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共9篇)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经济、就业、情感问题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程度的在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六个字对于现在的我们特别是新一代的血液来说绝对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功课。
何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珍视心理健康。现今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确定,生活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随,自卑自负两极振荡,懒散退缩恐惧失败。而一个健康的大学生心理应该具备如下标准,首先是智力正常,这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的心理保障;情绪健康,经常有稳定的情绪与愉快的心情,能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意志健全,人格完整;有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层面的健康与否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心理健康的人即使遭遇挫败,都能以正想积极态度处之,不当不会损其成就感和满足感,反而可是生活更具挑战性,更激发创造力。而如今我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这一方面的的认识太过表面,这样的状况绝对不适宜我们的健康成长,增加更多的心理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一个人的命运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许多欲成大事的人非常关心的一个人生课题。毫无疑问,只有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才是一个成功者。这就要求我们大家要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汲取新经验;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崇高的生活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总之,应当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对待顺境与逆境,才能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早在1949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 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整状态。”1989年, 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 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郁景祖, 1995) 。从1949年WHO健康定义到1989年对健康概念的重申与解释, 健康概念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含义, 健康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拓展, 涉及学科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推进, 单一健康模式转向多元健康态度, 大健康观取代小健康观, 整体健康观取代局部健康观, 现代健康观取代传统健康观。考虑到其中“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前提作用, 我们仍可认为WHO的健康概念仍是以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核心的。综合心理健康的各种定义, 可以认为,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 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 没有心理疾病, 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 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据国家教委1989年对12.6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23%。学生精神失常、非正常死亡现象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 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 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为此, 既不能因大学生的心理已开始成熟而夸大其不足, 或采取一味谴责, 压制或全部包揽的种种简单化教育方式去对待大学生。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出发, 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在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成熟,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特别是尚未成熟的一面,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的科学性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种种隐患,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其重要性表现在: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 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 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 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 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 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 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 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 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 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 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 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 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 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 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 使个体把握自我,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 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 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 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 从而实现角色转换, 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等, 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 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 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 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 更新观念, 突破时空, 超越自我, 唯有如此, 方能在搏击中, 翱翔自如, 走向成熟, 参与国际人才竞争,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李明, 张海滨.现代社会与健康体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因心理问题造成的个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中出现了心理弱势群体。大学校园是个多种文化磨砺碰接的地带,多样性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这里得到延伸或是方向性的改变,大学生心理疾患正是在这一特有环境中多种诱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如何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郁闷”,保持健康心态,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1)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2)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3)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4)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5)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三、如何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良好的人格品质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驗。
(2)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一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3)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4)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为此,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2005.10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良好的心理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当代小学生活泼生动,求知好学,花季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国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小学的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又据某心理测检组检测,只有43%的小学生自认为朝气蓬勃的,27%的学生认为有心理问题。由此可见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走上极端的道路,我的心情便很沉重。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这就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
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但是就目前来看,虽然不少的学校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
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等。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应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
——大学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探讨 职教1201班
朱美璇
04410120141 作为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我时常听到什么是教育,大学教育到底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存在是否还有必要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也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但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大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为目的,是人才的摇篮,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在这同时,它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沦为社会的婢女。为此,大学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养,能够按照人的样子组织世界。这样,大学教育才能从目前唯社会是用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才能引导社会文明发展。大学生到了社会上,才能够谋生创业,才能够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担。
大学教育通过教育和辅导,开启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广纳新知,恩维活跃,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不少人似乎都曾对大学教育的必要性心存疑惑。事实上,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在他们需要培养忠诚、敬业等职业精神时,他们被父母送进了大学。而当他们度过快活的大学时光,走出校园时,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他们这时却很难使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的迷茫困惑,当然迷茫困惑的根源不止这一个,但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某种角度而言,大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个人力量的投资。大学生从这种投资中要获取一种知识创造的力量。这种力量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坚定的意志力。判断大学教育是否有其必要性的重要标准,就在于是否获得了这种力量,或者说是否获得了这种能力。任何成功者都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公司在聘用人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寻找怎样的人才呢?美国一些大公司的人事主管,他们当中大多灵敏的回答是;具有正确的思考能力的人。
对年轻人而言,大学教育最独特的能力是大学教育实现了从一个自我的转变。罗斯金曾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教育并不只是教导人知道他们以前求知的事,而是教导人们去做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认为教育仅仅是学习知识,”帕卡德教授说,“是一种极其贫乏,没有出息的想法.人们所需要的远远比事实要多,比如勇气.诚实.力量.荣誉感.正义感等等.。”
尽管现在的大学教育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能完全否定大学教育的意义,而且,我更倾向于相信;那些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占据了社会荣誉的最大份额,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经过训练得技术熟练的双手一样,能够比那些未经训练的蠢钝的人要更清晰而明确地找到自己的道路和发展方向。
一、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理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统一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所以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经国内相关机构的科学研究和司法实践证明:自卑感重、逆反心理强容易受不良影响而拉帮结伙, 以及学习成绩差的未成年人是潜在的危机对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呈现出文化基础差、自主求知欲望不强、法纪观念弱、是非辨别能力低的特点。在中等职业学生管理实践中,我感到学生中多数因纠纷发生的违纪事件, 其主要心理动机是想通过如此行为改变他人对自己 (或所在群体) 的看法和感觉,即想通过如此表现表示个体或群体的存在和引起注意;或因他人成为他(或所在群体)体验到自卑的参照和坐标,从而产生仇视心理表示出来的行为, 是压抑心理不正当宣泄的外在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成长、发展、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健康心理基础。
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首要条件
精神面貌好是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是心理素质好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的不稳定性是个人心理特征不成熟,没有个人稳定事物观念的一种现象, 是精神面貌不好的一种表现。现实中,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迷恋虚拟空间交流是现实中缺少朋友与沟通的现象,表明心理极不成熟、极不稳定,一有心理宣泄诱因的刺激, 情绪就会像决堤的洪水表达出来。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心理特征起着重大作用,所以对青少年要进行及时心理诱导,确保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1.健康的心理是学生保持精神向上追求的动力。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精神状态, 从而为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做到接纳与宽容,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人格修养,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人格,从而保持较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2.健康的心理是学生保持较好的求知欲望的基础。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16岁左右的青少年, 正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心理上充满热情和抱负,富于理想主义,对现实缺乏了解;由于抱负和理想,他们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现实又很容 易让他们 心灰意冷 ,忧心忡忡 ,情绪反复 ,行为多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素良莠同济,多数自主求知欲望不强。由于成长经历、家庭等因素,中职学校行为失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学习为苦差事。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诱导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精神 状态 ,使学生觉 悟自己目 前的任务 ,认识到知 识、技能能改变人生走向的意义;明白知识浅薄、技能不精的人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只能担任社会分工中劳动价值不高的那部分工作,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较小,获得的劳动报酬也相对较 低 ;而技能精 、知识渊博 的人 ,生存空间 则广阔得多,这些人大多分担劳动价值较高的那部分工作,所得劳动报酬也相对较高,对社会贡献也相对较大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没有知识含量的人,就如一块只有有限原材料的土地,随着利用和岁月增长,会越来越没有价值;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含量,是提高个人附加值的根本途径。
三、健康的心理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前提
1.健康的心理为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教育创造条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的,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即学会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健康的心理自然对人的行为、思想产生积极影响,人的精神需求会逐渐向健康方向发展。只有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目前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多数教师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应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 ,学生乐于 接受 ,能够产生 心理共鸣 ,消除逆反 心理。
【关键词】音乐治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性 实施策略
一、引言
音乐治疗是当前我国心理治疗中常见的一项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出不良心理,指引大学生逐渐向着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音乐治疗法除能够治疗心理外,在医学临床治疗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术后康复速度。音乐治疗法能够缓解和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与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关联,情绪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变化的重要源头。音乐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音乐治疗中,教师面对心理压力极大的学生时,往往不会选择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而是会选择播放旋律低沉、充满悲伤的音乐来刺激大学生的心理,让大学生在音乐的刺激下,能够把不良情绪充分发泄,将内心压抑的情绪释放。当大学生将内心的阴霾发泄后,学生的心情会向着好的方向转变,此时,教师可及时根据学生情绪变化播放一些舒缓或充满正能量的音乐,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正面的音乐治疗方式,使情绪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由此可见,音乐治疗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使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将不良情绪抛开,使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悲观到积极,一步一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让大学生从精神上获得新生。
(二)音乐治疗可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必然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使得大学生极其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从而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以及就业压力时,性格会逐渐从外向变得内向,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开始出现问题,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不利。而音乐一直是十分受大学生群体热爱的项目,在针对大学生群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合理选择音乐类型,在治疗过程中巧妙地贯穿音乐,使音乐能够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音乐治疗当前在我国医学领域应用较为活跃,并已经过科学实验的有效证明,音乐能够改变脑波波动,促进脑波的波动起伏,因此能使大学生在经过音乐的熏陶下放松心灵、缓解压力。
三、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让大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治疗
在教师认识到音乐治疗的重要性后,院校需从开展音乐治疗课程开始实施,使音乐治疗在相应的支持下得到有效开展。首先,高校可将音乐治疗设置为一门学科,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使音乐治疗能够为大学生带来更好的服务。音乐类型十分繁多,在开展音乐治疗课程时,教师可根据音乐类型来规划心理教育计划,使音乐治疗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实施音乐治疗前,教师需将音乐治疗的重点所在告知给学生,如音乐疗法需注意力集中,将注意力放于音乐之上,排除心理杂念,将自己融入音乐旋律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音乐治疗得到更有效的实施。同时,在实施音乐治疗时,教师需提前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详细了解,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治疗,使音乐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提升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是实施音乐治疗的主导人,也是掌握音乐治疗方式的重要人物。在音乐治疗上,要想发挥音乐治疗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并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在面对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压力的描述时,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压力方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到了一定了解,掌握其中的心理特点,从而能够从心理素质以及医学治疗法两大方向对大学生实施音乐治疗与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心情得到有效的抒发。同时,音乐治疗十分考验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在面对每天多个学生负面情绪的倾诉时,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从而更专心地投入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面对社会以及学业教育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这需要高校、社会以及家庭全面合作来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霾,缓解心理压力,使大学生能够恢复至健康状态。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治疗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谭卉,刘峻峰.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教育活动中,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这就可能带来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迷茫和模糊现象。针对此情,我们就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正确对待学生的合理诉求,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深入理解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势,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首先从大学生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开始。大学生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现代大学生表现出以下新特点: 个性鲜明,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有调查表明,在独立选择与思考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调查的08级新生中, 66%的考生在本科专业选择上是由自己决定的,反映了这一代思想上的独立。约63%的家长对新生独自到学校报到是放心的,同时没有出过远门的也是少数。
但是,大多数现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理所当然他们有着极为自我,甚至有些自私的生活方式。“六对一”的宠溺形式导致大学生有着很
强的自我优越感,经常流露的是“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座右铭。有人很形象地描述,“70后”是做得很好却说一般,觉得还没有做好;“80后”是做得一般,自己却觉得很好;“90后”是还没有去做就觉得自己最好。”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而且他们不喜欢别人用“90后”固有的模式来评价自己。“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定义,我们是自己, 我们只做自己。我们只能被自己左右。”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这也造成虽然“90后”渴望思想上的独立,但不少学生在生活上对家长依然有较强的依赖性。2.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有时缺乏自制力
丰富的信息渠道让现代大学生随时拥有获得知识的机会,正是互联网带来的这种便利,使得现代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而他们经验上和心理上的空虚却是无法填补的空白,这导致他们在知晓大量信息的同时却产生一种空虚感。数据显示,有75%的现代大学生基本上不看报纸,看也只是是浏览一下,在杂志、电视等方面也仅仅选择能对他们产生冲击力的时尚人物或者正在热捧的体育或影视明星,而网络则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和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介。他们通常通过博客、玩家群、QQ群这些媒介来传播信息,并喜欢使用网络语言以便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但是,网络使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容易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新兴
媒介,以至网络成瘾。调查显示有12%的人网络成瘾。他们表现出如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不服从社会规范等。甚至有3%左右的人孤僻、抑郁、萎靡不振,精神萎靡,已严重影响了学习,以至退学。
3.职业发展规划比较明确,但价值观更务实
将来要选择什么职业、要不要出国,这些80后读书时大三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90后”大学生现在就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想法了。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对自身发展的渴求,都让现代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规划更加明确。大学新生大都已经明白,考上大学不是终点,自己的人生发展才刚刚起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规划意识。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让他们更加务实,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他们认为社会是在要求他们成为更加务实的人。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当调查的08级新生被问及“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设想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的选择依次是白领(47%)、企业家(20.5%)、出国发展(15%)、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5%)。绝大多数(97.5%)学生都有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基本趋向。
但是,调查也发现,现代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功利性比较强,理想色彩较重,不清楚通向目标的路在何方。用他们的话说,就像是“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根本不知道通向光明的道路在哪里”。
现代大学生出现的新的思想特点,与周围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
影响现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环境主要包括: 1.家庭环境的影响
独生子女家庭依然是现代大学生所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而且这批独生子女,其家庭状况较过去的孩子家庭条件更为优越,不仅父母工作稳定,家中的四位老人更是经济实力雄厚。这种“六对一”的宠溺形式,无论是从感情厚度还是经济实力上来说都要更强。因此,这些被12只温暖的大手包围在掌心的明珠们,时刻都享受着随心所欲、特立独行的生活。导致自我意识增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面对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一项任务时,很多人选择止步不前,不知如何表述,或者达成共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离异率升高,残缺家庭对大学生的思想也产生深远影响。家庭的不幸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安全感,心理脆弱,思想偏激。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以后,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做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也表现出独立思考、个性自信等的优势,富有较强的创新理念。但是,经济社会变革对学历和文凭的高层次需求,使得源于竞争社会大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仍占据中国教育大环境的重要领域。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教育者无暇顾及学生在道德理想追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导致入学时仍然存在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不适应,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一
定程度的障碍。
3.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阶段,由此带来利益关系调整、收入差距扩大、公平与效率失衡等社会问题,深深影响着转型社会中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变革的复杂性,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正处于思想成长期的现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从而对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普遍关注。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利益驱动机制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加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都使得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更趋于务实,比他们的前辈更早地考虑以后的生存发展。所以我们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如下分析。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析
在了解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形成原因之后,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正是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探讨的课题。
1.改变家庭的教育方式
学生家长应反思一味“溺爱”的教育形式,从思想上关心学生的成长,重视对独生子女责任感的培养,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鼓励他们。高校思想教育者也应经常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帮助学生家长一起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2..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
网络普及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现代大
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老师知道的还多。现在的一代在知识结构上的复杂和多样性远远超越了前辈。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他们渴望成熟独立,希望能跟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被动接受单向的知识和观念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改变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教育方式,改变调整以“老师”自居的高高在上的心态,注重与大学生平等交换思想观念,在双向交流中达成共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在交流中把握学生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与学生的平等互动中,要尊重学生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正确对待自身不足,虚心加以学习改进。
3.注重人文关怀,同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思想困惑、心理危机等问题背后可能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贴近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状态出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他所处的生活或学习的整体环境下看待,完整全面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才能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找到引导学生的合适途径。很多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有努力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问题和事件发生发展的
主客观因素,而不是仅仅从思想觉悟方面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4.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被教育对象能够自我教育,教师的终极职责就是教给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自我调控的能力。大学阶段是人生学习增智的第一黄金时期。现在的大学生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有较大的缺陷,而学生十分注重思想上的独立。他们当中的平庸学生为比别人更受瞩目,往往会用叛逆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应抓住这一特点,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班级和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想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行自我管理。
教育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在外部引导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改进思维方式,在应对各种问题时才能够举一反三,创造性、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更加值得关注的是: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尽管各高校都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要看到出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用管理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片面等现象。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要把一定社会的公民意识和专业能力(含科研和实践能力)培养都要作为核心能力加以重视,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历史知识和政治理论无知、道德感差、法制意识和政策观念淡薄、核心价值观缺失、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基于这样的立论,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或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存在与发展总是表现出两种状态,即自发状态与自觉状态。所谓自发状态,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社会全局和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局限于狭隘范围和眼前利益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所谓自觉发展,是指人能面向社会、把握全局、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并自主寻求发展的状态。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的成员也存在自发与自觉两种状态。列宁在研究俄国革命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的革命自发性与革命自觉性的关系。他指出: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也就是说自发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初级状态,是自觉性产生的基础。为
此,列宁提出了著名的“灌输”原理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论断,强调工人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各阶段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发展规律,实现由自发革命向自觉革命的转变。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国际国内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学生的发展也存在自发与自觉两种状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利益,忽视对世界、国家发展全局的关注、忽视长远发展目标的确立和现代理论的武装,出现了狭隘、功利的发展倾向,表现为主体性不强,精神动力不足,对全局发展的形势与实质原因缺乏认识与把握,显得自我局限明显,开放性不够。这就是现代发展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归根结底就是个体发展的经验性。个体经验虽有可取之处,但它毕竟具有狭隘性和局限性,在发展上不可能有大的进展与突破,并且容易导致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自发发展的实质,是缺乏反映当代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的武装,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因此,现代自发性与革命战争年代的自发性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所以,列宁提出的克服工联主义自发性、增强工人革命自觉性的理论原则,我们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转化自发性农民的传统意识,对于我们现在认识和克服大学生发展的自发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实现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的转变。大学生坚持自觉发展,首先要对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即能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
断与确认,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其次是要把自身发展置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之中,认识相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即适应并驾驭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速变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是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发展要求,确立自身的理想信念,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的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使发展目标更加具体、丰富,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大学生要实现自觉发展,单靠自身的体验与探索往往是难以完成的,必须要确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观念,突破个体、家庭眼前的局限,接受现代化建设理论的“灌输”。这个理论,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学习、掌握并运用这一理论,才能确立明确的方向与目标,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才能把个体行为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中,才能使自身真正进入高层次的自觉发展状态。这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自己、家庭,都是极其有利的。满足于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下,其视野、目标、动力、精神状态都是远远不够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比较,帮助广大学生实现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的转变与提高。只有抓住这个转变,才能抓住个人与国家、理论与实践、眼前与长远的结合点。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属性,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属性。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都是人的属性。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丰富的社会关系、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以全面的方式发展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不同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出片面发展状态。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克服“道德人”、“神性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引导学生实现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社会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作为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明确出来,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当今中国的最大政治,从而广泛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避免历史上社会价值取向的片面性,我们党及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实现经济与政治的统一,在经济快速、多样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政治”;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社会健康而长远的发展;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创造条件,保证人们思想与精神生
活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这些理论、方针都为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南和准则。
但是,应当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开放条件下和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的,西方“物本”价值观、“神本”价值观以及“科技为本”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会对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市场竞争、社会竞争所进行的直接比较,会使一些大学生甚至一些教授、学者、领导干部对有形的,即物质的、可以量化与指标化的价值予以重视,而对无形的、难以量化与指标化的价值予以忽视,导致价值取向的偏差甚至替代。同时,社会上存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单纯追求经济指标与物质享受的现象,也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于是,一些大学生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道德、重生理轻心理的倾向,极少数学生甚至出现价值取向替代,作出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与替代,已经导致发展的不良后果。如不少学生思想上存在着迷惘与困惑,却不愿意从精神和理论的层面求解;一些学生表现出急躁、浮躁、焦躁和烦躁情绪,却不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有些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稍有不顺就怨天尤人和动力不足;还有少数学生缺乏内在精神支撑,患上各种精神疾病„„所有这些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事实,都可以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缺乏症”,都是价值取向偏斜和替代所导致的后果。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开放环境、市场机制以及现实影响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结合实际的高度,阐明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与重
要性,讲明片面发展的局限性与危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按照人的本质特征和学生的全面需要进行。3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所谓持续发展,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思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社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必须实现全面、持续、长远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以及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每个人坚持持续发展,也为每个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坚持个人的持续发展,必须把个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而不能把自身发展孤立起来,更不能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坚持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在人,人既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自然方面所出现的严重问题,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持续、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大学生中,一些人功利倾向过重,重物质价值取向和外在条件发展,忽视精神价值取向和内在人文精神,致使发展因动力不足而陷于迟缓,或取向不当而遭受挫折。一些人迷恋网络诱惑,乐于信息吞吐,在学习上疏离经典、满足世俗;在价值取向上躲避崇高、追逐感觉;在人际关系上缺少关爱、陷于形式,致使
发展陷于眼前利益而后劲不足,导致发展的间断和缓慢。对这些发展状况与发展障碍不予正视和克服,将难以涌现有广阔、深厚发展前景的人才。为此,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个人发展上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树立做大事、成大才的目标,打牢思想与知识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切实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即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的重点。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人才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它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等,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创新精神首先是一种科学精神。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就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世界观教育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世界观教育的核心就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其次,创新精神是一种富有理想的精神。创新活动是一项艰难曲折的活动,需要执著追求、顽强意志与强大动力。而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只有教育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倡导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才能产生执著追求,才能获得创新动力,才能推进创新的实践活动。第三,创新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创新活动是一项风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的活动,创新难免会出现失败,创新要有牺牲。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
须培养学生具有艰苦创业、敢于创新、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第四,创新精神也是一种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协调的团队工作能力,是团队精神的外在体现,团队精神在我国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在现代科技以综合化发展为主、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化的历史条件下,个体创新活动不可能孤立进行,只能通过人员、知识、条件的互补,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训练学生学会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第五,创新精神还是一种批判精神。因为任何创新都意味着对某种旧的概念、理论、规则的突破与超越,而这种突破与超越在一开始总是表现为一种怀疑意识、批判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批判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的实际行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增强。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推荐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09-12
论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12-17
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2-13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07-05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10-06
论大学生学习廉洁修身的重要性10-01
商务礼仪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12-07
浅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0-09
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的论文09-19
谈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