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通用7篇)
人核心价值观
【授课目的】通过授课,使全体官兵准确把握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深入了解大力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授课重点】1.准确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2.深入理解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授课方法】理论灌输,事例启发 【授课时间】1课时(50分钟)【授 课 人】 【授课方式】集中授课 【授课内容】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总队开展主题教育理论授课活动的安排,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全区部队就如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关问题共同交流和探讨。题目是《把握本质内涵和时代意义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何谓价值观?价值观是主体对价值问题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主体认识和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通俗点讲,就是人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要有民族的脊梁,这个脊梁就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有了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才能以昂扬的姿态、灿烂的文化、长足的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时值今天,我们不曾看到红色年代人人互助,艰苦奋斗的文明风尚,而看到的却是见死不救麻木不仁和“我爸是李刚”的无耻叫嚣,不曾看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的发扬光大,而看到的却是腐朽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像毒瘤般蔓延。有一则笑话生动地反映当今社会少部分人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物欲横流的利益驱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的盛行。说赵某,女,28岁,曾多次参加电视相亲未果,就在网上按照自己的条件搜寻心中“白马王子”,第一个条件: 1.要帅2.要有车,显示结果是——中国象棋;这位女子不甘心,输入第二个条件:1.要有房子2.要有钱,搜寻的结果是——银行;此女子仍然不甘心,继续输入条件:1.要长得酷2.又要有安全感,显示结果是——好男人奥特曼;此女子更不死心,还继续输入所有条件:1.要帅2.要有车3.要有房子4.要有钱5.要长得酷6.又要有安全感,电脑显示出神奇的结果——好男人奥特曼在银行里下象棋。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一支军队的价值观,更会影响军人个体的价值取向,革命军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精神,才能生气勃勃,雄风猎猎,所向披靡。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过:“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走向强大,靠的就是这种军魂和战斗意志。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人,更是有着必胜信念和具备坚强意志的人,而我们军队更需要这样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革命信念和价值观。
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江泽民同志要求我军做到“打得赢、不变质”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我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军事实践中,都培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精神,这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这也是我们提倡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一个思考从三个方面来共同解读
这个问题。即第一个方面,把握本质内涵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第二个方面,应对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第三个方面,提升我军文化软实力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方面:
一、把握本质内涵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主席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植观概括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一概括,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科学阐明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下面逐一了解其本质内涵。
忠诚于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党和人民对全军官兵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基石。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必须把忠诚于党作为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要深深融入血脉,自觉做到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或许有人会说,西方国家的军队并没有接受政党的直接领导,而是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同样具有战斗力,有的还很能打,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追根溯源,我军与西方军队存在着两大根本性差异,因此决定了我们要走与西方军队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军队一般早于政党产生,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皆如此,以
美国为例,其军队产生于独立战争,而政党产生于大陆会议,因分权还是集权而形成两派,进而演化为今天的民主和共和两大政党。既然军队早于政党产生,也就不会是党的军队。再一个,西方走的是议会政治和多党轮流执政的道路,军队不可能一个阶段属于某个政党,换个阶段又属于另一政党。我军与此相反,我们这支军队原本就是党为了夺取政权建立起来,是党创立的军队,另一个是我国的政体是一党执政,其他为参政党,这与西方的国情不同。回顾我党90周年的光辉历程,我军之所以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坚如磐石,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英勇善战,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各种新挑战与考验面前充满生机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党的英明领导。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热爱人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我军建设和发展史上的经验结晶。一个“为了人民的利益!”便使这支军队产生出无尽的力量。以红军长征为例,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由于大渡河水流湍急,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当地十几名船工知道情况后,主动担任摆渡任务。25日晨,在渡江战役中,由帅士高等10几名当地船工冒着枪林弹雨和滚滚的急流,硬是用背顶着船,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
河点。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对国民党的80万,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役典范,成就了战争史上的辉煌。但是,将士们可曾忘记,60万背后还有数百万支前民工和142万辆独轮车。陈毅元帅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是解放区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讲到这里,同志们脑海中肯定会浮现起许多军民鱼水深情的感人画面。98年抗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真正是撼天动地,势不可挡!人民子弟兵不会忘记离别时父老乡亲们那深情的盼望,热情的欢送和感动的眼泪。08年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顽强拼搏,更使得军民深情,雨水交融,在浩劫中用爱化解,风雨同舟,共度难关,老乡们更不会忘记人民子弟兵那感动中国的博大母爱,温暖而坚毅的脸庞和用身体撑起的生命桥梁。正是这种不竭的力量源泉才使得我党我军在历史的考验中屹立不倒,就是我们曾经的对手也给予认同。1991年7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接受《世界日报》周刊采访,针对有人认为“当年红军经过长征所剩无几,势单力薄,如无西安事变,中央军很可能将中共完全打败”的问题时说:“红军当时是打不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红军群众基础好,有老百姓的支持。”可以说,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生存的根基,是革命军人理所当然的价值追求。热爱人民,才能赢得人民;赢得人民,就是赢得胜利。这是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报效国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校训,这已成为西点军人准则与座右铭,也成为世人所称道的西点精神 “国家”一词更是唤起了他们为美国国家利益和民族理想服务的献身精神。资产阶级的军队尚能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更应将报效国家作为神圣的天职,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1979年昆明军区作家彭荆风在通讯《猛士守南疆》写道: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争中,中国军人以大无畏的和忠诚报国的精神,不惜以自己的身躯充当“排雷手”。当部队闯进雷区、进攻受阻时,某部彝族班长安忠文从容地吩咐战士说:
“前边是雷场,不要靠近我!”然后纵身滚向那片雷区,压发雷、绊发雷一颗接一颗爆炸了。他右手被炸断了,仍然咬住牙往前滚;两眼炸瞎了,他还在用血肉模糊的身子向前滚……
彭荆风说:像这样明知是死,为了胜利而又不畏死的勇士,在这次反击战中随处可见。
西方记者猜测说,这些以身排雷的人中,可能是被迫服从上级命令。彭荆风在战场上发现,西方人道主义小白脸们,完全低估了东方的人格境界!在山下的救护所,彭荆风遇见了刚抬下来的战士刘易富,他只身排除了二十多枚地雷,身中36块弹片!
“医护人员为他换下那身满是泥浆和血污的衣裤时,发现他口袋里已身无分文,只有一张寄回家的16元汇款收据。人们明白了,这又是一位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这些鲜活的例子证明了“报效国家”在培育军人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的部队有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土壤,培养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怀和坚定志向,广大官兵才能为保卫祖国安宁、维护国家利益,义无返顾、冲锋在前。中国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相信很多同志已经看过了,为什么被人称为“傻子”的许三多,从草原五班,到钢七连,再到老A,成为人人羡慕的“兵王”?为什么一个最初“举手投降”的新兵最终会喊出“不抛弃、不放弃”的口号?就是因为当他真正明白了军人的使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而才明白捍卫国家重任的意义。践行报效国家的要求,就要强化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把爱国之情化做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
献身使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于历史长河,我也许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执着,追寻生命的浪花;于苍穹社会,我也许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现生命的绿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
这是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政治教导员、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和志虹曾经写下的座右铭。
2次出征海地,每一次都是和志虹生命中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一名边防女警官的一次心灵历炼。家事、国事,同时摆在面前,让人如此难以取舍。第一次出征海地时,和志虹的孩子才1岁多,正是离不开母亲呵护的时候,经过一番慎重而又艰难的思考,和志虹下定决心:国大家小。在家只能照顾一个孩子,如果参加防暴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可能会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安宁,甚至保住生命。
在环境恶劣的任务区,为照顾生病的姐妹,熬着肿得像桃子一样的眼睛,边输液,边对电话那头想视频的母亲和儿子说,网络有问题,等恢复正常再与家里联系,只是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好,让家人放心。作为女兵班的班长,老大姐,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和班”。她带领全体女同志在炎炎的烈日下,身着25公斤重的防弹衣、头盔及相关装具,在训练场上与男队员一起摸爬滚打,刻苦训练,汗水一遍遍打湿了衣裳,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却毫无怨言,因为她们心中随时都在唱响“不辱使命、为国争光”。身边的人看了都会忍不住感叹,“真是铿锵玫瑰别样红,巾帼不让须眉!”
可如今,现已6岁的儿子只能对着遥远的天空问爸爸:“为什么别的叔叔阿姨都回来了,妈妈还不回来呢?”此时此刻,铮铮男人也强忍不住心酸的泪水,转过头说:“海地的小朋友太爱
妈妈了,要再留妈妈一段时间……”
“因为我是维和女战士,因为我要坚守我的阵地,因为我愿意让中国维和警察的帽徽在海地炽热的阳光下耀得闪光。”和志虹轻轻地说,在遥远的彩虹之巅上说。
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建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西点军校,这个曾培养出多位总统和名将的“人才摇篮”,自成立初期,“西点军校之父”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就创造性地制定了22条既富有感召力,又能体现军人作风的军规,13条经典法则和严格苛刻的训练管理,注重对学员“国家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培养,以此来唤起学员为国效力热情和使命意识。
《学员荣誉准则》里写道:不得撒谎、欺骗、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这种行为、不推卸责任、无私奉献。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正是西点军校多年来向其学员实施的这种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教育,才为学员毕业后忠实地履行报效祖国的职责和义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西点军校崇尚荣誉的视频。(播放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军队非常注重对军人荣誉感的培养,这对于我军来说,同样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胡锦涛主席强调:“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二、应对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形势看,东欧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重点对准我国。21世纪,美国确立的世界帝国战略目标,锁定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为三大对手。美国对第一大对手伊斯兰世界采取的是直接军事打击。具体表现在海湾战争到以反恐名义的阿富汗战争和以编造谎言进行伊拉克战争。其主要目的除了宗教及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有拔除俄罗斯的战略据点,控制石油资源的多重考虑。也通过绞死萨达姆,打击本拉登,来遏制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反抗。美国对付第二大对手俄罗斯是继续实施冷战。上面这幅图也从数据上反映了北约的5次东扩情况,从1952年到2004年的12个成员国发展到24个成员国,直到如今的28个成员国,通过北约东扩,吸纳独联体国家,继续挤压俄罗斯,进一步肢解俄罗斯本土。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则是多管齐下:整体改造,地缘包围,军事遏制,政治高压,内外夹击,持续干扰,还加一个贸易围堵。而对我国进行渗透的突破口,就是用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来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根据兰德公司在1996年6月份向美国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对华战略应
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和美国对抗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实效或成效不大时,对中国形成战略上合围,(即“C”字型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分为两段,海上包围圈和陆地包围圈。海上包围圈以泰国、新加坡、菲利宾、关岛、日本、韩国构成的逆时针驻军合围,陆地上的包围圈则是以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形成的逆向合围,总体从南北两大方向对中国形成双“C”字型的战略包围和隔离);第三步是在前两招都不得逞的情况进行作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直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台湾、新疆、西藏等或者和中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既是全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全军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么,西方敌对势力是怎样利用文化价值观渗透来达到“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说的。美国一些政要和官方公开宣称,要通过思想战争,用美国的价值观影响和改造世界,使21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我们要不战而胜,就必须以不进行战争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力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去人们为土地资源而打世界大战,将来为文化价值观而打世界大战。”前任的美国总统布什也说:“同中国开展贸易活动,不仅对美国的农场主和工业家有
利,而且能帮助宣扬民主价值观。” 1947年,美国新的中央情报局成立之后,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种种途径兜售西方文化价值观,宣称这是“一条无形的战线”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近年来,因特网解密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极其机密的《行事手册》,其中,关于对付中国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我进行价值观渗透,其第九条竟然十分露骨地写道:“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做的。1989年—1993年,也就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初创和发展的前期,这个组织除了实行“经济一体化”、建立多边安全机制外,一个重要的“推销产品”就是鼓吹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为中国开办的中级军官战略研讨班,已经办了五期,参加过这个班的同志都有很深的感受,普遍感到美国人推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强权政治的意识是非常强的。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美国之音”、互联网、设立基金会、提供奖学金、开展合作研究、进行培训等途径,向我大肆贩卖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从上面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凭借自身拥有的“强势”文化,不断向我国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纵观国内,各种由于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带来的的不良思潮和堕化思想问题依然严峻。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戴旭说的一个顺口溜,来形容腐败现象的蔓延,当然有些夸张。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现在是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大街小巷“斗地主”。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人民的精神生活导向发生了偏差。还有一条短信这样形容少数干部的工作状态:哄领导开心,做做假;哄群众开心,做做秀;哄朋友开心,做做东;哄自己开心,做做梦。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干部在思想上和党性观念上存在麻木不仁、消极工作的现象。文强这个名字大家可谓熟悉吧。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文强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院经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9年,文强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职务晋升、调整,工作调动、安臵,经营开发等谋取利益,先后多次单独或通过其妻周晓亚收受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在内的他人财物,已查实的,共计折合人民币1211万余元,其中,文强、周晓亚共同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449万余元。
在按着手印的“检讨书”上,文强写道,回顾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在违规、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造成了极大的恶果。大肆收受贿赂,无论是“老板”送的,“朋友”送的,下属送的,亲友送的,几乎来者不拒,也不分时间。
文强的“悔过书”里说,自己从一个长期担任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沦落为一个罪犯,为官彻底失败,为人也彻底失败。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文强从一个中专毕业生逐步成长为正厅级领导干部,又在厅级领导干部位臵上演变成暗中为黑社会“服务”的“大佬”,完成了人生的多重角色转换。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一次脱口秀节目中也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讽刺当今社会一些官员的思想状态:某重大项目完工后尚有余款,省委常委会开会研究是用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还是改善监狱的环境,意见一直不统一。最后一老常委一语定乾坤:这辈子你们这班常委还有机会进中小学么?顿时沉默,有的擦汗,有的低头喝茶。随后很快意见达成一致:改善监狱环境。还有一则冷笑话,讲的是一个官二代学生给他爸发了封电子邮件: 爸爸,柏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都很友善。但是我每天上学都有点不好意思。别人都坐地铁上学,就我坐着奔驰去上学。两天后,爸爸回信:孩子,给你打了2亿美元过去。别给我丢人了,赶紧去买地铁。这一切,都从一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享乐腐败作风在我国蔓延态势令人堪忧,已成为
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新阶段,不管从国际还是国内形势看,我国仍存在诸多潜伏危机和严峻的挑战。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筑牢官兵思想防线,沉着应对各类挑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必然以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前提。所以,越是在使命艰巨、任务繁重的时候,越是注重加强核心价值建设,为官兵完成使命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
三、提升我军文化软实力是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军事文化软实力作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价值观。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威慑力,必然要求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古今中外的军队都十分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以保证其使命任务的完成。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武德文化,形成了以崇仁尚武、捍族保民、精忠报国、合军制胜的武德文化体系,中国军人历来以“执干戈以卫社稷”为神圣职责,以马革裹尸、以身许国为最大荣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了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众多民族英雄。“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愿得此生常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中国军事文化的画廊里雄浑激越的爱国主义诗篇
比比皆是。放眼寰宇,世界各国大都有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并普遍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宣扬核心价值观,提高军事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俄罗斯军队在提出“为重振俄罗斯担当使命”的同时,还提出了荣誉、形象、责任、纪律、勇敢等核心价值观念,并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官兵的核心价值观养成。日本自卫队在建军计划中强调:“没有精神支柱的军队等于空中楼阁”,并提出了“忠节”、“武勇”、“奉公灭私”、“以国为家”等核心价值观念;英国军队强调“忠诚”、“自豪”、“坚定”、“做真正的不列颠勇士”;德国军队强调“忠诚”、“服从”、“勇敢”、“奋发”……尽管各国军队对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各不相同,但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育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特别是“头号世界警察”美国,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美国在增兵伊拉克的特殊时刻, 布什总统亲自在白宫为阵亡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邓纳姆亲属举行授勋仪式, 颁发“荣誉勋章”。美国国防部于2004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美国支持你” 活动, 引导和鼓励全国民众以三种方式向军队致敬: 直接向军人及其家庭发送表达谢意的邮件, 为军人及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路遇军人做出友善的举动。另外, 美国爱国主义节日大多与军队有直接关系, 如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美国独立纪念日等。每逢这些节日, 美国举国同庆, 借以激发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凝聚部队士气。1982年, 美国政府拨款在华盛
顿建起“越战纪念墙”, 将所有阵亡官兵的姓名刻在墙上, 并将每年7月7日定为“越战阵亡和失踪人员纪念日”, 至今社会影响很大。
我军是世界上最注重核心价值观建设、核心价值观最鲜明的军队。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明确规范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集中回答了“听谁指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特别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情况的大背景下,在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军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社会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现象对军营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将进一步筑牢我军的精神支柱,极大的提升我军的软实力。
纵观国际国内,构建和培育军人价值观已成为各国军队培养实战型、综合型人才的主流趋势。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一个走向振兴的民族背后,必然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强大的军队,必然有一个崇高而科学的价值观的支撑。只有在准确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深入理解其时代意义,我们才能寻求出有效途径,为官兵的普遍理解认同、自觉践行、永葆我军本色、科学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更切实的政治保证,注入更
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中医,临床能力,核心内涵,本质特征
临床能力主要是指获取处理临床信息的能力, 临床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 E d u c a t i o n, I I M) 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 (GMER) , 提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7个方面。GMER的内涵是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相呼应, 它的提出给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案与标准, 也给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医学是祖国国粹, 博大精深, 底蕴深厚, 以其“整体观念”为特征, 辨证论治为精髓, 阴阳为纲、八纲辨证。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医临床能力培养为主线、现代医学技术手段为保障、模拟教学为手段, 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医患沟通技能及创新能力, 全面构建现代中医临床教学体系。一位合格的中医师所具备的中医临床能力包括哪些呢?其核心内涵及本持特征是什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认为, 一位合格的中医师必须具备的中医临床能力必须包括:本原的中医临床思辨能力, 扎实的临床操作能力, 超前的研究创新能力, 灵活的沟通交流能力及积极的团队合作能力[1]。
1 本原的中医临床思辨能力, 本质特征---辩证性
临床思维是指医师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中医学在观察日常生活世界各种自然现象, 包括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 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 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 以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中医原创思维方法体系是基于日常生活世界, 认识人体生命规律, 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认识论基础, 以“关系”为认识的逻辑起点, 以“整体性”为根本特征, 以“象”为主要的思维要素, 以“模式推理”为主要方法, 重视直觉体悟, 富有辨证思维特点, 追求天人形神和谐的方法系统。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中国传统象思维的特点[2]。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它在哲学上揭示了宇宙万物的两条最基本的法则, 即客观世界是由矛盾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 万物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中获得平衡。中医临床思辨能力体现在以联系的、运动的、矛盾的观点把握思维的对象, 以阴阳为分析事物的分类原则和理解事物的辩证运动的动力原则, 以五行为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普遍联系的原则, 无不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
2 扎实的临床操作能力, 本质特征----实践性
“思行合一”是任何行为的必备因素,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理论源于实践也发展于实践之中。中医临床实践能力是中医临床能力的重要体现, 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舌诊、脉诊、按诊等四诊操作能力;中医临床常用技能掌握能力, 如:针灸、推拿、刮痧、捏脊法、敷药、坐浴法等;现代医学基本技能掌握能力, 如体格检查、无菌技术、胸腔穿刺、腰椎穿刺等;另外需要掌握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等专科技能, 而这些技能均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通过医学训练模型、SP、或计算机虚拟实验、临床实习等方式掌握临床技能, 形成了实验、见习、实训、实习四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临床操作能力培养只有通过多学习、反复训练、反复临床获得, 它具有实践性特点。
3 灵活的沟通交流能力, 本质特征-广适性
医患沟通是医师和患者之间交换医疗信息和分享医疗思想及感情的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的健康意识、自我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医疗服务的内涵也不断延伸, 交流与沟通技能是现代医师重要素质特征。目前, 患者对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和医学责任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是医患关系日渐紧张的最重要原因。医学研究虽然已取得巨大进步, 但还有许多问题没解决, 如许多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明确, 许多疾病还不能根治, 许多疾病晚期还面临着高投入与低效益的巨大矛盾, 社会赋予医学的义务与权力也局限了医学的责任, 它赋予医师的诊断权、处方权和手术权等, 人们甚至认为其所有健康问题可以完全依赖于医师, 而忽视了其本人及其相关背景因素对其健康应尽的至少是一些道德责任。在此背景下, 医师需要反复地、不断地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沟通, 需要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年龄及不健全的人格特征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需要忍受患者的误解与指责, 需要用豁达的心胸包容一切不公平的待遇。顺此, 医师必须有广适性的交流与沟通技能, 才能应对医患问题。
4 超前的研究创新能力, 本质特征-前瞻性
研究创新能力是中医临床能力另一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 临床出现各种难以解决的新病种、新问题, 需要医务工作者去逐一攻克。超前的科研意识及创新能力尤其重要。中医师在遇到临床问题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解决难题的创新方法, 如何运用中医手段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疾病是钻研的重点。高等中医院校在培养中医人才研究创新能力方面需要注意: (1) 学校在办学宗旨上营造创新氛围, 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创新冲动, 激发学生自觉地进行一些创新尝试, 逐渐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创新意识;在中医教育体系上,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使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学习为主, 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 (2) 树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目标;注重考核方式的创新, 逐步改变以考卷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 (3) 教师应在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介绍一些重大医学问题被发现、提出、研究、解决的过程;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体现出分析批判的思路, 养成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自己的独立思考, 去获取人类已有的医学知识, 前瞻性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行为习惯,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创造性[3,4]。
5 积极的团队合作能力, 本质特征-融合性
所谓团队协作能力, 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 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 不仅要有个人能力, 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中医学的医疗行为与现代医学同样, 医疗效果关系到各个治疗环节, 从四诊辨析、病史采集、辅助检查、治疗用药等, 医疗中,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家相互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团队的作用在于: (1) 团队作用大于个人: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 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 它同时也强调成员的共同贡献, 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 (2) 团队协作的本质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一个切实可行、具有挑战意义且让成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 不分彼此, 共同奉献。 (3) 团队合作与个人的潜力:当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坦诚相待, 都有一份奉献精神时, 取长补短, 个人的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如果大家把团队里面每一份子的优点长处都变为自己的长处优点, 灵活运用, 不仅团队的力量日益强大, 自己的能力, 潜力也慢慢得到升华。 (4) 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协同合作是任何一个团队不可或缺的精髓, 是建立以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无私奉献, 团队成员因此而互补互助。因此, 每一位中医师需要具有积极的合作能力, 与医务人员、患者都保持良好的融合性, 才能保证医疗工作的成功进行。在医疗团队中只有大家不断地分享自己的长处优点, 不断吸取其它成员的优点, 遇到问题及时交流, 才能让团队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效地解决医疗难题[5]。
纵上所述, 五项临床能力是一个合格中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核心能力, 高等中医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除此这外, 决策与管理能力, 职业道德与伦理素质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只有这样, 中医师才能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医疗问题,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金桂兰, 汪悦, 孙丽霞, 等.中医临床辨治能力训练平台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 :78-79.
[2]杜立英, 吕爱平.利用分形理论探讨中国传统象思维对中医思维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 2012, 39 (2) :254-255.
[3]苏坤龙.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10 (5) :289-290.
[4]余风英, 胡承明.医学生创造意识调查与培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10 (5) :19-20.
关键词传统艺术本质特征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是一种无形的历史资源,是我们民族艺术的优秀宝藏。本文从艺术的文化角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并深入阐释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出来的现代价值。
1 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
在传世至今的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中国艺术的本质的论述,如《庄子》中的“乐也者,……道可载而与之俱也”;《韩非子》中的“道者,圣人得之以成文章”;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原道心以敷章”,“道言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北宋学者兼文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也有“文所以载道也”的说法;直至清代也不乏对中国传统艺术本质特征的多角度分析,如美学家刘熙载《艺概》说:“艺者,道之形也。学者兼通六艺,尚矣!次则文章名类,各举一端,莫不为艺,即莫不根极于道”等等。以上文论中谈论的关于“艺”的问题显示出,中国的艺术本质上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系的,是体现人对宇宙本体和本质之道认识的文化载体,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文化载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
艺术认识的思维上呈现出中和的特征,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二。纵观中国的传统艺术,艺术家们在对艺术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注意同时把握艺术中各种相互对立的要素的关系问题,艺术家在处理这种内在的对立时,始终在追求使之中和以达到一种“圆满”的状态,即现代研究学者经常所说的“圆”,“圆”是“中和”的一种最终表示,是中国艺术的整体生命观的最高体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一,以一生万,乘万为一。”这里“道包含着正反两极的统一,而这个正反两极的统一,便是“道所化生的‘一’,是混沌,是全,是阴阳未分之气。在中国哲学上,实际上把这个混沌无形之气视为‘圆’。”圆,即中和。
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存在着大量内部规律性的要素,这些要素都是互为矛盾地统一存在着,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气息的中国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自身所特有的、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的、具有“中和性”思维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的两种本质特征,使其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艺术,它对我国艺术发展的现代价值也最大程度地体现于此,是我们的中国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我们的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会围绕着这两个本质内涵。
传统不可丢弃,传统孕育着新生。中国传统艺术在其发展道路上并未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充实发展自己,在保有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的现代价值,因此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现代价值不容忽视。
2 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所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已有的智慧结晶,是维系民族艺术的生命线,是后人不断承继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1历史价值
“文化”、“艺术”﹑“历史”这三个词构成了整个世界。中国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历史,是历史就必须有意义。“从‘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意义上来说,历史传统总是以构筑家园的形式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理解方式和现代准则,也就是说,我们的各种观念,都是以往各种传统在在时间中的延续。”这段话,对于艺术的价值来说,最适用不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何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无外乎两种东西:文字和艺术。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就只有靠艺术来记录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等提供了对于历史认识的凭证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艺术同样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历史依据,“读史可以明鉴”,当代艺术的发展的创新可以在传统的艺术中寻找到生命的源泉。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从一幅幅洞穴岩壁的图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社会生活,一个艺术作品,就是一个真正的历史。
2.2借鉴价值
传统如根,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之一,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艺术理念、艺术语言、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这些独特的艺术特质,为今日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养料,它也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艺术的形式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本性及民族表现方式的浓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中国传统艺术最精华的地方就是其对于“形”的精神性的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对于“形”的精神性认识的透彻性使得中国传统艺术被认为是极端成熟的艺术,它具有整体性的精神个性,这种精神个性是西方艺术和其他民族的艺术所不具备的,恰恰就是这种整体性的精神个性正是中国艺术之所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中国的艺术想要继续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要学会鉴赏传统艺术的精髓,在传统艺术精髓的滋养下,获得自身的发展,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借鉴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借鉴价值。我们在谈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时说到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思维上的中和特征,这种艺术思维上的中和特征,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它贯穿着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始终。这种理念,可以归结为几个词:“中和”、“淡泊”、“古雅”、“简约”,这些艺术的理念不仅在艺术学本学科中对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学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对于我们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就如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阐释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人间的性格,是现实的性格……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征服自然为己用的意识不强……但是,在人的具体的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人生价值的根源,不假藉神化和迷信的力量,使每一个人,能在自己一念自觉之间,即可于现实世界中生稳根,站稳脚,并凭借人类自觉之力,可以解决人类自身的矛盾,及由此矛盾所产生的危机——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民族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它能给与后人的不仅是一幅画和一首音乐这样的简单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接受,它真正想表现的正是它的本身的内涵和精华,留给后代人并指导后世人的生命内涵。如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一书中谈到的那样:“道,舞,空白,是中国艺术境界结构的特点,艺术,要形落一切表皮,呈现物的晶莹真境……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向……藝术表演着宇宙的创化。”艺术真正的追求正是我们人类对生命的最终极的追求,现代社会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艺术所表达的精神相连,而现代社会的真正的精神价值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借鉴上,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表现。
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题材情感图式等艺术程式和手法上的借鉴价值。这一点是不必要多解释的,这也是传统艺术最直接的借鉴价值的体现,现代艺术的发展的前提便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程式和手法的吸收得上的。
2.3区别于‘他者’的个性价值和提升人生信念的价值
这里的‘他者’,不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他者’,是指相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之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艺术。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要说明和解释的,但在目前这个世界追求文化提升的时代里,我们有必要加以强调。当前这个时代国家综合水平的竞争不仅仅在经济方面,已经扩大到对文化艺术的竞争,这种无形的竞争往往使得我们的民族艺术悄悄流失,这种艺术文化的流失是严重的。如近年来韩国已经向联合国文化组织申请到端午节是韩国的民族节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的民族节日和传统文化居然处于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处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外国友人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心,另一方面在于我们缺少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意识,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属于中国自己的,我们拿什么来说明那个艺术是我们中国的?区别、特征、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们需要找到并加以证实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应该给与她特定的界定。中国的就是中国的,它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我们希望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以最有利的理由和实证来说明,这个文化艺术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是区别于‘他者’的!这种用于区别于‘他者’的价值观,也是传统艺术重要的价值体现,是我们现代人正在忽略的,也是我们以后必须加以重视的。
中国的传统艺术还具有提升人生信念的价值,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世界里,我们的传统艺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升我们中国人的世界生存的价值感,可以从精神层面提升人的精神的信念,提升我们坚持人生信念的信心。抵制西方的文化冲击掉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努力地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被世界认同时我们的国家信念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3结语
传统艺术的价值是由“历史的延续性”和“推翻坏传统的革命”共同构成的,传统艺术的价值并不在于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循规蹈矩的吸收,也不在于艺术家在传统艺术的原有基础之上,抹杀它的自身的价值体系,传统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给艺术家提供了感情、题材、方法等标本,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自己独立地批判地检验这些题材标本,在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对传统艺术有所取舍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才是传统艺术的真正价值的真正体现。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人类意识的符号有两种:一种是认知性的逻辑符号,一种是感知性的表现符号。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艺术。两者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一个是实用的,一个是审美的。而语言既可以作为认知性逻辑符号系统,也可以作为感知性表现符号系统。下面一起吧看看吧!
它有两种:一种是日常语言,一种是艺术语言。日常语言就是我们的普通会话语言,它是告知性、实用性的,艺术语言则是表现性和审美性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构成的更精练、更有审美表现力的语言。而以文字为手段的诗,它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这是说,诗歌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般文学语言的特征和美感外,还必须具有内在征服力。这种力量是隐形的,是从表面找不到的但又深藏于语言背后的意蕴和精神。诗是表现看不见的,只可想见、悟见的东西,如心灵、道德、情操等。诗不仅仅在于表现什么,而是在于意味着什么,即隐含在语言符号之中的意义。
一.诗歌语言的情感性
苏珊朗格说:“当人们称诗为艺术时,很明显是要把诗的语言同普通的会话语言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当然不能在其语言的要素――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做文章,也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的区别归结为诗有格律,散文没有格律。鉴于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进行比较,而应深入到内核,从两种文体的语言与作者心灵世界的关系上进行考察。
从视点的角度看,诗与散文(广义)是异质的。所谓审美视点,“就是诗人和现实的反映关系,或者说,诗人审美的感受现实的心理方式。从审美视点观察,文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视点文学,即非诗文学;一类是内视点文学,即诗和其他抒情文体”(吕进语)。内视点也称心灵视点或精神视点。简单地说,诗关注的是内在世界,表现的是诗人内宇宙的形貌和色彩;而散文关注的是外在世界,描绘的是外宇宙的形貌和色彩。因此,散文语言力图尽量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产生逼真的艺术效果。客观性是散文作品的基本特征,外视点是散文的“身份证”。而诗歌恰恰相反,它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的描述,而是致力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感受,它是外在世界的内心化、体验化、主观化、情态化。诗歌对客观世界的观照主要通过“以心观物”“化心为物”“以心观心”三种基本方式进行。如果说散文是在外在世界徘徊,诗就是在内心世界独步,诗是诗人在内心深处的梦呓或独白。
由于诗是一种内视点艺术,其主要任务不是再现客观现实,而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因而,诗歌语言的描绘功能相对缩小,而表情功能大大加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与散文虽同属语言艺术,但实质上它们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诗歌语言是一种情感性语言,散文语言是一种写实性语言。若用散文的眼光去看诗,就会产生很多误解。比如,不少人就曾认为“白发三千丈”夸张失真,其实,只要明白诗歌语言是一种心灵语言,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解了。
诗人必须打碎散文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进入诗歌。另一方面,诗人又不能完全放弃写实语言,使诗歌完全陌生化。
二.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就艺术精神而言,诗歌与音乐非常亲近。诗所运用的语言符号颇似音乐语言的音符,它总是力求淡化它的日常意义,以陌生的面貌出现,让我们只能用心去感悟,却不可言说。
从外在形式上看,诗歌有着特有的韵律性,包括语言的节奏性和声调性。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就会知道,我国古代的诗都是能入乐歌唱的。从《诗经》到《楚辞》,从乐府民歌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性和韵律性。中国诗的音律,是由语音音节的停顿、声韵以及词本身的双声叠字等构成的。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开头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即使不看字义,先听声音,也可以把人们带入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中,感受到诗人孤寂的心境。这就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效果。不仅中国古代诗歌有着完美的音韵格律,日本的和歌,西方的十四行诗等,也都是在韵律性方面定型的艺术形式,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当代的象征主义,甚至把每个词当作音符,把每首诗当作可以演奏的乐曲。即使现代新诗有意打破格律束缚,也同样很讲究音韵美。在现代诗歌史上,“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等就明确提出新诗须具“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命题,并躬身力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都是具有音韵美的经典之作。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之所以说诗的语言是一种音乐语言,除了它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外,更重要的是其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向。在读诗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觉察到,诗的语言时常透露出一种散文语言所没有的光辉。一些散文中显得十分平凡的字句,有时忽然会在诗歌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这里,语言的办事性功能已完全退化,而表情性功能却发展到最大限度,由原来散文语言对意义的追求变为对意味的追寻。当我们听到《蓝色多瑙河》《第九交响乐》《二泉映月》等旋律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有―种或宁静、或悲壮、或深沉的感受;同时,又因听者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想象力和当时环境的不同而感受各异,并且听者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意味,很难用“意义”这个概念去界定。诗歌语言也正是这样,当散文语言一旦经过诗人的组构,它就由外在世界的符号变为诗人心灵的音符,就有了―种不可代替性或置换性。
当然,我们不能说诗歌语言就等于音乐语言,诗歌语言虽然追求音乐美,讲究韵律和节奏,但它绝不是单纯的声音艺术,不只是声音的优美回环,它是音与义的交融,即诗在追求意味的同时,也保持着对意义的依恋。倘若没有思想和意义,那它剩下的就只是一堆语言的空壳。另―方面,音乐语言的那些暗示性,有着明显的约定俗成的程式,比如听到哀乐,没有一点音乐细胞的人同样也会感到悲伤的意味,而诗歌的语言则相反,它总是力图排斥一切程式,它永远是独特的个人化的,是上帝都还没有听到的那个声音。
三.诗歌语言的`含藏性 随手翻一卷唐诗宋词,我们都会为诗人们心灵的声音所打动,为他们把握语言的恰如其分而拍案叫绝。比如古代的诗人写愁,“愁”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因人因事因境而各不相同,如果要表现它,散文的语言恐怕是力不从心的,而诗歌的语言则让我们如此具体地尝到了“愁”的滋味。有以山喻愁者,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有以水喻愁者,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写愁更高一手,他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兴中兼比,意味更长。不管是以山写愁,还是以水写愁,以“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写愁,给我们的都是难以述说、愁肠百结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因我们的深入体会和想象而愈来愈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于这种不可言传和言不尽意的抽象事物,诗人们采用了“以实写虚”的手法,于是,便将难以状写之情寄于言外了。下面我们再看一首诗歌:
……
我另怀有目的,不猎艳,不狎邪,只
寻找一个秘密的姓氏被如何放逐到江西
那条古道从哪里出发,多远就
失去了亲人的足迹?
――剑男《前些年在西安》
姓氏有何“秘密”可言?一个姓氏又怎能被“放逐”?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但我们还是从“江西”这个地理名词找到解读的钥匙:此姓氏即诗人的姓,被放逐的应该是诗人被贬(不宜仅作政治解读)江西的直系祖宗。诗人以实运虚,追宗怀远,到江西去寻自己血脉的根,试图找寻自己从哪里来的答案。这个祖宗是谁?因何事被逐?出发地在何处?与亲人分别时是怎样的情景?这些潜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都在诗人的追问之列。诗人以实喻虚,化虚为实,以空间的 “古道”暗喻一千多年的时间长河,诗人回到现场,将回溯的现在时转换为想象的将来时,“多远就/失去了亲人的足迹?”令人感慨唏嘘,一种悲怆之感油然而生。我们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这几句诗的内容:我们这一支人是怎样从陕西迁到江西的?但诗人没有用这样的散文语言去直叙,而是虚实结合,使文字带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揪心的疼痛感,深厚的历史感,兼具一种苍凉的人生情味。
这就是真正的诗歌语言,把要表达的东西寄托在语言之外,正如我国古代大批评家刘勰所说的“义生文外”。把情境、心境等显示出来,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在语言背后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去体味。简单地说,诗歌语言的含藏性,就是指诗歌的意义隐含在语言的背后,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一个词、一个句子和一个句群的意义并不限定在他们自身。在一首诗中,它们不再只是传达它们的词典意义,而是赋予更多的暗示性和情感。就像克布鲁克斯所说:“科学的趋势将使共用语稳定,把它们冻结在严格的外延之中;诗人的趋势恰好相反,是破坏性的,他用的词不断地互相修饰,从而破坏彼此间的词典意义。”正是这种“破坏性”,使得诗歌得以形成独特的语言系统,从而把诗的语言从实用性的、字典诠释的一词一义的狭隘理解中解脱出来,通过有限的声音、词汇、语法规则,去表现诗人无限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言外之意、题外之旨留给读者自己去体味,去想象和补充。诗歌语言对散文的破坏,主要是通过象征、暗示、夸张等手段获得的,即古人所说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霭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写愁,就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当我们“问君能有几多愁”,诗人自然写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我们仿佛听到诗人胸中的波涛汹涌澎湃,看到诗人穿透语言后的欣慰与洒脱。正如纳德松所说:“世界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的痛苦了。”
★ 校园文化工作计划精选
★ 校园文化论文
★ 校园文化心得体会
★ 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 校园文化提倡标语
★ 校园文化安全实施方案
★ 8字校园文化标语
★ 校园文化柱标语
★ 校园文化游园会策划书
21世纪,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制约。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在中国能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障碍,而且能给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提供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从一个理念变成了一个执政纲领,从以前的学术概念变成了社会的共同理想,最后达到了执政党战略的高度。实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对我国当代及子孙后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本质特征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蕴含着现代人类活动的实践总结:“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同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能够同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能够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荣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瓶颈的突破两方面去体现。一方面通过物质基础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基础的储备,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延续提供潜在的能力,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性。毋庸质疑,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续度”(时间维),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能包含五代或者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所关注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不应只是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它们建立在充分长时间维上的调控之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时间维(持续度),从本质上表征了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满追求。
二、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急剧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发展历程重新审视,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它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唯一选择。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必备条件。任何生活活动,或是工业、农业或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都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富饶的资源宝藏是一笔天然财富,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无偿“恩赐”。自然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和非再生资源(如矿山)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
水土流失,河道堵塞,抗灾能力减弱;工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水平低,成本消耗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格体系没有彻底改变,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从而制约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切实完善价格体系,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和使用量,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持,才能全面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邴正:《当代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变迁》,《光明日报》1993年1月11日)。
(三)它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有复杂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少,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合理的分配关系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分配的严重不公是社会稳定的大敌。为此就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对合法的高收入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努力消除贫困,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本世纪末基本解决56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追求尽可能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人类的本能和社会发展目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消费方面的异化现象。例如: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占世界人口的少数,消耗着75%以上的商业能源和80%以上的原料,还在第三世界实行“生态殖民主义”,通过转移污染严重的工业而进行新的“生态犯罪”,如印度的核污染事件就是一例。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像马克思所研究的那样,建立一个摆脱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稳态”的市场经济模式(辛树帜、蒋德麟:《中国水土保护概念》,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有效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今后工作要在约束机制与投入机制上下功夫。尽管现在颁布了很多环保方面的法规,但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行为屡屡发生,这不仅需要完善立法,更要加大执法力度。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有个严格的执法队伍和严格的监督也难于发挥作用。
我国现有环保投入仅占GDP的1%,还要用来解决所有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这些钱分到全国各个环节,就是杯水车薪。要想根本解决环保的资金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让环保产业化,也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环境治理。除了一些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大工程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负责外,其他的环保工作完全可以依赖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来自行解决。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扶植环保企业,给它们资金上的、政策上的支持,引导、培育环保市场。同时,居民也要有环境成本意识。企业本身控制技术成本,推广环保产品也很重要。环保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开始的回收环节到处理后的利用环节应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才有利于环保产业化的实现。与环境污染治理相比,生态环境破坏后,生态修复更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怎样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活动是关键。生态环境的治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当地人的生存问题,否则破坏的速度会远远大于治理的速度。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是要尊重自然,只要不去破坏它,给自然一段时间,就会自然修复。总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奔小康的新理念,赋予了科学发展观更为丰富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因为,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承载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诠释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执政理念,赋予了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时俱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已经超越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特别是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看成实践的人,把人的本质属性理解为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强调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有需求、有思想、有观点、有血有肉的社会的人。离开了人的实践就谈不上观念,因为观念无非是人的感官直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形成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科学发展观是人通过实践形成的进步观念,反过来指导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思维模式。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进步的观念,如科学发展观一旦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就可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客观对象,对客观对象进行有效的分解与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认识目的的新对象。这个新对象最初是观念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从观念的对象到实在的对象的转化过程,就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过程,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强化过程。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人的能力”。是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顺利地完成一定使命的本领。
显然,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实践的人,社会的人,有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这里不仅包括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即吃、穿、住、行等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通过建设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即精神解放、思想交流和文体娱乐活动等;还包括通过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发展需要,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个人权利的实现、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及参与国家事务的自主性;也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谐相处;等等。显然,只有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需要。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只有满足一定的需要,才能体现一定的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在这里,动机、手段、目的三者的区别只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在人的本质中达到了统一,在科学发展观中实现了共同的价值。也就是说,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身既是人的需要,也是满足需要的手段和目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也是为了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要,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包含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种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利益都包含在公众的利益之中,是一个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因而,马克思主义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定位于“解放全人类”。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既不能代表一己的私利,也不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更不能代表小集团的利益,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一种新的境界。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始终不能迷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本质目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切切实实为群众谋利益。可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武术;本质;特征;功能;技击
中图分类号:G852.01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4—0420—03—文献标志码:A
武术基础理论是整个武术理论体系得以构建的基石,是进行武术科研的起点。长期以来,武术界许多问题争论不休,皆因武术的基础理论领域内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加强该领域研究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为此,本课题围绕武术最基本的本质、概念、分类、特点、文化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本文是关于武术本质问题的研究。
1对武术本质问题研究的综述
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体育文丛》编辑部曾邀请20多位武术专家就武术的性质问题举办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从会后整理的材料看,绝大多数人的意见是相接近的,即在性质上,技击是武术固有的运动特征。但是,后来在当时的极左思想影响下,武术的技击成为研究禁区,“技击”成为武术领域的一个避讳词语。例如,自1957年以后出版的甲乙组、初级套路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体育院系通用教材和大、中、小学武术教材,多为图解之作,在文字叙述中竟无一处能反映出武术的技击方法;又如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对武术的概念界定根本没有涉及武术的本质特点技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中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的确立,武术对抗形式比赛得以恢复,学术界也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基本达成共识——“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例如,1978年、1983年、1988年相继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对武术概念的表述都突出了技击特点,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研讨会对武术的概念表述中也肯定了武术的技击内涵。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却出现了一些“新论”和“另类思考”的争鸣。针对这些不同声音,有必要对该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博览众多研究,坚持“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的学者占大多数,但是他们只是理所当然地坚持,还有待提供充分的论据和进行深入论证,而提出新的观点的学者虽是少数,但却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得法。下面我们首先对该领域的研究分类综述,然后进行立论。
1.1坚持“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的相关论述
坚持该论点者除了上述的各版本的武术教材外,还见于很多学者的研究论文。例如,20世纪80年代温力在论证武术的概念时就指出:“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某类事物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也就是某事物赖以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矛盾”;“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是武术最基本的特点。这是武术的特殊矛盾,事物的本质决定于事物的特殊矛盾,所以说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正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杨红兵在《试析武术的概念》一文中也展开分析,认为:要能善打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通过武术的演练可以遥想中华民族的英勇雄姿,通过表演的艺术性还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这些体育和艺术方面的属性只是武术的偶有属性,就本质属性而言,武术是技术搏击。
更多的研究的起因是针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化发展倾向。例如,陈照斌在《试论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的统一》一文中针对武术套路逐渐脱离技击的趋向指出:应“突出武术套路魂的攻防技击特点,我们不能采取表面上承认,感情上回避,事实上否认,如此将最终导致对武术本质特点的否定”。田桂菊的《从武术的本质特征论中国武术的发展走向》也强调:虽然近现代武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历史看,决不能因此就否认技击性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这个逻辑前提;攻防技击乃武术的本质或灵魂,套路的编排应以攻防动作为基本特征。司昌军也呼吁:必须界定武术的本质特征,指明只有攻防技击才是武术的本质和灵魂。马敏跃、邹国建也坚持: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是打的艺术,以取胜为目的。李桦也指出: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它体育运动的鲜明特征,是武术得以发展的基石,也是武术动人心魄的魅力所在。徐向东较为全面地指出:武术的主要精神是尚武,主要作用及目的是实战搏击;攻防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点,更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灵魂,这与海外人士所说的功夫一词在概念上是一致的,即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兼具养生及表演作用。陆东群也坚定地认为: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动作的产生、变化与发展,主要是围绕着技击这条主线展开的,不讲技击就不能称其为武术,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武术的技击本质,如:朱君、秦延河从历史的角度,翟少红从学校武术改革的角度,张力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角度,李龙从对武术概念的纵向寻绎角度,王遂振从李小龙的武学思想角度,张志雷、李成银从武术的形式、概念、起源与发展几方面,等等。
涉及“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的论述还有很多,如:陈永辉等的《竞技武术全球化之策略研究》、《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刘林生的《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路探索》,陈异等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方向的探讨》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2对“技击是武术的本质”质疑的相关论述
原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山曾指出:武术套路运动的本质特性应包括攻防技击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和各拳种、器械的不同风格特点。这里显然将武术套路的本质由原来的攻防技击扩大到文化层面。蔡仲林、汤立许也指出:技击动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统一才是武术的本质特征,也是武术发展的动力源泉。洪浩依据列宁、毛泽东、胡塞尔有关事物本质的论述,提出:“技击不是武术惟一本质”,并将武术的本质划分为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2个层次,一般本质是武术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項目共同具有的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而特殊本质是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击本质。
以上学者只是对武术的本质特征在技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延伸,然而,更有学者则完全抛弃了武术的技击,甚至否认技击是武术的本质。例如:有学者认为:“道”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拳技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的“道”。秦开元认为武术的本质特征有2点:历史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特征。汪海
涛也有过类似论述,他指出:中国武术就其本质而言,所展现的是一种人体文化和精神再现,即整体上追求模糊性的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表现形式上注重个体心理上的平衡和情与理的和谐的感悟。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与西方竞技体育的外显、客观、实效等价值取向,以及以力量、速度等物理特征的结构体系是完全平行的2种文化形态。这些学者的共同之处是回避了武术的技击本质,而将武术的本质与其文化特色等同起来。
著名学者王岗教授则把“技击”跟“暴力化”和“低俗化”联系在一起,提出:“‘技击’的武术……在近20多年的武术发展进程中不断地推动着‘文明的武术’越来越‘武技化’、‘暴力化’,甚至是‘祛文化化’和‘低俗化’的”,进而提出:“倡导‘技击’理念的中国武术发展是历史的倒退”,从而对“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提出疑问,其博士学位论文在否认“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的基础上,指出:武术的本质是教化。吴福友等则指出武术的技击本质论有2个弊端:①它使传统武术沦为一种工具,不利于武术的健康发展;②它很容易导致武术消亡论,因而否定了武术的技击本质论,提出武术的生命本质论。这2个研究都以是否有利于武术的发展来确定其本质。客观地讲,武术的本质应该是相对固定、确定不移的,它不应因为人们的主观好恶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对武术的本质问题的分析
以上几方面的论证各执一词,相互对立。要彻底解决这个矛盾,首先应明确“本质”一词的具体含义,为此我们查阅了权威辞书对“本质”的定义。《辞源》对“本质”有2种解释:“①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物质的本体”。《辞海》对“本质”的解释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综合2本辞书对“本质”的解释,可以认为: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武术本来就固有的,根源性、本体性的特征。
有鉴于此,对武术的本质的研究,还应该追本溯源,到武术的原始形态中探寻其本来就固有的,根源性、本体性的特征。
《中国古代体育史》中有如下的论述:“据推断,当时人类的社会活动只能勉强区分为2类:①求食——采集和渔猎;②攻防——发起对野兽、对其他人群的进攻和自卫”;“发展到后来的拳击、拳术、兵器武艺、摔跤、手搏、擒拿格斗等实际上就是从最原始人类的这种徒手或手持石片互相格斗中发展起来的”。温力教授也指出:“对自卫的需要是随着人类产生就与之俱来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需要,甚至可以说是在人类产生以前的动物就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本能”,原始人小到个体,大到部落,经常因利益纷争而发生争斗和战争,这是早期人类武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推动着这种先天的自卫本能逐渐发展成后天的技击术。
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不同发展,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受各自的文化影响,不同地区的武技也逐渐具有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中国武术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特别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2个繁盛期——先秦诸子和赵宋诸儒文化的影响。受先秦文化影响,武术已经初具文化形态,重道、重德的文化特色开始初显。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武术在明清之际全面成熟,武术的重道,重德,重整体思维,重辩证思维,重意境,尚巧不重力,门派林立,拳种纷呈、套路丛生等文化特色都一一呈现出来,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载体。
正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中国的武技的武术才在世界武技中独树一帜,但是,武术的这些独树一帜的特色,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的,都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并非武术所固有的本原性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学者对于武术产生或形成的时间存在异议,提出:武术到了明代才产生、成型,在此之前的武技因为不具备武术的典型特征而不能称其为武术,例如:孙金亮、刘秉国、曾世华等的研究都提出类似观点。实际上,武术始终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只是到了明代受中國传统文化全面下移的影响才开始全面成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其成熟之前的内容不是武术。各个版本的中国武术史都从原始社会谈起,是有其道理的。武术只是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种武技中的一种,不同的武技正如作为独立个体的不同人,一般而言,某人的特征经历了成熟期以后,步入中年才基本定型,但我们不能否认此人在中年以前不具备成熟期的特征时是另外的人,更不应因其孩提时只有乳名,没有现在的名字,而否认他早就已经存在。一个人的诞生是以其出生为标志,而非步入中年成熟以后。武术因满足人类生存自卫的需要而产生,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因外部文化环境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借用温力教授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仅从技击角度而言,世界各国的武技“大同小异”,它们是“同质异趣”的东西。也就是说,世界各国的武技具有相同的本质——技击,具有不同的特色——文化上的差别。从《辞源》、《辞海》对“本质”的界定角度出发,也只有“技击”才是武术“本来”就“固有的”,“本体性”的“根本属性”,其他文化特色都是在以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并非武术本来固有的、本体性的根本属性。
如果要进一步区分中国武术的技击与国外各类武技的技击的区别,可以认为武术不仅追求技击,更追求技击之道,倾向于以巧取胜。像庄子论剑、越女论剑中对剑术技击规律的精彩论述,俞大猷的《剑经》对棍术技击规律的精典总结,吴殳的《手臂录》对枪术规律的高度提炼,太极拳技击对劲力的全方位把握,都是武术追求技击之道的集中体现。在对技击的规律孜孜以求和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如何更加巧妙地技击,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技击,是中国武术对技击本质的特殊把握,也即武术技击的特殊矛盾所在,这正是中国武术独树一帜的技击特色。
实际上,前面一些学者提出的追求“道”,讲“教化”,“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和各拳种、器械的不同风格特点”,历史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特征,人体文化和精神再现,等等,都是武术区别于国外武技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非武术固有的、本体性的根本属性。否认武术的本质是技击的各类观点实际上混淆了“本质”、“特色”、“功能”等几个词的含义。应该说事物的本质是其性质中的一种,专指“本来的性质”;事物的本质也是其特色中的一员,是本来就固有的特色,而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增添的特色;事物的本质与其价值功能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本质只有一个,而价值功能可以是多元的,联系在于本质只规定着事物的主导功能,而非副功能。武术本来是一种技击术,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增添了一些文化特色,同时其价值功能也逐渐多元化,由原本单一的技击搏杀,增加了健身养生、艺术审美、道德教化等许多方面,从其性质方面讲,现在的武术既具有体育属性,也具有艺术属性,但其本性是技击。只有真正抓住“本质”的真正含义——事物本来的性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性的东西,才能
够彻底弄清武术的本质,从而大胆结论: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只是这个技击本质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具有了独具一格的特色——追求技击之道,倡导以巧胜力。
3结论
众多有关武术本质的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坚持“技击是武术的本质”这一观点,只有少数学者提出异议。
根据《辞源》、《辞海》对“本质”一词的原始界定可知:“本质”是“事物本来的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武术原本是一种技击术,因此,武术的本质仍然是技击。
一些学者之所以对“技击是武术的本质”提出质疑,是因为他们混淆了本质、文化特色、价值功能几个词语的具体含义,武术的一些文化特色和价值功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非武术“本来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属于本质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周伟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历史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3(7):18-20.
[2]陈照斌.试论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的统一[J].体育科技.1994,15(4):4 7.
[3]温力.试论武术的概念[J].体育科学,1989,9(2):13 16.
[4]杨红兵.试析武术的概念[刀.安徽体育科技,1994,15(1):8 9.
[5]田桂菊.从武术的本质特征论中国武术的发展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5(1):17-19.
[6]司昌军.对中国武术申奥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118—120.
[7]马敏跃邹国建.对竞技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7):42-43.
[8]李桦.对武术套路中创新动作的研究[J].武术科学,2004,1(6):43-44.
[9]徐向东.从武术的本质特点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4):121—123.
[10]陆东群.论武术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15.
[11]朱君,秦延河.浅析武術概念的确定[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14-15.
[12]翟少红.试论构建“淡化套路,提倡技击”的武术教材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5):58-59.
[13]张力.技击:武术发展的核心支柱[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3):88-90.
[14]李龙.中国武术概念的寻绎[J].武术科学,2007,4(11):8-8.
[15]王遂振.李小龙武学思想之透视[J].武术科学,2005,2(4):22 24.
[16]张志雷,李成银.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与原则[J].体育学刊,2005,12(1):71—73.
[17]陈永辉,唐劲松.竞技武术全球化之策略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5):54—55.
[18]陈永辉.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108—110.
[19]刘林生.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路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l(4):138—139.
[20]陈异,吴东煌.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方向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4):93—96.
[21]张山.略谈当前竞技武术的发展[J].中华武术,1995(3):4—5.
[22]蔡仲林,汤立许.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77—79.
[23]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88—95.
[24]蔡仲林,汤立许.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77—79.
[25]秦开元.我国武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新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2):76—78.
[26]汪海涛.文化冲突中武术的传承与变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589—591.
[27]王岗.对“技击是武术本质特征”的另类思考[J].武术科学,2007,5(11):扉页.
[28]吴福友,付文生,席饼嗣.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57—60.
[29]康哲茂.新辞源[M].台南:综合出版社,1977:327.
[30]倪文杰,张卫国,冀小军.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49—50,1584.
[31]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0:11-12.
[32]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35.
[33]杨建营,邱丕相.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47—50.
[34]孙金亮.浅谈武勇、武艺、武术的本质区分:就《武术》教材“概述”章及有关文章提出质疑和商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3(3):22—26.
[35]孙金亮.浅谈中国武术的成型与全面发展[J].体育教学与研究,1983(4):57—6L
[36]孙金亮.浅谈武勇、武艺、武术的本质区分[J].体育科学,1985,5(2):18-22.
[37]刘秉国.中国武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6(2):66—70.
【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0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途径12-20
核心价值观征文11-05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培养05-31
学院核心价值观活动05-30
核心价值观培训通知06-20
核心价值观之友善09-30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10-06
核心价值观进课堂10-08
核心价值观24字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