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梦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读红楼梦(精选8篇)

解读红楼梦 篇1

红楼梦解读

我们都经受过林黛玉的痛苦她从一个尖锐的,总带着质疑眼神的少女,变成了一个通晓事理的姑娘。与此同时,她感觉到自己的眼泪也越来越少了,成长,也意味着耗损。闫红今天 10:03阅读(9.3万)贾政,宝玉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不经过奋斗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即便是你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如此卑微,都能令你心脏强劲,眼神明亮,静如处子,脱如狡兔。命运剥夺了贾政打造这样一个自己的机缘。闫红10月19日 09:32阅读(29万)贾母为何不为黛玉做主黛玉的婚姻,既然是老太太一句话的事,她为什么不早早发下这句话来?另一方面,贾母执意将宝钗视为透明,也是意味深长。闫红10月12日 09:43阅读(93万)喜鸾的心事她们都是小家碧玉,共同拥有的资源,都是三个字:生得好。叶倾城10月1日 10:49阅读(80万)平庸者就活该得不到爱—— 不可爱的人,让人拿什么来爱?我并非花容月貌,我也没有一技之长,我智商平平,情商也只是“人笨事皆难”,但平庸者,就不应该得到爱吗?叶倾城8月20日 11:46阅读(108万)林黛玉何曾目无尊长?—— 启阵说红楼之八如果说,林黛玉日后有爱使小性子、多愁善感、说话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之类缺点,导致她遭遇的不幸,那么,贾府长辈尤其是贾母、贾政、王夫人诸人负有相当的教养之责。丁启阵8月15日 10:20阅读(59万)可以当妈,别当奶妈—— 宝玉心中的另一个死鱼眼珠子都说宝玉最爱护女性——错了,他心目中的女性仅包括青春正好的美丽女孩子,珍珠一样明丽。婆婆妈妈们不是女性,无才无貌的傻大姐也向来无缘进入群芳谱。叶倾城8月5日 14:38阅读(116万)胡文彬自叹“朽木”著名“红学家”拒绝公开指证“红学界”长期隐瞒陶洙伪造贩卖“脂砚斋评本”的事实。陈林7月23日 11:06阅读(24万)抓住男人的胃,未必抓住男人的心—— 薛姨妈的糟鹅掌鹅信与沈太太的莴笋圆子大部分男人,不是美食家。也许要到老了,他们才能懂得,女人亲自下厨代表了什么。可是到那时,女人也老了。叶倾城7月22日 10:27阅读(93万)“芳名”背后是文章《红楼梦》里的名字,大多都内中有文章,但相对于贾雨村、甄士隐这些巧用谐音的名字,我更喜欢丫鬟们名字里藏着那份委婉用意。闫红7月13日 09:08阅读(72万)晴雯,她只在那三千弱水中对于宝玉,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告别不断割舍的过程,一章章筛选,逐一放弃,留下那两三个,而晴雯,是被放弃被筛选掉的。闫红6月24日 12:41阅读(99万)“拥钗”是反文学行为—— 启阵说红楼之七我认为,由“拥黛”转向“拥钗”,是对文学的背离,对《红楼梦》的亵渎。他们这是把《红楼梦》当成了《列女传》,把曹雪芹当成了卡内基!丁启阵6月18日 10:47阅读(56万)笔迹专家已亮剑—— 权威专家鉴定陶洙伪造“脂评本”无论是最后的误判,还是第一步坚定的结论,公安部门权威笔迹鉴定专家方邡严肃认真的鉴定意见,对陶洙伪造“脂评本”和“红学界”长期隐瞒真相的罪恶行径都是毁灭性的打击。陈林6月11日 16:26阅读(47万)钗黛和好之谜—— 启阵说红楼之六曹雪芹之所以要用不小的篇幅,浓墨重彩表现钗黛和好,我认为很可能是欲擒故纵的伏笔,为了更深刻地揭露宝钗的虚伪,更鲜明地衬托日后钗黛矛盾,更震撼地凸显林黛玉泪尽人亡的悲剧丁启阵6月6日 11:49阅读(60万)陶洙伪造“脂评本”(下)—— 百年“红学”第一造假大案告破,事实清楚,人赃俱在前文举例论证陶洙伪造“己卯本”和“庚辰本”,那么陶洙伪造其它“脂本”的指控是否能成立呢?陈林5月31日 11:28阅读(51万)既生黛玉,何生宝钗在争夺贾宝玉的过程中,薛宝钗虽然有“金玉良缘”、家庭背景、身体比较健康、处事周全等优势,但是,相比于林黛玉的跟贾宝玉相处时间长、情趣相通、价值观念相近、善于表达感情等优势,一直处于下风。丁启阵5月28日 15:15阅读(62万)勘破虚实是枉然—— 也来谈谈《红楼梦》虽然可以揪出书中许多虚实来,但又如何呢?其实以笔说故事的人,头疼事之一便是被人追着问,某段情节是真是假?朱天衣5月24日 14:32阅读(44万)陶洙伪造“脂评本”(中)—— 百年“红学”第一造假大案告破,事实清楚,人赃俱在我坚信找出陶洙的亲笔笔迹对比“脂本”笔迹,就是对“红学界”肆虐近百年的“脂本”谎言的直接致命一击。陈林5月19日 11:32阅读(40万)林黛玉适合做结婚对象吗即使是在《红楼梦》时代,比起公认“贤惠宽厚”的薛宝钗来,林黛玉也是更加合适的对婚对象。丁启阵5月19日 10:34阅读(67万)陶洙伪造“脂评本”(上)—— 百年“红学”第一造假大案告破,事实清楚,人赃俱在我坚信,找出陶洙的这种亲笔笔迹,对比“脂砚斋评本”,就是对百年“红学”第一造假大案的致命一击。陈林5月4日 15:38阅读(36万)假如林黛玉当上荣国府管家—— 红楼说梦之一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本是一种劣势生活境遇。但是,倘若赋予黛玉管理家族财政的大权,这种劣势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省却亲情嫌疑、利益羁绊的“客卿”优势。丁启阵3月26日 11:30阅读(129万)食色,性也—— 红楼梦里的好味道孟子说:“食色,性也。”如果来个歪解:“食与色,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亦是对的。像那个薛蟠,是好色之人,与宝玉低回再三的“意淫”不同,他贪婪、粗鄙,只求肉欲,不讲情调。闫红2月22日 10:44阅读(66万)笔迹鉴定有章法—— “特殊笔画”和“特殊结构”是确证陶洙亲笔伪造系列“脂本”的关键面对十几部承载造假者数十万字迹的假古籍“脂砚斋评本”,笔迹鉴定就变得相当容易,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司法部门刑侦专家来定案,大多数普通民众就能清晰辨别。陈林2月17日 11:49阅读(48万)宝钗的“无情”与有情她不像宝玉那样有着盲目的安全感,也不像凤姐以为有个法子可以常保家族基业,她知道聚散兴衰是人世必然,虽然家业尚可维持,她已做好衰败的准备。闫红1月16日 12:45阅读(48万)谎话连篇陶北溟—— “红学”诈骗元凶之一陶北溟生平迷雾及揭秘陶北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金石书画领域(包括创作、收藏和鉴定)享有很高的地位,在“红学”诈骗的舞台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陈林1月2日 10:42阅读(35万)“乱臣贼子”陶兰泉(中)—— 伪造“红学”假古籍元凶之一陶湘丑行累累我对日本人的刻苦和细致相当敬佩,日本学界的认真严谨也令人刮目相看;可是,仓石到死也不知道,日本“红学界”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都被陶湘、陶洙和董康伪造的“程乙本”所欺„„陈林2013年12月4日 10:12阅读(24万)谁伪造了“曹雪芹”和“脂砚斋”(上)—— “甲戌本”的伪造者剽窃了陈寅恪老师王伯沆的评点“甲戌本”必伪的事实猛然提醒了我,有关“曹雪芹”的一切材料也必定是伪造的,并且跟“甲戌本”的伪造者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陈林2013年11月18日 23:15阅读(24万)胡适的红学造假案(三)—— 胡适长期垄断“甲戌本”秘不示人并掩盖售买真相胡适根据自己心知肚明的假古籍“甲戌本”腰斩《红楼梦》,谬种流传,贻误后生,祸害百年,有罪。这将是历史的定论„„陈林2013年11月12日 11:47阅读(22万)东西南北要辨清—— 细读分析《红楼梦》作者曹頫所用的“乾坤大挪移”手法我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些人连最基本的文本事实都认识不清,就敢于说三道四,狂妄得要“腰斩红楼”?陈林2013年10月29日 14:18阅读(46万)省亲别墅即荣禧堂(下)—— 论元春省亲以康熙驻跸曹寅江宁织造府“萱瑞堂”为原型大家为什么那么多从不细读文本,从不认真考察后40回的读者,胆敢轻率断言前后文本如何如何“相互矛盾”,以至于要狂妄地“腰斩红楼”?陈林2013年10月27日 13:52阅读(47万)宝玉婚房与大观园机密—— 宝玉宝钗新房的位置透露了荣国府大观园建筑布局的重大秘密如此而言,请大家问问大家,精心谋篇布局的这位“后40回作者”,不是前80回作者本人,还能是谁?陈林2013年10月26日 10:49阅读(44万)林黛玉隐藏最深的嫉妒—— 从宝玉和妙玉住得最近看林妹妹的“小心眼”林妹妹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根本原因在于大量情诗显示李商隐是个多情公子,经常跟女道士、尼姑甚至歌妓眉来眼去。心眼儿最重的林妹妹最怕贾宝玉也是这么一个情种„„陈林2013年10月17日 20:33阅读(22万)大观园里放风筝—— 从第70回放风筝的地理位置看“脂本”妄添文字的荒谬错乱红研所的“红学家”们放过风筝,会放风筝吗?“脂本”之伪,在放风筝这一情节描述上再一次凸显出来„„陈林2013年10月14日 20:09阅读(18万)“曹雪芹遗稿”的拙劣快闪—— 围绕假新闻“《红楼梦》后二十八回手稿回到祖国”的种种荒唐表演大家不知道的是,张贵林的骗术表演,比起“红学界”的“专家”“学者”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张贵林的骗术容易被戳穿,“红学家”却更具欺骗性。陈林2013年10月12日 15:46阅读(22万)“曹雪芹”根本不存在(下)—— 再论“曹雪芹”是曹頫创造的小说人物前人未曾了解的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恰恰在小说中隐藏并暗示了多重证据,不但足以指证作者的真实身份,而且设下了种种令作伪者丑行败露的圈套。陈林2013年10月9日 11:05阅读(23万)天上掉下来个薛宝琴宝琴的到来,试出那友谊和爱情的坚固,所以她要才貌双全,要人人称羡,要得到最夸张的褒奖,再由作者峰回路转地告诉我们,宝玉,已经择定了他那一瓢饮。天上掉下个薛宝琴,宝琴姑娘,是为了证实别人的故事而来的。闫红2013年10月4日 15:26阅读(39万)“曹雪芹”根本不存在(上)—— 论“曹雪芹”是曹頫创造的小说人物“曹雪芹”根本不曾真正存在,他只是现存120回《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曹頫虚拟的小说人物,因此不但“曹雪芹墓石(墓碑)”必定是造假作伪,而且现存一切有关“曹雪芹”的所谓“史料”都是造假作伪或者以讹传讹。以下详细申论之。陈林2013年9月26日 22:51阅读(27万)“曹雪芹墓碑”绝对是假的—— 从干支纪年等小常识一举粉碎“红学大师”冯其庸主导的荒唐闹剧只要不对“曹雪芹墓石(墓碑)”这一造假事件穷追猛打,这块丑陋不堪的垫脚石还会继续间歇性上演荒唐闹剧。陈林2013年9月23日 18:26阅读(22万)胡适“脂批”的错上加错—— 由《红楼梦》所写“虎兔相逢”谈有关干支历法的正确常识“脂砚斋”时间叙述的常识性错误,不仅证明“脂批”根本就是作伪,而且完全证伪了有关“曹雪芹”的一切所谓史料。陈林2013年9月22日 09:45阅读(27万)中秋礼赞《红楼梦》—— 兼论曹頫“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与T.S.艾略特《荒原》之比较1706年到1724年,恰好是被吹嘘为超越历朝历代的“康熙盛世”,而曹頫笔下的贾宝玉如同安徒生笔下的小男孩,毫不客气地指出所谓“盛世”的华美新装不过是一丝不挂的荒唐丑态„„陈林2013年9月19日 11:24阅读(31万)盛世流氓贾雨村—— 从贾雨村的飞黄腾达看“康熙盛世”的悲惨真相贾雨村做得最狠的,应该是为求自保,对大恩人贾政一家“落井下石”。如果说没有甄士隐,贾雨村就一辈子是个穷酸„„陈林2013年9月17日 16:12阅读(54万)电视剧《红楼梦》的年龄错误—— 兼谈《红楼梦》的主角是少男少女及作者之意图尽管《红楼梦》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明白《红楼梦》的主角宝黛钗等人是一群少男少女。1987年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欧阳奋强、陈晓旭等演员都是以成年人形象扮少男少女,角色根本不能成立。陈林2013年9月16日 12:15阅读(55万)怡红夜宴排座次—— 兼谈从宴会参与人数和掷骰点数看“脂砚斋评本”“庚辰本”之伪“脂砚斋评本”和“程乙本”的作伪者,乃至后世的“红学家”,哪里知道聪明的曹頫设下的这些“迷魂阵”,轻举妄动,妄加篡改,胡乱阐释,其下场当然是动辄得咎,自投罗网。怡红夜宴排座次,就是经典一例。陈林2013年9月13日 10:07阅读(59万)宝玉“自恋”的瓦解—— 从精神分析学看“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的实质及作者意图一旦某个人被贴上“自恋”的标签,这种看似平淡的词语所包含的评价性质就是毁灭性的,它仿佛在揭露被评价者正在进行一种可怕的、病态的自慰。跟贾瑞幻想与凤姐颠鸾倒凤一般,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得好死。陈林2013年9月11日 11:09阅读(52万)贾母为何弃黛择钗—— 家族利益的算计是宝黛钗三人爱情悲剧的元凶贾母在宝玉的婚事上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宝钗而非黛玉呢?这的确是一个长期困扰广大读者的问题。我今天要给出的答复,也许有些方面是前人已经讨论过的,但这并非掠人之美,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陈林2013年9月9日 09:47阅读(248万)贾府当然在南京—— 从小说原著文本和新发现的证据论宁荣两府的地理位置“红学家”的荒谬,集中体现于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新《红》剧严重背离原著,将荣国府和宁国府安置到了北京,可笑至极。陈林2013年8月28日 10:33阅读(159万)红楼美味话鲟鳇—— 兼谈从第53回乌庄头进贡的鲟鳇鱼数量看“脂本”之伪鲟鳇鱼体大肉多,自古称为美味。早在周朝,捕捉到的大型鲟鳇鱼首先要献给天子,所以鲟鳇鱼又叫作“王鲔”„„陈林2013年8月24日 11:59阅读(160万)红楼朝贺与康熙—— 从第55回林黛玉犯咳嗽的季节异文之辨看“脂本”之伪熟悉本专栏前文的读者都知道,程甲本《红楼梦》是曹頫《石头记》传世的唯一原本真本,“程乙本”和一切“脂本”都是后世伪造的假古籍„„陈林2013年8月21日 09:27阅读(164万)

解读红楼梦 篇2

湘云是金陵四大家之一史侯的后代, 贾太君的内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 由叔公忠靖侯史鼎抚养。贾母怜惜她, 常派人去接她来贾府居住。她以憨厚开朗的秉性与大观园的众姐妹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并呈现出一种豪中带秀的名士风度。

一.难能可贵的豪爽性格

曹雪芹在《红楼梦十二曲》中, 专用一曲《乐中悲》咏叹湘云, 上半首咏其身世性格, 下半首写其不幸遭遇。其上半首为:

襁褓中, 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 谁知娇养?幸生来, 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 略萦心上。好一似, 霁月光风耀玉堂。 (《红楼梦》第五回)

论身世, 湘云是贾府亲戚中最为孤苦的一个。“襁褓中, 父母双亡”, 在湘云的记忆中, 恐怕连父母的音容相貌也没有留下来。父亲死后, 她一直由叔叔忠靖侯史鼎抚养。在叔父家中, 她是“一点儿做不得主”。当时, 史侯家中已用不起针线活的人了, 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娘儿们自己动手。有次, 宝钗问几句家常过日子的话, 她连眼圈儿都红了。

可见, 湘云在叔叔家里的生活环境和所得到的抚爱, 远不如在亲生父母身边那么融合与深厚。这样的身世, 这样的处境, 却并没有使湘云陷入多愁多虑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

其中, “霁月光风”是赞颂湘云光明磊落的胸怀, 高尚纯洁的品格。其语出自《宋史·周敦颐传》。“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 胸怀洒落, 如光风霁月。”其意正如雨后新晴, 明月皎洁, 日照和风, 草木有光。因此, 作者说湘云“幸生来, 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整部《红楼梦》来看, 湘云的个性是充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小不愉快, 在她那霁月光风般的胸襟里, 都被扔到了一边。这种豪爽的性格, 是难能可贵的。相比之下, 黛玉是含着眼泪走进贾府, 而湘云却将爽朗的笑声带进了大观园。在与众姐妹丫环的相处时, 湘云全然忘却家里的不幸, 也不像娇儒小气的淑女, 而是喜欢高谈大笑, 揎拳掳袖, 时或穿上宝玉的靴袍, 扮成男儿模样。

二.充满情趣的女扮男装

说到穿着打扮, 湘云是颇有个性的一个, 体现了她的豪爽之气。在小说中, 曹雪芹从不同角度写了她三次女扮男装。

在第三十一回, 小说通过宝钗和黛玉的对话, 说明湘云的穿着的特点, 写的很有情趣。宝钗说:“记得旧年三四月里, 他在这里住着, 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 靴子也穿上, 带子也系上, 猛一瞧, 活脱儿就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他站在椅子后头, 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宝玉, 你过来, 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 迷了眼’。他只是笑, 也不过去。后来大家忍不住笑了, 老太太才笑了, 还说:‘扮作小子样儿, 更好看了’。”

应该说, 这样的女扮男装, 完全是发自这位少女的天性, 毫无做作之意, 表现出一种活泼英豪之气。

此时, 黛玉听了宝钗的介绍之后, 又补充了一个前年正月里的事。湘云把贾母的一新大红猩猩毡斗篷披上, 在后院里和丫头们扑雪人儿玩, 一跤栽倒了, 弄了一身泥水!这段描述更显得湘云毫无拘束, 天真浪漫、活泼顽皮, 像一个男孩子。

湘云的第三次女扮男装出现在小说的第四十九回中, 湘云笑着对众人说:“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说着卸了外衣一看, 只见她:

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掩袊银鼠短袄, 里面短短的意见水红妆狐腋褶子, 腰里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縧, 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 鹤势螂形!

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小子的样儿, 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湘云这种别具一格的打扮, 把她自己那特有的英豪阔大的性格变现的格外突出。湘云的三次女扮男装, 越发显得她秀中有豪, 豪中见秀, 英姿焕发, 风流飒爽。

三.豁达潇洒的名士风度

湘云一直以“真名士”自许。我们知道, 晋朝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 不少名士遭到迫害, 社会动荡, 人心惶惶, 像阮籍、刘伶等一些豪饮放达之士, 几乎都嗜酒如命, 但内心是矛盾痛苦的。因为他们既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也不能与之展开斗争, 所以便选取了一种放旷不羁的人生态度。“是真名士自风流”这种提法在小说的第四十九回出现过。

雪天里, 湘云出谋划策, 让大观园这些“脂粉香娃们”去的习惯, 搞一个“腥啖膻膻”的新吃法, 使得宝玉、宝钗、平儿、凤姐都加盟到吃烤鹿的队伍中来。她甚至边吃边说:“我吃这个方爱喝酒, 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 今儿断不能作诗”。而且还强调:“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 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湘云的语气中透露出无比的坦率与豪爽,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 而是始终走自己的路, 这种超俗的心理是可贵的。

湘云的行酒会是别具一格的, 而她喝醉了酒的情景更令人难忘, 这些都突出表现在小说的第三十一回中。

这天, 不仅是宝玉、宝琴、岫裀的生日, 还是平儿的好日子, 一下子集中了四个寿星。恰好贾母和王夫人这天不在家, 这就为大观园的狂欢节创造了条件。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湘云, 今天是快活极了, 本来能从叔父家里来到荣国府大观园已是很高兴的事了, 今天又赶上这么热闹的日子, 那一定要一醉方休。

酒席刚开始, 湘云已不耐烦那个“射覆”的酒令, 当袭人又拈出个“拇战”时, 她第一个笑着表态:“这个简断爽利, 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 没的垂头丧气闷人, 我只猜拳去了。”当她和宝玉划拳时, 一个劲地“三”“五”乱叫, 显得直率豪爽, 非常可爱。

到底是要行酒令, 才思敏捷的湘云便开始想难人了, 她说:“酒面要一句古文, 一句旧诗, 一句曲牌名, 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 最后凑成一句, 而酒底还要关人事的果菜名。”

这天湘云虽不是寿星, 此时却已是这次酒席上最引人注意的主角, 大家都没有任何顾虑地和她开玩笑。湘云又喝酒, 又吃肉, 又和丫头们开玩笑:这鸭头不是那丫头, 头上那有桂花油?引得众人越发的笑了起来, 晴雯、小螺等一干人都走过来说:“云姑娘会开心儿, 拿着我们取笑儿, 快罚一杯才罢!”就这样, 左一杯, 右一杯, 湘云已是喝的酩酊大醉。

却说笑敞厅这边的酒席散了, 却不见了湘云, 原来她吃醉了。图凉快, 在山子后头的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 嘟嘟嚷嚷说:‘泉香酒洌……醉扶归……易会亲友’。”

好一个憨情醉态的湘云!烤鹿大嚼, 食兴豪, 芍药酣眠, 酒兴豪, 睡兴也豪, 和大观园众姐妹相比, 湘云显得豪放不羁, 不愧为“真名士”。

在《红楼梦》中, 曹雪芹把这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快然自足, 奉献给了湘云。云姑娘的心中也有许多苦闷和凄伤, 但她始终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处世, 把一切礼法都看成多余的东西, 不卑不亢。从这点看, 湘云与魏晋名士有相似之处。

在湘云的英豪阔大中, 还带着几分厚实与成熟, 几分浑朴与文雅, 因为文学艺术给了她较高的修养。比如, 她和香菱论诗, 高谈什么“杜工部之沉郁, 韦苏州之淡雅”等等, 从中可见其诗学根底。中秋夜在凹晶馆联诗时, 她的“寒塘渡鹤影”, 与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堪称警句相对, 也可见其诗才。

对文学, 湘云是热情的敞开心怀。海棠诗社成立时, 忘了请她。此时的湘云是“急得了不得”, 丝毫没有身世孤凄, 被人遗忘的哀伤, 也不会使小性子, 负气不来, 而是眼巴巴地盼着贾母来接, 急切切地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去, 融进诗的海洋中。她恳求着:“容我入社, 扫地焚香, 我也情愿。”就这么一位有着男儿风貌, 少女情思的姑娘, 一头扎进了诗的怀抱。

在湘云的身上, 自有一种名士的风度, 豪中有秀气, 豪得自然, 豪得令人爱。

然而, 红楼儿女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千红一窟 (哭) , 万艳同杯 (悲) ”的大局面亦无法扭转。湘云最终没能逃脱年轻守寡的悲剧局面。红楼梦曲《乐中悲》下半首即叙湘云遭遇: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 何必枉悲伤?

在小说的续回中交待到, 湘云嫁了一个“长的很好, 为人又和平, 方才世好”的丈夫, 但因丈夫痨病死去而守寡。

金陵十二册子中湘云的命运为:几缕飞云, 一湾逝水。判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在判词中, 借用楚襄王梦见朝能行云, 暮能作雨的巫山神女的故事, 暗示湘云鲜花著锦, 转瞬即逝。但是, 这样明明快活的姑娘, 那里像悲剧的主角?“湘江水逝楚云飞”, 也难为她那样豁达潇洒, 一任高唐梦散, 湘水却流不尽有情泪。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红楼小讲》, 北京出版社, 2002年版。

[2]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解读红楼梦 篇3

读完全书,可以看得出来,汪淏为了撰写该书做了许多功课,研读了巨量的红学著作,他认同八十回本为曹雪芹作品的结论,他的写作也以八十回本为蓝本。他的贾宝玉自白书最大的追求是延续了曹雪芹原著的氛围,把后续的故事叙述完整,在曹雪芹写的简略或忽略的地方加以补充,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凸显主题,保持作品的“神似”,以成全璧之功。这部贾宝玉自白书共分九章,分别叙述了贾宝玉与秦可卿、袭人、晴雯、黛玉、宝钗的情感故事,还有贾宝玉的自述,离家出走遁入空门后星夜偷回查抄后的大观园等故事。最见作者功力的是该书第六章“我与黛玉的爱情故事”,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众所周知,宝黛爱情是曹雪芹八十回本的重头戏,在贾宝玉接触的女子中,他最喜欢、最看重的也是黛玉,即所谓“木石前盟”。在续写的宝黛故事中,汪淏细心又大胆地演绎了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我们说他细心,是因为他在演绎时严格按照曹雪芹的原意,按照八十回本的基础进行写作,而没有自以为是地改动。譬如写宝黛的初次见面,几乎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原著的氛围,且进行了更加细腻地描写,以一段长长的对话烘托、渲染、凸显了宝黛如前世相识般的一见钟情。在黛玉得知父亲病重,重回扬州省父时,原著写道:“贾母只得忙忙地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怎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这样淡淡的几句。自白书中写道:“曹雪芹说我贾宝玉得知黛玉要回扬州是大不自在,他言轻了。岂止是大不自在?我说过了,那简直是把我的心摘去了一半,或者说,我整个一颗心都快成碎片了。”(该书第149页)“在黛玉回扬州的日子里,我只做了这样几件事情:思念、等待和期盼。……黛玉啊黛玉,我当然是想你了,很想你!……我要等着你,我要苦苦地等着你,哪怕地老了,天荒了,哪怕是海枯了,石烂了,我还要等着你,即使我的肉身等不到你了,我的魂灵依然等着你。”(第154-155页)读之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让我们再次见识了他的才情。

我们说他大胆,是他又没有完全被原著所桎梏,而在若干处进行了再创作,甚至见缝插针地对曹雪芹本人来了些微妙而合理的批评,对《红楼梦》这部巨著实施了勇敢而有趣的解构,我以为,这是十分难得的。譬如,对宝黛爱情的结局、黛玉之死、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就进行了大胆而合理地改写。在得知宝玉即将与宝钗结婚的消息后,素以善妒著称的黛玉还说出了让宝玉、宝钗和读者深为感动的一番话:“你宝钗姐姐,她很好的,她真的很好,她很会做人,也很会做事,她对你很好,宝玉,哥哥,我走了,你和她在一起, 我觉得会很好的,真的,这是我的心里话,还记得我们说过的话么?你好,我就好。我好,你就好。现在是,我不能好了,但我想让你好。”(第235页)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打动。对于黛玉之死,汪淏没有像高鹗续本那样让黛玉病死榻上,而改为赴水而死。此前,元妃回赠大观园中诸人礼品时,已将黛玉打入另册,“木石前盟”将成虚话。自己病体已入膏肓,“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生有何乐?黛玉的死已成必然。赴水而死,比起病死榻上更悲壮,更有诗意,也更符合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性格,具有更加浓烈的悲剧气氛。

对于宝玉和宝钗的结合,汪淏对高鹗续本“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的处理极为不满,他借贾宝玉之口写道:我们贾家毕竟是诗礼簪缨之族,焉能弄出掉包计那么下作,那么无聊,甚至近乎无耻的勾当来?再者,我一向所敬重的宝钗姐姐,她那样一个大家闺秀,那么尊贵,那么高洁,那么自重,哪会默认并去配合那种鬼鬼祟祟的,冒名顶替的事情?还有我贾宝玉,即使死到临头了,也不会接受什么掉包计呀!”(第284-285页)汪淏在“我与宝钗的婚姻故事”一章中写了“金玉良缘”首先是元妃定的调,贾政、王夫人力主,薛姨妈促成的,贾母虽然内心不赞成,眼看黛玉病势日重,也只好同意。宝玉虽然坚决抗拒,但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屈从。但黛玉一死,宝玉已心如死灰,婚姻仪式虽举行如仪,但他和宝钗终无夫妻之实,家庭生活毫无乐趣,最后只好出家为僧。

在叙述了贾宝玉与大观园中主要女性的故事后,汪淏又通过“别了,我们的大观园,我的家”一章,依次叙述了宝玉与李纨、迎春、探春、惜春、湘云、妙玉等的交往,再次呼应了副题“我与她们”,使这部“贾宝玉自白书”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艺术品。

(作者单位系河北人民出版社)

刘心武解读红楼梦 篇4

刘心武先生另辟蹊径,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这本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从小说创作的角度分析全书,以探究“金陵十二钗”中秦可卿的原型为切入点,结合康、雍、乾三朝历史,考证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并剖析了书中遗留的谜团,开创了红学研究的“秦学”分支。但是这样的研究遭到了主流红学家的批评,很多红学大师对他的揭秘持否定态度。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先生把刘心武的观点称为“新索引”并认为“《红楼梦》不是一部影射某人某事的书,也不是暗藏有与它表现出来的人与事截然不同的谜底的谜。它没有什么像刘心武说的‘密码’,是不能用‘破译’或者‘揭秘’的方法来弄清小说所写的究竟是什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所副所长孙玉明认为,刘心武的揭密只是发挥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对于红学的研究却有很多不够严谨的地方,而这也是红学界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刘心武的揭密是对红楼梦的一番海阔天空的“说书”,很容易误人子弟。例如作者在讲到元妃原型的时候,用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曹雪芹应该有一个姐姐入了宫,先是在太子胤礽那里,胤礽被废后又转移到雍正这边,而这个姐姐,无论是关于曹家的史料还是有关宫廷的记录中都未见只言片语,那是因为乾隆皇帝采用怀柔的手段屏蔽了这样的一段历史。这样无根据的推测是学术研究不允许的,因而红学家们批判刘心武先生的想法纯属“想当然”。笔者仔细读了“揭秘红楼系列”的前两部,发现其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从秦可卿的原型问题转到三朝的政治纠纷,引出日派(乾隆)与月派(弘皙)之间的明争暗斗,并将元春和秦可卿的原型推到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思维跨度之大,似乎有点逾越研究的底线,而且,作者觉得曹雪芹在有意回避雍正一朝历史,但是回避一说太过含混,是说不通的。在关于月派的研究上面,作者非常看重“脂批”,却过于讲求小说创作中“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思维方式,对于“脂批”的追究过多,难免有钻牛角尖的嫌疑。

但是正如一句俗语“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是求同存异的。刘心武先生的理解从某些角度上来说的确过于偏颇,但是红学界一致的批判声也是有失公允的,何况作者自己也在书中(实则是讲座中)一再强调,他的出发点只是把自己对于研究红楼的心得,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为民间“红学”展拓出更为宽松和舒畅的挥洒空间。笔者个人认为,刘心武先生的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他很注重细节上的考究,例如,书中提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元春的《恨无常》曲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剖析每一句的深层含义,列举了原书中的各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讲到元春省亲时选的四折戏时,作者联系后面的故事发展,一一考证每折戏的隐含意味,而且,作者所选的例子通通在前八十回里面,因为作者觉得高鹗的续书有违曹雪芹的本意,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再如,作者研究妙玉判词的时候说到“肮脏”一词,他认为此处不该读作“ang zang

(同为第一声)”,而应该是“kang zang(同为第三声)”,作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并从文天祥的《得儿女消息》一诗中找到依据,此处的“肮脏”解释为“不屈不阿”,作者在研究的细致着实令人佩服。刘心武先生本身是作家,所以对于字词的选择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讲到脂批的一段话时,作者强调是“逗露”(即为稍微表露)而不是透露,这样的词用起来可更见严谨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心武先生从一开始就是否定高鹗的续书的,在第二部中作者结合脂批和书中前八十回的各种提示、仔细分析了各人物的判词和曲子,列出了一个“情榜”,也就是红楼一书中宝玉魂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册,并总结出了另外一种与高鹗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同的结局:黛玉沉湖、宝钗无子、宝玉二度出家……且不说这样的推论的正确与否,光是作者坚持的努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就令人折服,若单纯的将这一系列的丛书看做是作者写的一本推理小说,我们也是获益匪浅的。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解读 篇5

史湘云,热情豪爽、表里如一和心直口快,爱穿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

史湘云从小失去了父母,由亲戚抚养,因而“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富贵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放在心上。

解读红楼梦 篇6

多数人的观点,都是说因为脂砚斋喜欢袭人,而宝玉遗弃袭人,所以骂他。我也曾经认为这条脂批是对袭人而发,争论的只是袭人离府到底是因为宝玉的过失还是袭人做错了什么。

那晚失眠,想起了在偶像帖子里关于袭人的争论,忽然觉得这条脂批不是那么简单。此批语出现在第五回袭人判词处,全文是“骂死宝玉,却是自悔”。这批的是袭人的判词,也就是说,是作者曹雪芹在“骂死宝玉,却是自悔”,而不是批书人要“骂死宝玉”,不然那句“却是自悔”就没了着落。脂砚斋悔的什么?可多数人引用这条脂批的时候,只是引用前半句“骂死宝玉”,这条脂批的意思就完全变了,成了批书人要骂死宝玉,而不是作者。

那么,作者为何要骂死宝玉,是因为袭人吗?弃宝钗也没有骂这样重话呀,何况袭人只是个奴才。!

于是我想起来另一条脂批。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跟薛姨妈凤姐提起袭人,含泪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脂批说:“‘孩子’二字愈见亲热。忽加‘我的宝玉’四字,愈令人落泪。加‘我的’二字者,是明显袭人是彼的.。然彼的何如此好,我的何如此不好,又气又愧,宝玉罪有万重矣。作者有多少眼泪写此一句,观者又不知有多少眼泪也”。试问有多少观者看到这里流泪了?恐怕多是在骂王夫人的愚花袭人的奸吧。这个“罪有万重”,很明显指向的是王夫人,不是袭人。跟前条脂批一样,批书人是说,作者在借王夫人的话骂宝玉。脂砚斋只是把这层意思点了出来,并不是批书人在骂宝玉。宝玉的不肖,惹王夫人当着外人提起来就落泪,这样的儿子确实该骂,但就此说宝玉“罪有万重”,未免太重了。只能说脂砚斋此处是有感而发,而不是就事论事。

曾经有说书话网友提议大家说说“红楼最让你惊心动魄的段子”,我说的就是袭人进言时王夫人的那段话,“难为你成全我们娘儿两个的声名体面……保全他,就是保全了我”。 袭人进言是很重要的一回书,是在为后回作引。八十回末尾,荣府大房二房以及二房嫡庶之间对荣府统治权的争夺已经日趋激烈,宝玉势必成为他们攻击的靶心。八十回后,袭人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宝玉无心做出的事情,被人诬成了有心,说坏了,不但自己的声名品行要完蛋,还累及他的母亲。危急时刻,袭人挺身救主,保全了娘儿两个,自己却成了这场家族斗争的牺牲品。批书人看到袭人判词,联想到那场**,于是有了“骂死宝玉,却是自悔”的批注。

《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形象解读 篇7

马道婆虽然是一个出家人, 却不专心诵经修行, 她不停地奔走于权贵富豪之门, 蓄意骗取钱财。当她进荣国府请安时, 碰巧发现贾宝玉被贾环故意用蜡油烫伤, 顿感自己捞取好处的时机到了, 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精彩的表演”。她“点头叹息一回, 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一画, 口中嘟嘟嚷嚷的又持诵了一会, 说道:‘包管就好了, 这不过是一时飞灾。’”马道婆用自己装模作样、煞有介事的消灾祈福言行博取了贾母和贾宝玉等人的好感。为了趁机从贾母手上弄到一笔钱财, 她针对贾母笃信佛教而又对佛经不甚了解的情况, 首先对其进行了不动声色的恐吓。她信口开河地说道:“祖宗老菩萨哪里知道, 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 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 只一生长下来, 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 得空便拧他一下, 或掐他一下, 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或走着推他一跤, 所以往往的那些大家子孙多有长不大的。”贾母正为贾宝玉被蜡油烫伤之事而心疼不已, 听了马道婆编派的这番鬼话后, 果然信以为真, 马上焦急地向她打听是否有消灾避害之法。马道婆见贾母已经陷入了自己设下的圈套, 于是进一步加以诱导哄骗。

她继续胡诌道:“这个容易, 只是替他多作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在那经上还说, 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 专管照耀阴暗邪祟, 若有善男子、信女子虔心供奉者, 可以永佑儿孙康宁安静, 再无惊恐邪祟撞磕之灾。”贾母听说只要虔心供奉就可使宝玉得到菩萨保佑, 于是急切地向她请教应该如何供奉这位菩萨。马道婆语带玄机地说:“也不值些什么, 不过除香烛供养之外, 一天多添几斤香油, 点上个大海灯。这海灯, 便是菩萨现身法像, 昼夜不敢息的。”贾母听说消灾避害之法如此简便, 内心极为乐意, 急忙问道:“一天一夜也得多少油?明白告诉我, 我也好做这件功德的。”马道婆针对贾母身为贵妇而喜好攀比的心理特点, 故意说道:“这也不拘, 随施主菩萨们随心。像我家里, 就有好几处的王妃诰命供奉的:南安郡王府里的太妃, 她许多的愿心, 大约一天是四十八斤油, 一斤灯草, 那海灯也只比缸略小些;锦田侯的诰命次一等, 一天不过二十四斤;再还有几家也有五斤的、三斤的、一斤的, 都不拘数。那小家子穷人家舍不起这些, 就是四两半斤, 也少不得替他点。”当贾母正在思考到底该为贾宝玉舍几斤香油来祈福才合适时, 她假装热心替贾母着想, 不失时机地改口说道:“还有一件, 若是为父母尊亲长上的, 多舍些不妨;若是像老祖宗如今为宝玉, 若舍多了倒不好, 还怕哥儿禁不起, 倒折了福, 也不当家花花的。要舍, 大则七斤, 小则五斤, 也就是了。”马道婆这一番似乎纯是为他人着想的鬼话果然彻底打动了贾母。贾母满意地对她说:“既是这样说, 你便一日五斤合准了, 每月来打趸关了去。”

马道婆在用鬼话、谎话哄骗了贾母每月一百五十斤香油后, 并未急于离开贾府, 而是留下来继续行骗。她又随即来到了赵姨娘的房内, 因为她深知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小妾在贾府中的地位不高, 尤其儿子贾环的风头一直被贾宝玉所遮挡, 母子俩经常受到贾府管家奶奶王熙凤的冷落嘲笑, 内心早已怨恨不满。这些情况极其有利于自己从中煽风点火、捞取好处。尽管马道婆不久前已经以替赵姨娘在药王跟前上供为借口从她手中骗取了五百钱, 但仍打算利用赵姨娘这次因贾环用蜡油烫伤贾宝玉而遭到王夫人痛骂, 正心怀怨恨不满情绪的有利时机, 再从其身上捞取一笔钱财。

马道婆顺着赵姨娘抱怨自己有心上供而财力不足的话头, 假意安慰而暗含伏笔地说:“你只管放心, 将来熬的环哥儿大了, 得个一官半职, 那时你要做多大的功德也不难。”这些话果真勾起了赵姨娘内心蛰伏已久的怨愤不平情绪, 她“鼻子里笑了一声, 说道‘罢, 罢!再别说起。如今就是这个样儿:我们娘儿们跟的上这屋里哪一个儿?也不是有了宝玉, 竟是得了个活龙。他还是小孩子家, 长的得人意儿, 大人偏疼他些也罢了。我只不服这个主儿。’”将自己对贾宝玉、王熙凤的妒恨之情表露无疑。马道婆见时机已经成熟, 便故意挑拨说:“我还用你说, 难道都看不出来?也亏你们心里也不理论, 只凭他去, 倒也妙。”当赵姨娘表示自己有心报复而无计可施时, 马道婆进一步采取激将法来煽动其采用暗中算计法来对付贾宝玉和王熙凤。她“鼻子里一笑, 半晌说道:‘不是我说句造孽的话, 你们没有本事, 也难怪别人。明里不敢怎样, 暗里也就算计了, 还等到这如今!’”报复火焰已经被马道婆点燃的赵姨娘果然对她的暗里算计法极为感兴趣, 当即表示只要马道婆教给她这个方法, 自己一定会给予她大大的酬谢。

为了谋取尽可能多的财物, 狡猾精明的马道婆见赵姨娘急着有求于自己, 并不立刻顺水推舟, 而是采用了欲擒故纵之计。她假装拒绝, 故意说道:“阿弥陀佛!你快休问我, 我哪里知道这些事。罪过, 罪过!”赵姨娘深知马道婆的贪财秉性, 明白她是担心事成之后可能得不到酬谢的钱物, 便有些气恼地说:“你又来了!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两个不成?难道还怕我不谢你?”马道婆不无深意地说道:“若说我不忍叫你娘儿们受人说话还犹可, 若说‘谢’这个字, 可是你错打算了。就便是我希图你谢, 靠你有些什么东西能打动我?”赵姨娘明白马道婆是想让自己多送些钱财给她, 便立即许诺只要马道婆的法术灵验, 把贾宝玉、王熙凤害死了, 自己掌管贾府家私后一定让马道婆要什么就给什么。马道婆可谓“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精明主儿, 她见赵姨娘现在还未真正拿出钱财来给自己, 便不再伪装好人了, 开始直截了当地向赵姨娘索求酬谢财物。她带着怀疑的口气对赵姨娘说道:“那时候事情妥当了, 又无凭据, 你还理我呢!”赵姨娘当即表示:“这有何难!如今我虽手里没什么, 也零碎攒了几两梯己, 还有几件衣服簪子, 你先拿些去。下剩的, 我写个欠银子文契给你, 你要什么保人也有, 那时我照数给你。”马道婆还有些担心赵姨娘今后赖账, 忍不住问道:“果真这样?”直到赵姨娘拿了白花花的一堆银子, 写了一张五百两银子的欠契放在眼前, 她才放下心来。她“满口里应着, 伸手先去抓了银子揣起来, 然后收了欠契。又向裤腰里掏了半晌, 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来, 并两个纸人, 递与赵姨娘, 又悄悄地教她道:‘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 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 自有效验。千万小心, 不要害怕!’”原来马道婆手中的纸人、纸鬼早已剪好, 并随时带在身边, 她对赵姨娘的交代也显得有条不紊、底气十足。如此看来, 马道婆利用魇魔法来暗害他人以谋取不义之财的罪恶行径其实是由来已久了, 被她暗中谋害的人也可能并不只有贾宝玉、王熙凤两人, 正如庚辰本中的脂砚斋评语所说, “如此现成, 想贼婆所害之人, 岂止宝玉、阿凤二人哉?” (1)

从作品中的有关描写可知, 马道婆与贾宝玉、王熙凤二人非但无冤无仇, 反而非常熟稔密切, 交往非浅。尤其她作为贾宝玉的寄名干娘, 经常得到贾府的慷慨施舍, 按理应该十分关心贾宝玉、王熙凤的健康安全。然而利欲熏心的她却为了谋取不义之财而蓄意暗害他俩的性命, 真可谓心如蛇蝎、阴险毒辣!脂砚斋为此在第二十五回的评点中多次痛骂她为“贼婆”、“贼道婆”。《红楼梦》作者对马道婆这个阴险毒辣之人极为痛恨, 特意在第八十一回中借王夫人之口痛骂其为“混帐东西, 邪魔外道”, 并交代了她的可耻下场——她因勾结恶棍潘三保暗害他人而罪行暴露, 遭人告发, 被锦衣卫拿住送入刑部监, 问成了死罪。

总之, 马道婆虽然只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着墨不多的一个小人物, 却性格鲜明、个性突出, 在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红楼梦》通过对马道婆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 一方面“揭示了流俗宗教的虚假与虚伪”, (2) 表现了作者对那些披着宗教外衣, 暗中干着罪恶勾当的邪恶小人的痛恨厌恶之情, 正如脂砚斋在第二十五回总评中所说:“此回本意是为禁三姑六婆进门之害, 难以防范。” (3) 另一方面由她串连起相关的人物和事件, 并由此深刻揭示了贾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尤其嫡庶之间的尖锐矛盾斗争, 集中展现了赵姨娘这个人物形象猥琐卑污、阴险毒辣的灵魂。另外, 作品也由此进一步丰富了贾母这个贵族老太太疼爱宝玉、迷信鬼神的形象特点。可以说, 马道婆这个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是不可或缺的, 值得人们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注释

1 (3)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 (1) , 第324页、第330页。

《红楼梦》剪纸 篇8

1997年,在丈夫“剪上十年八年,花掉万二八千我都支持你”的鼓励下,周玉梅开始了剪《红楼梦》的准备。她先是认真读小说《红楼梦》和丈夫从外地买来的有配画扉页的《红楼梦》,一边反复读,一边设计图案,一边动手剪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五年的钻研、构思、绘画、镌刻,她终于在2003年5月完成了《红楼梦》剪纸作品,并参加了甘肃省文联组织的首届甘肃文化产品博览会,荣获银奖。

在冬去春来的1 800多个日日夜夜里,周玉梅的心在《红楼梦》里的人物心态、繁琐家事、公私应酬、情感交替、庭院风物、居室陈设、车轿马厩等一环一节上构思,手在人物身体均匀、衣带适体、脸庞肥瘦、眼眉情表等细微处精雕细刻,共完成506幅作品。对于一个高中未毕业,至今仍认不得“冢”等疑难字和并不懂原作品中的诗词涵义、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的青年来说,要把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达到结构多有异趣、出手自然、古朴雅致,难度可想而知。

周玉梅的描绘刀工侧重于突出人物性格。在她的刀下,功于心计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性冷孤僻的林黛玉,多情的贾宝玉,性烈刚强的尤三姐,柔弱的贾迎春,喜眉乐呵的贾母,笑料百出的刘姥姥等,个个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上一篇:英语听力训练:听力训练的四个阶段下一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