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局上半年工作总结(通用9篇)
一、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县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截止目前,全县奶牛存栏11161头那一世小说网 http://;肉牛存栏13.4万头,出栏4.6万头;生猪存栏35.6头,出栏38万头;山绵羊存栏28.9万只,出栏18.3只;家禽存栏211.1万只,出栏255.2万只。新落实规模化养殖场(小区)20个,专业村10个。主要养殖品种生产形势分析如下 :
1、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自2009年年初开始,我县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毛猪价格由去年的15元/公斤下降到9.4元/公斤,同比下降了37.3%;仔猪价格由去年的50元/公斤下降到16元/公斤,同期下降了68%。猪肉价格由年初的23元/公斤下降到14元/公斤,同期下降了39.1%。据调查,目前饲料价格略有下调,生猪成本稍有下降,但毛猪价格一再下跌,生猪养殖基本不赚钱,甚至亏损,极大挫伤了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出现部分生猪养殖大户以及种猪场因仔猪销售不畅,致使仔猪滞留、被动养殖和生猪生长期延长的情况。更有甚者,出现了部分养殖户出售母猪、减少仔猪存栏的现象;生猪散养户也因饲养生猪利润较低,纷纷表示近期内不再养猪。因此,我县相当多的生猪养殖户处于观望、粗养和等待状态
2、奶牛生产形势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饲养一头奶牛成本平均需要10070元,而一头奶牛年总收入约10150元,这样来看,饲养一头成年奶牛年平均仅能获纯利润80元左右,如果当年产的是公牛犊就是赔本,产母牛犊略好些,如果碰上疾病只能亏损。2009年以来,我县的牛奶收购价格直线下降,由年初的每公斤2.60元降至目前的1.60-1.70元,下降了57%;县里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奶牛养殖,但在短期内依旧难见起色,奶牛养殖前景堪忧。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1、加大草原管理,保护生态系统环境
一是大力宣传草原法律法规。通过科技大集、电视讲座、送法下乡等活动,出动宣传车300多台次,发放宣传标语3000余份,法律小册子1000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多人次,广泛宣传《草原法》、《黑龙江省草原条例》、《草原防火条例》,普及草原法律知识,提高农牧民法律素质,为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落实草原防火制度。严格落实和完善各项防火措施,重点放在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和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上,一方面设立专职扑火队伍,加强实战演练,另一方面加强防火物资储备库的日常管理,发挥防火物资储备库的作用。三是积极开展草原禁牧工作。针对我县草原退化实际情况,县政府做出了草原禁牧的决定,切实给草原“减负”,并对禁牧工作的实施提出一系列保障性措施,保证**县的草原禁牧工作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四是坚决查处草原违法案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力争案件早发现、早处理、早结案,严格防止重、特大案件的发生。上半年共查处草原各类案件14起,处理违法当事人18人,恢复毁草地段1200亩,罚款7万余元。五是全力推进人工种草工作。我县把人工种草与养殖小区规范化建设评比结合起来,把人工种草工作做为小区达标的硬件之一。全县畜牧小区今年共春播牧草2400亩,另外预计夏播面积1100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1500亩,饲料苦荬菜1000亩以上,其他品种1000亩。六是积极引导秸秆青、黄贮工作。今年全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1万亩,新建青贮窖1.8万立方米,并留够了足够的秸秆黄贮菌剂。
2、加强基础防疫,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在春季防疫工作中,我们组成防疫工作组,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严格按照防疫操作规程,逐村逐户进行拉网式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全年共完成w病免疫:猪22.9万头、牛8.7万头、羊17.9万只,免疫密度达100%;禽流感免疫共113.8万羽,免疫密度为100%;鸡瘟、霍乱疫免疫113.8万羽,免疫密度100%;猪瘟免疫22.9万头,免疫密度为100%,猪丹毒免疫20.9万头,免疫密度为91%,猪蓝耳病免疫22.9万头,免疫密度为100%。今年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防为时三个多月,县上共派出防疫指导技术人员22人,乡镇出动技术人员28人,村兽医防疫员36人。由于防疫有效,措施得力,有效地控制了牲畜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半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了人畜安全。
3.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一是加强检疫环节监管实施。首先是加大肉类市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每天派住动物卫生监督员对农贸市场肉类产品查证验物进行
畜牧业生产、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据业务部门预计, 全省出栏生猪1 347万头、肉禽13 450万只、肉牛87万头、肉羊919万只, 存栏奶牛41万头, 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0%、28%、8%、8%和6%。肉、蛋、奶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49×104 t、94×104 t、113×104 t, 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1%、9%和10%。
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2011年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得到有效控制, 流行强度明显减弱, 保持了连续三年零发生的好成绩。其他动物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大幅下降。
畜禽养殖效益大幅增长。2011年, 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 价格普遍上涨。据测算, 生猪可盈利405元/年·头, 蛋鸡可盈利31元/年·只, 奶牛可盈利2 020元/年·头, 肉牛可盈利1 475元/年·头, 肉羊可盈利276元/年·只, 养殖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554元, 是增速最快的一年, 是养殖效益最好的一年。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保持100%, 饲料质量安全检验合格率达97.6%, 兽药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3.2%。非法使用三聚氢胺的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非法使用“瘦肉精”的案件得到有力打击和遏制。
一年来, 依靠全系统的力量, 奋发努力, 锐意进取, 创新和完善了特点鲜明、高效管用的工作机制和方法。
1. 突出抓好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
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在推进畜牧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各地通过出台优惠政策, 改善发展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吸引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产业化水平高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我省, 成为带动农户发展畜牧产业的主体。二是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各地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利用银行贷款和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 积极筹措资金, 兴建了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园区。三是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在全省开展了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制定出台了《山西省现代畜禽养殖场 (小区) 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细则》, 全面规范了养殖场场址选择、圈舍建设、设施配备等选用标准。
2. 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着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立足于“防大疫、打硬仗”的思想不动摇, 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是强化综合防控措施落实。狠抓了动物免疫、检疫、消毒、监测等各项措施的落实, 全省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应免密度均达到了100%。二是强化制度落实。深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活动, 全面落实了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兽医系统实验室、疫苗管理等防疫制度。三是强化监督执法。加强对动物卫生证章标志、动物防疫条件、执法档案、省界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和流通环节的执法监管, 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规模养殖场 (户) 产地检疫率、屠宰动物受检率和检出病死畜禽无害化率均达到100%。四是强化体系建设。全省已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站1 193个, 聘用村级防疫员22 243名, 实现了每个养殖村均有一名村级防疫员的目标。
3. 突出抓好“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 着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全省上下科学决策, 积极应对,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全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组织了生鲜乳、“瘦肉精”和饲料兽药专项整治行动。二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对“瘦肉精”、生鲜乳和饲料兽药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有力震慑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三是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全省各地按照“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部门负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的责任要求, 市、县、乡、村、户按行政、技术两条线层层签订监管责任书, 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 落实监管责任人。四是切实加强检测监管工作。在全省推广试剂条快速检测“瘦肉精”方法, 对生猪养殖环节、出省生猪、屠宰场待宰生猪严格进行“瘦肉精”检测。
4. 突出抓好重大工程推进与落实, 着力提高畜牧项目监管水平
一是狠抓重大产业政策落实。针对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母猪补贴等普惠性政策, 积极探索“一卡通”补贴发放办法, 提高了项目实施的透明度, 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受益权。二是扎实推进在建工程项目验收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部署, 层层签定责任状, 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积极与项目建设单位对接, 深入基层做好项目指导和督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从项目申报、审定、监管、实施、使用到验收一整套项目管理办法, 保障了项目的规范实施。
5. 突出抓好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着力增加畜牧业生产效益
首先, 新品种培育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由省局与山西农大、岢岚畜牧兽医局等单位历经30年培育而成的“晋岚绒山羊”新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的审定, 实现了我省畜禽育种工作的历史性突破。其次, 种畜禽场建设实现了新提高。全省种畜禽场数量突破300个, 种畜禽场制种质量和技术推广能力明显提高。第三, 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取得了新进展。在全省推广肉牛冻精改良、生猪三元杂交、高产奶牛繁育、优质蛋鸡生产、牛羊舍饲养殖、玉米青贮和秸秆养畜、草原鼠虫害防治等技术。
二、扎实做好2012年工作, 推进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 全面启动畜牧业振兴计划, 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主要抓手, 以提升畜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主攻方向,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体突破, 集中发展鸡鸭、生猪、牛羊等优势产业, 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加强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草地生态建设, 努力实现“保生产、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任务。
1. 抓住实施振兴畜牧计划这个契机,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实施振兴畜牧计划, 是省委、省政府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实际需要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实质是以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理念来指导畜牧业发展, 核心是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龙头、建设大基地、开拓大市场, 目标是提升畜牧业的地位和发展水平, 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省政府已初步定于近期召开全省振兴畜牧大会, 全面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 乘势而上, 奋发图强, 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积极谋划一批战略支撑项目。今年我省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各地赴京津、沿海和国外进行招商引资, 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立足于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标准, 积极筹划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畜牧业发展项目, 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项目储备。各地要在创优发展环境、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 积极与省外企业接洽, 争取双汇、新希望、大用、永达、雨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我省龙头企业建设。二是要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要把发展多种形式的现代养殖方式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力兴办以农民合作组织为经营主体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积极建设设施先进、管理规范、产品优良、效益明显的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区, 规划发展一批养殖规模适度、饲草饲料配套、粪污循环利用的畜牧循环经济区, 形成现代畜牧养殖的主体。要大力推进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继续组织好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 强化管理制度、生产记录等方面的考核, 加强对已授牌示范场的跟踪监管, 宣传推介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典型示范场。三是要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的推广, 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要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省级原种猪场、祖代种禽场和种羊场建设, 继续实施生猪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 推进改良站点标准化建设, 加大畜禽资源保护力度, 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重点推广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畜禽标准化生产管理集成技术、母畜繁殖障碍诊断和调控技术、优质牧草收获加工储存利用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模式、畜禽养殖粪污发酵处理综合利用技术等, 破解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2. 抓住落实产业发展政策这个核心, 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 国家在原有政策基础上, 又将出台扶持牛羊发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为了落实好国家的扶持政策, 我省将在继续执行好原有政策的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在城郊及粮食主产区, 依托大型龙头企业, 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 建设生猪、蛋鸡、肉鸡、奶牛经济板块;在东西两山, 发挥资源和养殖规模优势, 建设肉绒羊和肉牛经济板块;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 以牛羊草食畜牧业为重点, 以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为途径, 按照“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指导思想, 逐步实现转型、跨越和升级, 尽快将雁门关区建设成为京津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立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大象、粟海、龙海等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优势, 加快发展鸡鸭产业, 提升禽业养殖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对能繁母猪、生猪良种的补贴政策, 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 防止价格出现大的波动, 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充分利用牧坡草地广阔、纬度海拔兼备、生产基础较好的独特优势, 保护牛羊基础生产能力, 提高母畜生产水平, 促进牛羊生产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培育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 根据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 实施整村整乡整县特色优势畜产品资源开发, 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形成特色明显、规模集中、具有市场潜力的现代畜牧产业基地。
3.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个关键, 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重大动物疫病始终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继续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方针, 要严格落实免疫、监测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要扎实开展免疫工作。创新动物防疫机制, 逐步推行由政府领导, 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 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基础上, 加强日常补免, 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应免免疫密度达到100%, 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二是要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充分发挥省、市、县、乡、村五级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13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 科学研判疫情形势, 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规模养殖场日常监管, 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强化活畜禽交易市场管理, 突出跨区域调运畜禽监管。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 抓好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 坚决果断处置突发疫情, 确保不扩散、不蔓延。启动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 开展重大人畜共患病的净化行动,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加快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进度, 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市、县级实验室考核验收工作。三是要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夯实体制改革、法规政策、监管机制、队伍素质、条件保障等执法基础, 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行为, 严格证章标志管理, 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继续做好执业兽医考试各项工作, 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 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
4. 抓住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这个重点,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命线,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打击违法添加行为, 强化全程监管, 狠抓重点行业和环节的整治, 完善应急机制, 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要全面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今年5月1日, 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将颁布实施,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等一批配套规章也将修订出台、同步实施。各地要深入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 使饲料新条例深入每一个企业和养殖场户。二是要继续开展饲料兽药质量安全整治行动。要结合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 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 按新的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 实施饲料安全监测计划, 开展饲料生产风险物质排查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确保饲料生产和质量安全。要全面强制实施兽药GSP制度, 坚决将未达到GSP要求的兽药经营企业清理出兽药市场。三是要继续保持“瘦肉精”严打态势不放松。近年来, 我省连续发生了一些违法添加“瘦肉精”的事件, 单从事件本身看, 只是个别不法之徒无视国家法律顶风做案, 但从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看, 存在部门责任不落实的突出问题。一些执法人员, 无视国家和省里的三令五申, 屡屡出现不执法、乱执法的现象。对这些害群之马, 一定要严厉惩罚, 严厉打击, 严格教育。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严把饲料、养殖、收购、贩运等各环节监管, 贯彻落实五部委近期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 做好“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的清缴工作。四是要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要继续巩固奶业整顿和振兴成果, 进一步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加大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抽检力度, 扩大抽检范围, 增加抽检批次。要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 特别对分布偏远、设施落后、管理松散、水平较低的收购站, 要实行“人盯站”管理, 确保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5. 抓住草原承包这个切入点, 促进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组织、实施、制定详细的春季动物防疫实施方案。根据省市《关于做好2014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房县关于切实抓好2014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方案》,确保有效指导我县2014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接收猪瘟疫苗30万头份,猪口蹄疫58万毫升,猪蓝耳病29万头份,禽流感380万毫升,新城疫242万羽份,羊痘34万头份,牛羊口蹄疫41万毫升,全县20个乡镇,5个林场,共计发放猪瘟22.5万头份。库存7.5万头份;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放23万头份存6万头份。发放禽流感273.6万毫升,库存43.6万毫升。发放新城疫180万羽,库存62万羽。发放羊痘25.3头份,库存8.7万头份。发放牛羊口蹄疫23万毫升,库存18万毫升。全县3月11日之前,疫苗全部发放到个乡镇,全县共计116名村级防疫员参加春防。3月27日统计,全县牲猪存栏36.12万头、牛3.5万头,羊38.68万头、鸡252.2万羽、鸭7万羽。全县猪瘟、牲猪口蹄疫已完成注射158个行政村,占总存栏比例60%。蓝耳病完成59个行政村,占总存栏比例22%。鸡新城疫完成157个行政村,禽流感完成130个村,占总存笼比例59%。羊痘完成81个行政村,占总存栏比例31%。牛羊口蹄疫完成154个行政村,占总存栏的56%。
二是落实春季动物防疫物资、资金保障。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拿出30 000元防疫辅助物资采购资金,用于春防期间防疫物资、免疫反应的药品治疗费和防疫员培训费,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强化防控措施。要求防疫员按照"乡不漏村组、村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针不漏剂"的原则,逐户逐畜逐禽进行防疫,做到免疫注射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同时加强春季畜禽规模场户的,防疫实施监管,必须按时按要求注射各种疫苗,集中免疫后进一步加强口蹄疫、禽流感的二次强化免疫各种。
四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县级兽医实验室疫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和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畜禽集散地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重点监测,做到有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重大疫情突发和蔓延。
上半年,面对严重的旱灾,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好我乡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坚强面对自然灾害,在做好防疫、检疫检验和畜牧科技推广等日常工作的同时,坚持把生猪“三百”工程建设、林下养殖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主抓,畜牧业在受灾情况下依然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完成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就半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
截止本年第二季末,我乡大牲畜存栏23966头,比上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增长1.94%,其中黄牛存栏11567头,同比增长2.06%,水牛存栏7392头,同比增长1.16%,马骡存栏5007匹,同比增长2.47%;生猪存栏33997头,同比增长4.25%,其中能繁母猪头;山羊存栏11798只,同比增长1.63%,其中能繁母羊5981只;家禽存栏141310只,同比增长4.74%,其中鸡存栏121090只(蛋鸡25050只),鸭存栏20220只。
肉猪出栏25016头,产肉2626.68吨,同比增长8.84%;出栏肉牛4528头,产肉520.72吨,同比增长8.38%;出栏肉羊5446只,产肉量119.812吨,同比增长16.92%;禽类出栏78190只,产肉量117.285吨,同比增长6.95%;禽蛋产量55.35吨,同比增长5.55%。实现肉类总产3384.497吨。
二、生猪“三百”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第二批生猪“三百”工程日前已顺利通过验收,我乡有10户规模养殖户和5个生猪养殖小区参加验收,经过验收,2个规模养殖户达到扩繁场标准,3个生猪养殖小区验收通过。“三百”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乡生猪养殖的标准化进程,提高了生猪饲养水平,壮大了生猪养殖规模,对稳定生猪市场供应起到积极作用。
“政策驱动、组织协调、技术扶持”是做好“三百”工程的主要经验。政策驱动主要是指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了详细的“三百”工程验收标准和补助标准,以及对建设用地等行政审批的宽松政策,同时妇联、共青团、信用社等组织部门对养殖户的小额信贷资金的扶持政策也极大地激励了各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组织协调主要是密切配合好本级政府部门和各村委会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协调,指导建设进度,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查缺补漏。我站以技术人员联挂各养殖户对场址选择的科学合理、圈舍的标准化、饲养管理的制度化、疫病防治等诸方面进行技术跟踪服务。
三、林下养殖初见成效
我乡地处低热河谷槽区,常年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大,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宜林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林下养殖就是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在果园、林地内进行林间养殖,以实现林业、牧业双效益的一种养殖模式,具有节约成本、疫病发生较少,产品绿色生态的特点。我乡四举措发展林下养殖,一是成立养殖协会负责产、供、销。二是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养殖技术培训。三是实行技术人员联挂,负责疫病防治和技术指导。四是协调养殖资金,各种贴息贷款尽量向林下养殖户发放。迄今为止,我乡发展林下养鸡存栏1000羽以上的专业户8户,养牛存栏10头以上10户。特种养殖火鸡1户,野鸡1户。
四、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畜牧生产发展稳定
面对因干旱造成的牲畜饮水困难、饲草干枯的不利局面,全民动员,积极行动,大大降低了旱情损失。主要做法: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引水管道的铺设、畜水池的新建和扩建。二、做好旱情监测,及时报告旱情。对受灾严重的地方进行重点帮扶,组织人员拉水供应。三、充分利用抗旱资金,先后共向各专业养殖户发放抗旱扶持资金2.9万元,发放消毒药品180瓶,有效缓解了各养殖户的旱情压力。四、组织技术力量加强疫病防治,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宣传发动在土壤湿润地方种植耐旱牧草,解决饲料供应不足。
五、畜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
1、饲草饲料推广:全乡共建永久窖1732m3,上年推广青贮饲料3716吨;氨化饲料537吨,青贮、氨化合计4253吨,上年全乡工业饲料销售190吨,其中配合料110吨,浓缩料76吨,添加剂4吨。继续推广以皇竹草、黑麦草、苜蓿为主的人工农田种草,由于天气干旱,牧草种植面积减少、产量有所下降,全乡共种植人工牧草1325亩。
2、畜种改良:上半年完成生猪改良2654窝,牛种改良868头,马属改良363匹,畜种改良总计3885头(窝、匹、只),其中人工授精551头(窝、匹、只),2个牛冻精改良点上半年共完成牛冻精改良131头。
六、动物疫病防治
主要是做好“春防”工作,从1月中旬开始,采取技术人员联村,村防疫员进村入户的方式对全乡牲畜进行集中免疫。
1、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口蹄疫免疫54845头(只),蓝耳病免疫22180头,禽流感免疫10080羽,免疫密度均达100%。
2、常规动物疫病防疫注射:猪瘟免疫注射37302头,免疫密度为97.88%;猪肺疫免疫注射37267头;仔猪付伤寒免疫注射15658头,免疫密度为97.32%;鸡新城疫免疫注射122380羽,免疫密度为98.76%。
3、驱虫:完成生猪驱虫16521头,驱虫率96.21%;牛驱虫8723头,驱虫率95.64%;马骡驱虫3821匹,驱虫率97.33%;羊驱虫11321只,驱虫率100%。
七、畜牧兽医行政执法
产地检疫开展面、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面均为100%。上半年完成动物市场检疫头8932(匹、只),产地检疫头44170(匹、只),运输及屠宰检疫头7638(匹、只);动物产品市场检疫97.1吨,产地检疫301.54吨,运输及屠宰检疫99.24吨。进行兽药抽检1次,饲料抽检1次。
八、主要工作措施
1、早计划、早布署,把工作任务分解,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今年工作,在年初就理清工作目标,制定出实施方案。把我站人员分为检疫检验组、诊疗组、畜牧科技推广组以及防疫组,各组人员专门负责相应工作的开展,年终考核以各组工作完成情况为依据。
2、认真贯彻实施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政府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并及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做到上下级沟通、配合。
3、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县畜牧局和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为我乡畜牧业发展出谋划策,并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抓发展,分管领导直接进行工作指导,并提出实施意见,保证了我乡的畜牧业发展有一个好的组织环境。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充分认识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抓好防疫、检疫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发展规模养户和小区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带动我乡畜牧业快速发展。
九、下步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规模养殖户培育,巩固发展生猪“三百”建设成果,大力发展林下养殖规模。
2、组织抓好下半年的秋防工作,全力做好重特大动物疫病防治,按质按量完成防疫目标。
3、完善内部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全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保障畜禽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城乡有效供给为目标,突出重点抓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依靠科技,强化服务,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确实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综合生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一、取得的成绩
(一)、生产方面
1、生猪存栏17241头,栏达12238头.2、家禽存栏188000只,同比减少90600只, 出栏247500只, 同比减少44800只。
3、肉牛存栏1647头, 同比增12.02%, 增加198头;出栏533头, 同比增47.28%, 增加252头,。
4、肉羊存栏3398只, 同比增1.44%, 增加59只;出栏855只, 同比增5.03%, 增加43只。
5、禽蛋产量345320公斤, 同比增4.35%, 增加15020公斤。
6、牛奶产量达22990公斤, 同比增1.86%, 增加427公斤。
7、生产仔猪10616头, 同比减少15.35%,减少1630头。
(二)、防疫方面
1、猪瘟免疫19906头次, 仔猪副伤寒免疫13287头次, 猪蓝耳病免疫17289头次, 猪口蹄疫免疫17376疫免疫, 防疫密度为100%。
2、鸡新城疫免疫344400只次, 禽流感免疫402700只次, 法氏囊免疫318150只次, 减蛋综合症免疫250500只次, 鸭瘟免疫29800只次,防疫密度为100%。
3、牛W病免疫1588头次,羊W病免疫3738只次。
4、狂犬病免疫4432只。
(三)、疫情监测
1、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200份;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200份。
2、猪W病感染情况监测15份;猪W病免疫抗体监测30份。
3、猪瘟抗体监测25份;猪瘟带毒状况监测10份。
4、猪蓝耳病病原10份;猪伪狂犬病15份;猪圆环病毒病15份。
5、牲畜布病30份;奶牛结核病30份。
(四)做好抗旱资金、抗旱消毒药品的使用工作
今年我镇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造成部分畜禽饮水困难,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为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我站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抗旱资金9600.00元、抗旱消毒药品。及时把抗旱资金9600.00元、抗旱消毒药品发放到养殖户手里。
二、基本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措施落实到位
面对畜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各级领导加大了工作的领导力度。除定期召开畜牧工作会安排部署生产外,还不时对工作上的难点给予即时解决。对疫情防控,严格按“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认真发动组织村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督促检查。
(二)、划片包干,落实生产、防疫责任制
为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增强科技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人员实行绩效管理。就是把全镇的七个村委会划为三个片区,每人负责一个片区,每个片区的生产、防疫由其负责,与年终的考核挂钩。
(三)、认真组织培训,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
在大规模组织培训缺经费的情况下,全站认真开展了入村入户的培训计划。根据全镇养殖点多面广的复杂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一是组织规模养殖相对集中的跨马、小里村等开展集中培训;二是对分散的养殖户根据其养殖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入户培训;三是对村组科技联系户和示范户采取定期的跟踪养殖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生产水平还相对较低,对市场和价格的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随着国内外疫情的发展变化,防控形势严峻,防疫压力较大。
(三)、受土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养殖户缺乏中长期的养殖规划,对绿色养殖和安全养殖的观念认识不到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工作经费不足,难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几点建议
1、增加工作经费和科技培训力度,提供养殖户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效益。
2、加强引进畜禽的检测管理,建立严格的引进和防控措施,严防疫情的传入,向管理要效益。
五、下一步工作要点
(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严格疫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乡镇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二)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
大力宣传和推广养殖业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指导养殖户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开展各项技术服务,从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优化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三)抓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
一是转变本站干部作风。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二是认真抓好落实。引导使养殖业向产业化集约经营方向发展。三是抓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项目,促进全县养殖业生产更上一个新台阶。
党组织工作总结
哈密市畜牧兽医局自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来,按照市学习型党组织办公室的要求,结合畜牧系统实际工作,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创建活动,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着力点, 着重打造高素质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全系统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和科学发展能力,为建设现代畜牧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主要工作
1、成立了由局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局长为副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创建工作的部署和组织实施。基层各支部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专人负责。在全系统上下形成了一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措施保障。局创建学习党组织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定期研究、组织学习、部署工作,召开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动员大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并对经费、物资的保证和学习日活动作出了具体安排。确定了办公室一名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推进,切实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机关和基层支部还为每名党员干部配备了一本学习笔记本,专门设立了一处学习室,并要求机关和基层支部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和自学,进一步发挥了学习的能动效应。
3.加强指导。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定期深入基层支部进行督查和抽查,并通过检查、验收、反馈等环节,确保创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组织了2次对基层支部创建工作的督查,抽查了三个支部的自学情况,全面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管理。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局督查组约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要求立即进行整改,提高创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践水平。领导小组制订和完善了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会学习制度。
4.制订学习方案。局党总支根据市学习型党组织办公室和机关工委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包括《关于进一步推进哈密市畜牧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畜牧系统读书月活动方案》、《畜牧兽医局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等。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管用的党内学习、培训体系和机制,营造了一种基层支部和全体党员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用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习型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畜牧系统党建新格局。
5.建立学习制度。为有效推动和约束党员的学习行为,我们建立了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学习考勤、学习档案等制度,并针对实际学习过程,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问题,提出新措施、丰富新方案,促进推进畜牧业重点工作和项目。我们发挥“下基层解难事”等载体模式,把所有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与基层支部、党员对接,主动为基层单位和困难党员排忧解难,扶危助困。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学习考核、激励、保障等各项制度,使创建活动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一个组织科学、内涵丰富、方法多样的学习体系。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健全机制,创设条件。不断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加强对学习的考核,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考评机制。及时整合建设资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增加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持,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
2.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坚持推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
3.进一步抓好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按照上级精神的要求,深入学习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加深认识和理解。加大对内、对外宣传,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平台。
上半年,哈密市畜牧兽医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的一定的成果,但是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下半年,我们将积极寻找差距,积极借鉴其他单位的创新举措,学习他们的成功做法,创新载体,继续深入推进畜牧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哈密市畜牧兽医局党总支委员会
张钰局长就2013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做了整体回顾, 就如何做好2014年全省畜牧兽医各项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张钰局长指出, 2013年,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 基本完成了“一个提高、两个提升、两个努力确保、四个增长”的目标任务。全省畜牧兽医工作再上新台阶。
畜牧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畜产品产量连续增长, 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据行业统计, 2013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476万吨、383万吨和629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3.71%、2.89%和3.67%;全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80.9%、92.5%、95.9%、51.1%、58.2%, 同比提高0.9~1.2个百分点;全省由乳品企业主导经营的奶站达357个, 占总量的20.4%;有933个奶牛小区实行了“四统二分”的管理模式, 占奶牛小区总数的64%;全省畜牧产业化产值达775亿元, 同比增长7.93%, 全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0家, 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发展到31个。饲料产业集团化步伐加快, 今年新评定省级饲料名牌产品6个, 总数达到了24个;全省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1家, 年产3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4家, 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26家;全省饲料产量1300万吨, 饲料工业总产值37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6%和7.7%。全省通过GMP认证的兽药企业达到151家, 年产值35亿元。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稳步提高
严格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 全省签订防疫责任状4.48万份;培训防疫人员2.54万人 (次) ;建立免疫小分队5165个;对2.01万个养殖场实行了驻场监管;免疫抗体和病原学检测15.88万份;新增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7953个, 总数达1.89万个, 占备案规模养殖场的68.9%, 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
监管工作实现常态化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草原防火责任体系进一步常态化, 签订各类监管责任状或责任书49万份。开展专项整治、大检查行动和督导检查活动, 全省出动执法人员33.35万人 (次) , 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18.61万个, 核查各类违法线索73起。
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印发了《河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规程》, 建立了检测机构考核评审专家库, 对考核通过的颁发考核合格证书, 准许使用检测考核标志。
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
全省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已实现省级部分统计数据系统报送, 为生产及价格监测和生产形势研判提供了依据。
工作作风进一步有效转变。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835件, 全部及时办结;下放行政许可3项, 取消3项。
张钰局长强调指出, 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必须全面把握新形势, 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和精神, 增强工作活力和动力,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2014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要适应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规律, 重新明确工作定位, 由行政抓生产向市场调生产转变, 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转变, 由产业指导向技术服务转变, 充分发挥宏观指导、微观服务、依法监管职能。要依靠科技、依靠法律、依靠政策, 努力实现“三大转变”, 即由一般的全面推动向重点带动转变, 由单纯的抓产业发展向产业安全、产业综合协调发展转变, 由畜牧兽医部门单打独斗向多部门的合作参与转变。
2014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按照“促发展、强监管、保安全、护生态”的工作思路, 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 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 发展与保护并举,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统筹谋划, 协同推进, 强化疫病防控, 狠抓产业监管, 健全保障体系, 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全年目标任务概括为“一个保证、两个提升、三个力争、四个增长”。一个保证是保证全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两个提升是畜牧业发展结构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畜牧业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三个力争是力争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力争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力争不发生等级以上草原火灾;四个增长是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80万吨、390万吨、630万吨, 饲料总产量达到1330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2.3%、2%、4%和2.3%。
关于畜牧业发展重点问题
2014年畜牧产业发展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 即抓示范区、示范场发展, 抓乳粉业发展, 抓畜牧业链条经济, 以此来带动提升全省产业发展水平。
关于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扎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着力抓好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切实落实监管责任;积极推进畜禽粪污治理。
关于依法治牧, 提高监管水平问题
严格依法监管;切实发挥监管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切实强化对相关项目的监管。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问题;对策
1 基层畜牧兽医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1 畜牧兽医产业重要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连接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而畜禽生产流通中的主要问题一直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满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难以做到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法律不完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的趋势,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而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新秩序和结构合理的畜牧兽医队伍,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指导生产,组织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职能,加强兽医站的能力和服务职能建设,对推进畜牧兽医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基层畜牧兽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主要分布在乡镇,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结构合理的队伍,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组织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1.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疫队伍老化。基层防疫队伍老化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 2)工作任务越来越重。3)工作环境较差。4)经济和政治待遇偏低。5)多种因素导致免疫失败,防疫人员信用度受到挑战。1.2.2 对策 1)建立基层防疫人员进出机制,加快基层防疫队伍知识化、年轻化步伐、专业化步伐,确保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稳定。2)增加基层防疫人员数量,减轻防疫人员劳动强度。3)加强村级组织支持防疫工作力度,改善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环境。过去,提倡各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由村级负责组织、协调动物防疫,防疫人员只负责注射。而现实情况是各级行政机构、尤其是村级的组织职能在淡化,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仍然在继续恶化。要强化村级组织协调动物防疫的职能,各村级要有专人组织防疫,派专人保定家畜,改善防疫人员工作环境,确保防疫进度和质量。4)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确保防疫质量,加大基层畜牧资金投入。5)加强免疫注射各环节科学管理,提高防疫效果。
2 规范管理,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2.1 乡镇畜牧兽医综合站处在防疫工作的前沿 是开展防疫工作的重要主力由于机构改革,一些非专业干部调人乡镇畜牧兽医综合站,致使防疫工作的必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防疫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尽快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培训,多做总结和多多交流,多推广。全面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使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另外,加强法制宣传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管理办法,依法管事。
2.2 加强基层的人员队伍建设,就要创造稳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要建立和强化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一支专职的动物防疫队伍,理顺体制,明确职责,积极改善人员待遇,切实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
2.3 提高防疫水平及对突发疫情的处置能力 要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动物疫情要实行动物防疫工作实现数字化,全面掌握疫情动态、实现疫情源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畜牧兽医人员太多、整体素质较低、畜牧兽医人员不从事本职工作的现象比较严重。要努力创造良好条件,吸引人才加入兽医防检队伍,要从大专、本科毕业生中吸收、培养年青人才,充实到这支队伍中去。
2.4 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按有关政策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按职责和条件,采取按需设岗、按岗用人、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办法,以公平公开的竞争优先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
3 小结
2009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为重点,发展畜产品及加工龙头企业,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治,推广实用技术,实施健康养殖,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饲料、兽药安全监测检查,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呈现出了畜禽总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养殖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2009年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畜禽饲养量持续较快增长。截至2009年底,牛、羊等草食畜稳步发展,预计全县牛存栏达到17.864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8.15%,同比增长0.5%;羊存栏1.4781万只,完成年计划的97.24%,同比增长1.8%;出栏牛2.6323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4.0%,同比增长1.12%;出栏羊0.4886万只,完成年计划的94.0%,同比增长0.4%;奶牛存栏51头。猪、鸡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生猪存栏43.8630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8.57%,同比增长2.4%,出栏25.6851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5.13%,同比增长3.4%;家禽出栏200.8701万只,完成年计划的100.44%,同比增长5.3%。
二是畜禽产品产量稳定增加。截至2009年底,预计全县肉蛋奶总产量1.9823万吨,同比增长2.8%。其中,肉类产量1.940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5.37%,同比增长3.1%;禽蛋产量358吨,完成年计划的71.6%,同比增长0.6%;奶类产量60吨,完成年计划的54.5%,同比减少42.3%。
三是畜牧业产值显著增加。预计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3.467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8.2%,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0.5%,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根据中共澜沧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部署,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自2009年3月31日正式展开,到2009年8月31日结束。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积极行动,突出主题,结合实际,务求实效,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我局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县委学习实践办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进一步提高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全局意识,强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二是进一步理清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着力解决不和谐问题,认真梳理好发展思路,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群众和社会的工作能力。
(二)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畜牧业发展
今年,我县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扶持生猪、奶牛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开展能繁母猪和奶牛补贴及保险工作。全县完成2009年度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共承保能繁母猪42678头,保险公司为养殖户理赔1829头,赔偿金额137万元,2010年度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现正在进行中。2008年度全县补贴能繁母猪43174头,应发放补贴资金431.74万元,惠及全县31711户养殖户,但由于中央配套资金未到位,而我县财政困难拿不出资金来垫付,所以按实际到位资金每头75元发放到养殖户,共发放补贴资金323.805万元,待中央资金到位后再补发每头25元。
(三)规模养殖有了新发展,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规模化养殖项目的实施:实施规模养殖场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基础。2007年至2008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发展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刺激了生猪养殖的发展,澜沧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007年度项目通过邀标,于2008年9月10日正式开始施工建设,项目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上允猪场50万元,勐朗猪场50万元,2009年4月竣工并通过了县级验收。2008年度项目于2008年12月28日开始施工。项目建设总投资50万元,其中远山猪场、益民猪场、魏岩林猪场、石兆忠猪场、拉巴猪场各10万元。2009年7月竣工并已通过县级验收。2009年度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已批复,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万元,农户自筹30万元,其中糯福回民河猪场、上允德强猪场各4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业主养殖生猪的积极性,规模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2007年5月和2008年4月的两次猪价暴涨及长时间养猪高效益的拉动,激发了多方发展养猪的积极性,建成的猪场纷纷扩建,一批大型养猪场新建投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生猪养殖规模达300头以上,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有22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7户,规模养猪户主要分布在上允、竹塘、东回、勐朗,生猪出栏最多的乡(镇)是上允镇年出栏肥猪达5万头以上,占全县年出栏生猪的五分之一,其次是勐朗、糯扎渡、谦
六、东回、竹塘、文东、富帮、发展河等乡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
二是景迈、芒景景区养殖外移项目建设。完成芒景翁基生猪养殖户外移78户,养牛户外移25户,项目投资51.6万元;
三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建设。2008年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涉及谦
六、南岭、竹塘、惠民、拉巴、文东等6个乡镇6个村民委员会的退耕户938户,棚厩建设27400㎡,青贮窖建设800M3,饲料地建设410亩,开展科技培训12期2000人次。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30%,项目总投资为288.6万元。2009年度投资172.44万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实施方案现编制完成并上报。
(四)抓好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网络
根据《关于云南省2008年新增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疫控„2008‟28号文件精神,下达我县新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12个乡(镇),下达建设资金143.76万元,每乡镇投资11.98万元,其主要功能为1间业务办公用房;1间为化验室;1间为资料室;1间为疫苗、生物药品室。项目建设工程于2009年1月8日开工建设,现已开工建设10个乡镇,已完工10个乡镇,建设面积约1600平方米,资金已投入149万元。余下两个乡镇正积极准备建设中。物资仪器设备已按项目规划发放到各乡镇。
(五)引进推广畜禽良种,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一是加大畜种改良工作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全县开展猪种改良34680胎(次),其中猪人工授精26180胎(次);完成牛品种改良2923头,其中冻精配种1856头(其中黄牛1172头、水牛662头、奶牛22头),累计产犊1168头,其中黄牛820头、水牛331头、奶牛17头。二是引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2009年引进投放高峰种公牛6头,分别投放在糯扎渡、勐朗、竹塘三个乡镇。
(六)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大力推进生态草食畜发展
2009年推广种植牧草2074亩,其中一年生黑麦草84亩,臂形草、皇竹草1990亩。利用桔杆、青玉米、皇竹草制作推广青饲料20067吨,氨化饲料8041吨。
(七)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在年初及时召开全县防制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布署。澜沧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澜政发„2008‟156号),县畜牧兽医局下发了《澜沧县2009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澜(牧)字„2008‟48号和《澜沧县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澜(牧)字„2009‟31号文件。为使各项动物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并纳入政府年终统一考核,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县畜牧兽医局与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乡镇畜牧兽医站与各村防疫员和养殖大户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与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了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县业务部门与乡站、养殖户和屠宰场层层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的责任体系。
二是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完成牲畜口蹄疫免疫1235715头(只),其中,牛免疫注射349298头,免疫密度100.03%;猪免疫注射857116头,免疫密度100.01%;羊注射免疫29301只,免疫密度100.9%。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注射4355454羽,免疫密度101.26%;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注射841013头,免疫密度98.13%;完成猪瘟免疫注射857206头,免疫密度100.02%。完成畜禽常规疫苗免疫。完成鸡新城疫免疫注射4301236羽,免疫密度100.05%;禽霍乱免疫注射303092羽,猪肺疫免疫注射46964头,仔猪副伤寒免疫注射27542头,猪喘气病1200头,牛出败免疫注射189754头,炭疽3019头,牛气肿疽免疫注射75223头,猪链球菌病1181头,猪乙脑210头,猪丹毒126头。猪免疫反应6261头,免疫反应死亡131头;牛免疫反应1431头,免疫反应死亡36头;羊免疫反应41只,免疫反应死亡6只。
通过有效防疫,我县猪、牛、羊因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市要求的3%、1.5%和2%以内。禽死亡率为12.5%,超过任务指标数6%。
三是加大了疫情监测力度。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扩大了监测范围,提高了监测密度,全年完成春秋两季免疫抗体集中监测及日常监测牛、羊、猪、鸡共1844头只份,各种疫病的免疫效价合格率为: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0.15%(其中牛66.66 %,合格率43.62 %,羊合格率59.89%)。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1.5%。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为率为64.58 %(其中规模养鸡场合格率68%,散户合格率为63.9%,交易市场合格率64.5%)。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8.14 %(其中规模场68%,散养55.2%)。完成病原监测1432头只份,其中口蹄疫病原监测460头份,布鲁氏杆菌监测582份,牛羊蓝舌病监测96份,猪伪狂犬病监测204份,猪瘟病源学监测90头份。四是加强H1N1流感疫情防控。根据普洱市农业局《关于成立普洱市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强猪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做好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有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澜沧县畜牧兽医局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对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作了布臵和安排:一是及时成立以畜牧局局长为组长,疫控中心主任、监督所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做好应急物资的贮备和建立防控猪流感应急预备队。三是及时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布臵和安排工作,并制定出澜沧县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工作方案下发。三是及时将情况通报到各乡镇,做好值班安排,迅速开展疫情排查和监控工作。经排查澜沧县无疫情情况。
(八)强化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积极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活动。组成专项检查组对我县18个重点兽药、饲料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整治,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违禁兽药饲料。全县有兽药经营户57户,共检查兽药经营户45户,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车辆21辆(次),在检查过程中,查处无证经营兽药3户,收缴兽药489袋,价值4471.50元,查处经营假劣兽药5户,收缴假劣兽药238袋,价值2393.50元,并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未发现经营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兽药和添加剂的现象。全年产地检疫各类动物78066头(只);屠宰检疫各类动物88347头(只),检出并处理病害动物201头(只);出县境检疫21329头(只),出县境动物二维码佩戴率达100%;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开展运输检疫各类动物71226头(只),车辆1669辆(次)查出无证运输动物765头,车辆35辆。
二是深入开展畜禽养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了以生鲜牛奶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对奶牛养殖环节、饲料(药品)安全使用、疫病防控和牛奶销售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对奶牛养殖投入品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及对存栏奶牛紧急开展了“两病”检疫,对检疫合格的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同时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按照《澜沧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整治外国牛的要求,开展了边境、公路、县、乡、村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监督检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全年监督检查规模养殖大户144户(次),监控养禽户25户,流通环节巡查监督81次,监督检查交易动物市场25个,对冷冻畜产品经营市场巡查监督36次,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治。在专项整治外国牛中,立案调查无证经营大牲畜贩运案2起,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新办规模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55户。
(九)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增加畜牧科技含量 一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监督执法培训。2009年县乡畜牧兽医专业人员70人分三批参加了由普洱市农业局主办的农业行政执法培训,全面提高畜牧兽医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我局举办了三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和检疫人员参加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参训116人(次)。同时还举办了三期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为了切实提高培训效果,我局积极组织专家编写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参训207人(次)。通过培训,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执法队伍逐步建立完善,加强了制度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和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完善了村级防疫体系。
二是强化畜牧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深入畜牧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普及技术知识,推广畜禽良种、高效养殖和秸秆利用等技术,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水平。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班92期次,发放技术资料2730份(册),培训养殖户5045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猪生产成本高,疫病风险大,市场预期难测,特别是当前的活猪及其产品价格波动大应引起高度重视。二是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畜牧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整体生产水平及科技含量低。三是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更加关注,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检验检测能力不高。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检验检测能力有待加强提高,畜产品检测检验还不能正常有效开展工作。四是龙头企业起点低、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弱。五是饲草饲料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每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增幅不大,农作物秸杆利用转化程度不高,现有草地退化严重,产草量不高,制约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四、2010年工作安排
(一)目标、任务
畜牧业产值:3.6亿元,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0%。
肉类总产量:2.1637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6.3%。(其中:猪肉1.485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1%:牛肉0.3312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0%;羊肉0.01275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0%;禽肉0.22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10%)。
禽蛋产量:410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15%。奶类产量:80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25%。畜禽存栏:289.22万(头、只、羽)(其中:猪45.6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4%;牛18.22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2%;羊1.52万只,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3%;禽236万羽,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
畜禽出栏:250.27万(头、只、羽)(其中:猪27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1%;牛2.76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羊0.51万只,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禽220万羽,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10%)。
(二)重点工作 一要加快规模化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要按照管建结合的原则,在积极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注重已建规模场的巩固、完善和提高,促其满负荷生产,及早发挥效益。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环保化”的建设原则,积极建设好2009年度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户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对建成养殖户的后续管理,确保各个养殖场都能见效益。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户考核验收制度,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二要强化动物防疫,确保畜牧业安全。要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强制性免疫工作,确保各项防疫密度达到100%。要严把活畜、屠宰“检疫关”,依法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运输、交易各环节查证验物等监督措施,严格控制外疫传入,严厉打击经营染疫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要严把环境卫生“消毒关”,对屠宰场、交易市场、养殖大户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要加大动物疫情监测力度,确保畜禽安全。
三要抓好品种改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以生猪良种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我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依法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生产秩序,确保供种安全。积极引进畜禽优良品种,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全县良种普及率。通过逐步实施良种补贴,千方百计引导和鼓励扩大基础母畜养殖数量,提高能繁母畜的饲养比例。继续加强人工授精改良工作,提高授配率和受胎率。
四要加大兽药、饲料行业监管力度,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切实加强兽药、饲料的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落实和舆论宣传,着力构建兽药、饲料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把我县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全面加强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兽药、饲料经营市场,规范养殖行为。要积极争取投入和支持,加快动物疫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添臵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增强检测能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五是狠抓项目工作,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要继续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和项目管理,确保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顺利完成。巩固完善肉牛热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肉牛基地建设续建项目和牛冻改点建设完善项目的实施。要早准备,早动手,结合我县项目优势,加大争取国家、省、市扶持项目申报力度,更多地争取政策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提升我县畜牧业发展水平。
六是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继续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抓好各类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加强草原保护。要强化畜牧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启动畜禽生产信息统计、价格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科学、及时的生产统计和预测预警体系,及时采集、分析、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养殖户调整生产结构,实现市场均衡供应,降低养殖风险。
2009年,全省畜牧兽医系统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线和“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和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影响,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扎实开展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以良好的作风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畜牧业的总体情况是: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生猪价格波动剧烈,养殖效益有所下降;牛羊禽兔市场趋好,养殖效益持续上升,助农增收日益突出。预计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945万吨、155万吨和6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7%、6.65%和5.3%;畜牧业产值1955亿元,同比增长3.8%(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受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影响,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减少30元,同比下降5.33%。
一、2009年全省畜牧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现代畜牧业发展提质扩面。一是资阳、遂宁、眉山现代畜牧业试点成效显著。三市不断创新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资阳四海集团10万吨畜产品精深加工、遂宁齐全生态博览园、眉山王家渡食品165万头生猪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蒙牛(眉山)公司和现代牧场落成投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三个市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17%、15%、24%,比全省平均增幅分别高1、2.5、8个百分点。二是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生猪调出大县从48个增加到52个。预计全省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肉鸡10000只以上,年末存栏奶牛20头以上、蛋鸡20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面分别达到39%、35%、30%、44%,分别比上年提高6.9、4.5、3、3.7个百分点。三是良种面和养殖效益有所提高。2009年,全省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67.08%,牛、羊、禽、兔的良种面分别达到38.83%、86%、83.6%、86.71%,分别比上年提高2.05、0.82、0.98、0.76、0.5个百分点。按照当前价格测算,农户自繁自养一头肥猪可盈利150元左右,饲养一头肉牛可获利1500元,饲养一只肉羊可获利200元,饲养一只肉鸡可获利8元,饲养一只肉兔可获利8—10元。四是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进入由局部试点转向重点推进阶段。借鉴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经验,总结近年来现代畜牧业试点成效的基础上,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在资阳召开了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进一步明确了2012年、2015年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按照省政府《意见》和现场会议精神,为确保2012年建成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我局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完成了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申报评选工作。全省确定了50个重点培育县,3个现代畜牧业带动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试点县,2个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
(二)重大项目和灾后重建全面推进。今年我局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支持,争取到位畜牧业专项财政资金25.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16亿元、省财政资金5.5亿元),全省145个畜牧业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6.07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全社会畜牧业投资38亿元,力争达到50亿元”目标任务。畜牧业灾后重建稳步推进。2009年51个重灾县已落实中央和省级畜牧业项目资金5.85亿元,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投资25.85亿元,共开工项目234个,其中在建163个,完工71个。39个重灾县共恢复重建圈舍1019.08万平方米,占规划的49.35%;种畜禽场92个,占规划的115%;畜牧兽医站162个,占规划的15.55%;修复草地47.41万亩,占规划的21.26%;及时补栏畜禽2509.83万头、只(其中生猪260.35万头),恢复生产能力71%,个别县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三)有效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2009年2月以来,我省生猪价格与全国同步大幅下跌,一度跌破盈亏平衡点,长时间在低位徘徊,导致农民畜牧业收入有所减少,实现畜牧业助农增收目标难度加大。对此,我局多措并举应对生猪价格波动,努力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我省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我省已完成《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编制,为生猪生产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项目支持。二是在全国率先启动了2万吨冻猪肉储备(折合生猪100万头),遏制了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的势头,增强了养殖户市场预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三是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组织10270名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联系农户5.18万户,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指导农户科学安排生产,实现联系户人均增收118.3元。四是加大生猪省外市场开拓力度。根据生猪产地检疫统计,全年出省活猪758.46万头,同比增长4.27%。由于应对措施及时有力,全省没有出现卖猪难,没有非正常宰杀能繁母猪,规模养殖户(小区)信心尚未动摇,稳定了生猪生产基础,全省能繁母猪和育肥生猪存栏持续增长,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全国。
(四)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一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省新增销售过亿元畜牧龙头企业18家,畜牧业亿元企业达到123家,全省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6%以上。二是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全省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600个,龙头企业及各种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568万户,占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总数的52%。三是市场开拓力度空前。我们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我省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先后组织动员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2009杭州优质农产品迎新春大联展”和第十届西博会,以承办全国畜牧业暨饲料工业展览会为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营销四川畜牧业”的经贸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累计签订了50.9亿元的购销投资合同。
(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力。坚持预防为主,堵防结合,强化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处置等关键措施,面对严峻的动物疫情形势,我省保持了清净无疫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170个县完成改革任务,聘请了50584名村级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21个市(州)、88个县正式成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是强化基础免疫。采取市(州)集中交叉抽样、省上统一检测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的方式,强化免疫效果评价和目标考核。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81.1%、93.34%、85.04%、92.14%,高于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三是强化检疫监管。认真落实检疫“四到位”要求,生猪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6%以上,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全面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管,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全省91个公路防疫监督检查站坚持24小时值班,严格把关堵源。四是强化监测报告。完成各种动物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近10万份,并对6400万头猪只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临床监测,未发现感染病例。五是强化应急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及时储备并更新应急物资,积极推进跨市(州)区域联防,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疫情处置做到“早、快、严、小”。今年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在我省德阳举行,我省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水平受到农业部领导高度评价。
(六)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大力推行健康养殖。积极组织无公害产品基地和产品一体化认证。2009年新增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产品85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产品分别达到640个、448个。在146个县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达100%。二是加强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饲料、兽药企业全覆盖检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投入品安全。三是加强执法监督。集中开展整治活禽经营市场和打击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专项行动,在全省178个县实施“放心肉”工程。四是加强质量检验检测。2009年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共抽检饲料4584批次、兽药产品910批次、畜产品7329批次。饲料和兽药产品平均合格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畜产品中抗生素、生长素、色素、瘦肉精、蛋白精(俗称“三素两精”)等违禁物质均未检出,磺胺等药物残留均未超标,全年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七)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集中力量编制了《四川省藏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更多支持,2009年新增退牧还草960万亩,国家投入3亿元,实施范围新增6个县,全省累计完成退牧还草7500万亩。扎实开展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2万户农牧民户平建设围栏草地400亩和改良草地40亩等民生工程。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强化草原防火,全年无重特大草原火灾发生;加快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建设,引导牧民发展人工种草和冬春牧草贮备,增强抵御雪灾能力;抓好鼠虫害防治,完成草原鼠害防治752万亩、虫害防治606万亩,新增无鼠害示范区443万亩。
(八)深入推进扶贫为主的民生工程。升钟库区初步建立了生猪、獭兔、山羊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库区乡镇人均牧业增收530元以上。投入畜牧建设资金5973万元,完成了阿坝州畜牧业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年度计划。强力推进巴中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落实资金730万元,完成3年投资任务的73%。确定了“林下生态鸡养殖”发展项目和示范村,以点带面启动旺苍县革命老区贫困乡村发展特色畜牧扶贫工作,省局直接联系的示范户当年户均增收1918元—2071元。配合环保部门完成6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源综合整治。
(九)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执政兴业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省委、省政府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全面启动龙日场153户牧工住房建设,彻底改变过去牧工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制订《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办法》、《四川省畜牧兽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切实做到行政审批 “两集中、两到位”。制订《畜牧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二、畜牧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2010年全省畜牧业的总体趋势。生产总量持续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生猪价格窄幅波动,养殖效益不稳定,牛羊和小家畜禽价格稳定,效益较好。
(二)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一是明年生猪市场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2009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第三季度开始回升,到9月中旬基本结束。综合考虑7、8月份价格回升出栏量大、传统消费旺季、玉米和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去年第四季度猪价以稳定为主。但2010年生猪价格波动可能性大,养殖收益面临挤压。主要原因是:本轮生产周期深度调整期短,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总量的比重高于9%(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总量的10.5%),并多处于繁殖高峰期,产能过大的情况未根本改变;吉林、黑龙江、湖南、等部分省(市)近年规划的生猪发展目标高,一旦全面实施,将可能造成生猪供给过剩;猪肉储备的周期是6个月,明年上半年抛售今年的储备猪肉,必然增大猪肉供应量。我省是全国生猪第一大省,受到的影响更大。二是由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对我国出口猪肉持续封关,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猪肉出口呈现出口市场减少、出口量减少的特点。今年1—11月我省冻猪肉出总量同比下降13.4%。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境外疫情多发,周边地区形势严峻,俄罗斯发生非洲猪瘟,国内河南、山东等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源分布较广,特别是当前人间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急剧增加,病毒从人向动物传播难以避免,虽然我省尚未发现猪禽感染病例,但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在世界各国严格进口标准,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提高,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小的问题、个别事件容易炒作放大,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我省畜牧业散养比重较高,产加销环节多,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加之监管的质量标准、技术支撑、检验检测等体系不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
(三)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政策措施驱动有力。今年国家出台《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特别是西部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中央正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继续落实和完善金融、土地、产业等方面政策,必将有力促进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省政府今年出台《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从政策层面破解发展规模养殖用地、融资、风险等难题,初步形成了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市场拉动潜力巨大。根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年人均肉类消费不到19公斤,城市家庭人均肉类消费不到39公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肉类消费将逐年增加。预计全国年新增肉类消费量80万吨以上。三是当前严峻形势是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机遇。多年实践证明,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机遇,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从生猪生产的形势看,市场价格波动对散养农户影响较大,但尚未动摇规模养殖户(场)信心,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养殖户,出栏一头育肥猪仍有150元左右的养殖效益,让养殖户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散户养殖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给传统养殖向现代规模养殖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将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攻坚破难,努力推动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上新台阶。
三、2010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确定的 “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两大重点,坚持“富民为本、产业优先”原则,以培育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以创新推广发展机制为动力,加快推进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和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户(小区)”发展模式,在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户(小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继续实施新增100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提升生猪品质,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特色小家畜禽,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目标任务。2010年计划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79万吨、164万吨、7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2155亿元。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畜牧业完成投资35亿元,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50万头,新增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50元以上。扎实推进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37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力争示范片覆盖250个行政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3万户,户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三)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现场会议精神,加快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建设步伐,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生猪以提升品质为重点,抓住牛羊禽兔市场价格持续趋好的机遇,加大畜禽养殖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养殖效益。科学规划良种繁育场布局,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和运用,在提高生猪发展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色小家畜禽。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把2010年确定为畜牧业标准化推进年,制定《关于开展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各类畜禽养殖的技术规范、圈舍标准和农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的参考指标在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上进行公开,供各地选择,以圈舍等养殖设施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和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重点,成立生猪、家禽、家兔和牛羊养殖四个科技服务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发展规范化的各种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为农户提供品种改良、饲料兽药直供、疫病防控、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服务,强化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培养,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养殖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引导作用、农民建设主体作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推行“六方合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种畜禽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大项目建设。一是努力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指导异地重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实行沼气统建、集中养殖;就地恢复重建的民舍及院落,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圈舍。加快种畜禽场、市场服务体系重建,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抓好畜牧业大项目建设。结合“十一五”发展目标及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做好项目储备和“十二五”规划制订,积极争取农业部及相关部委支持。三是强化目标管理和项目监管。把灾后恢复重建和项目建设相关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市(州)畜牧兽医部门,作为目标考核的重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上。
3.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一是强化甲型h1n1流感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加强养猪场综合防疫,做好应急准备,强化应急处置,做到“早、快、严、小”,坚决防止甲型h1n1流感向动物传播。二是突出抓好强制免疫,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和日常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保证免疫质量。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按照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分析预警能力。充分发挥村级疫情观察员的作用,加强疫情举报核查,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四是强化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果断处置疫情,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五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畜禽交易市场实行到场、到点、到户检疫,继续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各项工作,严防非洲猪瘟流入我省。六是坚持群防群控。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
4.切实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纪律、最扎实的工作,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深入开展饲料和兽药 “全覆盖”检测,保障投入品安全。二是加强养殖监管,加快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规模场养殖档案,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四是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加大对畜产品中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和磺胺等兽药残留的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提高监测频次和密度,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
5.切实抓好畜产品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完善和强化畜牧信息采集制度,加强对生猪等重要畜产品的市场监测与预警,充分利用生猪产销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系统,通过畜牧信息网站、农经网等平台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加强与物价、统计、商务等部门的横向信息沟通,实现产销信息对接,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指导广大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市场风险。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组织动员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畜产品经纪人、畜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畜产品推介会、对接会,加强网络营销,促进产销衔接,努力提高我省生猪等优势畜产品省外市场和出口市场占有率。
6.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建设。一是积极争取落实牧区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主动做好《藏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衔接工作,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继续争取退牧还草扶持政策,扩大在我省的实施范围,增加人工饲草地、灌溉草场等建设内容,争取国家把我省纳入草原生态补偿试点范围。二是强化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抓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结合牧民定居行动、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加快草地改良和牲畜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牧区优势特色畜牧业,做到“牧民有住房、牲畜有棚圈、草地有围栏、冬春有贮草”,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三是加快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抗灾保畜等草原防灾减灾工作,保护好草原生产能力;指导牧区加强草畜改良,加快牲畜周转和出栏,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联户牧场、科技园区等发展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指导红原、炉霍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7.切实抓好畜牧兽医系统自身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今年全面完成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任务,适时启动国家动物防疫二期工程,进一步健全疫病防控体系,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努力实现“以改革促防疫、以防疫促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和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畜牧业“四法三条例” 学习,规范部门执法行为,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畜牧部门的职责。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执政兴业能力。三是加强畜牧系统行风建设。坚持把关注民生、解除民困、帮助民富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的政治任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营造 “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行业新风。继续发扬“四个特别”的作风,为推进“两个加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强牧富民”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构筑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为首要任务,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畜牧业,努力提高畜禽产品数量、质量,保持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肉类产量4.01万吨,同比增长11.4%;蛋类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11.4%;奶类产量7.83万吨,同比增长0.3%。生猪出栏量达到48万头,同比增长13.9%,能繁母猪存养量3.7万头,同比增长3.9%。全市牛存栏达到3.12万头,同比增长0.3%。家禽存养量达到392万只,同比增长3.7%。特种毛皮动物存养量达到700万只,同比增长14.1%。全市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0.5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2010年畜牧业发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落实畜牧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以项目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2010年累计争取畜牧业无偿资金项目9个,申请省以上资金1228万元。一是2010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项目投资1879万元,申请省以上投资600万元,对我市6个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场实施标准化改造。二是201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335万元,申请中央资金120万元,对5个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三是2010年荣成市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总投资550万元,申请省以上资金142万元。在8个奶牛养殖场和1个奶牛专业合作社推广秸杆青贮、微贮技术,将我市建设成为秸秆养畜示范基地,发展生态养殖,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荣成市嘉盛奶牛专业合作社恒大化工崖头奶牛养殖场标准化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3万元,申请中央资金50万元,对崖头奶牛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标准化水平。五是奶牛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推广项目。申请上级资金40万元,在全市规模奶牛养殖场,开展TMR饲喂、DHI测定等奶牛养殖新技术推广。六是奶牛主产县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申请中央资金130万元,为全市26个基层畜牧兽医站配备动物疫病快速诊断设备、疫苗贮存及畜牧良种技术推广冷链设备394台(套),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站疫病诊断及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七是2010年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项目。将3家养殖场列为示范基地,申请奖励资金55万元,用于完善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八是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确定国家级示范场3个、省级示范场4个,申请奖励资金75万元。九是动物防疫冷链建设项目。申请补助资金16万元,购臵设备34台(套)为5个畜牧养殖重点镇和7个重点村配备冷链设备,增强防疫物资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在建项目管理,积极推动项目建设。通过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和水平。共完成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973万元,申请上级资金489万元。一是2009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738万元,申请省以上资金360万元,对5个规模奶牛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项目09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3月按期完工,在由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中,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验收。二是2009年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8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方案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项目单位完善项目档案、财务账目,做好项目建设现场指导,项目于9月份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三是2009年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6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24万元。通过招标为市畜牧兽医站购臵仪器设备89台(套),已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检验检测能力。四是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项目。申请省级资金25万元。在全市存栏200头以上规模奶牛养殖场推广。通过推广应用,有效提高我市奶牛养殖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行无公害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创建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饲养过程、市场销售的全程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一是鼓励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今年全市共有恒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疃奶牛场、崖头奶牛场、威海环山养殖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二是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将淼海实业有限公司、百晟禽业有限公司、星日畜禽养殖场列为示范基地,通过完善基础实施和加强经营管理,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认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根据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活动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符合要求的畜禽养殖场进行现场考评,最终确定将恒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疃奶牛养殖场、桃园种禽有限公司、威海环山养殖有限公司列为国家级示范场创建单位,南桥头良种畜牧养殖场、淼海实业有限公司、俚岛杨夕英养鸡场和益生种禽上庄肉鸡场列为省级示范场创建单位。
(四)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确保百姓得实惠。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工作,及时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养殖户手中,提高养殖者生产积极性。争取惠农政策项目6个,落实省以上资金369.39万元。一是落实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对符合条件的456个饲养场户的3089头优质后备母牛按每头5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发放补贴资金154.45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30.89万元)。二是落实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申请补贴资金68.71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13.74万元),为全市14315头能繁母猪投保,有效降低能繁母猪市场风险,稳定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三是落实生猪良种补贴。申请国家级资金96万元,对全市2.4万头能繁母猪进行良种补贴,每头能繁母猪补贴40元。四是落实奶牛良种补贴。申请省级资金22.76万元,采购优良品种荷斯坦奶牛冻精细管15172支,对全市7586头能繁荷斯坦母牛实施改良。五是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误工补贴。争取补贴资金61.2万元(省级资金15万元)为全市102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发放误工补贴,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六是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争取经费191万元,采购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加大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积极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重点推广自然养猪、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秸秆综合利用、水貂改良饲养等技术。第一,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实施自然养猪法的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推广自然养猪法养殖户35户,铺设发酵床面积4.1万平方米。第二,积极推广现代奶牛生产技术。在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全部实行DHI测定、TMR饲喂、秆秆青贮、标准化挤奶等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为每日农牧有限公司引进价值50万元的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设备,全面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第三,抓好特种毛皮动物实用技术推广。省局和中国农科院特种动物研究所“不同生态区优质珍贵毛皮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确定人和镇刘成功水貂养殖场为试验单位,同时在我市建立特种毛皮动物试验基地;加强与省内外12家狐狸规模场合作,引进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狐狸养殖场,提高产仔率和成活率;加强与双良饲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毛皮动物浓缩饲料、屠宰加工和裘皮交易市场项目建设,促进我市特种毛皮动物发展。第四,积极开展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畜牧兽医专家下基层”和“畜牧科技人员联系千场万户”行动,组织畜牧、兽医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调研我市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困难;组织科技下乡,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国家惠农政策、动物疫病防控与治疗、畜禽优质品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精心开展畜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组织养殖场户参加各类养殖培训班60期,培训人员6700余人次,全面提高我市的畜牧业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
二是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做好生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减少疫病传播,降低生产成本。全年累计完成生猪人工授精6.55万头次,奶牛人工授精7586头,人工授精率分别达到95%和100%。
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突出的位臵,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政府和市编办的批复,重新划分科室及相关站(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进一步健全市、镇、村三级防控体系。二是积极筹建村级动物卫生室。按照畜牧养殖资源与业务需求,全市累计建设村级动物卫生室10处并正式投入使用,把动物防疫网络延伸到基层,补齐防疫“短板”。三是强化应急机制,应急措施落实到位。修订完善《荣成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充实补充应急预备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重点加强镇、村两级防控队伍建设,全市已组建镇级防控领导机构26个,应急预备队26个共592人,村级防疫员1020人、疫情报告员900多人,组织应急预备队进行应急演练,保证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扑灭。四是抓好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认真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工作,免疫密度、免疫证发放率、免疫标识佩带率和免疫建档合格率均达到100%,有效保障我市连续10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五是严格检疫监督工作。重点抓好元旦、春节、两会、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节日期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第一,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对全市持证的7家生鲜乳收购站进行科学规划,通过整合取消4家保留3家,进一步规范购销记录、设备消毒、质量自检等规章制度,将生鲜牛奶收购、生产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同时按照抽检计划定期从生鲜乳收购站抽取样品检测,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行为,全年累计抽取样品96份,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第二,强化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在全市26个基层畜牧兽医站、26家兽药经营店、25个规模养殖场和101家获证鱼粉生产企业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员,增强全程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放《关于加强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管理的通知》125份,督促经营企业守法经营,规范我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市场,在4月份全国饲料企业抽检中,我市4家鱼粉生产企业在农业部山东区域检查企业中名列前茅,受到检查组高度评价;加强对兽药企业的监督检查,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没有发现一例经营违禁药品和伪劣兽药情况。第三,积极推进兽药GSP认证工作。下发兽药GSP认证工作通知,选派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分赴乡镇兽医站和个体经营企业敦促、指导其开展GSP认证,目前已有12处单位通过GSP认证工作,15家企业提交认证申请。第四,做好畜牧业投入品及畜产品抽检工作。制定详细的抽检计划,将抽检任务落实到基层畜牧兽医站,定期从生鲜乳收购站、规模养殖场、无公害企业等抽取饲料、生鲜乳、鸡蛋(鹌鹑蛋)等送检,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全年累计抽检样品2260余份,未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同时协助省畜牧兽医局抽取10个批次兽药、5份猪肉、3份猪肝、2份生鲜乳样品进行产品质量监测,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得到省局的口头表扬。
(三)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加快规模化养殖步伐。有效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为引导,积极推进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步伐,全市规模养殖比例不断提高,各类规模养殖场2900余个,规模养殖比例占70%。奶牛、生猪、蛋鸡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75%、52%、80%。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今年共成立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21家,吸收会员1500余人。在合作社管理上,加强专业合作社指导和服务,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各项制度,增强合作社的组织能力、服务水平、带动作用。
(四)加快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一是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带动战略和大力推进山东半岛高端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的要求,制定生猪、奶牛和裘皮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规划,以加工出口示范区建设带动和促进我市畜禽养殖持续健康发展,有效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建立生猪产业化发展体系。由山东环山集团有限公司、荣成市泰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养殖户代表拟建一个畜牧合作社,总投资2亿元,建设5000头母猪繁育场1个,改造2500头母猪繁育场2个,建设550头肥猪的标准化猪舍120个,实现年出栏肥猪20万头,建成仔猪繁育、饲料生产、肥猪养殖、生猪屠宰加工、出口销售的一条龙生猪产业集群,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公司+农户+屠宰深加工”的新型养猪业发展模式,在3-5年内把荣成建设成为一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努力实现生产方式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五)认真组织好山东省兽药行业“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研讨会。经过前期积极筹备,9月2日-3日山东省兽药行业“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省畜牧兽医局、各地市畜牧兽医局及省内著名兽药企业的领导、企业家120余人参加会议。项福进局长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我市畜牧业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会后组织与会嘉宾参观了石岛管理区、经济开发区、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等镇(区)、企业,展示了荣成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深与会领导、嘉宾对荣成的认识与了解。
(六)积极做好联系重点企业工作。立足本职,将创先争优活动与联系重点企业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深入扎实开展工作,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联络员不定期(平均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交谈,及时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对于部门权限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对于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市级领导汇报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及时帮助解决。二是全力争取资金扶持,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共争取项目6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50.42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推动企业上档升级。三是抓好养殖新技术推广,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企业所属的奶牛场开展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和奶牛精细化饲养技术推广项目,进一步规范生鲜乳生产,提升饲养管理水平;组织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金钥匙”工程、“中国奶农培训计划”及“奶牛标准化饲养场建设与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奶牛养殖实用技术应用。四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指导企业开展无公害认证,企业所属大疃奶牛养殖场和崖头奶牛场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为大疃奶牛养殖场申报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示范场,于8月份正式通过农业部达标验收。
(六)强化机关党建工作,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机关。
一是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兽医工作管理体系,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完成11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优化中层干部队伍,提升畜牧系统战斗力。二是开展效能提速活动。紧紧围绕“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这个核心,认真开展以“严肃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服务行为”为主题的效能提速活动,通过开展签订职业道德承诺,举办知识竞赛,开展学习体会征文和金点子征集等主题实际活动,有效增强畜牧系统干部职工的行政效能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畜牧系统服务能力。三是认真开展、落实“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事,请市民监督”活动。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发展战略,结合部门职能,做出四项公开承诺,并建立承诺践诺台账,实行承诺践诺事项销号管理,定期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广泛接受监督。年初制定的四项承诺均按时完成,尤其是在水貂疫苗引起水貂死亡事件中,积极与厂家协调搞好救助,全市800户养殖户救助金640万元全部发放结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广泛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创先进党员活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形成了广大党员立足本职争优秀,发挥共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强烈氛围,有效增强畜牧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五是开展党员创业帮扶工程。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精挑20名技术骨干成立帮扶联络员队伍,对口帮扶43户养殖户,解决养殖技术、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累计帮助5名创业党员争取80万元创业贷款;为帮扶对象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240余人次;提供有价值信息180余条次;办实事110件;引导13名创业党员加入合作社。六是积极探索合作社党建工作。成立荣成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党建协会,吸引21家畜牧合作社加入,增强合作社协作与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我市畜禽养殖市场竞争力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七是做好帮扶工作。出资7.5万余元为帮扶的大疃镇小玑村村整修文化广场、村委办公室、订阅报刊等,在解决村委办公条件的同时,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出资4000元为5户“联亲户”送去化肥、大米等慰问品,解决生产、生活所需。八是严格落实“人人当讲师”活动。每周安排一名干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或爱好特长精心准备讲课材料为全体机关干部授课。通过此项活动开展,摈弃了机关干部学习只局限于传达文件、读读报的陈旧模式,创造了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干部队伍的新的理论学习模式,推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九是继续贯彻廉政建设和禁酒令。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禁酒令,全系统全年无一名干部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仍存在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一是畜牧业规模养殖程度不高;二是畜牧技术服务体系有待提高;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三、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以促进畜禽养殖增收为目的,通过国家畜牧业政策的实施、畜牧业项目建设的带动,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畜牧业,努力提高我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确保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3.6亿元,继续保持10%的增长,主要畜产品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4.1万吨、4.5万吨和8万吨;生猪出栏53.4万头,牛存栏3.14万头,家禽存栏405万只,特种毛皮动物存栏800万只。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建立规范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 规模养殖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牛、猪、鸡、特种动物规模比重分别达到77%、58%、86%和92%。一是在抓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等9个在建项目跟踪的同时,做好新项目储备和规划编制,年内争取省以上资金1600万元;争取对全市5户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场、5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争取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6个、质量安全示范基地3个;二是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畜禽生产,年内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企业8家,总数达到47家;三是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新上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全市统一规划和环保要求,到2011年底全市自然养殖法用户44户,发酵床面积达5万平方米;新增规模场沼气20家,总数达到310家,沼气容积达1万立方米;秸秆青贮9.5万吨,青贮玉米3万亩。
(二)以畜禽良种繁育为重点,建立高效的畜牧科技支撑体系
年内举办各类养殖培训班10次以上,培训养殖专业户5000人。与四职联合办学,开办畜牧兽医专业,三年全日制中专,国家承认学历;加大执业兽医技术培训,争取三年时间所有基层兽医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执业兽医资格;加快奶牛和生猪良种推广步伐,奶牛改良率达到100%,生猪改良率达到95%以上;引进美国金箔尔和大连金州黑水貂,水貂改良率达到75%;狐狸改良率达到80%,争取将水貂品种改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列入国家项目。
(三)以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建立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
奶牛产业:中晟乳品新建一处300头规模养牛场,嘉盛乳业完成2处牛场标准化改造。通过嘉盛奶牛专业合作社、中晟奶牛合作社把乳品收购点压缩到3个,将奶牛产业在畜牧业中率先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肉牛产业:争取我市2个规模肉牛场列入省级以上示范场;毛皮产业:重点协助人和镇与沈阳双粮饲料有限公司建立以水貂饲料厂、毛皮屠宰、交易、加工为链条的特种毛皮生产一体化模式,争取年内饲料厂、毛皮屠宰达产;生猪产业:加强泰祥集团宝竹肉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的质量监管,协助抓好二期工程的筹建和存栏30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开展泰祥集团与规模场定点收购和合作经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生猪养殖模式试点,新增联营规模场35家,总数达到65家;完成环山集团2个2500头仔猪繁育场改造项目,组建由环山集团给养殖户担保贷款、饲料专营“公司+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肉鸡产业:以埠柳振兴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带动肉鸡养殖发展,争取新建5个年出栏2万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场;力争荣成“元宝鸡”列入国家濒危养殖品种保护项目;蛋鸡产业:把蛋鸡养殖做为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的重点,年内新增存栏5万只以上蛋鸡场6家,总数达到18家;完成泰祥集团存栏20万只蛋鸡场项目建设;通过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再投资,在荣成新建1-2个种蛋鸡场,以此打造山东最大蛋鸡养殖基地;合作社建设:新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6家,总数达到52家;以俚岛海科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鱼粉协会,各类协会总数达到11家;同时以鱼粉协会名义争取荣成鱼粉国家地理标志申报成功。
(四)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建立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积极配合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类保障体系,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积极推进市畜牧站实验室认证工作,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免疫率达到100%,确保我市连续11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同时加大对特种动物的防疫和疫病防控。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城西宝竹肉食品有限公司和埠柳振兴肉鸡屠宰厂进行驻场检疫,加大对畜牧生产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大天鹅防疫监管。
(五)以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严厉查处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对外来生猪肉制品统一检疫,发放合格证,实行市场准入制,杜绝不合格的畜产品流入市场,确保我市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15家兽药经营企业年内完成兽药GSP认证工作,对未通过认证的经营单位坚决取缔;协助寻山街道和山东正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抓好正合生物制药厂的建设;严格落实生产行政许可制度,积极配合市政府和环保局规范鱼粉生产企业,坚决打击无证生产;继续实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抽检各类样品2300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和违禁兽药及其化合物的行为。
(六)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推动全面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行政效能提速年”成果,“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事、请市民监督”,加强队伍教育培养,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提高执行能力,不断推动畜牧工作上台阶。一是重视党组建设。积极谋划改进领导班子建设的思路、方法和举措,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和决策制度,落实工作纪律和作风纪律;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长效机制,层层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公开廉政承诺;完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和党风廉政建设评议内容,激励鞭策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全面实行党务公开工作,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推行“党员考评积分办法”,实现党性教育、党性分析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坚决执行“禁酒令”,坚决杜绝赌博、酒后开车等违纪问题发生。二是严格干部管理。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杜绝在选人用人、干部管理上的不正之风;着眼于正气、才气、灵气、锐气、素质与能力提高,有计划的组织各基层站站长培训,特别是信新任站长的培训提高,同时,落实后备干部教育培养措施。三是强化职工培养。以人人当讲师、自主选学、专家下基层、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强化职工教育培养效果。制定推行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管理人、教育人,增强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端正行风政风。建立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实限时办结、AB角岗位、责任追究、督查调度、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制定机关优化服务措施,出台服务承诺,聘请畜牧系统行风监督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围绕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包村扶贫、植树造林、党员创业帮扶、畜牧行业党建协会、农民合作社协会、信访稳定、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全市中心工作等任务。
今年以来,县畜牧兽医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县委、县政府“四个发展”为工作宗旨,以“科学发展,强牧惠民”为工作抓手,大力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加快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着力抓好养殖方式转变,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等工作,取得了畜禽养殖快速增长、基地建设规模扩大、疫病防控有力有效、质量安全不断加强、竞争优势明显提升的优异成就。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
截止第三季度,全县实现肉类总产量达10754吨,同比增长7.8%;奶类总产量798吨,同比增长15.3%;蛋类总产量5625吨,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猪出栏123850头,同比增长12.5%;羊出栏14479只,同比增长7%;家禽出栏766640只,同比增长11.2%。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2、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
2009年我县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家;种畜禽场6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82户;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2个。2009年,通过政府引导,全县新增规模养殖场38户,拉动民间投资近5000万元;全县11个乡镇兽医站全部完成了基础改造,配备了全新的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县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初,全县三干会把推进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的着重点落实到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推进措施上,努力实现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县2009年一号文件规定,要切实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对于投资额在50—999万元的新建或扩规上档养殖企业,给予5—10万元的补贴;对于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县财政一次性给予投资额10—20%的资金补贴。目前,我县已核实符合条件的投资额在50—999万元的新建或扩规上档养殖企业36户,补贴资金达260.85万元;核实符合条件的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养殖企业4户,补贴资金将达917.8万元。目前补贴资金正在审批落实中,有望12月20日前资金下发到位。
4、抓好奶站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全县奶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9年4月1日全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后,我们根据会议精神积极运筹,通过总体规划,确定投建苏店镇东庄村大鹏生鲜乳收购站,韩店镇寺庄炎欣养殖公司生鲜乳收购站。这两个生鲜乳收购站目前建设情况为:苏店镇东庄村大鹏生鲜乳收购站土建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处于安装设备调试阶段,各种制度已上墙,《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正在申办中,12月中旬可正式运营;长治县炎欣养殖公司生鲜乳收购站已颁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从8月份起正式投入运营,日收购鲜奶2吨,各种记录健全,制度规范,达到了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
同时,为保证奶牛户生产的生鲜乳直接送往居民家中的质量安全,我们积极按照监测计划开展了生鲜乳质量监测工作,截止目前,累计监测三次,共抽查50户,质检50户,合格50户,其中炎欣生鲜乳收购站监测达到了两次。
5、抓好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全年无大疫
2009年,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日趋严峻的形势,从强化体系建设、落实防控措施入手,加大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并取得了全年无大疫的优异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健康养殖业发展。
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继续按照国家、省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在2007年启动实施全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村级防疫员100名,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县、乡动物防疫机构得到完善和加强,职能和关系得到强化和理顺,村防疫员报酬得到提高、队伍得到加强,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动物防疫体制机制。
二是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全年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0余万元,落实2009年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1个。至此,11个基层站全部告别60、70年代的危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并新增加了全套的仪器设备。县乡两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增强,检测、诊断、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是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稳定。按照 “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人间不感染”总体防控目标,年初召开了全县畜牧兽医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落实了各级政府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要求,层层落实签订责任状,完善了防控责任体系和追究制度,做到了任务到人、措施到位、追究到人。
四是认真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强化了免疫、检疫、监测和消毒工作。加强了检疫监督,严防外疫传入。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设立20余个畜禽报检点,免费发放禽流感等各种疫苗402余万毫升、猪瘟等疫苗639万头(羽份);各类消毒药品32吨,全面开展了国家规定的5种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和饲养场消毒工作,完成畜禽疫情监测2万头份,抗体合格率均大于国家标准要求70%以上。防、检、监措施落实到位,实现了全年无大疫的防控目标。
五是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针对世界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严重蔓延,为应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局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要求各乡镇一要做好畜禽的排查、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二要加强养猪场综合防疫管理,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和养殖场(户)消毒灭源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检疫管理。四要加强应急准备,强化应急防控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报告、有效反应,及时应对。五要加强联防联控,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六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定点联系制度。
6、认真开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防疫水平根据省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的安排和全省重大动物疫病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精神,我县行动迅速,高度重视。3月12日召开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向东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组。整治行动以“三查三强化”即: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查基层防疫人员工资和经费落实情况、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查政府和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真查找问题,全县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基层防疫员工资经费落实情况、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情况以及制度建设情况四个方面着手共查找出30个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全部得到落实解决。6月29日,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整治验收组对我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验收,对我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县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专项整治工作基本份符合我省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和验收标准,并具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特点。
7、抓市场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监管。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畜禽产地检疫15万头(只羽),畜禽屠宰检疫4000头,检出病畜2头。二是切实加大饲料、兽药安全使用等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今年,全县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对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肉类销售摊点、兽药饲料门市等市场进行检查,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100余户次。三是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2009年共对50户养殖大户、重点户使用的饲料进行库房内抽取饲料样品,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四是及时开展生鲜牛奶生产、鲜奶收购加工、饲料生产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五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全县共查处各类畜产品流通经营违法案件1起。通过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对畜禽贩运户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保障了畜产品交易顺畅流通。
8、积极应对雪灾,尽快帮扶养殖户恢复畜禽生产
11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我县普降历史上罕见的暴雪,使许多养殖场户的畜禽圈舍倒塌、畜禽被压死压伤、饲草饲料被掩埋,经济损失巨大。为了切实做好全县畜牧业雪灾抢险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帮助受灾养殖场户渡过难关,11月13日我局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县畜牧业雪灾抢险及有关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以片为单位,由局长、副局长带队,及时了解各乡镇养殖场户受损情况,核实乡镇站办公用房受损、畜禽圈舍受损(倒塌、危房等)、畜禽死亡、畜禽生产性能受损以及饲草饲料受损等详细情况,对受灾情况进行了现场录像或照相。二是由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牵头,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强化冬季易发生流行的牲畜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加大了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力度,严禁私自出售病死畜禽,对死亡动物畜禽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由县局生产科牵头,制定冰雪冷冻天气条件下畜禽饲养管理技术方案,切实加强畜禽防寒保暖措施,组织机关包乡镇干部深入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排除隐患,杜绝次生灾害发生。同时,督促养殖场户加大饲草饲料储备工作,尽快帮助养殖场户恢复正常生产。四是由办公室牵头,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雪灾抢险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组,要求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服务站)站长亲自抓,并把此项工作当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目前,全县受灾养殖户排查摸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受损养殖户也已开始着手清除积雪,并积极恢复正常生产。
9、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升队伍素质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局把学习实践活动做为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发展的难得机遇,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工作,着力查找制约和影响我县畜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存在问题
1、我县畜牧生产正处在散养向规模标准化生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技术人才需求剧增。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造成监测技术和技术力量等方面不足。
2、基层站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增大,人员老化,影响防疫工作开展。
3、畜禽产品和畜牧投入品监测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检测仪器和设施缺乏,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亟需加强。
4、工作经费不足。
5、本部门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实施畜禽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计划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末,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实11530吨、5882吨、758吨。具体工作任务是:
1、大力实施畜禽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工程
发展畜禽规模健康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和条件。2010年着重从养殖场区建设标准化、畜禽品种标准化、饲养工艺标准化、日常管理标准化、环境控制标准化、卫生防疫标准化、产品收集标准化等环节着手,大力度推进畜禽规模健康养殖。2010年要在2009年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这些环节的普及和推广,使全县畜禽规模健康养殖规模更大,普及程度更广、水平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2、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动物疫病防控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2010年要全面提升全县动物疫病诊断水平和基层疫病防控水平。全面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加强畜禽标识和免疫档案监管,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加强动物诊疗和职业兽医监管,加强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水平,保障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畜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生态的畜产品。2010年全县要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要通过抓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通过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加大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建立畜产品质量公告制度,强化畜产品质量认证等保证畜禽生产环节安全,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狠抓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项整治工作,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项整治行动是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有力保证。此项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得到了省验收组的肯定。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我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要结合我县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断充实专项整治的工作内容,着力解决全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防疫意识,逐步建立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长效机制,依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决把防控动物重大疫病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人,责任到人、追究到人。
5、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良种化水平。当前畜牧业增长方式已开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既为我县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畜禽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即对种畜禽场的生产条件、良种引进、管理水平、防疫免疫等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要建立种畜禽引进申请制度和售后跟踪服务制度。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建设种畜禽场,有计划地引进优质种畜禽,加强自身培育,开展联合育种,提高育种水平。
6、狠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加大广大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和开展畜牧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竞赛活动;二是鼓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再学习;三是继续坚持每周一、三、五为机关集中学习日,雷打不动;四是以全县目前开展的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为契机,狠抓畜牧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勤政、高效”的干部队伍形象。五是加强执法素质建设。以贯彻实施《畜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手段和执法水平。主动接受监督,着重提高执法效能,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好畜牧业经济秩序。进一步提升依法监管的能力。
【畜牧兽医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乡畜牧兽医站上半年工作总结10-10
县畜牧兽医局宣传思想工作汇报12-30
区畜牧兽医工作总结06-04
乡镇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10-21
畜牧兽医站某年工作总结11-24
畜牧兽医创新10-25
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思想总结12-05
畜牧兽医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10-12
畜牧兽医名词解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