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精选7篇)
2020年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1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超越自我》。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种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助她飞上云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这可怎么办?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是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
同学们,不管你现在的成绩怎么样,不管你现在的基础怎么样,只要坚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2020年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2
英国作家约翰生的“职业能彩饰一个人的品性”这句名言,道出了职业在人生中的价值。一个完美的职场新人是在从事职业的劳动中塑造起来的,决定他成功的态度则是敬业、乐业。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敬业、乐业。这是人生意义的砝码,也是人生欢乐、幸福之所在。敬业和乐业,都是对待职业、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不过两者又不完全相同,或者说,敬业和乐业属于两个层次,两个境界。敬业是指一种严肃认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到最好的工作态度;乐业则是指一种从心里热爱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出色传统,也是当今社会值得大力提倡、弘扬的高尚品质。
敬业,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才干,体现着一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还体现着一个人对人生的热爱、追求、积极的态度。因此,敬业既是社会检验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又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才能热爱工作,开拓前进,取得成功。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漫不经心,必定导致事业的失败。敬业需要专心、细心、诚心。专心,就是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南宋朱熹在谈到何谓“敬业”时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一个人如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见异思迁”,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其结果,常常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不利于己,亦不利于民。细心,就是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明代学者胡居仁认为,粗心是对事业的不敬,他说:“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诚心,就是要诚心实意地做工作。有位学者曾说过:“敬业需要注意两件事:即已着手之工作必须完成,已接受之事务必诚实为之。”《汉书·张敞传》上记载着张敞敬业的一个故事:张敞做京兆尹(当时京城的最高官吏)将要去职的前几天,叫手下一个小吏去办理案件。这个小吏硬是拖延不办,并且私自回家了。家人劝他不要这样,他答曰:“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意思是说,张敞他只有五天的待头了,还办什么案子呢?张敞知道后,惩处了这个小吏,亲自办了这桩案子,才离职而去。这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精神,就是古人倡导的敬业精神。只要做到了上述“三心”,那就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做到了忠于职守。”
敬业需要乐业。乐业,即是打心眼里热爱自己的职业,或者说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爱心。爱心是事业的灵魂,事业好比花的幼芽,只有用爱心的阳光去照耀,才能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只要对自己的工作热恋如迷,即使是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奇迹。许振超,青岛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三十年如一日,练就一手绝活,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李斌,上海液压泵厂的初级技工,在近20年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开发5种类型共17台进口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完成新产品开发55项,实现各种技术攻关项目162项,创造了“李斌效应”。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以勤劳的双手,不懈的追求,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神奇”。他们的成就令人羡慕,他们的事迹令人钦佩,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在一些人看来,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有高起点、高平台,如果工作环境、条件一般,岗位平凡,很难脱颖而出,很难有什么大成就。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怀才不遇的自怨自艾中浪掷了光阴,虚度了青春。大千世界,众生芸芸,平凡的岗位千千万,不平凡的岗位能有几?许振超、李斌等的事迹告诉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敬业乐业的精神写在人生奋斗的旗帜上,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创造辉煌。平凡中蕴藏奇崛,机遇往往是在平常的工作之中。抓住机遇,挑战奇崛,不断超越,离不开一颗强烈的进取心。许振超在年复一年的桥吊工作中发现了劳动的美丽,李斌在日复一日的机床操作中看到了创造的价值。不断进取,不断向上,不推诿不敷衍,爱琢磨问究竟,哪怕是一件看来很简单、枯燥、单调的工作,也能干得有声有色。不甘于现状,勇于创新,凝聚起热情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他们奋斗的过程就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华美的乐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的人说,自己根基太浅,水平一般,如何能摘取诱人的果实?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天赋,需要条件,但更多的是付出辛勤的汗水。即使是“笨鸟”,也可以先飞。勤于学习,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实践是一所大学校,知识改变命运,自学可以成才。许振超边干边学,着了魔似地钻研,自学专业技术知识。李斌向老师傅虚心求教,到国外接受培训,自学高中课程、考电大、进修专业课程,几乎从未间断。他们不但攀越了一个个技术高峰,也不断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可是,总有人为自己不敬业辩解,说他不努力工作,是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这种职业不符合他的理想。诚然,当今社会为人们选择职业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但是,人生并不是“心想事成”那样简单。当一个人在求职、就业上暂时没有如愿,或者他还不具备那种职业所需要的条件,或者他实际上缺乏从事那种职业的才能时,他可以加倍努力,创造条件,提高素质,寻找机会实现他的理想。但是若以不理想不喜欢为理由,不安心本职,不认真工作,只是一味赖在一边怨天尤人,那样的话,他一辈子也不会有理想的职业,更不会有他梦想的辉煌的事业成就,留给他的只是痴人说梦的笑谈,甚至失去生存的饭碗。
敬业、乐业是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梁启超写有《敬业与乐业》的专论,视它为职业道德之规范。无论你是工人、农民、商人,还是公务员、医生、教师、演员,都应自觉地敬业、乐业,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我们身边不乏有敬业乐业的事例,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坚忍不拔,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豪情;从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典范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如冈底斯山”的坦荡胸襟,到献身国防、隐性埋名十余年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赤诚之心;从“服务万户千家,情系黎民百姓”的水电工徐虎,到“真情为顾客,岗位做奉献”的首都公交售票员李素丽。无数事例提醒我们,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敬业乐业、恪尽职守,少一些所取,多一些奉献,再默默无闻的人生,也会谱写出壮美的旋律。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不敬业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不乐业的人是难有成就的。不要因为渺小就回避进取,不要因为平凡就拒绝奉献,不要因为低微就不敢仰望蓝天,不要因为生命短暂就不去创造精彩的瞬间。把职业当成毕生的事业,用敬业和乐业为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0年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3
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努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着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证实了镭的存在。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
2020年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4
一次,在着名企业家报告会上,又一位年轻人向做演讲企业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您过去走过什么弯路没有?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指示一条成功直线,让我们少走弯路呢?”
没想到这位企业家干脆利落的回答道:“我不承认自己走过什么弯路,我只知道自己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成功从来就没有说只要走一条直线就能拥有它,成功就像山顶一样,哪里有什么直路可以走呢?”
每个人都想找一条更省力气的路到达山顶。所以人们常常追问已经登顶的人,哪一条是直通山顶的捷径。那些从山顶下来的人却说:“山上那有什么捷径,所有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先要到达顶峰,还必须要不断的征服那些根本就看不到的悬崖峭壁。”
成功之路,绝非坦途。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梦想作者飞机达到成功,上帝是公平的,从来就没有人有这样的特权。经历过一些,才能懂得一些。没有品尝过失败的味道,又怎么能够告诫自己如何不失败;没有体会过等待的苦楚,又怎么能够感悟成功的魅力?如果你心中存在了这样的捷径想法,当稍微碰到一点困难,需要坚持一下时,心中就会打起退堂鼓:这不是捷径,我应该走另一条路。转来转去,总在山腰里打转。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许多像抄近路、走捷径、快些到达目的地的人却往往“不达”还是做好思想准备,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吧。
2020年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5
拿起手中的笔,任不着边际的思想在脑海中激荡,多少次满怀希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个动作,又有多少次两手空空地过完整个学期。说实话,以前的文章都只是为应付作业,因此即使是用遍了好词好句,但它依旧是毫无感情的,就像穿了华丽外衣而毫无的人一样,虚无内容。同时,我不是作家,不懂得用键盘敲出心中的波澜:我不是画家,不懂得用手下的笔描绘出心中的色彩;我更不是舞蹈家,不懂得用婀娜的身姿舞出心中的喜悦。或许,我只是一个空想家,空想着《天亮从自家天窗开始》,空想着《每天都有彩虹》,空想着《最美好的时刻》便是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怀揣两块糖》和《半瓶阳光》。
端详着这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尽情遨游在励志与哲理的海洋中。
在《一路阳光》面前,用心底的善和爱铺出的路,让这个没人陪伴的孕妇在做产检的路上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人与困难和解》中我们懂得了遇到困难时,战胜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也许,你可以学着顺从它,与它和解。
每个人都有《发现幸福的能力》,人们都以为幸福是追求来的,其实不然,幸福是在发现中得来的。当你具备了发现幸福的能力时,你会发现,其实幸福一直都围绕在你身边,生活中的点滴都蕴藏着幸福的味道。
《尊重每一扇门》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尊重自己。
点亮《近处的星光》,让我们一起默默铭记那些无私奉献的人,记住是他们让我们拥有更加光辉绚烂的生活和明天。
《为一个鸟巢等待》,当我们能够为此停下脚步时,这个世界才会停下时间的步伐等待我们;当我们懂得去尊重一只鹰,我们才会比鹰飞得更高!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中外启迪故事》,由近50位当红着名哲理励志作家,通过160篇哲理励志美文,分别讲述了谦让、分享、助人等不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用途及其意义。这些故事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生动的修辞,但却用最平实朴素的话语为青少年读者们带来了一场文字盛宴。
……
寒风吹动了那扇门,空洞的房间中溢满了爱的温暖;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请《给我5分钟》,让我把爱的曲子弹完,让我把善全部撒给世界;《请给我5分钟》,让我再撒一些爱的花瓣,用《老盲人的阳光》点亮《生命的灯》……
上台演讲相关文章:
1.上台演讲有什么好处
2.上台演讲销售技巧
3.上台演讲开场白怎么说
4.关于演讲心得优秀范文10篇
一、介绍作者事迹,开展课堂内容
教材上的文本时间跨度大,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但毕竟很多作者学生没听过,或者即使听过也不甚了解,巧妙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走进时代,跨越时空,与诗文名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最终走进文本。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但若是有学生对某个作者感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演讲的学生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关事迹、人物品性,既可以让这个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自信心,也可以使班上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演讲资料,将自己备课中与之相重复的内容去掉,节省上课时间,提高上课效率。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幽静悲剧》的作者季羡林,学生不太了解,班上某个学生演讲了季羡林先生的“看管入学新生行李”的感人故事,还深情朗诵了季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同学们听了他的演讲,对季羡林先生产生了深深的赞叹、敬仰之情,也了解了文革期间季羡林先生的遭遇和做学问的精神,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学者,所以,在学习《幽静悲剧》的时候,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就很投入,对文中体现的“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种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觉得很实在,不空洞!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堂文本内容,又接触了一位“大师”。后来,很多同学向之前演讲的学生借季羡林的作品阅读、讨论,班级掀起“季羡林热”。在这种演讲主题的带领下,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去接触茅盾、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人作家的情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体味平凡小事,关注身边美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同学们一到写作文就抱怨没什么好写。三分钟演讲的题材选择里,我和班上同学讨论,有学生提出既要接触大师,也要贴近生活,因此,写自己身边的人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写在班上和同学相处的故事,学习、活动、竞争、压力、收获等都可以,可以写和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点滴,甚至是和早饭店的摊主、公交车司机等社会群体的接触。这样,从早到晚,从校到家,从学习日到休息日,从城里到乡下,从熟悉的到陌生的,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材料。于是,同学们眼神明亮了,心思细腻了,情感丰富了,发现了生活中以前不关注的美。例如同样是散步,我班上就出现了同题材不同角度的演讲,某同学休息日和父母散步,演讲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回家的时候,左手牵着妈妈,右手被爸爸的手掌包着,都是温暖的感觉。夕阳是艳丽的红色,把我们连起来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那天晚上,我梦见我们在一片林子里笑得灿烂。你们像是夏夜里巨大的夜幕,覆盖着我,整个星球温柔得无声无息,就像我心壁上最美好的花纹。”另有两个同学一起在城郊交接的路上散步,于是写出《左手农村,右手城市》的演讲稿。第三个同学散步中调皮地跟爸爸说:“你们真慢。”爸爸回答:“是呀,女儿长大,越来越青春,做父母的只能望着女儿的背影喽。”女儿听了,心里酸酸的,想了很多,于是,《牵着你们,一起慢慢走》的演讲让台下学生潸然泪下。文中青春期孩子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可比上班会课更有感染力!散步中如果没有真情投入,怎么能写出如此真挚的文字?如此平凡的一幕,因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素养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便有了百花齐放的美。
在各次阶段测试中,《慢慢读懂你》《你是我的阳光》《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等这些作文练习,许多同学都选自己的或别人的演讲材料。这些贴近生活,感悟平凡的人带给自己温暖的回忆,真实而细腻!
三、选择应景节日,营造节日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同学们可以在节日来临前,选自己喜欢的节日介绍给同学们,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既渲染了了节日氛围,也帮助同学们了解了节日背后的来历、故事。
四、讨论社会热点,开阔社会视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的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报纸、电视、手机等各种媒体都会报道很多新闻,如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遇上跌倒的老人到底要不要扶?”“社会上要不要见义勇为?”同学们选择这样的话题作为课前演讲的主题,既贴近社会,也培养了他们对社会的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辨识能力,不至于遇到情况不会处理。
当学生把目光伸向更广阔的区域,那么演讲就可以打开一扇更大的窗。
佳祥同学在《日本,自以为是的无奈》一文中阐述:“在非洲资源争夺战中,日本不仅没有体力与中国对抗,就是印度、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也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日本想在非洲打一个翻身仗,太难!”
同学们借助演讲了解了最新的国际时事,演讲的学生努力去搜集资料,听新闻评论,加入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他们看问题的想法会逐渐全面、深刻、有见解,班上其他同学也可以借助三分钟演讲了解国际新闻,增加自己的见闻。
新《大纲》提出的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明确指导语文教育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课前的三分钟演讲正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一项训练。
【关键词】三分钟演讲;提升;写作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说”在这四项技能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中考又不考它,只要写好作文就行了。殊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写”的能力,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
具体做法是:全班有40名学生,准备40张字条,在每张字条上面写上1——40的数字,学生来自我抽签,按照抽到的先后顺序安排好演讲的名单,这样就保证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一轮演讲完,再循环。讲完以后,由班级学生就朗读技巧、语音、感情、选材优劣等方面予以点评。演讲内容是由教师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的主题演讲,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应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变压力为动力——提高写作兴趣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气氛,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更有一些学生,特别是有些女生回答问题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一样,平时就很少讲话,遇到生人一讲话就脸红,遇到考试心里更紧张得不得了,难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吗?我认为,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我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又煽动学生们善意的掌声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有一位胆小腼腆的学生在日记上写道:“从小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也不敢站在台上讲话,老师也很少提问我,但这‘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使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是“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自尊心、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不甘落后。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只有2-3次,大家都非常珍惜。有位学生这样说,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一紧张,什么都忘了。于是,心想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第二循环又轮到了,内心自信多了,当成功地演讲了《没有不可能》,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后,他激动得哭了,他说演讲让他有了成就感,竞争让他看清了自己,自己俨然成了胜利者,使他有信心做一个成功者。
演讲这块“砖”引出了“玉”,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学生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台上那几分钟,课后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材料,精心创作。是“三分钟课前演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准备稿件及演讲展示的过程中去。
2.积小流成江海——积累写作素材
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显而易见,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写作也在于积累。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圈子太窄,不外乎家庭和学校,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生活单一、枯燥,也很平凡,这一部分营养学生先天不足,这份“铁锌钙”如何补上?除了留心生活用心观察外,阅读和听取,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另一途径。而“课前三分钟演讲”恰恰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为学生演讲内容涉及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等,这都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演讲的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听讲的同学在听取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累积了鲜活的素材。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3.他山石巧攻玉——借鉴写作技能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原创,可以适当放权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模仿,一个人首先要有模仿能力,然后才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 。
而我们的学生要么不喜欢阅读,要么被繁忙的功课压得没时间阅读,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课前被动听取演讲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阅读渗透,通过师生的点评不断接收写作技能技巧,进而在练笔过程中借鉴模仿思想以立主旨,借鉴演讲稿以用素材,借鉴思路以定结构,借鉴警句以炼语言,模仿训练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可以进入到创造阶段让学生丢掉“拐杖”,摆脱模仿,按照自己的情况自由写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训练能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4.潜移默化修正果——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我也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有家长惊异地感慨:“这学期不知怎么了,以前有作文总是要拖到星期天的晚上才痛苦地开始写,现在倒好了,周五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资料,更怪的是,现在说起话来居然比我们大人还圆满,不伤人,又让人心服口服。”
最可喜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连字数也写不满的竟也能洋洋洒洒长篇阔论了,原来总是素材老套的竟也会将他人的经历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原来语言苍白的竟也会用描写细心描摹动人心弦了,原来总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的竟也会用心构思周密布局了。于是,一篇篇考场佳作诞生了,一篇篇优秀习作纷纷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应灵活、规范、中肯。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比较主观性的教学活动,如何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并非朝夕可就之功,应当在老师的宏观统筹下,由浅入难,由简到繁地循序渐进地推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灵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说,使三分钟演讲成为真正展现学生自我风采的舞台。
2.形式规范。内容必须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否则冲击了语文课堂主题教学。必须事先整理好演讲内容,不打无准备的仗,另外,上台演讲要求脱稿,实在背不出可以放在第一排学生手中,可以为演讲因紧张而中断起提示作用。学生的演讲稿平时要保存好,以后可以结集成书,更刺激学生创作佳作的欲望。
3.点评中肯,师生共舞。为了一次演讲,学生要准备好几天,紧张又兴奋地期待好几天,对学生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测验。演讲过程中,学生的优缺点会暴露无遗,老师应当和全班学生一起认真聆听,一起及时做出正确而中肯的点评,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演讲写作能力。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要当班长》。
这一次,我竞选的是班长。我虽然成绩不很突出,但是我觉得竞选是靠勇气。如果连站在讲台上的勇气都没有的话,就等于不战而败,直接输在起跑线上。
自从担任英语组长以来,班级这一舞台了我很多展示才能的机会:从作业本的分发到帮助同学学习……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压力能够产生动力,机遇和挑战并存!是班级让我成长得更快!请允许让我利用这个机会向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假如我是班长,我会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从不摆班子的架子,我们五(4)班六十多名同学,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从不会在和谐上改变,但学习上会有大的改变。我们把每一次家庭作业都当成一次小的考试,希望我们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和老师好好地配合,做好每一件我应该做的事,做好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尽量减分少,加分多。
如果我是班长,我将带领大家对班级做出应有的责任的同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周围的邻居奉献爱心。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要给大家分享一句话。“我宁愿选择骄傲也不选择自卑。因为骄傲需要资本,资本需要积累,积累需要汗水,而自卑却什么也不需要。”这句话是我在看乔松楼将军在复旦大学演讲视频时偶然间听到的。是的,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自信。
每个人的人生都并非一帆风顺,并非永无波浪的湖面。而是一场充满艰辛,坎坷,曲折,充满挑战与挫折的旅途。属于我们的每一个新的一天都是一次挑战。在迎接每日的朝阳时,我们需要足够的自信来克服遇到的困难。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之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挞伐。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胜利,对哒伐不屑一顾。他说:“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为世人所瞩目。同学们,或许我们无法成为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为社会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但我们依旧应该向他一样自信的面对一切,面对困难,面对挫折。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活着的人总要照常工作。”正是自信,支持她在经受了失恋、丧夫、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等打击之后,两次荣获了诺贝尔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坚信,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引领我们坚持的力量。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微笑地,平静地面对人生,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运之神一次次把我们捉弄,只要拥有自信,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心,成功迟早会属于你的。
同学们,高中三年必定是一段峥嵘岁月。希望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都可以把汗水的积累转化为骄傲,自信的资本。以舍我其谁也的雄心壮志面对我们应该面对的每一次考验。让我们的高中生活成为人生光彩绚丽的回忆。
谢谢大家!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成功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需要智慧,有的人认为需要梦想,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奋斗。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人瘦了憔悴了,但仍要“终不悔”,这就是说即使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仍不能放弃,要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抱怨,不能反悔。
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在自己的工作上努力奋斗,超额完成任务,不管是什么工作都抢着去完成,他们便一路步步高升,登上成功的顶峰,获得无数人的尊敬和无限的荣耀。社会上还有一种人,他们总是每天抱怨,得过且过,对待工作总是能蒙混就蒙混,极不认真,最终默默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为什么这两种人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奋斗。他们一种人对工作兢兢业业,有上进心,努力奋斗,最终终于获得了成功。还有一种人,整天怨天尤人,不会努力,只想得不劳而获,终究只能默默无为。
我也曾经因为数学成绩差而很沮丧,可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训练,努力奋斗,终于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试想如果我在数学成绩差时不努力奋斗,那么怎么可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怎么可能会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没错,成功虽然要靠智慧,但是更要靠汗水,更要靠奋斗。如果他只是坐在那里空想而不去奋斗,不去一次次地试验,他能够发明灯泡,为世界带了光明吗?显然不能。况且连天才都要付出99%的汗水,那么我们普通人不是更要付出成千上万倍的努力,奋斗才可以成功。
虽然我们每个人奋斗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我们不奋斗,一定不会成功,众观古今,没有一人是没有奋斗就成功的,就像没有人可以一次看完所有书。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这样我们才会成功,才会离成功更近一步奋斗,才能成功。
谢谢大家!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面对书本。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比喻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在他眼中,读书让地球得到阳光,让小鸟拥有了翅膀。以书为友,远离声色犬马,淡泊中折射出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宁静中透视出一个人的美好追求;以书为友,无形中使人内涵深厚,有形中使人举止庄重。这真可谓是乍读几天书,容易将自己视为圣人;多读几天书,才知道自己的肤浅。
面对考试。几乎每场考试我们都会元气大伤,主要是因为太紧张,害怕平时自己不会的知识考到。于是面对自己的弱项,我们要解决它,不断练习。在每次考试中做到心如止水,效果才是极好的。
面对更强者。对于强者,我们大概只有仰慕、敬佩的态度,认为他们就该比自己强。非也。他们只是付出了更多的汗水。除了人前的辉煌,我们更应注意到他们的努力,自己也要更拼,为了有朝一日做个更强者。
面对挫折。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每一个人都期望一帆风顺。许多人都说:前进的路上,即使没有莺歌燕舞和盛开的鲜花,那最好也没有风雨和挫折。这是不可能的。聪明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挫折中明白一些道理,还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其实只有经历过,才更有发言权,不是吗?
如果高中是一叶舟,它或许在海岸边搁浅;如果高中是一首歌,它可能正低回宛转;如果高中是一只不知疲倦的飞翔的小鸟,它也许正身处囚笼。高三,就是要使搁浅的舟重新拥入大海的怀抱,要使沉闷的歌变得活跃生机,要使小鸟重获自由,飞的更高。同学们,面对高三,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在高三的天地,尽情翱翔吧!
谢谢大家!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青春是夹着雷雨的风,是掺着泥土的水。我愿意踩踏泥泞,迎接狂风骤雨,拥抱热烈的青春。
相信自己,重用自己,用自己的思想为自己打造一片崭新的天地,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呼唤自己的心智。而实际上,能真正做到以上几点又有几人?自信是画家笔下的一幅画,有几处妙笔请你来描画,又有几处败笔请你来勾画,同样是一幅画,有人认为妙笔无处不在,有人认为败笔处处皆是。画家的实验证明:自信是是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如果富有哲理的话还不能使你变得自信,那就试试学会藐视。
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否则,看什么都伟大,见什么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实谨小慎微,那就活的可怜巴巴了,说一句狠话,你白活了!藐视就是轻视、小看。据说牛的眼睛看东西是放大的,所以在比自己小得多的牧童面前也俯首帖耳;鹅的眼睛看东西是缩小的,因而敢于向比自己大得多的人发起进攻。我不敢提倡大家都用像鹅那样看东西,但时不时藐视点什么是否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心。
曾经有一句话:一个人16岁没有理想,一个人60岁还有理想,都是可怕的事情。后半句未必对,60岁的人为什么不可以拥有理想?但前半句一定正确,缺少理想的烛照,生命一定暗淡无光。对许多人而言,理想是青少年时代的办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理想慢慢风化了,剥蚀了,或者被实际的、实在的、实惠的欲望所替代。当现实的闷棍不由分说地打来,最乖巧的应对或许就是放弃吧——放弃曾经的追索,放弃曾经的执着。
在灰暗的天空下沮丧的低头,说“我认输了”,或者说,我答应用手中的钻石“交换你递过来的玻璃。”在我看来,理想好比一件可以用来御寒的衣服。人生拥有了这件衣服,就不至于在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如果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那么,理想也应该相伴人生每一天。理想活着,痛苦就有了慷慨的分担者。好的理想像爱情,温暖寒苦的人生;像信仰,烛照暗淡的青春。
一个人,只要每天肯花一个小时来做点有意义的事,不管是否与工作有关,他们都可以造就辉煌,时间不必太多,每天一小时就够了。请问,一个青春中有多少个一小时?答案我想你心中自有数。
谢谢大家!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平平坦坦过完一生是毫无意义的。要建立自己的天地,让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这一切都不可以空想,要靠实际行动、勇气、智慧、毅力才能实现。可是这条路不好走。放眼望去它若隐若现,只有一条荆棘丛生、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必须果断的选择这条路。
从我们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经历一翻彻骨寒。有人要逃避磨难,导致被小小的寒气所封杀。我走在这条路上,永不后悔。我赤着双脚。用双手扒着荆棘,荆棘的锋芒和我的肌肤一次次零距离接触,伤痛让我一次次动摇决心,但我固守阵地,决不动摇!强忍伤痛依然义无反顾的朝目的地前进。虽说伤痛时常让我疼痛难忍。我却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伤痕弥合留下了不少疤痕,每一个伤疤都是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都是一次成长的标志,所以我不悲伤,坚定的走下去。只有在这样的道路上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曾几何时,刘邦、项羽目睹秦始皇浩浩荡荡的出游队伍、富丽华美的车帐、八面凛凛的威风,随生雄心万丈的自信:“大丈夫当如此也”,“彼可取而代也”。于是,汉高祖立千秋帝王大业,楚霸王成万古悲壮英雄。诗人李白自信,他发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浩叹,便有壮丽辉煌的诗章千古流传。巴尔扎克自信,放弃家人为他选定的职业,毅然走上创作道路,终有惊天动地的《人间喜剧》彪炳千秋。
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宁信度,勿自信也”形而上学的固执。它是理想进取中折射出的生命的灵光,是孜孜追求路途中永恒的生命潮汐,是成功碑塔下第一块灵活辩证的基石。
自信吧,朋友!有了自信,才会拥有自我,才会拥有成功,才会拥有辉煌灿烂的人生!
大家好!我演讲的标题是“小事求大善,小节破大德”。
今天的这方舞台只给了我百秒的时间,不外,大家一定都注意到了,刚才,我用了将近10秒的时间收拾了我的衣装,并无比慎重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的确,我惧怕超时带走我的得分,但我更畏惧不甚整洁的衣领带走我给大家的好印象。超时影响的是我的成就,但有失礼仪的表示则会影响我作为一名中学生的形象。我素来自负是一个雄辩的人,但今天,我抉择了首先用举动来证实——小事也请求大善,小节也能立大德。
我们都曾让苦思冥想寻找到的解法葬身在盘算进程中写错的一个符号上,我们也都曾将殚精竭虑铺排出的作文葬送在匆促而就的一个错别字上,经常地,咱们学会了高瞻远瞩,学会了从全局动身,却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件小事都不断改进,何谓真正的“大善”?那就是发掘小事中的小事,用全体的热忱跟尽力弥补那些尚未完美的空白,把小事的完善演绎到极致。就比方,下一次当你和我一样走上这方舞台的时候,请你必定记得翻好你的衣领。
我们铭刻着那些真正的巨人,只因仰头给人一个微笑,抬手放好一张座椅,就让人们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们也叹气着那些一时的好汉,只因甩手一次扬长而去,下笔一段过激之词,就让昔日仰望的眼光骤然消失。常常地,我们学会了忠孝仁爱礼义信,却不可以做到时刻记挂着每一个小节。何谓真正的“大德”?那就是讲求小节中的小节,用全部的自律和自发掌握那些不被留神的细处,把小节的优雅诠释到完整。就好比,一会儿,当这场竞赛停止的时候,请你一定记得忍让四周的人,有序地分开。
方才,我的同窗提示我时光快要到了,那么,就让我做好这最后大善的小事,成绩这最后小节中的大德——
这里所提倡的“把讲台让给学生”, 并非简单地让学生登台阐释文本教材的内容和观点, 囿于文本教材本身。让学生登台讲文本教材内容、观点, 这只能做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只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在狭隘的空间里徘徊, 似乎在标准化的游泳馆里来回游泳训练意志, 不等于在大江大河中畅游!
这里所提倡的“把讲台让给学生”既有学习形式上的转变, 又有学习内容上的创新。形式上主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常规要有一定比例时间让给学生演讲, 讲台并非只是教师完成文本教材教学任务的舞台, 也可以成为学生展现才能的广阔天地!内容上要求学生利用讲台去创造自己的课程, 让学生自主开发生命载体所蕴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讲自己的生活, 讲自己的认识, 讲自己的创造;把生活联系起来, 把思维潜能发掘出来, 把情感抒发出来, 把说和写作能力培养起来。
这是笔者的一个创意, 贯穿在初中三年, 通过两轮六年的实验,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就教于大家。
初中三年, 笔者将学生说分为三个阶段训练, 即每学年为一个阶段, 每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内容设置自变量, 安排不同的话题展开说的训练。
一、初一故事承讲
初一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活跃时期, 想象能力强, 根据这一思维发展的特征, 可组织学生故事承讲。具体做法:
1. 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明确说话的思想内容要求。
2. 按学生座号顺序轮流承接着讲故事, 下一位同学
的故事与上一位同学的故事要连贯有发展, 形式近乎连载小说。
3. 登台讲故事要求声音响亮, 说话生动, 具有吸引力。
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话题:
范围:家庭、学校、社会——小明初中生活的历程。主题:务必展示当今初中生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要求:根据自我生活经验, 运用再现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第一节语文课老师开场白:新学期到了, 小明上初中了, 他很高兴明天就要去新学校注册缴费, 他就向爸爸妈妈撒娇:“爸、妈, 我要买一个新书包, 还要一套挺好看的新衣服, 明天送我上学校。”爸爸说:“书包可以买一个, 这新衣服别买了, 现在你穿的不是很好吗?”小明撇着嘴说:“不, 我偏要崭新的衣服, 穿起来去见见新同学, 觉得有气派!”妈妈看小明这么执意, 就迁就地说:“好, 好!”就领着小明逛商场去了……
开学初用这样故事开端开始, 让学生编造故事情节发展, 很容易使话题与生活同步。但学生面临着价值取向的认识问题, 各有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同世界观, 编造出来的故事五花八门。随着一节节语文课的过去, 一个个故事连绵不断, 再现了一个个学生生活影子, 袒露了一个个学生的思想认识, 展示了一个个学生的说话才能。后来的故事情节发展出乎老师的意料, 内容非常丰富。这样的训练张扬了每位学生的个性, 发掘了学生生活资源。林丹艳同学 (2002年高考温州市文科第二名) 运用了创造想象, 让小明参加夏令营到了异国, 摘引一段:“夕阳已经坠入山谷, 晚霞给天边抹上了一层桔红色, 七色的阳光给巴黎城涂上了朦胧之美, 小明出神地望着异国他乡的风光, 这巴黎圣母院虽然神秘, 怎比得上颐和园的开阔和明丽, 伴随着小明这次旅程的始终是对祖国的情感……”
为了使故事讲得既有思想内容又有生动形象的说话艺术, 防止随意性, 笔者注意变量控制。组织学生评点, 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让下一位讲故事的同学评点上一位同学讲的故事。评点从三个方面出发:概括故事内容梗概;提炼相对独立的主题;评说的技巧。让说的内容健康发展。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逐步把学生思维引向形象性, 尽力使用描述性讲故事, 避免陈述性。
讲故事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互相承接讲故事, 互相倾听、互相评述是极其有效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讲初中学习生活, 其实要求学生去体验初中生活、发掘生活。要求故事形象生动, 旨意是训练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把全班故事整合起来, 是一个长篇, 是采用“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的创作方法, 是利用整体性效益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二、初二一事一议
初二学生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一般形象思维及抽象逻辑思维推进, 审美认识、价值取向认识逐渐趋于完善和正确。笔者就设置了一事一议的说话形式, 要求学生务必关注生活, 及时观察身边最近发生的琐事、要事, 体验生活、评判生活。具体做法:
1. 有事情描述, 有对事情的议论。描述要简明, 议论要深刻, 叙议融合得体。
2. 每人一题材, 不能重复 (如果题材重复, 写作角度绝不能重复) 。
3. 登台说话声音响亮, 要有说服力。
学生各显神通, 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关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有对中学生上网吧进行议论的, 有针对一碗剩饭进行议论的, 有对“一分钱”进行议论的, 有对乱抛纸屑进行议论的, 有对乱闯红灯进行议论的等等。这一指向的成功之处, 是把学生引向了对生活的多维观察和评判。说话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思维引向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要求议论具有层次性。例如, 一位学生议论一碗剩饭:“中餐结束了, 食堂餐桌上杯盘狼藉, 我看过去对面的桌子上都是剩饭, 有的饭粒撒向桌面, 有的吃了半碗就不要了, 还有一碗原封不动搁置在那里, 大概被主人抛弃了!整整一桌啊, 都是粮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要爱惜粮食啊, 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及时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这些议论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是反对浪费粮食, 但议论过于表面性, 缺乏深度。于是, 笔者引导学生向纵深的思想认识推进:从学校餐桌推想到社会餐桌, 空间推进;从一碗剩饭推想到13亿碗饭, 数量推进;从吃饭推想到其他生活内容, 生活内涵推进;从浪费现象推想其他腐败现象, 行为现象推进;从爱惜粮食推想到我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情感认识推进。经过说话训练, 培养了学生议论的深刻性, 赞可夫研究表明, 强调逻辑思维的深刻性,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与说故事一样, 一位学生说话, 下一位学生评点, 提出异议或者补充议论, 学生之间又形成了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运用这种形式展开说, 把议论文写作融于每节课三分钟演讲之中, 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写作指导效果, 却收到了写作课指导不能替代的效果, 每节课一事一议培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态度, 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能力。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爱得华·得波诺博士研究表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思考能力”, 这就是每节课展开说的收获。
三、初三毕业抒怀
初三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已逐步确立, 他们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情感。毕业将近, 各自怀着远大的抱负将奔赴不同的学习岗位,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很多话要说, 而这种情感在平时交谈中很难表露, 因为没有庄重的集体场合, 于是笔者利用讲台, 给学生提供一个抒怀的平台让同学们互相共勉, 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唤情结构”。具体做法:
1. 要求有美好理想的展现。
2. 感情要真切, 有情可抒, 有感染力。
3. 说话要有激情。
在抒怀中, 学生心灵互相撞击, 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学生的远大抱负、崇高理想激发着同学们对人生的美好追求, 唤起了潜伏在心底的青春激情, 像江河波涛汹涌澎湃。但也有的抒情空洞, 苍白无力, 缺乏真切感人的力度, 如“感谢老师对我的培养, 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 我将努力学习, 取得好成绩, 做一名优秀毕业生, 向老师同学汇报。”对此, 笔者引导学生寻找抒情借助物, 增加抒情厚度,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 唤起同学的共鸣:“我的作业本忘不了老师深夜批改的一个个红勾;我回家的路程忘不了风雨交加同学护送我留下的一个个脚印, 此时, 我的心哟, 滚烫滚烫, 这深情厚谊化作了我积极进取的动力:只有立志成长, 做出贡献, 才能报答老师、同学的关爱。”这些都是引导后的学生抒情的摘录。
这一形式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加深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 交流了思想, 触发了积极向上的人生, 各自都似乎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习更加认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儿童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 他就想知道得更多, 他的求知渴望, 钻研精神, 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把讲台让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更新了学习方式, 增强了学生说的能力, 提高了写作水平, 启迪了智慧, 实现了实验的因变量。三年说的过程要有一个科学管理, 可每学期评选优秀演讲学生若干名, 并把讲稿装订成册, 互相保存。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讲的是课程, 学生讲的也是课程。这三年的学生讲稿是一份独特而珍贵的课程资源, 来自学生, 又交给学生, 让学生共同学习、交流、反思, 继续去开发课程资源。
【关于三分钟励志演讲稿】推荐阅读:
关于孝心演讲稿三分钟07-21
关于三分钟演讲稿中学07-27
关于青春理想演讲稿三分钟11-16
三分钟关于友谊的演讲稿11-19
关于爱情的即兴演讲稿三分钟06-21
关于亲情的三分钟演讲稿10-01
关于坚持的演讲稿课前三分钟07-17
演讲稿三分钟励志05-27
有关励志的三分钟演讲稿06-04
三分钟精彩的青春励志演讲稿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