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素养有感(精选8篇)
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整体职业素质,提升团队凝聚力。公司于8月25日邀请著名管理培训专家张振兴老师对全员进行了一次关于提高职业素养的专题讲座。
会议期间培训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及实时的案例诠释了在职场中的胜任力要求、如何做到高效执行力、如何保持正能量心态、如何提高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本次培训得到了各部门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参训率100%.培训开始张老师先是传授了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学好技能:
1、学之乐,让自己在快乐中学习;
2、学之思,学中和学后的深刻思考,取其精华;
3、学以致用,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培训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献计、献策,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活跃。
员工职业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场胜任力---优秀的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
1、专业的知识-相关的知识-懂;
2、娴熟的技能-知识转结果-会;
3、健康的心理-成熟的心理-当;
4、职业的形象-仪容、仪表-体;
二、高效执行力---将组织的目标变成有结果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执行力
提升执行效能的策略:
1、执行前:主动沟通、计划详尽、执行到位;
2、执行中:主动发问、明确目标、完成期望;
3、执行后:主动反馈、交流分享、同赢共长;
具体操作:接受工作问标准,请示工作讲方案,汇报工作说结果。
1、执行工作是什么-正确领会领导要求;
2、如何去思考工作-立即行动拒绝借口;
3、如何去执行工作-意愿高 方法对 行动快;
4、执行结果的要求超越领导的期望;
5、执行总结的过程反思、改进、总结;
三、正能量心态——好心态才有好前程
在职场中要做到对人懂得感恩、对己懂得克制、对事懂得尽力、对物懂得珍惜。
1、点燃激情、有活力才有成绩;
2、自动自发、想有位请先有为;
3、超越自我、由沙子变成金子;
4、追求卓越、每件事做到完美;
5、贵在坚持、需意志时莫放弃;
6、耐住寂寞、守得云开见光明;
四、团队沟通协作力----遵守沟通文化
1、拿不准的事问好了再去做;
2、第一次做的事想好了再去做;
3、需再次做的事优化后再去做;
4、多方要求的事沟通协调再去做;
5、部门协作的事积极主动的去做;
“种猴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一定次数的重复某一件事,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先让自己养习惯,再让习惯养自己”.积极面对一切我们必须面对的东西,并从中汲取能够促进我们积极人生态度的成分。我们都有一颗永远追求卓越的心,我们不能预知结果,那么我们就该好好把握过程。
《职业素养》告诉我们:工作的态度,不是今天或明天,而是一种职业的信仰。当今,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一竞争力。没有职业化做基础,其它的能力都是空谈。具备职业化的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他能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把公司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受尊崇的职业之一,教师承载着远远多于其他职业的道德期望。提到教师,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淡泊名利、志向高远、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样的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是社会道德最具体的形象代言人。三尺讲台上,教师端起书本,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履行自己的职责,但为人师者仅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教师不仅是“授业”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在认识和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还应将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情感体验上不断升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近年来,教师群体却事故频发。一些教师不但没有将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反而随声附和一些不良观点,甚至做出欺辱、伤害学生的事情,令人发指。这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些事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有些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够强,法律意识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因此,提升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由韩震教授任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政治素养”丛书,则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丛书共分三册,即《教师政治素养50问》《教师的十堂政治素养课》和《做一名有政治素养的教师》。其中,《教师政治素养50问》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以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新变化为背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50个问题做出解答。这使教师能够以更细致的方式把握政治生活,提高政治意识。《教师的十堂政治素养课》一书主要讲解当下中国社会的10个热点与焦点问题,为广大教师解决思想困惑,所提出的问题既是教师比较关心的,也是一名好教师应该深刻领会的。《做一名有政治素养的教师》一书则深入教学一线,现身说法,选取来自全国16个省市(直辖市)的34名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好老师应该具备的政治素养。可以说,整套丛书层次清楚,内容完整,从理论阐述到专家讲座,再到教师感悟,层层细化,力图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总的看来,丛书具有明显的特色。
一、时代特征明显
丛书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现实,直面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以不同的方式集中地阐述当代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的困惑。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经典论述,又有对民主、自由、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既有对当代国家认同的构建,又有对时代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既有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又有对当代教师幸福感、婚姻家庭等现实生活问题的关注。基于人们理性反思能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该书没有对宏大的理论问题做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而是进行理性的探讨。诚如编者所言:“真正的政治素养,应该是能够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要义做理性的把握,并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触摸社会的政治脉搏,进而培养起独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爱国的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基于对政治素养的这一理解,丛书没有止步于宏观的理论阐述,以《教师政治素养50问》深入到微观层面,以回答问题的方式,以五大模块归纳分析教师在新时期面临的理论困惑,让教师能够以更加细致具体的方式把握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素养意识。“理想信念”模块,作者就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问题做出解答。“基本制度”模块,则就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分别进行阐释。“热点透视”模块则针对腐败问题、社会阶层板结问题及收入差距问题等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分析原因,献言献策。“发展战略”模块则指向事关国家对内、对外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及中国的和平崛起等。除此之外,编者还收纳“美德践行”这一模块,对社会美德、家庭美德以及榜样教育等问题提出思考,为现时代教师提升幸福感、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实践做出指导。对时代视野的把握贯穿于整套丛书中,并且在指导思想上,它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当下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囊括政治素养的诸多内容。
二、历史视野开阔
丛书将政治素养这一话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考量、去比较。如果说对当代视野的把握是一种横向分析,那么对历史视野的考察则是一种纵向分析。《教师政治素养50问》从历史深处找寻教师政治素养的古老源头,从《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对为人师者道德素养的要求,到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要为学生“传道”的要求;从古语“上所施,下所效”对教师自身品性的要求,到《论语》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体现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从宋代朱熹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阐述教师必须遵守的道德律令,到清代王夫之以“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强调教师高尚德行的重要性,无一不体现出对教师政治素养的古老要求。同时,丛书并不仅局限于我国的深远历史,还放眼国际,从世界各国先贤那寻求智慧。对教师应有的政治素养,不管是苏格拉底对美德的论述,还是亚里士多德对公正的肯定,抑或是培根对美德的强调,无一不体现出丛书的历史维度,大大增强了丛书的历史厚重感,使人们在对悠久历史的诉说中,享受着时空穿梭和空间转换中对教师政治素养的感悟。
三、实践特色鲜明
丛书将教师政治素养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分析考察。对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养,《教师的十堂政治素养课》《教师政治素养50问》已经从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维度进行阐释。那政治素养如何为教师所用,真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做一名有政治素养的教师》以数十位名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展示出好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的教师在学生学习或生活遇到挫折时,以真诚之心为学生排忧解难,使他们成长进步;有的教师在母亲重病时仍坚守岗位,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妈妈”;有的教师在遭遇职业倦怠和瓶颈时,以有效方式跨越障碍,让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他们无一不是政治素养的践行者,既教会学生知识,使他们增长才干,更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完善他们的人格。由此可见,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并非高不可攀的事,它不是让教师成为常人无法企及的楷模,更不是让教师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相反,教师的成长过程是政治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的政治素养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仁爱之心呵护学生,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勤勉的工作作风从事教学活动,给学生以知识的传授;以自身良好的人格引领学生,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正是在这点点滴滴中,教师真正成为政治素养的践行者。同时,也唯有践行政治素养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展现师表风范。
一、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从业者在知识、修养、能力各方面具有的水平。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内容。
1.思想品德修养
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政治意识与品质要坚定,要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还应当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因为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是对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对于人民教师则更要严格要求。同时,在教师职业活动中还必须遵守一些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自觉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業等。
2.文化修养
教师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从很多方面影响学生的成长。体育教师也是一样,不仅要给学生以强健的体魄,更要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以积极的面貌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谈吐从容得体有内涵,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文化修养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够接受不断更新的知识与信息,掌握更高的技术与方法。
3.专业技能
“术业有专攻”,体育这门学科项目繁多, 动作复杂,难度大。因此,要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勤奋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各种动作技术的基本功,做到示范动作的轻松、准确、协调、熟练、姿势优美;讲解的简练、明了、准确;讲评的客观、公正、准确等。还要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力素养
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能力,善于传播知识,“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外,还应具有组织、管理、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变成教化人的力量。
二、 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新要求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育思想与时俱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落实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应当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把育体与育心紧密结合起来。素质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方法,着力于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2.培养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必然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创新。体育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手段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内容、方式的创新,体育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跨学科知识技能的运用等方面。总之,创新是体育教师胜任素质教育大背景的关键因素,是新时期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创新来自积累,来自不懈的钻研进取。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只有把创新的意识深植于思想深处,最终才能结出有益的果实。
3.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是一个人个性、气质、能力、知识、修养等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充满个人魅力的教师,这是时代特征决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价值观的多样化。因此,教师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潮流,敢于做学生的偶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自己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除了来自权威,更应该来自个人魅力。产生于个人魅力的影响力才更加深远更加持久。
4.运用最新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也需要依赖教育现代化。因为它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益而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展教学的空间,使教学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获取有用的信息,比如用更加科学的运动方法、测量技术、教学模式等等,提升教学能力和质量。
三、 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实现途径
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是体育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体育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各方面能力,以提升自己职业素养。
1.知识更新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十分迅速。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社会需要的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应当通过阅读、交流、研讨等各种途径不断扩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体育教师在掌握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上,还要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这要求体育教师也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以满足思想开阔、求新求异、注重个人发展的现代教育对象的求知欲。
2.注重培养科研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转向“教研型”。因此,教育科研能力也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学科研事业中,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搞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优势,发掘第一手资料的价值,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即申报与确立课题、设计方案、组织实验、测量统计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新的教学理论,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提升文化修养,培养责任心与平易近人的品质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这种神圣是社会赋予的,更是自身的定位。首先,作为教师的一分子,体育教师应当严于律己,时刻用“为人师表”的标准要求自己,坚信自己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所有教师,影响的是所有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当形成服务社会的观念。说到底,教师是服务社会的职业,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全心全意。所以,教师须善待学生,平易近人,以高度的责任心肩负起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再次,体育教师应当勤奋学习,提升个人修养,形成沉着稳重的气质。用蓬勃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执着的精神鼓舞学生,这是一个人民教师更是一个体育教师的所为。
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为核心,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我要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锲而不舍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分工使得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行为规范来加以调节,职业道德因此而形成。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总和。比如,医生救死扶伤、法官明镜高悬、商人诚信公平、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都是具有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
教师道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应遵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出自某个行政机构或单位领导的意愿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结晶。在中国,高尚师德源远流长。孔子时期就已总结了一整套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教师道德体系。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这些思想流传几千年,魅力依旧。尽管时代变迁,要求发展,但由教师这个职业本质属性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
二、教师职业道德法标准
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概括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 1.依法执教——方向正确2.爱岗敬业——尽心竭力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4.严谨治学——刻苦钻研5.团结协作——携手共进6.尊重家长——共同育人7.廉洁从教——以身作8.为人师表——明得惟馨
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建构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规范、准则本身,属于社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则属于个体品德范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的产物。它的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内化和外化的过程。通俗一点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建构就是要把“行为规范”转化为“规范行为”。
这里所讲的内化就是教师将已有的品德心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建立联系,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同化,通过对外在的准则从盲目依从到自觉的认同。外化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人与人,特别是师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育实践中去实施(外化)并体验这些规范和准则,从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信念、意志和行为规范,构起相对稳定的、一贯的从事教育事业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
目前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知道所谓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职业道德标准可倒背如流,也谈得头头是道,但这些要求与自己的品德基础却不相干。这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尚未转为为内在的个人品质,也就是内化外化过程还很不到位。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讲的原因所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品德的形成不是一个“灌输---接受”的简单过程,这些讲座只是一个引子,主要由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实践与体验、交流与互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1.教师爱岗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的内容:(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
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情感上的接纳,甚至“迷恋”;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
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的动力源泉。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忧劣而轻易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2)理念上——教书育人
教师对职业的爱心要在懂教育规律、思想方法科学和清醒头脑的前提下,否则这种爱就会盲目和没有方向。
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上。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培养学生形成做事、做人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3)态度上——认真负责 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的直接体现。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强调“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的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
具体讲:教师在工作上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决不敷衍了事,在行动上,科学规范、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个人行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视野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
爱岗敬业,一般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不同状态。
乐业——是建立在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积极态度、浓厚兴趣和深深热爱的情感基础上的。乐业的教师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由衷的喜爱,不计较待遇多少、地位高低,工作再苦再累是享受。他们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兴奋,这属于情感型的爱岗者。
敬业——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理智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态度。敬业型的教师出于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社会意义以及个人发展意义的认识,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这属于理智型的爱岗者。
勤业——体现了教师对工作的根本态度和履职程度,勤业的教师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属于态度型的爱岗者。
精业——有扎实的教学教育基本功,并不断钻研。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属于创造型爱岗者。教师爱岗敬业的几种水平: 师德的楷模水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教师师德的极高境界,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呕心沥血、乐此不疲,以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锐意改革,成绩卓越,是他们师德境界的真实写照。有这样师德的教师人数虽不多,但在教师群体中影响较大、号召力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师德的优秀水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水平。师德的基本水平。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总之,爱岗敬业体现着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追求。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们要求和教育学生努力的基础。
2.教师的博爱(师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因此上说师爱是教师魂中之魂。
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爱每一个学生就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了解学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过程,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过程,有些人把它定义为一种情理相融的心理过程,一种严慈相济的心理特征。教师爱生是人类心灵一种完美与理想的象征。情感是师爱的前提。从早到晚教师与学生同活动,上课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不时的沟通交流。教师为学生能自己的要求完成任务而感到喜悦。这些天然的、纯真的情感是教师爱学生的基础。
理性是师爱的方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师只有“爱的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师爱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才是师爱的正确方向。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共同教育功能的保证。即情理相融,严慈相济。
师爱是双向交流,动情效应。爱生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种动情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首先,学生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的行动,十分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就是所谓的亲其师;随之而来的就是“信其道”教师的教育影响很容易被学生同化,教师的要求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的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爱心的双向交流更重要的效应还存在于它能使教师人格的升华,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潜能使人变得伟大、完美。
奉献之心、牢记使命。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的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酬,只讲学生,不求回报的充满奉献的爱。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的爱最终 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也就是:爱心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出人才。
3.教师的公正。
教师的公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很多,比如:教师自身的投入和教师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教师集团的利益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等。正确的对待和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使用公正这条基本的伦理原则。教师公正问题关系很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和配合,在形成良好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对人对己的公正显得十分重要。假如教师能够公正的对待家长,做到尊重、理解、真诚地相互合作,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外在教育环境。假如教师能够公正的对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就有利于协调不同的教育职能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公正的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的重点。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优中差,假如教师不能做到公正、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就往往会造成教育教学秩序的混乱,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公正决定着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对教师公正的期望值相当高。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关。
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级体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不公正会使学生怀疑公正的合理性,而公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长期以往,教师的不公正必将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受到影响。教师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公正,可为实现社会公正做贡献。教师公正的内容: 1.教师自己对自己的自重。2.教师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关系。
3.教师对家长的公正。要平等对待学生、爱护差等、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因材施教。4.教师仁慈。
教师的仁慈的核心体现在对学生仁慈施教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条件的爱心。2).高度的宽容和耐心。教师的义务。
1.教师的法律义务。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
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教师的道德义务。包括一般道德义务、遵守承诺、扶贫济困、善待他人,见义勇为等等。
职业道德义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教师的职业道德简单的说就是教书育人,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一落实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暑期培训制度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是指为提高素质、适应职业需要,继续接受最新知识而进行的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技术等不断更新,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水平远远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种种客观因素,当前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学历整体偏低,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妥善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我研修的意识,提高自己,跟上时代的要求。暑假期间,休息时间比较长,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起来,组织教师到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研究机构参加继续教育,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更有利于他们采用科学的手段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二完善编制问题,解决后顾之忧
据学者研究发现,教师的编制问题对其从业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编教师职业幸福感明显高于非在编教师。据相关研究发现,同一公办幼儿园中,因编制差异,非在编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的工资远远低于在编教师,且非在编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待遇,大大打击了非在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从业幸福感。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力度,采取措施,设立最低工资待遇保障和超工作量奖励机制,维护非在编教师的利益,做到劳有所得、多劳多得。
三完善职称评审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职称是评价幼儿教师能力高低的重要参考之一,它不仅是教师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业绩的具体表现,更是考量其职业声望与业绩实效的唯一指标。20xx年,已有河南、福建等多个省市试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标准中指出中小学、幼儿园符合条件的教师都可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切实保障了幼儿教师的权益。在今后,要加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幼儿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制度,确保幼儿园招得到也能留得住那些优秀的幼教人才。
四加强监管,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据有关网站统计,从20xx年6月到20xx年5月,共有多例幼儿园教师侵害儿童身体的`事件,20xx年更是有多个幼儿园曝出“喂药”丑闻。针对这些情况,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一方面要采取立法手段保障幼儿教师的利益,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应的幼儿教师行为准则规范,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避免出现打骂孩子的行为,真正为孩子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使其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
五设立商谈机制,消除不安定因素
一.让积极的人格在实处生根
作为语文教师,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也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形式之一”。有人或许会说这是大话、空话、套话。其实不然, 这是实话。如果一个人从内心上不热爱自己的工作, 把教育教学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 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中去。只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时, 才会以高度的自主性和强烈的内驱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教与学的过程才会成为师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过程。可是, 我们大家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然, 我不否认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教育, 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 道德水准的低下, 社会分配不公, 以及我们党内还存在着一定的腐败现象, 而我们的教师仅处清水衙门, 待遇还不那么迷人等等, 这些残酷的现实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但是,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崇高的职业, 你要想发财, 就请你不要走上教育的岗位, 否则, 你就会消极应付, 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我们只要有了正确的价值观, 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你遭到挫折时, 你就不会将这种消极情绪带到学生面前;当你在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遇到棘手的问题时, 你也不会将这种不满情绪带给学生;当你面对学生遭到挫折, 或学生有不满情绪, 甚至是反对意见时, 你总会以饱满的热情, 健康的心态, 积极向上的面貌出现, 并时刻注意引领学生积极向上。
只有有了正确的价值观, 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师才会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及仁爱、包容、宽厚这些道德修养, 才会具有对学生言语人格和个性的尊重与理解的人文情怀, 形成人格的感染力, 成为学生成才之路的促进者。因而也才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坚信为达到教育目的而持之以恒的努力, 才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力量, 使之在不断的熏陶中把老师看作榜样, 进而强化坚韧的精神。
二.让顽皮的童心在脸上绽放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同时, 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 气氛和谐, 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然而, 你的角色真正转换了吗?这恐怕不是口头上喊喊而已, 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要时刻绽放在你布满皱纹的脸上。
首先我们要有童心, 要有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其次是开朗乐观, 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幽默风趣, 充满生活的机智;再次是昂扬而奋发进取,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这些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老师, 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首先要跟学生打成一片, 跟他们同吃同住同玩同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了解学生, 把握他们的脉搏, 体验到他们的温度, 也才能更好地跟他们打成一片, 更好地为他们服务。那么, 如何跟他们打成一片, 如何跟他们交朋友, 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使他们的课余生活不仅丰富多彩, 而且有意义, 难道这还不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吗?
还有在跟学生打成一片时所遇到的问题。如学生闹矛盾, 闹情绪, 遇到挫折, 耍脾气等等, 我们如何引导教育, 确实是个棘手和严肃的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的问题, 除了有情绪, 闹矛盾外, 还常常犯错, 更可怕的是年龄问题, 跟学生有代沟, 这也是要正视的现实问题。这些不仅是生动活泼的新鲜写作素材, 还是我们必备的研究课题, 你研究了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提及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 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 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 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 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
三.让深厚的积淀在课堂展现
语文是一门具有广泛的知识性、深刻的思想性、强烈的艺术性的学科, 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挖掘思想内涵, 注重它的艺术欣赏功能。是《课程标准》对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师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 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 更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 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 他既是专家, 又是杂家, 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如教学高中语文《石钟山记》如何涉及到地理学, 讲霍金如何融合物理学, 讲《琵琶行》如何运用音乐等等, 就是一个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其次如网络文学, 尽管它和传统文学有差别, 但由于它具有文学的特质, 所以也将之归类于文学, 而且由于互联网越来越普及, 它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大, 尤其为中学生所喜欢。因此直面网络文学, 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和学生打成一片, 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但是, 我们不能放任自流, 网络文学同样有许多糟粕, 甚至有消极的和色情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如何对待网络文学, 又如何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再次是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它为我们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你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的?有没有碰到新问题?我们既要相信专家, 但也不要迷信专家, 要有向专家提出挑战的胆识, 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有我们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 它是任何一个教师从师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你储备了多少?你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否经得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虽不要你成为专家, 却要你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总之, 书读得多了, 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 这里的“聪明”, 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 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 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 看问题切中肯綮, 入木三分, 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 对人类与自然、人类文化与科学规律有更深的洞悉, 并把这种洞悉的方法与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 你的教学就会少一点“匠”气, 多一点“灵”气, 教学上就会结出硕果。
四.让教师的风范在细处完美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因而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哪怕一个细小的环节也不容我们忽视。
教师的形象影响着学生的视觉器官, 因而教师必须以一个良好的、有学者风度的外表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现在教师的仪表一改传统的庄重严肃形象, 就连服装也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 你的修饰是不是奇形怪状?是不是在学生面前产生了轰动效应,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产生了羡慕, 甚至议论?教师的仪表虽不能引领学生的时代潮流, 却也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我们的一举一动确实能在学生心目中画出印痕。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 而这种融洽的关系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可见语言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虽然有时我们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选用了适当的教学手段, 可就是语言跟不上, 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语言的起承转合, 语调的抑扬顿挫, 都具有科学性和技术性。如何将语言的艺术结合学生的心情和课堂气氛来充分发挥?又如何借鉴别人的经验来跟学生交往等等,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讨。如果我们在语言上完善起来, 就会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我们不但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果我们将生活的细节也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将生活跟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你肯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一、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中职教师要有职业道德素养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工作所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重视普通高中教育,轻视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包括许多教师自身也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消极对待工作,放松了师德修养,这对青少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解决民生与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树立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2.中职教师要有知识素养
首先,要有政治理论修养。正如科学家们常说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教育也是如此,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熟悉并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
其次,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青少年所接触到的知识日益丰富,兴趣愈加广泛,求知欲望强烈。如果教师的知识只局限在本专业的范围内,知识面狭窄,则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再次,必备的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过硬的教学本领,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系统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活动,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中职教师要具备能力素养
首先,中职教师要有教育教学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要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教师要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育效果,做到手中无书,心中有书。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总结知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中职教师要有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班集体的情况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将班级培养成为有共同奋斗目标、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中职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同,如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奋斗的理由,他们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再次,中职教师要有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需要教师去处理,这时教师要有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迅速冷静下来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养成反思的习惯,逐渐形成理论经验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4.中职教师要有心理素养
职业学校教师要有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一个态度消极的教师会使他的学生变得厌学。相反,一个乐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力量,让学生变得阳光开朗,为了美好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向前。同时,乐观开朗的心态也会使教师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充满热情,更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只有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为之努力奋斗;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会鞠躬尽瘁、不辞辛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
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教师平和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状况,积极追求进步,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在一言一行中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和精神,从而让他们以教师为榜样,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等因素引起的,伴随长期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与行为的衰减状态,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和个人成就感低。长期下去,不但会降低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和参与,而且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提高中职教师的心理素养对缓解压力和挫折感,进而减少职业倦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中职教师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情感态度,使其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他人,改善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逐渐从工作生活中获得乐趣,提高职业幸福感。
2.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教学内容更突出实用性、技能性。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中职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专业理论的教学任务,还要有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提高中职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养,有利于建立起素质高、水平高、结构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
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提高中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入手,切实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消除教师在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其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职业学校发展成果的舆论宣传,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增强全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信任感和认可度。要营造舆论环境,促使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文化修养。促使社会公众提高认识,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形成多样化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再次,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要积极为中职教师的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给予保障,以丰富中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经历。学校方面,要加大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倡导教师在合作互助中共同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措施能够促使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有效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教师有了积极健康的心态,才会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以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需求。
【教师的职业素养有感】推荐阅读:
教师的职业角色10-28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07-09
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06-07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06-14
教师职业生涯的计划07-21
我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10-22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11-04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11-16
谈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11-24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精神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