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精选8篇)

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 篇1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一词多义

是:

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

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

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

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

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通假字

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 篇2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仆么、怎么教?这是人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的老师, 总想在课党上多讲一点, 讲得令曲一些、细致一些, 生怕自己不讲了学生就不愤, 就考不好;有的老师也知道要根据学怙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祚, 也希筚在Itl己的课堂上学生学得活动些、•趣•些, 但总苦T•找+着怆当的尺度来定位, 教学付出很多, 但效災£]己总不满意。我想, 这里面存在文自文教学的瑶本a念和课堂教学设计的甚本原则没有抓准的问题。入选教材的文n课文, 应该说可教可学的内荇很多。也正因为多, 教师就需耍对“教什么”这个问题, Y丨较清晰的认识。我以为, 一篇文言课文, n丨以选择三个方面的内容来教, 即文字、文学、文化〒方面, 简称“三文”教学。也就是说, 思考一篇文言课文要“教什么”, 教师不妨重点考虑:教一些文字方面的知识, 能允实学生的积累, 增强文言语感;教-些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 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赏析、体验感悟能力;教一些文化方面知识, 能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怀。当然, 就“三文”而言, 一篇文言课文, 不论篇幅长短, 均有许多nj'以枳累、nj.以深悟禾「1可以挖掘的内容。因此, {•:教学处理时, 我们仍然需要作茧点的选抒、难易的R别和深浅的圮位。“怎么教”的问题较复杂, 涉及教学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让于.段选抒, 以及面对不同学情的应变处理等。下面, 我以初中《湖心亭看雪》-课为例, 具体谈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的•篇短文。本1丫L元的导读文字, 对学生学4有两点要求:“要能借助注释和T.凡书, 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 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耍求, 也是对教师处理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定位。编者从学情的允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实, 教师的教也足要与之对应的, 这也是-种“以学定教”。在这里, “教仆么”的W题似乎明确了。用“三文”的观点看, 即文卞方面, 强调借助丄具学习和积累掌捤一定的文言知识:文学方面, 重视了对课文情景交融的感受和体验。虽然编者没有具体谈及“文化"方面的学习, 似教师可以依据学情与时间, 响故适当的挖掘教学。有了以上分析、定位, 接下来茧点丄作就是如何设计本课的教学了。就《湖心亭看雩》一文, nj•以粗略作如K设计:1.教学难点。依据“三义”教学主张, 本课的教学車:难点n丨以确圮为如K三点:学>J叙琪描写类文章的诵读:揣摩想象课文优芙的意境:体悟课文叙事描写的语言芙。以丨•.三点, 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三个FI标, 学生一节课不可能都能掌握, 但教学抓到了这几个®难点, 学生的课堂学习y标就是明确的, 学习过程也会Y/定的收获。2.教学过程。就本课教学, 可以拟定以下=个教学环甘和相应的活动安排:环甘一:熟读成诵。学习文i•文, 读, 永远是第•位的。让学生多读课文, 读通读顺课文, 这是首要任务。如何读, 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下手。读的形式可以多样, 但读的教学, 主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学>」叙串类文言文的读法, 如学d�揣摩体会叙事类文言文的U吻、语调、语气和1i V奏等;二是通过读, 让学生走进文木, 感受文木, 体悟文章的境界之美。环节二:揣摩想象。阅读精美的文章, 如果没心f阅读者的揣摩和想象的, 这种阅读学W足不到位的, 也是不会有所收获的。这篇课文, 作者写的是在西湖看雪景, 在文章屮, 作者到底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精美画面?这个画面, 其构阁如何, 其美在何处?这些都需要教师结合语句, 茧点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通过对文中的字、同、句的细心揣摩, 产生d己的联想和想象, 方能体验和感悟到课文悄眾交融的境界美:作荇写丐景, 落笔极精, 在巧妙的对比和点缀之下, 呈现给读者的是, 在一幅阔大之景下, 突©着“长堤一痕"“湖心+一点”“舟一芥”“人两=粒”的㈣面对比。学生通过揣摩和想象, 达到“激发灵忡, 陶冶情操, 丰富文化积累”的学习收获。环廿鉴赏体悟。阅读教学, 耍尽量做到让读者对文本产生fl己的理解感受。教师任何的精讲细析, 只要f生接受不了, 都只能说“嚼烂r喂给学生”, 学生当然是“食之无味”了。而要让学生自己来“嚼”、自己来体验感悟, 就得做到两点:是巧妙引导, 二是把体验与感悟还给学生。巧妙引导, 就要有恰, 的W题导引。这个M题不难解决, 只要用好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荇设计的问题即可。木课的“研i�丨与练有两个要求:“1.说说木文中描写两湖雪景的文字丫/什么特色;2.文字简练朴素, 不加渲染, 这种写作手法就足白描。体味木文所用的白描手法。”如能把这两个问题当作学生赏析课文的导引, 我看就足够了。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 还达到这样的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适气地将难度下降。休验与感悟足木环节的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让学生在课帒上交流互动, 充分表达G己的理解与感受, 这不失为一种好做法。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 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木进行体验、感悟和交流, 学生的鉴赏才足有意义的、有收获

的。如果学生能力较强, 教师可适当增加学习的拓展’如i±学生对“研i�丨与练”第:题作深入的思考与体悟, 在比较学习屮,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汄识, 提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文言文教学, 细思下来, 我有两点很深的感触:1.要有自d的教学主张。以往的文言文教学, HH于缺乏新的教学理论指引和新的教学理念支持, 我们的教学一直在“字字落实、句句分析、;I i讲灌输”的旧模式里打转, 教学效果不卨。如今, 新课程改不不断深入发敁, 新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断史新, 乂让我们•些教师感到眼花缭乩、无所适从, 课党教学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染。究其原因, 我想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即教师没<|'自己的教学_七张。文•文到底如何教?我想, 教师有无想让、如何想足非常又键的。教师如果没心了自己的教学想法和教学坚持, 就不nj能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就不nj.能有高效的教学。2.耍用好教材、落实要求。“用教材教”己经提f很多年, 可我们“川”的情况如何呢?情况不稗乐观。一方而, 不会用教材中的建议、要求和H题设讣来教学。如单元和课文的导读文'/•、课后练习设计等, 这些教材里现成的好东西, 常常被老师们忽视, 甚至抛弃。常听老师说“不会教”、“不知如何教才好”, 其实是教师不理解教材, 更不会运用现成的教材资源所导致的。另一方rfll, 总想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无限的学习内界。教学内容贪多求全, 教学过程只能是以讲代学, +然时问+够。其实, 教材编者多在单元异读単.提到了具体的教与学的A-体耍求, 只是教师放+下’生怕+讲或少讲f学生就学不会、也考不好所导致的。叶老早就说过,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_。那么, 如何用好这个“例子”, 做到“一课一得”,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邢益育, 海南省文昌市敉育局中学教研室主任,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海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再教《湖心亭看雪》 篇3

一、读文,引出白描

第一步,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湖心亭看雪》,找出其中描写雪景的语句。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学生回答是描写后,再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描写手法。学生回答出较为准确的结果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描写从繁简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哪两类。学生回答出细描和白描后,教师接着分析什么是细描。所谓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那么什么是白描呢?白描,就本义而言,是指美术上的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第二步,小结。文章中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就是属于白描手法。它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有韵味地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形象地写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讲解,体会白描

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两幅山水国画,上课时悬挂在黑板上。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山水,不着任何色彩,脉络清晰,简单纯洁;右侧为水墨渲染画成的山水,浓墨重彩,以色块的深浓浅淡来表现山水树木的质感。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通过两幅画直观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白描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对白描这一写法的探究欲望。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运用到写作中,所谓白描就是不加烘托,不做过细的渲染和雕凿,不用艳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存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文学上的白描,也叫素描,是指文句简略、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三、品读课文,推敲白描写景的语言特点

学生再读课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寥寥几笔,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教师提问:这么丰富的内容是否运用了大量加以修饰、渲染的形容词,或用了许多陪衬之类的语言呢?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又问:这几句写景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简练!

教师再问:这么丰厚的内涵是否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词汇?学生回答,没有!教师接着问:丰厚的内涵却没运用大量华丽的词汇进行细致描绘,其字面意思几乎连小学生都读得懂,这可见它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朴素!这时笔者及时板书总结,白描写景语言特点:简练、朴素。

教师过渡提问:是不是只要具备了简洁、朴素的特点就是白描呢?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这时笔者就出示写景语句“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引导学生运用换词的方法进行比较品析。原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改句“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教师提问:原句叠用三个“与”字有何好处?

学生分析,原句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而且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改句去掉这三个“与”字,“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读起来也一顿一顿的,语气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可见,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并不是字越少就越简练,要考虑是否得体传神。

最后总结白描写景的语言特点:一是用语简洁,不加渲染;二是用语朴素,不崇尚华丽;三是求传神。

四、描摹,品味量词的妙处

引导学生品读完文章后,笔者问学生,如果把原句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好!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好呢?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拿出纸来画一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看怎样画才恰如其分。大约五分钟,大部分同学从冥思苦想中欣喜地放下了笔。笔者让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有不同的意见再上来补充。通过对学生各种绘画的比较,学生彻底理解了白描手法与量词精当选用的妙处。

以画面阐释美文,也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遇到抽象的概念或说法,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思考与分析,以画入境,相得益彰,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练习,分辨白描

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白描手法,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句子,让学生辨一辨,下面哪些句子运用了白描写法。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等。

六、练笔,内化白描

当学生掌握了白描手法后,笔者及时地安排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见过的一处景物,注意抓住特征来写。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升华教学目标。

总之,《湖心亭看雪》文质兼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教它是一种享受,学它是一种愉悦。

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 篇4

一、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注意课本中书写,拼音打不出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时,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三、生字读音。

更(gēng)定拥毳(cuì)衣崇祯(zhēn)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铺毡(zhān)对坐余挐(ná)一小船喃喃nán

四、重点字词解释。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3、挐一小船挐:撑船。

湖心亭看雪 篇5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雪后奇景的赏析

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l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导入:

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前一段时间我们赏过了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又赏过了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赏过了三峡的水,又赏过了钱塘江的潮。

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赏赏湖心亭的雪。(板书:《湖心亭看雪》)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二.整体把握课文

(一)朗读课文.

(二)检测预习:

注音: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喃(nán)

释义:

是日更定: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定,完了,结束。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

余拿一小舟:撑,划。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强饮三大白:强饮,痛饮。白,酒杯。 为何“强饮”?――“酒逢知己千杯少”。说明他把那两个人当朋友了。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判断动词。(是字的两种用法,一种作代词,一种作动词。这里是用了哪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莫说相公痴:痴迷。

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没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王君《》湖心亭看雪 篇6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 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师:还有一

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 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教学感言】王君

上完《湖心亭看雪》,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

这份美好,诞生于以下“突破”。

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读”是主旋律,“读”也成了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以“用”突破。第一自然段的成语概括和想象不用说了。第二自然段的解读方法的设计颇费了一番心思。如何在“读”的基础上有所深化,从而推动课堂教学,又掀起学生的第二轮的学习兴趣呢?因地制宜应用文言的方法效果不错。学生用得兴高采烈,老师导得轻松自如。“读”中“用”,“用”中“读”,既“读”又“用”,相得益彰。文言之学习,成了一种有趣的尝试。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不风起云涌呢?

感到不满足的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有好些处还开始于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始,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啊!

【课例点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方鸣)

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通过王君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我们似乎可以作一些有益的思考。

第一,文言文也需要定位。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第二,本文的一大亮点是老师的引导很到位。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作为,就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得来全不费功夫”,显出了王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

第三,教师重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例王君老师的导入:“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呢,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里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实录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第四,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

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在这个方面王君老师做得很好。整个教学的三个板块都是由“读”引领的。围绕着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王君老师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虚拟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从这个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应用灵活恰当,朗读完全是有能力承担起解读文言的重担的。

第五,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教学并非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同为语言教学,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对话互为启示的。在王君老师的这一教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寻找巧妙切入点作为主问题提挈全课,设置非常之问激活学生思维,以联想想象拓展学生情感张力,以多样朗读搭建理解桥梁,点题追求水到渠成戛然而止余音绕梁。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心心相印,相得益彰。

因为品读细腻,所以整堂课情趣盎然,让人回味的地方颇多。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篇7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以其景致优美闻名于世, 白居易曾说过:“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西湖”。可见西湖美景之诱人, 如果有机会游览西湖, 你会在什么季节去呢?

生回答: (此处略)

师:同学们的选择各不相同, 却唯独没有冬天, 可见大家都希望在最舒适的季节看最美的景色。有这么一个人, 他选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夜独自一人去西湖赏景。今天, 我们跟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品味他笔下雪景之美, 感悟雪中之情。

二.授课过程

(一) 检查课前预习

师:我们看看大家预习的怎么样。请一位同学介绍张岱生平,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生1:张岱 (1597———1689) , 字宗子, 又字石公, 号陶庵、蝶庵、天孙, 明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明末前未曾出仕, 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 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 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追忆前尘影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 饶有情趣, 风格独特。

师:晓丹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张岱的生平及著述,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2: (补充)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 “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 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师:很好, 林祥同学的补充可助我们走进作者思想世界,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有了。

师:那好, 我的资料再加上将晓丹和林祥同学提供的, 就较为全面了,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 将黑体部分做笔记。 (出示张岱生平———幻灯片一)

生做笔记

(二) 初读文章———做到读对

师:下面请李睿同学朗读课文, 要咬字清楚, 断句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听, 有读得不正确的字音和断句不对的地方, 提出来帮助纠正。

生3: (读课文)

生指出错误。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好多问题我都没听出来。老师将文中重点字的读音整理出来了, 我们齐读两遍后在书上标注。 (出示幻灯片二) 。

崇祯 (chōng zhēn) 是日更定 (gēng) 焉得更有此人 (gèng) 余挐一小舟 (ráo) 毳衣炉火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 (hàng dàng) 余强饮三大白 (qiǎng) 喃喃 (nán nán)

生: (齐读后标注)

(三) 再读文章———做到读懂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文章, 解决大屏幕上两个问题 (出示幻灯片三)

1:总结文章大意。

2:理出文章结构。

生: (读课文并思考) 。

师:好, 请李睿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3:讲的是张岱雪夜游西湖。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请其他同学也思考。

生4:是张岱雪夜游西湖时所见所感。

师:很好, 张娜同学较之李睿, 点出了所见所感。能不能再全面一点?提醒同学们, 文章两段各有内容, 不能顾此失彼。

生3:是张岱雪夜游西湖见到了美景且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音。

师:很好!李睿同学总结很全面, 点出了知音二字。下面请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5:可以用段意来表示吗?

师:可以。

生5:第一段讲张岱在大雪之夜游西湖赏雪景;第二段讲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两个人并喝酒。

师:这是段意, 能不能画成结构图示?

生5:我试试。 (上黑板画)

张岱在一个大雪之夜游西湖赏雪景→在湖心亭上遇到了两个人并喝了酒。

师 (笑) :王娇倒省事, 一个箭头就解决问题了。同学们觉得这样算不算结构?

同学们:算。

师:虽然不够细, 但也算一个粗框架。王娇同学的图示给我一个灵感, 同学们思考一下, 用诗句勾出文章结构。

生思考后举手。

生6:大雪之夜游西湖, 湖心亭遇金陵客。

师: (鼓掌) 很好, 谁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7:雪夜游西湖, 偶遇金陵客。

师:很好, 五言也好, 李龙的回答好在一个偶字。提醒一下, 将作者游玩目的等都考虑进去。

生8:独往西湖赏雪景, 湖心亭遇金陵客。

师:第二句大家再斟酌一下, 考虑一下舟子的迷惑。

生3:舟子说两人都很痴。

师:那两人是有共同点的, 我们可以说两人是什么?

生9:知音。

生8 (抢) :湖心亭上遇知音。

师:很好, 王艳同学不愧是语文科代表。就这句了。

板书: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

(四) 精读课文———做到读透

师:好啊, 我们这两句诗, 点出了作者是独游西湖, 目的是赏雪景, 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音, 全面而精巧地理出了结构。下面请认真读文章第一段并找出写景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

师:找到的请举手。

生9 (读)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请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听我读这一段。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彻骨的美!

师 (播放音乐, 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辽远、孤寂) 。

师:王艳, 谈谈你的感受。

生8:西湖的山水融为白茫茫一片, 淡淡的轮廓依稀可辨。

师:从何看出?

生8:文中有很明显的字词, 如“沆砀”, 注释解释为白气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这句, 用一个与字将天、云、水三样景物连在一起, 很明显浑然一体, 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则用痕、点、芥、粒来形容, 给人云遮雾罩的感觉。

生 (不约而同鼓掌)

师:王艳同学不愧是课代表。我还有一个疑问要你帮助解决, 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形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我感觉不合常理, 你觉得呢?

生8:老师是不是觉得有点小了?

师:是啊, 这几个词用的不好?我们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不是更好吗?

生12 (抢) :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8:我觉得作者在写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生7:还有人在时空面前的渺小感。

师:大家的帮助使我茅塞顿开, 老师想起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应该也是张岱此时的感慨。

生 (笑) :还是老师厉害。

师:是作者厉害, 回头看, 作者写景妙在哪儿?

生6:寥寥几笔就把雪后西湖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很好, 你点出了“寥寥数笔”和“完美”两个词。注意这描写中含有的情感。这种描写方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生6:白描。

师:对, 白描。我们以前讲过, 同学们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生12:鲁迅先生写一个人牙疼“歪着嘴吸风。”

生2:鲁迅先生写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

(大部分同学踊跃发言)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白描手法, 老师提醒同学们, 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多用白描手法。

师:张岱选择一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冬夜去湖面泛舟, 其行为异于常人。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评价一下他的行为?

生9:痴。

师:怎么理解他这种痴?

生12:就是傻、呆呗。

(众生大笑)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痴的了解还不到位, 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 看看张岱的痴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讨论后回答:大雪天独自一人夜赏雪景, 异于常人;看到美丽的雪景不禁沉醉其中;遇金陵人, 喝酒两杯却不问姓氏, 不问来由。

师:很好, 同学们抓住了文中关键点。痴从何来?

生8:来自他不随流俗, 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

师:有点这个意思, 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时政治之诡谲, 四海之骚然造成了魏晋多名士, 张岱的痴确实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有一个细节大家注意了没?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到清朝, 他为什么还用明朝年号来纪年呢?

生8:思念故国。

师:对, 故国的思念。明亡以后, 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清苦, “风雨凄然, 午炊不继”, 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张岱为什么痴, 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他心中有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不看平常之景, 他笔下的雪景也蒙着一层谈谈的伤感。此刻, 你觉得张岱的“痴”是傻, 是呆吗?

学生感悟、体会:不是。

师:我们可以再用两句诗来总结张岱痴人情怀“遗民难了故国梦, 看似疯魔实是真。”

师: (大字板书) 独往西湖赏雪景, 湖心亭上遇知音。遗民难了故国梦, 看似疯魔实是真!

师:“痴”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是最真的情感。我们无法真正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要感谢张岱, 正因为他的满腔痴情, 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风情。也许当我们有机会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 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而伤感的句子。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篇8

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李先生认为,张岱选择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张岱没有一个和他一样有心看雪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他想独品一湖雪。”

二是张岱来到湖心亭后发现“金陵客约了朋友,烧炉煮酒,把个湖心亭搞得热气腾腾地”。李先生认为这一幕大煞风景,张岱苦心经营的独品一湖雪的氛围被破坏了。

三是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李先生认为他们“在语言和行动上都是不对称的,并不和谐”。“见余”,金陵客大喜,发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主人口吻似”的感叹。“这多少会让张岱在不期而遇金陵客的惊奇之余产生一点点失落感”。张岱不发一语是因为不想说,也无惊喜可言。金陵客“拉余同饮”,张岱“并不是很情愿,只是碍于情面才应付陪饮的”。“而 别”喝完就走,看来张岱“似有些敷衍之意”。从“而别”的“而”和“及下船”的“及”两个字,“也可以看出张岱好像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意味了”。

四是李先生认为“张岱骨子里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只可与雅者言难为俗人道也”。金陵客“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雪湖”。

李先生基于以上四点理由得出了张岱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反衬自己对西湖的一片痴心的结论。对于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有必要再斟酌一番。下面,让我们循着李文的思路加以考辨。

一、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吗?

李先生认为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只要读过张岱其他的作品,就不难发现这不是事实。《陶庵梦忆》中有《陈章侯》一文,文中就回忆了张岱与画家陈章侯月夜泛舟西湖的往事。可见张岱是有志趣相投的朋友的。那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呢?我想这与张岱的西湖情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曾说:“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西湖之于张岱,既是他往昔衣锦繁华的象征,又是他今日国破家亡的见证,更是梦中的理想乐园。”“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昼夜,在张岱眼中,西湖都是美的。晚明嘉兴人汪珂玉有“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之说。也许是因为西湖的雪景毕竟是不常见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雪景就更罕见了。更定时分,在夜色的衬托下,西湖的雪景又有别于白天。痴于山水的张岱怎么可能放过这样好的领略西湖别样风韵的机会呢?所以他当然会选择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刻去西湖。无论有没有朋友陪伴,都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欣赏西湖雪景的兴致。他独往湖心亭看雪或许是那夜一时兴起,兴之所至,所以欣然独往。

二、金陵客烧炉煮酒破坏了张岱苦心经营的独品一湖雪的氛围吗?

《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散文集《陶庵梦忆》。在《陶庵梦忆》中有《龙山雪》一文。记叙的是张岱雪夜游龙山,酒曲佐兴的情景。文中写道: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可见,在这样的天气,夜晚欣赏雪景是非常寒冷的,是很有必要喝酒御寒的。如果在这样的时候,能喝上一杯热腾腾的酒无疑是令人愉快的。所以,我认为金陵客在湖心亭烧炉煮酒,并没有破坏张岱赏雪的心情。既然张岱并不是想独自欣赏西湖的雪景,那么当金陵客盛情邀请他喝酒时,想必他会欣然接受。张岱并没有苦心经营“独品一湖雪的氛围”,金陵客烧炉煮酒当然也不会破坏这一氛围。

三、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不和谐吗?

李先生认为“见余”,金陵客大喜,发出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主人口吻似”的感叹。这一感叹真的有“主人口吻”吗?在大雪三日后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夜晚,金陵客大概没想到能遇到和他们一样冒着严寒来欣赏西湖雪景的人。所以金陵客见到张岱大喜,认为是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知音。因而发出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从金陵客的这句感叹中,只能听出他把张岱引为知音的喜悦,听不出金陵客视自己为西湖主人之意。想来张岱听到这句话时,也不会有失落之感。

李先生认为金陵客“拉余同饮”,张岱“并不是很情愿,只是碍于情面才应付陪饮的”。这也是说不通的。金陵客与张岱素不相识,这从下文的张岱“问其姓氏”可以看出。既然他们素不相识,张岱就没有必要碍于情面应付陪饮。即使盛情难却,那最多喝一杯也就罢了。怎么会“强饮三大白”?李先生把这句话中的“强”理解为勉强,即不愿意喝酒,但碍于情面勉强喝酒。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强”在这里确实可以理解为“勉强”。《说文解字》中说“勉,强也”。可见,“强”有“勉”之意。《汉语源流字典》中“勉”的其中一种含义,就是“力量不够或不情愿还尽力去做”的意思。也就是说,“勉强”这个词其实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另一种是不情愿还尽力去做。在《湖心亭看雪》中,“强”解释为“不情愿还尽力去做”于情于理不合。那么是否可以解释为“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呢?从张岱的《龙山雪》一文“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中,可以看出张岱的酒量并不大,他本以为用大杯喝酒是会醉的,但是因为天气太冷,“积雪欱之,竟不得醉”。在湖心亭,素不相识的金陵客拉他同饮,他虽酒量不够大,但还是“强饮三大白”。张岱的这一举动说明他也是把金陵客视为知音的。在这里,把“强”解释为“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是完全说得通的。endprint

李先生认为从“而别”的“而”和“及下船”的“及”两个字,“也可以看出张岱好像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意味了”。“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然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是说“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才告辞”。“及”在这里是“到……的时候”的意思。“及下船”是说“到下船的时候”。从这两句话中并不能读出张岱有丝毫不耐烦的意味。

由此可见,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是和谐的。

四、金陵客是俗人吗?

李先生认为“张岱骨子里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只可与雅者言难为俗人道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金陵客“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雪湖”。金陵客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来到湖心亭只是为了找个清静的地方喝酒吗?我以为不然。大雪三日后的夜晚有多寒冷,从张岱“拥毳衣炉火”的举动就可以感受得到。如果金陵客仅仅是为了找个清静的地方喝酒,他们何必自讨苦吃,跑到这样一个寒冷的地方受冻?找个温暖而又安静的地方喝酒,不是更惬意吗?这样的地方在杭州应该容易找到吧!所以,金陵客在那个夜晚来到湖心亭应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欣赏西湖雪后的奇景。在这一点上,金陵客与张岱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说张岱是“雅者”,那么金陵客就绝不是“俗人”。

李先生认为张岱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反衬自己对西湖的一片痴心。对于这一结论,我不敢苟同。因为金陵客并不俗,所以张岱并没有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的意思。我们设想一下,当张岱兴致勃勃地独往湖心亭看雪时,遇见了俗不可耐的金陵客,本不想喝酒的他被迫喝了三大杯酒,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啊!张岱偶遇金陵客发生在明亡以前,《湖心亭看雪》写于明亡以后。在阔别西湖多年以后,张岱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记忆中的西湖,对于张岱来说,是“梦中的理想乐园”。如果遇见金陵客是那么令人扫兴,张岱有什么必要在多年以后还特地写一篇文章记叙这件往事呢?又有什么必要把它收入《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中呢?想必那一夜的奇景,那一夜的奇遇对于张岱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所以在时隔多年以后,张岱对那一夜的情景还会记得如此清晰。从《湖心亭看雪》中,我们确实能读出张岱的“痴”。但是,别忘了,同样“痴”的还有金陵客。

参考文献:

李明哲《一片痴心在雪湖——重读〈湖心亭看雪〉》,2013年11月《语文学习》,第56、57页。

张岱《西湖梦寻》第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胡益民《张岱评传》第290、29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岱著 林邦钧注评《陶庵梦忆注评》第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上一篇:2024年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下一篇:太阳能供暖系统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