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得道者多助(精选10篇)

得道者多助 篇1

(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从写作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甲文由战争谈起,论证了人和是克敌制胜首要条件,进而逐层推进,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进一步指出“得道”的重要性。乙文主要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由个人事例谈起,得出逆境造就人才的观点,最后指出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必须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由此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主要是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从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2、从论证方式看,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到治国的道理。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3、从文章结构上看,甲文采用了的结构方式,开篇提出“观点,然后以战争为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乙文采用了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先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依据,然后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从语言特点上看,两篇文章都运用了

5、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甲文在文章的开头提出 的观点,在文章中间部分得出的结论,然后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乙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6、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A、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所以动心忍性()以天下之所顺()B、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士: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D、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

降大任于是人也()E、之:三里之城()天下顺之()F、而:环而攻之()而后喻()而死于安乐也()然而不胜者()G、故:故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H、城: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

I、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J、然:然而不胜者()然后知生于忧患()

7、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简答题:(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各是什么?(第一问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问用文中原句回答)

(3)孟子认为国君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为什么?

(4)孟子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练,其中,从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从生活上磨练的句子是,从

得道者多助 篇2

笔者认为,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弄清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论点这个概念。

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看法和主张。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这一问题或事件的总主张、总观点, 一般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姚麟园在《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中做了如此论述:“论点可以是多层次的。根据论点内涵的多寡及其结构的复杂程度, 有的作为单一论点提出, 加以证明便可;有的则需分解剖析为一总论点以及隶属其下的若干分论点, 自下而上, 条分缕析, 达到最终确证总论点的目的。”这段话中的“总论点”即指中心论点。那么, 怎样才能判定本文的中心论点呢?

首先, 要分析文章的标题。议论文标题分为论述问题型标题、中心论点型标题、论述范围型标题、论述对象型标题四种。不论哪种标题都有点明或提示中心论点的作用, 使人见其题而概知其旨。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第一节, 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为什么用“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作标题?标题是哪个句子的深化呢?本文先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强调“人和”的作用;同时, “人和”又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所以,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是前面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即文章的中心论点。编者之所以把中心论点提炼为“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并作为这节文字的标题, 是因为这样不仅概括了本文的基本内容, 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而且突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其次, 要了解作者的思想主张。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与主旨,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核心。如果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那么也就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精髓。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 社会动荡, 各国相互攻伐, 人民生活痛苦。面对现实, 孟子讲求“唐虞三代之德”, 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 人民可以推翻他。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 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 才能一统天下。他到处游说, 希望封建统治者实行“王道”, 施行“仁政”。在本文中, 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并假设攻守均遭失败的战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然后从治国以及理论方面 (域民、固国、威天下) 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那么, 如何才能得“人和”呢?结论是统治者要“得道”, 即施行“仁政”。所以, 孟子的目的是在宣传儒家的“仁政”思想。因此,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只能是“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的一个分论点, 是用来补充或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是从不是主, 是目不是纲。

再次, 要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本文的论证思路显然是从“谈战争”达到“谈治国”的目的。战争是当时残酷的现实, 孟子从现实入手, 通过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两个观点的论证, 突出了“人和”在战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然后再用一组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从理论上强调了“人和”在治国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很显然, 这里的“域民”“固国”“威天下”已不是战争问题或军事问题了, 而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政治问题。可见本文不是论战争, 而是讲民心向背的, 是借战争来论述实行“王道”即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 水到渠成地推出了“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心论点。

最后一组对比句和一个假设句强调了“得道”的重要意义:施行“仁政”的君主是一定会得“人和”、统一天下的;施行“仁政”的君主“有不战之时”, 即使去打仗, 也一定是自卫的、必胜的正义战争。

最后, 要明确作者的论证意图。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 他反对战争, 极力游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是一位儒学大师, 不是一位军事家。因此, 我们可以肯定, 孟子不会去研究战争, 他研究的是统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人和”的问题。朱熹在《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的后面是这样注解的:“尹氏曰:‘言得天下者, 凡以得民心而已。’”本文虽然用了大量笔墨去论述战争, 但这是表象, 是凭借, 其真正目的是论述“人和”的实质, 就是“得道”, 即施行“仁政”。统治者只要“得道”, 施行“仁政”, 就能得“人和”。所以, 孟子的意图是告诉封建统治者要“得道”, 要通过“仁政”去一统天下, 而不是鼓吹封建统治者凭借战争去一统天下。

得道者多助 篇3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整体感知,诵读为主;合作探究,品读欣赏;总结归纳,拓展迁移。在操作中化整为零,缓缓推进。

1、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一节课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上这一课时,先到教室里,和学生聊天。正在热火朝天时,听课的老师们进来了,学生不自觉地紧张了,当时我随意说了句笑话,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情形好些了。伴随着铃声,我们开始上课。在学生问候老师后准备坐下时,我打破常规,让学生站着做了个练习,我让他们对所在的多媒体教室做个简单的介绍。按照适当的顺序,重点放在特点与功用上,大声地练习“说”。学生被这种方式影响,开始左顾右盼,刚开始的紧张彻底消失了,课堂气氛活跃了。

2、明确学习目标。现在才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心中有数,有多重要。

我不想把这篇欣赏课当成教读课,学生应该轻松学习:①理解作者及其思想。②能正确识读“寡”“粟”。③解决一个通假字,两个关键词。④理解“天时”“地利”“人和”“道”等几个词的意思。⑤理解文中的道理。⑥拓展延伸。

①理解作者及其思想。这个环节只是让学生自己来识记。至于思想稍点一下,为后文的“仁政”思想做准备。

②能正确识读“寡”“粟”。这个环节是在诵读基础上处理的,“粟”读错了,其他学生来纠正,“寡”字难写,我特意在课题上留下空位,学生是反复看了几遍,居然还有些错。通过这种方法,这两个字我想无论读写与辨析,应该都没问题。这个环节使整节课的氛围更好。

③解决一个通假字,两个关键词。通假字的答题模式学生知道,直接让学生来做。“去”“有”这两个词语的安排在疏通课文时处理。

④理解“天时”“地利”“人和”“道”等几个词的意思。这几个词的理解放在疏通课文中进行。首先让学生明白第一段与二三两段之间的关系。教者稍加点拨,学生就脱口而出,他们是总分的关系。第一段是作者的观点,二三段是在围绕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教者接着点拨,准备突破难点。二三段是怎么陈述理由的呢?在学生讨论简单翻译后,学生才明白,原来作者是举了战争的例子,再结合战例分析,逐步得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观点的。这个环节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的。

⑤理解文中的道理。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把它放在第四段中处理。先由“多助”“寡助”说起,让学生理解两个词的意思,再考虑“得道”“失道”。“道”的理解也是个难点,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讨论,教师在学生中引导。“对大家好”“关心人民疾苦”“施行仁政的”“品德高尚的”……关于“道”,学生有好多种理解,教师强调“道”即“仁政”,那么“得道”是……“失道”是……,学生理解了。到这里我顺势提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他其实是要告诉我们,在战争中“人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⑥拓展延伸。“得道”“失道”对不同的人来讲,有不同的理解。对国君来讲,“得道”是指施仁政,“失道”指不施仁政。那么对一个学生来讲,怎样才能使帮助你的人多呢?对一个老百姓来讲,怎样做才有人帮助呢?对一个企业老板呢?这些问题一提出来,全班都热闹起来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4

1.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 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二、 重点:目标1、2

三、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四、 课时:一节课

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 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

1.A类:熟读并背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 翻译课文

附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 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论据

失道寡助 域民

治国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得道者多助 篇5

《 孟子 》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古今异义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池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亲戚

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 锋利

三里之城 的,助词

多助之至 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篇6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

三、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四、赏析课文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教师展示疑难字词句)

请前后两张桌子四位同学为一组,互为师生,共同探讨,教如果碰到疑难问题,可向前后求援,也可询问教师。此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小组派代表提出疑问,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归纳,解决文中重点字词,要取得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的效果。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要求:

a.翻译该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关的成语还有:优柔寡断、寡不敌众、曲高和寡、寡廉鲜耻、至理名言)

c.指出“亲戚”一词的古今义,找出文中其他古今异义的字:“革”、“兵”、“去”等,同时能列举出词义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

d.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a.探讨“域”、“固”、“威”三个词的用法。(“域”,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b.翻译本句。

(3)学生质疑。

(4)全体学生再次吟哦讽诵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气势。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吟哦讽诵,积累经典。(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及时巩固,加强积累)

美文还需美读,孟子的文章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而见长,学生自由选择有气势且最喜欢的小节,(想象自身为孟老夫子正在边写边吟诵自己的著作)放声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第四步:古为今用,拓展迁移。(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么精辟的论断,“天时、地利”皆属客观因素,人力难以操控,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又最为关键。中华民族历史悠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

(明确: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谐”,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共处,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希望战争永远远离我们……)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这种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全文吧!(师生共同朗诵全篇)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 篇7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3、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提纲试背

得道者多助 篇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于作战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小城,只有方圆七里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疆域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强大。能施行“仁政”君主,帮助支持他人就多,不行“仁政”君主,支持帮助他人就少。帮助他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意思。

⑾ [封疆]划定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得道者多助 篇9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 “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 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 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 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 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分段,降低的难度。可分为 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 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条件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

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是:这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固:使……巩固 畔:通“叛”,背叛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 父母兄弟

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②、学生思考讨论:是如何 逐层展开论述的学生 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师归纳后,小结

③探究“人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学生探究,孟子认为,在战争和治国中都需要人和,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怎样看待人和?

学生讨论交流。

(三)、赏析读,体会语言特色(三读品语言)

孟子 逻辑严密而富有文采,读起来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与所用的句式和修辞有关。

1、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双重否定句,体会其作用

学生划出并交流其作用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气势。演读

得道者多助 篇10

[教学目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互相提问、作答引导学生归纳。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得道者多助】推荐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理解答案11-03

上一篇:09安全常识教育教案下一篇:党员评议表自我鉴定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