附录) .

[11]老子.道德经 (第三十五章) .

古代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篇7

受儒家“天人合一”与道家“天道自然”思想的影响,中国诗人与自然物象有着亲和的关系。物象在诗歌中的使用源远流长,《诗经》中就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它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起兴的引子。而对鸥鸟的讴歌古已有之,南朝江淹在《杂体诗张廷尉杂》中有诗句:“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在稍早杜甫的诗人中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也都有咏鸥的诗句,如李白《古风》云:“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这里的白鸥有一种追求身心自由的品格。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继承了前人并发扬光大,且赋予沙鸥意象多种内蕴,传达着别于前人的思想内涵,使得沙鸥意象成为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宋代,鸥鸟成为诗人诉求自由闲适人生理想的一个符号和表达恐机心厌争斗价值观的象征。

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诗人笔下的鸥鸟多姿多彩,如白鸥、沙鸥、白鸟、鸥鸟、浦鸥等,展示了诗人们博大精深的艺术观照,“寻象以尽意”。每种意象都寄寓了诗人独特的主观情感和丰富意蕴。“沙鸥”亦如此,在它被写进诗里时是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含义:

一、“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积极用世、潇洒自在、睥睨天下之鸥。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这样的家世,让杜甫从小就志存高远,胸怀社稷天下。年轻时满怀豪情壮志,高唱自己火热的理想,洋溢着浪漫的青春气息。诗中的鸥鸟意象自然也有一股浩然之气,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杜甫写的《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此时他对前程充满信心,提出“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明确了自己的最高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他此时正高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诗中刻画的鸥鸟也是一种潇洒翱翔于万里浩瀚天宇的桀骜不驯之形象,结尾写道:“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这个飞翔天宇、举身天外的白鸥正是诗人高洁孤傲的形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自信豪情,这时的他“不敢忘本,不敢违仁”,他以致君尧舜拯救苍生为己任,积极用世、蔑视庸俗、鄙弃无所作为,可谓意气豪迈、壮怀激烈。

诗仙李白在《江上吟》中也同样借鸥鸟表达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江上之舟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而这里的“海客”和“白鸥”已经成为一体,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我这个海客,要毫无机心地与白鸥泛舟江上,摇笔赋诗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直凌越沧海”。

二、“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淡泊名利,闲适归隐,远离机心之鸥。较早的《好鸥鸟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海上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鸥鸟无机心,起初人也无机,于是相处甚好;人没有了诚心,有了巧诈之心,鸥鸟也会远之。虽然那时鸥鸟没有什么固定的含义,但鸥鸟的无巧诈之心的美德在这里已初有体现,真正在文学作品中将鸥鸟远离机心的含义发掘出来的是山水诗的开创者南朝谢灵运。其《山居赋》曰:“抚鸥鯈而悦豫,杜机心于林池”后来江淹发展了这种含义,唐代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中写道:“海翁无机,鸥故不飞”,同时代陆龟蒙《甫里集》“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后来有了“鸥鹭忘机”这个成语,即指无巧诈之心,异类亦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鸥鸟就有了稳定的含义。诗人杜甫继承了前人赋予沙鸥意象特定的内涵,在“廷诤守玉床”(《壮游》)惹得肃宗龙颜大怒被迫辞官后,开始有了忧谗畏讥,悲悯自叹,寻求独立之意,于是他浪迹天涯的人生开始。上元元年抵达成都浣花溪畔并营建草堂。此时的他名利之念淡泊了许多,另有好友严武的照顾,生活过得安定惬意,居住地又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使得诗人产生一种与鸥鸟相亲近的闲适感,所以他笔下的鸥鸟飘逸超脱,自由闲适。如“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这里物适其性,人得其乐,鸥鸟意象飘逸超脱,与世无求,是杜甫摆脱拘束后淡泊名利,自适归隐的感情的外露。

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漂泊无依,凄凉孤独之鸥。说到漂泊无依,居无定所,杜甫的一生可谓是这样,因而“沙鸥”蕴含的凄凉孤独的情感和诗人的坎坷命运、人生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去蜀》:“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面对国家局势的动荡,知己严武去世,诗人意识到自己将要在漂泊中度过余生,“残生随白鸥”是多么无奈的人生结局啊?同年,诗人携家离开成都,写下了著名的《旅夜抒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的沙鸥有一种漂泊凄凉的身世之叹,杜甫孤独无依,栖身无所,像沙鸥一样漂泊于茫茫天地之间。人世的坎坷不平,生活的穷愁困苦,境遇的悲凉不幸,藉此我们应该从一颗孤独的心的悲凉历程来理解杜甫这个伟大诗人的无奈,所以他笔下的鸥再不是在成都时的“相亲相近水中鸥”了,漂泊凄凉、孤独困苦,是诗人此时处境的真实再现。于是他笔下出现了“寒鸥”“饥鸥”等意象,孟子云:“士之失位也,犹如诸侯失国家也。”对于贫寒之士,除去失位造成的政治困頓的悲凉外,更直接的是威胁到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杜甫不得不靠别人周济过日子,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仰人供给,他和他的妻子常忍饥挨饿,于是他笔下的鸥也跟着忍饥挨寒,《雨四首》写道:“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正是诗人自身的深刻体验。他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伤怀中挣扎,举目无亲、饥寒交迫的饥鸥形象正是饥寒的诗人自己。

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这“沙鸥”同样含有飘零之意,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远离故园,看到秋日萧条之景,虽羡慕“沙鸥”的自由自在,但仍不免有飘泊在外的凄凉和郁闷。

上一篇:公司年会主持人串词及开场白20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