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共7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总结归纳:“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3)指名读生字:
(4)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展示“暴”字的多媒体课件,重点是靠下部分笔顺是:竖钩、点、提、撇、点,不是“水”。理解词语
(5)学生可以先自己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而后可以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解疑、查字典解疑、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解疑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简单地说,一次战役往往包括多次的战斗。
在理解“战役”一词的意思时,教师可出示上图。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对“战争、战役、战斗”三词范围和包含关系的理解。顽强:坚强;强硬。
“顽强”一词对理解黄继光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在此可先用近义词和反义词从书面上理解,为课上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近义词:顽强――坚强 反义词:顽强――软弱 暴风雨: 大而急的风雨。
此词中的难点是“暴”,可以通过投影出示“暴”的几种解释,让学生根据词义进行选择,并根据不同意思组词。对暴风雨一词的正确理解,可加深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从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①突然而且猛烈。(暴雨、暴怒、暴饮暴食、暴病)②凶狠;残酷。(暴徒、暴行、施暴)③急躁。(暴躁)
2、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带着问题读课文。
本课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2)再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三)布置作业 :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七单元《黄继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黄继光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2、联系上下文和学生生活实际,体会重点句子是如何歌颂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
三、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理清脉络。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3)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归纳总结:
(1)全文一共12个自然段。
(2)课文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3)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或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写,都叫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学生在发言时语言可能不太规范,只要意思对了,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然后再把规范语言告诉学生)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1-2):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写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攻占高地的紧急任务。)板书:接受任务
(2)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程度怎样?
总结过渡:这样激烈的一次阵地战,时间又是这样紧迫,夺取957.6高地可不是一件易事,可黄继光为什么还要主动请求任务呢?
2、学习第二段(3-6):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黄继光为什么主动请求任务?
(2)抓词语,理解重点句。A.投影: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比较两句话的不同,再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次数不同,一句是多次突击,一句是一次突击。“屡次”说明多次突击没有成功。“比雨点还密”,写枪弹的多、密,看出战斗非常激烈,所以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突击才会被“压”回来。更说明拿掉这个火力点,对战斗胜利的重要作用,以及完成这个任务的艰难。这也正是黄继光请战的原因,说明了他对夺下597.9高地的高度责任感。
B.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黄继光请战的决心来自对敌人的恨和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C.理解: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归纳段意:进攻受阻,黄继光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板书:主动请战
3、学习第三段(7-11):
过渡:指导员答应了黄继光的请求。黄继光和两位战士又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呢?(1)默读思考:
①黄继光和两个战士是怎样冲上去的?
②负伤后的黄继光又是怎样做的?划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③是什么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口?
(2)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并根据理解有感情地朗读。(3)全班交流体会:
①重点句:“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体会出:黄继光和两位战友毫不退缩的顽强精神。
②动作是:用尽、爬、站起来、举起、晕倒、站起来、张开、扑、堵等。体会出:表现了黄继光顽强战斗,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③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缩,表现得英勇顽强。
联系上下文体会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为表现黄继光的顽强意志。(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
(5)结合插图想像,帮助学生理解黄继光大无畏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6)归纳本部分的主要内容:黄继光顽强坚持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板书:英勇献身
4、学习第四段(12):
(1)齐读12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战斗取得了胜利。)板书:占领高地
(2)理解“像海涛一样向上冲”的含义: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是势不可挡的。
(三)总结全文,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步步展开故事情节。先写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攻占高地的紧急任务(第1—2自然段);接着写进攻受阻,黄继光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主动请战(第3—6自然段);再写黄继光顽强坚持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第7—11自然段);最后写战斗取得了胜利(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都叙述得很清楚。此外,课文对战斗环境及英雄的语言、行动的描写具体、细致,又运用了比喻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板书:按事情发展顺序
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板书: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
(四)布置作业 : 两个内容任选一个。
1、把黄继光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
2、准备一个英雄的故事,在班级故事会上讲。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讲。
第七单元《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通过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船长的高尚品质。分析哈尔威船长形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大文豪雨果歌颂的一位英雄——哈尔威船长。(板书:哈尔威船长)
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指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四、深入深究。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2.小组交流。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至少能感悟出两点:①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什么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3)说一说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l)“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如雕像一般。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犹如铁铸,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五、总结拓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2.抄写课后词语。第七单元《哈尔威船长》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通过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船长的高尚品质。分析哈尔威船长形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复述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列表。(抓住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结合人物的表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读课文,争取在每段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作为重点提示语,再根据提示语练习复述。
5.复述、评议。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三、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积累在本课学到的词语、佳句。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快乐读书屋七《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的情谊;
2.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师生学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你简单介绍。
2、生介绍
3、这个苹果来自哪儿?(战场上)
激情谈话: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4、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战士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吃这个苹果的?一共进行了几次传递,结果怎样?(生回答,师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2、体会文章如何又详又略的记叙,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
3、感情朗读课文。
三、引导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的4---15自然段,想一想:大家需要这个苹果吗?从哪可以看出来,用“——”画出有关语句。为什么又没有吃完?用“~~”画出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在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2)两次传递,哪次详写,哪次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8分钟之后检查)
2、生自学
3.齐读最后一段。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强烈的感情”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2)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必做题)
2、小练笔:写一件小事。要体现详略得当。(选做题)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
传递谁也没有吃
(详)
第二次
传递还剩大半个
(略)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革命情谊)快乐读书屋七《小青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理清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请学生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这篇童话通过小青石追求理想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板书:小青石)
二、初读课文,初知内容。1.快速读课文,2、汇报交流
三、学习2-9段,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师:让我们去听听小青石和小黑石的对话吧。
思考: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的理想是什么?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请两位学生起来读,一位学生读小青石说的话,一位学生读小黑石说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
2、采访体会
3、汇报交流: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的理想是什么?
四、学习17-18段
(1)1名学生读句子
(2)与混凝土的生活相比,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感觉?(真是人间仙境、伊甸园,世外桃园)
(3)多美妙的滩岸啊,柔软的小草,可爱的花朵,真像进入了人间仙境!请女生美美地读一读。
五、学习20-22段
1、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师:从这两句里,你读懂哪些信息或知识?
2、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怎样的(生接着说)------最有意义的。文中描述怎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呢?课件出示21段内容,齐读
(因为小青石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板书:为大众服务
最有意义)
六、总结升华主题
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先分段再说段意,大致如下: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
第二段(第2~9自然段)写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写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
第四段(第15~19自然段)写小青石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道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是怎么回事。
第五段(第20~22自然段)写小青石为自己能够成为让所有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而感到自豪和快乐。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段1-9自然段:写小青石想到都市里去。
第二段10-19自然段:写小青石被运到都市里拌成混泥土铺在道路上。第三段20-22自然段:写小青石愿意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决心和同伴一起支持起大众的脚。)
(板书:生活平静安适
谈理想
去都市
变成混凝土
愿做铺路石)能说会写《危急时刻怎么办》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法律规定。
2、知道遇到危机情况时自己应该怎么样做。
3、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懂得见义勇为与保护自己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简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说说你看到或听到的有关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想想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二、读提示语,明确要求
1、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条文,体会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重视。
2、提出本次口语交际课讨论话题和:遇到危机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3、明确要求。
4、语言、态度、举止等要求
三、假设情境,操作训练
1、小组交流。
2、小组全作共同表演
3、评选优秀小组。
四、小结:总结本节学习情况
五、作业:把自己介绍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危机时应该怎么办
语言准确生动
态度亲切自然 能说会写《值得赞颂的事》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指导使学生能发现并收集身边的和各种媒体报导的“值得赞颂的事”,培养学生具有舍已为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好品质。
2、进行写事的训练,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能借助描写把内容写具体、生动。教学重、难点:
1、能选择符合习作要求的事来写,并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好品质。
2、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能借助描写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生动。教学准备
1教师和学生分别搜集生活中和各种媒体报导的“值得赞颂的事”。2.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启示写法: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位老师陪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
大家是应该高兴,因为来到我们班级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我不知道同学们天天与老师们见面,是否注意到每位老师的容貌特点。没关系,现在机会来了,请大家起立,观察我们亲爱的老师,要求:自选一位观察对象,并以一两句话描述你观察的老师的肖像特点。(1)学生观察。(2)指生描述。
师:评价学生说话情况。同学们,刚才我们对老师们进行了肖像描写,大家还知道其它描写人物的方法吗?生答。
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运用这些人物描写方法会使人物有血有肉,丰满而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在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中同样需要这些描写方法,因为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下面,我们就尝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来写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板书:值得赞颂的事
2.明确要求,提示要素:(1)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选择一件最使自己感动、值得赞颂的事来写。)
(2)课件出示叙事六要素,师:写事就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借助描写方法把事情发生的过程写具体,来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好品质。3.学生练说 师生点评
指名学生说,其他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4、教师小结 自由习作
⑴、师:同学们说了一件件值是赞美、歌颂的事,让老师很感动。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手中的比来更为生动的描述这些值得赞颂的事吧!(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3)听读习作,口头评导。5.课堂总结,引导做人: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他们有着优秀的品质,美好的思想,值得我们去赞颂。老师希望大家不但能写优秀的人,赞高尚的事,也能做品质优秀的人,时常做值得赞颂的事。
板书设计 : 值得赞颂的事
一.巧妙开篇
↗原因
二.具体叙事 →经过→时间→地点→人物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结果
三.揭示意义
《语文七色光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音字,并能正确运用。
2、认识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3、积累赞颂人物好思想、好品质的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4、讨论我们能为有困难的人们做些什么,再认真去做一做。教学重、难点:
掌握关联词语应用;认真去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教学准备:字典或《新华词典》《中国古代传说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1、练。
(1)多音字练习。
1、先读题目要求,说一说对要求的理解。
2、根据要求自己尝试完成归类。
3、全班交流练习结果,纠正错误。
4、再找一些多音字过行练习,或变化一下练习形式再训练。如: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朝霞。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1、明确这些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
因为„„所以„„(因果关系)
不仅„„而且„„(递进关系)
虽然„„但是„„(转折关系)
2、根据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选择填空。
3、交流填空结果,说明为什么这样填。如(1)填“因为„„所以„„”,前半句“积极锻炼身体”是后半句“身体健康”的原因。前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4、用这些关联词语造句 《语文七色光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音字,并能正确运用。
2、认识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3、积累赞颂人物好思想、好品质的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4、讨论我们能为有困难的人们做些什么,再认真去做一做。教学重、难点:
掌握关联词语应用;认真去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教学准备:字典或《新华词典》《中国古代传说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2、日积月累
这里出现的都是赞颂人物好思想、好品质的词语。不仅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积累这些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并养成分类积累的习惯。
(1)读一读题目的要求,说说你打算怎样完成这项练习。查词典理解,抄写在自已的词语积累本上。还可以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中积累一些这样的词语。
3、知识窗:“舍己为人”的由来。
向大家介绍“舍己为人”的由来,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习惯。
4、大家一起来。
本项训练要求学生认真去做一做。分小组进行。(1)先讨论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2)再讨论我们能帮助哪一种人。除题目中提到的这些人,还可以帮助谁。
(3)然后讨论怎样做,什么时间去做,简要地写出自已的行动计划。
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最困扰语文教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换句话说, 如何将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 并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提高成绩和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持。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备课和教学过程中, 却发现有些知识和技能反复讲授多遍, 但是学生在独自练习和考试的时候, 依然会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样的现象, 应该考虑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入手, 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赖格卢特曾在1983年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一书中指出: 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当然教学设计也不例外。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十分有效的设计程序。希望借助于这样一种教学设计, 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复杂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为四元教学 模式 , 简称为4C/IDmodel, 也有人翻 译成“四 成分教学设计模式”或“四元素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冯曼利伯教授与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目前, 该模式已经被国际培训与教学技术界公认为是最有竞争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之一, 对改进教学效能, 聚焦复杂学习, 实现学习迁移等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复杂学习的含义
复杂学习是为了完成一组综合学习任务, 通过综合学习过程形成 融会贯通 的学习能力。 荷兰开放大学教育专长研究中心保罗·克什纳教授对这一“能力”作了具体说明。“‘能力’除了包含知识与技能之外, 还特别需要考虑策略或情境因素, 因此, ‘技能娴熟行为’与‘能力胜任行为’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根据他的观点“能力”实际上包含着认知技能和知识, 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策略或情境因素。因此“能力”体现的是更为复杂、灵活和高阶的学习行为。面向完整任务的复杂学习正是要形成学习者的这种学习能力。
(二) 四元教学设计模式
“四元”分别指的是 : 安排完整任务、掌握相关知识、提供程序支持和进行专项操练。
1.面向完整任务
安排完整任务要体现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过程。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的难易程度要一致。对于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 第一个学习任务, 教师应给予高支持力度指导, 到这一任务组的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时, 教师应该撤销所有的支持指导, 也就是说最后的一个学习任务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从第一个学习任务到最后一个学习任务, 教师的指导力度逐渐减少, 最后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这就是从扶到放的支架作用。
2.呈现相关知能
这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任务中的创生性技能, 即形成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心理、认知策略、认知反馈三个方面。例如如果运用归纳策略教学, 应先提供案例学习和模式示范举例, 然后再采取归纳———探究 (即指导性发现) 或者归纳———讲解的策略掌握一般原理和策略。如果运用演绎策略教学, 应先提供一般原理或者策略, 然后通过以第一个学习任务为实例进行具体讲解说明。掌握相关知识这一成分仍然是贯穿于全部任务类别中, 在学习了一个以上的学习任务之后, 学习者应该被给予认知反馈。
3. 提供程序支持
它是为掌握学习任务中再生性技能作准备的, 即形成学习者对规则的娴熟掌握能力。主要通过信息呈现、举例、校正来实现。这其中就体现了教师从扶到放的支持作用。及时学习, 及时练习, 及时校正。
4.安排专项操练
教师安排对掌握规则或方法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 可以灵活安排练习来达到强化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
三、 设计模式在初语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 ) 四元教学设计模式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具体步骤
第一,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重新整合单元教学篇目。将整合后的单元篇目看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群, 并对任务群进行排序。
第二, 分析这些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从而确定具体学习目标, 预设评估标准。
第三, 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选取一个篇目进行详细的举例和示范。从高支持力度的教学逐渐过渡到低支持力度的教学。在整个过程中, 穿插进行必要的专项练习。
第四, 经过教师的举例或示证, 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 )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1.分析课程标准 、学情及教材, 确定学习任务群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7-9) 年级的阅读总目标以及七年级上册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分析可知, 学习者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 阅读教学内容不宜过难, 主要以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方法为主。本册书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以自然世界科学探索为主。共有五篇课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 》和《山市》。由于《化石吟 》是一首科学诗,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读懂这样一首诗并不困难, 所以这篇课文可以作为一个预习任务, 教师补充一些诸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等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 让学生反复朗读, 交流感受, 这是预备阶段。《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主要由教师进行高、中支持力度的指导学习。《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基本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确定学习目标 、预设评估标准
如何说明一个事物或记录一种现象是任务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归纳方法为辅助目标。确定具体学习目标之后, 预设评估标准、制定相应的量规, 量规就是一种以二维方式呈现的、含有评价准则和等级说明的评分标准, 是一种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工具。”表1是美国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提出的一个简化的评估量规。根据这个评估量规,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考察学生对文本说明方法的识别与理解的量规 (见表2) 。
3. 针对学习任务 , 教师举例、示证
教师举例、示证过程采用扶放教学模型。扶放教学模型是从教师承担展示一个任务的所有责任到完全由学习者承担所有任务的责任。学习者通过这种逐渐承担学习责任的过程, 会变成更有能力的独立学习者。
扶放教学模式含义如图:
如上图所示, 左边的三角形是教师主导, 右边的三角形是学生主导, 整个过程自上而下分为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 最终实现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根据扶放教学模式《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属于模式的第一、第二阶段。以《看云识天气》为例:
学习目标一: 作者是如何介绍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的?
教师示证指导: 第一段是概述, 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然后教师引导学习者寻找文章具有概括性的语句。会发现文章第二段“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随后教师带领学习者分析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的主要内容, 发现第三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薄云”、“天气晴朗的象征”, 第四段、第五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低而厚的云”、“阴雨的预兆”这样教师就指导学生发现原来第二段是第三、四、五段的“纲”。通过这样的示证指导, 就会在学生的认知图式中形成一个概念, 介绍一个事物可以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先总说事物具有的特征, 然后再对总说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在举例之后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 目的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两个概念和一个技能。两个概念分别是:介绍一个事物要有顺序;要尽量从多个角度介绍一个事物。一个技能是:通过查找关键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目标二: 掌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师示证指导: 分析作者如何说明晴天和雨天的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做表格的方法完成, 重点强调晴天时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变化, 突出雨雪水雹云层的变化:
借助扶放教学逐 步完成。完成之后, 教师启发学生发现对云的形态描写的比喻句, 强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 学习者小组合作与独立展示
通过之前教师示 证教学 , 此阶段学习者独立完成另外两个任务《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只罗列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月亮上的足迹》为例, 可以列出如下问题: (1) 试把登月的过程画一张示意图, 并进行说明。 (2) 在说明这一壮举的过程中, 作者用的最多的是哪种说明方法, 找出一、二个进行解释。可以看出问题 (1) 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文章的结构;问题 (2) 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 是否掌握 了说明方法。 这两个问题均与教师示证讲解有着紧密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回答情况, 进行必要的反馈。
四、结语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课。教材简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见解,在文本阅读中激发兴趣。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方法:
结合杜郎口中学教学理念在我班级的实施经验,精心设计好学案与导学案的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读中感悟、预习交流展示汇报。以达到使课堂取得更理想、更高的效果。
1、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读书。
2、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中去想像、去思考、去表达。通过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地平线的资料以及图片。
2、教学课件制作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识地平线(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课件一(地平线图片)
指导学生观看。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地平线)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出示预习学案:(课件出示)
1、认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依据预习学案进行检测】
三、依学案检查预习情况。
1、开小火车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顺序。《板书:自然的、人生的》
3、分段及段意概括。
【设计意图:把握好预习内况,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的重要起点。在读好书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做好新课的理解品读铺垫。】
四、互动合作、释疑解难。(解读“大自然中的地平线”)
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课件出示自主汇报题)要求:默读自主汇报题,1分钟思考时间。自主汇报。
1、作者发现的地平线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大自然中的地平线)
2、这道地平线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作者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是什么心情?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设计意图:
1、从文到图,再从图回到文字,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在儿童时代看到的大自然中的地平线是那么的神奇,*
2、由于这部分内容容易解析,学生依靠自主能力进行解答汇报,增强自信心。从而为后面文中的“我”两次追寻埋下伏笔。]
(一)读悟“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师过渡: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和惊异,“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一〉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1、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2、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骑?现在会有什么感受?
3、把这一自然段读出“我”“奔”去时的充满希望,看到“天地依然平行”时的失落。
(二)读悟“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师过渡:就在“我” 百思不得其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二)自由朗读课文5-12自然段
1、第一次分角色朗读5—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预设:(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板书课题:谜? 永远走不到
2、第二次分角色朗读5—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3、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三)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
出示第13自然段:(齐读、自主汇报)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师:(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带着自己的感悟,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设计意图:作者的两次追寻其实是一个探谜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文中 “我”是多么急切地希望得到答案,从而体会“我”对新鲜事物探秘的浓厚兴趣。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找出重点词句,分析、感受。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内容。以读代讲。]
五、读悟“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预设:(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板书:人生的地平线、永远去追求)
③、反复诵读:(师引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走进中学的校园,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结合自己平时的经历谈一谈你的地平线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追寻你自己的地平线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品味感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通过激情导读引导学生反复悟读,反复品味,旨在让学生理解地平线其实就是崇高的理想,是美好的愿望,是幸福的生活等等。]
六、总结全文、解谜地平线 出示课件:地平线是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设计意图:这里的教学,是深化学生的认知,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悟:人,应该永远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哪怕它永远走不到,也不能停止我们追逐的脚步,只要我们执著地追逐、探索不断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那么我们终有可能触摸到我们人生的地平线]
板书设计
7、地平线 谜?
永远走不到 永远去追求(大自然中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
人生理想 奋斗目标 《地平线》教学设计二(1课时)
莲江口小学 刘玉华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几幅关于地平线的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来到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来到渭北大平原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3、这道地平线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到自己已经到了天的尽头,作者的心情如何?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兴奋的心情读一读:啊,天到尽头了!
(三)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我骑着自行车拼命向那树丛奔去,结果怎样呢?谁来带领大家来第一次追寻?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角色转换。请问你为什么拼命地骑?你追了好长时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四)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正在我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时,一位老人走入了我的视野,我和老爷爷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我与老爷爷的对话。
2、思考:你对地平线又有了哪些了解。
3、分角色朗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师生共同分角色朗读。读出我急切的心情和老人神秘的样子
5、我们每个人都有破解谜底的欲望,于是,带着几分疑惑我进行了第二次追寻,谁来带领大家去追寻?指名读第十二自然段。
6、这次追寻找到答案了吗?读一读文中的话。
7、两次追寻都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指名读第十三自然段。
8、于是我开始咀嚼老人的话,咀嚼是什么意思?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请你用咀嚼说一句话。你觉得我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追寻有意义吗?同桌交流。
(五)体会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小时候,地平线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向了社会,这个谜底揭开了吗?
2、默读第十四自然段
3、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4、画出给你启发的句子。组内交流你的理解
5、想象作者会经历哪些艰辛苦楚寂寞,又是怎样没有沉沦下去的?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地平线,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地平线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你们呢?
(六)升华情感
1、你知道哪些人为着自己的人生地平线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2、在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3、引读加深感悟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我们应该——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的喜悦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学大门,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七)总结全文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次追寻 自然的地平线
第二次追寻 不断地去追求 人生的地平线
地平线教学设计三(1课时)
一、导入
1、师述:下面咱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课文,大家用琅琅的书声、精彩的发言来证明我们是最棒的!好不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
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3、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 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 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
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
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
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1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
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
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
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
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
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
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拼命”)结果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的急切,结果的神秘。)(我拼命地踩着自行车,车轮飞转,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哪儿去。)(这地平线多神秘呀,怎么我追了半天,明明已经追到了它,它
却神秘地跑到了远方去了。)
4、指导朗读。
五、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
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 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
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
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六、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
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
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②、(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③、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七、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结束语: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地平线》教学设计四(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带回副优美的图片,想欣赏一下吗?(好)
师放从各个场景拍摄的地平线图片,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各处地平线的放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从而感受它的美。)
二、初读自然的地平线。
1、师: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小时候追寻的又是什么样的地平线呢?(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一名同学读课文后,其他同学回答老师进出的问题:小时候作者追寻的是大自然中的地平线,长大后追寻的是人生的地平线。(同时师板书)
3、师出示渭北大平原的响鼻,并作以解说:这就是渭北大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举目四望,真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渭北大平原,从而感受渭北大平原的壮观、美丽,为下一步的读做好铺垫。)
4、师:作者来到渭北大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呢?(生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有关的句子回答)
5、师过渡:是呀,想到自己已经到了天的尽头,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生:激动、兴奋、真想大喊一声……
6、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既激动又兴奋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指名生读文
7、师过渡:我骑着自行车拼命地向树丛奔去,结果怎样呢?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吗?(设计意图:引出下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生发挥想象力,描述画面内容,同时回答:当我赶到树下时,发现天地依然平行,远方又出现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8、师: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们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老人都对我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
思考:从老人与我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后回答。
9、与同桌或前后桌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说一说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地平线的神奇与老人渊博的知识。)生读文后回答
指名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问:我知道地平线的答案了吗?(没有)
10、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破解谜底的欲望,更何况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于是,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的追寻,这次追寻找到答案了吗?(没有)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牵引全文,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指名生读文
三、1师过渡:两次苦苦地追寻都没有答案,你们觉得他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追寻有意义吗?同意有意义的同学请举手,同意没意义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看来,我们同学都各有各的观点,那好,我们现在就进行现场辩论。辩论前,老师先说一下辩论的规则。(课件出示辩论规则)(1)亮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倾听别人的语言,抓住对方的语言破绽进行反驳。
(2)语言文明,不使用攻击性语言。
(学生进行精彩的辩论)生辩论后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太精彩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观点(想)我觉得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觉得追寻没有意义的同学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追寻没有结果,可以用浪费掉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觉得追寻有意义的同学会觉得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
2、师过渡:小时候,地平线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向了社会,这个谜底揭开了吗?请同学民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
思考:这里的地平线指什么? 生读文后回答(人生的地平线)
3、师: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生读文后回答自己的读文所得。
4、师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名老师,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地平线是“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
师”,你呢?你为自己确立了怎样的地平线呢?
5、师过渡:既然我们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地平线,就要为之而努力奋斗,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瞎子阿炳吧!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后,他仍然能坚持不懈地练习拉二胡,最终创作了闻名中外的《二泉映
月》。同学们,你听到到过这样的事例吗?
四、引读加深感悟
师: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版了 那道人生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的喜悦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
一条新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
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学大门,是我们在座所有同
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五、全文总结: 让人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长大自然的目标
追寻 ↑地平线↑奋斗 小时候人生的谜
《地平线》教学设计五(2课时)
教材分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的第三段,作者借事说理,自然界中的地平线一下子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这一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就理解深透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有所感悟即可,不要做过多的分析讲解、枯燥说理。
教学理念
1、“拾级而上”,展开层层阅读对话。
教学《地平线》这篇课文,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在四个层面上进行阅读对话,深入解读“地平线”——地平线的样子——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第二次追寻地平线——追求人生的地平线。阅读对话中,教师、学生、文本(文本背后隐藏着的作者)彼此视界融合、心智相遇,“地平线”由模糊到清晰,由自然到人生,由文本到心灵,“地平线”不仅浮现于学生的眼前,而且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2、“不求甚解”,以读代讲模糊感悟。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升华了“地平线”的内涵,赋予了它厚重的人生启示。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解读好这部分重点句子的内涵呢?我以为“不求甚解”,以读代讲模糊感悟,可能收效更好。“不求甚解”不是不解,“模糊感悟”不是不悟,这其中关键是把握好“解”与“悟”的分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在比较中达到“不求甚解”与“模糊感悟”——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求甚解”与“模糊感悟”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它仅仅只是一个从不解到解、从不悟到悟的中介,有了它阅读感悟就降低了坡度,拥有了广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一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读写“无拘无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沦、寂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贾平凹的资料以及文章读一读。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课文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
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几位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指导朗读。
五、总结:作者是否能走出这神秘的地平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齐读一至五自然段
二、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小学教学设计网=]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三、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板书设计
7、地平线 人生理想 奋斗目标
2.《张石匠拜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讲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是愿意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的比试手艺时,连连失败,他服输了,愿拜小伙子为师。故事告诉我们,技艺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地学习和锤炼,精益求精。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创设不同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体地位,感悟语言,学习积累直到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
3. 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作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续写故事。
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可他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民间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把课文读熟,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提问,相应板书: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过渡: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说明天外有天这个道理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
三、默读思考
看问题读书思考:
1.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2.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四、品读感悟
(一)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1.指名回答,相应板书:骄傲-不服气-自愧不如
过渡:张石匠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
2.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可分角色朗读。
3.指导朗读
多媒体出示:
“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
“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过渡:既然看不起小伙子,不爱听小伙子的话,那就得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
(二)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1.指名回答,师板书:刻碑洗字 刻东西
2.指2名学生读分角色读“刻碑洗字”部分。
张石匠的手艺怎么样?好在哪?这一次比试谁胜了?说出胜出的理由。多媒体出示图片,解释“楷书”“草书”“飞白”。
张石匠服气了吗?读出有关句子。“怕”可以换成什么词?
过渡:既然张石匠不服气,就再比一次吧。这次比什么?
理解“七棱八不齐”,说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石头来刻东西?
3.在这次比试艺不如人的情况下,张石匠回家刻石链时会想些什么?请说一说。
过渡:看来张石匠这次比试是胜券在握了,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
4.回顾学法:刚才我们学习刻碑洗字这一部分是怎么学的?
屏幕出示:
1.分角色读一读。2.互相比一比。3.说出胜出的理由。
按这样的方法自学下一部分。
5.汇报
过渡: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此时胜负已决,如果你是文中的张石匠,屏幕出示:看到小伙子的石算盘张石匠心想……他的脸上……于是对小伙子说……说完……
通过这些你看出张石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只想让你懂得艺无止境呀!”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拓展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你什么启示?
六、总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天外有天、艺无止境的道理。其实,我们在学习上也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永不满足,不断进取。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多媒体出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指导复述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复述课文
二、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认的字,检查认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训练。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碑”“锤”两字的写法。
三、积累内化
1.把自己喜欢的好词抄在自选车里。
2.请你为这则故事写续集。
四、实践活动
把张石匠和小伙子“比用石料刻东西”这部分内容改成课本剧,先写出人物的对话,再演一演。
板书:
2.《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 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快乐读书屋一《餐桌上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听记引入:
1.小干部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出示] 节一
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1)[出示] 聆听
拯救
嘈杂
琐碎
斟酒
压轴戏
鸦雀无声
(2).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
(4)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语言积累与操练
1.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板书设计
晚餐桌上的学校
时刻不能忘记学习
快乐读书屋一 《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这两首都是哲理诗。可以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
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
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没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文做好一切准备。
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1)听老师范读。(2)自由练读。
(3)指名读后评价,再练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4)齐读。(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查找并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陆游写的古诗。教学后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说干朗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2.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出示自学提纲:
a.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c.记下不懂的问题。2.交流自学情况。(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而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边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3)指名读后练习背诵。
(4)积累忆诵:劝学的词语或名言其他古诗句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练习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3.收集的成语、名言、古诗。准备张贴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板书设计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板书设计2:
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水清澈 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教学后记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出的一定的道理,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能大体领悟,还有一些同学生也能由此生发出新的感悟,如书要多读,就像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能说会写一《交流学习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总结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让学生认识到交流和合作在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3.在交流中懂得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时学习总结出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在同学面前大胆交流。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组织,主动交流,教师提前指导。
教学准备:总结自己或收集名人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每个同学的情况不相同,有的同学付出了,得到了丰硕的回报;有的同学付出了,却事与愿违,这里就有学习方法的问题。今天针对我们班的情况,我们选取了部分同学作为代表,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许这些同学的方法还不完善,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交流活动
1.学生主持,在不同学生发言间过渡好。
2.几个同学代表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方法;不好但改正了的方法),每人谈几个科目,他们的擅长科目加起要涵盖所有科目。
3.最后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小心得。
要求:(1)叙述清楚,条理清晰。
(2)说清楚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见解,最好能说明运用该学习方法后的体会。
(3)声音洪亮,态度自然、大方。
三、总结:
同学们讲了很多自己的学习经验,现在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刚刚把经验分享给我们的同学。我也总结了一些好方法:
(1)定计划:那会使你做事效率大大提高。有目标在选择时才果断,做事时才有惊人的动力。
(2)常总结:总结学习知识,总结错题等等。
(3)上课认真听:那会比你课后自己看节约大量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4)出考题:出完考题后你会发现你对那个知识点记得特劳。希望同学们以后多些交流学习,那我们一定会学得更好,学得更多。
《读短文 写体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薛谭学讴》这篇短文,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2.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能有条理地表达出对短文的看法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3.通过习作,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真正践行“学无止境”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写读短文后的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
读写相结合;点拨、讨论、评价、归纳、写作、讲评等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读懂《薛谭学讴》这篇文言文,明白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请学生自由读短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接着指名读短文,在停顿不正确的地方,要引导学生读,直至把短文读熟。
2.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试着理解短文所表达的意思。由于安排了“译文”,学生读短
文的意思不难读懂。
二、谈一谈
一是阅读后的启发。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短文中提炼观点。可以从薛谭的角度谈认识,可以从秦青的角度说启发。但教材编者的意图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把握。在学生结合短文谈所受到的启发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其他文章和生活实际中的事例谈体会,深化理解。
二是谈写心得的方法。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再开展班级交流。
1.从短文中提炼可以一说的观点。
2.结合短文内容对观点惊醒理解。
3.结合自己的生活世界谈体会。
4.注意自己的习作加一个题目,如“由‘薛谭学讴’想到的„„”。
三、写一写
学生动笔作文。
四、评议与修改。
1、学生小组内互读自己的习作,小组内评一评,那些地方写的好,好在那里,还有那
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2、推荐写的好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3、请学生互相交换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七色光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及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
2.揣摩句子表情达意的方法及作用,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修改句子中的错误,培养修改语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4.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修改语病,揣摩句子的表情达意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方法:练习、积累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这道题旨在提醒学生,必须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禁令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词语。
参考答案:偏僻——繁华愚昧——机制肯定——否定轻松——沉重苦楚——甜蜜称赞——批评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最后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一句,人生一旦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朝着目标和理想不断奋斗,不断前景。
第二句,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改正两段话中的错误。
这道题既要让学生懂得准确地表情达意,又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读书的方法,所以教学时,第一步是让学生修改错误,可以分小组合作修改后交流;第二步是让学生谈谈从故事中获得的读书的其实,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
参考答案: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特别快极了(删除“特别”或“极了”),(加“总是”)一目十行。他读了很多书,消废(改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改为“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像(改为“象”)。
有一次,(加“,”他请(改为“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加“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翻(改为“番”)警告(改为“忠告”):“以后读书不但(改为“不能”)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读书一定更要用脑想,用心记(这一句话放到“以后”)的前面)。”
二、日积月累。
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积累一些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可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再讲一讲它们的意思,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讲讲意思,最后,请学生把这些句子整理下来。下面的名言供参考: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德国)
勤能补拙是生活之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三、知识窗。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枝”比“数枝”更好?
3、将《早梅》中的“数枝”改为“一枝”后读一读这首诗。
4、请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5、再给学生讲讲类似的故事。
四、动脑筋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从文中找出有关这幅对联的意思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幅对联的意思。
3、让学生根据对联的意思在读一读,读时注意几个“好”字的读音。
4、最后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对联中明白了什么,并具体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中英爱怎样做。
一、教学内容:
识字7课文4篇阅读1篇语文园七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认识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爱护大自然,美化环境。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认识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爱护大自然,美化环境。
四、教学措施:
1、利用生字卡片,加强全册生字认读,比较形近字,加强背诵。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抓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加强基本功训练。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习,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
2、写字方面注意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3、让学生多读课文,通过朗读,意识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26“红领巾”真好2课时
27清澈的湖水2课时
28浅水洼里的小鱼2课时
29父亲和鸟2课时
语文园地七3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请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1)、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2)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5、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1)、租是平舌音,指导学生读准。“惩”是阳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
(2)、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租—祖振—晨嚷—囊
(3)、通过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
(4)、“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汇报要求认识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
(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课程资源开发
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A、B
⒉投影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㈠自读:(第一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
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
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
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
颠倒:(举例)
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谈得投机)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对文末句质疑并解答。
⒊附:试改《一张画像》第四小节。[投影片(小黑板)C]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会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
2、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
投影片c、d、e、f、g。
肖复兴的书<<日子的回忆>>,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的报纸<<文汇报.笔会>>。
模式运作图示:
第三轮自读,读懂,理解课文
第四轮自读,读出,拓展延伸
一、自读:(第三轮)
1、复习引入:
(1)读题,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点明了题目。说明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去他家作客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过渡:是的,从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3)连线:(大黑板)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2、自读:
(1)要求:作品是怎么写的?请在“修改作文”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作家是怎样做的?请在“邀请作客”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竞赛形式)
(2)交流:(作品:一丝不苟;作家:平易近人)造句:堪称楷模
(3)引入:“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的?
邀请作客这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示投影)
3、自读“修改作文”部分:
(1)大字报出示:<<一张画像>>1,2小节修改稿。
(2)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复兴呢?引读:“我翻到的那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线。”
(3)看大字报引读第三节。(突出:准确,干净,规范,确切)(填空:修改后的作文做到用字──、──,句子──,──)
(4)比较自改与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的第三小节,进一步体会“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出示投影修改稿)
(5)引读54页<<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第二节:(读──改──读)
(6)看了叶圣陶先生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肖复兴呢?他收获很大,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一丝不苟:做事认真,一点儿不马虎。大气候:大成就。两大收获:
一、是看到了自己作文的毛病;
二、是认识到了文学事业的艰巨。)
(7)为什么肖复兴会受益匪浅?比我们收获大?(我们是”隔岸观火“肖是“身临其境”。
(8)齐读“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如春风拂面。”引入学“邀请作客”部分。
4、自读“邀请作客”部分:
(1)课文中那些词语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若能谈谈理由就更棒了。(1、意外;2、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握了握手;4、交谈融洽。)
(2)交流:这次谈话使“我”─────。(投影片)
二、自读:(第四轮)
1、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齐读11小节。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至今为止,已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的文学大奖。(出示书《日子的回忆》,他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文汇报.笔会>>,<< 今夜无法入睡>>。)
三、作业:
1、造句:受益匪浅堪称楷模
2、修改<<一张画像>>第5小节,再次同叶先生赛一赛。(出示投影片)
附:板书设计
作品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一丝不苟
那绿绿的爬山虎
人品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乌 塔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板书设计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电话号码 独自一人游欧洲 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为旅行准备三年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语文园地七
● 学习目标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②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 课前准备
① 实物投影仪
②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一、互动反馈系统及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
互动反馈系统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简称IRS) 是指在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引入具有“1对1”特性的数字技术, 将课堂教学过程的多媒体演示、信息反馈、师生及生生互动等环节进行高效整合的系统平台。[2]它作为反馈信息收集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 主要有以下优势: (1) 实时诊断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3) 全体公平参与, 关注问题解决; (4) 随堂形成性评价, 减轻教师负担; (5) 支持多种格式教学资源展示, 方便教师灵活运用。[3]
二、互动反馈系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实例
分析对象是浙江省金华市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应用IRS执教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其教学按点与对应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三、基于个案的即时反馈信息分析与处理
IRS正以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准确的独特优势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 并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知。针对所收集到的数据, 教师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以下将从正答率和应答时间两个角度, 对收集到的即时反馈信息进行具体分析。
(一) 从正答率角度分析即时反馈信息
正答率是教师了解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IRS活动记录中的正答率统计表, 绘制如图1所示的柱形统计图。
由图1可知, 题目5的正确率远远低于60%。此时, 教师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络绎不绝”和“源源不断”间的联系与区别已达成共识, 但在具体运用阶段容易混淆。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利用IRS提供的即问即答功能临时设置题目6、题目7 (具有真实情境的例句) 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此外, 题目2的正答率稍有偏低, 表明少部分学生对引号作用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据此, 教师通过再次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引号作用的印象。
由此可见, IRS提供的正答率统计功能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查找作答错误的原因,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教学策略, 加强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把握,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 从应答时间角度分析即时反馈信息
应答时间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按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 同时, 也为教学策略调整以及教学行为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根据IRS系统提供的历程与报表追踪功能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团体反应曲线图。
团体反应曲线是对原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的, 反映应了作答时间与应答人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团体反应曲线, 教师可以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深入分析教学行为, 以下将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按点进行具体分析。
1. 调整教学策略
无应答时间是指从问题提出到第一个学生作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在团体反应曲线中即为曲线起点所对应的时间。总体而言, 无应答时间越短, 题目越简单。由此, 教师可根据团体反应曲线的起点判断教学按点的难易程度, 从而有效调控教学步调。观察图2可知, 题目1、5、6、7对应的无应答时间相对较短, 同时, 结合正答率统计图可发现, 题目1、6、7的正确率普遍偏高, 据此可判定题目1、6、7所应对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 应适当减少教学时间;而其中题目5的正确率却显著偏低, 此时教师应深入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所在, 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此外, 题目2、3、4的无应答时间相对较长, 但正确率却不低, 表明学生对此类知识点已基本理解, 只是掌握不够扎实, 教师可在今后教学中有意识加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
2. 分析教学行为
面对简单提问, 多数学生几乎可在同一时间做出反应, 理论上而言应答率应在瞬间达到10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总有部分学生因精力不集中、误解题意等原因导致应答迟缓, 此种情况在团体反应曲线中表现为指数函数图形。如图2所示, 题目1、3、4、6、7的反应时间曲线均呈指数分布, 教师可据此推测大部分学生对上述题目都能较好理解。而题目2、5的团体反应曲线趋向于S形, 表明此类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需经过充分思考与大量分析后才能做出反应。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寻找其本质原因, 并在今后教学中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来促进学生对此类知识点的理解。
四、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开展教学的策略调整建议
(一) 根据正答率调整教学策略
1. 调整教学方案,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教学方案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预测而设计的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内容编排及时间分配过程, 实施过程中, 需要结合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IRS显示的正答率高于85%时, 可适当减少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间, 以留出更多时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而正答率低于60%时, 有必要调整预设的教学方案, 选择一种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另外, 根据正答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也同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当正答率高于85%时, 可适当减少针对该知识点布置的课后练习, 在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 开展同侪教学, 解决认知冲突
同侪教学是指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讨论具有严重认知分歧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 开展前提是同伴间产生较大的思维冲突, 全体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处于概念模糊状态。[4]
利用IRS的直观统计图, 教师可了解每位学生的思维倾向, 并对认知分歧现象一目了然。当发现学生产生认知分歧时, 即可开展同侪教学, 为所有学生提供向同伴解释自我观点的机会, 引导他们在互动环境中相互说服, 彼此精益概念, 加深认知印象, 牢固新知识记忆。
总而言之, 教师应根据正答率的高低, 并结合课堂实况采取适当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促使学生形成并巩固对相关知识点的正确认识。
(二) 根据应答时间调整教学策略
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答题过程中, 应答时间往往因少数学生反应较慢而延长, 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慢智型思维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 慢智型学生的思维过程相对缓慢, 经常在教师、同学的催促下仓促完成作答, 不仅不利于正答率的精确统计, 而且还容易使这类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对自己缺乏自信。面对慢智型学生, 教师应采取列举案例、分析优势等方法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 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学会有效学习。
2. 分析思维过程, 实施分层教学
利用IRS提供的追踪与统计功能, 可及时明确全体学生的作答情况, 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实现分层教学。针对反应快但作答错误的学生, 教师可在按键后要求其说明理由, 阐述思考过程及思路以检验其学习态度。若经过认真思考, 只是思维过程出现错误, 教师应予以鼓励;相反, 可进行适当批评, 使其认识到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促使其及时改正。另外, 若该类学生较多, 教师还可不定期调整学生座位, 将此类学生安排在同一组或同一方向, 便于教师于按键前进行观察与提醒。而对于作答速度快且选择正确的学生, 教师应鼓励其在完成作答后进行自主学习, 或给予这部分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以做到兼顾全局, 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 教师并不能全靠IRS收集的统计数据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实情, 还需在课后对数据加以深入分析, 挖掘其中隐藏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这无疑会增加教师工作量, 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并保持足够的耐心。但从另一方面而言, IRS的应用也为教师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论
利用IRS及时准确收集学生的作答信息, 并进行自动化统计处理, 最终以视觉化图表形式呈现反馈信息的方式,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做到适时分层,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实施因材施教, 但要将IRS拥有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还在于按点设计及教学过程实施。可见, 完全依靠IRS来改变教学效果显然不可取, 教师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亲身体验IRS的独特价值, 形成个性化的使用风格。
此外, 除了从正答率和应答时间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还可以根据IRS提供的学生按键频率、平均分数、标准差等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找到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力求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立新.教学传播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精细处理[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 :16-20.
[2]林建祥.互动反馈教学培训材料[M].北京:北京松博科技有限公司, 2007.
[3]张晓彬, 李霜爽.互动反馈系统 (IRS) 及其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J].中小学电教, 2007, (9) :26-27.
【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06-20
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测试试题12-05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0-05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09-26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上册)11-08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实验报告07-07
三年级语文下册《知了学飞》学案教科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