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技巧实例

2025-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英翻译技巧实例(精选7篇)

汉英翻译技巧实例 篇1

一.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language intuition – open and alert mind to pick up idioms, specific expressions, etc.);

二.要培养对英语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evaluation capacity – judgment);

三.要培养对英语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power of observation – insight);

四.要培养对英语细微特征的反应能力(linguistic nuances alertness); -

五.要培养对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social-cultural sensitivity –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六.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 (sens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七.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awareness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八.要培养对英语“洋为中用”的意识 (“use things foreign to serve Chinese purposes”);

九.要培养对英语 “学以致用” 的意识 (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translation);

十.要培养对翻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方式 (a multi-tier approach )。

十一.一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懂得什么是翻译的真谛(a clear conception of what translation is)。

十二.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角 (great powers of conception)。

各种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加强翻译意识的锻炼:

第一:要对翻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充分的认识,翻译的对与错、好与坏有时会产生绝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天涯海角:不是the End of the World (应为Land’s End / End of the Earth) 。再如,一小时内免费送机票上门:不是We give you tickets free of charge within one hour.(应为We offer free delivery of your air tickets within one hour after your booking confirmation.)

第二:要善于仔细地、深入地、准确地理解中文原文的意思。这是因为准确的理解是做好翻译的前提。例如,摸着石头过河:不是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而是wade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做:

1.“摸着石头过河”的字面意思如何理解?

2.它有什么暗含或延伸的意思?

3.英语里有没有相同或类似的说法?.如果有,就可以直接借用;如果没有,是进行直译还是意译?

4.如果直译为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是否能被外国人理解?

5.过河是乘船过(crossing by boat)还是淌水过(wading across),动词用什么形式?

6.这里的河是大河、中河还是小河 (river, stream, brook, etc.)?

7.摸的方式是用手摸还是用脚触?

8.石头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rock, stone, pebble, etc.)?

9.如果意译为 learning by experiment / by trial and error是否可取?

10.直译和意译相结合wading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如何?

第三:中文和英文的对应词有时意思并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不能照字面翻译。例如,他的英语说得真好,就像外国人一样。不是He speaks English so well, he sounds like a foreigner.而是He speaks English so well, he sounds like a native speaker.

拉动经济增长:不是pull economic growth,而是push/lift/increase/boost/stimulate/spur/drive/fuel/speed up/accelerate/generate/ fire up/ propel/ facilitate/reinforce/aid/assist/support/promote/encourage/foster/(sustain/maintain)。素质教育:不是quality education,而是caliber-focused education 或trait-centered education。

第四:有时候中文字面的意思表达不充分,部分信息被省略了或被隐藏起来了。例如,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是:The special zone is a window. It is a widow for introduc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It is also a window for foreign policy.

而是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re a window opening onto the outside world. They are a window through which to bring in from abroad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advanced managerial expertise and up-to-date know-how. It is also a window through which to disseminate China’s external policies.

再如,退耕还林:不是return farmland to forest,而应该是restore “woodland-converted farm-plots” back for afforesting 。春运:不是spring transportation,而是the rush / peak season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第五:有些中文词语没有什么特殊涵义,而与之相对应的英文词语却有着特殊的涵义。例如,与“便宜”、“价廉”相对应的“cheap,”它有时候会带有贬义,成为“质次价低”的意,如cheap jewelries, cheap dresses, cheap furniture 等。我们可以说I bought a cheap watch for my child,对小孩无所谓;但不能说I bought a cheap dress for my girlfriend. 因为这样说会冒犯对方。在后一种情况下必须用inexpensive一词。

第六:避免用中式英语进行表达,而要尽量用地道的英语进行表达。假如我们要把“我过去学过一些法语,但现在都忘了,都还给老师了”这句话翻译成英语,最好不要说 I learned some French in the past. Now I have forgotten it. I’ve returned it to the teacher. 比较好的说法是 I used to know some French, but I’ve forgotten it. It has found its way back to my teacher.

再比如我们要用英语说“我攒了一大堆赃衣服,等着周末来洗,”最好不要说I have accumulated a large amount of dirty clothes. I’m going to wash them at the weekend. 比较好的说法是 I have a lot of laundry to catch up at the weekend.

第七:根据不同场合,英语的表达有庄重(formal) 与随意(informal) 之分。比如“禁止吸烟”(No Smoking)、“请勿吸烟”(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和“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在此吸烟”(For hygiene’s sake, please refrain yourself from smoking in this room.)下面两组例子中都各包含有formal- normal - informal 三种文体风格(style):

Please await instructions before dispatching items.

Please wait for instructions before sending items off.

Don’t send anything off until you’re told to do so.

Essential measures should be undertaken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One should undertake any necessary measures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You should do whatever you have to as soon as you can.

第八:要注意各行各业的不同术语的选择。比如我们要把“专业签证人员”翻译成英语,那么我们就要按照外交用语的习惯把它翻译为visa officers,而不应该照字面上翻译成specialized visa personnel。“安居工程” 的英译不是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urban residents,而应该按照社会经济用语的习惯翻译为the Affordable Housing Program; “信息化”的英译不是informatization 或informationization,而应该按照高科技行业习惯翻译为the spreading / sweeping information explosion / 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process / trend; “外资企业”的英译不是overseas-funded enterprises,而应该按照外贸行业习惯翻译为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elements;再比如,高速公路上的警示语“请勿疲劳驾驶,”翻译成英语不是Don’t drive tiredly,按照交通法规术语应该翻译为Drowsy driving is dangerous 或Drive alert, arrive alive。

第九:注意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把“相声”翻译成英语不能只是翻译其形式,还要翻译其内涵。翻译成cross talk 外国人不明白;不如翻译为comic dialogue 更好懂。再如,假设我们要把“以外贸为龙头”翻译成英语,能不能直接翻译为with foreign trade as the dragon head呢?这样翻译是很难让外国人明白的,因为“以……为龙头”这个说法是源自耍龙灯的习俗,而多数外国人不一定熟悉中国人的这一习俗。为了取得好的翻译效果,最好是用能够跨越文化障碍的表达方法,如“火车头”或“旗舰”:with foreign trade as the locomotive / flagship。

但是不能机械地对待一切类似的翻译问题,我们的头脑里应该有一点辩证法。比如汉语的“鱼米之乡”(land of fish and rice),在英语里有一个类似的说法land of milk and honey,但由于land of fish and rice 外国人也能理解,不会造成跨化交流的障碍,所以我们可以采用land of fish and rice的说法,以保留一点中国的特色。

第十:对于暗含的意思,必须把它明白地翻译出来,这样便于外国读者理解。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字,它是个双关语,有“天晴”和“爱情”的双重意思。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做到二者兼顾:

It’s sunny in the east but in the west it’s raining hard.

Whether rain or sunshine, he’s the sunshine in my heart.

再如,“这种鞋油为您足下增光”中的“足下”也是个双关语,翻译的时候也必须把两层意思都表达出来:This shoe shine shines your shoes and you look great.

第十一:有时候,比如翻译诗句,光翻译字面上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字里行间的深度、力量和美感表达出来。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是 Wines and   meats become rotten in the mansions; Dead bones become rotten at the doors of them, 而是:In the mansions, rolling luxury allows wine and meat to go rotten away;On the streets, grinding poverty causes dead bodies to freeze and decay.

第十二:汉语和英语在语法语序和句子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中译英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变化。例如,改革开放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是The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opening-up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而是把“巨大的成就”当作主语,把主动语态变成被动语态: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in our efforts to open-up China to the outside world.

汉英翻译技巧实例 篇2

关键词:散文《莫高窟》,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翻译技巧

翻译理论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反过来它又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译者运用翻译技巧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因此, 翻译过程是译者自觉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

笔者在翻译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莫高窟》的过程中, 针对汉英句子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借助恰当的翻译技巧,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了译文的质量。

1. 汉英句子的对比

句子是人们语言交流过程中使用的基本语言单位, 也是翻译中的基本翻译单位。汉英两种语言的语句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译者掌握这些差异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1.1 句子形式

汉语句子是“语义型”, 即汉语句子的根据在句意。相比较而言, 汉语句子形式随意, 不拘泥于严格的语法结构, 没有主语或谓语动词的句子在汉语中很常见;英语句子是“语法型”, 句子形式严格遵循语法规则, 句子中必须含有具有一致关系的“主—谓”结构, 所以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和动词不可缺少。如:

听故事, 学艺术, 谈历史, 寻文化, 都未尝不可。

You can approach it by listening stories, studying art or exploring history and culture.

此处, 汉语句子中省略谓语动词“是”, 仍可表达完整的意思;译文中短语“listening stories, studying art or exploring history and culture”在句中用作状语, 为了英语句子形式的完整, 须根据上下文将主谓部分补齐, 增加“Youcan approach”。

1.2 句式结构

汉语句式一般是按照思维程序的先后顺序、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或逻辑关系反映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将句子内容在说明部分逐项交代出来;英语句式是依据意义上的主次, 先理出主要意思, 确定“主—谓”框架, 然后将次要意思通过从属或修饰关系附着在主干上。如:

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 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 为这个天地欢呼。

Here, even birds,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flowers, with carefully-formed pictures, are cheering for this spectacle.

译文中, 先确定主要结构“birds and flowers are cheering”, 然后将“singing and dancing”和“with carefullyformed pictures”分别用作状语。

1.3 语义关系

汉语句子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呈隐含状态, 各部分之间依靠隐含的语义相关联;英语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则主次关系分明, 依靠形式上的语法关系相关联。如: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 而已是春风浩荡, 万物苏醒, 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

The early-spring warmth and pervasive spring wind has made all nature come to life and people feel extremely excited.

“初春的气温”和“春风浩荡”与“万物苏醒, 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之间有一种隐含的因果关系, 所以在译文中用了“has made”来说明此句的主语是施动者。

1.4 句子语序

汉语句子的语序一般以中国人的思维顺序展开, 即先考虑事物的环境和外围因素, 再考虑具体事物和中心事件。反映在句式上, 表现为:单句的状语和定语部分长, 主谓部分短;主语部分长, 谓语部分短;修饰成分长, 中心词短。英语句子句义表达的重点在句末:状语一般置于主谓语之后;定语成分除单词之外, 多数都要置于中心词之后;有时需要使用形式主语来避免头重脚轻的状况。如:

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的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

What is the most attractive in the world is no more than the sign of life shown by a group of people who lead a leisurely and carefree life.

汉语中, 定语“一群活的很自在的人发出的”在中心词“生命信号”之前;译文中, 定语“shown by a group of people who lead a leisurely and carefree life”放在中心词“the sign of life”后面。

2. 翻译技巧

在汉英翻译技巧方面, 常用到增词法、减词法、易词而译、易序而译、正反表达法;而在修辞上则注意用词简洁、准确, 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2.1 增词法

在翻译过程中, 为充分传达原文含义, 有时需要加词而译。如:

他们作为观看者存在, 他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

They exist for the sake of their viewers and they expect the appearance of appreciative viewers.

译文中, 添加“appearance”一词, 增强了表达的准确性。

有些汉语语句中含有隐蔽的意义, 或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因此在翻译时也需通过加词的方式来达到意义的完全表达的目的。如:

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 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洁。

Since the preach of Buddhism has been distilled by the flame of beauty, there only leaves the mystery, maculation and excellence which is owe to the rite.

通过增加“Since”一词表达两个分句之间隐含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2.2 减词法

汉语句子强调意思的完全表达和具体形象化, 因此常会出现措辞的重复和使用同意词的现象;英语句子在表达方面强调简洁和精确, 所以在汉译英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减词技巧。如:

“舒舒展展的细密流利的线条”译作“smooth lines”。

“舒舒展展”和“细密流利”在此形容物体的状态方面有相近的意思, 所以在译文里仅用一个词“smooth”即可达意, 避免语义重复。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 而已是春风浩荡”译作“the early-spring warmth and pervasive spring wind”。“不再仅仅”和“而已是”合译作“and”一词足以表达意思。

2.3 易词而译

由于理解上的原因, 如果具有相通表层含义的译文词语无法表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 就需要换一个词, 这个词表面与原文不同, 但深层却是原文的真实含义。如:

“它把人性神话, 付诸造型, 又用造型引发人性”译作“It defines human nature and molds it into something, which in turn, invoke human nature”。原文中的“又”字的字面意思可译为“also”、“too”、“as well”, 但是这里译作“in turn”来表达隐含在句中“反过来”或“因而”的意思。

“于是, 它让人走进神话, 走进寓言, 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译作“Thus, it leads human being into a myth, a fable and a kingdom of universal consciousness”。“霓虹”一词在汉语中用来比喻绚丽又虚幻的事物或情境, 但译文中用“kingdom” (王国) 一词替代“霓虹”, 减弱比喻意义, 力求表达得更清晰明确。

2.4 易序而译

由于汉英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同, 前者重视句子的前端重量, 形式如同“狮子头”, 而后者则重视句子的末端重量, 形式仿似为“孔雀尾”, 因此, 在翻译时, 有时需要对原文的词序作相应的调整。例如:

(1) 一堵壁画, 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 才是这幅壁画的立体生命。

The real life of a fresco consists not only of the fresco itself but also of the viewers’exclamation in admiration and in regret.

原文中的主语部分“一堵壁画, 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较长, 在译文中被译作宾语部分。

(2) 色彩猛地一下涡漩卷涌, 当然是到了唐代。

It is in Tang Dynasty that the flow of color suddenly begins whirling.

译文中使用强调句式, 改变了原文的语序。

2.5 正反表达法

原文正面表达的意思在译文里用反面的字句表达, 意思不变, 且译文更合乎习惯, 反之亦然。如:

一切伟大的艺术, 都不会只是呈现单方面的生命。

All the great art is more than a demonstration of his own life.

“不会只是”译作“more than”, “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译作“Here, when you strain your eyes eager to see every picture, you fail”。“非”一词在汉语中表达否定的意义, 译作“fail”, 英语中为肯定词。

2.6 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 随着组句谋篇的变化, 句式的不断转换, 标点符号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因此, 不能完全照搬原文的标点符号。如:

这里没有重复, 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 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There are no duplicates because real pleasure has no duplicate at all;there is no stiffness because stiffness cannot bear real human nature.

在译文中, 使用分号取代了原文中的句号。与句号相比, 两个分句之间使用分号, 表示两分句之间更加紧密的关联。

3. 结语

翻译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中锻炼。译者只有将理论和技巧融会到实践中, 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娴熟技巧, 才能实现提高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2]余秋雨.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 1992.

汉英翻译技巧实例 篇3

关键词:叠字翻译技巧策略

叠字,也称“重言”、“复字”、“双字”,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广为使用,用于来摹声、摹状、摹态等,如曹丕的《杂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不体现出汉语诗词的美感和意境,韵味悠远。但如果将之皆翻译成英语,还要保存其韵味,对译者来说非常困难,一则汉语和英文简洁的语言习惯不同,二来这两种语言在体现审美上不尽相同,因此难之又难。

一、常见的叠词种类

按照字数来分可以分为二字词、三字词和四字词,如果按照不同结构再细分的话,可以再分为以下种类:

1、由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叠用而成:天天、时时、笑笑、看看、速速、慢慢、淡淡、习习;

2、三字叠音词中由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动词+副词、末字重复等构成的:光秃秃、懒洋洋、泪汪汪、毛茸茸、笑嘻嘻、颤巍巍、坦荡荡、悲切切;

3、四字词中由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量词等复合词叠用而构成的: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高高兴兴、清清楚楚、打打闹闹、来来往往、上上下下、三三两两;

4、ABAB式:一个一个、一天一天、蔚蓝蔚蓝、飞快飞快;

5、A—A式:瞧一瞧、看一看、试一试、敲一敲;

6、A呀/啊A式:走呀走、唱啊唱;

7、A着A着式:糊里糊涂、娇里娇气、罗哩罗嗦;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搭配形式,如AABC式(楚楚动人、遥遥相望)、BCAA式(千里迢迢)、ABAC式(一言一行)、A又A式(一辆接一辆)等。

二、叠字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1、直译法

赵彦春在《翻译学归结论》中提到:“叠字的翻译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意义、意境和形式,应尽量采用直译的方法,也就是‘叠词以叠词见之’”。如:很久很久以前——long long ago、试一试——try again and again等;再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滚滚”二词让我们仿佛听到落叶的声音,看到长江滚滚东流的宏伟气势,非常地生动传神,可以让人体会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悲凉,且来看看译文: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by hour.

这个是许渊冲教授的译文,他用了两组重复词“shower byshower”和“hour by hour”来对应原文的两组叠词,并且其中“shower”与“萧”发音相近,又与“hour”形成押韵。既在意义上忠实原文又达到音似、形似,体现原诗磅礴的气势,并且译文结构对仗工整,韵脚整齐,达到了译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统一。他尊重原作,较为完美地以押韵相仿的英文词语代替原文的叠字。这是许教授在翻译诗歌时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还可以细分为形容词的重叠,如《雨霖铃》中的:念去去……,可译为Far,far away;名词的重叠,如《天仙子》中的:重重帘幕密遮灯……,可译为Lamplight is veiled by screenon screen……,等等。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叠词的直译能做到忠实原文,保持原文的意叠、形叠、音叠,翻译中能够做到直译而不影响原文意义。意境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这种方式。

2、韵律翻译法

用英语的头韵、脚韵等来翻译叠音词,是为了在韵律上同原文相似,而修辞效果又与原文相近,这种方法经常用在诗歌、散文的处理上。

国内英语修辞论著《英语修辞与写作》认为:“头韵是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音相同的单词。”如:憨有憨福Fortune favors fool。作为一种修辞格,头韵曾是古英语诗歌格律的基础,它赋予语言以音韵美和节奏美,并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加强语言表现力等效果。汉语中的叠字既是双声又兼叠韵,而英语中的头韵则相当于汉语中的双声,以头韵词译叠字虽不能尽达,但也和谐自然,音韵优美。

如:王勃的《山中》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可译为:Yellow leaves in late autnmn wind,Fall and float in hillsmakeme sad

原文中黄叶飞舞这样一个景色描写的句子放在篇末是借景抒情,“山”的叠用更使意境苍茫,群山飞落叶带有一种萧瑟的意境,译文中fall和float押/f/头韵,/f/音有摹声作用,两个/f/音后分别跟长元音和双元音,读者如闻风吹落叶之声。

英语中另一种音韵辞格——元韵或称为腹韵,指谐音或发音相似,尤指词中元音的相似。它能将一行诗或一句话粘接成和谐紧凑、脉络相同的整体,使之前后连贯,意义关联,增加语言的音乐感,增添语言的注意价值,能充分发挥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亲亲密密——near and dear;慌慌张张——helter andskelter;劳劳碌碌——toil and moil等。

3、意译法

在翻译时,译者往往会产生因词害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措辞的准确性。遇到这个情况时,就要格外留心,以避免与原文失之毫厘,译文谬之千里。既不能笼统地直译,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对韵时,最好采用意译法,舍弃叠音的形式,让自然贴切的译文语言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使之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如在诗词翻译中最有名的词句,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按照直译法,我们可能会翻译成“Search,Search,Seek,Seek,Cold,Cold,Clear,Clear,Sorrow,Sorrow,Pain Pain.”这样的翻译完全不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也没有语法上的联系,更不能表达原文的精神和意境,使译文失去韵美和感染力,于是我们可以参考许教授的译文:

I look for what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

在这个译文中,许教授使用短音/i/韵,如miss、is、it等,以及抑扬格传达了原词的意境,看似破坏了原文的次序,但也再现了原作的魅力。

三、结语

汉英翻译教学资料 篇4

茅 盾

答,答,答!我从梦中跳醒来。

——有谁在叩我的门?我迷惘地这么想。我侧耳静听。声音是没有了。头上的电灯洒一些淡黄的光在我的惺忪的脸上。纸窗和幛子依然是那么沉静。

我翻了个身,朦胧地又将入梦,突然那声音又将我唤醒。在答,答的响声外,这次我又听得了呼——呼——的巨声。是北风的怒吼把罢?抑是“人”的觉醒?我不能决定。但是我的血沸腾,我似乎已经飞出了房间,跨在北风的颈上,砉然驱驰于长空!

然而巨声却又模糊了,低微了,消失了;蜕化下来的只是一段寂寞的虚空。——只因为是虚空,所以才有那样的巨声呢!我哑然失笑,明白我是受了哄。

我睁大了眼,紧裹在深思中。许多面孔,错落地在我眼前跳舞;许多人声,嘈杂地在我耳边争讼。蓦地一切都寂灭了,依然是那答,答,答的小声从窗边传来,像有人在叩门。

“是谁呢?有什么事?”

我不耐烦地呼喊了。但是没有回音。

我捻灭了电灯。窗外是青色的天空闪耀着几点寒星。这样的夜半,该不会有什么人来叩门,我想;而且果真是有什么人呀,那也一定是妄人;这样唤醒类人,却没有回音。

但是打断了我的感想,现在门外是殷殷然有些像雷鸣。自然不是蚊雷。蚊子的确还有,可是都躲在暗角里,早失却了成雷的气势。我也明知道不是真雷,那在目前也还是太早。我在被卧内翻了个身,把左耳朵贴在枕头,心里疑惑这殷殷然的声音只是我的耳朵的自鸣。然而忽地,又是——

答,答,答!

这第三次的叩声,在冷空气中扩散开来,格外的响,颇带些凄厉的气氛。我无论如何再耐不住了,我跳起身来,拉开了门往外望。

什么也没有。镰刀形的月亮在门前池中送出冷冷的微光,池畔的一排樱树,裸露在凝练了的空气中,轻轻地颤着。

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条黑狗爬在门口,侧着头,像是在那里偷听什么,现在是很还休似的垂了头,慢慢地挨到檐前的地板下,把嘴巴藏在毛茸茸的颈间,缩做了一堆。

我暂时可怜这灰色的畜生,虽然一个忿忿的怒斥掠过我的脑膜:

是你这工于吠声吠形状、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指给人们一个空虚!

野 草

夏衍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有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的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解剖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笋的生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砺。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鲁迅

老螃蟹觉得不安了,觉得全身太硬了,自己知道要蜕壳了。

他跑来跑去的寻。他想寻一个窟穴,躲了身子,将石子堵了穴口,隐隐的蜕壳。他知道外面蜕壳是危险的。身子还软,要被别的螃蟹吃去的。这并非空害怕,他实在亲眼见过。

他慌慌张张的走。

旁边的螃蟹问他说:“老兄,你何以这般慌?” 他说:“我要蜕壳了。“

“就在这里蜕不很好么?我还要帮你呢。” “那可太怕人了。”

“你不怕窟穴里的别的东西,却怕我们同种么?” “我不是怕同种。” “那还怕什么?” “就怕你要吃掉我。”

终生遗憾

木木

八十年代,有一姑娘号召:1.70米以下男人均为“残疾”。于是全国未婚女青年纷纷揭竿而起。

我细细量国九十九次自己标高,实属“终生残废”系列。

但那时年少,血旺气盛,誓与凡俗抗争到底,于是连哄带骗将一净高1.74米女孩拐回家做起了太太,这一壮举颇为“残疾人”们扬了一段眉吐了半口气。

将太太置回家中后我才意识到我的悲哀,这一愤世之举不仅末了我“终生残废”而又平添了“终生遗憾”,我从未享受过将男人坚定有力的胳膊窝勾着太太娇美柔滑的后脖子上街遛弯的幸福。

这一幸福对我来说不仅意味着双脚要离开这生我养我的土地,而且神圣的肚脐亦将昭之于众。

现在,每每出门,高扬的手臂牢牢地挂在太太肩头,其状如猴子紧紧扒着电杆,任凭太太在马路上将我拖来拖去……

商务英语句子汉英翻译(一) 篇5

(一)1.希望你报成本加运费、保险费到温哥华的最低价格,其中包含5%的佣金。I would like to have your CIFC5% Vancouver floor price.2.若质量好且价格适合我方市场,我们愿考虑与你方签署一项长期合同。

We would consider signing a long-term contract with you If your quality is good and the price is suitable for our market.3.参照国际市场惯例,我们的报价有效期是三天。

In ref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practice, our offer will remain open/ firm/ valid for three days.4.商品已达到标准品质。

The goods are equal to the standard quality.5.我们冒昧写信,以期与你公司建立业务关系。

We take the liberty of writing with a view to 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your firm.6.随函附上根据你方第15号询价单所开的报价单,期待你方的尽快回复。We enclose quotation sheet against your enquiry No.15 and look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7.除非另有说明或约定,价格一律没有折扣。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or agreed upon all prices are without any discount.8.需要即期信用证是我们的惯例,对于这笔交易我们也不能例外。

It is our usual practice to require sight L/C and we can’t make an exception of this transaction.9.假如第一批货令人满意,我方会继续向你方大量订货。

If the first shipment turns out satisfactory, we will place substantial orders with you.10.贵公司订购的货物我方均有现货,可以保证本月交货。

The goods ordered are all in stock and it is ensured that the delivery will be made in this month.1.Payment by irrevocable L/C in our favor available by draft at sight is our usual practice.我们通常的付款方式是以我方为受益人的凭即期汇票付款的不可撤销信用证。2.What we have hoped is to make the payment in three installments.我们所希望的是分三批付款。

3.10% of the total value will be remitted to you by T/T after we sign the contract as the down payment.签订合同之后,我们将把总金额的10%通过电汇汇给你们。

4.We have drawn a sight draft on you against the documents for the account of invoice through the Bank of Asia.我们已通过亚洲银行依据单据开出了发票金额的即期汇票。

5.We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accept your duplicate order as the goods you required are out of stock.由于你们所需货物库存不足,我们不打算接受你们的再一次订单。

6.As we have quoted our most favorable prices and any counteroffers will not be entertained.因为我方报出了最优惠价格,所以我方不接受任何还盘 7.Since the dispute is not negotiable, it may be necessary to resort to arbitration.因为纠纷不可协商,也许要诉诸仲裁。8.Order bills of lading are negotiable.指示提单是可以议付的。

9.Our products have met with wide endorsement.我们的产品广受好评。

10.Please approach our agent at your end directly.请直接联系在你地的我方代理人。

11.We are ready to allow you a 3% commission provided you can guarantee a yearly turnover of $75,000.只要你方可以保证75000美元的年营业额,我方将提供3%的佣金。

汉英翻译中汉语隐含信息的再现 篇6

汉语语法的隐含性和逻辑的隐含性是汉语语言的显著特点.汉英翻译中汉语中的隐含信息只有得到正确的判断、推理才能产生充分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

作 者:钱虹 Qian Hong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英语系,浙江,临海317000 刊 名:台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 30(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隐含信息   语法的隐含性   逻辑的隐含性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浅析公示语汉英翻译 篇7

1 公示语的意义及其分类

公示语 (public signs) 是一种长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 或寥寥几字, 或用简明易解的图示, 抑或文字与图标并用。用以对公众提供某些信息, 提出某个要求或引起人们的某些注意。公示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用在公共设施、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街道区县、涉外机构、商业、体育、文化, 卫生等各种设施方面。

就公示语应用功能而言, 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功能, 其功能的不同直接反映出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语气的差异。

1) 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具体的信息服务, 对公众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其功能在于指示方位地点, 告知服务内容等。如:旅游服务Travel Service, 门诊部Out-Patient Department, 住院部In-Patient Department, 售票处Ticket Office等。

2) 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特指意义, 仅告知相关信息, 起提示、提醒作用, 但使用广泛。如预留席位Reserved, 已消毒Ster ilized, 售完Sold Out, 易爆物品Explosive等。

3) 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 语言应用直截了当, 但不会使人感到语气强硬、粗暴无礼。限制性和提示性公示语都对公众起到告知、强硬和提醒的作用。如凭票入场Ticket Only, 残疾人通道Handicapped Only, 请勿触摸Hands Off等。

4) 强制性公示语

强制性公示语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 语言应当直白、强硬、毫无商量余地, 多用祈使句, 起警示、强制作用。此类公示语在约束公众行为规范, 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严禁拍照No Photography, 不准张贴N Bills, 桥上严禁超车No Overtaking On Bridge, 禁止乱仍废物N Littering, 严禁游泳No Swimming等。

2 公示语汉译英的常见问题与失误

在国内公示语汉译英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或错误, 笔者在此仅列举一些最常见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拙见。

1) 胡译

笔者曾经在贵阳火车站发现“进站口”指示牌上的英文翻译竟然是Enter to Stand!闹了不少笑话。受其影响, 一时间在网上兴起用Expensive Sun来翻译“贵阳”以示调侃。车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 这样的胡译无疑给作为省城的贵阳市带来了及其负面的影响, 后来幸得有人提出, 车站相关工作人员才做出了改正。诸如此类的胡译现象还有:“一次性用品A Time Se Thing;先上后下文明乘车After first under on, do riding with ci vility.这种翻译明显存在网络机器翻译的痕迹。

2) 疏于校对, 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

象鼻山是桂林市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 景区的公示语翻译或多或少

出现拼写错误或不规范。在公园正大门进口处有一个指示牌“三山之旅·象鼻山游览指南”其对应的英译为a tour to three hills (tour guide to elephant hill hill) , 很明显括号里多写了一个hill。

此外在象鼻山脚下的登山口出有一个告示牌, 其中一处写道:“严禁在山上吸烟。爱护花草树木, 公共设施及文物古迹。”其英文翻译为Smoking is strictly forbidden on the hill.Please take care of grass, flowers, Climbing trees, public faciliti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在这个句子中Climbing trees翻译得不知所谓, forbidden显得太强硬且用词不当, 可用prohibit;爱护花草树木也是死译, 表达不清楚。建议译为:Smoking is strictly prohibited on the hill或No smoking on the hill.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and trees, and protect the public faciliti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严禁攀越栏杆”被译为over the railings is strictly forbidden, 存

在明显的语法错误, 建议改成Do not get over the railings.或No Striding the Railings.

3) 望文生义, 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即中式英语 (Chinglish) 的翻译。如:步行街Walking Street (应译为:Pedestrians Only或Vehicle-Free Promenade) , 游客止步Tourists stop here! (应译为Staff Only) , 爱护绿地请勿入内CARE OF THE GREEN NO ENTRENCE (应译为: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4) 译名不一致

(1) 象鼻山

象鼻山是桂林市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山。然而在象山景区外公路边的路标指示牌上只用了汉字 (象鼻山) 和拼音 (XIANGBISHAN) , 另外在一些宣传资料上译为Elephant Hill, 有的则为Elephant Trunk Hill, 这样显得有些混乱, 外国朋友以为是三个不同的山, 实则都指的一个山而已。

(2) 严禁烟火

这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一句警示语, 多出现在树木繁茂的场所如森林、防护林处或一些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的地方。但不同的地方译法不一致或意思表达不到位。在遵义的凤凰山上的‘严禁烟火’被译为No Smoking;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的一处图标处被译为No Burning, 桂林大学生公寓城楼下的这一标识也被译为No Burning.一些较为规范且被接受的译法为:Fires (Strictly) Prohibited;No Open Fires或者No Smoking or Open Flames (牛新生, 2008)

3 公示语汉译英的理论基础

翻译的任务在于充分、完整、准确、通顺地介绍原文的思想内容, 使读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原文所传达的信息和含义, 包括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公示语翻译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翻译任务, 特别是汉英公示语翻译, 因为英语和汉语两门语言间在语言风格, 词汇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公示语汉译英而言, 笔者认为应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1969年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 (Functional equivalence) 较为适合。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基于他的《圣经》翻译研究而提出来的。其最初为“动态对等”这一术语。“所谓‘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 再现源发语的信息” (贾文波, 2004) 。他在其《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到:“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入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源语读者一样。”奈达的这一理论着重于语言交际中的“语言外的交际效果的对等”而不是“形式对等”。奈达强调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他认为翻译应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这就意味着, 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 翻译要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 因为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 但却具有同等表达力, 都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功能。

就公示语的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而言, 其翻译更应该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 主要或完全以译文为重点, 译文在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方面符合该问题在译入语的习惯, 以目的语为归宿, 使其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译文要尽量做到与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相符。例如, 中国人对“游客止步”这一说法的理解不会出现困难, 意为员工专用。不少地方将其翻译为Passengers Stop Here, No visitors或Tourists stop the steps, 这些译文都会让不少外国友人犯迷糊、不理解, 容易误解为‘游客不能走或站在这儿不准动’。因此‘游客止步’可译为Staff Only, 这样一看就懂。中国的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 可译为国外类似的标语:Please offer this seat to elderly or disabled people or those carrying children.或者译为Priority Seat即可。这些翻译虽然在形式上与源语相差较大, 但很好地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实现了‘功能对等’。

4 公示语汉译英翻译策略

结合以上两点, 笔者认为公示语的翻译离不开文化的影响, 除了要讲究字面对等, 更要讲究风格对等和功能对等。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 译者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源语及译入语的字面含义, 也要了解其所涉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如果译者不能透彻地理解文字里所蕴涵的文化信息, 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两种语言的转译。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出相应的调整, 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 使其能顺利的摄取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 不然就会发生错译、乱译的现象, 给他们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甚至引起误解, 达不到交流的效果。例如:在汉文化中“龙”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 被视为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 古代帝王自喻为“真龙天子”,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的“金龙”牌客车凭借其优质的质量, 远销海外。原来被译为“Golden Dragon”, 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dragon”通常被认为是古代硕大而凶残的怪兽, 不仅无端吞噬人类和动物, 而且制造水火灾害, 危及人类生存, 所以西方人对“dragon”没有好感。基于这种文化差异, 这样翻译是不妥的, 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文化转换, 现在改译为“King Long”就比较恰当。

笔者认为, 公示语汉译英没有像公式一样固定的翻译方法, 即所谓法无定法。但公示语的翻译又十分讲究, 在公示语翻译时应认真仔细了解汉英公示语的特点和区别, 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气得当、注重读者的反应, 做到语言简洁, 尽量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在此基础上, 译者可针对不同公示语的功能特色选择用什么样的翻译法或综合几种翻译法, 或音译、直译、加注释, 或代换法, 或意译法, 等。其宗旨在于有效传达该公示语需要传达的信息, 不会让读者产生困惑。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汉英公示语越发的突显其重要性。但是, 由于中英文化差异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汉英公示语翻译比较混乱, 频频出错。该文从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功能入手, 分析了常见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并提出了公示语汉译英的理论基础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管新平, 何志平.汉英等效翻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吕和发, 单丽萍.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6]曾道明, 陶友兰.研究生英语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7]戴宗显, 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 2005.

[8]徐曼.论公示语的功能特色和汉英翻译[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9]杨司桂.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上一篇:汕头大学考研初试成绩复查结果下一篇:财务管理专业-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