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精选8篇)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1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卓越12—2 任课教师:卢诚 姓名:刘稳 学号:120141000505 成 绩: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一,引语与概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它的提出,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外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及意义有深刻的了解,来学习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倾向。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综述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同时,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创造性回答。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它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作了这样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通过初步学习,我对这四个方面试作如下解读。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

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第一要义或者说是首要含义就是发展。这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对这个“第一要义”可作三层理解:

其一,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绝对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如何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是为发展服务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在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而不能把它的地位和作用降低了。其二,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语道破了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和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度概括了发展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思想都同“第一要义”有密切关系。对发展这个“硬道理”、“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都不能含糊。其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不是否定发展、不要发展、磨灭发展的锋芒、阻碍发展的脚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揭示和概括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全部内容中的首要地位,指明了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的首要一环。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关于“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作如下解释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

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方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想,表明了在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局部以及这些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谋求发展时统一考虑这些局部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兼顾到各个局部和每个局部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能够代表各个局部要求的整体发展合力和共同价值取向,使各个局部在实现整体发展中各得其所。

以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从中我们不难知道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2.实践意义。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3.政治意义。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

4.经济意义。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5.社会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6.人文意义。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7.国际意义。

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8.创新意义。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做的简要分析,对于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学习,以至于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把握国家命脉,成为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而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2

1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该理解为: 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 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发展要以人为本,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特别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要通盘考虑, 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协调好各方和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关系; 发展要可持续, 处理好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 政府调控经济和促进发展, 不能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1. 1发展是第一要义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展, 和平崛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提出后,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键, 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对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 提倡的是和平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中国GDP的增长、国际话语权的增多、国家的强大等都离不开发展, 离开了发展, 我国将停止不前, 科学发展观也会失去最为关键的内容, 成为无源之水。为此, 我国现阶段要紧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教兴国, 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用发展的思路、 发现的眼光解决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硬道理,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原则性经验。如果没有发展, 科学发展观会失去意义, 我国也会重蹈 “闭关锁国”的覆辙, 必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同志提出: 我们必须牢记, 发展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脉络, 坚持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们的愿望, 推动国家发展, 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3]

1. 2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 “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第一,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兴国, 尊重人民主人翁的主体地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福群众。第二,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始终把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人身权益、经济权益等不受侵害。第四, 科学发展观强调 “以人为本”, 就是要在发展目的上为了人, 在发展过程上依靠人, 在发展成果上惠及人, 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关心人的现实生活,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尊重人的自由权利, 保障人的合法权益, 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4]

1.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要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是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可将这一要求划分为三方面内容。全面发展, 即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以及上述各项内容的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及其组成在发展中都是互相协调的。当然, 不仅要求向同一方向发展, 全部内容的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也应是相互适应的; 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简单地说, 就是指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能对后人所需构成危害。

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想要完成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正确处理各项内容及其组成的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既要提高发展速度, 又要优化结构、增长效益、提升质量, 而且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5]

1.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 协调发展、科学筹划、兼顾各方,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之后, 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根本方法也十分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实际上讲得就是统筹兼顾,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报告在 “五个统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之上, 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当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时, 就要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 促进全局和谐、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 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持续加快, 矛盾愈加凸出。在这个重要的阶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科学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2. 1经济建设

当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可避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这会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对人民生活和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 积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以生产为基础,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 以生态良好为条件, 努力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2. 2政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这就意味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政治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化, 提高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 发挥人的政治潜能, 实现人的政治价值。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应该促进人主动参与政治的力度。政治稳定要以经济稳定为基础, 缺乏经济稳定的政治稳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2. 3文化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文化建设力度, 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为群众提供丰富而充足的精神食粮, 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6]与此同时, 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 切实做到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4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 “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 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7]

2.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人的关系、能力和素质等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让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发展,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依赖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又要依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者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既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3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与手段”, 才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才能使发展有新思路, 改革有新突破, 开放有新局面, 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摘要:200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以人为本”,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要求则是“统筹兼顾”。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需要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启示, 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反思,科学性,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文君.当代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3]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35.

[6]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周永学.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11.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3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教育已走向各国教育视野,其强大的生命力无可比拟。小学科学教育与艺术的融合,是一种连接现实与发展的思维观念,教育者应该更改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挖掘优秀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科学观、艺术观。

科学与艺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具有更高精神层面的美感需求,在科学中探求美,在美中寻求科学,这是普遍性真理,已得到大众认可。通过艺术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科学教育,通过科学教育也可以给予受教育者美的感受,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重要意义

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曾在其创作的《科学与艺术》中提出,“艺术与科学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我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也一度强调,“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特别是在大融合时代,艺术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到了科学中,科学被不知不觉地披上了一层艺术盛装。换言之,科学与艺术,已然不分彼此。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育应注重与艺术融合,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艺术、熟知艺术,甚至是热爱艺术。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和素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科学艺术的发展。

小學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小学科学与艺术的互融是真、善、美统一的教育,科学是真实的,艺术是唯美的,教育是善良的,三者的巧妙结合即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小学科学教师要具有正确的认知和才能,通过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教育途径来实现这一崇高的教育目的。

二、小学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途径分析

小学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最好方式是调动感官感觉,使小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感知艺术。

(一)调动听觉,创造悦耳的音乐

小学生的听觉非常灵敏,好奇心也非常强。若小学科学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调动小学生的听觉,将会增加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感知艺术的热情。如笔者在教授《声音》单元时,就先向学生普及声音的特点、产生方式、音高变化与传播途径,使学生充分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及被听到的。而后,为了增强学生对声音的感知,笔者进行了如下操作:在讲台上摆设多个空“音乐玻璃瓶”,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在音乐瓶中装入分量不同的水,用小木棒依次对音乐瓶进行敲击,使之产生不同声音,形成一首欢快的“欢乐颂”。由此一来,小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可通过空气传播。而且,振动频率不同,其声音也不同。如水量较多时,音乐瓶的振动较缓慢,音调相对较低;水量较少时,振动频率较快,音调相对较高。

课程实践证明,在《声音》知识教学中巧妙地融合音乐艺术,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听觉感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艺术学习热情,如不少小学生在课后都强烈要求笔者教其如何用“音乐瓶”创造悦耳的音乐,据一些家长反馈,小学生回到家中后,也用玻璃杯自制了“音乐瓶”,并创设了自己的音乐。

(二)调动视觉,打造美丽的画面

人对具象事物的感知,依靠视觉感官来完成。通常情况下,视觉感官摄入物象后,物象即成为一副美丽的画面。人若进一步发挥想象,将美丽画面进行重组,则将形成另一组更具特色的魅力图画。这一点,在教授《植物的叶》时,笔者深有感悟。

在向学生讲解《植物》单元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校园大树与小草的差异、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区别,使学生形成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也不一定相同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普通树叶、吊兰叶、芦荟叶、枫树叶、新出嫩叶与枯叶,并详细解释每种叶子形状、颜色差异的原因,使学生充分了解植物的同一部位,也可能存在完全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每种叶子都各具特色,所以,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了极大程度地调动和满足。换言之,每种特殊形状的叶子在学生脑海中都形成了一幅特殊画面。基于此,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种叶子的形状与颜色,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这些叶子设计一幅画,以实现科学与美术的融合。

不可否认,学生用叶子自行设计的画面是非常美丽的。如部分学生用普通椭形树叶设计了一只自由翱翔的“蝴蝶”,用芦荟叶子设计出一个可爱的“海星”,还有部分学生用枫树叶做了一条美丽的“蓬蓬裙”。最让笔者意外的是,一些热爱手工艺的学生,在大树叶内部剪出了一副副精致的卡通人物画。可见,调动小学生视觉,实现小学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一种有趣且可靠的途径。

(三)调动触觉,感知造物的美妙

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通常是浅显的,如他们在感知周围的材料时,只能简单地感知材料的软硬度与柔韧性,抑或是吸水性,而无法深入掌握材料内含的成分。因此,若要让小学生在学习《周围的材料》时,可以顺势将科学知识与艺术知识相互融合起来,恰如其分地调动小学生的触觉,使之感知造物之美妙。如笔者向学生讲解周围材料的软硬度、柔韧性、吸水性等特性后,便组织学生于周日到陶瓷坊,学习并亲手制作陶瓷器皿,使学生充分体验泥土材料变成自己制作的器具的过程,进而深刻记忆泥土等日常材料的特性与作用。

实践证明,调动小学生的触觉,使之在感知日常材料特性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材料的艺术性,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如部分家长反馈,自笔者带学生到陶瓷坊学习制作陶瓷器皿后,每个周末,凡遇家长有空,孩子都会要求家长带其到陶瓷坊学做自己喜欢的小人儿或器皿。期末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小学生非常欢迎这种先普及基本科学知识,再调动触觉感官,学做艺术品的教学方式。由此可知,调动学生触觉,感知造物美妙,是实现小学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良好途径。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艺术教育,实现科学教学与艺术教学相互融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索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提高其艺术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在科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引导学生将科学与艺术融合起来,充分感知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高邮市甘垛镇甘垛小学)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4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六)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2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编辑本段]

四、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的问题。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只有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争取自己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主要内容,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由以上两个方面所得出的结论,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种与时俱进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着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将随之改变。二是当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具有民族差别、国家差别的各个不同场合的时候,要求把这些原理的某些具体细节加以适当的改变,在同各国国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三是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也用反映新的条件新的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3、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30年前的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之后的历次思想解放,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是,解放思想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其具体表现出发,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这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对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有这样两点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是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我国基本国情在今天的具体表现。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来的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特别是其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作了深刻论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已经成为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而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这个“转变”,并不容易。最重要的,还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因为,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在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潜在的风险仍然在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实践告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像党当年领导工作重点转移、推进改革开放那样,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1、小平同志曾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继续解放思想是防止左的根本措施,也是中华民族不致被淘汰的前提。

2、理论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不要设框框,至少在理论上不能设禁区,鼓励大家说实话,说真话,说切合实际的话,所谓理论创新绝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来自对实践的理性的总结提高。

3、纵观我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当我们联系实际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某种理论时,革命就得到发展,每当我们脱离实际搞理论发明时,总是会吃大亏,特别是屡次被“左倾”差点葬送的教训更是深刻。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5

试论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老一辈革命家在战争年代塑造的延安精神,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那么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全面论述.

作 者:赵玲玲 作者单位:开封县委党校,河南,开封,475100刊 名:开封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2(2)分类号:A841关键词:延安精神 科学内涵 现实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篇6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怎样战胜挫折 答:(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正确的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会自我疏导 3如何魔力坚强的意志

(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应善于管理自己(4)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含义: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2)实质:关心别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3)要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5诚信与信任

答:坚持诚实,就会获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7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答:(1)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2)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力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8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 答:社会主义制度 9民族精神的内容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7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丰富内涵

(一) 探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内涵。

我们要探求和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载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规律。

(二) “四个着力”、“八个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应有之义。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 李长春同志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创新方式方法, 着力提高队伍素质, 着力健全长效机制, 着力优化育人环境,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2]刘延东同志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知识、能力培育和价值观培育相结合, 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专职教师队伍与兼职教师队伍相结合, 主动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即时应对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3]“四个着力”、“八个结合”道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内在联系性, 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哲学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

(一)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迫切需求。

当今大学生身处的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 多元文化相互渗透, 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 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面临更多诱惑。面对浩瀚的信息, 他们无所适从, 面对各种是非对错, 他们无从判断。在这种极其复杂的环境中, 在这种极度混乱的局面里, 他们迫切需要澄清、选择与引导, 迫切需要作为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帮助。我们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

(二)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挑战的基本要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思想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等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文化多元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受到冲击, 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思潮的多样化给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 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出新的要求;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形成, 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在网络领域弱化。[4]我们要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积极破解难题, 化解挑战, 完成使命。

(三)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是辅导员“三化”建设的必然提升。

辅导员“三化”建设就是指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5]辅导员“三化”建设推动着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是辅导员“三化”建设的必然提升。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途径

(一) 更新理念, 用理念的科学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正确、先进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1. 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第四次全国教育大会上, 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五项要求, 其中第二项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本, 以“大学生成人成才需求”为本;就是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形成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机统一的良好局面。

2. 德育为先。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接受《党建》杂志社采访时表示:“中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德育为先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德育首要地位、确定德育主导方向、确保德育持续发展。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 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保障, 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 探索方法, 用方法科学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实践内容繁杂, 头绪多。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尝试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积极探索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不是行政机构, 是科研类似机构, 是工作沙龙类似机构, 是协会式的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下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素质拓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奖贷助、党团学等不同研究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工作中心主任由学生工作主管校领导担任, 副主任由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科研处等相关机构领导担任;每个工作室外聘或者内聘一名专业领域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辅导员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充实到各个工作室, 工作室实行民主的自我管理, 学校从学工和科研两条线保障工作中心的经费, 工作中心的协调工作由学生工作处负责。依托这样一些有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关心的、有专项经费保障的、有专家学者指导的、有辅导员积极参与的工作室, 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用工作方法的科学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

(三) 探求规律, 用规律性研究成果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

我们要充分探求和认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 分阶段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一, 主要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 包括:校史校情教育, 校纪校规教育, 国防教育, 行为养成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专业思想和学习引导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安全教育等。

大二, 主要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做好自我塑造的引导与教育, 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修身教育, 做好学风教育, 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督促学业规划、生活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

大三, 要帮助学生掌握目标确定的方法, 明确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加强实践, 在实践中继续学习;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诚实敬业、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在这一阶段也绝不能放松学业规划、生活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督促工作。

大四, 主要进行毕业教育与社会适应性教育, 包括:感恩教育, 毕业仪式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环境分析与职场环境教育, 社会公民意识教育等。

(四) 加强队伍建设, 用队伍建设科学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

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 实现队伍建设科学化, 就要做到:科学定位、科学选配、科学培训、科学考核。

1. 科学定位。

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教育部24号令) 的相关规定, 结合学校实际, 科学定位, 明确要求与职责, 制订辅导员工作说明书, 向全校发布;要理顺辅导员管理的体制, 把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科学选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教育部24号令) 和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教育部门对辅导员的配备比例、配备标准都做了相关规定, 高校要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 结合学校实际, 做好辅导员选配工作, 建立准入机制, 把好入口关, 杜绝任何人情入关、随意调配入关, 甚至“发配”入关的现象。

2. 科学培训。

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个领域资源, 构建以校本培训为主, 校外培训为重要途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专题研修、进修学习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科学考核。辅导员的科学考核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要摒弃传统的“德能勤绩”模式, 抛弃激励导向性、惩罚导向性考核理念, 采用发展导向性考核考核理念。在进行辅导员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德尔菲法等科学方法确定考核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360度考核法确定考核主体,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广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肩负使命, 紧扣时代前进的步伐,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科技文化素质高, 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为组织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工程, 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摘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 是面对新挑战的需要, 是辅导员“三化”建设的需要;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四个着力”, 做好“八个结合”, 不断探求和认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 用理念的科学化、方法的科学化、规律性研究成果和队伍建设科学化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内涵意义,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教育, 2011, (02) :54-62.

[2][3]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0-05-31.

[4]邓伟.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对策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10) :40-41.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

[6]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0-07-15.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篇8

摘 要: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党能否不断保持发扬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政本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讲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关键词:主线;党的建设;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58-03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新概括,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对从根本上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主线是贯穿事物发展全过程的一条中心线索,是其他各项建设的中心。之所以要把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因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是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综合性特征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能否不断保持发扬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能否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能否长期执政,执好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政本领,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关系人民的幸福安康。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指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能力的综合治理过程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措施。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讲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始终遵循的建党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60多年里,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取得了伟大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探索,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高度重视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重视和研究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进而,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样一个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强调要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到突出位置,强调党要善于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1]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具有重大意义。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向全党发出郑重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2]由此可见,我们党执政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执政能力建设展开的,都是着眼于提高执政水平、完成执政使命来进行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的建党思想,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应对执政环境变化挑战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人民的期待、时代的呼唤,都要求我们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世所瞩目的巨大成就,充分印证了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是强的。但从目前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看,执政能力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加速,科学技术革命不断演变,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另外,两种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长期而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以“民主”、“自由”为幌子,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以遏制我国发展、颠覆党的领导为目的,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各种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破坏。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攻势会越来越猛烈,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多样。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攻坚期。十八大报告指出,“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的时期。”[3]一方面,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间;另一方面,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何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中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如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执好政、长期执政的问题,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进行。因此,如何在新的高度开放和迅速变化的内外环境中长期执政,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急需解答的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正是积极应对执政环境变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当代世界其他政党兴衰成败规律的深刻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党政治舞台上党兴党亡,此起彼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在这方面,前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个明证。苏联共产党在拥有二十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200多万党员的时候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当1991年12月25日执政74年发展到2 000万党员的时候不仅丢失了执政地位,而且退出了历史舞台。世界上还有一些大党老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由于不具备应有的执政能力,最后都是以下台画上句号的:东欧各国共产党改旗易帜、更弦易辙;日本自民党的下台,意大利政局的变故;在台湾地区执政51年的国民党沦为在野党。相反,古巴共产党面对苏东剧变后的严峻形势,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致力于创造性地解决通过转变执政方式以提高执政能力问题,不仅经受住了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而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获得长足发展。世界各国政党执政经验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的拥护支持,才能以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对于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十八大报告在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建设”这个关键词。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思潮多元、利益格局多变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党员在思想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始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出现“信仰危机”。工作上作风不实,有心作秀无心问效,有心浮夸无心实干,有心揽权无心担责,有心唯上无心唯下,有心做官无心做事,私欲膨胀,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信任危机”,这些都是党员队伍不纯洁的表现,不仅关系党的声誉,更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十八大对每个党员的个体做出加强自我修养彰显人格力量的具体要求,以及有关严格党纪强力反腐的表述,颇有现实针对性,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新形势和新挑战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先进性和纯洁性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先进性决定了纯洁性的价值取向,也是判断党是否纯洁的根本标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做不到纯洁,也就无所谓先进。当然,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作风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工作实践中;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与发展。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指出,我们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土地革命时期,如何在农村斗争的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强调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着力纠正和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号召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党的七大制定的新党章,第一次写进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党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夺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针对当时党员队伍迅速扩大,但一些党组织出现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1947年中央决定各解放区党组织结合土地改革开展以“三查三整”为内容的整党运动,开辟了“开门整党”的新途径,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有了更大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执政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腐化变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开展了整党建党、党性教育及“三反”运动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我们党更加重视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性。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思想教育作为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强调主要通过两个手段解决,一是教育,一是法制,确立了教育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上的基础性地位。1999年,我们党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创造了新时期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2005年以来,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这是我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集体教育活动,对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必须时刻牢记,始终遵循。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直面党员队伍现状的必然选择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通过全体党员的活动来实现的,党的执政能力也必须通过全体党员的工作能力来体现。现在,我们党有8 200多万党员,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组织资源。目前,党员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面对多种思潮涌动、多元价值碰撞、多种信仰并存的现实与挑战,一些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侵蚀着党的健康肌体,影响着一些党员干部。如,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公仆意识、宗旨意识淡漠,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重对上负责不重对下负责,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基层冷暖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熟视无睹,与群众的距离越拉越远;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原则不强,好人主义盛行,不讲党性讲情面,不讲原则讲潜规则,不讲正气讲义气,有的甚至滥用职权、收受贿赂、腐化堕落,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作私权,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广大群众对此非常反感。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疏远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整体纯洁是靠每个党员个体的纯洁构成的,只有保持每一位名党员的纯洁才能保证整个党员队伍的纯洁,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面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每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一个政党能不能执政,尤其是能不能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它能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能否在群众中具有崇高的威望,而这又取决于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有许多政党依靠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成功经验,但也不乏一些政党由于丧失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失去党心民心,导致政党垮台的惨痛教训。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作为拥有8 2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毫无争辩地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世界上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摧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唯有不断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极大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才能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领导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正确理解党的建设主线的辩证关系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布局中的“主线”,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内在地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又各有所侧重和不同。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立足于党永远不变质,始终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伴随党的创建发展的历史,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每一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主体和实施者。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厚基础,如果离开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基础不可能巩固,执政能力不可能提高,执政使命不可能完成。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侧重于提高执政本领、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关系到执政党如何执政、如何执好政,是党在执政条件下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现实要求。一个执政党,如果不能通过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就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就谈不上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而言之,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个核心,必须紧紧抓住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必须始终坚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怎样提高双语教学下一篇:初次拜访客户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