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总结(共9篇)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要求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仅是帮助学生吸收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的中考题中阅读能力测试题达到近50%,加上与阅读有关的其他能力测试题比例就更高,达三分之二以上。《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推广困难的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推广困难的问题,我进行了长期、细致的分析和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难以进行或难见成效:
首先,阅读时间不能保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一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初二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200-300词,初三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由于平时作业多,学生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其次,自身知识面狭隘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另一原因。初中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人生重要阶段,本该是大量吸收周遭信息、丰富个人知识的关键时期,但由于面对升学压力和来自社会、家庭的较高的学业期望,不少学生学习负担繁重、几乎没有时间和渠道了解和吸取功课以外的信息,除了书本知识和校园生活对周遭事物极少关心、知识面比较狭隘;而英语阅读文章大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学生因为对生活现象或历史知识缺乏了解而对阅读有畏难感。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不少同学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对于西方语言在不同题材上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常常困惑,难免形成阅读障碍并由此延伸出阅读的惰性。
第三,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则是由课堂内延伸出来的课外阅读障碍之一。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将整节阅读课上成语言知识、语法讲解课,导致学生对文章无法整体把握、主旨大意弄不透彻,影响了对整体和细节的理解,也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而失去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寻求课外英语知识的阅读。
第四,阅读习惯不好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慢读、指读、声读、心译、过分复视、逐词阅读、滥用词典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速度,破坏了思维的连贯性,严重影响了阅读理解,更谈不上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通过阅读策略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和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对所教初中二年级两个班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实践,尝试引导初中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以下对教师怎么引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出个人的四点看法:
(一)、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得信息”。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能带来快乐的活动,才会真正做到“乐读”,“为读所乐”。兴趣就是动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并形成习惯。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期望,我们选定了几本适合初中学生看的课外阅读书籍《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绿野仙踪》等规定好具体的阅读时间,指定好阅读的任务和篇章,读完讨论自己的阅读进程和阅读心得。并进行了细致的笔记和归纳。阅读心得讨论在同学中起到了交流、互动及感染作用,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无形中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二)、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拓宽他们对生活及历史文化的了解,消除课外阅读障碍,也提升学生个人知识面。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从生命的高度来培养“情、智、身、心”均健康的下一代。英语老师尤其要面对这样的挑战,无论是初中老师还是更高级的教师,都应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成为素质教育的执行者,以学贯中西的丰富的个人才识来打造和培养未来世界舞台的国际性人才。
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传统节日、幽默、禁忌等文化背景及与中国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这样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大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阅读时的理解障碍,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阅读教学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人生观的引导,西方文化中推崇的一些非常优秀的个人品格如自信、目标明确、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和进取精神,都是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
有一次,在一篇阅读材料中涉及到一个选词填空的答案,谈到一个中学生在母亲身患重病后心里充满恐惧和担忧而不愿意去上学,母亲对他说他应该去上学、她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很多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母亲是“轻轻地”说,要用lightly,而不可以是“粗暴地”说(rudely),他们说如果是自己的母亲就会愤怒地咆哮直到孩子肯去上学。我就跟学生解释:中国父母爱孩子一般爱在心里,表达方式常常很严厉,而西方父母则把对孩子的爱充分表达出来,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拥抱,这样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文章中母亲是不会咆哮的。另外,在阅读材料中多次见到positiveattitude,moveon,“IknowwhoIam.”之类的文辞,学生不免感到迷惑,我会向学生介绍这是西方社会非常重要的人生理念,同时我也(当然有时显得偏激)将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怀才不遇”、“嗟叹身世或艳情”、不少古代文人怨天尤人却不知作为只是傻等伯乐出现的文学现象加以对比,并联系到非裔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实现他的美国梦正是基于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独立人格和个性、目标明确、且将梦想付诸行动的人生理念。学生在学习英文的同时也增进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正是由于有了对社会现象和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才更能准确理解阅读内涵,从而可能持久的坚持课外阅读。
(三)、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根据课外阅读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应体现关注、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和有效果。“胡罗卜加大棒”的原则,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采用来分别对学生进行鼓励、监督或批评。
一般来说,教师都会把课外阅读的答案留给学生自己评改,不少老师根本不仔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细节。但是仅仅是向学生强调自主阅读的重要性而把所有的工作进程都交给学生自己进行是肯定不够的。不少初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放任性的民主必然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阅读成效的丧失,教师不能因为这是课外活动就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笔者对该项“周计划”的阅读进行了不定期、但是不超过一周的随时检查,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页数)、笔记质量的等级和字面评价(根据生词查阅、短语回顾、阅读策略的使用等进行评价)进行了登记并在班上公开,也让一部分做的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相互促进,形成班级课外阅读档案。这样,很快调动了几乎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有效进行。对于一些存在理解障碍的篇章,笔者也专门抽课堂时间进行讲解。
此外,教师在平时考试中突然袭击地抽出某篇文章进行测试,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
一. 实践成效
一、将美育融入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
这里谈的美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英语语言的美,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是美的享受,变苦学为乐学。教师可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的各种美,如表现美:A是金字塔,是进取;J是鱼钩,是等待。Q是气球,是梦想。S是曲线,是优美。字母成语grab some Z's,在漫画中常用Z来表示打呼噜,所以为“打瞌睡”的意思。成语day by day, hand in hand等,以“by”或“in”为轴对称,给人以视觉的美。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后自行总结搜集类似的表现美,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于课堂之中,使课堂融于一种美的传播。相信学生定会在这种美的感受中爱上这一语言,从而乐于接近它,乐于去阅读它。英语语言除了拥有其表现美之外,还有韵律之美、诙谐之美和含蓄之美等。如Love me, love my dog.No seat, no sweet.两两对仗,简明和谐,展示了韵律美;“go to sleep forever”代替“die”;“the aged”代替“the old”表达了一种尊重,具含蓄之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善于发现这些美。
二、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阅读内容与他们的情感趋向发生了碰撞,他们才乐于接受,从而乐于去读。21世纪英语报、疯狂英语Teens、English Square等杂志、报刊,版面设计活力四射,内容新颖鲜活,紧跟时代脉搏,语言简洁明了生动,不失为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资源。
三、精心设计阅读过程,变英语阅读为英语悦读
英语的阅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获取文章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从而达到巩固和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阅读的每一过程,有效排除学生对遇见新单词新句式所产生的恐惧感,克服他们烦躁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进行英语悦读。
1. 有效选择阅读文章,在心理上先对文章内容有亲近感。
以21世纪英文报为例,报纸的内容题材体裁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战争、文化、科技、人文、人物、娱乐及情感交流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会因人而异。教师可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该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文章阅读,从而快而准地捕获文中信息。如喜好运动的学生会很快在头版文章或运动休闲栏目中通过阅读介绍澳网冠军李娜的文章,记忆了game(赛),set(盘),score(分),inside(线内),outside(线外)等词汇以及game point(局点),match point(赛点),winner(制胜球),service winner(发球直接得分)等术语。同样,喜好音乐的同学也对folk(民谣),rap(说唱),rock(摇滚),lyrics(歌词)等词汇和pop concert(流行演唱会),dance music(舞曲),hard rock(硬摇滚),nonmainstream(非主流)等表达耳熟能详。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通过理解文章的新闻故事,获取了课本知识以外的信息,开拓了视野,从中领略到阅读的无限魅力,从而提升了阅读兴趣。
2. 教会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初中学生进行文章阅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猜、摘、写”三部曲。所谓的“猜”就是学生根据构词法,语法结构或上下文去猜测词义,特别是文章中的熟词新义现象,让学生感悟到单词丰富的内涵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得以准确体现。这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必备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也可适时地开展一些猜词游戏和猜词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其次是“摘”,即摘录文章的好词好句,教师可定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show一番,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目的。再次就是“写”。经过一段时间的摘录学习后,学生的快乐体验使他们渐渐树立起信心。教师应适时把握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写三言两语的读后感、简短评论、心得体会。这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语言基础,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注意阅读技巧,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首先,让学生会读懂文章标题。英文文章标题通常省略主语、谓语、冠词等。教师可试着让学生补全标题省略的部分。其次,抓文章的开首语(或段)和结束语(或段)。因为它们往往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写作风格、口吻或语气等。至于文章的细节,点拨学生用“略读或跳读”的方法,抓关键词快速读完,由此来提高阅读速度。
4. 创设氛围反馈阅读成果,让学生感受阅读所带来的
成功美。教师可组织学生将阅读材料做为值日报告的素材来源,同时,利用英语墙报、英语角、学习园地和英语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在愉悦中享受英语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文章进行改写或续写,也可根据内容特点进行缩写或扩写,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起来,提高和培养学生两方面的技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在阅读教学中注入文化意识的传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的阅读教学远非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理解,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了解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培养文化的敏感性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化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不为阅读而阅读,而是通过阅读真正阅有所得,悦在读中。再以阅读《21世纪报》为例。报纸内容极具时效性,所以2012年的很多文章篇目当然离不开伦敦奥运这一主题。教师可借助音影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奥运起源、奥运的发展、逸闻趣事、奥运精神等等,使得学生对阅读对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对文章的亲近感,克服阅前的紧张感和浮躁感。
润物细无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滴水穿石的功效。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做到博览群书,拓宽视野,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专业水平,才能铸就自己为学生学习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挥者和管理者,带领学生从英语阅读走向英语悦读。
摘要:本文讨论教师如何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巧妙设计阅读过程, 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渗透,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阅读过程化为愉悦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阅读,悦读,美育,阅读方法和技巧,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已逐渐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大家都应该知道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书中也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英语阅读在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具体实施英语阅读教学呢?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商磋。
第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入课文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着手,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戏、图表、设疑、多媒体、幻灯片等引入技巧导入教学。
导入应遵循兴趣激发,思维启迪,情感共鸣,直观形象,审美陶冶,新颖变化等原则,恰当的导入能激活学生旧有的知识,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控课堂教学气氛,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课堂凝聚力。
导入的技巧不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只有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才可能更有效地参加抽象的活动,如观看录像、多媒体、幻灯片,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及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上营养学生精神世界,这就是现代技术在教学的作用。
第二、以“读”和教师的引导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加工,这一环节分两步。
第一步:“初读”。在学生初读之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向学生呈现出一些深层次理解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弄清学生接受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对学生头脑中不完备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加以补充,可能干扰新知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本质差异辨析区分,增强可辨性,防止负迁移产生。针对学生的疑难——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式看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充分理解该课的重难点。
掌握处理生词的时机,有些生词适宜在阅读中让学生猜测词义。
怎样处理课文中的重点句式?
教师可以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在观察大量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总结语法规则,再用所总结的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
第二步:朗读。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让学生边听磁带边朗读,并注意节奏,语音和语调。这样有利于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同时,训练学生朗读段落和篇章的能力。
第三、学会掌握不同的疑问句式及其问题应答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英语特殊疑问句中的8个“w”,即:who,whom,whose,when,where,what,which,why及一个“h”即:how,howmany,how much,how long,how far,how often,how old等。其次,在教学中,要对一般疑问句的问题做细致的研究,要总结出一般疑问句的三种开头疑问方式。第一种是以助动词do,does,did,have,has,will,would等开头的;第二种是以情态动词can,may,must,need,could,might,shall,should等开头的;第三种是以be动词am,is,are,was,were等开头的。在阅读中,如果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在文章中查找某个具体时间、地点、人名、地名、事件、数字等,那么阅读信息就会不断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学生要先读问题,了解主旨,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已有线索迅速判断在何处寻找有关内容,正确估计答案来源。扫视全文,捕捉相关信息,一旦找到线索便可顺藤摸瓜,有了把握便可迅速答题。
第四、课外阅读
这里所指课外阅读就是指的泛读,《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一阶段的学生英语阅读的数量,广泛、大量、快速的阅读是提高阅读的重要途径,阅读中要改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注意阅读方法,否则阅读速度、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养成惰性阅读的习惯,而不愿动脑去想,这样,虽然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却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阅读时每逢生词就停下来,进行词意分析,势必使阅读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上,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因此,在阅读时,不能以单词为阅读单位,而要以词组,句子或多个词为阅读单位。要以语篇阅读为出发点,阅读单位大,速度就快,阅读技能就越来越成熟,通过掌握语篇阅读中形连和意连认识到语言形式上下文和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关键作用。
After a long cold winter when I have rarely been out on my bike, the weather has finally turned warmer and even sunny occasionally. Yesterday I had a surprise call from Tom suggesting we turn out for a short ride. This being my intention anyway I gladly agreed and we met up at Jiedaokou Station at about ten o’clock.
As Tom has a permanent Sunday Lunch appointment at 12-30pm we opted to make a round trip to Hannan . The weather was cloudy but dry and as we were both a bit out of condition after a long winter lay off we took the easy option of taking the train to Shiyan to get us on top of the ridge with an easy start for the trip.
A long coast down to Jiangtan and straight on to Mount End saw us climbing up to Zhongshan Park. The climb got stiffer but still Tom kept on riding. Gritting my teeth I followed on and crested the hill, Then the usual Essex switchback with an enforced short walk for both of us part way along saw us at Tawny common. Round the common we went, to the Mole Trap, an erstwhile rough old country pub now tarted up for the motorists. I don’t go in there any more, so we sat on the adjacent public seat for a while and a short natter.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在应用时的要求
其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论是学生在英语阅读认知上的差异,还是在学习新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在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学习思维、学习方式上的差异,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只有在教师真正尊重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才会给学生制定出最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模式。其二,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往的陈旧观念,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而应该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潜力学好英语阅读、学好英语;必须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商数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非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创设一种较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会有所提高的。其三,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建对不同学生都有利于其英语学习的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探索以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最大程度予以支持可以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还可以从旁加以指导、引导。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充分了解学生,科学分层
教师要想取得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进行科学的分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班中的每一名学生。教师在了解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使学生自己去主动实践、主动探寻。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不能只依靠平时的考试成绩,而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标准,比如说学习兴趣、人际关系等等。
(二)针对学生差异,分层提问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且要保证该问题对该学生来讲既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至于回答不上来,只有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才会挖掘出学生身上的学习潜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提问,都够使得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期望,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适当的课外阅读
在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能力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阅读的水平,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给学生订阅一些英语报刊杂志,也看以适当读一些英文原著(可以摘录其中的某些适合初中生的章节、段落),当然最好选取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题材,比如《TheRecordsaboutInsects》(《昆虫记》,这样学生读起来既会感兴趣也将受益良多)等。
(四)以学生为本,加强交流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甚至往往成为“一言堂堂主”还乐此不疲。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教学、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学是教与学两部分、是需要教师、学生来共同完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层教学模式之下,更是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本、为中心,要在全面、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与学生多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对教学的看法,如有不足之处就尽快改正、克服。通过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等方式的分层教学,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真正得到进步。
(五)做好分层评价
一堂英语阅读教学课下来,要想知道到底取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就应该做好分层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阅读教学课上的表现以及在所在组内的表现两个方面;其实就是主要看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收获了多少。评价时应该以鼓励为主,即使有问题也要旁敲侧击地进行。
作者:王利荣单位:山西省太谷县教研室
第五篇:中学英语阅读自学分析法教学
一、新知识的导入
经常的复习巩固能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自学分析”的前提。教师采用“自学分析法”教学首先就必须进行新知识的导入。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留出悬念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学分析
自学分析主要由速读、精读、听读、检测、复述、小结等部分构成,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阅读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1.速读
速读是自学分析的第一步,教师应在学生速读前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确立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梗概,进而完成任务。教师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指导,让学生全面掌握默读、心读、指读、快速扫读的技巧,并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等。
2.精读
精读是自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给学生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速读的基础上再次阅读文章,深入地了解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自己不知道或存在疑惑的地方。当学生完成精读任务之后,让学生针对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向教师提问,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采用逐段分析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解决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为:学生阅读完文章后针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班内进行自由讨论,独立解决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做有如下好处:(1)学生没有考虑到的方面,教师可以适当补充。(2)对于学生讨论完之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句型、短语的用法等,教师应及时讲解。(3)对于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即使学生没有提及,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提问、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听读
在速读和精读之后,学生对文章和知识点已有了很深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听录音,以纠正学生朗读中存在的语调、语速、语音以及重读方面的错误。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指出学生在朗读方面的不足之处。
4.检测
检测是自学分析教学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还可巩固学生以前的学习成果,提高自学分析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利用课后练习对学生进行问答检测,一旦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纠正和说明,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避免学生下次再犯这种错误。
5.复述与小结
这是自学分析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检测后,教师可让学生再次认真地通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记忆。然后教师提供一些重要画面或关键词语等,让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复述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等学生复述完了才能对学生复述中的错误加以指正和点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总结
一、利用好教材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1、读与听,听在先。
平实的听说课教学,对于学生的语音、词汇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读的怎样,读得水平也能体现你的词汇量、语法基础。在每单元的3a和reading 的练习里听录音,可以让学生整体的感知阅读材料,为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做好示范。
2、读与说,相互促进。
就是怎样把课本中对话练习转换成适当的阅读材料,将典型的话题阅读变成交流的材料,进行编对话,叙述、简述、延述、等进一步巩固理解所学的语言,达到运用的目的。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这一单元的阅读材料的题目是: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与这一单元的Section A 和Section B的话题很相符,语言功能性很强,教材的任务设计也很好,我在做阅读教学上就用了大量说的练习。例如在课前看图讨论:How many rules of etiquette can you see being broken? Make a list with you partner.读后对课文中第三、四段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If someone cuts in front of you in a line. If someone is smoking on the bus. If someone is dropping litter in the park.设置成几个场景分组来表演,学生会利用本单元甚至是本册书或以前的东西来积极编对话,在课上表演时我记得段杨表现的进步最大,把不文明的行为动作表演的夸张好笑,语气语调大胆利用,虽然有的不是很准确,但是他那种积极参与,能用英语交流的劲头是以前没有的。孩子们敢用了,知道用了,会用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3、读与写,互不分离。
在课本教学当中无论材料长短,我觉得我们不能离了写的练习,现在中考题当中的阅读表达题目A. 根据短文内容简要回答问题。B.将短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译成汉语。C.请给短文拟一个适当的标题。不就是在考查学生的读写表达能力吗?在初四复习阶段开始我就体会到这部分的提高比前面的阅读理解题要难,其实主要是在以前我们没有利用好教材内容,这方面的训练虽有,但不扎实,所以我们要重视一些读写的训练,但恰恰这种现成的题型很少,所以训练还是要在平实,从初三有阅读课开始就要多设计一些这样的题目,像回答问题有时要设计些有技巧性的,尤其是到初三下学期,多设计一些综合性,或者说课文中没有直接答案的这种练习,因为难,所以才多练。
对文中的主题句,典型的词汇、或一些典型的句子,甚至是段落要让学生来翻译。对于翻译我们不能忽视,利用好了一定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阅读能力。我曾经在班里进行过翻译比赛,先是英译汉,后是汉译英。英译汉的比赛是让学生自己找一篇好的英语文章来翻译,汉译英的比赛是由我选出一篇汉语比较简单而有意思的文章,大家在周末翻译下来,先在小
组内选出好的来交给老师,然后把这些优秀的作品在班里张贴,有同学们来评出一二三等奖。选出最好的有机会参加一些翻译或写作大赛,效果很好,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二、课外阅读要抓住平时与集中。
我们的课程目标里有一个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跨学科的教学。在教材当中每单元的话题都给我们提供了要去课外阅读的机会和要求。要想上好课首先要求我们老师自己阅读一些与单元有关的资料,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阅读作业(我认为汉语英语的都可以),为课上的交流、阅读、写作做好准备。在上完每单元之后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这一资源,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或者让学生利用周末搜集一些课外知识等这些都可以督促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是关于机器人和UFO的话题。第一单元我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机器人的历史的文章,第三单元我给学生补充了一篇关于近年来中国的UFO事件的阅读。结合这些现象学生展开讨论,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使他们增加了对英语学习的乐趣,也拓展了知识,打开了眼界。
集中训练当然可以放在学期末或者中考总复习当中。千万不要拿来主义,材料在于精而不是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选材了,从网上或近几年的中考材料,按题材、热点问题等等搜集资料,加上及时的检查,有效的评价,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教学不再是难题了!
一、做好课前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出色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任务, 在备课时, 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来设计一些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练习题, 这些习题会很快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进行阅读。教师创设出合理的快速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为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例如, 在教授Western holiday这篇课文前, 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分别是:“Which holidays do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When do these holidays start?”“What do you think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these holidays have?”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认真思考并寻找问题的答案。下课前10分钟, 我开始提问。虽然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 但从中看到学生都在自主探究, 充分开动了脑筋, 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种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他们研究、创新的精神。但练习题的设计不是杂乱无章的, 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题量适中。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练习太多, 会占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 学生容易倦怠。一般初一的学生限制在3题左右, 初二6题左右, 初三10题左右。
2. 难易合适。
所设计练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可高估学生的能力, 尽量简单通俗, 太难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便于理解。
练习要符合实际, 便于理解, 结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可行性、知识性,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生猜测词义
词汇是英语阅读的最大障碍, 在阅读中, 不可能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 学生阅读一篇200~300词的文章遇到几个生词是正常的。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等猜测词义, 或者利用对单词的描述或相关例子, 即便不能完全猜测词义, 也能大致猜测出意思。还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例如:-ness, -tion, -ment, -er等通常是名词的后缀, dis-, un-等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 了解了这些, 可以帮助我们猜测词义。还可以根据重复标记词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列举标记词 (for example, such as...) 以及同义词、反义词等猜出一些词汇的含义。
当然, 有的时候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 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作用, 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
三、更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对所传授知识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手势, 配以图片或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导作用, 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上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 英语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根据教材每章节知识要点的特征,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会激发学生兴趣, 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在日常教学中可让值日生写报告, 值日报告不能重复同样的内容与形式。牛津英语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板块,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板块的需求调整值日生报告的内容。
如学“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教师就可让值日生准备介绍这个单元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阅读课文讲解就让值日生提前准备好与之相关的小短文, 拓宽大家的知识面。
【关键词】阅读;开口;最佳时机
教学中的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符号的识别,更重要的是对文字符号的理解,对文章信息的吸收、处理、加工,并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主要靠阅读,没有足够的书面语言阅读,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呢?
一、走出教学误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目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价值,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上的阅读还存在很多误区。
1.阅读课上无阅读,有的老师仅仅让学生听一两遍课文录音,便以对课文中单词或短语的讲解代替了学生阅读,或者以重点讲解语法代替了学生的阅读,象征性地读一遍了事,一节课上,学生没有阅读的机会。
2.有阅读无理解,初中英语每个单元都有很多生词,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的情况下,因文章难度太大,读了也无法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跟着录音阅读,结果有阅读无理解。
3.忽略阅读策略,不管什么阅读任务,都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阅读,以类似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4.应试式阅读仅仅是为了考试,在教师看来,课文和与考试有关的内容都要读,英文报纸、杂志、文学作品与考试没有直接关系,可读可不读,大量的课外作业挤占了他们的阅读时间。我们要改变这些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尽快导入新课
传统的教学,教师总要花5~10分钟时间对要讲的材料进行 概述,学生对材料的一些观点或大意不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获得的,实践中我们要创造情境,或利用插图,或通过对话,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迅速导入新课。
(2)学生尽快浏览全文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教师对每一篇文章都要限定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在阅读中难免遇到生词,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允许他们查字典,他们只能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了,而且通过上下文猜词的能力也提高了。
(3)快速回答问题,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把问题分梯度,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以增进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解Book9Unit3 SectionB 3a,我创设问题情境:Discuss: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school?让学生循疑而读,依读而进,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of the uniforms?
②What kind of clothes do they usually want to wear?
③Whats the idea about the uniforms?
④Why is it good to volunteer?
⑤快速复述文章。
在学生精读和老师精讲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复述文章大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学生分层次、分段落掌握,鼓励他们人人开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抓住最佳时机,进行阅读教学
约翰·温勒强调:如果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成年后成为忠诚的阅读者,我们就必须抓住最佳时机,在他们的童年期和青春期,让他们频繁地、有规律地阅读,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1.要为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和阅读材料上的支持
以新课程标准为例,只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时代发展需要的文章都可拿来做教材,并且阅读不能安排在学生的空闲时间,每天都要有专门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因此,每节英语课我都打出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小故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回答问题并且让学生用汉语讲出故事内容,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也获得了很多乐趣。
2.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
朗读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它有利于形成语感。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于语言能力的高低,它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之一,朗读还有利于形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朗读,学生能把对话故事、说明文、议论文的理解以声音的形式,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分享文章的喜怒哀乐,使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便于深入地理解课文。如Book9每一篇短文,我都先让学生听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每小组出一名代表朗读并且给他们录音,特别优秀的录音放在校园网上,以此帮助和鼓励学生朗读,逐步培养朗读兴趣,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默读和朗读是互补的,只重视朗读忽视默读,或只重视默读忽视朗读都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默读是一种高级阅读形式,也是快速阅读的一种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默读,不要指望一切都能够读懂,遇到生词罗列的事实,都要跳读,要掌握一定的词根,如inexpensive、impolite,学会猜测词义,要学会边读边预测,下面的内容可能是什么,边预测,边验证,边调整,不能追求一字一句都读懂,明白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精读的具体目标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知识结构,培养初步运用语言能力,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例如:Book9 Unit12 3a短文,要求学生读完短文后,填写下列表格:
在完成表格答案后,我激发学生讨论:What about other countries?这个问题走出了课本,超越了教材,它不仅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泛读也叫综合性阅读,一般指课外阅读,泛读一般要求内容广泛,数量大,速度快,开设英语泛读课是学习欣赏扩大知识面,训练综合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提倡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加强课内和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总之,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找到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指导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真正做到读有策略、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那么阅读教与学的水平定必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My hobby is lisetening to music.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best.Because listening to music makes me relaxed.When I am tired,I will listening some quiet music,that makes me fall asleep very quickly.My favorite music is the music that has good lyrics.Good lyrics can also make me learn Chinese or English well. I love listening to music.I will keep this hobby forever.
【译文】
我的爱好是听音乐。
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能使我放松。当我很累的时候,我就会听一些轻音乐,它能使我很快进入梦乡。我最喜欢的音乐是那种特别抒情的音乐。好的抒情音乐还能使我更好的学习汉语或英语。
我特别喜欢听音乐。我将继续保持这个爱好直到永远。
Colourful weekend丰富多彩的周末
Many people like the weekends, so do I . Now let me tell you about my weekends.
My weekends are so colourful. Saturday morning, I usually climb a mountain. Then, I go to the zoo to visit my new friends Ben. In the afternoon, I usually do homework and read books. On Sunday, I usually do sports, play games, watch TV and read books.
Last weekend, I went to a zoo with my parents. Suddenly I saw a little monkey. It was hurt. We took care of him. Dad said:”How about naming it Ben?” We said:” Great !” We were so happy! But Ben can’t live with us. So we gived it to the zoo. I was sad.
Next weekend. I’m going to visit my new friend Ben. I am going to play with him. It is going to be a happy moment.
I like my weekends!
【参考翻译】
很多人都喜欢在周末,我也一样。现在让我告诉你关于我的周末。
我的周末是如此丰富多彩。星期六早上,我通常去爬山。然后,我去动物园看我的新朋友本。当天下午,我通常做功课,阅读书籍。在周日,我一般会做运动,玩游戏,看电视和看书。
上个周末,我去了动物园,和我的父母。突然,我看到了一只小猴子。它受伤了,我们照顾它。爸爸说:“为它命名为本怎么样?”我们说:“太好了!”我们太高兴了!但本不能和我们一起生活。所以我们送它去动物园。我很伤心。
下个周末。我还要去看望我的新朋友本。我要和他一起玩。这将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我喜欢我的周末!
live alone独自生活
It was the second day of our summer holiday. I felt good. I felt I am free. I had a lot of time to do things I like. My parents are in Zhongshan. So I live alone but I don’t feel lonely. But I didn’t do something special. I stayed at home and watched TV. Oh! I wrote an Englishdaily composition. It was my homework. Today, I have slept for 14 hours.I thought I was very tired. It was time for dinner. I must go! I am very hungry.
这是我们第二天的暑假。我感觉很好。我觉得我很自由。我有很多时间做我喜欢。我的父母都在中山。所以,我独自生活,但我并不感到孤独。但是,我没有做什么特别。我住在家里看电视。噢!我写了英语日记组成。这是我的功课。今天,我睡了14 小时.我以为我很疲惫。现在是吃晚饭。我必须去!我非常渴望。
Time does not wait for others时间不等人
Today I found time was a cruel thing. Whatever man is, time always goes on. It won’t stay to wait for somebody. You can’t use anything to exchange time. Time is also a fair thing. Although you have a lot of money or you enjoy high reputation, time won’t leave them more. Today I found I hadn’t enough time. Although I have more than a-month holiday, but I found I had a lot of things to do. I had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and I am essential to complete the homework as soon as I have time.
【初中英语阅读总结】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阅读经验总结10-07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总结01-28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01-30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全英07-0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11-27
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09-10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09-20
如何进行有效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11-20
初中英语试卷阅读题分析与反思11-21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03-0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