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共8篇)

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篇1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改革。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系列化改革。所以它是新的。它新就新在理念上,新在与世界课程改革的接轨。是古代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后的又一次教法大变革。它必然带来迷失、模糊、甚至阵痛。特别是语文课程,从古代走到今天人们反而不知道语文究竟是什么,该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有人提议语文课不要语文,甚至有人提议初中以后可以不开设语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2年语文,几千个课时,无数孩子童年、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都砸 了进去,还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明确在语文教材上表现得很明显。说白一点,就是做了不 该做的事,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初步 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何进行呢?教科书的编写者为了突出“辩证联系”这一观念,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折磨孩子。人教社六年制语文第十册中有托尔斯泰写的《跳水》一篇课文。说 的是一条海船上,一个孩子跟一只猴子玩耍、追逐。猴子爬到桅杆上去,孩子也不甘示弱,爬上桅杆去追猴子。猴子灵巧,爬到桅杆上,把孩子的帽子放到了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气 极了,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突然间,情况变得危在旦夕。只要孩子一失足,就会跌到甲板 上,粉身碎骨。这时所有的水手都惊呆了。这时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出来了,手上拿 着一枝枪,他本来是要打海鸥的,看见孩子,立即把枪瞄准儿子,喊着:“赶快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小孩跳到水里,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 爱,那种情急之智,很感人。教参上要求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要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 联系在一起的?要注意是 怎样变化的。——猴子是怎么和小孩发生联系的?于是按照要求,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理 解猴子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就不停地挖掘字句,就这样生拉硬 扯,彼此痛苦不堪。后来又改为要把船长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一篇好端端的课文,硬是被整得支离破碎。到头来,谁都不明白,学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一位专家说,这样消磨孩子的美好时光,该谁负责?这样一来,老师不明、学生更不明。因此,语文只能算作一个方向不明、方位不定的模糊学科,也是一个学起来很累很难,学不学差距也不大的学科。因此我的发言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谈一谈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改革;第二,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角度谈一谈出现的问题及目前有哪些对策;第三,如何去迎接这场改革,时间允许的话再介绍两个课例。纵观语文课程历次改革,我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语文课的“目的不明、内容不明、教法不行。”这次改革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触及到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只能说是为实现语文新课程愿景我们一起去努力。我之所以用“愿景”这个词是受了连战的启发,想用这个词来说明语文课程改革还有相当一段路,甚至是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明史。鉴往可以知今,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

新课改的现状

1、问题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目前争论得十分激烈。我介绍两种主张。

一种来自权威方面。小学语文的编审崔峦先生认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特别是不同于理科。数学,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因为,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教和学的一篇篇的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靠教师钻研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其实所确定的内容还是字、词句、篇的知识与规则。语文是工具嘛!三维目标首先就是知识与能力。例如《捞月亮》,不仅仅是读懂课文,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这个道理。这是个例子。

另一种意见来自学者,主张既不要教语文知识,也不需要把握编者意图,就是不要语文的语文课。我摘引几段—— 语文课几乎时刻都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个学科的名字就足以让专家们一个劲地咬文嚼字:语文,语言文字乎?语言文学乎?语言文化乎?公理婆理,各执一词。如果当初语文这门课不叫语文,而叫母语之类,不知该如何去“顾名思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也是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仅仅是那些具有可操性的表达技能。你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感慨;你可以从描给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崇高;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你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

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他们的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一般的课外阅读显然缺乏这种“学术含量”,问题是,如果要孩子们从轻松随意的课外阅读走向“正襟危坐”的研究性阅读,相信其感受决不亚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本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了,所有的文章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没有哪个语文老师敢抛弃这一套“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几乎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老师们不得不把一篇篇课文当成阐释“规则”的“例子”。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得何其高妙,甚至不惜把文章拆成散装“零件”,供学生细细把玩。他们希望即使没有自己的讲解,学生也能操着这套“规则”去对付天下其他的文章,这叫“学会了阅读”。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语文教师除了体味作者的本意之外,还得领会教材编者的编辑意图。不管专家们如何博采众长、深谋远虑,它终归只是一种有明显局限的主观意志。文章被选入教材中的许多作家,面对编者们添加的高深的思考练习无不目瞪口呆。

一次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里面是一张他们学校的语文试卷,试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个章节,文章的题目叫《求医》,然后有八个选择题。我从未想过我的文章可以入选试卷,于是很细心地完成了考卷,结果发现我只做对了三个选择题。最最荒谬的是,我居然选择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这么说,还真有些道理,一位数学老师他不需要懂得偏正、主谓,也不需要划分句子成分,照样教懂概念、照样让学生读懂题意;一位物理教师他不需要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照样写出有价值的科技论文;照理说,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也就是说,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离开教参和资料能读懂一篇文章的有多少?经常写文章的又有多少?读了一辈子教参、资料,编了一辈子练习题,结果就是读不懂、写不出来。

看来,学习语文不是左分析右分析,也不是训练这训练那,关键是要背,尤其要背古代经典,然后是多写,始则“放胆”,终至“小心”。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规律。语文课的学问全在于此。

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教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要着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

我以为这种意见有些偏激。否则,语文教师该失业了。

第二个问题,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就存在的:所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才产生的。不管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的。文选的提供,并不意味着自动解决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问题。这个问题也要由老师来解决,这又是一大麻烦事,只好照着教参教了。(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首先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作者写成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从中无不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我们要传达课文的价值取向当然也离不开对作者创作本意价值取向的探求。但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特别在今天,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激剧的变化。阅读前人的作品,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义和碰撞。这是很正常的,体现了阅读的本质:即历史性读物总是在不断更新的阅读中生成着永不完结的意义。许地山先生是大手笔,我们无意贬低其作品的意义。然而在上个世纪前期创作的《落花生》,对当时社会达官贵人、纨袴子弟虽外表华丽但却是寄生之虫,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的抨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当时的现实似乎使“外表好看”而与社会无用之间,有着一种比较普遍的联系。可是,在今天,既对人民有用而又注意仪容之美却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小学生在认同对社会有用的同时认为也应当像石榴、苹果一样注意外表好看又善于推销自己,这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相应改变,应当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在赞赏许地山先生做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认识,即做一个有用的人而外表又好看的则更好,正是体现了对历史性读物在不断更新的阅读中生成出来的永不完结的新的意义。我们不难看出通常所说的“课文价值取向”,实质上应当是教材的价值取向。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才能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生命的成长过 程是不可能没有心灵的自由面对和鲜活的真情投入。)

第三个问题课改过程中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

1、字词教学空泛化

细细回味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实抓实?低年级为了扫清字音障碍,出示生字后找几名同学读读就扫清了,书写时找几个范字电脑演示指导一下,学生再仿写几个就结束了。到了高年级字词教学都安排在课外预习中,课上为了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流程的顺畅,开篇就直奔内容。或是初读文时,教师只一句“把字音读准,不懂的字词查查字典问问别人”就一带而过了,至于怎么读准,哪是重点,怎么弄懂,怎么运用都无足轻重。这种淡化、泛化字词的弊端早已显现:学生作业、习作中的错字连篇,病句频现,甚至连最简单的标点符号都分不清。自问:语文的工具性何以体现?何时体现? 过多重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都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基本功,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崔峦先生也多次强调: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程的专务,应避免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言过多的活动、表演。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异化,警醒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字词观,针对实际及早补救。

2、朗读教学表演化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但在我们的阅读课上,尤其是朗读环节上,教师往往置学生个性感受于不顾,或用朗读技巧强化,或用标准范读限制,虽然朗读指导和形式精彩纷呈:找伙伴读,小组内评读、教师引读、问读、竞赛读、表演读等,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在同一感悟同一标准下机械的模仿训练,无论怎么相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综合素养也难以真正提高。真正的朗读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行为,虽然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各异,但教师也应尊重他们或浅或深的个性感悟,决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读和理解是成正比的,不应强求一致。有个赵景瑞老师谈过学生对《寻隐者不遇》一诗的理解。有些学生在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边读边摇头,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有些学生则边读边点头,因为他们觉得隐者真“隐”啊,从心里很佩服隐者;还有些学生边读边抬头,因为他们感受到诗人很困惑,对隐者在白云深处有一种莫名的向往。由此可见多元的理解才能折射出个性朗读的风采!

3、小组合作形式化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却成了最时髦的学习方式。每名教师都用过,课上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探究合作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4、表扬频繁化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他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加之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各种温柔的肯定:“你真棒!”、“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了不起!”„„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开教学中我们更难以听到“逆耳忠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一句“你真棒”让学生乏味,所以各种“换汤没换药”的表扬开始环绕在学生周围。可是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

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话和写作。然而,由于我们把“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奉为语文教学的规律,又把语文知识仅仅理解为语修逻文等静态的知识,于是,我们把大量对中小学生学习语言基本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语文知识灌输给中小学生,结果是费时甚多,收效甚微。还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 “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

所以,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三个后果:一是架空语文课程与教学,使语文课程与教学浮在半空,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一篇文章任你怎么教都行。二是迫使语文教学走向泛化,语文教学失去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实体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科目;小学的综合学习《走进京剧》是艺术课还是语文课?三是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垃圾知识”泛滥,该教的没有教(因为根本就没有),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可教,篇篇就是五十年代那一套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总结主题思想。(5)研究写作特点。)。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因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支撑而不能落实,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也因为失去所依而走向形式化、表面化。

例如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从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试卷来看,大多数试卷 结构是三大部分,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对于后两部分来说,从名称到内容是统一的,惟有第一部分,不仅试卷上的名称存在着分歧,而且考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从试卷名称来 看,“基础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应用”、“积累”、“积累与运用”,等 等名称不胜枚举。还有一部分试卷为了避免引起争议,索性什么都不叫,采取要求“完成1-6题”这样的方式规避这个问题。①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反映出了人们认识上的分歧。一部 分 人认为基础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等重要,并且是语文教 育的核心,所以在试卷中与侧重于能力的阅读和写作部分应该并驾齐驱。也有人认为对于阅 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就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的考查,根本就没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单独进 行考查。

这说明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原来所说语文基础知识是指 字、词、句、语法、修辞、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现在虽然人们也说不清楚语文的“基础” 究竟是什么,是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是基础知识,还是语文知识里面的基础知识?但是,人们认识到原来的认识肯定存在问题,因为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去记、背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等内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这说明语文知识需要创新,怎么创?专家也摇头。

二、对策

(一)学会处理教材

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每一篇课文都内蕴其独立的思想、情感、见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要学会正确有效地处理教材,这里向大家介绍 “三抓三重”法──抓整体、抓突破口、抓读,重感悟、重积累、重创新。

(一)“三抓”──抓整体、抓突破口、抓读 1.抓整体

一篇文章,是一个系统的、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平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分析训练,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这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抓整体,特别在初读时的整体把握最重要。主要操作:(1)归纳法。初读时在学生自由读全文或教师范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以获得整体的感知。(2)朗读法。主要让学生在充分地读(两到三次以上)中整体感知或品味文章的整体内容、整体框架或整体形象中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3)问答法。通过师生问答获得整本初感。(4)质疑法:通过课题或课文内容产生疑问而获得整体感知。(5)连带法。随着教学程序的进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始终以整体为主轴,连带部分向前推进。

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抓语言怎么表达思想内容的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能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许多突破口并确立教学的整体框架。如《我能到中国去了》一文,课文记叙外国孩子在沙滩上偶遇澳大利亚使馆的中国人,表达了这些外国孩子对中国的神往,文章的描述特点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外国孩子与我们的对话,以及他们的神情、动作,特别是一个小男孩提出一个“要求”等为细节展开描写,这些细节犹如散落在文章中的珍珠,教学中很容易把它们全都拾起来,结果往往“面面俱全”,效果不佳。因此,关键不是将珍珠拾起,而是提取穿起各粒珍珠的一条线,即发现文章的内在联系:那个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那一群孩子的典型代表,孩子们的动作、神态除了衬托小男孩,也起了烘托气氛的作用,所以抓住了小男孩这条线,文章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便一下子清晰起来。

2.抓突破口

一堂课的实现,尽管有很多诸如教学观念、原则、规律、方法等在一定时期一定背景下,保持不变,但从课的形式上讲,却千变万化,绚丽多姿。这是因为我们在一定规律指引下,寻找一堂课的切入口都不一样,即使一样,在课堂上经过师生双边的“三度”创造后,也会以不一样的过程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个“切入口”(突破口)选择的准否、好否,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三度创造”。在抓整体、抓联系的基础上,抓突破口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扣眼、点穴、牵藤,并依此设计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

(1)扣眼。眼,这里指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扣住题眼,往往可以辐射全篇。如《花潮》,“潮”即题眼,花和潮本是毫无相关的两种事物,为什么联系在一起,中间可用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如、似、好像等,那么“潮”就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切合本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据此老师可设以下教学步骤:审题抓纲,感知花如潮;初读课文,寻找花如潮;精读课文,体会花如潮;再读课文,感受人如潮,心如潮,皆因花如潮,一线贯穿,不枝不蔓。

(2)点穴:穴,即课文的要害,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锁钥和框纽,是牵发而动全身之所在,常常是:“立片言之居要”、“揭全文之旨”的文眼,也可以是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如《江姐》一课的“穴”可以是“竹鉴子一根一根地钉在江姐的指头里,也一根一根地钉在同志们的心里。”一句,教学处理:抓住句子的上半句找出文中江姐受酷刑时和受刑后表现的句子,读好,在读中理解敌人的残忍和江姐的坚韧,适机理解体会了课文最后一段;抓句子的下半句,引出战士们的信,体会读好。这样裁剪精巧,入情入境,省时高效,像这样能“点穴”的文章在教材中不胜枚举。

(3)牵藤。藤,即课文的某种行文线索,循着线索,牵藤取果,条理清楚,水到渠成。教《林海》问:课文重复最多的词是什么?当学生找到“亲切、舒服”后,因势利导:大家可以顺着这条思路边读边想,是什么事物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讨论明白:一是看到美丽的景色;二是林海与祖国建设连在一起,美得不戴洞;三是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迅速理清文章脉,写景──写物──写人,然后就此依次学习课文,和谐统一。3.抓读

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读一篇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离开反复的诵读、涵泳又怎样去感悟去体会呢?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那种低水平的朗读即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我们提倡的“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们对读的功能、读的指导、读的评价做了初步的探索。

(1)读的功能

一般课堂阅读教学结构中分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初读环节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给你的最初的感觉。并且读通读顺,保证读的时间,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教材处理上可制作“研读板快”让学生读、思、悟、用,其板快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

如:教学《海滩上的小姑娘》一文,初读后让学生质疑:为什么老伯伯这么关心小姑娘?为什么画家感动极了?为什么画家看着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解疑的过程正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的思路。根据学生的提问组成研读板快,展开讨论。老伯伯之所以这样关心小姑娘,是因为小姑娘在猛烈的太阳底下看守衣服的不容易,从哪里看出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体会并读好这些语言,从而悟出小姑娘是一个多么遵守诺言的人,然而她的付出却不求回报,尽管她是那么的喜欢这些贝壳,(研读描写贝壳美的语句)却一颗也不要,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所以画家才感动极了。于是画家想了一个漏丢贝壳的法子,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可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丝毫没有这种占为己有的心思,(研读画家的心理和小姑娘的言行)因此画家的心潮才会像海浪一样翻腾。小姑娘有多可爱,画家因为小姑娘喜欢贝壳而深入大海挖取,画家有多可爱,一位老伯伯如此关爱素不相识的小姑娘,老伯伯有多好,文章不正是通过老、青、少三代人在这件小事上的表现,反映了人间的真情和人性的美好吗?

提出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都在读中落实,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同时研读的过程中已融入了品读的环节,有时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品读的主要功能在于品赏、感悟、入情入镜,获得情感的熏陶。通过品读小姑娘言行的句子,画家和老伯伯侧面烘托的语句,就能很好品出小姑娘、画家、老伯伯的内美,悟出文章包涵的内蕴。创读环节,指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有的理解后,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这是培养语感和展示语感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中能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2)读的指导

读的指导可分为指导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主要形式有追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等。“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有体悟,有感受,然后愿意表达自己的密咏恬吟、自我体验,愿意听自己朗读的声音、语调,愿意被自己的朗读所感动。教材处理中,应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让学生好好地读,充分地读。在学生朗读情感已到位时,还有必要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指导,比如要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语句的重音、停顿,当然不同的学生朗读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让学生读到哪一个层次,教师处理教材时心中要有数。

(3)读的评价

以往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了重音”等等,缺乏的是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或是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理解后的深一层次的表达,所以课堂朗读评价导向意识非常重要。朗读评价形式有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主要导向通过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感悟、体会,导向个人头脑中的“放电影”,即谈谈自己的眼前浮现了什么。如:读容国团沉着应战的句子时,要读到眼前仿佛出现了容国团与西多决战之时那运球的出神入化,那眼睛的犀利有神,那身姿的骁勇矫健。读夏明翰英勇就义的语段时,引导学生评:听了他的读,我好像觉得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夏明翰就站在我的面前。他读得好,我听出了夏明翰潇洒豪迈的英雄气概等等。

(二)“三重”──重感悟、重积累、重创新 1.重感悟

语文学习是不断地使学生通过已知来掌握新知的过程,它更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顿悟。因此,语文教材的处理,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实践,不能忽视语言感悟的实践。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笔者以为,可从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三个层面来阐述对教材的处理。

(1)悟其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侧重于悟其意。如:《小音乐家扬科》:“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学生难以理解扬科心中的最爱和最大的恐惧,以及这两者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复杂的心情。领悟的方法先让学生质疑:扬科为什么害怕?为什么怕了还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向前移动?“无法抗拒的力量”指什么?接着引导讨论解疑,联系上下文读读扬科害怕的原因,读好扬科对音乐疯狂热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几句扬科对小提琴欲罢不能,既惊恐万分又如痴如醉的句子。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难以理解的词句都是以上下文浅显的记叙为基础的,处理教材时应引导学生从中提升对词句内涵的领悟,即抓住需要领悟处领悟之。悟其意的方法,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就是说,鼓励学生议论纷纷,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2)悟其情。对课文中生动的语言,侧重于领悟作者的情感。如:《背篼》:“一路上,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山风、小溪、鸟儿对打柴的孩子有多么亲切。教材处理时,改成:“一路上,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发出轻轻地流淌声,鸟儿在树枝上叫着。”让学生对比着读读,感觉如何?始觉课文的表达细腻优美,生动有趣,充分表达出打柴的孩子非常勤劳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借山风、小溪、鸟儿等物表达自己对这孩子的喜爱之情。从表达得生动改为表达得平实的比较中,学生领悟到生动的语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3)悟其法。这里的“法”指字词句篇基本的表达方法,可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让其有所领悟。如推敲用词的准确性,改变句式体会谴词造句的灵活性,调整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连句成段的多样性,比较、归纳发现不同内容可用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相同的内容亦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微妙、神奇。如:《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中写夏明翰就义时为什么写“抓起”一支笔写下了一首诗,而不写“拿起”一支笔呢?《黄山奇石》一课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的第三段与描写“猴子观海” 的第二段、“金鸡叫天都”的第四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把“猴子观海” 和“金鸡叫天都”两段并成一段,把“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任选两样并成一段,观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图片,让学生任选两样或三样奇石写一段话,这样由浅入深,充分感知领悟了并列段的意义,学会了并列段的写法。2.重积累

学好语文,决定性的是必须有大量语文感性材料的积累。积累丰富,读写听说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学了语文知识,才能管用,才能真正领悟。语文课本凭借一篇篇典范文章来积累学生的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语言,使他们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纯洁,越来越精练,越来越优美。把学生引入语文学习的这种积累、规范与陶冶进程,朗读和背诵起着主要的作用。新大纲也突出强调了语言积累,淡化了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我们在教材的处理上骈弃了“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注重以读为本,强化积累的意识,让学生充分读课文,使“读中积累”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

(1)使读步步深入,在读通、读懂、读熟、读好的发展中逐步积累语言,呈现出“立体式”的读的教学。正如周振甫先生说的:“教会学生认字造句和篇章结构,懂得每课课文中的字句和段落大意,懂得句子中重要词的含义,懂得段落中重要的话的含义,„„这是平面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法,让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把当时认为必读的古书让孩子熟读背诵,还要反复温习,使它们确实记住„„孩子第一次读到一个词,不是孤立地认识这个词,是连这个词的整句话都记住了。当他们第二次读到这个词也一样。这样,他书读得越多,跟这个词的接触越多,他所记得这个词的不同句子,不同上下文越多。”这样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懂得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具有深浅轻重的含义。这时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了。”所以在教材处理中切忌孤立地以词解词,孤立地讲解某个重点句或段的含义,而应是整体感知,熟读领悟,引导记诵,循环反复,词义、句义、语言的精妙之义必能烂熟于胸。

(2)读中合理穿插说、写的练习,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通常在研读和品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有所领悟,在充分地读课文后穿插说、写的练习,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如:《船过三峡》一课第二段写三峡的山好奇啊!可安排复述性的练习:夔门像______。(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______。(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_______,(像蘑菇)有的_______,(像骆驼)有的_______,(像仙女)真是________!(一座山峰一座模样)像蘑菇,像骆驼,像仙女,也可以说像竹笋,像天狗,像老人等等。这样的说和写,实际就是背和默,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运用中活记活背活用。当然,还有其他的形式,如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比赛看谁记得最快,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习题等。

(3)熟读成诵,灵活运用。在经历了研读、品读重点、难点并有所感悟后,应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要求熟读全文,以至背诵。熟读成诵的形式要根据儿童心理和课文的特点,灵活多样。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课文语言,如果课文写的是故事、童话、寓言,就当演员演一演;课文是写人的,就开个座谈会,介绍一下人物的事迹;课文是叙事的,就开故事会;课文是写景的,就请小朋友当一次导游等,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有情趣,有效果。3.重创新

教与学的活动是最富生命活力最富个性色彩的活动,也是最有创造空间的活动。就阅读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终止教师的“一言堂”,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去读书,去翻工具书,去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去运用已有知识已有能力,使已有智能在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使他们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砺练非智力因素,提高其情商水准。这样一种实践的、活动的教学进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教材处理中,注重以下几个提供:

(1)提供表达的机会。一般在初读课文之后,我们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抒说自己读文的感受。研读阶段,我们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学生个体遇到“卡壳”现象,或一时“冷场”,可让学生小组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问”倒老师。另外,可抓住教材中的一些空白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如利用插图想象说、填补空白想象说、续补结尾想象说、扩充情节想象说、假设情节想象说、转换角度想象说等。

(2)提供质疑的机会。“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教材处理中哪些地方让学生质疑,怎样促使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一般来说,学生刚开始提问,多而杂,经过一段时间师生共同的梳理、比较、辨别,逐步学会提问。如:《海滩上的小姑娘》一课,可全文质疑,经梳理,归结为三个最主要的问题,并以此确立课堂教学的框架。(参照上文)《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抓住关键段(第十段)让学生质疑,提的问题就较集中,容易提在点子上,然后依问题展开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3)提供思考的机会。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需要教师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或围绕学生提出的高质量问题,让学生“伏下来想一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教材处理中,抓住文章的疑难点、矛盾点、空白点、求异点、模糊点、细节点等展开思考。并引导学生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逐步地由简单表述见解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逐步地由单向思维发展到综合思维,并自觉地运用比较、抽象、分解的思维方法来言他人之所未言、言他人不能言。(4)提供表现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而且好胜心强,当表现的成功受到教师的夸奖时,更是喜上心头,所以,我们在教材处理中设计适宜学生表现的环节,引导学生在表现中创新。如: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我们抓住表演点,调动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体验,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教材语言有一个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学《下雨》一课,可演个小剧,想象奶奶、小宝、小玲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并内化课文的语言,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把整个过程表演出来。此外,还可组织比赛、竞争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的精神和创造力。“三抓三重”教材处理法是在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所做的初步的探索,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中介,对教材的研究、处理并不仅仅“以本为本”,它应是在充分考虑教师自身及学生两大活因素的前提下,所做的一种立体的钻研,宏观的把握,微观的设计。

(二)改革课堂教学

针对“把课文教肿了”;针对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很高的境界。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1.教学内容要精。

前面说过,改革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有专家说“课程改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就是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据什么来确定每课教什么呢?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地说,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在对课文语言来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的基础上,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问题,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呢?根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内容印象最深的场景„„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围绕骆驼队,描写了几个童年生活的镜头,表达了对童年的眷恋与怀念的特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可以这样确定:1.识字学词,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阅读全文、大体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描写(如,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的铃铛),读、思、议,感受童真童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同时领悟这种感情是作者怎样表达出来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这些看似平淡却饱含浓浓的情的语言。这第三项,就是有别于其他课的重点内容。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所处年段不同,特别是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2.教学环节要简。

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和师生对话,解决上述矛盾,通过对语言的习得,逐渐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过程。

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引领学习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关键处点拨以及精当的讲解上。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执教学古诗《江雪》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老师在组织学生整体感受、试讲诗意以后,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冬天的江面都冻冰了,柳宗元能“钓到鱼”呢?“那个老师一听,急了,没想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啊。怎么办?当时许多人在听课,干脆来个 “生成”吧,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顿时你一句我一句的猜起来,有的说:“柳宗元先把江面的冰敲破再钓的,还有的说,柳宗元根本钓不到鱼,还有的说,柳宗元可能不是去钓鱼的,而是去看江面的雪景的„„许多种答案,老师都一概肯定,还庆幸孩子们为他解了围。殊不知,若柳宗元老先生也来听这堂课,非气得吐血不可的。教师在解决学生质疑时完全脱离了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进行毫无价值地臆想,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歪曲了原诗的意境。诗人写这首诗作时的郁闷心情以及诗中流露出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课后他写了这样的反思―― “我质疑引导,可当学生提疑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我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挈机,任由学生牵着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双方交流着一个有趣的,但俗不可耐的话题,做着一个有趣而无意义的游戏。面对生成,我无所适从。课后查找资料,原来,柳宗元的《江雪》篇,江上有船,船上有人,船仅一只,人只一个,这孤舟上的垂钓者,在顽强地“钓”雪呢!“独钓寒江雪”中的“钓”字是诗眼——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苛政猛于虎,“唐赋”沉重地压榨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连大地都被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呢!只好“钓雪”!名画家石涛曾为《江雪》作画并题诗,道破了柳宗元“钓雪”的秘密:“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老钓翁。”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钓雪”就是诗人愤怒的、反抗的呼声!透露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诗的四个开头字就是“千万孤独”。可惜,课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精彩的生成资源就这样流失了”。

再来看看另一位叫郑雪琴老师怎样执教古诗《江雪》,课上,郑老师在组织学生整体感受、试讲诗意以后,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面对这样一幅画面,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一: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学生二:难道他不怕冷吗?

老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的设想一下,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学生一: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

老师:哦,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捕鱼为生。(板书:

1、捕鱼为生)学生二: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老师:那就是说老翁在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

2、独享清静)学生三: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老师:嗯,有可能。(板书:

3、排解忧伤)

学生四: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老师:那他就是一个地道的钓鱼爱好者了!(4、喜爱钓鱼)学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老师:那他也与老翁一样很孤单了。(板书:

5、心中孤单)

老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是各有各的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当时柳宗元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打出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你又有什么新的补充。学生举手示意,同意板书4或5。

学生:现在,我知道了柳宗元是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学生二: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老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老师:现在你就是那个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吗?(学生开始配乐朗读)郑老师正是抓住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自主感悟,对古诗进行多元的解读。在学生自主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一疑问后,郑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提出多种假设,努力寻求多种答案。对先后发言的5位学生,教师并不做完全的肯定与否定,而是非常慎重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进行板书,把学生自主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一展现出来,尊重学生对古诗进行多元的解读。在学生对古诗进行多元解读之后,教师又重视学生一定的价值取向,通过出示柳宗元的简介,引领学生联系诗人坎坷的仕途来理解分辨,哪一种理解更符合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对对古诗的理解上了一个高度。体现学生民主参与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深度。

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草船借箭》的“借”,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用“借”?不但点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且“既借则还”,暗示了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曹军造箭射自己;又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以提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我看很多教案,不少老师的教学,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相关资料来体会。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伤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大嫂冒着危险去挖野菜,是因为志愿军长期吃不上蔬菜„„再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就会收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语言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不仅要能用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提“语言问题”,不仅会提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会提词、句、段、篇表达上的问题,通过围绕这一类问题读、议、练,使学生既知道在表达上哪些地方好,又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迁移与运用。日本的课堂提问研究,特别注意区分“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认为后者劳而无功,影响甚至破坏教学的效果。这类问题之所以徒劳,是跟提问不重教材分析,不看提问对象,不讲提问效果,而一味贪多求快分不开的。它表现为:(1)目标不明确(2)零碎、不系统(3)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4)用语不妥,意思不明(5)感情用事,不重师道(6)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和停顿。国内近来的研究表明:教师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也是比较低的,有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深入研究教学提问的理论,加强教师教学提问的艺术修养,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突出体现这么几个教学环节就可以了:学生个人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熟悉生词,把课文读正确,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内容方面的、词句方面的、表达方面的„„);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疏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本课教学重点 ──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指重点部分的理解、品读,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或侧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掌握某一方面的学习方法);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笔。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3.教学方法、策略要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只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只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来欣赏于老师上课的一些片段。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再如,一位教师教《三顾茅庐》一课时,对帮助学生理解“谒见”这个词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读课文。当学生读到句子“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时,教师请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学生查阅后反馈:晚辈见前辈、下级见上级,可以叫“谒见”。老师肯定。师突然问:当年刘备47岁,你们猜,诸葛亮可能几岁? 学生备感兴趣,纷纷举手猜测:57岁!师:猜大了。生:55岁!师:又猜大了。生:50岁!师:还猜大了。

于是,一生十分有把握地说:48岁!肯定对!师:照样错!告诉你们,当年,诸葛亮只有27岁!全班愕然。教师说:从年龄看,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前辈,看来,作者“谒见”这个词用错了。全班同学先一愣,继而哗然,一致嚷嚷:没错、没错!刘备甘把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当前辈,更表现了他礼贤下士的诚心,难怪能把诸葛亮请出山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刘备是皇族、“将军”,而诸葛亮只是“村夫”的不同身份,认识文中“谒见”属“上级”见“下级”的反常用法,进一步体会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

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精心设计“教法”,使其能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做到“一举多得”,也是一条重要的策略,同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生动亮点。知识点很小,也很普通:理解词语“谒见”的意思。但教师却“小题大做”地设计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先是不动声色的常规手段——查字典。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下面也就没“戏”了。接着,教师用“猜年龄”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兴奋点,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开始走向高潮。教师还要在关键处抖出包袱,并用“反诘”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作者究竟是否把词语用错了。这一招让学生的注意力立即从“兴趣”转向了“思维”。于是,学习活动真正进入高潮,学生很自然地在思辨中得出了正确结论。

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篇2

2011年是呼伦贝尔市教育局“61324”人才培养工程的启动之年。2011年12月, 鄂伦春自治旗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工作如期进行, 笔者有机会作为评委参加了这项工作。通过几天的听课评选, 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状况有了较为客观的了解,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完全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2. 部分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教学;

3. 基本上是传统式的教学。

从总体上说, 大多数教师还处于后两种状况, 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教师讲的太多, 统的太死, 总想给听课者展示传统课堂教学要求下教学环节齐全的一节课, 忽视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课堂基本还是传统的讲堂。

二、在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背景下教师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1. 不明确新课程改了什么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多年, 但有些教师没有真正清楚要改什么,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应有那些变化?因此, 在教学中不知道在那些地方加以变革。

新课程主要从以下线索进行了改革: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培养目标 (突出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 (对学生的学科的学习要求) ———教材 (落实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 涵括了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标准等。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知道这些变化之后, 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针对某个环节加以注意并分别落实。特别是, 教师不清楚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这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

2. 三维教学目标认识不清, 落实不到位

所谓“三维教学目标”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 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 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深层目标, 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三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的, 而是融为一体的, 共同构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正确把握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 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 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忽视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 课堂还基本上是讲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

新课程实施时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因此,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要做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者。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定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但也要注意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然是教学和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

首先, 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 要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境, 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其次, 课堂上应当关注全体学生, 坚持自主探究合作, 主动建构知识。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 而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第三, 要促进问题解决, 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 设计问题情境,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 帮助学生化解矛盾, 真正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自主、探究、合作应当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学习方式。

三、充分发挥校本培训作用, 强化新课程理念

为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应对教师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教上门、网上学习、校本培训、组织名师讲师团、观摩实践等有效途径进行系统培训, 不断强化新课程理念, 并使培训工作很好地服务于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各校要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重要作用, 不断强化新课程的各种理念, 使新课程的思想深入到教师的工作中。

1. 加强教师自身学习, 在提高业务水平的自觉性上下工夫

教师必须增强自身学习的自觉性,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加强自身学习, 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生为本, 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 才能扎扎实实地进行课改工作,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更好地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1) 教师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 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 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 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师资培训和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 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逐步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使教师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4)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 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2.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工夫

教师培训机构要在培训工作中坚持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坚持学科专业水平提高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在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特别是目前的校本培训应当紧紧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根据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教师所需要的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开展研修活动, 例如导学案的编制技术、合作学习的组织能力等等。

3.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 在全员性上下工夫

校本培训, 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的对象是全体教师。校本培训的三大要素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1) 培训对象的全员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的校本培训模式有利于实现全员性培训的目标。

(2) 培训内容的整体性:校本培训的内容很容易与本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与本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培训内容更具整体性。

(3) 培训形式的多元性:培训的多元性可以满足本校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

(4) 培训过程的实效性:按需施训, 注重实效是校本培训的一大特点。培训过程的实效性, 也表现为发展过程的有序性, 也就是说对校本培训要做出规划, 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

4. 加强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在总结性和交流性上下工夫

教育科研的任务就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深入钻研业务,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教育科研的目标应指向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重点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 把学生的学习作为研究的主体。目前, 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拘一格, 什么方法最适合你所面对的教学与学生, 是很难选择的问题。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教学总结上下工夫, 不断交流,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1) 教育科研要注意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推广, 选择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2) 教育科研要立足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从日常的教学反思中寻找研究的问题。

(3) 教育科研工作要有系统性, 不能搞个人的单打独斗。

5. 注重网上学习, 在教师的交流合作上下工夫

网上学习是建立在广泛教育资源上的学习, 网上学习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搭建有效的网上学习平台, 在于一线教师的觉醒和反思, 在于教师个体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每一位教师都要养成网上学习与交流互动的习惯, 并在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相互切磋, 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网上学习获得教育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 不断通过教学水平。

摘要: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现状, 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思考

参考文献

[1]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 2002, (1) .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师[2011]1号) [Z].

新课程下的教师培训 篇3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教师在新形势下正确自我定位。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一个“导游”的作用,教师工作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旅途上逐渐成熟起来,丰富起来,成长起来。教师的尊严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当前,新课程十分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跟旧大纲只以知识形式出现,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新课程既有知识功能,又有人文功能,因此,教师要用好教材,非培训不可,而且尤要侧重教育观念的转变,重新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课堂教学的主人身份一定要还给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喧宾夺主,剥夺学生求知的快乐。转而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穿针引线的作用,启发学生探索世界奥秘并帮助学生自己找到了解世界的钥匙。一句话,新课程呼唤教师培训转型,教师培训必须从观念开始。

其次,要把知识培训与能力培训结合起来。我们应该看到,教育一线的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工作,从事的是具体的实践活动,长期的工作环境致使理论知识相对滞后,相反,这个世界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频繁,新知识往往产生于旧知识的运用之中,而运用知识的正是我们奋斗在实践第一线的学生,我们必须保证学生在学校里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掌握最新知识的最佳获取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更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有心人,对周围世界敏感的人,专业知识扎实的人。

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广博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国内外科学发展趋势,成为能够主持和指导较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乃至教育专家。对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注应放在核心地位。

第三,要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训练。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伴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传统的观念与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不仅使学生出现了焦虑等心理疾病,也使一些教师产生了心理障碍。教师资源的优胜劣汰更使一些教师无法面对和适应,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已是不讲自明。十分明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创造活动的引导者,其心态不佳是很难完成育人任务的。教师良好的心境,不但学习上能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向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起着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才有可能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勇敢机智、坚韧顽强、活泼乐观的具有良好品格的新一代。因此,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我们必须始终把心理健康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要力求使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生。同时,要在不断提高自己心理品位的基础上,注意优化课堂教学心理。上课时不但传授知识、引导方法、培养能力,而且要带着激情和热情进行自己的教学活动。力求给学生辐射一种气氛,传导一种情绪、气质和心态,传达一种信心,学会让自己的眼神说话,把微笑、宽容、民主带进课堂,让自己的大度和关怀像露珠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减少学生过强的学习焦虑感,让学生始终感受到他是教师最喜欢的学生,让他们把上课当作快乐的事情。而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形成人际关系的正确概念,形成尊重权威和超越权威的心态,这种关系在倡导着民主、自尊、自强的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计划在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个具体要求。

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体会 篇4

自进入八月份以来,又开始忙碌起来。依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必须一边上课,一边参加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于是,每天顶着火热的太阳,奔忙于课堂和微机室。

说实话,刚开始培训时,我也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有些抵触情绪,觉得还不过是走形式而已——本来,我们生活中走形式的事情太多了!于是,作业、发帖都是随便粘贴拼凑,被动应付,只为得到一个合格的分数。

而在研修的过程中,我渐渐有了一些感悟和收获。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观摩名师的课堂,我感受到了自己见识的浅陋;通过论坛发帖跟帖,我收获到了与同行交流的快乐。后来的几天,我认真地完成每一篇作业,及时地撰写每一篇日志,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每天一有空,我就登录继续教育平台,或观摩课例、阅读文章,或进入论坛,跟帖发帖。虽然很辛苦,但乐在其中。[莲山课 件 ]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刚开始的几天,我被动应付的作业,辅导老师评出成绩都只是合格;而当我转变态度,认真对待之后,我的作业、日志、教学设计等有好几篇被评为优秀,其中有的篇目还被辅导老师作了点评和推荐。虽然我与这位老师素未谋面,但从点评的片言只语可以感受到,他对我的一些想法还是非常认同的,这对于向来不够自信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看来,一件事情,不管你一开始是否喜欢它,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总比消极应付要好。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二中青年教师王义博老师就《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给老师们上了一常公开课,他结合社会热点,巧妙设置课堂导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复习旧课中自然得出影响主权国家关系的几个因素。他通过三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分析,从而深刻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而天津八中刘艳芳老师的课更让人耳目一新,她大胆整合教材,将一节抽象的思政课以活动课的形式化繁为简,轻松地通过师生互动,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解决问题,培养思维,提高素质的目的,充分体现了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学科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教改的.理念。评课交流中与会老师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情境创设有特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后续的学习能够顺畅开展,特别是刘艳芳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充分领悟“坚持国际利益至上”,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28日上午,刘艳芳老师特意做了题为《学生主体与活动型课堂的构建》的专题讲座,从理论上高屋建瓴,阐述了构建活动型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新课改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经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理解了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在会后的交流中,刘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6

新课程师资培训尤其是新课程起始年级教师培训是当前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遵照教育部和省、市 “各年级教师在进入新课程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各地在培训时,务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和区教育局“凡是尚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教师,2005年必须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和考试”的规定,结合我校2002至2004年开展此项培训的实际情况,特拟订《侯营中学2005年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力求培训实效;开发和整合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资源,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侯营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培训目标

依照市、区课改要求,通过培训,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为学科性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以及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教材具体内容解析(包括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与方法;课堂观摩、案例分析、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等。培训重点是学科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分析、教学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分析。

四、培训形式

教师学科培训坚持“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集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集合”,主要有专题讲座、自学反思、研讨交流、教育教学实践四种形式。在具体培训中有机地把新课程理念、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与自主学习、观摩评议课堂教学与参与式讨论、质疑、对话与问题解答等方式来达到培训目的。

五、培训安排

新课程教师培训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1、2002年7月,区职教科根据各学校上报的学科培训名单,规划、布置上岗培训相关事宜。

2、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区职教科和教研室按教学计划分期分学科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和考试。

第二阶段:实践培训

1、教研员深入各校收集情况并对起始年级进行课堂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学校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提高培训

1、教研员进一步深入各校开展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组织起始年级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学法研讨培训,针对存在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1、侯营中学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由区职教科统一组织实施。

2、严格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应参加8月份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区教育局统一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上岗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3、凡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允许报名参加新课程上岗考试;没有接受系统的新课程培训以及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承担新课程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 篇7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适切性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当前相当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陷入课程资源匮乏的窘境。解决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 需要多维度的支持和投入, 其中提升教师课程资源认识与开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面对已有或潜在的课程资源, 农村教师表现得无为和无力的原因

对于已有或潜在的课程资源, 农村教师往往认识不到而无力开发和有效利用, 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大部分农村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我们的调查中, 农村教师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调查走访的80多所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和近千名教师大都认为: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教学资料等, 但这些在贫困的农村都是严重缺失的。持这种观点的教师达87%。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实际上是把课程资源大大地片面化、狭隘化, 导致教师无法对现实问题作全面、深入、系统的思考。在这种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 农村教师往往寄希望于多媒体计算机、图书室、实验室、互联网等外力介入, 而忽视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即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相对降低, 进而抑制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形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说明, 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校内资源, 还包括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等。

2. 农村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客体作用相当薄弱

在调研中发现, 85%的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学科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但在问及“你认为你现在最需要的教学资源是什么”时, 55%左右的教师都反映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学习资源。“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农村的广阔天地是生物的天堂”, 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化学现象、文化现象都容易被人感知和获得, 但是, 教师为什么仍然会感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资源不足呢?原因主要在于农村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不完备。

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相对于资源教师是主体, 相对于学生教师又是资源, 是客体。教师的双重身份和双重作用, 决定了他们的教学知识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常识性知识。这个层次的知识覆盖性很强, 包括历史、地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专业知识, 还包括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第二个层次是教与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指教师对以往的专业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阐释, 是对常识性知识的串联、概括和总结, 这种串联、概括、总结的能力越强, 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就越强。第三个层次是发展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了解和掌握的新知识、新的教育理念。这种发展性知识转移到教学实践中, 能够指导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造。这三个层次的知识相互渗透、互相贯通,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 教师的知识体系越完备, 其作为课程资源的主客体作用就越显著。

二、基于课程资源认识与开发能力的提升, 将课程资源问题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视角

将课程资源作为一个视角来研究、设计、实践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无疑将对解决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困境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1. 引导农村教师走出课程资源开发城市化取向的误区, 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是不能脱离农村教师和学生具体的生活环境而空谈的, 但是理论上, 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应该包括以下三层核心含义:一, 课程资源质量的优劣不以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来衡量, 而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来衡量;二, 课程资源绝不能孤立的存在, 它存在于整合的教学系统中, 必与教师、学生在对话或行为中发生联结;三, 课程资源是价值中立的, 包括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品格价值、方法价值, 它需要学生或教师对其进行意义赋值才能发生作用。

“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 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 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解读不能脱离共有的文化处境, 转化为“自己的课程”也必然要基于师生能够进行对话的特定情境和生活背景。因此, 对于农村师生来说, 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就是师生对话的实验场和特定的文化土壤。农村有着自己的独有文化, 这种文化在物质、观念、制度形态上所演绎出的不同形态就构成了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场域。

2. 增强农村教师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主客体力量

立足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 从知识、能力、品格三个维度来设计、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 同时在每个维度里划分层次, 有所突出。

(1) 培训内容的设计

知识维度:健全农村教师的知识体系,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将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培养, 指导教师能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获得信息, 拓展知识面。

能力维度: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第一个层次, 突出培养教师对常识性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把握事物规律的能力, 要能够把学生的生产、生活实践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 并能迅速掌握相近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理论和手段;第二个层次, 培养教师把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能力, 即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引导教师认识到“开发”更多的意味着“创造与设计”, 教学设计应当引领适切的课程资源的纳入、组织及修剪。

情感维度:培养农村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热情。可以说, 课程资源的价值功能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主观识别和设计、开发水平, 没有课程资源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 就难以有创造。因此, 第一个层次, 培养教师正确解读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 新课程教材中“留白”是学生与教师主体性充分展现的空间, 这是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开发课程的权力;第二个层次, 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新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信息, 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它的价值在于教师的挖掘、创造和使用;第三个层次, 通过案例让教师体验课程资源开发的快乐和成就, 使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自由的行为。

(2) 培训形式的创新

738份初中教师有效问卷表明:在教师培训中, 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是观摩教学, 占55.2%, 其次是教研活动, 占22.6%, 而专家讲座和脱产学习分别占14.4%和7.7%。可见, 农村教师的培训形式应该强调情境性、示范性、研究性。

情境性:情境与人的活动是不可分的, 不能只看到情境而忽视人的个性乃至经验的存在, 也不能只关注人而抹杀了情境的作用。培训方式要注重创设情境, 将学习的各要素整合在一起, 让教师真正体验参与者、工具、学习内容、培训者的互动, 使教师在共同分享思想体系的同时, 围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现实性、可操作性、价值性等问题展开讨论, 加深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示范性:效率与质量兼顾是培训应该坚持的原则。如向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案例, 尤其是开发、利用农村课程资源比较成功的案例。“案例是对经验的诠释, 案例同故事一样, 有几个子要素:场景、演员及其目的、一系列事件、结果、将结果与目的及达到目的的途径联系起来的解释”。在分析案例的各要素过程中, 使教师获得理论上的教益。教师模仿、使用案例之后, 将产生更多的体会和反思, 最终从方法论的角度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研究性:当代课程实施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权威者角色, 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真正进入这一角色, 需要让农村教师在培训中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 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 通过对农村课程资源开发案例的观摩与研讨进一步认识课程资源及其意义, 使其回归校本教研, 在课堂中能继续研究、实践和反思。

从教师与课程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的视角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 对于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课程资源困境问题, 将是一个有力、有价值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08-01

从二O一O年开始,本人很荣幸地受聘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担任“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和“安乡县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全员远程培训”的辅导教师,通过三年多来的远程培训辅导工作,使我对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深入地了解。下面,就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体会。

一、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这是新课改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正确而有效的实践。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而新课改改变了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让每个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素质,所以通过培训,要让每个教师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过程应该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远程培训学习,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二、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学生的思维活跃和批判精神应作为新课改下的首要问题来进行探索。老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在课堂上质疑,让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民主气氛。所以通过新课改培训学习,使每个教师不仅仅学习到新的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让每个教师学会怎么样“教”,改变学生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总之,要让每个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三、每个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重新审视教材,研究教材教法

以往的课程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每门课程只有全国统一的一本教材,教师上课只需要一本书而已。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实行的是一标多材,教材的版本多样化,且每种教材的内容也会有些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树立一个观点: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唯一依据。教师在备课中,应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内涵,把握新课标的各项具体要求,并且针对新课标的不同要求制定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在每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第一时间去把握新课标,从而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从备课到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时时处处将新课标理念贯彻进去,指导教师的教学。

四、每个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学习,保证培训的质量

为了解决每个教师的工、学矛盾,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模式较之以前的集中研修,有其突出的特点和绝对的优势。其一是解决了每个教师的工学矛盾,教师随时可以学习,不必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其二为每个教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教师免去了集中研修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车船费以及住宿费。其三,网上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为每个教师的培训提高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但这种培训以网络学习为主,也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二要保证学习时间。三要按考核要求完成听课(包括视频和文本学习),做作业,进行网上互动交流。所以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过程中,每个教师要努力实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相结合,“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看”与“做”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确保培训质量。

五、完善评估激励机制,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针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时应付了事,学习流于形式的实际,要进一步完善评估激励机制。通过远程测试和学习参与痕迹来规范教师的培训行为,防止教师培训行为的形式化。例如,可通过课后作业、测试来评估每个教师的远程学习情况,通过每个教师的在线时间、培训内容的浏览次数、发帖数目来监控学习过程,还可以结合培训课程的教学要求实地测评学习进度、讨论频次、交流深度、作业情况等培训效果。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并落实激励措施,把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内容结合起来,激励广大教师自觉主动地参加远程培训。

总之,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地探索和努力,更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到远程培训中来,为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寅.现代远程教育特点与趋势探究[J].成才之路,2007,(03).

上一篇:银行会计主管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以把握自我为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