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实践教学方案(精选8篇)
指导教师:马艳平
适用班级:2009级会计4班、5班 实践课时:30课时
实践方法:纳税计算、凭证使用、纳税申报、报表填写等
1.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2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给学生提供纳税人的销售、购买情况,要求学生 准确核算增值税额
2.增值税纳税申报 时间:2课时 形式:纳税申报
给学生 提供相应凭证、报表,要求学生 进行报表制作、填写。3.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2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给学生 提供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情况,要求准确计算消费税额。
4.消费税纳税申报 时间:2课时 形式:纳税申报
给学生 提供相应凭证、报表,进行纳税申报实践。
5.营业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2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重点考察建筑业各种情况下营业税的计算。
6.营业税纳税申报 时间:2课时 形式:纳税申报 给学生 提供银行业相关凭证,进行营业税纳税申报。
7.关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关系 时间:2课时 形式:对比学习综合分析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系,系统掌握三者的关联性。8.资源税计算 时间:1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给学生 提供数据,要求学生 准确计算。
9.土地增值税申报 时间:2课时 形式:纳税申报 分析相关凭证,进行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
10.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1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给学生 提供数据、凭证,要求学生 准确计算。
11.房产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1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给学生 提供数据、凭证,要求准确计算应纳税额。12.车船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1课时 形式:实例计算 以新购车辆为例,计算车船税的数额。
13.印花税、契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2课时 形式:会计实务训练
以某单位房产合同交易为例,准确申报印花税、契税。14.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时间:4课时 形式:会计实务训练
综合提供企业某纳税期限的经营情况,要求学生 准确分析涉及的各种税收,最好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目前对物流行业征收的税目设置存在着对应业务划分不够明确、一体化物流劳务税税目难以确定、不同规模物流企业发票管理不一致等问题。物流企业改征增值税, 既是我国流转税制发展改革的需要, 也是物流企业现行税制调整的必然趋势, 税改符合我国流转税制的发展改革趋势, 有利于消除营业税征收存在的弊端。
物流行业本身具有流通环节的综合性, 政府基于物流运作层面逐渐重视起物流行业的税收环节出现的问题, 进行了物流企业试点改革, 并颁布了新的税法。如何利用新税法的条目, 对于物流企业的原有纳税筹划方案和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化修改,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分销渠道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转换, 研究重点及方法逐渐从税法设置到税率合理性探究, 由假设层面换到了物流征收环节与税率的调控层面。
M Agumba等在基于Kenya's PV Market的商场背景, 讨论了商品流通过程中, 产品曾增值的过程, 并提出了按照增值比例缴税的假设。并根据这一假设, 较早的提出税率在商品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增值税的逐步落实, A Slater从商品流通的角度, 讨论了物流环节中增值税的具体税率。K Davies等在前人的基础上, 进行了相应的算例讨论, 并按照可行税率假设做出了范围的推断与估计。
国外的税率从研究开始与讨论企业分类纳税, R Blackburn等按照比例拆分的税率, 结合欧洲企业的实际情况, 依据环节的倒推来讨论税率的合理性。并基于此, 进行了行业的税率研究。近些年来, 国外的研究方向开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JD Strandhagen等就建立了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税收体制模型, 并依照数据探讨税收的合理性。
由于国外税率划分的种类较为合理, 就笔者所知, 少有文章就现有的税率提出改革措施, 大部分研究方向是出于环节优化角度来讨论。
2.2 国内研究
国内对于增值税的研究开展较晚, 经历了“一般-----特殊”的企业研究模式转变。在税法改革之前, 物流企业纵跨几个行业进行分类缴税。
物流增值税的研究是近些年物流领域与财经领域研究的重点, 大部分起源于物流企业偷税与漏税的合法界定问题。周子明等以某地税局偷税被罚的案例为起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基于案例的背景分析了物流企业中税款的流失。
物流企业的税收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率先向国家提出了整改意见, 制订了“我国物流业税收管理研究”的课题, 一是营业税存在部分重复纳税现象;二是物流企业综合税负相对偏高;三是所得税属地缴纳不符合现代物流业跨区域发展的特点;四是整合社会运输资源中取得合法运输发票不便的问题;五是物流企业自开票纳税人的认定与额度管理的问题:六是仓储物流服务中土地使用税与企业兼并整合中土地出让金及营业税的问题:七是物流业税收存在征管困难、税收漏洞与执行中的理解差别问题:八是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收费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经营负担。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大环境优化的基础上, 研究方向开始向物流企业细分环节税务筹划方案转变, 贺铁骊针对物流企业中的特定行业一国际集装箱中转站行业就该政策进行了分析。
在以上基础上, 学术界暂时完成了物流特质性行业的转变后, 更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了物流企业税务筹划方向。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曾庆学基于物流企业的融资方式等三方面, 具体论述了物流企业的税务筹划原点问题。郭晓红则更加偏重于物流企业的宏观政治研究, 并结合物流振兴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观点。巫珊玲等学者, 则更加偏向于实例论证, 并通过列举具体物流企业中的税负问题, 提出针对物流企业规模不定, 应该注意税率的公平性。
郭颖平在依托于增值税转型, 针对增值税政策转型带来的影响, 提出应抓住增值税转型的契机, 把握好固定资产购置的时机, 建立积极的评估体系及时跟踪考核, 循序渐进地进行资产设备投资后期管理方面的改进。
综上所述, 国内学术界大部分都是针对于税率的合理性设置提出改革与调整, 并以此来阐述物流企业需要税率改革与支持的观点。另外, 有一部分学者依托于企业税务筹划, 偏重于定价理论的研究。但是, 据笔者所知, 少有学者在新旧税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拟合税率方案。本文就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学术成果, 通过新旧税法的比较, 进一步给出新适用的税收执行性建议。
3 新旧条例的对比分析
200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圈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相比, 增加、修改、完善了许多内容。新税法的实施给物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新所得税法的实施被业内人士称为物流业的春风, 物流业将因此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李永芳在这方面做出了量化比较, 笔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汇总分析。
通过以上税目的改革达到了原有模式的优化, 即由原来的税率模式转换成现有统一环节的税率关系, 利于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我们可以发现, 针对于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家调整了若干税收指标, 在此基础上研究物流企业的新拟合方案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4 基于新税法的物流企业增值税规划
4.1 利用物流的时间效用, 达到税收调节平衡
创造时间效应是物流的重要功能之一, 物流的时间的调控分为延长与缩减两个方向。增值税作为环节税, 也具有相应的时间征收性。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合理安排物流公司流通货物的吞吐时间, 在大批量环节计划上予以设计, 就能达到节税目的。
新税法规定, 增值税应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 不论货物是否发出, 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 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和“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 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笔者以北京顺风物流公司为例, 依托于商品流通方面的滞后, 从上游供货方建材供应商付款购进货物, 并已将进项税发票抵扣。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 有效提高了业务的细化, 分时间分批量向下游供货, 节约企业的税收资金, 同时也减少了下游企业的税收负担。时间效用的合理利用, 能有效的缓解物流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资金链短的问题。由于目前的物流企业中资金普遍不足及信用普遍缺乏, 该方法起到了较为有效的节约税款的作用。
4.2 整合资源, 优化采购业务
采购是物流企业的重要业务, 其涉及金额大, 是纳税的重要环节。在就税法中规定“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一般是根据进销差价按照13%或17%的税率交税”。但是, 基于新的“服务业———代理”其营业税税率仅为5%。
物流企业应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 完成从转运商到商品上游供应代理商的过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 (1994) 02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构成代理的条件是代理商不垫款、不直接对委托方开具销售货物发票、代理费与委托方单独结算。这部分收入只需按照营业税应税劳务中的“服务业———代理”缴纳5%的营业税即可。由此可见, 整合上游资源, 优化采购集成业务, 对于税收的帮助也是十分显著的。
4.3 转移定价的合理应用
转让定价是物流企业常用的税务筹划方法, 它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减轻因关联企业重复征税等原因造成的税收负担。在新税法的实施过程中, 物流企业应利用好税收环节的税种转制, 利用节约的资金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 向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新税法对于税率的要求虽然降低, 但还应当充分考虑转让定价的风险性。转移定价虽然是一种有效的避税方式, 但是应用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 物流企业纳税人应对其风险有充分的评估与认识。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如表格所示:
5 总结
本文较详细的做出了文献综述, 并总结了新税法改变的条目。笔者针对物流企业特点在税率改变的基础上, 对物流其他环节的筹税方法进行了整体讨论界定优化, 设计针对于物流企业的合理筹税方案。由于物流企业涉及的税种众多, 本文只对物流企业涉及的增值税筹划进行了研究, 对如营业税等税种没能进一步深入讨论;另外, 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还应从运作细节予以研究。
摘要:税收是政府的资金杠杆, 对于物流企业发展制衡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现行的物流税收政策还存在瓶颈, 国家已提出振兴计划并公布了新税收政策条例, 尤其对营业税和增值税业务做出了调整。基于物流企业增值税层面, 提出了一套新税法的物流企业拟合纳税方案。
关键词:工资薪金;个人捐赠;税前扣除
税法是一门是经济法的重要分支,开设税法课程让学生了解税收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外,也能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而个人所得税跟每位劳动者息息相关,而光是教会学生利用税率表如何计算,这些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没有真正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而大学不应是“一本书教育”。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把税法知识给学生讲透,同时又能达到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且能够帮助身边有爱心的人合理的进行捐赠,达到既献了爱心又合理节税的目的。
先引出问题:(1)如何捐?(2)捐向哪?(3)捐多少?
情境一:张小五在暑假期间做了家教领取了报酬5000元,他打算把其中的3000元通过汇款的方式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儿童,请计算如何帮他进行纳税筹划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法条回顾——(1)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所得通过非营利性机构向教育、民政部门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个人在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国税函[2001]164号)(2)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财税[2000]30号)
解析:根据国家税务局的规定,张小五通过汇款方式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儿童,享受不了税前扣除的政策,所以小明应负担的税额为5000*(1-20%)*20%=800元。如果我们帮助张小五把直接捐赠改为通过非营利性机构的间接捐赠,首先计算能够在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为5000*(1-20%)*30%=1200元,然后计算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30%以后,要负担的税额则为:[5000*(1-20%)-1200]*20%=560元,与之前的直接捐赠相比较,节省了240元的税负。
通过情境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要想捐赠之后合理避税,首先要选对适当的捐赠方式,避免直接捐赠,而尽量通过非营利性机构或团体捐赠——比如这些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等。
2、当进行捐赠的善举之后,要尽可能索取相应的票据或证明材料,为税前扣除做好准备。
3、可以向特殊的项目进行捐赠,从而达到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特殊项目包括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等。
情境二:张小五除了8月份做家教获得劳务报酬5000元以外,9月份和10月份又做兼职分别取得了报酬5000元,他希望把9月份的报酬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赠3000元。
现在我们可以设计几个方案来比较一下那种方案税负负担更轻。方案一,假设张小五只在8月份一次性捐赠了3000元,9月份不再捐赠。
根据案例一的结论,可得知一次捐赠3000元只能扣除1200元,最终个人因获得劳动报酬还要承担56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款。而9月份获得的5000元报酬还要承担5000*(1-20%)*20%=8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样算起来,二个月一共获得报酬10000元,捐赠3000元之后仍要承担的个人所得税是560+800=1360元。
方案二,假设张小五在8月份只捐赠1200元(即税前应纳税所得额的30%),而在9月份捐赠1800元。
这样8月份应缴纳个税[5000*(1-20%)-1200]*20%=560元,而9月份缴纳个税仍然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30%,[5000*(1-20%)-1200]*20%=560元,应缴纳个税还是560元。二个月一共捐赠3000元,而要承担的个人所得税是560+560=1120元。与方案一相比,比它节省了240元。
方案三,张小五8月份只捐赠1200元,9月份捐赠1200元,10月份捐赠600元,这样三个月一共捐赠了3000元。
则8月份与9月份应缴纳个税都是560元,[5000*(1-20%)-1200]*20%=560元。而十月份{5000*(1-20%)-600}*20%=680元,这样比起方案二,在十月份节税800-680=120元。
情境三,张小五2013年8月在学校取得工资收入10000元,在外兼职授课获得劳务报酬5000元,他希望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赠3000元,在不考虑社保缴纳情况下,思考用那种捐赠方式能更节税?
方案一,只用工资收入进行捐赠,允许税前扣除的部分最高为30%,所以(10000-3500)*30%=1950元,工资在捐赠之后应纳个税为:(10000-3500-1950)*20%-555=355元。而劳务报酬还要交税5000*(1-20%)*20%=800元,所以只用工资进行捐赠3000元,最终要承担的个税为355+800=1155元。
方案二,只用劳务报酬进行捐赠,则税前最高可扣除5000*(1-20%)*30%=1200元,劳务报酬部分还应纳税{5000*(1-20%)-1200}*20%=560元。而工资部分应纳个税(10000-3500)*20%-555=745元,所以最终要承担的个税为560+745=1305,这种方案比方案一还要多缴税150元。
方案三,采用组合捐赠,先在劳务报酬中捐赠1200元,然后在工资里扣除余下的1800元。则劳务报酬捐赠后还应纳税{5000*(1-20%)-1200}*20%=560元。而工资部分应纳个税(10000-3500-1800)*20%-555=385元.这样一共捐赠3000元,而负担的个税为560+385=945元。此方案比方案一还要节省1155-945=210元。
从案例三的三个方案分析,我们又可以得出当分期取得收入时,为了捐赠之后最节税,我们可以不同的月份进行适当的划分。而对于同时取得不同项目的收入,我们可以对捐赠款项在不同项目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从而达到做了好事,又达到节税的目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企业税务筹划与案例解析》,汪华亮、邢铭强,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2011年4月是第2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税收〃发展〃民生。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全力服务市委市政府“高位追赶、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牢固把握“环境创优年”的工作重点,以“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为宣传主题,按照总局、省局总体部署和建设“四个遂宁”要求,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求实创新、统筹推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税收宣传活动,努力打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主要项目:
一、党政领导发表税收宣传月动员讲话活动
活动宗旨:动员全市纳税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公民积极投身税收宣传月活动,及时拉开遂宁市税收宣传月活动序幕。
活动内容:3月31日(星期四)晚上,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强发表广播电视动员讲话,拉开全市税收宣传月活动序幕。各县及安居区税务部门请本县、区常委、常务副县(区)长于4月1日(星期五)晚上发表电视动员讲话,动员全县(区)深入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
二、全市税收集中宣传日活动
活动宗旨:以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节目、意义深远的内容和浩大的声势、浓厚的氛围,掀起全市税收宣传月活动第一波高潮。
活动内容:4月1日(星期五)为全市集中宣传日。市局(包括船山区局)在市中心商务区,各县、区局在当地繁华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日活动。市国税、地税邀请崔保华书记、胡昌升市长(各县、区税务机关邀请地方主要党政领导)现场讲话或宣读《致纳税人的一封公开信》(并于市各大媒体刊发),亲身参与活动,与税务人员一道向过往市民解答税收问题,并接受主要媒体专访;组织动员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税收知识有奖问答;组织动员参与活动的党政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签名。3月25日前,市局统一印制好“税收〃发展〃民生”宣传资料6万份(每份2页;各县区各1万份),在整个宣传月活动期间散发;为调动群众答题参与积极性,各单位可适当准备小礼品,作为税收知识有奖问答奖品。
三、大企业诚信纳税承诺签字仪式
活动宗旨:邀请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的2010年度纳税“双十强”的大企业作为代表,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面前,承诺诚信纳税,以展示遂宁企业依法经营、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
活动内容:3月25日前,完成“大企业诚信纳税承诺仪式”喷绘制作,3月20日前,宣誓稿件、《诚信纳税协议》40份准备完毕。在市委市政府表彰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企业诚信纳税承诺仪式”喷绘作为背景,邀请党政领导主持承诺签字仪式,由“双十强”企业代表集体宣誓诚信纳税,并与税务机关现场签订《诚信纳税协议》。
四、“巾帼文明岗”优化税收环境活动
活动宗旨:结合全市“环境创优年”,税务机关“巾帼文明岗”通过对内业务传经送宝,提高服务质量,对外上门送政策,促进税企和谐。
活动内容:3月25日前,“巾帼文明岗”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服务心得制作成PPT教学课件,将有关企业、纳税人切身利益的最新政策条款汇编成《积极落实税收政策 努力推进创新创业》宣传册;3月30日前,完成100宣传册印制工作。4月4日-4月8日,“巾帼文明岗”通过视频讲学(或到指定局现场讲学)方式,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分享自己的成果,并现场发出《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税收环境-献礼建党90周年》的倡议(行业网及时发布倡议书);4月11日-4月22日,“巾帼文明岗”携带《积极落实税费政策 努力推进创业创新》宣传册走访纳税人,为其提供专业细致的政策指导,协助纳税人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现场解答企业涉税疑难,进一步营造和谐税收环境。
五、“以案说法”重大税收案件曝光活动
活动宗旨:选择一些案值高、影响力大、定性准确的典型涉税违法大案要案,通过新闻媒体、现场展示予以曝光,以案说法,教育广大纳税人,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活动内容:3月25日前,由市国税、地税稽查局选取3件典型案例,4月4日,市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市公安局和市各主要媒体开展重大税收案件曝光活动,现场通过录像、图片、资料等形式向社会曝光建市以来最大的一起涉税违法
案件,4月11日全市主要媒体同时报道一个新闻《**偷税案件》,紧接着4月18日又曝光《**假发票案件》,4月25日刊发《遂宁市国税局稽查局**同志就打击涉税违法案件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通过案例的连续曝光,发人深省,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
六、“榜样遂宁·十大税收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活动宗旨:评选表彰遂宁十大税收人物,以展示其在协税护税、依法经营、诚信纳税、优化税收环境等方面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引导税法遵从。
活动内容:4月1日,在全市各大媒体上发布“榜样遂宁〃十大税收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公告。4月8日前,各区县局向市局报送候选人员名单,4月15日,通过遴选,在全市各主要媒体及市国税局门户网站公布候选人名单(20人)及其简要事迹,4月16—4月28日,各级税务部门动员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投票,4月29日,评选出得票数最多的10人作为2011年度十大税收人物,并进行公示、表彰,以标杆激励引领人。
3月,中国教育部明确了全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改革方向:将现有 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应用技術型院校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后,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性的要求。《税法》课程是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为提高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能力,必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税法》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税法》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该课程成绩的考核也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的成绩,但是对实践教学部分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一般学校只是在期末最后一周安排《税法》实训课程,在执行中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往往被压缩。
(二)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税法》课程实践要求
在开设《税法》课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均没有配备适合《税法》实践教学标准的实验室,有很多院校甚至于都没有财税教学软件。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在理论教学中侧重于各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而对各大重要税种如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整个办税流程根本无法在教学中做全面展示,或者只讲解简单的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对于企业在实务中可能会出现的`涉税业务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三)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应用型院校,很多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自身完全没有到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经验,在实践教学中难以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切合实际的实践应用操作,使得即使学校配备了相应的财务软件或实验室,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局限,也难以充分发挥财税软件的作用,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完善《税法》课程实践教学对策建议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税法》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课堂讲授,学生课后练习的模式,变为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先进行课下学习,在课堂中再进行答疑解惑和知识的巩固提高。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到税法课程教学中完全契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把分散的各税种内容进行整合,合并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税法总论,介绍税法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流转税类,应以增值税和消费税为教学重点内容;第三部分是财产行为税类,第四部分是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第五部分是税收征收管理法部分。其次,教师应对重点内容预先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比如,我国现行税法中最大的一个税种即增值税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录制关于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根据不同情况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视频,学生在课下先进行视频预习,课上教师再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专项解答,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在该知识点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布置专项训练,让学生协作完成,不但使学生对非常抽象的销项税额计算和进项税额抵扣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项目教学法在《税法》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项目教学法下,《税法》课程教师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分配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税法》课程中的枯燥的税收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务操作过程中各项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申报任务工作流程。下面以税法课程中的“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与纳税申报”项目为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在税法课程中的应用。第一,收集与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与纳税申报相关的信息。在各项目组中,可要求每组学生选择一家当地的企业作为案例企业,企业类型应涉及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等不同类型,并利用各种途径获得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纳税相关的信息。第二,项目实施。首先进行学生角色的分配,学生根据业务需要和角色安排,进行相应的涉税业务处理,教师应鼓励学生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并与教师沟通等方式进行解决。第三,教师要对项目实施进行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价。
(三)加强校企业合作,创建实践教学新平台
校企合作,是把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它的特点是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直接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办学模式为在校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从学校通往企业实际的大门,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提前进入到岗位工作的状态,能使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和自身实际查漏补缺,自学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一方面,校企合作要建立完善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校企合作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实习中学习处理企业实际复杂涉税业务的操作技能,学校要指定专门的老师到企业中进行深入调查,取得企业办税业务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要避免短期行为,对合作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找到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切入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怡.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探索——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山西农经,,13.
[2]高苑.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J].财会学习,,6.[3]林晓卿.基于行动导向模式的日本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探析——以项目教学法为中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
版]
字体: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车辆购置税应税行为的是()。A.进口使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B.购买使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C.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D.销售应税车辆的行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销售应税车辆的行为,不属于车购税的应税行为。
【该题针对“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2、甲公司购买一辆本单位自用轿车,支付含增值税的价款175500元,另支付购置工具件和零配件价款2340元,车辆装饰费4000元,支付销售公司代收保险费等5000元,支付的各项价款均由销售公司开具统一发票。甲公司应纳车辆购置税()元。A.15000 B.15200 C.15969.23
D.1868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公司应纳车辆购置税=(175500+2340+4000+5000)÷(1+17%)×10%=15969.23(元)。
【该题针对“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张某从某4S店(一般纳税人)购买轿车一辆供自己使用,支付含增值税的价款120000元,另支付购置工具件和零配件价款2000元,车辆装饰费6000元,4S店还收取加急费等6000元,政府收取控购费2000元,并统一开具普通发票。则张某应纳车辆购置税税额()元。A.11452.99
B.1869
4C.22100
D.1908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纳车辆购置税=(120000+2000+6000+6000)÷1.17×10%=11452.99(元)
【该题针对“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某交通运输企业2012年拥有5吨载重汽车40辆,4吨挂车15辆,2.3吨低速货车10辆。该企业所在地载货汽车年税额20元/吨。该企业当年应缴纳车船税()元。A.6700 B.6460 C.6550 D.51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载货汽车、低速货车计税依据为整备质量,挂车按照货车税额的50%计算缴纳车船税。应纳车船税=5×40×20+4×15×20×50%+2.5×10×20=5100(元)
【该题针对“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车船中,以整备质量每吨作为车船税计税标准的是()。A.摩托车 B.三轮汽车 C.乘用车 D.拖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以整备质量作为车船税计税标准的是货车(包括半挂牵引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等)、挂车、专用作业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
【该题针对“车船税法(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6、根据现行政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车辆整备质量尾数在0.5吨以下的不计算车船税 B.挂车按载货汽车整备质量的50%计征车船税 C.净吨位不超过1吨的船舶,免征车船税 D.非机动驳船,免征车船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车辆整备质量尾数在0.5吨以下(含0.5吨)的,按照0.5吨计算;超过0.5吨的,按照1吨计算;净吨位不超过1吨的船舶,按照1吨计算车船税;非机动驳船按照机动船舶税额的50%计算车船税。
【该题针对“车船税的税目和税率”知识点进行考核】
7、下列说法不符合车船税规定的是()。
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到车船管理部门办理应税车船登记手续的,以车船购置发票所载开具时间的当月作为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B.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车船,纳税地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C.保险机构代收代缴的车船税,应在保险机构所在地缴纳车船税 D.对未办理车船登记手续且无法提供车船购置发票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车船,纳税地点为车船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主管税务机关所在地。
【该题针对“车船税的征收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车船税法的规定,下列表述符合车船税征税现行规定的有()。A.依法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内部行驶的车船不征收车船税 B.半挂牵引车不需缴纳车船税 C.拖拉机不需要缴纳车船税
D.拖船按照船舶税额的50%计税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依法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内部行驶的车船,也纳入车船税征税范围。半挂牵引车按照载货汽车缴纳车船税。
【该题针对“车船税法(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表述符合车船税法的规定的有()。A.燃料电池汽车不征车船税 B.半挂牵引车不需缴纳车船税 C.人力三轮车不征车船税 D.纯电动乘用车不征收车船税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半挂牵引车按照载货汽车缴纳车船税;人力三轮车属于非机动车船,不征收车船税。
【该题针对“车船税的税收优惠”知识点进行考核】
3、依据车船税的申报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为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书所记载日期的当月
B.已由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的,纳税人不再像税务机关缴纳车船税 C.已办理退税的被盗车船失而复得的,纳税人应当从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的当月起计算缴纳车船税
D.已缴纳车船税的车船,在同一纳税内办理转让过户的,不另纳税,同时已经缴纳的车船税可以申请退回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已缴纳车船税的车船,在同一纳税内办理转让过户的,不另纳税,也不退税。
【该题针对“车船税的税收优惠”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选项中,符合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的有()。
A.购买自用应税车辆时,支付的车辆装饰费不并入计税依据中计税
B.免税、减税条件消失的车辆,超过使用年限的车辆,不再征收车辆购置税 C.汽车销售公司使用本公司发票的代收款项并入计税价格计征车辆购置税 D.非贸易渠道进口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为同类型新车最低计税价格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支付的车辆装饰费应作为价外费用并入计税依据中计税。
【该题针对“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车辆中,可以免缴车辆购置税的有()。A.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免税 B.公交汽车
C.外国驻华使馆外交人员自用车辆 D.设有固定装置的运输车辆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公交汽车不免税;设有固定装置的必须是非运输车辆才免税,运输车辆不免税。
【该题针对“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知识点进行考核】
6、下列关于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中,不正确的有()。A.纳税人购置不需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的应税车辆,向车辆销售商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B.纳税人购置需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的应税车辆,向车辆登记注册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纳税人购置自用的应税车辆,应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申报纳税 D.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应自进口之日起90日内申报纳税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购置不需要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的应税车辆,应当向纳税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购置自用的应税车辆,应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应当自进口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
【该题针对“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下列关于车辆购置税的相关规定表述正确的有()。
A.车辆购置税以列举的车辆作为征税对象,未列举的车辆不纳税
B.车辆购置税征收范围的调整,由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其他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扩大或缩小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
C.车辆购置税对同一课税对象的应税车辆不论来源渠道如何,都按同一比例税率征收 D.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包括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车辆购置税征收范围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其他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扩大或缩小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
中国高校法学专业的税法教学和研究起步很晚, 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 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各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财政税收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使得课程学习比较困难。学科本身的难度和教学实践与理论发展的不足, 造成了高校法学专业税法的教与学都面临着许多困难。
1. 学科交叉性对讲授该门课程的老师提出了很高要求。
它除了要求教师须具有法律专业和税收经济学的知识以外, 还要求具有税收实务经验。但是目前高校法学院从事税法课程教学的老师要么是具有法律专业背景, 但财税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要么是学经济类专业出身, 财政税收会计等比较通晓, 但对法律原理和理论领悟不深。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很难深入浅出, 析理深刻, 这必然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由于各高校法学专业对税法这门课程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老师的进修和交流比较少,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十分有限。
2. 法学专业的税法教学与经济类专业的税法教学的区分度不够。
虽然法学专业的教师都认识到法律专业学生学习税法应是学“法”而非学“税”, 但是如何凸显法律专业税法教学“法”的特征, 实践中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有税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认为法学专业的税法课程应只讲法, 在其编写的适用于法学专业的税法教材体系中, 只有与税收有关的法律原理、原则, 税收的基本内容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笔者曾建议学生使用过这类的税法教材, 效果欠佳。因为脱离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来讲法, 犹如空中楼阁, 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和领会税法中的法律原理;而脱离法律原理、思想和法律精神纯粹只讲税, 又无法实现该门课程面向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目的。这种对教学重心的把握一直是法学专业税法教学中的困难。长期以来很多法学专业的税法教学难免陷入在财政税收学的体系上对税法条款进行注释和解读的状况, 这种模式只是让学生懂了“税”, 但是没有懂“税法”, 税中的法律理念、法律推理和法律制度构架被忽略了, 即学“法”的目的没达到。如何在课程的讲授和安排中实现“法”与“税”的结合和平衡是高校法学专业税法教学的最大困惑。
3. 税法课程内容的庞杂与课时有限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 税法中税的内容本身已经相当繁杂, 且技术性很强, 税收规定更新又很快,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纯粹只学税且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税而且还要学法, 课程的容量与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法学高等教育对税法课普遍重视不够, 税法没有被纳入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相比而言, 国外的很多高等院校将税法作为一门专业来设置, 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与中国高校将税法作为法学、会计等专业下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差距甚远。在如此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要透彻的讲解内容庞杂的税法课程几乎是不现实的。
4. 税法教学方法的困惑。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税法教学以讲授为主。受到课时的限制, 采用课堂讲授法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海量课程内容教学的无奈选择。但是税法内容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仅仅只采用讲授法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特别是在中国高校法学院的税法课程是作为专业选修课的背景下, 许多学生盲目选课, 造成一个税法教学班上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讲授法很难适应所有学生的需要。在税法的教学中案例法也一直被倡导, 它能够让枯燥的税务内容形象化,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但在实践中如何恰当的选取案例和编写案例以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存在操作上的难题。特别是在法学院未向学生开设财经、社会类基础课程的情况下, 案例本身往往需要教师向学生普及基本的经济知识, 占用大量课堂时间, 故而课堂上案例本身的法律价值极易被冲淡。恰当的教学方法是现有体系下探讨税法教学质量提高的着力点。
二、高校法学专业税法教学的定位与目标
面对目前高校法学专业税法教学的困难与矛盾, 欲探讨其解决的途径, 首要的任务应当是明确高校法学院税法教育的定位和目标。站在历史的高度, 着眼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蓬勃的发展形势, 法学高等教育应承担通识教育与专业化、精英化教育的双重任务。不仅应当培养具有税收法治意识的法律工作者, 更应当培养适应社会专业分工细化的专项法律储备人才。
具体地讲, 本科的税法教育应分三个层次:第一, 应培养学生的税收法治意识, 了解中国现行的税收体制和税法法律体系结构, 对中国的各税种法有宏观把握;第二, 能分析税收经济行为背后的法律原则和精神, 能判断一项税收经济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 能在税收领域具有一定的法律敏锐性;第三, 对中国税法的具体内容有正确的理解, 并能完成简单而正确的计税, 为走向专业的税务工作者领域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前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基础经济知识的要求, 第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具有从事专业领域法律业务的基本素质, 同时也为有意向在该领域深造的学生夯实基础。税法的研究生教育则应立足于培养具有法律与财政税收双重专业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税法立法、司法、执法、税务代理, 经济管理岗位等专业复合人才的需求。
三、税法教学的改革路径思考
如何实现中国高校税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以适应当代社会对法律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 是从事税法学教学与研究者们责无旁贷历史使命。根据上述笔者就中国高校税法学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 提出以下几点改革的思路:
1. 调整课程的设置。
国外很多大学法学院对税法课程相当重视。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的首府大学法律学院对攻读法律硕士的申请者提出的入学要求中就包括已经修读了联邦个人所得税课程。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税收法律硕士, 商业和税收法律硕士等学位。欧洲的挪威、瑞典、西班牙等国家的高校也将税法作为一门强制性的课程。从对课程的重视度来讲, 中国高校远不及欧美。借鉴国外税法课程的设置和中国税法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 在中国的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可引入税收法律硕士这一学位, 面向本科学习经济或财税专业的学生。在学税的基础上再来学法, 大大降低法学院自己在本科阶段开设经济、税收类课程的成本。
由于税法的学习需要经济类基础知识的铺垫, 笔者建议在高校法学院的本科教育中, 税法课程开设于高年级。同时, 将税法课从专业选修调整为必修, 增加税法课程的课时量和学分量, 降低对学生学“税”方面的要求, 强调税中的“法”, 以税法通识教育和兴趣培养为基调。
另外, 可以尝试更大胆的改革。台湾的中正大学在其法律学系中独立出财经法律学系, 以培养财经、科技法律人才为核心。在课程设置上除传统的法律课程外, 注重以下四个重点:企业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财税法学。笔者认为这样的改革思路在国内是具有试点意义。
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讲授法虽有弊端, 但对税法课程内容繁杂、课时十分有限的现状来讲, 仍是一种不可抛弃的教学方法。需要调整的是讲授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侧重点把握。在“税”和“法”的协调上, 多数税法学授课者都倾向于税收中的法律分析。具体操作上, 笔者建议税法学的课堂教学分段进行。前半段讲授的内容以税收基础知识为主, 让学生了解中国主要的税种, 并理解税收背后基本的法律价值和精神;后半段讲授则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知识的情况下, 进行税法专题讲授, 启发学生进行法律思考。同时案例法的运用也有分段要求。前半段教学案例主要用于让学生感性认识生活中的税, 激发学生学税的兴趣。此外这部分的案例在选取上应以说明、阐释学税过程中理解经济类知识的困难为主。比如, 在讲解企业所得税过程中, 法条上关于资产税务处理部分学生没有财务基础知识, 理解起来很困难, 就需要教师用案例的形式使其领会和感知。再如, 增值税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对其多环节课税与购进扣税法的征税方式产生疑惑, 恰当的案例展示增值税征税流程, 学生就能很快掌握税的基本面。后半段课堂讲授则应以启发提问式案例为主, 以热点和常见的税收经济活动为蓝本, 探讨其中的法律原则和法律问题。这个过程还可采用讨论的方式,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学生以问题为轴心去进行资料收集和法律思考。
3. 拓宽提升教师素质的渠道。
税法的学科交叉性和税法政策性强、变动频繁等客观因素, 要求税法教师需不断地进修、丰富专业能力。笔者倡议国内各高校集体筹备税法年会, 年会每年由不同的高校承办, 作为一个税法教学与研究的交流平台。此外加强税务实践部门与税法教学单位的交流也是税法教学更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素质提高手段是税法教学的应循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关于高校法学院税法教学改革的一些探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
[2]陈少英.中国高校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 (1) .
[3]刘剑文.国外及台湾地区财税法教学[G]//润物无声——北京大学法学院百年院庆文存之财税法治与财税法教学:第6编.北京:法律出版社.
[4]叶晓丹.刍议法学专业《税法学》课程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
[5]刘映春.税法的实践性教学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 .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税法;评价反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地位的凸显也使得经济局势复杂化,以至于应对各项有关经济税收问题的税法地位也日渐重要。税法涉及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各个经济组成部分,涵盖所得税、行为税等多种税收类别。概念种类多,组成关系复杂,实际情况多变,导致税法学习充满各种困难,也使得税法的教学难度较大。为了应对这些困难,本文立足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讲授的模式,探讨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从改变教学困难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税法的教学活动。
一、项目教学法在税法教学中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模拟真实金融情景,设定相关处理项目,让学生实际开展这些项目,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一教学的开展,特点在于高度模拟现实情况,教师不直接面对学生开展教学,而是学生通过处理项目,获得知识技能。
1.项目教学法让税法学习与时俱进。税法实际上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其涉及大量的专业名词,这些专业名词之间的关系也复杂多样。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团体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同为市场经济下的运营体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这就使得大量极具时代特色的名词及关系诞生。这些名词和对应关系,以现有的教材更新速度显然无法及时满足需要,因而,以教材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有较大局限性。设置项目来开展教学,以课本现有的知识体系为基本框架,教师可以新增大量的新型材料,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不与实际社会需要脱轨,让税法学习充满活力。
2.项目教学法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税法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在工作过程中解决涉税问题的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会计技术性人才,因而,它的能力素养体现在实践运用当中。项目教学法就是设定相关项目,让学生完成这些项目,并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同时,尝试运用已有的会计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从中总结经验,实现课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重实践,也照顾理论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问题。
3.项目教学法使税法学习趣味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枯燥,课堂就是教师讲解说明知识点,课后就是一条条地记背法律法规。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仿真的模拟学习项目,而学生可以在这一项目下自主选择学习方法,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同时,课堂也不仅仅停留在互动的基础上,而是增加了趣味性,在扩大课堂学习范围和增加课程难度的基础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操作
1.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选取的项目为载体开展的,因而,项目选取的是否合适就决定了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项目教学是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框架进行的,在选择项目时,教师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范围,另起炉灶。同时,项目的开展不能仅仅只涉及一个知识点,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说,又不能过于复杂,教师在选择设置项目时,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合理地选择内容,构建项目模型。
2.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学生主体的理念,将课堂交给学生,以便能够逼真地模拟实际情景。为了让教师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进来,而又保证整个课堂的正常进行,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在项目开展前,做好完整的开展计划,准备好各种材料,为项目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学校教育的性质,采用分组进行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一方面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地完成;另一方面,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增大实践范围。
3.重视评价反思过程。整个过程是在教师完全放手的情况下开展的,对于学生能够完成的内容就是他们已经掌握的内容,相对于那些完成难度大甚至无法完成的内容,其价值不是很大。将掌握的不熟练的内容,甚至是没有掌握的内容通过项目学习,最终完全掌握,这是最重要的。在项目开展结束后,要进行全方面的总结反思:首先,学生自我反思,学生直接分析自己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提出疑问,教师讲解并解决问题。其次,小组反思分析,小组在合作的过程中,哪些配合促进了项目的开展,哪些分工没有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互相补充进步。最后,教师反思,一方面教师反思项目设计,总结经验以提高以后构建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发表开展项目的评价,指正学生开展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保证没有知识死角。
项目教学在税法教学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当然,它也不能将税法学习的方方面面完全涵盖。本文通过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以便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效果较差的方面,教师可以节约时间探索更多其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颖丽,刘孝恩.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0-112.
[2]魏红虹.多媒体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3(18):100-101.
[3]王璐,吕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税法教学中的应用[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