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警示教育总结(通用10篇)
开展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工作活动总结
2015年3月
0 富源团结煤业有限公司竹园镇团结煤矿
开展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工作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吸取煤矿各种事故的沉痛教训,用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工作,同时为认真落实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对煤矿全体人员警示教育的紧急通知云煤安发【2015】12号文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我矿于2015年3月3日在职工班组房组织全矿职工340人现场观看了“两声巨响带来的安全警示”及“矿长保护矿工生命七条规定”教育片并由矿长结合本矿实际,为职工部署矿井今后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有关工作,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3月3日上午和下午,我矿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两声巨响带来的安全警示》教育片,给我们上了一堂真实生动的安全警示教育课。在观看完影片后,许多职工深受震撼。血和泪的教训,再一次警示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扎实干好本职工作,把好安全生产关,清理掉麻痹、松懈、侥幸心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观看警示教育片现场 1
二、针对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观看学习,结合我矿工作实际,开展了安全大反思、大讨论。全体职工结合自身实际和自身岗位,深刻反思每一次事故,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观看的影片中对每个案例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说明,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可知:无外乎监管不力、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责任意识薄弱、现场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人员不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严重违章指挥,工作人员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程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等。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使我们警醒。一幕幕血泪的场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三、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每班要利用班前会时间进行教育,所有管理人员和岗位职工必须了解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情况,发现安全生产现场不安全的物质,不安全的环境,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和潜在的职业危险,以便有计划的制定纠正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四、各部门、各队、各班组积极组织职工反违章、查隐患活动。结合实际和自身岗位,深刻反思每一次事故,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矿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职工们杜绝和处理事故的能力。确保我矿井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切实使全矿职工能够做到“时时、事事、处处”讲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五、通过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结合我矿实际,我矿在今后的安全生产方面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按章作业,杜绝“三违”,煤矿全体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规程、条例。
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督促管理,保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层层落实到位。
③、要加强安全教育学习活动,严格按照《规程》规定不经安全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其熟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措施能力。使其懂得本职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要安全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④、今后必须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真正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真正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心中,为我矿的安全生产做贡献。
⑤、因此必须坚持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隐患排查治理必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真正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⑥、煤矿主要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管理能力,深刻领会“想不到就是失责,做不到就是 犯罪”的思想内涵,在抓安全工作时,严格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解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矿领导跟班制度,与工人同上同下,认真巡查井下各个作业地点及工作环节,做到重点部位,重点跟踪排查,现场指挥处理解决各种安全隐患。
⑦、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面前,我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违章作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为此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坚决杜绝“三违”,加大监管力度,按照岗位标准化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观看矿长保护矿工生命“七条规定”视频现场
富源团结煤业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11日至12日, 国家煤矿安监局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全国煤矿事故分析暨警示教育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要求深刻吸取近期煤矿重特大事故教训, 认真查找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薄弱环节, 突出抓好事故预防, 确保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会议由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主持。
会议代表深刻剖析了今年以来发生的14起典型煤矿事故, 通过动画演示, 图文并茂地还原事故现场, 揭示出存在的问题。有关地区、单位和企业就如何吸取事故教训, 推动下一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典型发言和表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有关司室负责同志, 有关省 (市、区) 煤矿安监局及部分监察分局, 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部分重点产煤市 (州) 政府和大型煤炭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XX煤矿事故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作为煤矿工作人员,面对每起事故心情都非常沉痛!每一起事故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充分证明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在这些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忒差,安全确认不到位,无视安全,或者说存在教育别人而忽视自己的现象,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通过说教和传授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不安全因素很难成长。事故,相信谁都会应此痛心疾首!也许这是一时疏忽,只是一不留神,然而,就是这么一次违章!给他,他们的家庭和我们的企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让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失去笑声和欢乐,让原本充满生机的家顿感悲惨和凄凉,这是多大的痛苦!在这里,面对为我们的生命和安全时时牵肠揪心的领导、同事、家人,我不能断然做出否定的回答,因为之所以会出现疏漏,发生事故,是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也是没有将“安全”二字时刻放在心中,生命无疑是宝贵的,血的教训是惨痛的。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客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在工作做到“严、勤、细、实”,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将“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以严格的要求,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来体现人身的价值,保证人身的安全,实现我矿的安全发展。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组织人员认真分析,总结教训,认真学习事故防范措施,举一反三,结合自己区域的特点,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找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还从在哪些方面的隐患,及自身还有没有同事故者同样的违章习惯,通过学习,分析,总结大家从事故中得到的教训,安全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安全检查的主动性有了上升,冒险蛮干,侥幸心理,思想麻痹的作业的严重后果认识更深了一层,更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平时工作责任心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安全不重视,工作程序不完善,没有认真开好班前班后会,平时对设备巡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了事故的扩大,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应该避免的没有避免,这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一生的遗憾,还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现在,请大家查查自己,看看身边的人吧,安全措施完备了吗?安全帽带了吗?安全带、保险绳系好了吗?一颗心里带着警觉吗? “事故猛于虎”,但更可怕的是每次事故后,我们都会说重视安全,关爱生命,抓重点,搞培训落实安全责任,防止事故的发生,但事故不久,血的事故教训就会淡忘,工作中依旧我行我素,置安全与脑后,如果这样安全从何而谈,只有加强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这根弦始终贯穿于安全安全管理及生产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位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让别人受到伤害”。完成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任务而努力。
经过这次反思活动,我意识到了我的责任所在,我会把每一起事故作为警钟,努力排除安全隐患,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一、基本情况
2014年3月17日湖南土朱煤矿21采区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6人受伤。
二、事故经过
2014年3月17日中班,值班队长张某和6名工人及瓦检员在-220m中师门掘进工作面检查瓦斯浓度为0.2%后,作业人员在腰线以上打了3个5m深探眼和12个1.1m深炮眼未见煤,在装药连线后,工作人员向地面调度室汇报要求放炮,调度室安排救护队员范某下井进行放炮,在到达工作面检查瓦斯后,将-220m通道反向风门关闭后,返回-190m避灾硐室向调度室汇报,征得同意后启动发爆器,起爆后范某听到2声炮响,在跑向-190m人车场后发现瓦斯探头显示瓦斯浓度为2.5%,判定-220m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作面为突出煤层,在揭煤前没有探明煤层构造变化和煤层赋存情况,没有采取防突措施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2、间接原因:
(1)事故当班炮眼见煤后没有停止作业,放炮诱导煤与瓦斯突出。
(2)工作面进风侧没有设置防突反向风门,突出后瓦斯逆流至行人上山稀释达到爆炸浓度。
(3)撤退人员慌忙从架空乘人装置吊椅跳下时,导致装置托辊运行,吊椅与地面台阶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四、事故教训:
1、未严格执行放炮制度,放炮管理混乱。
放炮时未安排其他人员进行停电、警戒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
2、防突技术和现场管理技术不到位
(1)石门揭煤前,未编制揭煤技术措施,未明确揭煤期间放炮方式和停电、撤人、警戒范围。
(2)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未按规定采用煤电钻或岩石电钻配麻花钻杆打孔取样,违规选风钻配普通钻杆取样,取样方法错误,取样结论失真。
3、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揭煤期间,出现构造及煤厚变化,未及时进行补探。
4、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处置不到位
未按照国发(23)号文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完善,生产调度在发生事故第一时间未下达撤人命令。
五、防范措施
1、完善井下放炮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2、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杜绝重大事故发生。一是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二是加强瓦斯治理,实行先抽后采、先抽后掘,高突矿井不抽放不得生产,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原则,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制度;三是抓好防突工作,认真落实防突措施。
3、完善应急预案,狠抓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四川桃子沟煤矿“5.11”瓦斯爆炸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13年5月11日,四川省泸州市桃子沟煤矿3111违规采煤点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该工作面未经核定,采用一条中间运输巷,南、北两侧各布置11条支巷,各支巷间距10-13米,相邻两条支巷互通,前进式采煤。
二、事故经过:
2013年5月11日,桃子沟煤矿3111违规采煤点在6支巷作业的熊某、潘某在装好炸药后,退回到6支巷巷口启动放炮,导致瓦斯爆炸,爆炸产生火焰和冲击波迅速沿22条支巷和中间运输上山传播。
三、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3111采煤点违法违规采用多支巷前进式非正规采煤放法,共布置22条支巷同时进行采煤作业。间接原因: 1、6支巷采煤作业点进风侧的2支巷和4支巷采煤作业点爆破落煤后,煤炭堆积,阻碍风流串入6支巷采煤作业点,6支巷放炮后,煤炭堆积,进一步阻塞通风断面,减少风量,导致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
2、工人放炮前未检查工作面瓦斯,炮后残药燃烧引爆积聚瓦斯,造成事故。
四、事故教训
1、违规开采
3111采面不在矿井设计开采范围,煤矿私自违法违规组织生产。
2、通风管理混乱
3111采煤工作面采用淘汰的多支巷非正规采煤方法,采用22条支巷前进式开采,各支巷采煤多点平行作业、串联通风,且放炮后煤炭堆积,阻碍通风断面,导致作业点无风、微风作业;中间运输巷单道风门控风,各支巷无控风设施,角连通风,风流不稳定。通风极不可靠。
3、现场管理混乱
3111采面工作面未设施瓦斯传感器,22个作业点仅配备2名瓦检人员;火工品摆放混乱,炸药雷管随意堆放;放炮未使用水泡泥封孔;未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前未检查工作面瓦斯,未及时撤出邻近支巷作业人员
4、职工培训不到位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人员自救器未随身携带,而是悬挂在巷口,部分工人不会使用自救器。
5、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排水系统未形成前投入生产
五、防范措施
1、认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要求进行采掘作业,牢记“矿长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的七条规定”,依法组织生产。
2、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瓦斯突出规定》的相关要求。
3、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系统功能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4、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对井下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5、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云南曲靖红土田煤矿“4.21”瓦斯爆炸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14年4月21日云南曲靖市富源县红土田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
2014年4月20日零点班,121701炮采工作面10人,121702掘进工作面5人,0点23分,121701炮采工作面因违规放炮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瞬间沿121701工作面、2采区进风巷、回风巷迅速传播,造成多处风门、巷道、设备受损。
三、事故原因
该矿非法越界组织生产,121701炮采工作面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工作面违规串联通风、循环风、微风作业,造成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界限,放炮时未使用水泡泥进行封堵,违章放炮后产生火焰引起瓦斯爆炸。
四、事故教训
1、非法越界组织生产,逃避安全监管
发生事故的121701炮采工作面位于该矿矿界以外,煤矿采用绘制真假图纸,不安设瓦斯传感器、人员定位分站、提前打密闭等手段,隐瞒非法生产情况。
2、瓦斯管理不到位
该矿瓦斯检查员配备不足,事故地点瓦斯检查空班漏检,不安设瓦斯传感器,安全监管缺失。
3、安全管理混乱
该矿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未形成全负压通风,违规串联通风,循环风及微风作业、井下违规爆破祖业;没有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不落实。
4、相关职能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打非治违”工作不力,越界开采行为失察。
五、防范措施:
1、认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要求进行采掘作业,牢记“矿长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的七条规定”,依法组织生产。
2、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瓦斯突出规定》的相关要求。
3、加强瓦斯管理,严格落实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瓦斯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事故反思月”活动的通知》潞矿安字[2012]401号要求,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措施,堵塞漏洞,迅速遏制事故多发势头,我矿于2012年5月4日下发了《关于开展“事故反思月”活动的通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事故反思月”活动,我科积极响应,现对本次活动做如下总结:
1、根据文件要求,我科特制订了“事故反思月”活动推进方案,制定了活动网络图,根据方案要求组织本科职工对温庄煤业“4.23”运输事故、郭庄煤业“3.21”乙炔气爆燃事故、襄垣善福联营煤矿透水事故进行了学习。
2、按照矿“事故反思月”活动安排,组织本科范围内职工到培训中心观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每周二分三班对包保队组通防队进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3、以支部形式开展了“事故反思月”为主题的反思会,我科积极参与,认真发言、深刻反思,对职工的的安全思想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4、5月7日,我科开展了“事故反思月”安全大讨论活动,科长就每位职工的发言做了简要的点评,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经验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强调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到首位,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绝对第一、安全制胜”的理念。
5、活动期间,我科范围内职工通过事故的反思写下了自己的安全承诺书、心得体会及至少1条的安全合理化建议,上交安质科存档,进行可行性建议进行研究分析。
6、活动期间,特别是针对三个百分百、三个全覆盖达标推进加快了推进步伐。对抽查不达标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7、积极深入井下,加大对“三违”、“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处理力度。规范员工行为力度,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1先期处置造成伤亡扩大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全国共发生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较大以上事故243起,死亡976人。这些事故发生时遇险人员415人,但因施救不当又造成561名施救人员死亡,因施救不当造成的伤亡人数比实际遇险人数高出一倍多[1]。近几年来,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基本都是先期处置不当造成的。煤矿作为高危行业,系统复杂、灾害严重、研判困难,先期处置不当造成伤亡扩大尤为突出。
2006年8月20日,贵州能发公司纳雍县贝勒煤矿1501首采面上隅角瓦斯燃烧引发火灾事故。煤矿没有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自行招请矿山救护队进行处置,23日16时13分,火区发生瓦斯爆炸,造成8名救护队员牺牲,2名指挥员受重伤和1名指挥员受轻伤。
2012年3月29日,贵州省黔西县阳和煤矿2902运巷打钻时钻孔内发生燃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导致3人被困。阳和煤矿领导组织人员佩戴自救器入井进行抢救,因自救器失效,3人进入2902运巷内中毒死亡。
2013年3月12日,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公司马场煤矿13302底板抽放巷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灾区另一翼13301底板瓦斯抽放运输巷内作业人员,未就地等待救援或者从风井安全逃生,慌乱中未加判断,不配带自救器,盲目打开两翼之间联络巷内的风门欲经主(副)井逃生,灾区内高浓度瓦斯涌出,致使17名矿工全部窒息死亡。
2013年3月28日,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矿-416采区附近采空区自燃引起瓦斯爆炸,在封闭过程中,又接连发生5次爆炸,29日19时56分、4月1日10时12分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20人受伤。
这些因先期处置不当造成伤亡扩大血的教训,应当牢记。
2先期处置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原因分析
2.1责任不落实,准备不充分
一些煤矿企业对应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主体责任不落实,应急管理机构、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急管理规章制度、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不落实,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应急演练不立足实战、流于形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对企业应急管理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2应急知识淡薄,处置盲目混乱
煤矿灾害严重,系统复杂,空间受限,一旦发生事故,系统改变大,波及范围广,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普遍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对煤矿安全知识和现场处置方案不熟悉,不能采取正确步骤、措施、方法进行处置,而是惊慌失措,盲目混乱。
2.3违章指挥,冒险蛮干
接到事故报告后,有的矿领导和调度员手足无措,心中慌乱,未搞清事故地点、性质、可能波及范围、撤离路线及进一步造成事故的危险性,未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派人进入危险区,对各类灾害事故,特别是火灾事故调整风流和封闭或启封火区处理的原则、措施、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准,着急救援,违章指挥,冒险蛮干。
2.4监管不严格,追究不到位
一些煤矿监察监管部门没有真正将煤矿应急管理纳入日常安全检查重要内容,对煤矿应急管理不到位,应急工作流于形式未按规定严格进行处罚,未及时予以纠正。
发生事故后,对煤矿先期处置不当的过程、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未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评估,致使造成伤亡扩大的原因没有得到充分揭露,责任得不到严肃追究。
3对策措施
3.1严格落实煤矿主体责任
煤矿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设置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成立专(兼)职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加强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组织开展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全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做好先期应急处置[2]。
3.2编制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煤矿要落实责任、深化管理,通过强化风险评估、预案修订等工作,深入开展应急预案优化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梳理和明确不同层级间应对事故的职责和措施,在保证衔接性的基础上避免应急预案内容重复,要大力推广应用应急处置卡,明确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在事故处置中的具体处置措施。推动应急预案专业化、简明化、卡片化,实现应急预案科学、易记、好用[3]。要根据煤矿系统和作业场所的改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3.3应急培训要落实到位
煤矿需要对主体责任的承担提高重视,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从业人员实施应急培训,同时将应急培训作为安全培训的必要内容,纳入安全培训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与安全培训的谋划、开展、考核等同时开展,然后需要建立培训档案。煤矿应急管理人员要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并依据生产实际和工艺流程,对各岗位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准确地梳理,明确各岗位所需共性的和特有的应急知识和操作技能。一般说来,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基本内容应包括: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本单位、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报告流程;事故先期处置基本应急操作;个人防灾避险、自救方法;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应急预案等,做到内化于意识、外化于行动,科学有序有效应对事故灾难。
3.4预案演练要注重实效
煤矿要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广泛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并进行总结评估,查漏补缺,切实达到提升预案实效、普及应急知识、完善应急准备的目的。新编制应急预案颁布实施前要经过演练检验。煤矿综合或专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现场处置方案应经常性开展演练,切实提升矿领导、调度员、班组长、生产骨干及现场人员的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
3.5配备专兼职救援人员和必要的装备
煤矿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的煤矿企业应成立兼职救护队,并与就近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4]。煤矿要加强对专(兼)职矿山救护队管理,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严格学习和训练,为专(兼)职矿山救护队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指战员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3.6应急处置要得当
煤矿要继续强化事故现场处置,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使其在遇到险情或事故征兆时能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5]。发生事故或险情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杜绝盲目施救,防止事态扩大[2]。
事故初期,作业人员要按照现场处置方案的步骤、方法、措施,及时进行处置:(1)立即将事故时间、地点、类型、危害程度向调度室报告;(2)在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处置事故或控制事故态势(如明火事故),为撤人、救人和处置事故赢得宝贵时间;(3)要尽可能判断巷道堵塞、通风设施破坏、通风系统改变等灾情状况,搞清对进一步造成事故危险性,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置,选择正确的避灾线路进入进风巷道或撤至地面;(4)及时佩戴自救器,严禁未采取防护措施盲目经过灾区撤离或进入灾区救人;(5)在没有条件撤离时,要利用压风自救设施、局部通风设施、安全的巷道硐室等待救援,避免盲目乱串;(6)在判断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地点。
接到事故报告,调度员和矿长需要时刻保持清醒,避免意志慌乱,在询问相关情况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有条不紊,在下达各项命令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出现:(1)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要及时搞清或研判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及危害情况,进一步造成事故危险性;(2)确定避灾路线和撤人范围,及时通知受威胁地点人员;(3)及时向矿长报告并招请矿山救护队;(4)矿长尽可能搞清或研判事故情况,立即通知现场人员,使迅速赶到现场的救护队及时开展灾区职工自救、互救和撤人工作,在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的同时,确保事故不进一步扩大。避免只根据井下的初步汇报,未进一步核实灾情就贸然救灾;(5)要组织佩戴安全防护装备的人员或召请矿山救护队进入危险区抢救;(6)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抢险指挥部,科学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全力组织救援;(7)按照灾害事故特别是火灾事故调整风流和封闭与启封火区的处置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处置;(8)依法依规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7执法检查要严格
各级安全监察监管部门要将生产单位应急管理内容作为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将应急管理落实情况纳入“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对应急管理不到位的煤矿依法进行处罚。
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煤矿,事故调查组应当单独设立应急处置评估组,专职负责对事故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应急处置全面调查,并将应急处置评估内容纳入事故调查报告。对因应急管理不到位、应急处置不当等造成事故扩大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易发生施救不当生产安全事故科学施救知识读物[M].
[2]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EB/QL].
[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EB/QL].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煤矿安全工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广泛宣传和普及安全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培养从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为企业快速和谐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靖宇煤矿于2012年5月25日,举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一、参加人员:
本次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如下: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安全矿长
成员: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矿调度长、安全科长、技术科长、机电队长、通风队长、安检员
总指挥做动员报告,确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时间、地点,检查抢险救援人员救火灾仪器及装备,聘请市救护大队人员做指导性讲话,上午9点25分,宣布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马上开始。
二、演练过程:
1、上午9点30分,本班安检员汇报调度+249回风道有冒烟现象,调度马上汇报指挥部。
2、总指挥启动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命令各相关科室及卫生所马上到位,严阵待命。
3、总指挥命令通风队和救护队火速前去,在+210入风侧设挡风障,切断风流短路,马上向市救护队汇报。
4、清点+210作业人员,发现3人下落不明。
5、抢险救援人员组织两队,在井下寻找,在+210巷道前方遇有塌方。
6、总指挥命令抢险救援二队原地处理冒顶,一小时后处理完毕。
7、第一队人员继续沿+210巷道寻找,搜寻遇险人员。
8、第一队人员在+210巷道前走200m后,到达火点之处,并向指挥部汇报,总指挥命令一队灭火,一小时左右就把火全部灭掉。
9、第一队和第二队抽出部分精干人员继续搜救遇险人员。
10、第一队在+210巷道T处发现1位遇险人员(已受伤),立即抢救,固定包扎,并由担架运往地面,用救护车送往医院。
11、第二队继续搜寻在+210巷道S处发现2名昏迷者,马上汇报指挥部,总指挥命令迅速抢救,用担架把2名遇险
人员从井下运往地面,矿车队及卫生员在井口门前,看到从井下运往地面遇险人员,卫生员跑过去打针包扎,然后用车送往医院。
上午11点30分,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对应急演练的效果作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在报告里详细说明在应急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并按时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在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把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并对这些隐患项目进行整改,补充和完善。
三、演练取得的成效:
1、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对安全常识有进一步了解及掌握。
2、演练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一次锻炼。
3、演练过程中,参加抢险救援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及业务水平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在本次演练中存在问题如下:
个别人员对演练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演练当中,行动缓慢。
五、整改措施:
1、职工要加强学习,增强灾害防范认识,熟悉各种灾害避灾路线。
2、加深从业人员对井下灾害的了解,时时刻刻提高警惕。
3、业务救护队员应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自救器操作及使用。
4、矿上必须加大力度安全资金投入,更新救护设备。
靖宇煤矿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靖 宇 煤 矿
《观后感》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卜昌森在2016年11月8日全省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启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汲取水害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今年以来全省煤矿事故特别是水害事故教训,进一步认清当前安全严峻形势,提高认识,下大决心,标本兼治,打好“七大安全主动仗”,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我公司于2016年11月18至19日两天时间里,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山西煤监局局长卜昌森着重就近年来我省发生的重大水害事故,尤其是今年发生的沁和能源中村煤矿“7〃2”透水事故、段王集团平安煤业公司“10〃13”透水事故、易顺煤业有限公司“11〃2”透水事故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老空水害、顶板松散砂砾层含水层水害方面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老空水害的一系列措施。
水害事故多发表面上看是技术原因,根源是思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树立起“红线”意识,没有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水害对安全生产的严重危害,这是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最大缺陷。煤矿企业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老空水可防、可控、可治的理念,切实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真正强化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水工作的认识,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建立防治水专业化队伍,构建煤矿水害防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加大防治水资金投入力度,扎实做好防治水基础工作。要始终牢记瓦斯是山西煤矿的第一大杀手。下大决心、标本兼治,切实提高煤矿事故防范能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煤矿事故警示教育活动从启动会开始,将一直持续到年底。全省煤矿企业和监管监察部门要以杜绝较大以上事故为目标,打好“七大安全主动仗”:一是认识要到位,二是队伍要专业,三是基础要夯实,四是制度要完善,五是措施要严格,六是投入要保障,七是执法要有力。
警示教育片里,血的教育又一次警示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并要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安全思想意识融入到人性化、亲情化的安全宣传教育中,珍爱生命,关注安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通过这一幕幕血的教训,提醒、号召每位同事都要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安全无小事”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做起来并未完全对号。有一种流行说法叫“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就是这种流行说法的突出注解,而因此引起的严重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
而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几乎都是管理不严、操作不当、违反规程引起的。人的因素占了主导作用,所以,安全管理须臾离不开以人为本这根主线,重在管理,提高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就是体现“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责任及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的员工一定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它的危害乃至失去宝贵的生命,这是血的教训!愿安全警示成为我们日常生产的座右铭,时刻牢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方针,严格按规程操作,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观看警示教育后,我感触颇多。历史的惨痛告诉我们:安全重于泰山!就让我们记住这些故事,吸取教训,重视安全,将重视安全落到实处,看得重,抓得牢。牢记“安全系着你我他,靠你靠我靠大家”。抓好安全生产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人的力量,只有安全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安全生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各方面因素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讲安全。只要我们做到一切从日常安全工作抓起,以正常的心理、平和的心态、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对待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学习,使我体会到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我们实际工作我认为在安全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一、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遵章守纪,杜绝三违。
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促管理,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要经常性加强安全教育学习活动,严格规定,不经安全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职工熟悉熟练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措施能力。
四、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我们心中、脑中,为促进我公司的长治久安、和谐健康的发展做贡献。
杨建宏(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一切可能给人机、环境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往隐患排查仅限于专业排查、科室排查、矿井排查,在隐患排查的细致性、治理的实效性等方面还有不足,不同程度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专业排查,轻个人和岗位排查;重重大隐患排查,轻一般隐患排查;重排查,轻整改治理”的现象。因此,要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对生产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实施有效地控制。肥城矿业集团根据本公司实际事故隐患防控情况,建立了“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提出了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对充分认识事故隐患的危害,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抓住主要矛盾,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隐患的发展,进而对预防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煤矿事故隐患防控模型的建立
1.1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
安全生产管理说到底是安全风险的控制,首要的工作就是人与物的隐患排查治理、全面防控。白庄煤矿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安全管理理论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具有其自己特色的隐患管理技术。
“五环”是指岗位隐患防控、班组隐患防控、区队隐患防控、专业科室(专业公司)隐患防控、矿井隐患防控五个环节。在原来班组、区队、专业、矿井四级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职工个人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把职工个人和岗位纳入隐患防控体系,使原来的“被动防范者”转变为“主动防控主体”,不仅延伸了防控体系,而且使职工时时处处参与安全管理,整个工作的过程成为隐患防控的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和各个工种岗位被动接受管理的问题,使之主动参与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和全员对物的安全状态的严密控制,无疑是抓住了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
“六步”是指每一个环节中都包括排查、记录、汇报、整改、验收、考核等六个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 步:排查
岗位、班组、区队、专业科室及矿井应实行时时排查,员工在上岗前,要对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排查,包括本人安全状态,岗位范围内存在的明患和隐患等。
第2步:记录
隐患排查后,将本人排查出的隐患记录在《岗位安全隐患防控日志》上。
第3步:汇报
将排查的隐患如实汇报给巡查的班组长和安监员。如有重大隐患 危及安全时,必须立即向班组长或跟班干部汇报,紧急情况下直接向矿调度室汇报。
第4步:整改
①对排查出的隐患,自己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进行处理。
②如排查出的隐患自己解决不了,要立即向现场跟班干部或班长汇报,协调班中力量进行处理。
③整改情况要在本人《岗位安全隐患防控日志》上填写清楚。
第5步:验收
工作前,由班长和安监员联合对各岗位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确认隐患完全消除,方可开始工作。如排查出的隐患不能彻底消除,需工区及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通过现场采取一些措施,能确保人身及设备设施安全,可以生产。但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第6步:考核
对隐患防控情况,纳入个人日清日结进行考核。排查出一次A级隐患奖励100元、B级隐患奖励30元、C级隐患奖励10元。如排查不认真,隐患没有排查出,被上级领导、跟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员查出的,视情给予10-100元处罚。(岗位隐患防控奖励考核列支区队承包工资)
隐患等级由安监员会同班组长现场确定,先进行日清日结,A、B级隐患,由安监员在时控表上注明隐患内容和排查人,报安监处把关,对定级不准的由安监处下达通知进行更正,相应奖励标准进行调整,凡因发现和治理隐患及时,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矿另外给予嘉奖。矿已确认的隐患和他人已排查出并上报的隐患不在考核和奖励之列,避免同一问题重复上报和多人同时上报。
1.2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的建立
在“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其配套的“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如图1所示。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延伸到各个岗位、每个职工,构建了从岗位、班组、区队、专业到矿井的五级隐患排查体系,形成了“五个循环、环环相扣,每环六步、步步闭合”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防控体系。生产矿井、专业、区队、班组、个人每一层面对查出的问题一律按照“六步”程序进行闭环管理,保证细致入微无漏洞,全面防范无死角。
2 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
为更好的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与控制,使“五环六步”隐患控制模型更彻底、更方便的在煤矿进行实施,在上述所建立的“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所谓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控制系统,基本思想就是达到对事故隐患的持续改进,主要包括事故隐患识别子系统、事故隐患评价子系统和事故隐患控制子系统,实现煤矿事故隐患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一体化。
(1) 事故隐患识别子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对煤矿事故隐患的不断检查来实现的,事故隐患存在于管理、人的行为、物以及环境的安全状态之中,要针对安全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按照事故隐患的分类,找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并编制不同类型检查表用于事故隐患的识别。
(2) 事故隐患评价子系统:
该系统是针对煤矿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根据事故隐患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事故隐患控制子系统:
该系统是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与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实现对事故隐患的消除与控制目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对策措施,应采取的其他综合措施。
我们把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以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整个都作为事故隐患来管理,通过日常的隐患排查来发现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及环境上的不安全状态,并对这些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通过评价确定事故隐患的严重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消除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如图2所示。
3 应用效果分析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于2006年在白庄煤矿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白庄煤矿所有职工严格按照“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内容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2)更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更彻底地整改事故隐患。
(3)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了矿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4)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作鹏,尹志民,于景邨等.煤矿隐患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0,2(2):67-69.ZHAO Zuo-peng,YIN Zhi-min,YUJing-cun.Re-searchand application of coal mine hazards data visualization[J].Safety in Coal Mines,2010,2(1):67-69
[2]龙如银.煤矿事故隐患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6,(2):21-24.LONG Ru-yin.Discusson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mine accidents and hidden dangers[J].MiningSafe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996,(2):21-24
[3]何国家,刘双勇,孙彦彬.煤矿事故隐患监控预警的理论与实践[J].煤炭学报,20093,4(2):212-217.HE Guo-jia,LIU Shuang-yong,SUN Yan-bin.Theoryand practice of coal mine accident hidden dang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9,34(2):212-217
[4]付延强,陈建平.煤矿事故隐患控制办法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3,(5):49-50FU Yan-qiang,CHEN Jian-ping.Research of controlmethods on coal mine potential accid-ents.Shandong Coal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5):49-50
[5]程玉太.煤矿危险源的研究与煤矿事故防控体系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6):191-192CHENG Yu-tai.Research on the dangerous sources ofcoal min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ident control systemof coal mine[J].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0,20(6):191-192
[6]张世欣.我国煤矿事故隐患管理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58-61ZHANG Shi-xin.Study on coal mine potential accidentsmenagement[J].Journal of 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2008,7(4):58-61
[7]高平,宋焕虎.煤矿事故致因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53,6(11):75-76GAO Ping,SONG Huan-hu.The Causes of Coal MineAcci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Journal of Hebei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9,31(3):147-152
[8]李润彪.煤矿生产事故隐患及其排查[J].煤炭技术,2009,28(3):97-97LI Run-biao.Hidden Troubles and Investigation of CoalMine Production Accidences[J].Coal Technology,2009,28(3):97-97
[9]吴宗之.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9(3):20-23WU Zong-zhi.Discussion on Control of MajorHazards andof Major Accident Potential[J].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031,9(3):20-23
[10]程映雪,吴宗之.建立我国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之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1,2增刊:1-4CHENG Ying-xue,WU Zong-zhi.Establishment of aSystem for Major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ndControl in China[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1995,12.Supplement:1-4
演练总结报告
2012年6月
..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演练总结报告
一、透水事故发生地点及透水事故的原因
地点:采区专用回风巷下山迎头。原因:在掘进时过断层突水而引发事故。
二、透水事故演练前准备工作
(一)、演练准备
检查演练车辆,救援物资,医疗器械,矿救护队装备,检查通风设施、装置,三大监控,三条线情况;井上下、矿内外通讯,对参加演练人员进行培训、贯彻演练内容。
(二)、下达演练命令
上午9点30分,矿长…下达演练开始命令
(三)、矿井简介、当天生产情况及入井人数简述 9:31-9:36共5分钟
当班入井人数为40人:其中跟班副矿长1人,跟班安监员2人,工作面专职瓦斯检查员2人,巡回瓦检员2人,工作面专职电钳工3人,主水泵房抽水工2人,采区机电硐室值班电工2人,2#下2001回风顺槽工作面临时水仓抽水工1人,轨道队当班人员6人,2#下1001回采面检修组7人,采区专用回风巷掘进队8人,探水组4人。
三、事故演习过程
(一)、接警
1、接警
9:40-9:41共1分
演练开始后,9时40分,由井下采区专用回风巷掘进面探水负责人武彦飞向调度室汇报透水预兆
2、紧急响应
9:41-9:42共1分
刘彦龙向矿总工程师王总汇报透水预兆情况 9:42-9:48共6分
调度员..立即通知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机电科科长…、地测科长…、通风队长…到调度室。
总工程师到达调度室后,立即向井下现场询问情况。9:48-9:49共1分
总工程师电话向王矿长汇报情况 3)安排清点人数,准备撤人 9:49-9:57共8分 4)现场反馈
9:57-9:59共2分
(二)、启动预案
1、预案启动
9:59-10:00共1分
2、指挥与协调
10:00-10:01共1分
3、调度室指挥
10:01-10:07共6分
4)探水队长…向调度室汇报 10:09-10:10共1分
5)矿办公室…主任来到现场汇报总指挥
6)…回到指挥部汇报矿兼职救护队已佩带好装备,现在副井口列队整装待命。
10:11-10:13共2分
7)…向总指挥汇报巡回瓦斯员…已联系到。10:19-10:20共1分
集中总回风巷口处张宏明汇报…已和我们汇合,我们马上升井。” 10:26-10:28共2分
检身房…汇报今天早班入井人数共40人,目前有34人已全部出井,跟班…、探水队长…、采区机电硐室…、主水泵房抽水工…、瓦斯员…、…还未出井,现在井下共有6人。
…向调度室汇报所有出井的34名工人身体状况良好,一切正常。10:33-10:34共1分
检身房…再次汇报调度室,现在井下有6人出井,所有人员全部出井。”
(三)、恢复
指挥部总指挥宣布井下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受水害危胁区域,经过紧张指挥抢救,井下水灾已处理,各专业组按预案恢复矿井正常状态。
四、经验总结
通过此次透水事故应急演练,能够反映出透水事故应急处理程序、装备、日常安全质量管理均能够及时应对此类突发事件。
(一)符合透水事故应急处理的方面表现在:
1、现场班组长能够及时的汇报情况,并组织各作业地点工作人员撤出,尽到职责。
2、调度室接到汇报后首先安排安监员查看水情,并及时安排安监员将受威胁区域人员撤出,符合处理隐患的程序。
3、调度员在接到现场事故汇报后,能够按照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通知相关矿领导和相关单位作出应急待援准备工作;
4、安监科在接到事故汇报后,能及时安排井口信息站工作人员查清作业地点被困人员人数,为营救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的信息。
5、现场跟班长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组织施工人员向安全地点撤离,符合自救互救的程序。
6、各生产职能部室在事故发生后能第一时间赶到事故救援现场,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营救方案起到了指导作用。
7、矿值班领导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准确地按照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安排工作,并及时与现场进行联系,随时掌握现场的发展情况;
8、各相关单位在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能够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对事故地点积极进行救援;
(二)吸取的经验教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井下各掘进工作面严格按规定要求将“三条线”铺设至规定范围内,以便救援时节省准备时间,为紧急救援提供宝贵的时间。
2、加强巷道防治水的管理,对顶板破碎、淋水区域及有透水征兆时,必须坚持先探后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煤矿事故警示教育总结】推荐阅读: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11-07
观看煤矿事故警示片心得体会01-04
煤矿事故案例教育的心得体会03-14
煤矿事故分类06-16
煤矿掘进事故案例06-14
湖南煤矿事故原因06-25
煤矿运输事故反思07-16
煤矿工伤事故分析10-04
煤矿事故发生原因04-03
煤矿事故应急管理课件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