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精选10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现有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势头较猛;二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多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这种转移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的特点:①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②产业转移从最初的单个产业向产业整体性转移转变,产业转移的领域将更宽,范围更大;③产业转移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④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面向中西部,还面向国外(如东南亚地区),更会面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因此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⑤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一、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一)基本情况
2008年,重庆市引进工业项目1109个,实际利用内外资371亿,同比增长85%。从2003年至今,全市累计引进内资项目3300多个,累计实际利用内资964亿元;累计引进外资585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重庆市除成功引进美国福特、TRW、英国BP,日本本田、五十铃等世界500强企业外,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成功引进了格力、美的、海尔、长虹、中集、徐州重工、中船重工、双钱轮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通过引进和培育,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6+1”支柱产业。
(二)工作措施
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重庆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产业引导,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加快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产业引导,重庆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重庆市工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等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同时,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从完善制定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打造招商平台、建立工业招商网站、完善招商项目库、强化招商服务等环节入手加大工作力度。
二是积极开展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008年重庆市成功组织开展了东部五省经贸活动,与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签订了91个合作项目,项目涉及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地产、物流等领域。同时,组织开展了浙商投资重庆经贸活动,签署了《全面促进渝浙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就承接浙江产业转移、推动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三是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引导工业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中,重庆市着力打造了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工业园。目前,全市有经原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的工业园区有31个。2008年重庆市确定并授牌16个区县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要求市级有关部门加大协调筹资力度,帮助16个区县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四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项目招商。围绕重庆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重点产业,通过采取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每年滚动推进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目前,上海双钱集团重庆250万条汽车轮胎生产项目、东方希望集团20万吨醋酸项目、上海新格再生铝、硅铝合金项目,浙江瑞标集团汽摩零部件江津基地项目、龙胜涪陵轧辊项目,安徽海螺集团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江苏大全年产1800吨多晶硅二期项目,福建福耀浮法玻璃项目,深圳力合数字产业园项目、天安
数码项目等重大招商项目或已投产,或进展顺利。
(三)机遇和挑战
当前,重庆工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中央把保工业放在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位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国家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的出台,将为重庆工业的振兴和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为重庆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纲领性文件,为重庆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三是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业发展。重庆工业拥有直辖市体制优势、综合服务功能强大、产业基础雄厚、要素综合成本较低、金融匹配能力强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四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要求和趋势还在增强,重庆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趋势没有变。
同时,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面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基础不足等条件制约。从外部竞争看,我国东部地区很多产业已经向江西、安徽及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进行了转移。从自身基础分析,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仍存在诸如对外开放水平落后东部地区、对产业转移工作缺乏战略谋划、产业上下游协作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不突出、物流成本较高等不足。
二、重庆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
(一)基本思路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围绕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指针,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大力实施内陆开放型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有利时机,按照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能源和综合轻纺“6+1”产业基地的要求,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密切关注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变化,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稳妥、有序地承接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转移。
(二)工作措施
1.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汽车摩托车行业:围绕把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的目标,坚持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乘用车重点开发生产小排量轿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商用车重点发展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汽车上装,岩商用车、大中型客车,以及厢式冷冻车等改装车;摩托车重点支持摩托车供应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适销对路的农用摩托车,积极研发生产大排量高档摩托车和发动机,推动摩托车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汽摩零部件重点发展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电池及控制器、电机及控制器、汽车传感器、电喷装置、电控油泵、仪表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提高本地配套率,建设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业:围绕建设中国现代装备制造高地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内燃机及通用汽油机、仪器仪表、环保设备、输变电设备、机床等6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核电辅助配套装备、制冷装备等7个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完善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内燃机、输变电、核电辅助装备等8个产业链。
天然气石油化工产业: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的综合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基地和若干精细化工集中区为载体,重点培育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3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完善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甲醇醋酸及醇醚燃料、光气及精细化工、甲醇制烯烃、合成氨高浓度化肥、氯碱、合成橡胶轮胎、煤化工等10条产业链。
材料工业:围绕将重庆建成中国铝加工之都、镁合金产业应用基地、长江上游绿色建材产品基地的目标,重点推进完善铝工业、钢铁工业、铜镁硅有色金属、锰及铁合金、水泥及制品、玻璃及玻璃纤维制品等6条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北部新区为主要载体,主动承接台湾等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着力建设国家军民两用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低成本信息终端产业基地、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嵌入式软件基地等四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完善电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家电、新一代移动通信、光伏及LED、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等8个产业链。能源工业:加快能源工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推进电力生产供应、天然气采输、煤炭生产加工等3个产业链。
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将重庆打造成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家电、造纸、制鞋基地和西部服装之都的目标,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轻纺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完善家电、造纸及纸制品、制鞋、烟草、酒类饮料、调味食品、纺织丝绸、服装等8个产业链。2.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重庆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等优势,实施扩大内陆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一是实施四大招商战略(资源招商、市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方位挖掘招商潜力,推动重庆市招商引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三是抓好跨国公司引资工作。以重庆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为平台,力争2010年入驻全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200家。四是加强后续服务工作。坚持诚信招商,在注重引进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跟踪和服务,保证项目按期竣工投产。五是按产业化链条,围绕龙头产业积极推进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招商工作,重点推进汽车电子、石化项目、芯片、硅晶片或非硅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玻纤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六是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
3.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国务院于2008年12月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 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 共59个县 (市、区) 。
安庆, 地处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北与六安市相望, 南和东南分别于九江市、池州市相接, 东和东北分别位于铜陵市、合肥市接壤, 西与黄冈市为邻, 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 现辖4区7县代管1县级市, 土地面积15398平方公里, 人口630万人。
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 又被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基地, 又被安徽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安庆市的发展状况分析
(一) 地区生产总值方面。201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为17212.05亿元, 安庆市生产总值为1459.70亿元, 占全省比重为7.90%, 2014年安徽省生产总值为20848.75亿元, 安庆市生产总值为1544.30亿元, 占全省比重为7.41%。从比重来看, 安庆市生产总值占安徽省比重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说明其他市县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上升, 但从经济数据绝对值来看, 安庆市在安徽省内排名第三, 仅次于合肥市和芜湖市, 是安徽省四个超千亿城市之一。
(二)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199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741万美元, 1999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下降为192万美元, 随着经济形势好转, 2001年突破1000万美元, 达到1210万美元, 2007年突破1亿美元, 2012年更是达到32776万美元, 投资结构更加多元化。
三、安庆市产业结构概况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 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和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安庆市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也突破100亿元大关。随着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增强,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综合在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基本符合产业演进的规律。1998-2014年安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三产业比例结构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1998-2014年安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1998年安庆市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23:45.01:30.76;2009年安庆市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7.84:48.69:33.47;2012年安庆市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43:55.85:29.72,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 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下降且一直是最低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相对最大, 且增长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增速缓慢,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相比而言, 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差距逐渐增大, 且增加值总量始终与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相差很多。2010年以来, 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过半, 处于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则居中, 大于第一产业二小于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呈现出“2>3>1”的特征, 表明城市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升级和改善。
四、分析框架
(一) 理论分析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C+I+ (X-M) , Y、C、I、X、M分别代表生产总值、总消费支出、投资、出口和进口。由于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为安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安庆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安庆市进出口总额对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 所以本文最终建立的计量方程应该为:Stp=f (inp, cop, xmp, fop)
Stp表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inp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cop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xmp表示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fop表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二) 研究方案设计
本文在实证检验时采用的是比例的概念, 即各项数据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并用各项数据比重的对数分析对二三产业比重的影响。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场, 本文首先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时间序列是否平稳, 并且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查分消除非平稳性, 这样才能对构建模型进行回归。如果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序列, 才能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以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 在此基础上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便变量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 本文将建立变量之间的模型。本文各步骤的计算结果均由软件Eviews6.0运行得出。
五、实证分析
(一) 变量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有:安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以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在实证检验时用stp表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inp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cop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xmp表示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fop表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本文考察的年份区间为1998-2012年, 共计15个样本。
资料来源:安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以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自于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省统计局网站,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自于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 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通过用协整理论考察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首先需要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个变量是否是平稳序列。如果序列是非平稳的, 则对序列进行差分之后再进行检验。从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Lnstp、Lninp、Lncop、Lnxmp、Lnfop的原阶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的, 是非平稳的, 而Lnxmp的原阶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能拒绝单位根假设的, 是平稳的, 他们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拒绝单位根假设, 是平稳的。
(三) 方程估计
通过OLS法通过Eviews6.0得出下面方程:
(四) 结果分析
首先, 投资率与安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正相关, 且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这说明投资率是影响安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投资率是工业化比重提高的一个因素, 安庆市现有固定资产投资机构在向着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 消费率、对外贸易率和外商投资率均与安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负相关, 这与安庆市的经济数据是相符的, 例如安庆市09-12年的消费率分别为36%, 34%, 33%和34%, 呈下降趋势, 而安庆市09-12年的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2.16%, 84.19%, 85.14%和85.57%, 呈上升趋势。
六、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由上述结果分析看出, 投资率是影响安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安庆市应在保持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 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夯实工业基础,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与长江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配套工作, 确保劳动、资本、土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给;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 为承接产转移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丁家云, 雷勋平。皖江城市带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策研究——以铜陵市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
[2]河莎, 丁家云。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
[3]许芯, 汪晶晶, 宋涛。FDI与顺差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会计师。
[4]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政[2010]26号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合肥实际,制定如下政策。
一、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1.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和预算管理。
2.在本市区域内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均属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二、鼓励投资工业项目
3.凡是在合肥地区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建设期内,按申报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范围为项目土地使用权、生产厂房、设备和辅助设施。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对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6个月;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2年。
对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不再重复享受上述扶持政策。
4.建立《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到2012年,组织实施超过1000个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引导超过1000户重点企业高强度投入,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进入国内领先、世界先进行列。“双千工程”实行总体规划、分实施、滚动发展。市经信委每年底下达下一“双千工程”项目计划,中期调整充实项目库。
5.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项目,均可申请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每个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最多不超过200万元。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给予全额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70%给予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50%给予补助。项目前期费用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评价报告费用。
三、鼓励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
6.鼓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项目投产达标后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7.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和节能技改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另对项目节能量给予奖励。年节能量达到1000吨标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奖励10万元,同一项目每增加节能量1000
吨标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增加奖励10万元,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的重大节能改造项目,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8.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项目竣工投产后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9.鼓励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凡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认定的企业,给予管理团队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10.鼓励企业多产多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垄断性行业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超出上年的部分,扣除基准增幅部分后的增量给予奖励。以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各按50%加权作为计算奖励的依据,并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类,各类企业基准增幅和增量奖励比例每年核定一次。
对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个企业奖励10万元。并对其全年考核指标超过上年(不足500万元的按500万元计算)的增量,不分企业类别,统一再按0.6%比例给予奖励。
对当年执行“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政策的企业,其全年超过基准增幅部分的增量,统一按0.6%比例给予奖励。
对同一投资主体在本市投资设有多家企业的,合并为一个考核单位计算奖励。每个考核单位全年奖励额最多不超过5000万元。
11.鼓励工业企业从市外引进或在本地培育新办配套企业。配套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每年新增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70%奖励给主导企业,30%奖励给配套企业。
12.新办或从外地整体搬迁来肥的中小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后,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时,按其当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1%一次性奖励给企业法定代表人,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13.列为国家级新产品的,奖励管理团队20万元,其中法定代表人为40%;列为省级新产品的,奖励管理团队10万元,其中法定代表人为40%。
五、鼓励企业技术中心和“两化融合”项目建设
14.支持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并经国家、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其新增研发试验设施、仪器设备等给予投资额10%的补助。
15.支持“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工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10%的补助。
六、鼓励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16.城区产业园区土地出让收益奖励。对各城区产业园区范围内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费用后,由市财政通过区财政奖励给各产业园区,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17.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县、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实行总额控制。
18.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补助。为鼓励开发区、产业园区集约利用土地,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产业园区多层标准化厂房的以奖代补。按各区当年实际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的30%补助给产权单位。
七、其它
19.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兑现的资金,由市与企业注册地所在县、区共同承担,其中市财政承担50%,县、区财政承担50%。市区范围内的企业,由市级统一兑现,资金由市财政与区财政结算。三县范围内企业,由市与县分别兑现。奖励政策涉及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市与县、区按现行分税制比例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
20.鼓励企业多产多销奖励的资金,按企业税收缴库级次,由市与企业注册地所在县、区共同承担。三县范围内的企业,由市与县财政按5∶5比例承担;市区范围内的企业,由市与区财政按8:2比例承担。
21.申请上述政策的企业或单位,均在行政服务中心市经信委窗口统一申报受理。属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按季申报,其它各类奖励按申报。市经信委、财政局、审计局和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在2周内一次性审结,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市政府批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相关企业或单位。
22.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肃财经纪律,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拨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3.本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原发《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06〕1号)、《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试行)》(合政〔2007〕18号)同时废止。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马秘„2011‟6 号
文件
-------------------------中共马鞍山市委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政策(暂行)》的通知
当涂县、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政策(暂行)》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马鞍山市委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2011 年1 月29 日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
若干政策(暂行)
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
一、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扶持力度
1.设立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在本市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实行预算管理。
二、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投资
2.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2000万元以上建设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建设期内,按新增固定资产(补助的范围为设备、多层厂房)投资额的1%予以一次性补助,最高300万元。新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按2%一次性补助,最高400万元。其中,对投资总额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建设期最长不超过1年;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期最长不超过2年;对投资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3.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新增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在项目竣工后,对前期费用(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评价报告费用)予以一次性补助。投资额在1亿元—3亿元的补助20万元,投资额在3亿元—10亿元的,补助50万元;投资额在10亿元—50亿元的,补助100万元;50亿元以上的项目补助200万元。对列入《马鞍山市工业投资及技术改造导向计划》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4.对列入国家级高技术工业项目给予补助。对列入国家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拨款的研发项目,给予项目所获资助经费的50%、最高300 万元配套资助。
三、鼓励工业企业在转型中发展壮大
5.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对列入工业企业升级计划的企业,首次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奖励10万元;超过5亿元的,奖励20万元;超过10亿元的,奖励50万元;超过50亿元的,奖励100万元;超过百亿元的,奖励200万元;超过200亿元以上的,由市政府给予特别奖励。对首次达到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3万元奖励。
6.鼓励企业多产多销。以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各按50%加权作为计算奖励的依据。凡增幅达30%以上,规模在2000万元—1亿元企业奖励10万元,1亿—5亿元企业奖励20万元,5亿—10亿元企业奖励30万元,10亿—50亿元企业奖励50万元,50亿元以上企业奖励100万元。
7.鼓励企业快速成长。新办或从外地整体搬迁来我市的中小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后,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按其当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1%,一次性奖励给企业法定代表人,最高奖励金额为20万元。
四、支持工业企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
8.支持企业提升装备水平。对企业提升装备水平,购置单机设备价款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按其设备购置价的2%给予补助,每户企业设备补助累计最高200万元。已按本政策第2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不重复补助。
9.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列入《马鞍山市信息化建设项目库》的“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10%的补助。对列入《马鞍山市工业投资及技术改造导向计划》的“两化融合”项目,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新列为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新列为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省企业信息化建设试点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10.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
11.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对列入《马鞍山市工业投资及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并经国家、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其新增研发试验设施、仪器设备等给予投资额10%的补助,最高补助20万元。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
12.支持工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校、科研院所工业科技成果,由企业购买或成果单位自行在我市首次实现产业化,销售收入100万元—300万元的,给予10万元奖励;300万元—500万元的,给予30万元奖励;超过500万元的,给予50万元奖励。购买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从项目获利起3年内,将其每年因科技成果转化而产生的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13.鼓励企业产品创新。对新认定为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或(重点)新产品的,分别给予管理团队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
14.鼓励企业管理创新。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管理进步奖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管理团队30万元、10万元奖励。
五、促进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
15.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对列入《马鞍山市工业投资及技术改造导向计划》的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和节能技改项目,除按本政策第2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外,另根据项目节能量给予奖励。年节能量达到500吨标煤,奖励10万元,同一项目每增加节能量500吨标煤,增加奖励10万元,单个项目奖励最高100万元。对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的重大节能改造项目,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16.鼓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对列入《马鞍山市工业投资及技术改造导向计划》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除按本政策第2条进行支持外,项目投产并形成稳定产能后,另给予管理团队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凡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认定的企业(非安徽省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给予管理团队10万元一次性奖励。
17.鼓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对在本市实施年节能量达到300吨标煤以上的工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每吨标煤100元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8.鼓励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支持所在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最高200万元专项用于基地建设。对被新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中心镇新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的,给予50万元奖励。
19.鼓励延伸产业链条。工业企业从市外引进或在本地培育新办配套企业,配套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每年新增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实际所得部分,30%奖励给主导企业,20%奖励给配套企业。
20.鼓励园区和企业集约利用土地。对开发区、产业园区兴建多层标准化厂房,按当年实际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的10%补助给产权单位。对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改,利用老厂房翻建多层厂房和利用厂内空地建造多层厂房的,补助标准为15%,最高均补助300万元。
七、其它
21.本政策意见中,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鼓励企业多产多销奖励资金、企业升级奖励资金、奖励政策涉及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市与县(区)、开发区按现行财政体制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其余条款所涉及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
22.申请上述政策的企业或单位,均在行政服务中心市经信委窗口统一申报受理。属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按季申报,其它各类奖励按申报。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和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在2周内一次性审结,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23.本政策意见中奖励、补助形式、资金筹措方式、申报程序、评估办法、资金使用管理等由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制定具体细则并负责解释。
1988年到2007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 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
元。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2007年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对提高**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2007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
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市商务局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
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
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
1 中西部工业园区面临的障碍和挑战
1.1 承接产业转移的土地资源不足
在土地利用方面, 由于规划不够科学, 在土地利用布局上缺乏明确的产业布局指导和产业配套措施, 各园区开发机构直接可利用的存量土地不多, 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困难, 用地紧张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另外, 部分园区项目用地多占少用, 办公、绿化用地偏多, 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偏少。此外, 由于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 地价增长很快, 很多企业因为无法承受过高的出让底价, 而不敢参加土地竞拍。随着国家土地清理整顿的宏观政策出台,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 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依法管地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及农民土地维权的意识都有显著提高, 征地更加困难。
1.2 承接产业转移面临资金紧张
在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先期投入巨大的资金要用于前期征地拆迁补偿、场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 而从投入到最终完成吸引企业来园区投资、上缴利税等资金回流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问题, 园区先期的投入完全要靠地方政府自筹资金解决, 存在较大的缺口。同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园区内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和融资困难。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严重, 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资金。部分园区中小企业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得贷款, 但也承担沉重的利息负担。
1.3 产业转移劳动力供给紧张
尚未完成“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东部沿海地区企业, 对劳动力需求非常旺盛, 采取了多种方式, 例如提供路费、包吃住、增加工资奖金等方式吸引返乡的劳工再次回流。据湖北省就业局统计, 2011年三四月份, 湖北省用工缺口达到50万~60万人。在四川成都, 为满足富士康工厂生产需求, 当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摊派用工指标给各个区县, 用工紧缺程度可见一斑。虽然中西部工业园区普遍重视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上都能达到“六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但是与产业转移相配套的员工生活设施却建设不足, 如网吧、宿舍、大型超市、饭店、运动场地等配套生活设施。同时, 园区普遍缺乏良好的职业培训机制, 例如为当地失地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的劳动保障制度, 为园区内职工提供岗位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体系等。
1.4 环保配套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西部部分工业园区由于建设较早, 分布较为松散, 给环境规划带来困难。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有的园区没有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固体废物处置场等基础设施, 园区内一个企业一个污水处理设施, 工业废渣随意堆存。由于资金有限, 新建的工业园区往往减少在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排污等公共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 遇到突发事件, 易引起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有的园区引进了高污染风险企业, 其科技水平比较低, 造成污染物种类较多, 排放量大。还有部分地方政府, 为了引进产值较大的工业企业,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未能充分履行环评制度。
1.5 园区缺乏产业链支持能力和品牌意识, 招商难度大
中西部部分工业园区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设计, 在布局和建设上存在盲目性, 导致主导产业链配套企业不足, 达不到产业聚集的要求。产业聚集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极大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对引进大型生产型企业具备强大的吸引力。某些地方政府对工业园区品牌建设意识淡薄, 认为品牌建设是企业的事情, 吸引投资最重要。有的园区内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三产业, 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较少, 严重制约了整个工业园区品牌的建设。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在园区建设之初, 就非常重视品牌建设, 坚持走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 带来了良好的效益。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60%, 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随着中西部省份的优惠政策和各个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硬件设施的趋同化, 缺乏品牌效应, 将使得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2 加快中西部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2.1 园区开发建设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特色, 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
工业园区要紧密围绕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高起点制订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一要发展一批适应本地区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势、前景较好、产业升级趋势明显的项目, 完善人才、科技、信息等支撑体系。通过调整规划产业布局和激励政策引导, 建设一批精品园区和示范园区。二要采用多种渠道解决园区和企业的融资困难, 在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 通过政策引导地方中小银行支持园区建设。通过园区开发经营主体多元化, 引入民营资本投资。三要完善园区服务和保障功能, 搞好职工宿舍楼、餐厅、超市等小区生活配套措施, 完善公交线路, 为劳动力入园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四要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减少入区企业办事程序, 实行“首问负责制”, 提高服务效率。
2.2 突破土地瓶颈, 提高用地效益
突破土地瓶颈, 首先在于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资源, 充分利用闲置用地, 同时促使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或租赁厂房, 或在现有土地上增加投资或引进新的投资项目。其次, 对部分企业占而未用的土地进行清理和整顿, 提高土地容积率, 能建多层厂房的避免建设单层厂房, 重点引进投资密度大、占地面积小的企业。最后, 可争取更多省市国土部门的政策支持, 获得更多的用地指标。
2.3 打造一流园区品牌, 引领园区产业发展
工业园区品牌不同于产品品牌, 是指工业园区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 具有竞争优势突出的核心产业链条, 能够引导产业聚集和技术进步, 发展高效低碳的增长路径, 最终形成园区在区域经济和市场竞争中的明显优势。品牌是一个园区综合实力的象征, 是园区内在企业文化的有效延伸和展现。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统筹兼顾, 重点突出, 走符合中西部地区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 努力实现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要到沿海经济发达企业聚集地区加大对本地区工业园区的宣传,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做文章, 做好园区优势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其次, 注重培育园区中的品牌企业和核心产业, 带动和促进园区内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 吸引上下游企业入区为其配套。最后, 要做好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对当地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 尤其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园区, 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对待, 积聚示范效应, 以点带面, 打造工业园区品牌的大发展。
2.4 创建生态型工业园区, 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是关乎招商引资的大事。规划环境评估是指导园区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规划环评中应明确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 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指标、污染控制要求以及优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环保基础设施可实施集中建设, 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固体废物等集中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出现严重污染事故的企业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园区和企业的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建设环境管理体系、园区规划、园区废物交换系统以及园区的生态信息网络等。
2.5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供应链
中西部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 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不高, 大大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园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在如今信息传播迅速、人才流动量大的环境下, 园区要想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仅靠本地的人才市场等一两家人力资源供应商远远不够。园区管理机构一方面可以与相邻的中西部省份的人力资源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 由这些供应商推荐务工者或提供专业人才信息;另一方面, 加快校企合作步伐, 与建立相关专业的中职、高职院校合作, 定期输送专业学生实习学生, 并择优录用。最后, 规模较大的园区可以建立职工培训学校和园区职业学院, 实行工学一体教学和为项目落户、快速投产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摘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经济形式, 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地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目前, 我国存在着东部地区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中西部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但也存在着很多发展障碍。通过分析, 提出了一些有益对策, 使得中西部工业园区更好地把握此次的发展机遇, 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工业园区,区域经济,中西部
参考文献
[1]冯军奇, 关万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9 (1) .
[2]蒋义括.重庆市工业园区建设思路与对策分析[J].决策导刊, 2010 (11) .
产业转移和城市间的竞争中善于把握时机、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趋利避害、加倍努力,让产业转移“蛙跳”到**,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实现末端起跳,追赶跨越马芜铜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我市在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
1、容量大。广阔的土地,充足的人力资源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从人口资源看,**2008年末户籍人口为613.89万人,位于皖江8城市第一位。其中,2008年末劳动力资源数为478万人,从业人员数为416.7万人,正适合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土地资源看,**土地面积位于8市之首,有长达近500里沿江岸线,沿江土地面积更是无与伦比。据有关报道显示,困扰长三角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荒,情况严峻到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达7.4万亩。在长三角,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向欠发达地区购买土地指标的情况,我省马鞍山和铜陵也存在这方面短处。
城市指标名
**池州铜陵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
国土面积(平方公里)******232316861352市区面积(平方公里)***312621340140总人口(万人)613.89158.9373.89230.79456.8276.75128.1447.37
辖县(市)个人83134616
辖区个数31341132辐射宽。**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座城市,位处皖鄂赣三省交界自古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自古是长江中下游商贸中心城市,曾经百年省会商贾云集,至今区域影响力亦非一般城市能比。仅举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例,2008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41.76亿元,排沿江城市群第1位,须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省内九市中处于第6位,仅比滁州高164元,比宣城高609元,与马鞍山,合肥,铜陵
芜湖相差较大。
指标名称**池州铜陵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合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41912848***30441***2551559为什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如此之高,足见其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一个有利条件。
3、交通便。**现有有206、105、318国道,合安高速、沪蓉高速贯穿其境,并通过**长江大桥与南沿江高速贯通;合九铁路贯穿**及所辖六个县市;民航开通已有近20年历史;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群更是闻名遐迩;当前**的交通又处在一个新的飞速发展时期,南京至**高速铁路已经动工,合武高速**段正在加速建设,东香高速公路**段正在筹划中,建成后**江面将出现三桥并驾齐驱的景观。五年内,一个以**城市为核心区,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国省道改造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民航“空中走廊”以及新型长江港口群,“一横两纵”的油气管道运输网,水陆空联运的区域性立体交通体系必将形成,届时抵达上海及皖鄂赣浙苏五省省会城市将不出三个小时。
市交通运输局(2012年7月 日)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决策,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根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努力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工作情况
根据市第四次常代会交通发展有关决定事项和市委《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为全面构筑“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将永州建成“湘粤桂省际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我们多次召开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全力以赴,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为争取一些重大的关键性项目,我们多次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省里衔接汇报,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祁 道高速列入了“十二五”全省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前段时间重点向省里争取将祁道高速公路进入省“十二五”开工项目并由省里负责实施,目前省里还没有明确表态,仍需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国省干线项目,我们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里程达到1242公里(其中规划新开工项目里程742公里,“十一五”续建项目500公里),点全省总规划里程的8%;进入省里实施方案的825公里,占全省实施方案里程的8.2%。另外,今年争取到G322永州全线按标准二级路改造,为全市干线公路路网提质改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全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共35000公里,我市争取到并已通过的规划4064公里,占全省的九分之一强。争取到“十二五”规划渡改桥、危桥改造706座,计5.6亿元,为全省的十分之一。水运项目,省里“十二五”规划原来将湘江永州至松柏三级航道改扩建项目作为预备项目,经过我们的争取,省里已同意将该项目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工项目,省交通运输厅邹和平副厅长明确表态支持永州水运建设,并表示将向交通运输部争取,将我市零陵、冷水滩、祁阳等3个千吨级港口与航道改造项目捆绑实施。这对于减轻我市水运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将起着关健性作用。同时,我们配合交通运输部和省里开展了湘桂运河项目规划调研,湖南段总投资达300多亿元的湘桂运河项目已列入省里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交通三年大会战 针对我交通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2到2014年,在全市开展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着力解决当前交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水运项目建设,重点解决干线公路开工率不高、建设进度迟缓的问题。我们按照大会战的部署,全面启动并组织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主要抓了四项工作:
(一)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工作职责》和《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认真做好综合、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强化组织调度。先后组织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国省干线公路2012年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全市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座谈会、全市交通建设会战办主任和联络员工作会议等10余次,有力推动了各建设项目进程。
(三)强化督查考核。按照《关于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4月9日至13日,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分南、北两组对各县区一季度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开展情况及纳入今年目标管理考核的24个干线公路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形成了《督查通报》和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特别是通过现场督促检查,推动了S323道县柑子园两个拆迁“钉子户”遗 3 留问题的解决。
(四)强化宣传报道。编发《交通会战简报》5期,大力宣传大会战的重大决策、工作成效、典型经验等,营造了较好的活动氛围。
三是加强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督促相关县区及项目业主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要求每个新开工项目的相关建设单位都要制定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表,明确专门力量,安排前期工作经费,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配合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了督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合理安排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对前期工作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衔接,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工可审批和用地报批进度,争取主动权。为确保工作进展,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在建工程进度,扎实推进前期工作,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
二、今年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至6月,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3.55亿元,为市政府计划任务65.9亿元的35.74%。其中,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成投资7亿元,为年计划的53.85%;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0.06亿元,为年计划的31.44%;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98亿元,为年计划的27.07%;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完成投 资1.52亿元,为年计划的38.06%;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等完成投资7799万元,为年计划的91.75%;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为年计划的58.82%。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湘桂铁路。全线正在铺轨。
2、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永蓝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0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7.7%。厦蓉高速公路永州段,完成投资3.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9.76%。前期祁冷道高速公路,正在争取省厅组织预可报告评审,项目前期办已初步拟订了招商引资条件和各县区土地匹配方案,待市政府审定。
3、国省干线公路。1至6月完成省考核目标的55.92%,完成市考核任务的27.07%。其中,二广高速双牌连接线、东安至全州公路、新田至宁远公路、S324蓝山段改造工程等4个完工项目完成投资7121万元;S325道县祥林铺至江永龙虎关、G207东安界牌至江华界牌井、G322零陵段改线工程、G322祁阳绕城公路、祁阳至冷水滩公路等5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64亿元;零陵大道扩建工程扫尾附属工程、S323宁道公路附属工程、李达故居道路工程等其它项目完成投资6299万元。计划年内开工的7个项目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
4、农村公路。已完成投资1.52亿元,完成通畅工程里程328.15公里,完成投资及里程比例分别为计划的38.06%和48.9%。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工程,建成24座、在建34座,正在进行设计和招投标的91座;渡改桥完工2座,在建7座,3座处于设计和招投标;安保工程完成143万元,水毁修复完成610万元。
5、站场建设和干支线养护工程。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冷水滩中心城区公交停车场因征地拆迁进度迟缓,仍于启动阶段。干支线养护工程,已将责任目标已落实到市公路局和相关县区政府,并已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6、水运工程:前段配合省里完成了湘江永州至松柏三级航道改扩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资料搜集工作。3个千吨级港口的选址正在征求意见,预计8月底可完成港口规划编制,年底完成工可报告。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上半年,受上半年低温阴雨天较多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前慢后快、前低后高”基本规律的影响,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市政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但总体而言进展比较顺利。预计下半年能完成投资目标,但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制约交通重点项目进展的主要因素有:
1、资金缺口很大。受省定额补助标准下降影响,需地方自筹解决的资金比例提高。据测算,除高速公路和水运项目外,要完成这三年建设任务,全市共需自筹建设资金(含征地拆迁)65.16亿元,其中干线公路需自筹48.77亿元,农村公路需自筹16.39亿元。
2、征地拆迁和“三杆”搬迁缓慢。征地拆迁涉及面广、动迁费用较高,由于工程用地未及时交付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房屋及附属设施的拆迁工作未全面完成,致使大部分建设项目进展不理想。杆线搬迁进度缓慢,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行车安全。
3、项目推进乏力。建设成本持续高涨,导致项目施工方拖延、怠慢工程;县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均衡,特别是跨两个或两个以上县区的项目推进效果不理想;部分项目施工环境不尽人意,存在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现象。危桥改造方面,部分县区技术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项目还没有明确改造方案,地方配套资金没有落实。渡改桥建设方面,县区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不理想,新田、东安、冷水滩各1座还没有开工。
四、下半年工作目标和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5.9亿元,确保完成省政府和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调度。按照市委、市政府“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的要求,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对交通重点项目定期开展督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高速公路的重点是协调处理好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保持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实现无障碍施工。对干线公路建设目前存在的征地拆迁和杆线搬迁进度慢、工程进度不理想等问题,重点是在抓好调度、协调矛盾,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对照工作目标和市与县区(管理区)、项目业主签订的责任书所列内容,按考核办法逐项督查、逐条考核,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实行奖罚兑现。
2、抓紧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祁道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明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抓好水运项目前期工作。对干线公路项 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督促相关县区及项目业主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对今年计划开工的项目,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报请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实现计划开工的7个项目,年内全部开工。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接,带动整体工业化。这种态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重引进,轻环保
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不少地区因此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只要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拉动GDP的增长,甚至仅仅是能够引来资金或项目,就赠送土地,减免税收,忽略环保。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地方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却能一路绿灯。
二、重引进,轻特色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没有考虑本地区实际,未能创出本地区的特色。
1、轻视产业特色。一些欠发达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有的已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考虑以支柱产业为支撑,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2、轻视技术承接。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有选择的承接,防止引进落后技术和设备,防止引进落后的项目。
3、轻视本地民间资本的参与。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和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充分发挥本土企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搞好本土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本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资产质量、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4、轻视提高就业。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看,凡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必然是劳动力实现就业相对比较充分的地区;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必然是就业不充分,大量城乡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流失严重,进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内伤”的地区。
王继红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门性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全面启动,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市民营经济应以此为契机,主动出击,乘势而上,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中担当重任。
一、铜陵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扩大,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确保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重视提升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水平和能力,是我市率先建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面临的极其重要和迫切的现实要求。
一方面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而民营经济具备这样的能力。第一,纯市场化运作方式;第二,具有完全的经营灵活性。生产力本身的创新能力和机制的创新能力的结合,必然产生大爆发、大创造、大跃升的创造力量,这正是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依托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解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009年,我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180.2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非公经济完成税收30.3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3%。我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先进地区,必须继续抓住民营经济这个关键,促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是其自身再获竞争优势的助推器
1、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我市民营经济存量资源配置。我市资源、劳动力等初级要素丰富,但决定区域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资本、技术、知识)等相对不足。由于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特点,往往在伴随着产业资本的转移中,也转移了技术、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能够为我市民营经济迅速注入稀缺的高级生产资源,从而改善其存量资源的配置水平,大大提高其运行效率。
2、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我市民营经济的技术进步。一是长三角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本身被我市民营企业模仿、消化和吸收,促进我市民营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具有先进技术的长三角转移产业在对我市民营经济相关产业产生前后牵引带动作用的过程中,拉动我市民营经济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3、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我市民营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一是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二是移入产业能通过削减本地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三是移入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刺激附属产业的发展,如促进金融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4、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我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长三角先进产业的移入,将使我市民营经济中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在数量上增加、结构上优化,移入的先进产业作为新技术的“扩散源”,能使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或等级的产业升级转型,逐步提高我市民营经济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我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方向演进。
5、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我市民营经济传统产业升级。我市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统产业比重大,先进产业比重小。长三角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资本、技术等稀缺生产要素的快速积累,新型工业化产业增多,为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经济传统产业升级创造了契机,有助于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提升我市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总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市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承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展环境是影响长三角企业是否到我市投资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为提高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加大了产业承接环境建设力度,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硬环境方面——加快了作为产业转移载体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为主导产业配套的13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创业园和为进区企业配套的3万多平方米的集体公寓、生活服务区等设施;一批金融、娱乐、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均已入驻开发区。
软环境方面——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改进行政审批方式,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强化审批监察,效率显著提高。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产业发展硬环境方面没有完全到位,软环境的改善还只是初步和阶段性的,一些部门在吸引企业尤其是民企投资时,“钩、圈、揩”的现象依然存在(即先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企业上“钩”,然后“圈”住企业层层“揩油”),部门协调差、政令执行不畅、服务意识不强,一些民营企业诚信度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产业发展环境的不尽人意,影响了长三角企业的“无障碍进入”。
(二)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载体的功能体现为: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资金集中、项目集聚。从我市工业园区现状来看:一是园区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开发实力、有技术依托、综合实力较强能吸引外来产业的不多;二是园区功能定位不明显,对进园企业不加选择。园区内的企业,大多只是地理空间的聚集和企业数量上的堆砌;一些园区入园企业与园内原有企业和产业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牢固的产业共生关系,园区产业涉及10多个行业,精力和资金的投入比较分散,无法充分发挥园区对相关产业的聚集效应,导致对外未能构成品牌特色的竞争优势,对内产业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园区土地紧缺,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入园企业数量的增加,现有园区的扩张潜力小、项目用地捉襟见肘,土地紧缺问题日益显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市工业园区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主要载体功能的发挥。
(三)产业配套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业配套能力是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意大利制鞋业全球闻名,其背后的配套产业更发达,如意大利的鞋机产量世界第一。广东东莞的电脑组装产业规模巨大,其背后是本地区上万家电脑配件生产企业所组成的产业配套体系作支撑。长三角转出产业不可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生存和发展,只有那些能够为其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的地区,才最有可能成为承接者。我市民营经济虽然在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矿产开采、化工冶炼等传统产业上形成了比较突出的产业优势,但在产业配套能力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产业链条不长,配套水平不高,长三角转入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仍需大量从东部采购,势必增加企业负担,抵消了在铜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发挥最大效应。
(四)物流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相比,我市民营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难为转入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从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上看——不全。我市的物流企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从严格的产业标准衡量,多数还是运输企业,并且企业规模小而散,1700多家公路运输经营户,具有资质的货运企业仅4家,提供的主要是传统运输、仓储、城市配送等基础服务,相关的包装、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极少,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的服务尚未开展,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从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上看——不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具有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寥寥无几,物流专用设备及物流信息网络配套总体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致使物流服务质量偏低,物流成本偏高,甚至部分本地物流业务也流失,如精达特磁产成品运输中大批量货物外包给天津环三环运输公司。
(五)产业人才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中高级技术人才。虽然我市具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由于教育特别是适应大工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相对落后,新兴工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创新型人力资源极其缺乏,即使达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到今年末全市各类专业人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70%以上,高层次人才比例达到10%的目标,仍然低于国家要求的中高级技工应分别占到全部技术工人的50%和20%的合理比例。我市产业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瓶颈。
三、促进我市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继续完善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不断提高交通、通信、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其次,要更加注重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软环境的创造。一要优化政策环境。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权”,研究制定一揽子符合我市实际、解决突出问题的产业、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和人才等政策,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特别是总部经济入驻的政策环境。二要营造高效和谐的政务环境。以“四百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改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产权保护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努力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三要营造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我市民营企业信用考核制度,奖励守信者,惩罚失信者,为我市民营经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良好的信用基础。
(二)明确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正确导向
长三角转移产业中必然有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粗加工、低技术的产业和企业,若只为追求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而不加选择的承接此类产业和企业,则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市民营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明确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的发展导向,围绕政府制定的承接产业指导目录,有选择地承接。同时重视和加强对引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防止盲目引进建设项目。
(三)夯实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
一要落实规划,加快园区建设。工业园要依据总体发展规划,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二要积极创新,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根据省委、省政府“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域制约,跨江发展,南北联动”的要求,探索园区发展的新模式,着力打造江北产业园,把江北产业园打造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先行区、铜陵跨江发展的前沿阵地。三要采取措施,解决土地紧缺问题。一是将工业园区纳入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土地储备;二是通过建标准化厂房和提高工业用地比重等方式集约使用土地;三是对“圈而不建”和“圈而少建”的项目进行整治,盘活土地存置;四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和工业用地调节资金。
(四)增强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
提高我市民营经济产业配套能力,是其有效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我市民营经济产业配套能力低主要体现为缺乏产业链的支撑,因此,要注重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移入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主动积极的接受产品配套订单,将自身纳入移入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链中,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及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横向上,为终端产品提供各类原材料、零部件以及装备制造的生产配套。纵向上,找准上下游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从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中寻找关联项目,做大做长产业链,围绕铜材加工、电子信息、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配套能力,最终达到“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配套成本<沿海成本”。
(五)提升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物流水平
根据《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2013年,我市将建成区域物流中心。为此,要鼓励和支持民营流通企业参与到我市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中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运作模式,扶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率先发展、做大做强,树立品牌,在我市物流企业中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整合企业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逐步实现自营物流的专业化。
(六)实施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人才战略
一要营造集聚各方人力资源的用人环境,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引进,鼓励技术工人回家乡工作;二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我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兼任教师,加大开放型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工的培养力度;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做好企业技术工人的在职培训工作,提高高素质技术工人的比例。三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相关人才信息储存和交流平台,为转移企业选才用才创造机会、提供条件。
【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推荐阅读:
重庆市潼南县文化产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7-26
重庆所有大学重庆有哪些大学10-22
重庆市农村环境问题05-24
重庆市城市规划06-03
重庆市人才资源07-28
重庆市优秀物业公司10-03
重庆市企业征信信息11-08
重庆市导游词11-20
重庆市质量检测中心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